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心理教育与疏导

2024-08-29

运动员心理教育与疏导(精选12篇)

运动员心理教育与疏导 篇1

一、引言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进入大学前后学习生活的巨大转变,且该阶段正处于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因此绝大部分的同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迷茫心理,其表现为长时间没有目标,困惑,有不知所措之感,虽试图改变而又感到无奈、无力,想前进却踯躅,想后退却又不甘。

二、迷茫心理的表象

1.学业学习方面。大学生的学生属性决定了其主要任务还是学习。然而,有研究报告表明[1]: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总体呈现为中等偏下。对学业的迷茫是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其具体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学业倦怠,经常迟到与早退,盲目地转专业、考证和修双学位。

2.人际交往方面。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完善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2]。然而在进入大学后,一部分同学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对处理人际关系感到迷茫,其通常表现为:缺乏朋友,人际交往少,难于融入集体活动,减少甚至逃避面与面的人际交往,转而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3.个人成长方面。对于大学阶段,学生应在依据自己的滋生状况,自我实现意味着大学生要在充分的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个人成长计划,通过不断地努力,最终成长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然而,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许多大学生表显得很迷茫,其具体表象为:不能清晰的认识自己,对未来命运缺乏规划,不知道自己未来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

二、迷茫心理产生因素

1.内部因素。笔者结合学生辅导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并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出大学新生出现迷茫心里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①缺乏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缺乏的表现为学生个人定位不明确,对自我优缺点认识不深,缺乏人生目标与规划。②身心发展不一致。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生理成熟相对较早,心理发展却往往不如生理上那么快速,导致身心发展出现矛盾。在这种矛盾的身心状态下,大学生在生活中,尤其是人际交往中,容易处处碰壁,且脆弱的身心常常不能承受这些状况,如若这种状态得不到缓解,学生容易对为人际交往的方法产生畏惧,甚至逃避现实,出现迷茫心理。③缺乏自律能力。当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生活相对宽松,如果学生自律能力较差的话,将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跟不上周围同学的节奏,久而久之学生容易缺乏成就感,而对生活感到迷茫。

2.外部因素。造成大学习生迷茫期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大学前后学习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巨大转变。学生进入大学前后,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差异,以前的学习方法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不一定适合新的环境,会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时期,该阶段学生很容易找不到目标,产生迷茫心理。②不恰当的专业选取。不恰当的专业选取会造成学生进入大学后对专业没有兴趣,缺乏学习动力,逐渐失去目标,并出现迷茫心理。③高校教育的自身缺陷。高校教育与社会脱节是当前中国教育的一大问题,学生会觉得所学知识没有价值,学生会对未来感到担忧,甚至不知所措,并最终出现迷茫心理。④家庭因素。当前做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心理发育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心智发育不健全,缺乏独立处理大学生活中的各种事情的能力,学生容易逃避现实问题转而沉迷网络世界,久而久之就会对生活感到迷茫。

三、对新生迷茫心理疏导探讨

1.开展新老生交流,促进新生对大学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进入大学前,绝大部分同学对大学都有一个美好的期望,进入大学后现实和想象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同时大学与高中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此时,可以通过老生的经验分享,帮组新生重新正确地认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帮助新生做好角色转变,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并明确自我成才的目标与方向。

2.开展素质活动,培养学习能力,促进人际交流。大学是一个提高综合素质的地方。通过开展各种素质活动,学生不但可以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能,促进和他人的交流,增进同学间的友谊,还可以在活动中提高学习主动交流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建立愉悦的学习生活环境。

3.树立阶段性目标,开展人生规划。通过制定目标并努力实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集中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4],因此树立目标并开展人生规划对于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以及激励作用,尤其当目标具有阶段性、方向性和具体性时,学生比较容易通过适当的努力实现阶段性目标,并获得成就感,逐渐地走出迷茫心理状态。

4.定期开展心理交流。辅导老师通过与学生进行有效地心理交流和心理疏导,不但可以在为人处世方法上为学生提供帮助,还可以帮助及时地度过不好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生活的目标,重拾信心,走出迷茫心理。

四、结语

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然而迷茫心理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成长,在此阶段学校、老师、家长以及学生自己应相互配合,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帮助迷茫状态中的学生尽早走出迷茫心理,明确人生目标,健康成长。

摘要:当前,由于我国社会环境及教育体制的特殊性,大学新生普遍存在迷茫心理状态。本文归纳和总结了大学新生迷茫心里的典型表象,分析了产生迷茫心理的内外部原因,同时提出了迷茫心里的疏导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学新生,迷茫心理,疏导方法

参考文献

[1]崔文琴.当代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2(6):67-71.

[2]李军星,黄朝勇,陈保健,等.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及其现状[J].网友世界,2013(22):78-79.

