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的对话

2024-08-04

板蓝根的对话(共3篇)

板蓝根的对话 篇1

有小幅度增加, 日均增重明显, 添加SLZW比例为90 g/t饲料时增重最显著, 且在该添加比例时, 饲料转化率提高最多。粪重显著下降, 粪便湿度变化不大。各项指标向有利的方向转化。4.1测定1

从表4测定数据分析可知, 密封猪舍内氨气的产生量纵向与上一周相比, 随着时间的增长, 试验各组和对照组氨气的产生量都在增加, 但试验各组增加的幅度小, 对照组增加的幅度大。从横向各组相比, 添加SLZW的试验组氨气的产生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试验1组添加比例为45 g/ (t饲料) 的降低幅度比试验2组、3组、4组的幅度小, 说明随着SLZW添加比例的增大, 氨气的降低率在增大。但SLZW添加比例为90 g/ (t饲料) 的试验2组与3组、4组相比, 氨气产生量的降低幅度最大, 可相差又很小。这说明在日粮中添加SLZW降低猪排泄物氨气的产生量, 90这个比例是比较合适的。在饲养期间的第1、3、5、7、9、11、13、15周添加比例为90 g/ (t饲料) 的试验2组氨气的产生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43%、

50%。从以上分析可知, 在饲料中添加SLZW拌料饲喂猪能够降低猪舍内氨气的产生量。

4.2测定2

从表5可以看出, 猪粪堆积房中各塑料袋氨气的产生量, 在相同的时间段里4个试验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 90 g/ (t饲料) 的拌料比例产生氨气的浓度是最低的, 而135 g/ (t饲料) 、180 g/ (t饲料) 的拌料比例与90 g/ (t饲料) 的比例产生氨气浓度相差很小, 且上下浮动。这说明, 添加SLZW拌料饲喂猪, 能够显著降低猪排泄物中氨气的产生量, 且90 g/ (t饲料) 的拌料比例是比较合适的。

4.3测定3

为了检验饲料中添加SLZW对猪排泄物中氨气产生速度的影响, 将猪粪进行发酵, 然后分别在0、1、2、3、4、5、6、12、24、48 h测定氨气的产生量。从表6分析可以看出, 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 5组释放氨气的速度都在增加, 但是添加SLZW的4个试验组比对照组氨气的产生速度显著减慢。这说明在

板蓝根的研究进展

刘海军 (甘肃省陇西县畜牧局, 甘肃

中图分类号:S853.7文献标识码:B

摘要陇西748100)

文章编号:1008-0414 (2010) 09-0054-02

就近些年国内对板蓝根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简要归纳了其化学

成分, 同时对药理活性进行了分析, 并对其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的根, 味苦性寒, 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温毒发斑、丹毒等病症。随着国际上应用天然药物的热潮, 板蓝根的药理活性及其有效成分得到了深入的研究, 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近些年有关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

1.1 有机酸类化合物

吡啶三羧酸, 顺丁烯二酸, 羟甲基糖酸, 丁香酸, 棕榈酸和琥珀酸。

1.2 吲哚类生物碱

2, 5-二羟吲哚, 2, 3-二氢-4-羟基-2-氧-吲哚-3-乙腈, 新橙皮苷, 腺苷和胡萝卜苷。

1.3 醇类化合物

β-谷滋醇和远志醇。

2 药理活性

2.1 抗内毒素作用

板蓝根抗内毒素作用很早以前就有文献报到。近年刘云海等又提取分离并筛选出F022部位为抗内毒素活性部位, 初步确认F02207成分为活性指标成分, 并且证实F022部位对于内毒素诱生炎性介质 (TNF-a, IL-6) 有抑制作用。吴晓云等从板蓝根中分离31个化合物, 其中3- (2’-羟基苯基) -4 (3H) -喹唑酮、4 (3H) -喹唑酮、丁香酸、邻氨基苯甲酸、水杨酸、苯甲酸具有体外抗内素活性, 丁香酸有半体内抗内毒素作用。

2.2 抗肿瘤作用

梁永红等采用MTT法测定板蓝根二酮B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卵巢A2780细胞的抑制作用, 集落形成实验观察药物的诱导分化作用, PCR-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结果显示:板蓝根二酮B可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及卵巢癌A2780细胞的增殖, 并具有诱导分化、降解低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和逆转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的能力。

收稿日期:2010-08-02

mg/m2

2.3 抗病毒作用

板蓝根对柯萨B3病毒、肾综合证出血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单纯苞疹病毒、以及乙型肝炎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孙广莲等以MTT法检测50%中医板蓝根煎剂对人巨细胞病毒 (HCMV) 的抗病毒效应, 发现板蓝根煎剂在1:200稀释度时即有显著的抗病毒效应,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HCMV中药。

