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代的对话

2024-09-26

跨时代的对话(共6篇)

跨时代的对话 篇1

拥抱2015, 地球上的人们无不期盼得到一个伟大时代的热吻, 当温暖的双臂伸出时, 又发现未必真能够看清了2015年的本来面目与意义。新的一年会是个什么样子?水泥产业又将如何在新背景下努力绽放现代产业之花?会不会有一种神秘能量助推水泥产业转型加速?

满怀着对2015年的展望和期待, 刚把《三大系统工程撑起现代水泥产业的明天》推上第一期“老散博客”, 又开始搜肠刮肚的寻找起2015年水泥产业最具价值的关键词。不知是上篇博文思路的延续, 还是基于新常态的宏观大环境考量, 竟然莫名其妙地萌生出一个格外看重2015年的新念头, 似乎非得找出一个肯定性答案才可心安。

总的感觉是, 对于水泥产业来说, 2015年注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年份, 或许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产业坐标点, 一个正在发生的未来。

一个接一个的问号接力让思维的惯性难以刹车, 如麻的思绪一时不能理出头绪, 突然间一道光亮流星般闪过脑海——跨界。好一个跨界!对了, 要的就是这个最具时代价值的关键词。于是乎, 兴奋的情绪流淌到指尖上, 随即在键盘上敲下了本期题目:水泥产业迈进跨界转型的新时代。

面对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外部环境, 如生态环保洪流的冲击越发强烈, 市场“红海”的拼死拼活的厮杀越发惨烈, 再盘点一下当下水泥产业的状况, 现有产业内部资源释放活力受限, 严重产能过剩的困厄纠缠, 以及水泥煅烧核心技术又难以短期内取得根本性突破, 确实是困难重重, 压力山大。

但是, 我们不应该忽略了让人欣喜的另一面, 当今水泥产业已经构建起了具有不断地发展、增强和扩张的商业能力的网络优势的平台, 一个值得骄傲的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发展平台。而依据这个大平台去发展什么?怎样拓展和释放商业能力的能量?如何把产业平台效应发挥到极致?答案的关键词:跨界。虽说这个答案并不是唯一的, 但肯定是首选的;跨界完成大升级, 跨界达成大转型, 跨界实现大发展, 水泥产业才能突破重塑与拆解的暧昧困局, 打造一个响当当的现代产业。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格勒 (George Joseph Stigler) 曾指出:新技术在创造新市场的同时, 也在并且将会继续不断地打破原有的市场范围或产业边界。事实上, 当今水泥产业经营格局正由原本的单体企业传统能力型向跨边界资源平台型过渡, 原有的市场疆域、原有的产业生态都将一一被突破, 产业转型正在以产业投资的跨界和产业运营的融合等方式进行着, 产业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投入产出关系和上中下游关系, 产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都必须跨界融合其他产业元素才能取得成功。如今, 高谈阔论跨界, 且提升到一个新时代的高度上, 既是水泥产业超越产业集体行为的困境的一种人文理性的判断, 也是一种可持续性长远发展的正确抉择;除了基于市场利害计算的理性思考, 当然还包含了关注社会公众及子孙未来福祉的维度。

微信朋友圈一段留言写到:“老散博客有如水泥产业思维的精神道场”, 这是一位多年一直关注“老散博客”的读者朋友的评价。过奖了!版主虽然不觉得重任在肩, 但始终秉持在这块思想自由飞翔的原野上, 尽情播撒适合现实产业发展阶段的理念种子, 力求能够超前那么一小步, 哪怕是起到一点点的启示作用, 也感到欣慰不已!

顺口溜 (1) ———水泥产业不跨界, 蜗壳里苦斗难逃萎缩;水泥产业跨了界, 新“生态位”前景广阔。

那些“老散博客”的老读者心里都清楚, 此刻探讨水泥产业跨界并不感到唐突, 完全符合版主多年来对水泥产业长期跟踪研究的基本脉络, 本是顺理成章、瓜熟蒂落的结果。这是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水泥产业成长轨迹做出的判断, 是构建现代水泥产业的三大系统工程思路的延续, 是对未来水泥产业的新常态的表达。

时间的筛子淘尽万事万物之后, 留下了可供人思考的星星点点的记忆碎片, 让我们走到跨界这个理念的巨大背景之后, 更好地发现和认知“跨界产业”的价值。

大约在五年前, 整个水泥产业正处于规模扩张的荷尔蒙释放高潮期, 版主就是在那个扩张疯狂的环境中, 率先发出了全产业链发展是现代水泥产业的必由之路的呼喊, 抑或是人微言轻, 抑或是被狂热扩张的喧嚣声淹没了, 疯狂之下任何理性的声音都显得微不足道, 整个水泥产业如此, 整个国家也如此。直到2013年的上半年, 大肆扩张导致产能严重过剩的弊端开始暴露出来, 水泥业界陡然间声调大变, 延伸产业链成了铺天盖地的共同话语, 真可谓是此一时彼一时。

从严格意义上讲, 走全产业链发展之路, 这算不上什么跨界, 本是业界内那一亩三分地, 天经地义的份内之事;说它是跨界, 大有生拉硬扯、自我标榜之嫌, 充其量不过是在同一行业内的资源优化整合, 开句玩笑话:不过是产业圈内牌局中“自摸”而已。

然而, 相对于水泥产业的历史与现实而言, 却也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一道不高不矮、若明若暗的篱笆栅子。多年来, 水泥产业内主体们总是习惯于透过篱笆栅子的缝隙, 不时地探头探脑地张望着, 心里边犹豫着, 谁也不轻易地尝试跨出一步;即便是到了今天, 全产业链发展仍停留在少数企业作为市场延伸手段的层面上, 看到只是对现有的有限的存量资源的优化利用, 而版主从一开始就坚持认为, 全产业链发展不仅仅是市场延伸的需要, 要将其放到产业战略制高点上去看, 它是从根本上治理产能过剩的需要, 生态环保绿色产业的需要, 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也是为刚刚拉开序幕的产业跨界铺路子。

之所以这样讲, 因为水泥产业跨界, 原有的传统型水泥产品模式、商业模式乃至于产业链模式, 都无法适应和满足跨出这一步的需要, 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还成了缠腿绊脚的绳索;而变革创新水泥产品模式、商业模式乃至于产业链模式, 恰恰要从全产业链发展入手, 这也是一条颠扑不破的产业律。

试想, 在产业发展的武库中, 如果没有创新型产品模式, 欲跨界, 那你跨出去干什么呀?难道“瘸子打围———坐山喊”不成!如果没有创新型商业模式, 欲跨界, 那你跨出去如何运营生存呀?难道喝西北风不成!如果没有创新型产业链模式, 欲跨界, 那你跨出去怎样才能成真气候呀?难道浪得其名不成!从这个维度上讲, 全产业链发展应该是产业跨界的前提条件, 一场气势磅礴交响乐章的前奏曲, 或是一篇鸿篇巨制大部头的序言, 为此, 全产业链发展与水泥产业跨界, 总是有着天然的关联度, 算得上一脉相承。

剥开浮于产业经济活动表层的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市场表象, 版主在研究中发现一个小秘密:整个水泥产业并不清楚跨界的“界”在哪里?呈现出一种模糊不清的混沌状态。

于是乎, 在提出全产业链发展之后, 紧接着又在水泥产业界明确地推出了产业疆界的新理念, 也可以说是开先河之举。拓展水泥产业疆界, 旨在突破旧体制的束缚, 跳出十分狭窄的传统型产业地带, 割断陈旧模式的羁绊, 适应生态环保大洪流的挑战, 确立现代水泥产业在宏观经济及社会发展战略中的“生态位”;大家都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生态环保大洪流已经把古老的黑不溜秋的水泥产业逼到了墙角, 原来的产业成长模式难以为继, 不跨界没前途哇!

