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对话与语感培养(通用9篇)
阅读对话与语感培养 篇1
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都在围着高考题转,从没有想过,为什么学生每天都做大量的高考题或模拟题,而成绩却大多冲不过120分的瓶颈呢?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是各种解题方法,而题稍有变化,便不知如何表达,这便显示出学生缺少必要的语感。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个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近年的高考题中,阅读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学生的表达却是越来越差,不培养学生的语感,再讲多少做题方法都收效甚微。
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试着推行“语感先行”的理念,试图打破现行的所谓教学模式,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期在高考中见到成效,。笔者主要从三个层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的语感。
一、阅读———感知、积累
阅读,首先读课本、读本。高中语文课本、读本中很多篇章,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旧的阅读教学模式经实践检验,已暴露出诸多缺陷,使学生阅读兴趣受挫。阅读需要学生接受文字传递的信息,理解书面语言的意义、内容、思想感情,通过阅读领会表情达意的技巧,感悟语言形象美。教师如果在文章讲解过程中,强加给学生很多教参上的所谓定论和教师自己的理解,讲解过后学生对文章没有自己的理解,知识与语感又从何谈起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处理课本与读本时多让学生感知,教师只是从旁指导,创设宽松的氛围,扩大质疑的空间,真正做到学生在认真阅读,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思想,陶冶性情;磨砺思维,发展智力。
阅读,其次读课外读物。很多学生到高三时语文感觉已是积重难返,因为他们在高一、高二时对大纲要求的课外必读书目一无所知,为了追求联考分数拼命做题,有些学校甚至禁止学生看课外书。“语感要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感知”。显而易见,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不读书,如何积累语言材料、语言知识,语感又从何而来?因此,读课外书就成为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读课外书不仅仅是读文学作品,我国的文学教育多年受到冷落,近年大纲、课程标准加强文学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把文学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唯一内容,则是不明智的。其实审美教育并非文学作品的专利,非文学作品的一般文章,内容和形式都蕴含丰富的美质,文章阅读同样可以获得审美体验,文章教学的美育天地十分广阔[1]。学生阅读实用文章,也可以“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处理信息”的实用能力,在课外阅读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涉猎,文学作品阅读自然也在其中。
二、阅读———体悟、欣赏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语感培养需要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学会耐心地等待,热情地唤醒,巧妙地点拨,使学生由浅入深、从迷茫到开朗再到顿悟,这时学生领悟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欣赏的最佳方法是思考,思考越深入,领悟越深切。学生欣赏文章需要先学会分析文章,分析文章不是单纯的肢解文章,每篇文章都有其整体结构和思路,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字面的含义入手,思考文本的含义及整体思路,这时的思考渗透学生自己的意识。有些语文教师认为,课本上的现代文大可不讲,多做几篇阅读题即可解决问题,殊不知,没有基础的分析,又何谈理解和赏析呢?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就是说,只有分析作者的思路,才能把握住文章的真谛。
三、阅读———内化、应用
培养语感是为了内化和应用。内化的完成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体验和积累的知识来获得,需要引导他们联系实际,帮助他们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借助思维和审视能力,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与鉴赏。它需要学生不仅能充分领会语言文字的字面意义,还能领会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很多高中生害怕写作文,因为没有话可说。而阅读又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学生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写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中,能产生语感,激发灵感,有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成为水到渠成、自然流泻轻松的事。这个过程中也就做到了阅读中的内化和运用。
总之,语感像一泓流水,而阅读是这泓流水的源头。如果我们教师能从这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语感的训练,这样既增大它的流量,又不致使其随处漫流,影响它的冲击力。语文是感知出来的,而感知是教师有序的引导出来的。
参考文献
[1]甘其勋.文章学与语文审美教育.见《文章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4.
阅读对话与语感培养 篇2
一位语文老师曾说过“给每个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给每一个学生留下美好的记忆是为了把孩子教出灵性来让他们玩出灵性来。”正是说出了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培养学生的“语感”。
什么是语感,不同的人在对语感研究、探讨的过程中赋予了其不同的内涵。最早提倡“语感”的夏丏尊和教育家叶圣陶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说语感是“对于辞类的感觉力。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它是从整体上直观语言对象进而体验出一种语言模式。这种语言模式具有模糊性、意象性以一种“美”的状态存在。当触及具体语言对象时主体便迅速调动原有的语言模式并融入对新对象的感知、理解、想象和情感体验充实和丰富着已有的表象体系创造出新的意象。其实我认为语感就是读者的主观情感和作者渗透于文字间的情感之间的碰撞而产生的自身的情感体验。
