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24-08-27

在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共9篇)

在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1

在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 闻 静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版)》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当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因此可以这样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利用课堂内外有限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呢?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一、擦亮孩子的眼睛,在观察中播种创新的种子

观察是获取科学知识的基础。陶行知先生说:“培养创造力,以实现创造的民主和民主的创造。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镜,教大家看事实。”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善于发现自己身边的科学,培养科技意识。解放学生的眼睛,教师还应当在教学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如:利用与教材配套的投影片、录像、课件、教学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来开阔学生的.眼界,从多角度提供相关资料,尽可能运用生动的、形象的材料进行教学,创设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此外,还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比如激趣观察法、顺序观察法、细致观察法、比较观察法、想象观察法、思考观察法等几种简单容易掌握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在课堂内外,到生活中、到现实中学会观察,使他们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从而真正拓展他们的视野,乃至他们的世界。擦亮他们的眼睛,让他们广泛地观察,在观察中播种创新的种子。

二、解放孩子的头脑,在思考中浇灌创新的苗子

科学知识不是死的知识,很多科学知识都是通过想象甚至幻想得来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3岁~4岁开始,孩子们就已经有了丰富的想象力。但是,在不断地生长生活中,想象力和创造力却不断地退化。要解放学生的头脑,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求知欲、好奇心,也需要教师提供有价值的问题和方法。

(1)珍惜和培养好奇心、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是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和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因为人类的整个科学技术史上重大的科学发现,说到底都是被好奇心所推动的。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多思考为什么,多创造机会让其解决为什么。

(2)以课外兴趣小组为辅助,强化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开设的兴趣小组不仅增强了动手动脑能力,获得学习科学知识的感性材料,加深对学习科学知识和规律的理解,更激发了学习科学的兴趣。

(3)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场所,扩大学生视野,使其成为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源头活水。鼓励学生多去图书馆、阅览室,并在教室的读书角多添置青少年科普读物,使学生在课后能及时翻阅以及查找需要的知识。总之,要解放孩子们的头脑,让他们在思考中浇灌创新的苗子。

三、鼓励孩子说话,在诉说中绽放创新的花朵

科学知识需要孩子们奇思妙想,同时也需要孩子们善于表达。要让学生想说就说,能发表独立见解,允许有问题就问,使大家可以享受言论权,提倡标新立异。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大胆地提问、积极地发言,讲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呢?首先应该多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闭塞”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即使是学生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不宜匆忙打断,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截断他们的思维活动。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对身边的科学知识畅所欲言;尤其要鼓励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动口。老师要倾听学生的“诉说”,并要给予客观、公正、中肯的评价。鼓励孩子们多听多说,让他们在诉说中绽放创新的花朵。

四、释放孩子的双手,在行动中摘取创新的果实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光会说、善说还是不行的,还得善于动手。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要学会已有的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动脑搜集、加工知识,要消化、吸收知识,形成品格、道德,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转化为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要解放学生的双手,千方百计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努力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工具书,科普书籍;自己查找资料,合作解决疑难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办黑板报、办手抄报等形式,让他们真正体会用自己的手摘取成功果实的乐趣。总之,要释放孩子们的双手,让他们在行动中摘取创新的果实。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通过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赛,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各尽所能、各展所长。这样,学生应变素质、发散思维、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当然,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久的时间、科学的方法。这都需要我们一一去探索。

(江苏省新沂市城东小学)

在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2

关键词:创新能力,自主意识,探索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 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主阵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科学课的内容包罗万象, 涉及面广, 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科学课堂教学中, 能更好地再现教材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情景、过程, 化难为易, 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化繁为简,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等, 并且学生通过自己参与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中, 引领自主地去尝试、实践、经历, 在探索中有所得, 有所悟, 甚至还有所创。在科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构建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 培养探索精神及实践能力, 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的课堂教学效果发生质和量的变化。那么, 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思维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 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的广泛性指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 不依常规地去思考问题, 它反映思维的宽度、广度。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 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发散, 要求学生思考解答某个问题的种种方法。如教学《身边的材料》这一课时, 让学生对自己带的物品仔细观察, 分析它们各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 得到多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留心, 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观察植物的一生;观察我们周围生活的小动物, 观察土壤、空气、水;观察云、雾、雨、雪、霜、风;观察我们吃的食物, 了解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观察家中的电器, 调查家中的材料, 观看星空的变化, 观察月相的变化;寻找身边的混合物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用心去体会。还要做到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创新, 能让学生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探索,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 进行尝试、改造或创新, 这才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的。学生学会了联想, 丰富了想象能力, 思维变得灵活、敏捷了。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取得良好的课堂效益, 这是学生创新的成果。

二、创新思维的训练

一个好的问题, 就如投在学生脑海中的一颗石子, 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波浪, 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设疑, 巧于设疑, 通过设疑创设情境, 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 学生就会随着教师设置的疑点, 不断地思索下去。如《让瘪乒乓球鼓起来》一课时, 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看图质疑, 学生提出:为什么水还没烧开就从壶里溢出来;冬天的电线比夏天的电线紧等生活现象。学生由于急于想知道这些答案, 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科学的兴趣。引发问题可以运用悬念、实物、实验、故事、录像、描述、游戏等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不好静, 如果在教学中, 充分注意到这一点, 努力发掘教材中适合于学生活动的一些因素, 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动的一些因素, 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 在教学”摩擦力”一课时, 我先让学生猜想:同一辆小车分别在光滑的斜面上行驶和在粗糙的斜面上行驶, 所受到的摩擦力是一样的吗?如果你认为不一样, 那汽车在哪个斜面所受的摩擦力大?学生有的说是一样, 有的说不是。教师告诉学生“是”与“不是”都是一种猜想科学研究方法, 一般是遇到问题后, 先提出猜想或假设。即:遇到问题———猜想或假设——进行探究——得出结论。利用这种方法, 我要求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并及时进行引导, 把学生的每项探究结果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 最后学生通过大屏幕上显示的探究结果就很容易地归纳总结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规律。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表扬和鼓励学生, 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 使他们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 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这往往抑制了学生的发展, 特殊是以独创性和大胆质疑为特征的创新行为的发展。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丰富多彩, 但是缺乏了实践意识, 这会导致学生创造能力的下降。人才内在素质的形成与提高有赖于外部环境的影响, 没有必要的外部条件起作用,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无法形成的。所以,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动手的机会, 要交给学生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 使学生具有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 并不断激励和加深学生的行为发现者的愿望, 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3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良好的氛围是好奇心萌芽逐渐转变为创新意识的有利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为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去自主探究和发现。教师要给学生更多参与和表达的机会,并且不会把教师个人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做到人人平等,对有个性、有创意的简介和说明都给予鼓励。同时,师生之间亲密的交谈也是激发学生创新必不可少的途径。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科学实验活动,并且相互信任和帮助,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敢于尝试创新。

