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精选12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篇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百余年间, 中国人民反复探寻民族解放、振兴和国家独立、富强道路, 历史提供了三种命运选择:一是沦为外国列强的殖民地。这是外国侵略势力试图强加给中国人民, 而我们坚决反对并努力摆脱的道路。鸦片战争后列强在政治上侵犯中国主权, 经济上掠夺中国财富, 文化上麻醉中国民众,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风雨如磐的黑暗时期。民族危机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觉醒, 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不懈抗争使外国列强的目的最终没有得逞。二是独立发展资本主义。这是当时一些思想开蒙人士及统治阶级里少数人的选择。太平天国的洪仁玕提出了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 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 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改革派的辛亥革命, 都对在中国通过走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但都以失败告终。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这是历史给予的公正客观的结论。三是发展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用一次次的抗争寻求民族命运的出路, 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 一次次大浪淘沙的洗涤。事实证明, 旧式的农民战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种种方案, 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提出了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 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目标,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进程中, 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的考验从来未停止过。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宏大的历史课题。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时, 中国别无选择地采取了苏联模式, 这种模式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 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基础, 但是也埋下了管理体制高度集中、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隐患。后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对“苏联模式”的利弊进行反省, 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进行初步总结后, 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想, 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伟大工程。虽然后来走了弯路, 由于“左”的思想导致“文化大革命”, 使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重大损失, 但这正说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不可能一蹴而就, 也无法一劳永逸。正是在千难万险中中国共产党保持了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和生命力, 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
改革开放是继东欧剧变之后举世关注的大事, 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关乎真理标准的思想大讨论拉开了党在思想理论上觉醒的序幕,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从“小康社会”到“和谐社会”……党在理论上不断突破, 不断创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为强国富民找到了出路, 从艰难起步到深入推进,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 从东部到中西部, 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进程势不可当。而改革迸发的活力和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 也嘉奖了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我们看到两条主线:前期是在社会主义前提下, 逐步加大资本改革的力度;后期是在继续进行私有制改革同时, 逐步强化社会主义因素。整个过程始终没有离开社会主义本质, 我们在理论上的创新为发展之路提供指引, 而发展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又反过来印证理论的科学性。几代共产党人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使我们的发展道路越加清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推进国家现代化,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从印着18位农民手印的一纸契约开始, 中国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从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方画了一个圈开始, 中国开始了面向世界的开放步伐。至今30多年过去了, 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并且发展的步伐依然强健。
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从一度濒溃的边缘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产业结构、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突破。民主法制建设深入人心。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业已形成, 行政体制改革深化, 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尤其是公民权利建设长足进步, 从主张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者权利, 到捍卫政治、环境食品安全权利, “权利意识”得到全面觉醒, 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入人心、影响社会、改变国家。文化建设蓬勃发展。30多年来随着财富的增加, 人民的文化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社会保障网正在构织, 人民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实现。今天的中国, 综合国力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国际地位越来越高, 国际影响越来越大。自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尊重。30多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仅仅只是短暂的一瞬, 但它影响和改变了许许多多中国人一生的命运和前途, 影响和改变了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当然, 今天的中国也在穿越历史的三峡, 大河奔腾却泥沙俱下, 巨大成就的背后也存在不少发展中的问题。如何看待我们的时代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做了要求:“不回避矛盾, 不掩盖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消亡和解决, 现实无非就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 关键是要把问题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去观察, 与国情对接, 与现实对表。我们已经走过了一个蓬勃发展的30多年, 还会有下一个30多年等着我们去发展, 只有坚定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思路, 才能对问题不断突围, 使国家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让人民对未来更有信心。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开辟了广阔前景
方向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向与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和现实愿望是不谋而合的。近代以来, 国人最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现实的愿望是让优秀人才可以通过自我奋斗流动上升, 让劳动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劳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提出了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生出彩的目标。进入21世纪, 党提出了两个百年目标, 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等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制定了时刻表, 立下了军令状。我们并不否认在社会主义发展初期和改革进程中走了弯路, 犯过错误, 但一个朴素的道理大家都能明白, 那就是只要方向正确并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和改良, 总有一天能够达到成功的彼岸。我们党的发展史正是在创新、探索、改进中一步步实现了理论成熟和道路自信的历史,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条道路顺应人民对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期待, 尊重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 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保障了人民主体地位, 使人民切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和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成功, 有理由让人民相信党、依靠党, 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有利于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条件。我们坚信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梦想的实现绝非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同样需要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 尤其在应对金融危机和处理国际事务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 也伴随着“中国威胁”“中国称霸”的质疑、担忧之声。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平发展, 以一以贯之的和平发展姿态获得了世界的正视。国外著名的研究中心、优秀学者、首脑政要不断深入探讨中国成功的奥秘、揭示中国发展的原因, 多方权威发声逐渐增强了世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 人类思想宝库里必有中国的一席之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改变和发展了中国, 而且正在帮助和重塑世界, “中国故事”为世界注入越来越多的正能量, 而越来越广泛的世界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利条件。
回望历史, 走出这条正确的道路来之不易。5000多年的积淀传承、170多年的深刻总结、60多年的持续探索、30多年的改革实践, 这样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 使中国道路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是历史的结论, 也是现实的必然。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让每个人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好”的历史逻辑中梦想成真。这是历史的选择, 也是人民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篇2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和标志。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坚定什么样的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内涵,揭示了当今中国文化自信的本质特征。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自信,三者密不可分。只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而不讲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错误的,也不可能立得住;只讲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而丢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也是错误的,最终也会立不住。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整体割裂开来,进行孤立的、片面的理解或解读。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在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的今天,缺乏文化自信,没有了精神独立性,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失去了精神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立不住了。
★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装点祖国的秀美河山,描绘中华民族的卓越风华,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
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制度优势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19-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经过90多年不断奋斗、创造、积累的结果,是当代中国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与优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全党要坚定制度自信,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在当代中国,制度自信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坚定制度自信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重大意义