叶圣陶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呼吁“给学生阅读的自由”“课内应当注目课外”“唯练宜通乎课内课外”,甚至说:“善读未写书,不守图书馆;天地阅读室,万物皆书卷。”这就是现在所倡导的 “大语文”观。他主张写作源于生活,“必须真经验、真知识、真感受。“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语文教学必须以篇达类。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法是读书、写字、作文,不注重学生的心灵感悟,精神建构,而当代的语文教育则矫枉过正,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头头是道、天花乱缀的课文分析以及层出不穷的应试训练。语文课充斥着虚伪、酸腐,而生活的真实与生动荡然无存。压制了个性,摧毁了灵性、想象力、情感和创造力。将语文课堂教学狭隘地理解为语文教学的全部,失却生活的学生,成了涸辙之鲋。我们经常会遇到表达上的障碍“感到词不达意,言不由衷而不得不从流畅的语言过程中抽身出来,置身语言之外斟词酌句,理解别人的话语尤其是书面话语时”更是常常会因为遇到疑难费解之处而不得不停顿下来“同样置身语言之外去推敲琢磨,这时我们需要的显然是语言知识和反思能力的介入”语言能力的高低在这时就取决于我们所能激活的知识和反思能力的高低。不仅如此,“对稍微复杂困难一些的语言任务”我们就需要将表达的每一重要环节都置于意识的明确控制之下“从而能在话语展开的同时随时对这些环节进行构思、监控、分析和评价”以之为反馈信息对下一步的话语措施作出设计、调整和决策,表现在听解阅读的过程中“ 同样有反思能力的分析比较选择排误等一系列认知环节伴随发生这样的反思能力处在更高要求的心理水平上”因为它必须与语感能力同步发挥作用"随之而来。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对语感的培养,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学生往往在老师的引导下,分别地掌握了一些阅读和写作知识,却不能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使得教学效率极为低下,同时在写作和阅读题中错误率较高,这样无助于学生对词义的把握和语感的提高。
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把阅读定位在工具理性的层面,变成了写作教学,而忽略学生在阅读中去认知词语,举一反三,提升语感。一节课下来,不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去吟咏,而是让学生去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如何写人记事,模仿作品的风格等。阅读的目的被局限在写作的狭小天地里,导致学生不但作文依然无米下锅,而且挫伤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单纯的备考式阅读,再回归到写作上,语感的缺乏,使得学生对词义把握不准,在阅读题中出现丢分,写作时词语的运用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针对以上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课堂上,要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语感。以小学来讲,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对自然风景和生活情境的描述、或者故事,语言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教师在课堂上的泛读是很重要的,范读时的语气、语调、表情、体态都能作为一种“美”的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听得见看得着可以直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间接体验文章的“美”。另外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加强语感技能的示范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可唤起学生回忆以学生曾有过的生活情境、事理感受、阅读积累诱发学生的真切体验让学生凭借类似情境进入文中感受其境凭借相似情感以己度人感受其情凭借相通语言心有灵犀会心会意。这样学生就能在生活体验不断调用的言语活动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言语能力融合成更丰富的人生体验从而形成体验--活动--体验的良性循环。这样的循环在一堂课中是多次反复的且后一循环总是建立在前一循环的基础上呈螺旋式上升。
具体做法是 :1.引导回忆加深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做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 是的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注释。如春天和煦的风夏日的狂风暴雨秋天的金黄硕果冬天的白雪皑皑,这一切都将是最宝贵的记忆。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沟通学生已有积累与现时阅读材料之间的联系及时组建加以运用形成新的情感体验系统。2.角色互换联系类似生活经历体会当时人物情感。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阻碍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打消了他们的阅读兴趣。试问谁乐意读完全看不懂的东西呢指导学生阅读《乡戏》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有学生提出“我就不喜欢看戏那些人唱得完全听不懂有什么好看的”于是我问“过年的时候你喜欢上街看热闹吗”学生都作出了肯定的回答。“那街边表演的节目你们都喜欢吗”“不一定。”我告诉学生“作者和我们一样只是喜欢那种开心自由的气氛。假如是你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在这样生动形象的一问一答中的实现了文字向形象的转化实现了文字向情感的转化从而实现对语文情感、知识、能力的融合形成新的体验。对教材的解读是应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后从而实现熟能成诵。熟读、背诵是对学生读书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提出的不同要求,也是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学生语感的必要方法。它们的目的和作用都是使学生通过熟练或广泛地阅读别人的文章,内化成自己对汉语的感受能力,敏锐、直接的感受力,从而对汉语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筛选、加工、提炼、再创造。
熟读、背诵就是指把文章读很多次,读得很熟,直至背诵下来。中
小学生熟读、背诵的大部分内容是以课文为代表的经典文学作品。“熟读成诵的过程是一个语言内化的过程,也是情感、思想、文化的积淀过程,更是形成词义初步感知、词语积累的过程。“对一些符合文字规则”的精品进行过度记忆会导致个体能够随心所欲地驾驭文字及其组句规则,孜孜不息地背诵带来某种惊人的能力——语感。”学生通过熟读课文,对刺激材料不断接触,他们能直觉体悟言语规律,形成虽不能言明却可以内在地指导言语理解和言语生成的内隐知识,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熟读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反复品读同一或者多个教材文本,在充分把握文章内容、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获得语感的过程。
回顾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涵泳”、“吟诵”、“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之说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课文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感人之处,例如诗歌那优美的韵律,如画的意境,散文那简洁、生动的语言以及各异的表达方式,通过熟读成诵,便“渗透”到了学生的头脑中。诗文经过数遍熟读、背诵后装在学生脑子里,即使没有老师去给他们讲授诗文的结构,讲授诗文的做法之类的知识,学生也会渐渐悟出诗歌的特点和文章的结构,从而通过反复的读形成了语感。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等。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断等。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古人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阅读教学中留给学生较多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