例如,在教学“尺的使用”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不用尺,想办法测出科学书本的长度,学生课桌的长度和教室的长度。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自行探索,并观察学生的行动,教师会观察到学生有用手测量的,用脚测量的,还有用其他事物代替尺来测量的。然后教师应在实验得到结果后,表扬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又在行动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还慢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提供有利的创新条件

勤学善思是一切创新的开始,质疑也是创新的起点。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小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动、喜动的特点,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提供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创造。教师要利用好每一次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疑惑,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解“测量水的温度”这一内容时,教师应带着学生进入科学实验室,通过让学生亲自做实验,了解这一小节的内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教师首先和学生确定实验课题,提问学生应该怎么测量水的温度,这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表扬,并再详细说明测量的过程。先准备好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然后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往下做:1.一个烧杯盛冷水,一个烧杯盛热水。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3.测冷水的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冷水的烧杯中,观察,读数。4.测热水的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热水的烧杯中,观察,读数。5.得出实验结论。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学生,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放入水中时,下端不能碰到烧杯的底和壁。实验过后,学生测量的数据会有不同,这时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让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思考问题擦出的火花会点燃学生心里创新的火苗,让学生逐渐形成创新意识。

三、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小学科学书本上的知识虽然丰富多彩,但缺少自主实践内容,这样学生的思维空间还是停留在教师灌输的知识联想中,导致创新意识下降。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尽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具有广阔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4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创新教育意识。由此可见,只有继承的好,才能有创新,这是创新的基石。同时也对教师有了更好的要求,不仅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注重知识的发展性、联系性和有用性。要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立体思维空间,也就是说要将传统教育重知识的积累转移到知识创新上来。以下是我通过课堂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多提几个“为什么”

学生有了问题,才会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来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了问题才会得到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自然现象,通常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按部就班地讲授。而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程度,让学生在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后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例如:在刚刚给三年级的学生上课时,由于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科学课应该学习什么知识。于是我利用美丽的风景图片,生动的自然界中动物们的故事,教室里那些各式各样的实验仪器,还展览了大学生们制作的植物、种子、树叶等标本。学生对这些事物都非常感兴趣,看得津津有味。看着看着,学生的问题就接踵而来了。“种子是如何被制作成标本的?”“为什么手电筒会发光?”就这样,孩子们开始知道在课上提问题了,这也正是我所期盼的,于是,每节课下来,孩子们都围在我旁边,告诉我,“老师,这节课我知道了蟋蟀是靠煽动翅膀发声的。”“老师,我下课要去采集更漂亮的鹅卵石。”每当看到孩子们能够在课下有所收获,我都把它当作工作中最大的快乐。尤其是看到孩子们在课下能够制作出一株株精美的植物标本,我更是高兴万分,并且把优秀的作品帮助他们塑封起来,好好的保存。

二、敢让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科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而更新和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且要不断的给予表扬和鼓励。例如:在讲述“ 反冲”一课时,教学中设计的瓶子喷水实验,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当水从瓶底喷出时的方向和瓶子转动的方向是相反的,但是教师提出让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像时,要对他的看法给予肯定,鼓励学生观察的现象仔细,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当瓶子转动的快时,水喷出的方向是怎样的,学生就会顺着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准确地说出实验结论,从而达到实验目的。我们要对学生错误的结论或见解给予正确的引导,注意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打消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要敢于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和做法。对不同的知识的看法只有经过实际的实验操作才能定下准确的结论,这样,既能激励学生下功夫认真钻研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

三、敢让学生提出我自己来

刚刚从事自然教学,做实验时刚开始,大部分实验我都是作演示,但是,上过一两次之后,我发觉这样的教学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理想。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不深刻。于是我先找些学生在课下了解他们的实际想法,问问他们想怎样上实验课,了解班里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和纪律情况。学生们大都想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或者分组实验。于是我在课下把各个年级每节课需要的实验仪器和教具都事先整理和分配好。把每种仪器的使用说明都仔细阅读并认真研究。恐怕学生在操作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在每节课实验前,我先介绍每一样实验仪器,然后介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讲实验步骤。这样一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渐渐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技巧。我也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来了。

四、敢向学生学习

教师应抱着和学生相互学习的态度,向学生虚心地请教。在课堂上要经常表扬和鼓励学生,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使他们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以独创性和大胆质疑为特征的创新行为的发展。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有所创新。例如:在“摔不碎的鸡蛋”活动中,孩子们积极性万分高涨,为了能成功地表演鸡蛋从三层高的楼顶上往下扔但摔不碎,他们真是开动脑筋,煞费心机,到处采集各种各样的材料,精心设计,细心制作。后来我召集了一部分学生对这次活动作了一次讨论,他们讲自己的制作思路,同学们谈他们对活动看法,当时我给予了他们大力的表扬并适当地给予了物质奖励,我由衷地佩服他们有如此深刻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我体会到,教师真的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而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

五、敢打破各种条条框框

教师要是能够打破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条条框框,开创一种崭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定会得到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目的是要孩子知道知识是什么。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我们把认识知识是什么倾向于研究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综合分析等更方面的能力。改革后,我们把考核成绩的60%放在学生的实验、小制作的实践能力上,20%放在学生平时学习知识的态度和效果上,只有20%是学生期末的考核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减轻了学生的过重负担,又表现出了孩子真实的学习能力,受到了孩子的赞同。

六、充分认识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的关系

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丰富多彩,但是缺乏了实践意识,这会导致学生创造能力的下降。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要交给学生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使学生具有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并不断激励和加深学生的行为发现者的愿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授磁铁游戏这一内容时,单纯地向学生介绍或者让学生观察磁铁的形状,并不能使学生深刻地认识磁铁,理解他的性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允许他们带着磁铁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去试验,比一比,看谁能发现磁铁的秘密,这样既能激发孩子急切想发现问题的学习积极性又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从学生的实践中被突破了。由此可见,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

在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5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教育进步,科技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之一。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创新是教育的灵魂,犹如是一棵大树之冠。它决定着现代教育发展的水平。小学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的基础性决定了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承担的历史使命。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近一百年以来仅莫言一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得不反思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养成教育被忽视,语文教育的标准化,教学程式化,教学内容单一,评价体制的滞后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中国现代建设和实施科教兴国客观需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语文学科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6

