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质培养

2024-09-11

科学素质培养(共12篇)

科学素质培养 篇1

所谓素质教育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 其中科学素质是文化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实施中, 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培养, 这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实施新课改, 打造高效课堂,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作为生物教师来说, 必须顺应新形势, 创新思路, 以求实的精神, 认真学习, 掌握扎实本领, 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一、重视生物基础知识的传授

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质, 教师要首先成为生物学的行家里手, 熟练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这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质的先决条件。在当前全国各地深入推进的新课改活动中,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 必须顺应新形势的要求, 努力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工夫。具体来讲, 在授课之前, 教师必须弄懂弄通教材, 熟练驾驭教材, 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要以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精心钻研, 潜心学习, 研究教法, 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扎实的生物知识, 只有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 对生物知识做到“心知肚明”, 才会逐渐对事物逐步形成正确的基本观点, 进一步培养自己的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 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适当渗透生命科学史的教学

科学是科学家通过一定的途径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它可以揭示某个事物成长和变化的规律。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渗透生命科学素质教育, 旨在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 促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了解科学, 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去关注科学的结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科学史的发展历程, 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研究、发明、创造事物的不懈探索、不骄不躁的求实精神, 感悟科学家的促进社会进步的科研态度和思想方法, 深化对生命科学、技术革新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以及生命科学在世界文化与社会进步历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和历史影响。

三、正确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 要想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圆满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必须选择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具体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引导学生以科学求真的精神, 去探究生物知识, 研究解决问题。要注重为学生创设科学探究问题的平台, 提供参与讨论分析问题的机会,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通过动脑动手, 体验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和乐趣, 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科学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是当前全国各地扎实推进新课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物教师, 必须顺应形势, 积极提升素质, 采取得力措施,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 采取切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方式, 注重不断强化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的渗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的同时,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人格、美好品质, 引导他们德、智、体等诸方面综合发展。要注重科学教育与生物教材的有机融合, 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多样性和趣味性, 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

(河南省唐河县实验高级中学)

科学素质培养 篇2

1、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主动引导学生通过质疑、调查、探究等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使探究型学习落到实处。以学生为本,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型学习,加强对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培养。例如在介绍细菌与病毒相关知识时,学生会对爱滋病病毒和炭疽杆菌产生质疑,这时我会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如病毒和细菌的种类、形状、结构、来源、感染渠道、传播速度、防治方法等。对于那些想进一步展开研究的同学,再引导他们在遗传、繁殖、代谢等机理方面进一步深入。

2、课堂中穿插研究性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多“参与”、“体验”“感悟”。使之掌握运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维逻辑、多学科间穿插的理论来探究生命科学的本质。借助于科学的实验方法与实验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其合作学习、集体决策、共同探究的团队精神。在这一系列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和多方面的才能,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升华,体验成功后的欢乐和喜悦。再以研究性学习作为基础,采用开放式、滚动式管理模式开发校本课程,是更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探索。

二、着重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态度 和人格品质。

1、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史实和生命科学最新的成果,与学生共同探讨科学家们是如何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并最终得出结论的。在讲解遗传和变异时,可介绍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引导同学们认真总结孟德尔在科学研究道路上成功的经验,并向大家及时指出生物学科与其它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其他诸如生物芯片、生物的入侵和防治、垃圾分类、温室效应、城市生态环境与根治都可以在相关章节插入并引申,这些内容的引入,足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2、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均是在逆境中产生的。科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在奉献甚至冒险基础之上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数十年如一日,在水稻扬花的中午,头顶烈日,作水稻去雄和授粉实验,为寻找几万分之一的雄性不育稻,可谓踏破了铁鞋,最终解决了国家的粮食问题。

3、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别于其它。爱因斯坦曾断言:“创造并非是逻辑推理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例如达尔文他是天主教教徒,却敢于和“神创论”挑战,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所以在教学中,我主张教师少一些灌输,多一些探讨,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来,从而使学生从接受知识变为发现知识、更新知识、利用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三、加强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1、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表达和处理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和信息,通过严格的实验训练,逐步使学生能顺利完成比较复杂的观察实验、测定实验和验证实验。尤其是,对拓展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发现的问题,能够自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并结合信息技术对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充分的对比、加工处理,得出较完整的实验结论。

2、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对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检索,充分运用网络优势查找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思路,将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网上咨询、展开讨论,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让科学技术前沿与中学生零距离接触,“请进来,走出去”

“实践证明,有了科学环境,就可以超前发展,给学生一个支点,他们就能够跳跃”。我校在引导同学们和科学家面对面接触方面作得非常好,“根与芽”的发起者“猩猩妈妈” 珍妮古道尔在格致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古道尔的演讲,让同学们知道了她的传奇经历,当珍妮古道尔还只是个26岁的姑娘时,她却走进了森林,一呆就是22年,在那里,珍妮。古道尔利用电影胶片细致地记录了3代黑猩猩的生活,发现黑猩猩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还有用身体语言进行交流等与人相似之处,这是有生史以来关于动物群落持续时间最长的研究,其价值足以被载入史册。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教授更是以耐人寻味的报告深深的打动了格致的年轻学子,他重点介绍了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景和“人类基因天书”,在同学们中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科学素质培养 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人文素质 科学素质

目前在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中,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极其薄弱,尤期是人文素质的缺失更加严重。作为开展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主要载体之一的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极其重要。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育认识,确立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导为辅的教学观;改变教学方法,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挖掘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努力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适当选用对话教育、小组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

