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小论文(通用13篇)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小论文 篇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论文
12级电科本一班杨腾飞
现如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们进入到电子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愈发的丰富多彩,宅在家里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手机了解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了解我们感兴趣的事,而走在外面,巨大的广告荧幕,广告牌也为我们提供者各种信息,这些都可以归为一个词——多媒体,而多媒体的发展是离不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有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来发展多媒体,即使足不出户,我们也不再是信息闭塞的,由此可见,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改变我们生活的天使。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从事以下领域的研究:通信与广播电视、厘米波与毫米波技术、传感与自控、雷达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超导电子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集成电路系统的研究、微电子技术、电子离子光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显示、光电子技术和真空微电子学、传感技术与应用系统等方向。
专业基础课程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编程语言、英语、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专业主干课程为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数字图像处理、信息论基础等。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科学与技术,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如今我们身处的这个信息时代,当然不能缺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方面的人才,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前景也是不错的。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迅速应用,使以它们为代表的“知识经济”大潮席卷全球,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所有国家概莫能外。展望未来,电子产业(包括方兴未艾的光电子专业)还将继续站在世界技术发展的最前沿,一如既往的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曾经在“信息技术与微电子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表示,未来10年是我国发展微电子产业的关键时期,国家将微电子产业作为重中之重,优先扶植发展。而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产 业及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无疑是国家加速结构重组进程的重要手段。所以也形成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本专业也成为了最热门的专业,每年录取分数最高的就是电子信息类专业。
毋庸置疑的是,信息技术无论是在国防还是国民经济中都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就通讯行业和信息产业来说,人们常用一日千里来形容。在通讯行业中,十几年前手机还是人们炫耀的资本,计算机还是不为人们所熟识的陌生物,但是今天,手机和计算机已越来越多地走入寻
常百姓的家庭,渐渐地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这期间,微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模拟电路、以及集成电路系统等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十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光令人们诧异,更让人们看到未来的希望,下一个十年会是什么样,没有任何人可以精确地做出预测,因为发展的速度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而信息产业可谓是国家鼎力支持的一个产业,几年前部委改革时就单独成立了一个信息产业部,而且信息产业部的地位一步一步地在提高,这当然不是国家行政干预的结果,而是政府积极适应市场的一种行为。
国家已经预见到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而且预见到信息产业在未来经济地位中重要作用,所以国家积极调整政策,以顺应这种发展的趋势。国家对信息产业的大力扶持可以说就是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毕业生的最大鼓励与帮助,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市场做大了,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自然也就增多了。虽然从根本上来说是市场自发运作的结果,但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也是功不可没。对于高速发展的信息产业来说,人才可说是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同样的,迅速扩大的信息产业市场也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据推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此类人才仍将供不应求。
现在的社会不断的在发展,奇特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如今信息技术是现在社会的新型教学媒体,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对我们的学习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这也是能让大家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们都应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不但能开阔我们的知识视野、还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因为信息技术能让我们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对我们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也是大家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我一开始只觉得是一门与电子有关的电脑技术课,现在才知道当初那种断章取义的认识是多么的幼稚和浅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已经涵盖很广的范围。电话交换局里怎样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象,我们周围的网络怎么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知识。我们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进行维护和更先进的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学科全貌,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同生产业及社会的联系;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拓宽专业视野,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最具有潜力的新的生产力,同时,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现在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日益增长,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就业一定会成为一门热门行业。
随着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学习,我渐渐领略到了这门学科的魅力,这些五一将成为我学期的动力,让我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走的更远,我会更加坚定把这门课学好,这不仅是为了就业,还有浓厚的兴趣,增强自身的能力,做个一对国家有用的人。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小论文 篇2
关键词:学科导论,教学,电子工程
电子工程基础作为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隶属于学科导论范畴。主要是通过学科发展历史、现状、前景的介绍, 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就业前景。通过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前沿技术讲座, 传授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 培养学习兴趣, 为学生日后成为合格毕业生并走向社会成为祖国的栋梁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的
我校的学科导论课程安排在大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 本着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授学习方法的原则, 我们用心开展了电子工程基础的教学工作。大一新生入学后, 面临着从紧张备战的高中生活到轻松愉快的大学生活之间的关键过渡, 能否做好这个过渡将会影响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甚至涉及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身份, 需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领学生适应大学里的学习。而电子工程基础作为一门引导性的基础课程, 在此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传授专业基础知识。
据调查了解, 大多数的大学新生在步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对于自己所选报的专业都是知之甚少。电子工程基础作为电子信息类学科导论, 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向本专业的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 让学生知道这个专业有什么、大家可以学什么、将来能够做什么以及大家应该怎样学。
2. 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兴趣是认知事物和探究知识的心理倾向, 是求知的先导。兴趣能够激发学习的动力, 引领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驰骋遨游。专业兴趣能够带动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主动性, 促进形成专业创新能力。尤其在电子信息这样涉及科技最前沿的专业, 更需要学习上的积极主动及研究上的自主创新。电子工程基础为大家提供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技术讲座, 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引起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好奇心,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3. 指导转变学习方法。
从高中阶段家长老师严格监管的状态到象牙塔般的大学校园里自由快乐的生活, 大学新生的学习状态自然由紧张步入轻松, 相应的学习方法就需要从被动到主动的改变。主动、独立、自主成为优秀大学生的代名词。在大学期间, 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 最重要的就是培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电子工程基础作为引导性基础课程, 为教师指引学生、改变学习方法、适应大学学习环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应用平台。
二、教学方法
在现代教育中, 学生是主动学习者,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出于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专业兴趣、指导转变学习方法以及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套与传统教学方法 (教师满堂灌, 学生被动地听) 不同的教学方案。该方案采用“以课下自由学习, 课堂教学为辅”的模式, 分为两大主要模块。其中第一模块以教师为主导, 主要是向学生讲授本课程涉及到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技术课题, 阐述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就业前景, 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 引起专业兴趣与思考。第二模块则是以学生为主导, 主要是由学生通过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在自由组合的学习小组内讨论确定最感兴趣的课题, 并围绕课题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最终以PPT形式向同学和老师宣讲。为了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每个小组的宣讲都由老师和同学提问与评分。最终的考核成绩由平时课堂表现、PPT宣讲评分以及期末小论文按照一定比例组成。
三、教学效果
在实施上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 我们曾经担心是否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特别是第二模块的教学, 对于刚刚迈入大学校门, 几乎没有一点专业知识的大一新生来说, 非常具有挑战性。为此, 在学期期末, 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 考察了同学们对课程教授内容以及本专业的了解程度, 搜集了大家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意见和建议。结果发现, 尽管前期专业基础知识的讲授所占课时并不多, 但教学内容涵盖了学科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的方方面面, 对于学生后期确定课题、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和制作PPT并进行宣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表1列出了同学们的部分宣讲题目。
表1中的题目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热情。实际上, 第二模块的教学, 特别是宣讲题目的确定、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及PPT制作宣讲过程, 使同学们对所感兴趣的问题加深了了解, 锻炼了同学们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提高了同学们的文字组织能力和演讲水平。通过导论课程的教学和实践, 我们发现只要教师教给了他们正确的方法、明确了具体的任务, 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和自由, 大多数学生都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多数学生对课程持满意甚至非常满意的态度, 并建议这种教学模式继续下去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这次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总体上是比较好的, 但仍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面向大一新生所教授的课程以理论知识为主, 学生在课堂上介绍的内容以当前的先进技术为重点, 这样容易造成“理论囊括专业”的印象, 对此, 有很多学生建议在课程中加入动手实践操作的环节。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虽然我们尽最大努力向学生传授知识, 进行课业介绍, 但是鉴于教师的身份, 我们并不能完全做到以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因此, 有不少学生建议在课程中加入学长的亲身经验讲解, 以便为大学阶段以后的学习生活做出更切合实际的规划。针对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和建议, 我们将会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慎重考虑, 完善教学方案, 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参考文献
[1]万方杰, 孙红胜, 胡君杰.“电子线路”导论[J].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2年论文集, 2012.
