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通用12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篇1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 他们的思想状况影响着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树立高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坚定建设社会的理想信念,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为促进这项工作的有效进行, 吉林化工学院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 进行了以“我的理想我做主”为题目的调查, 以期探讨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效果。
一、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
对理想的定位更加务实, 也更加成熟。大多数学生能够清楚地说出自己的理想, 部分学生对如何实现理想有自己的计划, 并在逐步实现。本次调查中有近90%以上的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社会理想等。在面对现在的专业与自己的理想不一致这个问题时, 超过50%的学生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 29%的学生认为专业与理想是否一致无所谓, 只要以后继续从事自己理想的工作即可。44%的学生把理想细化, 分开一个个小目标, 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往前走。7%的学生空有理想, 但很少付诸实现。
在追求理想、实现理想的同时, 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和社会责任感。本次调查中虽然只有39%的学生认为共产主义最终能够实现, 但是有些学生直接提出了“报效祖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样的远大理想。有近80%的学生在将理想定位于事业的同时, 提出了要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回报社会”这样一些远大的目标, 体现了他们理想的崇高性。
部分大学生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时, 实现理想的信念不坚定。11%的学生认为信念可有可无, 对自己的帮助并不是很大。7%的学生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宁愿放弃理想而现实地过日子。
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中也有一些消极因素。在回答向往什么样的生活这个问题时, 部分学生希望自己有权有势, 做个有钱人。而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来自家庭影响和社会影响。这也说明少数大学生的思想中, 已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端倪, 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理想危机。
绝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满意的, 但对于具体的教育方式方法有创新性的意见。18%的学生是在上大学之后对自己的理想有了清楚的认识, 7%的学生是受到大学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启发而明确自己的理想的。有些学生更提出了改革授课模式, 希望有更加新颖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中问题存在的原因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和传播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 在不同的阶段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西方社会思潮在拓宽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他们自主意识的同时, 也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西方社会思潮影响形成了价值观的多元化, 使大学生道德意识模糊, 伴随着西方社会思潮涌进的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也非常大。加之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体现出来, 这种影响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学生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与现实社会的差距较大, 一些对未来持乐观态度的学生在巨大的现实压力之下, 对如何实现理想如何坚定信念的问题比较迷茫。
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层次性把握不足。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趋多样化的背景下, 个人理想多样化实属必然。过去我们一直强调把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大学生作为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全部目标, 但实践证明, 这一目标只有部分学生能达到。“没有层次的理想信念要求, 或用超前性代替现实性的要求, 或以先进性代替普遍性的要求, 必然造成教育目标的模糊, 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或者可望而不可及, 从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 我们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层次性。
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期望过高。在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家庭教育中, 很多家长没有充分信任自己的子女, 并不能切实根据子女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 给子女合情合理的积极期望。当他们的子女遇到困难时, 也没有科学引导子女把个人理想信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有机结合起来。有些家长甚至不切实际地去要求子女达到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在教育中还有“成龙成凤”的个人理想, 从而使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产生动摇。
三、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探析
积极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当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 容易接受新事物, 也容易受外界影响, 面对市场经济的种种诱惑免疫力不强。在这种情况下, 必须在党的领导下, 着力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加强社会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努力打造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社会, 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还需建立合理的理想信念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 改正以往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标准, 引入多种评价方法, 加强社会需求对于用人机制的影响。
改革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方法, 更新教育观念。要教育学生认识到, 无论社会如何变迁, 一个持有高尚理想与坚定信念的人, 一定会拥有有意义的人生。当然,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理想越是高远, 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 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这就需要做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求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 还应向学生介绍相关学科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 如最近几年代的本校毕业的优秀校友等等。要向学生介绍他们艰苦奋斗的历程, 从而激励和引导学生勇于探索学术的新境界, 立志攀登科学的新高峰, 从而树立起既崇高远大又贴切现实的人生理想, 并坚定信念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改革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方法, 高校政治理论课应加大改革力度。要通过教师和学生双层互动, 走出课堂, 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应完善教育内容, 明确每学年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工作的重点、内容和方式方法。每学年结束后应对照计划, 总结实际中理想信念教育规划是否落到实处, 还有哪些缺点和不足, 下学年的工作应怎样继续。完成这项工作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第一, 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特点, 组织学生到相关的岗位去参观、调研, 从而了解本专业的社会作用和社会需求, 切身体会到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第二, 经常邀请学校的优秀校友代表向大学生讲述自己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奋斗历程, 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学习的模样, 坚定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信念。第三, 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社区服务活动, 三帮一扶活动等, 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奉献精神。
夯实高校心理咨询工作, 帮助大学生从自身寻找原因, 坚定信念。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应强调人文关怀, 关心每个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而不单单是说口号、讲理论。在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的同时, 应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指导他们学习适应社会的知识而不是大而空的理论。当学生的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人员, 应及时有效地帮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更人性化地进行内心关怀, 积极鼓励, 细心引导, 从而坚定大学生实现理想的信念, 朝着健康的方向去努力。
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高校应着力做好与大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 引导家长做孩子终身受益的老师, 只有一个和谐的健康的家庭, 才能给孩子健康的观念, 培养孩子良好的自尊心自信心, 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定期做高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会, 倾听家长的心声, 收到家长对学生的评价, 从而分析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把高校的力量与学生家长的力量整合起来, 共同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打造良好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钟发亮.“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年, 第12期.
[2]楼翔, 李小威.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调查分析及其对策[J].时代金融, 2011年, 第8期.
[3]荣建平.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学理论, 2011年, 第2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篇2
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以来,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亲手撰写党课讲稿,上了“三严三实”专题党课。积极参加中心组集体学习,认真读原著、悟原理,深学细悟,研机析理,进一步深化了对“三严三实”科学内涵的认识,感到受益匪浅、收获颇多。结合前一阶段的学习,围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谈四点体会和认识。
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把严以修身放在首位,充分说明修身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是由内向外的约束和要求。践行“严以修身”,首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把信仰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我认为,对党员干部来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关键要把握好三个关键词:党性、作风和责任。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定不移地修党性
加强党性修养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只有坚定不移地修党性,才能夯实信念根基,把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保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反思自己入党以来,虽然一直能够按照党性原则加强自我教育和改造,但是用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的标准要求来衡量,与先进典型的精神境界来对照,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平时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常把工作当成硬任务,把学习当作软任务,有意无意地放松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学习和
思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系统性理解和把握不够,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现在想一想,这恰恰就可能成为理想动摇、党性滑坡的开端。加强党性修养不是一句口号,必须将其牢牢扎根于思想深处,作为个人修养的中心任务,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做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日三省吾身”,才能将共产党员的“帽徽”越擦越亮,使自己的人生之船永不偏离航线。
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定不移地修作风
修作风,贵在有在其位、履其职、尽其责的担当。总书记曾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是党性要求,也是政治品格。只有一个敢于担当的干部,才能赢得组织重托、群众信赖。反观自己,这些年来,在组织的关心培养和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可以说一路走过的都是顺境。听到的肯定和赞扬多,受到的批评和教训少,自觉不自觉地降低了标准、放松了要求。比如,在工作推进中,有时主要领导安排什么就尽力干好什么,对领导没安排的工作,思想上总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怕形成对上越权、对下揽权,致使自己在思想上“患得患失”、行动上谨小慎微,没有做到对所有工作一抓到底。反思起来,由于作风不够扎实,执行规定不严格,很多“不严不实”问题一点一点积累起来,防线一点一点被突破。如果不及时警省纠正,后果将会十分严重。
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定不移地修责任
干事创业,责任是基础,能力是关键,责任大于能力,能力实现责任。习总书记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
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敢于担当,才能牢记责任、恪尽职守,使命面前就能“站得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担得起责任、扛得起担子、对得起岗位。孔繁森同志两次进藏,扎根雪域高原整整十年,为藏族同胞过好日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照孔繁森无私奉献、顽强奋斗的崇高精神,深深感到自身差距还很大。来区工作多年,感觉工作的挑战性不如以前强了,萌生了自我满足感。革命意志减退,工作激情和冲劲下降,工作标准降低,只是满足于“尽力而为”,而没有做到“全力以赴”。在平时的工作中,往往是按部就班、怕出问题,不敢或不愿创新、突破。工作中,缺少身先士卒的责任担当,遇到困难和棘手问题不敢动真碰硬,面对社会上的歪风邪气不敢坚决斗争,致使工作打不开局面,错失了发展良机。反思根源,就在于严格自律、加强能力修养的思想松懈了,忘记了“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现在想想,没有从小事抓起、从小问题改起,没有做到在思想上层层深入、措施上步步跟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实效不大。
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和不足,我将严格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对照问题,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逐项整改、逐条落实,争做“严以修身”的模范实践者。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一以贯之地贯穿到工作和生活的各方面。深入系统地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学、带着问题学,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科学发展的本领,不断补充精神之“钙”,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是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道德境界。从严要求,自觉服从组织安排、服从领导,以实际行动维护班长权威、班子团结。保持对上对下一致性,时刻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认真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好“三严三实”的要求,学深悟透焦裕禄、孔繁森精神,为个人整改找准方向、树立标杆,随时修正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按照总书记要求,自觉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改进工作作风,推进工作落实。以有作为激励、要求自己,精神调佳、状态调优、标准调高,自觉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带头落实上级转变作风有关规定,着力整治“庸懒散”现象,推动工作作风实现根本性的改变。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不推不拖、不等不靠,对涉及全局的、对分工有交叉的工作,勇于担当。按照抓细、抓实、抓具体的要求,抓好分管的工作,并加大督查落实力度,确保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篇3
