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培养的方法与步骤

2024-11-02

语感培养的方法与步骤(共7篇)

语感培养的方法与步骤 篇1

语感, 即对语言文字敏锐感知的一种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 语言文字的训练, 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 ”可见, 良好的语感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是多么重要。 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教师示范, 感知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知识经验所限, 碰到一些长句子或者比较复杂的句子时, 往往不能将其读得通顺、流畅。 这时, 教师如能通过范读给学生以示范, 那么, 在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中, 学生听其音、观其形, 语感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如教学 《 鞋匠的儿子》 一课, 对于林肯在众多参议员面前说的那段话———“ 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 我知道, 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多数学生在朗读时总是磕磕绊绊, 读不出林肯坚定的语气以及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更别提对语言的感悟了。 这时, 我范读了课文。 当我带着对“ 父亲”感激与崇敬的心情进行朗读时, 当我抑扬顿挫的声音响起时, 学生很自然地被感动、被感染了, 尤其是那带着“ 永远”二字的语句更是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田, 他们不由自主地想跟着我朗诵, 读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这样, 在潜移默化中, 学生的语感水平就有了一定的提升。

二、品味词句, 体味语感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 每个词语、 每个句子背后都隐藏着独特的含义。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是首要任务。 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注重引领学生挖掘文本语言中运用准确的词语、句子, 让学生品味欣赏, 从中体味到语言的独特魅力, 使学生的语感得到有效培养。

如《 爱如茉莉》 中有这样一句话:“ 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 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 ”在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 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 并说一说: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哪些词语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在我的启发和引导下, 有学生说:“ 这个‘ 探’字写得太有情趣了。 ”于是, 我让学生说一说“ 探”字还可以换成哪些字。 有的学生认为, “ 探”字可以换成“ 照、射”等。 之后, 我又让学生对“ 探、照、射”三个字进行比较, 说说作者为什么用“ 探”, 而不用“ 照、射”等。 经过比较, 学生认为“ 探”字更能说明阳光是悄悄地、不忍心打扰别人。 就这样, 在比较、品味、揣摩中, 学生对“ 探”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体会, 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

三、反复吟诵, 提升语感

语感并不是天生就有的, 它需要后天不断培养方能形成。 自古以来, 我国的一些文人墨客或者文学家, 之所以能够出口成章, 与他们的语感有着密切关系。 古人的语感为什么那么好呢? 因为他们非常重视吟诵, 在吟诵中抒发情感。 因此, 为了提升学生语感, 我们不妨在反复吟诵上多下功夫。

如在教学《 我们爱你啊, 中国》 这样一首儿童诗歌时, 教师怎样才能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力, 进而使学生朗读得更加有感情呢? 我采取了多种形式引领学生反复诵读的教学方法。 首先, 我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给诗歌划分小节。 其次, 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朗读感悟给诗歌画出适当的节拍。 最后, 我采取同桌互读、汇报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 熟读成诵。 就这样, 学生在反复朗读中, 自然出口成章, 并且在诵读的过程中, 加深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样一来, 学生对于课文所要表达的强烈情感, 对于文本语言的理解, 都在反复诵读中得到了体验和感知, 语感也自然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总之, 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师就要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采取示范熏陶、品味词句、反复吟诵等多种形式, 使语感培养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之中。

谈语感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篇2

一、以诵读为基础, 抓住重点词语诱发学生的想象与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多形式的朗读, 使他们的思想情绪真正进入作品所营造的氛围。在此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诱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促使学生形成鲜明的“内心视像”, 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特定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绪、境界和思想感情, 通过对于语言的这种多次的细致的感悟与训练, 良好的语感就一步一步地形成了。