水泥产业疆界的新理念明确指出, 以产业交叉、产业渗透、产业融合等整合方式, 选择哪几个产业方向作为突破口, 比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筑产业、物流配送及网络信息产业等, 勾画出现代水泥产业的新版图。突破产业疆界新理念的提出, 是对全产业链发展的升华, 也是产业理念的丰富和发展, 更为产业跨界提供了智力支持。

尽管业内热衷于水泥原料规模扩张的自以为是的企业不在少数, 真正具有跨界思维的老板少之又少, 但也不乏勇为人先、敢于吃螃蟹的水泥产业创新者。华新水泥就是勇敢跨界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企业之一。据公司人士称, 目标是未来环保业务能占到公司业绩的三成以上。2014年, 华新水泥已消纳了3万吨工业危废物、41万吨生活垃圾、23万吨市政污泥、28万吨污染土、10万吨漂浮物, 实际处置量105万吨, 同比增长超100%。今年2月上旬, 华新长山口生活垃圾生态处理项目在武汉正式动工, 该项目建成后, 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活垃圾预处理和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这样一来, 省内处置能力占华新总量的70%, 湖北成为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第一大省。

跨界给水泥产业带来的战略创新, 其价值可以说是不可估量的, 不亚于某单项核心技术的创新, 往往被人以偏狭的市场短视而忽略。它完全可以转变原有在经济及社会生态中“丑小鸭”的角色定位, 以脱胎换骨的新面貌在宏观大格局中重新确立了新的“生态位”。

西方发达国家的水泥产业发展理念和经验表明, 跨界是水泥产业发展的必然阶段, 现代水泥企业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水泥产品工业生产商, 不再是一个环境污染的制造者, 还应兼有处理和利用城市废弃物的环保功能, 扮演起一个生态环保治理者的角色, 实现由高能耗、高污染传统产业向清洁高效的的现代产业转变。这一转变不得了哇!新“生态位”背景下的水泥产业, 肯定会在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作用, 产业排行位次会大大前移, 让社会公众给予更多的点赞。

抛开上述不言, 人们容易把全产业链发展———产业疆界———跨界的逻辑线简单地归结为一阵紧似一阵的生态环保政策所产生的打压效应, 倒逼水泥产业向绿色生态靠拢的结果。其实, 这不过是反映外部环境变化的一面, 更应该认清这本来就是水泥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种源自产业发展迫切需要的内生动力;怎样才能做到环保与利润的燕窝鱼翅兼得?眼下最现实的路径是千方百计把占40%的煤炭燃料成本降下来, 而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工业废料项目, 替代燃料燃烧技术降低煤耗, 则是现有存量资源优化利用的最佳路径。这种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必然转化为最为活跃的市场竞争力, 推动水泥产业勇敢跨界不回头!

回过头来再仔细的掂量一下, 其实, 水泥业界的人士心里都认这个账:该产业拘泥于原料水泥的产业空间还是很狭小的, 如同一个资源分散而不富集、产业链狭长而无宽度的走廊, 远不如别的制造业那样纵横驰骋挥洒自如, 屈指数一数水泥产业未来发展可以选择博弈的策略子系统, 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 而绝大多数策略只不过是对既有布局做细节调整。俗话说得好“水浅养不了大鱼”, 怎样才能“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呢?出路在于产业跨界。跨界是水泥产业对原有格局的颠覆, 是与时俱进谋求新布局, 新价值必将在跨界中浮现出来。

毫无疑问, 现代水泥产业的未来寄托在跨界身上, 反过来讲, 水泥产业在现有的产业疆界里折腾, 不可能完成转型升级的大目标, 勇敢而成功的跨界则能打破传统型产业的蜗牛壳, 引领整个产业大步走向朝阳。

顺口溜 (2) ———甩掉旧体制垃圾性遗产, 根除过时的陈旧思维痼疾, 冲破被格式化的产业边界围栏。

跨界如百米跨栏, 每个栏架都是一道坎。跨界往往是内外部双向同步的, 千万不要以为只是跨跃设在外部边界上的栏架, 其实产业内部的栏架高度一点也不比外部的低, 一点也不比外部的少, 最难的恐怕还是跨越思维的边界。说穿了, 首先是水泥产业摒弃旧体制遗留下来的负资产, 颠覆旧传统产业理念, 向发展战略经验的路径依赖的告别。凡是跨界融合效果好的企业, 你会惊讶发现它原有的组织部门边界被彻底打破了, 分工的边界被模糊了, 产业的边界被重新定义了, 跨界创造的心智被激发出来了。

有一种现象在水泥业界的眼皮子底下存在了近三十年, 久而久之成了习以为常的市场规则, 那就是处于终端建筑市场板块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产业, 大摇大摆地跨过边界围栏堂而皇之进入了水泥产业的, 此案例比比皆是, 好一派堂堂正正、挥师挺进的大气象;反观水泥产业界, 向相关产业跨越边界围栏的案例却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即便伸出脚来迈出了区区的一小步, 还难免多多少少带有羞羞答答的劲儿。到底是什么给水泥产业钉上了牢不可破的界桩呢?又是什么东西在施放魔力让水泥业界望而却步呢?其原因何在?

旧体制垃圾性遗产中的水泥产业边界的界桩上, 依稀可见残留的警示戒律———水泥原材料大树好乘凉, 即便树上果子难以饱腹, 也不愿主动跨界找食。

30多年时光也不算短了吧, 难道时间的锉刀还没有磨断旧体制束缚的枷锁, 是不是有点太玄乎了!从历史角度来观察, 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虽然清理了旧体制的原罪, 但构筑理性底盘的水泥产业, 仍然面临着一场自我救赎和自我革命, 至今仍是未竟之业。历来前辈们就是这么干的, 水泥业就是水泥业, 我们别玩什么花样, 循规蹈矩不是挺好吗!

可现实的状况是, 一个充分市场化的水泥产业, 原材料产品市场资源总是有限的, 何况面临着“红海”的激烈竞争狼多肉少, 难以容纳现有水泥材料生产制造业者的拥挤不堪, 及其后来携带大钱袋子的潜在进入者又成群结队, 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恶魔缠身不退。这就逼迫水泥产业的企业家们, 除了打开思维空间, 对水泥产业系统进行全息的扫描与重组, 还应主动从影响自我创新的传统产业边界理念中解放出来, 发现跨界产生新差异的战略竞争优势, 重造可复制的跨界产业模式, 否则的话, 即使拥有资源也难以避免被同质化的泥石流所吞没。

此时的水泥企业, 死盯着产品、品牌、渠道、管理上打转转, 习惯把同业企业视为竞争死敌, 明争暗斗, 频出阴招损招, 纷纷以将对方置于死地而后快, 其实最凶险的敌人站在身后———同质化。准确地说, 是每个水泥原料市场竞争参与者自己亲手培育起来的同质化, 恰恰如熊熊燃烧的干柴烈火, 彻底熬干了市场需求分摊到各企业头上的有限之水, 在收益递减的态势下将企业推到危险的边缘上, 水泥产业不跨界行吗!

传统专业化理念埋设下的水泥产业边界的界桩上, 依稀可见残留的警示戒律———水泥原材料制造是唯一生路, 即便此路崎岖不平, 也要一条道跑到黑。

水泥产业专注主业发展, 轻车熟路, 发挥比较优势, 本没有错;但不顾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闷下头来一条道跑到黑, 肯定没有什么光亮可言了。

说到底, 发展战略犹如一把刀, 如果紧紧抓住了刀背的这一面, 最坏的结果也会是保护了自己;假如握住的是刀刃, 情况肯定大不同了, 最好的结果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前期曾在传统专业化理论的纵恿下, 刮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否定多元化发展的风, 几乎支配了整个企业界, 即是在“核心竞争力”理论下衍生出一个重要推论:企业应该聚焦 (focus) , 不应该做太多的不相关业务, 请务必注意这里的两个要点:一个是太多的, 另一个是不相关的。其实更关键在于, 这股风的最大误区是忽视了产业发展阶段这个现实, 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大小企业混为一谈, 来了个本本主义的一锅烩, 结果把专业化变成了形单影只的单打一。

从水泥产业的现阶段来看, 跨界多元化发展进行边际创新, 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不可回避的, 有点像“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那般自然。包括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在内的循环经济模式, 就是水泥产业基于现有资源优势进行的边际创新性的跨界, 立足于强化水泥制造竞争力、全产业链发展的跨界, 着眼于生态环保循环经济模式的跨界, 不仅不会削弱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反倒能产生巨大的存量资源优化整合的“长板效应”。

带着对企业“能力”理念的偏颇认识, 一门心思扩张扩张再扩张, 用尽吃奶劲规模规模大规模, 终于品尝到水泥产业超速增长结出来的产能过剩的畸形苦果。让玩转鼠标的名冠全球的IT巨子, 居然也关心起黑乎乎的水泥来了, 足见中国水泥产业在全球经济中该有多么的惹眼。比尔·盖茨在个人博客上发出如此感叹:2011年至2013年期间, 中国消耗了66亿吨水泥, 超过美国在整个二十世纪的消耗量。中国水泥产量和消耗量均占全球的60%左右。这“鼠标与水泥”的激烈碰撞意味着什么, 难道不值得三思吗?