[3]Modell A H.The private self[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4]杨娜娜.二本高校大学生目标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

运动员心理教育与疏导 篇2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青年官兵的身心发育正处在这一阶段,认知、鉴别、自控和调适能力相对较弱,极易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失衡,属于典型的心理障碍多发群体。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对官兵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益繁重的消防安全保卫任务使广大官兵面临着更多的考验和挑战。特别是基层消防官兵在执行灭火战斗、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的任务以后,脑海久久出现亲身处置过的惊险、恐怖场面,长期心有余悸、惶恐不安等。随着官兵来源的成份越来越复杂,思想状况也越来越活跃,青年官兵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文化生活负面影响对官兵干扰不断增多,迫切需要加强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特点规律及应对措施的研究,尤其需要重视官兵心理问题。通过剖析部队近年来发生的案件和事故,大多与青年官兵心理障碍逐步郁积和得不到及时化解有直接关系。这也说明,产生心理障碍后,如果错过最佳时调节期和治疗期,就会由一般的心理障碍,发展为严重的精神疾病,会对官兵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重视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是加强消防部队建设、圆满完成各项消防安全保卫任务的客观要求,是落实从优待警、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做好经常性管理和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有益补充。各级要充分认识加强心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符合部队实际、适应官兵特点的心理工作方法和途径,确保广大官兵始终保持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为圆满完成各项消防安全保卫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二、加强教育,注重引导,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新理念。在新时期,一方面,部队官兵尤其是青年官兵在利益调整、竞争加剧、环境封闭、训练艰苦等现实条件下,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很不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不少官兵对于心理健康问题还存在着“四不”现象,即有了心理问题不知道,知道了又不在乎,即使产生了痛苦感也不敢说,别人发现了还不承认。这些官兵之所以存在此类心理问题,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观念滞后。因此,要使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必须首先在帮助官兵树立心理健康新观念上下功夫。一是纠正官兵对心理健康不重要的观念。科学研究早就发现,人的生理与心理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调发展的。我国古代中医学的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观点,己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生理与心理的关系。只有将生理与心理视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才能正确认知在我们自身发生的一切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更进一步地说,官兵个体生理的疾病,常常有心理因素的作用;而心理的疾病又很容易催生生理的病态。二是树立官兵心理健康与思想健康紧密联系的理念。心理健康是思想健康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当主体具有健康的心理反映活动,才能保证其所形成的观点、立场及态度等符合客观实际,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而思想健康又将有力地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合作,多管齐下,建立健全心理教育与疏导工作机制。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要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深入下去,就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使这项工作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从消防部队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当前应主要建立健全如下机制:一是建立支、大、中队官兵心理问题三级预警体系,预警体系的主要功能就是及时而准确地发现官兵中己出现或潜在的心理问题。预警体系主要由依法组成的三级工作小组构成,即中队有骨干信息小组,大队有心理咨询小组,支队有心理医生参加的心理教育和疏导领导小组。预警体系的工作程序是,中队骨干信息小组发现问题,应迅速将其整理上报大队心理咨询工作小组,大队工作小组将调研后形成的基本结论上报支队工作小组。支队工作小组一方面进一步对下面反映的信息进行研判,制定工作对策,指导实施教育与疏

导方案;另一方面,及时将研判的信息呈报上级政治机关,以使上级机关掌握情况,必要时给予各种支持。预警体系作用发挥的效能如何,直接关系到部队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所以,必须做做到组织落实、职责分明、反应快速、情报准确。二是要建立官兵心理档案。通过日常观察、个别谈心、情况分析等方法,摸清官兵的气质、性格等方面的特征,由卫生

