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创新之心科学实验

2024-05-09

小学创新之心科学实验(精选7篇)

小学创新之心科学实验 篇1

(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尘埃落定, 伴随着改革所带来的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和新要求都在随着教改的深入而不断的生成、发展、成熟。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技术由知识形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环节备受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专家的关注, 新课改将小学《自然》改为小学《科学》更是一个重要的佐证, 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把小学科学课程性质定位为启蒙课程, 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重点, 提出科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手、脑结合, 采用探究方法进行真实问题的学习, 更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 核心是要学生认识科学, 这些大方向决定着科学教材必须要体现课改精神、落实课改理念, 而承载着探究重要途径的科学实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 随着苏教版科学教材的出炉, 使用, 出现了许多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一味强调与国际接轨, 搬用西方科学教育模式, 为达到一教学目标而牵强附会, 实验教学项目的选择, 实验过程的处理中深层次矛盾也逐步显现。每学期的苏教版科学教材都会进行一次中等幅度的修订, 说明了我省的科学教材体系结构始终还没有找到一种更准确、更合理的与学生年龄特征、心理认知能力相结合具有前瞻性、可领性的实验内容框架, 进入了一条半明半暗、难以看清课改理念的弯胡同, 面广量大点杂, 导致教师进退两难, 学生学解两困脱节窘境。如小学三年级“观察水”一课, 在研究了水的基本特征之后, 还涉及到毛细现象、水的表面张力并用木炭、石子、黄沙过滤水可取可行但脱离三年级学生实际的实验操作水准要求的超标式实验项目。五年级介绍平面镜, 涉及到哈哈镜等学生日常生活几乎绝迹的过时 (但仍有科学研究价值) 内容。对于五年级《昼夜变化的成因》, 课本选择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大哲学家的公元前500多年的哲学思潮让信息化时代五年级学生来领悟, 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辨别能力, 与其当时的环境得出的结论的正确性和可比性都有较大的落差, 造成误导、误解。而作为原《自然》传统教学经典的定、动滑轮的组合成滑轮组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重要的知识点却已完全删去, 一个与现实生活应用紧密相联的实验项目就挥之而去。种种迹象、现象都表明, 我省苏教版科学教材中的实验项目和所提供的配套仪器依然没有摆脱那种靠简单拼装验证规律或在教师指导学生操作过程中束缚学生思维的传统实验模式。俗话说:内行看门道, 外行看热闹, 建立一种具有探究性、开放性、质疑性、挑战性, 实验教学框架体系, 拉近实验与小学生的距离, 拉近实验与生活的距离, 拉近实验与未来发展的距离, 做到改进与教材同步、创新与教材同行、观念与教材同新, 有源之水, 有本之木的优质科学实验教学资源, 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效率, 尤其是在基于网络时代信息化的条件之下, 多媒体环境中如何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新思路、新模式、新特征。

(二)

如何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不惟书, 不惟上, 只求探真理, 积极探索多种可行的解决实验教学中合理方案, 既要在前人的研究的成果基础上的继续, 更要与目前科学教学改革领域大趋势的新发展相结合, 将科学技术、心理学研究、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及教学资源库等问题融合在一起的综合研究, 对科学实验教学规范管理和适度调控, 注重科学教学内容实验项目的有机选择、实验教学方法的合理融合、实验教学设计的结构整合, 从而达到对整个小学科学实验的精确监控、精位实施、精点达标的一个转换, 优化教学程序、洁化教学项目, 更为下一轮的苏教版科学教材的修订和完善、科学实验项目的选取准备资料, 其主旨是为创造性而改、为创新性而教, 重在以科学教育理论作为支撑, 用小学科学实验改进与创新作为验证, 寻求用承载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渠道的科学实验, 让学生更能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处理实验信息, 表达和交流, 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 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将浅显的科学概念定理、原理和观察、比较、分类等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合。让学生会看、会玩、会做、会谈、会创。突破教材论, 倡导教材的“创生”、“开放”及教师的“自由”、学生的“自主”, 其目标必须给予更多的开发、改进、创新空间, 留有选择和拓展的余地。二是强调应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促进其整体、全面可持续发展, 实验改进与创新的最终目标是降低实验难度, 放缓实验坡度, 提高实验效度,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 了解科学探究历程, 形成科学技能, 激发创新潜能, 尽可能为学生设计适合其发展的学习方式, 使个体的潜能在实验情境中充分发挥出来, 为学生创造出多种多样展现潜能的情境。实验项目的改进与创新要重视学生的发展, 特别是个性化发展, 要求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中心位置, 并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实验教学必然重视实验项目的选择, 实验内容的合理, 实验设计的科学, 都要体现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标志的学习方式, 体现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精神实质, 形成和谐共振。