面对疯狂扩张留下的累累伤疤, 弥漫在整个产业的兴奋感开始退烧, 人们开始怀疑死守着水泥原材料业一条道跑到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天亮呀!如今能否抗得过世界经济大衰退 (Great Recession) 、国内经济增速大调整带来的巨大压力?传统专业化理念显然无法给出最理想的答案, 水泥产业不跨界行吗!

被格式化水泥产业发展路径遗留下的水泥产业边界的界桩上, 依稀可见残留的警示戒律———水泥原材料制造是看家本事, 即便在“蓝海”里苦熬挣扎, 也要打不着鱼还得混水。

不可持续的原有水泥产业发展路径, 早显露出了穷途末路的端倪, 表面上看, 业内企业仍然保有相当大的一块资源, 还可以啃食百分之几的行业平均利润, 但市场需求衰减及竞争能力下滑的速度, 也让人们顿生危机感, 几年博弈之后分光了产业内最后的几瓢羹, 那最终又该怎么办呀!是顽固坚持“庄稼不收年年种”的小农思维, 还是利用现有资源勇敢地率先跨界发展?何去何从, 水泥产业正面临一场自我救赎的大抉择。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高层人士对产业现状的深刻剖析, 揭示了水泥产业深层弊端及其跨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不妨摘录如下:首先是:“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以及自身转型升级有一定的局限性;行业的天然特征与技术装备的属性决定了延长产业链、深加工的局限性;新兴产业发展慢、规模小, 高端技术缺乏掌控, 决定了整个行业结构调整步履艰难, 附加值难以体现, 向其他领域跨越渗透受阻;整个行业的各个产业基本都处在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众多企业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的状况, 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低与经济社会进步要求有距离;节能减排任务相当艰巨, 如果不从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调整等方面得到突破, 很难达到万元产值的能耗目标”。其次是:“转型升级行动慢和力度不足的后果相当严重。一是传统产业严重过剩, 把握处理不好必将造成无序竞争下的效益下降。二是传统产业延伸与深加工缺少路径, 新兴产业发展慢, 在传统建材减少的情况下, 新兴产业顶不上, 整个建材工业会因失去新的增长点而萎缩。三是新兴产业发展不起来, 不仅行业结构调整受阻, 而且新兴产业中相当一部分有可能向其他产业和领域渗透的优势随着他人的占有也会丧失, 落入滞后发展的被动局面。四是结构不调整、不优化, 新产品发展慢, 节能减排不能达标, 绿色低碳没有支持, 久而久之必将处于越来越被动的境地”。在这里, 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从哪里来?毫无疑问不会自己找上门来, 更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只有从水泥产业跨界发展中来。水泥产业不跨界行吗!

顺口溜 (3) ———水泥产业跨界, 发现新的“藏宝地”;水泥产业跨界, 勾画企业新脸谱。

曾一度被视为战略“雷区”的跨界, 如今已成为所有产业发展的共同步伐, 因为事实告诉人们, 哪怕只是迈出小小的一步, 可能只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创新, 就可能搅动一场行业大洗牌的漩涡, 就能打破原有产业秩序, 就能重塑一个不同以往的产业新疆界与新格局。

水泥产业跨界效应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找到了新市场领域中N块收益丰厚的“藏宝地”———新利润源、新生存发展空间, 此时此刻有谁还能甘心落伍呀!二是打造一批拉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型企业——新脸谱、新引擎, 此时此刻有哪个还会无动于衷呀!看来, 跨界企业就是跨行业的打劫者, 这一戏谑说法并不算太离谱。

一个边界模糊的水泥产业经济时代来临了;水泥产业跨界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发现新疆界里新的“藏宝地”。

第一块“藏宝地”———以生态环保为“金矿脉”的城市公共资源领域。

业内外人士无不知道水泥产业成长依赖两个重要条件:从外部而言, 水泥产业依赖国家基本建设及公共项目投资增长而增长, 水涨船高, 呈现出典型的正相关关系;从内部来看, 水泥产业属于生态环保治理的重点行业, 生态环境的约束力及治理成本包袱沉重。正是基于以上的逻辑关系, 水泥产业通过绿色循环经济模式, 跨入以生态环保为“金矿脉”的城市公共资源领域, 必将得到大有作为的发展新空间。

其间的道理当然是尽人皆知的, 未来国家投资总体规模增速放缓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是对生态环保的投入规模却日益加大, 且势头不减, 尤其表现在税收、金融及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一年强似一年, 这说明水泥产业发展外部依赖条件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而水泥企业的成本构成, 则进入了一个复杂的多重叠加期, 生产制造成本、环保治理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技术研发成本等项刚性支出都在增加, 侵蚀掉一大块利润收益, 这又说明了水泥产业运行的压力有增无减。摆脱上述困扰的理想路径, 就是涉足生态环保为“金矿脉”的城市公共资源领域, 成为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固体废物的生力军, 收获分享城市公共资源蛋糕、可燃废弃物节能、环保效益好一石三鸟的成效。

事实不断证明, 水泥产业与环保产业融合符合市场大势, 跨界发展也契合人们对产业转型升级及其生态环境友好的双重期待。相对于国内的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技术, 已经展示出循环经济模式的特有优势:一是处置过程环保系数更高;二是减少燃煤使用量;三是投资及运行成本也相对较低。国内外普遍的共识是: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 在技术成熟度、处置洁净度、资源利用率、投资经济性、公众接受度等方面更具优势。数据显示, 一些发达国家水泥窑处置垃圾的比例占垃圾总量的30%以上, 而目前, 全国水泥业跨界环保领域协同处置垃圾的水泥窑近20台, 协同处置垃圾仅为1.7%左右, 每年生产熟料约1000万吨, 折合成水泥近1600万吨, 市场潜力巨大。

有研究表明, 假如全国水泥产业界推广循环经济模式, 能够在总产能中拿出3亿吨新型干法熟料产能, 参与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污泥环保项目, 即等于全国新增加了17%处置能力, 每年处置量可达5000多万吨, 与垃圾填埋相比可节约土地10亿平方米, 与垃圾发电相比节约投资300亿元, 节约标煤650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7850万吨, 减排二氧化硫0.57万吨, 减排氮氧化物23.4万吨, 生态环保效益显著。再假如每年能够达到水泥行业1/4新型干法熟料总产能, 推行这种循环经济模式, 便可以处理全国每年产生60%的垃圾, 大大消解垃圾围城之忧。

第二块“藏宝地”———以基本建设工程及房地产建筑业终端市场为“金矿脉”的城市化红利。从以往的经验及现实状况来看, 投资仍然是保障经济7%增速的重要支撑之一, 尤其在当前经济通缩的背景下, 国家保持相当大的基本建设工程及城市公共项目的投资规模, 是不可或缺的。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发出了强烈信号。这对于水泥产业来说不单单是水泥产品需求市场的利好消息, 也为跨界进入这一领域淘金掘宝创造了大好机会。

尽管对城市化红利众说纷纭, 但比较明确的共识是, 我国城市化进程还没终结, 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肯定不是三年五年就能一蹴而就的。有数据表明, 如果以2010年为计算起点, 在以后的30年能维持平均5%的经济增长, 则在2040年中国的人均GDP将达到目前韩国和台湾省的水平, 对应的城市化率也理应达到韩国和台湾现在95%的水平。如按2040年中国人口预测值14.7亿计算, 城市人口将达到14亿, 比2010年整整多出7亿。试想7亿人在城市化过程中, 又将在居住及公共设施等方面产生多大的新需求, 此间蕴藏有多少宝藏?这“金矿脉”品味高低, 肯定不是简单地用“可观”两个字就能描述清楚的!

