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会(共8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会 篇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中特这门课程虽然看似与自己的专业并不相关,且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但现在研究生阶段再次学习该课程仍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研究生,非常有必要时刻关注中国国情,掌握中国及世界发展动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这样,不仅使我们能够独立客观地分析当前中国社会,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也使我们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这对于我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十分重要的。不像以前政治课的冗长乏味,武老师并没有只是对书本进行解读,而是结合实际,切合当前最热的话题,从新的角度向我们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并教导我们如何思考问题。通过这几次课的学习,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有了新的认识,也解决了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过程中的诸多困惑,比如说中国为什么不顺应潮流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等问题。以下便是自己学习后的心得体会。
于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体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学习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了解到了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更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历史逻辑。同时,还学习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及其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在艰苦探索和艰难抉择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历史发展的逻辑使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当今世界发展态势使我们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它特殊的社会主义模式,不同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前苏联的传统社会主义,更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也“特”在它特殊的社会发展道路;也“特”在特殊的人文条件;更“特”在它特殊的历史任务,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任务,而是彻底肃清封建残余,充分实现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了的一切文明,为巩固社会主义打好基础;同时还“特”在它特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管理制度和体制。
同时,在坚定不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在政治建设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文化建设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在社会建设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达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在生态建设方面,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形成较大规模的循环经济模式,并使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只有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未来的中国梦一定得以实现!但我以上就是我的心得体会。虽然这门课即将结束,但我深知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理解绝不仅仅止于这几节课,而将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在今后我也将继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并和实践相结合。对于研究生而言,不管是在科研上还是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也需要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指导自己的未来之路。最后,再次向武教师表达最诚挚的谢意,十分感谢老师的悉心教导和讲授,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精彩的课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会 篇2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报告,道路自信,基础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 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一个政党带领人民走什么样的路, 绝不能随心所欲, 否则, 国家民族必定遭折腾, 人民必定受祸害。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振兴国家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 践行着带领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庄严承诺, 历尽艰辛、吃尽了苦头, 才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是沉重的历史代价换来的、是人民对党的不离不弃换来的、是党对人民的高度负责换来的,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就是坚定对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人民的自信、对自己的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自信、对自己的执政能力的自信。所以, 道路自信之所以能坚定, 基础是牢固的。
一、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是道路自信的最深厚根基
党的十八大报告总结十年来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之一, 就是依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一个政党不管选择什么道路, 如果人民不支持、不跟着走, 就是没路可走, 这个政党也就该下台了。
广泛、深厚的人民群众基础对坚定道路自信有着两个显著的优势:一是我们有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把一切有志于振兴中华的社会力量, 包括有党派人士与无党派人士、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先富者与后富者等, 都团结和凝聚在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伟大旗帜下, 进一步动员和组织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二是民族团结、政治安定、国内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广大人民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积极投身于这一伟大的事业中, 这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的根本保证,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中, 与人民结下了血肉联系、鱼水之情。中国共产党人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向繁荣富强、幸福安康的光明之路, 这条道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历程中, 把国家一步步引向繁荣富强, 把人民一步步引向小康社会, 人民享受到了极大的实惠, 打下了广泛、深厚的人民群众基础。要开拓未来, 我们首先面对改革和发展必须攻坚克难的问题, 需要紧紧依靠人民, 尊重广大人民的意愿, 今后的改革, 到底要改什么、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 都要听一听群众的呼声, 看一看群众的诉求, 有了人民的支持, 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才会真正树立自信心。
