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念

2024-09-13

坚定信念(共12篇)

坚定信念 篇1

认真学习贯彻胡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于进一步振奋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扶贫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是要充分认识中央10号文件的重大意义。通过学习中央10号文件,充分认识贯彻实施好未来十年《扶贫开发纲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从而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全市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

二是要深刻领会中央10号文件的精神实质。通过学习中央10号文件,全面准确地把握扶贫开发工作的新特征和新要求,加深理解中央10号文件的精神实质,即:中央做出的形势判断;中央提出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中央提出的目标任务;中央确定的对象范围;中央确定的工作格局;中央提出的政策保障措施。

三是要认真研究中央10号文件的贯彻意见。在全面总结以往扶贫开发经验和成效的基础上,认真对照中央10号文件精神,紧密联系贫困地区的实际,思考完善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的目标、思路、规划、部署,研究提出贯彻落实的意见和措施,为当地党委、政府部署落实未来十年《扶贫开发纲要》提供决策依据。

四是要加大开展中央10号文件的宣传力度。下半年,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搞好未来十年《扶贫开发纲要》的公开宣传,重点宣传未来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

五是要全面落实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目前,“十二五”开局起步之年时间已经过半,各地要以学习贯彻中央10号文件精神为新的动力,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鹰潭市201 1年扶贫工作要点》提出的目标任务,认真对照检査工作进度,确保今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为全市实施未来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开好局、起好步。

坚定信念 篇2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支柱和前进的灯塔。共产党人只有确立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就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矢志不渝地献身于伟大的事业而不畏任何艰险。

首先,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总书记的这一形象比喻切中时弊、一语中的,充分说明了理想信念对于左右人的思想、激发人的斗志、指导人的行为的决定性作用。

其次,理想信念是聚民之“魂”。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总是立足历史实际,把最高理想细化为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阶段性目标。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个共同的目标和信念,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才得到增强,我们的国家才始终是一个有机整体,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前进才有了方向、发展才有了依据、改革才有了遵循。

再次,理想信念是前进的引擎。邓小平同志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动力。从井冈山精神到长征精神,从大庆铁人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崇高信仰、远大理想发挥着巨大激励和鞭策作用,让我们穿越90多年艰辛历程,写下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震撼”。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时期,党的理想信念都是激励党员干部的精神动力。没有理想信念,就没有目标和追求,活着只是为了吃饭,今朝有酒今朝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只能是行尸走肉,就像一首流行歌曲中所唱的那样:“无魄有体就像稻草人”。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需要广大党员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获取锐意进取的精神动力。

二、如何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会随着党龄的增长、职位的上升而自然获得,必须经过后天不断的学习、磨练、修正、强化。这种后天的培养,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学习、自我净化。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学习党的革命历史,全面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家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朝着共产主义的理想阔步迈进。

二是融入群众、砥砺升华。党员干部只有把自己融入群众,我们的根才不会断,才能汲取更多的营养,长成参天大树。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做决策、办事情都要多想着群众,多到群众当中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经常地、自觉地反思我们的责任是否尽到,我们作出的决策是否符合群众利益,我们的工作成效群众是否满意,调整坐标,修正方向,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三是接受监督、不断校准。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求得不断进步。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工作的评判权、监督权交给群众,积极听取各方面意见,深刻反思自身思想认知不全面、不深刻、不到位的地方,及时补缺补位,堵塞漏洞。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坦诚、自然、客观地面对媒体和记者,在舆论监督中正心、正行、正言。

三、怎样践行理想信念?

践行理想信念,要按照习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找准理想信念与现实任务的结合点,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推动发展、深化改革、造福群众的不竭动力,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一流业绩。

第一,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坚持思想上齐心,牢记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为党工作的第一职责,一切行动以《党章》为基准,任何时候都做到信仰不变、立场不移、方向不偏。坚持政治上齐步,把“向中央基准看齐”的要求化作具体行动,做到令必行、禁必止、言必信、行必果。坚持行动上齐 力,用大局统一思想、协调行动,确保把中省要求和县委县政府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第二,要自觉担当重任。对于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源建设、加强财税征管等重点难点工作,拿出一种勇往直前、舍我其谁的勇气,带领群众破解难题、促进工作、推动发展。要全力为民造福。时刻坚持民生优先导向,主动回应群众关切,不玩虚的,不搞假的,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劳动就业、求学就医、社会保障、住房安居、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问题,让每一位群众、每一个家庭都能过上幸福、安康、有尊严的生活。

坚定信念 深化教改 篇3

当然,我区的教改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教改障碍和难题依旧存在,表现为不改、假改、空改。不改,就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教改;假改,即口头上积极响应,行动上虚晃一枪,专家来时展示一堂教改课,领导走后依然如故,甚至借教改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空改,即空有教改热情,随兴而动,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浪费资源,效果不佳。二是推进教改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为:教改推进的管理能力不足,教改设计不充分,目的任务不具体,工作要求不明确,推进力度不一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成果规范性不明显,对于教师发展、课堂变化、学生成长的改革预期没有明确界定和描述,导致即使付出大量精力,也无法很好地将成果提炼、展示、表达出来,使得教改推进力度和推广效果大打折扣。

以上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师开展教改活动的积极性和我区推进教改的总体成效。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如何结合区内实际做好教改工作,提高全区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呢?

