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科学记录能力培养

2024-07-05

学生科学记录能力培养(精选12篇)

学生科学记录能力培养 篇1

学习的过程是对知识的积累过程, 学生能否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不仅仅取决于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同时与他们的知识积累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却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当老师讲解习题、试卷的时候, 老师只关注学生当时听的质量, 而学生只在乎自己当时有没有听懂, 至于课下, 他们很少去反思、记录。时间一久, 当他们再次遇到类似的题型时, 虽然有印象, 却很难顺利解答出来。笔者认为, 学习重在积累, 倘若我们只在意课堂讲解的效果, 而不去关注学生在课后的“累积”效果, 那么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同时还会让课堂讲解的作用付诸东流。结合上述, 我们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习题记录册”, 让学生将每次考试、课堂讲解时出现的经典习题进行记录, 多加总结, 举一反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还能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

一、习题记录, 反思自身

在演练小学数学试卷、习题册中的练习题时, 总能遇到一些开放性强, 且具备探究意义的经典习题。但是这类习题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 凭借小学生自身的知识面很难全面解答出来, 所以在课堂讲解时老师都会专门对待, 讲解形式更是极为精细。然而, 许多学生虽然当时听懂了, 但是课下却很少去思考, 也不去记录, 以至于他们再次遇到这类题型时依然无法成功解答。这就需要有一个巧妙的方式, 让学生能经常接触此类题, 从而不会遗忘。

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 然后对这类经典类型题进行记录。在记录的过程中, 不去记录答案, 只记录习题和老师讲解的重要过程。这样, 当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对习题进行反思的时候, 自然会起到锻炼的效果。比如, 在某次期中考试时, 曾出现这样一道应用题:用铁皮制作一个长方体水箱, 水箱的底面为正方形, 且边长为5分米, 水箱高1米。假如将165升水倒入这个水箱的话, 那么水箱内的水深为多少分米 (不计铁皮厚度) ?这道题的解答思路具有开放性, 同时还涉及到了四则混合运算知识, 极具收集价值。而且错的学生比较多, 所以我让学生及时记录在本子上, 经常拿出来看看, 以后碰到类似的题目时, 学生就不会再错了。

二、习题总结, 举一反三

习题记录册并非摆设, 倘若学生只记录, 不总结, 那么不仅难以发挥记录册的效用, 甚至还会浪费学生的大量时间。所以, 当学生们准备好自己的习题记录册后, 我们还要鼓励他们进行总结, 定期互相传阅, 反思彼此记录册中的习题,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另外, 我们还可以定期随机选取几名学生的习题记录册, 然后将其中的某些习题融入到测验试卷中, 通过反复训练, 领会要点, 融会贯通。

比如, 在讲解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后, 我便随机从学生的记录册中选了一些习题来讲解, 例如, 鸭子和兔子身处同一个笼子, 其中共有29个头, 共有92只脚。试问这个笼子中一共有多少只鸭子, 多少只兔子?这道练习题属于“替换与假设”类, 在解答的过程中若学生的思维过于拘泥, 自然无法求解, 所以学生必须从多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当然, 我们也可以在遵从原题题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地整改, 修改其某些条件, 从而让其更具锻炼性。比如我将上题改为:小明收藏的2分硬币和5分硬币共36枚, 且硬币的总面值为99分, 试问两种硬币小明分别有多少枚?通过这样的整改, 不仅可以让学生收录的习题焕然一新, 同时还能让他们对这一题型展开练习,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习题拓展, 延伸思考

好的练习题有着很好的延展性, 但是小学生受到自身能力和知识面的束缚, 他们很难对习题记录册中的习题进行拓展。这时, 作为教学的引导者, 我们要定期检查学生的记录册, 然后选取某些空间延展性强的习题进行额外阐述, 在拓展习题空间的同时延伸学生的思考。因为习题类型是有可变性的, 只有经常性地进行习题拓展, 才能让学生适应习题的各种变化规律, 才能熟练掌握各种类型习题的解题技巧。只有知己知彼, 才能胸有成竹, 百战百胜。

以某位学生的习题记录册中的一道习题为例:假如某册教科材料共有153页, 在对这本教科材料的页码进行编印时需要用多少数字?这道题的思路是:学生必须考虑到位数问题, 即从1到153按数的位数分, 从而分为一位数和两位数、三位数等。之后, 再按照从第一页到第九页要用到9个数字的思路, 最后成功解答习题。当我带领学生对这道习题进行延伸思考的时候, 我将习题带入到了生活中, 并以当前学生使用的数学教科书为例, 让他们尝试计算数学教科书的页码编印时所要用到的数字数量。这样一来, 不仅可以让习题演练与生活紧密相连, 同时还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探索空间。而针对这一理念, 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将自己的习题记录册中的某些习题进行生活化拓展, 继而让知识活起来。

谷超豪曾经说过:“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要留意有扎实的基础, 要留意温习和巩固, 不能急于求成。”由此可见, “积累”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所以,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生涯中, 我们要不断鼓励学生制作自己的“习题记录册”, 让记录册中所积累的“知识”带领学生翱翔在数学的天空之中。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记录问题不是乱记、多记, 而是要记得精、记得准。倘若学生记录的习题只是一些较为简单、且平日经常遇到的, 那么不仅无法起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还会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同理, 倘若一个类型的习题记录许多次, 不仅无法实现学习上的举一反三, 还会丧失记录的意义。

学生科学记录能力培养 篇2

科学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由师生共同参与,采取以学生为主,养成学生的探究心向和探究能力的学习方式和策略,又是素质教育培养思维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从以下三方面来谈谈:

一、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实施愉快的教学、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实施愉快教学,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愉悦,精神饱满。在这种状态下,大脑皮层容易兴奋,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为了创造生动活泼、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我采取了这样的对策:

(1)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边听课边想,边观察边想,边实验边想,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学生想的新奇。我还经常运用设疑促思的方法,促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2)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在课堂上我对学生没有说这不能、那不能的规定,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想说就说,想问就问,有不同的认识允许展开争辩,即使说错了,也只作正面指点,不进行指责,不挫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3)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学生对什么都想动一动、做一做。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我积极创造条件,尽量满足学生的动手要求。让学生积极地玩,并要求他们玩出新意来、玩出知识来,从而在动手过程中,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思维品质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与建议,提出问题,发生争执乃至错误地回答等,无论是言语方式的表达,还是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动性资源。

当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价值的思维,如果教师不理不问,学生就会感到失望,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就会熄灭,这样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显然是一句空话,教师没有对出现的个别“异端”进行草率处理,而是及时抓住机会,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探索氛围,这样既保护了“异端”的积极性,又激发了众人参与学习的欲望,这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很好体现。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闪现时,不要轻易忽视这种火花,应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一些想法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时,则是留在课余时间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能简单应付。 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火花转瞬即逝,也许永远就这样消失了,因此,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只要是学生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问题,教师都要重视,并且都要与学生一起进行研究。久而久之,学生的智慧潜能会火山爆发般的喷涌而出,我们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正是这一点。

三、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一方面要让学生巩固知识、学会应用;另一方面还要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等方面下功夫,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电阻的串联”一节内容后的“思想”看,把三个电阻R1、R2、R3串联起来,总电阻是多大?把若干个电阻R1、R2……串联起来,总电阻又是多大?这是在教材内容两个电阻串联起来计算总电阻的基础之上延伸到三个以上电阻的串联情况。这一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启迪学生遇到问题要多思考、多议论,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向纵深发展,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教材上的理论和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联系起来,并与生产、生活中相关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在应用中加深理解理论知识。

例如,学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联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成倒立缩小实像规律(如照相机),哪些地方用到了成倒立放大实像(如投影仪),哪些地方用到了成正立放大虚像(如放大镜)等,进行理论与实际结合,这样才能对知识理解得深、掌握得牢。

以上实践证明:“问题、探索、思维”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识,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学生科学记录能力培养 篇3

【关键词】图示记录法 幼儿 科学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243-02

一、如何运用图示记录法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活动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讲过:“科学的方法与知识的积累,具有相当的甚至更大的意义”。幼儿期是幼儿行为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大班幼儿其抽象逻辑思维已经萌芽,对符号、简单文字和线条等理解能力较强,本课题旨在进一步运用图示记录法为导向,引导幼儿观察在生活中、科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发现的社会现象,分析问题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策略,帮助幼儿树立主动探索的问题意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责任态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

(一)图示研究法的研究指向:

1.鼓励孩子尝试用观察、语言、符号、图解等方式记录自己在科学活动中探索,发现的过程和结果。

2.通过观察与了解生活中的科学试验,并有实验操作的兴趣。在充分的实验的基础下能将操作结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简单表述操作过程。

3.幼儿能够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愿意用多种方式与同伴分享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

4.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科学活动,愿意与同伴交流经验,能够学习借鉴他人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操作方法。

(二)图示记录法的实施

运用于是记录法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活动能使得活动中含有幼儿操作性质的活动通过图示反映出来,能够具体的像幼儿展示其动作与活动性质等问题,这样就能够使得幼儿很好的理解到活动中需要办到的事情,比如先干什么,比如每一步的动作。这样在每个活动前教师都明确的提出要求,通过图示法反复的展示给孩子们,这样就能使得孩子们在图片中更好地理解,提高了幼儿的规范意识,而不用使得教师使用或者担当一直说教的这种乏味枯燥的角色。这种并不枯燥的纪律就是通过这种简单的有趣的图是表达给幼儿的,在图示中表达出来的被幼儿很好的理解使得幼儿更愿意更好的能够执行这些理解。

二、图示记录法的作用

1.图示法能够发挥幼儿主体作用

教师只是幼儿参与与课堂活动进行阅读活动的关注者和引导者,这种参与引导的角色使得教师需要学习不断的开阔担心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帮助或者是直接为幼儿做到什么,在活动中更需要教师对幼儿学习做出一个好的强有力的评价,因此教师使用图示法引导孩子进行好的学习与认知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幼儿在图示发记录培养中是一个主体性质极为强烈的存在,更是图示法中主人翁一样。

比如吃水果的这个问题,我在课上面讲小朋友需要吃许多的水果才能快点长大,小朋友不能挑食任性,要各种营养均衡才是一个好孩子。这样的理解就被一个挑食的小朋友记住了,他在画画的时候就把这个记录下来,而且这个只吃肉的小朋友跟老师说,老师我不挑食了,我会吃很多东西,不会光吃肉了。图示记录法使得小朋友更加记住了知识,增加了其理解能力,所以图示记录法使得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2.图示法能够开阔幼儿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图示教育法使得教师更大的给予了幼儿更多的话语权和表现机会,能够激发幼儿主动的积极学习与主动发展的能力,使得小朋友的表现自我的潜在意识在图示法中展开,更使得小朋友能够源自本心的自由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广泛交流与合作,从而使画在纸上的图片使得小朋友能够更加顺畅的表达、理解、交流,这样的图示记录法能充分展现小朋友的创新能力,这种能力在绘画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运用和发展,使用图示记录法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活动能够使其走上全面的科学道路。现代社会需要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不需要“死读书的书呆子”,而不仅仅是学习先人创造的传播体,幼儿图示记录法教学恰恰满足了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对教育先进性的发展要求,通过开放活动给予幼儿充足的锻炼机会,在幼儿的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究中实现共同发展,在不断的绘画的过程中使得小铺能够拥有合作探究的能力,图片与图片的直面交流能够有效锻炼幼儿的各项能力,真正解放幼儿的思想与手脚,让幼儿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有效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发展,幼儿教学也因此成为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应用模板,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幼儿的喜爱和参与,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如何正确的培养学生使得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思想是当代学者都在思考的问题,幼儿需要的内容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在这个变化的背景下这些知识、物质、情绪发展、道德、社会生活及社交生活等要素并且不是一成不变的,幼儿需要在拥有社会环境知识的大背景下发展其自身的思想这一使命不断的处于被探索的状态。教育要紧扣其自身的需要,教育内容的设计应该具备科学性;幼儿处于成长的关键时间段,所以不仅有着对社会对生活的困惑与疑虑,还有着成长的疑惑与痛苦,幼儿还处于空白纸的朦胧期,所以这时候恰当地引导和帮助就十分重要了。鉴于此,为了改善与丰富学生核心教育内容,教育者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掌握幼儿的真实需求,培养正确的创新意识,培养正确的学生思想,为国家提供思想身心都积极健康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2]张燕,邢利娅.《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 北师大出版社,1999.1