一、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传输人文知识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悟认识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它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通过课堂学习,对那些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语文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如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和高尚人格;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表现中国劳动妇女勤劳、质朴、善良、勇敢、坚强的花木兰、江竹筠、刘胡兰等女英雄形象,教材中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织好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灵魂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地体现在教学课堂中,使学生自觉地接受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根据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的现实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规律与终身发展的需要,科学教育必须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科学素质的教育是通过掌握自然规律、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向学生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着重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因此,以学生发展和培养理性社会为理念的现代教育,需要把培养年轻一代的科学素养放在首要地位,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素质的培养要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科学课堂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理所当然地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战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人类生活和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在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和突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这使得科学素质的培养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加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的基础是探究,没有探究,就不可能有创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多年如一日地探究着仅有几万分之一的雄性不良水稻,最后终于创造出杂交水稻,解决了人类的温饱问题。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为了人类的光明,同样经历了无数次的探究、失败、再探究,终于发明了电灯。科学探究是新课标的灵魂,被列为科学课程内容标准的第一个主题。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加和实践,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通过各种教学资源,以保证活动的落实,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科技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让学生乐于参与又得到收获,让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在课堂上适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来开展科技活动,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疑惑,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中,学会科学探究,在探究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三、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落实到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上,做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而面向全体学生不是一刀切地面向全体,要面向有差异的个体,做到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不是各方面均衡发展,而是从有差异的个体出发,求得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应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有所进步,有所提高。优化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作为基础性和工具性中小学学科,它决定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所起着重要的作用,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因此,我们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以优化教学目标,控制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改变并优化教学手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成果,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教育。

总而言之,当今的素质教育主要分为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有专家指出,科学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告诉人们如何把一件事做好,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则在告诉人们这件事该不该做。现阶段在我们的初中阶段的教学中,科学素质教育已达到学科分类比较细致、学科的教学体系比较系统化、阶段教学目标和任务比较明确的程度,各学校在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分歧较小。而人文素质教育则因为缺乏相应的序列性,人文学科的分工不明确,而没有在各学科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質,是指学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不断积累而成并在听、说、读、写等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及实际生活中的言、行、人际交往等社会活动中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在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良好个性的养成,既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又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在整体素质的提高中,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表现出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更进一步的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这才是真正理想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让素质教育植根于学科课堂教学之中》

2.《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素质培养 篇4

根据实验性质的不同, 科学实验可分为探究型和验证型两类。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实验探究——集体研讨——概括总结四个环节;验证性实验教学过程一般分为: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四个环节。在这两种类型的实验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经历“过程”, 参与教学活动, 让学生去发现问题, 让学生提出实验设想, 让学生独立去实验, 让学生去得出结论。

一、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探究的动机往往来自对事物产生的好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没有兴趣, 我们的一切探索计划就会落空。”对问题有兴趣, 能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利用观察、实验、游戏、竞赛、魔术等手段, 让学生或从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中发现问题, 或从事物矛盾处发现问题, 或从旧知识的类比演绎中发现问题。

如上《电磁铁》一课, 开始我让每个实验小组利用前一课学到的电磁铁的制作方法进行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比赛, 看哪一小组制作的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多。学生从比赛中就会发现各自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有多有少, 他就会去思考其中的原因, 从各自制作的电磁铁不同之处去提出假设。

有一个教师在上《轮轴》一课时, 先让同学们玩一个游戏, 让一个大个子男生用力握住啤酒瓶的颈部, 让一个小个子女生用力握住瓶身, 两人用力向相反的方向扭动, 结果试了几次, 大个子男生都“败下阵来”。问题自然从中产生了出来, 为什么个子小的女生手劲比大个子男生要大呢?学生就从这一“矛盾”处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二、猜想让学生自己去提出

猜想和假设是一切发明和创造的前奏, 只有提出了符合一般规律的假设或猜想, 才能通过具体的实验进行探究、验证。学生在对一个问题提出猜想或预测时, 肯定会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积极思考。在上《水的凝结》这部分内容时, 我就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露”的成因, 学生提出了以下几种可能性:

①是天上落下的雨水;

②是物体内部渗出的水;

③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水。

然后引导学生对几种猜想进行分析、讨论, 得出合理的假设: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变成的。因此, 教学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科学实验和直接观察消除科学误解。比如在指导学生探究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时, 学生认为种子发芽需要有水分、空气、阳光、土壤 (肥料) 和温度。之后通过一系列的实验, 证实了种子发芽时只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只有当植物生长时才需要水分、空气、温度、阳光、土壤。

当学生转变了这种认识以后, 我又问学生:如果在屋前和屋后同时播下一粒相同的种子, 哪一粒会先发芽呢?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屋前, 因为他们的前概念都认为屋前的阳光充足。可是, 等实验结束后, 所有学生都发现自己错了。因为屋前的土壤在太阳光强烈的照射下, 水分挥发得很快, 因为没有了充足的水分, 种子发芽的速度比屋后的慢了许多。

三、实验让学生自己去设计

科学实验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达到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和实验能力去进行研究和探索。实验教学中要特别注意鼓励和扶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 自我设计实验。

如教学《雨和雪》一课, 在学生推断出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凝成的之后, 要设计一个模拟实验验证推想。我引导学生思考:由于雨是水蒸气受冷凝结的, 那么怎样得到充足的水蒸气?怎样使水蒸气受冷?怎样使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点不断增大而从空中降落下来?学生讨论后, 很快设计出了各种“下雨”的方案。

再如在探究根的吸水作用时, 我是这样引导:

师:怎样证明植物是由根吸收水分的?

生1:可以把植物的根放在水里, 水减少了就说明是被吸收了。

生2:这样不行, 因为水要蒸发, 也会减少, 不能完全证明都是被根吸收的。

师:那么怎样阻止水分蒸发呢?

生1:可以给瓶子加个盖。

生2:加个盖, 植物又怎么放呢?

