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学院专业教室

2024-09-14

电子信息学院专业教室(通用7篇)

电子信息学院专业教室 篇1

电子信息学院

Colleg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咨询电话:029-82330178

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设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及仪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录音艺术七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电工学为省级精品课程。学院从1980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82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现有在校本科生2600余人,研究生280余人;教职工86名,其中教授10名,博士生导师2名,副教授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0余人;学院设有24个专业实验室,1个实习实训中心,拥有陕西省电类基础实验示范中心、陕西省纺织印染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学院教学总面积为5500余平方米,实验设备固定资产总值达3000多万元。

学院设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控制科学与工程(含5个二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信号与信息处理)、1个工程硕士领域(控制工程)。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成绩优秀者可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

电子信息学院科研力量雄厚,每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企业横向合作课题100余项,年科研项目经费已超过500万元。完成的科技项目已获国家进步二等奖2项、包括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28项和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1项。

自动化专业

自动化专业是陕西省省级特色专业,校级名牌专业。本专业以系统理论、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为专业支柱。培养从事计算机控制网络、计算机控制系统、生产设备和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测控系统,信息采集、处理、通讯和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本专业是面向各行业自动化的宽口径专业,主要课程有:电路理论、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嵌入式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现场总线及通讯技术、工厂供电,计算机控制系统、检

测技术、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智能化仪器仪表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业、机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自动化技术领域,计算机及控制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科研、开发、设计、教学等工作。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校级特色专业。本专业以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为主干学科,培养研究工业过程自动化及测控技术的能力,能从事控制计算机网络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测控系统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本专业是一个面向各个行业的检测与控制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检测与控制系统专业知识,接受检测与控制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主要课程有:电路理论、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虚拟仪器分析与设计、现场总线技术、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测控电路、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业、机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检测与自动化控制领域,计算机及控制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科研、开发、设计以及教学等工作。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以过程装备及其过程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设备与机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控制与管理,以过程装备设计为主体,过程工艺与控制技术应用为两翼的学科交叉型专业。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控制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纺织工程、管理工程、计算机及信息工程知识,具有创新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在工业装备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先进制造业的软硬件开发及应用、企事业管理等领域从事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习内容横跨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过程控制、过程工艺等学科,主要学习物理、数学、力学、过程工程、机械设计、计算机技术、过程装备及机械、控制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工程设计、测控技术和工程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对过程单元设备及成套装备的优化设计、创新改造、技术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能够在机械、能源、生物、动力、冶金、炼油、化工、石油、轻工、医药、食品、环保及劳动安全等部门从事过程装备设计、技术开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研究,也可在工业生产中从事过程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陕西省省级特色专业,专业的特点是电气与电子并重,电力电子与信息处理相融,软件与硬件兼备,装置与系统结合。学生主要学习电力系统、智能电网、高低压电器设备、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应用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电气工程导论、自动控制理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智能电网传感器与仪表、电磁场、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微机保护、发电厂电气部分、高压电器、高电压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智能电网信息与网络、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概论、智能电网技术等。

本专业中包含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2个专业方向。学生具有本专业领域内一个专业方向的基本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综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职业目标是电气工程师。

就业去向:电网公司、电力设计研究院、电力科研开发部门、电力建设部门、发电厂以及与电力生产密切相关的设备制造企业、电力电子类高新技术企业等,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城市供用电技术、继电保护与自动远动技术等方面的工程规划、设计、生产、运行、控制、试验、科研、开发应用技术与管理工作。

本专业按理工类招生,本科四年,毕业后授工学学士学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有: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电路、计算机系列软硬件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信息理论基础、EDA技术及VHDL语言、电子测量与仪表、数字图像处理、现代DSP技术、数据通信及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现代通信技术、自动控制、物联网技术等。

通过本专业学习,毕业生可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系统地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相关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能适应电子与信息行业对人才能力与素质的要求;具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及扎实的数理及外语基础;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存储、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分析、设计、集成、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及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前沿理论,具备新技术应用及研发的能力;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本专业按理工类招生,本科四年,毕业后授工学学士学位。学院设有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点,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成绩优秀者可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

通信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将掌握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在光波、无线、多媒体等通信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有:电路理论与应用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处理系列课程、通信理论及技术系列课程、高频原理及电路系列课程、电子系统设计系列课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计算机上机训练、电子工艺实习、电路综合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

主要专业实验:通信原理实验、高频实验室、微波实验室、程控实验室、EDA实验室、电子电路实验、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实验、通信综合实验室等。

本专业按理工类招生,本科四年,毕业后授工学学士学位。学院设有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点,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成绩优秀者可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

电子信息学院专业教室 篇2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支特殊的高校队伍,其办学定位就是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要提升教学质量与就业水平,办出特色,获得社会的进一步认可,也需要以此为契机,实施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学生职业能力,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最终使应用型专业的蓬勃发展成为独立学院进行品牌建设的突破口。

一独立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背景

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而普通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却与社会发展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很多独立学院由于主要依托母体院校的师资力量,也存在类似的问题。高校教师都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往往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基础性学习和实验,缺少实训和实践环节,最终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由于缺乏实践能力而没有竞争力,导致就业困难,从而出现了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两者之间的脱节。同时,从独立学院招生的生源特点来看,理论知识的深入研究并非学生的长项,他们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往往更具有优势。因此,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从实践环节突出特色,培养优势,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质量。

