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导论讲座心得

2024-10-21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导论讲座心得(精选7篇)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导论讲座心得 篇1

专业导论讲座心得

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与教学改革思考

6月29日下午,黄载禄教授在文科楼A100举行了一场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与教学改革思考为主题的知识讲座。本次讲座分六个方面去帮助大学生了解信息类专业主要发展方向及前沿。

信息技术革命。主要讲了社会发展的三次工业革命,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是信息材料能源,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不断出现新概念如:大数据,云服务,互联网+,工业4.0,新硬件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无可估量!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讲了理论、技术的发展,电磁感应到电磁波应用的研究,二进制编码和数字电路到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现在进入了通信和互联网相融合的新时代!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创新启示:创新源于需求,发明来自实践,理论是创新的基础,意志决定创新成败。然后讲了产品与产业的发展,器件的发展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到集成电路与片上系统,图像信号编码理论技术发展,语音信号处理技术进展,技术发展的“颠复性”特征半导体器件,存储器,移动通信到现在的微信。颠复性导致了知识更新,导致了大量原有技术知识过时,不过时的是基础理论,因而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基础理论。然后讲了未来的发展走向,发展规律更新越来越快,因此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必然随着技术进步而更新。

学科融合与专业融合的发展趋势。有学科划分和本科专业的关联,“分化”和“融合”的发展状况,学科变化状况,技术发展推进学科融合,信息产业推进学科融合,学科由“分化”走向“融合”这5个方面的内容。

信息技术发展新阶段—互联网时代。也讲了一些互联网是通信和计算机相结合的产物,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网和固定互联网的融合,信息化社会和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互联网+” — 推进我国产业发展的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构架。学科关系及分工,基础理论构架。学科基础是信号,电路和软件。

教学改革思考。讲了基础理论引领系统的发展,以学科 + 为依托,优化课程体系,实行宽口径培养,优化基础课程,重视核心课程的教学,指导学生重视社会需求,重视介绍课程内容与应用的关系,开设“导(概)论”课指导学生学习。

信息类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新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只有不停学习,不停创新才能走在世界前列。现在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发展好移动互联网,在信息时代推进互联网高速发展。作为学生要学好基础,核心课程,重视社会需求,重视学习与应用的联系。

二.高端通用芯片设计与应用研究

6月30日上午,李科奕教授在文科楼A100举行了一场以高端通用芯片设计与应用研究为主题的知识讲座。主要讲了处理器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情况,以及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处理器有CPU,GPU和DSP。还讲了IP,IC,ARM等一些概念。INTEL和AMD在处理器方面的发展历程。

我记得最深刻的就是摩尔定律。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我国在集成电路,特别是芯片研发方面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所以我们应努力学习,提高创新水平,拉近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如果要走在世界前列,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高端处理器。国家应多培养这方面的创新型人才,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研发属于中国的处理器,必须从底层做起,有自己的专利,提高创造水平,才能不落后于发达国家。

三.信号检测技术

7月1日上午,贺慧勇教授在文科楼A100给我们讲了2013级信息科学类专业导论信号检测技术。

首先讲了信号检测技术涉及的基础知识。包括误差理论,信号的检测(传感器),模拟信号的处理(信号调理电路)和数字信号的处理。检测与测量的概念,检测——检验和测量检验,测量——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传感器与敏感器的概念,传感器是非电量系统与电量系统之间的接口,敏感器:把被测非电量转换为可用非电量的器件或装置。

检测系统的结构。检测系统是由传感器、信号调理器和输出环节三部分组成。目标有:对现有测量系统的测量误差具有分析能力;具有选择传感器的能力;具有设计信号调理电路的能力;具有组成自动检测系统的能力。

最后讲了信号检测技术应用举例。何继善的管涌探测,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都是其应用的实例。重点讲了电容式传感器,其应用实例有智能旋转滤网液位差控制装置的研制,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和漆包线介电谱分析。基础课程有电磁学,单片机,传感器,力学,自动控制,微弱信号检测与处理,电路原理示例,电动力学,数理方法等。

信号检测技术在现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许都领域都要应用这方面的知识。要做好一个信号检测系统,必须有对测量系统的测量误差分析,选择传感器,设计信号调理电路,组成自动检测系统的能力。要学好模拟,数字信号的处理方法。重要在转换,如何使直接测量转换为间接测量,不好测量的量转换为好测量的量。

四.新硬件时代的理解与观点

7月2日上午,我在文科楼报告厅听了李仁发教授的讲座。这其中有许多内容让我感触颇深。如中国制造2025,工业互联网,工业4.0,互联网+,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新硬件时代等一些名词。

他在日本考察,参观了2015 ESEC 日本嵌入式系统展览会,去了奈良先端科技大学院,大阪大学和名古屋大学等,考察了实验室,重点是机器人。总结了日本机器人研究机制特点。

他关于新硬件时代的理解。中国还在“互联网+”,美国已是新硬件时代。Google(纯互联网企业)在干什么?极客和创客(GEEK &MAKER)。新硬件时代从技术的层面理解,我认为是新智能时代的到来!

关于“智能”的新理解。找出的东西怎样具备智能,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例如:机器可以思维吗?人们日常依赖的工具的能力质变大概有四级台阶:功能,智能,智力,智慧。智能来自哪里:60年代:智能来自推理。70—80年代:智能来自专家。90年代智能来自本能。IBM 智能来自并行处理能力。2010年代智能来自大数据。有意义的大数据 „ 群体智能。智能来自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脑还是工具,科学还是工程。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机器可以思维吗?机器的行为智能吗?

