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通用8篇)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篇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一、划清“四个重大界限”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我省学术理论界采取集中学习、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讲话的热潮。
大家一致认为,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 新论断,对于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澄清认识、统一思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为党的十七大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从国内看,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因此,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面对我国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迫切要求我们用正确的思想观念理论引领社会思潮,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的界限”。
二、深刻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重要意义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精神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信念。只有用这一信念去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我们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探索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像苏联、东欧那样沿着改旗易帜、全盘西化方向走,而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不仅避免了重蹈苏联、东欧政党瓦解、国家分裂的覆辙,而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历史表明,无论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照搬别国的社会主义模式,都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符合中国进步的根本方向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不可逆转的历史必然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成为全体人民的信念,是因为它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仅以改革开放30多年为例,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位,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一些国家经济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在世界率先实现回升向好,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历经磨难的中国人民的强国梦想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变为现实。改革开放30多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基本解决了2.5亿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我国人民总体上过上了小康生活,事实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能够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社会理想,坚持用这样的信念来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必将更好地推动事业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都是我们真正的优势所在。在革命战争年代,正
是有了理想信念这个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才战胜了敌人,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无数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化解了各种风险,战胜了各种挑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用信念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团结一致。只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凝聚人心、感召人民,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有关重大问题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鲜明的实践问题。只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准确把握才能进一步增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关系
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目标,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因此,实现现阶段信念与实现最高理想本质上是一致的。忘记最高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最高理想,就会脱离实际。因此,我们既要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又要立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
(二)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理想和信念的关系
社会成员只有使个人理想服从民族、国家的信念,与信念保持一致,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信念的关系,自觉地将个人理想融入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大目标中去,将个人追求汇入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去,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三)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现实不等于理想,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差异。应该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篇2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百余年间, 中国人民反复探寻民族解放、振兴和国家独立、富强道路, 历史提供了三种命运选择:一是沦为外国列强的殖民地。这是外国侵略势力试图强加给中国人民, 而我们坚决反对并努力摆脱的道路。鸦片战争后列强在政治上侵犯中国主权, 经济上掠夺中国财富, 文化上麻醉中国民众,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风雨如磐的黑暗时期。民族危机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觉醒, 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不懈抗争使外国列强的目的最终没有得逞。二是独立发展资本主义。这是当时一些思想开蒙人士及统治阶级里少数人的选择。太平天国的洪仁玕提出了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 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 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改革派的辛亥革命, 都对在中国通过走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但都以失败告终。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这是历史给予的公正客观的结论。三是发展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用一次次的抗争寻求民族命运的出路, 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 一次次大浪淘沙的洗涤。事实证明, 旧式的农民战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种种方案, 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提出了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 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目标,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进程中, 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的考验从来未停止过。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宏大的历史课题。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时, 中国别无选择地采取了苏联模式, 这种模式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 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基础, 但是也埋下了管理体制高度集中、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隐患。后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对“苏联模式”的利弊进行反省, 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进行初步总结后, 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想, 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伟大工程。虽然后来走了弯路, 由于“左”的思想导致“文化大革命”, 使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重大损失, 但这正说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不可能一蹴而就, 也无法一劳永逸。正是在千难万险中中国共产党保持了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和生命力, 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
改革开放是继东欧剧变之后举世关注的大事, 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关乎真理标准的思想大讨论拉开了党在思想理论上觉醒的序幕,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从“小康社会”到“和谐社会”……党在理论上不断突破, 不断创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为强国富民找到了出路, 从艰难起步到深入推进,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 从东部到中西部, 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进程势不可当。而改革迸发的活力和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 也嘉奖了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我们看到两条主线:前期是在社会主义前提下, 逐步加大资本改革的力度;后期是在继续进行私有制改革同时, 逐步强化社会主义因素。整个过程始终没有离开社会主义本质, 我们在理论上的创新为发展之路提供指引, 而发展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又反过来印证理论的科学性。几代共产党人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使我们的发展道路越加清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推进国家现代化,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从印着18位农民手印的一纸契约开始, 中国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从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方画了一个圈开始, 中国开始了面向世界的开放步伐。至今30多年过去了, 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并且发展的步伐依然强健。