关键词: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中图分类号:D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54-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一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新概括,从新的角度揭示了其深刻内涵。当下诠释“四大特色”的鲜明问题意识、基本内涵、逻辑结构及其实现路径等相关问题,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纵深程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问题意识
“四大特色”的提出,理论上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中国特色”,充分表明了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实践上强调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为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因此,“四大特色”的概括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主要体现为:
实践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探索需要。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同时是检验我们改革是非得失与实现科学发展的标准和依据。邓小平明确指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正确前提。在国情甚为复杂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须克服人口多、底子薄的现状,解决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等制约因素的矛盾问题。
理论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升华的创新要求。理论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意识力量,是推动一个政党和民族走向强大的思想基础。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理论上的觉醒、理论自觉的程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影响深远,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无往不胜的重要法宝;反之,如果什么时候我们对理论创新与理论内容缺乏全面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那么我们的事业就会受到阻碍。“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重视理论建设与理论创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历史关节点,我们党都首先强调抓好理论建设和创新。面对当下特定的国内外复杂环境,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都有着特殊的理论意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在未来的发展实践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增强理论创新的意识,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日益结合,在解放思想中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创新“理论”上的特色。
民族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价值诉求。特征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民族的,体现在现实土壤中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融入了中国文化要素,深深打上了中国的烙印,表现出民族的气派和风格。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和实践逻辑都证明了,道路的开辟、理论体系的建构,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独立自主完成的,并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完全适合我国自身国情,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力维护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当一个民族的历史处在一个转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显示出多种可能的途径”,因此在巩固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未来发展中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当下实现现代化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总任务,面对愈显多样化、多元性的世界形势,必须进一步坚持独立自主,强调我们在发展模式与道路、制度选择上的自信心、自决性、自主性,不断丰富和展示“民族”上的特色。
时代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时俱进的时代反映。时代是人们认识事物发展的时空坐标系,只有坚持正确的时代观并准确把握时代的性质与特征,才能正确理解历史的进程问题。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当今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特定的“历史的产物”,它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根植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但同时它也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我们这个时代特定的历史产物,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随着未来实践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代要求日益突出,进一步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包容开放,又超越一国范围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广泛和深远影响的时代特色,体现出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共产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彰显不断进取的品质,不断丰富和表现“时代”上的特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实践特色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实践优势,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国自身实际中产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性”主要是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实践体现出来。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任何想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最终都会被人类的社会实践所击破。“实践”是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和价值所在的前提条件。立足于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要求,我们一贯主张独立自主,走出自己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历史文明以及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结合过程中民族的实践形式,它包含着深刻的民族内容和民族形式,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华历史文化传统的沃土之中,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汇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建设领域。一切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走向社会主义,问题在于一切民族的走法都不可能相同。不同的民族由于所面临的民族问题和具体状况不同,在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也就是本国特色、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于华夏大地,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传统文化是其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根基。民族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血脉和灵魂,体现了文化层面上的归宿感和认同感。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实现路径
“四大特色”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基本维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之所在。那么,现时代条件下如何不断丰富“四大特色”呢?
首先,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形态是充满活力的进程,我们要在坚持实践第一的基础上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体系的创新,从而解决回答好发展过程出现的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同时在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指导下,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层面日益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从而形成更加实用高效、更加合理完善的现实路径和政策制度。“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要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使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化。与道路、制度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完善和突破的。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要更加注重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的统一,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解决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切实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通过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
其次,立足于自身国情,整合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立足于自身国情,彰显民族风格,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更能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民族气派的特有优势。“中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只能按中国的实际办事,别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兼容性和开放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以和为贵”的和谐社会构建,渗透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内涵;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同社会”、“躬行”理念以及“知行观”,与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契合和相通之处。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入民族传统,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与当代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相互贯通,使之成为当代社会公民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规范,以此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
再次,坚持与时俱进,充分吸收世界其他民族先进文明成果。要坚持与时俱进,深刻研究时代特征,全面把握时代精神,科学回应时代课题,积极吸收不同文明中科学、进步的合理成分,注重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愈益深切地紧贴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富有时代特色。“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成果为基础的。”[12]启示我们要用联系、发展的辩证观来分析时代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早已不能孤立,在当代中国和当今时代的各种挑战和机遇面前,要与时俱进、审时度势,以开放性的心态和包容性的思维,把握时代的发展规律和走向,积极吸纳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完善自我。
最后,增强学习本领,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是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的重要指针和航标。我们必须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养分,与时代发展同步,在积极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深领域、更高境界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增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的内容,从而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李秀林,王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5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篇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状况如何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途命运。尽管有些人对当代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状况有这样那样的看法, 但应当承认, 当代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方面的主流是好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当然, 部分大学生也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缺失的问题。从我们的调查来看, 当代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缺失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缺乏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 丧失奋斗目标。
大学生中曾一度流行过这样的顺口溜:“理想理想, 有利就想;前途前途, 有钱就图。”尤其是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 由于中学教育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很多学生把考上大学当作是自己学习的唯一目标, 以为进入大学就万事ok了。一旦上了大学, 目标得以实现, 很多学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奋斗方向, 感到无所适从, 成天觉得空虚寂寞无聊。再加上大学生活又不如想象的那么好, 各方面条件都与理想有很大差距, 部分学生缺乏思想准备, 不能正确面对, 挫败感非常强烈。以至于部分学生开始“混文凭”、“玩感情”之路, 于是出现了一个所谓的大学生的公式:大学生减去谈恋爱等于猪。在丧失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之后,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树立的是只顾自己或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低层次人生理想。他们注重自我实现、崇拜金钱和物质享受、堕入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泥沼。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够坚定, 持久性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学习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主阵地、主渠道。他们通过课堂、媒体等途径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基本内容, 懂得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理。但大学不是象牙塔, 尤其是处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当他们接触到互联网上大量的负面信息, 当他们走向社会听到和看到的大量现实与他们所学的东西相去甚远, 甚至是相悖的时候, 他们便开始怀疑、痛苦、徘徊和彷徨, 致使部分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经常处于“流动状态”。
3. 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 说的多、做得少。
应当说, 绝大多数大学生基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愿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激情澎湃, 他们信奉“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他们以时代先锋自居。但是, 很多学生却不知如何行动, 或者不愿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于是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更有甚者, 成天沉迷于谈恋爱或者忙于做兼职赚钱, 有的干脆连课都不上了, 白白浪费了大好的学习时光和锻炼成才的机会。
二、当代大学生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方面存在问题的根源
1. 中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 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导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严重偏差。
