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信息技术

2024-06-14

小学科学实验信息技术(共12篇)

小学科学实验信息技术 篇1

摘要: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探究实验为基础的课程, 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巧妙地创设多种虚拟实验情境。本文论述了虚拟实验情境的作用和创设方法, 以弥补现实条件的不足,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其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信息技术,实验情境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探究实验为基础的课程,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探究实验本身就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这主要来自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实验成功的体验。实验使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 自觉主动地进行探究、掌握知识, 它既是帮助学生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手段, 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1]。但很多实验由于条件所限而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或者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够展现;还有一些实验由于操作不当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也有一些实验现象不明显, 不易观察。在这种情况下, 利用各种信息技术, 设计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的虚拟的实验情境尤为重要, 它比现实更安全, 并且能提供现实中不能及时获得的经验。

实验心理学认为, 实验效果与实验情境的创设密切相关。当学生被教师设计的实验情境所感染, 思维进入教师预设的情境之中时,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师生的情感与思维都得到充分交流, 实现以情激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的教学目的, 实现知与情的和谐统一, 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 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2]。当现实条件不允许或者难于课堂观察时, 借助信息技术模拟实验情境同样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金属的热胀冷缩”的教学中观察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时, 教师要注意酒精灯的使用安全, 不要让学生触摸加热后的铜球, 防止烫伤。为了安全起见,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实验, 供学生观察, 同样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甚至可以模拟实验操作的错误步骤, 以动画的方式让虚拟的实验者尝到错误的后果, 使学生在欣赏动画的过程中, 加深对错误现象的认知, 以及对错误原因的理解, 这样学生的印象才会深刻。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可以更清楚地再现某种不易观察的现象, 供学生认真观察, 探究事物本质。比如在学习“地球的内部运动”时, 学生平时接触不到这方面的知识, 感觉比较抽象, 教师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实验情境, 会使学生的情绪顿然高涨, 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热情和动力油然而生, 并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设虚拟的实验情境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尤为重要, 经实践经验总结, 其具体的创设方法如下。

一、用视频演示实验, 直观安全

一些实验由于实验器材、实验条件的限制, 学生不能亲自动手操作, 并且有的可能会发生危险。考虑到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是很强, 且活泼好动, 容易破坏器材或者危害人身安全等, 所以用视频演示实验代替真实实验效果更佳, 且能保持视频的定格, 反复实验进行观察, 省时省力。如“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物体的热胀冷缩”, 真实实验不如虚拟实验表现清楚、直观、安全。在“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专题中, 我们不能亲眼观察或不易观察这种变化, 所以创设视频实验情境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动画模拟实验, 容易接受, 便于记忆

有一些自然界中的变化, 学生能看到一些现象, 但不易观察, 不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 此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动画模拟实验, 可让学生在趣味中了解科学知识, 解释自然现象, 容易接受, 便于记忆。例如, 在解释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原理和一年四季的产生时, 用语言很难解释清楚, 这时用动画模拟地球自转与围绕太阳公转, 可让学生对这些原理一目了然, 并容易理解。在学习“水的三态变化时”, 利用动画模拟雨、雪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明白水的三态循环, 并能解释为什么海洋中的水总不会溢出, 河流中的水一直流不完等现象。

三、应用虚拟现实技术, 切身体验

有一些实验需要亲身体验才能达到效果, 当现实条件达不到时, 虚拟现实提供了方便。虚拟现实用技术手段替代真实环境, 让学习者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 对科学概念和科学定理有较深刻的认识。比如在学习简单电路时, 教师可以提供虚拟的电学实验室,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 检测自己的电路图是否正确, 并能尽快地检测电路故障。这些虚拟实验室的实际操作, 可大大节省时间, 也让小学生对枯燥的线路连接产生兴趣, 了解电学原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节约一定的资源, 避免因为错误连接导致的器材消耗。但虚拟实验不能替代操作, 只能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辅助手段。

总之, 巧用信息技术能使小学科学中的实验教学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兴趣化, 教师不仅可以更好地再现真实场景, 不用考虑现实条件的限制和真实操作可能带来的危险性, 而且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学习, 和自己原有的经验相联系, 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 产生学习的需要和责任感, 从而驱动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以及主动进行知识意义的建构, 并且能更好地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去。小学科学课中的情境丰富多样, 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合适的情境进行教学, 不要为了情境而情境, 对于现实条件和实验设备都能达到的情况下, 要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 在真实中体验、探究、实验, 这样学生才能理解深刻, 并且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其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胡佳.浅谈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6:38-40.

[2]杨莺屏.化学实验教学的情境创设[J].中学生数理化教研版, 2006.3:52-53.

小学科学实验信息技术 篇2

一、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知识的积累,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古人云:不积圭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道出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因此,我认为科学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增大课堂的信息量,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必要的条件。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的好坏影响到教学效果的高低。播放一段与课文有关的视频或图片,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地投入到所学的课文中。例如:在教学植物的叶一课时,我用相机把家乡植物园里形态各异的植物的叶拍摄下来,配上优美的音乐,做成一段视频。学生欣赏着优美图片,听着动听的音乐,好像亲身处在景色秀丽的植物园中,自己犹如变成一片美丽的绿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通过导入创设了美好的意境,学生的心情会无比的愉悦,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产生了兴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生主动去学习,就极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教学整合,使教学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模拟多种多样的社会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形成一种情境场,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运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超越时空,认识到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接触到的、包罗万象的知识和现象,如教学观察蜗牛这篇课文时,老师不但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知识,更应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电子白板上,让蜗牛像人一样介绍自己的特点,学生仿佛处在童话世界,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活跃起来,学生通过观察、听觉、感觉等多角度进行感受,自然地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可以感受大自然神奇,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了学习内容,又让体现了科学与语文的联系,体现科学的综合性。在教学中,还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展示两种图片进行对比。