2.4 抗炎作用

板蓝根70%乙醇提取液经实验证实有抗炎作用, 表现在对二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大鼠足跖肿、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及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作用, 新近从板蓝根中分离出的依靛蓝双酮经实验证明有清除次黄嘌呤与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产生的过氧化物、刺激嗜中性粒细胞、抑制5-脂氧化酶的活性和降低细胞分泌白三烯B (-4) 水平的作用。

2.5 免疫调节作用

许益明等已证实ip板蓝根多糖可显著促进小鼠免疫功能。进一步研究表明板蓝根凝集素 (属板蓝根多糖) 可与细胞表面糖蛋白结合, 促进小鼠胸腺的发育和胸腺细胞的增殖, 间接地维持胸腺素和细胞因子, T淋巴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分泌胸腺素和细胞因子,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3 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板蓝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 对

饲料中添加SLZW拌料饲喂猪能够减慢猪排泄物中氨气的产生速度。

5 结论

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猪饲料中添加丝兰属植物提取物拌料饲喂猪能够降低猪排泄物中氨气的产生量, 减少养猪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实验我们认为, 使用90 g/ (t饲料) 的拌料比例是比较合适的。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进一步关注, 如何减少集约化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流性感冒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此外, 板蓝根还可用于治疗急性咽喉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慢性咽炎、肾病血尿症、水痘等, 效果显著。另外在防治猪病毒性水泻, 猪流感, 鸭病毒性肝炎, 鸭花肝病等效果明显。

随着板蓝根的广泛应用, 关于板蓝根制剂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 其中儿童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较大。此外, 板蓝根的不良反应还有:过敏性休克、过敏性死亡、肾损害、多发性肉芽肿、溶学反应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因此应该加强板蓝根制剂的生产质量控制, 严格掌握好用药剂量, 避免注射剂之间的联合用药, 尽量减少板蓝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板蓝根的不同性部位、化学成分显示出不同的药理活性, 即使是同一部位, 成分也可显示出不同的活性。可见板蓝根可能是通过多种化学成分, 多靶点、多途径地作用于机体, 从而发挥其药效。因此, 有必要尽快找到发挥各药效的活性部位, 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开发。目前板蓝根发挥其药效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很少。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迫切需要从分子水平评价其活性、阐明其作用机制, 建立高效、微量、快速、准确的板蓝根活性物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为实现中医的现代化奠定基础。

染, 除臭剂的开发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SLZW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添加剂, 能够改善动物生产环境及动物健康状况, 提高动物产品质量,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而且不含任何有害化学物质, 无毒副作用, 不污染环境。同时大量研究表明, 在饲料中添加SLZW, 可以提高动物生长速度, 改善动物健康状况, 提高饲料转化率。而且其添加量仅为酶制剂和生态制剂的1/10~1/100倍。SLZW在实际生产中经过应用,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 研究和利用丝兰属植物提取物对于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养猪业具有十分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彦博, 白东英.丝兰属植物提取物降低鸡舍氨气浓度的研究。畜禽业, 2003

[2]郑光耀.丝兰提取物对猪场环境污染及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林产化工通讯, 2000

[3]孙克年.鸡舍内氨气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方法.辽宁畜牧兽医, 1994 (5) :13~1

摘要:就近些年国内对板蓝根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简要归纳了其化学成分, 同时对药理活性进行了分析, 并对其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参考文献

[1]Li B, Chen W, et al.Organic acids of tetraploidy Isatis indigotica.Acad J sec Mil Univ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2000, 21 (3) :207~208

[2]Liu Y H, Ding S P, Lin A h.Study on antiendotoxin of chloroform extract formRadix Insatids.Chin J Hosp Pharm (中国医药药学杂志) , 2001, 21 (6) :326~328

[3]LiangYH, HouHX, LiDR, et al.Studies on in vitro anticancer activity of tryptanrine B.Chin Trsdit Herb Durgs (中草药) , 2000, 31 (7) :531~533

[4]Hou HX, LiDR, QinQ, et al.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in vivo antitumor action of high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from Radix Isatidic.Tradit Chin Drugs Res Clin Pharmacd (中国新药与临床药理) , 2002, 13 (3) :156~158

[5]Sun GL, HuZL, MengH, et al.Study on anti-human cytomegalovirus effect of Inatis root by MTT colorimetry.J Shandong Univ TCM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1, 24 (2) :137~138

[6]Qin Q, Hou H X, Qiu L, et al.An 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a fraction and its subfravtion from Banlangen, root of Isatis indigotical.Chin J Clin Pharm (中国临床药学柞志) , 2001, 10 (6) :373~375

[7]Hu X C, Huang X D, Xu Y.Effect of 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 lectin on thymus development in mouse.Chin J Anat (解剖学杂志) , 2000, 23 (6) :559~561