自信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坚定制度自信,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始终保持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和现实,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形成了一个共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能够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能够明显改善,综合国力能够显著提高,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始终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正是由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才从根本制度上保证了我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因此,确保我国未来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坚定制度自信。只有更加自觉地扩大制度共识、形成制度认同,才能夯实制度根基,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2]社会主义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如此。这种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制度自信。只有坚定制度自信,一方面才能坚持和发展好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绝不动摇我国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制度根基;另一方面又能着眼发挥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巨大优势,积极主动地对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客观要求。制度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至关重要。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制度从低级到高级的更替过程。我国社会发展的历程同样如此。尤其是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实行了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转变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体制[3],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来。正是由于全党和全国人民始终怀着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才有了为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可靠的制度基础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科学依据
在我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绝不是盲目的、冲动的,而是具有深刻的实践基础、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深深植根于亿万人民一往无前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的伟大创造,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依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生机和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我们完全有理由坚定这样的制度自信。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无产阶级政党要坚持不断革命,直到实现人类社会制度的最后形式——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贯立场和基本原则,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又倡导多党合作、民族自治、群众自治,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体系,为实现人类社会制度的最后形式做了先期探索和制度准备。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运用和发展,是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顺应时代发展进步要求,体现人民共同愿望的制度体系,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
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符合人类文明多样性。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世界各国由于各自的历史文化、基本国情和发展模式不同,在社会制度安排上必然有很大不同。对于世界上的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我们都应该给予充分尊重,使之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承认人类文明多样性、尊重各民族自己的选择的必然要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类文明多样性的规律。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本途径
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色和制度优势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必须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加自觉地推进制度创新,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
1.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和实质。这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有机统一体,具体地说包括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1]。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和实质,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决不照搬西方制度模式。
2.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优势。这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体现在历史发展规律的深邃视野中,体现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层动因中,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变革完善的深刻逻辑中。概括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协调国家机关高效运转、保持党和国家活力的政治优势;具有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力量,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思想优势;具有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经济优势;具有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优势;具有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的体制优势。最近几年,我们党和国家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成功办妥了奥运会、世博会等一系列好事、喜事,从容应对了汶川地震、世界金融危机等一系列急事、难事,都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些巨大优势。
3.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这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开放的、发展的,不是封闭的、僵化的。坚定制度自信,并不意味着“孤芳自赏”。相反,制度自信更体现在对制度的创新和完善上,体现在对人类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和追求上。当然,制度创新和发展绝不是动摇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而是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特色。要更加自觉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积极稳妥而又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努力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篇4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总结,积淀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中国化理论成果,成功开创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的提法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首次出现,直到党的十八大仍在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和凝练经验的独特道路。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开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通过一系列过渡形式和平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促进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并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许多有益的重要探索。
“我们现在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世界局势,形成了 “邓小平理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和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领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 世纪。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以 “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推进各方面创新,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特的优越性。
新时期以习近平为新一届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以大国思维运筹大国策略,自信沉稳而大气的大国形象,顺势谋事,以 “四个全面”全面统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时期,更加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明显的体现和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更加推广和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的信念。习近平2014 年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借用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决心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信心。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现实依据
2.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呼唤出了巨大的发展潜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创,解决了中国亿万人民的温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 “人本理念”,释放了世界1 /5 人口的潜力,推动了生产力疾风骤雨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稳定。我国改革开放37 年间,矢志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和不断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1992 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强调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和制订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这使得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中得以持续高速增涨,据中国统计局报告,2014 年中国的人均GDP就已经达到了7485 美元,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经济的崛起受到了举世瞩目,中国经济被誉为世界经济的 “引擎”,为世界带来了巨大活力,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深刻的影响着世界格局。
2.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助推中国式发展跨上三大台阶
第一个大台阶: “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以经济实力为例,基于世界银行的数据,按汇率法计算,2000 年,中国经济占世界总量比重只有3. 8% ,2011 年为10. 4% ,到2014 年占13. 43% ,稳居世界第二位; 与美国的差距从2000 年按汇率法计算的8. 3 倍,降至2011 年的2. 06 倍。我国GDP总额从2000 年的1. 0808 万亿增长至2014 年的10. 38 万亿,累积增长率66. 4% ,年均增长率9. 78% ,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3. 9% 。美国仅为0. 21% 。
第二个大台阶: “居民收入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2011 年,人口13. 4735 亿,人均3. 51 万元,5430 美元。这十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 2% 和8. 1% 。2009—2011 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3 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 亿,比医改前增加了1. 72 亿,医保覆盖率提升到95% 以上,成为世界最大的医保网。
第三个大台阶: “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2000 年我国综合国力占世界总量比重为8. 8% ,是世界第二,到2010 年占14% ; 与美国的相对差距从2. 55 倍缩小至1. 4 倍,现在的差距更小。在国际竞争力方面,我国的全球竞争指数( GCI) 排名的上升速度超过任何国家,从2002 年的第47 位上升至如今的第28 位,进入了具有竞争力国家行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显然,我国的实践是成功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 “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我们必须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使其成为我们的信仰。”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实践中既学习借鉴外国经验又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力图走合作式、和平式、和谐式发展的全新路子,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立足基本国情、实事求是的实践探索新道路,具有强有力的现实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道路的正确性,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坚定这一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新道路的自信。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自信,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11.
[2]张可荣.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生长历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3(9).