生1:可以在盖子上打一个和茎差不多大的洞, 把茎夹住。

师:洞和茎之间还有空隙, 水分还会蒸发, 不够严密。生:可以在空隙处滴上蜡烛油把它封住。

师:好主意, 谁还有好办法?

生:我认为可以在水面上加一点菜油, 因为油比水轻, 浮在水面上, 可以把水和空气隔开, 阻止水分从水面蒸发。

师:不错, 那么, 怎样才能使根吸收的水看起来明显一点呢?

生:选一棵叶子多的植物。

生:用细一点的瓶子。

至此, 植物的根吸收水分的实验就设计出来了。这种由学生自己想出的方案, 比教师直接“教给”他要好, 由于是他们自己动脑筋设计出来的, 实验起来才不会“丢三落四”, 肯定会认认真真, 一丝不苟, 而且让学生自己想办法, 是启发学生运用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创造精神, 发展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做

科学课的课堂实验除了一些非常复杂、难度较大、有一定危险性的需要教师做演示之外, 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 让学生自由地去摆弄, 去尝试。在教学《滑轮》一课,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弄明白动滑轮和定滑轮各自的作用之后, 我就放手让学生去试一试, 看能否把两种滑轮组合起来, 达到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的目的。学生马上动手组装。在经历多次失败之后, 学生终于组装成功了。试想, 如果这一步由教师来完成, 或者由教师讲清组装方法, 再由学生组装, 就比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要逊色得多。

教师在教学中, 要放开学生的手脚, 不能充当指挥者, 要求学生按着教师的口令“一、二、一”齐步走, 这样做学生只动手不动脑, 没有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要舍得花时间, 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索。如上《摩擦起电》一课, 让学生探究“摩擦起电现象”, 我把尽可能多的材料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由地去摆弄。结果学生设计出十几种实验方法:如用手摩擦塑料包扎带, 使包扎带向四面散开, 摩擦吹塑纸使之“粘”在手心不掉下来, 摩擦气球去吸引女同学的长头发, 摩擦泡沫塑料粘在身上像雪花, 摩擦塑料笔杆去吸引粉笔灰, 等等。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也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创新精神和科学兴趣也得到了培养。

五、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

学生经过实验探究, 收集事实和数据后, 就必须采取师生研讨或小组研讨的方式,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或类比推理解释现象, 或分析概括得出结论, 让学生经历一个由此及彼,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升华过程。

比如在学生完成“风的成因模拟实验”后, 知道了是蜡烛的热量使箱内空气流动成风的。然后启发他们进行类比思考:自然界的环境和“箱子”一样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学生经过讨论得出:因为太阳的热量使地球上各个地方的温度不一样, 有的地方温度高, 有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 空气受热上升, 压力减小, 其它地方温度低、压力大的冷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 从而形成风。并由此顺利地解释了海陆风、季风、山谷风形成的原因。学生的类比推理和想象能力也在这一环节得到了培养。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篇5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外,还应具有良好的科学品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正确的科学观和一定的科学能力。

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首先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这是基矗如,不懂得自身结构和生理,就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也不可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更不可能成为好的医务工作者;没有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知识,何谈优生优育、农作物的高产和优产;没有植物、动物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怎能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挂图、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并紧密地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如在讲皮肤结构时,引出如何才能使皮肤进行正常地生理功能,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认识皮肤卫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生只有掌握了必要的生物学知识,对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就会奠定良好的基矗。

其次,良好科学素质的形成,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对人类有卓越贡献的伟大科学家勤奋求实的.故事,使学生懂得要想做到事业有成就,必须有顽强刻苦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教师应在教学中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多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和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学科,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来获得的。如,叶的结构,通过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得出只有气孔能向外散失水分,靠近叶上表皮的栅栏组织含叶绿体数目多,排列整齐,因此绿色要深一些。使学生明确,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的作风去认真对诗学习,对待每一件事。

良好素质的形成,还需要形成正确的科学观。科学观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它们都在不断地、有规律地运动、发展和变化。生物学科中处处都充满着这些辩证观点,教师在讲述中可以通过实例加以说明。如,介绍我国用人工方法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与酵母菌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的一面;生物的进化历程与生活过程反映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切都在运动、发展和变化的普遍真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初中学生基本科学素质培养研究 篇6

关键词:初中教育;科学素质培养;探究活动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推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初中科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对我国培养后备科学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初中科学教育过程中,学生基本科学素质培养则显得十分必要,因为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培养,必须从小抓起,这也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则从以下几方面对初中学生基本科学素质培养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加强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在初中学生基本科学素质培养过程中,科学思维培养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科学思维的具备,才能指导学生正确开展各项科学探究活动。为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科学引导,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例如,在学习惯性定律时,教师首先要对惯性定律的内容进行深入讲解,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惯性,然后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惯性定律在现实中的应用,之后,教师要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刚刚学到的知识进行解释,如,教师可以問:“同样大小的生鸡蛋和熟鸡蛋,使用同样的方式在同样的桌面上转动,哪个会先停止转动?”然后让学生回家亲自试一下,然后运用学过的惯性定律解释,最后,教师再公布结果:因为鸡蛋在转动过程中,熟鸡蛋参与转动的部分质量较大,而生鸡蛋参与转动的质量较小(蛋黄不转),所以,熟鸡蛋惯性大,其运动状态不宜被改变,所以,生鸡蛋先停止转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的活跃学生得到思维,对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再如,在学习光学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应该根据教材上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即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让学生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看电视时,即使遥控器对着与电视反方向的墙面,也可以随意调换频道?”在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告知学生是因为光的折射作用,遥控器对着墙面发出信号,在反射作用下信号会传到电视的接收器,从而进行调换频道。然后教师可以再问:“如果在一个极为空旷的空间中,电视的反方向没有墙面,在使用同样的方式还能随意调换频道吗?”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