[8]丁永富.病毒灵合板蓝根防治病毒性疾病.中兽医医学杂志, 2004, 23 (1) :15

板蓝根的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 篇2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普析通用紫外检测仪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自制渗漉器赛多利斯分析天平SCM杯式超滤器中空纤维膜

1.2 材料

板蓝根来源于河北安国, 靛玉红对照品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 甲醇、乙腈为色谱纯, 其他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提取方法

2.1.1 水煮醇沉法取板蓝根药材50g(已粉碎),分两次加入适量蒸馏水,加热,第一次1.5h,第二次1h,合并煎液,过滤,浓缩至1/2量,加乙醇使成为70%的乙醇液,搅匀,静置,沉淀,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即为样品溶液。

2.1.2 渗漉法取板蓝根药材50g(已粉碎),乙醇浸泡12h,六倍量70%乙醇渗漉,控制流速在5ml/min,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即为样品溶液。

2.1.3 超滤法取板蓝根药材50g(已粉碎),因醇浓度过高会导致板蓝根中的氨基酸损失[4],故用50%的乙醇(六倍量)回流提取2次,每次2h,冷却后,离心(5000r/min)分离,经试验筛选结果表明分子截流值为3万的超滤膜能完全截留靛玉红,故上清液用分子截流值为3万的超滤膜过滤,得水溶成分样品溶液A,滤渣与沉淀物用3倍的95%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h,提取液70℃真空回收乙醇,浓缩,得醇溶成份样品溶液B。

2.2 含量测定方法

2.2.1 总氮含量测定

按《中国药典》凯氏定氮法 (半微量法) 测定浸膏中的含氮量。

2.2.2 靛蓝、靛玉红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色谱柱:Dikma DiamonsilTM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1mol/L醋酸铵-醋酸(70:30:1);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90nm;柱温:4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靛玉红、靛蓝对照品各约2mg,分别置于50ml的量瓶中,加入氯仿溶解并定容。分别精取靛蓝对照品溶液1ml,靛玉红对照品溶液2ml同置于5ml的量瓶中,用氯仿定容,进样5μ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将三种方法所得的样品溶液分别于60℃真空浓缩,浸膏于40℃真空干燥,粉碎。分取干粉适量(相当于8g药材),溶于150ml水中,用乙醚萃取3次,每次40ml,合并萃取液,挥干,用氯仿定容于25ml的容量瓶中,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线性范围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精取对照品溶液10、25、50、100、150、20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分别以靛蓝和靛玉红峰面积为纵坐标(Y),靛蓝和靛玉红含量为横坐标(X),计算的回归方程:Y靛蓝=6.836×106X-1.326×104 (r=0.9998, n=5) ;Y靛玉红=1.900×107X-6.483×104 (r=0.9996, n=5) 。结果表明靛蓝进样量在0.161~3.421μg, 靛玉红进样量在0.171~3.342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3 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板蓝根中的主要成份为靛蓝、靛玉红及各种氨基酸,其中靛玉红是板蓝根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有升华性,在浓缩时大量损失[3],板蓝根的传统提取工艺为水煮醇沉法,该方法靛蓝及靛玉红几乎损失殆尽[5],改进的渗漉法对靛玉红的提取有一定的改善,但对板蓝根中各种氨基酸的提取效果仍然不理想,故在本试验采用了离心、超滤的方法将板蓝根中水溶性成份和水不溶性成份分开提取,这样氨基酸等有效的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超滤膜保留在滤液中,而靛蓝及靛玉红等吲哚类是不溶性成份得以保留在沉淀和滤渣中,再用高浓度的乙醇从中提取,这样就避免了因醇沉和浓缩导致的吲哚类成分的损失,又可以将不溶于乙醇的多糖类等大分子杂质除去。

参考文献

[1]肖姗姗等.Recent process in thestudies of chemical constuen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quality con-表1trol methods on the roots of Radix Indigotica[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3;20 (6) ;455-459.

[2]徐晗等.板蓝根最新研究进展[J].中草药, 2003, 34 (4) .

[3]李影等.板蓝根冲剂生产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工艺改进设想[J].中成药.1990, 12 (9) :8.

[4]黄俊等.板蓝根颗粒提取工艺的改进[J].华西药学杂志, 1999, 14 (6) :381.