一、创造解决数学问题的开放教学

课堂教学应是开放式的教学,这里的开放教学是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学生问题解决的不同状态,正确的、错误的,都可以成为学生交流讨论的共享资源,同时教学更重要的是展现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呈现学生问题解决的结果。开放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问题需要自己去选择信息、检索已有知识并尝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更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特别是在一个单元中第一教时的问题创设时,应把数学知识镶嵌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这个接近生活、真实、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内容或技能,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面对这个问题,需要采取新的认知加工策略,从内心产生需要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动力。

二、培养数学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

数学教学不可能把各式各样的数学问题一一讲全,把解答的方法都教给学生。数学教学的功能是帮助学生习得数学问题解决的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并引导他们灵活应用这些方法,适应问题的千变万化,即

“策略”。小学生具有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如今数学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学社会化与社会数学话的观点广泛体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现代教学的支点。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只满足于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公式的推导等过于形式化的方法了,还应重视如何从问题出发,通过寻找突破口,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并通过对关

键问题的分析研究去认识、解决问题。

一、把握数量关系

应用题的特点是用语言或文字叙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一件完整的事情。它由已知条件和问题两部分组成,其中涉及到一些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就是分析好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一步步进行推理,由已知推理未知的过程。层层深入,那怎样使学生掌握好基本的数量关系呢?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对一些数学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要有彻底的了解。如:学生对乘法的意义不够理解,那么在掌握“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式时就有困难。

2.研究好基本的数量关系。学生学习一步应用题是在低、中年级,这时学生年龄小,他们容易接受直观的东西,而不容易接受抽象的东西。所以在教师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获得感性

知识的基础上,再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寻找各类应用题的解题关键

小学数学应用题主要有平均数问题、行程问题、归一问题、工程问题、分数与百分数问题,比和比例等。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后,能否顺利地解答应用题,关键在于怎样入手分析。每种典型应用题都具有特殊的结构与特定的数量关系,通过具体的例题,在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都可以找出特定的解答规律,这些解答规律,还可以用某种形式固定下来。

1、平均数问题

解答求平均数问题,一般要先求出总和与总份数,然后用总和除以总份数,得出每一份是多少。即

平均数是多少。

总和÷总份数=平均数。

例 一个农场种两块玉米试验田。第一块2.5公顷,平均每公顷产玉米6750千克;第二块1.5公顷,共产玉米11250千克,这两块地平均每公顷产玉米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这是一道求平均数的应用题,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总和与总份数,再求出平均数。然而,学生经常把总和与总份数弄错而产生错误的解法。要防止产生上述错误,要注意透彻地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及它的求法。为了建立总和与总份数的概念,初学求平均数时,可分三步解题,即先求出总和,再求出总份数,最后求出平均数。当解题熟练以后,可以取消分步解答而用综合算式解答。

2、归一问题

复合应用题中的某些问题,解题时需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一个单位量的数值,如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单位物品的价格、单位时间所行的距离等等,然后,再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求出结果。这样的应用题就叫做归一问题,这种解题方法叫做“归一法”。有些归一问题可以采取同类数量之间进行倍数比较的方法进行解答,这种方法叫做倍比法。

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位量的数值,再根据题中“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速度”等句子的含义,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求得问题的解决。

3、行程问题

反映时间、速度、距离三者之间关系的应用题一般称为行程问题。行程问题的内容相当广泛,目前小学数学教材中行程问题主要涉及相向运动中的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是研究两个运动的物体,从两个不同的地方,沿同一条路线同时(或者不同时)出发,作

相向运动。因此,它有三种基本形式:

第一是已知甲、乙的速度和相遇的时间,求距离;

第二是已知甲、乙的速度和距离,求相遇的时间;

第三是已知距离,相遇时间和甲(或者乙)速度,求乙(或者甲)速度。

三、鼓励创新,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提出问题开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激励学生能大胆质疑,乐于讨论,对数学活动充满热情,敢于提

出问题并积极主动地从事探究活动。

在教学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的“比一比”时,老师创设了和学生比高矮的情境,目的是让学生说“老师比我高,我比老师矮”,但有的学生提出了“我长大了会比老师高”,这是教师在备课时所没有考虑到的。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在知识与技能上“使学生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体验„高‟、„矮‟的含义,并通过合作交流,体会互相学习的乐趣”。孩子是用发展的眼光想到若干年以后的变化,并将所学的知识用语言表达出来,当然值得肯定。教师对学生独到的思维方式进行

了表扬,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再如,在一次素质教育开放周的研讨课上,一位教师在进行“十几减9、8”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在课将结束时,一位学生问:“老师,12-9,2-9不够减,我是倒着减的。先用9减2得7,再用10减7得3,因此12-9=3,这样做可以吗?”开始会场非常安静,片刻之后,这个问题就像一颗“炸弹”抛了出来,在场的老师们议论纷纷,显然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不仅是授课老师没有想到的,就连听课的老师们也为之一震。授课老师不仅没有批评这位同学,而且对他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了高度评价,并且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教学方法,及时组织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这种做法不但是合理的,而且有很强的独创性。

四、创设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时,展示教材中“作业评比”的情境图时,就可以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把这三个小朋友以本班学生的名字来称呼。也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本班学生评比栏中得红花的数目相比,或以学生看课外书的数目相比等等,让学生从自己非常熟悉的情境中去搜集信息,再想一想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周围,只要用心就会发现数

学问题,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善于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并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教学“分一分”时,教师出示了许多水果和蔬菜,让学生分一分。至于怎样分,按什么标准分,教师不做任何提示。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找到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形成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有的是按水果和蔬菜分的,有的是按不同的颜色分,有的是按吃法的不同(生吃和做熟了吃)分的。值得一提的是,还有的学生进行了二次分类,先按水果和蔬菜的标准分为两类,每类中再按颜色不同分,利用多种分类的标准进行细化。这个结果是小组合作交流的结果,是出乎教师意料的结果,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探索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问题“再创造”,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再创造”的动机和创新的意识。再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算法。在探究时,教师不去过早地讲述算法,只是提出问题:“你可以借助学具,也可以用别的方法,小组讨论一下,看你们组能想出几种方法?” 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去尝试、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有的组用数数的方法,有的组用小棒来摆,有的组用口算,得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在交流用小棒摆的方法时,同学之间互相启发,得出了五种摆法。并初步认识到:这五种摆法虽不同,但大都有满10根捆一捆的过程,从而悟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都注重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他们的回答不作指向性的评价,而让各组之间进行评价、补充,再经过全班学生的进一步研讨,让

学生自己去感受并选择最优化的方法。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地摆小棒、说过程,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会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而且培养了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同时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组与组的评价、补充中还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反思意识。