部门或在专家指导下做一些必要的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要紧密联系官兵日常工作和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搞好心理疏导。善于发现和认真分析个别官兵行为上的异常表现,找准心理症结及其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加以缓解和调控,避免心理矛盾加剧;对有心理疾患的,应积极治疗,不适合服役的,要按有关规定处理;重要岗位和关键部位的人员,发现明显心理不适的要及时调换,防止发生意外事故。三是健全政工干部、专职心理工作者和心理卫生专家三层次的心理辅导体系。第一,基层政工干部应成为部队心理辅导工作的主力军。主要负责组织本单位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以及对官兵具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第二,专职心理工作者,即支队配备的兼职心理医生和政治机关负责心理教育和疏导的干部,主要负责部队心理辅导计划的制定,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以及对个别官兵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第三,心理卫生专家,即支队配备的有心理卫生专业资格的工作者,以及聘请的军队、地方心理卫生医师、教授及研究员等,主要负责政工干部和专职心理工作者的业务培训,以及对处于心理危机的重点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同时,基层官兵心理压力有的是部队、家庭和社会综合因素影响所致。各级要积极探索部队、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工作法,积极借助社会和家庭的力量做好心理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四、创新形式,增强效果,提高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实效性。心理教育与疏导工作,要在讲求实效上下功夫,防止形式主义。开展心理疏导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形式,但不能片面地追求形式,搞一些花里胡哨的、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创造新的形式,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必须从一开始就把步子走扎实,坚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切实做到科学、实在、管用。因此,部队各级要高度重视抓好官兵的心理教育,掌握好消除心理障碍的最佳时机。把心理健康纳入政治教育计划。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军地心理专家进行专题辅导,采取问答式、辩解式等方法,让官兵亲身感悟中体会到,健康心理既是部队战斗力和安全稳定的基石,也是每名官兵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增强搞好自我心理调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自我筑牢心理防线。针对官兵有心理问题怕说出来暴露隐私、被人取笑不愿谈,说出来不被理解等情况,充分利用军地心理学专家授课辅导之机,挤出时间请专家帮助一对一对释疑解惑;依托卫生队建立心理咨询室,在政工信息网上设置“心语信箱”“心理门诊”“倾诉箱”等栏目,安排心理医生接受咨询;借助“三互”小组平台,在官兵中开展“换位思考、信任倾诉”活动,让官兵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互吐真言、互交真心、互换真情,使抑郁心理得到及时有效的调节。针对消防部队担负的特殊使命和对官兵的心理素质要求,组织官兵进行高空跨越、高空攀爬等行为拓展训练;组织官兵在浓烟、毒气等恶劣环境下的实战心理训练,增强险恶环境和复杂条件下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

中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与教育疏导 篇3

一、中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上网从众。青少年对网络的接触越来越多。上网已是一种时尚。假如作为一个中学生不知道“网游”的话,会被同学们说成“白痴”、“低智商”。为了跟随潮流,中学生争先恐后地上网“冲浪”,玩“游戏”,以吸收更多的网络知识。

消费从众。不少学生认为“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在这种从众心理作用下,不合理使用零花钱、乱消费的现象就更严重了。

追星从众。中学生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至于本来没多大兴趣去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做“落伍”,被视作“异类”,也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某些后援会中,他们对明星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

恋爱从众。有的同学看见自己的好朋友交上了异性朋友,要是自己不找一个,就感觉自己特没本事,缺乏魅力。强烈的竞争心理和自我表现欲望使他们不甘落后。

作弊从众。一些中学生为了使自己成为作弊团体中的一个彻底的“自己人”,使同学们相信自己时刻站在他们一边,是其值得信赖的朋友,在别人作弊时,自己也赶快作弊,积极和同学们保持一致;或为义气关心同学,关键时刻“拉”一把;或主动帮助同学作弊,以求博得同学好感。

二、中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

中学生从众现象的产生与群体特点、个体特点都有关系。

从群体特点看,群体的一致性越强、规模越大、群体成员的威信越高,个体就越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从个体来看,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愿意与多数人保持一致,不愿被视为越规者。为了避免偏离群体而失去安全感,遭人讨厌、嫌弃,就参照周围的情况行事,遵从群体的意愿。

从个体特点看,与每个人的个性特点、知识经验等因素都有关系。越对自己的判断缺乏信心越容易从众。我国青少年从众现象的广泛存在有其主观原因:传统文化的影响、特殊的社会转型、特殊的群体生活环境、以及特殊的心理发展等原因。

1.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从众的影响

中国儒家文化倡导的“中庸之道”,反映了一种保守性,只热心于守常,不敢冒险、冒尖。强调为人要自容于世,要与世俗融合,不可孤高傲世。我国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如“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出头的椽子先烂”,“入境随俗”,“遇事随和”等。这些观念逐步形成了遇事从众的心理。

2.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从众的影响

我国正处在一个深刻的经济、文化和道德转型的现实进程中,加上全球化浪潮的涌动,各种文化流派呈现,多元的价值文化冲击着传统伦理道德的支点,复杂的社会现实侵蚀着价值体系的底线。此时,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观念,特别是自己群体中流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就成为青少年模仿的标准。在信息化浪潮下,从众有利于青少年获取更多的信息,满足成才的需要。

3.青少年特殊群体生活对其从众的影响

青少年阶段属于求学期,基本上生活在学校这一群体中。青少年群体对个体的从众压力要比其他群体大。这一群体属于同辈群体,在个体的社会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显著特点是共性强。相同的年龄、人生阅历、文化层次、生活和学习模式,使其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彼此的人生发展、人生困惑和人生需求基本一致,心里共容性强以及共同的思维模式,容易产生心理共振。青少年长期生活在相似性极强的相对封闭的同辈群体中,在无所不在的群体压力和群体互动情境下,个人往往会放弃自己的某些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