科学探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篇4

新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是指在教师指导和启发诱导下, 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 以现行的物理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 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 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方式, 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科学的教与学的组织形成, 它既是物理教学的内容, 更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材的编制及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也确实反映出各地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察, 命题者对于这方面在命题过程中, 时常会出一些独树一帜的好题, 成为试卷的 “亮点”, 所以, 这也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实验教学, 积极开展探究, 避免探究的形式化, 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育活动中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果学生在活动中能感受到有趣、快乐, 就会愿意主动参与, 寓教于乐, 这样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提高吸引力。 苏科版初中教材就是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 突出了以学生为本, 注重科学探究, 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学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教材中有很多科学探究的引入, 这些是编写组成员精心设计的, 有一定的新颖性。 例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教师首先根据教材做一个魔术引入, 魔术前向学生设问:“蜡烛可以在火中燃烧吗? ”绝大多数学生大胆回答“不能”。 然后教师展示魔术, 教师在茶色玻璃后放了一支蜡烛, 它竟然能在 “水中燃烧”, 大多数学生都发出惊奇的感叹:“怎么可能啊, 肯定有诈! ”在学生兴致高昂的时候揭开魔术谜底, 实质上是平面镜成像, 由此引入课题,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这样学生在自然而然中快乐地进入今天新课知识的探究中, 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设计多样化, 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科学探究一般由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与论证得出结论、提出新的问题、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构成, 而这七个环节的结构关系是环环相扣、彼此促进的。 在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中, 可以涉及全部要素, 但笔者认为一开始七个环节全部由学生探究完成, 难度太大, 教师也反映这样会比较费时耗力, 完不成教学任务, 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及探究内容确定, 有选择性地重点涉及某个或某些探究环节进行探究设计。

例如:“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一节教学中, 通过对学情的详细分析, 如果探究目标确定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上, 那么探究设计的重点就放在 “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上。 又如“探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 若重点是为了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画出气泡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并分析图像, 试着找出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所以探究的重点可设计在数据和图像分析与归纳上,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间的关系, 得出实验结论。 这样, 在不同的探究实验中, 通过多样的设计, 让学生有所侧重地体验某一个或某几个探究环节, 通过教师长期有的放矢的训练, 学生的探究能力一定可以一步步得到提高。

二、观察方法多, 增强学生观察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学习物理知识, 在学生周围有很多可以观察的事物, 但现在的学生往往视而不见, 不会观察, 更谈不上提出有价值或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也不能全怪学生, 他们为了应付中考需要做大量脱离实际、重复的练习, 所以教师首先要在观念上端正, 需要加强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减少学生的死记, 教材中有许多给学生观察发现的机会, 教师在平时探究实验中可以教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 当学生参与了实验活动, 发现了许多自己未曾注意到的现象, 提出一些希望能够解决的问题, 他们的好奇心就被激发出来。

教师在实验探究过程中, 可以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 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方法一:整体全面观察。 例如“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 既要观察角的大小关系, 又要观察线的位置关系, 更要判断三线是否共面。 又如“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时引导学生观察整个物理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的条件、熔化的特点。 这样从多角度、全面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 全面分析各种现象的联系, 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方法二:按顺序观察。 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 1在u>2f区域,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 在u=2f处,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在f<u<2f区域, 成倒立放大实像, 4在u=f处, 获得平行光, 5在u<f区域,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这样的有序观察不仅可以使学生明晰实验的操作程序, 而且可以确保观察结果既全面又准确。

方法三:在对比中观察。 “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时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冰、烛蜡熔化时有什么相同之处, 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规律, 获得清晰印象,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数据保真实,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

探究实验意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 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尊重证据、坚持真理的优良品质。 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真实地记录数据。 一些学生操作不认真, 根据已知规律拼凑数据, 这在具体探究中要及时制止和纠正。 在“探究动滑轮的特点”的实验中, 在实际操作中,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是正好等于物重的1/2。 有些学生明明测出的数据也不是正好等于物重的1/2, 但是仍然根据自己既有的规律凑数据, 学生的这些不严谨的态度往往也造成了考试中的失分点, 教师要充分抓住机会, 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数据, 认真分析数据, 论证出多种原因导致弹簧测力计示数不是正好等于物重1*2, 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要让学生知道, 探究过程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通过严谨的分析过程领悟最后的结论, 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科学成果来自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正如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场所, 教师应培养学生对实验严肃认真的态度, 对实验结果实事求是, 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并把实事求是的作风带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有位伟人曾经指出:“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 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 ”也就是说, 要尊重事实, 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 这样才能客观地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

学生科学记录能力培养 篇5

在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 闻 静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版)》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当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因此可以这样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利用课堂内外有限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呢?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一、擦亮孩子的眼睛,在观察中播种创新的种子

