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品牌化发展

2024-09-11

坚定品牌化发展(共5篇)

坚定品牌化发展 篇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也是实现外贸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我国外贸发展方式正处在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冲击, 表面上看是对外贸增长速度的冲击, 实质上是对外贸发展方式的冲击。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应着眼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着眼于推动外贸自身科学发展, 着眼于推动贸易强国进程。

从我国外贸与国民经济关系看, 外贸发展方式需要适应性转型。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 经济发展方式决定外贸发展方式, 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 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有先导作用。当前, 我国外贸还有一些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三高三低”:一是对有形要素投入依赖程度高, 对无形要素投入依赖程度低。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主要依赖资源、能源、土地、环境、劳动力等有形要素投入, 科技、管理、创新等无形要素投入不足。二是对二次产业发展贡献度高, 对一、三次产业发展贡献度低。2008年, 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我国总出口比重达到86.3%, 服务性产品出口占我国总出口比重只有10.6%, 比世界平均水平低7.4个百分点, 比美国低9.8个百分点。三是对东部发达地区发展贡献度高, 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贡献度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体现在开放型经济发展差距, 2008年, 东部10省市外贸占全国外贸比重达到90.5%。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外贸发展方式必须进行适应性转变。

从我国外贸与世界贸易关系看, 外贸发展方式需要主动性转型。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外贸已成为推动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在影响力逐渐增强的同时, 我国外贸也存在一些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一是贸易摩擦明显增多。我国出口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竞争加剧, 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2009年, 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116起, 涉案金额127亿美元;我国出口占全球9.6%, 而遭受的反倾销却占全球40%左右、反补贴占全球75%。二是贸易比较利益较少。当前, 我国处在国际贸易分工价值链低端, 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比重低。据测算, 我国自主品牌产品出口金额比重不足10%。三是贸易不平衡较为突出。2009年我国贸易顺差为1 960.7亿美元, 今年1~5月贸易顺差为353.9亿美元。长期贸易不平衡既不是我国的政策选择, 也不利于我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我国外贸发展方式必须进行主动性转变。

从贸易大国与贸易强国的关系看, 外贸发展方式需要战略性转型。贸易大国是贸易强国的基础。实现贸易强国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战略目标。2009年我国出口居世界第一, 进口居世界第二, 已是贸易大国, 但大而不强。国际经验表明, 贸易强国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 在政府、行业、企业、商品四个层次上均具有强大的协调能力和竞争力。我国在“四个能力”上与贸易强国还有较大差距, 亟待提高。一是出口商品竞争力有待提高, 需要更加注重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出口产品;二是企业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 需要更加注重从数量价格竞争向质量品牌竞争转变, 培育一批组织化程度高、国际竞争能力强的跨国公司;三是行业组织协调能力有待提高, 需要更加注重从价格接受者向价格制定者转变, 培育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行业内有威信的商协会组织;四是政府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能力有待提高, 需要更加注重从接受既定规则向主动参与国际规则转变。

二、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关键要在“加快”上下功夫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既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 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观念变革。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进一步解放思想, 完善政策环境, 建立工作机制, 在“加快”上下功夫。

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前提。要强化“四种意识”:一是改革意识。改革是加快转变的根本途径, 僵化守旧没有出路。要加快改革制约外贸发展的管理体制、促进体制、公共服务体制等体制机制。二是开放意识。开放是加快转变的外部条件, 关起门来没有出路。要继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准确把握全球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拓展外贸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创新意识。创新是加快转变的不竭动力, 墨守成规没有出路。要结合客观实际, 创新工作思路, 创新发展模式, 创新体制机制, 增强外贸发展后劲。四是发展意识。发展是加快转变的根本目的, 停滞不前没有出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只能用发展的方法去解决, 在发展中求转变, 在转变中促发展。

完善政策环境。政策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加快完善“四方面政策”, 形成有利于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环境。一是在财税政策上, 稳定财政对外贸的支持力度, 重点支持外贸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保持出口退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优化关税结构, 发挥关税的宏观调控作用。二是在货币政策上,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和规模, 积极开展海外人民币业务, 稳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进程。三是在金融政策上, 完善金融政策, 支持外贸发展;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 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 降低保费费率水平, 扩大对风险国别和市场的承保范围。四是在贸易政策上, 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推进多双边和自贸区谈判;积极研究全球气候谈判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影响, 提前研究调整相关贸易政策。

