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培养策略(共12篇)
语感培养策略 篇1
语感是言语主体对语言的直接感知
语阶段能力, , 培养语感是语言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掌握语言习惯的一个较高级的感于语之一。长期以来感及语感培, 在中学英语教学界养在教学实践中常常, 被关及忽视。一本、语感文就来谈谈相关这方面的问题。英汤1.语感的定义富华和张景祥是我国外语界比较语系统论述语感的两位学者。汤富华认为语/是言语→意念的逻辑转换的能文语感是一种语言的逻辑的感觉, 力语。张景感能力感邱孝祥认为语感是对月定用法的敏感性, 是对语言上有效性或合遵循或背离某一语言既培适性的感觉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感觉目前国内语言教, 它包括语学工作者养音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语语意感受、言的直接感知能力语言情感色彩的感, 是受策和运用人们对, 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略个较高级的阶段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是掌握语言习惯的一2.语感形成的心理机制
语感是如何产生的?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 指将对象纳入到固有心理图式 (即认知结构) 里;“顺应”指主体心理图式有改造, 以顺应对象。语言的感知归根到底是人的认知结构对言语的同化和顺应。认知结构是一个巨大的“语义场”。语言符号进入主体的认知结构, 经过同化顺应过程, 感性材料受到了审美光照, 受到了理性之光的照彻, 概念性的语词的生命被“激活”、“唤醒”, 这样, 不知要重复多少次, 实践多少次, 然后达到“自动化”———即不必进行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 在一读一听之际就能理解出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形象、情味以及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悟性审美”, 即:语感。实际上, 语感的产生亦即一个新的认知结构。
3.语感的特征
(1) 语感的敏锐性
语感具有一听就清, 一说就顺, 一写就通, 一读就懂的功能, 突出其敏锐的特征。
(2) 语感是一种能力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3) 语感具有个体差异性
个体的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 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因人而异。
(4) 语感是可培养的
语感并非与生俱来, 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
二、英语语感培养策略
1. 实践感受策略
在语言实践操作中, 教师应考虑以下两个对语感培养有影响的因素。
(1) 语言实践的质
目前对英语实践材料的选用带有鲜明的应试色彩。因为“说”未被纳入“高考”, 所以大多被忽视。“写”的任务一般来自模拟卷命题。“听”“读”的训练材料通常被“精心处理”过, 因而学生所接触的语言都是“非自然的语言”。
但是, 语感只有在接触“真实, 自然, 地道”的语言中才能形成。因而,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尤其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来自native speakers语言实践材料。
(2) 语言实践的形式
语言的实践除了通常所说的听, 说, 读, 写, 还可以辅以视, 听, 译。视听过程中, 除了耳朵感受到语句的轻重缓急, 抑扬顿挫, 眼睛同时看到言语者的动作表情, 由此加强了对语言符号的感性认识, 有助于对其深刻内涵的精确把握。通过汉译英练习, 比较自己的译句/译文和参考译句/译文, 除了发现语法的错误外, 还可感悟到用词、构句上与目标语的差距, 也即不够地道, 随着不断的练习, 不断的比较, 不断的感悟, 差距会日益缩小, 遣词造句会越来越地道, 也即语感越来越好。
2. 整体感知策略
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切相关的, 只要我们接触了某种语言现象, 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 正如英语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说的“把一切都学到手以前, 没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这里强调的整体感知策略, 其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 这里所指的整体并非通常所说的课文整体, 单元整体, 而是不要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
3. 朗读, 背诵策略
我们都知道学校历来有早读的安排, 又有“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及李扬crazy English的成功, 从实践经验的角度突出了朗读、背诵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朗读背诵, 不仅掌握了大量词汇句型;更重要的是, 每个语言系统不管在语音上, 还是在结构上, 都有其独特而稳定的模式, 在大声朗读中, 其语音模式被感知, 在背诵中, 语言结构因不断被重复而被领悟。对整篇文章的朗读背诵, 在一遍遍的重复中, 每遍都有新的感悟, 事实上, 每一遍都使诵读者与作者更心意相通, 令其捕捉到蕴含于每个文字中的“鲜活的生命”, 从而, 在语感能力上又上一层。
4. 跨文化教育策略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 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 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因此, 不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 只注意形式, 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 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形成文化差异, 反映到语言上, 就形成语言差异, 造成理解障碍, 表达不确切, 阻碍精准到位的语感的产生。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应该重视跨文化教育, 有意识地安排富含文化内容的语言材料, 引导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比较, 以利于语感的培养。
三、小结
语感能力培养是英语教学的本质和核心, 这是由语言学科的内在规律性所决定的。语感教学在进行语言教学活动中的策略是:重视语言实践, 整体感知语言材料, 坚持朗读背诵, 关注跨文化教育。
语感培养策略 篇2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其核心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是训练语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直觉程度和敏感性。语感的培养是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言语实践的过程,在说写活动和听读活动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良好语感的形成就是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语感是建立在语言知识的积累之上的一种能力,并不是与身俱来,他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获得。
由于小学生词汇比较贫乏掌握句式也有限,因而其学习的途径决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靠对言语的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领会,文章中优美、形象的语言、意境隽美的表现,让学生们通过朗读充分体会出来。因此在朗读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感作用是最行之有效的,它能使眼、口、耳、脑多个器官并用地培养语感。
书声朗朗,让孩子在课堂上能乐读、愿读、爱读,并完全沉浸在文本给我们展示的丰富画卷中,在读中感悟、在悟中生情、在情中升华。语感的形成就在这“明朗清凉,和谐动听”的读书声中水到渠成。在教学实践中,“以读为本”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一、多种学法引航,激发学生的多元感受。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处境、心境的差异,必然会对同一个事物的看法、体验不尽相同,何况是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他们对同一文本必然有不同的感受,以及各自独特的视角。身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老师更加应该重视这一资源开发,通过我们的预设启迪孩子,激发他们的独特感受,把文本与孩子的所思所想联系起来,更加激活了他们语感体系的建构,使其更加立体、丰满。
1、语境涵咏,激发学生多元感受。
课文中的词句是十分值得学生去品味、细嚼的。老师创设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反复涵咏,进而用自己的感受去体会、理解这些用得巧用得妙的词句,然后内化习得,就是语感的积累与训练。
在人教版第四册《雷雨》一课中,小作者在展示雷雨中变化的过程时,巧妙地使用了一句“哗、哗、哗,雨下起来了。”把雷雨的序幕给拉开了。这个看似简单的句子,不仅把看到的雨景描写下来了,更把听到的声音也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多好的训练资源,于是我创设了以下教学片断:
师:刚开始下雨,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场雨的?(学生回答)屏幕出示句子“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师:如果你想告诉别人这雨很大很大,你会怎么读?(指名读)生:把三个“哗”读得又重又慢,而且声音越来越响。
师:如果你要别人知道这雨很急很急,你会怎样读?(指名读)
生:把三个“哗”读得间隔非常短,把“雨下起来了”的“下”读重了。师:如果你想让人指导这场雨来得又大又急,你会怎样读?(指名读)生:把三个“哗”读得又快又重,这回把“雨”读重了。
师:孩子们觉得还可以怎样读?把你自己独特的感受读出来吧!全体起立。
孩子们在老师的点拨下,绘声绘色地把自己的理解演绎出来,真可谓“百花齐放”精彩极了,我自己也忍不住给孩子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的词句,通过三次不同语境的创设,引导孩子反复涵咏,这样一来,它们各自独特的意象进入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中。读着读着在他们脑海中就浮现出一幕幕不同的雷雨序幕图,他们的多种不同的感受由此被激发,并通过朗读活灵活现地呈现于我们的眼前,他们的语感就在老师的点拨下得到了有血有肉的训练。
2、观察插图,激发独特感受。
叶圣陶指出:“图画不但是文字的说明,并且要拓展儿童的想象,涵养儿童的美感。”在教学过程中,教是要注意发挥图画的审美功能,帮助学生激发其独特感受,培养学生语感、审美等多方面的能力。
在《雷雨》的教学中,我牢牢地紧抓课文里,雷雨中的插图,让孩子展开想象:“如果你就是图上的小男孩,能用一两句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雨景图,谁来试试?”一下子学生都被这角色置换所吸引,激起了无限的兴趣,纷纷举起了小手,把自己独特的见解与同学们分享,在思维的碰撞下,孩子读这个部分的时候就更把自己身临其境的感受,栩栩如生地通过朗读表达了出来。更从不同的角度提升了自己的语感。
二、感性的客观课堂评价中,让朗读更出彩。
评价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表现,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所以感性的,非机械性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朗读情况,而作出公平、客观的评价,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盏导航明灯,能使他们的朗读更加流光异彩;这是让学生的朗读,在老师的评价中得到提升;在老师的引导评价下进行横向的比较,感悟出课文的意境,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理解与所思所想朗读出来,这样一定能使孩子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在朗读课文“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的句子时,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理解“越来越亮”、“越来越响”是“更加亮”、“更加响”的意思。第一位孩子站起来读的时候,声音平缓,并没有把雷雨前雷电交加的感觉读出来。我并没有否定他,而是说:“如果能把闪电读得更亮,雷声读得更响就更好了,谁愿意赛过他。”一下子,孩子们的小手纷纷举得高高的,一个比一个读得好,一个比一个读得出彩。最后,在“雷雨前”整部分朗读升华时,孩子们已经能走进雷雨前的情景中,通过声音由小变大呈现出“闪电”“雷声”在肆意地横行的感觉,真的让仔细倾听的我,脑子里一幕幕的电影在播放,还用说孩子吗?他们铁定有自己不同的丰富收获,让朗读变得更加精彩,通过评价提升了各自的语感能力。
三、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激发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1、创设情景,“入境”朗读。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有些课文写得特别美,可以通过优美的描述语言,把学生带进美的意境中,以美感来增进语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情感。
雷雨后的景色清新、富有勃勃生机,于是我在《雷雨》教学中,大胆地进行了以下尝试。
师:请默读雷雨后的部分,边读边想象,雷雨后的景象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受到空气很清新。生:我感觉到彩虹很美。
生:我感受到窗外的景色很漂亮。
……
师:能把你感受到的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吗,让别人一听就明白。(同桌合作读)学生用同桌齐读的方式、同桌轮读句子的方式、同桌轮读自然段的方式来汇报。师在学生的汇报后,相应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