一要进一步强化教学公平性。教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发展助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优势,在合作、互动的课堂中,科学合理地下放学习的主动权,让学习者在小组或团队中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效能互补。

二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学的有效性=学习成果/学习时间。所以,学校要引导教师在保证素质教育方向的前提下,做好“扩大分子”和“缩小分母”两个方面的探索,特别要避免以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名义挤占学生课前、课后的时间,增加学生负担,做了“扩大分母”的错事。

三要抓住教案管理这一突破口。管住教案,才能管住课堂;管住课堂,才能管住质量。因此,教研部门要指导学校以教案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引导教师从过去“备知识”转变为“备思路”。学校的教案管理要从检查教案中知识点的丰富程度,转向检查教学思路的清晰度、可行性和科学性,并将这种思路在课堂上加以实现。

四要贯彻实施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2013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教学检查与督导活动中认真贯彻落实,引导学校进一步向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转化。2014年,教育部开展国家级教学成果评奖,我区也将组织申报工作,并借此机会建立自治区级的教学成果奖励机制,形成对改革者的保护机制,以多种形式鼓励创新、激发热情。

教改之路困难重重,充满挑战,我们应该在充分总结当前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教改模式,坚定教改信念,深化教改内涵,持续释放教改的能量。

坚定理想信念 补足精神之钙 篇4

一、充分认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1. 党员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永不枯竭的精神支柱

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 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从苦难到辉煌, 其中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 坚持共产主义信念。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 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 有马克思主义信念, 有共产主义信念。”上世纪末, 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放弃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放弃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党员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支柱。

2. 党员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的力量源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缺钙”, 就会犯“软骨病”, 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 经济上贪婪, 道德上堕落, 生活上腐化。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抵制腐蚀与诱惑的内在力量。从已被查处的违法违纪党员干部的自我剖析中不难看出, 理想信念的丧失是导致贪腐的重要原因之一。党员干部只有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才能在经受各种诱惑和考验。

3. 党员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动力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 就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 并始终将这一伟大理想和为之努力奋斗的精神代代相传, 才使得民族复兴之路愈走愈宽广。当前,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 唤醒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意识, 是推动历史潮流、凝聚人民群众力量、实现伟大社会理想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只有坚定理想信念, 才能在全国人民践行中国梦的实际行动中, 承担起对全社会的表率作用, 才能在带领和鼓舞人民群众推进民族复兴伟大历史进程中成为核心动力, 才能再接再厉、永当先锋。

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

客观地讲, 目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是坚定正确的, 他们在各条战线、各个行业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当前党员干部队伍在理想信念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包括以下方面:

1. 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甚至丧失, “三个自信”不足

⑴认识模糊, “主义”淡化。在呼和局党建研究会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课题组的调研中, 对“您认为共产主义能否实现”问题的调查, 73.2%的党员表示可以实现;3.5%的党员认为不可能实现;3.8%的党员表示在中国不可能实现;19.5%的党员表示不好说。这些党员干部的模糊观点和回避态度, 反映了其对共产主义的质疑和不自信, 所以在谈到理想信念时言辞闪烁、扭扭捏捏, 相关行动犹犹豫豫、缺乏果敢。

⑵理想信念动摇、信心不足。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 转型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如官员腐败、职工下岗、群体性事件增多等, 一些党员干部对这些现象缺乏正确认识, 不能辩证地看清国家发展大势, 而产生悲观失望心理,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缺乏自信。

⑶理想信念丧失, “不信马列信鬼神”。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迷惘、浑浑噩噩, 从各种宗教、封建迷信中寻求精神寄托, 一些党员干部热衷于奇门异术、相面算命、五行八卦、阴阳风水等, 一些党员干部甚至为了求升迁, 托人看相算命、“指点迷津”, 这是党员理想信念丧失的重要信号。从已被查处的贪腐案件中可以发现, 在这一问题上步入“不信马列信鬼神”歧途的党员干部不在少数。

2. 宗旨意识弱化, 追求权力与私利

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些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弱化, 建设美好社会的理想丢失, 想问题办事情惯于从利己角度出发, 对社会公益漠不关心、对办事群众态度冷淡。调研中, 关于“党员的入党动机”, 仅有17.7%的人选择“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 10.4%的人认为自己的入党动机是“随大流”“为以后的前途做打算”。

3. 组织纪律涣散, 道德情操缺失

一方面, 组织纪律涣散, 党员意识淡薄。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极少参加组织生活, 自由主义倾向严重, 会上不说, 会下乱说;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应有的政治立场, 对明显反党的错误言行听之任之, 缺乏与之作斗争的勇气, 甚至充当着坚定理想信念的“负能量”。另一方面, 道德情操缺失。一些党员干部不注重道德修养, 不讲操守、不重品行, 生活腐化、道德败坏、贪污腐败, 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三、新时期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路与举措

1. 坚持理论结合实践

⑴把理想信念与践行理想信念结合起来。就全党而言, 要下最大决心、尽最大努力去改进现实社会和自身建设中的种种问题和不足, 真正做到让人民满意、使人民幸福,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就个人而言, 要把思和行、说和做、远大理想和本职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 踏踏实实地从身边小事和本职工作做起。把远大的理想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和激情, 理想信念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⑵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方面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有着目标的共通性和内在的一致性, 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协同推进。

⑶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首先, 健全完善党组织的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 提高党的组织生活质量。其次, 严肃党的组织纪律, 要建立党内关爱帮扶机制, 加强对党员的管理, 通过党内纪律、法规来强化、约束党员的信仰。最后, 逐步建立起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监控、反馈和考评机制, 及时发现和纠正出现的问题, 切实维护好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 创新教育形式