我国的中学教育几乎都以高考作为指挥棒,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校长和老师也都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其业绩的唯一标准。于是, 学校、校长和老师都不由自主的注重升学率、注重分数, 正所谓“考考考, 老师的法宝;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 从而也就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养成。以至于很多中学生都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人生理想和唯一目标。君不见某些学校的口号:“拼命三个月, 幸福一辈子”、“此时不拼, 更待何时”、“考过官二代, 拼过富二代”等。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就可想而知了。
2. 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和年轻人的特点, 使得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持久性差。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开放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面对社会种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对各种思想观念的激烈碰撞, 年轻的大学生们难免就“乱花渐欲迷人眼”, 再加上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逐步定型时期, 其在信念方面出现些许波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信念教育的倾向。
应当说, 各个高校都是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信念教育的倾向依然存在。有些教师一头埋在象牙塔里, 构筑自身所谓的精致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 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以至于轻视甚至完全忽略了实践教学环节。此类做法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面目可憎、令人生厌, 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大力加强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工作
1. 高度重视中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 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从我们对大一新生的一些调查了解得知, 某些中学和老师片面宣传“知识改变命运”, 把它完全等同于考上大学, 使得很多学生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唯一的学习目的。这一点是非常可怕的。一旦学生进入大学, 发现大学并不像原来想象中的那么好, 有些学生便产生了严重地困扰甚至绝望。因此, 中学阶段要高度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起码要让学生明白:考大学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 更不是人生的唯一途径,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2. 教育大学生明辨是非, 正确看待和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
当今大学生非常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这体现了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自身的发展和权利的维护等。但是, 由于学生受到自身知识和阅历的限制, 在有些情况下无法正确地看待和处理问题, 尤其是那些短时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比如腐败现象、社会不公等。当然, 我们都希望党和政府能够尽快地解决好这些问题,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使大学生更加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然而, 如果大学生不能正确地看待这些问题, 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影响到他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树立。
3.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功能和实践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兼有知识传授和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任务, 二者不可偏废。但是, 我们应当看到,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它的独特性, 这就是它承担着重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任务。因此,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 必须强化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功能。
另外,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长期以来困扰各高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难题。各高校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想了很多办法来实施实践教学。因为大家都很清楚, 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因此, 实践环节对于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仕民, 郑永廷.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特点及原因分析[J].教学与研究, 2008, (5)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篇5
理想信念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内在需求,是一个人的奋斗方向、奋斗目标,实质上也是一个用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观察和认识世界的问题。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胡锦涛同志指出:“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共产主义
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是科学的理想信念。”这个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在当代就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当前,大多数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坚定的。但是,也有少数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认识模糊,信念动摇。比如,看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就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看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挫折和冲击,就认为“共产主义已经失败”,对共产主义前途感到悲观失望;看到我们正在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马克思所描述的社会主义不一样,就认为我们不是搞就会主义等等。正是因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动摇,一些党员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讲党性、原则,对一些现实总是认识模糊,精神萎靡,有的甚至跌进腐败的泥坑。因此,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必须正确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共产主义失败了吗?由于种种原因,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严重挫折,但因此是不是等于共产主义失败了呢?答案是根本否定的。理想的实现过程,是现实按照理想的意图被改造的过程,而历史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文章来源于=好范文 wenmi114.com=站-帮您找文章,12小时内解决您的文章需求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迂回的。所以,人们向理想目标接近必然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节382页)小平同志这番话,振聋发聩,从历史的高度回答了这一问题。
二是现阶段还要不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伟大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目标的历史过程又分为不同阶段。在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伟大实践中,无论在哪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都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用共产主义世界观塑造和规范自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如此,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也是如此,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仍然是如此。
三是当前我们还在搞社会主义吗?实现共产主义过程中的各个历史时期所面临的矛盾不同,决定了要完成的任务也不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带领人民致富奔小康,构建和谐社会.这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这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又怎么能认为我们不是搞社会主义呢?
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应当明确:[范文为◇好范文 wenmi114.com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加*好范文 wenmi114.com外部链接!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远大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实际步骤,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有了这样的认识,共产党员“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其次,要把握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科学分析、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共产党员必须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之上。”应该看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改变不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命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等于社会主义失败,也绝不是搞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20世纪是社会主义大发展的世纪,决不是某些“预言家”所说的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终结。”尽管前进的道路上有曲折、有反复、甚至倒退,但丝毫阻挡不了人类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历史脚步。只有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当今世界的变化及其趋势,才能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第三,要脚踏实地,矢志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工作。理想信念既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我们现在的努力奋斗以及将来无数代的持续努力奋斗。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理想信念,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同当前火热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做好当前的每一项工作,使理想信念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强化升华。
《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来源于,欢迎阅读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篇6
关键词: 特色 光的折射 本体论 认识论
【分类号】D61
一、从词源学角度对“特色”一词进行说文解字
按照人们固有的经验,“特色”指的是某个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特点。但要追究其本源还要从汉字的演变过程说起,每个汉字都有其形旁和声旁,先从“特”字来说,牛为形旁,寺为声旁。其本义指的是雄性的牛,雄性一直在动物群种中被视为是突出的,优异的对象,因此随着词义的演变,“特”就被赋予了突出,独特的意义。《庄子·齐物论》中“何其无特操与?”以及韩愈《伯夷颂》中“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中的特都取独特、特异、突出、特别之义。再来说说“色”字,这里我重点阐述一下佛教《心经》对其的释义。“色”用梵语来表示是ru^pa,系自 ru^p(造形)之动词语根变化而来,故含有‘有形状之意。又谓 ru^pa是由 ru^(坏)之动词语根转变而来,有变坏、变化之意。广义之“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狭义之“色”,专指眼根所取之境。[1]佛家认为“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事物,其没有固定的形态,就好像是一种符号,是所有物质的总称,这在西方哲学看来其实谈论的就是本体论的问题。再来谈谈狭义之“色”,眼根所取之境,我的理解是眼睛所看到的对象都可以称之为“色”,视觉在这里就相当于是一个媒介,通过这个媒介,人们获知自己对于世界各种物质最本真的知识。那么由此可推断出,若“特”“色”二字组合起来,就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一个独特的只能通过自己的视觉所感知的物质世界。根据对“特色”一词说文解字的分析可以推断出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吸收前人的治国经验和教训中不断探索出的一种独特的社会主义道路,它是世代生活在这个国土上十几亿人口共同的智慧结晶,它的获知媒介就是广大群众的视觉,广大群众在目睹和经历各种社会变革后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所提出的一种共同诉求。
二、色彩构成与“特色”
在分析“色”的意义时,我避开了“色”最基础的意义即色彩是为了在这一部分再作详细地探讨。在昏暗漆黑的夜晚,形色难辨,世界的色彩是单一的;而在光芒耀眼的白天,万物色彩斑斓,形态各异,人们凭借着光去感知世间万物的多彩斑斓,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没有光便没有色彩。现代物理学证实,光和无线电波、X线等同样是一种电磁波辐射能。色彩是由光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光是其发生的原因,色是其感觉的结果。而牛顿便是揭开光谱奥秘的人,牛顿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把太阳光从一条小缝引进暗室,通过三棱镜后,在映幕上显现出一条美丽的彩带,从红开始为红、橙、黄、绿、蓝、紫,这种现象称做光的分解或光谱。事实上物体本身是没有色彩的,光线投射到半透明与透明的物体所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半透明的物体,光线虽然到达了物体的里层,但漫射情形复杂,吸收的和乱射掉的光线很多,所以颜色的纯度和明度相应的变化也就多些。[2]光与物体的相互作用原理不禁让人想到人的大脑有时候也像一个物体介质,各种思想各种外界事物受到周围环境的刺激也可能会发生漫射散射,从而使某种思想或事物本身的意义发生歪曲变形。如果这种思想或是事物是处于一种纯粹的环境中,或是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达到可以一定程度时,就好像物体本身透明度比较高时,那么这种思想穿越人的大脑时可能不会被加工得变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一开始提出只是想提醒各界不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模式,要走出一条符合本国道路的制度模式。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也明确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照抄照搬苏联的模式,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3]只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忽视经济建设,一心搞阶级斗争而致使国家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影响。部分人将“特色”一词理解为是搞资本主义,是“中国式资本主义”,这种误解起因于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水平的限制,马克思起初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发达资本主义英国为对象,但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浪潮中。因此马恩开始转向对不发达国家的研究,例如在研究俄国时候指出:“这一运动的`历史必然性'明确的限于西欧各国。”[4]也就是说不是指任何国家。因此“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5]列宁也曾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但走法都不完全一样等一系列社会主义“特色”思想。由此我们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有理论依据和历史根源的。最大的问题还是我们自身对于“特色”的外延和内涵到底有多广等问题认识的不足,就像生理学中谈到的视觉的阈值 ,色彩具有恒常性,比如当一盏白炽灯照着你的眼睛时,你闭上眼后仍然觉得有盏灯的影像在你脑海中浮现。而这种恒常现象是需要在达到视觉的阈值时才可以产生的。而对“特色”的正确理解也需要超越一定的阈值,这里的阈值我觉得可以指人的认识水平的进步与现有环境的限制。
三、从哲学角度思考“特色”一词
从一开始我们对“特色”的探讨就使用了哲学中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方法。关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争议历来是西方哲学史上争论的重点问题。近代哲学以笛卡尔为转折开始转向认识论的研究。[6]但认识论的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就是过分强调概念的逻辑形式和推演,却忽视了概念的内容。并且在解释认识是如何形成时也遭遇尴尬,因此只好求助于生理学和心理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就用一系列的科学实验以及生理实验和数理逻辑解释了认识的形成过程。