六、联系实际、应用拓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提高与发展。

提高学生问题解决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也可以不到校外,而通过模拟现实,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如在教学人教版“认识人民币”知识之后,在教学中,教师腾出一定的时间,创设“模拟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演练中学习“买卖东西”。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识别商品,会看标价,会拿钱找钱,并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回家帮妈妈购买物品,达到了“虽课已尽,但学习仍在延伸”的效果。真正实现了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师除努力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之外,还应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在现实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去实践。面对现实问题,学生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也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根本所在。如在学校要举办“秋季运动会”时,我们给学生上了一节“学校运动会活动课”。学生对这个就在自己身边的题材很感兴趣,当教师提出在召开运动会中可能会碰到哪些数学问题时,学生积极性很高,纷纷谈了自己想到的问题:(1)运动会几时开始,几时结束,一共经过多长时间?(2)共有哪些比赛项目?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参加?男生几人?女生几人?(3)每个比赛项目各奖几名?我们班能有几人获奖?……学生提的问题与教师事先考虑的并不完全一致,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捕捉学生的问题展开讨论,于是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请同学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将教学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融为一个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实现

解决问题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同步发展。

表现为:积累了一些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常灵活地应用方法解决问题;对合理地使用方法有所

体验、有些经验。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意义也在于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数学活动体验方法、形成策略,而不能把目光仅仅定格在答案上。由于小学生各个年龄阶段认知水平不同,第一学段(1-3年级)的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较多的是采用动手做、寻找规律、画图、尝试、列表等策略,第二学段(4-6年级)的学生,除了采用上述这些策略外,已经开始发展到较多的运用从简入手、逆推等策略了。因此数学教学中可对小学生以下几种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常用的策略和方法加以引探:

⑴ 动手做

例如探究“梯形的面积方法”这一问题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纸片梯形,把实际操作策略的选择权留给学生,学生将这个问题转化为一个已知的问题进行推导研究。学生在自主探索实现操作策略的多样化:有的学生将它拆为两个三角形;有的通过割、补将它转化为长方形;或者通过再做一个全等的梯形,然后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种开放性的操作策略,不仅有可能获得问题解决,而且还

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⑵ 寻找规律

寻找规律是数学问题解决中最常用并且有效的方法。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先退到简单特殊的问题,通过观察,找出一般规律,然后用得出的一般规律去指导问题的解决。

⑶ 画图

有这样一个问题:“一只蜗牛从5米深的井底向井口爬,它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滑下2米,那么要几天爬到井口呢?”大多数学生是这样想的:蜗牛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滑下2米,就等于一天爬1米,井深5米,那不就是要5天了吗?通过引导学生在纸上画图,拓展了思路,帮助他们找到了问题解决的关键。第一天爬3米滑下2米等于只向上爬1米,第二天同样是这样共爬了2米,第三天再爬3米就直接到了井口不会再滑下去了,所以只需3天就可爬到井口了。用画图的方法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能帮助学生迅速地搜寻到问题解决的途径。

⑷ 尝试

问题“每条船最多可坐6人,44名学生需租几条船?”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索。生1:7×6=42(人),7条船可做42人,多2人,需租8条船;生2:6个6个地加,共加8次后还有2人,需租8条船;生3:从44里依次去掉6人,去8次后还有2人,需租8条船;生4:7×6=42(人),7条船只能安排42人,9×6=54(人),9条船太多了,所以8×6=48(人),比较合适的是租8条船。尝试的策略就是多种方法的“试误”过程,不同的学生个体有着不同的数学水平,因此学生采用的学习方式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尝试的策略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结果。

⑸ 列表

当学生面对问题“甲、乙两台机器一起加工零件共28个。甲每小时可以加工1个,但每工作1小时要暂停3小时,乙每小时可以加工2个,但每工作1小时要暂停1小时。那完成任务需要多少小时?”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如能将问题的条件信息用表格的形式列举出来,那对表征问题和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⑹ 从简入手

问题:“两个点可以连成一条线段,请你算一算:N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可以引导学生从探究简单问题得出的结论如3个点可连成3条线段,4个点可连成6条线段,5个点可连成10条线段,从而推广到一般情形:有N个点可连成N×(N—1)÷2条线段。

由于人们在认识问题是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一般。所以,当学生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感到束手无策时,可采用退的策略,从复杂的问题退到最原始、最简单的同构性问题,对它作一些探索,借以找

到解题的灵感及突破口。

⑺ 逆推

问题:“一根竹笋,从发芽到长大,那么长到5分米时,需经过多少天?”解决这一问题从正面进行思考难以得出结论,引导学生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也就是从所求的目标状态出发,进行分析法思考。本题从“每天长高1倍,经过10天长到40分米”可知,第9天时长到20米,第8天时

长到10米,第7天时长到5米。

通过学习我们收获很大,如何在小学课堂上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究,不断的提升。

一、名词解释。1. 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认识数学世界的一个最重要途径,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其实体现了学生探究、推理、验证等数学思维能力,也为学生利用数学学习能力认识

现代化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数学阅读。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学会阅读是学会学习的基础。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与其他阅读过程不同的是,它还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

二、低年级小学生解决问题的现状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拿到题目,无从下手,有的停住笔头不动,有的苦思冥想眉头紧锁,有的甚至马上呼喊求救:什么意思啊?怎么做啊?这时,如果老师将题目读一遍,甚至读到一半时,就有学生喊:“哦,原来如此!”马上列出解题算式。这说明学生的阅读能力极大地影响着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数学阅读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量少,理解问题时常出现错误或偏差,影响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甚至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小学科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7

一、呵护好奇心, 激发创新意识

好奇是创新意识生成的前提, 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好奇心是推动学习重要的动力, 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好奇心, 就能主动钻研、探究。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让他们动手、动脑, 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研究。教学《小电珠亮了》, 学生在认识电池、小电珠和导线等材料后, 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的“玩一玩”, 用多种方法将一节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电珠组装起来, 使小电珠发光, 从而把学生玩电池、导线和小电珠的好奇心引向研究简单电路的组装方面上来。这个过程, 教师没有告诉学生怎样做, 而是让学生自己尝试、自行探索, 自己想办法努力地去做。随着一个个小电珠的发光, 得意、喜悦、自豪等表情明显地写在了同学们地脸上。情趣盎然的组装活动, 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欲和求知欲, 又使他们在想与做的过程中, 发挥自己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和操作潜能, 并不断触发创新火花。

二、创设情境, 点燃创新火花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开始, 是创造的基础, 是创新的起点。科学教学中, 教师应精心设置疑惑, 激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 教师首先演示:用一塑料杯倒扣在浮在水面的乒乓球往水底按, 乒乓球被“压”入水底;再用小刀把这个塑料杯的底划破, 水底的乒乓球慢慢地“浮”上水面。教师抓住学生感到有趣、好奇的契机,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分组实验: (1) 实验时, 看到了什么现象? (2) 为什么乒乓球一会儿被“压”入水底, 一会儿又“浮”上水面? (3) 通过这个实验,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在多种感官参与的实验、观察、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 探究关于空气占据空间的诸多问题, 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三、动手操作, 加深创新体验

