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叶嘉莹的对话的阅读答案

2024-07-16

与叶嘉莹的对话的阅读答案(共2篇)

与叶嘉莹的对话的阅读答案 篇1

记者:叶先生,今天就“诗歌的前途”这个话题向您请教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旧体诗的写作在现代还有意义吗?

叶嘉莹:这要看情况了。你如果不会写旧体诗,还拼命要凑一首旧体诗,那就完全没有意义。如果你本身有很深厚的旧体诗修养,你的生命和感情就是结合那个形式跑出来的,你写出来的就是一首很好的诗。你的诗就有存在的价值。

记者: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知道旧体诗的写作形式,有这个修养的人越来越少。会不会因为这样的缘故,将来旧体诗的写作就会消失呢?

叶嘉莹:那不一定。你看现雀报刊杂志上的旧体诗不少,中华诗词协会,北京除外,各省市、各县区,诗词协会的人可多了。就我这里,好诗坏诗,成千上百的,整天有人拿来。我说写不好就不要写,可是他还挺喜欢写。

记者:会不会写作旧体诗的人年龄都偏大L

叶嘉莹:是。写旧体诗的人年岁是偏大。

记者:现实中旧体诗写作的训练一代比一代薄弱,将来这种文体会消失吗?

叶嘉莹:我没有这种预言的能力。以我接触的人来看,我有个学生,在学校里也没人教他这个形式,他只是自己喜欢,熟悉这个形式,就写出诗来了,而且写得很好。也有的学生,我拼命教他,他就是写不好。旧体诗不是勉强可以得来的,一定要爱好旧体诗,不止是外表的爱好,要背诵很多以后,很熟悉旧体诗的语言,旧体诗所用的词汇,有什么感情时,张口出来就合乎格律,就很典雅,就是有生命和感情的。这就是诗词修养。

记者: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现代社会还有旧体诗生存的基础吗?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需要旧体诗吗?

叶嘉莹:这不是旧体诗问题,是整个诗的生命都没有了。现代人都追求物欲、表面化、速成,人心都向往物欲了,不愿意读诗了,这样的环境就是不利于诗歌的环境,整个社会没有诗的生存环境。

记者:既然社会抛弃了诗歌,我们又不喜欢写诗歌,“诗歌与其这么尴尬地活着,还不如让它死掉”,你对这种观点有何看法?

叶嘉莹:诗歌活着不活着,不是我们可以让它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它是自己有生命的。后代的人对诗歌能穆体会能够理解,写出来的诗中,能够把生命寄托在里面,那它就是有生命的,不是我们让它有或是没有。只要有旧体诗存在,只要未来的人能够看到能够读到,说不定碰到哪一个人,只要他喜欢,只要他写得好,就像我刚才说的我的学生,他生长在农村,他爸爸妈妈是种地的,他没有这个诗书的家庭,他见到诗就是喜欢,他从小背诵,他就写得很好呵。尽管大家都不写了,可如果宣判诗歌会死,这不是我们能够宣判的。我们不能让它死,也不能让它活,要死要活是它自己的事,是它碰不到一个知音的情况下。

记者:第三个问题是,我们现代人学旧体诗有什么好处?

叶嘉莹:因为旧体诗既不像唐代那样可以实现升官发财的梦,也不像当今炒股票那样可以直接看到结果。很多人都看不到诗的好处。其实诗的好处,是终生受用的。尧斯·伊塞尔说,阅读是一个提升自己经验的过程。我们读的古诗词,是经过了千百年的筛选、淘汰,那个诗人的诗,是那个诗人自己的生命、生活、品格、思想的体现,你读这个伟大的诗人的诗的时候,同时也提升了自己,这是诗歌的一个好处。

钟嵘在说诗的作用是“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穷贱易安”是说诗可以使处在贫困卑贱之中的人还能够安分不乱动,不想为非作歹,不恕贪赃枉法。“幽居靡闷”是说一个人幽静独处没朋友时也不会烦闷,因为有诗作伴侣。“莫尚于诗”是说,当你的生活出现不幸,当你把它用诗来表现的时候,那诗是一种艺术,当你把悲哀变成一首诗的时候,你的悲哀就成了一个美感的客体,你的悲哀忧愁可以借诗消解了。所以学诗有莫大的好处。

记者:采访您的人很多,您认为大家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问得最害怕的是什么问题?

