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

2024-08-26

小学科学实验(共12篇)

小学科学实验 篇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导我们在开展教育教学时,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因此,“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激起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在小学科学课堂里,教师要能够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真实性的问题情境、实验主题,让学生通过基于问题或项目的活动方式,开展体验的、合作的、探究的或建构式的学习。“信息技术”就是科学教师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的好帮手、助推器。笔者就此论述“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环节的运用和感悟。

一、运用信息技术,确保学生“真”实验

在小学科学实验环节中,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器材条件、客观环境、实验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许多实验并不能体现出严密性,会造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缺失,实验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不足以说明问题,使得学生的实验参与兴趣降低,不愿意认真动手实验或敷衍塞责,不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实验环节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例如:教师在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三课《简单电路》时,要求学生通过导线、电池和灯亮组成电路。首先,学生先自己动手,制作成最简单的电路。在下一环节中,进行“让更多的灯光亮起来”的实验时器材较多,实验常会因为一些意外而失败,“人多手杂”的小组合作也常成为组长一人动手做、组员围观的状况。“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开展体验式、合作的、探究的教学过程,必须要让学生都参与进来,乐学爱学,勇于尝试,有观点、有想法。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这个实验时,就可以运用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可视化儿童编程Scratch软件,在课前为学生制作Scratch软件的电子实验教具。在课堂上,学生打开小猫爪Scratch程序,自己用电池、灯泡、开关等将电路连接起来,拉动开关,电灯亮起来表明学生的实验成功了。在剩余时间里学生可以调整器材的不同摆放,进行多次实验(如图1)。

运用信息技术,使得小学科学实验得以高效的展开,学生不会因为导线接头不灵敏、电池电力不足、灯泡亮度太低、器材故障等种种意外向教师求助,教师也不必忙于应付、奔波往返在“救援”路上。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实验“真”起来,每位学生都能自己进行实验,让实验中少一点意外,多一些探究体验。

二、运用用信息技术,让实验生动呈现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器材、时间的制约,许多实验不能有效地在课堂中开展,或者无法清楚看到实验的过程或细微的现象,学生只能观看文字、图片,缺少了直接体验,课堂教学或多或少有了些瑕疵。

在学习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二课《点亮小灯光》时,学生需要了解“电流是怎样流动的,并画出电流的路径。对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非常的抽象,教师可以制作Flash动画,让学生通过观看Flash把抽象的电流流动变为生动的动画,使学生由此受到启发,树立正确的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又如:在学习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第五课《蚂蚁》时,教材要求“进一步观察蚂蚁”,了解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学生阅读教材知道“信息素”这一神奇的分泌物,对此非常感兴趣,可又无法继续深入了解,这时,教师可以录制视频,呈现蚂蚁的这一神奇“语言”。学生观看视频,进行形象生动的学习,跨越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有效提升了学习体验(如图2)。

三、运用信息化学习方式,突破难点得心应手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归纳、总结性的课文,如:三年级上册教学中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给身边的材料分类》等。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对于这些教学内容,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并能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则要给予一定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由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不同,一概而论就会“疏忽”掉学情,人为地把学生起点平衡化。对于课文中这些难点的突破,就可以运用信息化学习方式进行实验教学,让学情参差不齐的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素材,或反复观看找到细微的不同,从而将归纳比较性的课文真正“理解消化”。

当下最热的信息化学习方式当数“微课”,恰当地运用微课可使其在这些归纳、总结性的课文学习里大放异彩。微课是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在科学课上,教师可以把主题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思考、练习测试都融入微课视频中,通过信息技术呈现方式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方便学生学习探究。

例如:在教学《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实验微视频,包含了动物“老寿星”象龟的介绍视频,一段在陆地上活动时的“弹涂鱼”视频,并在微视频中加入启示,让学生思考动物的特殊性,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让学生理解有一些特殊的鱼是可以在陆地上长期生活的,鱼的鼻孔不是用来呼吸的等知识(如图3)。

此外,信息化学习方式还能为师生提供许多方便使用的好帮手。例如:使用“网络在线讨论”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互评,畅所欲言;“在线测试”能快速有效地提升学生参加科学学习后的评价效果,还可以把评价结果做成柱形表等,帮助师生获得更直观的评价效果,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

“核心素养”指导科学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自主发展”这个关键词,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主要素养。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感悟,科学教师要能运用这一现代化的“法宝”,让学生每一次成功的果实铸就他们自信的品格,让智慧学习像灯塔一样指引学生前行,让课堂上学生纯真美好的感情绽放出美丽的光环。

参考文献

[1]陆黎峰.初探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微课”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4,(09):34.

