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观察能力培养

2024-10-05

科学观察能力培养(共12篇)

科学观察能力培养 篇1

观察是人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形式。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目的、有计划、比较系统、持久的知觉活动, 比一般知觉有更强的积极性和理解性。观察是思维的眼睛, 是丰富思维仓库, 提高思维能力, 提升思维品质的有效保障。在倡导创新精神培育的当下, 关注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 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观察的兴趣

孩子天生就喜欢观察, 天上的小鸟、地上的蚂蚁、水里的小鱼, 每一样东西都让他们着迷;刮风、下雨、开花、结果, 每一种现象都让他们好奇。作为科学教师, 就是要保护学生的这种新鲜感, 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一) 蹲下身子, 和学生一起观察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有一组室外观察的内容——观察蚂蚁、观察蜗牛、观察大树等。这类题材的观察, 因为观察的事物在生活中很常见, 学生往往观察得不仔细, 时间一久, 因为缺乏新鲜感, 学生注意力也很容易转移到其他事务上去。因此在这样的观察教学中, 教师不妨可以“装装傻”, 蹲下身来和学生一起观察, 让师生的角色来一次互换。

如在观察蚂蚁时, 笔者就和学生一起, 蹲在地上, 边观察边疑惑地说:蚂蚁怎么都长得一般大呢?为什么这里的蚂蚁多一些?它喜欢这里的什么呢?它会迷路吗?笔者一边看一边表现得很困惑, 学生听着老师的问题, 也在一边看一边想, 希望自己可以帮老师答疑解惑。通过仔细地观察, 学生发现了好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此时, 笔者突然说了一句:不知道蚂蚁们喜欢吃什么呢?不一会儿, 就有学生从学校食堂拿来了盐、白糖和饭粒, 放在蚂蚁群的旁边, 经过观察, 他们发现, 蚂蚁原来喜欢吃糖。至于蚂蚁为什么喜欢吃糖?学生一定会在课外去寻找到自己的答案的。

(二) 有效激励, 让学生持续观察

兴趣有高潮, 也有低谷, 而恰当的激励可以使学生的兴趣浪潮一波紧推一波, 形成一片兴趣的海洋。

在教学“蚕的生命周期”这一部分内容时, 笔者要求学生要做蚕的生长记录, 近60天的持续观察, 时间比较长, 学生很有可能会中断。因此在课的开始, 笔者讲了很多科学家持之以恒进行科学观察的故事, 有竺可桢的气象日记, 有天文学家的星座观察, 为这次观察做了铺垫。活动开始一个星期以后, 笔者就发现已经有人开始懈怠了, 于是适时地组织学生交流观察体会, 让观察得仔细、有特点的学生上台交流,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并与全班同学一起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 如对勇于发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观察记录仔细全面的学生进行积分奖励, 学生可以通过积分换取桑叶等等。此后的几个星期, 每周笔者都会预留一部分时间, 与学生一起交流他们的观察内容, 适时分享, 及时指导。久而久之, 每周的观察交流时间越来越多的学生跃跃欲试地想要上台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新发现, 而且笔者发现, 其实学生平时在课余也会经常聚在一起交流观察心得。

就这样, 通过不断地表扬、激励, 学生的第一次长时间观察, 最终圆满落幕, 而其中学生所收获到的何止是一本薄薄的记录笔记那么简单。

二、教给观察的方法

有了观察的兴趣, 就要有合理、科学的观察方法作为保障。因为只有懂得了观察的方法, 学生才能获得良好的观察体验与效果。

(一) 动用感官去观察

在《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的教学中, 有一个部分内容是让学生观察岩石。为此, 笔者进行了这样的设计:怎样观察岩石?先要用眼睛看, 第一层, 看它的颜色, 上百种颜色我们无法对它们进行仔细地分类, 但我们可以进行对比性描述, 比如用深色还是浅色来描述它颜色的程度, 用单色还是多色来描述它颜色的种类;第二层, 看岩石的光泽, 岩石有没有光泽看的时候有技巧, 要把岩石的自然断面对着光, 不断地变化与眼睛之间的角度, 这样就可以看见平时看不见的一些光泽;第三层, 看它的纹理, 观察纹理时要看岩石比较大的剖面, 最好经过打磨将会看得更加清楚;第四层, 看它的颗粒, 颗粒大的岩石摸上去很粗糙, 颗粒小的岩石摸上去就会光滑一些, 同时可以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第五层, 看岩石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比如有没有层理、有没有动植物的痕迹等。

在视觉与触觉的多角度深入观察后, 可以引导学生动用其他感官进行观察。如有学生提出可以用闻的方法闻一闻岩石的味道, 笔者就让学生闻, 结果基本上闻不出什么味道, 闻出来的一点点气味也不知道是不是岩石产生的。怎么办?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有学生说, 把岩石洗干净之后闻, 那气味应该是岩石的。但是, 岩石的味道实在是太微弱了。此时, 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 沉睡了百万年的岩石气味可能是尘封在岩石里了, 能不能把它的气味给搅出来呢?有的学生想出了敲的办法, 不理想, 有的学生想出了用两块同样的岩石摩擦的方法, 这时候的效果就明显多了。通过尝试, 学生最终发现, 好多岩石的气味都差不多, 类似火药一样的气味, 有一部分岩石又是另外一个气味。其实学生们已经从气味上找出了岩浆岩与沉积岩的不同。

通过多个层次的观察, 每一步都层层递进。一节课下来, 学生收获良多。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观察岩石, 也从整个过程中领会到, 观察不仅仅是简单地“看”, 而应该是一种多角度、多感官联动的、深入的体验。

(二) 抓住细节去观察

我们对一个物体的观察, 首先是整体, 然后才是部分, 但是对部分的充分认识, 又能反过来能加深对整体的把握。一般说来, 整体的观察大同小异, 而细节的观察则能引发独到的思考和见解。

以观察蜗牛的教学为例, 大部分学生能观察到蜗牛壳旋转的方向, 蜗牛的触角、眼睛、嘴巴等外在形体特征。此时笔者鼓励学生, 能不能观察得更细致一点?终于有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 找到了蜗牛的排泄孔, 在课堂上, 他非常自豪地宣布, 蜗牛的排泄孔就在蜗牛呼吸孔的旁边。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发现, 引来了同学们真心的称赞, 大家纷纷去蜗牛身上验证。同伴的认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在下一阶段的观察中学生也变得更加仔细, 谁都想做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的人。

(三) 明确顺序去观察

观察的顺序就是思维的顺序, 让学生有顺序地去观察, 可以观察到更全面的东西, 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根据观察对象的特征, 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的顺序。

如对室外植物的观察, 要先观察整体, 然后从下往上, 由中间向四周逐步递进观察;对于室外动物的观察, 首先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 再观察它们的群, 最后再观察个体。在对个体的观察中, 首先观察它们的行动, 再观察它们的身体。在观察身体时, 要想办法让它们减少运动, 比如在观察蚂蚁时, 可以把蚂蚁孤立在水中央观察;对于矿物的观察, 可使用资料对照表, 逐条对比观察;对于普通标本的观察, 可以采用从头到尾的顺序观察。在观察的时候, 首先用眼睛看 (包括使用一些简单工具) , 其次用手感受, 最后再用耳朵听、鼻子闻 (扇闻) 等方法, 除非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 否则不用嘴尝的方法进行观察。

三、提高观察的能力

(一) 确定目标, 抓住重点, 提高注意力

漫无目的地观察会接收杂乱无章的信息。在观察中要有所取舍, 一次一重点, 一次一突破, 明确自己观察的目标指向, 围绕这一目标做相应的重点观察和辅助观察, 让自己的注意力不被其他现象所影响。

比如在观察蚯蚓时, 观察的重点是蚯蚓怎么运动的, 观察指向都与运动有关。学生发现蚯蚓是伸缩前进的, 但究竟是怎样伸缩的, 学生看不清楚, 于是他们想到让蚯蚓在白纸上运动, 效果不佳, 把蚯蚓放在手心让它运动, 效果也不佳, 把蚯蚓放在手背上 (手背的感觉灵敏一些) 让它运动, 明显感觉到有刺刺肉的麻痒, 但还是看不见它到底靠什么运动。终于有一个学生想到了好方法, 把蚯蚓放在玻璃上, 从下往上看它的运动, 一切谜底就此打开。在整个过程中, 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重点, 就没有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和参与, 也就不会达到这样的观察效果。