皮亚杰在谈到认识是如何产生的时指出: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但这是由于主客体之间的完全没有分化,而不是由于不同种类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说明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没有过分的界限,是互相包含的。皮亚杰还提出一个假设,如果从一开始就不存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也不存在作为客体而存在的客体,又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中介物,那么,关于认识的头一个问题就将是关于这些中介物的建构问题。皮亚杰这段话的重点突出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物的重要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提到的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也就是中介物。那么借此我们可以思考人作为认识的主体与作为客体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普遍性的事物)与“中国特色”(特殊性)之间的中介物应该是什么呢?皮亚杰认为这要依赖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重建构,怎么去构建,皮亚杰认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提出了四个运演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即运用某种原初的格局来对待外部客体。(2)前运演阶段: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3)具体运演阶段:能在同具体事务相联系的情况下进行逻辑运演。(4)形式运演:外部活动对思维的概念性机构所起的作用。这四种阶段是在描述儿童的思维发展过程,进一步也就是说这是人类起初思维的一个发展过程。[7]那么对于“特色”一词的理解,也要遵循人的思维运演的一个阶段过程,人们起初在接受“特色”一词事,还没有将这个词内化。但是随着个人阅历的不断丰富,知识水平的提高对代表“特色”的事物进行感知,并用一些符号性的概念如“中国特色”、“地方特色”去描述可以具体感知到的一些事物;接着到了第三个阶段,认识活动开始内化,人们可以对自己感知的事物进行逻辑推演,归纳出概念,这时人的思维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最后,人们所感知的“特色”事物已经超出了其自身的具体内容,“认识超越于现实本身”,而“无需具体事务(比如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作为中介”,可以假设“特色”所囊括的宇宙各种事物。这里不禁让我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之意也会经历这么一个运演阶段,它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也会不断变化和丰富。
参考文献:
[1]《佛学大词典》在线查询
[2]赵国志著.《色彩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4:第5—15页.
[3]阿尔蒙德·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黄伟民编著,《国之力:新中国经济纪事》[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09月第1版,第51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268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28页.
[7]魏月.西方近代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
[8]瑞士]皮亚杰著,王宪钿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9月第1版.
[9]梁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概念研究[D]. 福建師范大学.
[10]俞宣孟著.《本体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11]吴士元著.《色彩构成》[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12]苏昌培著.《特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篇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视域考量下的“中国特色”
(一) 认识前提:“中国特色”的词性定位
“中国特色”首先是一个中性词汇, 我们不能因为“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经常放在一起使用, 所以就主观的认为它自身就带有了褒义的色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并不是高于社会主义。两者之间只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而不是好与坏、优与劣的关系。不能脱离普遍性谈特殊性。”[1]因此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视域下考量“中国特色”一定要把握这一认识前提, 以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地位作用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既不能将其完全等同于以往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抹杀其自身所具有的“中国特色”属性, 也不能片面的抬高其理论地位, 将其视为放之四海皆准的不变真理。
(二) 认识重点:“中国特色”的层次把握
任何真理性、规律性的认识如果不加以层次性的把握便容易成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上的把握是指要从多重层面、视角出发来观察和分析事物, 以便得出系统全面的认识。一般来说, “中国特色”宏观层次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旗帜等;“中国特色”中观层次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中国特色”微观层次指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更为具体的做法。[2]因此, 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和科学内涵时, 我们要着重区分清楚“中国特色”在该层次中的内涵指向和价值意蕴。
(三) 认识原则:“中国特色”的适用范围
该认识原则是在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把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产生的科学认识及理论所进行的系统总结和升华。它是在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进行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的理论结晶, 有其特定的历史容量和适用范围。因此, 在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上的把握时要特别注意其适用的具体条件和范围。一方面要避免陷入西方的思维模式、话语逻辑, 而丧失自身的理论个性和话语主权;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将其不加限制的泛化和庸俗化, 这样只会曲解“中国特色”的本义, 使人们陷入对“中国特色”的片面认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视域考量下的“中国特色”
(一) 实践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的历史背景
一般认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起点始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做好了政治和组织上的工作准备。一方面, 它修正了过去的失误;另一方面, 它确立了要开始“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惨痛的教训、总结了历史经验之后找到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子。”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 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走向和发展前途。只有在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沿着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建设方向前进, 才能真正探索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自己的路, 能够有效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创新之路。
(二) 实践过程:“中国特色”一以贯之的鲜明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首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中国人独立自主来建设的。它对待西方的先进文明秉持着“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的态度, 对本国建设道路的发展方向、战略布局保持着高度清醒的认识;其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原则上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道路”, 即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而不是从本本出发;最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中心、发展方式、发展道路等各个方面都彰显了本国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发扬了本国的优良传统和文化优势, 集聚了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创新精神, 真正开辟出了一条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精神内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
(三) 实践动力:“中国特色”永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实践无止境, 实践产生的认识亦无止境。“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属性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过程中, 要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 以不断适应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 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 改革越是向前推进, 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 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 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正是在这种时代境遇下, “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拓展和丰富。比如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生动阐释和创造。为破除改革发展难题, 厚植改革发展优势提出的“一带一路”思想, 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 丰富了“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
三、“中国特色”对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探析
(一) 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把握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 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独特的文化渊源、历史进程和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要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建设理论和发展道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便是我们在三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找到的能够有效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中国特色”为科学的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窗口和认识视角。
一方面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我们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前提。“中国特色”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所“独有”的风格、形式和特点, 毫无疑问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一个事物的特色主要是通过与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而存在的, 因此“中国特色”必然要在矛盾的普遍性中得以彰显。“中国特色”内含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同的共性、普遍性, 同时也要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特殊性, 即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实现对其的科学运用和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原理是我们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关键。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的条件、程度、范围内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是适用条件相对性和客观真理绝对性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标志性存在, 同样要遵循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中国特色”内含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真理性意义, 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在合适的条件、程度、范围内反映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实际, 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 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理论和实践这两个维度和层面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资源有限、问题复杂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应是经过修正的, 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必然也要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而向前发展。
一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要毫不动摇的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性。“要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 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基础上”。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首要前提。只有牢牢的把握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现实,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才能得到最有效的运用和发挥, 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另一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也要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我们也要不断丰富、拓展“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坚持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一切有益的人类文明成果, 不断丰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三) 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30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正确判断, 首次明确而完整地提出, 全党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应该说“三个自信”的提出, 既是基于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的清醒认识和肯定, 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增强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要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为加快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方面, 在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体系、内涵层次、表达形式时, 也要侧重对其理论体系内现有的理论成果和新的理论思想进行“中国特色”式的阐明和解释。“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的理性认识, 只有采用人民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达逻辑才有可能使大众信服, 成为一种彻底性的理论, 一种真理性的认识, 从而增强其理论自信。同时, 在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路径、发展中心、发展原则时, 也要侧重把其建设道路中涉及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赋予“中国特色”式的解读和联系。比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依据同中国特殊的基本国情相联系,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总任务同中国独特的历史文明、伟大的建设成就相结合, 从而增强其道路自信。
另一方面, 在设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体系、运作模式、适用范围、运行机制时, 也要侧重把其制度设计中涉及到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组合起来进行“中国特色”的考量和阐释。比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经验的基础上同本国的政治状况相结合的一种制度, 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在对各地区民族状况、经济政治特点、风俗习惯等进行了富有“中国特色”式的全面考量之后才确立下来的。通过对中国现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等进行“中国特色”式的考量和阐释, 有助于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和认同, 从而增强其制度自信。
参考文献
[1]陶文昭.要正确使用“中国特色”这个概念[N].北京日报, 2011.