二、对国情的正确判断是道路自信的基本依据
任何国家的发展都要以本国的基本国情为根据, 基本国情是国家发展的依据和出发点, 是否从基本国情出发, 决定着大政方针的正确与否。基本国情包括有利和不利因素, 对其需要加以辩证的分析和准确把握, 最大限度增大有利因素和减少不利因素, 扬长辟短, 道路自信才会坚定。
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已取得了巨大成就, 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 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我国仍然处于“三个没有变”的阶段:即我国基本国情没有变;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大好机遇和严峻挑战的条件下,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 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牢牢把握我国发展前进的正确方向。
经过这些年的探索,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已经比较清楚了, 目前, 我们党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的认识找到了规律。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 既吸收借鉴别国有益的做法为我所用, 又不照搬照抄别国的方法, 不盲从别国的路子, 始终坚持以我为主, 这就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的道路。这是一条康庄大道, 只要坚定不移地按照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方法走下去, 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的幸福富裕生活等目标都一定会顺利达到, 道路自信的信念就会不断坚定。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是道路自信的合理合法性基础
凡是合理的都应该是符合规律、符合必然性的;凡是合法的都应该是符合国情、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这是我们科学评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定位是否合理合法的重要标准, 如果证明认识定位是合理合法的, 那么, 这同时也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合法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之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突出表现, 这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这就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高度的合理性。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其他一切社会的最具优越性的本质特征, 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 是对广大人民追求社会和谐、公平公正的愿望和要求的反映, 这就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高度的合法性。
十八大报告强调的两条道路不能走, 即“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原因就在于“封闭僵化的老路”没有开放眼光, 固步自封, 有悖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其合理性依据不足;而“改旗易帜的邪路”所代表的是少数人的利益而不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是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裕而不是共同富裕的道路, 不符合中国国情民情, 其合法性依据也不足。邓小平认为: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 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如果搞资本主义, 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 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如果搞两极分化, 情况就不同了, 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 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 就可能出乱子。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 要求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必须妥善解决好分配问题, 防止和避免两极分化, 真正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就为我们树立道路自信打下了牢固的合理合法性基础。
四、系统、科学、与时俱进的理论是道路自信的精神支撑
道路无科学理论指引则盲。凡是实践的盲目性、方向性错误, 无一例外都是理论出了问题所导致。党的十八大报告总结十年来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之一, 就是依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这里把基本理论摆在突出位置。从党的奋斗历程看, 事业成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 而马克思主义经过中国的实践, 又不断得到创新发展、更加具有中国特色、更加适合中国国情、更加显示出勃勃生机。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再到科学发展观, 我们党的理论发展创新延续不断, 科学而成熟的理论, 为实践方向的正确和未来事业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精神支撑。
这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地位, 对于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个国家和民族要保持永续的发展, 就不能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任务, 都相应地需要适合这个时代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 之所以能顺利承接并开启新征程, 是因为都适合自己的时代。科学发展观的新定位说明了党的创新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新的实践要求而得到深化和提高, 也体现了我们党对长远发展所作出的理论定位, 说明我们党对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备了科学、成熟的理论准备。
五、历史铸就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地位是道路自信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统一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 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人民的必然选择。自1840年以来, 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 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就从未停止。自从1921年以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又成功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 中国革命形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在历史的进程中, 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开创社会主义新中国,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之路, 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和自强的领导核心。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 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强大, 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民族复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展示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会 篇3
一、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实际需要