[2]张文付.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吉林教育,2014,(02):53.

[3]徐婷婷.浅谈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2,(01):135-136.

小学科学实验 篇2

改变生态瓶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实验器材

生态瓶、小鱼、水草

实验步骤

1、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2、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实验现象

1、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2、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实验结论

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学情境;探究

如何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呢?下面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见解。

一、教师和学生一起搜集实验材料

虽然我们有实验仪器,但不是什么都有,我们要根据教学所需,准备多种多样的材料,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每上一个单元前,就开出一张材料清单,让学生提前去搜集。学生无法准备的材料则由教师搜集。如,教学《土壤里有什么》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各自准备新鲜土壤,里面还有活生生的动植物,非常便于观察。再如,教学《电磁铁》一课时,由于学校库存的材料有限,我想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动手的机会,于是我先向学生讲解制作电磁铁所要用到的材料,然后让学生找来有绝缘层的导线、铁钉、电池和大头针,让学生按照课本介绍制作电磁铁。由于有了可做实验的材料,学生就能“真刀实枪”地做科学,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

二、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中产生对科学学习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习探究的热情,调动起参与学习的兴趣。而悬念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来源。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实验愿望。在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六课《金鱼》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观察了金鱼的外形、运动和吃食后,问:金鱼的鱼鳃一分钟开合几次,金鱼不断地喝水,会胀破肚子吗?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弄清其中的奥秘,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于是学生便对金鱼如何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注重探究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求知欲。学习科学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教师应提供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而探究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课程改革以后,不仅仅语文、数学讲究以学生为主,把空间还给学生,科学更是这样,教师注意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嘴巴去说,用自己的心灵去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地猜想,还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自行设计实验去探究、验证,最后得出实验的结论。

(作者单位 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城关小学)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探微 篇4

一、动手操作,突出实践性

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就是实验教学,应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而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动手”。因此,实验应当突出实践性。在教学中,一要拓展实验的内容,选择与学生生活实践密不可分的小实验,或配合课堂教学的系列实验或补充实验,或有趣味的和新颖的实验等。二要拓展实验的空间,将实验由课堂向课外、教室向家庭、学校向社会延伸,其形式有兴趣小组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等。兴趣小组活动,由于时间充裕、形式多样,加上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个性差异,因此更能有针对性地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实验的延伸,可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器材,放手让学生开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活动。这样,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生自主发展,并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自主进行动手实践,获取科学知识。

二、走近生活,增强趣味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态度,是积极认识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教育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认识科学,了解科学,弄清为什么有的树到了秋冬季就会落叶,而有的却长出了新芽;动物靠什么越过寒冷的冬天等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特点进行实验设计。如昆虫是小学生常见的最易引起他们兴趣的一类动物,在农村地区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爬的应有尽有。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可先安排学生在上学路上的林间、树旁、小河边捕捉各种昆虫,并将各自捕捉的昆虫有选择地带到课堂,进行认真观察、研究,看它们都有一些什么共同特征,从而达到认识昆虫的教学目的。

三、动脑思考,注意启发性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要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学习,课堂应该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实验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有效的实验启发,去激励学生思考、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或结果。小学科学课中有许多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的实验,不少内容又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如“液体的热胀冷缩”、“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等,这些实验本身所呈现的新奇现象会吸引学生去认真观察和动手实践,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和探究的欲望。并不是每一个实验都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因此,有目的地增强实验的启发性,对学生感知、理解实验现象无疑是有帮助的。

