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的引领

2024-08-26

对话的引领(精选10篇)

对话的引领 篇1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与教师对话, 学生与学生对话。什么是对话?对话就是“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 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作的精神或意识。”在语文教学中, 对话, 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形态, 昭示着民主平等;凸现着创造生成;张扬着个性人性。我们要引领学生走进“对话”的课堂, 使学生在对话中丰富知识, 增长见识, 提高认识, 让语文课堂洋溢生命的色彩。

一、生本对话, 让对话飘荡着个性, 充溢着智慧

1.走进文本, 促进个性感悟。学生走进文本, 与文本对话, 就是将生活体验融注到作品中, 并对文本作出自己创造性的阐释和解构。同时, 也是对自身的一个重新发现, 是对自我潜在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一种激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 而是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验储备, 灵活地、多角度地体悟文本, 与作者、作品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 体察他们的境遇, 感受他们的思想, 在不断的对话中“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链接生活, 展示个性底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 语文就是生活的积聚和抒发。绚烂多姿的生活有形、有情、有境, 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李吉林老师曾说过:“儿童的悟性都是通过感觉实现的……儿童总是凭借他们的感官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语言的源泉。”我们要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空间, 为他们打开更多的认识世界的窗口, 拓宽他们施展各自才能的天地, 在生活中练就敏锐、丰富的感受力, 获得丰厚、深刻的生活体验, 从而促进思维、语言的发展。学生是活的生命体, 有其先期的生活经历, 有对生活真切的体验, 当这些都成为学生阅读的资源时, 学生自然能“读”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3.放飞想象, 发散个性思维。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双向的, 一方面, 学生从文本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在丰富的语言世界中获得人与世界的亲近, 另一方面, 学生又以自己的知识情感、智慧、灵性, 赋予文本新的意义, 新的形象, 新的价值。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 放飞想象, 发散个性思维, 创造独特、新颖的新形象。

二、师生对话, 让对话飘荡着和谐, 充溢着平等

1.转变角色, 营造和谐氛围。只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给学生一种心理安全感, 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师生对话中。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 学生才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兴趣, 感受到精神的享受, 感受到心灵的愉悦。因此, 在课堂中我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 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 改变角色, 做一个学生忠实的听众, 做一个友好的学习伙伴, 做一个出色的主持人, 做一个真诚的朋友, 以自己发自内心的信任、满腔热情的话语, 激活每个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成为对话的主角。

2.适时点拨, 引导自主探索。在课堂上, 教师适时、巧妙、灵活地点拨, 激发学生的欲望,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教师要准确地把握点拨的时机, 点拨应在学生困惑之时, 应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突破。点拨可以避直就曲, 含而不露;也可以单刀直入, 乘胜追击。只要能使学生经历思维的过程, 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点拨可谓成功。

3.学会赞赏, 激发学习兴趣。在实际生活中, 每个人都需要善意的赞美。作为教师来说, 赞美学生是一种感情的投入, 是驱使学生奋发向上, 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因此, 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要善用激励性的语言, 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把赞美送给学生, 在评价中让学生的每个闪光点逐渐亮起来。

三、生生对话, 让对话飘荡着快乐, 充溢着创造

语文教学十分重视主体间的互动关系, 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彼此对话, 相互交流, 通过学生个体之间, 学生主体与教师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语文学习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行为, 感知、理解、顿悟, 无不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教学中, 教师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在分组学习交流中, 教师可通过使用各种教学手段, 创设教学情境, 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创设民主、平等的思考交流的环境, 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进行多向思维。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与发散性, 在合作学习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就是建立在对话基础上的精神活动, 它通过学生与文本, 学生与教师, 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融的对话, 让语文课堂飘荡着个性、和谐、快乐, 充溢着智慧、平等、创造。所以说, 只有融入民主平等的对话, 才能使课堂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只有融入创造生成的课堂, 才能使课堂充满无穷的魅力;只有融入个性人性的对话, 才能使课堂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对话”引领学习真正发生 篇2

【关键词】对话;学习真正发生;课例评析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3-0139-03

【作者简介】黄侃,南京市第一中学(南京,210000)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教学研究与教师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市教育学会英语专业委员会常任理事。

在第11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来自无锡市山明中学的王颖宁老师围绕“让学习真正发生”这一主题,采取了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的思路,使课堂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尽管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但她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和自信、流畅的教学设计,以及张弛有度、环环紧扣、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教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顾整个过程,王颖宁老师课堂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话”基于学情,体现英语学科特点

金鸡湖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由于该校地处苏州工业园区,学生普遍对英语学习目标明确,态度端正,兴趣浓厚,他们的语言素养和英语水平明显高于同龄学生。课堂教学中涉及的《爱丽丝漫游仙境》又是小学生的课外必读书目,所以大部分学生都看过这本书的中文版或改编的英文版或动画电影。根据本人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初一学生对童话故事的题材最感兴趣,因此,学生会非常乐意阅读这篇英文小故事。尽管本课时的阅读文本中多次出现了一般过去时,由于学生刚刚在前一单元中学过这种时态,对于他们而言,理解该文本大意并不困难,但对于个别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可能还不是很熟悉,需要提醒和强化。

王老师在了解学校和学生的基础上,摒弃了常见的通过问答进行导入,或通过图片和问答进入文本,再通过听录音和问答进行操练,再通过图片和小组活动进行展示等教学形式,而是精心设计了通过播放热门动画片《疯狂动物城》主题歌片段进行导入,通过课前预测、快速阅读和细节阅读进入文本,通过文学欣赏与作者对话,通过小组活动提炼文本思想,升华对文本的理解,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自己的“仙境”,通过角色扮演检测学习效果,通过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同时也为该单元的Task部分做好铺垫。

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既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体现了英语学科“新异性”和“应用性”的特点,环环紧扣,螺旋上升,效果很好。王老师在细读环节部分强化了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用法,她通过by the river和in the hole两个场景和介绍阅读小贴士来凸显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用法,让学生在完成句子排序和故事流程图中体会并寻找不规则动词的规律,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这种教学方法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死记硬背,值得提倡。

二、“对话”关注发展,搭建不同层次学习支架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就是看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是否有收获。教学效益绝不取决于教师在多少时间内教了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进展情况。一堂有效的初中英语课,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应该是师生平等交流、有效互动、共同生长的场域;应该是学生充分接触语言、内化语言、实践语言的园地。因此,教师既要能够准确判断、把握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更要了解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及时发现或设置其最近发展区,以引导学生向潜在的、更高的水平发展。