三、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因材施教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因人而异是有差别的,教材的编写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新课程理念要求,不能放弃每一位学生,所以教师应考虑要做到因材施教。比如:教学各种各样的声音

第 1 页第 1 页 时,我让学生在预习时,通过网络搜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声音,概括一下大体有几种,并做好记录,学生找到了大量资料,有的对小鸟的叫声感兴趣,有的对海浪的声音感兴趣,有的对火山喷发的声音感兴趣。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发展。利用电脑播放科学小故事,汇报时让学生自由汇报,展示自己的才华,对表现好的进行鼓励。为学生树立一个真正的探究习惯的榜样。在做实验时,填好实验报告单,把学生的实验报告单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观察不同的自我。

四、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教师需要增加自己的知识量,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知识。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与自己的专业有关知识学会、学精,其他方面的知识要广泛地涉猎,做到博览群书、博采众长。信息技术能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在科学教学的不同环节运用课件、图片、视频等不同的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运用多种器官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能掌握多种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教师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教师迅速地掌握大量的材料,减轻日常工作负担。教师更容易获得成功,有成就感,更有利于为自己献身于教育事业。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成为教师在教学中较为高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适应新世纪的更多有用人才,必将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用信息技术激活小学科学课堂 篇3

作为自然科学奠基阶段的小学科学学科来说,长期以来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在上科学课时,我们更多是应用课本这唯一的教学资源,而无法把一些知识系统、完整地展现给学生,导致学生只是粗浅地了解了一些皮毛,而不是真正地消化吸收。而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参与其中,进而充分地发挥其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那么,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呢?

一、应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还未形成,他们的学习动机需要外界的刺激,只有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好,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可以结合教材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教手段,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美丽的大自然”一课,是培养小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的关键一课。本课由多幅彩图展示自然界的构成,但它们都是静态的,不够形象、生动。于是,我特意编辑了一段自然风光短片,把课本的静态描述转变为动态描述,有高耸入云的五指山、清澈见底的万泉河、广阔的乡间田野、神秘的原始森林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风霜雨雪、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等,一幅幅色彩艳丽的画面,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强烈地刺激了小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把他们带入美丽的大自然中,引起小学生极大的兴趣。同时,再配上教师的激情导语,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很容易就被激发出来了。

又如,教学“水域的污染和保护”一课时,我准备了与学生生活环境相似的水污染情况的短片,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观察和了解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走进文本,从而进一步总结出解决水污染的方法。利用电教媒体进行虚拟教学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充分调动小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实践使我充分感受到,利用电教媒体可以帮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让学生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从中获得科学知识,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一课时,这课的教学核心是通过学生观察动植物在白天和黑夜的表现,来了解昼夜对于动植物的影响。这一教学重难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些晚上的现象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是无法观察到的,而利用多媒体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来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内容,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可以多次、反复向学生展示,这样就非常有利于学生观察和分析了,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和分析,很容易就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就能很容易突破难点,学生上课也不会感觉那么枯燥,积极性也高,教学效果就会大大优化。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

科学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占很大的比例,很多实验都是教师的演示实验,有些实验是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参与的实验。但是长期以来,因为条件的限制,有些实验无法演示,这就容易使教学不完整,也不利于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而有些实验虽然可以演示给学生,但是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看清楚;而在学生自己亲自做实验的环节可能问题更多,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再加上缺乏训练,很容易出现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搜索资源,向学生展示那些做不了的实验,向他们展示正确的实验操作过程,利用视频、动画这些学生喜欢和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提示学生做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等,既丰富了教学手段、开拓了学生视野,又提升教学效果。

四、运用信息技术,培养观察技巧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对千姿百态的自然现象总是想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这一时期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教师应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技巧。我们所提倡的观察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也就是不对观察对象施加任何影响的观察,它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活动方式。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提出问题甚至发现一些规律。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注意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还应注意与语言的描述、文字的记录、测量工具的运用相结合,对观察的目的性和观察程序也要给予具体的指导。

课堂上,借助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技巧更为重要。例如,教学“我的星座”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著名的星座如大熊座、仙后座、猎户座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这些星座,然后又在大屏幕上撤去星座的轮廓和连线,并向学生进行介绍:古人把星星和星星用线连起来,看成是动物、人或其他东西,这就是星座。古人可以建立他们的星座,我们也能学一学古人,建立我们自己的星座,并要求学生回家后各自观察,把自己喜欢的星星用线连起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星座——“我的星座”。

方法:发给学生一张投影胶片,投影片上印有网格,让学生注明方向,把“我的星座”画在投影片上。

我还倡导学生在家里坚持观察“我的星座”一年四季在星空中的变化,初步建立星星运动规律的概念,这样也在无形中持续地锻炼了学生的观察技巧。

事实上,从教学过程中大量的实践可以看出,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满足了师生的教学需求,又拓宽了学生学习视野,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了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现代教育的发展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设施,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大胆应用,从而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实验信息技术 篇4

一、信息技术支持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科学实验教学是小学阶段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 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探索精神等综合素质, 对于发展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有诸多难题。首先, 科学实验的外在依存性大, 需要外在时空环境、实验仪器与设备等的全力配合, 当某一条件或某些条件不具备时, 实验可能无法按要求进行;其次, 有的实验视场窄小, 可见度低, 影响学生的观察, 这对以6—12岁具体形象思维明显的学生为教学对象的小学科学课堂来说, 是一大挑战;再次, 实验多高难度、低趣味, 实际上难度和趣味程度也是考量实验质量的重要标准, 否则实验会沦为表面热闹实则机械的动手操作, 失去激发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作用;最后, 有些实验因为危险系数大根本无法实物呈现。这些实验教学的难题都会引发学生学习效率低、能力训练不足等问题。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信息技术开始走进小学科学实验课堂, 它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于一体, 动感十足、交互性强, 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不足的现状。小学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使得教学形式趋于多样化, 不再拘泥于书本和刻板实验, 促进了教学的优化, 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也有利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可以说, 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 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新的学习平台, 也是教师实验教学的得力助手。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新要求