观察是获取科学知识的基础。陶行知先生说:“培养创造力,以实现创造的民主和民主的创造。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镜,教大家看事实。”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善于发现自己身边的科学,培养科技意识。解放学生的眼睛,教师还应当在教学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如:利用与教材配套的投影片、录像、课件、教学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来开阔学生的.眼界,从多角度提供相关资料,尽可能运用生动的、形象的材料进行教学,创设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此外,还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比如激趣观察法、顺序观察法、细致观察法、比较观察法、想象观察法、思考观察法等几种简单容易掌握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在课堂内外,到生活中、到现实中学会观察,使他们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从而真正拓展他们的视野,乃至他们的世界。擦亮他们的眼睛,让他们广泛地观察,在观察中播种创新的种子。

二、解放孩子的头脑,在思考中浇灌创新的苗子

科学知识不是死的知识,很多科学知识都是通过想象甚至幻想得来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3岁~4岁开始,孩子们就已经有了丰富的想象力。但是,在不断地生长生活中,想象力和创造力却不断地退化。要解放学生的头脑,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求知欲、好奇心,也需要教师提供有价值的问题和方法。

(1)珍惜和培养好奇心、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是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和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因为人类的整个科学技术史上重大的科学发现,说到底都是被好奇心所推动的。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多思考为什么,多创造机会让其解决为什么。

(2)以课外兴趣小组为辅助,强化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开设的兴趣小组不仅增强了动手动脑能力,获得学习科学知识的感性材料,加深对学习科学知识和规律的理解,更激发了学习科学的兴趣。

(3)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场所,扩大学生视野,使其成为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源头活水。鼓励学生多去图书馆、阅览室,并在教室的读书角多添置青少年科普读物,使学生在课后能及时翻阅以及查找需要的知识。总之,要解放孩子们的头脑,让他们在思考中浇灌创新的苗子。

三、鼓励孩子说话,在诉说中绽放创新的花朵

科学知识需要孩子们奇思妙想,同时也需要孩子们善于表达。要让学生想说就说,能发表独立见解,允许有问题就问,使大家可以享受言论权,提倡标新立异。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大胆地提问、积极地发言,讲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呢?首先应该多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闭塞”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即使是学生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不宜匆忙打断,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截断他们的思维活动。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对身边的科学知识畅所欲言;尤其要鼓励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动口。老师要倾听学生的“诉说”,并要给予客观、公正、中肯的评价。鼓励孩子们多听多说,让他们在诉说中绽放创新的花朵。

四、释放孩子的双手,在行动中摘取创新的果实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光会说、善说还是不行的,还得善于动手。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要学会已有的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动脑搜集、加工知识,要消化、吸收知识,形成品格、道德,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转化为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要解放学生的双手,千方百计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努力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工具书,科普书籍;自己查找资料,合作解决疑难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办黑板报、办手抄报等形式,让他们真正体会用自己的手摘取成功果实的乐趣。总之,要释放孩子们的双手,让他们在行动中摘取创新的果实。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通过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赛,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各尽所能、各展所长。这样,学生应变素质、发散思维、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当然,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久的时间、科学的方法。这都需要我们一一去探索。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篇6

【关键词】树立典型 创设条件 多维思维 反思矫正

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较为突出的矛盾,就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和老师都“疲于奔命”,学生做的多,错的也多,老师就得拼命的讲学生的错题,而学生没有掌握解题的科学思维,下次再遇到相似的题型甚至原题,还是按照旧的、错的思路去解题,老师就又得再讲一遍,周而复始。学生的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会在“屡战屡败”中丧失信心,甚至厌学;老师们也在不断地抱怨学生教不会,学生真懒惰。怎样把老师和学生从“苦海”中解放出来,同时又能提高教学成绩?

答案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授人与鱼不如授之以渔”。科学的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怎样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一、树立典型思维榜样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展示经典的思维过程,给学生以榜样示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较早地纳入科学的轨道。

1.展示概念、规律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展示物理概念、规律的建立过程,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这些规律的理解,也有利于具体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了解物理学家的研究思想,从他们的成功和失败中获得启示和教训,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例如,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一结论,就经历了这样的思维过程:实验中因很难做到使玻璃钟罩内成为绝对的真空,所以不可直接由实验事实归纳得出这一结论,必须设法使这个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减少,在钟罩外听声音的变化,然后根据钟罩内气体越少,传播到钟罩外的声音就越弱这一实验结果,经历科学的思维,推想出“如果钟罩内一点空气都没有,声音将无法传播出来”这一结论。这种“实验+推理”的研究方法又被称为“理想实验法”,在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中“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一结论时,再次用到了这种科学思维方法。掌握了这种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解决一些开放性探究题或极值问题。

2.讲解例题展示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

学习物理学的重要目的,就在于应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科学发现,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充分展示这样的典型思维过程,给学生以示范,再通过练习,让这种思维变成学生自己的思维。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长期注重这种思维的培养,学生的研究、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肯定会提高。

例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将滑片P向右移动,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对于此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边引导边分析,边推理边板书。判断电压表示数U变如何变化有两个思路:

一是据U变=I×R变,看I和R变,因R变增大,I减小,故无法判断U变。

二是据U变=U源-UR(R两段电压),看U源和UR,U源不变,只要看UR,因R变增大,I减小,据UR=I×R 得UR减小,故U变增大。

这一过程展示了教师解题的全部思维过程,既有思路的畅通,又有思路的阻塞,寓正确解题于思维必然之中,合乎情理。例题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展示解题思路,切不可将其简化成教师解题的口头或书面的表述表演,让学生在看过解题表述后,惊讶于老师思路的独特和高深莫测,或留下“老师怎么会想到这样解”的疑惑。