[3]编委会.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麻海山.人类发展观念的哲学拷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篇5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更加深入学习、全面理解、透彻领会、自觉贯彻,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一、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道路自信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鲁迅曾经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人民,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对于这样一条来之不易的光辉道路,我们必须清楚来龙去脉,坚定道路自信。
1、回顾光辉历程,增强底气。
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此,党的十三大到十八大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主题词和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何而来呢?十八大报告以简明的语言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接力探索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总结历史的角度,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全面反映出这条道路的坚实基础、历史进程和实践成就,更有厚重感,更具说服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从内心深处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气。
2、明确当前方位,保持清醒。
经历党91年来的奋斗、新中国成立63年来的探索、尤其是改革开放34年来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在何处呢?十八大报告从两个方面给出了判断:一是从发展进程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报告提出,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正是基于“三个没有变”的判断,报告特别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改革发展都要
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二是从发展阶段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报告在客观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就和进程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的基础上,强调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发展进程和发展阶段两方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方位,意在提醒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既要胸怀远大理想,又要立足当前实际,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3、认清前进方向,自觉担当。
在回顾光辉历程、明确当前方位后,应该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通向何方?对此,报告从三个层面给出明确回答:一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总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确立“两个百年目标”:在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三是确立“两个全面”的目标: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主要包括五项新要求、两个翻一番的新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主要包括加快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制度、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生态文明制度五大体制建设目标。
目标就是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就是要认清前进方向,勇立时代潮头,勇担历史重任,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二、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理论自信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深刻领会这个理论体系,是坚定理论自信的前提和基础。
1、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个理论体系:其一,内涵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三者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而展开,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完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飞跃的伟大成果。其二,特色鲜明。这个理论体系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其三,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一脉相承体现在三者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都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线,都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在理论主题、思想基础、政治理想、根本立场上一以贯之。与时俱进体现在三者用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不同时期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特别需要明确的是,科学发展观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表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这个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其一,这个理论体系已经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新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
一系列新的历史成就,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三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靠的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实践表明,正是因为有这个理论体系的正确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其二,这个理论体系必将指引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行动指南。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按照十八大要求,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更加自觉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二是要全面把握“三总”要求。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握了“三总”要求,就领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三是要牢牢把握“八个必须坚持”的新要求。“八个必须坚持”从依靠力量、根本任务、必由之路、内在要求、根本原则、本质属性、必然选择、领导核心八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新的理论概括,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布局。“八个必须坚持”积极回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当前工作的根本遵循,是发展进步的正确指引。我们不仅要在实践层面抓好贯彻落实,而且要在理论层面使之成为全党全民的共同信念,成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强大力量。
三、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制度自信
十八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三大根本成就之一提出来,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这是从总结经验和发挥作用的角度,对这个制度作出的科学总结和充分肯定,其要旨就在于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
1、这个制度特色鲜明,必须自豪自信地看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特色鲜明。一是符合国情,切合实际。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切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际,选择符合我国国情、适合现实需要、充满生机活力的制度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二是保障民主,体现集中。在政治层面,通过制度设计,体现党的领导地位,体现国家政权性质,坚持国家和基层两个层面民主制度的有机结合,既确保人民民主权利,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又体现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意志。三是提高效率,注重公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保障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贯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四是激发活力,规范秩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促进共同富裕,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同时,通过各种制度规范五大建设秩序,保障社会安定团结,保障经济快速发展,保障文化发展繁荣,保障生态永续发展,保障党的先进纯洁。对于这样一套符合国情、切实有效的制度体系,我们应该引以为豪,充满自信。
2、这个制度优势明显,必须毫不犹疑地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应该看到,正是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全国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国力大大增强,集中力量办大事,突出民生办好事,有效应对攻难事,充分体现了这个制度的独特优势,极大彰显了这个制度的强大生命力。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坚持这个制度。
3、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这个制度还要继续丰富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务实管用的,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要继续丰富和发展,不断提到新高度,开拓新局面,创造新辉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我们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不断完善现有制度,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逐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篇6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建立在社会历史发展逻辑基础之上的,是对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现实、由一元模式到中国特色的转变而做出的自我发展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依赖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支撑,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理论支撑;实践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发展逻辑
(一)社会主义由空想幻境到科学蓝图的转变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从来都不缺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中不乏各种奇思妙想和虚幻认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基于对资本主义现实制度的不满,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但他们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虽然空想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但是它本身却是极为宝贵的材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社会主义由理论形态到现实制度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走向,它以其科学的理论向世人讲述了一个道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遗憾的是,直到马克思、恩格斯相继离世,他们也没有看到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历史的重任落到了列宁身上。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列宁敏锐地指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实践中,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三)社会主义由一元模式到中国特色的转变
列宁的过早离世使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设想没有机会得到实施。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政治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并在社会主义各国推行,苏联模式遂成为社会主义各国发展必须遵守的一元化模式。在我国建设之初,党的领导人使用了这种模式,在初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模式的弊端也制约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革创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终于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设想
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现在,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这期间伴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跌宕起伏、兴衰荣辱,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无疑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最近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最终的目的是要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充满信心,他们相信无产阶级通过武装斗争是能够夺取政权的。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构建
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列宁在国家政治制度建设上改变了直接民主制的设想,转向间接民主制,并逐步形成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权力高度集中、一党执政的领导体制;在经济制度方面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执政之后,这些制度逐步形成了以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为特点的斯大林模式。尽管这种模式存在弊端,但它在苏联建设的相当长时间内发挥了强大的动员优势,使苏联由欧洲的一个落后国家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
(三)毛泽东、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初级阶段的任务基本完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执政体制也基本形成。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新局面。邓小平始终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社会主义充满制度自信。他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建设理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等,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实践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民主政治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民主政治实践源于我国民主政治制度运行的稳定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集中一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它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其制度实践的优越性体现在其有效地保障了稳定和谐的民族关系,实现了最广泛、最直接的民主实践。历史和实践证明了各项基本政治制度的科学性及正确性,因此,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全党以及人民群众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经济发展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经济发展实践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高效性和优越性。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既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又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下,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并取得了瞩目成就。为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势,我国逐步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更使我们坚定不移地树立起基本经济制度自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群众认同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篇7
1自信之基础——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大报告更加明确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比于十七大报告中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阐述, 增加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根据我国实际国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而道路自信正是在道路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形成的。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
(1) 顺应历史发展之潮流的时代性。
任何发展道路都离不开历史发展的潮流, 历史在不断地发展, 道路也在不断地前进,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道路才能走的更远。同时, 道路也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因为它是对于时代交往实践、时代的社会生活、生产状况的客观反映, 要体现时代发展的特征, 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 触及时代面临的问题。“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证明, 凡是比较正确地认识国情并深刻理解所处时代的特点, 就能实事求是地制定出切合客观需要的战略方针, 并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反之, 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一样, 正因为具备了顺应历史潮流的时代性特征, 才能坚定道路自信不断前进。
(2)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特色性。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 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 不同民族和国家面临共同的时代问题, 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共同的时代主题。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反映全球化的时代背景, 反映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但同时也不能完全消融掉民族的差异和特色。发展道路是一个国家民族在时代背景、民族文化与时代实践相结合的背景下选择的, 由于不同民族之间存在发展水平、历史传统以及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的不同, 同一时代的不同民族和国家也会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 所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具有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特色性。