基于以前的博文中不止一次地论及此问题, 又是水泥产业界人士眼皮底下发生的事情, 实在没有絮絮叨叨地浪费笔墨之必要。

第三块“藏宝地”———以制造产业服务化为“金矿脉”的创新型市场领域。

无论从企业资源还是现实能力, 从现实需要还是长远发展, 从微观市场还是公共社会, 从国际产业经验还是自身发展战略上看, 水泥产业跨界发展, 除了上述两大领域之外, 还有一个更为长远的大方向, 或称现代产业逻辑线条, 那就是水泥产业结构高级化形式———制造产业服务业化。

说起水泥产业向生态环保领域跨界, 向基建及房地产终端市场跨界, 水泥产业界人士并不会感到唐突和不理解, 觉得顺理成章很靠谱。如果让习惯于低端制造业、沉迷于低技术门槛品牌弱化的水泥企业们, 马上结束低层次制造及跑马圈地“内战”, 开始跨向水泥产业结构高级化形式———制造产业服务业化, 重新制定产业秩序和商业规范的大转型, 实现终端产业链的价值增值, 还真不像嘴上说一说那么容易。“制造业就是制造业, 咋还搞服务化呀”, 咱“蝼蛄嗑秫秸———不是那里的虫哇!”

说得明白一点, 水泥制造业服务化就是从以产品为中心向服务端延伸, 全面提升产品及服务附加值, 增强产业自主增长能力, 实现制造与服务一体化。要迎接这个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大转型升级, 水泥产业跨界融合必然担当起重要使命, 尽管目前诸多制约跨出这一步的障碍性因素仍然存在, 但透彻了解水泥制造业服务化的涵义、具体形式及其必要性, 探索“互联网+”如: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及项目服务、产品服务一体化、工业领域大数据的引入应用、商业智能等跨界的新商业模式, 选准突破口立马行动, 是来不得半点迟疑的。

水泥制造业服务化涵盖了水泥业界梦寐以求的发达的大物流。随着定制化、部件化、预制化、终端化的产品模式及服务一体化的发展, 大集团主导的产业集中度的提升, 物流因素在水泥产品及服务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水泥制造与服务一体化, 没有大物流平台作保障几乎是寸步难行的。现代物流方式逐步补长了水泥产品价值低、质量重导致物流成本高, 运输半径短导致市场辐射半径窄, 极易造成区域性过剩的短腿, 也逐渐改变着水泥产业的原生态, 日益满足高度竞争性商品终端市场客户便利化的需要。大物流助力制造服务一体化, 大物流带动产业大跨界。

以海螺、华润水泥等大型水泥企业为例, 将在具有矿产资源优势的广西生产的水泥, 通过大物流占据市场需求旺盛的广东市场相当大的一块份额。特别是国内水泥企业领头羊海螺集团, 着手规划长江水道大物流网, 部分水泥产品专用港口物流项目交付使用, 旨在以大物流提高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市场掌控力。

一个边界模糊的水泥产业经济时代来临了, 水泥产业跨界的重要标志之二是:新疆界里孕育出新型企业引擎。

跨界, 开拓了水泥产业新疆界, 赢得了新的生存机会和发展空间, 这不过是最直观的、最容易被认同的市场现象, 而更深层的价值则体现在产业主体的组织架构转型上, 即孕育出一代转型后的新型企业, 成为继续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有人会认为跨界还不很简单吗?跟着西方发达国家水泥产业走过的路子走就好了, 那有什么难的呢!企业还能啥样子?只要赚钱就成, 人家怎么走咱就怎么跨呗!

事情绝不如此简单。发达国家水泥产业经过长期发展, 已经完成多次跨界大动作了, 如今同样又面临着新全球化条件下的新问题待解, 况且人家国际行业领先者并没有止步呀!实际上, 我们今天的水泥产业跨界, 等于是把别人上百年走的路子压缩成了短短的一段, 头顶上的“天花板”一层又一层, 双脚下的栏架一个又一个, 既有时间上的叠加, 又有生态环保压力上的叠加, 还有技术进步上的叠加, 更有市场竞争上的叠加, 具有决定意义的恐怕还是企业转型升级上的叠加。为此, 跨界就显得不那么简单了, 借鉴发达国家水泥业界的经验, 在与别人竞争不掉队的同时, 还要补上历史上的欠账, 应对新的挑战, 关键看产业主体———企业的活力, 装上大马力新引擎才能拉得动、跑得快呀!

跨界成功与否, 以其孕育出一代新型的水泥企业为标志。这种类型的企业新脸谱是个啥模样呢?要立马给出个精准完整的定义, 为时尚早, 也是比较困难的, 但已经有人形象比喻为“四不像”。这是相对于传统水泥企业而言的, 既不像过去单一的水泥制造企业, 又不同于一般的公共领域的环保企业;既不等同于常规的大型建筑商, 也不同于金融资本运营商, 更不能与一般的物流企业划等号。简言之, 就是一个现代水泥产业框架下多元化跨界的新类型企业。

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金隅集团, 算不上新型企业脸谱的标准版, 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跨界企业的标准版, 这主要由于跨界方向的选择各不相同。身为大型水泥企业的金隅集团, 从一个单一生产传统建材产品的生产型企业, 领跑行业之先跨界发展了水泥及预拌混凝土、新型建筑材料、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与投资经营四大板块, 蜕变为一个主业与境内外上市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产业集团, 拥有资产近千亿元, 实现了“产业转型、结构转优、形象转变”。乍一眼看上去, 我们无法再用传统的观点来界定眼前的金隅到底是一家从事什么项目的企业, 甚至会被顽固坚守本位思维的人们视为异类。这可能就是未来跨界水泥企业的新脸谱吧!

跨界思维是产业跨界的先导, 它以一种新锐的思维特质, 给予了水泥产业大眼光、多角度、国际化和新视野, 去重新解析和应对市场、客户、业态和世界的巨变, 进而提出产业交叉、融合、跨越的创新方案;更为可贵的当属充满希望的跨界行动, 则展示了水泥产业创新者应变求变的胆识和决心, 做好当下, 赢得未来!

走进水泥产业跨界转型的新时代, 让我们对水泥产业寄予了无限的期待, 那黑灰色的水泥企业在跨界中, 会变得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传统产业的老树虬枝上, 绽放的花儿会散发出别样的芬芳;曾一度被暮气笼罩的、颜值很低的水泥产业里, 洒满灿烂的朝晖——

跨时代的对话 篇2

面对新时代跨媒体的需求, 我校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对学生的影像素质培养作了系统的思考, 并对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等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 以期在学生图像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提高, 使之能更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及媒介形式的变化发展。

一、明确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影像素质的内涵

我们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图像能力的内涵进行了定位, 根据从静态图片到动态镜头的拍摄构思, 到后期剪辑蒙太奇思维, 再到整体影片的视觉构思的循序渐进的原则, 认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影像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影像技术能力。

指的是能熟练运用制造影像的各种设备, 包括会操作拍摄静态图片的各种型号的照相机, 掌握摄影技术的基本原理、各类镜头的成像特性, 根据拍摄意图进行测光和准确的曝光控制等。动态图像方面, 必须掌握几种专业级和广播级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能进行准确的白平衡调节和曝光控制, 了解视频拍摄的各类技术调节等。后期制作方面, 能熟练应用计算机非编平台, 熟悉几种基本的剪辑软件,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和视频技术。

2. 画面意识。

画面在信息传递方式上和文字相比更为古老, 也更为形象。文字在表意过程中是通过概念来完成, 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画面通过此时此地的具体形象在框架中以平面构成的方式排列, 观者通过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的阅读, 构建形象之间的关联, 来获取意义。在静态的摄影中, 形象和形象之间是空间上的前后上下的关系, 在动态的影视画面中, 除了每个镜头内部元素之间的关系外, 还要加上单个镜头内的形象和前后镜头之间的时间关系, 来形成意义和判断, 也就是蒙太奇理论中所谓的1+1>2。拍摄和编辑永远不是复制现实, 而是在现实中抽取元素进行对现实的重构。所以,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的影像素质的培养, 要注重对画面独特表意方式的训练和培养;要强化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 培养学生画面构图的意识;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拍摄角度和拍摄距离对画面美感和意义的影响;使之掌握光线、色彩、影调在画面气氛营造中的作用。