(配乐)师:让我们把这美丽的雨后图画用读给画出来吧!师:渐渐雨停了,空气如此清新——(生配乐朗读第七自然段)
师:雨停了,窗外景色如此美妙——(生配乐朗读第八自然段)
学生就在老师不着痕迹地带进了那美妙的雨后图,仿佛真的呼吸着那清新的空气,犹如真的欣赏者窗外的美景,孩子们在老师的情景中陶醉了,把自己的感受都给表现出来。由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到境的美,情的美,并由此产生语感。
2、边朗读,边引导想象、联想。
想象和联想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形式。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朗读中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努力激起学生对于作品内在意境美的再创造,使文中描写的情景像电影画面一样一幕幕地从学生脑海中影过,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并通过想象进入角色,同作品中地人物同喜同悲,产生情感共鸣。
雷雨的前、中、后雨景教学,我都创设了“边默读边想象”的教学环节,这是为了让孩子感受那雷雨的全过程而铺设的伏笔,在他们真正朗读时,想象的画面就能润物细无声般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读的时候就特别入情入境。从朗读声中,我们感受到孩子们那一幅幅优美隽永的雨景图,进而更培养了学生的丰富想象能力,在想象中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
3、以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读的兴趣。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在大量朗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语感,是我国传统培养语感的方法,反复读,并在读中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但枯燥无味的反复朗读,对于小学生来说又是不切实际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一位有心人,设计出多种形式的朗读,调动学生朗读的热情与兴趣,从而真正提升学生语感。朗读形式设计除了多样化外,还必须注意要有层次有目标地给学生布置朗读要求,只是一味的追求形式,而学生却不知要达到何要求的朗读设计,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所以我在课堂设计中,大量让学生品读、评读、诵读、表演读、小组读、赛读„„等等,使学生相互吸引、互相碰撞、相互触发、争先表现,营造出浓郁的朗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使朗读成为学生的快乐。
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 语感
【中图分类号】G63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37-01
一、人格塑造策略
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是同步的。”语言世界的拓展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延伸,精神世界的提高会促进语言世界的发展。语感能力培养之所以要注重人格构建和塑造,并视其为核心本质乃至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语文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
马克思早就提出了“创造与人的本质和自然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这一命题,即使人对语言现象的感觉成为人的感觉,实际上也就是在“创造着具有深刻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把人格的构建塑造当作语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加以界定,其创意就在于发掘“人的本质力量在语言客体上对象化的实现”,其意义是重大和深远的。
二、促进个性发展策略
良好的语感能力极富个性,而个性往往又孕育着创造性,没有个性也就无法谈及创造性。人们常说:一百个读者的头脑中就有一百个不同的林妹妹形象,一千个学生的头脑中也有一千个不同的阿Q和孔乙己形象。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曾经说过:“背诵词语,理解词语,以致理解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不够的,应该使这些词语成为内在决定个性的东西。”比如分析《祝福》中祥林嫂人物形象,未必非得把学生驱入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去认识其“反抗”意义的思维峡谷不可,如果有同学从人性方面去考察,得出那是本能的“挣扎”也不能否定;读《荷塘月色》,有学生只为朦胧、宁静、优美的意境所陶醉,并未领略什么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满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也没什么不妥;陆游的《咏梅》是题咏人生的高格调之作,就没有必要用同一套子勉强学生同毛泽东《咏梅》诗分出高下。
三、能动参与策略
语感能力归根结底是认识个性在长期的对各种言语作品反复“涵咏”体味过程中习得的,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在现实的语言情景中切身感悟到规律和意蕴,并使语言规律和意蕴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个性的东西”,进而形成他们头脑心灵中的一种积极的、创造的力量,切忌越俎代庖、一讲到底。近年来语文界积极倡导的“语文活动课”就是一种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培养语感能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措施,学生在各种听、说、读、写活动中有了强烈的作者、读者角色意识,自动探究、倾心实践,于不知不觉中实现自己认知图式的构建。
四、实践感受策略
“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实质上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情况如何。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实质上是关于语言的感性认识),而不在于使之掌握理性化的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或者说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应当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即通过语文教学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种语感直觉、语言习惯,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
五、整体感知策略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说:“把一切都学到手以前,没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这就是说,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我们接触了某种语言现象,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这里强调的整体感知策略,其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并非通常所说的课文整体、单元整体,更不是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甚至在训诂式的一个字一个词地解释而把文章弄得面目全非。基于上述理解,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方法论术语,它对语感能力培养的意义就分外突出了。
六、形象思维策略
语感能力具有直觉思维特性,事实上直觉思维说到底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而且汉语和文学又无不具有形象性特征,这就为语感能力培养实施形象思维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行性依据。再从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来看,人脑对拼音文字的处理是分别由两个不同的部位来职掌的,汉字具有“左视野优越性。”而左视野传入的信息主要由右脑处理,右脑主要储存“图像”,所谓形象思维主要由右脑完成,而右脑与创造性思维又是关系最为密切的。因此,对于培养创造性语文能力为目标的语感能力培养来说,形象思维策略不仅有其可行性,而且也有其必然性。
初中生英语语感培养策略 篇4
一、情境创设法在初中生英语语感培养中的应用
语言类课程的应用性非常强, 在应用中才能够体现语言的学习程度, 学习中语感就显得非常重要, 语感是在进行正常的交流时常常应该注意的问题, 尤其是在外语的学习中。两种语言之间的学习很多时候是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的, 即使再精确的翻译也会和说话者的本意存在一定的偏离, 所以我们要注重对于语言感觉的培养。语感能够让学生从体会中学习, 首先找到要表达的内在含义, 再根据知识量来进行讲述或者翻译, 这种教学才能让学生有所提高。
很多语言学家都认为, 如果在初中生英语语感培养过程中增加许多语言交流情境, 一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主动将所学英语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中, 学会将所学语言材料充分利用起来。大部分学生英语语感总是培养不起来, 并不是因为他们学不好, 而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学习窍门, 长此以往, 他们就会逐渐对英语的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从而导致学生普遍认为英语就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 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所以, 为了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 我们要寻找比较可行的方法。
二、创设情境, 培养初中生英语语感
笔者认为意境创设法教学在培养初中生英语语感中有着积极的向导作用, 所以本文阐述了意境创设法教学在培养初中生英语语感方面的作用。并以此鼓励教师应该多运用情境的创设来教学。以下就是经常用得到的情境类型。
第一种属于想象情境型。人们丰富知识的来源全靠想象力,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就通过想象来完成。在教学中, 为满足特定教学场景的需要,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对于课文中的很多场景, 虽然我们不能亲身去体验, 但是可以假设这个场景是存在的。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想象一下接下来的故事发展情节会是什么样的, 这种方法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突发事件的英语应变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通常以“读前提问 (Pre-reading question) ”或“前提热身 (Warming up) ”导入课文后, 在让学生听录音的同时要求浏览课文, 然后由教师出练习题。形式可以是判断正误、或者是回答问题、或者是填写表格等, 学生要带着老师布置的任务深入阅读课文, 学会感受课文的深层含义, 顺其自然的, 学生就有了用英语来表达自己想法的观念。
第二种是创设游戏情境。现在许多的教学课程教师都喜欢在课堂中穿插一些游戏环节, 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效果最为突出。英语教学实际上跟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大部分都是来源于生活的, 所以培养英语语感的方法可谓是多种多样。
第三种就是设定问题和解决问题。它也是英语中最为直接的情境, 在将来的英语应用中多数都是这种情况。例如:让一名学生扮作外国游客, 来中国旅游时遇到很多难题, 包括路线、方向、乘车等, 然后让另一名学生扮作中国小朋友, 一一回答“游客”提出来的问题, 创设这种情境其实是比较符合现实生活的。参与情境设定的学生会将自己和对方在交谈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进行考虑,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也让大家深刻体会到英语学习在现实生活中的有益之处, 更有助于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重点把握。这种思维方式应该贯穿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
三、在培养初中生英语语感过程中如何导入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暗示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某个特定情境, 教师的语言对于学生的思维和主动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力。如果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思维, 那么课堂上, 学生就很容易走进设定的情境中去, 此外也可以利用其他方式来引导学生, 像图片、音乐、多媒体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是最好的一种教学氛围, 它有助于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开展种类繁多且具有意义的课外活动, 毕竟课堂时间是很有限的, 教师不可能每节课都拿出过多的时间创设情境, 这时教师就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主动在课外时间踊跃参加与英语有关的活动, 增加接触英语的时机,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英语。可以提议学生每天规定一个时间段, 在这个时间段内只能用英语说话和交流, 完全把英语带到日常生活中去, 创设的情境可以极大地提升并且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语感培养策略 篇5