(三)

在科学课程标准指引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开设的各类演示性实验、分组性实验、自主性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等狭义的科学实验内涵, 主要指定对象是小学科学实验 (教学) 。改进与创新主要包含两个要义:一是对科学教材中已提供的科学实验项目、科学实验仪器提供、科学实验流程的安排表述的不科学性, 给学生带来操作的不可易性进行适度的改进, 降低学生学习的门槛, 更能方便快捷的达到教学目标;二是对为达到同一教学目标而进行实验项目的选择、实验仪器的配置、实验操作流程的改进, 达到合理、准确、方便、快捷、验证实验结果, 又能体现出手脑结合、益心培智、融合探究情趣、注重技能训练的多套实验器材, 寻求人文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 以动态的、辩证的观点分析小学科学教材中的成败得失, 将所有实验项目进行验证性理解、体验式分析、特征型探索、创造性改进、创新型升级, 实现科学实验内容的规范化、科学实验项目的可选化、科学实验渠道的多途化、科学实验结论的精确化, 更好地服务于小学科学教学。

(四)

小学科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的成功与否, 牵涉教材编写、实验项目的选择、地区差异、教师专业素养, 学生知识层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实验成果的推广、应用还有待时间、空间的延续和充实, 要对已有教材、器材进行合理化的推敲与论证, 并不断加以矫正和完善与创新。一是将教材中实验教学繁、杂、难、乱等脱离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进行较为规范、科学、符合教学实际的编选。二是对已有实验项目所提供的材料的选择、实验程序的实效进行研究, 解决易损、易产生与教学不相适应的现象的问题研究, 形成一种科学原理多套实验方案解决问题的思路。三是采用各种研究方法、比较全面系统地难和构建小学科学教材和实验教学的编写、设计和研制体系, 推动学生探究意识、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保证了教材编写的可行性、可用性、实验教学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 真正将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借助实验教学多维统一。一是对现有涉及与本课题研究的各种现状和现象进行深入调查, 尤其是近年来在科学教材编写选择的实验项目的内容、操作、应用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所带来的问题和难点, 为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和依据。三是采用点面结合、分项推进, 全面梳理小学科学实验项目和操作内容, 进行验证性研究, 找出实验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分析, 寻找突破口, 把住问题症结, 对诊下药, 提出改进策略。四是梳理前期实验教学中研究经验和体会, 进行分析、概括、提炼加以应用。通过大量实验不断探索和修正结累素材, 摸索规律, 凸显改进与创新的价值。五是针对验证性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缺陷及不可取性, 寻求根源, 剖析原因, 不断实践加以探讨, 作为个案, 从原理、原材、原法展开思索, 对影响实验的各种因素探讨研究, 进行合理化改进, 加以对比, 尊重实验差异, 寻求验证性、探究性实验中的规律性, 寻求实验改进的原则, 把握实验改进的方法, 寻求实验改进的策略、基本原则和理论依据支撑, 完成实验改进的一般操作模式和实施原则。六是采取同目标异构的研究思路, 集思广益, 选取有创新价值的实验项目, 进行二次、三次开发、改进、创新, 从多维度进行实验项目的选取、实验器材的更新, 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实际教学需要的新的实验项目, 选取不同的学习对象进行对比性实验项目效果检测, 易于教学, 易于普遍接受。