以汽车为例。未来汽车发展的挑战与趋势。主要讲智能汽车和汽车电子软件架构与产品。

我们的工作。改革教学——做中学、学中做。改革研究——“接地气”。汽车、机器人是重点。汽车的挑战:电子系统与软件改变了行业的竞争。

今后,这方面的全球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越往后走道路越窄。新硬件时代,还可能颠覆传统的工业企业模式。

日本在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成本,非常重视教育和科技,这点值得我们学习。现在的新硬件时代可以说是一个新智能时代。一个关键研究方向是怎样实现智能。作为学生,不能仅仅在教室学习,还要多去实验室学习,做中学,学中做。我觉得只要设计出一个智能机器人,就可以代替人类去思考。只是重点是怎样实现智能。

五.功率半导体器件及其物理机制研究的介绍

7月2日下午,报告厅举办了一场关于功率半导体器件及其物理机制研究的介绍的讲座。主讲人王俊是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首先是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简介。介绍了电能变换,汞弧整流器原理,半导体,晶体管,器件基础理论,高压功率半导体器件终端技术,PN 结二极管工作原理和开关特性,BJT工作原理和开关特性,晶闸管工作原理,MOSFET工作原理和开关特性,IGBT工作原理。接着讲硅基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简史,应用和市场,MOSFET市场供应商,功率半导体器件国内企业和加工制作企业。

电力电子器件的性能要求:低功耗、大容量、高开关频率、耐高温。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趋势是更高开关频率、更低功耗、更大功率容量、耐高温。

然后讲硅基功率器件的研究。主要有整晶圆IGBT,分立功率MOSFET,功率MOSFET模块的封装集成,单片集成功率MOSFET模块。

SiC功率器件及应用的研究。研究意义是SiC相比Si的优势,以及国内外对SiC开展的研究。SiC IGBT的设计和研制,ETO晶闸管的研发历程,SiC ETO晶闸管的研究,SiC MOSFET应用的研究。

总结。硅基电力电子器件的性能尚有小幅度提高的空间,介绍了硅基整晶圆IGBT和MOSFET的研究。SiC电力电子器件和应用领域需要更多创新性的研究,介绍了高压SiC器件及其应用的研究。

半导体器件是集成电路的重中之重,研发出低功耗、大功率容量、耐高温、高开关频率的半导体器件是我们的追求。SiC是一个优势明显的功率半导体器件,我们要加大投资去研制和设计。

六.基于耦合腔波导的单光子量子器件理论研究

7月2日下午,报告厅举办了一场由湖南师范大学周兰主讲的有关于量子器件理论研究的讲座。这场讲座中,主要讲量子物理科学研究,觉得很有研究价值。写一些学习心得。

量子物理推动科学研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量子物理是孕育和导致诺贝尔奖的重要领域(科学研究方面)。量子物理导致了以激光技术、半导体技术和核能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物质、精神生活,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量子物理有望突破当代科技进步面临的瓶颈问题,如计算能力和信息安全。量子计算机突破尺度极限,解决散热问题,有Moore定律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信息中的物理基础,经典比特,量子比特。N个存储器,经典可存储一个数,而量子可同时存储2的N次方个数。量子计算的超强能力,优点:信息容量大,实现并行操作,进行的操作是可逆的不发热。计算复杂性比较:Shor大数因子化,Grove搜索算法。量子不可克隆,量子隐形传态。量子的基本特性,量子相干性和纠缠性。量子比特的物理实现。

研究工作背景:全量子网络。量子网络 = 量子通道 + 量子结点。量子通道为信息和能量的载体。考虑的关键科学问题:低维结构中单光子和状态的相干控制。

我们的研究工作。单信道光子器件——单光子晶体管,基本光子器件的应用,多信道光子器件——量子路由器,单光子频率转换器,相干存储。单光子频率转换器形成条件:两通道能带有交叠,激发态能级落在两能带交叠处。

量子物理在推动科学研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量子计算机有超强计算能力和信息容量大且信息安全。

七.物联网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发展与应用创新

7月3日下午,在文科楼A100举行了一场以物联网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发展与应用创新为主题的知识讲座,周翔为主讲人。本次讲座分五个方面去帮助大学生了解物联网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发展与应用创新。

首先是物联网概述。以人为中心,如智慧地球,数字化和信息化。核心要素,如全面感知,可靠传送和智能处理。物联网发展前景广阔。

装备制造业的产品特征。产品:种类多,结构复杂,价值高。服务:总量大,分布广。工作环境:高低温,盐雾,极端地形等差异大。面临的需求:管理,服务,诊断。

物联网技术面临的挑战与进展。设备工况通彻感知,硬件问题;可靠稳定的互联互通,SCP智能协议;海量信息的存储雨处理,自由表。

价值挖掘与系统应用。建立新型工业模式。典型系统应用,如搅拌,工程机械,施工数据分析系统。基于大数据的物联网技术展望。思维模式转变,从理论分析因果联系到数据分析相关趋势。大数据可视化,简单便捷,可以主动维护和故障诊断新手段。

最后总结。装备制造业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现状:突破了感知,通信,数据处理,应用联系等核心技术。对装备制造业物联网技术的展望:产品故障诊断由“切片诊断”进入“全息诊断”时代。

科学发展是一个有艺术到技术的过程。艺术要有天才和运气,而科学要有逻辑和推理。物联网技术有感知,联通,存储3个方面。从理论分析到数据分析,物联网可以建立新型工业模式。

八.科学研究中如何实现创新

2015年7月3日下午4点,科学研究中如何实现创新讲座在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1号楼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先生受邀主讲,在接近两个小时的报告里,欧阳晓平从一个科学工作者的角度,和我们分享了他在对科研中实现创新的见解。

讲座伊始,欧阳晓平向我们展示了一段机器人坦克的视频,小坦克在各种地理环境下(雪地、侧破、台阶、沼泽地等)穿行无阻,这是众多科研工作者积极探索、多次改进后的成果,“让你们感受一下什么是创新”,欧阳晓平如是说道。随后,欧阳晓平开门见山地指出,创新是价值的实现,创新的实质就是“无中生有”,并以互联网、物联网和空间探索的出现来印证。接着,讲座进入主体部分,欧阳晓平将他的演讲分成了四部分。