我国的法律体系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现实情况。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坚决实行拨乱反正,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在这个发展过程形成的法律体系必须也只能服从和服务于发展这个大局和中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民事诉讼法(试行)、经济合同法、商标法、律师暂行条例、海洋环境保护法、食品卫生法(试行)等一批法律。正如马克思所一再指出的,法律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这是我国法律体系最鲜明的特征。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根据相关统计,在我国,大约有10多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组织。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也是中国人民政治选择的结果,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的现实,也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根本特点。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理所当然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领导核心。关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一系列重要的会议上都表现出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的同时就指出,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从那以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把法制建设和立法工作放到重要地位。1997年十五大、2002年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07年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任务。党中央所提出的这些目标在全国人大的工作中得到贯彻。2003年李鹏委员长代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2008年吴邦国委员长代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2011年吴邦国委员长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是中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由此,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正确领导和努力推动之下构建的。从这个意義上说,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得以顺利形成的根本保障,在党的领导下构建形成的法律体系,理所当然地以党的领导为其鲜明的个性特征。
三、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结合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党在经济上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法制建设也开始了它的重建过程。所以,法制建设的恢复重建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
1981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授权广东省、福建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所属经济特区的各项单行法规的决议,开启了改革开放后授权立法的先河。一方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法制建设提供了许多实践经验,丰富了法制建设的内容,比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实践,就直接推动了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关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体系实际上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制度化、法律化。另一方面,法律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又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更多的法律基础和法律支持,为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深化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法律环境和条件。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必将更加突出,更加需要法律的调整和规范,需要以法律的手段加以规范,更加离不开法律体系源源不断的法律供给。
四、在法律体系的构建上,与其他国家不同
其它国家相比,尤其是和前苏联相比,我们在法律体系的构建上,有着很大的不同。2001年3月9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鹏委员长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划分为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据此,我国对法律体系的划分是七个部门,这七个法律部门涵盖了国家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社会关系、国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国家与公民、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社会组织、各个党派之间、各个民族之间、各种组织之间、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种重要关系,使我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主要方面,都应当实现有法可依。而前苏联是划分为十个部门,有学者曾经就此专门做过调研,前苏联的十个部门有国家法、行政法、劳动法、土地法、财政预算法、家庭法、民法、诉讼法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简介心得体会 篇4
一、是关于现代化与条件的科学理论包括、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理论体系,在当代的历史条件下从的,科学回答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概括起来说,是回答了四个问题,即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建设?建设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对问题的回答,到一点,解决了如何现代化、民族振兴最的问题。理论体系,科学地阐明了现代化的与条件,也说,指明了现代化的道路,这道路。
用一句话来定义,可以说,是关于现代化道路的科学理论,或者说,是关于现代化与条件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化的最新,于理论。
二、是苏联模式、解放思想的科学理论
在建设中,采用苏联模式,计划经济体制,既有历史原因,又有当时的现实原因。在体制模式下,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都了成就。但实践表明,体制带来长期、整体的经济发展,不改革出路。诚如邓小平所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命运的关键一招。近代的次革命,改革开放的性在于,社会生产力从苏联体制模式的长期束缚下解放,为此,就要重新回答“是,怎样建设”的问题,而这又要求解放思想,把思想从苏联教条化意识形态的长期束缚下解放。
解放思想,解放,解放生产力,这改革开放,既是改革开放的任务,改革开放的经验。
在改革开放中创立的,其最直接、最现实、最的意义,要已一条死路的苏联道路,摆脱已窒息生机与活力的苏联体制模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对工业化、现代化模式的整体转换,这在经济发展的下述五个发展上:
在发展的方向上,从片面求强转变为富民为先。改革伊始,邓小平就了富民思想,这是对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重新定位。民富然后国富,国富然后国强。长期的、整体的经济发展来说,这是的规律,的次序。
在发展的战略上,从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优先增长、急速突进转变为在优势基础上结构的均衡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发展战略上的转变,就不长期、整体的经济发展。
在发展的体制即组织上,从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体制。也采用有的资源组织与配臵,以新的发展和发展战略的要求。