实验作为科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知识的传递与建构、学生情感的培养。而知识的建构过程总体上遵循由外向内的演进路线, 在科学实验的课堂教学中表现为, 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等方式获取教师呈现出的经验、技巧, 并融合自身的特点, 形成个性化的经验与技巧。信息技术在实验课堂的应用中正好为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的条件, 但是, 信息技术与科学实验教学绝不是简单的叠加, 也不仅仅是工具或技术手段层面的应用, 而是要将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 以达到教学系统的最优化。

这一过程首先要求教师的行为具有可见性, 即能被学生察觉到, 在信息技术的选择上应体现这一原则, 采纳最利于学生观察的实验策略;第二, 教师的演示应当具有真实性和规范性, 科学课不仅以传递科学知识和科学经验为使命, 还承担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责任, 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实验演示的情景性和人文性;第三, 教师的课堂演示还需具备直观性, 直观的实验演示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实验进行细致观察, 还有利于对实验进行操作模仿。这点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生处于具象思维阶段, 加上年龄小、操作能力弱等原因, 如果实验不具直观性, 实验中的细节就容易被学生忽略, 学生也难以对实验进行深度思考;第四, 实验演示如具备趣味性和可触摸性等特点, 能增强实验对学生的刺激度, 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模仿兴趣。

三、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1. 运用视频动画创设情境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突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的视频动画技术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 引导学生去观察、探究。如在教授五年级下册《地球》一课时, 为激发学生兴趣, 笔者在开课伊始便播放视频“海边归帆”, 并提问:为什么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顶部, 再逐渐看到船的上半部, 最后才看到船的全部?学生一下子被视频和问题吸引, 纷纷讨论。笔者顺势组织学生用地球仪和小船模型做模拟实验, 学生顿时兴趣盎然, 认真投入实验探究中。总之, 趣味性的视频动画能变普通为神奇, 利用视觉和听觉刺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2. 运用实物展台示范操作

运用实物展示台提高实验演示的可见度,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和看清楚所演示的实验。按照课标要求, 教师在教授《电路的连接》一课时应用实验演示串联和并联电路。但在实验过程中, 教师在讲台的示范, 很难让所有学生都能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此时, 引用电教媒体中的实物投影, 将教师的示范投影在大屏幕上, 无论学生坐在哪个位置都能清晰地观察到实验过程, 进而掌握实验要领和操作规范。可以说, 实物投影仪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实验教学, 将实验观察中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3.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利用PPT、CAI或Flash等多媒体演示课件的暂停、回放等功能, 减少实验演示速度或增加实验演示次数。如四年级下册《小孔成像》这一实验, 实体操作和演示速度较快, 学生来不及思考其中缘由实验就已经结束, 实验效果不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借用信息技术中的Flash动画对之加以演示, 通过视频的暂停和回放, 让学生观看操作步骤和细节, 避免因观察不细致而产生误解。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的认识具体化、形象化, 增强了实验的规范性, 教师讲起来轻松, 学生学起来也容易。

4. 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搭建展示平台

综合运用电子白板计算机界面、网页上和光盘播放界面上的标注、画图、手动控制等操作, 将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呈现。在五年级下册《白天与黑夜》的授课过程中, 学生对于“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难以理解。笔者借助电子白板对昼夜交替现象进行模拟, 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观察到一天中的昼夜更迭。同时, 笔者运用电子白板的标注、探照镜、拉幕等功能将不同颜色的小人标在地球仪上, 方便学生辨别地球仪上的方向, 进而找到地球自转的方向。电子白板具有黑板和多媒体课件的优点, 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 不仅可以展示一些在实验教学中不常接触或危险的物体, 还可以通过师生在白板上的亲自操作增强学习趣味性以及学习过程的可视化。这些手段及功能的运用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发思考, 又降低了观察难度和实验危险程度, 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5. 运用应用软件统计实验数据

借用统计软件记录和整理实验数据, 便于更高效地分析和发现数据中的规律, 检验并发现实验中的问题。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测量呼吸和心跳》的讲授中, 笔者组织学生测量并收集“安静状态下”、“运动结束时”和“休息一会儿后”的每分钟心跳次数和呼吸次数。在此基础上对记录于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以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为分析工具厘清心跳和呼吸的规律。电脑软件EXCEL的介入, 为学生绘制统计图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避免了手绘不精准和耗时耗力的问题, 同时, EXCEL自动生成的图表形象地表现了呼吸和心跳的规律。有数据支撑的实验报告更具科学性和表现力, 笔者组织学生把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小小科学网上, 并同其他小组交流, 以深化对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四、效果分析

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方法和策略上有诸多选择, 每类都有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要求, 对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组合优化, 以取长补短使教学达到最优化。总体而言,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有助于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促成课程目标的达成;同时, 二者的融合能最大限度地整合教学资源、呈现学习材料,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科学教学增强了师生互动, 使教学过程协调融洽、生趣活泼, 生成性课堂应境而成。最后, 信息技术自身的存储与交互功能使得教学范本得以保存, 这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同伴之间进行教学经验交流的重要资料, 从这一意义上说, 信息技术的运用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值得反思的是, 不做分析而任意使用信息技术反而会造成教学效果不佳, 尤其要警惕将计算机模拟实验取代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实验的做法。这样会弱化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让学生认为实验演示等同于枯燥无味的电影播放, 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操作与探究, 反而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如马德保半球实验通过视频让学生认识大气压力并不能达成预期效果, 没有亲历实验, 学生只会对实验演示半信半疑, 而此时若让全班同学分小组拉两个粘合在一起的吸盘, 反而能更直观地让学生意识到大气压的存在。