在第一部分,欧阳晓平首先谈了和我们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位论文写作,他强调论文的选题要能满足重大需求和处于学术前沿,同时要是短项待补,可以实现的。欧阳晓平也指出了各个学位论文写作的不同要求。学士学位论文是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解决的简单问题,而硕士论文是有一个确定解,较复杂的科学技术或工程问题,博士论文是一个未知的,学术界还没有研究或没有彻底解决的,具有挑战性的科学技术或工程问题,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更注重于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和对学术的敏感性。然后,欧阳晓平由学位论文过渡到重要科研项目研究,他给我们介绍了自然基金项目、863/973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自然基金项目是针对申请书提出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目的开展研究以基础或应用研究为主,而863/973项目以突破关键技术问题,建立研究平台为主要目标,如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由学士向博士递增一样,科研项目的深度和对科研人员的要求也由自然基金项目向重大科研项目递增。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欧阳晓平向我们阐述了如何高质量地完成学位论文,掌握重大关键技术和重大基础理论,并处于学术前沿是三大要素。欧阳晓平将论文的写作分成如下几个步骤:首先是课题调研;然后是科学研究提出问题,核心在于正确地提出问题,关键在于准确地把握因果关系;接着,要基于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研究的内容由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确定;最后是课题的最终完成。欧阳晓平指出,不管课题有多么复杂,研究的问题必须具体化,可实现、可操作。

紧接着,欧阳晓平以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解了如何在科研中实现创新。他强调做科研需要积累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掌握理论研究手段和基础实验技能,我们常常面临的创新的障碍包括知识和经验不丰富、知识结构不合理,客观环境的制约和人的生理状况及意志、兴趣、情绪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要在科研中创新,欧阳晓平提出了他的“三部曲”理论:科技创新的过程应该包括提出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提出问题,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于发现因果关系(如同钥匙和锁)。接下来,欧阳晓平和我们分享了他的创新体会,科学创新要“用时间推出来的”,要培养热爱与坚持的意志品质,把问题装在脑子里,长期思考就能获得灵感,要顺势而为,要敢冒风险,敢于突破权威和现有认识。

讲座的第四部分,欧阳晓平谈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推动创新。他首先引用总书记和江泽民同志的发言,告诉我们创新是强国之路,然后指出发展创新驱动战略的首要任务是推动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文化是一个名族不竭创新的内在动力,创造创新文化孕育生产力。他提到,为推动创新,我们要培养创造性人格、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欧阳晓平认为,为推动创新还需具备的基本要素,从硬性平台看,包括科研设施、科研项目和科技人员;从环境和软件来看,包括制度、政策、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这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广大的科学工作者共同发力来实现,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发展打下基础。“一条小巷,又弯又长,我拿着一串钥匙,敲着厚厚的墙”,欧阳晓平引用顾城的诗句来结束自己的演讲,他说,科学研究有时就宛若一首美妙的诗,在没有找到那扇正确的门之前,我们都在“深巷”中摸索,前进。

讲座最后,在场的同学们和欧阳晓平进行了互动,同学们的问题从专业性较强的话题,到如何寻找感兴趣的课题,到人生的抉择等等,欧阳晓平都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每次都会附带着讲上一个自己生活中小故事来让同学们更加信服。

现代社会的竞争主要在于人才,而人才的强弱主要在于有多高的创新水品。创新的基础在于模仿,先要学习,然后才能创造。要有批判性思维,勇于指出不足之处。要有逆向思维,有时一个过程的反方向,又是另一个科研领域。

九.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7月6日下午,在文科楼A100举行了一场以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为主题的知识讲座,主讲人为文勇军。

首先讲了物联网概述。背景,起源及各国物联网战略。“感知中国”的提出,美国的“智慧地球”。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利用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物与物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连接,从而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庞大网络系统。

物联网的“物” :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有数据传输通路;有一定的存储功能;有 CPU;有操作系统;有专门的应用程序;有数据发送器;遵循物联网通信协议;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关键技术:RFID,卫星定位,传感器,传输技术,嵌入式智能技术,纳米技术。物联网的特征: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体系架构: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作用:促进经济复苏,优化经济结构,节约能源等。应用如智慧的交通和智慧的电力。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行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发展,标准化体系,身份识别。关键问题:成本是首要关注的因素,标准是发展的核心问题,关键技术是发展的瓶颈,安全隐私困扰应用推广。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有,感知层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网(WSN)、射频识别(RFID)、微机电系统(MEMS)、GPS、蓝牙、WIFI等。网络层技术:通信网、3G网络、GPRS、广电网络、WLAN、NGB广域网络、M2M等。应用层技术:企业资源计划(ERP)、决策支持、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云计算、系统集成等。

物联网的应用。智能交通,交通运输、公安管理、环境监测、停车管理和公众出行服务;智能超市,商品管理和超市结算;防侵系统,实现监控中心,网络传输与前端探测分系统联动控制分系统的互联互通;畜牧溯源;个人保健,体温,血压,心电图,血氧检测等健康参数;智能家居,数字家庭,信息,通信,娱乐生活;文物保护;空间、海洋探索等。

物联网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可或缺。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节约能源,提高效率。核心技术主要有3个方面:感知层技术,网络层技术和应用层技术。

十.有机半导体的界面研究

7月8日上午,高永立教授在文科楼A100举行了一场以有机半导体的界面研究为主题的知识讲座。

首先是背景介绍。讲了发光二极管,特性有省电,软的屏幕。自旋电子学:集逻辑,存储,通信于一体,快速,低能耗,高容量,非易失。有较长弛豫时间。有机半导体自旋电子学,自旋相干时间长。还讲了场效应晶体管,HOMO,F16CuPc,BP2T等。

接下来讲了界面迁移率和德拜效应,红荧烯的能带结构,自旋的注入和弛豫,最后讲了钙钛矿的分解机制,这可以用来研究太阳能电池。

有机半导体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有机微电子器件中基础物理、化学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在以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及有机光伏电池(OPVC)等典型膜型结构器件中,提高界面载流子注入效率以及器件寿命一直是人们努力的重点。界面载流子的注入效率最主要的是受注入势垒的影响。实际的多数金属/有机界面和部分有机/有机界面,由于界面偶极的存在而偏离该模型。对材料的界面和表面的电子态,尤其是表面价电子的情况应当作为一个研究的重点。一方面,它可以给材料的选择,界面的生长合成以及器件的结构提出合理的方案,并对器件性能的检测作一定的指导和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对界面和表面的研究可以找到器件的不足之处,选择匹配的能带材料,针对性地对器件进行改进。