⑴内容要与时俱进。着重突出:一是党性教育, 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 不断练好党员干部“看家本领”, 增强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自信;二是历史教育, 强化党的革命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的学习, 用历史的丰富营养增强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实践自信。三是纪律教育, 强化党章和党的纪律、规矩教育, 用党的根本大法和党的纪律、规矩来规范言行, 增强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制度自信。

⑵方法要引人入胜。一是创新教学方法。在充分重视理论学习、报告宣讲、课堂讲授等方式的同时, 要更好地运用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等方法, 使理想信念教育既有统一要求, 又形式多样, 来促进受教育者在交流、体验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 提升思想境界。二是创新载体, 注重利用数字电视、互联网、移动通信、电子邮件、微信微博等新媒介, 传播科学的理想信念和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三是创新话语表达。理想信念教育话语表达不能口不离主义、言必称共产, 而应多用大众性、生活化、接地气的话语表达, 才能提高认同, 形成共识。

3. 建立育人长效机制

坚定信念 篇5

—— 读《信仰的力量》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支柱和前进的灯塔。确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就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矢志不渝地献身于伟大的事业而不畏任何艰险。

信仰是什么?托尔斯泰认为:信仰是人生的动力;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则没有名符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符其实的国土。通过阅读《信仰的力量》,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信仰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信仰是一种力量,可以使人坚定,也可以使人做事从容。有人把信仰比作“磁铁”,崇高的信仰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一个人有了坚定的信仰,才能够为党的事业努力工作,才能够为人民群众努力做事、努力做成事。在信仰面前,只有党和人民,没有困难,不讲价钱,更不计较名利。

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谋定而后动,思想是一切行动的基础。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关乎成败。坚定理想信念是人民法官忠诚党的司法事业的精神支柱。对于一名法官而言,司法审判工作就是理想信念的具体体现。只有具备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始终忠诚于党的司法事业,依法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只有坚定了理想信念、坚定了法治信仰,才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伟大的司法建设事业中去。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法治信仰是新形势下人民法官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切实体现,是践行司法为民、坚持公正司法的精神支柱,是成就社会主义司法事业的前提和保证。

做一名合格法官,就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信仰的力量》围绕信仰这一主题,重温红色经典,全面解读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源泉。每每翻开此书,目光略过这些质朴无华却蕴含深情和感动的文字,一度焦躁不安的心灵顿时沉静下来,这一则则在我们苍茫辽阔的神州大地上真实发生过的有关信仰的故事,让生活在繁华尘世的我们分明触摸到了信仰最纯粹的本质,感受到了信仰最触动人心的力量。书中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代表的非常之人,成就了非常之事,立下了非常之功,他们经天纬地的雄才大略、超凡绝伦的战略目光、掌控大局的经人睿智、不计荣辱的坦荡胸怀、果断决策的卓越胆识,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坚贞、纯粹和厚重。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法官,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坚守共产主义信仰,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不断筑牢理想信念,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做一名合格法官,就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仰。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重大任务。作为一名法官,要做到“坚定信念、与党同心”,要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有充分的认同、高度的自信和崇高的信仰。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西方法治理念和模式,确保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头脑十分清醒、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做一名合格法官,就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信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司法领域的具体体现,人民法院审判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司法审判领域的具体化、系统化,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科学认识和理论概括。四中全会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治的音量是否响亮,仰赖于社会中每一个对法治“确信”的回音。信仰法治,是对良法善治的尊崇不违,更是对是非禁行的铁定准则。作为一名法官,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学习研究,汲取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精华,带头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切实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持之以恒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

坚定超越领先的信念 篇6

超越领先的必要性

严峻的外部形势催生我们超越领先的勇气。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越来越充分地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日趋加剧,不能超越他人,必被他人超越,最终将被市场所淘汰;同时,后金融危机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是我们无法逾越而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如果不能超越领先,做强做大自己,必会被金融危机的阴霾所吞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铁律迫使我们必须有超越领先的勇气。

新的发展阶段坚定我们超越领先的信念。随着集团公司“622战略”的圆满收官,陵川公司用6年的奋斗换来了骄人的发展成果和宝贵的发展经验。6年的奋进砥砺,使公司不断地成长壮大,无论是生产规模、生产能力,还是管理水平、科研水平,与6年前都不可同日而语。量的积累必然促成质的飞跃,经过“622战略”的历练和洗礼,陵川公司已经完成从求生存向求发展的成功转变。新的阶段,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让陵川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即超越领先,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领先同行,对标一流,追求卓越,才能让公司更强更大,才能实现公司的永续发展。

如何实现超越领先

不断超越自我、突破成规,实现纵向超越领先。这需要企业在各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我,突破自己,领先过去。无论是组织管理,产品结构,成本管控,还是人才队伍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都需要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和过去对比,总结进步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策略,以达到超越自我,领先过去的目的。2010年,我们为自己定下了9个亿的营业收入目标,较之去年7.5亿增加了1.5个亿,这样的增长规模,无疑是对自身、对过去的巨大超越。面对这个挑战,我们要在奋进中不断锐化思想,超越已有观念束缚,推动变革创新和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突破现有的产品结构格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在已有的科研能力上继续超越,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深化人才队伍建设,突破原有的人才招聘和选拔方式,不拘一格招揽人才,任用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一次次突破自我中实现纵向超越领先,不断进步发展,达成宏伟愿景。