五、结束语

实践证明,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 让学生亲历实际操作过程, 可以让学生熟悉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知悉操作规范, 有利于增加感性认识和提高动手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其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能促进实验教学, 相反, 如果我们过分地依赖信息技术或运用不当, 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当教师热衷于信息技术的展示时, 学生就可能沦为实验的观看者, 使学生忽略实验的内涵, 忽略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因此, 在实验教学中, 我们必须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1) 使用不宜过多, 以免造成学生疲劳, 分散注意力。 (2) 注意变换呈现的形式, 要尽量变静为动, 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3) 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能以信息技术来代替教师的地位。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 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 , 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 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仍处于摸索阶段, 还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丰富其内涵。

参考文献

[1]沈福鑫.中小学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4 (1) :38-40.

[2]王勇.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3]黄晓.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基于HPS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小学科学实验信息技术 篇5

顺利完成两级跳

新华路小学陈萍

襄阳市樊城区教育局在 “课内比教学”活动中,坚持人人参与过“五关”;科科均设“三级跳”,即学校级、片区(中心学校)级、区(教育局)级,且逐级都要过“五关”。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的提高。

小学科学实验信息技术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 科学实验教学

现阶段,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基于此就使得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注重实验教学,从而向学生全面、直观的展示相关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相关教学者逐渐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继而提高了课程的趣味性,并推动相关教学活动的高效、有序的进行。

一、信息技术支持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现阶段,作为小学阶段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实验教学不仅仅是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以及探索精神等,并有效的推动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但目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有诸多难题。诸如科学实验的外在依存性大;实验视场窄小,可见度低,影响学生的观察;实验的难度高、趣味低等。而这都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的降低,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都难以得到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技术,继而推动教学的优化,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实践的能力。

基于此,就使得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于一体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受到了小学科学教育者的青睐,并逐渐运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1]。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为了更好的推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发展,需要相关的教学者在对实验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并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推动教学目标的完成。

以五年级下册的《科学》为例,教师在进行《地球》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播放“海边归帆”的动漫视频,从而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事实上,通过播放视频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兴趣,尔后教师再结合视频的内容,抛出相应的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事实上,该种做法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長,还能够推动教学目标的目标。

(二)提高探究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迈进,使得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渐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但事实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模式难以有效的推动相关教学目标的完成,对此,相关的教学者逐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进信息技术,从而将课本中抽象、枯燥的科学知识抓变为更为直观、易于理解且趣味性较强的内容,而这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以五年级上册的《科学》为例,教师在讲解第八课《点亮小灯泡》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探究活动,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电路连接的视频,并在观看结束之后引导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讨论,推动学生自主探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串联、并联状态下电流的流动方向,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了解,并寓教于乐,推动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2]。

(三)拓展课程资源

事实上,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拓展课程教学的资源,并逐渐打破校内、校外课程资源之间的划分界限,从而实现了知识面的拓展以及相关知识结构的补充。

以《空气污染》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相关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引导小学生对国家或者各省市的环保局网站进行访问,并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相关的讨论。事实上,通过这样的做法不但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在开发、利用课外教学资源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注重对于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提升。

(四)注意信息技术的使用频率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多种优势,并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事实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需要发挥小学科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并注意信息技术的使用频率,杜绝因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而导致的机械式教学。

基于此,就使得教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需根据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模式、方法。以《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一课的教学为例,由于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都是学生身边常见的植物,诸如仙人掌、水仙花、萝卜、土豆等,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观察以及教师的讲解进行教学,不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使用[3]。

此外,诸如《观察与测量》这样的课程,由于实践性较强,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于学生的自主实践与探究,而不是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机械化的教学。

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一)规范实验操作

事实上,小学科学课程中一些实验操作难度较大,因而小学生在实际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失误,从而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而信息技术的使用,则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模拟实验,从而为学生构建逼真的实验环境,增强学生对实验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降低教学难度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程中,会出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诸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制定相关的教学课件。这种做法一方面提高了课堂的积极性,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实验教学的难度,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并着重论述了信息技术使用的必要性、策略以及意义。笔者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使用,我国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必然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伟平.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J].浙江教育技术,2010(2):21-25.

[2]张茂君.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27):219-220.

小学科学实验信息技术 篇7

一、运用信息技术,确保学生“真”实验

在小学科学实验环节中,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器材条件、客观环境、实验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许多实验并不能体现出严密性,会造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缺失,实验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不足以说明问题,使得学生的实验参与兴趣降低,不愿意认真动手实验或敷衍塞责,不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实验环节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例如:教师在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三课《简单电路》时,要求学生通过导线、电池和灯亮组成电路。首先,学生先自己动手,制作成最简单的电路。在下一环节中,进行“让更多的灯光亮起来”的实验时器材较多,实验常会因为一些意外而失败,“人多手杂”的小组合作也常成为组长一人动手做、组员围观的状况。“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开展体验式、合作的、探究的教学过程,必须要让学生都参与进来,乐学爱学,勇于尝试,有观点、有想法。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这个实验时,就可以运用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可视化儿童编程Scratch软件,在课前为学生制作Scratch软件的电子实验教具。在课堂上,学生打开小猫爪Scratch程序,自己用电池、灯泡、开关等将电路连接起来,拉动开关,电灯亮起来表明学生的实验成功了。在剩余时间里学生可以调整器材的不同摆放,进行多次实验(如图1)。