[2]任艳.《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研究[J].大陆桥视野 (下半月) , 2011, (2) .
[3]杨玉民, 孟宪梅, 王海修.对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认识[J].吉林工商学院报, 2012, (5) .
[4]高海霞.工商管理类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心得[J].科技视界, 2012, (7)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小论文 篇3
关键词:车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整体设计;综合素质
TN0-4;G642
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兴起、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拓展、云计算等计算模式的应用、泛在服务的推广,物联网被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在2013年5月发布的预测报告中认为是12项颠覆性技术之一[1]。车联网是典型的物联网,涉及汽车业、通信业和信息业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车联网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全新的产业链的建立和快速成型。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位于湖北省十堰市,该市因车而建、因车而兴,不仅是东风汽车公司的发源地,而且拥有国家级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和国家商用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汽车工业在十堰市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2]。因此,在我校专业建设规划中,学校依据自身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大工程背景优势,紧密围绕“汽车产业链”,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面,按照“调整结构,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注重内涵,提高质量”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路径,分层次、分类别的开展专业建设,并提出要围绕“汽车产业链”积极培育汽车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新专业,如: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车联网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
因此,我校结合当前车联网发展的大趋势和在科研、教研中积累的科研和教学资源,设置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车联网工程方向)。在车联网专业方向的综合改革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激发学生对本专业方向的兴趣,进而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导论课程将承担这一任务[3]。《车联网导论》课程首次对2011级学生开课。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借鉴了国外大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经过4年的教学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车联网导论》课程整体设计
(一)内容和方法并重
《车联网导论》课程是本专业方向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具有专业内容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十分重要。不仅要能够全面概括本专业方向所涉及到的大学四年的教学内容,而且要能够清楚地说明大学四年的教学课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本专业方向的专业相关课程有一个有机整体的概念。
因此,设计本课程的目的和内容是“车联网是能够对车用信息进行采集、识别、传输、融合和利用的一种物联网,能够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被认为是最容易形成系统标准、最具备产业潜力的物联网应用。本课程从车联网的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和应用层这四层分别进行阐述,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车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对车联网的基本概念、技术框架、应用范围具有初步认识,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对教学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本门课程中,对学生的考核方法是“课程报告(60%)+课堂汇报(40%)。”这个考核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后发挥主观能动性,查阅资料,针对一个主题,以正式的科技文献的形式完成相应课程报告,同时,还要以PPT演示的方式对课程报告进行汇报。这对学生来说,不仅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而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挑战性体现在,学生刚刚从高中被动式学习向大学的主动式学习转变,课程考核要求学生从查、思、写、讲等多个方面全面挑战自己以前的学习方法;趣味性体现在,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完成考核,不仅能够在合作中找到乐趣,而且能够在PPT汇报过程中,体验评价他人和自我对比的乐趣。
(二)前后知识贯穿
《车联网导论》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清楚地说明本专业方向的专业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3]。为了能够组织教学课程关系,本课程在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和应用层等四层的车联网分层基础上,通过把专业相关课程和车联网体系结构各层进行分学期的对应,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未来所学专业相关课程在车联网中处于什么位置。专业相关课程与某层的分学期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左图分类课程中红色字体的课程表示该课程与车联网直接相关。
另外,本门课程在大一上学期开设,同期,学生正在学习《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其中包括Word和PowerPoint等内容。本门课程要求学生用Word软件完成课程汇报,用PowerPoint软件完成课堂汇报的演示文稿。这不仅锻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的成就感。
二、培养综合素质
在《车联网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培养。这种培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学生文献检索和科技写作能力的培养。由于课程考核要求学生以正式的科技文献的形式完成相应课程报告,因此,不仅需要学生在课外查阅大量资料,而且需要学生对科技写作进行实践。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过程以中国知网CNKI中的文献检索为例,给学生演示了如何从学校主页找到图书馆主页,进而一步步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库并进行关键字检索。尽管演示很简单,但是学生了解了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为学生后续的文献检索工作打下了基础。在科技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为例,给学生演示了如何查找期刊主页,进而一步步找到所需要的投稿模版和论文撰写要求。这里面涉及到的内容包括论文格式、论文组织方式、参考文献,以及摘要、引言、结论等各个部分的撰写要求等。同样地,尽管演示很简单,但是学生了解了科技写作的基本要求,为学生未来的毕业论文以及科技资料撰写打下了基础。特别令人欣喜的是,通过任务式的教导方法,学生对文献检索和科技写作的目的有了深刻的认识,不仅能够找到所需要的参考文献,而且撰写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颇为专业的课程报告。
二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由于本门课程还要求学生以10分钟PPT演示的方式对课程报告进行汇报,因此,学生还要准备正式的课堂汇报。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课程报告内容,而且在汇报内容组织、课堂过程、仪态等方面都要做精心的设计。虽然部分学生是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完成课程考核,但是都认真对待,顺利完成了课堂汇报。每一届学生的都能够带来惊喜,例如,有的学生充分利用图文并茂、视频穿插的设计,使得汇报内容丰富多彩;有的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有的学生语言幽默,结合当前时事和网络语言,提升学习兴趣。教师对每一组同学的课堂汇报都要即时点评,包括PPT的内容和形式、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课堂组织等;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点评要突出优点,使得学生增强自信,但同时也不能回避缺点,但是要注意语言表达,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还有一个附加效果是在最初设计课程教学时所没有想到的,即学生对站在三尺讲台的教师课堂教学有了直接和深刻的感受,即这并不是一件随意可以完成的事情,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够真正上好一堂课。
三是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本门课程要求学生分组完成课堂汇报和课程报告,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在任务分配过程中,学生也需要自己选择主事人,分配各个任务。只有大家分工合作才能够出色地完成课程考核要求。在学生提交课程报告时,需要注明本组成员的分工,在考核成绩上,会根据分工给予考虑。从对2011级学生开设本门课程开始,学生基本都属于9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通过本门课程的小组任务,学生们理解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三、课程教学效果
尽管《车联网导论》只有16个学时的授课时间,但是课程信息量大,同时尽可能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图2所示。
四、结束语
《车联网导论》课程是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车联网工程方向)新生进行初步专业教育的重要课程。本文对该课程的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和考核方法的设计,如何通過本门课程把前后知识贯穿起来,并阐述了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强调了学生课堂汇报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方法,课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未来还需要在学生自我评价方面进行改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卢锡城;颠覆性创新与信息技术——兼谈高水平计算机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 2015(8):4-8.