3. 画面叙事能力。

目前的研究已经广泛地认同, 叙事不仅仅存在于虚构的故事中, 各种纪实文体, 包括新闻、纪录片或者一个文艺节目甚至一台晚会, 叙事都是重要的元素。广播电视新闻教学需要强化学生运用画面叙述事件的能力, 这在我们传统的新闻教育中是被忽视的。静态的图片和动态的影视画面有不同的叙事方式。静态的图片摄影中, 照片将事件翻译成情境, 也就是说, 照片通过空间内的形象关系来凸显事件中的冲突。布勒松将它称之为“决定性瞬间”[1], 也就是说在构成事件进程的无数个情境 (瞬间) , 只有一个情境 (瞬间) 是最有代表性的, 这个情景能展示、暗示、隐喻……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拍摄下这个决定性情境来反映整个事件, 这是静态摄影的叙事特性。而在影视叙事中, 事件是通过镜头的序列呈现的, 正如爱森斯坦所强调的, 单个镜头的意义是不完整的或是模糊的, 镜头间的关系把具体的意义凸显出来。镜头和镜头之间可以是各种复杂的关系, 顺序的、交叉的、对比的、隐喻的、暗示的……正是这些关系让画面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叙述方式。影片创作者通过控制镜头间的关系和镜头数量的多少来实现对叙事快慢的控制, 形成了叙事的节奏和风格。虽然各类节目在叙述上差异较大, 但组合镜头的能力对于任何节目制作者而言都是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4. 构思的视觉化。

对于广播电视的记者、编导而言, 制作一个节目不仅仅是把需要传递的信息翻译成视听语言, 而是需要从创作的第一步开始就处于视觉、听觉的思考方式之中。因此, 在广播电视新闻的教学中要强调从视觉和听觉上构思。语言文字通过对事物进行抽象和概念化, 能表达复杂的思辨的内容, 而画面具有形象、个体的特征。在语言文字中, “树”表示的是一个类概念, 是所有树的抽象的集合, 而画面上的树只能是这棵或那棵, 是某一棵独特的树。所以视觉构思要求在制作节目时能发挥画面传递信息方面的特长———表现具象、具体、个体的东西。电视在表达抽象信息的时候, 在构思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把它转化成个体故事的方式来演绎, 通过对具体的、有代表性的、形象的叙事, 来体现抽象的概念。电视不同于报纸等媒介的“文字传统”, 而承接了“口述传统”[2], 它需要更强的故事性, 有事件、有人物, 才有鲜活的画面, 才有吸引观众的“情节”, 最后通过感情来打动观众, 从而在观众心目中上升为抽象的理念。这种描述个体的行动的构思, 才能被画面记录, 称之为视觉构思。

影像能力这四个方面, 是互为联通、互相依存的关系, 它们整体构成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所需要培养的影像能力。

二、培养方式的改革

在明确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影像素质的目标后, 我们从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安排等多方面进行规划。

1. 专业课程体系化、条块化。

我们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专业课程进行条块梳理, 大概分成三类: (1) 新闻史及新闻业务 (史论类、采、写、编、评等) ; (2) 影像表述能力 (技术课程、影像创意类、影像叙事课程等) ; (3) 节目研究 (节目策划、专题片创作、文艺节目等研究) 。其中影像素质的培养通过多种课程来实现, 包括《摄影技术》、《摄影构图》、《电视摄像技术》、《电视摄像艺术》、《电视节目制作》、《电视编辑》等。不同的学校根据其定位、师资配备、课程特色等来重新组合, 来形成各自的培养方式。比如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有重视影像素质培养的传统, 强化学生的影像技术和创意的能力, 该专业把《摄影技术》分拆成《照相技术》、《摄影镜头》、《曝光控制》等课程,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控制能力。而有的学校则将其课程分成《新闻摄影》、《电视摄像》、《电视编辑与制作》。

2. 理顺课程之间的关系。

影像素质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 课程之间有复杂的关系。在设计上我们遵循从静态图片到动态镜头, 再到镜头组合, 再到影像叙事及不同类型节目影像创作这样一个培养顺序。在教学中基本上遵循先技术课程再创作课程这样的方式, 通过技术学习, 学生可以熟练使用设备, 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影像表意方式和创作规律把握能力。落实到课程安排上, 《新闻摄影》安排在大一的第二学期或大二的第一学期, 本课程培养学生的摄影技术能力和静态图片的构图意识, 比如不同镜头的运用、准确的曝光控制、影调色调的控制、画面的结构方式等。在《节目制作》课程中, 让学生学会摄像机和编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然后安排《电视摄像》、《电视编辑》等课程, 在《电视摄像》课程的教学中, 就不需要再去强调更多, 侧重点在于镜头的结构方式、运动、场面调度、风格等, 而在《电视编辑》课程中, 侧重培养学生的蒙太奇意识, 并掌握剪辑的基本规律、节奏的控制等。

3. 在教学中加强图像思辨理论的培养。

读图时代的到来, 导致图像泛滥, 大量视觉重复的图像出现, 寻找新的视觉方式也变得越来越难。要想在读图时代不断突破, 对于专业人员来说, 熟悉图像史、图像理论是基础性的素质。只有在了解图像五千年来的变化发展的基础上, 才能谈得上创新;也只有在理解图像意义构成的方式的基础上, 才能做到观念的突破。缺乏史论基础的培养, 往往导致学生在图像学习中不明确标准, 走弯路, 拍出的东西模仿多创新少, 观念老化。对图像史、图像理论的培养, 也能不断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上手快, 但他们写的新闻, 深度不及法律、经济等专业的, 文笔不及中文专业的, 后劲不足。针对这个问题, 有人认为要增开基础课程, 但又带来了新问题, 就是增开基础课程压缩了专业课程的时间, 学生对基础课程兴趣不大, 导致收效甚微。要解决这个问题, 并不是靠多开设一两门课程, 而是需要把思辨的精神和思辨的方式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 在本科教学阶段加强对理论问题的研究, 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方法。加强图像史、图像理论在图像课程中的渗透, 对学生们来说, 能提高专业理论素质, 激发创新观念, 避免图像流于“行活儿”,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思想深度。

4.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影像素质是一种技术能力, 更是一种利用影像这种独特工具传递思想的创造性能力, 它包含了技术、审美、叙事、传播等多方面的内容。影像能力中的技术能力需要实践去熟练、巩固, 也只有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 才能寻找到每种技术的可能方式, 让技术散发出不同的美学价值。创作意识的培养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摸索。影像素质作为一种专业素质, 存在着有限课时与无限实践的矛盾, 这就要求它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程内集中的教学时间, 而应该渗透到平时的观察、创作、实习中, 在这种情况下, 把学生平时的实践创作体系化, 以引导学生, 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坚持技术与创作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实验室操作与实践基地建设相结合、个人创作与媒体实践相结合。

三、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在建立体系化的实践教学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循序渐进的实践计划。

广播电视新闻的实践我们将其分为课堂实践、课程实践、个人创作、实践基地实践、假期实习、毕业实习, 其中针对图像能力培养的主要是课堂实践、课程实践、个人创作等, 其他几种实践方式更多的是综合性实践。根据课程体系的安排, 在一般的课程实践中我们会安排多个实践环节, 如静态摄影中包括了曝光控制、镜头成像特点训练、图片后期处理等几个技术训练, 以及光线训练、构图训练、组图拍摄训练等创作实践。一门课程这么多实践练习相对来说在教学课时中是无法完成的, 所以这些实践练习大多由学生在平时课余时间完成。在拍摄完成后给予充分课时进行点评非常重要, 点评我们一般都会具体到每一个人每一张照片。没点评的实践会使学生陷入盲目的境地, 点评也是对课程的知识在具体实践中的巩固, 是防止教学流于形式的重要方式。点评能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努力的方向, 也能让其他同学避免犯相同的错误。同时根据画面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静态摄影—动态画面—画面组合—画面叙事—节目画面研究, 每一个课程都有至少3到4个实践环节, 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 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教师也能准确发现学生的问题, 在课堂的教学中也更有针对性。除了根据课程体系建立合理的实践体系外, 指导学生进行符合创作规律的实践也非常重要, 每门课程的画面素质培养的实践, 都尽量坚持引导学生从观察到模仿到改动到创作这样的学习方法, 在画面创作中, 没有谁能在拍摄第一张照片、剪第一部影片时就完全脱离其他人的影响, 创意往往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再往前迈进一步, 当然这一步却是最难的一步。学习的过程都从模仿开始, 我们以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摄影史、图像史、电视史等, 通过模仿锻炼了技术, 也了解了创作背后的动机和思维方式,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2. 注重对学生课余个人创作的引导。

