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语感培养

2024-06-04

素质语感培养(共12篇)

素质语感培养 篇1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 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 教学方法得以改进, 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课堂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在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最为突出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那么,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践,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在与大家分享。

一、积淀语文知识, 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重要工具, 是表达思想、传达感情的重要手段。学生要想具备语言的基本功, 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做铺垫, 需要有一定的基本技能做支撑。此外, 有些中学生, 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词汇, 也有了一定的表达能力, 但是对语言的感受力尚不够敏锐。对学生语言感受力的培养, 也就是语感的培养, 也需要从字词积累入手。

字词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学生不仅可以从语文课本、字典和词典中进行积累, 还可以从大量的阅读中进行积累。语言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是流动可变的。要表达一个思想, 传达一种感情, 可能会有多种形式。而不同的形式, 也可以表达相同的思想和感情。说话、写文章往往具有个人的倾向, 需要我们认真体会, 体会其中真正的韵味, 这就需要长期的语文知识的积淀。没有积淀, 就不会有感受力。例如, 李清照《醉花阴》中的“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这句话, 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情思是读者品读、体会出来的, 而不是字典能够查到的。如果我们没有对诗句的感受能力, 没有深厚的知识积淀, 是无法感悟出来这种情思的。再如,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九个事物就是九个意象, 寄寓了作者深沉的感情,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的那种惆怅之情。如果没有长期阅读经验的积累, 仅靠词典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就很难品读出诗人的这种感情。由此可见, 阅读的内容越丰富, 知识的积累就越丰厚, 对所描写事物的感触就越深刻, 分析问题也就越透彻。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加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 培养学生对字词的感受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

二、强调诵读, 增强整体感知力

学生获得语感的途径很多, 但主要是在语文课堂上, 因此, 教师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 以有效的方法进行培养。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由此可知, 读在理解文意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 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比如, 整篇的文章教师可以去范读, 带领学生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对于重点段落, 教师要带领学生去细心品读;对于重要的字词, 要引导学生细心推敲, 从而感受语言的魅力, 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与感情。如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叙事散文, 写的是20年前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如果是一般的作者, 可能选用通俗朴实的题目, 如《回忆我的父亲》, 如果是为了增加凄切的情感, 可以选用《送别》之类的标题, 但作者却抓住父亲送别时为自己买橘子的细节, 拟定了《背影》这个标题, 让人无限联想, 回味无穷。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教师可利用朗读, 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 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如在读到描写父亲去买橘子的文字时, 教师可点拨说:“‘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 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 ‘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读训练, 既可以让学生明白语意, 也可以让学生悟到语言的情味, 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通过诵读, 学生沉浸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之中, 深深地为父爱所感动。而且, 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初中学生课外阅读量要到400万字以上, 这更加说明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三、加强言语实践, 提高表达能力

语言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触语言材料,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些语言材料。义务阶段的语言教学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它以感性为主, 这种感性又是与学生的阅读实践密切相关, 由学生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所以, 语文教学重在学生的感悟, 而不是教师的讲解。语文教学的活动是学生读写听说的实践, 是学生通过诸如诵读、演讲、作文等活动获得良好的语感。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选取文质兼美的文章, 让学生去诵读, 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妙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的语段, 让学生反复诵读, 然后模仿, 不仅要求学生模仿句式, 还要写出思想感情。此外,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 设计一些言语专项练习, 增强学生言语实践能力, 使学生逐渐写出好的句子、好的段落, 甚至是情真意切的文章。

总之, 现代社会的发展, 对公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其中, 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它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靠学生的课堂训练以及学生的语文实践。所以, 语文教师应该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适应社会的发展, 获得更好的发展。

摘要: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实践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因此,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淀语文知识, 提高字词的感受力;强调诵读, 增强整体感知力;加强言语实践, 提高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感培养,语言实践,语文素质

素质语感培养 篇2

浙江金华白龙桥高中 张炳通

内容提要: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了解字词的情味,形成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教师要设法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然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语感 揣摩 激发 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和完整性,强调随文讲解,提倡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感无论从形成过程还是从分类、构成因素等角度看,都不玄虚。揭开语感的神秘面纱,拨去语感玄虚论的迷雾,我们就能理解并深入语感培养的堂奥。

一、语感的分类

从大处看,语感可分为听感、说感、读感、写感四个系统。可从两个角度归类:听感、读感,是接受性的,不难理解;说、写,是表达性的,这里的“感”是指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从思维角度考虑,语感又可分为“直觉性语感”和“理解性语感”两类。

一个人的语感能力大致可分解为互相关联的两种判断能力:一是对语言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的正误判断能力,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气感等;二是对语言对象在内容上真伪是非与形式上美丑的判断能力,它包括思想观念,情感意志,人格状态,审美鉴赏等。

二、语感培养的意义、作用

培养学生了解字词的情味,形成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应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语感的形成,是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积累,这其中包括字词、句法、修辞、结构等语文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相关的文化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另外,还要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和敏锐的直觉思维。这样,当学生接触到“语言信息”时,就能从中觉察出语音 1 语调的正误,得到语音感;判断出语境中用词分寸是否准确贴切,得到语义感;体察出词语的感情色彩是否得体,得到语体感;句与句以及段与段之间衔接是否紧密、连贯,得到语脉感。语感素养的养成,是在不断学习、实践中历练而成的。学生一旦有了感悟能力,不仅了解文学作品中字词的意义,领略其中的含义,懂得欣赏,而且能够灵活运用。这样,他们除了在知识领域中得以扩大与加深外,同时获得美感与道德教育,这对他们的心智发展与品德修养的陶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感情的净化,是充满生机的、积极的教育。

语感培养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语文是基础性工具,基础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传统语文教学观强调的诸如文道统一,情意统一等,正是语文教学中包含的道德情操,个人品格,人生价值,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人文因素,与语感培养是一致的。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感培养和训练,是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积极扬弃。语文教学根本的第一位的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的途径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迅速领悟语言文学的能力。

当前,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感和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可见语感培养之重要。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语感训练,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感能力。”这些都强调了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学应当是学生的心灵与感觉和课文作者在言语形式中的遇合,也就是把课文言语对象化于学生的心灵与感觉,从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心理结构。

三、语感的性质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语感不仅包括语言文字表面意义的了解,深层意义的领会,更重要的是能从这些意义中品味出其中的情趣,体会其中的感受。

1、直觉性 它是一种对语言下意识的本能反映,超越了中间的分析、推断与验证的环节,靠直觉思维便能自然识别与理解别人的言语。简言之,语感的直觉性就是对言语的顿悟。比如说对于“我去看医生”这句话,谁都知道传递的是这样一个信息:“我病了,去医院叫医生诊断治疗。”不会理解为“我”去探望医生。有时一个句子读起来 感到别扭,不一定就知道毛病出在哪,只知道不顺畅,一篇文章写得很美,不一定都能条分缕析说出道道来,只知道这篇文章读来酣畅淋漓。这其中靠的就是直觉能力。

2、整体性 语感的整体性是指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意蕴。它对言语对象是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整体把握。而不是把它切分来理解。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描写林黛玉的一句“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中的“风流态度”,不能把“风流”解作“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风流韵事”,而应根据前后文把“风流态度”整体解作“言行举止所表现的风韵神态”。

3、联想性 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田园”不但解释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释作“春天的雨”,读到“初春”二字,就会有说不尽的意趣,联想到的是“新绿”、“希望”、“朝气”;读到 “暮秋”二字,则会产生某种说不尽的意味,联想到“寂寥”、“惆怅”、“失落”等。