谈小学科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篇2

一、增加创新实验提高教学效果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课。在让学生体验静电现象时, 我们先拿一个普通的薄塑料袋靠近这些标本时并不相吸。而用摩擦后的薄塑料袋去靠近这些轻小的物体时, 刷的一下吸起了很多, 使学生很感兴趣。然后, 我们再让学生用自己的塑料尺、塑料笔等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去接近碎纸屑、蒲公英种子的“小降落伞”、棉絮、杨花等轻小物体, 学生的视野比只吸碎纸屑开阔多了, 效果也明显, 实验积极性也较高。

二、自制实验装置突破教学重难点

《水结冰了》一课有探究“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这一内容, 课本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建议 (如图1 所示) , 先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纯净水, 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再拿一只保温杯 (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 , 在杯内装满碎冰, 并加入较多食盐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然后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观察到试管里的水结冰时, 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再用温度计测出试管外的温度。

这个实验, 主要是想让学生不仅观测到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还想让学生认识到是温度的变化 (冰向周围放热, 温度降低) , 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由液态的水结成了固态的冰) 。可在实际的教学中, 笔者发现这一实验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这样的实验设计无法观测到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开始结冰的。因为试管里的水一般是在底部开始结冰的 (一般杯子底部保温的效果最好, 所以试管里的水会先在底部结冰) , 而试管底部却是在包有毛巾的杯子内, 这样学生是无法看见试管底部水结冰情况的, 当然也就无法准确知道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的。

2.实验操作很麻烦。在这个实验过程中, 学生不仅要用毛巾包住杯子外壁, 还得用手扶着试管和温度计, 还要时刻关注试管内水的变化和温度计的变化, 还要及时记录观测的实验结果, 这么繁琐的实验操作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有难度。

3.实验很费时。本实验为了学生能看到水结成冰, 特意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以露在杯子上部。试管里的水加多了, 结冰的速度自然慢了。再加上用毛巾包住杯子外壁保温效果不是很好, 也影响了试管里的水的结冰速度, 导致整个实验很费时, 经常是一节课时间到了, 学生还是很难看到试管里的水结冰, 自然也就不会知道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开始结冰了。

为了解决以上实验存在的问题, 笔者自制了以下教具 (如下图) :

三、通过亲身经历提升教学效果

在教学《有生命的物体》这一章的动物部分时, 让学生课前准备捉一些蜗牛、蚂蚁、蚯蚓等动物, 上课时带到教室里进行仔细观察、比较, 既为学生深刻认识动物提供感性材料, 又诱发了学生从小研究科学的兴趣。通过对这些动物的学习研究, 认识到这些动物的作用和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 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珍爱动物的感情, 并自觉地将这种感情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四、利用有利时机进行“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3

一、呵护好奇心, 激发创新意识

好奇是创新意识生成的前提, 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好奇心是推动学习重要的动力, 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好奇心, 就能主动钻研、探究。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让他们动手、动脑, 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研究。教学《小电珠亮了》, 学生在认识电池、小电珠和导线等材料后, 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的“玩一玩”, 用多种方法将一节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电珠组装起来, 使小电珠发光, 从而把学生玩电池、导线和小电珠的好奇心引向研究简单电路的组装方面上来。这个过程, 教师没有告诉学生怎样做, 而是让学生自己尝试、自行探索, 自己想办法努力地去做。随着一个个小电珠的发光, 得意、喜悦、自豪等表情明显地写在了同学们地脸上。情趣盎然的组装活动, 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欲和求知欲, 又使他们在想与做的过程中, 发挥自己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和操作潜能, 并不断触发创新火花。

二、创设情境, 点燃创新火花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开始, 是创造的基础, 是创新的起点。科学教学中, 教师应精心设置疑惑, 激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 教师首先演示:用一塑料杯倒扣在浮在水面的乒乓球往水底按, 乒乓球被“压”入水底;再用小刀把这个塑料杯的底划破, 水底的乒乓球慢慢地“浮”上水面。教师抓住学生感到有趣、好奇的契机,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分组实验: (1) 实验时, 看到了什么现象? (2) 为什么乒乓球一会儿被“压”入水底, 一会儿又“浮”上水面? (3) 通过这个实验,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在多种感官参与的实验、观察、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 探究关于空气占据空间的诸多问题, 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三、动手操作, 加深创新体验