二、为主动思维创设条件

1.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高效率,整节课容量大、节奏快。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脑子不停地转动,一会儿自学,一会儿讨论,一会儿演算,可谓热闹非凡。但表面的热闹下牺牲的却是学生安静、独立地思考。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一学就会,一做就错;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学生题目做了不少,解题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久之,学生养成了急躁、急功近利的学习习惯,失去了主动思维的良好习惯。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主动独立的思考。

2.启发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

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学生一定按照教师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时,认真揣摩学生的心理,站在学生思维和认知角度去估计学生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先将不正确的思路排除,再将学生引入正途。

三、训练拓展多维思维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才能使学生逐步提高思维能力。

1.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

通过不同的解法,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拓展解题思路。长期训练可以让学生把不同章节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在例1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尝试去做下面这道题,并通过两种解法拓展学生的思维。

例2:如上图所示,滑片在某两点之间移动时,电流表的变化范围(0.15~0.4A),电压表的变化范围(6~9V),求:1.R1;2.电源电压。

方法一:利用例1分析的结果,I减小,U变增大,出电源电压相等的方程9+0.15R1=6+0.4R1,求解出R1。

方法二:∵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U=U1+U滑,∵电源的电压不变,∴△U1=△U滑,∵U=IR,∴△U滑 =△U1=△IR1,即R1=△U滑/△I。

2.一题多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

通过几个递进关系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深度思考问题,使思维有一定的连续性。

如在例2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追问: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这两点间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电功率是多少?

在教学过程中思维方法的强化训练,还可以经常问学生,“你还有其他解法吗?”“你的想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你的方法好在哪里?”这样的提问,有助于诱发学生反思和优化自己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对照别人的解题方法进行反思,使学生既多学到了一些解法,又对创新思维作了检查、批判,锤炼了思维。

四、反思矫正错误思维

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暴露他们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深入挖掘,找出思维上的漏洞,让学生从根本上进行反思和纠正错误。

当代科学家波普尔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因此,反思错误,弄清哪些地方易犯错误,回忆自己解决问题的结果和过程,找出错误的根源,分析出错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给学生一个研究争论的空间,让学生在争中分析、争中反驳、争中明理、争中内化知识和获得正确的方法。这样,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自我反思,看到庐山之真面目,找出病因,并及时给自己注射一针“疫苗”。那么这种错误资源不是更有价值了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在尝试错误后的反思过程中得到优化。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科学的思考过程。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他们方法,而许多方法都是在这些过程中隐藏着,只有充分展示这些过程,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正如人体消化食物一样,是别人无法替代的。物理中的很多思想方法,技能技巧,如果缺少了学生自己的反思、体验和感悟,就不可能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因此只有在不断的学习、训练、反思中,才能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分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篇7

一、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编组

首先, 编组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动手能力差异。将好、中、差学生合理安排在一组, 让差生、中等生都有学习的榜样, 有合作、讨论、交流的伙伴。防止差生开小差, 说闲话, 使小组活动流于形式。

其次, 编组要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差异。男女生搭配要协调, 避免同性别孩子在一起耍闹, 影响小组学习。

第三, 编组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色。让有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的孩子搭配开, 这样确保各组的人力均衡。

另外, 每组人数应控制在4~6人,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充分讨论、交流, 也便于教师监控指导。

二、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分工

分组学习既有利于提高每组的整体水平, 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不同, 也导致每一组成员分工的不同。每一组必须由一名组织、学习、协调能力强的孩子任组长。组长是小组的灵魂, 他要负责每一节课知识信息的收集, 任务的协调和分配等。

如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时, 我课前布置预习的要求:每一小组以组为单位, 收集有关数据, 课堂上用同学们自己收集的数据学习制作统计表。于是乎, 课堂上的资料展示真让人大开眼界:有各种车辆的时速, 有居民月用电费、水费, 有居民家庭年收入, 有家庭一个月的开支、收入, 有一个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年龄等。这些离不开组长的睿智和合理安排, 丰富的资料无不显现出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 主动合作寻求发展的学习积极性。让整堂课充满生动的气息, 不同层次的学生探索能力都得到了相应提高, 思维得到和谐的发展。

三、根据课堂实况进行点拨

分组学习由于把学生按一定人数分成了小组, 因此, 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要强, 否则课堂上的秩序会一团糟, 这样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 也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恰当的时机适时点拨。

老师的点拨要恰到好处, 毕竟分组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 需要学生自己探究、摸索。当学生对某一知识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时, 教师的适时点拨会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用。

如教学“线段的认识”这一内容时, 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小, 动手能力差, 当学生学习了解概念后, 课本有这样一道习题, “让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 折出线段”, 很多学生就被难住了, 拿出纸不知该怎么办, 于是我稍作提示:每一组的同学可把你折出的线段比一比长短、粗细、方向等, 这样一说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了, 再让每一组来汇报学习成果时, 同学们的发言就十分精彩了。有的组发现了线段有长短之分;有的组发现线段有粗细之分;有的组发现线段的方向不同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达到了高潮, 小组合作的意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小学科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8

一、呵护好奇心, 激发创新意识

好奇是创新意识生成的前提, 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好奇心是推动学习重要的动力, 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好奇心, 就能主动钻研、探究。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让他们动手、动脑, 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研究。教学《小电珠亮了》, 学生在认识电池、小电珠和导线等材料后, 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的“玩一玩”, 用多种方法将一节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电珠组装起来, 使小电珠发光, 从而把学生玩电池、导线和小电珠的好奇心引向研究简单电路的组装方面上来。这个过程, 教师没有告诉学生怎样做, 而是让学生自己尝试、自行探索, 自己想办法努力地去做。随着一个个小电珠的发光, 得意、喜悦、自豪等表情明显地写在了同学们地脸上。情趣盎然的组装活动, 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欲和求知欲, 又使他们在想与做的过程中, 发挥自己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和操作潜能, 并不断触发创新火花。