[2]张森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国特色”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5) .
[3]宁要微词, 不要危机.[N]人民日报, 201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篇8
一、“四个特色”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的历史主题之后, 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国特色”的探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四个特色”理论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新发展,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表述和概括, 使长期以来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的内涵更加具体、更加丰富, 对于我们全面理解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7.23“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并且在十七大“三个特色”的基础上, 又提出了“理论特色”, 使之由“三个特色”变成了“四个特色”, 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含义,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实践特色, 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来, 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是科学的、正确的, 与我国实际密切相关。事实证明, 社会主义道路是没有现成蓝本可以照抄照搬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 建党九十多年来,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部实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
理论特色, 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践经验科学化、系统化, 推动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的特征。实践出真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中国道路”中必然蕴含着“中国道理”, 我们就能从中总结提炼出有规律的东西进一步指导今后的工作和实践。
民族特色, 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 引领中华民族发展复兴的特征。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不仅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把本民族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科学的理论, 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上取得的成就, 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实践模式, 指导实践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
时代特色, 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时代发展要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必须从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 反对教条主义, 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坚持好马克思主义, 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与时俱进”。与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 是
小许多数学计算的依据, 是许多重要问题的解决之根本。但是因为数学概念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抽象性, 王立学念比较难懂娜并且语言严, 或密、用词准确者难以理解, 得深刻透逻辑性强, 彻所, 这也是教学以有很多概数 (巨中急需解决的重点鹿学生简单地把概念。背诵下来传统意, 再去慢慢地理解义上的概念教学只。这违是让学县背人们的识记规律和心理特征直进一步进行改革, 使之紧紧跟随, 时代的脉搏所以概念教, 与素质学需要概属教育的要求接轨第教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根据近几年。来的经验, 我认为概念念幼学二一、生学习数学提供充足的, 实际上是感性材料, 学生生活常识的系统创设导入问题的情境教园是儿化, 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和升华离不开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学习过程就, 学, 河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改选择具有现北的体验开始, 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从直观的和容易引起, 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的问题出发, 革鹿概括出来巨观察、操作, 、分析从而达、比较到获得, 知识的目的。然后用语言把它描述出来, 初0例如, 教学三角5实际生活出发思考, 在生活中哪形的特性时, 些地方用到了三角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探525形0例, , 比如自行车的三脚并举出相关的例子。架学, 电线杆上的三脚架生肯定会举出许多生, 通信活实
) 塔上的三脚架等, 这些地方都用到了三角形。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出示图片, 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地方都要做成三角形呢?”然后拿出一个有四条木棒组成的四边形和一个有三条木棒组成的三角形, 让学生亲自用手拉一拉, 看一看哪一个更稳固。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过程, 就很容易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的稳定性, 之后再给出相关的三角形稳定性的概念, 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得多, 而且也理解得更为深刻, 其教学效果远远超过简单的死记硬背。
二、提供交流探索的空间, 创设探索问题的情境
按照现代教育理论, 学生的学习应该在一种互相合作的集体探索学习模式中进行。因为人就是生活在一个集体中的高等动物, 所以谁也不能脱离集体。学习活动也是如此, 也应该在集体当中进行, 这是人的共性所决定的。在概念教学中, 教师应该积极地设定探索问题的情境, 使学生处于集体探索问题的环境当中, 并进行交流和探索。这样不但学习了知识, 而且还懂得与别人相处的方法, 也学会了尊重别人。只要是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和合作的空间, 学生就能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 从而获得知识的体验。
例如, 学习圆的认识时, 教师就可以出示动画:三个人骑三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品格, 它顺应时代潮流, 体现了时代要求。
二、“四个特色”明确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
“四个特色”不仅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对中国特色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 同时它还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主要内容, 提出了新的要求。
1. 不断丰富实践特色。
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一定要坚持实践的重要性, 坚持一切工作从实际出发, 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实践道路。
2. 不断丰富理论特色。
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还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它要求我们,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坚持与时俱进, 坚持开放创新,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看作是一个开放体系, 是不断丰富发展的生动思想, 而不是凝固不变的僵化教条。
3. 不断丰富民族特色。
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还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时代在不断地发展, 我们的中华民族也在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这就需要不断丰富发展民族特色, 与时俱进。
4. 不断丰富时代特色。
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还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它要求我们要适应国际格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适应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辆不同的自行车进行比赛, 自行车的车轮分别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然后, 教师可请学生猜一猜哪个人会得第一, 并思考原因。之后, 教师可让学生进行互相探讨。通过这样有趣的动画示范题目, 既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声觉, 还能激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学生很容易就被带进了一种自然的学习状态中, 在教师的引导下, 逐步获得圆的有关知识, 并且记忆得十分深刻、牢固。
三、及时抓住关键词语, 突出本质特征,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概念的形成不仅体现在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还体现在学生能否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所以学习概念时, 教师要抓住学生领悟到的关键词语, 及时地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总结深化, 学生便能准确把握概念所体现出来的实质。据我的经验, 数学概念的教学主要是要帮助学生紧紧抓住概念当中的关键词语, 并借助关键词语去深刻分析概念, 使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达到准确深刻的地步。而往往许多对于概念的考核, 都集中在对概念当中的关键词语的理解上。如果对概念当中的关键词语不能准确把握, 往往对概念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 三角形的概念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其中的关键词语是:三条线段、围成。三条线段就是说必须是三条“线段”, 而不是直线或者射线、曲线, 只能是线段。围成的含义是:三条线段必须能满足围成一个图形的要求, 如果不能围成一个图形, 这三条线段就不符合要求。比如, 5厘米、6厘米、12厘米的三条线段, 就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就是“围成”的具体含义, 教师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让学生准确掌握了概念。
由此看出, 数学语言的科学性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在概括小数的性质时, 教师要注意及时引导学生辨别“后面”与“末尾”的区别;在学习乘法的含义时, 要注意“相同加数”和“加数”的区别。通过对重点字词的比较、分析,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概念的严谨, 这样就不会在表达概念时随意添字、丢字、或改字。
四、设计多种练习, 巩固概念
数学概念本身是抽象的, 它的建立要经过感知、理解、内化的过程。学生掌握概念的目的不是记住一段文字, 而是运用它来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会使所学概念再一次形象化和具体化, 对概念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条件和机会。其次, 要让学生学习了概念之后, 力所能及的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 在概念教学中, 教师要从实际出发, 尽力为学生提供概念学习的情境, 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 带着浓厚的兴趣, 认真探索概念的深刻含义。在理解之后, 运用所学概念知识解决学习中、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新形势, 继续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 信心百倍地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三、“四个特色”指明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方向
“四个特色”在为我们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要求的同时, 也为我们清楚地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篇9
一、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之自觉的成因分析
中国的历史和具体国情表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直接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也走不通,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符合中国的发展趋势和具体国情,才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社会发展规律,因此,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成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必然的原因.首先,从社会发展规律方面看,中国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而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为资本主义必然失败,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合发达的生产力,反而成为生产力的束缚时,社会主义新的生产关系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当时中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也决定了中国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和民主社会主义改良道路。当时俄国的社会主义胜利,也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指导性意见。这就决定了中国必然会根据本国的国情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次,从中国具体国情方面看,中国当时的国情,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当时的年代,是人类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从国际条件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已经诞生并取得胜利,而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主要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富强、独立的中国。当时中国的国情决定中国既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又不能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途径,和实现社会主义的模式,不能一贯的照搬其它国家的经验,而应符合中国的国情,具有中国特色。这就决定了中国必然要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之,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必然的变革,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能繁荣富强,这是中国近现代一百多年以来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
二、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之自觉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的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共产党理论探索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只能而且必须是马克思主义以及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把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国化、民族化,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逻辑必然结果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是具有理论创新自觉的,这在毛泽东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伟大理论成果都可以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哲学基础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以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三论为代表。毛泽东认为,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如果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生搬硬套地用于当时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中国,就会引发“水土不服”,中共革命史上几次“左倾”错误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已经足以证明这一点。因此,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还从一般和特殊的角度论证了实事求是的合理性:“特殊和一般本来是相互联系不可分裂的,分裂就脱离了客观真理。客观真理是表现于一般与特殊之一致的,没有特殊,一般就不存在,没有一般,也不会有特殊。”(1)。毛泽东还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内部的两种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他认为这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2)而对于敌我矛盾,只能用彻底的革命斗争来解决。