(3) 立足国情着眼未来的科学实践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上的表现形态, 因此需要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找到符合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正确道路。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都经历了寻找正确道路的艰难过程。无论是旧中国的革命斗争, 还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 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 都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从未遇到过的新课题。我们没有现成答案, 因此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只能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 立足国情着眼未来, 在科学实践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自信之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理论、创新实践和历史主体
(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理论依据——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道路无科学理论的指引则显盲目。马克思1843年9月在写给阿尔诺德·卢格的信中讲到工人运动内部的思想混乱时说:“看来内部的困难几乎比外部的障碍更严重。虽然对于‘从何处来’这个问题没有什么疑问, 但是对于‘往何处去’这个问题却很模糊。”马克思的意思很明确, 由于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因而在道路选择的问题上陷入思想和行动的混乱。因此, 探寻和解决道路“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问题, 就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 使社会实践能够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向前推进, 选择能够到达目的地的正确道路。
从党的奋斗历程看, 道路的选择和前进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 而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 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再到科学发展观,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党的理论发展不断开拓创新, 开启新的道路征程。显而易见,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科学引导和精神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马克思主义会随着新的实践要求而得到深化和提高, 这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科学而成熟的理论准备, 因此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的理论依据。
(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现实依据——创新的社会主义实践。
纵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 这一科学先进的思想理论成果不是从书斋中产生的, 而是在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互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同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不是仅在思想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更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时代特征和创新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性实践, 而实践又证明了选择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从“文化大革命”走出来的中国, 是继续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老路, 还是走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邪路, 还是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路, 这是走什么道路、道路向何处去的历史抉择。最终, 在创新的社会主义实践中, 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探索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坚持改革开放, 促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建设, 在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使中国走上了蓬勃发展的新路, 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 这成为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现实依据。
(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主体依据——党的领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统一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关键;唯物史观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历史实践的主体, 因此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则是道路自信的最广泛而深厚根基。
中国的历史表明,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群众找到国家和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 并且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之路。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可以看到, 在党的领导下, 我们民族复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因此我们可以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中国共产党有能力保证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不动摇, 有能力组织起广大人民群众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向繁荣富强、幸福安康的光明之路, 人民群众愿意为其贡献自己的力量, 也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 因此坚定道路自信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3自信之使命——沉着应对挑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 坚定道路自信, 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 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 全面把握机遇, 沉着应对挑战, 赢得主动, 赢得优势, 赢得未来。同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因此能否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 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加大工作力度, 推进改革发展的步伐, 从而畅通实现途径。
联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国内外形势, 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极大的挑战和考验:一方面是“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国际舆论此起彼伏, 中国同美国等大国在贸易、汇率等问题上磨擦不断, 中国周边的朝鲜半岛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接踵而至;另一方面是国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建设滞后、群体性矛盾冲突不断等问题, 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为迫切、难度更大。面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 关键是要正确认识挑战中所包含的机遇,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我们的信心。坚定道路自信, 善于运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在应对挑战中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
(2) 坚定道路自信,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它从一开始就拒绝自我封闭, 而是积极借鉴吸纳当代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因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进步因素之大成, 因而有着占据历史制高点的自信。我们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 担负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使命。
坚定道路自信,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不走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不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十八大报告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原因就在于“封闭僵化的老路”故步自封, 有悖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改旗易帜的邪路”盲目西化, 不符合中国国情民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根本指向, 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基本目标, 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追求, 因而具有政治感召力、社会凝聚力和价值导向力。因此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义不容辞的使命。
在历史浪潮中无数仁人志士对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进行过艰辛的探索, 最终唯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创造性地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同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一致的。但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审视现在, 全党同志必须牢记, 道路决定命运, 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因此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发展前进, 就要始终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 不为任何困难和风险所惧, 不为任何杂音和噪音所扰, 扎扎实实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10) .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11) .
[3]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小平理论专题讲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2-3.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7) .
[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篇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个方面都起重要作用, 所以必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笔者认为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至少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建立在现代人文理性基础上的,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文化;其次是全球性的、融合性的文化。一是融合现代物质和技术文明, 二是融合东西方优秀人文主义传统的文化, 融合包括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在内的其他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其特征, 就无法自觉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特征为;科学性、群众性、时代性、民主性和开放性。
二、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借鉴外来文化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新形势下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化自觉是我们对构成全球文化体系的基本态度, 它的内涵是不同文化和而不同, 互相尊重;文化自信是对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保守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正面回应, 它的内涵是正视传统, 面向未来[1]。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既不能割断历史, 也不能与其他民族文化隔绝。即一种先进文化要得到健康发展, 必须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而处理这两个关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创新过程中继承本国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唯有处理好这两个关系, 才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良性的发展机制。
(一)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用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时代精神对其进行严格审慎的过滤与选择,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行为准则和人格特征, 以“和”为主题, 探索构筑现代化和谐社会的精神要素。例如: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兼容胸怀;以德治国、修身为乐的重德精神;重人轻神、人贵物贱的人文精神;穷则思变、变法图强的创新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勤劳俭朴、诚实守信的处世美德, 等等。所有这些, 经过改造就可以融铸到时代精神中去, 成为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 我们也必须看到, 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并不是截然两分的, 它们往往相互缠绕、互相依附, 我们应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如, 中国人的一些传统美德正在为外国经营者所注意, 并且加以利用;而我国一些人却将其认为腐朽而抛弃。“老实是无用的别名”是鲁迅对封建社会的讽刺, 现在则成为我们当中一些人的信条。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保守思想在社会生活中仍时常凸现, 如:我国的一些人才往往是在外国发现以后才引起国内重视;考试和选拔机制, 使学生禁锢在死记硬背现成的教条中, 将其思维开发的黄金时间全部占去。最近外国有人坦言:“中国出不了爱因斯坦”, 正是对我们一些守旧行为的鞭挞。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 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我们不彻底改掉传统文化中的保守因素, 新的复兴, 谈何容易![2]
(二) 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
“文化自信”当以“文化自觉”为基础和前提。不然, 就会显得盲目、矫情和不得要领。文化自信心的重建, 离不开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真切体察和深刻反思, 在世界文明古国中,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相对较完备、更精、最持久。身处全球化时代, 传承和光大、弘扬中国文化, 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焉。当然, “传统”是发展和流变的概念, 不仅涵盖晚清以前的“传统文化”, 也包括近代以来国人追求“现代性”的传统, 更包括新中国六十年, 尤其是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思想资源。倘若我们的文化自信只停留在对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回忆和对古代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显摆, 那么, 外国人恐怕也就只能从“功夫”一词来认识汉语, 从李小龙来认识中国人, 而中国恐怕也还是一尊易碎的瓷器。[3]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绝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文化。随着对外开放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我们在研究和吸收外来文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外来文化是除本国本民族文化之外, 一切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 主要指现当代西方文化。文化的全球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坚持改革开放,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借鉴和吸收先进的世界性文化, 是积极参与和推进全球化进程, 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借鉴和吸收外部文化不能全盘西化, 要经过严格过滤, 筛选那种有利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具有全球意义的先进文化, 这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推卸的使命。外来文化同传统文化一样都是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 同样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不能采取一概拒斥的态度, 也不能搞拿来主义, 应该有选择地吸收,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我们要使先进的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只能选择那种与我国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社会主义本质相一致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内容和形式, 通过本土化的过程, 使二者达到协调与融洽, 促进本土文化的升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时指出:“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 历史不同, 所处的环境不同, 左邻右舍不同, 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 但是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之初, 有人对书本理论和别国经验采取拿来主义, 不顾中国实际, 生搬硬套, 结果造成了中国革命的巨大损失。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 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指导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坚持改革开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本土化即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都是科学地借鉴外来文化的典范。[4]
在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 多元化与全球化两种趋势并存不是暂时的, 而是长久的。二者之间的矛盾不仅不会阻碍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而且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动力。但是, 我们在处理“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中, 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通过科学的借鉴使二者辩证统一, 使我们的文化成为具有世界性、时代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大胆吸收符合我国国情的一切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构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此外, 还应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方面来说,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从社会方面来说,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从人们自身方面来说,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5]
摘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十八大精神的一个亮点。胡锦涛提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因此, 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国内的文化建设问题, 一个重要的任务, 是要在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进一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努力把中国从一个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继承,引进,创新,自觉与自信
参考文献
[1]张利丽.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3) .