如教学鲁迅先生的《故乡》 (语文版九下) 这篇意蕴深刻的小说, 反复充分的全文朗读固然不可轻忽, 局部重点教学中仍需带领学生通过细读细品, 咀嚼文意, 培养语感。例如全文的开篇部分: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 从蓬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短短的80字文中, 用了“阴晦”、“苍黄”、“萧索”、“悲凉”等感情色彩抑郁低沉的词语。而一个“横”字则与之呼应, 概括了故乡境况的滞重与死寂, 为全文叙事的展开做了有力的铺垫。而这些语辞的理解消化, 教师如使用常规的解释、查字词典等方式, 都是苍白无力的。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反复默读咀嚼整个段落, 感受其氛围与情绪, 领悟词语的情感色彩和深意。这样, 不但能使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语意文意, 更有利于形成厚实的语感。

二、注重词语辨析, 感知词语情状

词语是构成语言的材料, 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往往是通过对词语的理解实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有言:“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 必须把语言教学落到实处。兵法云:“伤其十指, 不如断其一指”。就一篇课文而言, 切实有效地抓好一两个语言训练点, 确保学生学有所得, 学以致用, 长抓不懈, 终能大见成效。因此, 课文中那些表现文章中心, 凝聚作者感情的词语, 尢其值得重视。

如讲到陶渊明的《饮酒》诗 (语文版七下) 时, 就可以抓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感知。在诗中, “见”是无意中的偶见。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 却偏写成景物自己撞上眼帘, 变有意为无意, 化有我为无我, 达到一种物我相忘的境界。这正是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的典型, 突显了陶渊明那种超尘脱俗、洁身自好的精神境界。倘若换成有意识的“望”和“看”, 就显得人、物相隔, 达不到情景交融的完美境界。如此咀嚼琢磨, 对“见”的语义与情致的感觉 (预感) 就比庸常的感觉深刻、鲜活、准确了。

朱熹指出:“看文字, 且自用功夫……久之自得。盖蓄积多者, 忽然爆开, 便自然通。”学生随着词语的积累和理解的逐步加深, 语言感悟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三、注重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叶圣陶说:“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 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这说明语感学习一定要联系生活经验, 将语言文字同他所涉及的客观事物、生活情境联系起来, 从而具体领会它的意义和情味。古人对此多有论述。王夫之指出:“身之所历, 目之所见, 是铁门限。”强调生活经验的亲身感知, 通过亲历实境领会诗文的妙处。如元代吴师道在《吴礼部诗话》中说:“又壬戌四月, 予过京口, 遇射君植, 同登北固, 临礼大江, 风起浪涌, 往来帆千百, 若凝立不动者, 固忆古人‘千帆来去风, 帆远却如闲’之句, 诚佳语也。”吴师道所说“佳语”, 关键在“闲”字。在风起浪涌的大江中行舟, 人们多想到“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景象。只有亲登北固, 看见远处“若凝立不动”的情况, 才会有对“闲”字的深切体会而发出“诚佳语”之叹。这就是直观“妙悟”的生动例子。可见, 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是古代学人总结的一条重要经验, 我辈当发扬之。事实上, 初中语文大量阅读课文是要求我们联系学生生活的, 如《石缝间的生命》、《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差半车麦秸》、《囚绿记》……只有联系生活调动生活体验, 将词语的理解与品尝与学生的感性体验与生活领悟紧紧地结合起来, 学生才能真正建立起良好、切实的语感。

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方法 篇3

语感 (Language Sense) 是一种修养, 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对语言文字 (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 比较直接、迅速、灵敏地领会和感悟能力。有些人说起话来“出口成章”, 写起文章来“下笔如有神”, 做起英语练习来似乎未经任何考虑, 完全跟着感觉走。其实这就是语感的作用。它来自语言实践, 又反过来指导语言实践。要想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离不开语感的培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呢?