有机半导体材料制造成本低、应用面广泛。作为新型的功能材料在光电、电磁等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姓名:胡白露 学号:201355110120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导论讲座心得 篇2

刘汝林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 做了题为《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特点及热点简介》的报告, 讲到未来5到10年内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将处于一个平稳的发展期, 信息的产生、获取、存储、显示、处理、传输和利用等要素很难分割, 并且会相互融合和渗透的更加紧密, 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该以应用为关键。

我国是信息产业大国但不是强国, 我们基础技术、关键设备、关键的原材料, 对外依存度比较高, 整体技术水平仍处于跟踪模仿阶段, 还未实现跨越式发展, 高端研究成果用于产业上还较贫乏, 科研与生产分离。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下一代网络都是当前发展的热点。

云计算是在新形势下为广大用户提供社会化、集成化、专业化服务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一种新的技术体系结构, 一种新的服务手段, 是多种技术的集成和升华。物联网实际上是因特网的一个应用, 把物和物之间连接起来, 并且可智能的连接起来, 这个应用将给我们的行业带来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其中传感器、传感网络是关键。下一代网络不同当前的因特网, 因特网是开放的, 不可控制, 完全的开放通讯交流的话, 信息则不能控制, 下一代网络则有别于因特网, 美国、日本正在进行下一代网络的研究, 我国也在研究, 但都还没有正式公开, 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Ipv6、光纤高速传输技术也将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支撑技术。

孙丕恕 (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 在《共建智慧的“云"未来》报告中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 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 使用户能够按需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这种资源池称为“云"。

云计算实际是把传统在机房的服务器、存储、网络三个核心的资源通过虚拟化的技术搭建无边界的一个应用, 各种应用不用关心在哪个服务器上, 只关心业务的服务。云计算两个关键技术是虚拟化和服务器存储的容量。云计算的价值体现在可实现跨资源池动态调整计算资源, 减少计划停机时间, 设备故障系统可自动重启, 提高业务连续性, 新服务器“即插即用", 节省能源。

目前, 浪潮云计算发展实行1-2-3战略, 即一个目标:依托自主创新, 重点发展云基础装备、云操作系统和面向行业的云应用系统, 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云计算领导厂商。预计到2015年营业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

袁东风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在《中国虹计划——基于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新型信息化模式》报告中提出了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新型信息化模式, 即瘦客户端+宽带网+云计算服务器架构, 云计算服务器中心同时具备“云中心+物联网中心"功能。瘦客户端主要完成输入、输出等基本功能, 可通过3G、4G无线网络或有线宽带等方式与云计算服务器连接, 同时充当物联网节点或者网关。

他认为当前我国信息化正处在旧模式向新模式转化的前夜, pc机内存不断增加, 速度不断提高, 但它的系统性能使用已经到了极限。而且个人电脑的使用目前有这种现象:真正专业人员不够用, 要到大型机器上运算, 但大部分一般人员电脑资源利用率极低, 却耗费资源、耗费电能、排放二氧化碳。而且这种单机pc运行模式产生两大不可克服的顽疾:病毒泛滥和盗版猖獗。所以PC是网络不发达的产物,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PC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后pc时代即将到来。云计算削弱了对终端的要求, “云服务器"和“云终端"互为依存。没有简化的终端就没有云计算服务, 所以一旦进入信息化新模式时代, 云端非常简单就是一个输入输出设备, 这时所有计算存储全部退到后台, 信息传输主要采用无线传输方式。

李秀川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董事长) 就《移动改变生活》提出移动互联网的概念。他讲到, 互联网高速发展, 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越来越高, 已经成为人们离不开的一种生活方式之一。现在互联网一般是通过有线的方式接入, 随着手机的发展, 手机可以把各种功能做到手机里, 而且手机可以随时随地的连接网络, 因此移动互联网就应运而生了。目前, 全球移动数据业务飞速增长, 仅爱立信发布全球网络流量测量结果显示, 早在2009年第4季度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就超越了语音业务流量, 并呈加速增长态势。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也在迅速增长, 截至2011年6月, 国内手机网民达3.18亿户, 占手机用户的34.7%, 占互联网用户的66.3%。移动互联网用户预计2013年将超越桌面互联网用户。

移动通信以其个性化、即时性、交互性、娱乐性的特点适应了人们自由便捷的内在要求。移动网络具有比固定网络更高的价值和无限接入的合理性, 决定了未来发展将以无线接入为主导。通信技术支持数据流量正以数百倍的速度在增长, 移动通信的服务质量不断改善, 移动通信已经多途径的参与信息社会建设, 广泛应用于云计算、物联网, 移动视频业务也已成为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和内容提供商关注的焦点之一。

TD-LTE是我国具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TD-SCDMA的演进技术, 性能全面满足移动互联网的设计要求, 是全球下一代移动宽带技术的主导技术之一。终端制造商、IT厂商、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制造商等都在积极向互联网应用内容等领域渗透, 价值链主体多元化发展, “智能终端+应用服务"、三网融合等, 将不断颠覆传统产业发展模式。

徐群 (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在《营造环境 拉动产业》报告中就园区建设及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园区不但有建筑物和配套设施, 还要有政策, 更重要的是有好的服务体系和优质的入园企业。建筑物和配套设施可以称为园区硬件, 政策和服务体系可以称作园区的操作系统是软件, 在一个好的硬件和操作系统中, 我们的入园企业作为一个应用系统, 才能顺畅的运行, 才能很好的发展。

同时园区是企业聚合的地方, 园区有很多企业, 但赚钱的企业占15%, 不赚钱的企业占15%, 其余则是能吃上饭的企业。如果依靠15%的企业来支撑产业快速发展是比较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改变园区企业分配结构, 让赚钱的企业达到30%, 让亏损不赚钱的企业减少到5%以下, 中间部分的企业平均利润率能够有所增长, 这样园区就不用光靠招商引资来发展, 园区才能够健康的成长。

齐鲁软件园从创建至今已经16年了, 在园区建设方面逐渐形成了五大支撑体系:政策支撑体系、金融支撑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人才支撑体系、无忧生活环境。园区搭建的IT公共技术支撑平台, 2004年建成使用, 每年保持1000万元以上的投资, 已累计投入超过12亿元, 已成为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领域有特色、有实力的优秀产业园区。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导论讲座心得 篇3