[2]杨风.全力推进“国际商用车之都”建设——记十堰市汽车产业基地[J].专用汽车, 2015(10):72-75.
[3]朱福兴,李惠娟,李莉.高校增设“学科与专业导论”课程的探索与展望[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12):33-36.
电子科学与技术导论论文 篇4
学号:13213048 姓名:王海琦
不知不觉,进入大学已经快一个学期了,记得刚入学时,对于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我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只知道是与物理密切相关的电路、电磁之类的东西。还好学校开设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导论这门课程,让我真正对专业、就业等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这门课程是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全面的阐述,从专业的定义到以后的就业,在老师们的导论课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下面我就对电子科学与技术做一个我自己的认识报告。
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电子科学与技术在信息、能源、材料、航天、生命、环境、军事和民用等科技领域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必然导致电子科学与产业的迅猛发展。这种产业化趋势反过来对本专业的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电子科学与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态势。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柱学科,是设计各种电子或光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与集成电子系统以及光电子系统的技术学科,也是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并急需人才的重要专业技术领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教育部根据21世纪信息时代的市场要求,于98年确立的电子与信息类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前沿学科,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全国各地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开发、销售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很多。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这样的企事业单位会越来越多,因此需要一大批具有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能适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能从事企事业单位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及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新产品技术开发等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所以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必不可少的。该专业的培养要求主要是学生需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科学与技术实践的基本训练,包括生产实习和室内实验。同时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将会分为三个不同的学习方向,分别是: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
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它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因为电路与系统学科的有力支持,才使得利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最新元器件实现复杂、高性能的各种信息和通信网络与系统成为现实。
电子和信息领域内所有重大技术进展几乎都离不开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突破。在通信、雷达、激光和光纤、遥感、卫星、微电子、高能技术、生物和医疗等高新技术领域中,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它的应用领域蕴含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电磁场和微波技术也随着当代物理、数学、技术学科的不断进步而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主要从事微波在介质中的传输,电磁场目标识别、成像,微波波谱理论与技术研究和微波、光纤传感器,微波波谱仪、微波吸收材料的开发研制,微波、微波波谱、微波声及微波光等技术在军事、通讯、医学生物工程及石油探测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微波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机理、化学反应器的研究,微波信号的传输、交换的理论与技术及其在通讯遥感领域的应用。随着无线通信的迅猛发展,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更加受到重视,由于理论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占绝大部分比重,学生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后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电子与信息技术基础,业务范围广阔因而本专业的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面广。
微电子学是研究在固体(主要是半导体)材料上构成的微小型化电路、电路及系统的电子学分支。作为电子学的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电子或粒子在固体材料中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并利用它实现信号处理功能的科学,以实现电路的系统和集成为目的,实用性强。微电子学又是信息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在这一领域上,微电子学是研究并实现信息获取、传输、存储、处理和输出的科学,是研究信息获取的科学,构成了信息科学的基石,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微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产业规模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微电子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其中包括了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工艺和集成电路及系统的设计、测试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了电磁学,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材料科学、电子线路、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测试和加工、图论、化学等多个领域。微电子学是一门发展极为迅速的学科,高集成度、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性是微电子学发展的方向。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是多媒体(智能化)、网络化和个体化。要求系统获取和存储海量的多媒体信息、以极高速度精确可靠的处理和传输这些信息并及时地把有用信息显示出来或用于控制。所有这些都只能依赖于微电子技术的支撑才能成为现实。超高容量、超小型、超高速、超高频、超低功耗是信息技术无止境追求的目标,是微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的动力。微电子学渗透性强,其他学科结合产生出了一系列新的交叉学科。微机电系统、生物芯片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是发展起来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篇5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科:理学
门类:电子信息科学类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5.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原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就业方向 篇6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从事以下领域的研究:通信与广播电视、厘米波与毫米波技术、传感与自控、超导电子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集成电路系统的研究、集成光电子技术、电子离子光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显示、光电子技术和真空微电子学、现型功能材料和分子技术、功能材料、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传感技术与应用系统等方向。专业以数学、计算机、英语、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为基础课。由于该专业课程涉及较多的计算机知识,要求对计算机硬软件都比较熟悉,所以有些同学完成专业课后,转而钻研计算机,以计算机开发应用为主要发展方向。
本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择业面还是很广的。一般来说做为对口行业,电信公司是毕业生的首选,这些电信公司包括国内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摩托罗拉等越来越多的进入内地的跨国企业。由于这些行业的高成长性及高额利润,所以公司员工的薪金也十分优厚,因而这部分企业备受毕业生的青睐。除了公司以外,毕业生还有很多会到相关的银行、邮电等部门从事工作,这些行业有些虽不是以电子通信为主导的,但这些技术对其又是不可或缺的。除了就业以外,毕业生还有一个选择就是考研。对于其它专业来说考研也许会是每位毕业生的首选,但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而言,考研就显得不是那么吃香了,因为考研无非是为了找一个更好的工作,但目前的通信行业普遍利益较高,又有多少人能够顶得住金钱的诱惑,而一心只读圣贤书呢?