王老师采用读前预测,即在开始阅读故事前,介绍主要人物爱丽丝,展示洞穴的图片,教授新单词“hole”,让学生预测爱丽丝和兔子之间会发生些什么。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预测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为后续阅读理解做好铺垫,让阅读目的更加明确。随后,王老师用thinking map的形式提醒学生在阅读故事时,要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并给出了“快速阅读小贴士”。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环节的处理上,王老师的教学无疑是成功的,她力图使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把握文章大意,学会筛选信息,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最后,王老师采用细节阅读,检查学生对本课的掌握情况,通过观看视频,完成句子排序;通过寻找动词,再现故事情节;通过动态图片,完成文本填空;通过模仿朗读,体验Alice感受;通过角色扮演,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始终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预设的教案中及时做“加减法”,使教学的深度、广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为不同层次学生搭建支架,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

三、“对话”强调体验,师生共同创生课堂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通过学生的体验来实现。而所谓学生的体验,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与教师、同学和文本的“对话”,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从亲历中获得认识和情感,实现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如果缺少了学生的积极体验,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更不可能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很多教师只是把教学限定在“怎么教”的范围内,而没有触及“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的思维是否能跟得上教师的节奏”等问题,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做”的被动接受状态。那么课堂教学究竟应该是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呢?王老师的展示课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通过体验,关注思维,教师与学生共同创生课堂。在她的课上,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和学生根据教材给定的内容,一个通过多种体验转化为“自己的课程”的过程;一个让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一个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的重建过程。

王颖宁老师在《牛津初中英语》7B第六单元Reading第一课时中,为学生设置了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努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丰富的体验。

为了缓解紧张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她首先播放了热门动画片《疯狂动物城》主题歌片段,通过学生谈论影片主角“兔子朱迪”勇敢、尝试一切、永不放弃的性格,然后引出故事里的白兔先生,PPT呈现普通兔子和白兔先生的图片,对比他们手中的物品(普通的兔子手中拿着一根胡萝卜,而白兔先生手中拿的是手表),从而引出新单词“watch”;随后教师通过游戏“Who did these?”给出动词短语,让学生判断该动作是爱丽丝做的还是兔子做的,旨在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复习文中出现的动词词组和这些动词的过去式的目的;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用自己的语言把文本背后的意思表达出来的目标。

四、“对话”立足教材,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

7B第六单元的文本出自《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开篇,是英国作家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以笔名路易斯·卡罗尔于1865年出版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女孩由兔子洞进入了一个神奇国度,遇到许多会讲话的生物以及像人一般活动的纸牌,最后发现原来是一场梦。由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不合逻辑的跳跃方式去铺排故事,深受不同年龄读者的爱戴。本书出版之后即广受欢迎,反复再版至今。本书已有超过50种语言的译本,上百种不同版本,以及许多戏剧、电影等改编作品,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

调查显示,大多数初中学生没有读过英美原版文学作品,接触英语文学作品的机会也并不是很多,所以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受到英语国家文化的熏陶,英语学习只是在母语思维下进行大量机械的词汇、语法操练,中学英语阅读课常常被定义为一种纯语言技能操练课,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感知文本的文学美感,也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课文中的文本虽然是原著的缩写,但也体现了原著的精神。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在课文中接触到的英语文学作品,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文本的精妙之处,王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大胆地加入了“文学欣赏”这个环节。这是基于“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要了解这一语言环境下的文化”的考量,因为对于我国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在没有相应的英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通过和英美文学作品“对话”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是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

创立引领语文对话的平台 篇3

一、师生对话——用智慧引领语文对话的平等

师生平等对话应该没有教师的大声呵斥, 有的是教师宽容的因势利导, 趣味横生, 绽放出智慧的萤萤光彩;应该没有学生的唯唯诺诺、为师是听, 有的是学生的畅所欲言以及“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的尖尖小荷的锋芒。

在教学《土地的誓言》一文时, 有一个女生说:“老师, 我不太喜欢这篇文章, 因为它写得太深沉, 让人心里沉甸甸的。”我并没有轻易否定, 因为学生的这一问题正好是探究编者意图、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好时机。我立即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让对话深入了下去:“有人说这是一篇描写广大关东原野的文章, 写得比较枯涩沉闷, 不应该选进中学课本, 与这位同学的观点不谋而合, 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一言既出, 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气氛之热烈, 发言之踊跃, 观点之鲜明,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由于年龄所限, 学生对关东大地的认识是缺乏的, 更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读了本文可以让学生了解在我们的国家曾经经历的苦难, 以及还有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还没有摆脱生活中的窘境, 知道了这一切, 就可以明确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诚如是, “充分预设, 精彩生成”, 为师者以灵动的教学机智引领平等, 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 放飞自己的真情, 学生才能体会到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爱、理解、宽容;才能激活封存的记忆, 开启幽闭的心智, 放飞囚禁的情愫, 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生本对话———用心灵引领语文对话的平等

课文是敞开的心灵, 具有生命的灵性。教师应用丰富的心灵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 走进文本深处, 及时调整生本对话的方向与深度, 一起触摸作者的心灵, 共同体验文本的情感。

在教授《生命, 生命》一文时, 我让学生找出写得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 说说这些词句妙在何处, 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我发现学生们大多找的是议论句, 问其原因, 说小学就是这么练的, 有思想有感情就找议论句。于是, 我提示学生找出作者在细节处对生命细腻、深切的感悟的句子。学生再次深入文本, 很快找到这样的句子:“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 那样强烈, 那样鲜明!”我问:“将原句改成‘我感到一股强烈、鲜明的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好不好?”学生思考片刻说:“还是原句好。用两个“那样”反复强调, 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突出生之欲望的强烈。”我及时加以肯定:“有时一种情感的力量, 就来自于一个字词、一个停顿、一次重复, 甚至连标点都会说话, 这句话请你试着朗读一次。”在读到“那样强烈, 那样鲜明”这句时, 中间几乎没有停顿。我问为什么这样处理, 回答说作者被小飞蛾强烈的生之欲望震惊, 情不自禁发出一连串的感叹。

像这样, 教师、学生、文本之间, 进行着心灵的“零距离”接触, 让学生各种相关知识与生活体验被读物的信息激活, 学生的感受是“原汁原味”的, 是“超级震撼”的。同时在一层一层深入的阅读中, 语感变得敏锐, 思想境界变得开阔, 学习的幸福感在慢慢地浸润。

三、生生对话———用尊重引领语文对话的平等

所谓“生生对话”, 即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课堂上应该做到生生互动, 人人参与。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学生, 让学生自读、自想、自问、自答;把提问的机会让给学生, 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思考;把解答问题的机会也让给学生, 让学生在认真的钻研中, 在与同学的交流中, 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

我在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 有学生提出:“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 老斑羚总愿把生的希望让给年幼的斑羚, 把死亡留给自己, 体现了一种可贵的牺牲精神, 这是长辈对年轻一代深沉的爱。”而另有学生则认为:这篇文章强调的是斑羚的整体精神的可贵。我则清楚地表达“过分强调其中一方而忽略另外一方的看法都是错误的”的观点, 同时告诉学生, 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在社会生活中, 在我们大力提倡既要尊老又要爱幼的时候, 则应该学会懂得取舍。

