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导工作

2024-08-04

疏导工作(精选12篇)

疏导工作 篇1

某篇文章上登载一项调查:一位中学生反映“老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 我们想的, 恰恰没人回答。”作为教师, 最大的失败是天天和学生打交道, 天天教育学生, 却不知学生想什么。因此, 面对生理成熟, 思想复杂, 心理脆弱的学生, 教师只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 思想引导, 品德修养, 知识传授是不够的, 教师还应该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

一、对学生进行个别谈话, 通过勾通与交流, 为作好学生心理辅导铺垫

教师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 是教师在教学行为进行心理疏导工作最普遍、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它不再是单纯的政治思想教育, 而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与沟通。在通常情况下, 教师的心理辅导可以谈话从以下着手。

1.耐心倾听

倾听, 是一种互动, 师生谈话不能只是教师一人从自己的主观经验出发, 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说教, 而应当是尽量让学生进行诉说、宣泄, 把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焦虑、积郁、悲伤等不健康情感表达出来, 让其一吐为快。教师则以朋友式的态度细心聆听, 教师并不时通过眼神的注视、点头等肢体语言告诉学生, 对学生的理解和信任, 并愿意分担他的一切苦闷与焦虑, 从而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怀地讲下去, 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

当然, 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很好地信任教师, 并倾诉内心的世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由于客观方面的原因, 更多的是主观方面的原因, 学生会将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 情感保留, 不愿意直接表达。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想说又没说的神态或话语中, 猜测、揣测学生的真正意思和想法, 鼓励学生说出来。耐心倾听, 是教育的一种艺术, 从某种意义上讲, 让学生放心地倾诉, 而教师耐心聆听, 这本身就是有效的心理辅导, 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平等协商

协商, 指教师在听完学生诉说后对其进行谈话。当然, 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朋友的关系。教师提出的建议是一种“仅供参考”的意见, 而不是强制性的替学生做出选择或决定。当然这是心理辅导与单纯的思想教育的重要区别, 也是教师在心理辅导过程中的身份所决定的。在心理教育中一条重要的原则, 就是对学生心灵的尊重。因此, 教师听完诉说之后, 应避免对学生说:“你应该这样……”或“我劝你还是……”, 而应该首先向学生表示理解和感谢, 感谢学生对自己的信任, 然后表示对学生的理解。即使学生说的是荒唐错误的想法, 也要表示理解。接着, 教师便与学生一起分析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你是不是可以这样试一试”、“你试着这样做, 也许会有些作用……”等等。教师与学生的谈话, 是一种平等的协商, 其中也包含了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但不能是强迫, 而是充满人情的关怀与建议。

二、保持适度的书信交流, 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生理、心理多变, 隐私增加, 在大多数情况下, 面对面交谈不一定能使学生将内心真实的想法表现出来。在当面不便交流时, 书信便成了师生对话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 书信交流可避免面谈的不安与障碍, 又能与自己信任的老师进行有意义的心灵交流。通过师生书信往来, 学生可以更真实, 更具体地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老师也可以比当面谈话更全面, 更真实地感受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变化, 从而更主动, 更准确, 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那么, 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书信交流呢?这里的书信可以是传统的正规书信, 学生周记, 也可以采用传纸条 (有时我和学生把交流的纸条夹在作业本里) 还可用学生喜欢的短信, QQ聊天等形式。教师要不断学习, 更新观念, 紧跟时代形势, 贴近学生, 选择他们所喜欢且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当然教师要时刻清楚, 给学生的回信是心理辅导与学生的勾通, 因此在字里行间不能带有强迫接受的言辞, 只能是一种朋友式的诚恳劝勉, 最终达到使学生自我反省, 自我教育的目的。

当然, 教师要在繁忙的工作中与所带的每一位学生都保持频繁的书信往来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 最好有选择性地与班上具有特殊性的学生 (学后生、家庭不健全学生、性格内向学生、重点学生等) 尽可能多的保持书信交流沟通。

三、开展各项活动, 给学生以心理宣泄的机会

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除了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外, 还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 有针对性的各项文体活动。又如每周班会中适当增加文艺表演, 唱歌, 演讲等活动, 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充分的表达和宣泄。教师在活动布置过程中, 要根据平时自己对学生的掌握情况, 要给特殊学生以明确的目标或任务, 使其能够积极地融入到班级活动当中来。另外,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性别和兴趣爱好, 开展不同的活动内容。一般而言, 女生爱听音乐, 因此教师在全班同学学习困难, 心理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 可以在自习课上播放一些学生爱听的音乐, 使学生能够随着音乐一起大声歌唱, 将自己心中的苦闷释放。而男生比较阳刚, 因此男生的宣泄一般是靠肢体性的活动来达到。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或在周末组织学生在比较安全的地方爬山, 这样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 磨砺学生意志, 加强与学生勾通, 同时关键是使学生在活动中将自己心中的压抑和烦恼宣泄出来。在活动之余, 教师进行简短的点拨, 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的信心和兴趣, 将不良情绪置之脑后, 轻装上阵, 重新开始。

疏导工作 篇2

一是认真排查,正确引导。

学校要求各班主任认真排查班里的特殊学生,比如中考“边缘生”、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压力过大的学生等,学校将这些学生召集起来,耐心地为他们“减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考试观,给他们讲清楚,中考仅是生活中一次重要的经历,并不代表人生的全部,劝诫学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从容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这些措施逐渐缓解了学生的压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有的放矢,个别谈话。

为了稳定个别学生的焦急情绪,班主任专门找这部分同学进行谈话,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委婉地劝告他们放下沉重的心思想包袱,力争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去,并教育学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每一天,沉着冷静、从容应考。对于极个别特殊学生,各教师还通过家访的形式和家长取得联系,家校联手耐心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从而让这些学生放松心情、安心备考。

三是注重方法,突出实效。

疏导工作 篇3

[关键词]心理疏导;供电企业;思政工作;应用途径

随着国家能源的大力发展,电力市场上的竞争加重,特别是在电力行业的发展改革之后,传统的行业垄断被打破,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就需要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升生产效率。供电企业的思政工作能够提升员工的思想素质,让员工积极的投入生产,从而提升工厂的生产力。心理疏导是开展思政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切实的解决员工存在的问题,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企业的生产中发挥最大作用。

一、现阶段供电企业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企业都积极的进行了思政工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部分供电企业的思政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很多优化的空间。从研究上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工作缺少科学性的指导

传统企业在进行思政工作的时候采用一种固定、死板的模式,工作由上而下进行,一切听从领导的指挥,将思政工作单位出发进行政策的宣传和教育,采用灌输型的工作方法,工作开展过于表面化,真正意义的内容比较少。单方面的宣传仅仅进行资料的分发等,员工只能靠阅读相关文章来进行思政工作,导致效率低下。工作人员往往采用一样的工作方式,缺少科学性,使得企业的思政工作越來越死板,缺少新的活力和吸引力,员工不愿意参与到思政工作中,这就使得企业思政工作没有实现应有的作用。

(二)工作开展缺少创新观念

思政工作的发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新时期的发展下,企业开展工作的方式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固定式的工作方法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工作缺少创新观念是影响供电企业思政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企业仍然按照传统的工作方式进行思政教育,其传输的观念已经不适用新时期的发展,导致了工作效率比较低。