(二) 制订方案, 明确要求, 提高条理性

明确观察要求, 制订观察方案, 根据方案执行, 这是保障学生能进行有效观察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观察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 提高学生的条理性。

以“凤仙花的生命周期”教学为例, 笔者要求学生对凤仙花的成长过程进行观察, 并从第一节起始课起就和学生一起制订观察方案:设计观察记录表, 明确每天要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制定观察时间表, 规定在每天的18时进行观察;明确观察方法, 对株高采用测量法, 定好固定的原始高度;对株形采用照相法;在发芽、长根、子叶破土、长真叶、出花蕾、开花、结果等关键时期采用图画法, 有情况说明的放在备注里用文字描述。

因为每个步骤都有了一个详细的观察方案, 学生的观察活动自然变得有序、有效。

(三) 真实记录, 敢于表达, 培养质疑精神

质疑是一种伟大的科学精神。在观察的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观察到的现象与教科书所述不同的情况, 此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真实记录, 勇敢表达,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带着疑问观察, 会让观察变得更加深入。

如在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中提到:叶为植物提供“食物”。学生反观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 好多植物在冬天没有叶子, 那冬天它们吃什么呢?因此他们认为, 植物的营养是根从土壤里吸收的, 所以我们会给植物下肥料, 而且肥料也施在地上。面对学生的这种发现, 笔者首先给予了表扬。然后并不急于给出答案,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查阅资料, 或者在网上提问, 看看别人的想法, 也可以找一棵小树剪掉它的叶子来做一次对比实验。我们的学生正是在这样的产生疑惑、大胆质疑、自主解决中学会了更加深入的观察。

(四) 清晰理解, 正确描述, 提高表达能力

观察与表达是相辅相成的, 透彻明晰的观察有利于表达, 清楚到位的表达又促进了观察。

因此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 笔者也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 每一次观察活动以后, 笔者都会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并对学生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从听中发现自己没有观察到的信息;二是交流中要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 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准确地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 有利于学生厘清思路、准确描述,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还弥补了单个学生观察不全面的弱势, 学生间形成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积极氛围。

总之, 对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点点滴滴的铺垫与引导。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开始,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提升学生观察的能力, 在观察中开拓思维, 在思考中提升品质, 最终达成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目标。

科学观察能力培养 篇2

小学生对科学课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什么事情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对事物外部的、直观的、具体的特征特别敏感。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呢?

一、让学生留心观察,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仅是他们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他们智力的基础,更是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

在观察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因为良好的习惯是做事的良好开端,比如学生平时在玩时或在校园里、回家的途中,让他们处处留心看看,如周围的植物变化,家养的小动物的成长过程等等,然后再与同学相互交流,慢慢形成观察的习惯。这段时间学了《植物种子》,学生天天观察自己亲手种下的向日葵、绿豆、黄瓜、柿子、辣椒等种子,观察它的变化,并且相互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记下了许多观察到的现象,写好观察日记。同时学生在观察的时候,教师要多加指导,让他们边观察边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一个良好的观察习惯就会慢慢的养成。

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培养学生感知事物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展开细致的观察。在训练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时,不但要去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用各种感官进行正确的观察。这就需要有科学的观察方法,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较好的得到培养和发展。

如,在教学《水是什么样的》这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采用了:“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感觉”的方法来找出水的特征,感知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并且区分了白色与透明的不同,然后再用白酒、白糖水、盐水、牛奶、醋,可乐,再让学生用看、闻、尝的方法来进行区别、比较水与其他液体的不同,让他们动用了各种器官,课堂上气氛十分活跃,积极性也很高。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的判断,找出了各种液体的不同性质,进一步的归纳出了水的性质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这样,观察方法也得到了训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动手探究的兴趣,更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明确观察,找准观察的方向

在新课标科学探究里面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能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求教师在让学生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之前要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告诉学生:“观察不是随意的看,而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感知活动,要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观察对象不同,观察的目标也就不一样,观察的方法步骤也不同。”小学生年龄小,情绪化比较明显,注意力经常被观察事物不相关的事情吸引开,有些同学甚至以为观察就是玩耍,东窜西窜,这里瞧瞧,那里看看,注意力根本不集中。因此,观察前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要求,使学生明确观察范围和观察重点。

四、持久观察活动做到实效性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各种事物,能把课堂上学到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行验证。这就要求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科学探究活动,力求让这种活动成为他们乐于从事的经常性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扩展知识,发展兴趣,锻炼能力,促进和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也谈科学课观察能力的培养 篇3

一、创设观察情景,激发观察兴趣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观察兴趣。现代教学论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把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景。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引起矛盾冲突,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内容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把学生引入“问题——探究”的学习过程中。

2、创设观察环境,激发观察兴趣。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观察活动。这些活动如果单靠图片、标本和模型来让学生间接感知,就会与学生的探究心理存在一定的距离,因为学生每接触一样新事物,首先想到:这是真的吗?只要探究的对象是真的,学生对探究的可信度和自信心将大大提升,学生喜欢动真格的,喜欢得到人们的尊重并把他们当成年人看待。为了使观察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要将教学建立在学生心理要求的基础上,创设真实的观察环境,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二、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为观察做准备

在听课的过程经常会听到一些教师让学生观察这观察那,却很少指导怎样观察,长此以往学生的观察只能停留在“看”的水平,观察能力根本不可能提高。学生只有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观察,因此,在观察活动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观察方法。这类方法常用的有:比较观察法、整体观察法、顺序观察法、运用多感官、多角度观察及用工具测量等。大家对比较观察法、整体观察法、顺序观察法的运用比较熟悉,但是对运用多感官、多角度及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陌生,目前的科学教学中又广泛运用,本文就这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品质指的是人在观察活动中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小学生应具备的观察品质包括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完整性、观察的准确性、观察的持久性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品质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培养学生观察的持久性。观察的持久性是提高观察能力的一项重要品质,许多科学研究都需要研究人员作持久的观察,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养殖、种植、星空等内容对学生持久观察品质进行训练。例如,在上《植物的一生》单元时,学生种的是豌豆,从播种到果实成熟历时七十几天,很多学生很难坚持观察,教师可采用竞赛的办法激励学生坚持观察并做记录。如:比一比,看谁种的豌豆长得又高又壮?谁种的豌豆最早开花?谁种的豌豆果实结得多?……以此激发学生持久观察的兴趣。结果,很多学生种的豌豆都开了花结了果。有一个学生不小心把豌豆的茎弄折了,他很伤心,找来一根小树枝和茎绑在一起,固定了植株,原以为活不了了,没想到居然还开出了花,结出了果实。他在日记中写到:豌豆的生命如此顽强,我要像豌豆一样坚强,遇到挫折不气馁,不屈服。他不仅完成了观察任务,意志品质也得到了培养。

2.培养学生观察的完整性。观察的完整性是指连续观察事物变化的全过程。众所周知事物变化是有一个过程的,不管是自然现象,还是化学反应。然而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重视让学生观察结果,而忽视了过程的观察,使观察限于局部。如,教学《热往哪里传》时,有的老师只要求学生观察水受热后锯末的运动状态,学生很难理解水与锯末之间的关系。我在教学本课时,要求学生先观察水未加热时水中锯末的樣子,再观察水加热时及水沸腾后锯末的样子,让学生全程观察锯末运动变化的过程,分析锯末与水之间的关系,明白是水的运动带动了锯末运动,借助锯末更好地观察到水加热前后的运动状态,从而理解了热在水中传递的方式。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科学知识,逻辑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3、培养学生客观真实的记录习惯。科学观察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对观察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因为记录是学习科学完整过程的一部分,全世界的科学家都记录他们的观察和结论,以使他们与更广泛的科学界交流工作时,作为重要的依据。学生的观察记录显现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因此,在观察时应让学生养成及时进行记录的习惯,记录时不但要如实记录观察到了什么、观察到的东西什么样,还要说明观察者是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观察的、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观察的。客观真实的记录有助于学生更仔细地对事物进行观察,只要教师坚持不懈,用心设计,长此以往,学生的观察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新的时期提出新的教学要求,找出新的教学视角,寻求新的教学突破,才能谈得上与时俱进,满足新的教学要求。反思过去的教学很重要,但要真正认识过去、现在与未来,又很不容易。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胆大心细是我们科学教师不断的追求。