4、情感性 语感不仅仅停留在对言语现象在语文知识正误的判断上,而且要对言语内容的真伪与言语形式的优劣作出感悟,从而引起主体情感的振荡。和主体的心灵与言语的内容产生和谐共振,感应相融;起到融情合意的效果。比如读了余光中的《乡愁》,就会产生一种深深的离愁,而读了鲁迅的《药》,心情则会显得沉重。

5、多维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出色的文章或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切的符号,作者的努力既是从旨趣到符号,读者的努力自然是从符号到旨趣。”阅读过程是一种能动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阅读主体在立场观点、思想志趣、生活经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同一客体的感受和理解。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学生阅读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其头脑中就有一千个不同形象的阿Q,这就意味着对文章的感知是因人而异。

四、语感的培养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上还总在着片面追求知识点的现象,忽视语言能力培养,忽视让学生去对语文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的弊端,使语文教学陷入误区。因此我们必须尽快转变教学观念:

1、由单一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2、由注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转变到对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

3、由注重篇章结构的详尽剖析转变到对语言的品味;

4、由注重静态的语言分析转变到重视学生动态语言的学习和教师教学语言的示范。概括地说,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

3(一)、借助电教手段,激发语感。据资料统计显示:人们获得的知识20%来自听觉,60%来自视觉。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的意思。语言文字本身没有图象可直观感受,借助电教手段的目的是通过听觉、视觉的刺激,重组语言材料,配合心理活动,产生感知,形成表象,感受语言的奥妙。再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情境,从而达到对语言的感受和理解。

比如学生在读郁达夫《故都的秋》(高中语文第三册)中“天可真凉了——”那句叹息声时,总是体味不到故都深秋时节人们闲聊的场景。但当听到那带有浓浓的北方音韵并带有儿化的“天”字和念得很高,拖得很长的“了”字的放音朗诵,同时观赏到体现“清”、“净”、“悲凉”的flash画面时,学生感悟到的故都的秋味与原先的感觉就大不相同了。

在教学鲁迅《阿Q正传》时,剪辑反映阿Q人物性格的电影片断,以课件形式进行教学。学生会由对阿Q形象的笑,转为对阿Q人格的悟。通过对阿Q在不同场合言语行为(声音图象)作比,可激发出学生语感(阿Q的双重人格):自尊要强又自轻自贱;质朴任性又狡黠保守;无赖霸道又懦弱愚味;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可谓 “窥一斑而见全貌”。进而领悟到作者解剖了当时中国人的的灵魂,揭示国民的劣性,以唤醒沉睡的民众。

(二)、通过反复朗读,积累语感。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刘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都强调了朗读的重要。对一些典范的文章进行反复朗诵,有助于对文章的整体形成准确的认识,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对培养语音感、语义感和语法感有很大促进作用。

唐彪曾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也,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可见熟读能使文感达于化境,进而转化为写作能力。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熟悉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象”,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会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有助于创新和应用。

朗读是心灵的对话和交流,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在朗读过程中,认知语言的情趣,把握语言的精髓。每篇课文都要有足够时间让学生去熟读:一读领悟主旨;二读领悟语脉(句、段连缀与结构);三读品味语言;四读感受语情。在熟读中循路入境,与作品人物同行,与作者心灵同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体会形 象美;品味语言美;追求创造美。

语感要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感知,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对于优美的散文,经典的诗词,一定要勤记多背,增加积累,并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这是积累、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

(三)、鼓励想象联想,诱发语感。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作者或说者若能传达出、读者或听者若能捕捉到那种言语之外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他们的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想象是以记忆中的表象为基础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李健吾《雨中登泰山》里将虎山水库的水比喻为“黄锦”“细纱”,像虬龙“回到了故居”,又将它比拟为人,是“躲在瑰丽的黄锦底下”;朱自清《荷塘月色》将如丝如缕的荷香写成远处高楼上的琴声,运用了比喻、通感。他们传神的描绘都借助于由想象、联想引发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因此,想象、联想是培养语感的翅膀。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如王实甫《长亭送别》(高中语文第四册)中“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中的“染”字,如果没有联想想象就很难领悟它的实际含义。教师要进行点拨,让学生去感受文字所表达的以景衬托出离人的情绪,进而领悟到深层的情味:“染”字沟通了景物与情感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合而为一。这正是作者运用拟人手法的绝妙之处。

(四)、通过揣摩分析,深悟语感。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一篇优秀文章,人物形象的确定、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写的形象,都源自文字表达的精要、贴切、形象。

语感的对象表面上是语言,实际上是语言背后的语言行为的主体——作者。语感实际上是经由语言通过语言又超越语言去感受作者的内心思维和情感。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理解文字表达的深层含义,品味 作者的谴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

一般来说.记叙文应注意对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诸因素的综合掌握;阐述事理文章应注意作者针对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等问题,力求全面掌握作者写作意图;抒情文章应注意掌握作者的倾向、感情的基调等等。如《三块钱国币》(高中语文第四册)中杨长雄与吴太太的争辩过程是:所有破了的花瓶都不是主人打破,而是佣人打破的,因为佣人的职责决定只有他们能有打破花瓶的机会,所以有打破瓶的权利。简言之:职责——机会——权利。这显然是不成立的。这个推论犯了两个错误:

1、以偏概全:打破花瓶的不都是佣人;

2、偷换概念:职责给予的机会不等于权利。就象驾驶员有接触人的机会但没有撞人的权利一样。作者这样写不是与杨长雄的形象相矛盾了吗?通过让学生揣摩分析再由教师引导便可发现,原来作者是故意这样写的。因为对待吴太太这样胡搅蛮缠的泼妇,光讲道理是行不通的,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语感分析最大的难点是把握语言的隐含信息。例如:《林黛玉进贾府》(高中语文第四册)中,作者在描写“荣禧堂”时,特意介绍了“乌木联牌”的联语:“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这幅联语明显信息无非是:座中贵人和宾客佩戴的 宝饰珠玉明如日月,光彩照人,礼服上的图饰美似烟霞,绚丽夺目,一派富贵气象!但通过揣摩分析可悟解到其隐含信息,这幅对联不只是写贾府的大富大贵,还提示了贾府在上层统治集团中建立的广泛的政治联系,所谓“谈笑尽显贵,往来皆达官”,从侧面反映了贾府炙手可热的政治权势。而这种“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极盛景象,正暗示着小说盛极而衰的结构。这些就是联语体现出来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

语感培养较之语文知识教学显然要困难得多,因为语文知识教学一般很少有心灵的参与,它以知识点为主,有标准答案;语感培养则不同,教师要设法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然学生的心灵。

语感的获得是多方面的,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学校学习与家庭社会生活相结合,使语文学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通过广播、影视、书报、交际等多种实践活动,扩充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形成终身受用的语感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尚文 《语感论》(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杨春鼎 《直觉、表象与思维》,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

素质教育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 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感;小学语文;情境体验;实际应用;角色扮演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各方面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语感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语感培养的重要性,要从行动上组织多种教学活动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做好基础工作。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立足于语文教材,组织多种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进而为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形成做好保障工作。

一、在情境体验中培养语感

所谓情境体验,是指让学生感受文本中所描绘的情境,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开联想来感受情境,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中的情境,要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想象和体验来感受语文的价值,进而逐步形成语感。

例如,在教学《山中访友》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走进这一情境,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追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文本中所描述的场景之中,之后,为了真正让学生体会文本中所表达的情境,我还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文本中所描绘的景物,比如:老桥、树木、山泉、溪流等,一来将文本中的情境真正地展示给学生,二来让学生在想象中形成语感,同时,也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好保障工作,进而也能确保学生在情境的体验中逐步形成一定的语感。