(三)思政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互联网、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员工有多种途径来获得信息,信息的多种多样增加了思政工作的难度。政工人员不具有专业的党政素养,并且缺少工作的综合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不能提供有效的帮助,这些都是影响思政工作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二、心理疏导在供电企业思政工作中应用的途径

针对现阶段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积极的采用心理疏导,加强人文关怀,从而让企业的思政工作更好的进行。

(一)对员工进行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管理中一种新型的管理观念,其将人放在管理中的核心位置,在管理中充分的围绕人的素质、要求和价值观等,真正意义的实现对人的管理。在供电企业思政管理中进行人文关怀,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从根本上关心员工的思想状态、生活需要等,理解员工,尊重员工,在企业内形成员工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会极大的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在企业的思政工作中,同样要进行人文关怀,切实的考虑员工的需要,企业为员工着想,员工就会全力的回报企业,员工的内在潜力就会被挖掘出来,非常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二)采用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对于一个供电企业的思政工作也是,思政工作的发展需要长期的进行,并且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会面对很多的问题,因此在思政工作中员工的积极性非常重要,这需要企业长期进行员工思想辅导,为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面临新时期的发展,企业要顺应社会发展的局势,随着时代发展的节奏,将思政工作与企业的管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转变员工的旧观念。企业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尊重员工的思想觉悟差异性,针对每一名员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让员工对新时期的发展进行转行,从而更高效率的提升员工的思想觉悟。企业要设立一个单独的机构,在员工出现思想问题的时候及时的提供帮助,创新工作开展的方式,针对性的在思政工作中应用心理疏导。

(三)加强对思政工作人员的培训

供电企业要加大对思政工作人员的知识培训力度,最好选用专业的人员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从而更好的提升其工作的能力,让工作人员有着最新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定期的对思政工作人员安排培训,切实的提升工作人员的党政业务素养,帮助其提升工作效率。全面的培训工作会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面对事情的解决能力,提升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供电企业要选择具有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进行企业的思政工作,采用公平、公正的制度进行招聘,让工作队伍年轻化,保证思政工作团队的活力。供电企业要不断的考察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坚定员工的政治立场,树立优秀典型,从而建立一个优秀的工作团队。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能够真正的提升供电企业的思政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员工工作更有效率,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结语

开展企业思政工作,需要研究企业现阶段员工的思想认知情况,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面对着现阶段企业思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科学性较差,工作开展模式古老、工作人员基本素质较差等问题,需要在工作中应用心理疏导,积极的对员工进行人文关怀,创新工作的开展方式,从而提升企业员工的思想认识,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加强供电企业员工的思政工作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拓展更多的空间,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和发展水平,从而让企业的发展目标更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胡梦飞.浅谈心理疏导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21).

[2]黄友珍.心理疏导在供电企业思政工作中应用的主要途径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8)

[3]周鼎.供电企业发展的思政工作意义及实践[J].东方企业文化,2014(13).

[4]李立.心理疏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工程大,2013.

[5]高青梅.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刍议[J].绥化学院学报,2010(24).

窗口人员的工作压力与疏导 篇4

房屋登记机构的窗口工作人员由于超负荷工作、常担心出错和生活节奏加快等原因会产生消极压力。消极压力过大, 会损害房屋登记机构整体的工作业绩, 增加精神和身体健康方面的风险。

造成房屋登记机构窗口工作人员压力过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因素两个角度来探讨。

1. 内部原因

第一, 单位领导对窗口工作人员管理比较重视。窗口工作人员是单位最直接的外在形象, 是办事群众对这一机构的最初印象, 因此, 抓好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是领导层最关心、也最操心的问题。为调动窗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领导层往往针对该工作岗位制定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 如各项考核标准、按件计酬及服务星级评比等, 并通过各类考核、抽查、评级等方式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与日常行为进行测评, 将最终评定结果作为升、降、离职的重要依据。在众多的规章制度约束下, 势必会增加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极易产生焦虑情绪。如果长期承受巨大压力, 会使窗口工作人员出现多种消极心理, 包括工作不满意、精神沮丧、情绪疲乏, 最终的结果将导致其对工作的倦怠, 从情感上疏远办事群众, 负面压力也随之而来。

第二, 业务技能要求高。从房屋登记机构的窗口工作人员来看, 工作职责就是接待、受理各类房产登记业务的咨询与申请。房产登记业务种类繁多, 有些登记机构要求平行收件, 这就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对各种业务类型均了然于胸, 在受理时能快速办理各类业务。因此, 窗口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神经高度紧张, 注意力相对集中, 久而久之, 身心健康都会受到危害。

2. 外部因素

窗口工作人员是政策的最基层执行者, 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约束、政策的制定和修改、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融合, 都不是他们所能决定的。而一些百姓办事稍有不如意, 就认为窗口工作人员故意刁难, 一味地对窗口工作人员提出批评、投诉甚至是谩骂。外界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理解不足导致了其承受着来自上级和外界的双重压力。

二、窗口工作人员压力的疏导

去除工作压力最有效的办法是授权于窗口工作人员, 以使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及工作环境有更强的驾驭能力,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挑选并安排窗口工作人员到与其才能匹配的岗位上, 让两人或多人共享一个工作职位, 这样可减轻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而单位领导对窗口工作人员公开而正面的评价, 会更好地激发窗口工作人员的自信心。

此外, 改善工作条件也会对工作场所压力最小化有益。每天寻找时间放松, 如呼吸新鲜空气、做适量的运动、时常出入一下办公室, 变换一下环境, 或者参加单位组织的文体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同事之间的互助、互信, 有利于创建和谐关系, 还有助于释放工作压力、放松大脑、恢复精力。

三、做好内部压力传递, 建立以办事群众为导向的服务体系

所谓以办事群众为导向,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把满足办事群众正当需求作为一切工作展开的目标和中心”。办事群众看不懂办事指南, 窗口工作人员就要加强对办事群众的解释, 后台就要改善指南的内容和形式, 以便阅读和理解;办事群众来投诉, 窗口要做好安抚工作, 后台要尽快给窗口一个明确的回复, 并且这种回复要保证统一性, 这样才能保证办事群众对投诉处理结果和处理时限的满意度;办事群众提出建议, 要求办理的渠道比较方便、窗口业务比较熟练、相应服务设施及时配备到位, 还能尽快办理完成……所有的一切, 都需要各部门的互相配合。

以办事群众为导向, 我们就要站在办事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对于后台人员来说, 不仅要把普通市民当成我们的“办事群众”, 也要把窗口一线人员当成我们的“办事群众”。不仅是以普通办事群众的需求为导向, 还要以窗口人员需求为导向, 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 从为他们提供便利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在培训员工熟练掌握本窗口、本部门的业务理论、业务技能、实际操作的基础上, 管理层必须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跨部门型人才培养机制, 培训出一批一专多能的人才储备干部, 对业务理论能“一口清”, 业务技能可以熟练掌握。

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总结 篇5

疫情期间,孩子们“停课不停学”的在线学习,需要各位家长的配合。家长,是孩子们的榜样与依靠!在疫情期间,更是孩子们坚实的后盾。贾玉老师从怎样化解学习氛围方面的心理困扰、怎样化解学习效率方面的心理困扰、怎样化解手机游戏方面的心理困扰、怎样化解情绪方面的心理困扰、网课时家长不在家安全注意事项这五方面对家长进行了心理疏导。家长是孩子心灵的港湾,积极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孩子产生安全感和幸福感,为孩子的心灵注入成长的力量。