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从一度濒溃的边缘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产业结构、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突破。民主法制建设深入人心。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业已形成, 行政体制改革深化, 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尤其是公民权利建设长足进步, 从主张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者权利, 到捍卫政治、环境食品安全权利, “权利意识”得到全面觉醒, 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入人心、影响社会、改变国家。文化建设蓬勃发展。30多年来随着财富的增加, 人民的文化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社会保障网正在构织, 人民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实现。今天的中国, 综合国力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国际地位越来越高, 国际影响越来越大。自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尊重。30多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仅仅只是短暂的一瞬, 但它影响和改变了许许多多中国人一生的命运和前途, 影响和改变了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当然, 今天的中国也在穿越历史的三峡, 大河奔腾却泥沙俱下, 巨大成就的背后也存在不少发展中的问题。如何看待我们的时代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做了要求:“不回避矛盾, 不掩盖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消亡和解决, 现实无非就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 关键是要把问题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去观察, 与国情对接, 与现实对表。我们已经走过了一个蓬勃发展的30多年, 还会有下一个30多年等着我们去发展, 只有坚定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思路, 才能对问题不断突围, 使国家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让人民对未来更有信心。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开辟了广阔前景
方向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向与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和现实愿望是不谋而合的。近代以来, 国人最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现实的愿望是让优秀人才可以通过自我奋斗流动上升, 让劳动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劳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提出了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生出彩的目标。进入21世纪, 党提出了两个百年目标, 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等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制定了时刻表, 立下了军令状。我们并不否认在社会主义发展初期和改革进程中走了弯路, 犯过错误, 但一个朴素的道理大家都能明白, 那就是只要方向正确并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和改良, 总有一天能够达到成功的彼岸。我们党的发展史正是在创新、探索、改进中一步步实现了理论成熟和道路自信的历史,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条道路顺应人民对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期待, 尊重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 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保障了人民主体地位, 使人民切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和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成功, 有理由让人民相信党、依靠党, 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有利于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条件。我们坚信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梦想的实现绝非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同样需要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 尤其在应对金融危机和处理国际事务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 也伴随着“中国威胁”“中国称霸”的质疑、担忧之声。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平发展, 以一以贯之的和平发展姿态获得了世界的正视。国外著名的研究中心、优秀学者、首脑政要不断深入探讨中国成功的奥秘、揭示中国发展的原因, 多方权威发声逐渐增强了世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 人类思想宝库里必有中国的一席之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改变和发展了中国, 而且正在帮助和重塑世界, “中国故事”为世界注入越来越多的正能量, 而越来越广泛的世界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利条件。
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制度优势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19-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经过90多年不断奋斗、创造、积累的结果,是当代中国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与优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全党要坚定制度自信,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在当代中国,制度自信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坚定制度自信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重大意义
自信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坚定制度自信,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始终保持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和现实,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形成了一个共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能够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能够明显改善,综合国力能够显著提高,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始终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正是由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才从根本制度上保证了我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因此,确保我国未来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坚定制度自信。只有更加自觉地扩大制度共识、形成制度认同,才能夯实制度根基,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2]社会主义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如此。这种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制度自信。只有坚定制度自信,一方面才能坚持和发展好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绝不动摇我国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制度根基;另一方面又能着眼发挥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巨大优势,积极主动地对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客观要求。制度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至关重要。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制度从低级到高级的更替过程。我国社会发展的历程同样如此。尤其是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实行了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转变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体制[3],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来。正是由于全党和全国人民始终怀着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才有了为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可靠的制度基础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科学依据
在我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绝不是盲目的、冲动的,而是具有深刻的实践基础、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深深植根于亿万人民一往无前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的伟大创造,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依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生机和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我们完全有理由坚定这样的制度自信。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无产阶级政党要坚持不断革命,直到实现人类社会制度的最后形式——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贯立场和基本原则,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又倡导多党合作、民族自治、群众自治,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体系,为实现人类社会制度的最后形式做了先期探索和制度准备。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运用和发展,是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顺应时代发展进步要求,体现人民共同愿望的制度体系,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
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符合人类文明多样性。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世界各国由于各自的历史文化、基本国情和发展模式不同,在社会制度安排上必然有很大不同。对于世界上的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我们都应该给予充分尊重,使之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承认人类文明多样性、尊重各民族自己的选择的必然要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类文明多样性的规律。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本途径
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色和制度优势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必须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加自觉地推进制度创新,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
1.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和实质。这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有机统一体,具体地说包括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1]。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和实质,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决不照搬西方制度模式。
2.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优势。这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体现在历史发展规律的深邃视野中,体现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层动因中,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变革完善的深刻逻辑中。概括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协调国家机关高效运转、保持党和国家活力的政治优势;具有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力量,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思想优势;具有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经济优势;具有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优势;具有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的体制优势。最近几年,我们党和国家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成功办妥了奥运会、世博会等一系列好事、喜事,从容应对了汶川地震、世界金融危机等一系列急事、难事,都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些巨大优势。