动手操作是智力结构的五大要素之一。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动、喜动的特点, 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 并在参与操作实践的过程中思考、发现和创造。《溶解》单元中, 学生通过实验知道食盐和高锰酸钾能在水中溶解后, 就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在水中溶解?这时, 教师不须讲任何解释, 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找答案, 让他们将油、糖、面粉、粉笔末、沙子、石头等物体投入水中进行实验, 通过实验找到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在水中溶解, 像油、粉笔末、砂等物体都不能在水中溶解。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不但获得了知识, 提高了实验技能, 还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利用网络, 扩大信息范围

在科学探究中, 学生经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疑问, 有些疑问连老师都难以解释清楚, 而学生恰对这些问题最感兴趣。比如学习太阳系时, 有学生提出:“有没有外星人?木星、火星上有哪些物质?”等问题, 像这些问题, 单凭教科书上没办法解决, 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从图书馆借来有关这方面的书刊, 或借助网络进行网上搜索。比如在《动物怎样保护自己》一课中, 由于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很多, 教师不可能把动物保护自己的所有方法都教给学生, 学生研究的兴趣又各不相同。教师可利用网络信息教育教学资源把各种动物保护方法制作成学生可以查阅的资料,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来确定先研究哪一种保护方法, 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如果条件允许, 甚至可以让学生到校园网或者互联网去搜索信息。

五、立足实践, 拓展创新空间

创新:让小学生“神入”科学课堂 篇4

一、创设问题,引领学生“神入”课堂情境

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提问题的欲望,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发现周围环境或事物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让学生思考想提出什么问题、研究什么问题,并且引导学生从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进行探究。例如在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时,我先做了一个实验:在长颈瓶里装满红颜色水,塞上插有细管的活塞,然后把实验装置放在热水里并不断加热,不一会儿,红水从细管中喷出,形成小喷泉。这一奇特现象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老师,如果把细管换成粗的,水还会不会喷出”“放在冷水里还会不会喷出”“用其他液体代替红水还会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教师的积极鼓励下,学生按照提出的问题,选取相应的实验材料,自行探究,积极性很高。

二、“玩”中求知,给学生放飞想象的空间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在探索中去发现,因为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解最快,记忆最深,也更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低年级的学生还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往往凭的是兴趣,而“玩”则以其兴趣而吸引着学生。如在上《影子》一课时,我将学生带领到操场上,玩捉影子,踩影子的游戏,学生高兴得欢呼起来。休息时,学生积极发言,抢着讲述自己在游戏中观察到的现象,从而认识到影子产生的条件:一是要有光;二是要有遮光物体。在上《磁铁游戏》一课时,我准备好磁铁,就放手让他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玩”后,我在一只装满了水的烧杯里,放进一只图钉,要求学生在不倒掉水,不准用任何工具伸进水里去取的条件下,想办法把图钉取出来。学生瞪大眼睛望着烧杯里的图钉,努力思考着,很快就有学生想出了用磁铁隔着杯子吸出图钉的办法。这样的“玩”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而且发展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为培养创造能力奠定了基础。

三、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向科学知识深处舒展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被动的,即使所学的科学知识是前人的实践结论,学生也必须经过自己的探索。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学生学习科学最行之有效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科学课程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但它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实验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并且学会通过这个过程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因为教师不可能传授给他所有的知识,更多的东西需要自己去探索、发现和创造。同时,在参与到需要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的活动过程中,还可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例如:三年级学生需要学习制做植物压制标本,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到户外采集植物,在学习制作的过程中既贴近了大自然,又获取了科学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辨别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还发现了许多不认识的植物,由此引发了对它们的各种疑问:这是什么植物?它会开花吗?这时,教师可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可以通过看书、上网、请教父母或他人等方法去搜集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活力课堂,让师生思维相击而生灵气