在这场疫情中,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或大或小的改变,比如:户外活动大大减少,漫长的线上学习等等。同学们可能会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面对这种情况,石海燕老师从防疫知识再熟读、心理抗疫指导两个方面开展了“疫情减压”主题心理健康课,来缓解大家内心的焦虑与不安。石老师提出,面对紧张焦虑的情绪时,我们要调整心态,做一些事情来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及时寻求帮助,通过与父母沟通,及时排解自己不好的情绪。疫情当下,我们要科学认识疫情,要时刻保持警惕性,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的心理健康,做情绪的主人。

病毒无情,人间有情。坚信乌云遮不住太阳,疫情终将被我们战胜。忻州市七一路小学通过家校共育平台和家长一起关注、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愿美好的明天早日如约而至!让我们继续温柔而坚定地陪伴彼

疏导工作 篇6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心理疏导;工作;开展

心理疏导能够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引导大学生完善自我人格。将心理疏导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另外,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阻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心理疏导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心理疏导极为必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而且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1 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目前,我国大学生十分注重自我与个性追求,在生活中多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价值观念导致大学生心理呈现出叛逆、逃避的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许多困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积极改进传统说服灌输式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内心需要和心理健康,及根据大学生心理实施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2 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采用灌输式说服教育,注重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难以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枯燥。在当今思想多元化的时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心理疏导能够使教师深入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在思想意识领域出现的错误,并进行针对性教育指导。心理疏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征符合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3 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

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更是新思想的发源地和聚集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思想变得复杂多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极为必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而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心理疏导,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心理特点,并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完善当代大学生的人格。

2 高校思想政治心理疏导工作的策略

2.1 重视心理疏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重视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积极鼓励教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心理疏导,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首先,高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疏导相结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分析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思想现状,找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领域出现的偏颇,根据大声的思想动态、生活压力及心理特点探索合理的疏导方法,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同时合理的心理疏导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观念,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师生的情感互动相结合。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灌输虽然能够加强学生对思想我国思想政治的了解,但是仅仅依靠理论灌输会忽视大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重视师生的情感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使教师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征,依据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时,情感互动有利于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2 完善心理疏导机制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完善心理疏导机制。首先,高校应积极完善心理疏导方式。高校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不足,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同时,高校还应积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特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引导;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重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学习思想政治专业知识和心理知识,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疏导专业知识,加强心理疏导技能,不断提高心理疏导水平;最后,高校应将思想政治心理疏导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利用校报、学校网站等平台积极宣传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优势,加强教师和学生对心理疏导的重视。

2.3 转变大学生的心理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心理疏导应积极重视大学生心理观念的转变,引导大学生重视自身心理健康。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全面来了解心理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念。很多大学生认为只有出现了心理疾病才会接受心理疏导,因此不愿意因为一些琐碎的心理烦恼而主动寻求心理疏导。这种错误想法阻碍了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造成大学生叛逆、封闭等心理障碍;其次,教师应引导大学生将心理疏导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意义,自觉接受心理疏导。

3 小结

心理疏导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完善自我人格。同时,心理疏导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特征,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本价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入心理疏导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重视心理疏导、完善心理疏导机制、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转变大学生心理观念的角度探索了高校思想政治心理疏导工作策略,以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骆立丽.心理疏导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2.

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篇7

一、当前校园心理疏导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方法不科学, “千篇一律”式疏导缺乏针对性

有些辅导员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 把经常性疏导与经常性思想教育混为一谈, 用单一的思想教育解决复杂的心理问题;对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 思想不重视、原因不了解、情况不掌握, 疏导时固守一种模式, 爱搞“一刀切”, 不看对象、不分场合、不抓时机, 总想用“一把钥匙开千把锁”, “一副药方治百种病”。

2、用语不艺术, “肤浅单调”式疏导缺乏说服力

有些辅导员虽然能够重视心理疏导工作, 注重关心学生的心理问题, 并针对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引导校正, 但并没有意识到心理疏导时细致敏感的工作, 不仅要注意疏导的内容, 还要注意疏导的语调情感和语言组织。疏导时固执地认为“忠言逆耳行”, 不知道“顺耳”的忠言更能打动人心, 更能引起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的共鸣。

3、落实不经常, “单纯任务”式疏导缺乏责任感

有些辅导员对学生缺乏深厚的感情, 把学生看成班级的过客, 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不是热情主动地去关心关注、答疑解惑、疏通引导, 而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 迫不得已地去“走走过场”, 应付了事, 甚至连哄带骗, 糊弄学生, 事前不调查了解、事后不关注跟踪, 经常性疏导不经常。

二、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的对策建议

1、要准确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规律, 找准个体心理差异

只有准确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才能进一步增强心理工作和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当代大学生讲究个性, 注重自身价值实现, 兴趣爱好广泛, 存在多向发展能力特长的倾向性。有的学生喜欢运动, 如打篮球、踢足球等;有的喜欢安静, 业余时间喜欢一个人躲在宿舍看书、上网;有的则喜欢钻研, 总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 经常搞小发明、小创造。大学生思维能力逐渐成熟, 已不满足于现象罗列和现成结论, 而要求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但有时辨别是非能力差, 不能很好地把握现象和本质的内在联系。同时智力发展很快, 感知力和观察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记忆力处于旺盛时期, 富于幻想, 不再是简单地拥有信息, 而是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创造出某种新东西, 以至于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时常有一定的片面性, 甚至过分自信和固执己见。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家庭条件各不相同。家庭贫穷的学生可能形成孤僻、不自信的性格特征, 家庭富裕的学生可能形成乐观向上、慷慨大方、表现欲强的性格特征, 父母感情不和或单亲家庭的学生, 则容易形成粗暴、蛮横、孤僻冷漠的性格特征。

2、积极改善心理环境, 增强大学生心理免疫力

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克服大学生的不良情绪, 避免产生激情状态, 促进集体的稳定发展。有些领导认为改善环境只是让学生吃好住好, 提供良好的物资条件就行了, 这是片面的。心理环境包括“硬环境”, 如优美整洁的宿舍、设施完善的活动室、保障有力的后勤供应等, 还包括“软环境”, 如民主科学的管理方式、风清气正的班级风气、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要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授课、讲座、辅导等方式普及心理学知识, 使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问题的成因、心理疾病的表现, 提高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改善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品质, 塑造健康的人格;要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通过分析心理问题案例、创设情境现场模拟、心理游戏等方法, 将教育内容化为大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还可以进行积极心态、自信心、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缓解压力、适应与发展、心理保健、潜能开发地等训练, 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等。

3、心理疏导要想取得实效, 教育者必须有关注细节的事业心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尽管表现的不尽相同, 原因千差万别, 但只要认真留意, 当个有心人, 把心理疏导工作当事业干, 就能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通过一些事物的细节中发现问题, 进而努力进行化解, 避免问题的扩大化。可谓“处处留心皆学问”。相反, 粗枝大叶、大而化之是不可能发现细节的。注重细节自古以来便是名家大儒们所奉行的行为准则。从孔子的“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到“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东汉的薛勤曾说:“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荀子在《劝学》中阐述:“不积硅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等, 这些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凡事就是由小至大, 都是从一件件小事甚至是不起眼的小事积累起来的。指着善于以小见大, 从平淡无奇的琐事中参悟深邃的哲理。他们不会将处理琐碎的小事当做是一种负累, 而是当作是一种经验的积累过程, 当作是做一番宏图伟业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讲, 细节关乎事业的成败, 但关键还是要有一颗重视细节、发现细节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作为一名辅导员, 担负着搞好心理疏导工作的重任, 只有以寝食不安的精神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投入满腔工作热忱, 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摘要:当前, 大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和生活中始终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 由此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那么做好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也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从分析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 提出了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疏导,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宏:《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疏导工作 篇8