科学观察能力培养 篇4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对观察的兴趣.观察兴趣的培养可从有趣—兴趣—志趣进行逐渐培养.在科学教学中, 要创造条件使学生接触各种自然和生活现象, 引导学生注意教师的演示实验.教师要利用有趣的现象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进行大气压强知识教学时, 做用纸托水实验, 要学生注意观察, 那么轻的纸能托住比纸重几十倍的水.同时补充一个小试管在大试管内爬升的实验, 这些有趣的现象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学习的兴趣又能对观察能力的培养起着推动作用.在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观察发展为志趣, 从而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 去探索, 并亲自动手实验, 去探索和验证自然规律.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良好的观察习惯是观察成功的基础, 是观察能力形成的保证.良好的观察习惯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目的性明确, 观察时细致, 能够在观察时发现问题.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初始阶段, 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初中科学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 要解决怎样去观察的问题.观察要有一定的计划、步骤和目的, 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观察的目的及注意观察的现象, 要养成全面观察的习惯.学生看问题往往片面和肤浅, 只看各种问题的表面现象, 而忽略了问题的本质.例如, 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 学生只注意有气泡产生, 而不注意气泡产生的位置和运动时形状变化的不同.实际上气泡的产生有两种, 一种是溶解在水中的气体在温度升高时析出, 另一种是水汽化而形成的.所以在实验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和观察什么现象.

其次, 观察要和思维相结合.从观察的心理基础可知, 观察和思维不能截然分开, 观察不仅是思维的基础, 而且思维能促进观察的深入.在观察中要把观察到的现象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对发现问题的特征和过程及各种条件进行分析, 就容易理解和掌握各种自然规律和概念.例如, 夏天大树下地面上的太阳光斑是什么形状的?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冬天教室的玻璃窗上的“水汽”是在玻璃的外表面还是内表面?为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及观察和思考, 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与所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分析, 这样就能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 同时理性认识又能对感性认识起到指导作用, 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以提高.

其三, 应培养学生养成利用仪器进行观察的良好习惯.由于人的感觉器官有一定的限度, 超出这个限度, 观察对象的一些特征和属性就不能被肉眼感知, 如电流、电压等, 而且人只凭感觉会使观察的精确性受到限制, 如人无法判断温度、物重等物理量的多少.所以学会使用观察工具是观察的基本素质, 如望远镜、显微镜、天平等的使用.对仪器的使用和掌握应达到以下程度:一是要了解仪器的性能和作用;二是学会使用方法;三是能按要求正确使用;四是了解其原理.如温度计的教学, 目的就是要学生了解温度计的作用、工作原理和性能, 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这一内容的教学就是要学生学会使用仪器,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使学生学会使用仪器的教学内容有很多, 教师要利用这些内容的教学, 培养学生不仅要学会使用仪器, 而且要学会选择仪器.利用仪器深入观察, 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四, 培养学生学会做观察记录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观察的结果能够准确地记录下来, 记录的数据要完整, 同时观察记录的数据要真实, 不要为了减小误差而涂改观察到的原始数据, 应实事求是地作出结论, 如果误差太大, 应找出误差大的原因并改进.

三、培养学生学会和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在科学的教学中, 有大量的实验, 而实验是研究和发现自然规律的有力武器.因为在实验中将环境或条件加以理想化, 突出了要观察的主体和支配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 创造有利于观察的条件.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在科学实验教学中, 主要有两种观察方法应使学生学会.

第一种是对比观察法.这种方法是判别“是什么因素对现象或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有效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现象进行对比, 或对某一现象发生的前后情况进行比较, 从而找出主要因素.例如, 在密度教学中的密度概念导出, 有木块和铁块的对比、木块和木块的对比, 通过这样的对比, 得出木块与铁块在相同体积时质量不同, 而木块与木块在相同体积时质量相同, 引出密度的概念.

第二种是分步观察法, 也可称为控制因素观察法.当一个现象和过程由多种因素支配的时候, 为了弄清各因素的作用、性质和规律, 常采取依次突出一个因素的作用而使其他因素相对固定, 一步一步进行观察.例如, 在欧姆定律的教学实验中就用到这一方法.第一步固定电阻不变, 研究电压对电流的影响;第二步固定电压不变, 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然后进行综合分析, 得到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 导出欧姆定律.这种观察方法的培养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的.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观察中, 良好的观察环境和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经常能感受到观察氛围, 提高学生的观察积极性.

第一, 实物观察训练, 在自然观察中占有重要地位.自然观察大部分是实观察, 例如月亮的圆缺, 食盐晶体的形状, 花的共性和个性等等.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 并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一些观察生活中现象的任务, 及时反馈, 教师给予恰当、带有鼓励的评价, 这样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的积极性.

第二, 实验观察训练, 是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来实现的.这是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的主要途径, 在实验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应循序渐进, 指出学生观察的不足, 肯定成绩, 使实验成为训练学生观察能力的主要场所.为了增强实验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在实验前或实验中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 以便引导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及现象变化的过程, 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 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最需要观察的事物.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物品, 增加各种实验, 来重现各种自然现象, 以达到观察的目的.这样, 既可达到加深学生理解自然科学规律的目的, 又可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三, 生活中的观察训练.初中学生好奇心强, 对各种自然现象都想知道, 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应利用学生这一特点, 结合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这对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如结合惯性教学, 让学生观察乘车者的运动, 当突然开车、刹车时的倾倒情况.这样的内容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有许多, 如摩擦教学, 电能表教学, 电灯灯丝的粗细与电灯功率的关系教学等都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摘要: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第一步,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作者阐述了在科学教学中是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观察习惯、学会和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科学教学,观察能力,观察兴趣,观察习惯,观察方法

参考文献

[1]胡卫平.中学科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4.

[2]敖国儒.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

科学观察能力培养 篇5

青海省平安县教育督导室 刘生梅

观察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小学生初步认识自然事物、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综合能力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观察的活动。在观察和实验的探究实践活动中,观察是实验的基础,因为在探究自然事物的活动中,首先要在认真观察周围常见事物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然后经过思考,再通过实验验证,最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在实验的过程中,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又伴随着实验的每个细节,才能得出科学的、正确的结论。所以,观察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培养,值得所有科学教师重视。

一、有效运用观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材的内容中,重点培养观察能力课占总课数的40%。这说明在低年级实验教材中培养观察能力的内容比例是占首位的。如:观察植物(叶、花、根、茎)的外部形态;观察动物(鱼、蚂蚁、鸽子、兔、蚕宝宝)的外部形态和生活方式;观察天气变化(晴、阴、雨、雪等)和四季特征;观察光和影的变化并根据太阳辨认方向;观察水和空气的物理性质等等,都是以培养观察能力为重点的教材内容。因此,通过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正确的观察方法的训练,观察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备足典型的观察材料,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观察的机会

充足的材料有利于分组观察,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观察的机会,更好地认识自然事物;典型的观察材料有利于学生顺利进行观察,找出其特征;新颖的材料可以激发学生乐于观察、主动探究的情绪,全面认识自然事物的特征。

为儿童准备充足、典型、新颖的观察材料,是保证儿童有意观察、主动探究自然事物的基础条件。例如,在上《蚂蚁》这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放大镜、蚂蚁及一些辅助材料,放手让学生分组去自由地观察研究他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们面对昆虫盒里放的蚂蚁和放大镜,忍不住地用手去拨弄拨弄,用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观察,自然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了。这时,我也不时地加入各小组的探究活动,让他们感觉到教师也是他们研究活动中的一份子。这时,还需要教师用眼睛和耳朵关注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要敏锐地注意到哪个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争论什么?多问几个“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等帮助他们开展有时效性的科学探究活动。

三、训练学生运用感官感知事物的能力,掌握观察方法

按照新课标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即用眼、耳、鼻、舌、手(皮肤)去直接感知自然事物的特性。训练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不但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用各种感官进行正确的观察的方法。没有科学的观察方法,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不到较好地培养,因此,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也非常的重要,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就要 教给学生系统的观察方法。怎样才能使学生观有法、察有序呢?