一、重视语音, 为语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语感, 首先要培养“语音感”。规范而又标准的语音、语调有助于表达思想感情, 也有助于读者感悟文章中所隐含的作者的意图和态度。例如, 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I Have a Dream”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被许多学校列为必背篇目。这并不仅仅得益于其精彩的演讲词, 听众更为其纯正、浑厚的语音, 抑扬顿挫的语调所感染, 其演讲也就大获成功。再如, 对于一些诗歌, 你如果不能用规范的语音、语调来朗读, 你就感悟不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更谈不上诗歌中所隐含的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可见,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之中, 语音是极为重要的。而语音教学的关键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教师要注重自身语音修养。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任何人的语音都是靠有意无意地模仿得来的, 而老师的语音最容易被学生模仿。俗话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一位老师语音语调不规范、不纯正, 他的学生自然就“南腔北调”了。这无疑为它们今后学习英语制造了障碍。这就对教师的语音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 语音教学要注意选材, 应尽量把地道的英语语音素材提供给学生。

语音教学的选材要真实、多样、即时, 教师要尽量结合人物、情景、场合、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 引导学生去理解语音语调, 包括节奏、重音的各种变化及其所隐含的意图和态度 (高考听力测试中就有根据语调推测说话者的意图和态度的题型) , 手段要更丰富。例如, 给学生播放英美电影片断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对话录像, 让学生感受地道的英语, 通过视听了解英语的语调、节奏、重音与情感、态度的关系, 这是形成语感的基础。

3. 语音教学要长抓不懈。

语音的学习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应伴随英语教学始终, 学生的英语语音水平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延续和认知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完善的, 所以应养成长期学习甚至终生学习语音的习惯。

二、创设英语氛围, 体验英语, 形成语感

许多学生只会用汉语思维, 而不会用英语思维。他们在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时, 大都经过了一个“心译”的过程 (即把听、读到的英语在心里面翻译成汉语, 用汉语去理解;把想要表达的内容用汉语想好了, 先在心里翻译成英语, 然后才表达出来。这就是汉语思维。) 。这无疑会影响交际效果。因此, 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学生能否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由于受环境影响, 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英语课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遵循“尽量使用英语, 适当使用母语”的原则。教英语就得用英语教, 在教学中只有加强英语实践, 创设真实的语境, 多使用英语, 让学生大量接触和体验英语, 并沉浸在使用英语的氛围中, 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 形成英语思维。教室布置、班级墙报等都应尽可能使用英语, 如:教室布置:英文地图、《中学生守则》英文版等;墙报方面, 可每天让学生收集英语名人名言、英语谚语等, 写在黑板报上, 供全班同学交流。另外, 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英—英”字典, 避免总是把英语翻译成汉语和用汉语去理解英语、注释英语的习惯, 这也是养成用英语思维的好方法。

三、渗透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提升英语语感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要想真正掌握一门外语, 就必须学习和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文化背景不同, 语言得体性的标准自然就不同。例如, 在我们中国, 客人夸主人做的饭菜好吃, 主人往往会客套一番, 说:“我只是随便做的。”而西方人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会这样回答:“Thank you.I am glad you like it.”在他们看来, 请别人去做客, 却随便做点菜, 是不够客气的。语言也是发展变化的, 我们在书本上学到的英语, 有些是英语国家五六十年代的语言, 如果我们用这种语言与老外交流, 那肯定会影响交际效果。有的人在国内把英语学得很好, 但到了国外, 就发现和当地人交流起来还是很困难, 这就说明他们在学英语时, 忽视了语言的现实性。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须渗透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而真正提升语感。

四、通过朗诵、背诵, 不断锻炼语感

朗诵是最基本的语言训练, 用规范而又标准的语音、语调朗诵文章是形成语感的基础。背诵是建立在朗诵的基础上的更高一级的语言训练。“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可见, 在语言学习中朗诵、背诵是相当重要的。旧社会, 私塾中的教师都是在学生把文章背得滚瓜烂熟后才开始讲解。事实证明, 这种教法是行之有效的。因为, 在朗诵、背诵中学生对语言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也就是说, 有了初步的语感, 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 自然就容易多了。在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去朗诵、背诵, 但不能孤立地背单词, 要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除了背课文外, 还可背一些经典名著、名人名篇 (如名人、伟人的演讲词等) 。当然, 背诵时也应注意语音、语调。