板蓝根,隐居药房里的染色匠 篇3

板蓝根也分“南派”“北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并没有找到“板蓝根”这种植物, 原因也好笑, 因为这个名字根本就不是一种植物的名字。准确地讲, 它应该是个短语——“板蓝的根”, 也就是说, 我们要找的植物是“板蓝”。

板蓝是爵床科马蓝属植物, 且该属植物仅此一种, 它的小名“马蓝”其实更为常用。板蓝曾经在中国南方地区以及缅甸、泰国、印度等地广泛种植, 如今国内的种植区域已经退缩到西南的零星地域了。

板蓝的模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卵圆形的叶子, 不甚高大的植株, 混在山野之中根本就找不出来。倒是它们的花朵有些特色——有点像拉长的挂钟, 在挂钟的边缘有5个裂片。不过虽然是多年生植物, 板蓝一生只开一次花, 而且基本上在开花之前, 它们已经被收割了, 所以我们很少看见它们的花朵。

板蓝需要比较温暖湿润的环境, 所以只能生活在我国南方, 因而有了“南板蓝根”的称号。但与此同时, 在我国广大地区生长着一种强势替代品——菘蓝。

实际上, 最早出现于医药典籍中的只有“蓝”这一个字而已, 而这个“蓝”指的就是菘蓝。《说文解字》中的描述是:“蓝, 染青草也。”当时的菘蓝, 主要是衣服的染料。至于名字逐渐演变成“菘蓝”, 则很可能是为了区别其他的蓝色染料植物, 例如上面提到的板蓝。而加的这个“菘”字, 则是为了描述它的特征。菘是古语中对白菜类蔬菜的统称, 油白菜、大白菜都在“菘”的范围之内, 菘蓝就长得与油白菜极其相似。因为菘蓝比较适合在北方种植, 所以也被称为“北板蓝根”。

除了上面说的南北双雄, 蓼蓝也是一种提供“板蓝根”的植物, 只不过蓼蓝的栽培数量远低于板蓝和菘蓝, 所以出场的机会并不多。

有趣的是, 在这三种“蓝”中, 目前产量和用量最大的植物是菘蓝。也就是说, 我们吃到的“板蓝根”很有可能不是板蓝的根, 而是菘蓝的根。

靛蓝的颜色从何而来

不论是板蓝、菘蓝还是蓼蓝, 植株本身都是正常的绿色, 即便是扯开它们的叶片, 渗出来的汁液也是透明的, 蓝从何来?

这三种植物来自三个不同的科, 可以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不过有趣的是, 它们含有同样的化学物质——靛苷。靛苷由吲哚和糖基组成, 是一种可溶于水的无色透明化合物, 因此我们从板蓝的汁液中看不到任何蓝色的痕迹。

为了得到蓝色染料, 必须要经过下面几个步骤的处理:

首先, 要把这些植物放入水中浸泡。因为可溶于水, 靛苷会从细胞中缓慢地释放出来, 同时靛苷上的糖基会被逐渐水解, 留下单独的3-羟基吲哚。而那些被释放出来的糖会被微生物转化成乳酸, 逐步提高发酵池的酸度, 进而促使更多的3-羟基吲哚从糖的怀抱中挣脱出来。

当靛苷水解的工作告一段落后, 石灰就该出场了。石灰将会调节溶液的酸碱度, 促使3-羟基吲哚被氧化为3-吲哚酮, 此时, 刚刚独立没多久的吲哚基团将再度走向联合, 两个分子的3-吲哚酮会发生缩合反应, 形成靛蓝。而此时我们就会发现:蓝色的沉淀物出现了。

不过, 我们如果要使用这些染料的话, 并不是简单地把沉淀好的靛蓝涂抹到衣物上那么简单, 而是必须利用米泔水、酒糟等原料对它进行再次发酵。在这样的条件下, 靛蓝会发生还原反应, 变成无色的靛白。但是和靛蓝一样, 靛白还是很难溶解在水中, 于是, 再次出场的石灰与靛白发生反应, 让后者变成可以溶解在水中的靛白盐——直到此时, 染色剂才算是真正做好。

把需要染色的衣物放进准备好的染色剂溶液中, 等靛白充分地进入纤维就可以拿去晾晒了。在晾晒过程中, 靛白再次被氧化, 变回靛蓝, 织物也就被赋予了稳重的蓝色。

不过, 在合成染料大行其道的今天, 囿于繁琐的过程, 以及容易褪色等问题, 这样天然的染色过程已经很少出现了。这些植物更多地出现在药店之中, 与我们的健康有关的成分很可能也就是这些能染色的物质。

抑制病毒的“良药”?

对于板蓝根的药用价值一直存在两派截然不同的声音, 支持者认为板蓝根中的化学物质能够杀灭病毒, 特别是对于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效果显著;而反对者则认为, 那不过是些安慰剂效应罢了。

实际情况是, 到目前为止我们并不清楚板蓝根中的化学物质究竟如何发挥作用。一些体外试验表明, 板蓝根中所含的靛苷可以抑制病毒与细胞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病情, 不过, 要注意的是, 靛苷并不能像金刚烷胺或者达菲那样杀死病毒。

另外, 靛苷还可以抑制内毒素的活性,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体感染后的炎症反应, 对于发热等症状可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只不过, 同上述作用一样, 这项功能还在实验室研究阶段。

上一篇:重度磨耗论文下一篇:疏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