3.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这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开放的、发展的,不是封闭的、僵化的。坚定制度自信,并不意味着“孤芳自赏”。相反,制度自信更体现在对制度的创新和完善上,体现在对人类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和追求上。当然,制度创新和发展绝不是动摇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而是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特色。要更加自觉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积极稳妥而又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努力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篇4
主义信念
“严以修身”专题交流发言材料
(2015年6月)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开展,对我而言既是又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也是一次严肃认真的党性锤炼。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教育,我对严以修身的理解与更加深刻,严以修身首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坚定的信仰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就可能会在“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
刻变化,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复杂严峻,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四种危险”四面埋伏,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更加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警醒意思,确保理想信念不动摇,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实现我区“三步走”目标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信仰,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是对我区领导干部最本质的要求,失去了这种信念,群众的关系,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我区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标准;才能自觉克服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常思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真正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为官从政的价值取向,才能体现到为民务实清廉这个根本要求上;才能真正明白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我区发展。
(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我区担当国家使命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坚实保障,也是我区不辱国家使命的必然要求。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激发我区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应对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坚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念;只有坚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其根本要求是领导干部要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我区,探求我区发展路径,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我区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现实要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保障,是推进我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支
照,牢牢拧紧思想行动的“总开关”,强身健体、除污去垢,切实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三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站稳党和人民立场,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坚决同各种错误思潮和言行作斗争,确保政治方向不偏航、不脱轨。
(二)强化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一是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牢固树立把“第一时间”交给群众,纳税人是“衣食父母”,服务企业就是谋长远、打基础,机关就是服务、公职人员就是服务员“四种理念”,落实“一线工作法”,带头落实区级领导联系镇村、企业、包重点项目责任制,带头深入乡镇、企业和项目一线调研、现场办公,帮助研究解决发展难题,切实优化服务、改进作风、提升效能。二是更加重视民生实事。重点抓好民生实事,切实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标准,政府为困难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办好,让百姓从改革进程中实实在在受益。三是注重社会治理工作。健全完善“大安全、大城管、大信访、大稳定、大调解、大服务”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实施网格化管理,实行“镇街一张网、管区一网格、社区一单元”。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法治体系建设,压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篇5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胡锦涛谈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胡锦涛说,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五年来,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
五年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在总结十年工作时,胡锦涛指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他说,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胡锦涛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胡锦涛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胡锦涛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胡锦涛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新党章心得体会
党章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党的最基本性的纲领文件,代表了全党的根本利益和意志,集中体现了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是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我们党历来重视通过党章以条文形式明确规定,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党的十六大通过新党章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党员队伍发生深刻变化,对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增加了一些新的表述,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为我们党与时俱进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十六大党章关于党员的八项义务规定增加了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十六大党章在“党的干部”一章中,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要求,虽然仅增添了六句话,却使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新党章提出了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讲学习、讲正气、讲政治。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的政治要求,而且提出了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当选主席后首次重要讲话详尽解读“中国梦”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发表讲话,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这是继去年11月末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有关中国梦谈话后,习近平对中国梦的又一次全面阐述。
习近平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他同时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他还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吴忠民分析,这是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首次发表重要讲话,他从“路径选择、精神支撑、力量来源”等几个方面,向全体国民和国际社会详尽解读了“中国梦”。
吴忠民说,习近平主席描述的中国梦,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梦想。“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曾在近代遭受百年屈辱。新中国经过60多年的发展建设,特
别是30多年的改革开放,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梦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近距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按照习主席的阐释,实现中国梦是中国执政党的目标,更是全体中国人的梦想”,“中国梦不只是一个富裕梦,还是对幸福和有尊严生活的期许”,这位专家认为。
分析人士认为,这次中国两会为实现中国梦迈出了实实在在的一步。它是中国发展关节点上的一次重要会议。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
两会不仅完成了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国家高层人事交替,还为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的工作做出细致安排。它把中共十八大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为落实党代会的大政方针做出了具体部署,为实现中国梦进一步凝聚意志、统一思想。
四个月前的十八大为中国确定了阶段性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说,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出口国,经济增长率名列全球前茅。然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2年,在全球187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位列第101位,处于中等发展水平。
从两会透露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同时还面临一系列困难,包括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尖锐,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增多等。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黄仁伟说,如何实现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国领导集体面对的大考题。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说,实现中国梦,要靠实干兴邦,不能“坐享其成”。习近平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他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李君如认为,这次两会的成功举行,为全国人民增添了圆梦的信心。
新一届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和全国政协主席等政协领导人员全部产生。这为中国迈向实现中国梦进一步夯实了组织保障。
人代会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这不仅仅是几个部门的削减、合并和重组,更被视作十八大后最重要的一次改革,是中国新一轮改革的“揭幕战”。它显示了新一届中国领导人用改革创新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和行动。