[2]杨学辉.浅议先进文化建设中的继承、引进与创新[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06, (1) .
[3]酱香老范.文化的自觉与自信[J].当代社科视野, 2010, (4) .
[4]范玉茹、李玉杰.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篇9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报告,道路自信,基础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 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一个政党带领人民走什么样的路, 绝不能随心所欲, 否则, 国家民族必定遭折腾, 人民必定受祸害。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振兴国家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 践行着带领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庄严承诺, 历尽艰辛、吃尽了苦头, 才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是沉重的历史代价换来的、是人民对党的不离不弃换来的、是党对人民的高度负责换来的,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就是坚定对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人民的自信、对自己的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自信、对自己的执政能力的自信。所以, 道路自信之所以能坚定, 基础是牢固的。
一、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是道路自信的最深厚根基
党的十八大报告总结十年来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之一, 就是依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一个政党不管选择什么道路, 如果人民不支持、不跟着走, 就是没路可走, 这个政党也就该下台了。
广泛、深厚的人民群众基础对坚定道路自信有着两个显著的优势:一是我们有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把一切有志于振兴中华的社会力量, 包括有党派人士与无党派人士、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先富者与后富者等, 都团结和凝聚在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伟大旗帜下, 进一步动员和组织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二是民族团结、政治安定、国内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广大人民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积极投身于这一伟大的事业中, 这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的根本保证,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中, 与人民结下了血肉联系、鱼水之情。中国共产党人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向繁荣富强、幸福安康的光明之路, 这条道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历程中, 把国家一步步引向繁荣富强, 把人民一步步引向小康社会, 人民享受到了极大的实惠, 打下了广泛、深厚的人民群众基础。要开拓未来, 我们首先面对改革和发展必须攻坚克难的问题, 需要紧紧依靠人民, 尊重广大人民的意愿, 今后的改革, 到底要改什么、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 都要听一听群众的呼声, 看一看群众的诉求, 有了人民的支持, 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才会真正树立自信心。
二、对国情的正确判断是道路自信的基本依据
任何国家的发展都要以本国的基本国情为根据, 基本国情是国家发展的依据和出发点, 是否从基本国情出发, 决定着大政方针的正确与否。基本国情包括有利和不利因素, 对其需要加以辩证的分析和准确把握, 最大限度增大有利因素和减少不利因素, 扬长辟短, 道路自信才会坚定。
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已取得了巨大成就, 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 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我国仍然处于“三个没有变”的阶段:即我国基本国情没有变;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大好机遇和严峻挑战的条件下,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 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牢牢把握我国发展前进的正确方向。
经过这些年的探索,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已经比较清楚了, 目前, 我们党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的认识找到了规律。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 既吸收借鉴别国有益的做法为我所用, 又不照搬照抄别国的方法, 不盲从别国的路子, 始终坚持以我为主, 这就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的道路。这是一条康庄大道, 只要坚定不移地按照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方法走下去, 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的幸福富裕生活等目标都一定会顺利达到, 道路自信的信念就会不断坚定。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是道路自信的合理合法性基础
凡是合理的都应该是符合规律、符合必然性的;凡是合法的都应该是符合国情、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这是我们科学评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定位是否合理合法的重要标准, 如果证明认识定位是合理合法的, 那么, 这同时也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合法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之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突出表现, 这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这就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高度的合理性。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其他一切社会的最具优越性的本质特征, 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 是对广大人民追求社会和谐、公平公正的愿望和要求的反映, 这就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高度的合法性。
十八大报告强调的两条道路不能走, 即“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原因就在于“封闭僵化的老路”没有开放眼光, 固步自封, 有悖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其合理性依据不足;而“改旗易帜的邪路”所代表的是少数人的利益而不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是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裕而不是共同富裕的道路, 不符合中国国情民情, 其合法性依据也不足。邓小平认为: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 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如果搞资本主义, 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 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如果搞两极分化, 情况就不同了, 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 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 就可能出乱子。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 要求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必须妥善解决好分配问题, 防止和避免两极分化, 真正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就为我们树立道路自信打下了牢固的合理合法性基础。
四、系统、科学、与时俱进的理论是道路自信的精神支撑
道路无科学理论指引则盲。凡是实践的盲目性、方向性错误, 无一例外都是理论出了问题所导致。党的十八大报告总结十年来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之一, 就是依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这里把基本理论摆在突出位置。从党的奋斗历程看, 事业成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 而马克思主义经过中国的实践, 又不断得到创新发展、更加具有中国特色、更加适合中国国情、更加显示出勃勃生机。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再到科学发展观, 我们党的理论发展创新延续不断, 科学而成熟的理论, 为实践方向的正确和未来事业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精神支撑。
这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地位, 对于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个国家和民族要保持永续的发展, 就不能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任务, 都相应地需要适合这个时代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 之所以能顺利承接并开启新征程, 是因为都适合自己的时代。科学发展观的新定位说明了党的创新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新的实践要求而得到深化和提高, 也体现了我们党对长远发展所作出的理论定位, 说明我们党对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备了科学、成熟的理论准备。