叶嘉莹:就是你们问的“诗歌还有没有用处”。

①叶嘉莹(1924-),知名汉学家,研究领域是古典诗词,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19.依据文本,概括叶嘉莹对1日体诗写作现状与未来发展的基本看法。 (4分)

20.访谈很讲究提问,简析下面两次提问的作用。 (5分)

①记者:叶先生,今天就“诗歌的前途”这个话题向您请教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旧体诗的写作在现代还有意义吗?

②记者:会不会写作旧体诗的人年龄都偏大?

21.结合全文,简析“诗歌还有没有用处”为什么是叶嘉莹最害怕的问题,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6分)

参考答案

19、①旧体诗的写作现状是:写的人不少,但写得好的人不多,写作者年龄一般偏大。(1

点1分,任答两点2分)

②旧体诗的未来发展:旧体诗不一定会消亡,(1分)但知音难遇的困境必然存在。(1

分)

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

访谈根据问答恿路理清文章脉络,根据答的内容理清文本观点。此题答题角度在题干中非常明确,考生不能忽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0、①第一问是记者直接发问,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接提出来。(1分)利于节约时间,(1分)利于明确谈话主题;(1分)

②第三问是追问,紧接上面的很多人写1日体诗,但又没具体说明主要是些什么人在写的情况进行追问,(1分)利于引导对方思考后面记者想问的旧体诗命运的问题。(1分)

考查考生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C。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1、目前诗歌的生存环境恶劣,社会大众受功利思想影响,(1分)很多人看不到诗歌提升自己,让自己获得平静和快乐的好处,也无法接受对诗歌好处的.理解,(2分)于是就抛弃了诗歌,而这一问题目前无法解决(1分)这就使得诗歌不仅生存困难,而且未来发展也会出现较大的危机,(2分),这自然令叶嘉莹以及关心和爱护诗歌发展的人最为害怕和关心。

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F。

“诗歌还有没用处”这个问题的答案既是解决当今诗歌生存困局的基础,也是预测未来诗歌发展的基础,所以,无论是爱护诗歌发展命运的人,还是诗歌领域的专家学者,都无法绕开这个问题。专家怕问的原因是他们知道诗歇的好处得不到社会大众的接纳。大众不接受不理解诗歌的好处,就不会重视诗歌,不重视诗歌,诗歌未来的命运就是很容易消亡。诗歌消亡的命运就是专家最害怕看到的结局,所以就最害怕他人总纠缠这个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社会问题不能单靠专家的讲授能解决的);可社会大众因受社会功利至上因素的影响,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干什么事情首先就是问对自己有没有用,而且是明显(表面化)的用处。因此,专家的害怕,采访者的关心(采访者是代社会大众来发问的)就有了共同的连接点。

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与叶嘉莹的对话的阅读答案 篇2

主播:2015年10月17号,著名古典诗词大家、91岁的华裔女学者叶嘉莹叶落归根,定居南开大学。从漂泊到归来,叶嘉莹一直没有离开讲坛,不论什么时候,不论走到哪里,她都将中华古典诗词教授给年轻人,她一生悲欢离合的故事也在她笔下,化作美丽的诗行。今天的“全景中国”节目,请听天津台记者采写的录音专题《叶落归根:叶嘉莹的诗歌与人生传奇》:

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有一座典雅的中式小院儿——“迦陵学舍”。从辅仁大学旧址恭王府移植来的西府海棠,娇艳欲滴;客厅墙上挂着学舍主人同家人、师友的温馨照片;两层小楼中还开辟有科研室、教学室和藏书室„„钟灵毓秀之所,渊渊古典书院之风——这里就是著名古典诗词学者、91岁的叶嘉莹叶落归根的居所。有了南开师生、海内外知交好友的陪伴,曾经“一世漂泊,万里孤行”的叶嘉莹不再孤单。