我国的职业教育院校在应用型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已经有了非常多的改革与尝试,在借鉴国外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他们通过与企业合作,构建符合行业需要的课程体系,尤其是特别注重实践环节的建设,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毕业与就业接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独立学院中的应用型专业要获得持续发展,也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知识转变为真正被学生所掌握的技能,有效地将培养与社会的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一毕业进入企业就能适应企业对人才(能力和经验)的需求,实现学校与社会间的“零距离”对接。从目前全国各高校的教学改革来看,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已经成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普遍趋势。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自2007年开始,就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试点,积极寻求应用型专业的教学改革突破口,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的尝试与探索,希望在借鉴其他高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院学生实际,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夯实专业特色根基,促进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努力拓宽大学生就业途径,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目标

应用型专业的蓬勃发展既可使独立学院体现出区别于母体高校的独特办学特色,也是获得社会认可与良好声誉的基础。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有效地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积极推动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与整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水平。

汇华学院以计算机、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为试点,对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依托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实验实训中心,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感受真实的企业化实习实训,让学生逐渐适应企业员工的角色,并积累实战经验,为毕业后求职、就业打下关键基础。实践证明,学生通过项目实习、课程实训等实践环节,能够真正参与项目的开发与实践,通过亲身体验实践操作的过程,积累原始的从业经验,使已经掌握的知识更加活性化、生动化,进而修正自己的学习方向,形成更高效的学习方式,更有效地消化、吸收、整合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完成知识与能力的无缝转换,使知识转变为真正被自身所掌握的技能。

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改革设想与实践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聘请相关专业与行业的专家、工程师,组成专业指导队伍,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指导与监督。专业指导委员会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最终将企业对人才的专业需求融入教学过程中,通过嵌入式或课程置换等方式,实现教学与应用的统一,实现专业与行业的“零距离”对接。

通过对企业需求的调研,汇华学院多次组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专家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共同研讨教学计划的调整和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探讨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此基础上,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加大实践环节,推进项目教学与课程实训,将就业实训课程纳入正式的教学计划体系,同时聘请合作企业工程师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接触目前最新的行业技术与文化。例如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增设软件测试方向及网站开发方向;将大唐移动的课程体系植入通信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之中,提升学生就业技能,推进就业进程。

(二)引企入校,共同投入,合作建设企业文化浓郁、产学研一体的校内实习实训中心

引企入校,共建实习实训中心,是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是较为理想的合作模式。企业入校后提供相关技术人员配合校方的教学实施和人才资源的培养,学院提供相应场地和基础设施,共建生产性实验实训中心。校企双方共同搭建起的这一实践平台,可以弥补原有教学计划中项目教学与课程实训等方面的不足。企业帮助学校开展实习实训,而学校为企业提供优质毕业生资源,双方在校内实习实训中心这一平台上,可以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汇华学院于2012年将软件企业银康科技有限公司引进校园,建立了校内企业实训基地,同时选拔实习生进入企业实习。合作范围不断深入,取得了良好了效益。如由企业配合校方帮助在校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技术指导;承担部分实践课教学与学生实习、实训的教学任务,包括专业课教学和实训、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等;让学生参加真实的企业锻炼与项目运作,亲身体验企业文化,等等。在校企共同培养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可优先被企业录用,促进了学生的就业质量与水平的提升。

(三)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校内实训中心相配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化训练

针对应用型专业较强的实践要求,高校必须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扩大合作企业的类型与范围,为学生提供多方向实习实训的机会。特别是摆脱过去与培训机构的单一合作,寻找行业内更多企业成为合作伙伴。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实训中心相配合,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岗位加以锻炼,积累实战经验。

汇华学院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不同方向,积极寻求合作伙伴,与文思海辉、博彦科技、神州数码、中川实训等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从而为学生提供真实企业岗位的锻炼,提高了教学实习及毕业实习的质量与效果,帮助学生完成从校园到企业的过渡及角色转变。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积极拓展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特别是以移动通信实验室建设为契机,深化与大唐移动的合作,在专业方案、课程体系、师资培训、行业认证等方面实现深层次合作,开创了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没有“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一切的教学改革构想都将是空谈,所有的教学改革与创新都需要通过“双师型”教师的教学活动来贯彻和实现。当前高校中的很多教师存在重理论轻技能,重课堂轻实践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应用型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学校必须加强应用型专业师资的引进、交流、培训、锻炼,打造一支符合独立学院办学定位,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使之成为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桥梁与媒介,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理念落实到现实中。

汇华学院针对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提升教师的从教能力。首先坚持聘请企业工程师承担教学任务,加强校企教学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同时有计划地安排本院教师进驻企业,了解企业技术要求,引导教师参与工程实践、技术开发等活动,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支持教师参加国家、行业举办的各级各类与本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培训及职业资质考试,鼓励教师取得高校教师系列以外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不断提升教师业务技能,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学院还出台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规章制度,加大对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支持。

(五)以就业为导向,实施“订单”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培养

通过明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制定订单培养的核心课程,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学、课程置换,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解决企业缺乏条件培养所需之才以及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两大难题。也实现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三个协调”,即专业设置与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绝大多数应用型专业来讲都是适用的,有利于将学校教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和人才市场需求有机结合,促使企业对高校产生更深的了解和更多的信任,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将应用型专业做大做强,这正符合了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方向。