自由地、积极地、反反复复地读文章反复地体验不断地回味。每读一遍就会有一种不同以往的新感受。在这样不停的循环往复中由表及里地悟出文章的真实含义。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平时的练习中,合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更多接触阅读文本,拓展视野,能实现泛读。苏轼诗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广泛阅读是学习语言、培养语感的又一重要的途径。泛读是对很多的文章观其大略,择要吸收。“观其大略”就是指对文意的大体了解,对文章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目的在于“择要吸收”,潜移默化地无意识地培养语感。学生在熟读课文经典作品的同时,还要适时引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阅读内容,以弥补现行教材的某种不足,以便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学生大量阅读,就能学到语文知识和技能,潜移默化,逐渐积累,进一步获得更强的汉语语感。
“语感,是学习者对语言的一种感受能力,它是学习者(主体)对语言(客体)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筛选、加工、提炼、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的表现。其主要作用在于判断言语的可接受性,依据语境理解言语,按照交际需要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
诚然,学生学习语言不应局限于课堂上有限的45分钟,不应囿于窄小的教室空间和有限的校园天地,而要把视野拓展到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语言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语言只有同生动多样的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的语感才真正有生命力。因此,学生应该融入现实社会,投身于大自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
课外美文阅读与语感培养 篇3
古人云:“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所谓“文”就是指语言的文采。语言是文章内涵的载体, 读者只有借助“文”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蕴和机制。而在文章的选取上, 课外美文阅读有着更加广阔的天地, 有着更加自由的领空, 同时阅读教学也能够在生活积累、思想提炼以及语言修养方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滋养, 故从课外美文阅读入手, 也不失为语感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语感培养的前提
古人常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由此可知, 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制约着语感的形成。很难想象, 一位知识贫乏、孤陋寡闻的人会对人对事对物有多少多少的感悟。因此, 教师要通过行之有效的美文阅读指导, 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 让学生能够多渠道地吸收各种信息。同时, 教师还必须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让学生全面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最终让学习从“他律”走向“自律”, 从而达到叶老所说的“自能读书”的终极目标。没有“量”的积聚, 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 在阅读的“量”的方面, 是没有捷径和秘诀可言的。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的世界, 文化信息的传播媒体更是日新月异。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是广泛的和自由的。因此, 我们对于美文阅读概念的界定也不应该是单一的和狭隘的。所谓“阅读本体”不能只局限狭义上书面的形式, 而应是广义上的一种概念。我认为只要阅读本体, “有益于身, 有用于世, 有功于古人, 有裨于后人”, 就无法不可循, 无法不可用。
我们提倡扩展阅读量, 并不是“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 这就毫无疑问地又要提到阅读中“度”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 由于学生个体的气质个性、知识修养、生活经历等不同, 故对其共性和个性的把握往往很难提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性的指导, 我们需要“大江东去”的回肠荡气, 同样也需要“小桥流水”的精神小憩;我们需要犀利深刻的成熟, 同样也需要温婉清丽的质朴;我们需要大作家的大手笔的强烈的心灵震撼, 同样也需要普通凡人的清风拂面。
当然, 不可否认一些所谓的典范之作自有其历史的价值, 是应该让学生读的, 但作为语言学习的需要和“语感培养”的需要, 有时却又是很不适应的。因为社会生活是不断变革的, 人们的情趣是不断变化的, 语言习惯的发展是具有时代感的。如果把大量的具有时代生活气息的文章拒之于学生阅读学习之外, 那只会使学生产生“隔世”之感, 产生倦怠心理, 从而无法激活学生思想。学生感觉是在读一些远水不解近渴之书, 而不是学了管用, 学了会用。时间一长, 学生怎能不倒胃口, 又从何谈起培养语感呢?法国都尔大学的卡欧尼埃教授主张, 教师应该把不见经传的文章, 但又非常适合学生阅读的美文引进课堂, 这是不无道理的。
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进行优化选取和恰当引导, 并坚决摈弃那种仅从“素有定论典范的文章”中选取来作为选取课外美文阅读篇目的狭隘做法, 文史经哲、诗词歌赋、报刊杂志等都应划入阅读的范围。俗话说, 只有既容大河也不拒绝小流, 才能成为大江。同样, 语感的培养也是如此。
二.语感培养的突破口
白居易认为:“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莫始乎言, 莫切乎声, 莫深乎义。诗者:根情, 苗言, 华声, 实义。”白居易把“情”看作作品之根, 这是不无道理的。但如何行之有效地从“情”入手, 而又不仅仅局限于“情”去培养起学生的语感呢?
语感实践关键在感, 培养语感就是培养学生对言语形式的体悟。语文知识也不可能超越语感直接转化为语言能力, 语文知识只有通过大量的言语表象反复作用于学生的感觉才能成为学生的语言能力。基于此说, 笔者认为“授人鱼, 莫如授人以渔”,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这些各择地势夺路而出的万斛清泉引入主渠, 引导学生去悟其内蕴, 循其规律。语感形成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直觉思维, 它具有随机性、直觉性、形象性、跳跃性的特点。而在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一旦被某种事物所触动, 他们立刻就能纵横联系, 使自己的体验感悟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在美读中, 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 从而入情、动情、移情;在体验中, 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 从而悟情、抒情。慢慢地, 学生就会将这些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背景, 进入潜意识之中。以后一旦有相似的情境诱发, 就会自然地渗透其间, 成为天成的直觉, 直觉的天成。此种状态貌似雪泥鸿爪, 无迹可寻, 实乃日积月累所达成的语感境界。如咏诵启发式、表演体会式、情感催化式都是行之有效的语感培养模式。
当然, 情应是真情感, 而决非是矫情虚情。“情应发于所当发, 止乎所当止。”从情入手, 并不是意味着追寻于漪先生的老路, 而是在营造情感氛围的前提下, 追求“知、情、意、趣、美”的和谐统一, 从而使学生能够“悟其语气, 悟其规律, 悟其意蕴, 悟其分寸, 悟其肌理”。
三.语感培养的关键
虽然说“教无定法, 学无定法”, 但不成规矩也难成方圆。就课外美文阅读而言, 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起学生的语感呢?