在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条件,尊重他们的思维成果,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才能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而获得创新后愉快情感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强迫学生接受某一观点,对他们发表的不正确见解不要在当时给予否定或暗示性的否定,应当在探究的过程中给予恰当的指导,让他们自己重新去认识,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教师要通过质疑、引导、揭示矛盾等活动,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研究科学的兴趣,给他们自我修正不正确见解的机会,从而达到自然把握课堂教学方向的效果。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作为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根本,运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转变一味灌输课本知识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和潜能,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竭尽全力为培养新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人才而努力,勇敢地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局面和新挑战。

参考文献

论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篇5

一、小学科学课程创新教育的问题分析

对于中国的教育问题, 钱学森先生曾提出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现在的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没有按照培养具备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标准去办学和做教育。然而作为小学开发学生好奇心与创造力最有利的科学课程, 它的创新教育却开展得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 具有以下几点:

(一) 教育观念的陈旧老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孔孟之道历来得到我们的尊崇, 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 实现“大一统”[1], 为政府培养合格的官吏和驯服的臣民, 使教育内容大多是类似于儒家经典的统一教材, 重点放在了教人如何做官上, 而轻视了科学技术。“我国的传统统治文化是一种十分独特的礼治文化, 其核心是对‘上’的顺从。奴性的本质是一种对‘上’的依附性人格, 其形成正是传统礼治文化的长期浸染。”同时, 相对于古代君王的权力通过刑罚、奴役来体现君主的神圣权威, 而现代的权力是通过平和的方式使人在顺从的前提下达到权力所定的目标, 我们称之为规训。“规训权力如毛细血管般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学校教育首当其冲。在教育异化为规训的背景下, 教育迎合了礼治文化, 实现奴性的再生产。”[2]这种“奴性”, 使人们不用独立思考, 也不敢独立思考, 他们再也不用想着创新, 做出一些新的东西, 也不敢于创新。这种观念使得小学科学课形同虚设, 并没有发挥出它的实际效用, 认为科学离我们甚远, 科学课的真正作用也被我们愚昧地抛弃了。

(二) 教学过程的陈腐老套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直观事物好奇心强, 有些学生知道的自然知识比教师还多。往往当教师为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尝试给他们一些自由空间时, 学生的问题会汹涌而至, 有时甚至会让教师难以招架, 于是为保证教师的权威性, 只能压制学生的大胆质疑。“教师以种种认为合适的方法来保持学生对他的敬畏:保留一些东西不教给学生, 或者要求树立个人的权威以及学生的盲从。”[3]在传统教育中, 教师和家长往往喜欢学生顺从自己, 或是对成人的观点表示赞同, 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想法, 这在学校课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久而久之, 学生渐渐丧失发问和表达不同意见的冲动和能力, 这是对儿童可能发展起来的创造力的最大障碍, 也是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础性破坏, 这是小学教育中特别要警惕的问题。”[4]

(三) 教学方法的机械呆板

为了追求高分数, 强调标准化教学, 教师采取填鸭式教学, 有的教师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懒得实验, 责任心强点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采取“发现法”, 然而所谓的“发现法”也变成了“机械式教授法”。比如, 在讲授《搭支架》一节中, 为了验证三角形的稳定性强, 有的教师就会摆出许多模型支架, 其中只有三角形的支架没有倒塌, 用此法暗示性提问什么形状稳定性强, 以此让学生学会这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师通过这种‘暗示性的提问’或者某种别的教育方法, 从学生那里‘引出’教师所希望的回答。”[5]这种方法是讲授法的变种, 把奇思巧妙的科学让学生生吞活剥。

(四) 教育评价的单一僵化

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重在强调每节课的认知目标达到与否, 并把它作为评价一节课好与坏的标准, 这样就完全束缚了教师的手脚。课程改革要求课堂应该是自主的、开放的, 教学过程也应该是动态多变的, 教师根据学生课堂的需要随时做出调整。然而, 当一堂课气氛活跃了, 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 他们往往会提出很多新奇问题, 教师也因此陷入两难局面:一方面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新意值得研究, 另一方面如果花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 教学计划显然不能及时完成。于是经过权衡, 教师只有对那些问题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同时, 传统教育强调教学内容的稳定性与整合性, 重视知识的记忆和重现, 学生掌握知识的量和准确度成了教师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 考试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硬性指标。这种单一层面的评价标准造成对评价的方向性指导, 最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科学课有效实施是创新教育的途径