二、在实际应用中培养语感

应用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有效的语文应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也能确保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中形成一定的语感,为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锻炼提供保障。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有意识地搭建实际应用的平台,要鼓励学生开口说,鼓励学生自主地去表达和应用,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语感的形成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我们要改变以往简单地写、单一地写的方式,那样做只会让学生逐步失去写作的兴趣,认为写作难,严重不利于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当然,也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写作,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地写,比如:周末去公园,看到花后可以写一段话;旅游之后也可以写一段话,久而久之,一段话会变成一篇文章,这样,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学生的语感也会在自主组织语言、应用语言中得以形成,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言综合表达能力的提高。

又如,在口语表达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作为一门语言,能够有效地与人交流,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是课程价值的体现,也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在学生表达过程中也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搭建口语表达的平台,比如: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等,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对学生语感的形成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进而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三、在角色扮演中培养语感

角色扮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方式不仅能够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给课堂注入生机,而且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确保学生的语感得到相应程度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表演平台,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纪昌学射》《扁鹊治病》等故事性较强的文本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在不同角色的体会和思考中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进而在确保高效语文课堂顺利实现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

總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通过组织多种教学活动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自主体验、自主应用中形成基本的语感,同时,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以及语文课程价值的体现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沃秀娟.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有效培养[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4(32).

素质语感培养 篇4

一、语感素质的主要表现

1. 先说再现形象。

在听人说话和阅读作品时,在脑海中能否再现他人语言所创造的形象和画面,这是语感的第一表现。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阅读心理现象,但在再现形象的准确性和鲜活性上,又是存在差别的。再现形象是语感素质的第一个要求。如果不能“见其人,闻其声,临其境”,那么,后面的品味意蕴和体会情趣都是空话。

2. 说品味意蕴。

读作品能读出作品所蕴藏的丰富含义,这自然是语感层次高了一级。读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心中会生发出茫远的怅惘之情;品李商隐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又会对历史的兴亡生出许多感慨。由于这些诗句“字唯其少,意唯其多”,细细品来仿佛朦胧又仿佛清晰,终不许一语道破,各人尽可投入自我情感,而后各有所得,各得其妙。

3. 说体会情趣。

读作品读出作者的情,体会作者的趣,这一层次的语感水平更高。有人说,这好办,许多文章我都知道它的中心思想,明白作者的感情所在。其实不然,你所知道的只是理论,是别人分析的结果,不是感性的,它不像新鲜水果一样有着诱人的香味。而我们的阅读,是要亲口尝到美味的那种感觉。

二、语感素质的培养策略

1. 生活中的积累,是积累语感的基础。

生活是学生的最大课堂,潜移默化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爱好、性格、特点及语言感受能力。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教学的独特功能和优势也在语感上头。打个比方,语感教学就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应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只有经常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留心别人的语言,注意生活中的文字,仔细辨别其中好坏,慢慢地培养自己的语感。这样,才能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进而产生情感共振效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领学生步入语文殿堂。

2. 语感实践,是培养语感的前提。

本文中所指的语感实践就是指导学生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也就是要让学生多听、多读、多背、多写。

教师应该是给学生影响最大的语感主体。课堂上教师的诵读是学生听的主要语言材料。教师要注意读好优秀的文字材料,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对文字材料有一个良好的感受和认识。尤其是一些优秀的作文,常有学生说,自己看时,并不觉得很好,经老师一读,或者利用多媒体,文章顿感文采斐然,兴趣大增,让学生充分体验文学的魅力,获得直观鲜活的语感经验。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朗读的时候,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随着声调、重音、语气、语速的变换,大量表象在头脑中闪现、链接,阅读者的思想、情感,与文章进行交流或发生共鸣。随着朗读水平的提高,语感水平也有提高。我们要提倡朗读,鼓励学生读,并为之创设条件。朗读水平会在多次的饶有兴致的练习中得到提高。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想就是在融会前人精华篇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思想去驾驭语言,写出的文章自会鲜活灵动的意思。而写出好文章,是语感水平达到更高层次的体现。

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记日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但对学生语感素养的提高却有着极大的帮助。学生一开始记日记日记,常常觉得无话可说,写出来的句子也平淡无味。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下,学生会慢慢懂得运用一些生动的词句,文章整体的情感力量也会增强。

3. 语感分析,是培养语感的关键。

本文中尝试的语感分析不是单纯地分析语言,也是和读分不开的。主要的方法有:替换法。所谓替换法,就是采用置换文字材料的标点、字词、句子和段落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这是语感分析常用的方法。

总之,语感的形成是一个较为漫长和不明显的变化过程。语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沿着感性——理性——感性的规律,由微观到宏观的过程。语文教学就应该牵着语感这一“牛鼻子”,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领学生步入语文殿堂。

参考文献

语感培养 篇5

──弹奏语感培养“四重奏”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一篇课文,教师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学生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文章的整体意思不能体会得深刻。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写的训练──效果出乎意料。许多学生恍然大悟,道一声:“原来如此啊!”其实,这就是语感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看来,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语感的培养没有得到重视。

【关键词】语感培养阅读教学

长期以来,语文课片面强调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让学生去对语文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即重理解轻积累,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忽视自悟自得──语感的培养,使语文教学陷入误区。如脱离语言文字,进行架空分析,或离开课文的整体而布置大量零碎的练习,结果事倍功半,学生所得甚微,这都跟忽视语感的培养有关。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夏丐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可见,语文教育家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透彻理解,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可见,语感培养是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由此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学习是离不开读的。读,注入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反复读,多种形式的读,学生能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理清作者的思路及文章的脉络。

学生阅读得多,自然就会增加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这种理解和领悟仅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指导学生从课外选取各种体裁、各种内容以及饱含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文章,使学生努力从作品中揣摩、品味各种词汇、句式的特点,去感悟其表情达意上的“共鸣”。

如教学《凡卡》这一课时,我先通过有感情地范读,使学生受到感染。在朗读凡卡挨打的原因时,重读“摇摇篮”、“睡着”;读凡卡被打时,重读“揪”、“拖”、“皮带”,之后稍作停顿,朗读随之改为低声、放慢速度;读“揍了我一顿”,要能表现出凡卡那泣不成声的控诉。之后,我不再作繁沉的讲析,而是适当地指点,让学生反复朗读,从读中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是采用以下三步指导学生诵读“‘奶奶’小女孩叫起来,‘请把我带走吧!„„’”一句,以帮助学生感悟语言。第一步:初步试读,引发情感。从学生的表现看,这一步学生的认识、诵读水平仍入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对此,我采取了第二步教学:渲染气氛,诱发情感。我是这样渲染气氛的:饱含深情地说:“同学们,我们都是那光着头、赤着脚大年夜有家不能回的可怜的小女孩啊,我们寒冷,我们饥饿,我们孤独,啊!奶奶来了,这个世界上唯一疼你的奶奶来了,让我们向奶奶哭诉吧!”第三步:感情诵读,抒发情感。这种引人入胜、引人入境的诵读指导,激发了学生的内心感情,课堂上学生读得声泪倶下,纵观这三步的诵读指导,每一步都有一定的作用,逐步使学生的语感上升到一定较高的层次。

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借助语言文字渗透于字里行间。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走进课文”“披文入情”,获得与作者脉搏跳动的同频──共鸣效果的语感自然而生。

二、在想象中培养语感

语文不同于雕塑,不同于刺绣,也不同于盆景,还不同于书法。语文的课文使用语言文字来塑造艺术形象的。用手是摸不着的,他是要我们凭借语言文字的描写,通过想象,在脑海里浮现出课文中所描写的艺术形象来。刚开始,学生并不会想象,我们应把书上描写得内容直观地再现出来,这可以借助图片、幻灯、电视等多种媒体9也可以用粉笔画出来),帮助学生完成用文字转化为形象这一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自己能想象出课文所描写的形象来。