不断对标卓越、领先同行,实现横向超越领先。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家企业都是在与同行的不断竞争中发展壮大的,这就需要企业在行业中找好自己的坐标,准确定位,对标一流,正视差距,冷静分析不足及其存在的原因,不断革新落后机制体制,不断缩小与一流企业的差距,实现行业内的超越。完成“622战略”任务后的陵川,综合实力得以大幅提升,这给我们在行业内展开超越,角逐卓越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和集团公司内兄弟企业间的对比,和行业内其他企业间的竞争,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主题。因此,我们应客观冷静分析当前市场格局,寻找与优秀企业之间的差距,通过自身调整,缩小弥补差距;我们应该不断与先进的企业交流合作,学习吸收他们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利用行业内的创新资源,为我们赢得领先创造条件;我们应不断地将吸收的先进技术再创新,化为己有,作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为我们在行业内超越他人创造可能。

整体超越、持续领先、实现全面超越领先。企业不断超越领先的最终目的在于成就行业佼佼者的地位,就其整个过程来讲,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其中必定是充满激烈竞争,必定是你追我赶,所以超越领先之路是曲折的。一时的超越对手不代表永远的领先,而某个单项指标的领先也不意味着超越过程的完成。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领先,就必须是全面的、整体的、综合的领先。我们公司有准确的企业战略定位和明确的军民品发展目标,这是我们对自己的科学定位,也是在今后奋进超越过程中要始终秉持的战略方向,我们需在超越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这一战略牵引,实现军民品两个方面并举,同时注重经营管理等各个单项指标对同行的超越,以实现综合实力的提升,培养整体竞争优势,并将中长期目标分解细化成不同阶段的具体计划,通过完成不同阶段的超越,最终实现全面的、整体的超越。

超越领先同样要求每位员工在工作中必须不断突破自我、超越他人、追求持续领先。我们要时时与自己比,和同事比,在思想素质上超越,在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上超越,在不断的超越中追求进步,以敢为人先的精神不断向卓越迈进,从而在公司内掀起相互超越,争做一流的热潮。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形势,我们要做的当是积极投身这竞争超越的滚滚狂潮之中,在风口浪尖紧紧握住超越领先的信念。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让我们胸怀 “211战略”宏伟目标,向着公司的辉煌未来,从现在起就不断超越吧!

注 释:

“622战略”——是指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六年分两步走翻两番”的发展蓝图(即:第一步工业销售收入2006年比2003年翻一番,第二步工业销售收入2009年在2006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1 400亿元,在集团公司成立10周年的时候进入世界500强。)这是2004年1月11日召开的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上提出的。

“211战略”—— 指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将在2009年的基础上实现利润翻两番,达到200亿;职工年人均收入翻一番,达到6万元;营业收入翻一番,达到3 200亿元,大力解放思想,不断超越领先,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军民结合型的创新型企业集团,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坚定信念 篇7

一、地方财政收入超额完成任务

2014年, 组织收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主体税种持续负增长, 加之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 税收收入短收较多。面对这些困难, 省财政早部署、勤督促、抓落实, 从年初开始, 按月抓进度, 按季抓检查, 做到月月不松懈, 收入基本达到了序时进度, 没有出现大的短收。同时, 狠抓薄弱环节和地方小税种收入, 堵塞跑冒滴漏, 确保应收尽收, 全省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及重点非税收入增收较多, 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 超额完成了地方财政收入任务。

二、财政支出管理进一步加强

财政部门把优化结构、保证重点、加快支出进度作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来抓, 预算编制做到早编细编, 专项资金实行“项目库”管理, 资金分配确保重点, 支出任务按月落实, 执行情况按季通报, 支出管理进一步加强, 全省财政支出完成预算的94.7%。按照财政部通报, 2014年我省财政支出进度综合排名始终位居全国前列。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 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交通运输、安居工程和移民搬迁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 加大对“小金库”和“吃空饷”治理力度, 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省级机关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等6个管理办法, 全年全省“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分别下降了19.1%和36.9%。

三、支持稳增长调结构成效显著

围绕省委、省政府“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目标, 坚持资金政策“双轮驱动”, 多管齐下, 支持稳增长调结构。全年政府类投资达到1 190亿元, 比上年增加320亿元, 增长36.3%, 进一步激发了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安排产业发展和工业稳增长资金11.6亿元, 通过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超销售奖励等措施, 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一路一带”建设起步良好, 支持开通“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 加大国际航线补助, 西安市已列入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 陕西被列入全国跨区域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试点省份。加大节能减排投入, 安排资金22亿元, 继续支持大气治理、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 关中地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 省级重点示范镇、旅游文化名镇建设成效显著。创新专项资金投入方式, 整合财政资金110亿元, 建立了航空、医药、电子信息、旅游等产业发展基金, 带动了企业和社会投入, 有力支持优势产业发展。整合中省财政资金9亿元, 引导社会投入15亿元, 通过创投基金的方式, 支持新能源、高端装备、节能环保、循环经济、3D打印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注入资本金25亿元, 支持国有企业发展。在中小企业等竞争性领域实施股权投资试点, 省财政安排的各类产业发展资金, 按不低于50%的比例作为股权投入。全年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赠款项目15个, 资金28亿元, 拉动投资超过80亿元, 是近年来项目、资金最多的一年。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 清理规范对企业的各类收费项目, 在全国率先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率, 全年共减免税费190多亿元, 有力支持了全省经济增长。