在发展的主体上,从以为单一主体(且主要是)转变为(包括和各级地方)的和民众的自主相,并以保护民众财产权利为核心的的法律和制度,以民众发展主体的自主经济活动。应当看到,民众(个人个人之间的经济组织即企业)独立的利益主体自主经济发展的程度,是衡量现代化发展的指标。在发展的国际环境上,亦即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从封闭转变为开放,是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经济全球化进程。事实上,和平发展的已经济全球化趋势展开的一支力量。
这五个,内在的逻辑,构成的整体,由此带来经济现代化模式的整体的、的转换。
同样由事物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经济现代化模式的转换要求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变革,并为变革了现实基础。由此就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的改革中建设的总格局,即以建设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为方向,并将四者于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理念的发展格局。
也可以概括:以人为本,发展市场经济,推行民主政治,繁荣先进文化,建设社会,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这共产党的的内容,一条全新的现代化道路。而的每,都包含着对旧意识、旧体制、旧的变革,改革开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革命意义的创新。
三、是包含新成立以后3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理论是在总结“前30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汲取、包含了“前30年”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历史经验。这主要体现在四个。
1.否定错误的理论、路线和做法。在拨乱反正,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革命的错误理论、路线和做法的基础上,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了对国情和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制定了的理论和路线,从而解决了现代化道路问题。就此而论,总结、运用、包含了“前30年”最重大的历史经验。
2.转变已不合时宜的认识和做法。有些认识和做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必要性,或者说是迫已的,但实践的发展和时代条件的,不合时宜,既有必要又有条件来。如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优先增长的发展战略,统购统销,城乡隔绝,不对外开放,等等,就当时主观认识的局限和客观环境的制约来说,大体可是属于类情况的。在问题上,新的历史条件,得出新的结论,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汲取。
3.接续并但展开或来得及做的事情。例如,在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周恩来仍然以艰难的努力在四届人大四个现代化的和任务,当然,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无法展开的任务,而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直接接续了和任务,并以的战略规划和把它付诸实施。尤为的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地深化、升华了对现代化和任务的理论认识。现代化建设不再仅仅是“四化”建设,而是以人为本,以富强民主文明为,以建设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为内容的的现代化建设。
4.发展、升华了思想理论的。对“前30年”,既要看到在大里,思想、理论、路线上了的全错误(看或回避点,就意味着汲取极其重大的历史经验,就不真正理解并),又要看到许多人在关于党和的若干问题上都了的或真理性的观点,如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观点和反对个人崇拜的观点,关于内部矛盾的观点,关于遵循价值规律的观点,关于运用市场调节的观点,等等。构成了的一思想来源。,在“前30年”,有价值的观点或者被否定,或者被放弃,或者与总体上的苏联模式相、与错误的思想相而的局限性,不应在那时开始。应当看到,挖掘、清理出的思想理论,而且以新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框架,肯定、包含了,了理论上的创新和超越。例如,市场经济理论相有限市场调节的观点,依法治国方略相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内部矛盾的观点,带有性的创新和超越。
四、是对人类文明吸纳能力的科学理论在建设的问题上强调,是纠正对苏联模式的照搬,也意味着不照搬任何外国模式,是在经济上,治上或别的,是美国模式、日本模式,瑞典模式或别的模式,都照搬,而是实事求是。
这里,有三个关系问题仍需思考。
1.与资本主义。借鉴、吸收西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文明,经常有人是在转向资本主义(是赞成,是反对),其实资本主义。类看法是不的,它一认识,仍然是以苏联模式的标准来衡量;另一也认识资本主义,是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的成生产社会化发展的成就,那些与社会化生产相的组织、组织工具、组织技术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其本身并不资本主义的性质。应当看到,吸收、运用,是的选择,是“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发展。
2.与所谓民主。民主既是理论、思潮,(如瑞典)的社会体制。有论者,搞,要搞瑞典那样的民主,乃至主张用民主的概念取代的概念。类看法是不恰当的。就概念而言,在之前冠之以民主,并严谨的科学概念,包含着民主,民主是的本质属性(在区别于苏联模式的意义上,的概念已鲜明体现出与苏联模式的原则区别)。就民主所代表的社会模式而言,就更照搬不了了,的发展与之完全不同的历史前提、社会条件、现实基础和任务。但另一,民主、瑞典模式的确又是很值得和学习借鉴的,否认点同样不。,民主仍然只是资本主义,而或不的形态,看法真有道理,真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也需要作实事求是的。
3.与所谓普世价值。在问题上,可以:,不反对某些西方势力普世价值作文章的政治目的而否认普世价值(或价值,或价值)的,是更为科学和明智的。,民主、自由、人权应被视为普世价值,但普世价值的清单远不止,和平、、反贫困、发展、公平、正义等等,普世价值。,某种价值普适性并不决定于有人不它。,普世价值的与普世价值的优先序列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正普世价值的清单很长,在不同的条件下,需要按不同的优先序列来追求普世价值的,原则本身就普适性。第五,价值的普适性与其的途径、和程度两个不同的问题,价值是普适的,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途径、和程度,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途径、来追求普世价值,原则本身普适的。五条成立,那么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包含着普世价值,又是以的优先序列、途径和来普世价值的。
五、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科学发展形态表明,是对传统苏联模式的和超越。而重大的创新在理论逻辑上则是与马克思主义完全和贯通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彻底马克思理论的逻辑来重新回答当代一系列问题和重大问题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对此,从几个最富特征的来说明。
1.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了马克思的理论逻辑。
诚然,马克思从未用过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或商品经济类说法,但他的确过,在“未来社会”,商品货币关系或者说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关系将会消亡,社会(在他的理论分析中,他指的是社会而)将可以对整个社会生产直接的计划调节。
马克思,生产力的发展趋势,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趋势,将使商品货币关系消亡的前提。应当看到,就理论的逻辑来说,马克思关于在“未来社会”中商品货币关系会消亡的结论是对的。
同样逻辑,社会生产力怎样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怎样,只要马克思所假定的前提一天不,商品货币关系即市场关系就一天不会消亡,社会有地配臵资源的就仍然只能是市场经济。
而苏联模式的问题恰恰是,在不具备马克思所说的上述前提时,以强制排斥市场关系的做法来“计划经济”。这看上去似乎与马克思的“结论”相,其实却违背了马克思的理论逻辑。强制排斥、“消灭”市场关系,却不消灭客观的经济规律,不消灭市场关系的内在基础即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计划经济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有不然的原因,在阶段也了特殊的作用,但在长时期中,整体的经济发展来说,则是的。如此,事物的内在逻辑还在于,要强制推行经济体制,又不依赖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和强制,以致无法展开民主、法治、文明、的发展进程。