这样, 既解答了学生的疑难, 又是对学生的一次生命意义的教育。对于类似情况, 如果可以把两边的观点各取其长而合二为一的, 教师可以综合两者意见, 得出双方都能接受的结论。因此, 教师一定要在学生思想模糊时发出“我个人认为”的清晰响亮的声音, 以引领牧养, 做平等中的首席。

如何捕捉对话引领学生深入探究 篇4

[关键词]小学科学 对话教学 深入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9-070

德国教育学家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

一、抓“精彩”促探究

教师最喜欢的回答肯定是能一语中的地说出预想的回答。这样的回答,肯定要给予肯定与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思考的快乐。但如果仅停留于此,精彩也就此结束。我们可以抓住精彩,继续发散,让精彩停留在每个学生心中,让每个学生都追求精彩。

如在教学《吸热和散热》时,通过实验,发现浅色的物体比深色的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我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出白色的衣服吸热慢,所以比较凉快。而有一位学生告诉大家:宽大的衣服能够防晒,具有较好的通风透气,就像夏天大房子要比小房子凉快。这个学生能联系平时的生活经验来解释问题,如果仅仅这样表扬一下,其他学生只是记住了他的优秀,却不知道优秀的途径。于是,我告诉学生,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联想法,就是当事物有相类似时,可以从这一事物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遇到问题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现在我们活学活用,对于宽大是不是能更凉快些,能不能设计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呢。不久,学生的实验方案出炉了:准备用同一种纸制作两个白色的纸盒子,一个大一点,一个小一点,同时放在阳光下,里边放入温度计,每隔十分钟后测一测盒子里的温度。

二、抓“肤浅”促探究

学生由于自身的阅读和本身经验的缺乏,对问题的回答可能会浮于表面,陷入肤浅。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肤浅为起点,细化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从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探究。

如在教学《馒头发霉了》一课时,让学生猜想什么情况下馒头会发霉,并依据猜想设计实验。学生基于生活经验,提出在阴暗的环境下容易发霉,在阳光暴晒的环境下不容易发霉。阴暗和阳光暴晒虽然是两个词,但是两种环境,包含了很多因素:温度、湿度、通风情况等,这就违反了对比实验中只能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的重要原则。于是,我就以学生的原有经验为起点,把这两个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再进行思考这两个环境中,有哪些不同?于是学生纷纷提出了温度不同,湿度不同,空气流通情况不同等。那到底是哪个因素导致了馒头发霉呢?是其中的哪个,还是都有影响?学生开动脑筋,设计对比实验方案,一定要揪出发霉的罪魁祸首。

三、抓“争论”促探究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阅读量知识面都不相同,所以面对相同的问题,学生的看法也不相同,争论无可避免地就会产生。面对争论,教师应该牢牢抓住机会,避免没有意义地争论是不是的问题,而是要用证据说话,扫除知识上的盲点,让探究更精准。

如教学《研究磁铁》时,磁铁能吸铁,学生的观点很一致,甚至都觉得太小儿科,但对磁铁能不能吸金、银等常见金属时,学生的观点就不相同。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判断的依据。他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在童话故事里出现过;有的学生认为不可以,自己有把钥匙是铜做的,磁铁就不吸。于是我们从身边的金属开始:窗框、锡箔纸、回形针、项链等。先认识他们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窗框是铝合金,锡箔纸是锡,回形针是铁,金项链是金、银手镯是银等。然后通过实验发现磁铁能吸回形针等铁质的物体,不能吸金、银、铝等常见的金属。

四、抓“错误”促探究

学生由于知识、经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或错误。对这些错误,我们不能一语带过,而应记住,课堂就是犯错的地方,错误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和发展。

如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时,通过实验,学生发现空气可以占据空间。我拿出一个套着气球的瓶子,并提出问题:“气球能吹大吗?”所有的学生纷纷点头,他们往往根据经验会认为套在瓶子里的气球是能吹大的。于是,我将错就错请一位学生上来吹气,没吹大,学生还不死心,派了个大力士上来吹气球。当大力士费尽全力,吹得脸红脖子粗,也没能吹大气球时,学生的经验与现实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学生对为什么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开始进入深思,终于有人恍然大悟:空气占据了空间,跟刚才的实验一样呢!

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没有对话就没有教学,课堂也正因为这形形色色的对话才独一无二。

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 篇5

一、倾听文本

要真正让学生倾听文本,就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体验文本,用自己的生活和艺术经验去与文本相互作用,共同建构起文本的意义。

《坐在最后一排》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主要讲述一个极度自卑的小女孩在她的班主任白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建立了自信的故事。在备课时,为了降低难度,我细读文本,寻找到了学生最难理解且又能抓住学生心理的句子来让学生感悟。课文中有这么一句:“我这才发现,我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弃是多么无知和愚蠢。我的虚荣和脆弱让我受到的伤害是罪有应得。”其中提到的“愤愤不平、自暴自弃、虚荣、脆弱”正是当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而学生又往往不能正视它们。我关注到了这点,一上课就让学生们去体会隐藏在这些词语背后的深刻含义,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与心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为课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条件。

当学生读到“老师只好把小女孩安排在最后一排”时,我提出问题:“为什么这里要用‘只好’一词?老师这样做好吗?”由于是换位思考,学生的发言很积极,他们既理解了文中教师这样做的难处,又对教师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此时,学生俨然成为出色的教师,教师又仿佛是聆听的学生,师生之情,情浓意切,进一步去体会文中白老师为这个小女孩所做的许多事情,去体会小女孩的心理转变。

此外,我在课的最后阶段出示了文章的中心句:“要知道,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我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给出问题:“坐在最后一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什么?”在经过我的反复引导后,学生最终都体会到其实可怕的是失去学习的自信。学生多次吟读后,情感进入高潮。师生“一唱一和”,渐入佳境。

二、倾听他人

倾听他人是指教师倾听学生或学生倾听教师对于文本的认识,倾听他人心目中的“哈姆雷特”,对比自己心目中的“哈姆雷特”,并从中受到启发。

《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呢?首先,我用图片展现了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了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我让学生找出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句子,结合图片,说说对桂林山水某一个特点的感受,以此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自己的见解,并通过读表现出来(即自我体会的情感朗读)。然后,我再运用品读、评读、诵读、挑战读、引读、配乐读。在阅读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

对话的引领 篇6

一、找规律

师:孩子们, 刚才我们一起做了一个小小的游戏——猜颜色。这个游戏很有意思, 为什么第一次出现的圆的颜色, 你们都猜得那么准, 而第二次出现的总是猜不对呢?