四、各项民生政策落实到位

保障民生始终是财政支出的重点, 2014年全省民生支出3 237亿元, 占到财政支出的81.7%。社保方面,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连涨”, 达到月人均2 116元, 居全国第12位;建立农村“八大员”等15个群体待遇政策调整机制, 解决了部分涉军人员养老保险问题。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鼓励多缴多得, 在全国率先建立丧葬补助金制度。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50元, 比中央要求高出30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到35元, 促进城乡医疗服务均等化。教育方面, 围绕解决“入园难”, 启动实施了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支持450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围绕破解“大班额”问题, 统筹中省资金26亿元, 支持1 287所薄弱中小学建设;实现了营养计划、教育生均经费补助和贫困生资助“三个全覆盖”。文化体育方面, 支持丝绸之路重大文化活动, 提升陕西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政府购买5 000多场 (次) 公共演出服务, 受到广大群众普遍欢迎;继续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免费开放, 首次对25个大型体育场馆、3个科技馆实行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安居工程方面, 中省财政投入145亿元, 比上年增加30多亿元, 省财政通过向省保障房公司增加资本金, 市场化融资有了新突破, 全年争取国开行棚户区改造贷款额度658亿元。中省财政投入40.8亿元, 支持陕南移民搬迁。

五、“三农”投入进一步加大

全省支农投入480亿元, 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生产和安全, 以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重点用于8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提升优化园区功能。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土地治理项目建设, 建设整镇连片现代粮食基地项目12个、30万亩, 陕西连续6年获得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考评优秀等次。拨付中省补助资金27亿元, 支持渭河综合整治、汉江综合治理、泾河东庄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通过增加资本金注入15亿元, 支持省水务集团、引汉济渭公司等2个水利建设融资平台, 增强融资能力。兑现惠农补贴资金60亿元, 完善补贴“一卡通”发放方式, 实现了对农户补贴发放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和动态监控。同时, 在渭南、铜川探索实施“一卡通”担保贷款工作, 为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

六、财力继续向基层倾斜

在中央补助增幅下降, 省级财政困难加大的情况下, 省上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筹措资金, 切实加大对市县的补助力度。2014年, 省对市县均衡性转移支付334亿元, 较上年增加25亿元, 基本财力保障转移支付50亿元, 增加10亿元, 生态转移支付26.7亿元, 增加3.2亿元。省对市县专项转移支付936亿元, 增加51亿元。完善对市县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办法, 将预算公开、财政收入、支出进度、人员控制、财政赤字等指标纳入考核范围, 根据考评结果, 下达市县奖补资金9.6亿元, 激励市县加强财政管理。经过努力, 陕西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居全国第10位, 较上年提高17位。全省县区人均财力达到9.1万元, 提高了0.7万元, 基层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七、财政改革不断深化

进一步深化专项资金管理改革, 加大清理整合力度, 早编专项资金预算, 实施项目库管理, 分类创新投入方式, 加强绩效考评, 改革效果初显。省级专项资金由350项归并为116项, 收回结余结转资金22亿元, 两年共整合各类专项资金844亿元, 这项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 受到财政部充分肯定。制定了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 对全省各级政府存量债务逐笔进行清理甄别, 为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存量债务债券置换、在建项目融资、规范融资平台奠定了基础。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 省级预决算公开已经常态化, 市县政府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全部公开。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纳入测算, 并下达了2014年省对市县的转移支付。对神木、府谷县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 制定了西咸新区管委会财政体制, 指导督促市县完善35个重点镇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财政体制, 参与制定了镇村综合改革指导意见, 明确了相关财政支持政策。将铁路运输、邮政业和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范围, 试点纳税人扩大到7.6万户, 97%的纳税人税负下降。在全省积极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推进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此外, 各级财政部门还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PPP) 模式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八、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

治理大气污染关键是要坚定信念 篇8

IFCE创始人、长期从事中国环保问题研究和实践的何平博士指出, 中国大气污染不断加重的主要原因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是不断增长的煤炭使用量, 如工业发电、冶炼等对煤炭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其二是汽车销售和保有量快速增长, 未来几年可能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销售大国;其三是建设工地和新开工量极大, 如武汉市目前同时开工建设6条地铁线。与此同时, 中国许多地方过分追求GDP增长速度, 严重轻视污染防治问题, 中央政府的环保政策和各项法规得不到有效执行。而目前中国公众参与环保行动的意识不强、能力有限, 由此造成环境恶化日胜一日的状况。

美环保署大气项目办公室高级政策分析官杰里米·施赖菲尔斯介绍说, 20世纪20年代的伦敦、30年代的纽约和40年代的宾夕法尼亚州等, 都发生过严重的大气污染。在纽约污染严重时期, 不仅有毒的空气让人窒息, 而且著名的哈德逊河中几乎无鱼生存。通过治理, 现在都出现了蓝天白云。施赖菲尔斯告诉记者, 治理污染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一定程度上会给GDP增长和就业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中国目前面临的是一个政策选择问题。“要相信一定会有办法治理好大气污染。”他说, “关键是要真正重视这个问题, 并下定决心。”他指出, 治理大气污染在中国已经是一个政治问题。

坚定信念 篇9

一、学习, 全面而持久的学习, 是企业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保持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无论是个人, 还是企业, 在瞬息万变的技术和市场面前, 只有不断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 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也正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思想。

具体到我们集团公司, 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大管理创新的力度, 应对企业内外环境变化, 深化改革, 锐意进取, 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为推进集团公司大发展、快发展、全面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们企业进行学习型组织建设努力建设一个鼓励学习、开展成果转化、指导实践工作的良好学习环境是分不开的。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要上下同心, 贵在坚持, 努力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首先, 企业领导层要有这样一个认识, 企业的核心是人才。无论怎样竞争, 最终归结为人才的竞争, 而只有动态型人才, 能够适应发展和竞争不断变化的人才, 能够持续弥补专业、时间和企业需求之间差异的人才, 才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核心所在。