与此不同,在经济体制上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真正马克思理论逻辑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即了马克思主义,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而且,如前所述,转变又会合乎逻辑地政治、文化、社会领域的变革,从而开辟富强、民主、文明、的发展道路。
2.从单一所有制转变为发展多种所有制,是发展公有制的多种,了马克思关于所有制问题的观点。在实践的基础上,了对所有制关系与结构的新认识。新认识及其实践(30年多来所有制变革的实践),是对强制的单一所有制模式的否定,但决对公有制及其发展要求的否定,而是真正了马克思关于所有制的观点和主张。
马克思曾把共产党人的理论概括为消灭私有制,但要、完整地马克思的思想,就应当看到:
马克思要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私有制。是劳动者的私有制,即劳动者靠的劳动挣得财产的私有制。马克思在论述小生产时,之它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它是以劳动者的私有制为基础的。另则属于非劳动者的私有制,其最后且最完备的是资产阶级私有制。马克思着重指出,资产阶级私有制的性质在于,它是以剥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财产为前提的非劳动者(而且其人数会越来越少)的私有制。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趋势将对私有制的否定。
《共产党宣言》说得很清楚,消灭私有制是在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意义上说的,也要消灭那种剥夺了劳动者的财产权、以社会上绝大多数人财产为前提的私有制。
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是剥夺剥夺者,在生产社会化的条件下重新确立劳动者的自主财产权,进而劳动者的自由联合。劳动者在自主财产权基础上的自由联合,才是马克思所主张的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实质。离开实质,公有制就只能是空洞的抽象。来看,关于所有制的新认识及其实践,正是马克思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的鲜明体现,里,理论与实践的精神和方向,正是要为劳动者、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确立和能自主并自主支配财产的权利、条件和机会。与苏联模式排斥劳动者个人自主财产权的强制相比,这才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是重大的历史进步。在过程中着需要改进的和问题,但改革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应当看到,改革,的法律与制度,以保障并增进民众自主并支配财产的权利、条件、机会,才能为公有制的发展开辟道路,才能在自主财产权基础上的自由联合。
而自由联合即公有制,其发展动因和历史性来自生产社会化所引致的资本社会化趋势。,一旦确立了自主财产权前提,在客观的经济规律和趋势的作用下,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就会经济,不同行业、领域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发展的不同程度,联合所需要的组织工具和组织技术的发展状况,而自主选择不同范围、不同规模、不同的联合,即公有制的多种。这公有制多种之会产生的客观原因、原因。
3.对按要素分配的肯定,同样是从马克思的理论逻辑中得出的结论。
在马克思那里,分配上的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思想与市场关系消亡的前提和条件逻辑地在一起的。假定社会能够直接以劳动来计算、分配社会的劳动量,商品货币关系消亡,已“不需要着名的价值插手其间”,也前提,任何社会来说,“财产”当然也就不再是独立的范畴。,逻辑的结论是,社会在作了一切必要的扣除以后,可以直接用劳动为尺度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分配制度。,只要前提不,那么:那些假定为可以用劳动量来计算而由社会直接扣除的,场关系中就仍然要为一系列以价值的形态独立的范畴,如利润、利息、地租等等。这里,理论上应当弄清楚的问题是,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是抽象与的关系,即本质内容与其或转化、的关系,就像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等范畴是对经济关系本质的抽象,而它们在的市场过程中地转化为、为价格、工资、利润等。马克思揭示了背后的本质,但在的过程中,才是现实的、“可操作的”。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也应当来理解。除此之外,对二者关系的解释在逻辑上有矛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分配上对按要素分配的肯定,同样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合乎逻辑的结论。上,按要素分配本身市场配臵资源的作用和过程,不按要素分配,等于不要市场配臵资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会 篇5
在参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轮训班,听了两堂党校老师关于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课,感触颇多。从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发中国梦,到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论述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它的内涵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此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老百姓的梦是什么?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清正廉洁,诚信友善,文明和谐,天蓝水净,世界和平……”这些方面就是老百姓的梦。中国梦就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创作者。
我们作为践行中国梦的一名普通党员干部,首先要解决几个重要的问题,第一就是信,即要自信。我们都知道近年来,中国的整个风气、价值观等都不同程度的显出雾霾之势,诚信危机也很严重,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中国最大的挑战不是美国,而是我们自己。如何创造出实现中国梦的良好环境,就需要我们对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一定要信,要自信,只有坚定不移的信,才能找到方向。
第二就是学,要愿学。有了信,有了方向和目标,接着就要学了,而且是自主的学习,要加强对理论知识、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注重向实践、基层、群众学习,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从基层发掘成果,从群众中汲取营养。通过向书本、实践、群众学习不断提升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执政能力,从而提高实现中国梦的能力,为推动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劲动力。
第三就是用,有了理论就要实践,就要会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并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带着对老百姓那份最朴实的情感,扎根基层,奉献基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干起来,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让百姓看到实现中国梦的决心,进而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动力,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步伐。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真正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认真践行它。
作为一名中层管理人员,我们要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如针对工作岗位本人应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创新意识,在公司发展推进的要求下,把人力资源工作中的人才培养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扎扎实实抓好今年的全员培训工作,推动部门各项工作的拓展和提升,在本职岗位上争创佳绩,为“中国梦”某个段落的实现贡献一份微薄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会 篇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前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了体会和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以前村里的路都是土路,凹凸不平。而如今,在全国范围建设新农村的总动员下,通过环境整治,目前各村主干道路基本上达到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河道的净化、路灯的亮化以及断墙残壁的拆除,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机制的保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现在垃圾不随处乱扔,家禽的粪便也不随处乱倒,都有了统一的安排和处理。现在到哪都是干干净净的水泥地,让人的心情也十分的舒畅。