两会亦有利于为实现梦想“扎实开局”。17日表决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明确了2013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总体要求,并制定了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篇6
在不久前闭幕的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同志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一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实现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行动指南、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障。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是强调我们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要求我们要时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迈向成功彼岸的可靠路线。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挺住并生机盎然?特大地震灾害的降临,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入世10年的考验,中国制度为什么能够岿然不动?结论只能是:中国的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一条不可逆转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路,逆转就要失败;这条道路在世界历史的坐标中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路,逆转就是倒退;这条道路是充满光明前景的路,逆转就丧失动力。学习讲话,就要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篇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状况如何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途命运。尽管有些人对当代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状况有这样那样的看法, 但应当承认, 当代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方面的主流是好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当然, 部分大学生也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缺失的问题。从我们的调查来看, 当代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缺失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缺乏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 丧失奋斗目标。
大学生中曾一度流行过这样的顺口溜:“理想理想, 有利就想;前途前途, 有钱就图。”尤其是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 由于中学教育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很多学生把考上大学当作是自己学习的唯一目标, 以为进入大学就万事ok了。一旦上了大学, 目标得以实现, 很多学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奋斗方向, 感到无所适从, 成天觉得空虚寂寞无聊。再加上大学生活又不如想象的那么好, 各方面条件都与理想有很大差距, 部分学生缺乏思想准备, 不能正确面对, 挫败感非常强烈。以至于部分学生开始“混文凭”、“玩感情”之路, 于是出现了一个所谓的大学生的公式:大学生减去谈恋爱等于猪。在丧失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之后,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树立的是只顾自己或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低层次人生理想。他们注重自我实现、崇拜金钱和物质享受、堕入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泥沼。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够坚定, 持久性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学习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主阵地、主渠道。他们通过课堂、媒体等途径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基本内容, 懂得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理。但大学不是象牙塔, 尤其是处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当他们接触到互联网上大量的负面信息, 当他们走向社会听到和看到的大量现实与他们所学的东西相去甚远, 甚至是相悖的时候, 他们便开始怀疑、痛苦、徘徊和彷徨, 致使部分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经常处于“流动状态”。
3. 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 说的多、做得少。
应当说, 绝大多数大学生基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愿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激情澎湃, 他们信奉“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他们以时代先锋自居。但是, 很多学生却不知如何行动, 或者不愿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于是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更有甚者, 成天沉迷于谈恋爱或者忙于做兼职赚钱, 有的干脆连课都不上了, 白白浪费了大好的学习时光和锻炼成才的机会。
二、当代大学生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方面存在问题的根源
1. 中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 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导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严重偏差。
我国的中学教育几乎都以高考作为指挥棒,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校长和老师也都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其业绩的唯一标准。于是, 学校、校长和老师都不由自主的注重升学率、注重分数, 正所谓“考考考, 老师的法宝;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 从而也就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养成。以至于很多中学生都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人生理想和唯一目标。君不见某些学校的口号:“拼命三个月, 幸福一辈子”、“此时不拼, 更待何时”、“考过官二代, 拼过富二代”等。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就可想而知了。
2. 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和年轻人的特点, 使得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持久性差。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开放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面对社会种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对各种思想观念的激烈碰撞, 年轻的大学生们难免就“乱花渐欲迷人眼”, 再加上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逐步定型时期, 其在信念方面出现些许波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信念教育的倾向。
应当说, 各个高校都是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信念教育的倾向依然存在。有些教师一头埋在象牙塔里, 构筑自身所谓的精致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 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以至于轻视甚至完全忽略了实践教学环节。此类做法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面目可憎、令人生厌, 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大力加强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工作
1. 高度重视中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 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从我们对大一新生的一些调查了解得知, 某些中学和老师片面宣传“知识改变命运”, 把它完全等同于考上大学, 使得很多学生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唯一的学习目的。这一点是非常可怕的。一旦学生进入大学, 发现大学并不像原来想象中的那么好, 有些学生便产生了严重地困扰甚至绝望。因此, 中学阶段要高度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起码要让学生明白:考大学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 更不是人生的唯一途径,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2. 教育大学生明辨是非, 正确看待和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
当今大学生非常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这体现了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自身的发展和权利的维护等。但是, 由于学生受到自身知识和阅历的限制, 在有些情况下无法正确地看待和处理问题, 尤其是那些短时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比如腐败现象、社会不公等。当然, 我们都希望党和政府能够尽快地解决好这些问题,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使大学生更加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然而, 如果大学生不能正确地看待这些问题, 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影响到他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树立。
3.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功能和实践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兼有知识传授和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任务, 二者不可偏废。但是, 我们应当看到,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它的独特性, 这就是它承担着重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任务。因此,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 必须强化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功能。
另外,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长期以来困扰各高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难题。各高校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想了很多办法来实施实践教学。因为大家都很清楚, 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因此, 实践环节对于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仕民, 郑永廷.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特点及原因分析[J].教学与研究, 2008, (5) .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篇8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基本国情
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道路,使中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面貌都焕然一新。改革开放的历史,是社会主义中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是社会主义中国摆脱落后的面貌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是广大人民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的历史。它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要决定,促使社会主义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国防外交和党内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复兴的重大举措。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的实施过程中,伟大的中国人民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这条道路和体系。”[1]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中得到不断的拓宽。党的十八大指出:“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要抉择