山东省微山县实验小学 高祥虎
语感是一种语言现象能够迅速做出判断的感受和领悟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一种敏感而深刻的直觉感受,是通过语言文字的直觉感受,接近作者旨趣和文本内涵的能力储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叶圣陶语)再读叶老的这句话,细品之余,确有拨开浮云之感。语感,首先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是语言文字训练中最为重要、不可或缺的训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为语感能力的培养,不是停留在口头的空泛的标签,语感训练应立足课堂教学,训练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准确性、逻辑性,体味语言文字的形象和情味。下面仅从课堂教学的层面,谈一谈自己培养学生语感的一般实施策略。
一、提高朗读质量,训练学生语感
朗读是培养语感最传统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中国古代文论有“因声求气”之说,即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领略文本的情味,揣摩行文的方法。朗读的一般要求是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第一,放声朗读,读得正确,做到一字不能差。教材选编的文章,语言比较规范,经得起推敲。坚持不懈地抓好正确朗读的环节,为学生语言的“内化”贮存了规范、正确的语言材料,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语言的准确领悟感觉,使学生不仅能在听、读语言材料时,迅速地捕捉所需的语言信息,准确地判断语言、领
悟语言、乃至鉴赏语言。
学生在自主使用语言时,也能较迅速地,甚至直觉地找到能够准确表达自己情感的语言材料。第二、反复诵读,以达纯熟乃至释卷能诵,即读得流利。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和听读。“听读也是阅读,不过读的是‘声音的书’。”(叶圣陶语)让学生根据语意恰当地断句,做到正确、流利、连贯,培养学生听、读语言的节奏感、舒适流畅感。这种语言感觉的形成,学生不仅会在听、读语言材料时对其语言表达是否流畅通顺,迅速地做出判断;还能在运用语言时能游刃有余,妙笔生花,文通字顺,词到意达。第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叶圣陶语)朗读时要求学生读得流畅,有感情,就必须指导学生揣摩词句,领悟意境,唤醒记忆中类似或相关的生活经验,体会文本蕴涵的情味。这样,学生的语感就在这大量的朗读、揣摩体味中受到训练,得到发展。
二、激活“内在视像”,训练学生语感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言出于象,故寻言以观象;象出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教师应引领学生走进文字的背后,去感受、还原那隐于文字层面背后鲜明的形象,进而触摸作者及文本的灵魂和内在意韵。
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文本所塑造的形象和描绘的生活画面,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的补充,加以联想和想象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立体的生活画面,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进入审美欣赏活动。此举旨在激起学生对语言文字鲜明的“内在视像”,准确地把握文本所承载的事物特征、情态、意韵、旨趣等。
例如;我指导学生读《少年闰土》一文中描写闰土看瓜刺猹的精彩片段时,先利用课文插图在学生脑海中产生画面,然后通过音乐烘衬,富有情趣的听读渲染,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试着让画面动起来。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听读中那深蕴在文字中的语言色彩、情境气势,激活了学生的“内在视像”,少年闰土那勇敢可爱、栩栩如生的形象和极富生活气息的鲜明画面跃然心中。学生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感受不再是单薄、被动、毫无情趣的。之后的学生感情朗读和当堂背诵环节,充分证明“ 寻言观象 ”“意以象尽”的道理。
如果能经常训练学生“寻言观象”的习惯,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想象画面的能力,引导学生阅读中迅速建立语言文字和生活经验、图景的联系,使学生把理解语言和想象画面结合起来,增强对语言文字的形象感。这种语感能力形成后,学生无论是品味语言
抑或运用语言,都将大有裨益。
三、体会言外之意,训练学生语感
“语言文字是作者旨趣最贴切的符号。”(叶圣陶语)即语言文字是文、道、情的统一,它包含着情的起伏,美的律动。读文章时“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荒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只能够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关重要的一部分。” 叶老的提醒如醍醐灌顶,我们在指导学生读书时,除了让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言外之意,进而体会语言文字是如何表达言外之意的。而这种体会的过程,就是训练学生良好
语感的过程。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的第八自然段和第九自然段有两句话是“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和“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这两个句子中的“才”字蕴涵丰富的意味和情感信息,如不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加以揣摩、玩味,就会失去一次训练学生语感的契机。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的敏锐直觉将无从培养。我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两个句子时,让学生驱谴想象,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反复诵读,使抽象的语言具体生动起来,在这具体生动的语言表象中,去捕捉作者心灵震颤的霎间。学生终能体会到两个“才”字背后的丰盈的情味,最终“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
了”。
应该说,语感的训练方式、手段很多,以上仅从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指导朗读、驱谴想象、揣摩文字情味三方面,谈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学生将不难达到“如水入
口,冷暖自知”的境界。
儿童文学园地一奇葩
——简评《童话寓言》创作特色
陈继达
蜘蛛、小白兔、乌龟、山羊、老鼠等这些生活常见的东西,一经他那支彩笔的勾勒、点染,就神奇地在纸上活现出来,演绎出一系列生动的并含有深刻哲理的故事。这是著名寓言作家徐强华先生的艺术才华。通读他最近出版的《童活寓言》(中国少儿出版社出版),我为他广博的知识、全新的艺术构思和深邃的哲理所震撼。它是一本不同于传统寓言,也不同于传说童话,洋溢着时代气息的书,是儿童文学园的中的奇葩。
首先这本系列童话寓言集的题材丰富而新鲜。凡是花木虫鸟、游鱼珍禽奇兽、太空探秘、生活哲理、人世万象,应有尽有,包罗其中,富有幻想,就像万花筒。如《敢于吃人的树》,写非洲一种名叫“奠柏”会吃人的奇树,但它通人性懂爱情,它对待要砍它的大力士和给它吃鱼的铁匠是两种截止不同的态度。《会钓鱼的鱼》、《树上提鱼》讲了生物界一些新奇珍闻。看了标题就会引起人们浓厚的阅读兴趣。还有《登月酿造桂花酒》,充满着科学幻想,意在揭示人类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幻想的事也将成为现实的可能。这对少年儿童很有启迪作用。还有《时光老人》中的时光呼唤懒猴,同机器人和月亮对话,意在说明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和时间就是力量这个真谛,充满着浪漫主义幻想和激情,可读性很强。这类题材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内容和哲理的光辉,是儿童阅读的佳品。又如《富翁买画》,用“它是唐寅的亲笔画”、“石涛泼墨真是绝了”和“朱耷的画哪会如此廉价”三个小标题,写出唐寅、石涛和朱耷三位大师的画真伪如何鉴别。作品的新鲜还表现在对一些传统故事或典故反其意而用之,如把青蛙、乌龟之类美好事物的象征,写成反面的东西。在《池塘小总管》中,把青蛙描写成小霸道予以讽刺,通过青蛙在选花、评鱼、弃赛等三个典型事例展开情节,完成对它的形象塑造。乌龟呢,在他的笔下是个顽固派的典型。这种奇特的构思写法出乎人们想象,给人耳目一新。
题材的新鲜,还体现作者科学性、文学性、哲理性熔为一炉。翻开这本《童话寓言》,这样的作品不算少。《母猴教子》即是其中一篇。它用“一匙难开二锁”、“不学自然无术”、“凝聚才有力量”、“动脑驱逐死神”“为自由拒厚禄”、“筑路利已益人”等六个篇章,生动地描述母猴的慈爱、聪慧,谆谆善诱儿子,而小猴幼稚、天真、可爱,形象鲜明,跃然纸上。母猴的每句话都含有科学性与哲理性,又很有情趣。末篇《柿树的故事》分十二章,可当作生动的短篇小说来读。语言生动活脱,富有生活气息。从“奇特的理想”、“可笑的自卑”到“狂妄的自大”„„柿树的性格被刻画得入情入理。由于狂妄自大不思进取,结的果实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了。病因何在?枝叶争吵,百灵鸟的插话,指出病根在于“树根就躺在功劳的沙发床上睡大觉”、“不再伸展了,泥土的营养停止吸收了”,所以结的果又小又少。这样阐述,很符合科学。根子终于作了自我检讨,树干枝条和叶子也表示愿意配合,朝积极方向发展。这时,作者笔锋一转,却写一个瘦子前来砍伐它。柿树如梦初醒,得到了深刻教训,振作精神,经过奋战,有了起色。可又遇到一场特大风暴,风暴后它只剩下光秃秃的身躯了,默默地愧对主人。这就写出了它在成长道路上艰难曲折,有主观原因,也受制于客观条件,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让我们读来觉得很有趣味。
其次,作品形式的创新。
所谓童话,是用想象、幻想、夸张和拟人的手法来塑造艺术形象,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乐为儿童接受的一种文学体裁;而寓言呢,则是一种带劝喻或讽刺的故事,结构简短,寓意深刻,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中,古典的伊索寓言,先秦诸子百家的寓言,都是十分短小,寓意集中,一针见血,深刻尖锐,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或典故。而徐强华的这本《童话寓言》,也可以视为《寓言童话》,则是他在系列寓言创作外,另辟一个儿童文学园地一块新园圃或介乎“童话”和“寓言”的新品类,它不是“童话”和“寓言”两种文体合集,“童话”也不是“寓言”的附加语或修饰的偏正关系,而是跨越或介手“童话”和“寓言”的一种新文体,也就是说它吸收“童话”的因子——夸张拟人化,曲折生动的情节描写和形象刻画,又隐含深刻的寓意,是寓言和童话的混血儿。有人称它是系列寓言,是古典寓言在现代的发展,并举韩非子曾写过一组系列寓言以证明之,说明这种体裁发端于子春秋战国。这个问题值得商榷。我认为《童话寓言》中每个系列作品仅仅吸收了古典寓言“寓意”这个内核,而摒弃了“故事单
一、篇幅短小和寓言集成”这些特点,它吸收了童话那种用想象、幻想夸张和小说的某些技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如《高大的苦楝树》主要是刻画苦楝树自我牺牲、谦虚谨慎、甘当傻子的高尚品格,用“我愿做这样的傻子”、“供观赏,我不如柳树”和“别怕,我会保护你的”等三个片段,曲折的故事来表现。虽然每个片段含有一定寓意,但它同先秦的寓言那种简短一针见血的写法大相径庭。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徐强华这本著作称为系列寓言集,还是用“系列童话寓言集”称呼为妥,它是既有别于古典寓言,又异于传统童话的一种体裁,是兼寓言与童话的特点两者有之的复合型体裁。
徐强华从事儿童文学特别是寓言创作将近半个世纪了,他创作发表了四五百篇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他五七年因创作寓言《鲤鱼跳龙门》,香花被当作毒草,在政治上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然而,他没有放下手中那支犀利的彩笔。“四人帮”粉碎后,他更是焕发了艺术青春,与时俱进,笔耕不止,在儿童文学领域特别是系列童话寓言领域,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童话寓言》的出版为我国儿童文学园地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标志徐强华在系列童话寓言探索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这本系列童话寓言集,除了题材和形式方面创新,思想内容也很深刻,充满着时代气息,闪烁着一个大家的智慧光芒。如那篇《好笑的山羊》中的山羊,不是伊索笔下《狼和羊》中的羊形象,它自作聪明差点儿遭狼祸害,含有多么深刻的寓意啊!只有从人间许多惨痛教训中总结出经验的作家才能得出这个道理,写出这样警世的作品。又如《大哈哈的一天》,通过三个小故事用三句话点明大哈哈的哲学观(“把现象和本质划上等号”)、功利观(“视大名必与多占挂钩”)和荣誉观(“以为虚假能赢得赞颂”);阐明事物要互相依存而不是互相排斥。再如《天外有天》,阐述“欲速则不达”;《勘探队渡海》说明休息是为了更好工作。书中对社会丑类进行鞭挞的有《“批评家”刺猬》,它揭露社会上某些所谓批评家的虚伪性,语言富有幽默感;《幻想家的归宿》,笔调辛辣,讽刺那些空想家,不肯做实事,到头来一事无成,成了废物。书中也有不少篇写颂扬光明的东西,如《无名花匠》写出无名花匠与金老花匠在荣誉面前互相谦让精神,具有普遍教育的意义。无名花匠种的玉兰花上街去卖,竟无一人识货,后他冒充金老花匠种的花而被抢购一空。这冒名卖花的消息传到金老花匠那里,他不但不责怪反而陪同无名花匠到市场,竟然当众称赞无名花匠种的玉兰花胜过自己的。这种实事求是地提携他人的谦虚精神是多么的崇高啊!后来在全国花卉大奖赛中,无名花匠的玉兰花评上金奖,而老花匠让他带去参评的玉兰花落选了。回来后,无名花匠竟然把获奖金牌送给金老花匠,说这是他的玉兰花得的奖,却被金老花匠一眼识破。他批评无名花匠这种“偷梁换柱”的做法不对。这个故事富有现实教育意义。除此,还有《小乌鸦和小麻雀》、《猫妈妈和小白猫》等都是正面教育的典型,前者通过同小麻雀对比写了小乌鸦反哺孝敬父母的故事,后者写小白猫在妈妈谆谆的善诱耐心教育下,知错就改富有生活情趣。又如《曲折之路》,写破碎的大玻璃回炉冶炼重获新生。《创造奇迹的棉胎》,写棉胎不怕自身安危积极为人们护冰、灭火、防弹。《松鼠和跳兔、野猪》、《榨树当选市树》等等,都是表彰先进事迹,为广大少年儿童读者所喜爱的作品,这里不一一列举了。怎样阅读童话、寓言