动手操作是智力结构的五大要素之一。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动、喜动的特点, 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 并在参与操作实践的过程中思考、发现和创造。《溶解》单元中, 学生通过实验知道食盐和高锰酸钾能在水中溶解后, 就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在水中溶解?这时, 教师不须讲任何解释, 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找答案, 让他们将油、糖、面粉、粉笔末、沙子、石头等物体投入水中进行实验, 通过实验找到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在水中溶解, 像油、粉笔末、砂等物体都不能在水中溶解。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不但获得了知识, 提高了实验技能, 还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利用网络, 扩大信息范围

在科学探究中, 学生经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疑问, 有些疑问连老师都难以解释清楚, 而学生恰对这些问题最感兴趣。比如学习太阳系时, 有学生提出:“有没有外星人?木星、火星上有哪些物质?”等问题, 像这些问题, 单凭教科书上没办法解决, 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从图书馆借来有关这方面的书刊, 或借助网络进行网上搜索。比如在《动物怎样保护自己》一课中, 由于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很多, 教师不可能把动物保护自己的所有方法都教给学生, 学生研究的兴趣又各不相同。教师可利用网络信息教育教学资源把各种动物保护方法制作成学生可以查阅的资料,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来确定先研究哪一种保护方法, 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如果条件允许, 甚至可以让学生到校园网或者互联网去搜索信息。

五、立足实践, 拓展创新空间

在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就是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优化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上下功夫,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以为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巧用思维火花,激发创新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对一些学生提出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要轻易去否定。那些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的,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想法或问题,恰恰可能是学生一瞬间产生的实现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例如:在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时,要比较0.38和0.5谁大,我教给学生从高位起一位一位比下去的方法,十分位上的5比3大,那么0.5就大。但有个同学立刻就想到0.5可以化为0.50元,那么0.50就比0.38大。虽然我觉得加0的方法可能麻烦一点,但想到加0后学生看起来比较直观、容易理解,所以,赞成他们可用其他的方法,并及时表扬这位爱动脑筋的同学。这样,学生的创造积极性、主动性得以保护和

发挥。

二、实现教学民主,提供创新氛围

“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首先要做到多给学生一点民主。教师应把自己变成一位朋友、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鼓励思考,保护创新。这样能促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教师还要想办法为学生提供一题多解,多向思维的材料,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创造性。例如:“某修路队计划修一条长3200米的公路,前5天修了全长的20%,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多少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讨论交流,就从不同的角度列出了算式:

(1)(3200-3200×20%)÷(3200×20%÷5)

(2)[3200×(1-20%)]÷(3200×20%÷5)

(3)5×[3200÷(3200×20%)]-5

(4)(1-20%)÷(20%÷5)

(5)5÷20%-5

三、强化合作探究,增强创新精神

学生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同伴的认可,而合作教学则充分地把个别化与人际互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相互激发中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百以内进位加法”时,我出示例题:18+7。创设情境:一支钢笔18元,一个铅笔盒7元,一共要付多少钱?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多种计算方法。同学们积极参与,通过讨论与研究,找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小组说:“我们先用8元加7元等于15元,再用15元加10元等于25元”;有的小组说:

“18元可以分成15元和3元,我们用3元加7元等于10元,10元再加15元等于25元”……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了算理,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百以内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

四、鼓励大胆猜想,培养创新能力

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它可以导出新颖独特的思维成果。在认知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各种猜想。这些猜想有的正确,有的错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检验,克服盲目猜想,引导合理猜想,去探求

新知。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易受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影响,作出“个位是3的倍数的数能被3整除”的猜想。对此,教师出示如下两列数引导学生观察、验证:

133 223 46 176 329 149

51 342 234 57 36 372

提问:第一行六个数的个位都是3的倍数,它们能否被3整除?通过验证,学生意识到原先的猜想是错误的,心中充满疑惑,顿时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油然而生。这时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观察第二行数:第二行的數能否被3整除?这六个数的个位有什么特点?你想到什么?接着指出:看来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不能只看个位,也与数的排列顺序无关,那么,究竟与什么有关,具有什么特征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又能重新作出猜想……对这些猜想,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行验证,从而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在这过程中,学生以主人公的姿态参与新知形成的全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而且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洪泽县东双沟

在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9

【论文摘要】

本文结合近二年来我校开展小学科学教学及科学探究活动中的经验,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了解学生,协助学生,给学生选择适合的探究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其评价,提出了让学生走上一条正确科学探究性活动之路。

【关键词】

选择探究主题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能力评 价

小学科学课程是将自然科学作为一个整体为中小学生设计的国家课程。为更好地了解小学科学课,走进小学科学教学课,区分好自然教学与小学科学教学,借此机会跟各位同行谈谈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点看法,以此来给大家一点参考的信息,以便日后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能注意到有关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问题。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摹仿的抄袭”。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我们必须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基础教育,要从培养科学探究品质、科学探究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科学探究动机等基本素质开始的教育,也是培养未来发明者、科学家的启蒙教育。世界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科学探究和发明,我们不应该把人才视着为现代化技术的附属品,而应该看成为主宰。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学校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当前最主要的是冲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专轨,培养学生创新的良好素质。以下从我们现有的科学教材来谈一点看法:

一、鼓励学生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我们学完了教材的一些课之后,要做好学生新的科学探究工作,每一学期要给每一个学生至少一个探究主题,这个主题要适合及选择的范围。对小学生而言,题目若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必会提高其参与的兴趣,如洗头水的试验及调查、食物的脂肪含量、冷藏食物知多少、电蕊寿命、面粉的拉力、头发的盛重力、不同洗衣粉的清洁能力、厕纸的吸水能力。其实以上例子包括不少有趣的题目,大部分的内容既和日常生活有关,亦可进行科学探究,而过程和所需器材也不复杂。例如:电蕊寿命——学生可利用电动玩具来测试不同牌子电蕊的寿命;头发的盛重力——学生可向家人或朋友搜集数根头发,然后绑上砝码或适当又已知重量的对象如硬币,测试过程中,增加重量直至头发被扯断为止,若可行的话,可尝试找出年龄或性别与头发盛重力之间的关系。近两年来我校在申报“绿色学校”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我们从“绿色学校”中的有关环保问题出发,提出大量有关适合这方面的探究主题。例如:校园植物的调查、学校绿化率、学校周边环境、废旧电池的回收„„,这一些都是很好的活动主题,而且也很适合小学生的思维。