五、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 一气呵成, 真可谓“下笔如有神”。其实, 这都是博览群书的结果。语感来自大量的语言实践, 阅读是语言实践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阅读的宗旨就是培养英语语感和丰富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课程标准》指出, 高中英语教学应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八级目标要求学生完成三十六万字的课外阅读量, 其目的就是通过广泛而大量的阅读, 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从而积累语感。进行阅读教学, 教师应使用好课堂这一主战场, 利用课文中“Reading”部分,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 在阅读中, 帮助学生克服“心译” (即一边读一边在心里将英语译成汉语) 。克服心译的最好做法就是限时阅读。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阅读原著, 阅读多种多样的题材和体材, 尽可能涵盖英语国家文化所有领域的各种文章。

六、让学生开口说英语, 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语感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口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交际, 而口头交际是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在现实交际中, 许多学生用汉语想好了要表达的内容, 心译成英语再说出来, 这无疑影响了交际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大班上课、学生开口机会少和部分教师不重视口语教学等因素。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忽视了哪一方面都不行。“疯狂英语”的教学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成功的, 它通过强迫学习者开口说英语, 通过大量的练习实现脱口而出, 口语水平大大提高, 其他能力也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进行口语练习的途径很多, 如英语角 (有条件的学校可请外教) , 编排课本剧等。还有一种学生非常喜爱的方式——配音。NSEFC中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 许多素材 (尤其是戏剧类) 都提供了录像, 录像中场景真实, 演员均来自英美国家, 语言自然就地道了。我先让学生模仿录音, 然后做配音训练——用多媒体播放录像, 并作消音处理, 叫学生扮演角色, 对着屏幕配说台词。在这种训练中, 学生“绘声绘色”, 仿佛亲临其境, 大大增强了交际效果。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 学生就能形成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

总之, 语感是一种修养, 也是一种能力, 它来自语言实践, 又反过来指导语言实践。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 学生不仅形成了语感,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语感指导下的语言实践, 也显得轻松自如, 得心应手了。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中英语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出版社.

语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初探 篇4

一、激发学生活体验, 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敏锐的感觉

生活有多么宽广, 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 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 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 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 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 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叶圣陶是这样表述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性的。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 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 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 得到真实的经验, 对于语言文字, 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换句话说, 对于语言文字, 才会有灵敏的感觉, 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用词混乱, 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做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是的, 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注释。例如《燕子》一课中写道“几对燕子飞倦了, 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 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 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五线谱”, 不曾亲眼见过, 而老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 学生在读到这段文字时, 脑海中就不能产生“五线谱”的表象, 也无法感受到言语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 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 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 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二、在反复背诵中积累, 积淀学生的语感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 积累又离不开必要的识记背诵。就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小学语文学习的普遍规律而言, 必要的记忆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语言积累, 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是空中楼阁。语感能力就是在大量阅读、大量背诵的过程中逐渐地积累、内化而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6~13岁儿童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间, 趁此时大量地让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多背诵一些诗文佳作, 名言警句, 多积累一些语言材料, 多积淀一些语感经验, 日后的阅读、表达就会多一些敏锐, 多一些顿悟, 多一份神采。只有储存大量的优美词句和名著佳句, 让语言材料深深烙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才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苏教版小语教材题材多样, 内容丰富, 语言优美, 文辞精彩, 犹如一幅幅画卷, 让人陶醉, 使人遐想。教学这些课文, 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积累语言。对于低年级儿童, 教师可以采用引背、比赛背、做动作背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背诵。如《雨点》一课, “雨点落在池塘里, 在池塘里睡觉。”学生边背边做“睡觉”的动作,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理解了课文内容, 给人以美的感受, 同时发展了语感。