五、历史铸就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地位是道路自信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统一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 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人民的必然选择。自1840年以来, 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 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就从未停止。自从1921年以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又成功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 中国革命形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在历史的进程中, 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开创社会主义新中国,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之路, 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和自强的领导核心。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 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强大, 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民族复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展示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篇10
一、解读“跨越”理论为什么存在逻辑困境
19世纪70年代末, 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俄国社会未来命运时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 认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俄国可以在农村原始公有制公社的基础上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成为新社会的增长点。1894年, 恩格斯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中提到:“这不仅适用于俄国, 而且适用于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发展阶段的一切国家。”[1]由此有人认为恩格斯把“跨越”理论的主体从俄国农村公社扩展至资本主义以前阶段的一切国家, 沿着这个逻辑, 意味着“跨越”理论由最初针对特殊社会现象的命题被理解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理论, 这个认识上的转变, 就造成了“跨越”理论与“五形态”理论直接对话的局面。
事实上恩格斯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中的论述只是强调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决条件, 他指出, 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由目前还是资本主义的西方做出榜样和积极支持。只有当资本主义经济在自己故乡和在它达到繁荣昌盛的国家里被战胜的时候, 只有当落后国家从这个实例中看到‘这是怎么回事’, 看到怎样把现代工业的生产力作为社会财产来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时候——只有到那个时候, 这些落后国家才能走上这种缩短的发展过程的道路。然而那时它们的成功则是有保证的”。[2]应该说, 恩格斯确实把一个特例 (俄国农村公社) 未来发展问题上升到具有一般意义的所有落后国家的未来发展问题来思考, 但这不是“跨越”理论本身由具体的存在形式变成普遍的抽象存在形式的理由。恩格斯很清楚, 落后国家到底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不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问题, “跨越”对任何落后国家来说都只是一种可能, 一种选择, 不是一种必然, 一种规律, 或者说, 在基本条件合适下, “跨越”是一种符合逻辑的道路选择, 但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规律。甚至对俄国社会未来命运, 恩格斯一直持有理性、审慎的态度。“如果……我们在自己的经济发展中走得更快些, 如果我们在10年或20年以前能够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那么, 俄国也许还来得及避开它自己向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3]正因为如此, 在恩格斯那里, “跨越”理论仍然是一个直接立足社会实践并指向具体问题的理论 (与马克思是一致的) , 只是适用的主体具有普遍性而已。这与“五形态”理论有本质区别, “五形态”理论从适用主体到基本逻辑规定都具有普遍意义。可以说, “五形态”理论与“跨越”理论类似于中药一般治病原理与具体药方之间的关系, 前者是抽象的共性, 是从具体药方的内在逻辑中抽象出来的, 而后者虽然对所有相同相近的病人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治病作用, 但它本身是具体的存在, 是一个一个具体的简单归类的结果。
但在很多学者解读“跨越”理论时, 都自然而然地把“五形态”理论作为“跨越”理论的标准参照尺度, 即作为“统一性”模式来解读“跨越”理论是否成立、如何成立的理由, 这是不妥当的。首先, 将“五形态”理论视为社会普遍规律就值得商榷。马克思本人提出来的五种社会形态, 实际上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亚细亚社会, 普遍公认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是其初级阶段) 依次更替理论是他人 (一般认为是斯大林时期的教科书) 从马克思论述“两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逻辑中的理论推出的结果, 是合乎逻辑的“嵌入”, 正是这种看似恰当的“嵌入”, 就把“两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这种纯粹的抽象逻辑规定转换为社会形态依次更替这种直接规定社会实际演变过程的具体逻辑规定, 由此造成一种误解, 似乎社会形态依次更替规律适用于任何具体的民族、社会的历史进程, 从而产生历史进步的僵化、教条思想认识。这是错误的, 所谓的“五形态”理论, 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仅限于“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下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一般性逻辑规定, 并不否定或者并不规制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独特的发展道路。
其次, 一旦与“五形态”理论直接对话, “跨越”理论就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五形态”理论是在生产力作用下, 推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由此推动历史进步。而“跨越”理论强调的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避开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之后, 可以通过世界历史 (国际交往) 借助其他经济较为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来补偿这一不足, 从而成功实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这“不仅具有可能性, 而且有其现实性。其现实性就在于世界普遍交往的形成”。[4]生产力从本质上看, 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能力, 它自身有一个日积月累、逐步发展提高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个过程既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不是随意跨越式、跳跃式发展的。如果首先进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更替, 反过来再利用国际交往方式补偿生产力不足, 类似于先盖楼顶, 然后建楼基一样, 在逻辑上就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经济基础进而决定上层建筑原则, 如果在实践中得不到其他经济较为发达国家的生产力的补偿, 意味着先期的社会形态跨越就失去了经济支撑, 而面临失败的命运, 那么“跨越”理论不仅不具有科学性, 还会成为一场误导或者骗局。“如果资本主义制度的俄国崇拜者要否认这种进化的理论上的可能性, 那我要向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俄国为了采用机器、轮船、铁路等等, 难道一定要像西方那样, 先经过一段很长的机器工业的孕育期吗?同时也请他们给我说明:他们怎么能够把西方需要几个世纪才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交换机构 (银行、信用公司等等) 一下子就引进到自己这里来呢?”[5]所以, 以“五形态”理论为参照物解读“跨越”理论 (二者都在抽象的逻辑层面上说明问题) 是说不通的。
另外, 如果西方资本主义本身也未达到超越自我的生产力水平, 如何借助它们提供的生产力水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中来?“退一步讲, 即使落后国家能够完全吸收利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物质技术, 也还是不能跨越卡夫丁峡谷, 而只能进入卡夫丁峡谷。试想, 一个自身还处在社会主义阶段以前的国家却能够帮助其他国家进入各方面发展水平更高的社会主义阶段, 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逻辑上都是讲不通的。”[6]恩格斯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中也指出:“要处在较低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社会来解决只是处在高得多的发展阶段的社会才产生了的和才能产生的问题和冲突, 这在历史上是不可能的。”[7]这里隐含着一个悖论:如果西方资本主义已经达到超越自我的生产力水平, 意味着它很快就长入到社会主义社会中来, 东方经济文化落后的民族或者前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得到西方社会主义国家的直接帮助, 正如苏联帮助新中国一样, 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种情况下, “跨越”理论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反过来, 如果西方资本主义尚未达到超越自我的生产力水平, 前资本主义国家如何借助自身尚未达到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西方生产力水平实现“跨越”呢?
实际上, “五形态”理论与“跨越”理论是在两个层面上分别在场, 不能直接对话。“历史规律不是一般性质的社会规律, 它不是在现实的历史实际进程这一层面上直接制约人们的实践活动, 而是在其背后以不可移易的历史必然性贯穿下去, 并规定出整个历史运动的逻辑图景。”[8]“五形态”理论中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是历史规律, 不直接制约历史实际进程, 因此, 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具体发展道路则应该由“跨越”理论来解释。
二、“跨越”理论的合规律性
“跨越”理论不是从抽象的理论逻辑角度看问题, 而是从具体的实践逻辑角度看问题, 它从一个民族自身的历史和所处的时代角度看问题, 承认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具体历史发展过程的特殊性, 并为这种特殊性提供理论支持。但它是不是违反了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客观要求, 或具体地说, 违反了“五形态”理论?