建立工作机制。工作机制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加快构建“四个机制”。一是建立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的外贸绩效评价机制, 引导各地区外贸科学发展, 在“十二五”期间要建立分类指导的全国外贸绩效评价机制。二是建立纵向联动、横向合作、高效协调的工作服务机制, 增强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和执行的协调性,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三是建立分工合理、相互协作、运转高效的贸易促进机制, 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贸易促进体系, 完善中小外贸企业促进机制。四是建立反应迅速、应对有效、反制有力的贸易摩擦应对协调机制, 提高贸易摩擦应对能力。

三、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重点要在“转变”上求实效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巩固贸易大国地位, 推动贸易强国进程, 既是一场攻坚战, 也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真正在“转变”上求得实效。

努力优化贸易结构, 实现“四个优化”。优化贸易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优化贸易结构既要着眼于解决外贸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 更要致力于增强外贸发展的长期动力, 使外贸发展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要努力实现“四个优化”:一是优化主体结构, 做强做大企业,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二是优化商品结构, 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 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争创新的竞争优势产品出口, 保障重要资源和关键技术设备及零部件进口;三是优化市场结构, 巩固传统市场, 开拓新兴市场, 培育周边市场;四是优化贸易方式结构, 做强一般贸易, 提升加工贸易, 发展其他贸易。

积极推动外贸协调发展, 促进“六个协调”。促进外贸协调发展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根本路径。促进外贸协调发展既要发挥我国现有比较优势, 又要进一步提升动态比较优势, 还要创建新的竞争优势, 实现对外贸易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积极推动“六个协调”:一是出口和进口协调发展, 促进贸易平衡;二是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 提升规模效益;三是外贸和外资、外经协调发展, 增强互动作用;四是外贸和内贸协调发展, 实现有效互补;五是多种所有制主体协调发展, 发挥各自优势;六是东部和中西部协调发展, 实现共同发展。

大力创新工作抓手, 实施“八大举措”。创新工作抓手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创新工作模式既要继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促进外贸发展的主要做法, 也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 体现加快转变的工作要求。因此, 需要大力实施“八项举措”:一是积极扩大进口。稳定各项进口促进政策, 完善进口促进体系。提高进口贸易便利化程度, 清理不适应形势的进口管理措施。利用自贸区、零关税优惠、贸易投资促进等平台, 加强与重点国家贸易对接。二是打造商务平台。打造若干国际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国家级会展平台;培育若干技术力量强、信誉好的电子商务平台;建立若干辐射力强、管理水平高的境外贸易中心。三是建立出口基地。依托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保税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 建立一批出口基地。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形成新的出口增长点。四是提升商品质量。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出口产品, 提升传统优势产品出口附加值。五是拓展新兴市场。按照经济规模、人口总量、消费能力、市场环境等指标分类, 形成拓展的重点地区、重点国别。深度拓展拉美、中东欧、东南亚及我周边等市场。扩大边境贸易, 在管理权限和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给予边境地区政策倾斜, 推动边贸人民币结算出口退税政策的落实。六是提升加工贸易。引导加工贸易延长产业链, 提高附加值。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七是扶持服务贸易。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 扩大服务外包规模。培育国产服务品牌出口, 加大对软件、文化、动漫等产品出口的扶持力度。八是发展“走出去”带动贸易。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对外工程承包、投资办厂、建立销售网络。稳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 积极推动海外资源开发合作。发挥优买优贷等政策支持大型成套设备、技术对出口的带动作用。

“四个优化”、“六个协调”和“八大举措”三者关系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 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在“十二五”期间, 要本着协调推进、重点突破、务求实效的原则, 创新工作模式, 优化贸易结构, 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开创我国外贸工作的新局面。