4.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对其从众的影响

家长作为过来人,常常总结自身的经验和教训,对青少年提出比较高的要求,目的是希望青少年少走弯路。但是,年轻人在受到成人和同龄伙伴的矛盾影响时,往往选择同龄伙伴的标准,这主要是由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引起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成长的“断乳期”,由于社会阅历的缺乏,理论知识、思维水平还有待于提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在认知上存在模糊性,认识问题简单片面,往往只凭直觉的心理体验,不去仔细考虑自己言行的动机和可能产生的后果。这种心理特点,容易使青少年在社会认知和道德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盲目的从众行为。

三、中学生从众心理教育疏导策略

从众心理具有双重属性。积极因素在于,它可以使个人的认知和行为合乎群体的、社会的规

范,有利于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但从众也有许多消极因素,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想、使人变得无主见、盲从。由此,我们应该在肯定青少年群体的主流都是追求进步、热爱真理的前提下,扬长避短地开发利用它,使其最大限度地为教育目标服务。

1.创设友好向上的集体气氛和积极健康的舆论,用集体矫治从众心理

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要重视建立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特别要注意发挥班集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在一个有强大凝聚力,良好的班风,正确、健康的集体舆论的班集体里,从众心理的积极因素就可逐渐增多,消极因素就难以扩散。在这样的班级里,一些不合乎社会要求的、不正确的舆论市场就会大大缩小乃至一出现就会遭到抵制,使其缺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发挥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教师在中学生的正常的友谊和社交活动中,对其自发形成起来的良好舆论、行为规范应加以鼓励引导,使其朝着上进的方向发展;对其不良的舆论、规范,则应通过说理、说服等形式加以转化或制止。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规范学校秩序、环境,完善学校的人际和舆论导向以及有凝聚力的校园精神,注重校容、校貌的美化,通过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健康活泼的集体活动来营造一种健康、活泼、有序的文化氛围,增强中学生的凝聚力和对于社会的使命感、责任心。

运用心理暗示,制止消极从众。教育实践证明,对中学生中的“随大流”现象,有时正面地提出批评、要求,往往是较勉强、无效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妨可以通过“角色期待”、“兴趣诱变”等方法,从而达到制止消极从众,并转向良好行为的目的。

2.提高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求新、求异,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各种热点问题倍加关注,对现实的思考具有独到的见解。但是,有些青少年喜好把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见解建立在反感现实和偏激的论调上,以炫耀自己的标新立异,从而以讹传讹,导致群体的盲动。因此,一定要及时预测和了解青少年群体的思想动态,及时组织专题讨论会、专题报告会、主题班会等活动,或用板报、墙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不能听之任之。对于一时有影响力的错误舆论,也不能简单地压服,最好请有威望的专家、学者给予讲解,或者通过学生干部、有威望的学生去教育和影响周围同学。

3.加强青少年群体思想教育

群体的一致性、凝聚力越强,个体所感到的从众压力就越大。利用从众心理开展德育工作,必须加强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对先进学生、先进事例进行表扬,使个体有正确的参照物,明确努力的方向。其次增强集体活动,促进群体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群体精神氛围的形成。

4.提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和思维独立性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在现代社会,中学生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现实和千差万别的社会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在不同时间、不同问题、不同场合产生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保证学生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学生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帮助他们排除困惑,提高情商,使他们在面对人生挫折或机会时有适当的反应,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能量。

加强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接触外界社会环境和适应人际关系的过程中,了解社会,增长社会经验,增强自我辨别、判断的能力。

综上,青少年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有主客观原因形成的。我们不能因为有消极影响,就轻视群体生活中个体的从众心理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事实上,从众心理有利于促进个体道德社会化。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在无形中感到道德行为要求,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自觉地按照这种道德要求去约束、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李昱星.学生的“从众心理”及其教学效应.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

[2] 於进华.班级管理也需创新.师道,2005(1).

学生攀比心理的疏导与转化 篇4

一、幼儿攀比的心理分析

(1) 幼儿物质攀比的心理分析。在校园里, 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随处可见。其中, 物质攀比表现为:首先是学习用具的攀比, 有条件的孩子, 许多用品都是进口、名牌。如铅笔芯, 便宜的一盒不超过两元钱, 而进口的则要几十块钱一盒。二是服饰攀比, 一身名牌为荣。三是玩具攀比, 智能化玩具动辄数百元。

案例1:2009年5月, 学校安排我们去幼儿园实习。夏天烈日炎炎, 幼儿园小朋友的衣服穿得也越来越靓丽。尤其是女孩子, 穿得像个花蝴蝶一样漂亮。在赏心悦目的同时, 我听到了这样的对话, 让我原本平静的心有了点小小的涟漪。小芳:你们看, 我今天穿的新裙子, 漂亮吗?小燕:挺漂亮的, 但是没我的裙子漂亮。我的裙子是有牌子的。小芳:什么牌子呀, 说不定是假的呢。我的裙子是我妈妈从外地带回来的呢, 这里是买不到的。小燕:……我的裙子就是比你的好看, 你不相信的话, 我们去问问别的小朋友看他们怎么说。……女孩子之间, 会比衣服穿得好看与否, 男孩子之间会比玩具是不是最新的, 这些都是物质上的攀比。幼儿之间会这样比, 大多是因为受家长的影响。家长本身可能就存在着攀比之心,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穿得比其他孩子漂亮。发生在幼儿园里的话, 教师就可以正确引导。这样的对话, 我正巧听到了。于是, 我告诉他们:你们两个穿的衣服都很漂亮, 老师都很喜欢, 这样他们听了都很高兴, 也没有再去比谁比谁漂亮了。在他们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 我们老师可将信息反馈给家长, 让家长意识到你们的孩子会开始攀比了, 要给予正确引导。