几十年来, 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面对不同的人群, 围绕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的的深刻变动, 新的社会人群的出现, 新的社会需求的产生, 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新的社会矛盾的凸显, 思想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艰巨任务和挑战。许多同志都在进行着新的探索, 并且已经有了许多新的创造和有益的成果。关注心理疏导和心理调适, 就是当前改进和加强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 我们在思想工作中首先关注的往往是立场问题, 也就是要站在人民大众一边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其他的问题就好办了。当然, 说好办了, 不等于没有问题了。大量问题属于是非问题。怎样做是对的, 怎样做是错的, 这就需要做大量的摆事实讲道理的工作, 而且要反复做, 做得引人入胜, 才能说服群众。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大量的思想工作都属于这一类。在长期的思想工作过程中, 许多同志都会有这样的体会, 有些事情光是道理对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还要看是不是符合群众的利益, 或者说能不能使群众认识到这样的做法对自己有利。这里所说的利益, 既包括眼前利益又包括长远利益, 既包括多数人的利益也包括少数人的利益, 既包括这一部分人的利益也包括那一部分人的利益。成功的思想工作一定要十分关注这个利益的原则, 真正做到帮助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 才能引导群众团结起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以上这些原则无疑都是正确的, 都应当在今后的思想工作中加以坚持。但是, 在实践中我们又往往可以发现, 同样的利益机制, 同样的道理, 同样的信息, 人们的反应, 人们的接受程度, 却往往有很大的差异, 不但有快慢的不同, 有的甚至会截然相反。其中的原因当然很复杂。心理素质的不同应当是一条重要的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可以看到在相同或相似的生产生活条件下, 不同的个体心理状况却会有很大的差异。有的乐观, 有的悲观。有的善于感知或发现生活中的有利因素, 加以把握和利用;有的却处处感到都是不利的因素, 寸步难行。有的开朗, 有的封闭。有的莽撞、易于冲动, 有的理性多思;也有的偏于犹豫不决。有的合群, 有的孤僻。有的想得开, 放得下;有的爱钻牛角尖。有的执着, 有的多变。有的抗挫折能力强, 有的却比较脆弱, 经不起任何打击。有的爱想, 有的爱笑。如此等等。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一般情况下也不必强求一律。各种各样的性格、情绪、思想习惯, 和谐共处, 互相补充, 正是多彩人生必然的风景。至于个别社会成员某些不利的心理因素过度发展, 那就需要心理医生的治疗, 或者心理咨询师的疏导了。在一些地区, 一些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注意结合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结和推广这些成功的经验, 对于改进和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是很有意义的。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 在新的历史时期, 由于社会正处于变动之中, 人们的心理往往不能及时适应, 往往会产生一些在一定范围内相当大面积存在的心理问题。例如, 由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人们的孤独感增加了。一些退休职工、老年人有被边缘化、被抛弃的感觉。独生子女中的一部分人难于融入群体。社会上一部分人浮躁、急于求成的心理。对他人求全责备, 近于苛刻, 缺少包容和理解;对自己的责任却视而不见。对生活期望过高, 同时感到压力过大, 难于承受。过于轻率地跟着感觉走, 缺少理性的长远打算, 闪婚、闪离、裸辞, 对自己造成不利的苦果。如此等等。做思想工作的同志遇到这些难题, 往往也很苦恼。因为显然不是光靠摆事实、讲道理那一套办法能够解决问题。而且往往等不到你去做工作, 已经时过境迁了。但是, 社会心理状况的发生和变化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在某一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 在某一类人群体, 形成某一种心理倾向, 必定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因此也必定可以遵循客观规律, 找到某种调适的方法, 引导社会心理向着积极、理性、包容、和谐的方向发展。

疏导工作 篇9

所谓心理疏导, 就是疏通和引导。疏通, 就是在掌握工作对象思想问题的基础上, 通过沟通, 讲清道理, 解开思想疙瘩;引导, 就是因势利导, 说服教育, 调动工作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人文关怀是心理疏导的前提和指向, 只有基于对人的生存境遇、发展出路、前途命运的深切理解和关怀, 只有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下, 才能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价值在于为人们提供强大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 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通过心理疏导, 来解决因受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冲击而导致的道德困惑、理想迷失、信仰危机、自我定位漂移等问题, 来解决因家族文化、小生产文化给人们带来的保守、封闭、狭隘、守旧等心态, 引导企业中不同群体和个体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价值在于激励人们对生活的信心, 提高对劳动价值的认识, 唤醒人的主体意识, 只有健全主体意识的人才具有强烈的自我判断和选择能力, 才具有自觉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 有利于人的进取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对心理疏导的指导作用主要有:一是思想指导。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企业管理者认识到随着产业升级的加速, 人的价值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人力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念, 只有从传统的效率观转变到现代的效率观上, 使体现人的主体性要求的人性化管理成为企业的自觉选择, 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利益调节。企业各方对利益的追求是无可厚非的, 关键在于因势利导。要引导人们克服短期行为, 妥善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完善内部协调机制, 通过民主协商来完善利益分配。三是制度调整。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利益调节的根本, 思想政治工作要着力推进社会化产权制度的建立和管理的人性化, 推进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和企业决策的民主化, 通过制度的科学性来保证人文关怀价值的实现。

心理疏导是人文关怀实现的重要途径, 只有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实现良好的人际沟通, 才能消除心理障碍, 唤醒人的主体意识, 实现人文关怀对人精神生命的发展作用。心理疏导运用解释、说明、沟通、引导等方式来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 消除心理障碍, 通过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与现实问题, 达到发展人的目的。马斯洛认为, 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使人们在生活中更有能力, 更富有创造性;相反, 缺乏自尊会使人感到自卑, 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处理面临的问题。心理疏导是激发和培养疏导对象自尊自强、理性豁达、健康向上的心理的实践性活动, 心理疏导过程体现的是双方平等沟通、共同发展的关系。疏导者必须根据被疏导对象的需要, 根据他们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对思想政治工作所要传递信息的接受程度来加以考虑。疏导者的态度、谈话内容、谈话方式能充分满足被疏导对象最迫切的需要则其价值量大, 否则就小, 甚至是负价值 (产生逆反情绪) 。心理疏导要达到最佳效果, 就要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疏导的重点, 并积极主动地为他们排忧解难, 才会受到群众的欢迎。在企业高竞争环境中, 人们心理上的问题往往包含了大量的因环境压力所带来的负性情绪和精神压抑, 如不及时疏导, 它会在员工中产生扩散性效应和影响, 以致带来破坏性作用。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华为员工在短短的两年间有六位员工自杀, 其中间隔时间最短的不足十天[1]。通过心理疏导建立起更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是消除工作压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实现人的价值的重要途径, 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必然要求。