运用信息技术,使得小学科学实验得以高效的展开,学生不会因为导线接头不灵敏、电池电力不足、灯泡亮度太低、器材故障等种种意外向教师求助,教师也不必忙于应付、奔波往返在“救援”路上。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实验“真”起来,每位学生都能自己进行实验,让实验中少一点意外,多一些探究体验。

二、运用用信息技术,让实验生动呈现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器材、时间的制约,许多实验不能有效地在课堂中开展,或者无法清楚看到实验的过程或细微的现象,学生只能观看文字、图片,缺少了直接体验,课堂教学或多或少有了些瑕疵。

在学习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二课《点亮小灯光》时,学生需要了解“电流是怎样流动的,并画出电流的路径。对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非常的抽象,教师可以制作Flash动画,让学生通过观看Flash把抽象的电流流动变为生动的动画,使学生由此受到启发,树立正确的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又如:在学习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第五课《蚂蚁》时,教材要求“进一步观察蚂蚁”,了解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学生阅读教材知道“信息素”这一神奇的分泌物,对此非常感兴趣,可又无法继续深入了解,这时,教师可以录制视频,呈现蚂蚁的这一神奇“语言”。学生观看视频,进行形象生动的学习,跨越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有效提升了学习体验(如图2)。

三、运用信息化学习方式,突破难点得心应手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归纳、总结性的课文,如:三年级上册教学中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给身边的材料分类》等。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对于这些教学内容,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并能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则要给予一定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由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不同,一概而论就会“疏忽”掉学情,人为地把学生起点平衡化。对于课文中这些难点的突破,就可以运用信息化学习方式进行实验教学,让学情参差不齐的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素材,或反复观看找到细微的不同,从而将归纳比较性的课文真正“理解消化”。

当下最热的信息化学习方式当数“微课”,恰当地运用微课可使其在这些归纳、总结性的课文学习里大放异彩。微课是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在科学课上,教师可以把主题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思考、练习测试都融入微课视频中,通过信息技术呈现方式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方便学生学习探究。

例如:在教学《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实验微视频,包含了动物“老寿星”象龟的介绍视频,一段在陆地上活动时的“弹涂鱼”视频,并在微视频中加入启示,让学生思考动物的特殊性,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让学生理解有一些特殊的鱼是可以在陆地上长期生活的,鱼的鼻孔不是用来呼吸的等知识(如图3)。

此外,信息化学习方式还能为师生提供许多方便使用的好帮手。例如:使用“网络在线讨论”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互评,畅所欲言;“在线测试”能快速有效地提升学生参加科学学习后的评价效果,还可以把评价结果做成柱形表等,帮助师生获得更直观的评价效果,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

“核心素养”指导科学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自主发展”这个关键词,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主要素养。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感悟,科学教师要能运用这一现代化的“法宝”,让学生每一次成功的果实铸就他们自信的品格,让智慧学习像灯塔一样指引学生前行,让课堂上学生纯真美好的感情绽放出美丽的光环。

参考文献

[1]陆黎峰.初探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微课”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4,(09):34.

[2]张文付.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吉林教育,2014,(02):53.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心得 篇8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应体现“不可替代”性原则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学习的能力, 它的活动方式与内容只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才能取得教育学生的良好效果。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整合的具体表现为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运用课件, 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以扩大教学范围和延伸教师功能, 改变以前固有的教学思想与方法, 巧妙地使教学中无法用其它媒体解决的教学重点、难点得以突破, 否则就会使信息技术整合结出牵强附会的苦瓜。例如:小学科学课中讲解燃烧现象时, 目的是使学生认知燃烧、研究燃烧, 能够理解燃烧的条件和掌握灭火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这堂课教学的实验有一定的困难——实验过程不容易掌控, 导致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进度, 甚至难以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 通过常规实验不能直观地将燃烧的现象和条件解释清楚。因而我将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制作成模拟课件, 燃烧实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课件模拟燃烧实验通过丰富的表现力和便捷的控制手段进行深入展示, 达到了普通实验所望尘莫及的效果:在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中, 利用课件生动直观地分解和展现实际实验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蜡烛在玻璃杯内燃烧, 杯子里的氧气随着蜡烛的燃烧逐渐减少, 慢慢地消耗尽, 此时蜡烛火焰也随着慢慢缩小并在氧气耗尽时熄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在平常实验中看不见的氧气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把蜡烛火焰的缩小直至熄灭与氧气的减少至耗尽直观地联系起来, 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而促进并加强学生理解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知识难点。本堂课教学中的重、难点在课件的帮助下顺利突破, 这是实验所不能替代的, 也能弥补实验的不足。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应注意科学性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科学性既包括知识的科学性, 也包括课件设计的科学性。小学科学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一门学科。因此, 课件内容必须严谨, 无论是知识点, 还是图形、解说等, 应尽量避免不科学的或似是而非的内容。模拟实验的过程, 模拟实验的原理, 甚至包括数据、色彩等都要符合科学规律。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趋势, 但决不能追求时髦, 赶潮流。尤其是作为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科学学科, 制作出的课件必须具有学科的独特性。例如《被压缩的空气》一课, 教师在讲到注射器内空气体积的变化是由于空气被压缩的结果, 学生对这一抽象的事物很难理解, 思维往往受阻。如果我们把这一过程做成了动画课件:一个注射器内没有压缩前有若干个空气分子自由自在, 随着压缩, 还是这几个空气分子, 但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 最后龇牙咧嘴地被积压在一起, “双手”使劲地上撑在活塞的底部。通过这一形象的动画演示, 把抽象复杂的事物形象简单化,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原来压缩后, 空气 (分子) 的数量没有改变, 它们被压缩是由于它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变小, 它们不愿意被压缩而使劲往上支撑对活塞产生了力, 所以手压活塞有往上弹的感觉。这样, 学生的思维马上得到了拓展, 本节课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 信息技术目前所传递的只限于视觉与听觉信息, 有些信息传递的方式是计算机所无法替代的。例如, 通过对实物的接触而产生的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刺激, 通过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产生的心理体验等等。有些内容必需要通过实验操作或到大自然中去直接获取, 要正确区分, 各种形式之间应该是良性的互补关系, 现时不是替代关系。决不能牵强附会地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辅助教学几乎都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的, 相对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 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 可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一定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景和一些趣味练习及智力游戏等。例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导入的情景:两个朋友在玩乒乓球, 不慎将乒乓球掉入了一个很深的洞中, 接着出示一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将乒乓球取出来。同学们在这种情景下充分讨论, 教师在热烈的讨论中顺势导入新课。通过这样设计,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活动得到了充分的促进,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 教育技术通讯, http://www.etc.edu.cn 1998年10月20日.