(2) 幼儿荣誉感攀比的心理分析。幼儿的攀比除了物质攀比外, 还存在荣誉感的攀比。主要表现为:一是其在班级成绩名次的攀比, 总喜欢做第一。二是教师对其喜爱的程度的攀比。有些幼儿过分听老师的话, 拼命要得到老师的喜欢, 甚至有些幼儿会从自己家里送些东西给老师, 讨好自己的老师。三是个人“地位”的攀比。争强好胜, 希望自己是领导者、管理者, 做班级的小班长来指挥别的小朋友, 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案例2:S是我实习班上的班长, 她很要强, 人也很聪明, 我们经常让她做小老师, 也很喜欢说好听的话哄我们开心。一次, 她和萍萍及几个女孩子在钢琴那边玩, 我就凑近点, 想看看她们在干什么。萍萍学钢琴有一年了, 她在那儿弹《一闪一闪亮晶晶》。“你弹的不好听, 我也会弹的, 比你好听。”S在一边说。其他小朋友都

校的学生来说, 有一些人把学习当做是给父母学习, 没有丝毫责任感。所以, 在这项的管理教育中, 可以把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和树立认真学习的态度结合起来,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为自己学, 树立主动学习的思想观念。此外,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 他们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 除了把学校的知识学好以外, 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更多的东西, 不仅包括技能和知识的学习, 同时也是做人态度、做事方法的学习。这需要同学多与他人接触, 学会发现他人的长处, 取长补短。在这个“S”的管理教育中, 可以采取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等来对学生进行引导。

觉得萍萍弹的不错, 就想听听S弹的怎么样, 嚷着让她弹。这时候, S吞吞吐吐说:“我的手弄疼了, 这几天都不能碰钢琴。”其实, 她也知道自己学了才一个星期, 根本还不会弹。她在撒谎。

S一直是班里的第一, 她总希望自己比别人强, 比别人好。也是因为萍萍会弹钢琴, 她最近才缠着妈妈带她去学的, 她的好胜心非常强。这样的问题, 通常我们会告诉家长, 让家长正确引导。孩子要强这一点很好, 但她为了让别人羡慕自己, 开始撒谎了, 这一点就不对了。家长应告诉她, 每个人都不一定是完美的, 总有自己的优势。你要把时间花在练习钢琴上, 而不是告诉别人自己有多么好。

二、攀比心理对幼儿产生的影响

(1) 有利影响。攀比心理是一种不满于现状, 不甘比人家差, 甚至要超越别人的心理意识, 在特定的情况下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若将攀比的内容放在学习上, 加之对象又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幼儿, 则会推动幼儿继续向好的一面发展。所以, 攀比也不完全是件坏事。常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 攀比心理中包含着这种竞争意识。如果引导得当, 有助于激励人们努力、进步。这是攀比心理的正面效应。我们的家庭教育要引导孩子往积极的正面的方面攀比, 如学习、品行、技能等。

(2) 不利影响。不当的攀比, 会给幼儿人际关系造成不良影响。以己之长比同伴之短, 什么事都想胜过别人, 如果大部分幼儿都互相攀比, 就会形成不良的风气, 妨碍幼儿身心健康。不当的攀比, 会引发幼儿不良心理品质。

三、教师应正确引导攀比心理

教师应正确引导孩子的攀比心理, 有意识转化幼儿攀比点, 对幼儿的夸奖应集中在谁遵守纪律、学习认真、讲卫生、懂礼貌等, 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形成积极的“攀比”风尚。幼儿如幼苗, 需要精心培育, 水肥过多, 幼苗疯长。因此, 教师要适当疏导, 如幼儿刚入园, 可买与大家一样的书包。

大多数孩子的攀比心理主要是家长造成的, 这就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 帮助这些孩子积极向上、追求内在精神, 向好的一面发展。学校要多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 教师和家长在“言传”的同时, 更应注重“身教”, 以简朴实用的消费习惯对孩子进行引导, 在潜移默化中转化幼儿消费习惯。