二、心理疏导必须与企业管理相结合

基于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极端重要性, 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性假设已不再是传统的“工具人”、“经济人”, 而是把人看做是“社会人”、“复杂人”、“自我实现人”, 注重人的多方面物质和精神需要, 尤其是情感归属和自我实现需要是管理的重要课题。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曾经说过, 管理不是技术, 不是工具, 管理是哲学, 其本质是一种思想, 一种智慧, 一种对管理者的思维起指导作用的方法论[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虽然在性质、内容和方式上有差异, 但其对象都是人, 都必然要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影响, 只不过管理更带有制度刚性的特点, 而思想政治工作更带有疏导柔性的特点。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依托企业管理, 把心理疏导融入到企业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统一起来, 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软管理”的作用。一些跨国公司为了消除组织文化差异和企业内部矛盾冲突, 除了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和心理培训外, 还设立了专职的“疏导员”来解决团队中的沟通问题。“疏导员”除了担负好心理咨询任务外, 还要教授组织中管理人员学会疏导技巧, 改进工作方法, 做好自己业务范围相关的群体、个体的疏导工作, 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的企业甚至提出, 好的疏导员的目标应该是无为而治, 因为他们已经教会了组织中所有成员具备自我疏导和劝说他人的本领, 并认为只有这样的团队管理能力, 才能适应管理扁平化, 权力基础向员工转移的新的经营环境[3]。

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与企业的沟通管理、情感管理、压力管理以及心理危机干预密切相关。它主要通过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和心理疏导方法的运用, 化解企业内不同群体、个体之间的矛盾冲突, 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和解决可能遇到的心理危机, 把人们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和轨道上来。沟通管理是组织的生命线, 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 没有沟通, 管理就只是一种缺乏活力的机械行为。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的基本要求就是沟通, 它要求确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平等互动、上下互动, 让人们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形成共识。有效的沟通离不开情感, 情感管理是更高层次的沟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从本质上说就是情感管理, 它要通过引导和激励, 使员工从消极有害的情绪情感中挣脱出来, 通过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 解开人们思想上的“扣”, 化解郁积在人们心中的积怨和不满, 克服不信任心态、焦虑心理和失衡心理, 引导人们情感上的归属和思想上的升华, 激发潜能, 真正实现情感管理对人心理的感召和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在压力管理和心理危机干预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不仅为广大员工提供情感支持, 而且可以为员工提供舒缓工作压力的情境和方法, 避免员工因长期承受工作压力而受到伤害。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与西方沟通管理、情感管理、压力管理有很多相通之外, 但也有一定的区别, 就在于它坚持把员工当做企业的主人而不是资本的附庸或工具, 它要用科学的价值观来引导人, 着力于把企业发展与人的发展统一起来, 只有民主管理、全员参与, 才有员工的平等地位和心情舒畅, 也才有企业持久的效率和效益。

三、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新模式

模式即按一定原理设计的, 具有内在结构的管理模型或科学方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必须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的要求掌握其规律和方法,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构建科学的, 可操作的运行模式和方法, 以达到心理疏导对人全面发展的要求。

1. 构建“三层次四模块”的心理疏导模式。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模式必须是适应“大政工”要求的社会化工作网络, 必须是包含关系序列的不同等级层次要求的集群模式。三个层次是指:一是地方党委政府对企业领导者 (或企业主) 的“心理疏导”。按照“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的工作领导体制, 地方党委政府负有领导所在地区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做好企业负责人的思想政治工作, 使企业负责人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的“软管理”、“软实力”, 是推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化, 完善心理疏导机制的最重要环节。二是企业内部以党组织为核心, 以管理层为骨干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企业负责人在积极参与的前提下, 全力支持企业党群组织和各级管理层共同做好基层班组及不同群体、个体的心理疏导工作, 完善岗位责任制, 可以有效地发挥心理疏导的软管理作用。三是调动广大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形成人人参与的“大政工”格局。把心理疏导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结合起来, 让员工在为企业出谋划策, 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 强化自我教育, 可以有力地促进员工人格完善。三层次体现的是“各方配合, 企业为主, 全员参与、联动推进”的社会化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四模块”是指:生产经营模块、社会生活模块、企业文化模块、民主管理模块。生产经营模块主要围绕生产经营中的问题, 通过沟通、讨论、评价、规范、激励等方式来强化沟通、缓解压力、驱动探究、统一认识、激发创新。社会生活模块主要通过走访、访谈等来了解员工的家庭困难和问题, 给予必要的物质支持和心理疏导, 以使员工对集体产生归属感和凝聚力。企业文化模块主要通过确定主题和专项活动, 通过员工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 来拓展和深化心理疏导的成果。民主管理模块本着共建共享、多方受益的原则, 通过平等互动, 为心理疏导奠定重要的制度基础和群众基础。建立和完善“三层次四模块”的心理疏导新体制是保证心理疏导系统化运作的基本途径。

2. 完善人本化心理疏导机制。

人本管理是基于员工素质、能力、情感, 并回归人性的管理, 其基本要求是:一是把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看成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人, 不仅有物质需要, 更有精神需要, 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把发展和完善人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二是注重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素质, 把提升人的能力作为疏导的重要内容, 通过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来转变人的观念, 提升人的能力素质。三是建立人本管理的基本模式, 即:主客体目标协调—权变管理—疏导影响力—文化整合—完善人—企业变革—构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合作式多功能团队。在人本管理中心理疏导成为企业管理最为重要的手段, 因为它是实现沟通管理、情感管理、压力管理、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讲:一是建立引导机制。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层和专兼职政工队伍, 以形成心理疏导的骨干力量, 分步而导, 分散而导是其基本要求。管理者的角色从传统的组织者、指挥者、监督者、控制者转变为促进者、评估者、预测者、指导者和最终帮助者。促进者在于帮助管理对象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和技术能力, 通过培训指导, 帮助管理对象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评估者即把管理对象的成绩和问题真实地反馈给他们, 使他们清楚评估标准和企业的期望值, 并提出具体的行动建议。预测者主要提供组织和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相关信息, 帮助人们理解组织文化和个人发展目标。指导者的责任在于通过目标指导、内容指导、方法指导和具有示范性的言行引导, 帮助人们分析和选择自己的工作目标, 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二是建立保健机制。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虽然没有激励人的作用, 但却带有预防性和保持人的积极性的作用。例如, 适当的政策、工作环境、福利和安全等皆属于此类, 这些因素处理不当, 或者让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 会导致员工的不满, 甚至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2]。员工的心理问题和不满因素多半是由他们所处的环境因素引起的, 诸如, 任务过重、收入分配不公、机会不均等、人际关系紧张、角色冲突等等都是心理压力源。保健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地缓解挫折感、自卑感和不满情绪, 而保健机制主要是通过民主管理以及心理培训、辅导、咨询等相关制度, 权益的充分保障与人格的充分尊重, 可以稳定员工的心理, 增强他们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利用激励机制来完善疏导机制, 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有效的方法。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的激励机制主要有目标激励、民主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竞争激励、奖惩激励等, 在运用激励机制时必须注意激励的物质性、及时性、情感性、层次性、均衡性等因素的合理性, 以达到心理疏导的最佳效果。四是完善帮扶机制和关爱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重在良性互动, 良性互动的基础是平衡和对他人的关怀。一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帮扶制度”、“五必访”、“六必访”制度, 就是在群众有困难时, 工作家庭变动、变故和思想波动大的情况下深入群众做好思想工作, 为群众排忧解难, 使思想政治工作充满关爱和关怀, 不仅有利于化解矛盾冲突, 而且通过关爱制度的实施, 可以使广大员工感受到企业“家”的温暖, 增强其共同创业的信心。