小学科学实验信息技术 篇9

一、巧创情境, 激发学习欲望的整合序曲

1. 为巧妙创设情境而整合

小学生基本处于形象思维阶段, 并开始向抽象思维发展。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实物教材, 再恰当地辅以多媒体手段, 就可以为学生自行探求科学知识创设情境, 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 为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搭桥, 最终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一段自然界里各种不同声音的音乐, 让学生不仅知道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更是一种艺术的熏陶。学生在此情此景中, 不仅认真聆听了各种声响, 还说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2. 为激发学习欲望而整合

学习欲望产生学习的动力, 我们应力争让学生由我去做变为我想做、我要做。只要学生有了这种学习欲望,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倍增, 从而产生学习的热情。

在《观察我们的身体》教学中, 如果教学中辅以多媒体课件, 播放人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动态的心跳、胃的蠕动等, 再加上教师的讲解, 学生就能顺利地感知身体内部的结构。这种手段的使用, 在内容上画龙点睛, 在效果上也事半功倍, 在培养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更有创意。

二、变虚为实, 疏通科学思维的

整合插曲

1. 为虚实有效结合而整合

变虚为实, 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感受就深刻,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从而解决问题。多媒体的出现, 疏通了学生思维上的障碍, 使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更扎实。

在进行日食成因的教学时, 我运用课件再现日食发生的过程。学生在直观的动画演示下, 很快明白了日食的成因:月球围绕地球转, 地球围绕太阳转, 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 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 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到地球上, 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 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 就看不到太阳或只看见一部分太阳, 这就是日食。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 为观、做有效结合而整合

在科学课上, 有时对某些事物的探究往往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 一些内容时间非常长, 肉眼很难觉察, 或者内容比较抽象, 像这样的问题或现象是没法用语言来正确描述的, 即使是讲了之后学生也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而此时多媒体的介入, 可使抽象事物具体化, 对难点的化解有积极作用, 让学生乐意去学。

对于《月相》这样的观察课, 在课堂中学生所能观察的仅仅是教材上呈现的一组图片。在教学中让学生走进网络, 去搜集、寻找、获取与月相相关的信息, 让学生在网络信息平台上经历观察过程。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搜索参考着相关信息资源, 进入观察实践, 并整理观察过程, 总结观察经验, 提出观察方法, 编写“资料卡”, 再通过“视频点播”“交互”等网络功能使观察过程中各种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展示。在师生、生生的多向互动中, 观察过程随之持续生成, 也有效缩小学生观察过程中存在的差异, 科学观察课的教与学就此而进入较高的层次。

三、渗透方法, 培养操作能力的整合乐曲

1. 为培养实验技能而整合

让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要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采用必要的手段, 去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实验器材、材料, 学会使用方法, 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配合实验, 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观察, 对研究的问题理解得更快, 印象更深刻。

在教学酒精灯的使用时, 用课件展示:首先让学生认识酒精灯, 讲到什么部位, 就让其部位闪烁, 刺激学生感官, 帮助学生记忆。其次演示点燃酒精灯过程的动画:先出示取下灯帽的过程, 再出示怎么点火, 最后出示灯芯被点燃的画面, 重要的地方, 如点灯时手的位置等重复播放, 并加以解说。点燃后, 出示一个燃烧着的灯芯的特写, 让学生观察比较火焰的三层颜色的区别, 然后出示标注, 让学生记住最里边的一层叫焰心, 第二层叫内焰, 最外边一层叫外焰。同时介绍外焰的温度最高, 所以要用外焰加热。最后, 多媒体演示如何熄灭酒精灯, “桌面”上的酒精灯帽“飞”到了灯芯上, 灯熄灭。演示后, 同桌之间相互思考、讨论, 并让各小组实际操作一遍。这样的做法对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都进行强化, 使学生掌握了实验的注意事项, 相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2. 为建构合作方式而整合

合作学习体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间的互动互补, 信息交流, 资源共享。合作学习是合作探究行为, 通过合作学习不断引起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思维碰撞, 认知冲突, 达到相互启迪, 拾遗补缺, 完善见解, 建构知识。教师利用网络信息环境为合作学习建构平台。

在进行《火山和地震》一课教学时, 我驾驭网络让学生从探究的需求出发, 自由选择, 自主探究, 在相关信息的启发、引导下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获得结果。学生在网络信息环境中探究问题, 不受时空的局限, 可以根据自我需求自由地、广泛地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 喜爱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探究, 研究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及过程。

四、延伸课外, 获取广袤知识的整合长曲

1. 为见证真实结果而整合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最佳时期运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既能吸引学生, 帮助学习, 又能省时省力, 拓宽学生的视野, 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