说起通信行业,人们常用一日千里来形容,十年前手机还是人们炫耀的资本,计算机还是不为人们所熟识的陌生物,但是今天,手机和计算机已越来越多地走入寻常百姓的家庭,渐渐地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十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光令人们诧异,更让人们看到未来的希望,下一个十年会是什么样,没有任何人可以精确地做出预测,因为发展的速度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有了上面一个基础,再来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相信已不再是一个难题。每个人都很清楚一个事实,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以人才为基础的,电信行业当然也不例外,昨天到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人才,今天到明天的发展会更加依赖于人才,所有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毕业生,只要是有真才实学,都会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无比广阔的就业市场,你会有一种大鹏展翅恨天低的雄心与傲骨。
信息产业可谓是国家鼎力支持的一个产业,几年前部委改革时就单独成立了一个信息产业部,而且信息产业部的地位一步一步地在提高,这当然不是国家行政干预的结果,而是政府积极适应市场的一种行为。国家已经预见到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而且预见到信息产业在未来经济地位中重要作用,所以国家积极调整政策,以顺应这种发展的趋势。国家对信息产业的大力扶持可以说就是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毕业生的最大鼓励与帮助,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市场做大了,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自然也就增多了。虽然从根本上来说是市场自发运作的结果,但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也是功不可没。
本专业虽然就业市场一片看好,但仍有几点问题是需要注意的:一是有些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准备选择继续深造,但又害怕考不上研究生而没有退路,所以就与某些小公司草签了协议,结果到真的没考上研究生时,又无法摆脱自己造成的这种束缚,所以被逼到去做出一种艰难选择的地步,那就是要么交高额违约金而另投一家好的公司或是被迫寄身于这家小公司之下。请千万注意这个问题,以免给自己留下很大的麻烦。二是考研时为过多的利益所诱惑而前功尽弃。前面说到考研对本专业来说也许不是最理想的选择,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考研对许多立志搞研究的同学来说毕竟还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关键问题是一旦你立志考研了,就一定要坚定信念,切莫为周围的小利所诱惑。因为信息产业高利润的特点,所以诱惑很多毕业生直接走上工作的岗位,而对于那些立志考研的人来说,就一定要经受得起这份诱惑,否则今天想考研,明天想找个高收入的工作,结果到头来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三是毕
业时一定要有一个长期的计划。这一点对于那些直接择业的人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当你面对金钱的诱惑面对利益的冲突时,就很难再以平常的心态来面对。为了做到有备而来,建议毕业生在毕业以前先做好一份人生计划,计划的年限越长越好,这份计划将来到底能实现多少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给了你一个宏观的引导;计算的细节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修补,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你不光看到眼前的利益,更能看到长远的目标。对于高速发展的信息产业来说,人才可说是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同样的,迅速扩大的信息产业市场也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们,你们的明天会更美好,立志投身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子们,你们的机遇会更多更好,你们是时代的弄潮儿,未来属于你们。
毕业后从事任何与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相关的工作,就业前景广阔,社会需求量大,可以成为:
通信系统设计工程师——各种有线及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小论文 篇7
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
1.科学定位。
黑龙江科技学院的总体科学定位是立足于本科教学,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因此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科学定位于:立足于本科教学,培养为本地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設需要,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电子产品设计,各种电子材料、元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微电子领域和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科技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培养要求是:学生主要学习电路与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进行电气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电路分析、工艺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版图设计的基本能力。
同时,培养出的毕业生要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是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和阅读能力;二是较系统地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三是具有电气技术和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的实践动手能力;四是具有信息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和微电子领域的专业知识,并了解该专业的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五是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初步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科技开发和管理的能力。
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
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与课程相结合的实验环节。
实验课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对某些课程加入了实验教学内容,如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专用集成电路、半导体集成电路等课程,其中实验课程的1/3学时是验证性实验,主要是对课堂中的内容进行验证,以巩固学过的内容,2/3学时是综合性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与课程相关或相近的内容,无论是验证性实验还是综合性实验均有教师指导,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电子设计大赛。
实践证明,各种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和途径。电子设计大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通过电子设计大赛,学生对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增加了团队协作的意识,对专业未来的前景充满希望。以往参加过电子设计大赛的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都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3.课程设计。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专业内容,提高综合能力,我校开设了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从专业角度出发,将其分为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等。数字集成电路主要是Verilog HDL编程,基于FPGA/CPLD的半定制的设计,重点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以及学生对软件的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基于FPGA/CPLD的设计流程,并将学生所设计的内容编程到相应的硬件中进行验证;模拟集成电路主要是在软件上调试一些常用的模块,均采用全定制的正向设计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软件的使用、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以及要达到的指定技术指标的调试。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全定制的正向设计中前、后端的设计内容,更能够使学生知道集成电路从理论设计到工艺实现的过程,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更好地适应以后工作。
4.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
生产实习的安排主要是邀请企业的和学校的专家对学科的发展和工作需求进行讲解,增加学生对专业意识和就业方向的了解,还增加了到实习基地的实地实习。
毕业设计是学生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我校现将毕业设计的开题工作提前到学生的大四的第一学期进行,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毕业设计的内容,并且所有的毕业设计题目贴近于工程需求,同时还组织教师对毕业设计的过程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每个阶段所要完成的设计内容。不同阶段组织学生对毕业设计内容进行讲座和交流,互补所长。