“观有法”是指方法而言,是指学生用感官去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怎样去观察?观察重点是什么?运用哪种具体方法?“察有序”是指观察的先后顺序,即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观察中比较什么,观察后讨论什么,总结什么。在低年级科学教学中,结合教材的观察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种观察方法:一是从整体到部分的有序观察;二是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如讲《水中的鱼》一课,要培养学生“把整体分成部分按顺序地观察”的方法。学生看到金鱼后,对它美丽的颜色很感兴趣,教师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提问:“金鱼美丽吗?你喜欢吗?它为什么会在水里游?”这时教师及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正确的观察轨道上来:“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噢!是用眼睛看到的,再仔细看看,鱼的身体像什么形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观察的重点上来。接着引导学生按顺序地观察:“鱼的身体分几部分?每部分上都长有什么?你能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观察吗?”这样观察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步骤具体,方法适宜,学生按教师提出的问题有顺序地观察,从而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对有些自然事物的研究,在观察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它的特征。在低年级科学教学中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来认识事物,是学生认识的又一方法。如认识《水》的显著特征时,是通过比较的方法去观察,先让学生用感官(眼、鼻、舌)感知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是透明的,再把水与酒 精、汽油、醋、牛奶、盐水、糖水等用一看、二闻、三尝的方法进行比较,区别水与其它液体的不同之处。

以上是培养低年级学生通过感官进行观察认识自然事物的主要方法,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识规律,但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反复练习应用,才能正确掌握,使观察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四、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兴趣是入门的先导,是获取知识的前提,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部动力。低年级的小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让他们亲自去接触自然界中的事物,凡是能观察到的教材内容都让他们亲自去看、去听、去摸、去感受,积极为他们创造观察的条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除了教材上要求观察的材料以外,还可以找些当地常见的、学生熟悉的实物观察。以此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引导他们在兴致勃勃的情绪中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得到能力的培养。如教《奇妙的树叶》一课时,师生共同采集各种植物的叶子,课堂上,通过让学生“给叶子找妈妈”的游戏,认识这些叶子都是什么植物的叶,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观察这些叶的形状像什么,比较这些叶有什么不同。学生学习兴致盎然,不但认识了教材中的几种叶形,还认识了当地一些常见植物的叶子。

五、适时引导,提高学生观察的实效

观察不是随意的看,而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感知活动。观察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到观察的效果,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有 的放矢”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对象上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情绪性明显,注意力常集中到次要的或与观察不相关的方面去,有些同学甚至以为观察是玩耍,因此,观察前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要求,使学生明确观察范围和观察重点。比如教《认识水》一课,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感知训练,教师要明确地向学生提出运用感官观察事物的正确方法,如怎样闻气味、尝味道等。所以,观察目的明确,观察重点突出,就能避免学生在观察中偏离观察内容,提高观察效率。

科学观察能力培养 篇6

一、创设情境,激发观察兴趣

学生的探究动力,是靠兴趣来支持的。没有了兴趣,学生也就失去了观察的热情。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行观察。如教学“鱼”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小金鱼、水、鱼缸、放大镜和其他辅助工具,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并交流。学生对鱼缸里的小金鱼和放大镜等材料本身很感兴趣,情不自禁地动手,用放大镜从不同角度观察,对探究活动充满热情。教师在此时可以深入到各个小组,成为学生小组的一个成员,适时点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一言一行,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和争论什么,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多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促进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开展,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观察与探究上面,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适时激励,激发持续观察动力

小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往往保持时间较短,影响学生持续观察。如何使学生对科学观察产生持久兴趣,进而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这是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进行适时激励,促进持久观察。如在学习“蚕的周期”相关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做蚕生长的记录,需要近两个月的观察时间,学生可能会坚持不下来,而使观察中断。鉴于此,教师在活动之初,就对学生进行激励式教育,给学生讲许多科学家长久进行科学观察的故事,如竺可桢坚持不懈地进行气象观察、天文学家进行星座观察的故事。但是活动开展一个周后,教师发现有的学生就产生了懈怠情绪,便组织学生开展观察交流活动,让细致观察的学生上台交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并和学生们一起制定激励性措施,对于勇于发言的学生给予积分奖励,学生可以通过积分的多少换取数量不同的桑叶等。在接下来的几个周,教师每周都会拿出一部分时间,与学生一起交流观察体验。每周的交流时间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学生们都踊跃上台交流自己的发现。就这样在长时间的观察中,学生圆满地完成了观察任务,促进了学生观察习惯的形成。

三、巧妙设疑,提高学生观察热情

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他们通常会被一些未知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在观察某种现象或者事物之前,让学生针对这些事物或者现象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学生在问题的推动下也会提高观察热情,增强探究动力。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这些问题与猜想进行梳理,使其成为学生观察过程中等待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标与范围。如进行“纯净水、天然水”在生物活性方面的比较实验,由于要在实际观察过程中比较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水在提供生物营养供给方面的不同,就不能向水中投入任何类型的鱼饲料。学生们看到金鱼被分别饲养在两种生物活性不同的水中,就会不由自主地提出问题:“如果不喂饮料,鱼会不会由于长时间不吃东西而被饿死?”“这两种水中的鱼,哪种水中的鱼相对生命力更强些呢?”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且把这些问题作为实验的重点观察内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带着问题热情地参与到实验过程,在实验中消除困惑、解决问题。

四、注重细节,掌握观察方法

激發学生的观察兴趣、增强学生的观察动力,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只有观察兴趣与动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我们对事物一般是按照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对事物局部进行细致观察,又能促使学生对整体有更深刻的认识,更能引起学生独到的思考与见解。例如,在观察蜗牛的实验中,多数同学都能观察出蜗牛的旋转方向,看到蜗牛的触角、眼睛、嘴巴等表面特点。教师鼓励学生能不能观察得更详细些,有位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找到了蜗牛的排泄孔,他非常有成就感,并且宣布蜗牛的排泄孔就在呼吸孔的旁边,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发现,得到了学生们的称赞。学生学会细致观察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观察方法,如学习“各种各样的岩石”相关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按照顺序进行观察的各种方法,在利用视觉与触觉进行观察后,引导学生利用其他感官参与观察,了解不同岩石的气味等。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多种观察方法,提高了观察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选择有趣的观察内容,激励学生对观察保持持续的兴趣,同时,要通过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观察动力,在教学中渗透观察方法,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科学观察能力培养 篇7

一、多措并举, 激发学生爱观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动力。有了兴趣, 学生就会主动地、持久地去观察周围的一切,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知觉等感知器官参与观察活动。因此,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激发和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是现代科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课题。要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就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强的特点, 启发和鼓励他们去观察。教师应把握科学课程以实验教学为主线的特点, 通过学生实验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1. 从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活动着手, 引导他们去观察、去发现新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学科知识的内容、原理、规律, 创设一些显而易见和形象直观的小实验、小魔术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例如, 学习物质密度时, 可设计“钢球沉浮”实验;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 演示“白纸变红字”的实验;学习缓慢氧化和燃烧时, 设计“不点自燃的灯”的实验, 即课前先在一酒精灯芯上滴几滴饱和的白磷与二硫化碳溶液, 然后盖上灯帽, 实验时只要拿开灯帽, 灯芯立即燃烧, 盖住后又熄灭;学习浓硫酸性质时, 可增设“魔棒点灯”的小魔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实验演示, 一次又一次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2. 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 尽可能地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自主实验, 给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

许多演示实验, 如阿基米德定律、欧姆定律、平面成像、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等实验, 都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来完成。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活动, 经历整个实验过程, 真正体验到实验的艰难和探究的乐趣。在实验的观察活动过程中, 提升了学生观察的兴趣, 构建起正确的概念和规律, 积累了参与实验活动的经验。

3. 通过课外实验, 拓展学生的观察兴趣

学生在课堂实验观察的基础上, 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这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置一些课外实验。如指导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玩具、瓶瓶罐罐等, 变废为宝, 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仪器, 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这样把学生的实验观察由课内引向课外, 从而真正起到增强观察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启迪智慧的作用。