一、阅读童话的方法
1、了解童话的特点和类型
童话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起到教育、歌颂或讽刺的作用。童话和寓言相比,不同的是在故事
情节上更富于幻想,人物活动曲折离奇,引人人胜,篇幅较长。阅读童话除了要依
据这些特点外,还要分清它是屑于下面几种类型中的哪一种:①拟人化童话,即将
动物、植物或者世界上一切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人的生命,模拟人的言行,成为
童话的“人物”。②人物童话,即以普通人作为主人公的童话。③超人化童话。即童
话中的人物形象属于一些超自然的、幻想的、想象中的形象。④知识童话(也称科
学童话)。即把神奇的科学世界或者其未来远景用童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少年儿
童的浓厚兴趣。阅读童话,首先就要搞清楚是属于哪种童话,再根据各类童话的不
同特点去理解。
童话总是通过有趣、离奇的故事反映生活,揭示某种道理,对儿童进行多方面 的教育。在阅读时,我们要通过对童话中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去领悟做人或生活的
道理。《小青石》一文就是把小青石当作人来写,让它会说、会想、有感情,通过小
青石的变化,思想的转变,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一为大众服务的生活才是 最有意义的。(二)阅读寓言的方法
寓言,就是在具体的故事里面寄托 寓占的方法如L 寓言从结构上看,大多分为故事或教训两部分。所以,同学们首先要把寓言当 作故事去读。必须弄清楚寓言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故事中有哪些人物(有时是采用拟人手法写的植物、动物等),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它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就拿《画蛇添足》来说吧,故事的起因是·每 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像,就把这壶酒给他”;故事的经过是有个人把蛇画好
后,见别人没画好,就给蛇画起脚来;故事的结果是画蛇添足的人虽然先画完,却
设喝到酒。
阅读寓言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人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寓言的涵 意。课文《买椟还珠》就是比喻那些只图表面,不识内里,缺乏鉴别能力以致取舍
不当的行为。
由于寓言故事是虚构的,其主要艺术手法是拟人化,大多是将动物、植物等当 作主人公,往往带有夸张浪漫的色彩,所以阅读中,还要将其中的艺术形象和情景
进行转换。即将那一情景转换成这一情景,将那一人物转换这一人物,将非人的情
景转换成人的情景,进而分辨善恶、美丑和好坏,弄懂其中的道理。如把《滥竽充
数》中的南郭先生,转换成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凭做假、蒙混度日的人;把“滥竽
充数”比喻为缺乏才干而混充行家,或是比喻拿次要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 \“:
诗歌是诗和歌的总称。在我国古代,诗歌和音乐是紧密地联系在;—起的。占人 把能够入乐<配乐歌唱)的诗叫做歌,把不能人乐的诗叫做诗。现在一般统称诗歌‘
诗歌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诗歌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不仅产生了屈原、李 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的诗人,而且为我国的文化宝库留下了无数优秀的诗歌作
品。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的新诗挣脱了旧体诗格律的束缚,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
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
诗歌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是社会活动的反映。但是,它具有鲜明的独立的特 诗人说出了许多人都有过却说不出的感受,有的深刻地揭示了人生哲理,成为千古 传诵的名句。有些诗句含义深刻,一时难以全部理解它的意思也没有关系,可以先
把它们熟读成诵,以后随着个人阅历的增长,会逐渐领悟它深刻的含义,真正欣赏
到它的妙处。
读诗歌的时候要边读边想,使自己好像置身其间。多读,才能感受到诗中强烈 只有反复吟咏诵读,才能体会它们的音乐美 韵的字音稍稍延长。
小说是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为主的: 人物形象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按篇幅分 小说,有些极短的小说称为微型小说。小说由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构成. 学作品。小说因它生动的情节、{ 小说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小说中的人物,是作家精心塑造的艺术形象,在他们身上反映着作家对社会和 人生的认识。人物的性格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因此,要注意小说中的人物做了些什么事,说了些什么话,他心里想些什么,从人物的言
行、心理中体会人物的特点。有些小说还对人物作肖像描写,通过人物的外貌,神
态、衣着等透露出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特点。
情节是小说中故事的发展过程,人物的性格特点也通过情节的发展逐步展现出 来。小说的情节—般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分析小说
情节的发展,井思考人物的性格怎样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完控、鲜明起来。读小说还要注意到故事发生的环境。这种环境有自然环境,也有社会环境.入 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人物性格的形成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读小说时要注意
到人物和环境的关系。
应用文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恬、学习、工作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文体。应用文种类 非常多,我们小学生要初步掌握书信、日记、读后感、请假条等几种常见应用文的
阅读。在阅读应用文时,要注意以下问题:、与一般文章不同的是,应用文大都有自己固定的格式和结构。不同的应用文有 其各不相同的格式,读应用文耍留意其格式。如写信,一般包括称呼、正文、问候、署名、日期这五部分。再如日记,在正文前,也就是日记的第一行一定要写上日期
以及天气状况。通过这些特殊的格式我们可以判断这篇应用文到底属于哪一类。正因为应用文的实用性很强,所以每篇应用文都有其特定的写作目的,不少应 用文还具有法律上的效力或佐证作用。应用文的遣词造句慎重朴实,措辞准确,表
达内容实事求是。只要我们认真体会,细心阅读就会理解其所要表达的内容. 不同的应用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一样;相同的应用文因为其格式,称呼 语气等的不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不同的应用文时 要善于把握应用文的细节,从细微处体会应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陶罐和铁罐》教学片断反思
安徽省当涂县年陡中心学校 吴文正
一、案例
【以下摘自:年陡中心学校芮君芳老师在《陶罐和铁罐》教学中的一段教学片断】 师:刚才大家学习,合作得特别好。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再合作一次,来个分角色
比赛,怎么样? 生:(学生兴奋,跃跃欲试)
师:大家可以自己找学习伙伴,先练习读一下自己喜欢的部分。生:(学生组成小组,分角色练习读,教师指导、参与。)
师:哪一组有信心先来比一比? 生:(二、四组都抢着比)师:各组组长以先举手为先。生:(轮读、抢读、评读)师生:评选擂主。(鼓掌祝贺)
师:刚才大家读的语气和表情太形象了。现在老师有个建议,咱们把陶罐和铁罐的表情
画下来怎么样?
生:(大声喊)我能画。
师:在画之前,同学们,先把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语句,找一找、读一读、想
一想,然后再画一画。生:(找、读、想、画)师:谁愿意到黑板前在图片上画一画? 生:(一男一女到黑板前画。)师:这两位“小画家”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画得都不错,但我想问一问:为什么这样画?
男生:因为铁罐说话时,特别生气,后来恼怒了,大发雷霆。所以我把它画出眉毛竖起,两眼圆瞪瞪的样子。
女生:老师,我是想表现陶罐当时那种谦虚的表情,所以说话时,它的表情是平静的。
生:那你为什么把它画成笑咪咪的样子呢?
女生:因为铁罐奚落陶罐时,陶罐谦虚不懦弱,它能心平气和的跟铁罐讲理,可铁罐怎么也不听,这时陶罐不理它了。所以陶罐的表情是平和的。
师: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生:(点头示意)
师:谁能用恰当的词形容陶罐和铁罐?
生:(想一会儿,纷纷举手)师:举手的同学愿意到前面来写一写吗?
生:(七名同学板演)
师:这些同学,能想出这些恰当的词,真是了不起,这说明文中的人物对话、生动的神态及动作的描写,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通过读、想、画,大家也一定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吧!那么你们是喜欢陶罐还是铁罐?
生:(小组之间展开讨论)
二、评析
本教学片断体现了以下教学理念和教学特点: 1.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创造,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陶老师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展开合作,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相互启发、评价、激励,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在合作学习时,陶老师注意了指导和参与。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但并意味着“放任自流”。合作应该是在教师引导的前提下的合作。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合作学习方式。同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之中,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交流,促进合作的实效性。
2.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了教学活动。
“竞争”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习的需要。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喜欢竞争的。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这是教学组织的有效的教学方式。陶老师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种需要,以评选擂主的形式,展开朗读比赛,同时用激发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大胆的参与,调动每一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既面向了全体又照顾了个性的差异,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朗读竞赛中,陶老师还注意了读中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在感悟中读,读出自
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3.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课文内容。
新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体验”。因此,陶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语句,以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等多种方式来体验。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产生了极大的乐趣,有的学生说,有的学生读,有的学生画。特别学生对画画表现的兴趣更浓,陶老师顺势利导,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这时学生的提问(为什么这样画?)更具有深刻意义,陶老师抓住这一问题,让学生谈出各自的感受,可见,挖掘了学生思维,拓展了学生想象。
陶老师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陶罐和铁罐,又一次激活了学生思维,训练了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以及对事物的不同感受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再如片断的最后,陶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文中的人物对话、生动的神态及动作的描写,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通过读、想、画,大家也一定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吧!那么你们是喜欢陶罐还是铁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意义深重,既启发了学生有价值的思维,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通过讨论,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体验。
三、思考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学会合作?