二、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探究活动

实践操作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科学素质之一,因为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很多科学理论都是通过科学实验证明的,为求理论证明的准确性,则要求实验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得到实践操作能力。具体而言,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开展初中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因为,实验开展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仪器设备,对实验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明确实验主题,确定了主题,才有了探究的方向。在开展实验探究之前之前,教师必须对学生有一个全面地了解,这样可以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任务分配时,更加地科学合理。因为实验探究的时间毕竟不长,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所以,在实验开展前夕的详细说明以及实验过程中中的科学指导都显得意义重大。其次,要制定实验计划,在进行初中科学实验学习时,教师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制定非常详细的实验实施计划,而且在实验过程中不可对计划进行大的改变。

第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在初中科学实验开展过程中,探究是实验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所以,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教师要引要充分发挥其导作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针对其遇到的难点进行科学指导,对学生的疑问要耐心解答,当然,必须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只能发挥指导作用。为了突显探究效果,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总结。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制可操控的装饰灯泡,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不同的链接方法,利用遥控器转变几种组合方式,使之更加美观。对此,学生要利用各种媒介查找学习资料,将探究作品的大致轮廓确定下来,并亲自动手进行电路的设计和改装,最终成功地展示给其他同学。

三、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教学模式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很多工作并不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事实表明,很多伟大的科学创举都是很多科学通过合作完成得到。所以,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教学模式,对于初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在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过程中,首先要合理分配学习探究小组。例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整体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以此为分组依据,将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分到一组,只有这样,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才可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在每一个小组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之前,教师首先应该进行课前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将此次小组学习探究内容的相关知识点以及整个知识结构进行强调,使小组成员明白,其开展的一系列学习探究活动都不可以脱离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体系。当然,为了确保学生学习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对整个小组学习活动进行全程监督。例如,在探究“如何制氧气”这一教学课题时,可以将双氧水制氧气法、高锰酸钾制氧气法、氯酸钾制氧气法等任务进行平均分配,不同的成员负责不同的探究内容,而且要有专门的同学进行实验装置的组配,进而确保整个探究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使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

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初中学生基本科学素质培养的相关内容展开了探讨,具体提出了初中学生基本科学素质培养策略,分别是加强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教学模式。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陈连福.分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J]. 成功(教育). 2013(02)

[2] 贾友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分析[J]. 今日科苑. 2015(22).

[3] 唐书宾.浅谈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J].科技咨询导报.2012(12).

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篇7

一、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

传统的实验教学把实验课仅作为验证理论的课程, 在整个的实验过程中, 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面对21世纪的人才需求, 这种教学模式显得陈旧和狭窄。所以,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教师应改变传统实验教学那种对基础知识的传承和基本技能训练的过分强调,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训练和培养, 开设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题目,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二、以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老师都会发现, 学生进入实验室时, 都带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应该说他们一开始就具有学习物理和探索未知事物的强烈兴趣。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 学生的实验仅局限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不少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难以使自己探索事物和科学规律的欲望得到满足, 更有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学习物理的热情。有鉴于此, 教师应首先做好演示实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从发掘物理教材中的小实验、小制作出发, 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小实验、家庭实验等, 并逐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物理知识跟身边的生活生产相联系, 开展物理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充分放手让学生来挖掘生活、生产中所蕴涵的物理内容。

三、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

以科学方法组织教学, 让学生按照科学家认识世界的方法进行学习, 使学生能够从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其要点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学生一旦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其学习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研究的推进器与动力。因为只有具有科学精神的人, 才能在崎岖艰险的科学道路上坚持忘我的探索。科学精神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求实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而且要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1. 增加实验教学的探究性。

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 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 而且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能从中获得直接感受和丰富体验的认识活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现象和规律都是前人已经发现的, 但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 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展, 在实验教学时采用分组探究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成为“发现”的主人, 让他们充分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艰辛, 以及科学发现的喜悦, 从而激发强烈的探索欲望。比如:在探究“电路连接”的课题时, (1) 教师事先把三盏灯串联在一起, 开关闭和后, 三盏灯都亮了。 (2) 提出问题:不拆电路能否只让一盏灯亮, 另外两盏灯不亮? (3) 学生分组探究, 寻找方法。 (4) 交流结论, 互相补充。学生不但可以得到短路的方法和定义, 而且会探究出把串联改为并联的方法。通过探究, 学生在做中学, 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 在探究中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2. 在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

(1) 教师是否善于提问, 影响着学生是否善于提问。教师可以用设问、反问作示范, 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 随着问题深入探究。比如: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 我先设问: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吗?学生猜想后再反问:如何设计实验电路?实验完成后我又问:是否能用图像把实验结论表示出来等。教师善于提问, 会帮助学生养成“发现—提出”问题的习惯, 进而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开始。在坚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应加以启发和诱导。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即使由于知识、经验不足, 是幼稚的, 甚至是错误的, 也应当保护这种积极性, 指出其积极合理的成分, 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 增强参与的勇气。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 就应该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尝试实验探究、调查访问、展开联想等方法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比如:在探究“导体电阻的决定因素”时, 有学生问:从实验现象中得到:电压变大时, 电流变大, 说明电阻变小, 因此电阻与电压有关。教师应该肯定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 然后再通过实验来证明电阻与电压无关。这样做, 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电压、电阻、电流的关系, 又能激发学生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摘要: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初中生受抽象思维的局限, 开展实验探索教学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 为思维加工提供大量的素材, 而且能为学生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实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是时代对物理教师提出的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安忠, 刘炳升.中学物理实验与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科学素质培养 篇8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应当是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如何理解科学素质的含义;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之下, 如何有效评价学生的科学素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的过程中, 教师应如何做呢?本文笔者从践行新课程标准出发, 以粤教版物理教材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科学素质的内涵