关键词:车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整体设计;综合素质

TN0-4;G642

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兴起、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拓展、云计算等计算模式的应用、泛在服务的推广,物联网被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在2013年5月发布的预测报告中认为是12项颠覆性技术之一[1]。车联网是典型的物联网,涉及汽车业、通信业和信息业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车联网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全新的产业链的建立和快速成型。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位于湖北省十堰市,该市因车而建、因车而兴,不仅是东风汽车公司的发源地,而且拥有国家级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和国家商用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汽车工业在十堰市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2]。因此,在我校专业建设规划中,学校依据自身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大工程背景优势,紧密围绕“汽车产业链”,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面,按照“调整结构,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注重内涵,提高质量”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路径,分层次、分类别的开展专业建设,并提出要围绕“汽车产业链”积极培育汽车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新专业,如: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车联网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

因此,我校结合当前车联网发展的大趋势和在科研、教研中积累的科研和教学资源,设置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车联网工程方向)。在车联网专业方向的综合改革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激发学生对本专业方向的兴趣,进而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导论课程将承担这一任务[3]。《车联网导论》课程首次对2011级学生开课。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借鉴了国外大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经过4年的教学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车联网导论》课程整体设计

(一)内容和方法并重

《车联网导论》课程是本专业方向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具有专业内容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十分重要。不仅要能够全面概括本专业方向所涉及到的大学四年的教学内容,而且要能够清楚地说明大学四年的教学课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本专业方向的专业相关课程有一个有机整体的概念。

因此,设计本课程的目的和内容是“车联网是能够对车用信息进行采集、识别、传输、融合和利用的一种物联网,能够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被认为是最容易形成系统标准、最具备产业潜力的物联网应用。本课程从车联网的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和应用层这四层分别进行阐述,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车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对车联网的基本概念、技术框架、应用范围具有初步认识,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对教学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本门课程中,对学生的考核方法是“课程报告(60%)+课堂汇报(40%)。”这个考核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后发挥主观能动性,查阅资料,针对一个主题,以正式的科技文献的形式完成相应课程报告,同时,还要以PPT演示的方式对课程报告进行汇报。这对学生来说,不仅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而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挑战性体现在,学生刚刚从高中被动式学习向大学的主动式学习转变,课程考核要求学生从查、思、写、讲等多个方面全面挑战自己以前的学习方法;趣味性体现在,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完成考核,不仅能够在合作中找到乐趣,而且能够在PPT汇报过程中,体验评价他人和自我对比的乐趣。

(二)前后知识贯穿

《车联网导论》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清楚地说明本专业方向的专业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3]。为了能够组织教学课程关系,本课程在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和应用层等四层的车联网分层基础上,通过把专业相关课程和车联网体系结构各层进行分学期的对应,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未来所学专业相关课程在车联网中处于什么位置。专业相关课程与某层的分学期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左图分类课程中红色字体的课程表示该课程与车联网直接相关。

另外,本门课程在大一上学期开设,同期,学生正在学习《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其中包括Word和PowerPoint等内容。本门课程要求学生用Word软件完成课程汇报,用PowerPoint软件完成课堂汇报的演示文稿。这不仅锻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的成就感。

二、培养综合素质

在《车联网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培养。这种培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学生文献检索和科技写作能力的培养。由于课程考核要求学生以正式的科技文献的形式完成相应课程报告,因此,不仅需要学生在课外查阅大量资料,而且需要学生对科技写作进行实践。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过程以中国知网CNKI中的文献检索为例,给学生演示了如何从学校主页找到图书馆主页,进而一步步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库并进行关键字检索。尽管演示很简单,但是学生了解了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为学生后续的文献检索工作打下了基础。在科技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为例,给学生演示了如何查找期刊主页,进而一步步找到所需要的投稿模版和论文撰写要求。这里面涉及到的内容包括论文格式、论文组织方式、参考文献,以及摘要、引言、结论等各个部分的撰写要求等。同样地,尽管演示很简单,但是学生了解了科技写作的基本要求,为学生未来的毕业论文以及科技资料撰写打下了基础。特别令人欣喜的是,通过任务式的教导方法,学生对文献检索和科技写作的目的有了深刻的认识,不仅能够找到所需要的参考文献,而且撰写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颇为专业的课程报告。

二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由于本门课程还要求学生以10分钟PPT演示的方式对课程报告进行汇报,因此,学生还要准备正式的课堂汇报。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课程报告内容,而且在汇报内容组织、课堂过程、仪态等方面都要做精心的设计。虽然部分学生是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完成课程考核,但是都认真对待,顺利完成了课堂汇报。每一届学生的都能够带来惊喜,例如,有的学生充分利用图文并茂、视频穿插的设计,使得汇报内容丰富多彩;有的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有的学生语言幽默,结合当前时事和网络语言,提升学习兴趣。教师对每一组同学的课堂汇报都要即时点评,包括PPT的内容和形式、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课堂组织等;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点评要突出优点,使得学生增强自信,但同时也不能回避缺点,但是要注意语言表达,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还有一个附加效果是在最初设计课程教学时所没有想到的,即学生对站在三尺讲台的教师课堂教学有了直接和深刻的感受,即这并不是一件随意可以完成的事情,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够真正上好一堂课。

三是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本门课程要求学生分组完成课堂汇报和课程报告,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在任务分配过程中,学生也需要自己选择主事人,分配各个任务。只有大家分工合作才能够出色地完成课程考核要求。在学生提交课程报告时,需要注明本组成员的分工,在考核成绩上,会根据分工给予考虑。从对2011级学生开设本门课程开始,学生基本都属于9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通过本门课程的小组任务,学生们理解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三、课程教学效果

尽管《车联网导论》只有16个学时的授课时间,但是课程信息量大,同时尽可能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图2所示。

四、结束语

《车联网导论》课程是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车联网工程方向)新生进行初步专业教育的重要课程。本文对该课程的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和考核方法的设计,如何通過本门课程把前后知识贯穿起来,并阐述了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强调了学生课堂汇报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方法,课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未来还需要在学生自我评价方面进行改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卢锡城;颠覆性创新与信息技术——兼谈高水平计算机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 2015(8):4-8.