二、创设情境, 点燃创新火花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开始, 是创造的基础, 是创新的起点。科学教学中, 教师应精心设置疑惑, 激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 教师首先演示:用一塑料杯倒扣在浮在水面的乒乓球往水底按, 乒乓球被“压”入水底;再用小刀把这个塑料杯的底划破, 水底的乒乓球慢慢地“浮”上水面。教师抓住学生感到有趣、好奇的契机,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分组实验: (1) 实验时, 看到了什么现象? (2) 为什么乒乓球一会儿被“压”入水底, 一会儿又“浮”上水面? (3) 通过这个实验,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在多种感官参与的实验、观察、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 探究关于空气占据空间的诸多问题, 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三、动手操作, 加深创新体验

动手操作是智力结构的五大要素之一。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动、喜动的特点, 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 并在参与操作实践的过程中思考、发现和创造。《溶解》单元中, 学生通过实验知道食盐和高锰酸钾能在水中溶解后, 就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在水中溶解?这时, 教师不须讲任何解释, 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找答案, 让他们将油、糖、面粉、粉笔末、沙子、石头等物体投入水中进行实验, 通过实验找到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在水中溶解, 像油、粉笔末、砂等物体都不能在水中溶解。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不但获得了知识, 提高了实验技能, 还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利用网络, 扩大信息范围

在科学探究中, 学生经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疑问, 有些疑问连老师都难以解释清楚, 而学生恰对这些问题最感兴趣。比如学习太阳系时, 有学生提出:“有没有外星人?木星、火星上有哪些物质?”等问题, 像这些问题, 单凭教科书上没办法解决, 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从图书馆借来有关这方面的书刊, 或借助网络进行网上搜索。比如在《动物怎样保护自己》一课中, 由于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很多, 教师不可能把动物保护自己的所有方法都教给学生, 学生研究的兴趣又各不相同。教师可利用网络信息教育教学资源把各种动物保护方法制作成学生可以查阅的资料,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来确定先研究哪一种保护方法, 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如果条件允许, 甚至可以让学生到校园网或者互联网去搜索信息。

五、立足实践, 拓展创新空间

浅谈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篇9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探究能力

一、创设探究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动机

探究动机是驱动人进行科学探索和深入研究的内在动力[1]. 科学探究动机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精神,使得保持浓厚的兴趣参与到探究教学中,进而培养和提升其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的动机产生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课堂氛围,科学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以物理实验作为落实载体,设计探究性、创造性问题. 比如,“水与盐水”教学中,可设计问题: 把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如两者深度一致,盐水和水的压强值是否一致,同时说明液体压强和物质密度的内在关系. 如此可有效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出他们的探究探奇的欲望. 如,“质量和密度”教学中,教师提问同样体积的杯子装水和装油重量是否一致,学生一般回答是一样的,而当学生知道条案是不一样时,就会提出疑问,教师则揭开原因:是两者密度的差异,学生就会对密度和重量关系进行探究.

其次,合理应用多媒体. 在物理教学中可应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方式创建实体化模拟情境,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想去了解物理现象. 比如,“平面镜成像”教学中,可应用多媒体PPT软件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过程进行再处理,制成幻灯片,并每张图片设置1到2个发散性问题,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再应用多媒体演示教学,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形象,如此能让学生迅速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而教师则在一旁给予引导,适时提出问题: “通过幻灯片,你们发现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让学生对该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

二、教会探究学习法,提升学生探究技能

技能是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2]. 因而,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充分重视教会学生探究技能. 而学生此方面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因此,教师应进一步指导学生的探究学习方法,只有掌握了技能方法,才能真正的实现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3].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探究技能: ( 1)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制定学习目标、时间管理、记笔记、示意图的画法等. 当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后学生会自主进行探究,他们可以进行有效的读、思、写及用的探究策略,如此就能让学生通过探究准确地找出问题的解决对策. 再围绕科学探究的具体目标,进行思考,进行创造性的探究和学习. ( 2) 指导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类比法等. 教师在实施教学中,应重视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如此使教学过程更为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能帮助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比如,“二力平衡”教学中,导入新课前,教师可让学生想象同一物体受两力达到平衡的要求和因素是什么. 学生会想到力的大小、作用点、方向等关键要求,同时学生也会考虑相关的因素,包括物体形状、大小等,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思考和探究,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还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行合作学习,强化科学探究能力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不但能营造出相互交流、启发、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创建共同分享探究学习成果的环境,还能使学生有效克服骄傲自满和封闭心理,促使他们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相互协作. 在问题的解答上运用集体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出创造意识,学会从众多解决方案中选出最优者,将学习过程的科学探究不断深入化,促进科学探究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使每个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断提高. 所以,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实行合作学习. 比如,“物体浮沉条件”教学中,向学生提供三组已调制好的盐水,分别置入生鸡蛋后,会出现三种现象,即漂浮、沉底、悬浮,请学生观察后对三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解释. 再提出问题: 如何使漂浮鸡蛋沉下去,沉底的鸡蛋浮上来,悬浮的鸡蛋漂浮起来. 让学生分成若干组,3到5人一组,小组间进行讨论,再让每组提出解决办法. 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对成功或失败的结果进行原因分析. 之后,让小组间进行交流各自的科学探究成果. 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形成了科学的、正确的认知,进而提升他们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学生科学记录能力培养 篇10

一、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

哥白尼 (波兰) 曾说:人的天职就在勇于探索真理。科学探究要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辩证意识, 更要敢于培养学生在真理中发现问题。其中数据记录、资料查询及实际考查是作为探究实验中常见的手段;对事物、现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能使我们的条理更清楚, 结果更精确, 有着其它方法不能替代的作用;同时, 引导学生作出合理、科学的理解、运用科学探究活动中接触到的实验数据, 修正学生对待数据的心理倾向, 可以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锻炼数据资料整合的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 培养学生敏感的数据意识, 信息搜集整合意识, 对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形成;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探究能力的提高, 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下面是笔者在近十年的一线教学中总结的培养学生在数据中、信息资料中养成求真意识的事例和一些看法:

作为科学老师笔者经常在自己的课上让学生提前或在实验中做一些信息搜集、数据调查和记录, 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随堂提问, 发现部分学生在观察现象、做实验时所收集和记录的数据资料是失真的。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实验数据不完整、不全面;有的学生实验数据误差偏大;还有的学生只顾操作忘记记录数据, 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就伪造数据或者涂改实验数据……这些现象的存在, 直接影响学生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及运用数据进行解释预测的实效性、真实性。

实验数据的统计和课前资料的收集失真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阻碍。例如在教“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第7课:《总结我们的气象观察》中, 笔者要求学生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及处理, 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 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笔者自认为学生的积极性已被充分调动, 因每次课堂上笔者都会询问最近一周最准确的天气情况, 学生们都会纷纷抢答。于是笔者信心满满地让学生在这堂课中以小组的形式来汇报最近一月的天气状况, 可结果学生都默不作声。原来孩子们为了应付这节课, 为了在课堂上不被老师揪出来说自己的统计是错误的、不准确的, 于是他们就在家里查看每一周的天气预报, 用天气预报中的数据做观察柱状图, 并告诉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

在每次抽查、督促活动中如果只注重学生的结果, 却忽视了学生们仔细观察、严谨的治学态度, 最终导致这一节课的教学只能以失败告终。最让笔者感到懊悔的是这一个单元观察天气现象的内容都是真真假假, 回想起来:如果学生长此以往以这样学习的方式来对待这门课, 那笔者不就是教会学生造假的、不认真的侩子手了吗?难道不准确就是错误的吗?难道错误就不该出现吗?……面对学生的哑然笔者才明白在科学课中有时尊重真实的错误比准确无误的实验数据、实验现象更为重要;我们要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和改正错误的机会, 才能引导孩子们在错误中成长起来, 认真对待每一个过程, 教会他们在科学活动中学会辨别真伪, 才能培养他们敢于纠正、规范自己的操作、每一个实验及其过程, 培养他们严谨治学态度。

二、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亲身体验

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一堂科学课成功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主, 学生在教学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而自主探究是儿童本身的一种需要、也更是种天性, 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学生面对一些数据、信息、图片时, 自然激发起好奇心。例如:笔者在让学生学习《大树和小草》这一课中, 先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观调, 然后带着大家到野外去观察——自己熟悉的小草和大树, 并在观察之前说说自己如何去对比观察它们, 让孩子们自己来设计观察方案,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更浓了。而意想不到的是大家的观察方法既多又细又认真, 个个都像小老师一样来设计自己的观察方案, 做的结果真是让人刮目相看。本节科学课学习形式的转变,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知识的被动接受灌输者转变为主动获取者。学生勇于探索, 大胆质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和教师共同设计教学, 改进学习方法, 和同学互相交流、互相合作, 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挑选、挖掘……并通过实践、观察、课前查资料等方式自己解决提出来的问题。在这样的40分钟里,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成为名副其实的“小科学家”。

让学生亲历探究活动, 就是较好地把握了课堂探究活动的开放性, 即最大限度地解放了学生的头、手、嘴、眼、耳、鼻的空间和时间。教师的作用就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营养”, 让他们身临其境, 使他们学习的时空更为广阔, 头、手、嘴、眼、耳、鼻更加自由, 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好奇心得到更大的提升、也更容易得到满足。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是科学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 引导学生对科学问题进行假设与猜想。

猜想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之一, 也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背景知识, 在此基础上针对准备研究的课题, 引导学生提出两方面的猜想, 一方面是猜想问题的成因, 另一方面是猜想研究结果可能是什么。猜想不可能一下就找到问题的症结, 有的正确, 有的可能不正确, 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应该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中的事实寻求可能解释的过程。因此猜想需要有一定的依据:一是已有的经验, 二是科学事实。猜想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点拨和引导, 尽可能让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推理、比较, 形成假设, 并强化这种意识。另外, 要将学生猜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形成假设, 为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奠定基础。

(二) 面对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的方法,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获得成功。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把学习的自主权下放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提出假设与猜想, 自主准备科学探究素材, 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活动过程中允许学生失败, 并且要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改进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最终取得科学实验的成功。养成学生辨别、观察、归纳的习惯, 让他们认识在错误中找到真理的重要性, 从而培养孩子们的探究能力。

四、在教学活动中激励孩子们进行课外活动

《小学科学》作为课改中的一门新课程,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生的兴趣出发, 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来探究, 显得更具有生活性、实践性和知识性,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促进学生关注生活、增强生产生活中科学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初步懂得一些科学原理, 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自然科学课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例如在教学天气这一单元时, 首先笔者让学生观察水, 大家都知道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和常用的资源, 学生对水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 但水有哪些基本的物理性质呢?比如水的颜色、气味等等学生没有充分的理性认识;在生活中水的各种形态 (比如冰、雪、雨、云雾……) 学生在生活中都亲自感受过, 但它们是不是水?它们是怎样形成的?蒸气能直接变成冰吗?这些问题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也成为科学课课堂自主探究的主要内容。再如:声音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 在教学声音这一单元时, 笔者这样设计教学:利用橡皮筋和铁铅笔盒制作——能发声的铁铅笔盒, 通过学生身边物品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兴趣, 然后通过实验找出声音的存在并也适时提问: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都听到了声音?怎样才能发出声音?……紧接着让学生课下利用身边的其他物品及可再次利用的废旧材料自己制作一个小乐器, 这时将课堂实验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声音是无处不在的。培养他们将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的常见性, 从而达到在生活中学习, 通过学习也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生活的目的, 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我们是如何利用科学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以上是笔者对科学课教学活动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一些粗浅做法及认识。 新课改精神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更高的标准, 要求我们研究如何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转变;如何让科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并教会学生养成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好习惯;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最大的提高, 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放性, 最终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力得到更快、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忠.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意识的实践与研究[J].教学参考, 2010