随着数码相机、DV技术和电脑桌面剪辑系统的普及, 个人的课余创作也变得越来越方便。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中, 要重视引导学生的创造兴趣。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练习, 和他们成为朋友, 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指导, 提出建议, 为他们的创作提供各种方便, 而不能因为学生个人创作的粗糙而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支持学生组织各种和摄影、DV、纪录片、电影等相关的社团, 为社团提供场所和指导, 鼓励学生社团的创作性活动, 为社团举办讲座等。我校的多个这种性质的社团都由本专业学生主导, 并创作了大量作品参加各种比赛, 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而这些社团的骨干毕业后业务能力也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赞扬。有几个社团通过在不同届学生中的传承, 发展势头非常好, 带动了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已经持续了近10届, 并能接拍一些简单的广告和宣传片业务, 通过自己创造的收入为社团的实践提供一些经费, 购买了少量设备, 这在广州的媒体中创造了一些影响力。

3. 加强实验室建设。

广播电视新闻实验室投入一直是困扰专业建设的问题, 因为广播电视设备价格昂贵, 更新快。但随着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学生练习用的设备价格正在降低, 网络管理也变得更为方便。数码单反、DV、基于DV的非编网络给学生画面实践提供了很大便利。在这种情况下, 实验室管理上应具用相应的灵活性, 为学生提供更方便的服务是培养学生画面素质的重要软件条件。

4. 建设实践基地, 加强教师在学生实践基地实习的管理和引导。

以往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实习管理比较松散, 甚至完全由媒体人员带队, 缺乏和学校知识的连贯和学习的针对性。我校在今年加强了对学生实践基地实习的管理, 由专业教师驻点带队, 每天有专人到实践基地随访, 有效防止了实习的松散现象。

四、结语

目前, 广播电视及多媒体技术、形式的迅速发展, 对于专业培养而言, 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不断适应变化的媒介环境, 才能培养出合适需求并具有前瞻性的媒介人才。

参考文献

[1]阮文忠.当代摄影大师[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1.1.

让小学语文作业步入“对话”时代 篇3

一、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现状分析

新课程改革大大促进了传统作业改革, 首先反映在新教材习题类型的变化上。新教材的习题类型丰富, 形式多样。如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17页出现的选做题: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 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再如人教版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中出现的综合性学习作业。但这些习题常常被老师们忽视, 其作用未被发掘。课改后小学语文作业题型整体情况和以前似乎没有很大改变, 教师布置作业仍然以巩固知识为主, 较为综合的作业以及需要学生自主把握尺度的自由作业相对较少, 作业题材主要是书面作业。

二、小学语文对话式作业的诞生

对话主要指主体之间情感的交流, 心灵的沟通、灵魂的问答, 是一个主体与另一个主体相互敞开与接纳, 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交锋与重构, 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拷问与消解。师生在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进行话语、情感、思想等方面的交流。将对话精神引入课外作业, 教师会从更加宽广的视角看待课外作业对于教育的意义和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 能使师生相互理解, 共同进步。

传统的作业往往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 而对话式作业需要进行观察、操作、猜测、调查、分析、归纳和整理等等, 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同时, 对话式作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一次作业活动可能要涉及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另外, 由于对话式作业已经跨出了课堂, 仅仅依靠思维能力是无法完成作业的, 还必须通过与人交流、寻求合作等社会交往来完成, 因此, 能够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对话式作业需要学生进行观察、操作、调查、实践、思考。在观察操作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发展, 在调查实践中, 学生的交往能力得以锻炼, 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通过对话式作业有效的统一起来。

对话式作业跨出了课堂, 仅仅依靠思维能力是无法完成作业的, 还必须通过与人交流、寻求合作等社会交往来完成, 因此, 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 充裕的时间和自我表现的机会, 真正做到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实现做中学、玩中学的理想效果。

三、小学语文对话式作业的特点

1. 形式多样, 标准弹性开放。

作业设计要让学生亲历作业的整个过程。一道作业题的设计不是简简单单让学生写出标准答案, 而是要让学生经历求索答案的积累、理解、运用等思维过程。走出传统作业完全统一、全部是书面练习的状态, 形式多样, 答案弹性开放, 留给学生很多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 作业内容既结合课堂所讲又超出课堂所讲, 需要学生自主把握尺度。一般对话作业的设计形式有制作、调查报告、读书笔记、学习体会、总结等等。这些类型的作业, 在新教材中随处可见。例如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49页, 在学完《新型玻璃》后, 安排了一个选做题:课后找一些商品说明书读一读, 看看它们是怎样介绍商品及其使用方法的。可惜的是大部分教师为了省事, 经常忽视这些习题。教师现在要做的是充分挖掘各类作业的对话潜能, 让学生在作业中找到表现自己特性的方法, 提高学习兴趣, 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这些都是能力提高最持久的活力。

2. 层次分明, 体现学生个性。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 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对话式”作业功能不仅仅是检测和巩固, 学生还要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习得方法, 使学生“会学”。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 一次对话作业往往有好几个不同的层次, 如果作业内容相同, 则可允许学生选择不同方式作答。语文是基础性学科, 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 特别在小学启蒙阶段,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必要的。如汉字的认读及书写, 学生识字常常有他们自己的一套方法, 或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 或是在生活中识字, 无需强行要求每个学生都按一种方法识字, 只要他有好的方法掌握了生字, 就应该得到肯定。

3. 整合资源, 锻炼学生能力。

作业除了要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外, 还应该考虑如何使其能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 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在浩瀚的信息中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并加以处理, 为自己所用。如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57页选做题:我要查查资料, 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再如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25也综合性学习:读了周恩来总理小时候的故事, 你一定深有感触。让我们来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 并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 了解别人“成长的故事”。可以了解伟人、名人的成长故事, 也可以了解熟悉的亲人或小伙伴的成长故事。然后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 展示学习的收获。这就要求学生具有网络搜索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对话式作业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个性的机会, 同时也融入教师更多的感情和智慧, 给教师一个更准确了解学生的机会。这既是一项艰巨的教学任务, 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快乐的事情。

摘要:今天, “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课外作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个别教育的重要途径。将对话精神引入小学语文课外作业, 可以使课外作业成为师生重要的教学交流方式和教师进行个别教育的主渠道。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对话

参考文献

[1]刘晓明.有效学业评价中的师德行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张学奇.语文作业设计要体现“六性”[J].教学与管理, 2005, (05) .

[3]刘烨.新课改下的作业设计策略[J].广西教育, 2004, (34) .