总之, 要加强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联系。广泛利用园内外各种教育资源, 形成幼儿园、社会、家庭合一的教育环境, 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这样, 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江苏省昆山市曹安幼儿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8S”这个企业的管理方法虽然在企业的管理取得了成功, 但是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来, 还是要进行合理嫁接。毕竟, 采用什么的管理方法主要取决管理的对象。而作为学校班级的管理, 管理对象是一群未走向社会, 未成年的孩子, 对他们来说管理中更多的是教育和引导。根据班级中不同的个人, 教育和引导的方法也是有所差别的。所以, 将“8S”管理方法引入到班级管理中, 需要在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基础上, 进行合理改良, 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中学生“网虫”的心理透析与疏导 篇5

3、矛盾心理和网络焦虑症。网络无边无际,瞬息万变,青少年期望着能掌握它、运用它,却又容易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和无能,适应不了困难,在上网青少年中出现焦虑、苦闷和压抑的情绪。

4、失范心理和网络

运动员心理教育与疏导 篇6

妇女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承受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足以造成精神障碍而诱发精神病,或使原有的精神病复发或程度加重[1]

怀孕和分娩是女性重要的生理过程,伴有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变,从而引起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变化,产后是女性精神障碍特别是产后抑郁症的高发阶段,国内调查其发病率3.8%~16.7%[2]。产后精神障碍不仅影响产妇自身的精神健康,同时还将对婴幼儿日后的发育及家庭产生长期不利的影响。

孕期焦虑和产后抑郁产生的原因

怀孕和分娩是孕产妇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会使个体产生重大的应激反应,尤其是初产妇更容易出现复杂的心理症状。妊娠期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显著提高,皮质类激素、甲状腺激素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分娩后这些激素迅速下降,以及分娩的应激状态和分娩疼痛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等负性激素释放过多,使机体内分泌出現紊乱,是产后精神障碍产生的生物学基础。

另外,造成抑郁或焦虑的原因始于对妊娠的认识缺陷、对分娩过程的恐惧,或是对胎儿安全过分担忧。

孕期焦虑和产后抑郁的表现及危害

孕期焦虑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如容易哭、发脾气等。临床研究发现,孕妇情绪波动对胎儿会有很大的影响,孕妇在怀孕4~10周情绪过度不安,可能导致胎儿口唇畸变、出现颚裂性兔唇。孕妇精神状态的突然变化,如惊吓、恐惧、忧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过度紧张,能使大脑皮层与内脏之间的平衡关系失调,引起循环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胎盘早期剥离,甚至造成胎儿死亡。

产后精神病是一种以产妇产后孤僻、爱哭、妄想、失眠或嗜睡、注意力难以集中、疲乏及食欲不振、悲观厌世等为特征的精神障碍疾病,以抑郁最常见。产后抑郁不仅可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可对婴幼儿的情感、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3]

产后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充满压力的母性适应期,甚至是危机期,是妇女发生精神紊乱的最大风险阶段。研究表明,产后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还涉及产妇的健康状况和情绪控制能力、性格、夫妻关系、经济状况、家庭社会支持、医护人员的态度、产前教育、分娩后的角色转换等因素[4]。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其核心是心理退缩、消极应对以及对帮助和支持需要的增加[5]。心理退缩是产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心理机制,适时有效的心理指导能提高孕妇对心理应激的应付技巧和心理需求能力,使孕妇处于最佳的身心状态。

针对心理问题精心策划疏导方式

针对不同程度焦虑症状的孕妇实行专业性心理疏导。通过治疗可以使患者获得宣泄途径,增强信心,提高患者的家庭及社会支持度,使患者产生应付自身问题的内在动力。实践表明,个性化的、积极有效的综合干预、心理疏导能明显提高产妇的心理状态。

加强学习,提高咨询者和健康教育人员素质

孕期心理咨询或孕期宣教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知识含量丰富、综合性的开创性事业。教育者必须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认真学习健康教育技能,特别是人际传播技巧中的沟通技巧,及时解除孕妇在孕期中产生的恐惧,焦虑等各种不良心态。

系统、科学地采用干预措施来增强孕产妇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应对水平,对于提高产前保健服务质量,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从而真正提高妇女健康水平,保证婴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熊庆,吴康敏.妇女保健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0.

2 崔才三,隋京美.产后抑郁症病因、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4522.

3 陈虹,郑修霞.初产妇社会支持与产后抑郁关系的探讨[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1,10(36):731.

4 张红梅,徐英,吴爱勤.产后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多元回归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7,19(10):492.

5 王琴,何国平.孕妇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06,13(11):74.