(一) 创新理念的培养需要教育观念的创新

培养科学课教师拥有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科学课的启蒙阶段, 教师往往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影响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也要转变教师的观念, 培养创新型教师。首先, 教师应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具有创造精神的学生, 创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其次,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不能“一刀切”;再次,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 在科学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并认真解答他们的问题。因此创新型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 而且还要担任更多的角色。“孩子的成长需要懂得尊重孩子、善于发现孩子潜能, 能用自己善良的心灵、才智和运用教育技术对孩子产生影响, 以自己的全部心血培育具有健全心智的新生一代的‘灵魂工程师’。”[6]

(二)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学过程的创新

“创新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 注重学生的创造精神, 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上来, 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7]人对活动的态度有三个等级, 最低级的是被动应答, 第二个等级是自觉适应, 这两种反应都是有外界情境所引起或者是他人提出的, 只是第二种反应是主体接受并理解了活动的内容, 这两种反应也是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所带给学生的反应, 学生在这种课堂中根本没有参与其中, 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最高级的是主动创造。这一等级与前两个等级最大的差别在于, 活动的目的、任务是由活动主体为满足自己的需求提出的, 活动过程是主体自主的, 对主体来说是带有一种探索性与创造性的。”[8]在小学科学课《水的三态变化》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水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学生为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为了实现自己提出的目标任务, 会主动参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积极追求科学的过程中, 体验成功的欣喜与失败的焦灼, 这样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学方法的创新

1.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

建构广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的本质是建构, 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主动地建构的过程。这有两种含义:一是这种建构强调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二是这种建构既是一种发现又是一种发明, 有创造性的方面。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门启发学生对科学产生好奇与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 更多地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对科学产生遥不可及的思想, 让他们发现科学与自身已有经验有着某种关系时, 他们才会主动去建构。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应该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度和想象空间以及施展的余地。因此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习是他们利用已有经验主动建构的过程, 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使之具有创新能力。

2. 开发学生多种智能

判断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 主要是看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自然环境下的创造力。智力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 而是由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八种智能要素组成的。小学科学中的创新教育应是一种开发智能的教育, 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 并发现学生在科学方面的各种潜能, 从多元角度培养科学创新人才。比如在教学《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时, 教师可分别将两条塑料绳、一条塑料绳与一条金属丝、两条金属丝连接在小灯泡和电源上, 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灯泡的变化, 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接着让学生之间自己动手, 合作完成刚才的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学生实践过后, 教师顺势激发学生的自我认知智能, 进而引出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教学中, 挖掘学生身上尚未被开发与发现的潜能,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 创新人格的培养需要教育评价的创新

人的创造能力只有在培养创造型人格的基础之上才能得以全面充分地萌发, 并以一种健康、向上的趋势发展。

1. 注重发展的评价取向

创新教育教学的核心是人的发展, 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教学过程。对于教师, 评价应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积极评价, 注意教师课前课后的教学表现, 教师是否对上节课进行反思, 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这更是对教师现有的发展特点以及对工作的态度和情感进行完整的综合的评定。对于学生, 评价不能以学生是否能说出正确答案来评价他的好坏, 要看他是否独立思考, 善于发问, 是否学会学习, 是否有开发的潜力, 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来自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是否能够较稳定地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 关系到学生对学习乃至学校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涵盖教学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激发教师和学生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需求, 从而促进创新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

2. 注重个性的评价标准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 他们既具有生物性与社会性, 又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在创新教育的评价过程中, 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教师和学生, 就会使他们削足适履, 放弃个性, 也就无法收到理想的效果。我们要采取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来保护他们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创新性教育评价应在明确的评价标准和个性化之间取得平衡, 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

(五) 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

我国科学课程的创新教育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协同合作。小学的科学创新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范围之内, 要充分发挥校外力量。社会团体可举办一些小学生奇思妙想的科学创新活动, 社区开放各类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航空管、艺术馆, 学生可以到具体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实地学习, 在做中学, 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接触科学、艺术以及文化创意的自由学习空间。小学科学创新教育的疆域可以扩展到网络, 允许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学课程, 并给他们一个可以相互交流、擦出科学火花的平台。这种扩大教育环境的做法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新霖.春秋公羊传要义[M].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9.