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使党和人民遭受严重的挫折和重大的伤害,当时整个社会处在一个十分混乱的局面,经济情况缓慢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国民经济接近崩溃的边缘。从国际情况看,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向前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明显拉大,综合国力较低。当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生活,使社会主义中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果断停用“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提出“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即要求“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并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走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开放道路,借鉴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但绝不是照抄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改革开放成为开辟这条道路的强大动力。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不懈努力和和长期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二)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同时进行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改革和开放同时进行的,改革促进开放,开放又反过来促进改革,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同时进行,形成改革与开放良性互动的局面。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现在的时代是全球化的时代,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闭关只会落后,落后就面临挨打。只有充分运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吸收其他的国家发展的文明成果,自觉参与国际竞争,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才能取得进步。我国的改革开放有两个比较鲜明的特点:一是开办经济特区,二是吸引外资。深圳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和生动反映。当时的深圳是一个人口数量不足三万的边陲小镇,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都非常落后,1979年的GDP仅为1.76亿元,在这样的一个地方要建立一个模范的经济腾飞点,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远见卓识,1980年8月26日,深圳等经济特区成立。二十多年来,深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努力奋斗下,脚踏实地坚定地实施着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取得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伟大胜利,2014年深圳市生产总值(GDP)达16001.98亿元,同比增长8.8%;全年全市人均GDP达14.95万元,相当于2013年韩国水平,居内地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城市面貌焕颜一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都领先国内其他大中城市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在改革开放设置特区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模范作用:始终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大胆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率先在众多领域进行改革创新实践,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启动了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领域的全面改革,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从沿海到内地的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中国无论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意义重大的变化。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革,这一次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的,改革开放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即通过改革开放,但是保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是为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得到更好的完善。邓小平强调:“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最重要的两个原则是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其中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治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基本文化制度。改革不能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应该通过实践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更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好地造福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带来的丰硕成果。二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改革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改革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安康。在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制定的改革开放的决策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顺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改革开放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
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处于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短期内这一基本国情不变。因此,不管是社会主义建设还是改革开放都要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只有符合国情的决策,才能经受得住实践的检验,才能取得成功,进一步造福广大人民。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握好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且在改革开放全过程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改革开放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泉,又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试金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我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真理同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紧紧围绕和探索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实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来,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共同奋斗。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这个理论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改革开放必须体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党曾经提出以“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主要标志的经济、文化“两位一体”的布局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布局。十七大党做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部署,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发展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布局。十八大报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发展到“五位一体”。
在改革开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贯穿到各项政策和工作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使命。
三、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史证明,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动力。改革开放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我们看到,过去的三十多年,国际国内发生着众多变化,在这些大风大浪面前,我国能够排除困难,站稳脚跟、一次又一次地经受住重重考验,坚定不移地继续向前发展,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面向未来,中国发展进步的潮流不可阻挡,但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城乡、区域、群体间收入差距和发展水平差距依然较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较多,一些领域出现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易发多发,等等。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攻坚克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保持勃勃生机。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相伴相生、相融并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提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开辟拓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保持蓬勃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是因为它是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可分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全党全国人民在新的征程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勇于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012.
[2]郑彭年.中国改革开放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求是,2008(07).
[4]黄伯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是改革开放30年的重大成果[J].学习论坛,2008(11).
[5]刘文革,关立新.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推荐阅读:
读《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有感07-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08-22
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加强党性修养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12-30
坚定信念09-13
坚定理想信念09-04
坚定理想信念讨论08-02
崇高理想坚定信念09-30
坚定信念初中作文11-10
重温初心坚定信念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