再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我让学生在充分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进而形成连续的画面,使“月下刺猹”、“初见闰土”、“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等内容浮现在读者的脑海里,再现鲁迅先生文章中描绘的人和景,产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尝试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感悟课文的意境,进而获得丰富的语感。

三、在生活中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这就是说,具体、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不能单靠查字典来理解,也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领会,而应当联系生活实际去感悟。

生活体验是语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础。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离开了生活体验,语感的培养是苍白的。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此时的感受才是真实的。

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我和老爷爷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这别有韵味的一个“终于”,把他们努力后的成功与满足生动地表现出来。但如果学生不能联系生活去体味,恐怕很难体会到这“终于”一词的韵味。

再如教学《猫》一文,教师抓住一个“蹭”字,让学生把“蹭”与“撞”、“碰”等词练习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比较,并通过表演,让学生体会到用“蹭”更能体现猫“温柔可亲”这一特点;抓住“踩印几朵小梅花”这个短语,让学生思考“小梅花是指什么,为什么把脚印说成是小梅花”,从而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去品味,品出的是自己真实的感受,而这真是的感受,是语感培养最为宝贵的!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语感培养也不能脱离生活而独立存在,光靠阅读来提高语感还不够,必须联系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类似的情感体验,真切地理解并领悟课文的语言文字,提高对文章的鉴赏力,诱发敏锐的语感。

四、在写作中培养语感

读书,是把书中描写的内容变为图像来进行思维。而写作,则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具体的图像)用文字表现出来。有的学生语感强烈、敏锐,那么他们笔下的人、事、物(图像),就会鲜明、具体。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看图作文是很重要的,我们曾让学生做过大量的练习。在练习中,让学生们先做看多幅图练习,再做看单幅图练习。为什么这样安排呢?看多幅图作文比看单幅图作文想象的成分少些,容易写些。看单幅图作文,不管给的是哪一部分的图,都可以凭想象把它想成多幅图来一幅一幅地写。在写作中,培养语感,看图作文是基础。些生活中的人、事、物,让学生把鲜活的生活内容改为多幅图来写。这样就化难为易了。怎样用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生活呢?

首先老师要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不管是看图作文也好,还是些生活中的人、事、物也好,都必须教会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切实抓住要写对象的特征来。当然这里还有遣词造句的能力、锤炼句子的能力、布局谋篇的能力的培养的问题。这些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勤写来达到。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写日记、写周记、写小练笔,要他们写下身边的人、事、物或者记下自己的所闻、所想。起点不在高低,贵在持之以恒。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破除以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因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较好的语感。语言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的速度和质量。这是因为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入选的教材,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反复推敲、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一字一句皆有情,一文一人都有义。而加强对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唯有此,才能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发挥作品的感染作用。

五、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检验。因此,听后还须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含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必要的练笔,加以巩固读的成果,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发展。例如:在口语训练方面,针对班上一些学生迷恋电视节目,而把学习抛在脑后的实际情况,我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了一次辩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一方面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大胆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另一方面,还进行多种训练,让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挥。在四年级教学时,我除了对学生进行一些说话、写话训练之外,还设计了一些创设情景交谈、猜谜语、讲故事、编演课文剧等,让学生在应用中不断提高语言感知力。在五年级教学时,除了让学生每周一次作文以外,还设计了一系列创设情景谈话,围绕一个主题演讲辩论,编演课文剧,答记者问,讲故事,演短剧等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作文时,要求学生能凭语感自行修改。

欣赏品读 培养语感 篇6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诗文作品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学艺术精品,它们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意蕴幽深,而且往往会影响一个人对人生、对生活的态度。可以说中华古诗文是培养和积淀学生语言素质、塑造学生人文精神的宝库。

现状分析:

翻开新教材,大量的古诗词映入眼帘。编写者的意图不言而喻,用民族文化的精品来打造学生的精神底蕴。然而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感情体验,想让他们喜欢古诗文谈何容易。一段时间以来,古诗文教学一直存在着枯燥乏味的问题,课堂上教师还是“讲以贯之”,学生“背以贯之”。面对这样的状况,复华校语文专业委员会的理事们经过研讨,决定在学校开展针对古诗文教学的研究活动。

精彩对话:

王传贤:最近,学校VOD挂上了第五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大赛的获奖教学录像,令我们大饱眼福。不过,同时对古诗文教学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有的教学,整节课学生诵读的时间极少,而理解意思的时间却用了很多,这样合适吗?虽然,在理解意思的度上我们都认为应该是“浅尝即止,不求甚解”,但如何把握古诗文教学中诵读和理解的度?在处理诵读和理解上又有哪些具体有效的做法呢?在这里,想把这个话题抛出来,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或做法。

霍艳:王老师所说的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古诗文教学中是否需要理解,要因文而异。举个例子,《咏鹅》是一首简单明了的小诗,这首诗也就如一幅色彩鲜艳的画,再多的理解都会使之变得索然无味。我们可让学生以图文对照的形式来诵读。如果我们能够在诵读的基础上简要提示,使之逐步理解,从而产生兴趣,这样学生自然就有了记诵的欲望。再来看看靳家彦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一课,我比较欣赏靳老师的讲法。

【片段】

生:(齐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师:你们看我读,孔子东游,游是什么意思,是游玩的意思吗?

生:不对,是学习的意思。

师:对,这里的游是学习、交流的意思,你跟人家学习、交流,这叫游。见两小儿辩斗。斗什么呢?为什么用斗,斗是什么意思?

生:斗就是辩斗,就是争论、辩论。

师:问其故,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问明原因。

师:用白话说就是问你们在争什么,问其故就是问他们争辩的原因。要把它的意思放到古文中来,你再来读这一句。

生:(齐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师:所有的同学把纸给扣上,跟我背。(齐背)。

师:多好,把古文的特点和我们的生活、和现代文的意思结合起来。这没有什么难的,你们说是吧?

从靳老师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理解古诗文是为了更好地诵读,从而产生兴趣,这样自然就有了记诵的欲望。

吕霆波:其实,诵读和理解并不应该孤立地来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两小儿辩日》,文章词句简练,没什么平仄起伏,那又何必执著于诵读呢?我们学文章,是为了我们能用得好,能汲取那些文章中的精髓,能继承文章中所积淀的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当然,我也不反对读。好的朗读习惯和方法,对自己理解课文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闫芳玲: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学生的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尤其培养学生的语感。”而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朗读对于培养语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孙莲红:现在的古诗文教学是先读后理解,还是先理解后读,我觉得没有定法,应以文而定。有些古文无需解释过多,在学生不理解的时候你去解释,也只能是把你的思想灌输给孩子们。等他们长大了,阅历到了,自然会有所感悟。

郭志宏:我认为首先有一点要明确,就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目的何在。在小学阶段,我们要借助古诗文让孩子来认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同时借助古诗文培养学生豁达与乐观的生活态度,激发起他们对古诗文的热爱。教师明确了学习古诗文的目的,至于是该重理解还是该重朗读,就比较容易把握了。

汤晋:司马迁曾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读诗,是接触、感受一颗颗鲜活的心并与之共振的过程。在有效的课堂教学空间,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古诗文的内涵,还要指导他们诵读。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妨按诗歌节奏“摇头晃脑”一番;背诵时则闭上眼睛,在摇摇晃晃中体味诗歌的情感底蕴及生命内涵。

于滢:汤晋老师说得好!我们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就应该将“读文”和“解意”相结合,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如何指导学生读得省时高效且富有韵律美。说到这,我想请大家看VOD上刘彩凤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她在课上采用的“渔歌互答”的教学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将读文与理解相结合的范例。