[2]蒙石荣, 蒋文宁.试论规训教育对国民劣根性的再生产[J].现代教育论丛, 2014 (3) .

[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4][6][8]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5][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小学创新之心科学实验 篇6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有了问题,才会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来源。如果教师能欢迎学生多提为什么,并能和他们一起去解决问题、 探究知识,我想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定会得到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自然现象,以及学生了解但并不是十分理解的知识,通常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按部就班地讲授。而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程度,让学生在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后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例如: 在刚刚给一年级的学生上课时,由于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生生之间的差异也较大,甚至不知道什么叫自然课,自然课应该学习什么知识。于是我利用美丽的风景图片,生动的自然界中动物们的故事,教室里那些各式各样的实验仪器,还展览了大学生们制作的植物、种子、树叶等标本。学生对这些事物都非常感兴趣, 看得津津有味。看着看着,学生的问题就接踵而来了。于是,每节课下来, 孩子们都围在我旁边,告诉我,“老师,这节课我知道了蟋蟀是靠煽动翅膀发声的。”“老师,我下课要去采集更漂亮的鹅卵石。”每当看到孩子们能够在课下有所收获,我都把它当作工作中最大的快乐。尤其是看到孩子们在课下能够制作出一株株精美的植物标本,我更是高兴万分,并且把优秀的作品帮助他们塑封起来,好好的保存。

二、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的意识必须借助于感官和操作实践才能形成,因此科学课必须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实验,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科学的正确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工作,让学生感到新知识是在自己面前发生,比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好得多,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并且可以灵活运用。一节课无论教师讲得如何精彩,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不符合学生的知识规律,不能将教材及教师的思维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再现出来,那么这样的课就是失效的。 一定要让学生在科学活动中,探究科学知识,学习是手段,创造才是目的。

三、立足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产生于动作。在活动的实践中,学生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因此,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如教学《改变物体在水中沉和浮》这课时,让学生了解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后,并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有的学生找来两个装娃哈哈的塑料瓶,用透明胶布把口连接起来做成船体,再在两端各钻一个小口并套上一支吸管,一端插入水里,一端露出水面含在口里。想让它沉,就吸出瓶里的空气; 想让它浮,则用口吹进气体, 使水排出。在这个实践制作活动过程中,无疑增强了学生创新的思维与能力。当然,创新能力只有经过反复的实践才能形成和增长。所以,突出学生的实践性,让学生经历“探索科学”的过程,比获取最终结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重要。

四、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有成就的人一定是有个性的人,扼杀个性就是扼杀创造性。在我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有成为出色人才的可能。因此,我把因材施教的原则落实到课堂上的每一节课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作出不同的要求。对那些反应较快、能力较强而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 多注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对那些反应较慢、能力较弱的学生,更多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自然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那些发现快、有较多解决办法的同学,我就提出一些更深一点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请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对动手能力较差,反应也较慢的同学,我则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逐点引导。这样一来,使大家都把自身的个性充分发挥出来,施展了各自的创造才能。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根本,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真正把学生从被动转化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一代又一代创新人才。

摘要: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培养创新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一,也是当今教育教学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关键是要认真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想象,学会动手、动脑,学会质疑问难等。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对于学生而言,创新就是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事物之间的规律。科学课是一门实验学科,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在当今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想学生创收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创新之心科学实验 篇7

一、构建科学和谐的学习环境, 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许多小学科学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的作用, 一个成功的科学课程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1]所以, 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 把学生看成课堂的主人, 要积极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从而激起“人人求新”的学习欲望。这样学生才敢于想、敢于说、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想法, 体会到创新后那种愉快的心情。