三、在联想与想象中培养语感

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 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在进行语言表达时, 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 以使语言鲜明生动。如《台湾的蝴蝶谷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 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 穿过树林, 越过小溪, 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如果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穿、越”等词语, 就无法感受到活生生的动人的蝴蝶聚会的场面, 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 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 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 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 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 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 多么活泼!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 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再如《忆铁人》中, 当铁人知道自己错批了阿姨时, 睁大了眼睛“哦?……咳!”在教学时, 我设疑引思: (1) 铁人简短的话语是什么语气? (2) “哦”后面为什么用问号?省略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3) 这时, 铁人心里会想些什么? (4) 从这句话, 你体会到铁人是怎样的人?经过思索推敲, 学生认识到这个问号是说铁人突然明白自己将阿姨批评错了, 活现出铁人如梦初醒, 瞠目结舌的神态。省略号在这里说明铁人百感交集, 矛盾复杂, 欲言又止的心理。他内心在责怪自己, 咋不把事情搞清楚就乱批评, 从心里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咳!”这个自责的感叹。要去承认错误的念头产生后, “调头, 回去!”的命令就脱口而出。在揣摩中学生懂得了作者使用标点的匠心所在, 体味出铁人是个性格直爽, 勇于改错的好党员, 受到了强烈的思想感染。从而读出了这段话的言外之意。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 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 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因此, 想象、联想是直觉思维的翅膀。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 让学生在能动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创造性地获得语感。

总之, 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由于语文教学具有重朗读、重形象、重生活的特点, 从而为激活并训练学生的语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 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 增强语感。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试验稿)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版。

培养学生语感的几种方法 篇5

一、朗读体味, 培养语感

我们知道,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 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方式。 俗话说:“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读, 注于目, 出于口, 闻于耳, 记于心。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更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理解作者写作的思路及文章的脉络。 在教学中, 朗读的方法有很多种:指名朗读, 分角色朗读, 领读, 教师范读, 引读, 导读等。如, 指导朗读《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文时, 读到我们捧着鲜花去机场迎接父亲, 见到的却是父亲的遗体这一段时, 应放慢语速, 声音要低沉、悲痛, 要读出当时场面的沉寂、人们内心的悲愤与心痛, 以及小作者痛失父亲的不幸。

二、触发联想, 培养语感

阅读好的作品如果只限于文字所及的范围, 所得是有限的, 因为文字语言构筑的艺术形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但如果我们采用触发联想的方法, 就能进入高一层的境界。 在教学中, 我们应通过语言的描述, 帮助学生自己揣摩、联想, 想象出课文所描写的形象来。 如, 学习《 触摸春天》 一课时, 可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让学生在想象中感悟语言, 在想象中体会情感, 在想象中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 感悟人生的真谛: 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 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三、创设情境, 培养语感

情境是某种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的结合体, 学生只有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 才能言之有物。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渲染手法, 创设出一个浓郁的语感情境, 让学生批文入境地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如, 教学《 晏子使楚》 时, 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晏子与楚王的三次较量, 在表演的过程中感悟楚王的盛气凌人、心胸狭窄与无比傲慢, 体会晏子的机智聪明, 能言善辩, 以及竭力维护祖国尊严的品质。

三、比较鉴别, 培养语感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 语感训练必须了解字词的意义和情味, 这些有的可以从语音上去吟味, 有的可以从句式上去欣赏, 有的则应从字面上去推敲。 优秀作品中的一个字一个词都渗透着作者的匠心, 如果把它换成其他意思相同的字词, 就不及作品中所用的传神有韵味。 因此, 训练语感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鉴别, 常常会收到一点即破的效果。 比较法包括增删比较、替换比较、调换比较和变换比较等。 教学中, 让学生读读、讲讲、比比, 从而体会到整齐与错乱、细腻与粗糙、形象与干巴、具体与空洞的不同, 在比较中强化差别性, 在比较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