生:第一次有规律, 第二次没规律。

师:对。今天刘老师要跟大家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 。找规律, 就像找朋友那样的有意思。小朋友们究竟会不会找规律, 找得到吗?

师出示下图:

生:找到规律了, 先是狮子再是象, 之后再是狮子再是象, 就再是狮子再是象。

师:再是狮子再是象, 这再字说得挺好的。

生:这儿的规律, 先是狮子, 然后再是象, 然后就是一模一样的。

师:老师特别欣赏他。对, 跟前面一模一样。狮子、大象前面第一次出现的, 一头狮子、一头大象, 我们叫它一组, 大家看屏幕, 我们用一个圈, 把它圈起来, 这表示——

生:一组。

师:第二组图又出现了, 能找到规律吗?来读读看。

师出示下图:

生:蛋糕—汉堡—冰激凌—蛋糕—汉堡—冰激凌—

师:刚才大家这样读啊, 大家读得很平, 听不出谁跟谁一组。有什么办法, 让我们一读, 就听得清清楚楚谁跟谁是一组的?

生:蛋糕、汉堡、冰激凌—蛋糕、汉堡、冰激凌—

师:停顿一下, 真好听!就像他一样, 来, 我们一起读一遍, 开始。

师:孩子们, 蛋糕、汉堡、冰激凌, 这又是一什么呀?

生:一组。

师:第一组出现以后, 第二组第三组其实都是重复出现的, 来, 读读这四个字。

生:重复出现。

师:你觉得什么叫重复出现?

生:就是前面出现的和后面是一样的。

生:我的想法是, 前面如果是三角形, 后面重复了这个图形, 也是三角形。

师:挺好的, 她不仅说清楚了懂了什么叫重复出现, 而且她有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举例子, 用三角形, 如果再出现了就可以说是重复了。做得不错, 好孩子。

【赏析】“找规律”这一环节, 刘老师充分考虑到了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 结合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让学生展开理性的思考。一行色彩鲜艳的圆圈, 刘老师让学生先静静观察, 再猜一猜下面出现的圆圈是什么颜色, 学生个个兴致勃勃, 猜得非常正确, 初尝甜头的时候, 刘老师又给出了另一行圆圈, 却猜一个错一个。学生恍然大悟后, 悟出了有的排列有规律, 有的排列没有规律, 由此, 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些现象中是蕴含着一定规律的, 一定要认真观察才能找到规律。初识规律后, 刘老师又给出了几组或颜色、或形状、或位置不同的图形, 鼓励学生根据规律大声读出图形的排列顺序, 从学生充满稚气的童声中, 可以完全听得出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的过程。读——就是将数学思维外化为语言, 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看似信手拈来, 却引人深思。

二、用规律

师:大家找规律找得真的很棒。但是我们找规律的目的并不是真的为了找规律, 找规律完全是为了要会用规律。下面我们就要用规律, 看谁会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问题, 这才更会学习。来试试看。用规律:一行不同的图形, 很可惜盖着三个小问号, 那问号的背后, 它隐藏着的是哪个图形?咱们先看第一个, 小问号后盖着什么?

师出示下图:

生:圆。

师:那我们试试看。这样, 刘老师一说一二, 大家就喊“打开”。

师:果然是圆。那第二个问号呢?

生:圆。

师:没有问题。第三个问号呢?

生:三角形。

师:不公平, 为什么前两个问号都是圆, 第三个问号却是三角形, 是不是?

生:因为前面有三个三角形, 但是最后只有两个三角形, 所以最后一个是三角形。

师:多好啊, 你看她发言有两个很重要的优点, 第一个, 她在观察这组时, 问号后面到底该是什么, 她会观察前面, 观察第一组或者第二组, 这是第一个优点, 她会在观察当中思考。第二个优点, 最后她会说所以, 都说完了以后, 说了一大堆道理, 最后她会说, 所以问号后面是什么, 发言多好啊。

师:果然是三角形。谁能再回答刘老师一个问题, 谁和谁是一组?

生:圆圆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是一组。

师:这次就说得特别好, 不仅正确, 而且相当完整了, 比刚才又有进步了。

师:我们再观察一组, 孩子们, 这儿有四个字母ABCD, A背后藏着的应该是什么颜色?

生:红。

师:来, 咱们试试看, 噢, 果然是红。 (刘老师战战兢兢地把它打开, 果然是红色) 我还怕错了呢!B后面是什么颜色?

生:绿。

师:C后面?

生:绿。

师:D后面呢?

生:……

师:我不敢打开了, 我不知道你们究竟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为什么是红?为什么是绿?请你把道理说清楚。

生:我觉得是红色, 因为, 前面都是红、绿、红、绿、绿, 然后再是红、绿、红、绿、绿, 然后前面就是红、绿、红、绿、绿, 所以这是红色。

生:我认为也是红色, 因为它是一个红, 一个绿, 一个红, 两个绿, 都是一组一组地重复出现, 它前面一个是一个红, 一个绿, 所以它开始是红色, 后面应该接着是一个红, 两个绿。

师:真好, 大家注意到她发言了吗?特别有重音, 一个红, 一个绿, 一个红, 两个绿, 是不是就提醒我们两个绿是这组图案的结尾?那么, D后面藏着的应该是什么呀?

生:红。

师:我们再看下一组。看看, 这一行有规律吗?

生:有。

师:谁发现规律了?谁会用规律来填空?你就把它轻轻地读出来, 试试看。

生:……

师:好, 我们一起读, 开始。

生:1, 4, 2, 8, 1, 4, 2, 8, 1, 4, 2, 8。

师:这道题确实挺难的, 为什么呢?它没有一个组是完完整整告诉我们的, 每个组里面都有问题, 刘老师就问一个, 你怎么知道1后面是个4?

生:因为第二组的那个1后面就是4, 再就是2, 所以, 第1组里面的那个框框就是4了。

师:有道理。他会互相看, 先看看第一组, 再看看第二组, 很好……

【赏析】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 刘老师层层递进的设计, 让一年级学生逐步建立了探索客观规律的意识, 掌握了发现规律的方法, 提高了运用规律的思维能力。刘老师对学生发言的评点特别寓有深意, 如他说道:“多好呀, 你看她发言有两个很重要的优点, ……”准确客观的评价既具有指导性, 更让学生明白了应该怎样思考问题、怎样回答问题, 这正是对儿童数学思维的引领和提升。

三、感受规律

师:孩子们很会学习。你能不能发现刘老师这些词里面的规律?你如果发现规律了, 跟我读下去——我说白天, 黑夜, 白天, 黑夜……

生:白天, 黑夜, 白天, 黑夜……

师:停, 谁在重复出现了?

生:白天、黑夜, 这一组在重复出现。

师:真好, 刘老师再说一组啊。春, 夏, 秋, 冬, 春, 夏, 秋, 冬……

生:春, 夏, 秋, 冬……

师:挺好, 真的挺好, 孩子们, 最后请大家看看屏幕, 有两幅画挺好看的, 请大家来欣赏。这是什么?