5.参与科研。
从2008年开始,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行导师和学长剃度制,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让高年级的学生在项目中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同时导师和学生可以带低年级的学生,使学生更早地了解专业和专业方向,并对其产生积极的作用。
我校还组织大学生科研立项工作,由学生挑选指导教师,设计中小规模电路,结题的方式可以是实物或者是论文,有学校承担相应的费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的改进措施
在现有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地改进实践环节,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实验室开放。现阶段,我们已对专业的实验室进行了开放式管理,由学生自主管理实验室和实验设备,虽然现在很多高校对实验室开放存在不同的见解,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
2.科研交流。科研过程中,不同教师的科研工作相对来说交流得比较少,未来将对不同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交叉式交流,由不同教师和在科研中承担任务的学生进行讲座,以提高不同专业方向的学习与交流。
3.企业实习。学校与专业相关或相近的企业合作,组织培训或讲座,并组织学生进入到企业实习,学习企业文化和在企业中所要运用到的知识,以便为企业更好地输送所需要的人才。
四、结束语
经过7年多的专业建设,我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素质较高的能够承担实践教学、科研的师资队伍,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为谋求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今社会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我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将投入更多的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 篇8
网络工程方向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在一二线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的,当然薪资差别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最主要是看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以下一些工作都可以从事:现代信息网络办公师、计算机维修工程师、网络管理员、售后服务工程师、综合布线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操作系统工程师、网络架构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网站维护工程师、网站设计开发工程师、计算机维修工程师等。
软件工程方向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软件工程这个行业可以说是当今社会最公平的一个行业了,没有所谓的潜规则,它不在乎你的出生,无论什么学校毕业的只要你有能力,技术强硬就绝对能找适合你的工作,不过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学习的工程,需要做好长期学习的准备。如果你不具备勤奋好学的性格的话那就最好不要选择这个行业了,因为学习的过程是很枯燥的,看不尽的代码,没日没夜的加班,进度的压力都是程序员必须面对的。软件行业和其他的行业一样,有处于最底层的拿着微薄的工资,干着最累的活的程序猿,也有做着设计拿着高薪的高级工程师。
通信方向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由于通信技术在我国开展虽然较早,但起步较慢,各种设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不完善,相关公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国家大力建设通信技术,因此此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3G技术的在我国研发,再一次加大通信技术人员需求量。就业前景比较乐观。如果从事与通信技术相关的工作,普通的技术研发人员薪水大约3000DD4000,大学教师在3000DD4000,而高级管理人员年薪可达10万元以上。
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就业前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主任 篇9
1、主持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学期初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学期中认真落实工作计划,学期末完成教研室工作总结。
2、作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职责,负责制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计划并做好工作总结。
3、负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和完善工作。
4、负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教师教学任务安排,教材征订审核、统计工作,实验耗材、实验设备维修数据的统计审核工作。
5、负责组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期初、期中和期末课堂教学检查和实验教学检查及各种检查资料的收集归档;教研室教师教案、讲稿和教学日志的审核签字;期初实验分组审核和实验课表的制定;期中三级评教同行成绩的统计计算;期中、期末教师作业、实验报告单的批改情况检查,期末教师教学材料的收集、审核、归档等。
6、负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期末考试试卷的命题审批、阅卷安排表的制定和期末试卷批改情况的检查工作。
7、负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具体包括:论文出题任务安排,选题指南和选题汇总表的制作,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方法讲座,毕业论文开题工作,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工作,毕业论文评阅工作,毕业论文答辩组织工作,毕业论文成绩统计工作,毕业论文相关资料的收集、审查、归档上交工作等。
8、负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新生专业教育工作。
9、负责制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计划,并协助课程建设负责人具体实施。
10、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室活动,并做好记录和相关的宣传报道,学期末上交教研室活动资料。
11、重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根据本专业教学科研需求,向系里提交专业教师需求计划、对口支援教师计划等;注重凝练专业教学团队、科研团队,积极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教研教改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等;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对每位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安排一名指导教师,主动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组织教研室内民汉教师结对子,提高民族教师的汉语授课水平。
12、协助系主任组织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ITAT大赛和院级多媒体课件大赛的培训、选拔及参赛工作;组织系级电子设计大赛、多媒体课件大赛和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等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小论文 篇10
/12 办公自动化证书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精通 粤语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娴熟运用办公室软件,能够熟悉运用photoshop软件对婚纱照进行后期加工制作;有一定的.电话销售技巧;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详细个人自传
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虽然缺乏社会经验,但凭着我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未来职业工作热情,我相信我能以我最大的努力为贵公司创造价值.
希望贵公司能给我展现自己的机会!谢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小论文 篇11
一、专业性质
内涵一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专业是校(院)级重点发展学科,本专
业学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内涵二
本专业是电气信息类专业中具有较宽适应领域的专业,学习内容
涉及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等过程。本专业在电子信息类大平台
上按照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制订学生培养方案;并
建立多媒体信息处理、通信技术和化工过程信息处理三个培养方向;
本专业不仅重视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学习,还特别重视现代电子信
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包括基于FPGA、DSP、ARM的系统实现,硬件技
术是本专业的特色。
内涵三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工程实践
能力,能从事电子信息系统和设备的研发、维护、运营的高级工程
技术人才。
内涵四
本专业具有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按四学年设置课程,修业年限为3-6年。