二、循序渐进, 培养学生会观察的能力

达尔文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仅凭对观察的兴趣, 要从观察现象中获得关于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等多方面的理性认识是不可能的。因此, 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明确观察的目标, 充分调动眼、鼻、耳、大脑等感官积极参与, 对提高观察的质量、培养观察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和技能。

1. 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是一种有计划, 有目的, 有步骤地进行的活动。没有观察计划就没有科学的观察顺序, 会造成顾此失彼。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前, 要让学生知道先观察什么, 后观察什么, 明确观察的顺序和要点。如观察蜡烛燃烧的实验, 就可制订如下观察计划, 写出观察结果。

(1) 点燃前的蜡烛 (形状、颜色、气味、软硬等) 。

(2) 蜡烛燃烧时 (状态变化, 烛焰的颜色与气味等) 。

(3) 烛焰吹灭后 (你在灯芯上方看到什么, 闻到了什么气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蜡烛燃烧变短 (请查阅相关资料, 回答它跑到哪儿去了) 。

2. 明确观察目标

心理学的知觉规律表明, 有了明确的目的与任务去感知事物, 注意力就能集中地指向有关的事物, 知觉就会清晰、完整。由于学生的观察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因此观察往往从好奇出发, 容易浮光掠影或者被新奇但非重要的现象所吸引, 从而忽视了观察的重要方向。例如, 在观察鲫鱼的形态特征时, 学生往往只观察到鲫鱼的外形、鳞片、运动和呼吸等, 而很少有学生能观察到鲫鱼身体中感知水流的侧线。原因很简单, 学生在观察鲫鱼的过程中没有明确观察的目的, 因而造成观察的片面性。事实足以说明, 观察目的不明确, 就会走马观花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 在学生进行观察活动时, 教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提出观察的具体要求, 这样才会使学生的观察活动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3. 拓展观察范围

所谓“观”, 是运用一切感觉器官去接受各种信息, 包括耳闻、目睹、手摸、鼻嗅、舌尝等。“察”就是考察, 了解事物时用脑积极地分析、思考。因此, 观察是多种感觉器官协调参与而完成的一项复杂的活动。实际上, 仅靠感觉器官来实现的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

两条线段哪条长?

两图中间的圆圈哪个大?

在两个简单的观察活动中, 学生往往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因此, 在观察活动中, 教师还应让学生掌握一些实验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例如, 掌握托盘天平、显微镜、放大镜、电流表、电压表等一些基本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可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只有这样, 才能拓展观察的范围, 增强观察的可靠性、真实性。

4. 做好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是对观察结果的反映, 是知识经验的积累。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同时, 更要重视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观察记录通常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 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选择不同的记录方法。例如, 在观察指纹的活动中, 采用的是描述性记录法;在使用酒精灯的活动中, 用的是表格记录法。因此, 在每一个演示实验中, 教师都要求学生通过观察, 得出结论并记录;在学生的每个实验中,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任务, 完成实验报告。同时, 在组织的每一次探究活动中, 教师也要对学生提出观察和记录的具体要求。这样, 把做好观察记录这项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实验中, 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

三、继承创新, 树立学生善观察的品质

1. 观察要有细心的态度

课堂上我曾经演示“用中指蘸取某种溶液, 而后用舌头去舔食指”的实验, 结果有95%以上的学生没有发现其中的秘密。因此, 观察的成功往往在于能否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 以及能否从细微处捕捉到事物的本质。例如, 奥斯特是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电流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 从而进行持续研究, 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许多事实告诉我们,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科学事实, 指出研究的问题, 发现与研究问题相关的证据和信息。

2. 观察要有积极的思维

观察被称为“思维的知觉”, 而思维是人脑将观察、实验所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上升为理论知识的过程。在观察时思维必须同步进行, 如果忽视观察时的思考, 那么观察到的材料再多也是笼统的、模糊的、杂乱的, 这样既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更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如牛顿在看到苹果落地时如果只把它看成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 就不可能有万有引力理论的形成。又如, 学习“伏安法测电阻”“焦耳定律”“光的反射定律”等内容时,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等活动得出现象的原理和规律。在实际教学中, 应使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步发展, 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观察中思维和在思维中观察。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以及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 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事物, 逐步提高观察的实效性。

3. 观察要有持之以恒的意志

著名科学家竺可桢通过24年的观察, 发现了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和植物花开花落等物候之间的关系;哥白尼为了写出《天体运行论》, 整整用了36年时间观察天体运动;“四季形成”则是通过长期的天文观察、记录, 发现地球在绕太阳运转的过程中, 地轴总是倾斜的, 并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 地球上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从而形成四季……事实告诉我们, 学生对许多事物的正确认识不是通过一两次的观察就能实现的, 而是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观察, 才能实现观察的目标。例如, “铁钉生锈”“种子萌发”等许多实验活动的观察都要有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月相变化”的规律认识, 则要一个月乃至几个月的观察活动才能得以验证。“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只要持之以恒的观察、思考, 学生的知识丰富了, 终能掌握其规律, 发现其中的奥妙。

4. 观察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德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用实验观察结论批驳了“腐肉生蛆, 腐草化萤”的说法, 证明了微生物不能自然产生, 更不能由目前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产生, 只能通过繁殖产生。由此说明, 科学的结论必须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得出。因此,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十分重要。看到什么, 就是什么, 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认真观察;怀疑自己的眼睛, 反复观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多角度观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尊重客观事实, 避免先入为主、主观臆断。“求实, 客观”是培养科学技能的基础, 更是培养科学精神的精髓。

科学观察能力培养 篇8

一、如何指导学生科学观察

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没有创造。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个方面来指导学生科学观察。

(一)明确观察目的

在观察事物或做一件事前,只有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任务,才能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教师在实验之前,要告诉学生将要做什么实验,这个实验是为了观察什么现象或是为了验证什么假设,还需要注意什么事情等等。

(二)有正确的观察方法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感知活动,而要达到观察的目的,必须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有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提高观察的效率。科学课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科目,教师可以利用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来交给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察方法。针对不同的观察任务,选用不同的观察方法,能使观察的效果更好。

1. 顺序观察法

很多学生在观察事物时理不清头绪,不能按一定的顺序选择观察对象,往往漏掉了许多需要观察的地方,最后得到的结果便不科学、不准确。因此,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观察时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做到心里有个观察的“序”。例如在观察“果实的结构”时可以指导学生由表及里的观察方法,即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只有观察有序,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

2. 比较观察法

可以通过观察找出物体的异同点。对于看上去相似的物体,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相同之处。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观察方法。例如我们讲授《叶和花》一课,在给叶子进行分类的时候,就要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而后才能够进行分类。在对事物的观察比较过程中,学生也能迅速地找出相近的事物的异同。除此之外,如对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比较、大葱的根和香菜的根的比较,鸟的繁殖方式和哺乳动物繁殖方式的比较,砂和粘土颗粒大小、渗水性、保水性的比较,都可以用到上述观察的方法。

3. 追踪观察法

在科学课堂中,有一些实验是不能在本节课完成的,那就需要师生共同追踪观察,要用追踪观察法。例如观察“种子的萌发”实验、观察“蚕的一生”等等。这些探究活动需要我们每时每刻跟踪观察,观察变化过程,并及时做好观察记录。

在科学课上,观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我们探究一个科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只用一种观察方法贯穿于一次观察全过程,就不可能观察得全面、细致。教师在指导学生选用观察方法时,可适时启发学生想象,让观察的意境更加开阔,使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真正把“观”与“察”有机结合起来。

(三)采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在我所听过的科学课中,发现好些老师都把观察、把科学观察当成了一种“看”的活动。大都问学生“你看到(发现)了什么?”“还有什么?”“看谁发现的最多”等等。科学的观察变成了“眼力”的比赛,好像谁说出的东西多,谁的观察能力就强。

实际上,科学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还包括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要用嘴去尝一尝……例如:教学“水”的内容时,我把酱油、白酒、白醋、盐水、清水放在一起,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才能从这些液体中挑选出清水来?学生得先用眼看,分开有色的和无色的;然后用鼻闻,区分有气味和无气味的;最后用舌尝,找出味道的不同。这样才能准确地鉴别出来。