二、引导学生去探索,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寻找答案。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做、用自己的嘴巴去说„„十分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周围事物,鼓励孩子提出问题。问题提出来后,教师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设计好实验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和相互讨论。在教师引导和建议下,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实验、搜索证据、观察、提问、设想和验证。孩子们要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想法、活动情况,与正确答案相比较。

通过几年的小学科学教学,我们在教学中都能感受到儿童喜欢提问题的天性:“天为什么是蓝色的?”、“恐龙是怎么灭绝的?”„„,除此,还能感受到儿童回答问题的逻辑:“打雷是因为云彩没长眼睛!”、“太阳把地上的水吸走了!”„„。这些可贵的“天性”应变为更为成熟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这不仅是科学家需要的,也是21世纪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假设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所做的可能性回答。例如,对“物体遇冷会收缩吗”这个问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生活经验提出各种假设:“物体遇冷会收缩—人冷了就会缩起来”,“物体遇冷不会收缩—教室里的桌子就没有因为冬天而变小”,再如:“把纸和球同时从高处放手,猜哪个先落地”的假设活动,是想让学生分析自己的假设,并在假设的过程中发现:根据经验提出的假设有时是错误的,经验也可能造成假象。我们再用两张同样重的纸(其中一张揉成团)重复上面的实验”是一个拓展活动,同样说明根据经验提出的假设不一定可靠。而搜索证据是通过观察、实验、测量或从可靠信息源那里获取用以回答问题或验证假设的数据及资料的活动。许多重要的科学结论都是建立在假设与搜索证据的基础上的,如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因此做为一位科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时要注意做好下面的工作:

1、提出问题,而不是直接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机会。

2、提供一个适用于学生的计划方案,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考虑。

3、经常比较计划和实际的探究过程,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预见。

4、在教学上或活动结束时要经常讨论,提议学生去思考如可改进探究方法。

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中的合作能力。

在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中,比较普遍采用的是教师讲实验内容学生听,教师演实验方法学生看,教师提问实验结论学生答的“满堂灌”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不利于主体精神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自己设计实验。具体做法是:把实验的目的、名称、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要素设计成空白实验报告提供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阅读、思考、研讨,共同填写实验报告,等于是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操作、观察、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了教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共同填写有关内容。教师巡堂只做启发和点拨。在确定了实验步骤后,各小组按照自己确定的方法独立地操作、记录和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计算机的普及既为共享资源和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也容易使人进入一个自我封闭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以合作学习进行引导。

四、注重探究方法和过程的评价,鼓励探究结论的原创。

一提到评价,老师们往往会联想到考查、考试。其实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涉及到许多方面,考查、考试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在科学课的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问题作了详细的叙述。标准中强调“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探究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探究过程。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他们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实验中的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对观察、实验中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质疑、交流、评议等能力的提高;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等过程中都体现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这些方面都是评价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这是单纯以一纸试卷所不能体现的。只有注重了探究过程的评价,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另外,评价的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只是考试这一种形式。例如:在平时为学生建立一个探究过程的纪录本,及时记录学生的各种变化,从发展变化的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实验竞赛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完成一定的自然环境、自然事物或自然现象等的考察研究,撰写考察报告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等等。在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时,应让教师、学生、家长甚至社会成员参与。总之,应重视学生的评价,应有一个公正、积极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最后,我们相信我们每个教师都能坚持不懈地把学生科学探究活动开展下去,上好每一节科学课,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从中领悟到科学的含义及探究科学的方法,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解决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差生的问题,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和进步。让所有的学生掌握探究的思维方法、感受探究的乐趣,培养出我们具有创造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科学始于好奇,发现始于观察。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说:“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可以这么说,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宏伟目标的实现,起始于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观察是科学成功的先奏

世界著名的侦探小说家——英国的柯南道尔在爱丁堡大学医科系就学时,医科教师贝尔第一次给他们上课,将一只装满琥珀色液体的杯子放在前排的课桌上,说:“这是一种特效药水,让我们大家尝尝它的味道,我先做个样子,你们学着我的样子尝。”说完,贝尔先用一个手指在杯中药水里蘸了一下,然后放进嘴里吮了一口。学生们依次走到杯前学着老师的样子尝药水,尝过之后,全都皱起了眉头。贝尔问学生:“你们观察到什么没有?”学生听了,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柯南道尔也不明白,站起来问:“老师,您不是让我们学您的样子尝药水的味道吗?”贝尔笑了笑,说:“对。”他让柯南道尔坐下,伸出右手的两个指头对学生说:“我是要你们学着我的样子尝。刚才我蘸药水的是食指,而放在嘴里的却是中指,因此实际上我什么也没尝到。而药水的味道很不怎么样,我已经从你们皱着的眉头上观察出来了。你们不观察,所以吃苦头,要记住,观察是科学成功的先奏。”

二、科学观察的含义

什么是科学观察? 观察,是指人们对周围存在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基于研究者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理解。但是,科学的观察,并不是指人们对观察的一般理解,即不仅仅是“仔细察看”,而是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对自然的、社会的现象和过程,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科学观察就是对观察对象的精确描述,观察能力就是能够对观察或研究对象从多方面感知并进行精确描述的能力。科学的观察至少主要包括这样几层意思:

(1)丰富细致的信息。就是要尽可能“观察”到更多的东西,找到更多的观察点,发现更多的差异点。当然“观察”得越仔细,“观察点”越多,“观察”到的东西就越多。

(2)准确细致的描述。观察不仅是“观察”到了什么,更重要的内容是被观察到的东西是什么样,也就是有哪些具体的特征。对这些特征的描述,除用语言文字外,还可以用图画、图片,但更多的科学观察,特别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更强调的是数据的搜集,通过借助某些测量工具对观察到的东西进行定量的描述。

(3)客观真实的记录。科学观察的意义在于观察结果的分享和观察资料的积累。因此科学观察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对“观察”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不但要如实记录“观察”到了什么、“观察”到的东西什么样,还要说明观察者是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观察的、是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观察”的。以便重新进行检验,或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发现。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

人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学习中培养,在实践中锻炼起来的。特别是对学习自然科学的人来说,观察能力尤其重要。要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地、认真地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习惯、兴趣和能力。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每个人由于观察敏锐性的差异,在同一件事物的观察上出现不同的兴趣,注意到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因此,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是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为了锻炼观察能力,要培养每个学生广泛的兴趣,这样才能促使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进行多样观察。同时,还要有中心兴趣。有了中心兴趣,就会全神贯注地对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的观察。有的学生喜欢观察星空,特别是对银河、火星、月亮等观察兴趣很浓,能长期坚持并写出观察日记。这样就可以增长知识,打开思路。有的学生对植物很有兴趣,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从播种、发芽到发育、成熟,并做了大量观察日记。教师也经常给以指导,辅助以必要的知识。这样做不仅极大地培养了学生们的观察兴趣和持久的观察力,也提高了他们对事物发展全过程的表达能力。观察兴趣,还能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少年儿童对自然界的岩石、流水、风、雨、霜、雪、露、电、雷、动植物等都很有兴趣。时间久了,观察的兴趣和习惯就养成了。