四、提出疑问,强化探索性

疑问是汲取知识的原动力,有疑惑就有探求,就有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疑置惑营造问题情境,能启发学生思考,并驱使他们通过实验等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如,在教《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惑:马铃薯在不知名的液体中为什么沉或浮,是什么原因呢?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推测验证,观察比较液体变干后留下的痕迹。教学中鼓励学生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大胆地预测和猜想,因为预测和猜想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是不可缺少的。

小学科学实验论文 篇5

姓名:杨文杰 吴晚霞 怀化市通道县江口乡中心校

【论文内容摘要】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较为低效。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优化小学科学教学。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全球信息化的实现,作为未来人才培养基地的教育系统首先受到巨大的冲击,当代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系统的不仅是手段与方法的变革,而且也包括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教育系统受到信息革命的冲击,最突出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这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格局和新的气象。特别是它对课程改革中新兴的课程——小学科学课,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我们在科学实验课上,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应该注重探究活动的效益。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典型的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探究活动的目标。并给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在探究中有所收获。

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就是实验教学。而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所从事的学习活动,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动手做”。因此,实验应当突出实践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有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相同和不同。讲台两侧摆满了各种实验材料。有食用油、水、牛奶、蜂蜜、蜡光纸、小烧杯、玻璃片、木板、塑料小天平等。学生开始试验之前,老师提出的问题是:食用油、水、牛奶、蜂蜜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颜色、透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觉、用途等等。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一下子蜂拥到讲台上领取材料,想领什么材料就领什么材料。学生顿时忙开了,课堂上很热闹。听课的老师问一个同学,你们在研究什么呀?学生摇摇头„„

这节课,教师准备的大量工具和材料,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各种液体更多的不同,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由于教师没有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的课题,致使学生盲目地忙乱了一节课,无论是在科学概念方面,还是在科学态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得到的东西很有限。

实验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有效的实验启发性,努力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或结果去激励学生思考、分析。小学“科学课”中有许多实验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不少内容又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如“热胀冷缩”“淀粉的踪迹”等,这些实验本身所呈现的新奇现象会吸引学生去认真观察和动手实践,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和探究的欲望。并不是每一个实验都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因此,有目的地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启发性,增强实验的启发性,对学生感知、理解实验现象无疑是有帮助的。做的过程伴随着思维的过程,因此,增强实验的启发性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能极大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因此在强化实验启发性的同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启发引导、点拨指导,在降低思维难度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五年级上册《影子》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惑:影子有什么特征?物体和影子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通过实验,每个实验小组测出的物体的长度和影子的长度的两个数据,在汇总后让学生分析、比较这些数据,从中可以发现所有的影子的长度和物体长度顶点连结图相似,这时,学生又产生了疑惑这是巧合还是规律?教师继续鼓励他们研究。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发现是太阳的位置的缘故。这样为“太阳的位置在斜线的沿长线上”“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问题打下基础。

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

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生从中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当然,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之内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这才是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所追求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科学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的系统达成。

只有打破常规思维,才能培养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如何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篇6

关键词:实验教学;小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360-01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要通过观察和实验制作等活动”,而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课教学的特点。《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实验则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对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科学课更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的基础,因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教学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而要上好科学课,科学实验是关键。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就是以实验观察和活动操作为基础,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活动,获得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又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所在。尤其在新课改形势下实验过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现就如何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谈谈谈我的看法。

一、认真做好课前实验准备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成功的实验课,必定建立在教师丰富的经验之上。实验课前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因为它不仅要熟悉教材知识,还要知道学生实验。教师应充分构思每一节实验课的总体思路,亲自动手熟悉每节课的实验程序,找出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二、演示实验要起到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有效的演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学习科学探究的正确方法,并能受到良好的实验习惯的教育。所以在课堂实验教学中,优化教师演示实验,有利于提升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有序。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后火柴签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导线两端接头不是钩、叉时要注意导线在接线柱上的绕向应同螺母旋紧的方向一致等。