王敬喆:古诗文本身就是艺术品,我认为它比精美的绘画、雕刻更胜一筹。从诵读的角度来说,可吟可诵,语音、语调非常讲究。我们的语文课堂虽然不能像古人那样敲着什么东西,领着学生引吭高歌,但我们可以低声吟咏。这种吟和读还不一样,声音拉得更长,节奏感更强。而且我觉得语文课堂上不妨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古诗文歌曲,给语文课堂增添活力。如《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郭志宏:我认为在老师们提到的诵读、理解的基础上还应注意到积累。既要积累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聚优雅的审美趣味,更要积累语言的素材,积储古代诗文的优美篇章。有了丰厚的积累,才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积累的前提就是对文章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因此,诵读和理解彼此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刘彩凤:听了前面几位老师的见解很受启发。重新读了《语文课程标准》,觉得有段话值得我们细细研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古诗文的教学也应体现这一点。

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的《草》在这方面可称经典之范例。诗中“荣”、“枯”二字的理解是难点,于老师从一年有四个季节这一常识入手,让学生先用简笔画画出每个季节小草的样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各季小草的特点。然后,于老师在黑板上用一条线将四季划分成春夏与秋冬两个时段,请学生各用诗中一个字概括每个时段小草的特点,最后连起来说说。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于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巧妙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语言积累与诗意、诗境和谐地形成“对接”,自然而准确地理解了“荣”与“枯”及整句诗的意思,体味了文字所传达的意蕴。

王传贤:大家围绕着诵读与理解谈了自己的想法。在争论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可以达成这样的共识: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古诗文意韵幽深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所以,不必要求每篇都字字疏通,句句领会。特别是课外阅读的篇目,只要大致了解,即“模糊解读”即可,充分利用孩子记忆的黄金期,让他们大量诵读,在记忆的深处积淀丰富的经典古诗文,待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领会。

后记: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研究,学习先进经验,复华校的老师们越发认识到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重要性。

语感及英语语感培养策略 篇7

语阶段能力, , 培养语感是语言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掌握语言习惯的一个较高级的感于语之一。长期以来感及语感培, 在中学英语教学界养在教学实践中常常, 被关及忽视。一本、语感文就来谈谈相关这方面的问题。英汤1.语感的定义富华和张景祥是我国外语界比较语系统论述语感的两位学者。汤富华认为语/是言语→意念的逻辑转换的能文语感是一种语言的逻辑的感觉, 力语。张景感能力感邱孝祥认为语感是对月定用法的敏感性, 是对语言上有效性或合遵循或背离某一语言既培适性的感觉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感觉目前国内语言教, 它包括语学工作者养音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语语意感受、言的直接感知能力语言情感色彩的感, 是受策和运用人们对, 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略个较高级的阶段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是掌握语言习惯的一2.语感形成的心理机制

语感是如何产生的?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 指将对象纳入到固有心理图式 (即认知结构) 里;“顺应”指主体心理图式有改造, 以顺应对象。语言的感知归根到底是人的认知结构对言语的同化和顺应。认知结构是一个巨大的“语义场”。语言符号进入主体的认知结构, 经过同化顺应过程, 感性材料受到了审美光照, 受到了理性之光的照彻, 概念性的语词的生命被“激活”、“唤醒”, 这样, 不知要重复多少次, 实践多少次, 然后达到“自动化”———即不必进行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 在一读一听之际就能理解出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形象、情味以及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悟性审美”, 即:语感。实际上, 语感的产生亦即一个新的认知结构。

3.语感的特征

(1) 语感的敏锐性

语感具有一听就清, 一说就顺, 一写就通, 一读就懂的功能, 突出其敏锐的特征。

(2) 语感是一种能力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3) 语感具有个体差异性

个体的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 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因人而异。

(4) 语感是可培养的

语感并非与生俱来, 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

二、英语语感培养策略

1. 实践感受策略

在语言实践操作中, 教师应考虑以下两个对语感培养有影响的因素。

(1) 语言实践的质

目前对英语实践材料的选用带有鲜明的应试色彩。因为“说”未被纳入“高考”, 所以大多被忽视。“写”的任务一般来自模拟卷命题。“听”“读”的训练材料通常被“精心处理”过, 因而学生所接触的语言都是“非自然的语言”。

但是, 语感只有在接触“真实, 自然, 地道”的语言中才能形成。因而,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尤其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来自native speakers语言实践材料。

(2) 语言实践的形式

语言的实践除了通常所说的听, 说, 读, 写, 还可以辅以视, 听, 译。视听过程中, 除了耳朵感受到语句的轻重缓急, 抑扬顿挫, 眼睛同时看到言语者的动作表情, 由此加强了对语言符号的感性认识, 有助于对其深刻内涵的精确把握。通过汉译英练习, 比较自己的译句/译文和参考译句/译文, 除了发现语法的错误外, 还可感悟到用词、构句上与目标语的差距, 也即不够地道, 随着不断的练习, 不断的比较, 不断的感悟, 差距会日益缩小, 遣词造句会越来越地道, 也即语感越来越好。

2. 整体感知策略

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切相关的, 只要我们接触了某种语言现象, 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 正如英语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说的“把一切都学到手以前, 没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这里强调的整体感知策略, 其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 这里所指的整体并非通常所说的课文整体, 单元整体, 而是不要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

3. 朗读, 背诵策略

我们都知道学校历来有早读的安排, 又有“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及李扬crazy English的成功, 从实践经验的角度突出了朗读、背诵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朗读背诵, 不仅掌握了大量词汇句型;更重要的是, 每个语言系统不管在语音上, 还是在结构上, 都有其独特而稳定的模式, 在大声朗读中, 其语音模式被感知, 在背诵中, 语言结构因不断被重复而被领悟。对整篇文章的朗读背诵, 在一遍遍的重复中, 每遍都有新的感悟, 事实上, 每一遍都使诵读者与作者更心意相通, 令其捕捉到蕴含于每个文字中的“鲜活的生命”, 从而, 在语感能力上又上一层。

4. 跨文化教育策略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 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 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因此, 不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 只注意形式, 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 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形成文化差异, 反映到语言上, 就形成语言差异, 造成理解障碍, 表达不确切, 阻碍精准到位的语感的产生。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应该重视跨文化教育, 有意识地安排富含文化内容的语言材料, 引导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比较, 以利于语感的培养。

三、小结

浅论播音语感及如何培养语感 篇8

在具体分析播音语感及其重要性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语感”一词的涵义。

1、什么是语感

根据比较权威的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语感”的涵义是:“言语交流中指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意思似乎不是很清楚。相比之下,吴郁老师在其《节目主持艺术探》一书给“语感”下的定义则清楚多了。吴郁老师认为:“语感是指对语言(含书面语言、口头语言)的一种直觉和悟性,表现为对语言符号及各种语言现象的感受深度和运用能力。”将“语感”看做是对语言的悟性,这无疑是对的。认为“语感”具体表现为对语言的感受和运用能力,则更是触及到“语感”问题的实质,是极富启发性的见解。