首先, 我们一定要把课外美文阅读重新定位, 不要把课外美文阅读当作口头要求, 一定要把它落在实处, 同时也不要把“课外美文阅读”与所谓的“阅读理解”等同起来。理解的能力是必备的, 也是必需的。一名高中生读懂一篇文章或一本名著, 应该说是不成问题的, 理解能力要通过课外美文阅读潜移默化地培养, 而不是为培养理解能力去进行课外阅读。
其次, 要注意无意注意, 适当加以引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类书籍感兴趣, 也就是说明对某一类书籍特别喜爱, 而喜爱的里面往往包含着学生的气质。就好比你平时喜欢吃甜食, 这既可以说是一种生活习惯, 从另一个侧面, 也可以说明你身体里面需要糖这种物质。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吸收, 将会补充到你身体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种自动化的心理需求恰恰是以自动化为活动方式的语感的内在的动因。学生心理主体的渴求急需来自客体信息的补充。而客体信息一旦补充进来, 主体就会把客体的信息迅速同化成主体的认识结构, 并使之丰富起来。同化的过程即是语感形成的过程, 因此学生爱看什么就让他看什么。中学生兴趣广泛, 读得多一点、广一点, 绝不是坏事, 至于读什么, 教师不必为此大惊小怪。我们对待学生, 要像大禹治水一样, 要疏浚河道, 使水流畅通, 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 而不是像禹的父亲那样采取“堵”的方法;否则, 只会适得其反, 是学生造成逆反心理, 从而不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阅览室, 把学生带进高雅的知识殿堂, 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阅读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潜移默化的净化, 从而使学生无暇顾及, 同时也不屑顾及那些不良的图书。
每星期可以从课外选取一节课时间, 教师组织学生到阅览室自由阅读, 并要求学生做摘抄笔记或者写一篇读后感。一开始, 学生肯定只局限于摘抄, 不想动手去写, 而且摘抄又以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为主, 这时教师不应操之过急, 要求学生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学生摘抄得多了积累得多了, 或许有那么一天, 他会怦然心动的。人家能写出来, 我不能也写一篇试试吗?于是学生就会主动求知。“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学生自然而然就走上了正路。
也许, 有的学生喜爱看长篇小说,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假期中完成。因为这样既不耽搁时间, 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但一定要在读完这些小说后设置一个“读书报告书会”, 来检测一下学生阅读的效果。“读书报告会”应学生自己主持, 由多名学生备稿发言, 教师作最后总结。这也就是说要变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 明确了学习目标, 才不至于多走弯路。读《三国演义》, 我们不妨让学生谈谈“关羽的失败对领导艺术有何启示, 西蜀的失败是否归罪于扶不起的阿斗呢”;读《红楼梦》, 我们可以让学生谈谈“林、薛二人, 你更喜欢哪一位, 或王熙凤是怎样的一个人”等。有的学生爱看金庸的武侠小说, 我们也不能一见武侠就大惊失色, 不妨选几部让其品读。如读《射雕英雄传》, 我们可以让学生谈谈如下话题:你最喜爱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的哪一位, 你心目中的“侠之大者”———郭靖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想, 作为一名高中生, 他所喜爱的人物, 绝不是只因为喜爱他们的盖世武功吧!再者, 在假期学习之余, 捧起一本武侠小说, 马上就可以置身于刀光剑影、侠骨柔情之中, 可以暂时忘掉周围的一切, 完全不必为学习的紧张和工作的压力而烦恼。此时此刻, 身心可以得到完全的放松。放下书本, 又可以充满自信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一句话, 开卷有益, 这大体上没错的。当然, 这也是一种最基本有效的读书法, 因为许多文学方面的大作家都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
再者, 强化有意注意, 合理安排教学。中学生功课多, 课程紧, 能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相对来说就很少了, 再加上世间的好书很多, 就是竭尽平生之力, 也是读不完的。因此, 教师必须在明确目的的前提下, 合理安排阅读活动, 每周还应从课内抽出一课时的时间用于“指定阅读”。指定阅读, 它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完成, 这是一种“格”的训练, 这正如习字时的临帖, 先要求入帖, 一点一画都要严格按照书法的规范去做, 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同时, 这也是一种思维的训练, 它既包括直觉思维, 也包括分析思维。这对于语感的形成是非常有益的, 也正如包建新先生所说的那样, 把“思维纳入学生的言语心理机制将形成更深层次的语感”, 同时“思维对语感具有检验、修正的功能, 它能促进语感素质的提高”。
(一) 指定阅读要分门别类地进行。按美文的内容上分, 可分为:有关理想、人生价值的;有关勤奋、成才之路的;有关改革创新的;有关友情、人际关系的;有关语言、学习、习文之道的;有关哲理、逻辑、思维方法等。同时指定阅读要让学生做好“两记”, 即摘抄笔记和读后笔记。摘抄笔记最好要选择句子以上的语言板块来记, 对于一些精彩的段落、精彩的文章, 不仅要抄下来, 而且还要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丰富的知识积累, 就会使说写有了更充实的内容。“读后笔记”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体会文章中表达方法和语言技巧。二是复述整理或总结自己的感悟心得。这样, 通过做好“两记”, 学生不仅使散漫的知识变得有条理, 而且还能使自己加深印象, 并使自己的认识得到深入, 得到升华。
(二) 指定阅读要有步骤地进行。教师可根据上面所提到的美文阅读范围进行循环阅读, 或季度循环, 或半年循环, 或一年循环。这样, 学生经过一个由表及里, 又由里及表, 表里多次反复的训练以后, 学生的理解就会逐步深化, 语感素质也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 无论是“自由阅读”还是“指定阅读”, 学生一定要处于主体位置, 教师只能起激励、唤醒和服务的作用。教师激励、唤醒和服务作用的好坏, 也只能取决于教师本身素质的高低。
(一) 教师要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美文阅读教学中, 尤其是语言的示范作用, 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黄中建先生曾说:“教师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它像一股清泉流入沙漠, 于是沙漠有了绿洲;它像一线晨光穿过云层, 给林中飞鸟带来了黎明的信息;它像普罗米修斯的圣火, 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之光, 照彻上下五千年。”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或剖析或小结, 但语言一定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剖析语要切中肯綮, 一语中的, 要让学生有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感, 要让学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愉悦。总结语要发人深思, 耐人寻味, 要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 要让学生带着“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心理走出课堂。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主动接受, 乐于接受, 从而达到自力求知。
(二) 教师不要用单一的、孤立的眼光去看待课外美文阅读。因为“真正要培养起学生的语感, 其实又不仅仅是读书本身的事, 这需要生活的历练”和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叶圣陶先生说过, 只有劳动的人, 才能感受到健康的疲倦。换言之, 只有不断提高学生“品味”和“解读”的能力, 才能更好地促进语感的形成。“品味”要注重意、趣、美的和谐统一。“品味”要品其语言, 品其意蕴, 或采用解析法, 或采用类比法, 或采用替换法, 或采用仿句法。“解读”要注重过程的优化和手段的强化。或泛读, 或精读, 或速读, 或跳读, 或参读, 或猜读;或情境渲染, 或音乐启发, 或表演体会, 或视听刺激, 或微机辅助。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避免低效益的阅读。总之, “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当然, 这些方法不可能也不应该仅仅通过课外阅读来实行, 而且更多的还是要依靠教师通过课内教学去训练之, 或通过语文活动去深化之。只有这样, 课外与课内才能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三) 教师要解放思想, 敢于突破教材的局限。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大胆地取舍, 或采取集约型或采取粗放型。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 不要越俎代庖。要精讲、少讲、略讲甚至有些时候可不讲。只有这样, 课外美文阅读才会有一定的时间作保证, 也才能真正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四.最后的结语
中学生天性活泼好动, 反应敏捷, 好奇心强, 接触新事物能力快, 因此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可塑性;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都是非常有利的。当然, 值得一说的是, 良好的语感也是一种习惯, 一种境界。它来自于“合抱之木起于毫末,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的广泛积累;它来自于“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高超的审美;它来自于“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顽强执著;它来自于“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心有灵犀。只要作为教师能具有针对性的目的性去通过课外美文阅读和其他辅助的有效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我想学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形成也就指日可待了, 它也必将有助于语文教学尽快摆脱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 从而走向一片崭新的自由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黄中建.教学语言艺术[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1.