汇华学院借鉴国外“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国内部分高职院校采用的“直接订单”中的“学中订单”方式,在大类招生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率。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明确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通过课程置换、专业课选修、项目实训等实现共同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在实施共同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可以充分利用各自有效的教育和资源优势,通过专业教师和工程师实施共同培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最终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组织学生就业。为保证订单培养质量,校企共同制定考核监督制度,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汇华学院连续开展了“彩虹桥”国际软件工程师定制班,“银康科技订单班”等定向培养模式,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积累了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就业水平与就业质量得到了保证与提升。目前,“订单班”的数量与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针对不同企业的需求,成立了银康科技、文思海辉、Oracle、中讯、博彦科技等多个就业订单班。

由于提前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避免了以往毕业生的“就业恐惧”或“就业焦虑”,从而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理论和技能学习中。该模式使学生提前接触自己的职业岗位,强化对职业生涯的认识,更好地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

(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校企合作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高学习兴趣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归根到底是要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学习兴趣,切实提高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除了培养方案中的教学过程之外,应用型专业应充分挖掘专业特色,利用校企资源,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点带面,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

目前,汇华学院依托相关合作企业在校园内开展了计算机技能大赛、Oracle数据库大赛、软件设计大赛等,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各级各类的专业比赛,并聘请企业人员进行指导。竞赛不管对于学生还是任课教师,都是一项挑战。通过学院对专业竞赛的宣传与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激发,学习兴趣日益深厚,学习信心逐步确立。而任课教师也注意提升自身的专业修养与技能,与学生共同成长。在此基础上,许多学生的专业特长被挖掘出来,自发形成了多个兴趣小组及创业团队,通过学生自发性的学习与探索,更新了就业观念,拓宽了就业渠道。

总之,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应用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很多,都是为了专业特色的培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就业水平的提升。独立学院作为专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必须抓住机遇,对接市场需求,促进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并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及管理过程,充分依托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实验实训中心,推行项目教学与课程实训。特别是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就业技能与就业质量,体现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与优势。

参考文献

[1]梅平乐.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探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8(7).

[2]邵洁.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途径[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1(8).

[3]李巧林,张辉.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现途径探析[J].科技创业,2011(16).

[4]胥秋.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及质量保证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

[5]霍利岭,边玲,郭晓芸,魏世亮.基于“企业化项目教学”的IT类专业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2(11).

电子信息学院专业教室 篇3

【关键词】电子教室软件;课堂;调控;辅助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学中日趋普遍的应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涌现。电子教室作为一个新型的辅助教学的工具软件,被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教师所采用,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转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电子教室软件需求的背景分析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时代,信息技术课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课程,最吸引学生的是它在电脑实验室中进行。信息技术课,相对比较自由,操作性强,学生主观意识发挥地相对于一般传统课堂要高些。学生们一到机房,第一件事就是拿起鼠标,打开游戏。同伴之间还交流一下,最近玩了什么游戏,聊得是津津有味,玩得是兴致盎然。这是在课堂开始之前,让孩子们交流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影响了课堂上的正常教学,问题就出来了。教师在讲台上,一边尽心尽力地演示操作,一边要提醒埋首玩电脑的学生集中注意力,抬头看教师的操作演示,还要控制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步骤,这样就会使教师的教学进程处于很被动的状态。

因此信息技术实验课的调控力需要增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及工作效率,电子教室软件就应运而生。

二、电子教室软件概述和功能特点

1.电子教室概述

电子教室,全称为电子教室控制软件,是一款能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开展网络教学的交互式软件产品。通过在教师机安装控制端,学生机安装客户端,普通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可以扩展成为集视听与实时传输于一体的计算机多功能教室,实现更为丰富的教学功能。目前市面上的电子教室软件种类繁多,应用较为广泛有极域电子教室、联想传奇电子教室、凌波电子教室等。

2.电子教室软件的功能特点

电子教室软件的功能很强大,在辅助教学上有一些很重要的功能,包括:

(1)分发文件:教师可以分发文件到全体学生机上。

(2)提交文件:学生可以主动提交文件到教师机。

(3)收集文件:教师可以收集学生机上的指定文件。

(4)屏幕广播:教师可以把教师机的电脑桌面广播到全体学生机的电脑桌面上。

(5)学生演示:可以广播任意学生机上学生的电脑操作。

(6)屏幕录制:可以录制电脑操作的过程。

(7)远程监控:可以监控学生机上的电脑操作。

(8)远程控制:可以在教师机上实现对学生机的操作控制。

(9)远程开关机重启:可以在教师机上实现对学生机的统一开关机重启。

三、电子教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自如调控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是一节课的骨干,怎样安排教学流程,是教学设计中很实际很重要的问题。科学、合理、灵动、富有创意的教学流程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美的享受。电子教室软件可以帮助教师自如地调控教学流程。

现以信息技术实验课《奇制作LOGO动画》为例。它的教学目标是学会创意LOGO动画的制作。

(1)课题导入。在引出课题时,教师展示了一些漂亮的动画,我们就注意到学生机的桌面和教师的桌面是同步的。也就是说学生现在不能随意操作自己的电脑。

(2)教师演示。当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课件展示,操作演示时,学生机的桌面一直和教师机的桌面是同步的。教师进行演示操作时,耐心仔细地将每一个步骤一点一点落实。这个时候,教师不用一边演示,一边分太多的精力去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看他的演示操作,因为学生的目光都已经牢牢地跟随着他的操作路线。