(二)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

通过直接体验,积累对自然现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对事物进行科学观察的能力和习惯。为了有效地进行观察,更好地锻炼观察力,掌握良好的观察方法是必要的。

1.确立观察目的。对一个事物进行观察时,要明确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达到什么目的,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把观察的注意力集中到事物的主要方面,以抓住其本质特征。目的性是观察力的最显著的特点,有目的观察才会对自己的观察提出要求,获得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锻炼。反之如果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对事物熟

视无睹,你的观察力就得不到锻炼。例如《花的构造》,学生只是按平常的方法去观察花的话,往往只是注意到漂亮的花瓣。相反让学生有目的的去观察的话,除了色彩艳丽的花瓣,他们还会观察到花的萼片、雄蕊、雌蕊等。例如《养蚕》只是泛泛地看,就不能发现蚕在一生中每个细微的变化,不会对蚕这一生变化有深入的了解。确立一些观察的目标:蚕的一生经历哪些变化?蚕宝宝它是怎么样长大的,是怎么蜕皮的?什么时候开始吐丝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茧里面的蚕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在实践时观察就会非常的仔细,同时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每天从蚕的颜色、形态、身长以及身体变化等方面进行记录,收获会更大。当他们想了解这些内容的时候,再去观察一定带着目的性。只有带着目的性的观察才是有效的观察,才能尽快提高自己的观察力。

2.制订观察计划。在观察前,对观察的内容做出安排,制订周密的计划。如果在观察时毫无计划,漫无条理,那就不会有什么收获。因此,我们进行观察前就要打算好,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按顺序系统进行。观察的计划,可以写成书面的,也可以记在脑子里。像《校园里的小动物》一课,没有布置学生制订详细的观察计划之前,汇报交流时他们往往只能宽泛的说说在学校里看到哪些小动物,而具体地“小动物是什么样,有多大,在干什么,周围是什么样的环境,它们对外界刺激有什么反应”等这些问题能不能详细描述。因此,在观察之前应让学生首先制订观察计划:观察哪一种动物,观察这种动物的哪些方面,到什么地方去观察,要注意哪些事项等等。这样,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取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再如《太阳和影子》,在行动之前首先要制定观察的时间、观察的对象,观察的内容以及怎么样进行观察和记录,并且事先进行预测。制定好这些计划后,再按照计划去进行观察。这样观察到的效果与没有计划、随心所欲的看的效果截然不同。

3.选择观察方法。根据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选择适合的观察方法。大多数同学缺乏生活经验和独立、系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或者看得粗心、笼统,甚至观察的顺序杂乱无章。观察任何一样事物,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才能很快地找出事物的特点。观察的顺序,或从远到近,或自上而下,或由内而外。不同的顺序、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就有可能不一样。例如《花的构造》,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确我们应该怎么样进行观察?“随意用手去撕开看,行不行?”“怎么样观察,能够比较完整的看到花的每一个部分?”“从里面到外面,这样的方法好不好?”引导学生找出恰当的观察方法:从外到里,一层一层地进行解剖,解剖后按顺序排列好。《骨骼》一课,学生观察人体骨骼模型时,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到某一块或某几块骨头上,不能比较系统和全面地进行观察。教师在学生进行观察前,就要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观察方法和顺序,启发学生思考:人体的骨头有很多块,我们怎么样去观察?我们可以将人体的骨头分成几个部分去观察?每个部分的观察,是不是杂乱无序的看?怎么样观察才有利于我们对骨骼有个全面的了解?通过思考,让学生发现采用先面后点、自上而下、从前面到后面的顺序观察最为有效。

4.进行观察。在做好充分准备后,即可按照计划实施观察。在观察过程中按计划完成所确定的内容,在观察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没有想到的情况时,可以适当的调整观察计划。观察时要耐心和细致并使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要及时、客观的记录。例如学生观察蜗牛,发出的声音使蜗牛受到了惊吓,它缩到壳里不出来,这时,就不能再按部就班地进行观察。而应告诉学生要尽量避免发出很大的声音,静静地等待蜗牛出壳后再进行观察。在观察的时候,要注意蜗牛的反应,并且及时记录下来。再如《冷热与温度》观察热水变凉的过程,学生事先要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在观察温度变化时就不能等温度计液柱停止时再读,同时要注意视线与液柱顶端相平。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并及时提醒,有利于纠正观察中出现的问题。

5.整理观察资料。将观察过程中的记录进行整理,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总结归纳,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例如《斜坡的启示》一课,学生在进行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实验时,会观察到在不同的斜面坡度拉动同一重物,拉力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的数据,在实验完成后,需要进行整理和归类。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数据按类别不同分别进行填入表格中不同的栏内。最后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三)学生在观察中应注意的事项

观察应注意些什么呢?一要忌漫无目的。许多学生在观察事物时,东张西望,漫无目标,他们观察过的事物如过眼烟云,脑子里没有留下丝毫印象,因而总形不成观点。二忌片面观察。有的学生观察事物,只注意它的正面,不注意它的反面;只观察表面,不观察内部;只注意现在,不注意过去;只去注意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由于这种片面观察,他们所观察到的往往是一些假象,因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例如《热空气和冷空气》,学生在观察热空气的时候,往往只关注到了纸蛇的变化、杯子的变化,没有注意观察引起它们发生变化的条件,从而得出错误的观点。

(四)科学观察要遵循感知的客观规律。

观察和观察能力是在感知过程中提高的。因此,要培养观察力,就必须遵循感知的一些规律。也就是说感知的一些规律也成为观察的基本规律。如协同律,在观察过程中,有效地发动各种感知器官,分工合作,协同活动,这样可以提高观察的效果。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要求人们尽可能地运用视、听、味、嗅、触等感官进行感知。我们学习要做到“五到”,就是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通过多种感知的渠道,提高观察的效率。例如《一杯水的观察》,学生用眼睛看,发现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会流动的物体;用鼻子闻时,了解到水是没有气味的;用舌头尝时,知道水是没有味道的;再用手去摸时,感受到水的温度;这样比较全面的观察了水,综合的了解了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