在教学《植物的一生》时, 如果要研究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学生每天观察记录外, 凤仙花生长的电影或录像等多媒体就十分重要。多媒体课件信息容量大, 可以弥补观察材料的不足。在学习动、植物知识时, 很多动植物学生平时根本见不到, 无法获取感性知识。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播放, 生动、逼真地展示自然界中的各类动、植物的各个部分 (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 同时配合学生的观察活动, 分别将画面快放、慢放、静止、重复、放大, 让学生抓住了各类动植物的特征, 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密度。

2. 为启发生活思维而整合

知识来源于观察, 来自生活实际。利用电教手段设计课件有不受时空制约的优点, 以影视或动画形式创设出新颖有趣的生活情境, 设置问题悬念, 可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调动积极的情绪,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索问题与解决问题。

在进行《物体的热胀冷缩》教学时, 可向学生出示如下的一组课件, 先是小朋友烧开水的动画录像, 当放到“盛满水”和“烧开时茶壶溢水”等几个情节时, 在“茶壶溢水”画面的小朋友头脑袋上出现了一个个的“?”, 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通过研讨、实验, 使学生先得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结论后, 然后演示一段课件, 内容为:筑路工人筑路时, 每隔一段要开一道裂缝填进沥青, 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修路时每隔一段都要开一道裂缝?在得出结论后, 再演示不开裂缝路面与开裂缝路面的热胀冷缩情况的对比动画,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问题的原因所在。这样既启发了学生思维, 又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关注亘远, 构建合理模式的整合圆曲

科学知识是无穷无尽的, 何况新的知识无时不在迅速地增长, 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自行获取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只有在教知识的同时, 指导学生学会探求知识的方法和应用知识到实践中去的能力, 他们才能受益无穷, 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也正印证了古人所说的:“授人以鱼, 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 则终身受用无穷。”

1. 为建构学习模式而整合

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自主地参与学习, 通过对网络资源进行发现、分析、思考、探究,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根据各种不同的知识需要, 利用信息网络所提供的与学科知识内容相关的信息去获取必要的知识, 而教师则通过网络技术把相关学科知识在各种信息窗口中展示, 供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获取与收集各自所需的拓展性和延伸性的学习资源。这种学习模式的核心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手段与工具,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兴致勃勃的知识探究过程。

2. 为形成探究模式而整合

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创设虚拟仿真环境, 学生能在动态情景中观察现象、读取数据、探索学习。我们可以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尝试让学生利用“仿真科学实验室”软件,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的研究。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之后, 就可以在网上进行人机对话, 根据个人需要, 寻找相应知识, 扩充知识面。同时, 也可以在网上与人对话, 探求新知, 扩充眼界, 弥补个人局限, 这样, 学生就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自行获取新知。

小学科学实验信息技术 篇10

一、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有效整合有哪些优势

1.传统科学实验教学中, 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 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它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研究”的有利条件。合理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软件, 可创设虚拟仿真环境, 让学生不断的探究和体验, 能将学生从机械、简单、繁琐的数据处理过程中解脱出来, 让他们有更充沛的精力和更多的时间用在创造力的培养方面。由于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段有多样化的特点, 学生能在动态情景空间中读取数据、观察现象、探索和发现研究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增添了学生自身的能动性、自觉性。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并训练了学生的探索研究的能力, 既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2.农村小学由于教育经费不足, 利用多媒体可以使教学过程得到控制。它使数据采集更精确、更理想、更智能化, 还解除了实验者繁重的劳动, 同时解决了学校经费的不足这一难题。

3.信息技术的应用, 更大程度的显示了它的自由性和开方性, 将学生带入无比辽阔的世界。要使“静”态变成“动”态、“微观”变成“宏观”、“高速”变“低速”、“连续”变“定格”, 只有通过多媒体来实现。虚拟实验、同步录像, 它能使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变化变成有“形”、有“声”、有“色”的事物, 能变抽象为直观, 变讲不清道不明为“一目了然”。它可以多次重复模拟自然实验过程, 再次呈现自然现象。用慢镜头对科技实验过程加以分析, 既有实验的真实性, 又有频闪照片的特征。在教学中, 若将多媒体和真实的实验有机结合, 使学生的科学研究活动不限于课堂上, 实现学习空间的拓展。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的目的, 它能给科学课堂教学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 拓展了教学模式。补充传统教学的不足, 它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模式。但也不能应完全丢掉传统教学的优势, 更不能过多、无限制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取代科学实验。

1.边远山区的教育长期以来, 受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得限制, 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抑制了孩子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因此, 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课程, 把培养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建立一种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因而, 也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2.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有机结合, 信息技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但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用于演示的工具, 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更重要的是所表达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如果仅停留在搜集、加工、交流信息这一层面, 是永远不够的。因此, 我们必须把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等优势与传统教学的板书、面对面情感交流等长处有机地融合起来。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学习成果。所以, 要注重将“传统”与“现代”有机地融合。

3.在教学过程中最核心问题是如何利用好教学资源, 因为教师的自身知识和教材上呈现的教学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 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恰恰弥补这在一不足。它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 在互联网上有着许多专门的科普宣传、科技博览等网站。它不但给我们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珍贵史料, 而且向我们展示了古今中外的科学奥秘, 以及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科技发展动态等信息。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拉近了科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又增强了科学课教师教学引导作用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解决科学课程教材上的教学资源非常有限的问题。同时, 也解决不受时空限制, 资源共享, 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 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优化学生学习环境。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

4.从演示实验方面看, 有些科学现象或科学过程无法直接用实验演示, 一些科学过程不能作定量研究, 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对科学现象和过程没有感性认识, 理解比较困难。信息技术可以突破传统实验仪器的局限性, 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再现, 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 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摆脱实验的局限性。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整合过程中要实现两个转变, 即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整合过程中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打破以往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 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教学方式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整合过程中应采用多种形式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及多媒体网络, 来提高教师教学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互式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