(3)学生操作。素材通过教师机统一发送到了学生机里,让学生把文件里提供的图片作为素材,自主操作如何制作LOGO动画。此时学生机的桌面恢复了本机的状态,不再是教师机的桌面。这时,很多学生都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他们都期盼着能自己来操作。所以当电脑一恢复“自由身”,孩子们就开始全神贯注地开始操作了。教师给出了一个规定的时间,等时间到了就让学生都停下来,无论操作成功与否。

(4)作品演示及分析。教师结束了学生自由操作的时间之后,学生机的电脑桌面又被切换了,是其中一个学生机的桌面。教师针对性的广播了学生的演示作品。然后又对没有操作完成或者操作错误的作品进行分析。

(5)作品上交。作品演示完之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学生机把自己的作品上交到教师机上指定的文件中。

这一节课教学流程很顺畅,教师没有多余的课堂时间的损耗。学生的注意力也比较地集中,跟随着教师的教学步骤。

2.掌控学生学习情境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况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是很重要的。信息技术课是操作性强的技能性课程。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况要尽最大可能地掌握,才能对学生进行区别教学,不用花费不必要的重复讲授。

教师在学生自主操作的时间里,教师观察发现有哪些学生对操作是有困难的,哪些学生对操作是比较熟练的。然后有目标性的对几个学生进行辅导,等给学生自由操作时间到了之后,让学生都停下来。此时,学生的桌面被切换到其中一个学生机的桌面。教师让学生注意到自己电脑的桌面,然后让被广播的学生来演示如何操作。教师接着针对性的广播学生的演示作品,展示了几位学生的作品。然后广播没有完成的学生的电脑,让该学生操作一遍,并让其他学生注意他的操作错误在哪里,再让他自己完整地操作一遍。让此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哪里有操作错误。使全体学生也可以进行自我反省:我是否也出现过这样的操作错误。

这样及时的发现学生的操作情况,可以很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对他加强训练。也可以让其他学生注意到容易操作出错的地方在哪里。

3.提高课后工作实效

每节课的课后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学习反馈,教师的教学反思,都要在课后进行。电子教室软件的使用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师的课后工作效率。一节课结束后,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作品发送到教师机上。教师从教师机中检查学生的作业是否已上交,如果查到哪些学生没有交作业,可以通过教师机找到学生机的作业,收集上来。学生离开机房之后,可以通过教师机对学生机统一远程关机,不用逐个检查学生是否已关机。教师可以在教师机上批改学生的作业,然后把作业反馈到每一台学生机上。教师在课后可以针对自己的这节课堂的屏幕录制,进行反思,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里,各类技术日新月异。现代化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地探索、创新,它的作用不断得到提升,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越来越离不开这个得力助手。相应的,对教学辅助工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更要发挥教师主体意识,要自主的学习新事物,学习新的实验教学技术,与时俱进,跟上教育时代潮流的脚步,吸收先进的实验教学方法,主动地去发掘先进的实验教学辅助工具,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更高效。

参考文献:

[1]常咏梅.信息技术支持下课程的自主学习活动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2]张鏐,优化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现代教育技术.

[3]刘为超.电子教室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对比分析.

电子信息学院专业教室 篇4

本着规范2013届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工作、公平公正评价学生毕业设计所做工作、有序完成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工作,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原则,现对2009级(2013届)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做以下规范:

一、毕业设计教学工作流程

1、毕业设计学生分配原则

(1)自选导师的学生(50%)

(2)抓阄分配的学生(50%)

2、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确定毕业设计题目

3、指导教师填写毕业设计申报表(电子表格)

4、发放部分毕业设计材料并初步指导

发放小黄本及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见附录)

指导教师填写小黄本内容,指导学生熟读掌握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以及小黄本学生应完成的填写内容

5、指导教师完成相关表格填写

按规定格式填写毕业设计学生、毕业设计题目、指导地点、指导时间等相应信息表格。

二、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组成1、答辩前的指导教师给出平时成绩(40分)

指导教师按学生工作态度、工作量、完成论文内容等情况必 1

须给出三档成绩35-40分;29-34分;23-28分。

答辩前由指导教师自行封存并统一时间提交教研室!

答辩前一天要求学生本人自行写出有关论文的三个学术问题(不需要答案)放入毕业设计资料袋上交指导教师并由各自教师写入审核表。

2、答辩时的答辩成绩(60分)

答辩教师给出答辩学生以下每项扣分数

(1)论文格式(15分)

以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和补充规范为标准

其中目录、摘要、页边距、字号、字间距、图题图释、表题表释、参考文献等关键项目规范不合格扣分(每个扣2分)格式分不足10分的学生直接进入二次答辩。

(2)原文选题是否与本专业相关、译文是否通顺(5分)

(3)论文内容明显错误(10分)

少于等于5个错误不扣分(可修改的),多余5个错误每个错误扣1分,内容分不足5分的学生直接进入二次答辩。

(4)自述(10分)

(5)回答问题(20分)