3. 构建信息畅通的组织信任体系。

深入了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建立健全舆情汇集和反映机制, 加强员工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 适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是企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工作。只有深入调查研究员工的思想情况和现实问题, 摸清情况, 才能够对症下药,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一些企业建立的访谈制度、接待日制度、职代会评议制度等, 都为企业内部舆情汇集和反馈机制创造了重要的平台。准确掌握工作对象思想活动情况、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 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思想信息分析是疏导的必要程序:第一步, 对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和分析, 从中发现热点、难点问题, 来确定工作的重点。第二步, 明确疏导目标、制定工作方案。“说什么”、“做什么”、“怎么说”、“怎么做”、要达到“什么效果”, 是疏导的中心问题。第三步, 在沟通疏导的基础上, 总结经验教训, 从理论与实践上加深对疏导的认识, 提高进一步疏导的强度和能力, 使心理疏导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义聚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以情感人, 就是疏导者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感染、激发被疏导者的情感, 寻找情感的共鸣点, 实现双方的情感沟通。以理服人, 就是疏导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使被疏导者能够分清是非、美丑、善恶, 消除认识障碍, 明白事理, 提高思想认识。以义聚人是尽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义”还通“议”, 即议论。建立健全企业的评议制度, 尤其是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来完善企业的民主管理, 通过厂务公开来评议管理中的得失, 畅通群众的诉求渠道, 让员工真正享有作为企业主人翁的权利和义务, 才能构建组织长久的信任体系, 也才能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对企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目标。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的精神世界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以人为本的时代, 心理疏导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本质要求。心理疏导不仅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而且是改善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基础, 对组织效率和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健.当心办公室负性情绪[N].健康时报, 2008-10-19.

[2]潭英华.人性化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128-231.

疏导工作 篇10

一、做好企业离退休职工思想疏导工作面临的难点

企业离退休职工的思想疏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群众系统工作, 其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灵活多样、千变万化, 且疏导的对象又具有显著的个性特点。因此, 在进行思想疏导工作时会无可避免地面临以下难点:一是个别职工存在不满情绪。离退休职工由于年老体迈, 身体机能日渐减退, 心理受生理影响, 产生了很大的情绪变化, 情绪极易波动甚至发脾气。加上, 离退休职工由于体力下降因素, 极少参加户外活动, 这使得他们的交友圈日渐缩小, 压力得不到倾诉, 自然就产生了一些消极埋怨情绪。二是离退休职工队伍越来越强大。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 离退休职工人员队伍日渐壮大。这支队伍的构成复杂, 各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阅历、思想态度等都各有异同, 呈现出多面性特点。这给思想疏导工作的进行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影响。三是部分离退休职工存在攀比思想。一些退休的职工认为自己在企业创业期间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企业给以的回报和关心却与自己的贡献不相符, 经常不自觉地和一些在职职工以及同行业的退休职工进行比较, 觉得自己得到的明显不如他人, 从而造成心理不平衡。

二、做好离退休职工思想疏导工作的新思路和举措

(一) 增强离退休职工的荣誉感

随着身体机能的日渐减退, 离退休职工人员的身体各方面功能都会有所下降, 他们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自卑心理, 觉得自己不如当年。这时候十分需要激发他们斗志和进取心的舞台, 让他们通过展现自己, 获得信心, 从而增强他们的荣誉感。首先, 全面加强离退休职工人员的思想政治、社会文化、文体活动等学习培训, 使他们能追随时代发展的步伐, 保持先进的政治思想和强健的身体体魄。其次, 在进行培训教育的同时, 要经常性地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文体活动, 例如老年人运动会、诗歌朗诵比赛、演唱比赛等, 让老年人在这些充满知识和娱乐趣味的比赛活动中获得自我价值能力的提升。再次, 挑选一些经验丰富、政治觉悟高的离退休职工, 让他们走进企业, 向广大员工讲述自己的奋斗史和企业发展史, 传授自己在企业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技能, 让他们找回当年的自信, 进一步增强自身荣誉感。

(二) 落实好政治生活待遇工作

离退休人员离开工作岗位后, 多数都是依靠企业退休金维持生活开支。企业要根据离退休职工的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 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特点, 灵活处理。避免一体化处理, 要学会换位思考, 站在理解与尊重的角度上进行分析, 用实际行动进行思想疏导。因此, 企业认真落实相关工作事项, 定期做好离退休职工的生活情况汇报工作。做到“三上门”“四访问”:家庭变故, 上门安慰;邻里不睦, 上门调解;生病上门看望;大型活动活动必访问;逢年过节必访问;生病住院必访问;家庭遇到困难必访问;同时对一些存在一定生活困难或者有特殊情况的离退休职工, 不但要采取精神慰问, 还要进行一定物质补助等。让离退休职工在社会消费水平日益上涨的情况下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解决他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经济顾虑。

(三) 有效开展“自我教育”培训活动

针对离退休职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精神需求, 开展有利于进行自我教育与增值的活动, 不断加强职工思想建设, 让职工在活动中进行思想更新, 是进行思想疏导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 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和开展相关企业知识的学习培训, 对职工进行思想理论等方面的培训教育, 提高他们的企业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在组织职工进行培训学习的过程中, 要进行方式、方法和内容的创新, 尽可能多采用声音、图像、图片以及实地参观等方式进行学习和教育, 使视力不好、听力下降的职工更易于接受。在方法上采取老年人易于接受的形式, 例如谈论会、实地参观等, 增强培训活动开展的实效性, 从而更好地实现离退休老职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共同目标。这样, 离退休老职工的晚年生活质量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完善, 从而在思想上找到正确的精神寄托。

(四) 健全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建设机制

目前, 我国很多企业单位对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建设机制的关注力度不足, 没有从思想上重视机制的建设, 致使部分离退休职工忽视了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 普遍存在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政治思想产生偏差等现象。部分离退休职工一味地希望得到企业的关心和回报, 淡化了在岗时的企业精神;有的甚至成为了错误思想的俘虏, 参与迷信活动, 在迷信活动中寻求精神寄托。引发这些现象的原因, 归根究底主要是因为企业对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建设机制的重视力度不足。因此, 企业有关领导要加大思想政治建设机制的关注力度, 进行完善和健全, 促进在职领导和干部和离退休职工的联系与沟通, 让他们在沟通过程中进行知识经验的交流, 促进共同发展。

三、结语

实践证明, 企业离退休职工思想疏导工作是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 创建企业现代化制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企业要从实际出发, 注重优势互补, 以离退休职工的思想为主导, 进行疏导工作的开展, 稳定离退休职工队伍, 从而确保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摘要:做好离退休职工的思想疏导工作, 对于企业的稳定、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离退休职工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形势下离退休职工的思想疏导工作, 必须在内容和途径上有所创新,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才能求而是提高思想疏导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做好,离退休职工,思想,疏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广志.新形势下做好单位离退休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与对策[J].传承.2011.

[2]扈炳叶.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N].中煤地质报, 2011.