跨时代的对话 篇4

关键词:全球化时代,中国武术,对话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跨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人类的精神领域,出现了全球意识、生态意识、对话意识、文化意识、非实在论意识、亲证意识等等。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地区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联系空前紧密的同时也日益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和平利用空间问题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全球化时代所带来的结果,而它反过来又强化着全球化的趋势。

全球化在给民族文化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西方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正无情的冲击着有“东方瑰宝”之称的中国武术,甚至使得中国武术的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为此,探寻全球化时代中国武术困境的突围与超越之路,掌握中国武术的时代话语权,成为时代的召唤,成为民族的责任。

1“独白”:全球化时代中国武术传承的致命伤

对于一种文化的传承,大抵上有两种方式:“无意识的传承”和“有意识的创造”。在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化一直在被无意识的的传承着。传统社会里的各种优秀传统文化,如中国武术、中国医学、中国书法、中国戏曲等等,在文字、交通、信息不发达和外来文化冲击小的原始社会与农业社会里,人类多是运用口口相传或是模仿沿袭的方式“无意识”的传承着。这种传统被无意识的一代代传承下来,其结构相对稳定,变化相应缓慢,但并非一成不变。每一代个体在继承上一代人的传统时,都会本能地或不自觉的加入或多或少的个性化理解和筛选,甚至会在不同个体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经验下进行主观更新、变异和再创造,这即是“有意识的创造”。

诚然,不论是“有意识的创造”还是“无意识的传承”,文化的传承均是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无意识的进行着。客观的讲,所有传统都是作用于外来文化而源源不断地被生产、被继承和被发明的。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言,传承不停,更新不止。

中国武术作为古老的民族优秀文化,在传承方式上也不例外。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农业社会,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野蛮社会还是文明社会,“口传”、“身授”、“体验”与“再创造”,一直都是中国武术传承最主要的方式。如果说“口传”、“身授”是中国武术“无意识传承”的最主要表现,那么,“体验”与“再创造”就是中国武术“有意识创造”的进化过程。

众所周知,武术自产生之日起,便蕴含着野蛮与血腥。与其说是武术创造了技击,抑或是技击创造了武术,不如说是时代创造了武术。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和特定的环境下,会诞生特定的事物,即时代的产物。中国武术便是在这种特定而复杂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产生是时间的需要,是地域的需要,是文化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简言之,中国武术产生于被需要时代并在被需要时代中得以继承和发展。因此,在被需要的历史时代中,中国武术“无意识的传承”和“有意识创造”的过程是不自觉的,也是不间断的。

那么,中国武术究竟是被什么时代所需,并得以良好的传承与发展的呢?从宏观上说,是冷兵器时代。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里,中国武术不断的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不断进行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进化过程。从微观上看,冷兵器时代人类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充斥着武术文化,武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武术化相辅相成,武术受到个人和集体认可并赋予了重要的技击职能。而武术的“口传”、“身授”、“体验”与“再创造”的传承过程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不断进行着。

“口传”,是人类通过声音(言语、发声等)的方式描述武术技能的一种方式。而“身授”则是对肢体记录的武术技击方法的传习过程。在这种“口传”、“身授”的传承过程中,无论是“口传”还是“身授”均由于时代的需求而赋予武术技击对象以浓厚的色彩。这种传承方式不仅要求武者自身对“武技”的掌握和提升,更强调这种技能根植于“技击对象”。

诚然,时代也给武术提供了“体验”的实践机会,这是对武术“技击对象”的又一着重强调。通过“体验”,武者与“对象”进行肢体上的“交流”与“对话”,并对结果进行经验性地总结和“再创造”。这就是中国武术传承的方式,它蕴含了太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也应该是中国武术传承的方式,“技击对象”贯穿武术传承的始终,并形成良性循环,滋养中国武术,促其茁壮成长。

这种状况一直按部就班的持续着,直到人类社会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新的时代打破了武术千百年来习以为常的一种状态,也打断了武术良性循环的进化链。这顿时让中国武术的处境变得十分尴尬,无形的压力让中国武术渐渐“失语”,也迫使中国武术不再与人“交流”,悲壮的走上了一条“独白”之路。

“独白”是全新时代的中国武术;“独白”是中国武术“英雄无用武之地”;“独白”是抛弃技击对象的中国武术;“独白”是目光短浅于自我的中国武术;“独白”是自言自语的中国武术;“独白”也是语无伦次的中国武术。

在现代传承过程中,由于“体验”这一步骤的缺乏与不被需要,中国武术的传承方式在被动顺应时代的的情形下,逐渐对武术“技击对象”轻描淡写。这种无意识的传承方式淡化了“技击对象”在武术中的核心地位,而强化了武者对于自身形体动作的主观性。此时的武术是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无意识传承而衍生的新武术,是伪武术,也是被异化的武术。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传承中国武术的武者们集体无意识。

这种现象在现代武术传播中随处可见:武术传承者们在“口传”、“身授”过程中,无意识的总先强调武术动作的路线、方法、方位、要求等等,这种传承方式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充分让习武者的目光专注于自身形体动作的表象,从而忽略了这些技击动作的根源———“技击对象”。这也是现代武术技击“意识”缺乏,“精、气、神”丢失和武术“体操化”的症结所在。

2“对话”:全球化时代中国武术的救赎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让思想界风起云涌。美国社会学家罗兰·罗伯森指出:“作为一个概念,全球化指世界的压缩(Compression),又指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意识的增强。”压缩,侧重能够与空间维度的考虑,那就是伴随着交通运输、信息传播等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时空意识和时空观念的变化。“整体意识”则意味着随着金融资本、商品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等的跨国流通所带来的整个世界的高度组织化和一体化趋势,以及人们在观念上的全球性意识的形成。各种整体意识、全球意识、地球村意识等精神现象的出现,皆源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特殊性。

在全球化时代中人类生活的全面全球化和高科技化让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连为一体,各种文化元素错综复杂的交织,形成前所未有的碰撞、交流与对话,甚至是冲突、对立和融合。这样的时代背景,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中国武术所面临的前所未有之变局,对于中国武术而言,既蕴含着重大机遇,亦有重重危机显露。确切地说,中国武术已经走进了“全球对话的时代”(The Age of Global Dialogue),即由过去的“独白”走向今日的“对话”,而且中国武术今日面临的近乎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般的生死抉择———“或者对话,或者死亡”(Dialogue or Death)。

2.1 有意识的创造:建立全球化时代中国武术技击的对话语录

全球化时代下包括中国武术在内的所有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地方文化等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无处躲藏,如果任其自然,听之任之,终难逃边缘化的命运。在这紧要的关头,对中国武术的传承,更多的或者说是需要一种“有意识的创造”。客观地说,任何传统无不是在不断和外来文化的接触中被生产和被发明的。没有更新的传统是没有生命力的传统,而没有变异的传统也终将难逃被淘汰的命运。我们坚信,今天的传统是过去的时尚,而今天的时尚也是明天的传统。世界上原本就不存在绝对的时尚和传统。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有意识的创造”什么,才能让中国武术在全球化时代中具有生命的活力?如何创造呢?

首先,我们应当充分认识中国武术表现技击的特质,它是区别于其他文化个体的特性,是武术赖以生存的根基,也是武术魅力之所在。而创造,正是基于此展开。倘若我们的创造是建立在抛弃,甚至是违背武术本质特征的基础之上,那么,我们的创造无异于扼杀,武术也将面临“死亡”的困境。

因此,为了武术能够更好的表现技击,在技击对象缺乏的时代中,我们需要有意识的创造“技击对象”,建立中国武术独特的技击话语。并通过这些技击性的“对话”向世人展示一种特殊的技能,展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美。

进而,基于此,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创造技击对象来改变当前武术传承的方式方法。无论是“口传”还是“身授”,先从技击对象入手。有了技击的对象,中国武术就不再“独白”,不再自我,也开始有了“对话”的端倪。因此,创造并培养“对象意识”理应是武术传承的第一步,它应该被郑重而反复的强调。这一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恰恰是这至关重要的一步,却正在遭受着武术传承者们前所未有的遗弃。

随着“对象意识”的逐渐形成,武术技击性的“对话”也由此展开:我们讲解正确的动作方法,是为了让技击变得有效;我们示范正确的动作路线,是为了让技击变得合理;我们拆分正确的动作结构,是为了让技击变得精准;我们展示精妙的动作节奏,是为了让技击变得强大……

所有这一切,都是围绕技击的“对象”而展开,这就是中国武术应有的技击性“对话”。如此一来,中国武术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便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时代的更新和文明的洗礼,从而,也经历了一次全面的艺术化升华。