第二, 要加强宣传思想教育, 唤起员工现实危机感,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不同层面的员工座谈会、内部网站等多种形式不断在企业内强化一个主题:尊重人才, 崇尚知识, 鼓励学习成才。唤起员工“今天不学习, 明天遭淘汰”的现实危机感, 使其初步确立了现代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学习伴我一生”的终身学习理念。

第三, 要创新学习培训方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把提高员工素质作为“第一要务”。针对发展不断迅速、经营业务不断出新、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内部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 从充分保障员工就业权和发展权的角度出发, 通过组织在岗学习、办班培训等多种形式, 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从源头上提升其岗位竞争力。会所必须具备的“学习伴我一生”的终身学习理念。

第四, 要创造学习与实践的平台, 学用相融, 实现学习和工作的组合。在向学习型组织的迈进中, 要注重紧密结合实际需要和企业现实, 突出员工基础知识技能的提高和普及型教育的特点, 以“干什么学什么, 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 全方位、多层面地组织员工开展学习、培训。

第五, 要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 把学习、培训与有为、有位有机结合。为推进企业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变, 要出台了专门的奖励办法对在各类业务技术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为企业争得荣誉的员工给予重奖, 为其颁奖庆功, 安排疗休养, 并在分房、职称评定时优先考虑。让广大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认识到, 知识是力量、是财富, 是个人和企业共同发展的原动力。

纵观我们公司建设学习型企业的历程, 如果说没有我们公司领导层对建立学习型企业的共识, 如果说没有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以及一系列的教育培训实践活动, 如我们在网上开办了学习与探索专栏、在优秀中青年干部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在管技人员中开展的“学、用、创”等, 我们就不会营造出员工参与学习参与实践的良好氛围, 就不会使广大员工认识到学习对个人及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调动员工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以积极的姿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来, 学习型企业的建设工作也不会取得较好实效。

三、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一个持久的过程, 必须倡导务实精神,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

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始人圣吉对“学习”要义的阐述, 并非我们通常概念上所认为的“看看书、上上课”这么狭义。他认为学习有三个层次, 首先是个人学习、其次是组织学习、最后是学习型组织。也就是我们要建立的学习型企业。

那么要想建立学习型企业, 我们必须先抓好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 才能建设好学习型企业。应该说我们公司在抓好个人学习、组织学习以及以此为基础进行学习型企业建设都做了一些具体实效的工作,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要建立学习型企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一是, 要进一步解决一大部分人学习观念的问题。其实许多人往往谈起对学习认识以及学习的重要性, 往往谈得都比较深刻, 一旦真正让他进行学习的时候就存在很大困难。他会找出很多理由, 比如说没有时间, 没有精力等, 总之是把学习当成是一个苦差事, 从骨子里头就是不想学习。目前看, 类似的人群在我公司的一定范围内还是存在的, 要想让这些人真正学习起来, 转变这些人的观念, 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的主体, 形成全员学习的风气, 真正建立起学习型组织, 我们还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二是, 要进一步解决抓好员工学习指导实践的问题。一方面学习是一个过程, 学习并形成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学以致用也是一个过程, 需要大量的实践工作来完成。这就要求广大员工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经验, 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指导实践工作。

除了上述两个问题外, 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问题、许多困难有待于我们解决, 因此, 不仅要让企业中的每一名员工要终身学习, 不断补充新知, 要开放自我, 与人沟通, 而且要让企业进行理论学习, 最终达到从个体学习、组织学习到学习型组织的目标, 以解决企业中存在的实质问题, 适应错综复杂的市场形势的需求, 这需要我们公司上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来完成。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类创造的知识总量急剧增加, 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不断学习, 不断的更新知识, 这样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因此, 建立学习型企业尤为重要。

坚定信念 篇10

要把坚定信念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缺钙”, 就会得“软骨病”。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力量, 工作性质特殊, 特别是基层一线, 警务工作中经常要面对各种危险和考验, 有时还要受到一些“委屈”。在这种情况下, 公安民警必须要强化精神支柱, 牢固树立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从坚定理想信念入手, 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 不断通过理论武装、思想教育、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实践养成, 汲取正能量, 努力筑牢忠诚警魂。

要把敢于担当作为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品格

“敢于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好干部标准之一。从人民警察的职业担当来说, 就是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对于领导干部来说, 担当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更高的要求。不仅业务工作要负责, 队伍管理工作也要负责。坚决克服只想保“位子”、不去挑“担子”, 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 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和行为。公安工作千头万绪, 要善于“弹钢琴”, 科学统筹, 突出重点, 兼顾一般, 使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地运转。要不断增强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提高队伍的执行力、战斗力, 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评价标准

加强作风建设, 对公安机关来说, 最根本的是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接地气、解民忧、得民心。焦裕禄同志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 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 同呼吸、共命运。各级领导干部和民警要立足于公安实际, 学习焦裕禄同志的爱民情怀和工作作风, 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和“警卫员”。要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 经常听取群众的意见, 诚恳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要进一步回应群众的期待。特别是针对当前治安形势要勇于亮剑, 既要集中精力破大案要案, 又要破小案, 对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犯罪集中开展打击整治行动, 以工作实绩取信于民。

要把严明纪律作为队伍战斗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坚定的信念 执着的追求 篇11

他——就是丰城市审计局局长喻德华。

2004年11月他接到组织上的调令,二话没说就踏上了他并不很熟悉审计行业的征途。当时的审计局可谓内忧外患,贫困交加,班子涣散,人员严重缺乏,因超负荷建设欠债较多,干部津贴半年没有发放,干部职工思想波动很大。在这种困境中,他仍然以其对事业的挚爱,辛勤的汗水,在审计这片土地上勤劳地耕作。短短三年,审计局的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获得省文明单位,宜春市先进单位,丰城市政府先进单位等荣誉之称号。