四、策略
新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等优点。目前,它倍受广大师生的青睐。但是,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鉴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诸多好处,愈来愈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自觉采用。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因此在初始阶段经常会面临到学生的合作小组未能如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开展合作学习,经常是组内较优秀的学生包办了所有的学习任务,将原来由老师所主导的“满堂灌”变成由优秀学生所主持的“一言堂”,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有的合作学习小组因公开课临时凑合,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有的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有的小组的合作学习,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等等。究其原因,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与学生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切实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认
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①建立固定合作小组。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4人左右。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中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
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进行学习方式培训,向学生介绍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如: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方法,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
③举行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养
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2.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法之
一、它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使各小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便于开展组际之间的竞争,提高教学质量,但并不是说,所有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而应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点,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如:教学《赤壁之战》(小学语文第八册)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题:周瑜的兵力只有三万,而曹军有八十万,却输给了周瑜,他该不该输?这就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学生无论站在哪个角度思考,都要谈到赤壁之战的过程,提及双方胜败的原因,这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有讨论价值。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合学生认知水平,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将
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3.恰当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
学习是个体直接面对材料,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对语言的感悟来解读读本,有很强的独立性,是教师的分析讲解所不能代替的,同样,任何小组合作形式也无法代替。所以,有效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在充分独立学习思考之后,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在大多数学生产生这种欲望时,小组学习的出现就为学生的畅所欲言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教师不应出示问题之后,便要求学生立即展开合作、讨论,而应留一定的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裕的时间来思考。当他们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再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在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并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丰富、更全面,最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样做也给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
4.“读”、“议”有机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要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小组合作学习,也就是不能说是单纯地让学生“议”,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先读后议,边读边议,议后再读,有机地把读与议结合起来。再者,课文的朗读训练也可以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如:教学《田忌赛马》(小学语文第八册)中描写田忌、孙膑、齐威王对话的段落,我就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分角色朗读、表演,使学生在快乐的朗读与表演中感悟课文内容。还有,也可以利用小组合作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如教学《草船借箭》(小学语文第十册)一文,我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资料,课上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5.教师灵活参与,为学生指明方向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此时应干些什么呢?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各合作小组中去,才能更贴近学生,才能随时关注和掌握到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调控,同时给予巧妙地点拨与导向。事实表明,有时教师短短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简单的手势,就能把学生从思维的误区中拉出来,让学生“顿悟”,使之豁然开朗。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进行语文教学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互相合作,组际之间相互竞争,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而且挖掘了个体学习的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最后祝愿每位老师(包括我自己)在辛勤的努力下,都拥有这么
一批可爱、乐观、上进的学生吧!
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阅读并能为儿童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智力兴趣爱好。苏教版低年级语文教材中便不乏此类儿童文学作品。我们教师要真诚地努力,用心地经营,将儿童文学与低年级阅读教学有机融合。从而为学生打开一扇温暖的人性之窗,让他们感受到文学花园的无限风光,在美的天地中畅游、翱翔。
一、思索,儿童文学有多远
儿童文学中充满了真善美,最接近孩子的情感世界,最富有想象力。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语言,也可以充实孩子的精神。
但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却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组词造句等方面,忽视了对课本中儿童„„教师以“文学的方式”把握教材,并注意课堂的对话方式,便能让低年级语文课堂变成文学的课堂、灵动的课堂、思想的课堂,让儿童文学与阅读教学的融合成为可能。
(三)阅读的兴趣盎然
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只是沧海一粟,课堂中的融合碰撞也只是迈入儿童文学世界中的最初几步。所以,要引领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与儿童文学的亲近更加紧密,更加兴趣盎然。
浅谈儿童文学教学方法
作者:叶舒影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40 更新时间:2008-4-29 8:57:26
摘 要:儿童文学课程是现在职高幼儿师范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困难重重。教学过程长期以来更多的是遵照了现有的语文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不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的。因此,在儿童文学的教学中,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儿童文学的魅力。关键字:主体性 教学方法 多媒体 童心
儿童文学是根据儿童的需要,专为少年儿童创作或改编,适合他们阅读、并能为他们理解和接受的各种文学作品,是审美和教育的结合。由于目标群体的特殊性,儿童文学有明显的特点:清晰、明确、温和、美丽。它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关注儿童心灵世界,具有儿童乐于体验、能够接受的审美情趣。在现在的儿童文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的对象并不是小学生而是高中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理性的元素比较多,缺少了儿童文学应有的童趣,习惯性地采用与其它学科相似的教法教学,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儿童文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没有真正达到。周作人认为,文学首先是满足儿童的需要,而不是道德训诫的手段。至于文学教育能够产生道德教化、智力培养等作用,则是文学教育的副产品。笔者综合了众多教师的经验后,结合自己的教学,认为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更深、更广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加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这就要求教师打破常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本文将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谈一谈当前教学过程中适合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课程资源的选取和整合
既然是教学工作就必须有一定的教材和课程资源,但是目前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缺乏,教学成果评价缺失,教师教法无章可循,很难开展系统性的教学工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要自己去选取一些儿童文学作品来授课,还要加上自己的理解。网络上有丰富的教学案例,唯独缺少儿童文学。这些就对课程资源的选取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课堂中提出了要求。这也意味着教无定法,教师完全可以进行开放性的教学,结合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幼儿散文的教学中,课文中选定的内容既多又杂,不可能一一分析,于是选取几个主题进行重点讲述,将《春娃》、《春天的小精灵》和《春雨的色彩》这几篇关于春天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既有针对性,又能进行比较分析,实现了系统性的教学。学生对幼儿戏剧比较陌生,平时接触得也不是很多,在这块内容的教学上,笔者选取了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剧本,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选取了《红灯、绿灯和警察叔叔》这篇幼儿戏剧,让学生进行课堂设计。学生课堂积极性非常高,通过问题的设计,把红绿灯的作用以及违反红绿灯会造成的后果都解释清楚,另外还加入了大家都熟知的游戏“红灯停绿灯行”,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最后教师把有关红绿灯的儿歌教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去创作儿歌。整个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并且得到生动有序的开展。
二、文学作品具有针对性
儿童文学涉及面广,包括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剧等。儿童文学作品或语言浅显易记易唱,节奏鲜明;或形象生动,情节感人;或形象地传授科学知识;或以讽刺手法针砭现实中的人和事;或以幻想编织绚丽多彩的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它在一个个形象感人的故事情节中寄托着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给儿童以教益与思索,其形式也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为他们所喜爱。在题材的选取中要充分考虑到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文学性和儿童性,而在现实中往往比较注重文学性而忽略了儿童性。“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是富有儿童情趣。有无儿童情趣,是区别儿童文学作品与成人文学作品的最重要的分界线。”一篇好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在他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启蒙作用。那些把儿童文学认为是“小儿科”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茅盾先生说:“儿童文学最难写,试看自古至今,全世界有名的作家有多少,其中儿童文学作家却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
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选取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文学,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化程度。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可以划分为五个年龄阶段: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6-12岁),少年期(12-15岁),少年后期(15-18岁)。在婴儿期和幼儿期主要以儿歌和儿童诗为主,内容主要是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感情,带有美感和乐感。而儿童期则可以引入少量的童话、寓言故事,这一阶段的儿童已能够懂得其中的大意。少年期和少年后期应该更多的选择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剧等,这些体裁的文学性比较强,能够培养儿童的文学欣赏能力。通过分类学习,让学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也能够结合实际的儿童年龄来选取题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别能力。
三、开放式教学方法促发学生主体性
职高的儿童文学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教学和创作。教学过程应该使用多种手段来达到这个教学目的,运用适当的技巧去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应视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能力和教材的内容,甚至教学的环境等,来决定采用的教学方法。
笔者在教学中着重使用了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在上课前让学生自己去选取限定条件下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在课堂上对该作品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好奇心”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动人类成长和前进的根本动力所在。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学习,真正的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后可以让他们进行反思并总结体会,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经验。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授为主,新课程改革之后,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幼儿文学的教学尤其注重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想象能力。例如在儿歌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儿歌的朗诵;在童话故事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表演合作能力,要求学生能绘声绘色的讲故事;在幼儿图画故事的教学中,尽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作业布置上,要求学生编一本儿童文学课本,把自己喜欢的作品、美丽的图画以及改编和创作的作品全都呈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了一片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多媒体教学拓宽教学思路