(四)借助工具进行观察

人的感知能力使观察受到生理上的局限。观察的局限性表现为:首先,人的感官使观察的范围受到局限;其次,人的感官也使观察的精确性受到局限;此外,人的感官还使观察的速度受到局限。为了克服感觉器官的局限性,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所以,学生在观察时仅仅利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工具使用意识。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科学《纸》一课时,同学们已经发现纸巾和牛皮纸的吸水性强,印刷纸和打印纸的吸水性弱,教师问:“大家想知道原因吗?”教师出示几种工具(放大镜,直尺等),再问:“你们觉得用什么工具更合适?”学生选择了放大镜。学生用放大镜很快发现,吸水强的纸纤维稀疏,吸水性弱的纸纤维紧密。在教学中逐步让学生了解量杯、量筒、温度计、显微镜等用于观察和测量的工具,根据课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工具,使他们对观察怀有更大的兴趣。

(五)及时做好观察记录

写观察记录,可以锻炼学生正确地使用文字、符号,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生动、准确地表达出来。一个事物,一种现象,只有进行多次的观察,才能准确地掌握它的实质,每一次的观察记录,为其提供了原始的资料数据,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勤观察、多思考、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教材中有很多小实验,这样实验记录卡就发挥了引领作用。这样一张小小的实验记录卡,无形中给学生一种像科学家一样搞科学研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的情绪始终保持在积极研究状态中。

二、对学生的观察进行评价

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总是不够全面的,教师不能老是代替学生进行思考,更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如在上课时学生对教师所提的问题进行大胆的假设,不管学生的猜想是否合理,教师不应给予批评,应当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探究、交流的机会,要坚持以鼓励、表扬为主的正面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上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尊重学生的观察研究结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保护学生心中探索的火苗,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更多的知识,才是真正学会学习,才会提出一些教师想不到、教材没提示的研究方法。

科学观察能力培养 篇9

一、围绕实验目的,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定向性

实验中的观察, 都要有一定的目的。只有有目的地观察, 才能深入、细致、有效。因此,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围绕实验目的, 积极运用心理学中的“注意”规律, 把学生的观察活动引向正确的轨道。“注意”是心理活动对客观研究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培养观察能力的定向性就是要强化“有意识的注意”, 尽量减弱“无意识注意”的影响, 使观察有明确的目的。例如, 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 教师除了要交待学生如何操作外, 还应指导学生如何观察, 观察哪几个地方, 然后教师再进行操作, 使学生通过对该实验的仪器、药品、操作和现象的观察, 掌握氢气有关还原性的知识和做该实验必须要注意的地方。

二、严格操作规程,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序性

观察能力的有序性是指实验操作要有一定的顺序。这个顺序限, 知识更新又是如此之快, 已经掌握的知识会很快地过时, 人们不得不终生学习。提取有用信息, 搜集、整理的能力才是立足于高科技信息时代的根本。因而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评价标准, 从知识转向了能力, 即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此外, 语文学习的兴趣、态度、习惯、方法等与语文学习效果有十分密切关系的非智力因素也进入了评估范围。

3. 评价处理赏识化

评价要充分考虑到激励功能, 赋予分数更多的内涵, 让评价手段真正发挥促进作用。尤其是日常性评价应有一定的弹性, 对不同天赋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应以学生的起点为参照, 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 凡是学生有进步, 或有创意, 或态度认真, 或思想方法科学, 可突破规定的分数, 同时让学生通过分数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三、新型评价的三维标准

其实课改的目的在于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 根本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水平、思想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作为学生, 其学习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评价:

1. 是否勤学、乐学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评价学习兴趣, 会使学生的“劳动”得到尊重, 因而能强化其学习动机, 激发其学习热情, 帮助他们建立起对语文学习的信心。

具体评价标准为:在平时的学习情境中, 能否形成乐于观察、广泛阅读、认真积累的意识和习惯;能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勤恳学习, 如终如一。

2. 是否学会、会学

●周晓娟

的编排首先必须注意到知识本身的逻辑性, 只有依据知识的前后顺序, 顺理成章进行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编排, 才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反之就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例如在“温度的测量”中我们为了说明不能利用人体感觉, 必须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道理, 安排了这样一个实验:取三盆温度不同的水, 请一个同学将左手浸在热水中、右手浸在冷水中, 停顿片刻后将双手同时浸入温水中, 则学生会感到左手浸在冷水中, 右手浸在热水中。对同一盆水双手的感觉都不一样, 这就清楚地说明了单凭人体直觉是无法测量温度的。但是如果把实验顺序编排错了, 开始将双手浸入温水中, 经过一段时间后, 左、右手分别浸入热水和冷水中, 学生就能得出左手浸在热水中, 右手浸在冷水中的正确判断, 这样就达不到实验的目的。又比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需要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 取3支试管, 编号并各注入2毫升淀粉溶液; (2) 向各试管注入1毫升淀粉酶溶液, 摇匀后, 再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冰块、沸水和37℃水中维持温度5分钟; (3) 向各试管滴入1滴碘液; (4) 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冰块、沸水和37℃水中维持温度5分钟; (5) 观察实验现象。其实验操作步骤最合理的顺序为: (1) → (4) → (2) → (3) → (5) 。可见实验操作的顺序, 也是不能随意排列的。其次, 在编排操作原理时, 还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实验操作的设计要符合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顺序, 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以逐步提高。

三、运用对比手段,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敏锐性

观察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但是由于观察只能起到接受信息的作用, 人脑接受到的各种信息中, 既有本质的有用信息, 也有大量非本质的无用的信息, 必须对它们进行筛选、加工。抽取其本质的可用的部分, 这就要求观察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这种敏锐的

中职语文学习评价要全面顾及社会发展、学生个体的成长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要以就业为导向。语文基础知识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人际交往、提高人文素质、完善职业素养的基础, 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 起着奠基作用。

具体评价标准为:能否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与需求选择阅读内容, 提取信息, 获取感受;是否具有日常应用文和职业岗位专业文书的写作知识和能力;能否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 切合职业语境的表达需要, 恰当、得体地进行口语交际;能否在职业交际中具有思维与表达的连贯性、清晰性和缜密性;在日常的学习中是否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 能否主动接受新知识, 概括事物的规律性。

3. 是否能学、善学

评价本身对学生学习起着导向的作用, 在创新社会到来之际, 新型的学习评价标准要充分体现创新理念,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思维空间, 创新的羽翼才能振翅高飞。

具体评价标准为:学生在进行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的同时, 能否形成独立人格的塑造, 能否打破传统思维习惯, 大胆提出问题, 发表不同见解, 尤其是开拓、创造性见解;能否勤搜集信息, 在感悟、模仿的基础上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 培养自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自身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中职语文学习评价标准就应该体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目标, 综合学生们在学习中的各方面表现, 既考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 也重视他们在读、写、听、说这些能力训练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为学生营造一个好学向上的氛围, 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为今后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观察力, 学生往往不是一开始就具备的, 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方法加以培养锻炼。科学实验教学中较常使用的比较法, 特别是对比这种手段, 对同一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 比较其异同, 将能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抓住事物的本质, 实验时可以用对比手段来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敏锐性的培养。同时, 实验室中做实验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但学生学习的课堂决不单纯是实验室, 还应包括日常生活这个大课堂。所以我们还应常常让学生把实验现象与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感性认识进行比较, 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中探索事物的本质。例如, 在讲授“大气的压强”而做“水杯—硬纸片”实验时, 我们首先让学生根据日常经验猜想硬纸片会不会掉下来, 再演示这个实验。当学生看到硬纸片不会掉下来时, 无不感到新奇有趣, 我们因势利导让学生分析硬纸片为什么会与日常经验相违背不掉下来, 再引导学生分析如果杯里只盛少量水或没有水时硬纸片会不会掉下来, 如果虽有满杯水, 但用小刀片把硬纸与杯口接触处撬开一个小口子, 硬纸片会不会掉下来, 再进行演示, 使学生对大气压强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然后又让学生思考实验与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比较相似。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有的学生说钢笔吸墨水就是大气压强把墨水压进钢笔的;有的学生说茶壶盖上有个小孔就是为了让空气进去以便让壶内的水倒出, 等等。通过学生的讨论, 使学生的视野得到了拓宽, 为今后能敏锐、细致、深入地观察周围一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 对于那些现象不甚明显的实验, 还可用多媒体等现代的电教手段, 化静为动, 化小为大, 这对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敏锐性是大有裨益的。