生:斑马——

师:你怎么看出来是斑马的?请你来说。

生:因为斑马也有条纹, 而且斑马的条纹是一个黑一个白, 这个照片上, 也是一个黑一个白, 所以, 这个是斑马的照片。

师:多好啊, 我们看看是不是这样, 来, 呵呵, 对了。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是什么呀?

生:鱼。

师:热带鱼, 对了, 也很漂亮……

【赏析】“感受规律”这一环节, 刘老师巧妙地利用生活中的规律, 让学生感受到规律给人一种整齐美, 有规律的事物在生活中到处存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话的引领 篇7

“当人们逐渐熟识,彼此信任,建立一种友好的,深具分享精神的人际关系之后,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对话的主题。然而,不要奢望一开始人们就能形成这样的关系。”一个开放活跃,讨论积极的班级就是一个对话群体。它不同于公开课精心设计下的学生调动,需要长期的师生努力来共同建设。李镇西老师在担任校长的同时兼任班主任工作,这在全国是很少见的。也正是班主任工作让他能够更直接地走进学生,与之融合凝聚为一个整体。“我每接一个新班,第一节课并不讲学习要求或上新课内容,而是给学生讲师生共同参与语文教学过程的道理……”接下来便是与学生集体谈心,一起制定语文教学规矩,课堂上不断强化民主意识,强调参与对话的重要意义,并指导学生如何参与对话。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尊重。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教会学生尊重别人。”当我们能够真正尊重学生时,给与学生的是鼓励,是人的价值的认可。正是一贯的真正尊重和长期的培养训练,课堂才能呈现出良好的对话氛围。

李镇西老师尊重学生的教学,体现在坦诚地公开自己的备课资料和备课中出现的疑问,体现在以学生的原初理解作为教学的起点,体现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权和充足的交流时间;尊重还体现在教师的认真倾听,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急于给出简单的是非正误评判。他经常这样说“还有许多学生跃跃欲试想发言,我应该尊重学生。”“我现在不表态,保持中立,让你们把话说完。”正因为这样的尊重,课堂对话得以维持,对话群体能够形成并不断成长。对一个班级而言,积极发言,热烈讨论成为习惯,学生受益的不仅仅是高中三年的学习和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精神———对话的精神———思考、质疑、交流的精神。

二、尊重———需要不断反省的问题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来分析准备。通常情况下,学生想到什么说什么,教师也如此鼓励学生:不必顾虑自己的想法是否成熟。于是,可能出现戴维·勃姆所描绘的状态,“当大家谈到某一点时,你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深思熟虑———比如,你是否认同此观点,接受它或是排斥它等。假如你就某一观点进行思考,当你正在思考的时候,别人则继续进行他们的对话,当你想发言时,会发现话题已经转移了。”相信这样的状况会发生于绝大多数的课堂对话场景。李镇西老师《祝福》教学课堂也不例外。教学进程大致分四个环节:

(1) 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 学生谈论初读感受:

生1:结构特点———倒叙, 手法特点———蒙太奇。

生2:愤怒与同情。

生3:沉重,封建时代过去了,但封建思想依然占据人们的思想。

生4:悲哀,不仅是祥林嫂的悲哀,而且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生5:控诉,用一生的血泪写成的对冷漠社会的控诉。

生6:讽刺、揭示和抨击了那个社会,让人对那个时代不幸的人产生同情。她的不幸不是哪个人造成的,而是整个社会还有传统文化造成的。

生7:疑惑,文题与内容有何关联?为什么标题为“祝福”?

生8:有一些疑惑。柳妈是善女却又杀了祥林嫂?

生9:惆怅。人与人之间就没有同情吗?人们都用看电影一样的心态看她。

生10:读出了批判,就是鲁迅对那个社会的批判。由祥林嫂联想到鸣凤。

(2)由鸣凤的自杀,老师找到了引导的契机,顺势提出第一个预设问题——祥林嫂究竟是怎么死的?冻死饿死,还是自杀?

(3)经过争论,教师做总结并抛出第二个问题———有一点是没有争议的:祥林嫂是被逼死的。究竟哪些人把她逼死了?学生自由发言,积极讨论。

(4)教师总结:是人们头脑中的观念杀死了祥林嫂。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今天仍蔓延在我们周围的冷漠。鲁迅不但是中国的作家,还是世界的作家;不但反映了国民的劣根性,还反映了人类的弱点……

环节(1)践行了尊重原则,让学生广泛发言,不在乎是否完善,是否新颖,只强调心灵的真实体验。这一环节给予学生约十四分钟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民主与尊重的精神。虽然我们也发现,学生的表述不够清晰,多有重复,仅只是一种感受,缺少理性的分析和深入的论证,但已时时闪现思想的火花,甚至涉及教师总结升华的主题。发言可大致概括为两方面:其一,感受到人群的冷漠,社会的病态;其二,感受到祥林嫂的悲剧即社会的悲剧。从学生的表述可以看出,发言者已基本做到“走进作品,读出自己。”

环节(2)则背离了尊重原则。教师没有顺着学生的感受与思路,引导他们进一步研读课文,走进文本深处,与作者、与自我对话,转而让学生讨论预设的问题———祥林嫂是饥寒而死还是自杀?在学生讨论后,又否定了讨论的意义———怎么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被逼死,重要的是谁逼死了她。于是,学生再次讨论———谁是凶手?教师再次否定———凶手是人们头脑中的观念。两次讨论气氛非常热烈,发言的学生不少。但是,反省一下,作为学生,是忙于倾听,还是忙于阅读?如果抛开文本阅读,投入争论,讲述自己在文本中找到的一鳞半爪的证据,那么,还能走进文本深处,真正“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吗?就此而言,教师并没有真正尊重学生,没有尊重人的思维规律。仅只是提供了让学生表述的机会,但紧接着又让对话者离开体验和思考,进入预设的程序,显然,这不是真正的尊重。

究其原因,是对话本身的困难,倾听的困难。教师应做的是放慢速度,别跑太快,整理学生的发言,尽可能让所有人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弄清了别人言语的内容,并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才谈得上分享与启迪,才谈得上完善与创造。由此,教师也能够顺着学生的感受与体悟,引导其深入文本、深入思考。

三、尊重———与引领相辅相成

(1)尊重与引领并非对立

尊重,是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主动地阅读文本,用心地感受思考;引领,是在现有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引导,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深入地思考,二者并非对立。这应是李镇西老师“尊重学生”的具体内涵。