在2015年10月17号“迦陵学舍”正式启用的定居仪式上,叶嘉莹说:

【录音:我的理想是要把我们古代的文化所遗留下来的精华,古代的这些个诗人、词人他们的理想志意、他们的品格真的能够带着鲜活的生命流传下来,所以我回来,我还有我未完的志意,我希望继续地努力工作下去。】

回家仪式简单朴素,背后却是叶嘉莹用尽一生的精神文化回归之旅。

【童声朗诵:“常记得夏来时,日初长布谷声高。庭槐荫满,榆荚钱飘。火绽榴花,翠擎荷盖,果熟樱桃。什刹海鲜尝菱角。五龙亭嬉试兰桡。最好是月到中宵。风过林梢。看多少叶影田田,舟影摇摇。”】(压混)

这是1953年身在台湾的叶嘉莹写下的回忆故乡北京童年生活的散曲。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察院胡同一个四合院里,本姓叶赫那拉,是蒙古裔的满族人。因为生在阴历6月,荷花的生月,叶嘉莹乳名唤作“小荷”。同当时大家庭的子女一样,叶嘉莹从小受到良好的古典文化教育,3岁就开始背诗,一部《论语》背得滚瓜烂熟,而最初教叶嘉莹写诗的启蒙老师是她的伯父叶廷乂。

【录音:我伯父给我一些指点,说作诗要押韵,给我一本《诗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忽然有一天,我伯父说了:“你背诗也背得不少了,自己作一首吧。我给你出个题目,就咏天上的月亮,用十四寒的韵。”我就写了一首咏月亮的诗,可惜我没有记下来,大意是说,这个月亮升到中天,光明圆满地照射世界,可是在那样深的夜晚,有谁看这个月亮呢?所以我最后一句我记得,就是“未知能有几人看”。但是尽管没有人看,它该圆的时候就圆,有光明的时候,它就是有光明的。】

幼小的叶嘉莹显示出诗歌方面的天赋和悟性,家国的悲欢离合也砥砺着诗人的笔触。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航空部门工作的父亲叶廷元跟随国民政府南迁,一直撤退到重庆,而母亲李玉洁则带着叶嘉莹和两个弟弟在北平生活。几年后,母亲忧思成疾,手术后不幸感染恶化,溘然长逝。

16岁的叶嘉莹写了一首小诗《咏莲》:“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诗风苍郁,竟不似出自妙龄少女。

【录音:我的父亲已经隔绝了多年没有音信,而我母亲去世了,所以我当时就想到人世之间有这么多的战争、灾祸、苦难,我也是苍生里面的一员,我们什么时候真是能够度脱?那个时候,沦陷区的生活越来越艰苦了。吃不到大米白面,我们只能买到一种混合面,黑黑的、酸酸的、臭臭的,那难以下咽,我们就用最咸的炸酱把它吞下去。】

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她也遇到了对自己诗歌生涯最重要的一个人——古典诗词学者顾随。

【录音:顾随先生教我“唐宋诗”,有习作就叫我们作诗。而很多同学平常没有作过诗,让他作诗就很生疏。而我呢,是从很小在家里就作诗的,所以我就把我那些旧作,抄了几张纸,就送给老师看。顾先生看了以后,回来给我发了一个作业的评语,说“作诗是诗,填词是词,谱曲是曲。青年有清才如此,当善自珍惜”,就引起我写作的兴趣。】

古典诗学原本就有“感物言志”“诗以咏怀”的传统,在老师的启发下,叶嘉莹养成了作诗的习惯。“心花开落谁能见,诗句吟成自费辞”“收拾闲愁应未尽,坐调弦柱到三更”,这些清雅不俗的诗句就是叶嘉莹在大学时的习作。

21岁的叶嘉莹从辅仁大学毕业,担任中学国文教师。1948年,叶嘉莹嫁给在国民党海军供职的赵钟荪,11月,一家人坐“中兴轮”到台湾。第二年叶嘉莹生下大女儿,虽然远离故土,但温馨的小家庭还是给叶嘉莹带来欢乐。然而就在那年冬天,一群官兵突然闯进了叶嘉莹的住处:

【录音:那天就来了一批人,就把我那个房间都搜翻遍了,然后就说要把我先生带走,说他有思想问题。所以我就匆匆忙忙地拿了一个小包袱,把我女儿换洗的尿布装一装,我就跟他走了,就到了军区左营。我在他姐夫家里边住了两天,什么消息都等不出来。我不能坐在那里等啊,因为我们从大陆到台湾,无家无业,我如果不去教书,我们就无以为生。】

丈夫入狱后,家庭的重担都落在叶嘉莹一个人身上。她带着女儿回到彰化女中继续教书。可是,没想到祸不单行,1950年叶嘉莹也被台湾当局关进了监狱。

【录音:说我们都有思想问题,说“你们所有这些人,我们都要把你们押送到台北的警备司令部去受检查。”我说,我先生已经被关了,台北没有一个亲人,没有一个朋友,我有吃奶的孩子,万一有什么事情我连个交托的人都没有,你要关就关在彰化警察局好了。那警察局长把我跟我女儿放出来了。放出来就无家可归了。】

失去了工作,没有薪水也没有住处的叶嘉莹投奔到亲戚家。晚上,叶嘉莹等大家都睡了,才拿一个毯子铺在走廊上,带女儿睡觉,第二天一家人还没起床时,就最早起来。怕女儿哭闹影响大家午休,叶嘉莹就带女儿出门。烈日当空,她抱着女儿在台南的树荫下走来走去。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序》中说:“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叶嘉莹为那段经历写下一首诗《转蓬》,所有的苦难和坚韧,都在她的笔下化作掷地有声的诗句:

【朗诵:“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录音:我们在大时代的战乱变化之中,真是身不由己啊,把你飘到哪里,落到哪里,都不是你的选择。那个时候我们不敢跟大陆通信,连家书家信都不敢写,还说有这样的问题、那样的问题,故乡的消息一点也没有。真是没有托身之所,好像灾祸无缘无故就降临了。“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因为“白色恐怖”之可怕,所有的你的亲戚朋友都不敢跟你来往了。我天生来就是一个教书的,可是我现在呢有了白色恐怖的嫌疑,我没有资格去申请学校去教书了。“剩抚怀中女,深霄忍泪吞”,你在人家里你能够痛哭流涕?只有把泪自己咽下去。】

叶嘉莹一生深受《论语》影响,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那段时间,叶嘉莹最常做的梦就是回到北京教书,站在心爱的讲坛上,教学生们古典诗词的对句、平仄。

【录音:最常梦的有两个梦:我家老家本来是个四合院的大院子,我就梦见我进了大门,但是所有的门窗都是关闭的,我哪一个房间都进不去,我在那里徘徊半天,就是进不去那个房间;我还有一种梦,我就梦见我跟我的老同学到我的老师顾随先生那里去,我们经过后海,都是芦苇,芦苇长得又高又密,我们怎么走也走不过去。所以我梦都是回不去的梦。】

从21岁大学毕业,叶嘉莹就开始了为古典诗词的传承、研究而奔波忙碌的一生。看似柔弱和无用的古典诗词中蕴藏着生生不息的力量,叶嘉莹从杜甫、苏轼、辛弃疾这些饱经磨难的诗人的作品中感受到心灵的共鸣和“吾道不孤”的温暖。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叶嘉莹没有放弃收入微薄的教师工作,她在台北第二女子中学教书,并在台大、辅仁、淡江等三所大学兼职任教,将自己对传统诗学“兴发感动”的理解传授给年轻人。她说,诗歌可以“让人心不死”。

【叶嘉莹授课音响:“杜甫的诗歌里边有一组诗,就叫做《秋兴》,‘秋天的感兴’。这八首诗里边第二首说‘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压混)

从教70年,叶嘉莹讲课从来都是站着的,她在课堂上的风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著名诗人席慕蓉说:

【录音:我有一次听叶老师讲辛弃疾,叶老师其实只是说了辛弃疾的两首《水龙吟》,好像感觉到那个辛弃疾已经在我的旁边在讲话,最后叶老师讲到“系斜阳缆”,就是《水龙吟》那最后四个字,我们底下三个朋友一起都倒吸一口气,就觉得,哇,就是这个文学本身原来就是这么四个字的结束。你觉得好像“系斜阳缆”是一个非常的悲凉,可是又有一点斜阳的温暖。然后等到我抬起头来的时候,我就看到叶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了,非常端秀,然后非常高雅的一位女教授,而我的感觉就是想说,哎,等一下叶老师,您别走,辛弃疾还在这个讲堂里面,他的所有的那种英豪之气还在里面。我没有听过任何一位老师是这样讲课的。所以我就觉得是说,诗教就是老师用她自己的生命,然后把古代的诗人离我们千年的诗心和生命放到我们的心里面来,然后激发我们自己的生命做一个回响。我想,诗教没有失传。】

1966年,42岁的叶嘉莹受邀到美国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讲学。在哈佛大学期间,叶嘉莹过着简朴而勤奋的学者生活,而这普通的生活竟让饱经患难的她甘之如饴。

【录音:早晨两片面包,中午带一个三明治,再买一个汉堡包就是我的晚餐。哈佛大学远东系的窗前是一排美丽的枫树,秋天的时候满树都是嫣红的红叶,冬天的时候满树都是白雪。五点钟以后所有的老师学生都走了,我一个人可以在四壁图书的图书馆里边工作(到)任何时间。那真是我觉得最美好的时间。】

叶嘉莹在哈佛大学与海陶玮教授(James Robert Hightower)合作,开展跨文化古典诗词研究,为中国古典诗歌在西方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1969年,叶嘉莹结束在美国的研究工作后,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为了跨越语言的鸿沟,叶嘉莹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录音:每天晚上查生字到两点钟,备课。可是我天生是一个教书的,也许我的文法也不对,发音也不对,但是我一定要把诗词里面它真正的感情、感动的力量讲出来。我就是用我最笨的英语,我也要讲出来。本来选这门课的人很少,没有人选中国的古典诗歌,可是我教了书以后,这个学生就越来越多。】

1970年,叶嘉莹此时已经被聘为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然而她的内心却有些怅然。她写下一首七言绝句:

【朗诵:“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匐行。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 【录音:在国外就算我教的这个书学生们也喜欢听,但是我不能像在中国教书这么随性地发挥。“北海南溟俱往事”,我当年在北京教书、在台湾教书,现在对我来说,能够用我自己语言教书的两个地方,我都离开了。我现在要(在)这里用最笨的英文教书,查着英文生字去给人上课,跟在地上爬一样,所以我就一心想要回国。】

阔别故乡近三十年之后,1974年,叶嘉莹第一次回到北京,见到了自己的两个弟弟和家人。她写了一首长诗《祖国行》,诗云:“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录音:离开了我的故国、故乡三十年,我在飞机上远远看见北京的一片长街灯火,我想那是不是我小时候常常来往的西长安街呢,当时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每当讲到杜甫的诗“每依北斗望京华”,不管是在台湾,不管是在美国,我眼里都是满是泪水。】

王国维曾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在叶嘉莹身上,这似乎成为一个预言。1976年3月,叶嘉莹的大女儿和女婿遭遇车祸双双离世,年过半百的叶嘉莹再次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她在《哭女诗》中写到:

【朗诵:“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叶嘉莹常常想起顾随先生的话“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痛定思痛,这次家庭悲剧让叶嘉莹作出了一个影响她后半生的决定——回大陆教书。

【录音:维持了一个家,各种的艰辛我都受过的。可是现在经过这一次大的悲痛和苦难之后,我忽然间觉悟了,“小家”“小我”,这个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我是从经过这一次苦难之后,我就决定回国教书,传承我们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那些古代诗人他们的心魂、他们的志意、他们的理想,我要把这宝贵的东西能够传给下一代。】

1978年,54岁的叶嘉莹给祖国写信,申请回国教书。在寄信的路上,叶嘉莹写了首绝句: 【朗诵:“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余金。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 【录音:傍晚的黄昏,我一个人走在树林里,寻思我以后我的下半生怎么办呢?“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我半生漂泊,辛辛苦苦维系了我的家庭,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不幸,所以我真是不知道我终极应该落在什么地方。】