既然“语感”主要表现为一种能力,那么它具体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呢?在吴郁老师“语感”定义的启发下,我认为“语感”应该是一种综合能力,具体应该是指对语音、语调、以及语言的速度、节奏、强弱、停顿等要素的把握和运用。我们说某位播音员“语感好”,一般常常是因为他(或她)对语音、语调等语言要素把握得比较好。具体来说,首先,一个“语感好”的播音员,他(或她)的语音一点是准确无误的。这一点很好理解,用不着多说。其次是语调,具体来说就是对说话腔调高低轻重的掌握,它也是构成语感的重要因素。第三,语言的速度(简称语速)。语速也是播音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我们在播音中,播讲悲伤的内容时一般都比较慢,反之播讲欢快的内容则常常比较快。对播讲速度极其变化的掌握,也是衡量语感水平的一个标志。第四,在播讲中对词句的强弱处理。强弱是个音乐中常用的术语(下面将要提到的节奏和停顿也都与音乐有关)。强弱变化是音乐中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播音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播音员在播一篇稿子时不注意词句的强弱变化(当然这种现象一般不会出现),那将会是怎样一种播音效果。第五,播音中的节奏处理。节奏是音乐的要素之一,也是播音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例如我们朗读诗词时,会很自然地将一些字读得长一些,而将另一些字读得短一些。如我们常常会将下列诗句按照一定的节奏读成这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如过去在列队欢迎外国贵宾时,我们常可听到人们整齐地高呼: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从上述两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节奏在语言及语感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在说说停顿。这里所说的停顿是指人们讲话时或播音员播讲时常常出现的语音上的间歇。根据《播音学简明教程》中的说法,“在播音有声语言的语流中,那些为表情达意所需要的声音的中断和休止就是停顿。”停顿在播音中的作用也举足轻重。我们知道,在人们的日常谈话和播音员播音中,总是会有一些长短不等的停顿。语言中恰当的停顿,有时会产生“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于是停顿的运用是否得当,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衡量语感水平的标志之一。总之,语感并不是一个比较虚的,抽象的感念,它实际是由上述一些具体的因素构成的。理清了语感的涵义及其构成,下面我们再来简要地分析一下语感在播音中的重要性。

2、语感在播音中的重要性

关于语感在播音中的重要性,上文在具体分析语感的构成时实际已多次涉及,有关内容在这里就不重复了。这里只想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强调一点,即根据笔者粗浅的理解,语感应该是做好播音工作的最重要的因素。语感在播音中的作用是怎样强调也不过分的,它常常决定播音水平的重要因素。当然播音员的嗓音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好嗓子是做不了播音员的。有些老师特别强调播音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在做好播音工作的重要性。这实际与笔者在上文中反复强调的语感在播音中的重要性实际并不矛盾,因为按上文所引述的吴郁老师给语感所下的定义,语感实际是一种语性,它实际表现为对语言的感受和运用能力。吴老师还进一步指出:“从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角度看,语感的实质是人对语言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反应能力。”也就是说,语感作为“人对语言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反应能力,”它实际是包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在内的。换句话说,包括对语言文字理解力在内的语感,在播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做好播音工作的重要条件。

二、如何培养语感

既然语感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应该是可以有意识努力培养的。笔者以为:加强语言、文化方面的修养,是培养语感的一个关键。因为既然语感是一种把握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要培养语感,显然应该从语言、文化等多方面加以努力。具体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和方法:

1)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一般来说,被公认为名著的文学作品,都是人类语言文化的精华。深入研究这些作品,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2)注意观察和学习现实生活中活的语言。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培养语感,只研究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还不够,还要注意学习生活中活的语言。从现实生活中学习语言,也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途径。

3)研究、模仿优秀播音员的波音范本。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便捷的培养语感的方法。通过对照书面文本研究优秀播音员的录音,我们可以了解、体会语感在优秀播音员播讲的节目中的具体体现,学习到一些培养语感的具体方法。

4)有意识的长期训练、培养语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而且语感反映的是一个人语言方面的综合素质,它很难在短期内有效。所以要培养语感,应该是一个播音员一生的追求。

培养语感的途径当然并不限于以上四种,但这四种无疑比较易行而且行之有效的。

综上所述,语感在播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与受制于先天条件的嗓音相比,语感还是可以通过学习、研究、观察、模仿、练习等方法来培养和加强的。

素质语感培养 篇9

一、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篇章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表现形式。“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听是吸收,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检验。因此,听后还需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涵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二、在情境中深化语感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意或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在诗歌单元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熟读,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我舍得花时间,学会耐心地等待,热情地唤醒,巧妙地点拨,使学生由浅入深,从迷茫走到开朗再到顿悟。分析的最佳方法是思考,思考越深入,领悟越深切,久而久之,诗歌中所蕴涵的“玄机”就会通过有血有肉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传出来,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进一步锻炼。

三、在训练中内化语感

语言的书面语学习大都采用习得方式。学生在语言习得中,“不仅接触经过专家精心选定的话语材料,而且接触各种语言知识,并有各种各样的实践训练”。因此,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练,必须有教师的训。但有的人将训简单地等同于“讲”,于是学堂变讲堂,教师大讲特讲,一讲到底,这种违背训示规则的“讲”,一者表现为逐字逐句的“串讲”,二者表现为过分执着于逐层逐段的“讲析”。“串讲”“讲析”往往是见字不见词、见词不见句、见句不见段、见段不见篇,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被碎尸万段,忽略学生对整体作品的感知与直觉体悟。对于一般人来说,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应是知有不言,言有不尽。知有不言指学生已懂的不讲,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讲,暂时不需要理解的不讲;言有不尽则是点到为止,给想象力腾出自由的场地。这才是讲的艺术,才是真正地将“训”理解为“讲”。

四、在想象中培养语感

语感的产生是以“感”为主,它离不开具体生动的想象。因而,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应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的境地。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

由此,我认为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地、自由地培养语感。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思维和审视能力,展开自身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与鉴赏。这是学生与作者在生活体验上的一种沟通。它需要学生不仅能充分领会语言文字的字面意义,还要能领会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如果单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聚得多了,了解得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这样学生的语感能力才会发生质的飞跃。

素质语感培养 篇10

一、认识语文, 体会汉语魅力

学习语文第一步就是要认识汉语, 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也是最复杂的语言文化之一, 更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和精髓所在。认识学科意义、感受文字语言吸引力是低年级学生最直接的语感培养渠道。

1. 重视识字教学, 奠定语感基础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抓住汉字的象形性和丰富的生活信息特点, 为学生独立揣摩文字、培养学习情感建立引导。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5》的教学中, 笔者围绕“风、沙、贝、浪”等生字教学内容, 采用了形音展示法, 目的是让学生记忆更深、感受力更充足。比如“风”字, 我这样形容:“这像不像飘动的窗帘, 还在中间划出了交叉的折痕呀?风来的时候窗帘就飘起来了。”符合心理认知的描述让学生们愉快地记住了字形, 我还让学生们模仿风声加深记忆。形象地认识文字让学生们有了更敏锐的语感动力, 很容易举一反三, 练习组词时, 学生们给出了:“起风了、风景画、风声”等情感丰富、生动的答案。

2. 加强朗读训练, 巩固语感认知

朗读训练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最基本的学习手段。例如, 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司马光》时, 笔者便充分利用了朗读的优势。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重点抓“光、缸、慌”等相似音的区分, 还引导学生带着故事探究的心情去朗读, 对此我设置了:司马光和小朋友在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司马光最后做了什么?如果是你你还有什么办法?等问题。学生们在大声朗读中都调动了脑筋找答案, 在回答中也很自然地引用了课文中“有的……有的……”句式。朗读不但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而且能让学生通过朗读节奏、情感熟悉句式、提升语感。

二、培养想象, 锻炼语境思维

培养语感不仅需要形象化的引导, 更需要想象力的牵引。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是情境联想, 也可以是角色扮演等。比如学到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云房子》时, 完成课文讲解后, 我引导学生们开启想象:“大家觉得白云像什么呀?”有人说像棉花糖, 有人说像大蘑菇, “如果你们是课文里的小鸟, 会造什么样的房子呢?”学生们立刻投入到语言情境中, 有的说要造比小鸟的冬瓜房子还要大的南瓜房, 有的说要造有很多层的蛋糕房子, 也有学生说要造一个云朵学校。想象力的延伸让学生们对语感的体会尤其通透, 读到“太阳公公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时, 有学生还说出了“太阳公公一定有两个大袋子, 心情好的时候就让白云出来, 不高兴了就放出乌云”的妙语, 想象力为学生们插上了感悟的翅膀, 施展开语文的魔法。