四、结合欣赏, 培养语感

单纯的文字和语言也会导致学生的审美疲劳, 插入画面、乐曲或者其他手段, 则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好的画面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 优美的音乐有助于体会文章的意境, 从而体会语言的美、语言的妙, 有效地训练语感。 如, 教学《 乡下人家》 一课时, 指导学生欣赏画面, 展开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赞美恬静的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 欣赏熔语文、美术、音乐于一体, 以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段激发学生的情趣, 能使其心驰神往, 乐此不疲, 情动辞发, 读写有方, 培养其更敏锐的语感能力。

五、联系生活, 培养语感

言语感受同生活经验直接相关, 离开了生活经验, 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就会同第一信号系统的现实刺激失去联系, 因而也就难于获得具体的语感。 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 不能单靠翻查词典来理解, 也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领会, 应当联系生活去感悟。 生活感受是一种非语言实践, 它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 没有这种体验, 语感是苍白的。

语感培养的方法与步骤 篇6

关键词:背诵,语感,记忆,方法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正好说明了熟读的有效作用。学好英语也是如此, 我们缺乏好的听说环境, 背诵就成了最好的方法, 要想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没有一定的语感是很难实现的。背诵有利于语感的养成, 同时, 语感的养成又能促进背诵, 两者相辅相成, 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英语。

很多学生都认为背诵是一门苦差事, 乏味加枯燥, 机械地重复。结果这样不但没有效果, 而且加重了学习的负担。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背诵的正确方法, 并且让学生明白“No pains, no gains”的道理。下面, 我先谈谈背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背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帮助学生思考。

我认为, 背诵是一个输入知识的过程, 也是一个让学生有吸取知识营养并消化知识营养的过程。通过背诵, 可以使学生不断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不断地把所学的英语句型、语法等项目输入大脑。日积月累, 久而久之, 学生的大脑中就积累了大量的英语句型、语法等, 这对于学生以后运用英语有很大的帮助。

2. 有利于学生掌握生词, 并增加单词量。

单纯地背诵英语单词, 是枯燥无味的, 也是很难记忆的。因此, 把单词融入课文中, 既能帮助掌握单词, 又能在无意中增加了一些词汇, 何乐而不为?

3. 创设语言环境, 提高听说能力, 并能促进读写能力。

我们学习英语的环境是不利的, 我们没有全英语的环境。因此, 我们要靠自己去创设语言环境, 以便有利于我们学习英语。学生对于所学的语法、句型等不熟悉, 就会对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知识感到茫然, 不知所以。而英语成绩好的学生也正是因为对所学的语法、句型等熟悉才能听懂教师所讲述的内容。“熟”就能提高听力, “熟”就能有较强的语感, 听说能力强了, 又对读写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听说与读写是不可分割的“双胞胎”。

4. 有利于提高交际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国际化的社会,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 在世界上使用量相当大。因此, 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是有必要的。背诵能帮助学生记住较多的语法、句型等, 这样他们运用起来就能比较得心应手。“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这句话既说明了长期努力才能工作出成绩, 又说明了积累的有效作用。

二、背诵的具体做法

1. 扫除所有的“拦路虎” (即语言障碍—新单词、新句型等) 。

单词不会读, 或读不准等, 都会给背诵造成障碍。我们在背诵前就先把所有的单词的正确读音弄懂, 把句型弄懂, 弄懂句型的语调、单词的完全爆破和不完全爆破、重读弱读等。学生可以通过认真听教师示范朗读或课文领读带示范朗读来掌握正确的读音。

2. 熟练掌握背诵材料。

材料选定后, 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积极思维, 弄清材料的意义和内部联系, 提高背诵速度。同时, 教师还需领读或示范背诵材料, 指导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速, 在理解和熟读的基础上分段背诵。因为背诵是有声朗读的过程, 规范朗读有利于形成熟练、正确的语音语调, 有利于听说能力的培养。在何广铿的《英语教学法基础》中提到:鲁斌 (Rubin) 描述了6种学习者的认知策略, 其中一种就是实践策略。指学习者为帮助记忆和检索语言使用规则进行练习, 重复某一句子直到熟练, 仔细听讲并认真模仿, 这些都是属于实践策略的应用。