坚定品牌化发展 篇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来阳泉百货大楼已经20年了。时至今日,那段“百大”光辉的记忆依然历历在目,恐怕今生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些年,我们“百大人”一起经艰苦、快乐;这些年,“百大人”学会了坚强;懂得了珍惜;知道了感恩……

我从2010年7月被提升第一经营部担任楼层主管,感谢公司领导能给我一个创造、提升自我的平台。深感自己是一名管理者。主要职责是,维护整个商场现场经营秩序的有序运行。具体日常工作内容,主要有员工规范管理,商品售后服务等。

三年来,在各位领导的关心,同事们的支持配合,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并接管了商品管理的各项流程。加强现场巡视,保证经营秩序良好。楼层主管的工作就是现场,工作内容非常具体,琐碎的工作。这也就要自己有较强的责任心,保证经营现场对各种具体,琐碎的工作当场进行解决。使营业秩序良好运行,给顾客提供一个方便,舒适的购空间。

每天在公司上班总是觉得忙忙碌碌,但是每天回首一天的工作,总觉得是一无所获,感觉只是一个忙字,但是具体干了什么,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通过荣经理多次的指导,发现主要是因为没有处理好紧急但是不重要的事情和不紧急也不重要的问题,每天大量的时间都化在了处理这些事情上,所以感觉到一天忙忙碌碌但是总觉得一无所获,在新的一年里,我准备按照荣经理所教的,把每天该做的和要做的事情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和利用自己的时间。

在工作过程中,做的最多的就是和人打交道,而且都是和顾客和业务员打交道,经常遇到些一时难以解决问题。到这种时候我都感觉到自己有些力不从心,因为这种时候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很多的专业理论知识,所以,我要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总结今年的不足,随时给自己充电,同时也希望公司能多给一些这方面的培训机会,让我快速的成长起来。能更好的为公司工作。

我积极参加公司党总支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在学习党的纯洁性教育中我深刻的领悟到企业的发展与个人是水和鱼的关系。企业顺利发展壮大,个人的成就就会很容易凸显,个人的成长也会事倍功半;而企业如果发展不顺利,那个人便也不用想有什么大的成就。保持纯洁性教育,要求一个共产党员始终保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公仆意识,始终保持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奉献精神。而在当今企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需要具有公仆意识和奉献精神的领导干部。只有将纯洁性教育与企业发展需要融合,进一步提升企业内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企业发展责任感,统一企业发展的迫切感,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有足够动力和保障。作为一个预备党员,作为一名楼层主管,将会始终本着在其位、谋其职、终生负其责的态度,从公司发展的实际出发,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保持自己的纯洁性,在最大程度上做好现有的工作,增加现有理论知识,为公司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力量。,为企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坚定品牌化发展 篇3

一、2009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009年上半年, 各级农业部门坚定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目标不动摇, 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历史罕见特大旱情等不利影响, 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夏粮总产达到2467亿斤, 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六年增产;夏收油菜籽总产1290万吨, 创历史最高水平;畜牧业生产总体向好, 猪牛羊禽肉产量3580万吨, 增长6.3%;渔业保持稳定增长, 预计产量2044万吨, 增长4.2%;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农机总动力同比增长8%, “三夏”小麦机收率提高近2个百分点;乡镇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4.3万亿元, 同比增长9.0%;农垦经济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6%;农民外出务工稳定回升, 农村劳动力外出人数同比增长1.6%,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 实际增长8.1%;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农业标准化加快发展;重大动物疫情保持稳定,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有力;农村改革稳步推进, 体制机制创新迈出新步伐。

二、2009年下半年: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冲击和影响依然十分严重, 比如:农产品价格下行, 农业效益下滑,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困难加大;对农产品进口冲击严重, 优势农产品出口受阻, 统筹农产品进出口、提升农产品竞争力难度加大;家庭经营收入增速放缓, 农民外出务工困难增多, 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等。各级农业部门要坚决落实中央“首先要把农业稳住”的决策部署, 坚持“保供给、促增收、增投入、强科技、抓改革”, 防止农业生产滑坡, 防止农民收入徘徊, 防止多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出现逆转。