在阅读教学对话中,基本的原则是“尊重学生的思想与情感”,是给予自由表述的权力与时间。在教学对话中,其目的有二:一是分享,让参与对话的所有人能分享彼此阅读的所感所思;二是启迪,在思想碰撞、情感融合的基础上互相启迪,使对话得以维系,并推向更高层次的思考和探究,整个程序应如同一条不间断的溪流。当学生畅所欲言时,别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就在于有效倾听、把握要点。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确定对话的主题和讨论的问题,让对话的溪流得以畅流。

(2)二者相辅相成

强调尊重,并非否定教师在课堂中的积极作用,也并非否定课堂预设的意义。在阅读教学对话中,教师的引领更多地体现在预设与评价上。有效的教学预设就是有效的对话引导。有效预设当以学情为起点,目的是创设情景和问题,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话,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李镇西老师《套中人》的教学预设,就体现了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当学生围绕对人物的感受,发表零散的、关联不大的言论时,教师提出预设问题———别里科夫只是一个普通教师,怎么可能辖制整个学校,乃至整个城市?这一问题探讨的是人物思想及其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经过一番谈论后,学生的认识仍然“朦朦胧胧”。于是,教师作为平等对话者发表自己的观点,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些更宽阔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选择。”这样的引导,并没有违背尊重原则,反而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体现出生命间的尊重,因为彼此间互相认同为可以交流和倾诉的对象。

对话的引领 篇8

一、激活情绪, 情感对话

(一) 理论依据

海德格尔主张:“我们对世界的知觉, 首先是由情绪和情感揭开的, 并不是靠概念, 这种情绪和情感的存在方式, 要先于一切主体和对象的区别。”情绪唤醒理论认为:唤醒的改变是与环境相联系的, 人们情绪的变化引起了唤醒水平的改变, 而情绪的变化必然是受到了环境影响的结果;愉快与不愉快的情境都能使唤醒水平增加;唤醒的改变使人们去寻求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人们倾向于对中等的唤醒水平给予正性评价。毫不夸张地说, 一节课是否有效或成功, 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绪的快速调控。语文教师在课堂导入上如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 进行“情绪唤醒”, 必能使学生迅速走进文本, 与文本对话。

(二) 案例探讨

《土地的誓言》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在1941年9月18日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而抒的。当时, “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十年, 抗日战争还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 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 而作者作为其中的一员, 再也难以遏制心中强烈的思乡之情, 不由地向着黑土地, 发下了自己的誓言:我要回来!我愿付出一切!这篇课文的背景离学生比较遥远, 如何上好这篇课文, 如何迅速地让学生进入并真切感悟到那个铁蹄蹂躏、国破家碎、骨肉离散、忍饥挨饿的生存极限时空, 就颇值得我们教师思考。

(三) 教学建议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不忘国耻, 教师不妨课前播放张寒晖的一首传遍大江南北的《松花江上》, 让悲愤、苦难、耻辱、爱国、仇恨、回荡在教室里, 震撼在学生心里!这种“声效情境”的导入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让学生在“有声”无形之中开始与文本对话。

二、灵活切入, 深度对话

(一) 理论依据

长文短教、精教是教师的教学智慧。正如文章有“文眼”, 学文章可抓取“主旨精神”“穿线要素”, 以达到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因此, “提取关键问题”灵活切入教学, 是有效激活语言容量大、思想文化底蕴丰厚的课文的“活教”策略之一。

(二) 案例探讨

小说教学往往令教师煞费苦心, 庞杂的教学内容和丰富的资源外延, 往往使教师处于“教之费时, 弃之可惜”的心理状态。例如《孔乙己》的教学, 单介绍鲁迅就得不少课时, 何况还有主人公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主题多角度探讨, 等等。

(三) 教学建议

我们不妨举纲张目, “提取关键问题”:站在“我”的立场, 以“我”的耳闻目睹来认识、走近孔乙己, 从“我”出发评价“他”, 直奔主题。例如, 可以向学生提问:“我”是谁?掌柜是怎样的人?还介绍了哪些人?主顾之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孔乙己让“我”觉得好笑?“我”怎么看待孔乙己?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和教师的串讲 (历史背景、作者思想) , 主题就如剥笋愈见分明了。这样的教学能抓住学生的思维, 在长文短教的同时, 促使学生更好地与文本主人公展开对话。

三、“活用”故事, 多维对话

(一) 理论依据

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后自由回忆课文内容, 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一篇较长的文章, 它有助于学生的概括、综合等能力的培养;对一篇较短的文章, 它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活教”可以体现在“活用”故事,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多维复述、评价。例如, 教师要注意考察: (1) 是否正确复述了足够数量的内容要点; (2) 是否选择了最重要的细节; (3) 是否用自己的话对课文作了概括性陈述; (4) 是否通过复述还原了作者的思想情感甚至添入了自己的情感润色。如果教师在复述任务布置前告知学生以上四点目标, 学生必将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复述概括”来实现对文本的认知和多维对话。

(二) 案例探讨

《斑羚飞渡》一文通过描绘一群斑羚飞渡悬崖的场面, 热情赞扬了它们可贵的种族精神和整体精神。这是一篇小小说 (也可以当作叙事性散文) , 整个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都写得曲折引人, 生动传神, 让人在沉醉中感悟、在感悟中品味。但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把握课文, 最好的模式当首推复述概括了。

(三) 教学建议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真正理解文章传递出的画面美、天性美、崇高美, 教师可以布置以下学习任务:“请同学们复述课文。要求: (1) 复述前要熟悉故事情节的四部曲———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最好各拟一个四字标题; (2) 复述故事要做到概括复述与细节复述交融, 做到概括而细腻; (3) 复述时应深切理解笔者的感情, 并创造性地给予个人的情感加工、润色。”布置完毕后, 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揣摩、演练, 进而进行展示、交流、评价。这样的教学明确了复述概括的要求, 能够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倾听同学的发言, 获得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四、“活现”人物, 换位对话

(一) 理论依据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 学生通过对阅读对象感受、体悟或发现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 完成教师课堂布置的阅读任务。在这里主要介绍“换位阅读”。语文课堂里的“换位阅读”指的是为更深刻、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多元主题, 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设的教学环节。语文阅读中“换位”的交换点可以是读者与作者之间、读者与作品人物之间、读者与物体之间、作品中的角色 (物与物亦可) 之间, 它的目的是点拨、激励学生立体地探寻作品内涵。

(二) 案例探讨

《生命生命》一文, 作者通过讲述对小生命的忽视或侵犯, 重现小生灵对生命的渴望和顽强的意志, 从而激起读者对生命的感悟———善待小生命, 学会坚强, 不屈服命运, 奏响生命的最强音。文章主题厚重, 深远, 但七年级的学生还不适合对生命作过深探讨, 所以我们教学的重点可放在感知故事材料、口头表达个人见解、领悟生命的可贵上。