三、实验的过程要让学生充分进行体验

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进行体验,提高学生实验兴趣。《淀粉的踪迹》中有两个重要的实验,检验淀粉和淀粉与唾液混合的结果。我在教学的时候发现学生对淀粉这种物质的认识在实验后并没有多少提高,于是我开始思考改进实验的内容。我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淀粉的能力,比如那些食物中含有淀粉。我选择了许多材料来检验——馒头,米饭,马铃薯,面条,薯条,栗子,玉米,南瓜等等。在分组检验不同食品的时候,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认识。

动植物观察类的应该利用“童趣”为支撑点。如:《蜗牛和蝗虫》中学生应该充分的观察这两种动物。为了达到“充分”的目的,我发给学生解剖器材,放大镜,蚊烟,火柴,水杯,树叶。这样,学生的观察就不是局限于眼睛了,在3个课时的充分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蜗牛原来不吃有蜡质的树叶,蝗虫和蜗牛也会游泳,蜗牛怕烟火,蝗虫不怕烟,怕火,蝗虫和蜗牛的壳里真复杂。制作类的实验应该能“玩地转”。如:《风的观测》、《做个小磁铁》、《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等这些具有小制作性质的实验课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玩耍,学中玩,玩中学,事半功倍。

四、重视乡土自然教学,使实验教学贴近生活

作为农村小学的科学实验课,应突破由仪器、设备等带来的问题和不便,利用本身的自然、地理优势,开发和运用乡土自然教学。

如某地方污染主要是由弃置的废物造成,废物的来源和种类有:1、家庭和效游人士弃置的废纸、空罐、胶袋和腐烂食品等;2、商店和办公室弃置的废纸和胶袋等;3、工厂和货仓弃置的塑胶、木料和金属废料等;4、建筑地盘弃置的建筑废料等。该地政府处理这些废物的方法有堆填法、焚化法、再生法等。我们就告诉小学生如何保护环境,如在公园里不乱抛垃圾,不伤害公园里的动物,不采摘公园里的花木;不伤害益虫、益鸟;要爱护和保护树木;要遵守政府公布的有关保护环境的法规;帮助政府整治环境,发现垃圾堆积等现象,要利用热线电话通知市政署。”联系自己的实际,我们不难会发现在学校的周围,存在着许多实验教学的良好教学实例和有待探究现象,善加利用,必能为我们的实验教学增添新的渠道和亮点!

五、多媒体对实验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投影的放大作用:多媒体投影仪是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下产生的一种很好的的工具。我在教学花的构造一课时,要现场解剖一朵桃花。在解剖子房时,我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操作,孩子们清晰地看到了我的操作过程,甚至看到了放大20倍的胚珠。这对孩子们的独立操作帮助很大,相对那种教师一桌一桌的演示要大大节约时间,提高了实验效率,降低了材料损耗。

电脑动画的启发作用:在启发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的时候,我有时会选择现成的电脑动画来引导学生,减少他们的实验盲目性。此时,FLASH等动画技术就成为教学的关键,如何用动画技术再现科学的过程就完全依靠技术水平了。

小学科学实验误差的教学应对 篇7

一、实验误差的产生原因

从实验误差的来源看,小学科学实验中的误差大多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1.系统误差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测量误差的大小和符号都不变,而在改变测量条件时它又按照某一确定规律而变化的测量误差称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不同,它不具有抵偿性,即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多次测量,系统误差无法相互抵消。在小学科学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一般有:

(1)仪器构造不完善。例如小学科学课中常常出现因温度计刻度不够准确导致实验中测得的水温与实际水温有误差。又如使用弹簧秤测力,因弹簧具有弹性滞后的特性,且易受温度等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故其准确度、灵敏度较低,此外其称重结果还因重力加速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测量方法本身的影响。例如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由于实际实验中蜡烛燃烧消耗的氧气不足21%,同时燃烧又生成了一些二氧化碳,所以依据该实验并不能正确地得出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再如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的实验,为了节约实验成本,实验中所用电池经常会重复使用,这就导致该对比实验会因电池的供电量难以保持不变而产生误差。