3. 要在理解上背诵。

学生如果死记硬背, 就算真的背下来了, 也是不能长期记住的。先通读全文, 把课文的主要意思抓住, 弄清课文的内在联系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 搞清课文中的所有句型语法等, 千万不要“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4. 关键词连贯法。

我认为课文中的每一句话都有它的关键词。我们不妨做以下工作: (1) 找准关键词。如:He gets up at six o’clock every day.这句话的关键词应是gets up和every day; (2) 把关键词写下来; (3) 在试背时, 看着关键词, 加以回想, 把这些关键词连贯起来。如:He gets up at six o’clock every day, takes showers and has a quick breakfast.Then he leaves for school at about six thirty。这段短文的关键词应是:gets up, every day, showers, breakfast, leaves for, six thirty.学生如果要背诵这段话, 那么把这些关键词连贯起来, 联想背诵, 反复几次, 加上又熟读了课文, 就能比较容易背诵。

5. 翻译背诵法。

把课文或某个要背诵的段落的中文意思写下来, 然后对照译文去翻译, 在翻译中记忆, 在记忆中翻译。这样既有利于快速记忆, 又有利于学生掌握句型、句式的运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往往没有语感, 因而学不好英语, 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要培养语感最好的办法, 我认为是背诵。我在以往的教学中, 就经常让学生背诵课文或某个段落, 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 作为教师, 我们要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教师的一个眼神, 一丝微笑, 一个恰到好处的手势都会把鼓励、期盼、等待、肯定与赞扬传达给学生, 这些无声的语言会感染和激励学生, 给他们信心、力量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

记忆性训练是指在对听力材料较熟悉的情况下, 反复跟读。这样印象深、记忆牢、语感强、提高快、效果好。因此, 在教学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 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充斥教坛, 而背诵课文这个土办法, 我认为还是行得通的。背诵是强化记忆的一种方法, 是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由之路。通过背诵, 还能培养认真阅读、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背诵是学习英语的有效手段.http://www.langfly.com/a/20101205/191319.shtml.

[2]梁承锋, 张丹.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

朗读训练与语感的培养 篇7

一、在朗读训练中培养语义感

朗读, 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首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义感。换言之, 这正如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理解性地朗读。朗读, 将语句层面的声音形态、情感变化, 通过语音、语调和节奏的交互作用, 转化为跌宕起伏的语势、疾徐腾挪的语流。从而达到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 使其义皆出于吾之心的朗读境界。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 (上册)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篇末写道:

不久, 儿子收到了高尔基从远方寄来的信, 信里说道:

“你回去了, 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 我望着它们, 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 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啊!”

“那时候, 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 永远比‘拿’愉快……”

这段话发人深省。篇末点示哲理:“给”, 永远比“拿”愉快。作者在花与人之间找到了思维的链接点, 产生了由此及彼的联想。在指导学生朗读中, 侧重于对“花”的联想。“花”“鲜花”是联想的载体, 宜用重音轻读的方法加以突出, 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正如文中所述:“春天到了, 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 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 散发出阵阵花香, 引来了一只只蜜蜂。”因此, 当读到“我望着它们”时, 自然回想起那段对花的描写。作者在形象思维的酝酿中, 产生对鲜花美好的情感, 提炼出对“美好”这一概念的哲理性思考。语段中两次提到“美好的东西”。如果稍不注意, 就会觉得都是指“鲜花”。这时, 要让学生反复诵读, 进而体会到后一处“美好的东西”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 包括美好的思想, 美好的情操, 乃至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而作的无私的分奉献。因此, “美好”就成了朗读中的关键词。若以重音轻读的方法加以突出, 则会引起人们对“美好的东西”的深层次的思考:“给”, 永远比“拿”愉快。至此, 水到渠成, 境界全出。