[2]杨风.全力推进“国际商用车之都”建设——记十堰市汽车产业基地[J].专用汽车, 2015(10):72-75.

[3]朱福兴,李惠娟,李莉.高校增设“学科与专业导论”课程的探索与展望[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12):33-36.

电子信息信息工程专业导论 篇4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信号处理和电子信息系统技术,具有工程综合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含大气探测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与维护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信息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把信息技术列为21世纪发展战略计划的首位。信息工程是一门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传输、存储和显示技术的学科。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在信息工程,重点是光电信息工程领域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的高级信息工程科技人才。毕业生将在光电信号的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显示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企业管理中展示才华。

你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以及结合计算机的实验。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自己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的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对整体进行了解,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的设计。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可从事信号的处理、传输、交换及检测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电子设备与系统的研制、生产与应用,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应用与开发,微波技术的研究、应用及开发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2.主修课程:光电信息物理基础、光电子学、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图像处理、传感器原理技术、光电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光纤通信、计算机通讯网络、工程光学、微机原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基础以及有关数理基础和工程基础方面的课程。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社会需求量相当大。现在是一个热门专业。

毕业后干什么——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本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可成为:

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起薪一般2000元——6000元/月; 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起薪一般4000元/月以上;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等。

专业是个好专业:适用面比较宽,和计算机、通信、电子都有交叉;但是这行偏电,因此动手能力很重要;另外,最好能是本科,现在专科找工作太难了!本专业对数学和英语要求不低,学起来比较郁闷要拿高薪,英语是必需的;吃技术这碗饭,动手能力和数学是基本功当然,也不要求你成为数学家,只要能看懂公式就可以了,比如微积分和概率统计公式,至少知道是在说些什么而线性代数要求就高一些,因为任何书在讲一个算法时,最后都会把算法化为矩阵计算(这样就能编程实现了,而现代的电子工程相当一部分工作都是编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论文 篇5

导论课论文

电子工程学院#班###

记得小时候家里经济很拮据,没有足够的金钱支持自己去摆弄电子产品。但是我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当高考结束的时候,我选择了北邮,选择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是我自己的意愿,这是我憧憬的专业。我相信这是一个无悔的选择!下面是我对这个专业的一些看法。

一:专业认识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属于电子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是以电子科学和信息科学为基础,侧重工程与实际应用的宽口径专业。培养在电子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内具备较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电子系统、信息系统等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数字系统设计、可编程技术及应用、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息处理、DSP技术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电子测量与仪器、检测与传感技术、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等。实践环节包括专业见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电路分析实验;模拟电路实验;高频实验;单片机应用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等等。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训练,系统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熟悉现代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能适应电子信息科学飞速发展,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适应能力,能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科学及电子信息产业等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与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理论和技术人才。通过学习,将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一是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是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三是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四是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五是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六是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七是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我们在北邮大一还是上基础课,到了大二的时候我们就要接触专业课。到那时我们能够更深的体会本专业的魅力。我们还可以努力学习去参加竞赛,去体会团队合作的感觉,去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挑战对手。只要我们在大学四年里认真学习,能够形成上面所说的那些能力。我相信我们就能在社会里很好的生存。我相信我们就能够无悔自己来到大学,就能够在社会里证明自己的价值!

二:目前状况

我国目前的电子信息的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在不断缩小。

2012年1月,我国主导制定的TD-LTE-Advanced被正式确立为IMT-Advanced(俗称4G)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在移动通信标准制定领域再次走到了世界前列,也为TD-LTE产业的后续发展及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基础。此外,2011年,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成功,集成电路工艺水平突破65纳米,TFT-LCD、PDP面板大规模量产„„一系列电子信息核心技术的突破,正推动着整个产业的不断向前发展。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达136.4万件,占全部专利申请总量的35.8%。

此外,产业内部子行业间、电子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间也在融合渗透深化。电子信息产业的制造与服务、终端与网络、硬件与软件、应用与平台间的边界进一步交融。在融合模式下,价值链拓宽延伸,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不断涌现,拉动了整个产业的旺盛需求: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三网融合”、IPTV、手机电视和互联网

视频进入规模化发展;云计算、Saab(软件即服务)等新型产业形态逐步成熟;4C融合加快,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终端产品。

但是我们的电子信息产业也有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行业结构比例失调,集成电路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关键技术、专利和标准受制于人;低端产品供大于求,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生产处于产业链低端,产业的利润率低;产品老化与新品开发滞后的矛盾加剧,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软件等高技术、基础产品仍然是制约产业自主发展的瓶颈。此外,大企业不强大,小企业缺乏专精特新,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现状依然没有根本性转变,缺乏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与同类跨国公司差距大。

所以未来我国该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我们的年轻人的努力,我们能够注入这个产业更多的新鲜力量。努力学习,为了祖国的复兴而奋斗!

三:前景发展

有人说北邮的电子通信的发展正在趋向饱和,我却不这么认为。

作为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行业领域,电子信息业有望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推动下呈现长期需求旺盛局面。

对于我国而言,更是如此。

长期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业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并成为出口的中坚力量。在经历了2011年投资高峰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今年前8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1-8月电子信息产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5998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比1至7月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完成投资820亿元,同比增长3.1%。虽然是2012年因为世界经济发展放缓稍有回落,电子信息业仍然是我国的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低速增长态势的影响下,我国电子信息业整体增速也在逐步放缓,业界开始质疑电子信息业发展是否已经临近“天花板”。对此,在近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工作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表示,“电子信息产业具有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的特征,仍是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行业领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仍有广阔的前景。

对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日前表示,其发展重点是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与行业解决方案、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与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字内容加工处理、服务外包、新兴信息技术服务和IC设计10大领域。此外,规划还重点部署了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基础软件提升工程等8个工程。

此前发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整机价值链提升工程”、“基础电子产业跃升工程”和“重点应用电子产品”三大突破方向。“《规划》提出,未来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增加值年均增长则要超过12%。从这两个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电子信息制造业将更重视增长质量的提升。”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丁文武说。