[2]钱梦龙.导读:逐步摆脱学生的过程[J].语文教学研究, 1999, (2) .
[3]包建新.语感及语感教学研究述评[J].语文学习, 1998, (11) .
[4]孙筱坤.语感训练的基本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 2005, (9) .
[5]贺建平.实施新课标, 倡导语感训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5, (10) .
小学语文阅读中怎么培养学生语感 篇4
一、深入情境,熏陶语感
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力,精彩的范读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选择精彩的范读,要求学生听清楚、听完整、抓要害,从语音、语调、节奏、重音、停顿等方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反复琢磨,并跟随练习,这样自然会使他们的语言变得流畅、正规,语言感受力得以提高。教师精彩的范读,也能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加强语感能力。如学生在学习《四季之美》一文时,我通过一组表现四季美景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了四季之美,学生在叙述过程中,已经初步体验到了四季的美与美在哪里。另外通过一段带视频的诵读播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祖国大地春之明媚、夏之热烈、秋之沉静、冬之妖娆,受到了语感的熏陶。
二、插上想象的翅膀,丰富学生的语感
培养语感,必须把朗读和想象结合起来,即训练学生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进行朗读。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燕子》一课时,就让学生展开想象,精读、体会,为培养学生的语感下功夫。《燕子》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长期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文质兼美。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飞掠和憩息的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其中有这样一段特别优美: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那边的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充分体会飞行中燕子的各种姿态,用叙述性的语气读,节奏轻快。“斜着身子”,强调燕子的飞行姿势的轻快灵活;“一转眼”,“掠过”,强调燕子飞行的快速;“唧唧叫着”,强调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放慢速度,用活泼有趣的语气读,“有的……有的……”呼应性重音,一幅众多的燕子闹春图顿时凸现。这一系列的指导,让学生体会到了燕子的活泼、机灵,和春天里旺盛的生命力以及蓬勃的生机。
应该说这段文字处理饱含了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是具体的、生动的。 但是高超的言语总是“意则期多,字唯期少”,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力透纸背”,这就为读者留下了再创造、再想象的余地,否则“掠过”、“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便会令人莫名其妙、不可理解了。人们之所以能够理解这段文字的意义,并产生丰富多彩的感受,正是想象和联想在语感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想象和联想可以使人对言语的感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三、朗读品味,领悟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上,它是有直觉的特征。语感蕴含在朗读之中,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最有效的方法。培养语感,必须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反复咀嚼、深入品味,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即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
如《荔枝》一文中: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出这段话写出了母亲第一次吃荔枝时的美好感受和为儿子的孝心而欣慰。“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在妈妈的眼中那分明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她怎么忍心把它吃掉;而一个“托”字,把妈妈对这种世间尤物的爱怜,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孩子似的那种激动和喜悦同时也让读者体会到了作者心中隐隐的酸楚。
四、注重实践,增强语感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活动:听,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诸如上课听讲、听别人讲话、听电视广播等。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及时捕捉语言信息,了解内容,抓住中心和要点等。这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说,就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让学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就是言语的口头运用,在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积极地活动,组织语言极快,要求说话的语言准确、连贯、得体。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故事会、举行朗诵比赛、表演话剧等,在语言运用中增强语感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我们一定要在学生语感培养的道路上坚持不懈。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阅读文章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只是让学生靠着自己的想象去感受文章,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一些学生根本没见过、听过的内容,学生头脑中很难浮现出相应的形象,容易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画面,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感受课文的意境,更加轻松地理解文章内容。
例如,在学习《彩色的翅膀》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情境,在图片的旁边可以配备一些词语,让学生仔细认读,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蝴蝶与西瓜之间的授粉联系。
通过情境创设,自然巧妙地引出学习的内容,通过语言与音乐作为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实现了意境的交融,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文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课文内容,领悟了其中所要讲解的核心理念。
2.强化阅读教学中的朗读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朗读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指出,小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力的稳定性不强,大声朗读能够使他们的注意力保持稳定,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等也有着很好的作用。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是这个道理。大量的阅读能够使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开阔,不管是口头和书面表达都需要学生的用词准确、连贯、句式灵活多变,内容具体、清楚。朗读能够使学生对文字的印象更加深刻,通过朗读,学生能够对语言材料进行积累,把握好各种句式,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
在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也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阅读背景,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使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体会,让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反复朗读课文,从而感悟出作者的情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师也可以进行范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促进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3.科学设计问题,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这一手段,把握好整堂课的节奏与方向,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