学生在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后,将被授予工
学学士学位。
二、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普通物理、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英语。
2、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基础、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随机信号、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3、专业方向课程(核心课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小论文 篇12
现在发展的趋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应该说是不错的,很有前途。
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深入地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以及全球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教育、科研、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需要越来越多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人才,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将迈向更深入和更广泛的领域。可以预计,信息科学与技术在今后较长时间里仍然是极具生命力的领域。毕业生就业面宽,适应能力强,适宜到科技、教育、经济和管理部门从事科研、开发、管理及教学工作,特别是与数学、计算机应用和经济管理相关的工作,可以继续攻读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和一些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相对适合电子信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工作职位
通过对多家公司的招聘信息分析,从技术层面上来看,相对适合电子信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工作职位为
电子信息专业 JAVA软件工程师
很多的公司都有招聘JAVA软件工程师,但都需要有一年以上JAVA开发经验,而且要求的技术也比较多。一般要求为:熟悉J2EE架构,struts框架和javascript;熟悉SQLSERVER、Oracle等大型数据库之一;熟悉B/S或C/S开发模式;精通JSP、EJB、JDBC等JAVA技术,精通JBOSS、Weblogic等服务器;另外,能够使用Rational或者TogetherJ进行建模,或有Html、CSS、Java设计经验或Java相关证书将优先。
电子信息专业 VC软件工程师
对于VC软件工程师的要求主要还是体现在对VC开发的熟练程度,公司一般都需要有一年以上VC开发经验,并最好能主持或参与过一个以上成规模的项目设计和项目管理;具体要求为:熟悉软件工程知识,精通VC++系统开发技术,丰富的C语言编程经验,精通面向对象技术,熟悉Oracle /SQL Server 数据库之一;对于熟悉DELPHI、VB、COM/DCOM/ATL,并对WINDOWS内核有一定的了解者优先。
电子信息专业 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
两年以上CC++开发经验,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数据结构、计算方法功底较好者优先,有底层驱动编写经验;有uC/OS 、WIN CE、linux驱动开发经验尤佳;
电子信息专业 Delphi开发工程师
精通Borland Delphi,掌握基本的c/c++编程;熟悉Windows下的编程模式;对Windows下的多线程、网络、SDK等有一定深度的了解;掌握关系型数据库编程,熟悉MSSqlserver/Sybase之一的数据库编程开发;
电子信息专业 .NET开发工程师
具备一年以上web项目开发经验,有大型动态网站开发经验,精通B/S模式开发;精通C#, ASP.NET,Vbscript,Javascript等编程语言;精通MySQL, MS SQL等数据库操作;熟练使用HTML, XML, JavaScript,CSS的编写,能独立进行前后端调试;熟悉Visual Studio Team Suite, Team Foundation Server 者优先。
电子信息专业 数据库工程师
熟练掌握C++/Jsp/Servlet语言,对Html、Javascript有深入细致的了解,有大型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经验;有统计分析相关经验;熟悉Oracle或DB2或TERADATA数据库的使用;建立过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将会优先考虑。
电子信息专业 网站程序员(asp,jsp 开发)
精通html和java script脚本,熟练掌握ASP、JSP,MY SQL数据库管理;掌握WWW、FTP、 TELNET、MYSQL等网络服务,熟悉LINUX和WIN网络服务器的配置、安全维护,有大型WEB网站开发经验;至少二年以上asp开发经验;有Web Service平台下.net开发者优先;大型项目软件开发经验者优先。
电子信息专业 硬件工程师
至少需要有一年以上的开发经验, 具备一个或以上的数模电路调试经验,设计过交流采样电路者优先。精通数字、模拟电路设计及信号与系统基础知识,精通CPLD、DSP、FPGA中的一项或一项以上技术。能使用protel进行原理图、印制板图设计,掌握C、C++语言编程,具备较强的硬件调试和软件编程能力。
电子信息专业 PCB设计工程师
有三年以上Layout工程师经验,设计过4以上PCB板,熟悉高频电路设计,EMC相关知识,信号完整性相关知识;熟悉运用及操作Orcad、PROTEL等EDA软件;负责元器件建库及维护,完善及规范PCB零件库,确保所有零件都能准确无误的安装在PCB板上;编辑原理图使之能配合PCB软件(Allgro)完成netist的转换工作,确保器件封装结构及网络关系无误;按照原理图的要求进行器件布局,兼顾PCB板的整体结构;进行布线设计,使电气性能、走线质量达最佳状态,完成项目设计中的PCB Layout工作。
电子信息专业 FPGA工程师
2年以上FPGA设计和调试经验,熟练掌握基于FPGA的设计流程,精通verilog或者VHDL语言,能够完成从系统要求、架构设计到详细设计、代码设计、代码仿真等工作;熟悉XILINX或ALTERAFPGA结构,掌握相关设计流程及相关的开发综合工具,要有实际经验;良好的数字电路基础,较强的电路设计、调试能力,会使用常用的测试仪器;了解TCP/IP等网络协议;
电子信息专业 嵌入式硬件开发工程师
有电子通讯类产品开发经验,英文良好;熟悉16位、32位单片机软硬件系统设计,熟悉ARM9平台,有模拟和数字电路开发经验,熟悉PC相关的各种接口电路;熟悉Protel,、PowerPCB等;应用ARM进行过嵌入式硬件系统设计、开发。
通信设计工程师
二年以上无线通信工作经验,了解GSM/CDMA2000/WCDMA系统原理;熟悉无线网络规划优化业务,能够熟练使用网络规划优化工具,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对网优工程提供清晰思路及方向;对网络规划及调整有一定经验包括基站规划、频率规划及天线调整等;掌握OFFICE和AUTOCAD软件;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通信设计行业工作经验者优先;
电子信息专业 从教
作为电子信息工程的学生也可以选择在一些技术型学院担任教师,据了解学院以往也有一些女生到各地的学校执教。而从近几年的发展形势看,一些重点高中为了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已经在尝试着招收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像南安市去年秋季择优吸收22名非师范类优秀毕业生充实到高中教师队伍中。这种高中招收非师范类大学生的情况有可能将成为一种趋势,如果本专业的学生能够有良好的学习成绩,提高自身讲课、教学能力,考取普通话和教师资格证书,在一些重点学校任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电子信息专业 项目管理人员
通过跟前几届毕业生的交流,了解到他们当中部分人不仅仅只能做开发类的职业,而是从诸如项目管理类的行业。主要工作为与客户的沟通,对所接项目的开发、生产进行合理的管理。要求具备有很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开发产品的相关基本技能都要能够掌握,有团队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并且英语水平要很出色。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小论文 篇13
在选择计算机这门专业以前,我对与这门专业的认识还不太清楚,通过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这门课让我对这门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加深了我对这门专业的喜爱。原先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喜欢把这个系分为计算机软件理论、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但我个人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专业,在现阶段是不可能分为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因为计算机科学需要相当多的实践,而实践需要技术;每一个人掌握简单的计算机技术都很容易,但计算机专业的优势是:我们掌握许多其他专业并不“深究”的东西,例如,算法、体系结构等等。有的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很容易做出一个芯片,写一段程序,淡他们做不出计算机专业能够做出来的大型系统。所以我主要想把重点放在计算理论上。
计算机及计算机学科体系
20世纪40年代诞生的电子数字计算机是20实际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人类科学与技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半个多世纪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计算机的性能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便宜,应用越来越广泛。时至今日,计算机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水平,计算机的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1945年,由美国生产了第一台全自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它是美国奥伯丁武器试验场为了满足计算弹道需要而研制成的。主要发明人是电气工程师普雷斯波·埃克特和物理学家约翰·莫奇勒博士。这台计算机1946年2月交付使用,共服役9年。它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基本元件,每秒可进行5000次加减运算。它使用了18000只电子管,10000只电容,7000只电阻,体积3000立方英尺,占地170平方米,重量30吨,耗电140~150千瓦,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庞然大物”。ENIAC机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在以后的4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在人类科技史上还没有一种学科可以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速度相提并论。