对于落实这两个规划,杨学山指出,关键在于明确其主线是要实现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高端需求到全面支撑国家信息化建设、满足信息安全需求的转变,逐步摆脱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具体来说,既要重视对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需求的技术支撑能力,也要提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

对于国家的这些政策,极大的说明了我们电子工程学院是很有前景。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会有更好的发展。相信自己,努力学习才是我们的正确的道路。

四:就业状况

有了上述三四点的介绍,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做为一个电子人的以后的就业问题。

我们北邮的就业率是很高的,研究生能达到百分之百,本科生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九。这无疑让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但是还需要我们努力的学习,学好专业知识,才能保证自己的就业问题。

一般来说做为对口行业,电信公司是毕业生的首选,这些电信公司包括国内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摩托罗拉等越来越多的进入内地的跨国企业。由于这些行业的高成长性及高额利润,所以公司员工的薪金也十分优厚,因而这部分企业备受我们毕业生的青睐。除了公司以外,我们还有很多会到相关的银行、邮电等部门从事工作,这些行业有些虽不是以电子通信为主导的,但这些技术对其又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说我们的就业范围还是很大的,我们有很多的选择并且如果我们专业学的很扎实,我们的以后的薪水是很高的。

以上就是我对本专业的一些想法,我不会后悔自己来到北邮,来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学习,必然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讲座总结报告 篇6

电子信息技术是研究开发、设计、生产、维护和管理电子信息产品和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也是工业实现信息化的技术。属于“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范畴,它是“工学”大类各学科中涵盖面最广、渗透力最强的学科。它和强电结合,产生了“电力电子”,它同机械结合,产生了“机械电子”。从技术角度讲,它包括:信息获取(语音获取、图像获取、物理参数、获取、遥感技术、雷达、GPS定位等)、信息传输(编码、调制、检测、固定通信、移动通信、光纤传输、电波天线、微波中继等)、信息处理(语音处理、图像处理、文字处理、信号处理、信息处理、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等)、信息服务、信息存储(磁存储、光存储、半导体存储、网络存储、纳米存储等)、智能、传感、软件工程等。

电子信息工程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它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电子信息工程的主修课程有以下几方面,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主要是学习电路基本知识,对数学和物理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各学校所开课程有所差异,但基本上相同,但更多不同的可能在基础课程方面。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在实习期间要注重动手能力,许多设计要自己主动动手,比如电路的设计和一些必备工具的使用,有机会的话可以在老师的领导下参加一些比较的大工程设计,这更有助于我们对此专业的学习,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电子信息工程修业年限为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而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毕业生而言,应具有以下基本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掌握计算机电子技术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原理;

8、掌握电子产品的一般生产工艺具有电子产品生产管理能力;

9、掌握电子电器类维修焊接技术具有按工艺文件完成复杂产品的全部装接焊接能力;

10、具有熟练使用和维护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和按高度文件调试设备排除故障的能力;

11、具有电子工程的现场安装与调试基本能力。

而我们的就业面也是较为广泛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大概有:(1)数字电子线路方向。从事单片机、数字逻辑电路、微机接口的开发,更高的要求会写驱动程序、会写底层应用程序。单片机主要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开发,复杂的要涉及到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开发、移植。(2)通信方向。一个分支是工程设计、施工、调试(基站、机房等)。另一分支是开发,路由器、交换机、软件等,要懂7号信令,各种通信相关协议,开发平台从ARM、DSP到Linux、Unix。(3)多媒体方向。各种音频、视频编码、解码,mpeg2、mpeg4、h.264、h.263,开发平台主要是ARM、DSP、windows。(4)电源。电源属于模拟电路,包括线性电源、开关电源、变压器等。电源是任何电路中必不可少的部分。(5)射频、微波电路。也就是无线电电子线路。包括天线、微波固态电路等等,属于高频模拟电路。是各种通信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6)信号处理。这里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这需要些数学知识,主要是矩阵代数、概率和随即过程、傅立叶分析。从如同乱麻的一群信号中取出我们感兴趣的成分是很吸引人的事情,有点人工智能的意思。如雷达信号的合成、图像的各种变换、CT扫描,车牌、人脸、指纹识别等等。(7)微电子方向。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分成前端和后端,前端侧重功能设计,FPGA(CPLD)开发也可以算作前端设计,后端侧重于物理版图的实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个好专业,它适用面比较宽,和计算机、通信、电子都有交叉;但是这行偏电,因此动手能力很重要。另外,本专业对数学和英语要求不低,而且,要拿高薪,英语是必需的。

吃技术这碗饭,动手能力和数学是基本功当然,也不要求你成为数学家,只要能看懂公式就可以了,比如微积分和概率统计公式,至少知道是在说些什么而线性代数要求就高一些,因为任何书在讲一个算法时,最后都会把算法化为矩阵计算(这样就能编程实现了,而现代的电子工程相当一部分工作都是编程)。对于动手能力,我们最好能焊接装配一些小电路,加强对模拟、数字、高频电路(这三门可是电子线路的核心)的感性认识;无线电爱好者的入门书对实际操作很有好处。

另一块是单片机、CPLD/FPGA、DSP,其中单片机是必会的,51系列单片机就可以,因为这个用得最多;找块51开发板,自己动手编编程序就可以了。ARM单片机、FPGA、DSP开发板都比较贵,不过这是趋势,有条件就好好学学吧。至于编程方面,c/c++是要会的,实际上单片机/DSP应用系统就常用c语言来开发。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专业最核心的课程(北大老师认为,学过这两门课就认为是学过计算机了)。大型单片机(比如ARM系列)经常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比如uCLinux),因此除了windows编程外,有机会可以学学Linux编程。

另外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现在太重要了,最好能学学大型的,比如说SQLServer、Oracle,也可以学MySQL、Access)、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如果你微机原理的底子厚也可不学)、编译原理(够难的)也要有所了解。windows编程:初学者还是用vb吧,真正开发用Delphi/C++Builder比较多,学vc花的代价太大,至于Java/C#现在离底层开发还比较远