教师对每个学生至少提出5个问题(每个问题2~4分)且必须告知学生回答是否正确。

三、毕业设计论文审核及成绩录入

1、毕业设计审核

(1)教师互审

学术评语、论文封底及签字在答辩前一~两天完成。

(2)教师自审

答辩委员会成员、答辩简要问题、学术评语、论文封底及签字(审核表填写)在答辩前一~两天完成。

(3)学生答辩时毕业设计资料袋应具有以下内容

申报表、审核表、小黄本、中英文资料、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内缺任何以上资料内容以及不完整的内容不允许参加本次答辩,直接进入二辩。

2、毕业答辩后的相关事宜以及毕业设计成绩录入

毕业答辩后,各位教师应及时收集全各自学生毕业设计资料袋。同时要求学生修改后的部分上交自己指导教师。

(1)毕业实习成绩给出及录入

教师在答辩前自行给出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成绩并提交教研室统一整理然后统一时间自行上网填报

(2)毕业设计成绩给出及录入

答辩结束后当天各组教师应配合各组秘书整理学生成绩并给出毕业设计成绩(当场拆封平时成绩与答辩成绩汇总),经全体教师讨论调整审核后,最后毕业设计成绩必须由各组秘书掌握并当场宣读,各位教师同时记录自己指导学生的成绩后统一时间自行上网填报,对应相应成绩填写回答问题情况,在统一时间内完成两份审核表盖章。整理收集保存学生毕业设计资料

袋(申报表、内容完整的审核表和小黄本、规范的中英文资料和毕业论文)完成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以备后期抽查。

四、有关二次答辩事宜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篇5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皖发〔2010〕9号)及《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资源有序开放的意见》(皖教高〔2014〕13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践行高校五大职能为己任,以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以惠及社会、实现双赢为出发点,以“在开放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求发展”为工作方针,科学合理地开放教育科研资源,以优质教育资源为人民群众服务,加强与社会互动,让广大公众感受校园文化,享受文明发展的成果。同时,通过教育科研资源开放,促进高校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二、工作原则

正确处理好校内和校外的关系、学生需求和社会公众需求的关系、短期和长远的关系,做到既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又积极投入、扎实推进;既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科研有序运转,又最大程度发挥资源使用效率。要把教育科研资源的有序开放纳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把教育科研资源的有序开放和学校教学考核相结合,真正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

三、资源开放工作小组

为了加强对学校教育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工作的领导,学院设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由院长担任组长,亲自抓、负总责。教学科研处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负责开放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办公室设在教学科研处。

长:张永生 副组长:马莉莉 袁益强 办公室主任:姚卿佐

成员: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育科研资源开放的管理工作,具体负责方案制订、经费预算、配套设施的规划与维护、收费标准制订、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等工作。

四、教育科研资源开放实施方案

(一)体育教学资源开放实施方案

目前,我院体育教学资源包括:风雨操场1个、东田径场1片(含标准足球场)、篮球场14块、网球场2块、排球场4块、健身路径一处,在建西田径场1片。在保障学院正常教学、工作、生活秩序和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双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向社会有序开放。

1、开放场地

风雨操场、东田径场(含标准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健身路径

2、开放时间与收费标准 开放时间:周六、周日(早8:00至10:00、下午4:00至6:00);节假日、寒暑假(早8:00至10:00、下午4:00至6:00)。如遇学校大型活动,如周末承担的社会考试、假期学生军训等活动不向社会公众开放,提前告知公众。

收费:风雨操场内乒羽场地每块场地每场20元,硅PU篮球场每块场地每场50元,其他场地免费。

3、开放方式

在校学生持学生证、蚌埠市市民持身份证进入校园活动场馆。

4、开放管理的实施要求

(1)进入场地锻炼需签订《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资源对外开放安全责任协议书》。

(2)凡进入我校进行健身的人员,应遵守我校相关的规章制度与要求。不得从事非法聚会与违法活动,并自觉遵守学校管理人员的管理,对个别不服从管理的人员校方我权拒绝其进入学校场地活动或责令其离开学校场地。保养场馆

(3)对健身锻炼的人员未经允许,严禁进入学校教学区、办公区、学生宿舍等区域。

(4)健身者需在规定的开放时间内活动并按时离场。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流量,当健身人数较多,超出场地负荷时,应耐心说服后来的健身者取消活动,避免场地秩序的混乱。

(5)进入学校锻炼人员的所有车辆(汽车、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等)禁止进入校园。

(6)禁止锻炼人员携带各类宠物进入校园。(7)管理人员每天在开放之前应积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认真检查场地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发现及时报告维修,防止发生因场地设施引起的伤害事故,同时认真填写记录表。

(8)每个开放时段学校有一名值班人员在运动场内巡查,及时协调和处理偶发事件,对难以协调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如遇紧急冲突事件,拨打110求助。

(9)进入学校活动场馆的各类人员应举止文明,爱护场馆设施,对有意破环体育设施及其他设备设施者,必须照价赔偿。

(10)各类健身者在开放场地活动时,不慎发生意外伤害时,学校协助救护,不承担责任。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其他以突发的重症疾病患者建议不要进校锻炼。

(二)图书资源开放实施方案

目前,我院阅览室服务使用面积500平方米,配备有阅览桌20个,靠背椅240个,阅读现刊437种,报纸45份,阅览室承担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秉承服务于人的工作理念,立足于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保证正常工作日、双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按时向学校和社会免费开放。