(2)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数字计算机
(3)第三代(1964~1971):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4)第四代(1971年以后):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5)现代计算机阶段(即传统大型机阶段)
所谓现代计算机是指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来代替陈旧落后的机械或继电器技术。现代计算机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是英国科学家图灵和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传统应用和新的应用
自从计算机发明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应用,现在已经深入到了每行每业了,运用十分广泛。按计算机的应用分为: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等;按行业角度分可以为:制造业、商业、银行业、证券业、交通运输业、教育、医疗、科学研究、娱乐等。接下来介绍计算机在几个行业的运用。教育业:校园网(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更多信息)、远程教育(一种新的教学方法)、CAI(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教学管理系统(可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资源分配效率)。交通运输业:交通监控、坐席预定与售票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未来的交通主要发展方向)。计算机在娱乐方面的应用:音乐和舞蹈、美术和摄影、电影和电视、多媒体娱乐和游戏等。
在这些行业中最值得展望的是:
1.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是未来机械发展的趋势。一个完整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一般包括微机、传感器、动力原、传动系统、执行机构等部分,它摒弃了常规机械中的繁琐和不合理部分,而将机械、微机、微电子、传感器等多种学科的先进技术融为一体,从而大大提高生产力。
2.物联网:简称:IOT。物联网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物联网也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拓展。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3.云计算: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它旨在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并借助SaaS、PaaS、IaaS、MSP等先进的商业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Cloud Computing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通过不断提高“云”的处理能力,进而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最终使用户终端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能按需享受“云”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
4.智能化。比如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5.远程教学:远程教学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也能充分利用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展教育功效,所以是现在也是未来的重要的教育手段。
6.三网融合: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三网融合”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
专业的学科特征
(1)计算机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工科或理科)。社会上曾流行一种观点:计算机是一种工具,计算机专业是一种单纯的技术专业。这种认识有些片面、肤浅。计算机学科本身有着众多研究领域和分支,比如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计算机控制等。计算机与传统学科融合产生了许多新学科,如计算数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微电子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生物信息学、教育技术学等。因此,许多学科都与信息技术有密切联系。高考时选报计算机专业,无论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包括跨专业深造),都是很好的选择。
(2)本科计算机专业对同学的英语、数学和物理基础有一定要求。大学中的计算机专业将分阶段开设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双语教学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势在必行。如果具备良好的英语基础,则可以减少掌握最新计算机技术的语言障碍。计算机专业开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扎实的数学基础有益于科学思维和技术创新,也是高级计算机人才必备的素质。世界计算机领域最高奖项——“图灵奖”的得主大都是数学家,足以说明这一点。物理方面主要是运用电学知识,大学开设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课程,计算机专业课程主要有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离散数学、编译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C++、Java、计算机网络等。
(3)计算机专业是一门知识更新快、交叉学科多、应用领域广的新学科,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拓宽和加深理论基础,提高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主的全面素质,具有广泛和多层次的适应性。如果大学阶段只重视操作层面上的技能学习,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思维基础的培养、创新能力的训练,就会削弱发展的后劲和适应能力。社会各界对高校计算机教育的意见中,最多的就是毕业生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因此,同学们在校期间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掌握IT主流技术。
对于计算机学科来说,主要有12个核心概念重复出现:
1.绑定:通过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和附加特性相联系使得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的过程.也就是具体问题的合理抽象描述和抽象描述对具体问题的恰当表示
2.大问题的复杂性:随着问题规模的增长,复杂性呈非线性增加的效应.这是区分和选择各种方法的重要因素.依此来度量不同的数据规模,问题空间和程序规模.3.概念和形式模型:对一个想法或问题进行的形式化,特征化,可视化等思维的各种方法.这是实现计算机问题求解的最典型,最有效的途径
4.一致性和完备性:包括正确性,健壮性和可靠性这类相关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计算机系统所追求的.5.效率:关于诸如空间,时间,人力,财力等资源消耗的度量,要求人们在设计和实现系统时,要对相应的因素给予强烈的关注.6.演化:变更的实施和它的意义.变更时对整个系统的各个层次所造成的影响,以及面对变更的事实,抽象,技术和系统的适应性及充分性.7.抽象层次:计算中抽象的本质和使用.在处理复杂事务,构造系统,隐藏细节和获取重复模式方面使用抽象,通过具有不同层次的细节和指标的抽象,能够表达一个实体和系统.8.按空间排序: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局部性和近邻性的概念.除物理上的定位外(如在网络和存储中),还包括组织方式的定位(如:处理机进程,类型定义和有关操作的定位),即概念上的定位(如软件的辖域,耦合,内聚).9.按时间排序:事件排序的时间概念.包括在形式概念中把时间作为参数,把时间作为分布于空间的进程同步的手段,作为算法执行的基本要素.10.重用:在新的情况或环境下,特定的技术概念和系统成分可被再次使用的能力.11.安全性:软件和硬件系统对合适的请求给予响应,并抗拒不合适的,非预期的请求以保护自己的能力;系统承受灾难事件的能力.12.折衷与结论:计算中折衷的现实和这种折衷的结论.选择一种设计来代替另一种设计所产生的技术,经济,文化及其它方面的影响.折衷是存在于所有知识领域各层次上的基本事实.总的来说,计算机学科是以计算机为研究对对象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研究范畴十分广泛、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兴学科。【2】计算机学科主要是两个方面:科学与技术。科学是侧重于研究现象、探索规律的;而技术则侧重于运用,比如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更有效的处理各种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计算机学科的时候既要有钻研的精神又要有很强的动手技巧。也可以说是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至于软件主要课程有:面向对象与Windows编程,嵌入式系统,离散数学、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数据库、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系统分析与控制、信号处理原理、通信原理概论等 自己对专业的认识 1、对专业的最初认识