(三)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物质生活得到新突破。以前农村人就只会守着那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吃穿用都很简单随便,只要不饿着肚子,不冻着就很满足了。而如今在中国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农民也意识到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物质水平,开始不断寻求致富的道路。
(四)农民素质不断提高,科技教育加快发展。物质生活上去了,精神生活也随着提高了,以前一到秋收后,不论大人小孩,都是在赌博。现在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夏天晚上在大队部跳舞,冬天则是扭秧歌,不仅扭正了村里的风气,还愉悦了每个村民的身心。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农民自编自演开展文体活动。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五)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体出资和群众集资紧密结合,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村领导还坚持把宣传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先导工程来抓,组织乡村干部深入一线,以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充分利用会议、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
二、发现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三、发展思路和几点建议
(一)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二)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四)抓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
(五)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村风文明建设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四、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会 篇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视域考量下的“中国特色”
(一) 认识前提:“中国特色”的词性定位
“中国特色”首先是一个中性词汇, 我们不能因为“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经常放在一起使用, 所以就主观的认为它自身就带有了褒义的色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并不是高于社会主义。两者之间只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而不是好与坏、优与劣的关系。不能脱离普遍性谈特殊性。”[1]因此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视域下考量“中国特色”一定要把握这一认识前提, 以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地位作用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既不能将其完全等同于以往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抹杀其自身所具有的“中国特色”属性, 也不能片面的抬高其理论地位, 将其视为放之四海皆准的不变真理。
(二) 认识重点:“中国特色”的层次把握
任何真理性、规律性的认识如果不加以层次性的把握便容易成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上的把握是指要从多重层面、视角出发来观察和分析事物, 以便得出系统全面的认识。一般来说, “中国特色”宏观层次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旗帜等;“中国特色”中观层次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中国特色”微观层次指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更为具体的做法。[2]因此, 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和科学内涵时, 我们要着重区分清楚“中国特色”在该层次中的内涵指向和价值意蕴。
(三) 认识原则:“中国特色”的适用范围
该认识原则是在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把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产生的科学认识及理论所进行的系统总结和升华。它是在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进行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的理论结晶, 有其特定的历史容量和适用范围。因此, 在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上的把握时要特别注意其适用的具体条件和范围。一方面要避免陷入西方的思维模式、话语逻辑, 而丧失自身的理论个性和话语主权;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将其不加限制的泛化和庸俗化, 这样只会曲解“中国特色”的本义, 使人们陷入对“中国特色”的片面认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视域考量下的“中国特色”
(一) 实践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的历史背景
一般认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起点始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做好了政治和组织上的工作准备。一方面, 它修正了过去的失误;另一方面, 它确立了要开始“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惨痛的教训、总结了历史经验之后找到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子。”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 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走向和发展前途。只有在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沿着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建设方向前进, 才能真正探索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自己的路, 能够有效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创新之路。
(二) 实践过程:“中国特色”一以贯之的鲜明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首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中国人独立自主来建设的。它对待西方的先进文明秉持着“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的态度, 对本国建设道路的发展方向、战略布局保持着高度清醒的认识;其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原则上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道路”, 即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而不是从本本出发;最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中心、发展方式、发展道路等各个方面都彰显了本国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发扬了本国的优良传统和文化优势, 集聚了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创新精神, 真正开辟出了一条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精神内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