三、实践应用, 培养语言领悟

语感的锤炼是从感受到实践的过程, 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应用, 学生才能够将语感由散碎的概念组合为形神兼备的语文学习技能。低年级学生更应该从写话、表达的基本训练做起。

1. 开启写话兴趣, 提炼语感意识

写话是写作的前奏, 不拘于正规的日记或作文格式, 可以是灵感的片段, 也可以是情感抒发, 写话锻炼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意识。例如,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雨后》一文的教学中, 我融入了写话环节。对于这样一篇充满诗意、人物刻画细致的课文来说, 仅仅阅读是不够的, 我让学生们以课文内容为启发, 以雨后情景为中心, 进行课堂写话, 并且请同学们朗读自己的作品。在我“大胆联想、学习用词”的引导下, 学生们展示出了不少惊喜:“雨后的清晨, 花瓣上挂着水珠, 闪亮闪亮的。”、“雨后的公园里, 两个小伙伴开心地打闹着, 他们甩着雨伞上的水珠, 衣服湿了, 还是露出圆圆的笑脸。”这些生动的描述充分体现了学生们对语感的吸收和掌握。

2. 强化口语表达, 融汇语感应用

语言和写作向来是相互影响的, 语言表达是语感应用的有效方向, 语文课堂不能只有单调的听与记, 多说才能让语感意识融会贯通。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练习2春天来了》的教学中, 笔者着重强化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在图文引导下, 我让学生们用“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来到了……”的句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口语与写话不同的是即兴性更强, 学生们需要凭第一反应和语感积累快速地表达。我听到了不少好句子, 如“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来到了小镇上, 小朋友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袄。”在学生有感情的表达中, 他们的语感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与提升。

低年级语文在传统的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关注, 令学生们容易错失语感培养的起步时期。如今素质教改的提倡让语感培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细化内容, 利用低龄学生的较强可塑造性和惊人的想象力, 将语感糅合成一种意识、一种学习技巧, 一种具体的目标。在教学中更离不开教师的巧妙设计, 听、说、读、写各个环节都要面面俱到, 感染力十足, 才能收获效果。

参考文献

[1]丁时辉.培养小学生语感的途径[J].云南教育2000年19期

培养语感 感悟真情 篇11

学生只有自己亲自去体验、去感受,逐渐做到用心去读,才能更好的掌握朗读技巧,达到朗读训练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比较;体会;启发;体会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朗读又是一项语文能力,也是培养情感、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读书琅琅上口,熟读成诵,运用时就能脱口而出。因此,我们应加强朗读指导。

一、比较朗读 体会不同

在朗读教学中,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展开多角度的朗读比较,让学生在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中真正体会文章内容。如《鸟的天堂》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首先让学生明白“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叶多)“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一簇 堆 一点缝隙)之后就可以进行比较朗读,使学生体会其中的不同。

1.换词比较 把“堆”字换成“盖”或“压”表达效果有何不同?(“盖” 和“压”强调的是叶子的重量,而“堆”却可以看出叶子的数量很多 )

2.删词比较 把这一句中的“那么多的”与“一点”删掉进行比较朗读,体会有何不同。

3.实物比较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到大榕树叶茂这一特点,教师可以进行实物比较。“同学们,在你的周围哪些地方有缝隙?”(桌子与桌子之间有,门有缝隙等)此时将学生这一实物认识引回到课文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不留一点缝隙说明了什么?”(叶子稠密)

通过对比,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大榕树旺盛的生长力及叶子达到的厚密程度,此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怎么读才能将叶子的稠密读出来?”并要求学生先自己体会朗读,只有自己亲自去参与,亲自去实践,亲自去体会,才能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通过自己的读体现出来,才能做到用心去读文章。

二、启发想象 入情入境

作者在他的文章中所描绘的形象,往往融入了自己主观感情创造出来的意象。它饱含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对这些蕴含丰富的文字语言的理解,我们要引导学生把理解语言与生活的体验结合起来,启发学生想象,从而进入情境。下面我以《鸟的天堂》一文为例说明。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

1.启发学生通过理解两个“到处”想象哪些地方有鸟声,哪些地方有鸟影?(天上、树上、水面、地面)

2.到处是鸟声、鸟影,从中能体会到什么?(鸟多)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鸟呢?(引导学生细心揣摩,大榕树正处于茂盛时期,由于南方气候湿润,再加上四面环水,环境安宁,使得大榕树长得枝繁叶茂,而当地的居民又不许游人捕鸟,因此,鸟儿越来越多)

3.再结合实际,从数量上告诉学生这株大榕树上栖息的鸟儿将近7万只,从而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想象鸟多。

4.通过“大、小、花、黑”等词想象鸟儿大小有别,色彩多样。

5.通过“有的……叫、有的……飞、有的……扑”想象鸟的千姿百态。此时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幅鸟儿在天堂尽情欢乐、自由飞翔的热闹场面,使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只有从内心真正体会到了这种情感,才能在朗读时从语调中自然的流露出来。此时,再抓住“重音、停顿、语调、语气、语速、语感”等朗读技巧的训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这种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出要求 体会真情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启发诱导应始终占主导地位。如《苦柚》一文,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去,使他们的内心有了真挚的感情,朗读时,才会对小姑娘的诚实、善良、处处为别人着想这一高尚的品格由衷地表示赞颂,才能体会到伯父被小姑娘的真情所动时的感情变化。

要求学生:

1.找到伯父感情变化的词(满意、激动、更激动)

2.是什么原因使伯父的感情有着如此的变化呢?

3.老华侨常年居住国外常常见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人情也非常冷漠,因此更加被小姑娘的热心所感动,把一筐柚子全买了下来,并把自己心中的感受说了出来,请大家找出具体的句子。

这几点要求则是激发学生真情之路,而老华侨心中的感受也是大家所由衷赞美的,只有学生心中有情,才会在朗读时通过自己的读有所流露,才能做到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读。

四、体会感觉 读出感情

读者只有自己体会重点词句、优美词句,才能达到体会感情,做到用心去朗读。以《雷雨》一课为例,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让学生体会黑沉沉地压下来给你什么感觉?(沉重)怎么读才能将乌云带给我们的沉重读出来呢?学生通过自己体会的朗读后,自觉的把“满”“黑沉沉”和“压”重读,同时,语速也比较缓慢,语调也比较低沉。第二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这句说明了什么?(说明没有一丝风)这样的天气给你什么感觉?(闷热、透不过气来)怎么读才能让我们感觉到天气的闷热?通过学生自己体会的朗读,会将“一动不动”、“一声”读重。再如第七自然段“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把这一句和第一自然段乌云带给人沉重、闷热的感觉进行对比,便会体会到此时人有一种轻松、舒服的感觉,通过学生体会的朗读,学生便会轻而易举的明白雷雨前乌云带给我们的沉重、闷热,雷雨后带给我们的轻松、舒服这些特点,从而通过学生体会朗读,使学生明白,自己用心的体会是理解课文内容很重要的途径之一。

学生只有自己亲自去体验、去感受,逐渐做到用心去读,才能更好的掌握朗读技巧,达到朗读训练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柳菊兴主编《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2]潘海燕、何晶 《教师这样进行反思与写案例和论文.》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

[3]張玲 《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 小学语文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4.