(三) 教学建议

让对话引领小学数学课堂走向精彩 篇9

一、利用情境教学,诱发对话兴趣

小学《数学》教材纳入的教学内容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较枯燥乏味,许多学生感觉学习小学数学知识比较吃力。而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如果设置适当的教学情境,则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培养及激发出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乐趣,则可以让本来注意力较难集中的小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不会再让他们产生厌烦的学习情绪。笔者所采用的情境化教学,则可以比较好地抓住小学生内部心理,把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设计到某种特定的情境当中,进而把比较抽象的小学数学知识内容,通过具体的情境,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与此同时不断诱发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对话兴趣,进而使得小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比较容易理解数学知识,顺利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比如,在教学“数一数”的知识时,笔者则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出了如下的教学情境:在一个森林里,一个猴妈妈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带着孩子们在森林里采摘桃子。不一会儿,大家采满了一篮子桃子。此时,猴妈妈就想考一考她的小猴们,便问篮子里采集了几个桃子?说到这里,笔者则拿出一篮桃子,问学生怎样才可以知道这篮桃子的个数呢?进而跟学生积极互动起来,学生大声说道,这是猴子们采摘到的桃子啊,真不少!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始互动交流起来,怎样才可以又快又准地数出这些桃子呢?学生在对话中,既思考了问题,也活跃了课堂氛围,巩固了所学到的知识。

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生生对话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是不能在课堂上唱主角戏的,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得当,则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为打造高效的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时,就可将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应用其中,实施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笔者向学生问道:有一个笼子,里面关着鸭子与小白兔,它们合计有54只脚与18个头,请问同学们笼子里关着几只鸭子与几只小白兔?各位同学可以自由结组,自己选择角色扮演,可当小白兔,也可扮演鸭子,然后数一数,怎样可以正确算出这道题目的答案。

话音刚落,学生则开始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按照题目要求每人自主选择角色,有的扮演小白兔,有的扮演鸭子,合计扮演出18个头与54只脚,并开展对话交流、共同对话,小组之间或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相互探究。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相互对话以及角色扮演可以顺利地得出准确的答案。

三、巧用信息技术,促使人机对话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并取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不少色彩。人机对话就是学生与教材、多媒体技术之间的一种对话活动,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说离不开课本,也离不开多媒体技术,通过人机对话可以创设出一些生动有趣的“人机对话”,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不过,人机对话如果没有恰当使用,则不会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会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比如,在教学“圆的初步认识”这个知识时,笔者就运用人机对话方式实施教学,先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若干个动画:一只小黄狗慢慢地绕着一个大木桩走一圈,进而形成了一个圆;一台电风扇的叶片缓缓地转动一周便形成了一个圆……待学生看完这几个动画之后,则询问学生对圆的认识有哪些?引导学生针对动画及结合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对话交流,进而探究出问题的答案。又如,在教学“比例”这个知识时,笔者则把自己的照片,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长宽不一样的相片。如此一来,学生开始对话交流起来,有的图片跟老师长得一样,有的是不像,因为瘦太多了或者肥胖了,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了“比例”的感性认识。这样采用人机对话方式,使学生与多媒体相互交流,进而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感官性认识,提升了学习动力,只有人机对话运用恰当,才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总之,对话引领教学是一种促进教与学互动的良好教学方法,也是新课改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对话教学方法,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对话引领,实施情境教学,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人机对话,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进而打造出精彩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城中小学)

对话的引领 篇10

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作为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数字仿真技术。可以在特定范围内生成一种融合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于一体的逼真三维虚拟环境。用户通过特殊装置将自己“投射”到这个虚拟环境中,在看到虚拟景象的同时,可以通过辅助传感设备,与虚拟环境产生互动,从而产生“看、听、触、闻”等在真实世界中才有的体验。

增强现实技术(简称AR),也被称为扩增现实。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

VR/AR技术最初主要应用于军事训练,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将这些先进技术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让更多普通人体验到了科技的神奇。其中,华侨大学萧宗志博士,作为第一代VR/AR研究人,在古迹复原、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沉浸式数字内容典藏、文创艺术产业等研究领域积累了10余年的研究经验。并真正实现了虚拟空间和现实环境的无缝连接,让人们能够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中自由游走。而今,为了让VR、AR技术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他又整装待发,准备踏上新的旅程。

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无缝对接

也许很多人都见过这样的场景:在室内训练场中,身着数据服,头戴数据头盔的士兵正紧张地搜索穿行,不时进行射击;坦克、步战车与直升机模拟舱内的乘员正在紧张地进行战斗操作…当然,他们不是在游戏,而是正在接近于真实的虚拟环境中进行模拟训练。这便是虚拟现实技术最早应用于军事上的情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提高军队训练质量、节省训练经费、缩短武器装备研制周期和提高指挥决策水平等,同时,随着显示和交互设备性能大幅提升,虚拟现实技术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各种新产品和新系统不断投入到军事领域。

而萧宗志博士的研究却更进一步,因为他已经将VR/AR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中,等公交已经是极其普遍的事情,然而,等公交的时光总是百无聊赖,对此,很多人的解决方式基本上都是拿着手机做一个“低头族”,或者坐在候车区无奈的发呆。为了让人们等公交成为另一种时光的享受,萧宗志首先在厦门设计了一种交互式增强现实公交站。他主要是在普通公交站台中增添了AR技术,只要等公交的人轻轻挥动双手,站台屏幕上的3D动画就能活灵活现地动起来,不仅会优雅地转圈,还能展现各种绚丽的特效,完全可以让市民在候车期间忘记“手机”,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互动结束后,系统还可以将人机互动的精彩瞬间定格下来,AR增强现实技术就这样丰富了人们的候车时间。

作为这款项目的开发者,萧宗志博士依托自己创办的空间平台,利用新媒体技术和VR、AR等科技手段结合艺术家的创意,创作了不少形式多样的艺术科技产品。他说:“公交站结合AR虚拟增强现实技术之后,会给候车的市民带来有趣的互动性和参与感。”这种尝试将改变普通公交站没有趣味性和交互性的缺点。

目前,这种交互式增强现实公交站的技术已经成熟,萧宗志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在厦门公交车站进行尝试性投放,期待取得更好的效果。

戴上“眼镜”后的神奇世界

而萧宗志的另一项创作,更是让人们无论是走在热闹的街头,还是安静的广场都能体验一场无法比拟的视觉和触觉盛宴,那就是HMD(头戴式显示器)。2016年6月27日获得海西晨报记者刘凡凡专栏报导,他说,只要戴上HMD,拿着手柄,就能身临其境体验到太空、雪地的梦幻,就仿佛电影《盗梦空间》一样让人进入奇幻空间,给人至幻至美之感。