(3)测量者个人操作习惯的影响。例如测气温一课的实验,由于小学生习惯盯着气温表观察温度变化而导致测得的气温常常高于实际气温。

此外,实验中所用化学试剂纯度不够和实验环境等因素也会导致系统误差的产生。

2.偶然误差

在实验时即使采用了最完善的仪器、选择了最恰当的方法、经过了十分精细的观测,但依然难以避免误差的产生。例如测量小车的运动,有些学校应用了传感器技术以提高测量的精确性,但实际实验时所测得的数据在末尾的一或两位上仍会有差别,即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这是由于小车运动时需要克服的摩擦力的大小会有变化等偶然因素所造成的。

所以说,偶然误差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由于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些偶然因素所造成的,它有时大、有时小、有时正、有时负,方向不一定,大小和符号一般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偶然误差可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来消除,而且测量次数越多(在没有系统误差存在的情况下),平均值就越接近于真值。

二、实验误差的教学应对

1.实验误差的教学现状

在现实的科学课堂中,对学生分组实验中存在的或可能出现的误差,教师大多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加以应对。

(1)想办法规避实验误差对教学的干扰。教师会在学生实验操作前给予细致的指导,除了精心引导实验方案的设计,还会组织讨论如何控制实验的条件,在动手实验前再以“温馨提示”把学生实验中可能出错的路径一条条地堵死,从而确保实验数据尽可能接近真值。这种做法保证了实验的成功,但同时又生成了新的问题,即由于教师指导太多太细,把学生思维牢牢地束缚在教师的预设当中,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究难以落到实处。

(2)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不予理会。当测量结果与标准答案有差异时,或有数据与大多数数据不一致时,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你这个数据不准确”而直接删除,然后直接带着学生奔着“归纳结论”去了,至于为什么不准确往往不予理会。这种做法带来的问题显而易见:一是忽视了误差的客观存在,让学生以为实验得出的都应该是标准答案,否则就是错的;二是对实验过程不加反思,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作风。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采用这种方法去应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误差。

分析上述两种方法,都是把实验误差作为实验教学的不利因素来看待,为了实验成功,所以想方设法地回避。其实,实验教学和科学实验是有区别的:科学实验必须尽可能回避误差,确保实验成功;实验教学则不同,其实验可以成功,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知识,也可以失败,让学生在失败的实验中获得教育。所以,教师在组织实验教学时不妨胆大些,尽可能多地放手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虽然这样的教学过程略显粗糙,实验误差更为明显。但是,其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不单单是这种自主探究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有作用,更重要的是因为只有重视误差,我们才有可能培养学生严格控制实验变量的意识,使他们想办法尽可能减小误差。懂得这点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科学实验,进而理解科学的本质是大有裨益的。

2.实验误差的教学建议

实验误差出现时,在教学中如何应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化不利为有利呢?

(1)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分析数据的方法。在实验数据得出后,我们的教师习惯指导学生用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分析数据。应该说,当所测得的一组实验数据都比较接近客观存在的真值时,用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分析数据是合理的。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在科学课堂中,由于实验者实验水平、实验条件和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往往会与客观存在的真值存在一定距离。还会出现一种情况,学生所获得的一组数据中大多都比较接近客观存在的真值,但其中却有个别数据由于测量者未关注的某个原因而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相距较大,这时,再用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来分析数据就不见得科学了。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多种分析数据的方法,在实验数据得出后,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分析数据的方法。

案例:一位教师执教的《测试载重车的运动》教学片断。

学生分组实验,在车上先后放2 个、1 个和不放木块,测试小车在相同拉力的作用下跑完相同距离所需的时间,并用涂色的方法在记录纸上记下实验结果。教师展示一组学生的实验记录。(如图1)

师:科学实验需要重复多次,会有多个结果,例如第1 次用2 个木块时的实验结果。这时要找一个数据来代表这一组数。

生:选4 秒。

师:为什么选4秒?

生:因为它在中间。

师:第2次用1个木块时的实验结果应该怎么办?