1. 教师民主是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的基础。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 教师要提倡民主的作风, 给予学生更多参与、表达、创新的机会, 不要把教师个人的意见强加给学生。不管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基础差的学生, 只要是有个性、有创意的见解和发言, 教师都要给予鼓励。不能一味地把所谓的“正确”答案告诉学生, 而是鼓励、帮助、纠正为主, 更不能简单批评。在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发言时, 不要要求他们一次就能回答出来, 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指标, 给他们更多的思考时间, 给予他们答对的机会, 从而消除他们内心的自卑感, 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在班级中创设同学之间平等、相互帮助的氛围, 让他们的潜力得以充分地发挥, 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问题, 敢于尝试创新。

2. 师生和谐的交流与合作是学生创新的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 才能思路开阔, 思维敏捷, 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从而发出创新的火花[2]。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 强调“师道尊严”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应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 教师应该放下架子, 和学生一起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在和学生交往中要提倡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应多进行鼓励性评价。

二、在学生探究过程中, 教师要提供学生创新的条件

每一个人的思维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说明他们在对新鲜事物进行探索, 并思考这些事物之间的一些联系, 因此, 教师要尽量提供给学生创新活动的条件, 鼓励他们在科学课程中大胆质疑, 善思多问。

1. 好奇心是每一个学生创新思维产生的基础。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 好奇心往往会萌发创造意识。因此, 保护并积极培养学生对每一样事物好奇的心里, 并引导他们参与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例如:在教学科学课《青蛙和蟾蜍》一课时, 可以先让学生随便说出各种动物的名称, 然后教师很快地判断出这种动物是不是两栖动物, 使学生感到很惊奇, 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这时, 教师不要急于把结论告诉学生, 而是利用这一有利的机会,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 再分组讨论, 总结出两栖动物有什么特点, 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惊奇、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得科学知识, 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勤思善问是学生创新的必经之路。

对事物提出问题本身就蕴含创新思维的火花, 也是创新的起点[3]。只要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并提出问题质疑, 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例如, 我在教学《鱼》一课时, 不少学生提出:泥鳅怎么属于鱼类?而鲸鱼又怎么不属于鱼类?我在引导归纳鱼类的共同特征时, 有些学生提问:“可不可以不把有鳞片做为鱼类的共同特征?”对于这个问题, 无论正确不正确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长此以往, 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性就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并逐渐形成创新意识。

三、注重科学探究与实践相结合, 努力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维来源于形象, 学生的思维源于学生的各种动作。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过, 学生的智慧在学生的手指上, 手是学生思维的一面镜子。因为人的思维活动与手的动作有着直接的联系, 信息从手传递到大脑, 又从大脑传回到手中, 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这种相互的联系越多就越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4]所以,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科学课要求学生动手的活动很多, 这恰好给学生创造了更多动手的机会。例如, 在学习《杠杆的科学》一课时, 可以让学生观察杠杆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的位置, 让学生测量三点之间的距离, 再让学生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再如, 学习《斜面的作用》一课时, 先让学生将平面的长短与斜面进行比较, 发现斜面的坡度和拉力的关系:坡度越小越省力, 坡度越大越费力。正是在这些实实在在的实验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是当前许多学校非常重视的课程, 随着教育的深化, 新课程理念的深入, 小学科学课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改变教学观念, 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师的思维要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精确性, 特别在变通性方面要做得更好;要引导并鼓励学生大胆假设, 对一个问题提出的合理假设越多,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科学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对学生提出的好见解, 教师必须及时表扬和鼓励;对于一些不恰当的问题, 要给予合理的评价, 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5]。灵感和创造常常孕育在荒唐的异想天开之中, 小学生的“猜想”虽然只是一根小小的羽毛, 但是只要得到老师的赏识与爱护, 羽毛也就可能变成美丽的翅膀, 搭乘创新的东风, 一定会飞得更高, 飞得更远!

摘要:新课程的理念下, 如何开展小学科学课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是摆在许多教师面前的问题。课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提供学生创新的条件、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科学课堂,创新精神,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张运红.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 (2) .

[2]杨正午.探究式教学必须正视的问题:学生问题意识缺失——关于中学生问题意识的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 2005, (6) .

[3]温彭年, 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5) .

[4]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 1995, (10) .

上一篇:上皮性卵巢癌下一篇: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