2.2 和而不同:树立全球化时代中国武术的话语权

全球化时代,人类生活的变化翻天覆地。全球化不仅仅意味着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流通,新的科技手段跨国界的运用,以及经济的一体化,同时更意味着我们越来越多地获得了一种世界性的视野,越来越切近的认识到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紧密关联,也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碰撞与交流。在这个丰富多彩且变化多端的时代下,如何保护和弘扬中国武术的民族性,并让其融入世界的大家庭之中让世人共享,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为世界一体化越强烈,全球共性的东西越多,世界对多元文化的需求也越大。因此,文化多样化将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传承过程中,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基本原则。关于“和而不同”,《左传》中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齐国的大王对他的大臣晏婴说:“我与大臣们相处得很和谐。”晏婴问:“是怎样一种和谐呢?”齐王说:“我说对了,他也说对了,我说错了,他也说错了。”晏婴说:“这不叫‘和’,这叫‘同’”。那么,“和”与“同”有什么不同呢?晏婴说:“比如在做菜时,需要加各种佐料才能好吃,若不断地加水就不好吃;音乐,比如说弹琴,总是一个音调那是没法听得,而需要各种不同的音调和谐起来才好听。‘和’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同’总是一样的事物怎么会发展呢?”(《左传·昭公二十年》)

“和”与“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和”是指不同性质的东西相掺和,它反映的是一种有差异的平衡或多样性的统一。“同”是指相同的事物的堆积,它反映的是无差别的同一或抽象简单的同一。就当今全球化时代而言,“和”即是经济、政治,人们观念、意识等的一体化。“不同”则是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和而不同”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它的基础首先是“不同”,只有有了“不同”,经过交流、沟通和协调,才能达到相容、和谐的境地。

中国武术在追求“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交往中,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原则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我们必须发掘、凸显和传承中国武术的精髓,坚持武术的技击对话精神与民族精神,并将它贡献给世界。

第二,在传承过程中,我们要有效的保护中国武术这一民族文化遗产,防止它的异化与被同化。

第三,我们要避免以为只有中国武术才是最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倾向,敞开心扉,以包容的心态向外来文化学习。

最后,我们要坚定民族信念,不屈服于压力,不屈服势力,不屈服于霸权,做到不卑不亢,有容乃大。

3 结语

跨时代的对话 篇5

天津泰达图书馆档案馆是天津滨海新区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该馆馆长吴营站起来首先发问时。他代表基层档案工作者向国际档案理事会副主席詹斯·贝尔提问:“基层档案部门如何在数字时代开展行之有效的档案宣传?”这是许多地方档案部门普遍关心的问题。詹斯·贝尔先生回答说:“在当下, 档案工作者应作为社会中的活跃分子, 在分享社会记忆和共同创造历史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作为基层档案工作者, 有机会直接接触到前来利用档案的公民, 有机会对他们进行面对面宣传,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实现这一点, 比如通过现代化技术、举办讲座等形式, 引发公众对档案的兴趣。最为重要的一点是, 档案馆和档案工作者应随时关心社会上的时事及背景, 还应该了解公民最为关心、最想知道的是什么。这样, 档案馆和档案工作者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一定会发生变化的。”

中国科学院档案馆馆长屠跃明就“如何把握好档案开放与档案安全之间的‘度’”展开提问, 这个问题的确是档案工作中的难点。新加坡档案馆馆长毕观华这样解释道:“做好平衡是很复杂且矛盾的一件事。我们档案工作者有两顶帽子, 一顶是为档案保护作出贡献, 另外一顶是对外提供利用。在宣传档案利用前, 必须要考虑档案所有者的利益。档案工作者不是档案的创造者, 只是档案的守护神, 因此, 有些档案的开放问题要通过与档案所有者或捐赠者协商后方可开放;另外, 有一些档案内容比较敏感, 如果开放可能会造成社会上的紧张情绪, 这类档案应暂缓开放;还有, 在对那些没有副本的档案进行利用和开放时, 更加要谨慎。要知道, 档案馆的职责并不仅限为当代人服务, 我们要为千秋万代服务。从长远的角度看, 过度的行为是不明智的, 我们必须在其中寻求平衡。”

本次会议的报告人、广东省档案局副局长黄菊艳在回答“档案宣传策划如何与公众的关注点相吻合, 与时代合拍”的问题时这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广东近些年档案宣传的思路, 主要是走向社会、走向公众。我们首先通过大众媒体宣传使公众对档案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在策划方面努力走出档案部门的小圈子, 与媒体共同策划一些适应社会需求的系列性、专题性、有深度的节目、栏目。另外就是举办一些涉及公众的活动, 如在档案馆举办公益性的名人名家讲堂。除了举办这种公众比较感兴趣的活动, 我们也通过举办展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形式, 促进档案工作开展, 这样做不但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还能提升公众主动捐赠档案的意识。”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王健教授出于职业敏感, 她对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维基解密”事件很关注, 她用熟练的英语提问美国专家:“在处理信息公开、利用和保密之间关系时, 美国国家档案馆有哪些措施?”在美国国家档案馆任职多年的玛丽安·哈蒂卡女士对此表示, 美国国家档案馆有一套严格的联邦政府保密系统。在美国总统上任之初, 他就对我们解密档案的工作进行授权, 我们同有关安全部门紧密合作来共同进行此项工作。但是, 需要指出的是, 档案在没交给国家档案馆保存之前, 我们没办法控制这些档案。因此, 相关部门应该更加严格地控制移交前的档案。

辽宁省档案局副局长许桂清为了方便外国专家的理解, 她先用英语、后用中文提出了关于新加坡档案馆开展公众认知度调查和馆藏档案开放情况以及丹麦针对电子档案立法的情况等四个问题。从许副局长一连串有深度且符合当前档案工作热点的提问不难看出, 她对国外档案工作发展的脉络了如指掌。与会者纷纷向这位女博士投来了钦佩的目光。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市的巴克馆长对中国同行的消息“灵通”感到十分震惊。他谈到本国关于电子文件的立法工作时说, 丹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为电子文件立法的国家。丹麦颁布《电子文件法》目的是为了保护涉及个人的电子档案信息。当个人不再使用某一个文档时, 必须把这个档案删掉,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保存涉及私人的信息。在具体操作方面, 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的部门, 进入电子文件系统时, 首先要填一个表, 得到批准后可将电子文件归档, 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日后对电子文件进行管理, 还有助于档案馆与其他部门配合以获取需长久保存的档案。

会上, 许多没有机会直接到国外学习的档案工作者得到面对面对话外国专家的宝贵机会。一位来自基层的档案网站管理者提出“档案网站应如何定位, 为公众提供哪些内容, 如何更好地为网络用户服务”, 外国专家着重指出, “将不同的网站链接到一起, 为公众提供强大的信息网络, 这样公众就不用去不同的网站寻找信息, 而是可以在一个信息源上找到关于某一主题的各类信息”。

跨时代的对话 篇6

《工程机械与维修》:作为国内液压履带式强夯机的领先品牌之一,宇通重工YTQH600型强夯机获得“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 (2013)”奖,您如何点评这款产品?

王斌:目前,市场上同吨位的强夯机只能满足500t·m夯能级的施工,YTQH600型强夯机由于增加了一些专利的结构,可以满足600t·m夯能级的施工,性能和应用范围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施工效率较其他品牌同吨位强夯机提高50%以上。此外,这款设备不带门架可以满足400~600t·m的施工,带门架可以达到1000t·m。该机型2012年市场表现很好,位居行业第一。

《工程机械与维修》:宇通重工涉足强夯机时间并不长,但是市场占有率提高很快,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王斌:宇通重工在产品创新方面具有完备的激励机制,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激情。强夯机产品之所以短期内迅速提升了市场占有率,并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这与宇通重工产品质量密不可分,而这正是研发人员对产品技术不断创新和改进的成绩。荣获“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 (2013)”奖的YTQH600型强夯机便是宇通重工在强夯机领域的最新成果,2012年销量达36台,市场占有率达80%,这便是市场对宇通重工强夯机创新技术的最好佐证。

《工程机械与维修》:强夯机的工况通常非常恶劣,这对强夯机的适应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宇通重工在这方面有如何举措?

王斌:为了使用户的收益最大化,宇通重工会针对个性化的用户对设备做针对性地改进,以便设备能够适应各种特殊工况。此外,如果施工工况土质比较松软,地下环境存在很多未知的危险情况,比如突然的沉陷造成车辆的侧翻,这样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为此,宇通重工在不断地进行研究和试验,以使产品的安全性更高。

《工程机械与维修》:您如何看待今后一段时期强夯机的市场需求?

上一篇: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下一篇:信息技术课的课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