(三) 实践动力:“中国特色”永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实践无止境, 实践产生的认识亦无止境。“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属性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过程中, 要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 以不断适应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 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 改革越是向前推进, 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 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 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正是在这种时代境遇下, “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拓展和丰富。比如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生动阐释和创造。为破除改革发展难题, 厚植改革发展优势提出的“一带一路”思想, 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 丰富了“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
三、“中国特色”对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探析
(一) 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把握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 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独特的文化渊源、历史进程和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要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建设理论和发展道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便是我们在三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找到的能够有效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中国特色”为科学的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窗口和认识视角。
一方面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我们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前提。“中国特色”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所“独有”的风格、形式和特点, 毫无疑问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一个事物的特色主要是通过与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而存在的, 因此“中国特色”必然要在矛盾的普遍性中得以彰显。“中国特色”内含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同的共性、普遍性, 同时也要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特殊性, 即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实现对其的科学运用和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原理是我们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关键。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的条件、程度、范围内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是适用条件相对性和客观真理绝对性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标志性存在, 同样要遵循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中国特色”内含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真理性意义, 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在合适的条件、程度、范围内反映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实际, 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 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理论和实践这两个维度和层面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资源有限、问题复杂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应是经过修正的, 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必然也要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而向前发展。
一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要毫不动摇的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性。“要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 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基础上”。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首要前提。只有牢牢的把握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现实,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才能得到最有效的运用和发挥, 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另一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也要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我们也要不断丰富、拓展“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坚持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一切有益的人类文明成果, 不断丰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三) 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30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正确判断, 首次明确而完整地提出, 全党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应该说“三个自信”的提出, 既是基于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的清醒认识和肯定, 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增强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要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为加快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方面, 在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体系、内涵层次、表达形式时, 也要侧重对其理论体系内现有的理论成果和新的理论思想进行“中国特色”式的阐明和解释。“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的理性认识, 只有采用人民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达逻辑才有可能使大众信服, 成为一种彻底性的理论, 一种真理性的认识, 从而增强其理论自信。同时, 在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路径、发展中心、发展原则时, 也要侧重把其建设道路中涉及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赋予“中国特色”式的解读和联系。比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依据同中国特殊的基本国情相联系,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总任务同中国独特的历史文明、伟大的建设成就相结合, 从而增强其道路自信。