什么是科学素质?现在比较认可的定义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树立科学思想, 崇尚科学精神, 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坚持科学发展观, 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来处理实际问题, 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也就是说科学素质的要素结构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技术与社会, 以及科学的发展观。新课程标准中将它简单概括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

二、如何利用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对人类认识自然和物质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并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 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 再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这种思维方式的变革所产生的影响超越了科学认识的领域, 渗透到了人类生活中, 给人类的科技与生活带来了一种新的价值观。

本文就科学素质的内涵、物理学科的特点以及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等方面, 结合粤教版物理教材来谈教师如何培养、评价学生的科学素质。具体来说, 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普及物理学科知识, 提高学生科学认知水平

科学知识是人们对自然认识的结晶, 它是由许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组成, 是人类历史的宝贵遗产。知识在科学素质中起着基础的作用, 没有科学知识就根本谈不上有科学的能力。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知识, 可以说知识是海量的, 终身也学不完。但是, 这些知识中有一些是基本的、常识性的, 对每个人都是重要的, 或者说应当知道的。例如, 地球绕太阳转动是由于万有引力引起的;手机信号是靠电磁波来传播的。如果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的物理常识丰富一点的话, 就不会说出“绕地球飞行的飞船上没有重力”这种愚蠢的话了。

粤教版高中物理教材比旧版本的教材更注重普及物理科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科学认知水平。新教材根据教学的内容增加了“资料活页”“实践与拓展”“我们的网站”等栏目。这些栏目介绍了大量的物理科学知识。如“资料活页”在必修2中有《以多大仰角掷物射程最远》在选修3-5中有《对光本质的认识》;“实践与拓展”在选修3-1中有《避雷针的作用》;在必修1中有《关于禁止高空掷物》;“我们的网站”在选修3-5中有《安全带为什么起安全作用》等等。专为文科的学生编著的选修1-1更是将普及物理知识为首要任务。如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和第四章《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所占的篇幅几乎为全书的一半。

教材包含了普及物理知识的要求,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有多少教师会为这些与考纲无关的知识花时间和精力。我看见很多教师在处理必修2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时, 一个机械能守恒定律往往会花1到2周的时间, 而处理第六节《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和第八节《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两节书时, 往往就用一节课, 给学生看看书就算了。我们的学生对能源的认识能有多深呢?有一次考试我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于2003年6月l日开始蓄水并于2003年下半年开始发电, 发电站的电能最终来自于 ()

A.太阳能B.水的动能c.水的重力势能D.水的内能

这道题正确的答案是A。本来以为是一道送分题, 没想到却成了扣分的重灾区, 大多数的学生选了B或C。节约能源、开发新的清洁能源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 而我们的学生对能源的认识如此的肤浅, 连最起码的常识都没有, 那么这些学生的能源意识又能有多深呢?将来我们怎么靠这些人去开发新能源技术?

普及物理科学知识应说不是一件难的事情, 不需要什么硬件, 也不需要教师有很高的教学水平。那么,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有两个。首先是教育者对什么是物理学科知识的认识不足。把物理学科知识简单地等同于教纲里要求的几个物理概念。一个能准确地说出弹力概念的人物理科学知识丰富呢, 还是一个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都理解的人物理科学知识丰富呢?显然应该是后者。其次是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没有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历年的广东省高考中, 考物理常识的题几乎没有, 只有1到2题目略带生活情景。如2010年广东省高考理科综合的物理部分的一道选择题用两根绳挂起一个灯笼, 考学生受力分析的能力, 如果这也算是考核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的话, 也太牵强了吧!再谈这两年的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2009年的试卷涉及生活中的物理常识的有9题 (7、11、18、28、29、40、47、48、59) , 占总题量 (共60小题) 的15%, 占总分值的11%。2010年的试卷涉及生活中的物理常识的有3题 (49、55、58) 占总题量 (共60小题) 的5%, 占总分值的8%。本来就不多, 还倒退了!

针对上述原因, 要普及物理学科知识, 提高学生科学认知水平, 首先要将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其中的“知识”的定义要重新定位, 知识不应当是考纲中仅有的几个概念与规律, 还应当包括一些基本的常识性的甚至课外的一些物理知识。其次, 改变考试出题的思维模式, 不能够总是考公式和定律的应用。作为一名普通公民, 你可以不会用动能定理算物体做了多少功, 但你不能不知道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源都是来源于太阳。再次, 学校应当通过校本课程、兴趣讲座、黑板报等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如果一个民族的科学知识普遍缺乏, 又谈何科技兴国呢?

2. 重视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重视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新教材中最大的亮点。以往的物理教育仅仅被理解为科学知识的传授, 把学科学习的过程变成背书、解题、考试的过程。粤教版物理教材十分注意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创造机会和条件。教材中有包含完整探究要素的探究如“实验与探究”栏目;有不追求完整探究要素的“观察与思考”栏目;有隐含规律的探究“讨论与交流”栏目, 也有没有定论的探究“实践与拓展”等等, 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验, 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 在探究中养成独立思考、善于观察、尊重事实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

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学习的本质, 它应该贯穿整个课程。虽然现在的考试制度不能够很好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 但是由于近年的极力宣传, 大多数教师深深地理解到经历探究过程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长期进行探究活动, 学生会把这种探究精神内化, 对人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另外, 教材中将“实验与探究”“观察与思考”“讨论与交流”三个栏目穿插于课文内, 大多数教师在教育中都会比较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再之, 现今政府极力鼓励创造发明, 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小发明、小创造比赛, 获奖者还可以在高考中获得加分, 也算是对当今高考制度无法评价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有效补充吧。