有疑问才会有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学生设置各种问题,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认识制造一定的矛盾,强化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研究。
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篇5
阅文字的敏锐感受, 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活动和规范的读有个人经验性的语言训练中逐步养、成的比较直、接带
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的综
教重要条合能力。件语, 也是一个人语文感是学好语文的学平县一新◇水平高低、加强朗读指的重要标志。导, 培中扬武养语感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
镇
语学地朗读小义自见。, 其”最读, 大特点是便于尤其是有感情感丽顿挫童以声传, 语情, 速的快慢急缓通过语音的抑, 就扬的情莉能把、韵语, 淋漓尽致地表言中包含的音、意现出、培领来。可见悟课文, 内涵和情感的极朗读是引导学生养1佳途径.教。师范读引起学生
共鸣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
范读, 体现了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其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作为一种信息, 直接传递给学生, 学生看得到、听得清, 可以模仿和学习, 可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 起到“情染语感”的作用。
例如, 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 在范读课文时, 我注意把握情调, 掌握感情色彩, 以真挚、深沉、敬重的基调, 以轻而缓的语气, 将学生带入那无限的崇敬与自豪的情景中。如第七自然段第一句:“在/回来的/路上, 我/不断地/想, 不断地/对自己/说”。指导学生用缓慢、真挚的语调朗读, 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澎湃的激情。通过朗读训练, 让学生品出言中之意, 悟出言中之理, 感受言中之情, 既丰富了语言库存, 又陶冶了情操, 训练了语感。
2.学生在朗读体验中实践
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固然很重要, 但是如果不注重从多角度去训练, 收效也是甚微。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 教师要多角度地让学生朗读。自由读, 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感受来读, 边读边品味课文的情感, 如果觉得没有充分领悟的地方, 就慢慢读, 多读几遍, 从而不断加深学生的感受;分角色读, 指学生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速朗读, 可以充分感受课文所塑造的形象, 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如《晏子使楚》一课, 楚王说的话要读出傲慢、轻蔑的神情, 而晏子说的话要读得稳重而坚决, 读出不卑不亢、理直气壮的神情。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与主人公一起思考, 一起感受, 对故事中楚王以强欺弱, 晏子不畏强敌、刚正不阿的形象就能真切地体会到。
二、深化语文实践、培养语感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 语言生动优美、学生通过阅读, 积累了不少语言。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反映生活, 让语言积累内化为语感。
1.“说”中深化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 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或者让学生复述课文、甚至表演剧本, 让学生把个体对言语的感受与语言世界直接联系起来, 深化听和说的语感。如在教学《奴隶英雄》一课时, 我安排几个大胆而敢于表现的学生进行表演, 表演前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剧本, 要求他们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认真考虑, 并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2.“写”中深化语感
加强阅读教学重视语感培养 篇6
一、理解朗读
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好的文章,需要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例如,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学生通过朗读,从优美的语言中感受到春天的生机盎然,春天的百花齐放,春天的生机勃勃,这就是在朗读的基础上,达到语感能力的培养。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讲的时候教师不用分析古诗的意思,而让学生反复朗读,自己体会这首诗的意境,大部分学生都能体会出这首诗秋风萧瑟、悲凉的氛围。实践证明:反复朗读是理解诗歌、文章的有效方法,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方式。
二、情感诵读
诵读是在学生对文章已经有所理解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融入交汇,用声音传递出这种语言的美,从而达到对文章的理解升华。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学生在朗诵中就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声音、情感,表现一代伟人的、自信、恢宏;舒婷的《致橡树》,学生在朗诵中通过自己的声音、心情传递出木棉的温柔、橡树的伟岸,还有那坚贞不渝爱情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学生在朗诵中体会出作者在康桥的夜晚吟诵低唱,辗转寻梦的情感。学生把自己的感悟、体会融合在朗诵中,表达了自己对诗歌、文章的理解,这就是学生语感能力的进步和提高。
三、品味默读
语文之美,美在它的情感语言,美在它的思想内涵,美在它的意境深远……语文世界,勾勒出美丽自然,彰显出美丑善恶,折射出世间百态……语文中的经典永远在哪里守望,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细细地品味,默读就是品味的一种最好方式。默读是快速阅读理解的方式,它更能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更能体现出学生的智慧。例如,教材中的小说,都需要学生阅读并整体感知情节内容,只有把握了情节,才能进一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经过这样的阅读训练,学生在拿到一篇陌生文章时,也能很快地读懂并把握主题,这就是提高语感能力的一种表现,这也是提高学生做高考阅读理解题的一种方法。
培养学生语感 提高阅读能力 篇7
一、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语感,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
语感是在长时间规范下的语言运用和正规的语言培训下养成的对语文词汇的一种比较快捷、准确、直接的领会。直观看来就是对于语文词汇的理解、领会和感悟。在教学中, 能够形成语文素养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就是对于语感的严格培养。坚持对学生的语感的培养, 通过教师对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 把实践和理论文章结合在一起, 通过在朗读中投入必要的感情, 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 形成习惯学习思维、重视整体的形象感知, 加强语感的沉淀, 其中穿插教师的指导解说, 进而从生活中感受到语感的存在, 提升自主创造性思维能力。加强语感的培训, 提高阅读能力, 就是把语文素养的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这样才可以大大提高语文素养。