立即整合城乡医保非务实之举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中国医改政策建议》系列报告提出,立即整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医疗救助)并不是务实的做法。第一步,应逐渐缩小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付额和报销水平之间的差距。

报告指出,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覆盖的不同群体之间,成本和受益存在很大差距。由于不同群体之间巨大的收入差异,这种现象难以完全矫正。短期之内,政府应着眼于增加对新农合的补贴力度,以保证最贫困地区的人们可以获得基本服务包。

中学弱势学生的心理干预与疏导 篇7

一、班级中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

1. 家庭因素

家庭是我们生活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 可是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 父母忙于工作, 对子女的照顾、关爱、沟通就明显减少, 导致学生与父母的距离拉远, 容易产生隔阂;而家长对子女粗暴的教育方式, 不从青春期子女的心理特点入手进行教育, 对子女的过度肯定或否定, 或家庭环境不和谐, 都容易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下降, 性格孤僻内向, 情感缺失, 与父母关系紧张, 对家产生厌烦感, 成为家庭因素导致下的弱势学生。

另外,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别而导致子女不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 家长又不及时地疏导, 导致子女在学校攀比心理、品牌消费盛行。在此背景下, 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自然成为同学追捧羡慕的对象, 他们出手大方阔绰, 炫耀自己的家庭和父母, 进而产生自负心理, 骄傲自满;而家庭条件较差、经济困难的学生, 在学生交往中处于被动状态, 认为什么都不如别人, 逐渐出现自卑情绪, 进而影响自己的学习生活状态。在这些问题的困扰下, 这类学生心理脆弱, 经受不了一些挫折和打击, 也成为了家庭因素导致下的弱势群体。

2. 社会因素

中学生是一个思想比较单纯、社会经验缺乏、辨识能力差、自制力差、容易受到社会诱惑和侵害的群体。如果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和情感沟通, 不注意引导, 很容易导致孩子受到社会上不良信息的诱惑和侵害, 特别是在某个方面已经出现劣势或问题的学生更容易受到侵害。比如单亲家庭子女、问题家庭子女、情感缺失学生、成绩落后学生、迷恋网游学生等, 在家得不到父母很好的关爱, 在学校受到同学的冷落或老师的隐性歧视, 就会到社会上去寻找精神慰藉, 而他们的首选是网络游戏、网络交友和社会交友, 以此来安慰自己空虚无助的心理, 认为这样才能找回真正的自我, 是自己长大、成熟、摆脱父母束缚的标志。在这种心理影响下, 这部分学生表现为不合群、心理孤独而敏感、经受不起重大打击, 具有较为明显的好斗和报复心理, 人际交往能力差, 和学习相对好的学生以及老师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敌对情绪, 使他们成为了班级中受社会因素影响的弱势学生。

3. 学校因素

教育上的德智失衡和学校课程教学中的弊端, 使每个班级都有部分问题学生和学困生, 他们在班级中得不到同学的认可、老师的赏识, 就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定位, 要么自暴自弃, 要么就极力在班级、校园中去“表现”、吸引别人目光, 渴望老师关注。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就成了表现差、学习差、纪律差的“三差生”。一旦成了“差生”, 其周围就存在了许多声音——教师批评, 家长斥责, 别人讽刺挖苦。而学校又没有对这类学生进行专门的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干预, 使这类学生就逐渐地适应、习惯这种环境, 成为了班级中受学校因素影响的弱势学生。

二、班级中弱势学生心理干预与疏导的方法

1. 班主任和学校心理咨询室联合干预

班主任和学校心理咨询室通过对班级中弱势学生的人文关怀促进思想转化、情感感化, 让其正确进行人格定位, 树立学习信心。

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成人是老师, 而学生最关心的就是班主任对他的评价和看法。所以, 班主任的许多做法对班级中的弱势学生的转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也就给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掌握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中学生青春期生理特点, 给予其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人文关怀, 特别是课堂的认可关怀, 让弱势学生能把班主任当作知心交心的朋友、可以讨论青春期话题的朋友。这样不光可以给这部分学生以正确的成长指导和思想转化, 更有利于对他们的情感感化。

同时, 也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德育课堂以及心理咨询室, 给弱势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引导, 帮助其疏导心理, 看到自身的价值, 肯定自己, 正视自己, 认识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促进情感感化, 进行正确的人格定位, 树立学习信心, 找到差距, 努力奋起, 进而成为构成和谐班级中的新鲜血液。

2. 学校与家庭配合进行干预

要完善家庭教育, 使之配合学校教育营造和谐的家庭、学校生活环境, 体现其存在价值, 矫正学生心理偏差, 进而形成健全人格。

在家庭教育中, 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注和期望, 认识到家是自己最温馨的港湾。同时也多关心、体贴、感化孩子, 多与孩子沟通谈心, 给孩子以平等的尊重, 给孩子在生活中以适当的引导和情感培养, 培养其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的情感情操, 让家庭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 配合学校教育, 营造和谐的家庭、学校生活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存在的价值, 当孩子在家中受到委屈和情感缺失时能在学校得到一定疏导, 当孩子在学校受到委屈和教育缺失时能在家中得到疏导, 以此来矫正其心理偏差, 健全其人格。