另一方面, 在设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体系、运作模式、适用范围、运行机制时, 也要侧重把其制度设计中涉及到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组合起来进行“中国特色”的考量和阐释。比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经验的基础上同本国的政治状况相结合的一种制度, 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在对各地区民族状况、经济政治特点、风俗习惯等进行了富有“中国特色”式的全面考量之后才确立下来的。通过对中国现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等进行“中国特色”式的考量和阐释, 有助于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和认同, 从而增强其制度自信。
参考文献
[1]陶文昭.要正确使用“中国特色”这个概念[N].北京日报, 2011.
[2]张森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国特色”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5) .
[3]宁要微词, 不要危机.[N]人民日报, 201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会 篇8
一、“四个特色”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的历史主题之后,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国特色”的探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四个特色”理论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新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表述和概括,使长期以来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的内涵更加具体、更加丰富,对于我们全面理解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7.23“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并且在十七大“三个特色”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理论特色”,使之由“三个特色”变成了“四个特色”,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含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实践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来,得到了实践的检验,是科学的、正确的,与我国实际密切相关。事实证明,社会主义道路是没有现成蓝本可以照抄照搬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建党九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部实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
理论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践经验科学化、系统化,推动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的特征。实践出真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中国道路”中必然蕴含着“中国道理”,我们就能从中总结提炼出有规律的东西进一步指导今后的工作和实践。
民族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引领中华民族发展复兴的特征。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本民族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科学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上取得的成就,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实践模式,指导实践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
时代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时代发展要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从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坚持好马克思主义,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品格,它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了时代要求。
二、“四个特色”明确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
“四个特色”不仅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对中国特色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同时它还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主要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1.不断丰富实践特色。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一定要坚持实践的重要性,坚持一切工作从实际出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道路。
2.不断丰富理论特色。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它要求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开放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看作是一个开放体系,是不断丰富发展的生动思想,而不是凝固不变的僵化教条。
3.不断丰富民族特色。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我们的中华民族也在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不断丰富发展民族特色,与时俱进。
4.不断丰富时代特色。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它要求我们要适应国际格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适应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继续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信心百倍地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三、“四个特色”指明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方向
“四个特色”在为我们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要求的同时,也为我们清楚地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首先,要坚持走好自己的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坚持全面发展的战略,力争社会主义建设健康、稳定地发展。其次,讲清“中国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就必须讲清“中国道理”。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真正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再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紧跟国际形势,把握中国发展机遇,立足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局,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深化改革开放,奋力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会】推荐阅读:
最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08-31
青年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05-14
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08-2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10-21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07-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07-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08-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