生:选3秒。

师:为什么?

生:因为3 秒的次数多于2 秒。

师:其他组也可以像他们这样做。

(2)反思———让学生寻找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当实验数据存在误差时,不能急着直奔结论而去,而应教会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及时寻找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这是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

例如《折形状》一课,学生用同样的纸做成不同形状的纸筒,粘好后竖直放,用书本做重物,比较它们的承受力,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面对这一数据,许多教师只是让学生简单得出结论了事。其实,如果引导学生反思实验数据,他们能够发现数据中存在的问题:用同样的纸做成同样形状的纸筒,为什么不同小组的承受力会不一样呢?这样的反思,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实验过程中严谨细致的重要性。

(3)感悟———让学生在失败的实验中获得启示。一味追求实验结果展现,以得出实验结论为唯一目的,当然会使学生畏实验失败如“虎”而避之不及。但换个角度来看问题,我们会发现失败的实验并没有那么糟糕:对于实验结论的顺利得出,它可能是一个拦路虎;但对于学生的科学学习,它却未尝不能是一种教学资源,通过对实验失败原因的追问和反思,学生就能在这种真实的经历中获得更多对科学本质的感悟。

例如,我们在几年前开发的一个做中学案例《测量呼吸和心跳》。

最初的设想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猜想心跳与脉搏之间的联系,然后,学生通过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然而现实却是:因为种种原因,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达不到验证猜想的要求。

按照传统课堂评价理念,学生的实验毫无疑问是失败的。但如果把评价的视野从实验的结果扩展到学生实验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和情感状态等领域,做到知、情、意、行综合评价,这一实验误差就可以作为有效教学资源来开发。因此,我们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感悟,让学生在失败的实验中获得一些启示:

第一,实验数据能证明我们的假设吗?怎么办?这是让学生自主选择———是坚持自己的假设还是放弃自己的假设。

第二,那么心跳和脉搏之间到底有没有联系呢?教师结合多媒体动画讲解二者的关系,这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

第三,实验为什么会失败呢?这是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实验态度不够严谨?是实验技术过于原始?还是其他原因。

第四,在这次失败的实验中能获得哪些启示?这是让学生在感悟中成长———通过感悟,学生懂得了实验态度决定实验的精度,当实验失败时,不能轻言放弃,知道了技术水平决定实验的精度与效率……

浅论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 篇8

一、不打无准备之仗

上课之前,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做到有的放矢。准备工作做好了, 教材内容得到了充分的温故知新, 上课时候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大脑中一一演习, 每一个实验的程序都在脑海里过一遍, 这样, 就会避免在实验中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 出现了问题, 就会提前得到解决的方法。

二、做试验一丝不苟,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实验的演示当中, 教师成为所有学生关注的对象,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每一个学生, 教师的动作成为学生的依据, 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所以作为教师, 在实验操作中, 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有序。比如说在使用砝码的时候, 必须使用镊子;拆卸电路的时候, 一定要切断电源在先;点燃酒精灯后的火柴杆要放在废物袋里, 绝对不要随手一扔等等, 不一而足。做实验的科学态度为学生的学习做了良好的引导, 提高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 对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非常有利。

三、要多多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

做实验饶有趣味, 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爱好, 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所以在实验过程中, 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动手。多鼓励他们动手之外, 还要让他们多多地思考, 去总结、去发现, 锻炼自己能够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提高做实验的质量, 加深学习印象。