简单来说,毛泽东的实践认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山斧”;其矛盾分析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解剖刀”;其群众史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石”;其实事求是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瑰宝,将继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挥其哲学指南作用。
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之自觉的表征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由此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括,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不断地加以丰富与发展。
1. 实践特色自觉
所谓实践特色,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坚持实践第一,勇于实践。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在坚持以实践为标准,科学总结历史,不断探索实践,才得以开创与发展起来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标准的广泛深入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无从谈起。
2. 民族特色自觉
所谓民族特色,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华民族风格、气派、形式。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坚持与民族特征相结合,批判地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在当代的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有着光辉而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孕育着中华儿女的茁壮成长与艰苦奋斗。今天的中国不过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问题上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 理论特色自觉
所谓理论特色,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回应和解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开辟新境界,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地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 时代特色自觉
所谓时代特色,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着眼于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时代,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主题,把握政治多级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发展大势,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入了解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作出正确的战略谋划,不断充实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四、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之自觉的基本经验
1.“中国特色”之自觉应基于国情,源于实践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探索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曾提出,必须以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他认为:“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4]我们所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党正是凭借着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依靠人民的力量,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就要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各种错误倾向。两种倾向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将理论与实践割裂开来,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国情和实践。惨痛的历史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两种错误观点的危害性。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摈弃任何固守本本,超越或落后于实践的做法,我们才能正确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事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必须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尤其是要牢牢掌握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进一步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认识,同时,必须深入了解中国具体国情,准确把握国情特点和时代特征,寻找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
2.“中国特色”之自觉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切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灵魂,决定我们国家的性质和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地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我们之所以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阶级立场、严密的科学体系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把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3.“中国特色”之自觉应以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相统一为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从总体上看,各国尽管有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但国外大多数学者都能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治学精神,采取一种比较客观公正的态度,因而绝大多数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范围也比较广泛,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道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等多方面问题,在一些问题上提出了独到和富有启发的见解。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学术成果,有助于我们拓宽理论视野,加强不同理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为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资源,并对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4.“中国特色”自觉应始终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并通过对中国历史和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形成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与“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两个维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之“的”,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是从一般到特殊、从共性到个性的过程,体现了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反映的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则是立足中国实际,概括、总结、提炼中国实践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形成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增添中国元素,是从特殊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的过程,体现了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反映的是坚持与发展的关系。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属于应用层面的问题,着重于实践中的创新;而“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是属于理论建设层面的问题,着重于理论方面的创新。前者为后者奠基,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升华,两者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或缺的内容。我们不仅要分享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而且应该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 篇10
一、社会主义文明的内涵
社会是一个由非常多的因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构成社会系统要素的多样性也就使得社会系统的文明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对于社会主义也是同样的道理, 由多个要素构成的社会主义也有多个文明要素, 社会文明在社会主义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 社会主义文明是一个系统整体。
从社会学上来理解非常多样的要素构成了人类社会的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根据社会文明的角度来理解, 那么社会要素有多少个, 相应的社会文明也就有多少种。亦即社会系统文明的多样性是由社会要素的多样性来决定的。换句话来说也就是社会系统有四个文明、五个文明甚至更多文明也是符合理论的。社会实际中具体的文明划分数量就由实际的社会情况和研究者的立场来决定。
同样的道理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要素也是非常多的,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有机整体。这些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要素既有其各自的独立性同时也有着相互的联系, 整个社会主义的进步以及发展, 不仅体现在整个社会的进步, 同时也体现在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 以及体现在整个社会各个要素的进步和发展。由此, 从文明的角度来理解, 多样性的特点对于社会主义文明也是一致的, 多种文明要素构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文明的有机整体。
2. 社会文明在社会主义文明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各社会要素的相对意义上的独立性, 和人们对社会要素之间的联系的研究, 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共同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数量。从理论上来讲, 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这几个方面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成要素。这也是通过实践证明了的, 我国的改革开放也一直沿用着这样的认识。用发展进步的理论依据来分析, 物质文明是通过经济的进步和发展而体现的, 政治文明则是通过政治的进步和发展而体现的, 精神文明是通过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而体现的, 而社会文明就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体现的。因此, 由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社会文明公共构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的体系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其中社会文明也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思想的理论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的思想。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科学的认识, 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行科学有效的建设, 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进行合理有效的梳理, 以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认为, 对于社会来说文明时代也是其发展的一个阶段, 可以这么说资本主义的文明对人类文明来说也是一种进步, 可是这种文明是建立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之上的, 其发展必定是以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以及社会主义文明为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前辈的研究成果进行有的放矢地继承后根据社会的发展规律, 对有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进行了创建和丰富, 这些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保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的物质生活能够一天天的富足起来, 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方面是非常发达的, 因此其物质也是非常丰富的足以满足全社会所有成员在物质方面的需求;二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将全社会成员的全面而又自由的发展作为其社会文明的基本原则;三是伴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全社会的社会观念也会跟着改变;四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要求人们对自然界的胜利不要过于沉醉, 因为人就是来自于自然界的, 人对于自然界的过渡开发和利用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
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 将俄国的现实情况与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科学合理的结合起来, 通过艰苦卓绝的十月革命, 在全世界范围内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实践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文明的理论。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过程中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理论进行了丰富并将理论推进到了更新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列宁认为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才使得人类社会达到真正的高度文明;二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就是要让全社会所有的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因为公有制的建立有效的避免了劳动者的剥削情况并摆脱了资产阶级的奴役, 有利于美好生活的实现;三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立了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更加公平的关系, 通过建立新的法制体系规定全社会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四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全社会成员中树立了全新的观念每一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实基础和实际进程