探究活动是比较花时间的, 在有限的时间内, 如何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探究活动的可行性, 在具体的问题中设计探究活动, 笔者认为这应当是现阶段大范围讨论的一个问题。教材中的某些设计活动是值得商榷的。如必修2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实验与探究”栏目有这样一个探究活动:

取两枚相同的硬币和两张与硬币表面面积相同的纸片。

(1) 将一枚硬币和一张展开的纸片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 它们下落的情况是。

(2) 把一张纸片捏成纸团, 将纸团和一张展开的纸片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 它们下落的情况是。

(3) 将一枚硬币和一枚表面贴有纸片的硬币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 它们下落的确情况是。

分析实验中物理下落过程的运动情况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有没有关系。

该实验用三个物体, 通过变量控制的方法, 分析实验中物理下落过程的运动情况与重力的关系, 由此得出生活中很多时候看到重的物体下落得快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原因。

该实验的材料易得, 实验的效果明显。我本人指导学生做过这个实验, 也听过几次关于这一节的公开课。我发现学生的脸部表情是一样的, 显示出“很无聊”。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我和学生交流了一些意见, 了解到其实他们都知道很多轻的物体比重的物体下落慢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原因, 没有人会认为这和重力有关。而这个实验设计的前提是把学生当成有“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这种观念去处理的, 所以这个实验它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违背了心理学的规律, 没有人会对熟知的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所以这个实验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再加上变量控制法较繁琐, 学生觉得无聊、不耐烦也就理所当然了。因而这个实验我认为可以考虑将它删掉。

在该节“观察与思考”栏目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用牛顿管演示羽毛和小石子下落快慢的情况。这个实验倒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虽然学生知道空气中羽毛下落得慢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原因, 但羽毛和石头下落一样快的情况他们从没有见过。每次我演示这个实验时, 学生都会惊讶得目瞪口呆。虽然没让学生亲自动手, 但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在自主观察和思考中探讨了事物的原因, 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探究形式。

3. 强调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突显物理教育的人文价值

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的, 科技成果的应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品质和思维习惯, 当然也产生了很多负面的效应, 如各类污染、能源危机等。“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是国际科学教育发展培养人才的共同趋势。

粤教版物理教材突出物理科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联系。如必修2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中第三节《飞向太空》介绍了人类航天的发展历史;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中第八节《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介绍了各种能源及其在当今世界的发展情况;选修3-4第四章《光》中第七节《激光》介绍了激光的应用。还通过“实践与拓展”“资料活页”和“我们的网站”等栏目指导学生广泛搜集素材, 丰富知识, 加深对科技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如“实践与拓展”在选修3-2中有一个选题“收集资料, 调查家中的厨房及厨具, 以‘厨房的革命’为题写一份科学报告”;“资料活页”在选修3-1中有《超导体》《常用电池》;“我们的网站”在选修3-4中有《高速的波峰焊接》等等。

科技是发展的, 这些与现代科技应用有关的教材也应与时俱进, 不能年年都是这样。如必修2第三节《飞向太空》介绍了人类航天的发展历史时就把2003年发射升空的“神舟五号”和杨利伟写进了教科书。但是在第八节《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介绍各种能源及其在当今世界的发展情况时, 对我国核能发展的介绍还停留在“正准备筹划建设全国目前最大的核电站——阳江核电站”。可是阳江核电站已于2008年12月17号正式开工了, 并预计于2013年首台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还有该节书对核能的介绍是“以其储量丰富、污染小、运行安全可靠将成为今后的主要能源”。对太阳能的介绍是“它是一种清洁的能量”。事实上, 核能的使用由于备受争议近几年在世界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会不会成为今后的主要能源, 我看未必!太阳能由于技术的进步, 近几年的发展相当快, 而教材对它的描述还是十年前教科书的“清洁无污染”。

科学品质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关注物理学科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了解科学文化的价值在粤教版物理教材是有很多体现的。如必修2在“资料活页”《机械传动》中介绍了我国的祖先们在生产实践中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 发明了古老的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 并将它们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纺织上。对各个时代的科学家们如何发明创造的介绍也很多, 如《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伽利略的斜面探究实验》《卡文迪许的扭秤实验》《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考”》等等。结合教材中这些丰富的科学品质教育内容, 将其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使学生领悟了物理学文化的发展过程, 以及科学家勤奋努力、善于思考、实事求事的科学精神。

科学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中很重要的部分, 它包含多种能力, 因此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形式和方法是多样的。但是学校教育必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 中学物理的教育应该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制, 在教学中, 教师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积极普及现代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 大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年) 》.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2].蔡铁权.《公众科学素养与STS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2, (4) .

[3].余翔.《试论青少年科学素养及其培养》.《科技广场》.2004 (7)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篇9