疏导工作 篇11

随着各地新开业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的数量逐年攀升,餐饮企业的人力资源越来越吃紧,餐饮业用工荒的局面越来越严重。在今年上半年由宁波市旅游局、劳动保障局主办,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旅游企业用工供需见面会暨2010级旅游专业学生毕业顶岗实习与就业招聘会”上,400多家旅游餐饮企业来校设摊招聘员工,但结果实在不尽人意,90后的年轻人看一眼酒店的招聘启事,马上调转身奔往旅行社的展台,大多不愿意从事酒店工作,都想着在旅行社当导游员或领队。为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和有限的盈利空间下求得长足发展,管理好这群90后员工已成为当下餐饮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餐饮企业90后员工的心理特征分析

孙子兵法有句话“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想管理好这群90后员工,企业的管理者就应该先从了解他们开始,了解这些90后员工的心理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企业的管理者管理好这群员工,进而避免企业基层出现的高流动率。

个性张扬鲜明创造力、想象力丰富90后员工往往有着尖锐的棱角、张扬的个性,自信又自卑,敏感又脆弱。他们有可能在步入餐饮行业之后,很想通过自己认为可行的方式去表现自己,以期获得领导、同事的关注。虽然,这些做法有时太多张扬,但是这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这个群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这一群体多数受过良好的高等(职业)教育,并且生活和成长在相对较为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另外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又使得各式各样的信息充斥他们的生活,这使他们具有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思想束缚少、有着较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自身优势。在工作之外餐饮企业管理者如果乐于和其沟通交流比如:如何在互联网用百度、谷歌最快地找到需要的信息、怎么用手机上网、现在流行色彩、元素等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时,这一代人往往能够掌握新新技术和最新资讯,可以帮助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甚至是帮助决策。而且,若能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运用到餐饮企业的主题宴会台面设计、VIP接待方案策划、大型庆典活动布展、活动组织与才艺展示等环节,餐饮企业就会将这一青年群体的优势变成企业发展的动力。

心理抗压能力较弱90后这一代大都为家里的独生子女,即便是在农村长大,从小到大父母也很少亏待他们,长期生活在优越的环境当中,形成了养尊处优的意识和习惯,这种意识和习惯也被带进了职场中。他们的世界中心是“我”,如果我们认真去听90后员工的“说话”,会发现他们的语言有很多“我”。笔者曾经指导过一位90后毕业生在一家五星级点的实习,有一天该生的亲人病了,他去医院看望他的亲人,在去医院的路上,他才给部门的主管打个电话,很理直气壮的说:“我家里人住院了,我今天去医院,今天不来上班了。”在他的心里,没有“如果他请假了,那单位的事情怎么办”的概念。因为现在家庭“6服务1”的模式使他从小就明白一件事情,反正还有爸爸妈妈,反正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什么事情他们都会补上的。可是恰恰是这样的“唯我独尊”表明了90后员工在真正意义上是缺乏自我的。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定位”使有的90后员工在餐饮行业节假日、年终业务最繁忙的时期辞职,也不事先商量,说走就走的现象时常发生。还有的员工因请假未得到允许,就索性消极怠工,故意和顾客闹矛盾,哪怕扣光工资也无所谓。然而餐饮行业不同于学校、家庭,让习惯了享受优待的他们一时无法招架,90后员工因此常常表现出焦躁、失望、不满与倦怠的情绪,进而对餐饮业对客服务工作产生负面的影响。

自我实现欲望强烈,职业生涯规划缺乏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由低至高依次表现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感与爱的需要(亦有称为社会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并且五个层次的需求之间呈现阶梯式发展。根据90后成长的社会以及家庭背景可知,他们更想得到的是归属和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笔者在为餐饮企业开展培训、交流过程中,餐饮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普遍反映90后员工“都太有个性了,往往静不下心来”。“年轻人坐不住,觉得在餐饮行业工作做不长,轻易跳槽,往往失去了晋升的机会。”而应聘餐饮企业的90后员工则普遍有这种心理“希望工作环境好一点,休假多一点,待遇什么的倒是其次”。“反正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到哪都一样。”目前在一些餐饮企业就职的90后员工,他们当中较多认为做这份工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今后发展,体验一下、长长见识就行。“做得开心就做,不开心就换其他行业!”造成这种认识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自身的职业生涯缺少明确的长远规划。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管理中的运用

要实现餐饮企业的长足发展,需要员工的健康工作心态作为保障。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从餐饮企业的实际出发,遵循90后员工当前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开通员工心理诉求的信息渠道初涉餐饮企业的90后员工往往把企业领导看得非常神圣,认为领导不仅是技术能手,还必须是百科全书,领导在90后员工那里应该是无所不能的。但是员工往往忽略了餐饮企业领导也是从最基层员工做起逐步走上来的普通人。因此,为了避免与90后员工缺乏沟通造成管理上的被动,这就需要管理者们去主动聆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去引导。建立餐饮企业高层领导部门沟通联系制度,定期、不定期到定点部门走访,全面了解一线90后员工的生活、工作现状,倾听他们心声,对于90后员工反映的问题认真予以处理。

另外,餐饮企业高层领导也可向90后员工公布邮箱,员工有问题或有建议,可直接写邮件向领导反映,收件领导确保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必释”,并充分把握“真困难、真帮助”的原则,在情感和物质上予以真诚关心与帮助,及时有效地解决90后员工门的合理化诉求和可行性建议。

nlc202309032115

也可特意安排优秀90后员工与总裁共进午餐或晚餐,可和总裁就一些问题进行交流沟通。这对强调自我价值实现的90后员工来讲,比单纯的物质奖励更有吸引力,更体现了餐饮企业对90后员工的重视程度。

建立员工心理干预的疏导机制为了更好地关注餐饮企业90后员工的情绪,对致使员工情绪波动的事件早发现、早解决,餐饮企业应在员工情绪管理上采取逐级疏导的办法。餐饮企业不妨有效借助“职工论坛”、各类工作QQ群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的一些做法,如“爱抚管理”的模式:设立员工出气室,成立烦闷发泄会、心理聊吧等机构,及时关注90后员工的思想动态,加强内部舆论引导,及早化解他们的不稳定情绪等等。山东大厦在这点上的表现很突出,它的总经理会要求酒店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必须将员工代表的意见及时在会议上进行反映,保证员工的心声既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又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还要求目前因为种种原因暂时不能采纳和解决的意见向广大员工做好解释工作,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此,酒店还规定总经理与员工的沟通会每半年一次,分管领导每季度一次,部门领导每月一次。此外,酒店还面向全体员工组织了文体协会,活跃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充分肯定员工个人价值,奖励员工旅游,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搭建员工自我实现的有效平台90后的员工不怕工作难度高,就怕工作平淡无奇、重复无聊、没有发挥的空间。许多餐饮企业遇到过才进入企业的90后新员工,做上没几个月就不做了的事例,基本上他们的离职原因较大部分是因为工作没多大的挑战性同时又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前面提到较多餐饮企业90后员工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都缺少清晰的认识,反映到工作上就是频繁的更换餐饮企业和职位。但也不乏有志之士,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自我提升,走上管理岗位,缺少机会便成为他们的困惑。作为餐饮企业高层管理者,面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模糊的情况,所要做的不应该是任其自生自灭,而是帮助90后员工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引导其进行职业规划。要实现这个目标,管理者一方面需要根据90后员工的工作状态及时进行指导,不仅仅是工作技能上的指导,还包括对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另一方面也要有效拓宽员工成长通道。管理者尝试着给一些“小挑战”让他们去做,慢慢的难度加大,那么他就会保持着对工作的新鲜感。相对来说他们更喜欢接触富有流行、时尚、青春等元素的岗位,不妨探索定期轮岗制度,即在一定时间段内,通过在部门内部或部门之间的岗位调换,能使员工经常处于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中,既培养了“多面手”,又让员工始终保持对餐饮行业工作的新鲜感和热情度。