2009年下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做好九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要大力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发展, 二要努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三要切实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监管水平, 四要加大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和防灾减灾力度, 五要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 六要切实加强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监测, 七要加快推进农业执法体系建设, 八要积极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九要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同时要切实加强农业系统自身建设。

三、未来一个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统筹推进

面向“十二五”, 面向2020年,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的大格局下,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推进, 在协调推进中解决好农业现代化问题, 解决好农民就业增收问题。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趋势, 也是现代化进程的三个不同侧面。“三化”相互促进, 相互交织, 相辅相成, 有机统一。农业发展支撑工业化, 工业化推动城镇化, 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又有效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系列问题。

坚定品牌化发展 篇4

一、充分肯定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是贫困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从水、电、路等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通过推行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整体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县154个贫困村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48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396个,重点村100%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通了有线电视、电话,卫生厕普及率95%,沼气普及率60%,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正发生历史性变化。

二是贫困群众的致富路子得到有效拓宽。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通过实施产业扶贫、设施扶贫、智力扶贫等模式,基本构建了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框架,培育了横江葡萄、肉鸡、肉牛、生猪四大农业产业,形成了“县有龙头企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扶贫开发工作格局。全县154个重点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960元提高到2011年的4004元,是2001年的4倍;按2008年1196元扶贫标准同比统计,全县贫困人口由2001年的12.1万人减少到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2.2%下降至5.4%。

三是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从2004年开始,我县开始对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的群众实施移民扶贫搬迁。到“十一五”末,全县共搬迁安置3137户1.4万人,建设96个移民集中安置点。同时,通过实施“雨露计划”,先后组织了电脑、电车、数控模具、汽车驾驶、电子等45期技能培训,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0000余人。通过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实现了“培训一人,成就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标,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二、全力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加快老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一步,我县将以全省扶贫开发推进会、全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督促会等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被列为中央苏区县、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定连片特困片区的机遇,坚持政策、项目、资金和人员力量集中向重点贫困村倾斜,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努力建设秀美幸福家园。

一要突出产业发展促扶贫开发。振兴发展和扶贫攻坚的关键在于“造血功能”。在加快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同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扶贫开发进程。首先,要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把发展壮大横江葡萄、肉鸡、肉牛、生猪四大特色产业和井冈蜜柚、高产油茶、花卉苗木、蔬菜作为产业扶贫重点,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重点在现金直补、信贷担保、贷款贴息和保险补贴等方面对农户发展四大农业特色产业给予大力扶持,促进贫困农户增收致富。其次,依托优势产业,着力扶持壮大温氏禽畜、正邦养殖等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品牌,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以龙头企业的发展来推动扶贫开发。第三,通过设立农村土地流转专项资金,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大力引导农户通过土地存入合作社、农民种地领工资的方式,推动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发展,以农业规模化经营助推贫困农户脱贫。到2020年,全县80%以上的贫困村形成特色主打产业,构建起各具特色的扶贫产业体系。

二要突出城乡统筹促扶贫开发。坚持城乡发展互动、资源共享,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按照“捆绑项目、整合资金、集中建设、整体推进”的思路,整合发改、农业、国土、水利、农业、民政、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坚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向108个贫困村安排,普惠性社会事业经费向108个贫困村倾斜,力争全县108个贫困村三年内全面完成通自然村道路和村内道路的硬化、土坯房和中小学危旧房改造、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改造、乡镇敬老院改造以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造等五项任务。另一方面,按照“整洁有序、设施完善、民生配套、特色鲜明”的要求,建设美丽乡村。连续三年每年统筹安排2000万元资金,对6个以上重点乡镇给予不低于300万元的奖补,力争用3年时间,所有乡镇面貌发生明显变化,镇区与城区的差距明显缩小。严格按照“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和“八不八多”的要求,以镇村联动和村落连片整治为主攻方向,力争今年1 1月底全面完成大广高速、泰井高速、105国道和吉泰走廊主要通道可视范围村庄房屋立面改造工作。同时,继续每年打造100个左右新农村建设点,力争5年内全县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新农村建设点全覆盖,全面改善农村生活居住环境。