一、融入多元智能理论, 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 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把多元智能理论融入化学课程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提着实验用品进教室上课, 学生必然很高兴, 积极性也很高;当学习一些贴近生产、生活, 联系实际的知识时学生非常感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开设多种形式的课程, 还可以根据学校的特色以及学校与周围环境的特点开设校本课程和内容丰富的活动课, 也可以将化学与社会、环境、食品、生活等联系的素材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深入的研究。另外开放化学实验室, 鼓励学生多做实验, 改进或设计一些新的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可以搞一些化学趣味知识和趣味实验的竞赛活动, 并进行评比和奖励, 鼓励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 制作一些小模型。定期出一些化学知识方面的小报和黑板报, 鼓励学生踊跃投稿等。学生在这种欢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化学, 各种优势智能得到了发展,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二、增强学科间的渗透, 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它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科学知识随社会的实践、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千变万化, 未来的科技必然更加基础化、综合化、社会化、网络化和国际化, 因此, 新课程要求我们必须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化学教学中, 应该有效地与一些相关学科联系起来, 增强学科间的渗透,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 在学习氨气的喷泉实验时, 可以有效地加强化学和物理知识的相互渗透。教师指导学生做了氨气的喷泉实验后可提出问题:烧瓶中为什么会产生喷泉?学生经过分析会知道原因是产生了压强差。接着再提问题:用其他气体能否产生喷泉?学生经过分析知道只要烧瓶中的气体易溶于溶液, 因此可以设计出二氧化碳、氯气等。虽然在水中溶解度不大, 但是可以采用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提出问题:除了减小烧瓶中压强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形成压强差?学生可以分析出还可以增大下面的压强, 比如—些景点的喷泉就是这样。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压强差有两条途径:减小烧瓶中压强或增大玻璃管底端压强。再结合化学知识, 学生就可以想到产生喷泉的方法可以有: (1) 减少烧瓶中的气体的物质的量, 使气体溶解 (溶剂可以是水, 也可以是其他液体) , 或使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少。 (2) 降低烧瓶中的气体温度, 使气体体积减小。 (3) 在玻璃管底端处密封的装置的情况下, 增大玻璃管底端的气体的量, 如通入气体、使液体气化产生气体等。

化学学科教学可以很好的与物理、生物、数学等学科知识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使各学科知识交叉渗透、互相配合、协调发展, 提高学生对各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渗透的意识和自觉性, 以及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激发思维活动, 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

科学能力是科学素质的核心, 中学生基本的科学能力是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科学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在科学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 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 训练学生的科学能力。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设置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

如学习铁与水蒸气反应时, 一直以来学生很难准确地掌握好这个反应。现在的新教材采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分析评价, 动手实验,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经过这样的学习, 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很难忘记的, 即使忘记, 还可以进行分析、推理, 得出结论。更重要的是经过上述学习, 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 掌握了结论, 还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主动探究知识, 总结规律, 学会思考, 学会学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多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的思维, 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

四、引导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学习的科学方法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 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 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 进而培养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分析, 有效地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学生一旦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就能更快地获得知识, 更透彻地理解知识, 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例如, 学习铁的氢氧化物时引导探究过程如下:1、演示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制取实验,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2、氢氧化亚铁为什么会出现白色絮状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呢?学生很容易回答:因为白色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3、怎么样才可以防止生成的氢氧化铁被氧化呢?学生分析可知必须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与空气接触。4、设计能防止被氧化的制取氢氧化亚铁的实验。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可以设计出许多比较有思想的实验方案, 但是否可行呢, 这时教师就要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讨论, 然后指导有兴趣的学生课后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上述分析, 学生初步尝试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方法,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发挥学科优势,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是各种价值观念、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道德与意志品质的总和。在化学教学中, 不仅要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敢于超越现状的科学精神。为充分发挥化学教学的自身优势, 突出对学生严谨和创新的科学精神的培养, 在化学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科学精神:

1、执着的探索精神。

科学精神强调的是不确定性, 科学精神就是强调怀疑、强调批判和强调创新的精神, 就是要善于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 在没有现成答案的地方寻找答案。

2、无畏的创新精神。

这是科学的生命, 科学活动的灵魂。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多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 要让学生自己表达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个人的分析, 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争论, 大胆地提出哪怕是教师都未曾想到的一些新的想法和做法,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

3、严谨的求实精神。

科学必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 实事求是, 克服主观臆断。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多进行分组实验和设计一些微型实验, 尽量使学生都能亲自体验到动手做实验的乐趣。对于一些仪器设备较简单的实验尽量开展分组实验, 一些装置较复杂的实验可以采用微型实验简化仪器, 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做实验。

4、精确的分析精神。

科学不能停留在定性描述的层面上, 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5、良好的协调合作精神。

由于现代科学研究项目规模的扩大, 必须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 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现在新课程教学要求我们开展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 这些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调合作的精神。

总之, 化学教学应尽可能优化课堂教学, 有效地对学生激发科学兴趣、丰富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训练科学方法, 同时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社会观、价值观、道德观。只要教师根据新课程的要求, 在教学中多用心、多思考, 一定能有效地提高广大中学生的科学素质, 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大量优秀人才。

摘要:本文根据科学素质的含义和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就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五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科学素质,科学兴趣,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 (第三版) I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科学素质培养 篇10

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 在教育逐渐趋于人文理性的进程中, 担负着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人文科学素质的重任。为了贯彻落实新大纲精神,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

突出文道统一的原则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 就是既要对学生实施语文技能的素质训练, 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人文教育。语文课本中的选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 内容涉及政治、历史、科学技术、社会生活、道德修养等多个方面, 都具有优美的语言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章, 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 还会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 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兴趣爱好、高层次的人生追求, 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意识, 培养他们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另外, 课堂教学还要弘扬人文精神。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 其精华享誉世界, 绵延不绝, 靠什么?靠的就是语文。诸如经世济国、仁政爱民的儒家学说;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价值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砥砺品学、上下求索的进取精神;魂系中华、爱国思乡的高尚情操等, 在教材中都有体现。”

重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

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活动得到提高, 但并非任意的教学活动都能促进这些能力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条件, 如在课堂授课中, 教师要用标准、规范的普通话, 在语言表达上不但要合乎语法规范和逻辑要求, 还要生动、有趣, 使课堂语言与自然语言互释互译。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经常写“下水作文”, 这样对学生是激励, 对教师是提高, 一举两得。其次,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训练的机会, 授之以方法技巧。譬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口头表达的训练, 就是要让学生表达准确、完整、流畅, 做到说话言之有序, 言之有理。作为语文教学中的读, 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读的方法和技巧, 读不同体裁的文章, 要让学生从体裁特点的角度着手, 掌握读的方法。如读散文时要把着眼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和意境上;读小说时要把焦点聚集在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读说明文时则要把要点放在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上。写是综合能力训练的一道复杂程序, 学生写成一篇作文, 能力的训练是多方面的, 如观察分析能力、联想能力、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等。所以说, 写是学生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发展的基本条件, 如果缺乏写的训练, 素质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听说读写的关系是互为因果、互相渗透和互相促进的, 四者应达到辩证的统一。