四、创造实验条件,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全面性

提高观察能力并非教学的目的和归宿, 而是要通过观察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形成概念。因此, 必须运用变式观察, 即从各个不同角度、不同情况加以观察, 这就要提高全面的观察力。例如, 在讲授“沸腾”时做了如下实验:在大烧杯中放一盛水的小试管,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 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和试管中的水温, 待烧杯和试管中的水温都达到100℃时, 同学们观察发现大烧杯中的水不断地沸腾, 而试管中的水温虽为100℃, 却并没有沸腾, 这个实验反映了液体沸腾和热传递产生的条件:液体温度必须达到沸点, 沸点后还必须继续吸热才能沸腾, 发生热传递必须有温度差。这就改变了学生头脑中的达到沸点就能沸腾这一片面认识。这种用创造实验条件, 让学生全面观察实验现象形成正确概念的方法是科学教学中必须提倡的。又比如, 在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 只知看那美丽的、光亮的火星四射, 顾不得感知过程中在放热, 也没看到容器底有少量的水或细沙, 更不理会生成物的色、态。那么, 虽经一番观察, 却不能形成完整的燃烧概念, 对四氧化三铁的色态也不能描述。若此时叫学生自己亲自进行物质的燃烧实验时, 就会出现被烫伤事故或仪器炸裂等事故。而这种概念掌握不好和操作技能不高形成的原因, 就是不能系统地进行全面性的观察, 是观察能力薄弱的表现。

总之, 实验所提供的大量丰富的素材靠观察来获取。在科学实验教学中重视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定向性、有序性、敏锐性、全面性, 会对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语境与英语教学中语用

能力的培养●俞芳芳

摘要:语境是现代语言学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不同的语言学家对语境有不同的论述, 但一般来说, 上下文、交际情景以及社会文化构成了语境的基本因素。语境理论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及研究价值。

关键词:语境;语用学;英语;教学

语境因素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 特别是背景知识和情景知识在语用学的分析中有重要的作用。语境是语言交际中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受环境的制约影响。语境是语用的基础, 语境对语用起制约作用, 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实现和练习语言形式, 才能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语境

1923年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马里诺夫斯基提出情景语境的概念, 认为交际环境对于语言交际来说是不能缺少的部分。他区别了三种类型的情景语境: (1) 言语与身体活动相互联系的情景; (2) 叙述情景; (3) 言语被用于填补言语真空的情景———“寒暄交际”。韩礼德将语境因素归纳为三个部分:场境、交际者和交际方式。也就是说语境涉及交际的时间、场合、当时的社会、文化及政治背景, 与交际相关的人物和他们在交际推理过程中所产生的认知, 以及交际者的面部表情、身势语等诸多内容。海姆斯把语境因素概括为SPEAKING, 即以下八个方面:S—背景、场景 (setting and scene) ;P—参与者 (participants) ;E—目的、结果 (end) ;A—信息的形式与内容 (act sequence) ;K—传递信息的方式 (key) ;I—使用何种语言、方言 (instrumentalities) ;N—在多种情况下应遵守的规范 (norms) ;G—体载类型 (genres) 。

二、语境的功能

1. 制约功能

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总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的, 总得以一定语境作为依靠, 这就决定了语言运用必须依赖语境。这种依赖性表现为语言语境对语言运用具有制约作用, 也就是说, 语料的选择和语言运用方法的选择都要受特定语境的制约。这种制约作用要求语言运用者具有相应的适应能力。

2. 解释功能

语境的解释功能主要表现为对某些句素的实际含意作出解释。这是因为一些句素除了词汇意义外, 还隐含着一定语境意义。

制约功能和解释功能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隐含着不同的言语行为主体。所谓制约功能是对发话人而言的, 发话人选择什么样的话语是由具体的言语和非言语环境决定的, 而解释功能则是对受话人而言的。一定的话语只有依据相应的语境才能得到解释。

三、英语学习中的语境

语境是语用的基础, 语境对语用起制约作用, 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实现和练习语言形式, 才能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在学习中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语用。英语阅读是一项复杂的书面交际活动, 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语境, 不同的语境带来不同的语义, 离开了具体的语境, 理解是不可能实现的。比如, The United States has now set up a loneliness industry.所谓loneliness industry指的是美国社会福利的一部分。由于缺少对西方社会的了解, 我们会将自己的社会文化套用到英语文化中。因此, 语境可以帮助排除歧义和语义模糊的现象,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同时大量的阅读能帮助我们了解英语文化, 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化语境。对语境的认识, 特别是对文化语境的认知, 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语境理解的学习和理解, 使听力理解变得更容易。如We shall cover TPND on your order.TPND是偷窃, 提货不着险。只有懂得cover在商务英语中的意义, 我们才能迅速反应, 听得明白。

科学观察能力培养 篇10

一、加强基础性知识教学

系统、完整的基础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新课标及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系统性、整体性的知识指导下, 将传授基础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作为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怎么学, 提高自觉性、主动性。另外, 应该将生物学科的基本知识渗透在其中, 如采集、观察、调查、使用实验仪器等, 为学生进一步提高探索能力打好基础。一堂有效果的生物课, 教师应注意将基础知识的传授建立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 以实现基础知识教学与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相结合。

二、培养学生科学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1.多观察教材中的平面模式图, 培养学生科学获取知识的能力。生物教材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 而模式图是生物学的第二语言。培养学生阅读图示获取信息, 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是符合生物科学学习规律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多观察模式图, 使学生在直观的读图活动中逐步树立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同时也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例如在学习“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时, 我模拟了电子游戏中的“找不同”的玩法, 设计了将动植物两种不同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对比观察找不同的活动, 学生兴趣盎然, 勇于参与, 找出两种细胞结构的不同点, 于是我又引导学生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教学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的图解内容学习生物学知识, 而且也更好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2.多观察动感图象,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是科学探究能力的核心, 因此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最经常的途径就是培养思维能力。观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也是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渠道。课堂中配合动感的图像让学生进行观察会使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易于认识, 使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等思维技能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为学生演示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并对重点时期作出明显的标记, 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 加深了对减数分裂的理解, 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教学中我还发现:动感的图像不仅是动画课件, 也可以是我们身边活动的物体, 有时甚至是老师的一个手势都可成为学生很好地观察对象。如学习神经元的结构时我伸出手臂, 将手自然张开, 手掌相当于细胞体, 手指相当于树突, 手臂相当于轴突, 这样使神经元的结构直观明了。通过这样的教学为学生增多了观察的机会, 很好地培养了思维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

三、加强实验教学

随着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与深入, 实验操作技能越来越重要, 教师应从操作角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提高科学技能。当前高中生物新教材与传统教学相比, 最主要变化在于实验内容的增加, 同时也强调对实验材料处理技能的培养, 例如处理洋葱表皮、洋葱根尖, 处理生物组织样液等, 这些都促进学生对动手能力的重视。在实验过程中, 有些材料可以学生自己采集, 例如在观察叶绿体中的藓类时, 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己采集, 在这个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外, 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很重要。例如植物向性运动的设计与观察、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这些实验设计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 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 完成整套方案。在实验过程中, 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学科的实验方法, 能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同时, 学生应学会分析、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充分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 最终得出结论。

四、让学生多动手, 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动手操作是生物学科特有的课堂教学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知识点, 教师讲解、演示多次不如让学生亲自作一次, 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在做中悟”, 这样学生理解得透彻, 记忆得牢靠,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如在学习“酶的本质”的内容时, 我引导学生用已经学过的多种物质鉴定的实验方法来鉴定酶是什么物质, 学生通过选用不同的化学试剂, 进行多次试验操作, 最终通过酶与双缩脲试剂的显色反应得出酶是蛋白质的结论, 这一结论刚好与科学家的观点相同, 这个实践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通过实践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 体会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快乐, 提升了学习的价值。