三要突出健全机制促扶贫开发。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转变扶贫开发方式是促进扶贫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重点。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各方参与、合力攻坚”的扶贫工作机制,建立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一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挂点扶贫机制。县四套班子成员要认真按照挂点扶贫工作要求,做到“四个一”,即:每月到所挂点乡镇和贫困村指导工作不少于一次,每年走访慰问贫困户不少于一次,每年帮助所挂贫困村争取扶持项目不少于一个,帮助贫困户发展致富项目不少于一个。二是建立健全县直部门单位和单位定点扶贫机制。全县103个县直帮扶单位和5家帮扶企业要结合本单位优势,对照定点扶贫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认真选派好驻村扶贫工作组,兑现帮扶措施。帮扶单位主要领导每月到村指导工作不得少于1次,驻村工作每月不得少于2次,驻村时间不得少于1周。三是建立健全社会扶贫机制。充分发挥航盛电子、娃哈哈饮料、协讯电子等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引导非公企业到贫困村开展捐资助学、吸纳就业、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等帮村带户活动。要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扶贫。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等群众组织参与扶贫,在全县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同时,要积极推进“雨露计划”,大力开展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留守贫困劳动力生产技术培训,让每户贫困户有1个以上子女完全掌握到一门就业技术,真正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三、加强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

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主体是群众,关键在干部。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努力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落实责任。各地、各部门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领导职责,对扶贫开发工作亲自研究部署,亲自协调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要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堡垒。

二要发动群众。扶贫开发需要上级的投入,但是,要实现脱贫致富,最终要靠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贫困群众增强战胜贫穷、改变落后面貌的决心,克服“等靠要”依赖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要把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交给群众,发挥群众在项目建设中积极投入和项目建成后主动管理的主体作用,真正把扶贫开发工程建设成为示范工程、民心工程。

三要严格考核。县委、县政府将对新一轮扶贫开发和帮扶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对扶贫开发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各帮扶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认真落实帮扶措施,全面完成帮扶任务,解决一些单位“只挂号、不看病”的问题。要注意总结扶贫工作典型,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推广,充分发挥脱贫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激发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的热情和激情。同时,要全面推行财政扶贫项目资金安排公示制和项目建设招投标制。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选择施工队伍,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拓宽监管渠道,严肃查处挤占、挪用、截留和贪污扶贫资金的行为,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

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 篇5

一、提高认识, 深入学习, 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

深入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活动, 就是要找准思想、能力和工作方面存在的差距, 努力破除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 着力解决以下的问题: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的问题。二是工作态度、服务观念的问题。三是工作方式、工作方法的问题。深入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活动, 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的认识, 全面准确地把握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通过学习讨论, 进一步深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四个深刻”和“两个前所未有”阶段性特征的认识, 正确把握省情, 正确把握本单位的工作实际, 正确把握面临的形势, 进一步明确方向, 明确思路, 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在充分肯定成绩、认真总结经验、深入查找差距的基础上, 积极制定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 切实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 在“四个着力”上下功夫, 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 用科学发展观指引我们的工作。

深入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活动, 就是要在“落实”二字上下功夫。关键要看“三个有没有”。看看自己有没有真正树立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有没有真正落实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措施?有没有真正取得又好又快发展的成效?要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 认真剖析在思想、能力、工作和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真正使学习讨论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 成为转变思维方式、改进工作方式和领导方式的过程, 使“大讨论”的成果最终体现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快实现崛起的实际成效上来。要加强领导, 健全机制, 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四学习、四提高”的要求, 学习好真知识, 掌握到真本领, 切实做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研究问题、改进方法、推动工作, 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践行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不发展就要落后, 大到国家小到单位和个人, 所以我们必须发展, 必须科学的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基础。党的先进性从整体上规定着党员的先进性;党员的先进性从个体方面反映着党的先进性, 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和载体。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必须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建设, 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做好经常性教育同适当的集中教育结合起来, 是我们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当前正在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就是从新的实际出发, 对这一成功经验的运用, 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 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积极投身先进性教育活动, 努力做到在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 在解决一些党员和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影响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上有新进展, 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 建立新形势下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方面有新收获, 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上一篇:科学素质培养下一篇:发展家庭适度规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