强化自学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篇11

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让他们具有运用科学知识来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针对这样的目标,我觉得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质疑、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下面本人就在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谈谈一些个人的见解:

一、在生活中寻找不确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科学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如果想知道“我们周围的空气里有什么”,我们就会对空气产生不确定,不知道空气里有什么,但当我们了解了空气后,我们会感叹“空气,你真好!”;我们坐在餐桌前吃饭的时候,会观察到饭菜的搭配情况,为什么会如此的搭配,当我们了解了饭菜的营养搭配后,我们会把知识分享给家人……无论是在“冷和热”的世界里,还是在“声音”的王国里,我们都会有不同的发现,会遇见很多的不确定,而这些不确定都源于我们的生活,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注意引领孩子们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不确定,培养孩子们善于观察的能力,激发他们去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热的传递”的内容时,我就从日常生活入手,让他们从生活中找寻不确定,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能力。我是这样做的:

1.情景重现说感受

一上课,我就用出示课件,重现了生活中的情境:在一个寒风呼呼的冬天里,爸爸妈妈的大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的一个画面,然后让学生观察,回忆自己的爸爸妈妈握住自己的小手的情境,说说当时的感觉。在观察、回忆中孩子们不难说出,爸爸妈妈的手很温暖,握着握着,自己的手也会暖。

2.实地感受遇见不确定

学生说完感受,我得到我想要的答案后,我拿出一个加热了的暖手宝,让学生把手放在上面感受,孩子都说手变暖了,然后睁大疑惑的眼睛望着我,似乎在问我“为什么我的手会变暖呢?”“这热是怎样传到我的手里的呢?”……这时学生就会遇上不确定,接着我就引导学生在不确定中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细节,都蕴含着科学知识,只要让孩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就会有所发现,就会遇见生活中的种种不确定,学生们的观察能力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二、在不确定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提出一个问题说明学生的思维已经有一个质的飞跃,所以当学生有不确定,遇到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或回答的时候或者孩子们产生疑问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帮助他们提出问题,整理出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带着这样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当学生们感受到“热”从一方传到另一方,而自己又不能确定答案时,老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出问题:“为什么我的手会变暖呢?”“这热是怎样传到我的手里的呢?”这样不光会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还会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教学事半功倍。

三、在问题中实施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具有活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它需要学生亲身去查找数据,参与实践,寻找答案。当学生提出问题后,这一问题就是激发学生去探究的原动力。所以在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现象,遇见不确定的问题的时候,教师就实施探究式的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里提到:实施探究式的科学教育能够保护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这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对他们今后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以及未来的职业选择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例如,在教学“热的传递”的内容时,学生们想弄明白这“热”是怎样传递的。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开始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明白到“热”是可以传递的,它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在做“传导”、“对流”的实验时,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烧热的不锈钢勺子、煮开水的现象说起,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学习“热”在固体和液体中不同的传递方式。同时在做“传导”、“对流”的实验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了酒精灯的使用。而在讲授“辐射”这一方式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中,亲手去摸一摸在烈日下滚烫的单杠,知道了单杠在阳光的照耀下,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吸收了太阳的热,太阳把热传递给单杠这种现象叫做“辐射”。

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亲自试验,学起来更容易明白,学到的知识会更牢固,这比起老师在滔滔不绝地讲有效多了,而且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锻炼。

四、在探究中培养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是为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让知识为我们服务。所以学生在科学课上探究得来的科学知识最终的目的还是“用科学”,用科学去解决生活中问题或者因为掌握了科学知识而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例如:学生了解到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后,在烧菜时就不会把锅铲放在锅里烧,避免一不小心抓起锅铲而烫伤了手,明白了为什么锅铲抓手部位会安装上一些绝缘塑胶;明白到在蒸煮东西的时候,为什么要留有空位,是冷热液体或者气体“对流”,这样才能更快地把东西蒸熟……这样,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掌握了科学知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而然就得到培养。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篇12

一、强化实验教学,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

初中化学新课标中,不再严格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教师有义务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验探究的机会。学生能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感受体验,科学态度的形成就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需要教师及时指导和纠正,教师持之以恒地对学生培养训练、检查督促,对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处细微的错误都要及时提出来并加以纠正,不能姑息迁就;对于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可以改为学生随堂实验,或让学生上台配合教师演示,甚至独立实验;实验过程中,无论是仪器的使用还是实验的基本操作教师都要严格按规范要求指正。这样,通过老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究活动,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成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可操作行为。

二、重视实验探究,实施科学方法教育

科学方法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重要工具,科学方法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他们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发现和创新。初中学生虽然处在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但也应当从高视角着眼,结合教学内容及早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从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出发,提高实验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的主体。探究性实验是让学生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抽象科学得出规律性认识的实验方式,探究性实验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一般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分作“问题-实验事实-结论-应用”几步,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探究性实验,使他们的科研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实验教学中,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思维、抽象和概括等一般的逻辑思维方法的训练外,还要使他们逐步掌握化学思维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化学思维对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有特殊作用。化学思维体现在诸如:现象与本质、宏观与微观、结构与性质、变化与条件、共性与个性及实验与认识等方面。要认识宏观现象,必须到微观世界寻找原因,这是化学思维的一大特征,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则是认识元素和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思维方法。通过实验还可以认识到,无论是化学原理、规律,还是物质结构与性质都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支持,实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上一篇:外包关系下一篇:坚定品牌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