高中生物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将生物学置身在科学教育的大背景下,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 并树立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观念,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摘要: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程的能力目标, 也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加强和改进生物实验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科学观察能力培养 篇11

一、提高创新能力,从培养科学细致的观察能力开始

观察是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而科学的观察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是将现在的观察与过去观察获得的经验联系起来进行加工改造。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也是构成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因素。创新能力的起点在于观察能力,没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就不会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观察是“源”,创新是“流”, 只有使观察与思维互相渗透,才能促进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只有善于观察,才能创新。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整个科学探究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首先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始。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深入细致观察的品质,学会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根据科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是,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是自发形成的,而且学生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不知如何去发现、研究、探索,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帮助,去启迪。众所周知,科学课以实验为主,而几乎每个实验都要进行观察,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我总是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一是用眼看,眼是最重要的观察器官,如果不用眼仔细看,实验中的现象会“昙花一现”,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用眼观察每一个微小的环节,每一步细小的变化。如《冰、水和水蒸气》一课(河北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在进行水的沸腾实验时,学生在老师提醒下用眼观察到了沸腾全过程的变化:底部聚集较小水泡→水泡变多变大不断上升→水上下翻滚→试管口出现水气。二是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用舌尝,手、耳、鼻、舌也是人体重要的感官,它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感知事物。如果学生在实验中动用这五个感官去全面观察,那么,学生就尝到了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喜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反复强化练习,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这样,学习兴趣促进能力提高,能力提高又促进兴趣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二、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独特的观点

去年上学期,我就开始培养学生写科学观察日记与科学小论文。首先,我让学生写在日记本上,每周两篇。写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应付心理,纯粹为写观察日记而去观察,还有个别抄袭网上作品的现象。于是,我就向同学们讲明写观察日记的重要性,告诉他们每一个伟大的发明都是从观察开始的,世上有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现象,关键在于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继而教给学生写观察日记的方法。为了保证质量,改为每周一篇。一开始学生观察的范围比较局限,视野比较狭窄,喜欢写一些常见小动物、植物的观察日记,如小狗、小鸡、蚂蚁、乌龟、金鱼、滴水观音等,学生的每篇观察日记我都及时认真批阅,对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并指出不足之處,让学生修改,在班上范读,还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分为四个等级:A+、A 、B、C,并把相应的得分纳入到班级量化管理中。这样,学生写观察日记的积极性高涨,质量也大有提高,有时还经常向我提一些自己弄不明白的科学问题,亲自动手进行一些科技小制作。这样经过一段时间,涌现出了一批写得比较好的同学,而且在写科学日记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善于观察、积极动脑、勇于质疑的好习惯。

随着家庭网络的普及,我了解到班里多数学生家里都能上网,于是从今年开始,我就要求家里能上网的同学每人建一个博客,把日记发表在博客上。不限数量,但一定要有质量,到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写的博客已相当好了。有这么几篇观察日记我印象特别深刻:有个同学在玩肥皂泡时发现,肥皂泡吹出来之后总是先升后降,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于是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她又联想到热气球升空的原理,可是热气球升空是因为燃料燃烧产生了热空气,而热空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能升空,可肥皂泡里并没有热空气呀。于是她通过查阅大量书籍,终于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当我们吹肥皂泡的时候,肥皂泡里就充满了我们吹进去的气体。除非天气非常热,否则我们呼出去的气体总要比空气的质量轻,所以刚吹出去的肥皂泡就会上升;但时间一长,肥皂泡中的气体温度下降,热空气的体积缩小,肥皂泡就逐渐比空气重,只好慢慢的落下来了。最后她感慨道:原来我呼吸的气体,就是肥皂泡上升的“燃料”啊!还有一个同学家里养了一只猫,一有空她就观察猫的一些生活习性,时间长了她发现猫经常舔毛,不只是猫,像虎、豹、狮子等动物也有相同的行为。猫的这种习惯我们通常以为它是爱清洁,讲卫生的行为。但这个同学却不以为然,她通过上网得知猫之所以喜欢舔毛是因为毛上有维生素C及一些微量元素,舔毛可以补充这些营养。还有一位同学在用压力壶喝水,怎么也压不出水来,于是他就用纸筒、手电筒等材料设计了一个压力壶的模拟实验,终于弄懂了压力壶的工作原理,并画图说明,而且还找到了压不出水的原因——密封带没安装好。从而他真正的体会到科学真是无处不在啊!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总之学生在发现问题,进而自主解决问题,并以科学观察日记或小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自发自愿进行的,并乐在其中,每当有新的发现,他们都会兴奋不已,真正体验到了当小小科学家的乐趣,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观察习惯。通过观察能够发现许多生活中经常被我们忽视的科学问题,积极动手动脑,敢于向“常理 ”挑战,向“权威”挑战,破陈出新,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加强科学训练,培养实验能力 篇12

实验过程中,能不能细心观察现象,能不能有效完整地记录,实验做完后能不能对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能不能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条理、合乎逻辑的分析,体现出学生对整个实验的理解,体现出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达到的程度。在化工基础实验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独立观察记录能力不足

雷诺实验要求学生记录观察墨水线形状随着流景发生的变化。实验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理论知识,了解了流体有不同的流动形态。著名的雷诺实验对流动形态的种类和判别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然而当学生亲眼见到墨水线形状随着流量变化时,虽然表现得很惊喜,面对实验记录表还是会表示不知如何下手。当教师举例如可以用文字直线、波浪线、棉絮状、散开状等来记录所看到的形状时,学生往往又开始纠结于什么是棉絮状,什么是散开状。而且学生总是只用示例文字进行记录,缺乏自主的语言和图形描绘能力。这里表现出学生实验观察记录能力的三个不足之处,一是不知如何写,二是只按标准写,三是习惯使用文字,不习惯使用图形。这三方面体现出学生以往的学习过程中缺乏有针对性的培养和练习,造成相关能力的缺失和思维受限,只会亦步亦趋,而无法自主地运用个人的思考能力独立完成哪怕只是记录的过程。因此,在实验记录和报告的要求中,经常要求学生完成书面和图像的内容,尤其要加强图形表达方式,流程表达方式的训练,逐渐提高他们自主完成的分量,并启发他们采用更加多种多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实验项目的看法和观点,形成独立的更具个人特色的报告能力。

二、看图分析角度单

(一)狭窄

伯努利方程实验结果处理后,需要将处理后的数据绘制在一张图上,如图1所示。线1、3、5表示流量a、b、c下总压头沿水流方向的变化,线2、4、6表示流量a、b、c下静压头与位压头之和沿水流方向的变化。报告要求学生对所作图线进行观察、对比,作出结论并加以分析。这其中,大部分学生对单根图线如1、3、5的变化作出判断,但只有少数会对它们之间进行对比。同时,更少有学生会注意1与2、3与4、5与6之间距离的变化并发现其中规律。科学实验中使用图线观察参数变化非常普遍,因此必须引导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发现其中蕴含的重要信息。这就需要在实验设计中对学生图形分析能力作出具体的要求,更多进行集体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让少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思考,促使他们在报告当中有意识地去寻找更多的答案。

(二)逻辑思维缺乏

比如请学生解释为什么图1中线1与2之间距离在中间处会比其他地方小,得到的回答通常非常简单,因为中间流动管径大。而管径大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却很少有人提及,能够完整理清其间关系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从此可以看出学生在对问题进行解答方面缺少严密的逻辑思维训练,长期模糊地看待问题导致对现象与结论关系间的脱节。因此,在实验报告当中应当严格要求解答必须有理有据,包括指出某一符号、某段图线等的具体物理含义,它们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其理论依据是什么等。

(三)脱离实验数据做出结论

比如根据实验回答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是什么,答案都是标准的教材结论,而不是对所做实验结果的客观总结。再比如根据传热实验数据对比光滑管与强化管的传热效果孰优孰劣,答案也常常是照搬教材的内容,而不是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回答。科学研究最重要的部分即事实,要从科学事实出发。要培养学生尊重实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必须经常强调使用自己的实验数据而不是他人的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方面与要求的科学研究能力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加强上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时候具备初步的独立的科学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秘书的能力构成下一篇:新闻语言的导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