团结才有战斗力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谐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身为局长的喻德华深深懂得这个道理,当时由于种种原因,单位陷入人心不稳,思想涣散的窘境。如何迅速扭转局面,凝聚人心,让工作步入正轨,成为摆在他面前的头等大事。

为打开工作新局面,他埋头查找原因,找班子成员、干部谈心,了解全局干部思想动态。发现以前由于审计集体决策机制不全,造成班子不团结,班子的核心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干部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因此,他一方面结合当时的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审计机关规章制度,并印刷成册,审计人员人手一册;为使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提出“领导带头,全员落实,民主监督,严肃纪律”的口号;另一方面自己明确表态“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同志们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同时要求局领导班子成员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通过相互交换意见,实行民主决策和坚持重大决策班子集体讨论制度,从而使每项决策都能够体现集体的智慧,决策更科学,班子更有战斗力。

他深知团结的重要性,有次两位班子成员为一件小事吵架,他从乡下心急如火赶回,分别找两位做思想工作,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调解,将他们之间的恩怨化解;事后两位同志都表态今后不会再发生有损团结的事,并要齐心协力维护团结;团结精神得到了加强,形成了拳头,凝聚了合力,奏响了拼搏奋斗新乐章。每年他都要抽出时间找全局干部谈心一次,了解干部职工思想动态,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从而使干部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他常常在大小会议上说“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战斗力,爱护团结要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三年来,他不仅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

创新赢得新天地

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保持长久兴旺的基础,更是一个团队在现代化经济发展竞争中脱颖而出,勇立行业发展潮流的根本保障。归结本单位取得突出成绩成功的原因时,喻德华认为与坚持监督、管理、质量、服务的持续创新有着直接的关系。

创新审计监督理念,思路决定出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也是他一以贯之的行事作风。他作为单位上行政工作第一责任人,始终对工作高度认真,一丝不苟,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谋划创立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新思路,并先后向社会招聘了6名专业人才,积极组建了二个固投审计股,实现了该局固定资产审计零的突破。在固定资产审计运作中,他又提出将工程决算审计、工程财务收支和建设程序审计相结合,以加大对工程项目审计工作力度,确保建设项目,依法规范运作。为提高审计质量,他要求审计组同志要坚持“细、准、实、公、廉”的审计五字方针,严肃查处高估冒算、虚报工程量等弄虚作假行为;为避免固投审计风险,又建立了工程审计复审制度,先后将审计的工程送南昌、樟树、赣州等审计局进行复审,防止审计人员的工作疏忽等原因所造成的风险。三年来共审计86个工程项目,审计项目投资总额98亿元,核减工程资金23亿元,清缴税费800多万元,有效地维护了建筑市场秩序,提高了政府投资效益,得到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

创新审计质量理念,深深印在喻德华的脑海中,为提高审计质量,他从制度上人手,专门制定和建立健全局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并加强审计回访的力度,进行后继审计;同时,还加强了对审计工作组的监督和检查,实行了审计执法责任制和审计责任过错追究制;对审计单位租部门存在的问题,实施统一处理,杜绝了人情审计,减少了审计执法不到位的现象。一系列制度的实施,使该局的工作井井有条,改变了以前无序的状态,审计质量大大地提高。2005年市政府为制定实施全市教育“三集中”政策,主要领导要求市审计局事前对全市教育经费进行审计,该局派出七人审计小组,严格按照审计的规范程序进行审计,耗费时间近两个月,对丰城所有的中小学校经费收支进行拉网式的审计,共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362万元,提出加强经费管理意见7条;该报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和批示以及市教育局的赞扬。三年来,该局共有45篇审计报告被政府采纳、批示,批转到有关部门和乡镇,并责成部门和乡镇进行整改;与纪检、司法部门一块查处案件7件,追究刑事责任5人,受党纪、政纪处分12人。

创新审计服务理念,为使审计成果得到有效的转化,喻德华狠抓审计服务这一工作,他认为审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被审计单位,将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整顿和改进,是促进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今后的工作有序、健康发展,并有效地维护经济秩序正常运转。它是我们工作中纠正错误一项重要的措施,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根本,更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落到实处,有利于工作更好的开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是审计机关审计工作的一部份。以往该局只停留在“口头和文字”上服务,即只是指出被审计单位的薄弱环节和加以改进的方法,至于对方是否得到改进和落实则过问不多。喻德华始终特别强调审计跟踪服务制度,要求各科室在服务中,着力要在“做”字上下功夫,对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跟踪检查。有一次我局在对某单位进行审计后,针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质性改进建议,事后审计小组再次对该审计项目的结果落实情况进行了上门回访,发现该单位没有进行整改和纠正,喻德华亲自带领审计组同志对该单位的领导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教工作,使审计建议落到实处,有效地促进了该单位工作的改进和加强,规范了财务管理制度。该单位后来在迎接上级检查后,其领导专程到审计局称赞审计工作做得细,服务到家,避免了他们更大的错误产生。

在他的带领下,三年共完成审计项目和单位425个,收缴并上交财政资金1823万元,查出违法金额8528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236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核减工程款23亿元,查处大案要案8起,追究刑事责任15人,受党纪、政纪处分18人;提交有价值审计工作报告、信息42篇,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和审计服务职能,为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廉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廉洁是审计之保证

“要从源头上下功夫,努力使审计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喻德华有自己的政绩观,为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始终做党的忠诚卫士;对全局干部提出了“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严格的要求,他说“廉洁是审计事业之保证”。