2、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不忘其作用是辅助教学, 是利用它来揭示知识的形成及来龙去脉, 让人感到生动、形象、真实, 让学生易于接受。但不要过多的使用课件, 使之成了讲课的主体, 而教师则成了课件的辅助工具, 起的作用只不过是电脑的操作者。如果这样其作用就本末倒置。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做到师生互动, 人机交流。因此, 电化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教师, 教师不是机械的操作者。

3.有效利用好多媒体, 关键是一节课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 可以利用一个教学片断, 一个具体事例, 解决一个知识点, 一个具体问题, 这样的简单课件也同样是一个好课件。因为小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里, 能够接触和理解的知识和要培养的能力是有限度的, 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 更多的信息会造成学生学习质量的下降。因此, 在教学中, 要科学地控制信息量, 将多媒体技术当做达到教学目的的一个手段, 来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围绕教学重、难点, 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从而找到信息技术与本节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

4.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过程中,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尤为重要。因此, 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 可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一定的信息量。只要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各种设备的潜力, 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教学, 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总之, 网络环境下的科学实验教学是现代教学技术发展的结果。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机整合, 使本来学生对科学的学习本来就十分感兴趣, 再通过利用信息技术 (主要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 , 让学生模拟科学家来做科学实验, 使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 主动体验、探索发现, 并学会自主、创造性地学习, 养成正确的科学学习、研究的态度, 为他们未来更远地学习、生活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近几年来, 我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活动中, 发现利用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有效整合, 对科学教学有很好的效果。它能给科学教学内容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活化了科学课堂教学。现将在教学中如何有效整合, 以及要注意的问题等几方面进行阐述。目的是通过正确、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科学实践活动课上进行教学, 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科学教学,整合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标准》.《科学新课程标准 (3-6年级) 》。

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科学 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进行整合,与以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有实质的区别,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通过教师演示“课件”,学生观察“课件”中所呈现的内容,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信息技术就不再只是课堂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的教学观念与教育方式。

一、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教学整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科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涉及到一些原理、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风的形成过程、日食和月食、岩石的形成过程等,是我们无法直接看不见的,凭借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口述或图片展示,没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仅枯燥乏味,还很难讲清楚。信息技术融合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资源,通过这些资源,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如果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这一课的课堂教学中,运用课件或在互联网搜集到可用信息,可以将漫长的气候变化随时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可以将罕见的日食现象即时地再现,也可以将人的眼睛难以观察到的岩石的形成过程,通过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使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其规律:

二、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教学整合,使教学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现行的小学科学课教材,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些内容在编排上与学生生活实际脱;有些内容适合农村学校,有些内容适合城市孩子,有些实验的实施难度较大,不合实际。比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油菜花开了》、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花》、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秋冬季的生物》、第五课《动物的栖息地》、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做一个生态瓶》等课,这些知识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许多现象是学生短时间内无法亲身考察或经历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消极影响;但是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信息资源不受时空的限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即使无法亲身感受,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途径得到了解和掌握,比如《秋科季的生物》一课,由于要求学生对秋天和冬天的动植物进行观察,时间跨度较大,而且学生生活中见到的动植物的种类太单一,如果教学只在课堂上进行,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内容也不够丰富,所以我要求学生课下坚持对生物进行观察,在网上随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对疑惑不解的地方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网页上记录下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随时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对学生的问题及时予以解答,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体现新课标倡导的让学生“亲身经历”的新理念:

三、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教学整合,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考虑了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而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无法做到因材施教。21世纪人类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关心人、尊重人,一切为了人成为信息社会的主旋律,在课堂教学中,一切教学活动也应该围绕学生展开。比如:在讲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岩石的组成》一课时,课上是教师通过对教学目标和对教材进行分析、细化、处理,以课件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在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岩石标本掌握岩石的名称、形状、颜色、硬度等信息,通过网络搜集每种岩石的产地、形成的条件和形成的过程等资料,并在网站讨论区里记录下岩石的这些信息,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整理所有收集到的这些信息,形成总结性报告,一节课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各不相同,学到的知识也更多了,在整节课中运用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有了很好的互动,通过网络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发挥,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加以扩展和延伸。如在讲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材料进步的历程》时,我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一种你感兴趣的材料,总结材料进步的历程,形成书面报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了大量资料,有的学生对纳米材料感兴趣,有的学生对超导体感兴趣,还有的学生对防弹材料很感兴趣,专门找了防弹材料的发展过程。通过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的整合,在学习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教学整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

当今世界,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有广阔的知识面,掌握生物科学、天文科学、地理科学生命科学、物理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对各科知识的学习要达到一定的深度,以帮助学习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还要对各科知识的最新资讯能够及时的了解,让学生了解当今科技的最新发展及其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充实知识内容,丰富知识结构,把握科学发展的最新脉搏,以适合教育教学的需要。

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的整合就是以科学知识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科学学科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加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二者形成有效的优势互补,因此能够迅速得到广泛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12

1、用好电教, 化难为易。

科学课上有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 但有些活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的, 如《植物怎样喝水》这一课, 反反复复讲解理论学生都很难理解, 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虚实互补, 让学生“看到”植物根的水与植物茎、叶脉向上输送的水缓缓流动的情景, 再在重点处点拨, 植物“喝水”这一难点就解决了。

2、提高兴趣, 增强感知。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 学生兴趣不大, 而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 学生兴趣浓厚。如教学《昆虫》一课, 在学生掌握了昆虫的概念以后, 训练学生能否在众多的动物中判断哪些是昆虫。这时可以在电脑上出示“送昆虫回家”的题目, 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拖拽”昆虫到相应的栏里, 学生既引发了兴趣, 又强化了知识。

3、丰富资源, 深化探究。

上一篇:语文课堂中的责任教育下一篇: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