谈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篇11

一、在教学方式上多采用探究式,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能力,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

1.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发展重点,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在教学中设置适宜的探究问题,形成主动的、活跃的、和谐的气氛。因此,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多采用探究式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质疑、探究,从“学会”向“会学”转化,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2.科学新课程顺应探究式教学

宁教版《化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知识的结构编排等顺应探究式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化学新课标教材中实验教学内容发生很大变化,除了体现在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的呈现方式等方面外,还增加了一部分突出科学探究的实验和突出过程体验、科学方法渗透的实验,实验不再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需要学生做的实验增多。教材知识结构的种种变化,目的是强化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自主性,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及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且教材中增设了一些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等密切相关的科学小探究,这样可以从熟悉的知识、现象入手,也可以以光盘、实验、多媒体影视中大量的现象为素材,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顺应教材知识的结构安排,提供给学生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品质、习惯、能力。

例如学习金属腐蚀时,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护栏、铝合金等的生锈,进行调查分析,探究生锈因素及防锈措施,做到掌握第一手材料,增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兴趣,获得新知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二、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逐步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1.在教学中注重科学探究过程的引导。

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活动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分析与评价五个环节。

(1)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没有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就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在探究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洞察质疑问题的能力,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敢于思索,逐步形成思考的能力。如何提问?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问题生长“的土壤,使学生想问;进而引导学生针对内容从不同角度以适当方式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及思维方式,通过一次次探究,在潜移默化中逐步交给学生的提问方法,形成提问技巧,使学生想问、会问、善问,提高学生提问能力,最终形成提问技巧。

(2)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先导。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帮助探究者明确探究的方向和内容,从而为有目的地制订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奠定必要的基础,避免盲目性,培养学生探究的逻辑思维品质。

(3)制订计划对完成科学探究起引航作用。引导帮助学生制订合理完整的科学探究计划,才能使科学探究活动有计划地进行,顺利完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效率的品质。

(4)实验与收集相关证据是进行科学分析的依据。实验现象和相关证据是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依据,探究过程中应引导如实纪录实验现象(如化学实验中出现的色、态、味、温度等的变化)、数据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严谨的品质。

(5)分析与评价:收集的实验数据并不等于探究的结论,实验数据是对实验事实的客观纪录,探究的结论是在实验现象、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所得出的结论或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在科学探究中,分析与评价是得出正确结论不可缺少的环节,及时恰当地分析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科学态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加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离不开教师的分析指导。在学生探究阶段,教师要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巡视学生探究情况,及时给以指导,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缺陷,使学生选择最合理或设计更合理的方案,避免实验的盲目性或误入歧途等,推动探究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科学探究过程离不开教师针对性评价,评价是为了改进和完善科学探究,有效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探究活动评价恰当,如激励性评价,可使学生心理上得到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此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调动学习主动性,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需要适时、因材、适当评价;需要多视角、多形式、多途径全面评价;需要用动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评价。因此,教师应重视科学探究过程的分析与评价环节,使学生逐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提高探究问题效率、能力。

2.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科学方法的渗透和体验。

刍议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培养 篇12

一、提升实验课趣味性,激发学生科学热情

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课堂上通过玩来激发学生对事物所产生的好奇心理,从而引导他们对求知、求真的渴望。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这一特点,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热情。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设计一些问题或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体验。例如,在上课前让学生们每人准备一枚硬币,课上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起来做“飘浮的硬币”这一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这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及趣味性的实验中获取知识。实验之前教师可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展开实验,并通过自己动手来验证猜想,通过趣味性的实验激发学生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分享交流与合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认知。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科学小实验,在每周的科学课上抽出半节课的时间展开课堂小实验,一方面可以体现课堂实验教学的演示功能;另一方面节约了组织时间,还让课堂增添了活力与趣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验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自主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全程进行讲解的过程。在课堂实验中,只要学生敢于动手做,主动地想要去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那么老师就可以放手让他们去“捣鼓”试验了,实验结果不管怎么样,最终学生都能成功并得出他们自己想要的结果,也只有注重到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科学实验教学效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只有当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在了学习之中,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明确实验目的,规范学生实验操作

在每一堂科学实验课前,教师需要给学生提出明确且具体的任务,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所要进行的实验中去。每次做实验之前都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再做实验。以“会游泳的冰”这一实验为例,让学生带着疑问和目的进行实验,学生会对实验目的进行思考,为什么冰能浮在水面?为什么冰融化后水没有增多,也没有溢出?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规范实验操作可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也间接地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得到最有效的锻炼。小学科学中的实验都是属于比较基础的,在实验过程中老师的实验演示仅作为学生实验前的引导,主要是要让学生亲手操作,认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观察和归纳能力。

四、科学实验课堂中巧用激励评价,培养学生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学习习惯的养成进程中,应用各种合适的方法可加快其进程。同样,在科学试验中,激励性评价方法就是其中最有效且最便捷的方法之一。通过评价,包括情感激励、荣誉激励等,鼓励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学习始终保持着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学活动结束后要讨论和反思,争取在下次或以后的科学实验中做得更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有的潜能,进而实现班级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共赢。

在科学实验课堂中要常用评价激励语如:“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你真棒,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你的回答很有创意,老师很欣赏你这点!”“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的发现!”等。通过言语上的夸奖、鼓励,让学生们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促使其在下次的课堂中做得更好,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对科学实验的学习热情。

上一篇: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下一篇:豌豆大田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