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在实际过程中收效显著,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不受时间、空间等教学环境的限制,而且它还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通过声音、图像等,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使教师的教学容量增大,教学形式丰富,学生学习变得容易。马克思说:“眼睛对对象的感觉不同于耳朵,眼睛的对象不同于耳朵的对象。”因此,儿童文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声音等资料,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可利用这些直观的图片给予内容以补充说明。在多媒体的技术下,可以在平时的课堂中播放儿童剧和优秀故事,让学生从更形象的角度来看待儿童文学。
通过多种方法的教学,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解儿童文学的趣味性和文学性,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五、注重学生情感培养
儿童文学应该是爱的文学,是培养美好心灵的文学。很多现实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许从儿童文学作品中能找到答案。只有学生真正热爱的东西,才会很自觉很主动的去学习。
作为将要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学生,培养他们的童心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拥有一颗儿童般的心灵才可能深入了解儿童的世界,和儿童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职高的学生虽然已经不处于儿童阶段,但是他们对童年时期的记忆依旧很深。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儿童文学中的儿童情趣也该通过“言”、“声”的感受,来显情动人。教师必须先以饱满的感情,通过反复钻研作品,反复咏吟玩味,逐渐进入角色。再通过创设与课文相类似的情境氛围,通过以声传情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已创设的角色氛围中,体味作品中的儿童情趣,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童心被充分的激发出来,充分的进入到这个角色中来,才能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感情。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把爱的种子播撒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学生体会到爱和温暖,认识到自己是被尊重和理解的。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奉献的精神,学会关心别人。
中学生语感培养策略浅析 篇6
一、训练朗读能力,感受语感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不通过多读、熟读、朗读无以全面把握。朗读时要感情充沛,要与作者感情融为一体,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才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使语感得到培养和提高。朗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教师要重视朗读训练。
首先,加强朗读示范。教师带表情朗读,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萌发朗读的兴趣。比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以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以轻柔、缓慢的基本语调进行朗读,在各层次间停顿时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便可将学生带进春天优美的景色中。学生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感染,便会忘情地沉浸在文章的优美意境中,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
其次,注重朗读技巧。掌握了朗读技巧,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朗读的目的。首先,要注重语音轻重。在读表现凝重鲜明的情感态度的句子时,要重读;在读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时,要轻读。其次,要注意停顿。读《最后一课》结尾:“散学了——你们走吧。”其中“散学了”这句话里有许多未尽之意,如祖国沦陷了,最后一课结束了等,有无限的感慨有深刻的思考。因此读完这句后要停顿。再次,要注意语气。朗读《故乡》,读少年闰土时应该是明快流畅、天真而豪放的语气;读中年闰土时要用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的语气。最后,要注意语速适当。语速快慢取决于文章的情节内涵和人物情感。通常表现欢快、愤怒激情的语速要快,表现忧郁、痛苦心情的语速要慢。另外,要注意语调抑扬。“激情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避免“千文一腔”。
再次,采取多样形式。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感情奔放的,齐读;感情婉约的,要求学生跟着录音单读;情景交融的,配乐朗读;戏剧文学,分角色读。也可以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这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感知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养成语感能力。
二、在品读基础上背诵,积淀语感
语文课本上的文章精美,语言规范。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行品读的基础上再有重点地背诵,从而真切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揣摩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体味文脉的起伏文气的贯通,进而充分吸收文章精华,使他们便于学习借鉴。没有背诵,就无法实现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积淀。背诵时要重视“感知与试背结合法”。这种方法就是对要背诵的材料,品读几遍后尝试回忆,然后再品读,品读后再尝试回忆,循环往复,直到把材料回忆起来为止。比如,指导学生背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关于童年乐园的一段,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章,唤起学生的想象,使他们在头脑中展现百草园景象。接着再细细品读,品读中理解这段文字使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样一组互相关联的句式的意义,然后再尝试往复回忆,学生就能轻松地将所背内容记住。
三、挖掘教学内容,充实语感
语感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内容基础上的。因此,要注意在内容的挖掘上下功夫,使学生领悟语感。
首先,体味语境。语言离开了环境就失去了意义,仅是文字符号而已。比如,《我的老师》第3段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一句中,作者用“狡猾”写孩子的目光,当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体味出:“狡猾”一词不仅毫无牵强附会之感,反而使这个本属贬义的形容词平添了机警、聪慧和乖巧的词义。
其次,品味语言,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语感。比如,教《背影》中父亲买橘子一段时,教师变读有关句子,让学生对照课文,比较少掉了什么,这些语词有什么作用,讨论明确:“蹒跚”说明父亲老了,腿脚不灵便;“慢慢、用两手、用脚”说明行动艰难;“努力”表示父亲竭力克服艰难。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品味这感人的父子深情。
再次,扩展教材内容。比如,《变色龙》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余地,教学时,可设想奥楚蔑洛夫穿过广场时巧遇将军的哥哥,两人进行了对话,要求把小说的情节续写下去,对话要符合人物性格。分组讨论,并写出对话内容,然后让学生结对上讲台表演。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语感。
四、反复比较揣摩关键词,领悟语感
在教学中,除了要指导学生把握词语的确切含义外,还要引导学生对关键词语进行比较、揣摩,以体会作者用词的传神之处。
例如,《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为了写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作者分别选用了恰当的动词:小鱼用“摇”,老黄牛用“甩”,燕子用“摆”,这些动词虽然都有“摇动”的意思,但却不能调换。小鱼的尾巴短小,“摇”着才能拨水,用“甩”就不恰当,而老黄牛的尾巴又粗又长,“甩”才能赶蝇子。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情境,并通过比较,发现用词的巧妙。这样,通过细细欣赏,反复琢磨,语感才会萌生。
五、联系生活实际,强化语感
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积累生活经验。叶圣陶指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叶老的话充分说明,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
学生的生活经验越丰富,理解能力越强,就越能与作品内容产生共鸣。比如,有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晚霞,通红通红”。我指导说:“这样描写太一般,谁都可以写出来。请你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并多多联想,看是否可以用其他事物来比喻晚霞?”此后,这位学生连续几天站在阳台上观察晚霞,他想了好久,终于想到了各种各样的花,灵感顿生,于是写成:“太阳像只大火球,挂在西边的天空上。那晚霞的颜色真是好看极了,浅红的像夹竹桃,火红的像石榴,鲜红的像郁金香,深红的像玫瑰。”显然,这时的“晚霞”描写更生动。所以,只有“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敏锐的语感才能培养出来。
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教学策略谈 篇7
一、激活生活体验, 培养敏锐的语感
叶圣陶先生指出:“要求感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 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当学生接触到语言文字时, 要引导他们思考这些语言文字表现的是什么事物, 只有把生活经验和语言、文字联系起来, 敏锐的语感才能培养出来。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画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 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 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 所谓直觉, 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知识作前提, 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 语文学习的经验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越丰富, 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 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 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生活体验上。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 进行多方引导点拨, 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到作品中, 以使学生对言语的理解更加容易, 感悟更加深刻。
二、充分运用朗读, 在语言训练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琅琅成韵的诵读, 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 与阅览相比, 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 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 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培养语感, 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 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 不同的语调、节奏朗读中思考, 吟诵中品味, 会其义自现, 入情明理的。《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喝鱼汤时, 说:“怎么了, 吃不下?要是不吃, 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 为了革命, 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 你不要太脆弱!”第一句着急地发问, 第二句爱怜地说理, 第三句果断地命令, 第四句严厉地暗示。结合上下文, 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 让学生反复诵读, 抑扬的语调, 变化的速度, 语音的轻重, 使学生体会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 老班长关心同志, 忠于革命的精神也输入学生的心田。另外, 吟咏诵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 因此, 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设计出科学合理、能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 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
三、尊重学生个性, 珍视体验, 训练学生的语感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尽量利用多种方式诱导学生在读文时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 注意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 对读法不作统一的要求。如特级教师李卫东老师教学《可爱的草塘》时, 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来训练学生的语感:
师:无论谁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都要发自内心地去赞美, 谁来读第六自然段?
生:“我情不自禁地说:‘这草塘真美啊!’”
师:你是这样赞美它。
(又有五名学生读第六自然段, 语气各不相同。)
师: (教师又示范了几种不同读法) 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才叫真正的朗读。
学生对作品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 应让学生自主诵读, 揣摩与品味语言, 语感就会在反复品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四、引导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 促进语感的形成
语感的形成主要靠理解, 靠在实践中积累。因此, 要让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 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 持之以恒, 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的实践活动:听, 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 诸如, 上课听讲、听别人讲话、听广播电视等。在这一过程中, 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 及时捕捉语言信息, 了解内容, 抓住中心和要点等。这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受,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说, 就是在一定的场合中, 让学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就是言语的口头运用。在说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在积极的活动, 组织语言极为快。因而, 要求说话的语言准确、连贯、得体。因此, 教师要在教学中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运用语言中, 既能够仔细推敲词句, 激发自身的语言积淀, 又能促进语感的形成。
谈语感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篇8
一、以诵读为基础, 抓住重点词语诱发学生的想象与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多形式的朗读, 使他们的思想情绪真正进入作品所营造的氛围。在此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诱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促使学生形成鲜明的“内心视像”, 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特定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绪、境界和思想感情, 通过对于语言的这种多次的细致的感悟与训练, 良好的语感就一步一步地形成了。
如教学鲁迅先生的《故乡》 (语文版九下) 这篇意蕴深刻的小说, 反复充分的全文朗读固然不可轻忽, 局部重点教学中仍需带领学生通过细读细品, 咀嚼文意, 培养语感。例如全文的开篇部分: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 从蓬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短短的80字文中, 用了“阴晦”、“苍黄”、“萧索”、“悲凉”等感情色彩抑郁低沉的词语。而一个“横”字则与之呼应, 概括了故乡境况的滞重与死寂, 为全文叙事的展开做了有力的铺垫。而这些语辞的理解消化, 教师如使用常规的解释、查字词典等方式, 都是苍白无力的。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反复默读咀嚼整个段落, 感受其氛围与情绪, 领悟词语的情感色彩和深意。这样, 不但能使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语意文意, 更有利于形成厚实的语感。
二、注重词语辨析, 感知词语情状