底层方面还有一块是写驱动(WDM或Linux驱动),不过这些都比较专业,要对操作系统有很深的认识。

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好好的把握。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只有把二者完美的结合才能呈现良好的效果。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一下几点:注重培养获取信息和自学的能力,注意扎实积累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及设计的基本能力,具有一般电子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应用的能力;具有对通信设备、家用电子产品电路图的阅读分析及安装、调试、维护能力;具有对机电设备进行智能控制的设计和组织能力;具有阅读英语资料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更应具有对专业有饱满的热情和浓浓的爱。

听了专业课讲座,顿时觉得前途一片大好,可是形势不容乐观。毕竟是玩技术的,要与时俱进,时刻保持敏锐的心,灵敏的头脑,灵活的应对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的性子。之前通过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以为自己已经入门了,在不久的未来,可以堂而皇之的被称为技术人才,工程师。听了讲座,心顿时凉了一半。突然发现,在真实的世界里,自己离门还有很长的一段的路要走。需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需要熟练掌握的技术同样也还有很多。如果这样的我,现在匆忙的踏上社会,想必是举步维艰。始终打着搞技术的条幅,却什么也做不了。所以本科后直接工作的计划被直接取消。我希望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深入了解我的专业,探究我未来工作从事的方向,学习我本该熟练掌握的各项技能。当然,我知道,仅通过短短几年在学校的时间就想统统解决掉,这样的想法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我只是希望在正式踏入社会以前我可以掌握的更多些,不至于在社会中受到排斥。

所以,在接下来的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希望自己能够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学好英语,并能好好复习,考取一所理想的研究生学院,为未来的生存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我想要自己多看些专业方面的书籍,以使我懂的更多些。

电子信息导论论文 篇7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课已经结束了,我由一开始的陌生与排斥转变成了了解与喜欢,并且对于这个专业前景抱有很高的期望,准备在未来的学业中一展身手。授课的老师也都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佼佼者,他们的思想活跃深邃、视野开阔、建议中肯、教学态度严谨认真,让我获益匪浅,更增添了我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喜爱。以下是上完这门课后我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认识和我今后的打算。

一、对各专业的认识

先从专业的名字着手来综述一下我对专业的总体理解。【电子】即作高精度、半导体、乃至使用电的机械或工具仪器或者是与互联网有关的的前缀。而【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信息是创建一切宇宙万物的最基本万能单位。【工程】在我看来是我们这个专业的属性,即研究数学与科学的应用,来高效率、高精度地研制出对人类社会有用的东西。综上所述,我们的专业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关于与互联网和电子产品有关的信息的处理与控制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是一类重视应用的专业。尤其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具有特色,是有深度,有自己特色的学术与应用相结合的专业。下面从本专业的不同的分类来阐述一下我的理解。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指教育部特设专业,相对“基本专业”而言)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包括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与技术两项内容,学习内容涉及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三大知识板块,总体来说,包括了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和信息控制等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所涉及的范围则包括电信、广播、电视、雷达、声纳、导航、遥控与遥测、遥感、电子对抗、测量、控制等领域,以及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各种信息系统。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电路分析原理、电磁理论,天线原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单片机、信号与系统分析、ARM嵌入式系统、模拟电路、高频电路、通信原理等。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他们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是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2、微波毫米波系统与器件技术

本专业方向是国防特色紧缺专业方向,是国家批准的仅有的两个建设单位之一,相关技术在我国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国防现代化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发展潜力大。尤其我校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这使得本专业更加具备了特色优势。本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电磁场理论、天线原理、微波毫米波系统、微波毫米波器件及应用、微波网络基础、数字信号处理、天线原理等。本专业主要培养这样的人才:经过严谨的科学实验和研究训练后,能够掌握和具备微波毫米波系统与器件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在电子通讯或国防科技领域从事微波毫米波系统方向工作。是具备综合开发能力的高级研究型专门人才。

3、信息工程

“信息工程”英文是Information Engineering,信息工程专业是建立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研究信息处理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的专门学科。该专业以研究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应用技术为核心,在面向21世纪信息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覆盖了教育部98年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部分)”等三个基本专业。本专业是建立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研究信息处理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的专门学科。该专业以研究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应用技术为核心,在面向21世纪信息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信息工程专业对数学、物理、电路理论、信号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有很高的要求,并紧紧跟踪当今发展最迅速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以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最新技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形成风格独特的课程体系。本专业有以下主干课程:电路、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系列课程、通信系列课程、信号处理系列课程、自动控制系列课程

信息工程是将信息科学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去而形成的技术方法的总称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有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利用以及进行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信息产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制造和运行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科研人才。我们毕业后报考研究生的人数比例较高,学院最终录取人数占毕业生年级总人数的30%-40%。除就业本校研究生相关专业外,我们还有机会被推荐报送或考取至国内985、211院校、航空航天和中科院等科研院所以及国外知名学府继续深造.我们毕业后如果打算就业可从事信息工程相关专业领域的设计、试验、制造、研究、开发、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还可在政府部门、高校从事管理或教学工作。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面较广,近几年就业至航天八院、中电14所、中电52所、上海航天局811所、上海航天电子有限公司等国防科研院所和中兴、华为等通讯行业龙头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毕业生人数日益攀升。

4、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物理学、电子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学等多个学科和超净、超纯、超精细加工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微电子学是21世纪电子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基础,是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主要研究半导体器件物理、功能电子材料、固体电子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微机械电子系统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等。本专业主干学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理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及实验、电路分析基础及实验、模拟电路及实验、数学物理方法、C++语言、数字电路及实验、信号与系统及实验、半导体物理及实验、固体电子学、微电子器件、微电子集成电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设计自动化、集成电路CAD、微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和集成电路工艺实习等。[1]

二、应掌握的能力

1.能够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我认为还有一些更加具体的能力:电子信息专业英语、计算机编程语言等。

三、对于未来专业及就业的展望

根据我的能力、兴趣和性格的综合考虑,我认为我更适合信息工程的通信工程的方向和微波毫米波系统与器件技术,因为这两个方向的研究更偏向软件,除了需要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更多的其他的软性能力。如果就业,我更希望去研究所,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学识为国家作贡献,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

四、小结

上一篇:高考语文类阅读复习试题下一篇:幽默儿童节祝福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