对于客观的实践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坚持和结合中国现实情况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人也在领导着全国人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进程向着更进一步推进。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系统和其他的社会系统一样也也是由政治、经济、精神和社会四个大的领域所组成。在党的文献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中对于这四个领域的划分都有相关的阐述, 同时各个领域的专家对于我国这四大领域的划分也有很好的研究, 尤其是我党在总体上布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建设和发展, 这也就使得小社会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就更具有独立性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原来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垄断被打破了, 小社会领域的发展将不再受到计划经济的束缚和制约, 具体表现在: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村民自治制度, 使得广大的农民将不再受到各种行政的束缚, 拥有了更多的在生产经营方面的自主权, 成为了一个充分自由的社会人;通过对政府企业的改制让政府退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使得企业充分拥有生产经营方面的自主权, 将企业中的社会事业分离出去, 使得企业的生产工人和各类劳动者都成为充分自由的社会人;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多种所有制的发展, 出现了许多可以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以及各类非公有制的经济人士, 其中不乏大量的投资人。通过改革开放所有人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 人们的各种社会生活以及人格也更加的独立, 中国的小社会领域逐渐形成并进一步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就是在这种各独立社会领域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提出的.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实际进程
我们要加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这样一种客观存在的认识, 因为我党一直在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 具体的过程主要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我党就就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政治前提, 后来新中国的建立就进一步创造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新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更大层次上开创了新的局面,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得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精神文明得到了很好的协调的发展, 并确立了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明确目标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我国的小康社会事业, 这些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建设来说都有不着小的贡献。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 我国正在逐渐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法制体系进一步的完善, 使得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民主政治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是一种整个社会和小领域社会都得到发展的社会文明建设。为了让这一进程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研究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现如今, 伴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发展, 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处在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和机遇也都是前所未有的, 广大的人民群众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行建设的呼声越来越大,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的刻不容缓。
1.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从理论上来讲话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是社会化以及国际化的生产力的发展的一种必然的结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是全世界各种文明的相互交流和渗透, 这也体现着社会生活和社会文明所受到的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在现代高科技技术的条件下, 经济全球化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的社会文明带来了及其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既给我国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个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机遇并接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我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起, 它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这不仅仅是指发展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 同时也也要让社会得到发展和进步, 让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这四个领域能够协调一致、共同进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的发展。但是就现阶段而言,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并不是十分的协调, 其表现就是社会文明的发展没有跟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的发展。这不但对社会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同时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 以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3. 人民群众日益紧迫的呼声
社会文明的创造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同时对于社会文明的进一步推进广大的人民群众也都有这很大的需求。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人民群众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和反映了对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文明遇到了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也提出了对社会文明发展的要求, 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社会文明的呼声也日益强烈。这也就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研究和建设也日益重要。
参考文献
[1].罗振建.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 (04) .
[2].李福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社会文明.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5 (0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未来 篇11
关键词:社会主义;中国特色;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2-0005-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今已被人类作为奇迹来看待或景仰,而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而丰厚的历史性话题和研究对象。对于这样深沉宏大的话题与对象,本文仅从作者认为适当的角度,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伟大成就与未来发展扼要予以论说。
一、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基本规定性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从而社会主义按中国的实际与特点而不断生长的过程与结果。这是说,在科学完整的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实践运动这三者的现实统一;在地域或时空意义上,它是这三者在中国的统一而构成的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可以依据系列标准而认识和评价的结果。前者是其稳定的质(“与存在同一的直接规定性”)即社会主义规定性所在,后者则是其特色之源。简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统一,或说是社会主义的规定性与中国的国情特点的统一。
认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涉及到它的方方面面以及整套标准和理论思维的运用,而且必然表现为随实践深入而不断理解的过程。但整个说来,其内在之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基本规定性。社会主义的各项含义固然相互联系,但唯有制度才是根本和核心,才是理论和运动的目标追求与指归,才是人类社会形态更替发展的根本而直接的标志,才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社会理想。而制度的诞生作为理论指导与运动追求的结果,一方面使三者在历史的发展中达到了现实的统一。另一方面则为后二者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新的起点和明确方向。社会主义制度,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是明确的和逻辑严密的,在现实中则有其独立的形态结构、特定的本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特征。而其基本规定性就是在今天,即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联系日益密切、关系空前复杂的过程中,也是清楚、稳定和不容置疑的。在十月革命之后的人类世界,所谓社会主义,根本和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以制度为根本存在形态的社会主义。中国之所以是有其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与社会,归结起来就是因为确立和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此二者的统一,是以社会主义为根本和生命的历史的统一,决不是反此而本末倒置的统一。中国的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自己的特色。这是因为,中国特有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等必定给社会主义以割不断的影响,而包括这些在内的中国实际,作为中国历史连续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客观现实存在,则构成中国社会主义之特色所由产生的基础条件与根源。因此,特色不仅必须是社会主义的,而且只能是将全部现存条件发展地运用于合目的的活动过程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特色是“许多规定性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与社会主义是一个世界历史进程一样,中国特色是发展的并具有时代性的特色。无论中国特色达到怎样的境界,在其合理性上,都应是社会主义基础之上的,完善和增光社会主义的,从而展现社会主义丰富多样性的特色。
再次,过程与结果的历史统一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个自觉遵循人类历史总规律而发展前进的漫长过程,其实质内容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实践活动、思想理论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推动的社会发展变迁。这样一种主客观互动、新旧事物纷呈和转化更替的历史过程,在其每一时期或阶段,都必然产生不尽相同的结果。投入过程的劳动努力与其结果的多寡大小这两方面,并非总是呈现正比例或正相关的关系,而这种情形也并非只属于某一特定阶段。这归根到底是因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从许多方面说面临的还不是自由王国。然而,无论过程与结果之间既成的现实关系理想或者不如所愿,两方面总是在历史中保持着它们的统一性和一致性。结果定要讲求,并将融入和扩展新的过程,但它只是过程的结果。过程是必有结果的过程。哪怕它是风雨交加、艰辛备尝和结有苦果的,但唯有过程才是决定一切的。任何一种理想的和可喜的结果在我们面前出现时,我们都有必要感念之前的过程与结果。逐渐地向着自由王国趋近,过程与结果之间正相关联系的稳定性与明确性也将不断增强。而这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长发展的脉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成就与伟大创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既往时代曾与原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一道。在人类世界造成了推翻资本和帝国主义残酷统治、消灭阶级和民族的剥削与压迫、促进民族解放的空前伟大的历史运动,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深刻而巨大的变更,为人类突破既往几千年的深刻局限而发展作出了巨大和特有的贡献。这一不可多得的奇功殊勋,已永久铭刻于人类历史的漫漫长卷。就自身发展建设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今方方面面的成就也已令世界叹服。本文把其中的根本性成就归纳为下述三个方面:
首先,确立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些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即中国化了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与核心的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于改革开放之前构建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乃至中国特有的基本制度,支撑起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大厦与天空,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考验与检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永恒性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使所有这些基本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完善,并且形成了一项新的基本制度,即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并存发展、按劳分配和其它分配方式并存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其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到目前为止,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它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党和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指导理论和旗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个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往开来、破难而进的思想理论基础与科学可靠的保证。
再次,经济社会发生了令世界惊异的变化。这方面可以简要概括如下:从建国时一穷二白的境况出发,创建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立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为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奠定了初步的物质技术基础;而此后改革开放的历程,则使新中国跃升为综合国力屈指可数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3亿人民的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断发挥出来。到2006年,中国上升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上升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全球第三大贸易国,上升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而综合国力升位于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德国之后的全球第六大强国。目前的中国,已被国际上视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强大的发动机。中国正在以光明正大的风范全面走向世界,积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作出的创举是多方面的。其中堪称伟大创举的,一是实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两项伟大的创举不仅属于中国,而且是世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伟大创举。它们一方面标明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发展的程度和达到的深度,另一方面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程中树立了两块彪炳千秋的界碑。可以预言,当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熟,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完善起来之时,社会主义降世以来所创下的整个文明必将发生巨大的时代性飞跃,资本主义文明也将被根本而全面地超越。