社会发展普遍规律是统一的, 但其具体实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马克思说:“极为相似的事情, 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 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 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但是, 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万能钥匙, 那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目的的, 这种历史哲学理论的最大长处就在于它是超历史的。”[9]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 社会历史发展逻辑演变绝不是一个结构单一的“线性”过程, 而是一个层次繁多的“非线性”运动过程, 如果单纯地用线性历史进步逻辑直接解读历史实际发展进程, 会发现是行不通的, 因为“真实的历史发展图景时常以倒退、曲折、跨越的方式展现出来”。[10]如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 曾经有很多次引起历史大倒退的事件, 西晋时期八王之乱、隋末农民大起义、唐朝的安史之乱、元初与清初对中原地区生产力的破坏等等, 引起历史重大倒退是非常明显的。所以, 我们必须辩证地审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包含的普遍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通过各个具体民族的多样性发展模式展现出来, 可以说, 多样性的发展道路是普遍的社会发展规律的载体, 普遍的社会发展规律是多样性的发展道路的内在逻辑规定。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之处就在于:考察历史规律时不能忽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能动作用及其历史地位, 社会发展规律不是游离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自在的规律, 而是生成并作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其具有前提性的作用。社会发展规律自身的逻辑规定性虽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其实现方式却以人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发展水平为转移, 包含着主体的实践活动的能动选择性。正是如此, 才使得社会发展规律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中呈现出多样性特点。马克思总结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只完成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变过程, 如何从抽象回归到具体中来, 只有通过各民族不同的发展道路才能得到展现。“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11], 抽象的社会发展规律一旦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分离, 变成纯粹的自我存在, 就会变成死板的教条主义。综观人类发展史, 没有哪个国家和民族是严格按照“五形态”理论所描述的一般逻辑演变发展起来的, 如, 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主义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就直接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 而且成功地发展起来。严格意义上讲, 苏联社会主义也不是建立在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 并且在70余年历程中取得过辉煌的成绩。我国也绕过了资本主义历史发展阶段, 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搞得生机勃勃。更进一步说, 社会主义具体形态本身也是多样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其中一种具体实现形式。
另外, 历史是多样性世界的历史, 各民族和国家通过普遍交往相互作用, 这在客观上也会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论断, 看到了人类历史转变大趋势:“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 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 普遍交往使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12]缘于人类普遍交往的发展, 那种地方的、狭隘的闭关自守状态被打破了, 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 “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 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 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3]世界历史格局的形成使得原本局限在各民族之内的交往变成全球范围内的普遍交往, 打破了各个民族和国家自发的、线性的演进过程, 将一切民族和国家都纳入世界的整体系统中, 确立起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非线性的演进过程, 给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空间, 使“跨越”发展成为可能。
中国没经历过资本主义阶段而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验证。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 也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 从而呈现出社会发展规律普遍性特征, 但由于中国自身特殊的国情及其特定历史发展条件, 必然使中国社会具体发展方式具有多样性特点。资本主义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对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是不容否认的, 也是不能回避的, 中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按着新的社会制度推动历史进步, 但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起来的生产力不可跨越而行, 这是需要迎面而上的。但中国社会主义毕竟处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兴盛发展起来之后, 所以, 是亲自经历还是通过吸收它、利用它, 又是可以选择的。中国共产党从本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式“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但积极吸收利用西方所创造的文明成果, 创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成就, 充分说明了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与各民族具体发展道路的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因此, “跨越”理论所强调的社会发展具体方式的特殊性, 即承认具体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与社会发展规律所强调的普遍性是辩证统一的, 二者是内在逻辑规定与外在表征的关系, “跨越”理论与“五形态”理论分别在两个逻辑平台上说明问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跨越”理论说明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发展道路选择, 这不仅不违反社会发展规律, 而且是其表现形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成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可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恰恰源于对马克思“跨越”理论的传承与创新。
辩证地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源于两种“继承与超越”:对传统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原则和历史经验的继承与超越, 对世界资本主义优秀文明成果的继承与超越, 因继承而有了发展的根据与方向, 因超越而有了发展的成就与自信。
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 中国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立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社会主义制度, 这是我国社会形态避开资本主义历史发展阶段的标志。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出之处不在于“建立”, 而在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建设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 包含着两个层面价值诉求:一是社会主义道路, 一个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过去, 我国长期照搬苏联模式, 突出强调政治动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动力作用而忽视生产力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 导致了“大跃进”和“文革”等失误, “如果说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有缺点, 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14]这实际上是一个忽视生产力发展规律而单面性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诉求的发展道路, 结果由于生产力没有发展起来, 社会主义本质没有体现出来, 单面性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诉求也没有取得实际成效。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则在尊重生产力发展规律基础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在先富原则基础上追求共富原则, 在市场竞争基础上追求公平公正, 使得社会主义价值诉求有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因而, 走出一条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人们关于生产力的发展, 有两种思维定式:一是生产力的发展是在继承上一代生产力的基础上发展的;二是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是不能跨越的。实际上, “继承”和“自然历史过程”是生产力在封闭条件下的发展,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 是在世界市场的环境下, 开放式的发展, 是在党的领导下, 自觉地通过改革开放, 基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借鉴吸收资本主义的积极优秀成果, 进行的“跨越”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由贫困到基本解决温饱再到今天追求全面小康目标, 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正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借助制度创新、技术革新, 动员起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实现生产力快速发展, 才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畅、宽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不同, 它不是从发达资本主义母体中“自然分娩”出来的, 而是脱胎于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母体之中, 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两个历史阶段发展而来, 这种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成演进的起始阶段, 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需要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成长过程, 所以,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长过程中, 相应的生产关系也会适应落后的生产力, 生产力在发展,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也在成熟, 相应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会日臻完善。这个过程恰恰是对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规律的科学诠释, 那种片面强调只有资本主义制度才适应落后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只适应高水平生产力的观点是一种教条主义观点, 因为它看不到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有一个孕育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真理 篇11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如今距邓小平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过去25个年头了,改革开放也度过了29年不平凡的岁月,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和道路,始终伴随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这29年来,有过争论,有过彷徨,有过曲折,但我们一路走来,始终没有退缩。
1987年十三大的题目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992年十四大的题目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7年十五大的题目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2002年十六大的题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7年十七大的题目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从十三大开始,每一次代表大会的主题报告题目,一以贯之,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又不是简单的重申,每一次代表大会都有新的内容增加进去:
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概括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十四大概括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确定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模式;十五大将理论定名为邓小平理论,提出了党的基本纲领;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十七大最显著的特点,是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为什么要鲜明地打出旗帜
鲜明地打出旗帜,明确地指出道路,意义重大。我们这样一个拥有7300万党员的党,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国家,将人们的力量凝聚起来非常重要。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是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伟大旗帜。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广泛认同的旗帜。
长期以来,受“左”的思想干扰,我们曾经走过不少弯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表明,每当我们拘泥于教条,我们的事业就会停顿和倒退,党和国家就会蒙受巨大损失,人民就会遭遇痛苦;每当我们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我们的事业就蒸蒸日上,人民就会得到福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9年,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1980年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才7200亿元,到2006年GDP已突破21万亿元,增长了几十倍。有关方面估计,2007年我们的GDP将达到23万亿元,人民的生活得到普遍改善,综合国力大幅增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的真理,谁也动摇和改变不了。29年经济的快速增长,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找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容易的,将这个理论运用于中国,形成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理论更不容易。我们为此付出过很大的代价。