1、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每天早8:00——晚21:00; 周六至周日:下午14:30——晚21:00; 国家法定节假日: 另行通知。

2、开放方式:

在校学生持学生证,校外读者持本人身份证进入阅览室阅读。

3、开放管理的实施要求:(1)读者需出示有效证件入室阅览,一律在室内阅览书刊资料,不得带出室外,阅览完毕,依次放回原处。

(2)注意仪表整洁,行为规范,勿穿背心及拖鞋入内。(3)工作人员及读者不得在室内大声喧哗。椅物品排列整齐,门窗地面清洁干净,保持室内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4)遵守公共秩序,不得乱丢纸屑和携带饮食入馆,维护馆内清洁和卫生,阅览结束,请将阅览椅放回原位。

(5)工作人员要经常整理报刊,及时将乱放的书刊复原归架,保持排架准确整齐,做好整架和巡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读者要爱护图书馆文献资源和公共设施,请勿涂抹勾划、撕毁书刊。

(三)金工实训车间对外实施方案

目前,我院金工实训车间共有数控四轴加工中心2台、数控铣床8台、数控车床15台、电火花机床1台、线切割机床1台、锯床1台、普通车床7台、普通铣床2台及配套设施,有效满足了实训教学的需要,为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同时调动实习指导教师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接触生产实际,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更好走产教结合之路,金工实训基地将对外开放,承接各种加工及技术服务,为保障对外开放有效实施,特制定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开放场地

数控实训车间东、数控实训车间西、普通机床实训车间。

2、开放时间

金工实训基地承接对外开放业务,必须以保证学生实践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为前提,不能影响教学秩序,具体时间:正常实训计划外的空闲时间、周六、周日、寒暑假期间,鼓励对外开放业务能使实训学生参与加工生产的开放任务,如利用学生实训计划内的时间,需提前与实训管理中心联系协商进行,保障学生实训及开放任务顺利完成。

3、开放方式

金工实训基地对外开放期间,学校负责协调进场使用方所需场地、水、电及相关设备等实训基地资源,方便使用方工作能顺利进行,所需其他用具及耗材由使用方自备,如需学校提供,将按市场价合理收费,具本开放方式:

(1)使用方自主安排人员完成相关工作,学校将根据使用方的需求适当收取相关费用。

(2)使用方提出具体工作技术要求,由学校方安排人员按要求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学校将根据使用方的需求适当收取相关费用。

(3)学校安排相关老师及学生共同参与,学校将根据学生参与及各种损耗情况减少相关费用。

4、开放管理的实施要求

(1)金工实训基地对外承接加工业务需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2)金工实训基地管理部门应制定对外开放收费标准,并有专人负责开放业务登记,定期向学院主管领导汇报加工情况。

(3)对外承接开放业务必须公开,严禁个人私下接纳业务收取费用,加工费用由学校派人出据收取。

(4)如学校方承接相关开放加工生产任务,生产加工必须严格执行“三按照”原则(即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保证加工质量,按时完成任务。(5)进场方入场需按相关规定正确使用设备,如由于操作者人为操作错误造成设备损坏,需按设备损坏情况进行赔偿。

(6)校外使用方进场,由实训管理中心代表学校与进场单位签定经济合同或协议,登记必须表明:来料加工、代垫材料、代买材料、产品数量、单价、总的结算价格、加工单位等内容。

五、责任机制与经费保障

学院鼓励各相关部门和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教育科研资源有序开放工作,为做好教育科研资源开放工作,激发广大师生主动参与开放工作,特制定相应奖惩责任机制,并在经费方面给予一定的保障。

(一)责任机制

1、学校将把各相关部门资源开放工作开展情况纳入考评体系,资源开放工作中相关规章制度、配套措施、开展的实际效果等作为部门考核的重要依据。

2、建立师生参与教育科研资源有序开放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管理的教师和学生在工作量考核、职称评审、评优和课外学分认定等方面给予支持。

3、学校教育科研资源有序开放工作领导组每年将定期对相关部门资源开放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适时予以通报。

(二)经费保障

1、在日常经费支出中单列设施维护、维修和设备采购等专项经费,增设资源开放相关课题研究,为资源有序开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合理的开放方案。

2、学校相关部门可以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把部分公共资源推向市场,经物价部门审批,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成本收取适当费用。

3、对方案编制科学、工作推进积极的部门,学校将给予一定的经费和政策支持。

六、应急预案

为确保学院教育科研资源在向社会开放过程中的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处理,特制定相应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院总值班领导和基础部、保卫处、行管处组成。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2)安排有关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开展相应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及时对参加活动人员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查指导。

2、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学院领导报告。

3、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相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

4、学院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二)监测与报告

1、开展突发事件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有巡视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责任,领导小组成员、活动管理人员、学校门卫等一旦发现事件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苗头,及时向领导汇报。

2、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学院总值班领导汇报,学校在第一时间向学校主管部门汇报,并随时保持密切联系。

3、严格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社会、政府各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逐级汇报。在得到指示和未得到指示前,对事故可能影响善后处理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进行保护。

4、突发事件向外发布情况,需要经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同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发布,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核实后作出决定。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三)应急调查与救治

1、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2、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病人送向就近医院,对无法判断伤情的伤病员,应及时报警求救求援。

3、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和保卫处应立即保护现场、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