为建立一支廉洁高效的审计队伍,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有时甚至琢磨到深夜。他从两方面人手,一方面以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引导审计干部应该怎么做,在全局大张旗鼓宣传优秀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先进事迹,使全局广大审计干部学有目标,赶有方向,见贤思齐。另一方面以反面典型的警示告诫审计干部不应该怎么做。多次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观看警示片,还组织干部到监狱参观,让服刑人员担当“反面教员”现身说法。身临其境感受和眼见为实的场景,使全体审计人员思想上身受触动、心灵上深受震动。

为使教育成果得到巩固,他从制度上下功夫,以党纪条规制约和规范审计干部必须怎么做。局制定《审计干部廉洁从审若干规定实施办法》、《审计廉洁从审反馈函管理办法》、《审计廉政责任制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促使审计干部秉公执法、廉洁从审。

物洗从洁,心洗则清。喻德华常告诫自己,也以自己的行為告诫全局审计干部。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始终以身作则,不以权谋私,不为金钱所诱惑,廉洁从政,堂堂正正搞审计,全心全意当公仆,多干工作少计利,吃请不到场、送礼从不收受,眼不红,心不贪。有次对某单位专项审计,查出该单位应缴而未缴预算收入90万元,隐瞒截留63万元,挤占挪用37万元,少计税收862万元,该单位领导向他说情并要向他表示,被他当场谢绝。三年来,他共拒收礼金、红包等有价证券几十次,金额达6万多元。在他的带领下,全局形成了廉洁自律、廉洁从审的浓厚氛围。

坚定信念 篇12

理想信念是对奋斗目标的坚信不疑与不懈追求, 发挥着指引方向、提供动力的重要作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员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 并赋予其崇高的特质。党员理想信念是在科学真理的指导下, 基于我国基本国情, 有机统一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内容体系。它涵盖着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涵盖着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信与追求, 涵盖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信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1) 正是理想信念的感召与支撑, 使得无数共产党人在革命年代浴血奋战、在建设时期艰苦奋斗、在改革当下夙夜在公, 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接力奋斗。也正是骨骼中的理想信念之钙, 使得共产党人经得起时间和内外的考验, 对得起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 理想信念决定着党员对于是非曲直的判断、对于权力名利的态度, 是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生命力所在。党员理想信念坚定, 就能站稳政治立场, 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 在大风大浪面前把好舵盘; 就会坚持群众路线, 时刻谨记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 举止恪守为人民服务的天职; 就能做到自觉自律, 踏实做事、诚实做人, 洁身自好、慎微慎独。反之, 党员则随时面临着误入歧途的危险。因为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一旦让位, 非科学、非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会趁虚而入。党员如果听信于封建迷信说或者膜拜于西方价值观, 后果只能是与国情民心渐行渐远, 逐步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 最终失去党员资格甚至深陷违法犯罪的泥潭。

二、坚定党员理想信念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

全面从严治党, 重在全面、旨在从严。“全面”是对党的建设五个方面的整体要求, 需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两手抓,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两手硬。“从严”是要在保持反腐高压态势、拉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红线的同时, 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和“不能腐”的制度藩篱, 以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坚定党员理想信念, 是以德治党的应有之义和思想建党的首要任务, 更是固本培元的重要之举。

( 一) 坚定党员理想信念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

思想建设引领着党的建设的正确方向, 关乎全面从严治党的成败。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建设的重点, 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真信、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是党员辩证看待、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的基础。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 正确把握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有机统一, 是党员充分理解并身体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坚定理想信念, 才能使党员真正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武装, 以对党的政治认同和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为力量之源, 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组织凝聚力形成的催化剂。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征途上, 如果党员理想信念坚定, 全党上下戮力同心, 就会形成党要管党的强大合力, 切实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 进一步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 二) 坚定党员理想信念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难点

理想信念的确立并非易事, 而在确立之后如何坚守和践行更是任重道远。在这一层意义上, 坚定理想信念是党员的必修课, 又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难点。从时代背景来看, 自媒体时代有更多更杂的声音更快更广地传播着, 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空前的冲击和挑战。从国际环境来看,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尚未走出低潮、资本主义却生机依旧的现状, 给从未停歇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以可乘之机。从国内情况来看,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 新老矛盾凸显、大小问题交织, 容易产生思想困惑和混乱。不利的外部条件, 给理想信念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要想保持党员理想信念的坚定性, 就需要依靠教育管理和制度保障, 帮助党员将理想信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发挥内因对于事物发展的根本作用。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理想信念问题, 通过开展理论学习、搭建实践平台、制定相关制度来促进党员巩固理想信念。尽管作为精神现象, 理想信念也有其现实落脚点和衡量标准, 即忠诚于党、服务于民。因此, 创造党员践行理想信念的机会和条件, 将党员理想信念状态纳入考核评价体系, 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举措。同时, 党员自身必须深刻认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自觉通过学习经典著作、了解形势政策, 通过勤奋工作、廉洁自律, 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并矢志不渝为之奋斗。

摘要: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以问题导向的战略思维、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 提出“全面从严治党”, 由此开启了党的建设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是对从严治党规律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是推进“四个全面”的根本保证。“两个百年”目标在即, 党重任在肩, 管党治党必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同时, 部分党员丧失理想、动摇信念、背离宗旨的问题客观存在, 由此导致的消极腐败侵蚀党的肌体健康、伤害人民对党的信任与感情。因此, 坚定党员理想信念, 提升党员精神境界, 对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意义重大。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理想信念,意义

注释

上一篇:夜景照明下一篇: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