由于上述事实、过程、作为和成就,迟发展和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光辉的榜样,发达国家也不能不示以友好和敬重,人类突破旧境与困境而前行的希望被扩充光大;社会主义在人类发展的道路得以延伸和拓宽,其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力量得到新积累,而一切将在未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则有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的新经验。简言之,放眼战后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构成当代人类世界最伟大的奇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业已产生的世界历史影响,是深刻的和久远的。因为它是自觉遵循、清醒把握人类历史总规律而百折不挠前进的结果,是代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根本方向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无可替代的和不可清除的。但尚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为巨大、最为强劲的那种影响,因为它毕竟是在自身的初级阶段以一个发展中国家而形成的影响。而那种最为巨大而强劲的世界历史影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将不可抗拒地、时代性地发挥出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与远大前景
没有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通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目标的漫长发展过程。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地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以来,其发展就已经不仅仅是自身的,而且已经深切地关涉到未来社会主义进程、世界历史总进程、人类文明更新与跃升进程,因而已经由当代人类历史矛盾运动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多重属性与意蕴。我们需要以这样的世界历史视野来看待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存在与发展。由于篇幅限制,以下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发展的基本图景作一简要论说。
第一,“一球两制”格局中与发达资本主义、竞争发展的社会主义。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中国的发展不仅要争取稳定地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而且要寻求两种制度在和平与发展主题下的某些共同利益;既要拒绝资本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又要学习借鉴资本主义文明的合理成果,加强与它的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以加快自己的发展进步。这样的过程,必然是两种制度交往联系增多加深,既合作又竞争,既坚守又妥协,因而非本质因素相互渗透的过程。这种情形既会给中国发展建设的方式方法与条件方面增添特色,也会使不少非本质的事物与问题同资本主义的界限趋于模糊。
第二,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体上将延续到2050年左右。在这个阶段内。发展生产力特别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始终是根本任务,经济建设始终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实现生产的工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一直是核心任务。而其它方面的建设和工作,一方面不可能获得经济建设那样的中心地位和深刻的紧迫性,另一方面则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难理喻,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变化,随着初级阶段的告结或行将过去,各方面建设的关系和力度作出某些或重大调整,也是不可避免的与合理的。
第三,坚持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发展道路而前行的社会主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道路。在高度概括的意义上,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只能在这条道路及其前伸上得到丰富和发展,其一切新成就只能产生于这样一条道路上。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初级阶段完结之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是否仍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有待未来的实践作出权威的回答,但可以肯定。“两个基本点”即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仍将是必须坚持的两个基本方面。那时。四项基本原则依旧是社会主义制度屹立不倒和抗御一切风浪的根本保障,而改革开放,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巨大和强劲地影响人类发展与命运的过程。
第四,真正创造出自己的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中国明确坚定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世界历史进程中破天荒而影响深远的伟大事件。由于历时之短,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基本功能方面并无多少明显差别,即一方面是效率和效益的大提高,另一方面是贫富差距与分化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自身必然的多种规定性,而在其应然性上,归根到底或者总括地说,就是既能创造高效益又能避免分化的市场经济。很显然。这需要巨大的创造性和长期的实践探索才可能达到。应当认识到,创造性地开拓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真正天地,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一切勋业的集中代表或体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根本超越和征服资本主义的一个历史制高点。所以,不断探索从而构建起真正属于自己的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繁难事业。其它各项建设与事业,不但不与此相矛盾冲突,反倒以之为契机、为条件乃至为基础。
第五,建设法治国家的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是治国方略的根本转变,即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实质就是,国家的治理要以集中体现人民意志并具有权威性、普遍性、规范性、公开性、强制性、利导性的法律为
依据,反对和排除人治。社会主义的法治,既表现为治国的思想理论体系,又表现为治国的原则体系和制度体系,而归根到底表现为国家治理所进入和达到的状态即法治状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民主政治事业的一项宏伟而系统的工程。完成这一工程的根本与科学的保障,就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这也就是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以及两种相应过程的根本区别所在。坚定不移地推进法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走向科学严格的规范化和程序化,走向精致化和高级形态。把社会主义制度与生活同法治结合起来,对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将是巨大的和不可限量的。而社会主义只有循此以进,才能够而且必将创造出全面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灿烂辉煌的新型文明。
第六,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达到的程度、既存的实际及其发展的内在要求,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的重大发展和丰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世界头号人口大国,作为当今人类特大型的社会,其发展所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和矛盾,都是复杂和深刻的乃至前所未有的。从许多方面说,当今中国的发展已经具有人类发展的前沿性质和极其重大的意义。而正是从这之中产生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以之统领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而可靠的保障。
第七,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或和谐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基本制度、先进文化的内在规定和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应有和必成的境界、特征、品质和风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观念的深刻久远的本质意义在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关于社会主义的观念和认识已升华到—个新高度,而由此必将带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跃升、新景观和新气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任务的明确提出和部署,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性、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增强和提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漫长而繁难的过程,但这一构建活动已经清醒地提到实践中来。而由此不懈地追求与努力,定将践履出一条光明的通途大道。
马克思主义真理和20世纪人类总进程已经证明,社会主义具有最强大的生命力和最为远大的前景,代表着人类发展的方向。列宁早已指出: “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0世纪后半叶即走过了创新远比资本主义深刻和巨大的发展历程,今天正在以全面的发展与创新直追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决不是想象出来的蜜饯,而是整个世界都分辨得清的事实和强烈的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屑于因为在将来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炫耀,也决不会因此而失掉理智和求索创新精神。因为其远大理想是在地球上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类的彻底解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篇1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及其科学内涵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自从我们选择跟随马克思主义的脚步,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选择走社会主义发展路线,中国革命的命运从此被改写。人民成了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此后,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国情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开始在探寻适合本国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里,邓小平首次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科学概念也随之而出。党的十三大作出确认: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后来简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七大首次对这条道路的内涵作了明确界定和规范表述,从领导主体、历史方位、基本路线、总体布局、奋斗目标五个方面做出概括。十八大在此基础上,对其作出了新的概括,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深化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们对其科学内涵的人是推向了新境界。
(二)“中国梦”的概念背景及本质内涵
十八大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新的概括,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党的建设六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同志对十八大思想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一种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访问期间,对什么是“中国梦”又进一步作了解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梦是实现途径与目标的关系
(一)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同志在学习贯彻党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独立自主走出的一条共圆“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有了这条道路,中国梦就有了根基,有了根基,“中国梦”就有了生长的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经过时间考验的正确道路。历史和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承担得起历史和事实责任的道路,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只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亦是一条适合我国当前国情旳发展道路。这条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条件
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体布局的拓展,对改进民生的举措、促进社会和谐等众多的改革与实践,使得社会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繁盛,人民幸福指数也不断得到提升,并最终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的内在意蕴和“中国梦”创造条件。
(二)中国梦凝聚共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有梦想,就有希望”,“中国梦”作为一个目标符号,是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奠基和催生的,是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发展呼唤“理想信念”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因素予以助力。它形象、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和平崛起重要时刻民族的进取理想和坚定信心。同样,作为全民族,也是每个中国人的目标与梦想,“中国梦”的提出又会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产生巨大的凝聚力量,为党和人民的团结奋斗,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注入新能量。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中国梦”,它向我们明示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美好梦想,为党带领各族人民开创美好未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途径,也将会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进一步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推荐阅读: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08-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10-21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07-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07-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09-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穷07-01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09-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会10-22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哲学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