(四)应急预防措施

1、火灾

在学校活动的人员发现校园火灾均应及时报警。

(1)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119”报警。同时采取自救措施,转移物品,打开消防通道,疏散人员,切断电源。

(2)一般火灾(火势较小、火势发展慢、损失小、靠学校自己力量可以扑灭)应立即组织自行扑火,事后将火灾发生时间、地点、情况、扑火经过、采取的灭火方式和起火原因与后果等以书面形式报学校领导小组。

2、恶性伤亡事故

当学校内发生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时,应立即保护现场,并报告应急预案处理领导小组。

(1)加强校园保卫和巡逻。

(2)发生爆炸、投毒等恶性事故,及时报警。(3)发生刑事案件,及时报警,积极向公安部门提供相关线索。

3、自然灾害

发生自然灾害或学校周边环境收到污染,必须以生命第一,学校可以停止开放活动场所。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记者团 篇6

工 作 总 结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团总支学生会记者团 年6月10日

2011

期末临近,学生会各项活动日程安排也逐渐进入了尾声。在过去的一学期中,记者团始终遵照物电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全体成员勤恳努力,认真负责分内职务,积极配合其他各兄弟部门工作,较为圆满和出色的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各项工作和任务。部门人员:团长:楚彬彬

副部:魏菁菁

干事:袁溪

吴炯瑶

基本职责:报道校园动态、丰富校园文化,负责学生会各项活动过程中照片采集工作,活动结束后及时上传活动简报。负责物电学院对内对外宣传工作。部门风采:我部做为物电学院学生会的宣传窗口部门,担负着对外展示我院师生精神风貌风采的任务。在工作中,我部人员遵守学生会规章制度,按时参加例会,不无故缺席不早退,认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同时积极协助各兄弟部门参与组织学生会的活动,出色完成学生会所分配的各项任务。能够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关系。作为学院的宣传窗口,认真贯彻执行关注学院内外的最新动态,为广大师生提供最新信息的工作方针。主要负责学院主办及承办的各项活动中的照片采集工作,以及后期宣传总结工作,及时上传活动简报。

本学期记者团活动概况:

主办活动

一:记者团于第十六周承办校学生会的一周视野展板,在此之前,我部全体成员积极搜寻活动期间的国内外所发生的具有影响力的国内国际事件,科技娱乐新闻等,为展板做好充分准备工作。而后经过全体成员讨论,细致筛选出同学们最有可能感兴趣的数近十条新闻,内容涉及国际国内政治、科技经济各个方面,并认真总结写稿、讨论审核、定稿。出展板阶段,我部积极与配合我部工作的宣传部人员讨论展板版面设计等内容,以求能够达到最好效果。并于活动当天早上将展板抬到校园内展出,路过的同学纷纷驻足,活动得到较大反响,展示了物电学院师生们热衷时事、关心时事的风貌。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二:2011年4月底我部承办了校学生会记者团第一个自己的活动“十佳新闻”。通过进行详细的宣传,我院共送交到校学生会作品有近二十份,并在全校竞争中

获得不错的名次。协助配合活动

记者团积极协助配合学生会各部门工作,本学期几乎所有学生会活动中都闪现着记者团成员们那忙碌的身影。在五四合唱大赛、模拟招聘会、挑战杯讲座、考验与就业交流会等活动中,我部人员都有积极的参与。活动其间,认真负责拍摄并采集照片,维护活动现场秩序,并且在主办方人手不足时给予一定的帮助。

对外联系与合作

学院内合作:我部还积极配合我院个兄弟部门工作,在各部门需要协助时给予配合。

院外联系合作:我部在日常工作中还积极同校学生会,校广播站,各兄弟院系记者团加强沟通与合作,互相传达交流信息经验心得,在需要提供帮助。积极配合校学生会工作。鼓励物电学院记者团成员及同学积极写稿投送校广播站,与各兄弟院系记者团组建QQ群,积极交流,将我院的信息通过各方面传达出去,展示我院师生风采。

活动总结

虽然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要看到其间不足之处,吸收教训,为后期工作积累经验。

一:记者团自己部门主办活动太少,体现不出部门个性。下学期我部决定于下学期同院内相关部门和其他学院记者团联合举办一些活动。

二:照片采集的来源不够广泛。下学期我部将同各学院记者团加强信息交流力度,争取做到资源信息共享。

三:简报写作能力不够熟练,不够突出。我部干事今后将会在这方面加强锻炼。四:照片等档案管理有些乱。对此,我部现在已经把我院活动照片全部上传到群空间,同时在优盘和电脑备份,防止丢失。

建议

活动中照片采集照片所用相机都是向同学借的,很麻烦,希望可以给记者团配备一台相机或者能够为租相机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为工作提供方便,谢谢。

结语

在这个学期里,我部虽然参与了很多的活动,但也同时暴露出了很多的不足之处,水平与经验等方面我部人员还有待加强。所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则应当更加的加倍努力,虚心学习,积极进取,争取做出更大的成绩,从而更好的服务学院师生。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学生会