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我们需要思想解放。我们已突破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某些具体论断和观点,如认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就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将被消除的论断;我们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果断地抛弃了穷社会主义,而追求人民的共同富裕。没有这些思想上理论上的突破,很难想象我们的改革能够不断推进和深化。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改革开放中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有人将其简单地归咎于市场经济体制,以为回到计划经济体制才可以解决问题。事实上,真正的解决之道是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回到过去没有任何出路。由此可见,传统的僵化思维、“左”的思想仍在不时地干扰我们的事业,解放思想,廓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很有必要。
胡锦涛同志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所作的最重要的总结。
为什么要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七大将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创立的理论,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既互有联系,又自成体系,都对实践起着指导作用。但这些理论都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都是这个主题的展开,都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更高的层次看,这些理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恰当的理论名称。
这个名称反映了历史特点。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创立了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个理论反映了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各自的特点。
这个理论名称同我们的基本实践相一致,便于人民群众理解。
这个理论名称有很大的包容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进程,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的理论还会有重要的创新,这些创新的理论都可以包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回顾历史,我们在社會主义的历史长河中航行,还处在起步阶段,今后的路程还很长。洞观现实,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面临着不少困难。放眼未来,只要我们坚持旗帜和道路,振兴中华指日可待。这是改革开放29年的经验总结,也必将为未来的实践所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经济特色 篇12
一、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从马克思主义创立之日起, 它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就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但他们并没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列宁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提出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 并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坚持了这一“生产力标准”原则, 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 邓小平发现虽然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改善劳动工具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现有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问题是怎么样才能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答案就是只有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不相适应的所有制、经济结构、分配方式使之符合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从而调动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所以邓小平认为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要解放生产力, 而解放生产力的关键是去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影响劳动者积极性的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更快更好地发展。
他针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科学技术和教育落后、官僚主义和家长制作风严重、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不适应以及人们对社会主义开始产生各种疑问的严峻局面, 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之路, 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使中国在三十年内取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上升, 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等, 都证明了这一伟大决策的正确性。
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重视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所有制问题。在《共产党宣言》中, 他们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 并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他们认为社会主义运动的目的就是要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来代替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所以坚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就成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是越“公”越“纯”越好呢?这是一个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定的经济制度, 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体系构成的。所谓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也就是说它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的基础。但是, 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 是首先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 是所谓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制度, 而我国非但没有经历发达的资本主义时期, 甚至没有经历过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而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跨越到了社会主义, 生产力十分落后、积贫积弱,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 经济发展不平衡, 人口多, 底子薄。这就决定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实行“一公二纯”的完全的公有制, 在建国初期, 我们曾经试图实行完全的公有制, 但事实证明, 要想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尽快地提高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们只有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 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 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 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有与生产制度相适应的特定的分配制度。而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就是按劳分配, 首先,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 消除了个人凭借生产资料获取收入乃至剥削他人的分配关系, 决定了每个社会成员不能再像私有制社会那样, 凭借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参与分配。他们能向社会提供的只是自己的劳动, 只能凭劳动获取收入。其次, 由于旧的社会分工还存在, 不同劳动者的劳动还存在着智力和体力, 先天与后天的差别, 而且劳动还仅仅是或主要是个人谋生的手段, 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这就要求实现个人收入分配上的差别。再次, 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决定了它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一方面,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水平远远高于原始氏族社会, 不能再实行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条件下不得不实行的平均主义分配;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在现阶段还没有达到可以实行按需分配的高度发达阶段。马克思在晚年所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对第一次对“按劳分配”原则进行了全面阐述, 并指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得以建立的基本理论前提之一。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对这一思想进一步加以阐发。
我国现阶段在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上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这主要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决定了多种分配制度并存。另外由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的分配制度中还规定, 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如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是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
四、通过一部分人的先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马克思指出:在新的社会制度中,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 “生产将以所有的人的富裕为目的”。所以说, 全体劳动群众的共同富裕, 这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的根本标志, 是社会主义的旗帜、灯塔, 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条件。
同时它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根本目的。
可是, 我们必须认识到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富裕, 更不是说只要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就可以马上达到共同富裕。再加上中国地广人多, 生产力发展落后, 所以要实现全国人民的同时富裕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让那些地理位置优越, 资源丰富或者说有条件致富的地方和个人, 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 实现共同富裕, 则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和结果。为避免在此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 必须正确处理先富与后富的相互关系, 把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三者统一起来。
五、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个伟大创举就是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长期以来, 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 强调它是与私有制相联系的, 与社会主义是相对立的, 并且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只能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 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作为两个平行的市场来对待。
我国在建国初期的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照搬苏联模式, 所谓苏联模式就是在斯大林时期, 形成的比较完整的计划经济理论、计划经济思想指导下的苏联的经济体制。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 限制和否定市场的作用。不可否认,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能够将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集中起来, 对于快速恢复国民经济, 在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 我们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任务的完成, 计划经济的弊端日益凸现, 并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这就使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开始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八大以及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等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 但最终没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邓小平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提出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大胆设想, 突破理论的束缚, 提出利用市场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邓小平最终认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 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 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 实现效率和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发展的一种新的历史形式, 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基础上, 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 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与邓小平时代相比, 现在的国际和国内情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却益发鲜红, 2010年世博在上海的成功举办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因此, 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迈上新台阶。
摘要: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参照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系列有关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难以千字一一论述, 因此, 本文仅就中国经济建设方面的特色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经济
参考文献
[1]叶庆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深度分析》, 人民出版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10-21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07-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07-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08-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穷07-01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09-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会10-22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哲学10-0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05-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讲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