有感情地朗读是重视培养语言词汇和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新课标明确指出的一项重要目标。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 我们通常是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其中朗读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最重要的方式方法之一。这样也可以积累经验和语感以及一些新鲜的语言知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的教材本身就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 有感情地朗读能体味到语文所蕴含的内在动力和真情实感。所以让学生们通过有激情的朗读, 投入感情的阅读, 才能够体会到作者的中心思想, 才可以加深对语文的解析和理解。黄玉峰在《愿我们诗意地教语文》中曾写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上鲁迅的《药》, 我从头到尾声情并茂地读了一遍, 同学们凝神屏气听完后, 我问学生, 听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一位同学说:我有一种‘恐怖感’;一位同学说:读到‘看客’们的脖子‘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时, 我的气都透不过来, 我看到同胞们的麻木;一位同学说, 读到‘刽子手一只手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 那红的还在一点一点的往下滴’时, 我觉得悲痛, 革命者为民众牺牲, 民众却还要吃他的血;一位同学说, 茶馆气氛实在使人压抑, 可谓群魔乱舞, 一面是康大叔不断地高声嚷着‘包好, 包好’, ‘这样的趁热吃下去, 这样的人血馒头’, 一面是兴高采烈地赞扬阿义打夏瑜打得好, 更有一遍又一遍恍然大悟般地自言自语‘疯了, 发了疯了’, 其中还夹着小栓撕心裂肺的咳嗽声。看了这样的场面我感到惊悚!还有一个同学说, 当读到‘坟地’这一节时, 看到两位老人互相扶持的一幕时, 我落泪了, 此时此刻, 我仿佛听到了小栓在坟墓中的咳嗽声, 听到了夏瑜在地底下的呐喊, 大清的天下是咱们大家的。至此, 一切提问都不必要了。同学们已经理解了全文的精髓, 已读懂了鲁迅。什么用了明线和暗线的表现手法, 什么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 在同学们的回答中, 这些分析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另外一方面, 我们可以从一个学生的朗读过程中听出他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程度, 不管是抑扬顿挫、停顿有序, 还是跌宕起伏都可以听出理解的程度。
二、举一反三———提升语感的主要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引导, 加大训练力度, 构成学生的惯性思维, 收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丰富情感、独特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的理解能力。这样学生的文字功底、思想观念、鉴赏能力也会有大的提高。教师应该除了课本之外还要对一些优秀的刊物、名人名言、中外著作等等做出解析和赏析。只有加强对文章的训练, 才能够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形成条件反射, 让学生很快地和文章亲近起来, 有一种见过这篇文章的感觉, 通过这种方法才有可能帮助学生熟悉语言文字, 更有效地完成阅读的任务, 也才有助于学生对语感的领悟。
三、积累———提升语感的必备基石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百丈之台, 起于垒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从这句话中, 我们可以看到, 只有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创造出质的飞跃, 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无一例外,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来说, 量的积累也是很重要的。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学生们在阅读理解上比较单一化、片面化, 缺少应该具有的全局观念。这就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 就很难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是中心段落。本来语文教学就是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 一篇文章就是一个主题, 就是全部, 所以我们的语感提示也是以整体为基准的。在认真分析文章之前, 我们就要把文章通读一遍, 这样才可以对文章有个通篇的认识。把这一点牢牢地记住就抓住了阅读难题的核心, 也就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提炼出语言信息, 方便于积累。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采用同样的方法多读文章, 对语言文字逐步积累, 慢慢的学生就会加强语言的感悟能力, 从而提升了阅读能力。
四、结合实践———体验感悟, 提升阅读能力的阶梯
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才是完美的组合, 语文教育的发展和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 这样就让我们体会到, 语感源自于生活, 离不开丰富的知识体系, 只有通过对实践的实施才能够完成一个事物的完整性认识, 所以我们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知识来发掘在语言后所隐藏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倡导学生把语文理论知识加入到自己的实践状况中, 设身处地地体会课文的情节, 这样才能够使无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对比, 就可以把自身带入情景里面。这样学生对于语文的理解就会更加容易和记忆深刻, 语感就会变得更加通顺。所以我们除了要加强课堂教学之外, 还要充分地利用课堂外的时间来进行自主的培训和养护。这样我们才能够把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 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完成培养学生语感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任务。
五、自我情感创新———语感产生的最主要的动力源泉
情感可以说是语感产生的最主要的动力源泉, 是最主要的核心思想。人们对语言知识的正确与否的判断, 主要取决于语感。其中文章的趣味性和感情色彩以及象征手法、道德情操都是通过学生们自我感情的创造而体现出来的。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就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敏锐地领悟到文章的内涵, 激活大量储存在脑海内的知识, 再加上有意的联想, 在这样的基础上获得丰富的感情体验, 这样才能够把感情转化到朗读中。重视整体的形象感知, 加强语感的沉淀, 加上教师的指导解说, 学生感受到语感的存在, 提升了自主创造性思维。这样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思维进入了全新的活跃阶段, 进而其语感的培训得到了加强, 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语言表达得到了优化。
综上所述, 在朗读中投入必要的感情、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 形成习惯性学习思维, 重视整体的形象感知, 加强语感的沉淀, 穿插教师的指导解说, 再从生活中感受到语感的存在, 不断提升自主创造性思维, 以此加强语感的培训, 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昌凤.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8, (09) .
[2]崔平.高效文言文, 自学“五重奏”——浅谈中生文言文自学能力的养成[J].现代阅读, 2012, (05) .
[3]黄克林.语文, 离生活很近—在读写结合中与生活对接》[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05) .
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篇8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我主张在课堂上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 把阅读的自由还给学生, 把语文的课堂还给学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一.教师助读。语文教材中明确指出:语文学习是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作为教师, 经验和知识积淀使我们对教材的把握自然比学生更准确更深入。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教学时教给学生方法, 也就是“授人以渔”。
我在教学中通常是先介绍作者的身份, 文章的写作背景等。根据“知人论世”说, 学生不难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 待基本的调子定下来以后, 后面在阅读时对情感的把握也就有了大致的方向。
二.学生初读。有些教师习惯自己范读, 我则不然。课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地方而不是单纯展现教师才华的处所。我认为只要有可能, 教师应该尽量创造机会, 让学生自己尝试。学生在初读过程中, 我要求他们自己先扫清字词障碍, 尝试把握文本的停顿、断句、语气、语速、语调等。自己的确无法把握的用笔做记号。因为只有自己先思考, 才能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比如, 在教韩愈的《师说》时, 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 尝试断句, 就有学生提问:“老师‘彼与彼年’是什么意思啊?”我当时还愣住了, 马上反应过来, 该生是没弄清楚这句话该如何断句, 应该是“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 他们才有机会去思考, 也才会去思考。作为教师, 我们所应该做的是指导而不是包办。