如果在朗读训练中, 教师仅仅注意到哲理的点示, 那么学生只能是囫囵吞枣。这样, 不但于语义的理解有碍, 而且于学生日后写作无补。可见, 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义感, 有利于学生自读悟解, 熟读背诵。

二、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法感

句子是按一定的语法结构组成的, 因此, 在朗读中, 要通过语序的变化、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 把句子读得圆润流畅, 抑扬顿挫, 起伏跌宕。这里所说的语法感, 并非是对句子作语法结构分析, 而是指在朗读的停顿或提顿中显示句子内部的意义关系。需提及的是停顿是语气延续过程中的间歇, 而非语气的中断。只有在语音、语气、语调的错综变化中, 才能表现出句子内部的结构美, 凸现句子意义间的整体美。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母亲唱累了, 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 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 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 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这段文字情绵绵, 意切切, 既描叙了母亲对“我”启蒙教育的动人片段, 又流露出“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句子虽长, 但如果注意句子的意义结构, 那么, 朗读中就会觉得轻盈流畅, 犹如行云流水。如“母亲/唱累了, 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 (“/”表停顿) , 从而突出了故事的中心内容, 一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二是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即使到了中学, 每当回忆起小学读书的情景, 他们也会记忆犹新, 对句子的意义结构不言自明。又如“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这就显示了句子中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再如“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 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通过诵读, 凸现出句子的主干意义, 又说明了“唱”的动机。可见, 母亲对我的启蒙教育用心是何其良苦!对以上的认识, 学生在反复诵读中, 意会、默认、感叹。至此, 诵读就不仅是声音的传递, 而且是感情的溢流。在指导朗读中, 要根据句子的内部结构, 标出需要突出的意义单位, 让学生融情于读, 于思而读, 接受美的熏陶。

三、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境感

语境, 是由内容的外在形式和情感的内部因素构成的。为了让学生在朗读中入境融情, 必须引导学生触摸语言产生的背景, 把握文章的发展思路, 寻觅语与境的结合点。这样, 学生在朗读中才会神游其间, 凭借联想与想象, 再现生活的层层涟漪。

如苏教版四年级 (上册) 《雾凇》。本文描叙了雾凇形成的过程, 突出了雾凇的特点, 抒发了作者对雾凇奇观的赞美之情, 篇末写道:

清早, 寒风吹拂, 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 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花玉树, 便会情不自禁的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这一段是作者在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联想, 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咏雪名句, 借此来赞美“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回想“千姿百态”的具体表现。正如文中所述:“这蒸腾的雾气, 慢慢地, 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 逐渐变成银条, 最后十里长堤上都是银松雪柳了。”然后, 引导学生找出“万树梨花”与“琼枝玉树”的类比点, 以眼前之景猜度“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妙景观, 并通过朗读, 反复玩味。这样, 既表现了视觉上的感受, 又突出了心灵上的感悟。从“观赏”到“赞叹”, 是作者心理体验的内化过程, 是触景生情的心灵感悟。在指导朗读中, 要结合词的语境义, 表现出情不自禁的感慨, 读出赞叹的语气。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 而是水的载歌载舞, 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鹅卵石之所以完美, 是因为有“水的载歌载舞”的不断抚摸, 而不是锤子的几下敲击。学生语感的形成, 不是一朝一夕而能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因此, 在指导学生的朗读训练中, 要通过声音、气色、节奏, 显示文章的风骨神采, 传达语音的意态情趣, 从而在无数次的诵读中, 培养学生清晰的语感, 完善学生的审美结构。

摘要:作为一种技能训练, 朗读承载着感受美感、培养语感的双重任务。本文从朗读训练与语义感、语法感、语境感的培养的关系方面阐述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价值取向。

上一篇:商用市场下一篇:3G视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