四、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工具异常发达, 非常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在教学《花的构造》一课中, 需要对一朵桃花进行解剖, 通过投影仪, 我让学生看到了放大了20倍的胚珠, 全班的学生对操作过程一目了然, 对所学内容达到了深刻的理解, 教学效率非常高, 可谓事半功倍。另外, 电脑动画对学生的实践有非常大的启发作用, 可以增加他们做实验的正确性, 并且Flash等动画能够反复播放, 有利于不理解的学生课下自己揣摩研究, 省时高效。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设计点滴 篇9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于实践, 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 小学自然科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 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丽的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科学知识的意识, 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认识自然始于观察自然, 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自然。如“四季星空”的教学, 由于教学内容分散、抽象, 学生很难形成对四季星空的整体认识。教师在实验设计时, 要科学地安排学生观察四季星空, 保证观察的持续性、完整性。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观察, 写出观察日记, 积累有关四季星空的感性认识和材料。同时,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不同季节星座交替出现, 北极星始终停留在原位置“不动”的秘密, 周围的星座绕着它逆时针转圈, 且一年转一圈等有关四季星空的变化规律。“水的循环”的教学设计中,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对水的感性认识。如:天上有下不完的雨、雪, 淋湿的衣服会干, 冬天戴着眼镜从外面走进屋里, 镜片上有水雾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水或冰受热变成水蒸气, 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或冰的循环规律。“热胀冷缩”现象的教学中, 让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鼓起来, 冷水烧开后会溢出来等, 引导学生通过这些现象总结出:物体受热膨胀, 遇冷收缩这一规律。总之, 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认识自然现象, 总结自然规律, 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创造条件, 增加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良好兴趣和爱好打下基础。

2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 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注意力不易集中, 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 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 因此, 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 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 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 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常见的萝卜、胡萝卜等直根, 土豆、红薯等须根, 它们可以储藏养分即贮藏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知识, 而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 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 对探索自然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 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 多动脑, 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结论, 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设计“水的浮力”的教学实验, 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材料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并动手将浮在水面的物体用手向下压, 产生水有向上的浮力的直观感受, 从而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下沉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水的浮力, 使不平衡的杠杆达到平衡。这种设计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验设计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篇10

一、和学生一起搜集实验材料

教学时,虽然有现成的实验仪器,但教师还是需要根据教学所需,准备多种多样而且有结构的材料,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每上一个单元前,开出一张材料清单,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学生无法准备的材料则由教师收集。

如,教学“电磁铁”一课时,笔者先向学生讲解制作电磁铁所要用到的材料,然后让学生找来有绝缘层的导线、铁钉、电池和大头针,让学生按照课本介绍的步骤制作电磁铁。由于有了可做实验的材料,学生就能“真刀实枪”地做科学。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进行实验后,就能自己获得知识,比传统教学的效果好上十倍。

二、合理地构建合作小组

课堂上教师应提供恰当的合作时机,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形式,并确定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如,“主持人”、“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等。并采取轮换制,可以定时间轮换,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不定期轮换。教师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会倾听,不随便插嘴打断;学会发言,要学会独立思考并围绕中心话题发言,看法要有理有据,语言要清晰。对别人提出的质疑,要耐心解释;学会帮助,帮助他人要热情耐心,要善于启发他人思考。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充分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学生有了自己的看法,交流讨论时才会有话可说。

三、自主地设计实验内容

在学生明白一节课的实验目标后,教师应注重突出实验主体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制订实验方法和步骤,选择实验材料。

例如,在学习“磁铁的磁性”一课时,为了弄明白条形磁铁各部分的磁力大小,笔者安排学生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个人研究等不同形式中积极参与设计方案。设计中,学生的思维不仅不会局限于设计的本身,更会考虑到实验材料的选择、变量控制、步骤先后等。

四、实验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在实验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究。

如,在上“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笔者在桌子上放着两盆液体,出示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到盆子里。马铃薯在一盆液体里沉,另一盆液体里浮。交换马铃薯,再分别放入盆中,在刚才沉的盆子里,马铃薯还是沉,浮的还是浮。把两个马铃薯放入其中一个盆中,都浮起来了,放入另外一个盆中,马铃薯都沉下去了。有些学生认为,浮起来的那盆是盐水。于是,笔者让学生动手实验。通过烧干的方式,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后来学生又做一杯盐水,发现使马铃薯浮起来,最后实验成功了。像这样的过程充满探索性,学生们很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很好。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篇11

关键词:实验教学 科学素养 参与 体验 感悟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因此,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成为我们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热情