在上大学以前,以为计算机专业就是学一门编程语言,学完后就可以编程序了。根本不知道还有其它什么相关课程,更不知道具体的编程语言是什么,也不知道编程语言还分高级语言和汇编语言等。那时接触电脑也不太多,接触电脑一般也是玩游戏去了。没怎么去用来学习。之所以选择计算机专业,是因为自己很喜欢掌控电脑的那种感觉,也感觉自己对电脑很有天赋,相信自己努力一定能够在这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2、大学里对专业有何新的认识
等上了大学,对计算机专业才算有了个比较充分的了解。计算机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对初学者来说会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兴趣在,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是一定可以学好的。
二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信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快速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一定数量、结构和质量的IT人才队伍是IT产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的IT人力资源储备、IT人才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所以也可以说,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美国、印度和爱尔兰的信息产业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
专业发展前景:
就中国来说,IT产业在过去5年经历了年2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已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3年,我国IT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000亿元,利税总额1000亿元,IT产品出口额1421亿美元。IT产业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12.3%,占GDP的9.1%,成为第一大产业。虽然目前中国软件产业还处于成长期,其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但2005年中国软件市场总体规模依然已经达到907亿元,增长率达到33%,而且其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收入1600亿元,软件出口额20亿美元,创历史最好水平。预计2010年左右,中国软件产业将步入成熟期。
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会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聚集各种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制约,在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现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加强创新,促进IT产品更新换代,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并进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IT业由于技术更新换代非常的快,因而行业变化可为职场人带来很多新的发展机遇,而市场竞争激烈,也不断地为业内人士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3G、芯片、互联网、游戏等已成为2009年IT职场上的关键词,蕴藏着大量的职场机会。此外,新的商业模式也会引发新的工作岗位产生,但由于人才短缺,这些岗位也成为高薪聚集地。目前,游戏技术人员、支付平台产品策划、邮箱产品运营人员、即时通讯产品高级技术人员、无线业务媒介策划人员等新兴职位的薪情均十分红火。以游戏技术人员为例,目前游戏产业人才缺口高达60万,一名游戏公司市场经理的年薪已达到26万,而一名优秀的游戏设计师的年薪在30万元左右。
2009年出来了一些IT就业亮点,如需求旺盛的网络安全人才、游戏人才、软件测试工程师、研究人员等,薪资会相对较高。就拿网络游戏人才来说,最为缺乏的游戏设计、开发与编程人员,只要是具备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掌握C或C++编程,熟悉Win32/VC++开发平台或Lunix/Unix开发平台,熟悉TCP/IP、Socket编程或MySQL、Oracle数据库,并能有良好的面向对象设计、分析能力、规范的编程风格,有个人作品和良好英文技术资料阅读能力的这类人员月薪一般都有万元以上,属于“金领”一族。此外,游戏策划人员、美工等也是热销的职位。有经验的策划人月薪也能达到上万元,而资深的美工如果设计的速度和质量俱佳,最高月薪能达到2-3万元,而一般美工月薪也能维持在4000-5000元。
常言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IT行业作为我国第一大产业,其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在就业形势较好,人才缺口较大的情况下,要想成为一名IT人,每一个求职者只有凭自身的学识和能力来打拼和开创一片天地!
七、大学四年的规划与设想,往哪方面发展,做哪些努力。
大学三年级:
1)着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交际能力、动手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同时极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 2)珍惜大学时间,专攻学习,不仅要熟悉专业的理论知识,更加要学会运用于实际,动手解决问题。大学四年级:
1)经过大三一年的奋斗,储备足够的知识,经常去检验自己的知识储备,尽量往大目标靠拢。
2)参加实习,将储备的理论知识变成切实能够自己熟练运用的动手能力,在实习中学习在学校中学不到的一些知识。发现自己知识架构中薄弱的地方,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挺高这些方面。
3)累计真正的,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经验,为以后的真正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总而言之,计算机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科,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执着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曾经看过一篇学长写给计算机新生的建议,现将它摘抄如下,来作为对自己的勉励:
1、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会令你一生都难忘,但难忘有很多种,你可以学了很多东西而难忘,也会因为什么都没学到而难忘!
2、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很枯燥的专业,但即来之、则安之,只要你努力学,也会发现其中的乐趣的。
3、记住: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很重要,尤其是专业基础课,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学得更深。
4、C语言是基础,很重要,如果你不学好C语言,那么什么高级语言你都学不好。
5、C语言与C++语言是两回事。就象大熊猫和小熊猫一样,只是名字很像!
6、请先学习专业课《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不要刚开始就拿着一本VC在看,你连面向对象都搞不清楚,看VC没有任何用处。
7、对编程有一定的认识后,就可以学习C++了。(是C++而不是VC,这两个也是两码事!C++是一门语言,而VC教程则是讲解如何使用MFC类库,学习VC应建立在充分了解C++的基础之上。看VC的书,是学不了C++语言的。)
8、学习编程的秘诀是:编程,编程,再编程;
9、认真学习每一门专业课,那是你的吃饭碗。
10、在学校的实验室就算你做错一万次程序都不会有人骂你,如果你在公司你试试看!所以多去实验室上机,现在错的多了,毕业后就错的少了。
11、从现在开始,在写程序时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12、不要漏掉书中任何一个练习题--请全部做完并记录下解题思路。
13、你会买好多参考书,那么请把书上的程序例子亲手输入到电脑上实践,即使配套光盘中有源代码。
14、VC、C#、.NET这些东西都会过时,不会过时的是数据结构和优秀的算法!
15、记住: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要让这种事发生在你身上,在学校你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读书,多读书,如果有条件多读原版书,你要知道,当一个翻译者翻译一本书时,他会不知不觉把他的理念写进书中,那本书就会变得像鸡肋!
16、我还是强调认真听专业课,因为有些课像《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等等,这种课老师讲一分钟能让你明白的内容,你自己看要看好几个月,有的甚至看了好几年都看不明白。
17、抓住在学校里的各种实践的机会,要为自己积累经验,就业时经验比什么都有用。
18、多去图书馆,每个学校的图书馆都有很多好书等你去看!
19、编程不是技术活,而是体力活。
20、如果你决定了要当一个好的软件设计师,那么请你放弃游戏,除非你是那种每天只要玩游戏就能写出好程序的天才!
21、你要有足够的韧性和毅力!有个高手出了一道题测试你的韧性和毅力:找个10000以内的素数表,把它们全都抄下来,然后再检查三遍,如果能够不间断地完成这一工作,你就可以满足这一条。
22、找到只属于你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要盲目的追随别人的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3、请热爱软件设计这项工作!.结束语: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小论文】推荐阅读: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导论讲座心得10-21
关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0-16
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1-04
北航电子信息导论论文12-19
电子与信息技术论文01-18
导论电子信息工程10-21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感想01-06
信息技术《电子小助手》教学教案教学设计11-28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感想8-大学这一站12-25
电子信息科学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