叶嘉莹从报纸上看到,顾随先生的朋友李霁野在“文革”后复出,担任南开大学外文系主任,于是她给李霁野写了一封信。

【录音:我说我在这个时候我也愿意回来,为祖国的教育尽上一份力量。李霁野先生马上就给我回了一封信,说你回来恰好,现在祖国的形势一片大好。第二年1979我就接到国家教委的一封信,“我们批准你到北京大学去教书”。我就写一封信也告诉李霁野先生。李先生一见这封信马上就说,北大的名教授很多,我们南开更需要你。马上南开就派两个人到北京来接我,我从此就来到了南开。】

叶嘉莹先生从1979年开始利用假期回国教授古典诗词,受到学生们的极大欢迎。如今已经是古典诗词教授的徐晓莉,当时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她逃了两节英语课,来到南开大学聆听叶先生回国后的第一次公开讲座。

【录音:第一次听完全听傻了。一口的京腔,倒背如流的诗词,板书都是竖排繁体,大段大段地默写跟诗词有关的古人评价的经典句子。给我留下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她渊博的学识、滔滔不绝的表达、清晰的思绪以及优雅的教学风范。我忽然觉得我找到了学习的榜样,尤其是这个老师敢于亮明自己的观点,带着自己的联想和理解去表达。人太多了,然后到那儿去就没有座位了。那个时候,五六月份的时候天气很热,都开着窗户,我们拽着那个栏杆听,一会儿这个手酸了,换这个手,就那样子,挂在外面。我们说“没有站票,买挂票”。】

第一次回国讲学,叶嘉莹写下了一首饱含深情的七言绝句:“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录音:我到南开来教书,我都走不上讲台,满满的是学生。因为我们祖国的年轻人,对于我们中国古典的诗歌、古典的文化还有如此的热情,所以我就非常感动。】

对于叶嘉莹先生来说,“报国”最好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叶嘉莹晚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捐出退休金,设立奖学金,鼓励青年人传承古典文化。“酒越陈越香”,在叶嘉莹晚年,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加拿大皇家学会首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台湾“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博士。然而叶嘉莹先生却十分淡然。

【录音:一个人如果你只把感情希望寄托在“小我”的一家之上,我觉得这是太狭窄了。尽你自己的能力,能够为“大我”更做一些什么事情,就做一些什么事情。】

2005年秋天,81岁的叶嘉莹先生在友人的陪伴下,来到内蒙古叶赫水——叶赫那拉氏的故乡,在清澈的河水和金色的远山下,她触景生情,写下了一首诗:

【朗诵:“余年老去始能狂,一世飘零敢自伤。已是故家平毁后,却来万里觅原乡。”】 对于叶嘉莹先生来说,生命的原乡,既是有形的居所,更是无形的精神心灵。她曾经写下了一首《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录音:人生有时候要有一点傻的精神、痴的精神。我知道我虽然老了,但是莲花落①了有莲蓬,莲蓬里面有莲子,莲子里面有莲心,而莲心是不死的。因为我看过一个考古的杂志,说他们考古的时候,挖出来有两颗汉朝的莲子。他们培植养育,居然它也长叶开花了。只要我们有种子留下来,我们中华的文化一定会开出花来的。】

乳名“小荷”的叶嘉莹,就如同一颗在古典文化厚土中孕育的种子,只有荷花落尽枯萎,莲子才能真正成熟。这颗在海外漂泊多年的种子,几十年里,一直在苦苦寻觅、返回自己的故乡。

如今终于叶落归根,那些逝去的岁月仿佛只是生命表面的浮光掠影。在精神的原乡,叶嘉莹从未离开,因为那颗热爱古典文化的初心,历尽劫波,从未改变。

【叶嘉莹吟诵:“一世飘零感不禁,重来花底自沉吟。纵教精力逐年减,(我)未减归来老骥心。”】

主播:本期的“全景中国”就为您播送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再会。

上一篇:乱世作文50字下一篇:联系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