[4]汪潮 《“有感情朗读”的环境条件和指导方法》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 语文报社,2006 第四期.

[5]吴效峰 《新课程这样教 》 2005 4.

培养语感陶冶情感 篇12

通过培养语感进而丰富提升学生的情感是达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在朗读中领悟情感

如何培养语感?听、读是基础, 是关键。听, 范围有限;读, 其实也就是读给自己听, 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言为心声, 阅读不是单向输入, 而是读者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心灵的对话和交融。平时许多零星、散乱的生活体验, 并不自觉, 但在阅读中往往会被文本的言语所唤醒, 凝聚起来, 进而燃烧起来, 把人带进一个全新的精神境界。

教师通过范读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 再让学生带着体会去读文章, 能理解的地方自然读得流利且感情充沛, 不理解的地方读起来感情干涩, 甚至有时还会结结巴巴。教师就可以看出问题并及时加以引导。“三分诗七分读” (苏东坡语) , 朗读不仅可以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而且会把文中的意象进行组合, 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 通过联想和想象, 感受语言的意蕴美。叶圣陶先生曾创造了“美读法”。就是强调通过声音节奏之美的感觉, 设身处地, 深入文内深层的情感世界, 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沟通的欣赏境界。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有这样一句话:“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是文章的主旨句, 有的学生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干巴巴地读过去, 就会造成对整篇文章理解的偏差。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先把句中的语气词“啊”带着感情, 拖长音调读一遍, 再去掉“啊”读一遍, 比较一下效果有何不同。从而得出结论:一个“啊”字饱含着作者对故都之秋深深的眷恋之情, 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此奠定。又如《荷塘月色》, 先让学生浏览全文, 再进行感情范读, 把课文读“活”, 并随着文章的感情, 运用高、低、快、慢、轻、重、停顿及语调变化, 读出文章的基调和韵味, 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 再从课文中寻找出最能表达情感的词句,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教师的反复点拨, 学生便能逐渐领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那种不满, 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和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喜悦, 这样就把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理解与感情的体会、诱发有机地结为一体, 达到准确把握作品内容的目的。

二.在品读中体验情感

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 文中的语言文字无不负载着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 这是教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资源。当它作用于学生时, 就会唤醒、激活学生与之相对应的知识经验与情感世界, 从而在学生心中产生一股强大的学习动力。

以情激情, 注重情感教学。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谈到她教学成功的奥秘时曾说:“首先, 一个教师要让教材中的情感, 来点燃自己的情感之火。然后再用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燃起整个班上数十颗心灵的情感的火焰。”于漪老师说得好, 因为, 要学生动情, 教师首先要动情, 运用教学手段和艺术, 给学生创设一种与学生年龄相融合的教学情境, 把这个情境贯穿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中去。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 从而蓄积学生的情感。因此, 文学语言的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一定要以情动人, 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因素, 来打动学生的情感, 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之思随时移, 情因物转, 让学生能够领略文学作品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唐朝诗人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两首诗中都有“月”、“霜”, 透过“月”、“霜”表达了作者缅怀故乡的悠远感伤的情怀。就是同一位诗人, 也会因题材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意蕴。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表达了秋夜女子思念丈夫的哀怨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变化, 相应地产生情绪、语言、声调的种种变化, 做出时憎时爱、乍忧乍喜、或褒或贬的不同反映的评价, 使学生产生“披文入情”的情感体验, 由此改善学生的性情, 引导学生深化审美感受。

探讨文学作品的遣词造句, 挖掘作品颇具张力的语言美是品读中重要的环节。行走在文字的奇异风景之中, 徜徉在诗行的层峦叠嶂之间, 我们不难发现文学作品在遣词造句时, 特别讲究情到韵至, 甚至一字传情。如郑谷改齐己的“昨夜数枝开”为“昨夜一枝开” (《早梅》) , 突出了骤然发现早梅的惊喜之情。对称句整饬醒目, 平仄压韵, 或对比, 或反衬, 往往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如《我的空中楼阁》, 在写小屋时说“左顾有山外青山, 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 眼睛旅行, 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左顾”“右盼”言视野之广阔, “心灵散步, 眼睛旅行”言心目之逍遥, 把对小屋的无比喜爱之情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三.在悟读中升华情感

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 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 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 我们就要积极创设语感情境, 让学生学会琢磨、分析, 从而实现对语言情感的准确领悟。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 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 一种体验, 一种感悟。”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 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和具体画面, 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情感沿着作者的思路, 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 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相沟通, 达到“物与神游、心与理合”的境界, 实现读者与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塑造的人物、抒发的感情、论证的事理在情感上和谐共振。若无情感的波澜, 缺乏作为主体的投入和参与, 即使教师的分析再细致周密, 学生对文章的认识也无法深入。只有使学生入情入境, 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才能让他们走进作品, 与人物一起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

情境教学十分强调开发情感效能。

“情境”自然包括“情”和“境”。“境”是指客观事物, “情”是指人由客观事物引发出的“主观情感”, 这种主观和客观的融合, 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使他们主观情感反复作用于客观事物,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思考去逐步获得知识、技能与心理品质的和谐发展。“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 知识的种子播种在这土壤里。”当学生懂得称颂美好的事物, 抨击丑陋的东西, 嘲讽可笑的对象, 哀怜悲惨的命运时, 实际上已经在这些情感的判断中, 渗透了对世界的认识, 获得了感知和评判生活的能力。这也正是语文教学所期望的。要善于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 “以境动人”。

《庄周买水》一文, 学生初看此文语言也许无亮点。但老师可提醒学生注意文章描写女秘书的句子, “留着披肩发, 两手一耸, 说:‘sorry……’”。学生可能顿时体悟到刘征用语高妙, 采用白描和细节描写, 寥寥数笔, 刻画了一个时髦的女秘书形象。又如鲁迅的《药》,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 “掏”字传神写出了钱被藏得极深, 从中可以看出华老栓一家生活的拮据、艰辛等, 所承载的分量意义极重。从表面上看, 我们在词句上下功夫, 咬文嚼字, 实际上是品味作者如何在这一特定情境下用准确传神的语言传情达意。有了这样的体悟, 学生才能真正品味到语言的妙处。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 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情感中的情境性。学校、班级情境中的各种因素, 比如环境、课堂气氛、音响效果等等对情感的产生有综合性的作用。有经验的语文教师, 能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巧妙地创设和谐的情境和气氛。如讲课总是富有表情, 从不板着面孔;提问精心设计, 且符合各类学生的水平。

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 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 让学生愉快地生动活泼地学习, 还应当注意活跃课堂的民主气氛。鲁迅先生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在北京大学讲《红楼梦》时, 曾幽默地提问说:“你们爱不爱林黛玉?”当时有学生反问他说:“周先生, 你爱不爱?”鲁迅并未生气, 反而从容坦率地说:“我嫌她哭哭啼啼。”师生之间有趣的对话,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满足了学生与老师交流的需要, 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语感教学中所呈现的境界, 归根到底, 是去追求情感意识的情致。而这种情致又必然与心灵情绪或衔接或融合起来。这种心灵情绪也许是旅游者站在客舍门前的一次轻微的敲击, 也许是飞腾于海面上海鸥的清脆的鸣叫, 也许是穿过泰山之巅松柏间的风声, 也许是宇宙深处的一声“鹤哨”, 它不仅是给我们传达一种交流的信息, 传递人与人之间在文本意识上的一种衔接。更重要的是, 让我们能感受到生活的多样性, 生动性, 富于朝气的生命的气息。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 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把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个人的人格的过程。语文学习, 通过语感丰富情感, 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一篇:长时感应耐压试验下一篇:甘蔗收获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