记者团

电子信息学院专业教室 篇7

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应从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及工程应用能力入手, 目前已有很多文献分析讨论了如何加强卓越计划专业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 具体包括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3]、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4,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6]等。淮阴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1 年被遴选为国家级卓越工程师 ( 软件类) 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通过实践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 为探索出一套符合地方高校发展的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 卓越计划专业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卓越计划专业更加重视对学生工程应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果只是依靠校内实践平台进行训练, 效果肯定难以实现预期培养目标, 也不能体现与非卓越计划专业学生培养方向的明显不同。因此必须联合相关企业, 结合具体实践工程项目, 让学生参与具体项目各个阶段的开展, 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具体而言, 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可以整合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 利用高校的科研平台优势, 提高学生基础理论知识, 同时结合企业工程实践平台优势, 提高学生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能力; 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学生在面对实际工程问题时, 能够综合在学校所学知识, 提出新思路和新方法, 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工程应用型培养, 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生产技术, 同时也能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重要性, 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主动性, 为在未来激烈就业市场中找到一席之地提供保障。

2. 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在淮阴工学院的具体实施

淮阴工学院从2012 年开始组建电子信息工程卓越计划班, 为切实提高培养质量, 班级人数初步设置为20 人, 通过召开多次不同形式的会议, 组织相关教学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及学校管理部门共同讨论制定工程应用型教学模式培养实施方案。

( 1) 培养方案修订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 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 淮阴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培养方案修订流程总体分为调研、修订和论证三个阶段。

1) 调研: 首先进行了校内调研, 主要通过校内本专业教师和学生座谈会, 了解原有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及其遇到的问题, 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强工程应用型教学内容比重; 其次, 对国内部分重点高校及其同类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 取其所长, 为我所用; 最后, 对淮安及其周边地区的部分企业进行了走访和调研, 了解企业的需求, 从而更能有针对性的培养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

2) 修订: 根据前期调研结果, 提出了具体修订要求, 组织修订人员, 统一中心思想, 对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 及时把修订结果反馈给专业老师, 汇总反馈结果, 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 明确体现工程应用型教学特色。

3) 论证: 邀请其他高校和企业专家对修订后的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专家组通过提问、讨论, 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充分论证, 并指出其中的不足和完善建议。通过论证进一步明确了培养目标、完善了课程体系、实现了专业模块方向与企业需求的充分接轨, 为实现培养优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目标提供了保障。

( 2) 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平台、专业大类平台、专业平台、实践能力训练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构成, 每个平台由相应课程模块组成, 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上面更加突出了理论学习与工程需求相结合的能力, 以及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体现了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各项要求, 具体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要求: 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30% ; 实践教学学分比例不少于总学分的30% ; 学生在企业完成的课程与环节的学分数不少于总学分的/1 /4; 在掌握专业基础课知识后, 进行模块化教学,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嵌入式应用平台模块和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块。

( 3) 培养模式设置

“卓越计划”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采用了 “3 + 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其中 “3”为三年基础学习阶段以学校培养为主, “1”为累计一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阶段以企业培养为主, 即进入“卓越计划”模式的学生除完成学校规定的实践教学任务外, 另外要通过产学研合作机制在企业或科研院所完成一年的学习。毕业设计的选题要求结合企业实际项目真题真做。即学校培养为主 “3”的教学内容含有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教学内容, 企业培养为主 “1”的教学内容则由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专职教师共同承担。

( 4) 实践基地建设

实施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 实践基地为重要组成部分。淮阴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利用多年与周边企事业单位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 围绕电子信息工程领域, 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具有行业优势和特色的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目前学院已与江苏苏仪集团、江苏瑞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淮安亚光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外学生实践基地, 保障了卓越计划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工程应用型教学的顺利实施。相关企业对在外实践锻炼的学生分配指导项目和指导教师, 学生由最初参与项目到逐步实现独立完成工程项目, 在完成企业的科研和设计任务中提升了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 5) 考核环节制定

对学生的考核工作也要根据培养特点分阶段进行, 设置每个阶段的具体考核指, 以保证学生工程实践项目的顺利实施。面向 “卓越计划”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践两个阶段。首先有校内指导老师进行关键理论知识指导, 给出具体实践项目要求, 然后到企业进行具体实践。在校内学习阶段结束后, 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情况及基本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保证其对工程项目关键知识和基本实践操作有较扎实的基础; 而在企业内的实践阶段要结合其项目开展进度, 在项目选题、中期检查、评审答辩等环节分别设置不同的考核方式, 保证其工程应用项目的顺利完成。

3. 结语

培养卓越计划专业学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流程, 而基于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则体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之间的紧密合作, 在工程实践项目中可以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并改进其中的不足, 同时借鉴同类高校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 强化企业工程项目实践环节, 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积极探索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 构建符合学校发展的卓越计划专业培养体系。

摘要:卓越计划专业学生的培养侧重于实践及其应用, 而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更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本文结合淮阴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实际, 基于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 分别从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模式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和考核环节制定等多方面展开讨论研究, 探索出一套符合地方高校发展的卓越计划专业培养体系。

关键词:卓越计划,电子信息工程,工程应用型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诠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1) :12-23.

[2]武雪玲, 牛瑞卿, 王毅等.面向“卓越计划”的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 2015, (93) :28-31.

[3]何丽华, 屈国普, 李小华等.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 31 (2) :79-83.

[4]平琦, 朱杰.卓越计划背景下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大学教育, 2013, (24) :46-48.

[5]刘凤春, 陈希有, 牟宪民等.面向卓越计划的“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1, 33 (5) :10-12.

上一篇:路面“零污染”防治措施下一篇:关于大学生兼职被骗作文--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