为了向更多人展示自己的创意产品,萧宗志还在不久前亲自携带产品前往福州参加了第十四届“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神奇的体验效果吸引了现场不少观众的眼球。很多人戴上这副“神器”,便不自觉在屏幕前手舞足蹈。问其感受,很多人表示“感觉进入了一个真实的太空世界,眼前和四周是触手可及的宇宙和星空,可以随意遨游。更神奇的是,只要轻轻挥一下右手便能在繁星中随意作画,左手则可以切换画笔颜色,一番奇特景象让人完全忘了自己实际身处何地。”互动结束后,系统还可以将人机互动的精彩瞬间定格下来。

“大家看展览一般都是静态为主,通过科技让作品或作品的一部分能动起来,就能让艺术作品直接和欣赏它的人对话”。萧宗志博士对自己的创新产品充满信心。

视觉艺术的追逐者

连接虚拟空间和现实环境是萧宗志多年来坚持的研究方向,更是他计划在大陆打造的一份事业。用新媒体、VR、AR等科技结合艺术家的思维创意,创造出一个视觉创意展示空间,给观众提供一个特别的艺术体验,是他坚持的理念。瞄准艺术展览市场的他在今年与厦门本土雕塑家闵一鸣联合创办了厦门首个新媒体艺术空间——VE视觉艺术体验空间。在那里,人们可以用最新的AR/VR体验不一样的艺术。

当然,除了将HMD应用于艺术领域,萧宗志还非常看重产品的实用性,因为他不希望自己的设备只是个“花架子”。“HMD也可以运用到不少传统行业,实现创新突破。比如虚拟现实的科技可以用在古迹修复和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上,参观的人就可以通过HMD看到古迹的文字解说,甚至是遗迹上残缺部分的虚拟重构。当然,虚拟现实还可以将标记器连接到人们正在施工的特定物体上,然后通过虚拟化系统在上面描绘出图像”。萧宗志表示。

可以说,无论是从现实意义还是审美意义上来说,VA/AR技术都表现出了超凡的能力,只要能够合理运用,必将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更加超乎想象的美妙体验!

事业和梦想的不断融合

萧宗志能够一步步实现梦想,离不开海峡两岸多年来越来越频繁的合作交流,离不开两岸一家亲的同胞情感。他籍贯台湾,曾获得台湾国立中兴大学理学博士,是台湾斐陶斐荣誉会员,也是科易网·老师傅VR、AR与全息领域专家,华侨大学闽台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导师,曾任教于台湾东海大学资讯管理学系与企业管理学系、国立台中教育大学资讯工程学系、弘光科技大学资讯管理系。后来作为福建省引进台湾地区高层次人才来到大陆,目前在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教。

来到大陆后,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萧宗志用敏锐的眼光发现他所研究的VR/AR技术在大陆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他说:“VR/AR科技的成本并不高,但应用面却很广。”同时,大陆的户外场景多,行业发展迅速,正是自己的技术商业化的最好时机,于是,便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VR/AR的出现打破了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界限,Facebook、google、微软、苹果、腾讯、华为、乐视等巨头大举切入VR/AR,创业者也纷纷投入到这个号称未来有万亿级市场领域中,有做硬件的也有做软件,有提供内容的也有提供平台的。这让萧宗志深刻感受到:“当前,VR技术正处在‘风口’上,众多科技公司看中了其商业应用前景,都在集中力量投入研发。旅游、游戏、房产各行业都有,唯独艺术领域很少,我们台湾的文创特色强,刚好可以做一个结合。”

唯优果信息科技(厦门)有限公司也正是在此契机下应运而生的,萧宗志将公司的办公地址设在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称赞为“东方夏威夷”的厦门,并以高新的科技和专业的销售和技术团队做后盾,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健全的售后服务,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文创产业等一流企业。

当然,任何创业都是有风险的,萧宗志表示:“再次创业还是比我之前想象的难,还好政府有相关的支持政策。”他的愿望是在厦门搭建好视觉艺术体验馆的基础上,逐步将自己的技术和理念推广到北上广等更多大陆的城市中去。

今年5月20日,由市经济与信息化局、市财政局主办,厦门中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科易网)、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厦门中小在线、市中小企业服务行业协会承办的VR/AR公益沙龙活动于厦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沙龙室成功举办,并进行线上同步直播。

在这次沙龙分享中,萧宗志结合自身实践与经验,为大家分享VR/AR的相关知识、应用场景、业界现状与未来发展,萧教授表示,在未来,VR/AR内容制作相较于硬件设备来说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七匹狼创投投资人吕志诚先生也从投资者的角度,分享了什么样的VR/AR更受投资方青睐。

今年恰逢虚拟现实的元年,现下火爆的场景似乎印证了这一点。然而,虽然VR/AR前景广泛,已经到了最佳投资时间窗口,但目前产业仍处在萌芽阶段,萧宗志博士和吕志诚先生不同角度的专业解读或许能为观望者找到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一水相隔,情系两岸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显大家气度;著书立说、厚德载物,成高山仰止。作为一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是最基本的责任。萧宗志在多年的工作中,除了他钟爱的科研事业,教学业始终贯穿他的人生。

在教学中,萧宗志博士总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意在为科研事业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同时,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竞赛,提高创新意识。分别在2014年与2015年的第四届与第五届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中,他曾指导学生分别展开了《家用医疗照护系统》与《微观世界-基于相位与光学原理的模型构建》研究并参赛,连续两届都获得“创新奖”与“人气奖”,不仅提高了学校在海峡两岸的知名度,也让学生增长了见识,认识到两岸“产学研”各界互动交流的情况,增强两岸同胞情。

多年来,萧宗志博士凭借着在教学和科研领域的独特创新,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先后参与并完成台湾国家科学委员会计划2项、主持华侨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1项、主持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育科研项目1项、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对外科技合作重大科技项目)1项、参与并完成台湾教育部通识教育课程革新计划1项、参于华侨大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立项项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1项、参于中央级普通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项目多媒体交互实验平台建设1项。另外,他笔耕不缀,先后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7篇,EI检索12篇;专着2部。担任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Systems》、《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Applied Mathematics&Information Sciences》与《Computers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等国际期刊审稿人。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截至2016年8月止,先后荣获国赛24项、省赛5项、两岸交流赛4项、国际赛2项、其它赛事2项等37个奖项。

今年更获得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海丝之路泉州港沉浸式数字内容典藏》立项,依托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需求,对台地区的科技合作,以VR沉浸式技术产业重朔泉州海丝文化创新推广项目,围绕在泉州港海丝文化城市的沉浸式数字内容典藏,实现泉州港数字城市平台,内容涵盖海丝古今虚拟博物馆、虚拟旅游大使馆、四维城市虚拟展馆与经贸新闻馆等四个虚拟展馆的数字内容建设,提供沉浸式视觉引导,朔造泉州港4D全息交互影像,帮助泉州市经济社会与文创产业的推广。

上一篇: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下一篇:全电缆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