当下90后群体已是餐饮企业一线的主力军,如何吸引、留住这个新生代群体,关键还要看餐饮企业管理者的认识态度和管理思想的实践程度。真像餐饮业内经常讲的一句话“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人”那样,餐饮企业只有以点滴入微的人文关怀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为手段,全方位开展好90后员工的帮扶计划,使健康的心理和积极情绪成为左右90后员工工作状态的重要推手,有效营造全员“尽我之心,尽我之责”良好工作氛围,才能让他们踏实工作,才会达到餐饮企业的最终目的——照顾服务好客人。

编辑_刘金金

疏导工作 篇12

一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救助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校园运行秩序。普及心理科学知识, 是搞好心理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性工作。目前, 不熟悉、不了解心理科学知识, 不能正确认识和解释心理现象和问题, 不善于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心理问题, 不能有效发挥大学生的心理潜能等现象, 在高校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 普及心理科学知识, 已经成为高校搞好心理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当务之急。

当前, 除了要以《健康心理指南》、《心理科学知识读本》等为基本教材开展心理科学知识教育外, 还应根据高校工作的特殊性, 面向大学生编写针对性强、富有特色的心理教育教材和读本, 以满足大学生对心理知识的现实需求, 增强普及心理科学知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根据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现实需求, 依照他们的心理特点, 有的放矢地开展好几个方面的心理知识学习;针对青年学生心理发育不够成熟的特点, 有选择地组织学习普通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有关知识, 学习青春期生理卫生常识, 帮助大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 弄清生理问题与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心理健康与心理亚健康、心理健全与心理不健全的区别, 认清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和锻炼的方向;针对就业困难、成绩落后、感情失败、经济压力、家庭变故等对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 有重点地学习提高心理承受力和抗挫折能力的相关知识, 培养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自我控制能力, 培养他们不畏艰难、不怕挫折的坚强意志力, 培养他们化解个人、家庭和人际关系矛盾的稳定情绪和广阔胸怀。

具体措施方面, 可以积极开展大规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例如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 通过组织和开展专题讲座、团体辅导、拓展训练、电影欣赏、征文、摄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宣传和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增强广大同学的心理健康意识, 培养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 塑造大学生的互助互爱品质, 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 营造相互关爱的和谐校园氛围。

二充分考虑学生的“忧”点, 重视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一句话, 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 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不断吸取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果, 更多地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 形成具有多学科支撑的思想政治工作知识创新体系。

首先, 教育工作者要关心大学生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 明确人文关怀的落脚点。人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除物质需求外, 还有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等;除安全感外, 还有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等。在工作中, 我们要针对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依据需求合理实施相应的疏导措施, 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扰, 安排好一系列的工作, 以稳定学生的心理。高度重视广大同学主体感受上是否满意、是否赞成的情绪反应, 充分关注每一个人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关注人的理想、信念和情感, 努力创造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 使人人都有平等竞争的机会, 促进人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发展。

“80、90后”是有思想、有个性、有创新、爱张扬的一代, 他们有活力、敢爱敢恨、敢做敢当, 教师应该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在生活上关心他们, 在学习上帮助他们, 在工作上指导他们。每一个学生都是教师关注的对象, 关注的实质其实就是尊重、关心、牵挂, 所以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想要学习、创造的天性, 对表面看起来这方面需要不强烈的同学, 也一定要坚信他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坚信这个广阔世界里同样存在着学习、创造的需要, 千方百计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努力寻找出这种需要, 以便使其成为催促学生进步的动力。同时, 也要精心地给学生提供自我表达情感、评价情感的条件, 放手让他们评价生活中的人情美、形象美、图画美、幽默美, 从美的事物中找到情趣, 从而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其次,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的功能, 搭建师生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 注重心理教育的针对性。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到与时俱进, 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 利用电子邮箱等形式与学生坦诚交流, 及时掌握学生最真实的思想动态。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个体性、层次性和发生频率高的特点, 做到对症下药, 准确把握。要做到这一点, 就应该不断吸取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果, 更多地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 使之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 形成具有多种支撑的思想政治工作知识创新体系。传授相关技能, 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科学有效的心理调适技能和方法, 使他们掌握自我安慰法、自我解脱法、自我宣泄法、情绪转移法、换位思考法等简便易行的心理调适方法, 及时克服情绪障碍和心理失衡。

第三, 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学校文化是教育的力量, 又是心理的源泉, 良好的校风能够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有利于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心理情绪。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改善学生的适应能力, 深化自我认识, 充分发展其个性, 使其主动地参与到富有创造性的学习中来,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三完善疏导机制, 关注心理疏导

思想政治工作不应该是空洞的说教, 而应成为激励人的意志、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精神家园, 这就需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真正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谋方法。心理疏导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来讲, 它体现的是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 是人性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是满足人类个体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的一种科学做法。

第一, 建设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和宣泄机构,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咨询的作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关节点, 建立完善的心理疏导与救助机制, 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高校要为心理健康咨询创造条件:成立心理咨询机构, 配置心理咨询人员, 完善各种服务设施, 建立一套完整的心理动态评估系统, 为学生建立个人心理档案, 定时追踪学生的变化, 完善各种信息服务网络, 发挥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发现心理问题特别是心理危机的学生要早报告、早干预, 利用镜化仪、双手协调器等心理实验器材, 验证大学生学习能力和资源分配的能力, 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压力, 缓解心理失衡, 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恋爱、身体、求职等方面产生的心理矛盾, 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自己, 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

第二, 努力建设心理教育的骨干队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教育的这支队伍的素质, 尽管高等学校开展此项教育和咨询工作已有十多年的历史, 但这项工作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要。所以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迫切需要一支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过硬的心理教育骨干队伍。各高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专、兼、聘职教师进行长短期培训, 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 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并通过集中培训、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和在校园定期举办心理讲座等方式,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和培训力度。通过增设社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技能等课程, 为同学们讲授心理科学知识, 为以后他们能够健康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健康轨道。

第三, 全员育人, 多元参与, 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 随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大学校园里有许许多多的学生社团, 有些社团隶属学校, 直接接受校内老师领导, 无论在思想、宗旨与体系上都有一套完备的发展模式;而对于完全由学生自发组成、管理的社团, 学工处、团委应更加关注, 积极引导学生, 发挥在思想上的导向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他们是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 更容易发现大学生身上潜在的心理问题, 从而有效落实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工作。辅导员要善于抓住时机, 争取于第一时间发现问题, 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指导学生, 给予问题学生以及时的排解和疏导, 将问题消解于萌芽状态。注重心理教育的实效性, 避免问题因时间的拉长而隐藏或扩大, 变得难以挽回;学科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 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对学生进行发展心理能力的心理训练, 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构建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坚持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 在工作中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有机结合, 与时俱进, 不断采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举措、新方法培养学生, 努力向社会输送适应时代发展的、积极而有个性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十七大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2007.

[2]梁海琴.浅议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融入思政教育[J].法制与经济 (中旬刊) , 2010 (4) .

[3]翟少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研究[D].内蒙古大学, 2010.

上一篇:板蓝根的对话下一篇:截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