词语是构成语言的材料, 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往往是通过对词语的理解实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有言:“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 必须把语言教学落到实处。兵法云:“伤其十指, 不如断其一指”。就一篇课文而言, 切实有效地抓好一两个语言训练点, 确保学生学有所得, 学以致用, 长抓不懈, 终能大见成效。因此, 课文中那些表现文章中心, 凝聚作者感情的词语, 尢其值得重视。
如讲到陶渊明的《饮酒》诗 (语文版七下) 时, 就可以抓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感知。在诗中, “见”是无意中的偶见。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 却偏写成景物自己撞上眼帘, 变有意为无意, 化有我为无我, 达到一种物我相忘的境界。这正是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的典型, 突显了陶渊明那种超尘脱俗、洁身自好的精神境界。倘若换成有意识的“望”和“看”, 就显得人、物相隔, 达不到情景交融的完美境界。如此咀嚼琢磨, 对“见”的语义与情致的感觉 (预感) 就比庸常的感觉深刻、鲜活、准确了。
朱熹指出:“看文字, 且自用功夫……久之自得。盖蓄积多者, 忽然爆开, 便自然通。”学生随着词语的积累和理解的逐步加深, 语言感悟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三、注重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叶圣陶说:“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 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这说明语感学习一定要联系生活经验, 将语言文字同他所涉及的客观事物、生活情境联系起来, 从而具体领会它的意义和情味。古人对此多有论述。王夫之指出:“身之所历, 目之所见, 是铁门限。”强调生活经验的亲身感知, 通过亲历实境领会诗文的妙处。如元代吴师道在《吴礼部诗话》中说:“又壬戌四月, 予过京口, 遇射君植, 同登北固, 临礼大江, 风起浪涌, 往来帆千百, 若凝立不动者, 固忆古人‘千帆来去风, 帆远却如闲’之句, 诚佳语也。”吴师道所说“佳语”, 关键在“闲”字。在风起浪涌的大江中行舟, 人们多想到“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景象。只有亲登北固, 看见远处“若凝立不动”的情况, 才会有对“闲”字的深切体会而发出“诚佳语”之叹。这就是直观“妙悟”的生动例子。可见, 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是古代学人总结的一条重要经验, 我辈当发扬之。事实上, 初中语文大量阅读课文是要求我们联系学生生活的, 如《石缝间的生命》、《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差半车麦秸》、《囚绿记》……只有联系生活调动生活体验, 将词语的理解与品尝与学生的感性体验与生活领悟紧紧地结合起来, 学生才能真正建立起良好、切实的语感。
论小学语文语感培养的相关策略 篇9
一、培养语感的正确性
读是语言学科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培养语感正确性的基本途径之一。不难发现,那些读书多、喜欢读书的学生所说的话、所写的文章都是有一定特点的,这种特点主要体现在与其他普通学生语言文字表达在技巧上的差异化。
1. 范读
教师的范读是为学生树立标准的阶段,小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语文之初,对于字词的发音和释义都停留在一个比较模糊的阶段,需要有一个标准给学生模仿。而教师范读就是语感培养的萌芽时期,一段绘声绘色、富有情感的范读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好的范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品情感。
例如,在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1课《我们成功了》中,教师在范读时应该有一种激动、自豪、喜悦的情感,有感情地范读“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这一段落,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与学生产生共鸣,深刻体会文章中的自豪之情以及爱国之情。教师在范读的过程中可以搭配一些背景音乐,有节奏地范读。范读能够让学生直接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感,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有积极意义的。
2. 分角色读
针对一些角色较多、对话较多的文章,教师可以采用分角色读的形式锻炼学生对于不同角色的不同情感的理解与把握。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时,作品中出现了“我”“父亲”“母亲”“阎振三”等多个角色,文章内的对话部分较多,故事情节也较为曲折,那么为了有助于学生对角色性格有更加准确的把握以及理清故事脉络,分角色读是非常好的方法。
学生在分角色读的过程中体会不同角色情感、不同角色的性格与立场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式。
二、培养语感的敏锐性
语感的敏锐性主要体现在有些人往往能够在恰当的时候说出比较巧妙的语言,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能在恰当的地方出现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我们在学习一些经典作品的时候往往会摘录一些比较优美的句子加以赏析或背诵,这些存在于语言文字中的妙语都与作者的语感敏锐性有关。关于培养语感的敏锐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联系生活实际
生活是一个人语言文字表达最丰富的素材库,有了生活作为源头,语感之水才能不枯竭。例如,在小学六年级上册的第22课《跑进家来的松鼠》中,作者有一段文字特别有味道,即“松鼠跟我们一样,一个星期没有吃到糖”。作者拿松鼠和自己比了,这些拟人化的语言文字表达非常有趣,区别于许多生硬的比喻,是语感水平的又一表现。教师在语感培养和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渗透语感的培养。
2. 学会对比
语言是需要对比的,在对比之中,学生可以发现更好的使用方式,无形之中为自己的语言表达指引了方向。我们都知道,喜欢读什么类型的文章,那么这个学生的语言表达就会向这类文章的语文风格靠拢,这是必然的。所以教师在语感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对比各类词语、句子、段落的区别,甚至于分析同一作者不同作品中语言风格的转变以及不同作者间语言风格的区别,在对比之后,把握更多语言用词技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用词准确性,在准确的用词基础上,再加上语言文字的积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表达,是语感培养的重要阶段。
三、培养语感的丰富性
语感的丰富性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许多人在说话或写作的过程中,习惯于某一固定形式的表达,以至于语言文字的表达缺乏动感、没有新意。一方面,这是语言习惯导致,日常用到的素材较为狭窄,使用的素材并不多,渐渐局限于某一小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另一方面是积累不足,想用新的素材却想不起来找不到。
关于培养语感的丰富性,必然离不开积累素材。素材的积累需要素材本身就有一定美感的文字才行,笔者建议以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为主,辅之以现当代的散文、诗歌。这些具有美感与内涵的文字正是学生需要积累的。对于小学生,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在理解领悟经典作品以及散文的内涵上有些困难,此时可以以一些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为主要素材,慢慢培养学生的语感。
从事语文教育不能忽视语感培养的重要性,更多新的内容还有待教育工作者挖掘。
摘要:语感是每一门语言学科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小学语文语感的培养主要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简要叙述小学语文培养语感的重要性,详细论述培养小学生语感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华.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J].校长阅刊,2006(8).
小学生英语语感培养策略研究 篇10
一、语感 (linguistic intuition)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罗宾斯 (Robins) 在《普通语言学通观》中有这样一段话:It is often said that a good deal of what goes on under the name of language learning makes use of intuition or a feeling for the language, such as is possessed by native speakers and is acquired by long familiarity with it rather than explicitly learned;and in linguistic descriptions appeal has been made to a native speaker’s intuitive reactions in approving or rejecting a particular mode of analysis.[1]广义地说, 语感就是主体对言语的感受, 是对语言文字或语言现象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 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 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等在内的一种正确的、丰富的了解能力。语感具有如下特点:对语言文字高度的敏感性、对语言文字快速的领悟性、对语言文字敏捷思维的直觉性以及明显的综合性。
小学生英语语感培养是指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 运用多元学习途径, 主动与被动结合, 内部与外部相协调, 形成学习者不断积极获取学习材料, 提升对英语的语言感受、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能力和经验体会, 有效促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语感。
二、研究策略
课题研究着重构建七个行之有效的层面进行研究: (1) 思想层面: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2) 语言层面:增大学生语言实践的量; (3) 能力层面: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4) 环境层面: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5) 方法层面: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 适时进行音标和拼音教学; (6) 文化层面: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7) 指导层面: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一) 在听说训练中培养语感
一个小孩在习得母语的过程中总是口语先行。在他用口语表达自己意愿时并不懂得语言的语法规则, 而是在语音、词汇、句子中感受和领悟语言的实际意义, 在实际交际中不断掌握母语, 这样, 当学龄儿童开始学母语文字的时候, 培养语感已经不会有很大的语感困难了, 因此, 英语语感的培养和训练也可以从听说入手。[2]
1.坚持Free Talk
每节课上课前3~5分钟留给学生, 让他们进行自由对话和交谈。起初,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对话进行训练, 往后逐渐推进, 过渡到学生自由选题, 自由对话, 实现自主学习。[3]为了减少难度, 提高会话时效, 可以让学生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这样, 经过几年循序渐进的学习,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会大大提高, 而且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有效地训练了语感。
2.安排听说训练
现行的牛津版教材配有齐全的录音磁带, 在课堂上若能充分利用这些磁带, 将会对学生的听说水平及良好语感的形成大有裨益。
首先, 教师要把课本作为听说训练的书面材料, 在上新课时让学生听所学内容, 听之前要提醒学生注意语音、语调, 特别是提出要解决的有关问题, 听后或是对所学内容提问, 或是选择正误, 或帮助学生简要复述所听内容等。在听的过程中, 学生从听不懂到听懂、从部分理解到全部理解、从重复原句到模仿表演, 可逐渐产生对英语的良好感觉。
其次, 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好听力课, 每周不少于一节, 可采用一单元一课的《同步听力》, 或采用课外一些适合学生听力水平的材料进行训练。训练时要遵循有浅入深、有易到难、先短后长、先机械后灵活、从单项到综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与此同时, 教师还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排除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 是他们乐于开口, 人人参与到听说活动中来, 既能听又会说。这样, 英语语感在实际应用中逐渐就会增强。
3.创新教材情景
实践性和交际性是外语学习的基本特征, 而且它不同于其他学科。[4]学习英语就是要在真实的情景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 交流信息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首先, 课堂上教师要用得体的英语授课, 师生间、学生间也尽可能用英语交流, 鼓励他们大胆开口, 说错也不要紧。语法也应尽可能放在一定的情景中来教, 让学生看到、听到新语法点在一定情境中的使用。长此以往, 学生会把所学语法知识和词汇联系起来理解和运用, 语感就会日益增强。
其次, 教师要结合教材, 充分利用图片、卡片、实物、简笔画等直观教具, 或合理使用幻灯、录像、投影、电脑等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真实或半真实的情景, 让他们多看、多听、感受、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使外语教学过程变得逼真、形象、直观、生动, 使学生身临其境, 兴趣盎然。
另外,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还要充分认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为教师再好的讲解只是自己的感受, 绝对代替不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凡是课堂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活动是由学生, 而不是由教师进行的课, 则是最好的课”。所以, 课堂上, 教师要精讲多练, 75%~80%的时间都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实践活动, 如编情景对话、编说故事、自演短剧、看图说话、话题讨论等, 这不但能有效、快速地强化学生的语言知识, 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和语言的感悟能力。
(二) 在阅读训练中培养语感
阅读教学的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吸收信息或利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引导学生对文章作出价值判断, 提高深层理解和评价文章的能力, 同时获得交际能力, 这也是训练目的所在。所以,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通过阅读课教学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5]
1.采用语篇模式
课文教学可采用“导入-表层分析-深层剖析-整体评价 (自由交际) ”这一整体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有效地将语言形式的学习及理解与语言内容的理解及掌握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利于学生巩固语言知识, 把握语篇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正符合语感训练的实践性原则。而教师在课堂上的点拨、导思、导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 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的阅读方法, 如精读、浏览、跳读、略读、限时速读等。其次, 不同内容、不同体裁, 训练方法要有不同的侧重, 如对话、介绍、说明等。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采用带着问题阅读的方法, 也可采用正误判断、填充图表等来帮助学生掌握。
2.坚持朗读、背诵
朗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尤其是有表情的朗读能以声传情, 扣人心弦, 无论对朗读者还是对聆听者, 都是训练语感的极佳途径。[6]朗读要读懂句子, 读出感情, 读准语调, 读顺文气, 更要读出气势。在琅琅的书声中, 学生语感会潜滋暗长地培育起来。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经常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活动中, 这样会有助于学生获得语义正误感受、语言形象感受、情感色彩感受。若能让学生根据正确的读音规则, 并置身于一定的语境中进行朗读, 就会产生不错的效果。朗读还必须反复, 只有通过反复朗读, 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感、美感才能油然而生, 进而促进学生正确语感的形成。此外, 教师要经常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内容好、文字优美、篇幅较短的英文作品, 可以从课本上挑选, 也可以选自课外读物。读得多了, 背的多了, 语感自然而然就增强了。
3.在课外训练中培养语感
多听多讲多读有利于良好语感的培养。在课堂上, 学生虽然听、读、讲较多, 但这还远远不够。因此, 在课后教师还要发动学生尽可能多地多听磁带、广播, 模仿地道的语音、语调, 同学间尽量用英语对话, 鼓励学生多看英文课外读物, 自觉进行阅读训练, 扩大知识面, 达到自觉训练语感的目的。同时, 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经常组织和指导学生展开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英语知识课外活动, 如唱英语歌、朗读、讲故事、演讲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四、研究过程
(一) 准备阶段
1.组建课题组, 确定课题研究成员和班级。
2.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材料, 学习与相关的中外文教学理论。
3.撰写研究方案, 并请专家来校验证, 进行课题申报。
4.组织预备性研究, 培训实验班师质。
(二) 实施阶段
1.统筹规划, 安排好每学期的实验活动, 按照计划认真开展课题研究, 并对课题实施方案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2.定期组织实验班教师学习, 研讨, 上研究课, 逐力推进课堂实践。