三.自由朗读。在学生扫清字词障碍, 对文本有了基本的了解后, 接着就该让他们尝试着自己投入感情, 凭着自己对文本的把握, 对作品的感知能力去朗读。我们不应该越俎代庖, 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硬塞给学生, 先入为主地灌输给学生, 这样会很大程度上限制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而应该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朗读不只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不仅仅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穿插, 它是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 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
四.激情诵读。学生经过粗读和自由诵读之后, 对文本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不代表他们诵读时已经完全领会了作品的思想感情。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一些学生诵读, 让其他学生认真聆听, 并谈自己的感受, 指出优点缺点。还要谈谈自己认为应该怎么读比较好, 而且要说明理由。如果学生真读好了, 且能说明理由, 也就是算对文本所蕴含的感情有了正确的把握吧, 接下来对文本的理解, 我想就无需教师讲太多了。
五.精读品味。让学生个体激情诵读, 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后, 我如上面所说的引导了一处的问题, 之后并不多讲, 接着让学生们又开始自己精读品味。这一次的读, 要求“不动笔墨不看书”, 要圈点、要勾画, 要画出感情的跌宕起伏, 还要加旁注。哪里应读得急促, 哪里该读得缓慢, 为什么。比如有学生就谈到“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也将告诉每一个人”这一句应该读得激越、明快, 因为闪电是迅速的, 而且是幸福的闪电, 所以应该读出幸福感。有同学认为“给每一条河, 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应该把“温暖”二字重读, 读出那种温暖, 幸福的感觉……总之, 只要学生真正进入了文本内部, 用心体会了文本, 他们的能力是不能小视的。虽然学生们的读法不都是对的, 但起码他们用心思考了, 他们真正走入了文本, 自己体验了文本。长此以往, 学生的语感会在一次次诵读和赏析中得到提高。
阅读课堂语感培养缺失之现状 篇9
一、一个根本点———语感培养
1. 语感培养是高年级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走向抽象逻辑的助推器。整个小学阶段, 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两者之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十分明显的“关键年龄”, 而这个关键年龄往往就在高年级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语言文字有一点建立在具体形象思维基础之上的朦胧的抽象意识, 但还不够明晰及准确, 因此思维的发展方向不定。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上结合具体的教材所进行的语感培养是将学生对于特定言语的感觉上升为知觉。从这一角度来看, 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就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完成由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过渡的助推器。
2.语感培养是高年级学生培养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高年级学生尤其需要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提高高年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语文实践的角度来讲, 语感是语文素养中最重要的基础要素和最直接的运用要素。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 语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而新课标才提出了“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感的直觉性起作用于语言实践的初始阶段, 而良好语感的培养则需要持续地熏陶、悟受、积累。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在这一方面首当其冲地承担着不可回避的重要职责。
二、三种类型———现状分析
基于以上对“语感培养”与“高年级阅读教学”内在联系的认识, 让我们再深入到现实的高年级阅读课堂之中来看看现状。不难发现, 目前的高年级阅读课堂上, 语感培养的缺失问题已达到了迫切需要改变的地步:
1.教师无法正确把握学生的语感能力水平。
【案例1】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有一篇名为《金蝉脱壳》的课文。课文中关于金蝉脱壳最为精彩的“尾出壳”有这样一个细致的描写: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 又敏捷地向前扑来, 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 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
师:你从这个“就”字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学生表情很茫然, 没有举手)
师:一个“就”既轻松, 又形象, 给人以美的享受。使用这个“就”字可以让我们感觉到这个过程是那么轻松、自然, 正是用得很妙! (学生再次朗读句子, 但感觉莫名其妙)
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想要抓住一个“就”字深究作者的写作用意。但对于一个五年级学生而言, 这样的语感培养是否能够完全被理解和接受呢?同样, 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 这样的语言文字技巧是否是需要的呢?是否真的值得教学呢?
2.教师在语感培养中方法单一。
【案例2】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有一篇名为《理想的风筝》的课文, 是著名作家苏叔阳的作品。课文生动地回忆了刘老师“笑谈腿疾”、“上课板书”、“放飞风筝”这三个小故事, 体现出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教师出示课文:学生朗读后谈体会, 教师小结并板书:乐观向上。)
“笑谈腿疾”、“上课板书”、“放飞风筝”这三个小故事, 是由浅入深地展开叙述的, 教师的教学也应该顺着作者的思路逐步深入。但依照设计者的教学, 学生总是朗读朗读、交流交流, 再加上教者事先准备好的煽情的点评语言, 课堂或许会很感人, 但学生的情感必然也仅仅是停留在同一个层面, 丝毫没有深入进去领悟到作者回忆刘老师的用意所在。
3.教师无法寻找到有效实施语感培养的突破口。
【案例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水》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极度缺水的偏僻村庄里, 人们以水为乐的故事。课文中关于水的描写有一个绝妙的用词———饿。原文为:母亲锁上水窖, 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联系上文, 当母亲舀了一勺水, 从我们头顶倾注下来时, “我”听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 天气炎热干燥, 确实使我们的身体因缺水而处于“饥饿”状态啊, 不是如饥似渴, 而是真饥真渴!因此, 这一个“饿”字提炼得十分生动传神。母亲将“渴”说成“饿”, 显现的是村里所有人对于水的那份渴求, 那份珍视!每每教到这里, 教师都会深深地震撼于这个“饿”字。但拍案叫绝之后, 又如何才能传达给学生这种语感的讯息呢?
师:想想这段话让你体会到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十公里”“ 一处很小的泉眼”“ 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等关键词语来体会人们的生活因为缺水而变得十分艰辛)
师:对啊。一个“饿”字道出了人们对水的渴望, 也道出了没有水的痛苦。多么聪慧的母亲啊!
课堂上, 教师根本就没有给学生细细感悟与交流体会的时间与空间, 而是以事先准备好的点评语言“点到即止”。试问:这样的点拨, 学生究竟对于“饿”字有多少体悟?原先是什么状态, 现在还是什么状态。为什么不让学生去朗读, 去感悟, 去交流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还没有想好就“饿”字怎样一步步地展开教学, 让学生由不懂到有点懂, 甚至达到体会到“饿”字的精妙为止。换而言之, 教师怕学生体会不到, 更怕自己在学生体会不到时无法引导学生体会到。与其冷场, 还不如不讲。
【阅读对话与语感培养】推荐阅读:
对话与语文阅读教学06-01
对话阅读10-03
语文阅读教学呼唤对话09-30
教师心理的阅读对话10-04
对话让阅读教学更精彩05-25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08-16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10-14
与叶嘉莹的对话的阅读答案07-16
小学生阅读语感培养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