通过长期不懈地实践和培养,教师可以使学生从漫无目的、杂乱无章、零散的观察逐渐养成了系统、全面、细致的科学观察习惯,这不仅可以使观察更为有效,也使科学实验更加准确,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贝弗里奇说:“培养那种以积极的探究态度观注事物的习惯,有助于观察力的发展。在研究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比拥有大量的学术知识更重要。”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细心的培养。作为一名从事科学启蒙教育的老师,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和长期观察的良好习惯。

在多层次实验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小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实验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我们知道,实验是引导小学生探究发现的要素之一,而实验又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启发性实验和整合性实验三个层次,那么,在不同的实验层次中,皆可通过不同的方式并有不同侧重的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文试就这个问题加以探讨,敬请同行斧正。“做好”验证性实验,在被动模仿中开发小学生科学探究的潜力

验证性实验通常是指在一致结论的基础上,小学生通过被动地模仿前人已经做过的实验过程所进行的验证结论的实验。这种实验的特点是寻规蹈矩,按部就班,这对小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影响。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或丢弃这种实验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不但能使小学生追寻科学家的探索足迹,能使初学者体会和领悟到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原理,而且这是快速步入通过实验探索自然奥秘大门的捷径,同时我们通过变换方式亦能达到开发小学生科学探究潜力的目的。

1.1在验证中求新,在求新中探究。在做验证性实验时,要多鼓励小学生思考本实验有没有比这种方法更好更直接的方法,在求新中探究好方法,如小学生在被动模仿老师的演示《冷和热》的实验时,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其中的变化规律。这时老师可鼓励小学生换一换思考的角度,让学生经历、体验由热到冷的过程,教者可问:你能用什么办法让热水冷下来?你怎么知道热水变冷了?这些问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接着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充分感知由热变冷的过程。教学实践中学生能够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并且能自觉地使用温度计和做些记录来形象地描述热变冷(或冷变热)的过程。通过反复验证,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就使小学生在仍然做这种验证性实验的同时,达到了求新而探究的目的。

1.2在验证中发散,在发散中探究。针对验证性实验中的某些问题可以通过小学生的发散思维来进行探究。如某些对照性实验,就可以让小学生自行设计出不同的实验组进行探究,像《植物与环境》的对比实验,就可以启发小学生用不同植物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环境等进行对照实验。当用这一组植物(或某一类环境)做实验时,可启发学生能否用其它的植物(或其他环境)代替,来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分析植物的长势为何有所不同?让小学生在实验中去找答案。

1.3在验证中求疑,在求疑中探究。在实验中鼓励小学生要经常问:这样做对吗?这样做好吗?能否那样做?如在鼓励小学生做验证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时,小学生质疑:完全淹没在水中的种子不能萌发是被水淹的原因吗?在得知了是因为缺少空气的原因后,又问:能否用给鱼用的加氧泵充气使种子萌发?接着教师鼓励小学生自行实验探索释疑。这些问题的提出并通过实验验证,小学生探究实验的潜力就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开发。2 “做活”启发性实验,在主动探求中发展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智力

启发性实验(国外称发现式实验),是在给出课题、提出要求、准备多种仪器用品等材料的基础上,由小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和操作步骤,并创造性地独立完成实验任务的实验方法。这种实验方式集增长科学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培养科研能力于一体,使小学生重在参与,在探究实验结论过程中发展小学生智力,而这种实验方法的掌握,将使小学生获益终身。其实验的一般步骤是:教师创造情境(或从录像、报刊、网上

查询),启发小学生思维——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及有针对性的假设——正确设计科学性、可行性方案(常有对照组)——按要求操作实验(常多次进行,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通过实验得出与假设相关的结论—进一步引申到实践中应用,同时检验整个实验的正确性。

2.1启发思路,唤醒探究意识。由于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现在小学生的思维又呈多极化状态,因此小学生自身并非是没有探究意识,而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启发,这里需要教师做一些工作,如科学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向小学生提供一些有探究价值的报刊和网站;开展一些相关的讲座;放一些无土无公害蔬菜栽培等内容的录像;带领小学生在学校附近进行生态系统状况的调查、分析和评价等等。实践证明,只要启发思路对头,就会唤醒小学生的探究意识。

2.2创设情境,激发探究行为。科学学习是以探究为核心的,因此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行为。如实验室全天开放,学校在可能的前提下应为小学生提供适当的实验设备和实验仪器等,为小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创造一定的条件;还应通过多种途径筹措一些资金让高年级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外出考察和调查,让小学生在大自然和新环境视野中迸发出新的探究火花;还可在放一段污水处理方面的录像的基础上,让小学生在思考启示中探究低耗、简捷处理污水的措施。还比如《热对流》的教学,就可围绕液体中有没有这种现象?怎样把冷水、热水分开?教者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实验用品和材料,通过情境的创设,启发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动手让小学生进行探究。

2.3评价导引,养成探究习惯。“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既关注小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把探究的过程、创新的“成果”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次课都依据实验探究的情况,实施定性与定量评价,引导小学生树立长期探究的习惯。还可定期留探究性作业(像设计一种检验种子化学成分的设计方案等);让小学生撰写与探究实验相关的小论文,用以考察小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同时把评价作为一种创造性实践,也可以让小学生进行植物嫁接、采集与制作简单的植物标本、小动物饲养条件的实验与分析等,都能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探究精神。3 “做全”整合性实验,在多维探索中培养小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整合性实验就是把各类有依从和制约关系的实验内容,通过一系列相关的多因子探究实验,完成一组或若干组实验任务的实验方式。这种实验方式通过多角度拟题、设计方案、分析矫正(相关实验间交叉、重合等因素影响)、思考结论、撰写综合报告等程序进行,相对单因子因素实验要复杂得多,故属较高层次的探究实验。在要求高年级小学生做此类实验时,应尽量将各种因素考虑周全,最终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3.1整合设计,树立整合意识。做实验,有时往往不是就单个因素进行探究,而是可对多个因素进行整合,在做一个整合实验中,探索多个方面的结论,从而使小学生树立整合意识。同时小学生无论何时做实验,都应在考虑得到可能的实验结果时,也要捕捉那些在做整合实验前并非设想但却在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要从许多科学家在研究科学中与真理擦肩而过的遗憾中汲取教训,要有求真求实的精神。

3.2整合实验,培养多维思想。把实验过程整合到一起,在实验中进行多维思想训练。如在做昆虫饲养的实验时,就有探究影响昆虫生活习性的因素(光照、温度、湿度、土壤、食性等)、探究昆虫的全部生活史(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生长状态等)、探究该种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若有害则探究防治方法,尤其是生物防治方法;若有利则探究保护与利用途径和方式)等。通过这种较为复杂的整合性实验,小学生自行思考、设计、操作、整合,由此培养了小学生的多维思想。

上一篇:后勤服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下一篇:初中数学的教学与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