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其主要特点是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大胆质疑,进而对自然进行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进而释疑。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实践探究活动中。如在进行“电磁铁”这一知识点教学时,上课一开始,我提出问题:“听到电铃声我们开始上课,而你们知道电铃是怎么工作的吗?”学生们畅所欲言之后,我再因势利导让他们提出各种问题,为本次教学埋下伏笔,于是,这堂课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探究的热情,经过我精心的引导,让大部分学生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学习行为。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我们应依据教学目标,遵循认知规律,有机结合学生生活中熟知的生活现象去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问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

二、改变实验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实验探究意识

在科学教学中,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改进实验方式,使实验教学跟探究性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重视探究过程,不仅让学生动手实验,还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设计实验,使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发展成更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如《摩擦力》这一课,可先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然后由学生自主讨论出“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这样把学习的过程真正交给学生,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实验探究意识,发展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的基础。在科学教学中,不论是肌肉的、感觉的还是神经的,都必须靠“做”的。“做”这个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所以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做的,教师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学会自己动手操作,懂得经历一个猜测——制定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一般的探究活动。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他们熟悉的容易亲近的、喜欢的、能动手做的、有兴趣参与的现象和事物,精心设计,耐心细致地组织引领他们像科学家一样真刀真枪地亲历探究过程,从众多的感受和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

四、让学生充分亲历、体验、感悟科学探究

在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与教师的分工明显不同。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科学地运用教学策略,组织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自我领悟,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形成自己特有的行动策略和方式,养成乐于与他人合作的好习惯。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冷静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实验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去做给学生看,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学生只有亲身经历这个活动过程,才会使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能主动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去。而我们教师本人,也要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不断学习,成为新课程的实践者、研究者和开发者。

刍议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培养 篇12

一、提升实验课趣味性,激发学生科学热情

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课堂上通过玩来激发学生对事物所产生的好奇心理,从而引导他们对求知、求真的渴望。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这一特点,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热情。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设计一些问题或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体验。例如,在上课前让学生们每人准备一枚硬币,课上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起来做“飘浮的硬币”这一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这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及趣味性的实验中获取知识。实验之前教师可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展开实验,并通过自己动手来验证猜想,通过趣味性的实验激发学生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分享交流与合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认知。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科学小实验,在每周的科学课上抽出半节课的时间展开课堂小实验,一方面可以体现课堂实验教学的演示功能;另一方面节约了组织时间,还让课堂增添了活力与趣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验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自主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全程进行讲解的过程。在课堂实验中,只要学生敢于动手做,主动地想要去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那么老师就可以放手让他们去“捣鼓”试验了,实验结果不管怎么样,最终学生都能成功并得出他们自己想要的结果,也只有注重到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科学实验教学效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只有当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在了学习之中,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明确实验目的,规范学生实验操作

在每一堂科学实验课前,教师需要给学生提出明确且具体的任务,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所要进行的实验中去。每次做实验之前都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再做实验。以“会游泳的冰”这一实验为例,让学生带着疑问和目的进行实验,学生会对实验目的进行思考,为什么冰能浮在水面?为什么冰融化后水没有增多,也没有溢出?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规范实验操作可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也间接地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得到最有效的锻炼。小学科学中的实验都是属于比较基础的,在实验过程中老师的实验演示仅作为学生实验前的引导,主要是要让学生亲手操作,认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观察和归纳能力。

四、科学实验课堂中巧用激励评价,培养学生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学习习惯的养成进程中,应用各种合适的方法可加快其进程。同样,在科学试验中,激励性评价方法就是其中最有效且最便捷的方法之一。通过评价,包括情感激励、荣誉激励等,鼓励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学习始终保持着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学活动结束后要讨论和反思,争取在下次或以后的科学实验中做得更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有的潜能,进而实现班级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共赢。

在科学实验课堂中要常用评价激励语如:“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你真棒,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你的回答很有创意,老师很欣赏你这点!”“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的发现!”等。通过言语上的夸奖、鼓励,让学生们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促使其在下次的课堂中做得更好,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对科学实验的学习热情。

上一篇:大数据运用论文下一篇:能力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