3.撰写阶段性总结, 作好学生个案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三) 总结阶段
1.收集整理有关研究资料, 转写论文或实验报告。
2.举行公开的教学观摩活动。
3.形成教学研究个案集。
4.进行课题鉴定。
五、阶段实验结果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与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 语言技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同时, 通过课题研究, 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改变, 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了改进, 使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通过实践, 学生能迅速捕捉语言信息并迅速领悟, 理解其内容, 体现出对语言信息的灵敏度、准确性及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在日常学习中, 听别人谈话能抓住起要领, 思维敏捷, 想象力丰富, 理解力强, 语言表达自如流畅。对英语学习保持着一个较高的学习兴趣的, 这对他们的今后的语言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课题实验抽样选取各方面情况极为相似的班级作为对比实验班, 实验班 (从三年级开始, 现为五年级, 已进行两年) 确定为五 (2) 班, 对比班确定为五 (1) 。两个班当时是以随机的方式分班的, 而且由同一位教师任教。
(一) 学生方面
实验前, 对这两个班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了测验并进行比较, 统计检验后无显著差异 (见表1、表2、表3) 。 (注:两班在实验期间学生无流动、增减)
本次实验结束后, 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做统计检验 (见表4、表5、表6) 。
在教师方面, 经过近两年的英语语感教学与研究, 参加实验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观的转变、教学技能的提高及科学指导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一定的突破, 对小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导与培养模式, 取得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对今后的课题研究与实施提供了更多的实践与理论的支撑, 为更有效的进行成果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道路。
六、存在的问题
(一) 评价的问题
长期以来, 教师都是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好坏, 是一种终结性评价, 而语感的培养与养成需要注重过程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而现在还没有一种操作简便的评价体系, 教师很难操作。
(二) 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实施还有一些难度
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下, 教师还面临着学生升学的压力, 有时候觉得在提高学生分数上, 还不如原来的苦教苦学见效快。同时, 学生语感的培养与养成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不断充电, 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才能跟上这一要求, 这些增加了顺利开展学生语感的培养与养成研究的难度。
七、结语
教师将语感的培养自然地融入平日的教学中, 甚至是与学生的交流中, 明显地提升了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素养, 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课题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语言技能的全面提升具有较为有效而实用的意义, 对小学英语语言的教学有推广和借鉴的价值。虽然, 小学生语感培养的策略研究在实施中还会碰到一些困难, 但它是符合素质教育和语言学习的规律的, 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倡的, 也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罗宾斯.普通语言学通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2]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1.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4]杨连瑞.现代外语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5]胡敏.雅思考试语音语调强化[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
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策略 篇11
那么,如何才能高效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以为,我们不妨采用以下策略。
1. 体味生活,亲近语感。一切语言的源头是生活,要想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获得敏锐深切的语感,仅仅依靠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去揣摩课文,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作者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他透过文本表现出来的旨趣往往是广大深远的,而学生囿于年纪、生活环境的狭小和阅读面不够宽等因素,对文本含义的挖掘往往流于肤浅和单一,与作者本要表达的意思相距较远。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加深知解,引导他们关注生活、融入生活、体验生活、记录生活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语感的获得与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只有真正地走进生活,感受生活,积累的生活体验越来越丰富,对生活的认识越来越真实深切,才能获得敏锐的语感,才能在鉴赏文章时较轻易地走进作者的生活和心灵世界,从而心领神会地“接近作者的旨趣”。
2. 反复诵读,加强语感。诵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方法,也是积累语感的一个有效办法。通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诵读这一语言实践,我们能让他们在反复吟咏中体会文字表层的意思和它背后蕴含的意思,从而准确地理解文义,并获得灵敏的语感。例如,在讲授作家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一文中“我”与司务长对话的那段文字时,我们大可不必越俎代庖地直接告诉学生作者的态度和情感,而是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反复地读去把握人物的语气,再透过人物的语气去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从而准确地认识到司务长不懂得红柳在雪原上的珍贵,反而对砍伐红柳振振有辞的可悲,以及“我”对挖红柳这一愚蠢行为的谴责。
3. 潜心深思,领会语感。欣赏或鉴赏一篇文章,透彻理解文义是关键,而要透彻理解文义,就离不开涵咏的功夫和极强的语感。可见,语感既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章,也来自于对文章的深入理解。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往往都是文理情俱佳的典范作品,带领学生赏读文本时,我们不妨选取文本中的一些重点片段作为培养学生语感的切入点,通过师生讨论、生生讨论,仔细揣摩作者用语的精妙,引导学生准确深刻地读懂读透文章,从而对语感能有较强的领悟。例如,在讲解孙犁先生的《黄鹂》这篇文章的最后两段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扣住“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中的“啸”、“游”、“走”、“排”四字,感受作家炼字的功力,还要着眼于整体,让他们领悟到“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的道理。
4. 调动想象,诱发语感。语文学习过程中,面对一大堆生动活泼、意蕴丰富的语言材料,如果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实在是很糟糕的事。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引导他们饶有兴趣地走进文本,“于有字处想无字文”,透过看似无生命的文字去捕捉、领会那一个个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是大有必要的。这不仅是有效地指导学生解读文本的需要,其实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只有具备了足够的想象力,才能较快地进入作者为我们精心构筑的精神世界,也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并进而获得对于语言文字敏锐的感知能力。例如,在讲解“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先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暖风吹拂、桃红柳绿、风光旖旎的境界中,然后慢慢地将目光定格在那缀满枝头的红杏上,去静静地体会春光的灿烂和春意的盎然,从而品味出“闹”字中包孕的丰富含义。当然,为了效果起见,我们还可以借助于绘画、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以此诱发他们的语感。
培养中学生敏锐英语语感的策略 篇12
一、关注阅读理解深化,增强多样感悟深度
阅读是学生接受和了解英语语言文化和表达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语言感知积累的前提条件。学生建立在初步阅读感知基础上的理解感悟,一方面能够帮助他们开阔知识视野和丰富语言表达思维;另一方面可促进学生语言学习认知理性思维不断深化,使其感知更具有深度。
阅读理解深化应该体现理解感知的全面性和感知的准确性,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元化的形式阅读学习,激活其认知感悟的激情和兴趣。在关注学生阅读理解深化过程中,可建议学生通过自主质疑阅读,理出自己的理解难点;运用浏览默读形式,找出文本表达素材的重点;尝试出声朗读,激活多种语言学习感官,综合探究语言表达内涵。同时,要求学生能够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多阅读与课程表达素材相似或者相反的语篇,逐步积累知识素材,满足积累运用需要。
以这样的形式深化阅读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在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三Unit 2 Language的Reading B English and its history的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阅读素材中的词汇运用外,更应该从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和了解英语表达思维角度来深化阅读理解。可建议学生在通读并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自主独立完成Reading A中的习题,教师可布置适当的思考探究题目,如“What do you get from English and its history?”,以此调动学生的理性思维感知,提高认知感悟运用能力。
二、注重自由合作表达,培养理性逻辑思维
阅读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运用的必然步骤,而表达交际则是提高语言感知逻辑思维的重要前提。围绕表达来深化学习认知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存在问题,以便及时校正。通过合作表达,学生学习认知思维更为全面,更能互相学习。
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实际,创设自由化的语言表达学习情境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畅所欲言,以实践体验的方式来深化认知感悟,提高语言表达运用准确性和灵活性;依据课程教材文本来深化资源运用,鼓励学生在平等交流过程中激发思维想象火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多元化认知感悟思维;采用口语交际、讲故事交流、书面表达等形式来进行优化教学,帮助学生深入探究其中的语法运用知识。通过这样的自由表达,一方面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学习合作精神,增强整体学习力;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思维感知和逻辑思维能力,满足学习发展需要。
学生在自由合作过程中表达,更能够强化认知感悟,促进知识技能有效内化生成。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3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的Reading部分Dying to be thin…教学中,不妨为学生创设自由交流的环境氛围,激励学生发挥想象,表达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可参照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形式,建议学生围绕“What do you think of being thin?”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挑选与自己表达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合作小组。教师可根据学生观点的异同,将班级分成正、反两方,并担任辩论赛的裁判,引导学生多元化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可建议学生能够尽量运用与阅读文本相似的语句,以增强理解感知。
三、尝试运用实践活动,深化语言感知体验
英语课程倡导运用实践体验的形式来活化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认知英语,活动中使用英语。实践活动运用能够将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更加具体化和生动化,体现了活学活用的理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主动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情况,优化整合学习资源,尤其是注重校本课程资源的合理运用,延伸课堂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思维感知更为丰富和全面。可尝试运用英语手抄报,鼓励学生搜集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自觉性和激情;引导学生参与课本剧的改编、表演,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表达运用过程中提高语言感知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运用DV拍摄微电影,让现代生活元素融入到课程学习过程中;重要节日活动期间组织学生举行相关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利用校园多媒体播放国外经典大片,让学生感受英语表达思维和黑色幽默,体味中西语言表达差异。
这些实践活动运用,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思维感知充分融入表达运用过程之中,能够为丰富思维和激活语言感知运用提供载体帮助。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建立任务学习意识,多为学生搭建活动学习载体平台,多组织实践活动,以此发现学生表达问题,让学生的语言认知感悟思维更为地道和准确。当然,在实践活动创设过程中,应该根据课程学习内容要求,把握如下原则要求:①相似性,即实践活动运用应该紧扣学习内容要求,帮助学生深入感知运用;②多元化,即多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创设自己喜欢的活动;③发展性,即引导学生广泛搜集相关知识,不断提高思维表达的精确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四、突出书面表达训练,提升语感运用效果
语言是学生在语言理解表达过程中的内在思维的积累与升华,体现了学习者的思维认知过程。敏锐的语言感知来源于反复理解和不断总结,是语言表达过程中内在思维的主线。运用书面表达,不仅能培养学生词汇筛选和组织运用能力,还便于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认知情况。
运用书面表达,应在秉承“规范化”和“自主性”的前提下,多训练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思维,帮助他们克服母语思维干扰的“负迁移”,尤其是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性和地道性。教师可针对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出现的表达逻辑问题,尝试运用同题书面表达训练模式,即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以帮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通过这样的训练,更能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感知的平台和载体。
如上所述,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培养是激活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学习情感的必然需要,更是体现学生英语学科综合素养的内在学习需求。教师不妨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遵循“演绎推理”和“自主归纳”原则,鼓励学生在阅读认知、表达交流、情境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运用能力,形成符合英语表达规则的语言感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飞.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J].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10).
[3]周志红.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2010(9).
[4]邓桃.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19).
[5]黄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良好的英语语感[J].试题与研究,2012(17).
[6]朱健.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J].学周刊,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