3. 师生联合行动进行干预

通过师生的联合行动, 整合家庭、社会、学校资源, 帮助弱势学生树立自信, 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现班级和谐。

运动员心理教育与疏导 篇8

由于职位的不同, 收入分配的不同, 各自能力的不同, 在企业员工的心理上会产生一种不平衡感, 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严重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 企业要注重做好员工的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工作。

一、注重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 架起和谐心桥

1. 深入员工群众, 提供心理健康援助

企业员工由于社会阅历不同, 文化水平各异, 加之思想基础不尽相同, 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因此而呈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企业管理者要对于员工有所了解, 就要深入其中与员工建立起密切的沟通。

一是开展员工家访活动, 对员工登门拜访、进行慰问、带去祝福、解决困难。对于员工的生活状态尤其要体察入微。员工的病假、事假, 婚丧嫁娶, 各种意外事故等等, 企业领导都要将企业的关怀落到实处。针对于员工的缺席或者出现有不稳定的情绪, 企业领导要进行访问, 加大沟通力度。二是开展面对面谈心活动。对于管理者的关心, 员工往往会心有芥蒂, 不愿意与领导干部交心, 更不会主动交流, 因此而出现无法承受的情绪化反应。如果管理者能够定期与员工互动, 经常聊聊工作和家常, 与群众零距离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就会增进干部和员工的了解和信任, 解决群众的疑虑, 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2. 转变引导方式, 打开员工心扉

在新的环境条件下, 企业员工的意识形态、思维观念以及行为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方式会给以强制性的压迫感, 不但无法建立相互之间的沟通, 而且还很难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需要将沟通建立在对于员工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做到因人制宜、分类指导、才能增强说服力, 令员工心悦诚服。可以建立说服教育的载体, 诸如生产经营活动、文化娱乐活动等等, 在共处的过程, 就可以借题发挥, 将思想教育内容灌输给员工。

3. 丰富业余生活, 促进身心健康

针对员工承受的工作压力、家庭压力大的问题, 基层支部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法定节假日组织观看电影、外出踏青、迎新春趣味抽奖及聚餐、茶话会、歌舞晚会、绘画写作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只有员工树立了积极健康的心态, 提升了情绪控制能力和抗压能力, 成长了心灵, 提高幸福指数。

二、注重员工的实际感受和需求, 真诚打开心扉

1. 搭建服务平台, 帮助员工成长

当今时代, 各种新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得以广泛应用, 推进企业不断进步的同时, 员工也要提高自侦的技术能力, 以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基于此, 企业领导者要注重定期的员工培训工作, 制定长期的职工培训计划, 并根据技术种类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此外, 还要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尖技术能手。大范围、多层次的技术技能教育培训活动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并满足企业员工的成长需要, 以促进员工自我培养, 自我实现价值, 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2. 开放用人观念, 因人制宜管理

知人善任, 做到能者上, 庸者下。企业是由来自不同地方的员工组成的, 这些员工文化观念不同、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年龄不同、成长年代不同、阅历不同, 形成了员工个体之间的生活方式、道德标准、美学趣味、价值追求、时空观念等差异化。因此, 要正确看待这些差异、真正的尊重这种不同, 合理的运用和发挥员工个体的特长和优势。“因人而异”的对号入座, 安排员工喜欢的、适合的工作分工, 营造一种“包容多样、尊重差异、反求诸己、和谐共事”的工作氛围, 就能激发出员工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充分开挖员工个体的内在潜力、价值和巨大能量。

三、注重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组织机制建设, 提高员工幸福指数

1. 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企业应在岗位竞聘、提拔、学习深造等关系员工核心利益的事宜上建立公平公正的机制, 充分发扬民主, 通过职代会、组织生活会、献计献策活动等途径积极引导员工参与企业的发展, 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

2. 建立心理咨询机制

为了能够在企业内部培养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心理咨询队伍, 可以在各基层支部开展心理咨询职业资格培训, 并形成培训机制, 将心理问题联系、问题的处理、解决员工的心理问题以及员工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等等纳入其中。企业要定期地对于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如果发现员工心理健康问题, 就要及时汇报, 深入分析, 并制定出解决方案。

3. 建立困难职工帮扶机制

运动员心理教育与疏导 篇9

一、寄宿制高中学生不良心理的表现

高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急剧发展的青春期前后, 他 (她) 们在心理上正处于脱离父母的时期,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渥斯形象地把它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由于他 (她) 们的社会阅历浅, 对人、事、社会环境认识不清, 很容易被一些假象迷惑。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异常活跃的今天,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升学的压力, 离异家庭的增多, 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 不健康网络、影视、书刊的诱惑等, 使原本单纯、缺乏美丑分辨力的中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寄宿制高中学生的不良心理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新的学习环境不适应。例如面对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老师和同学而产生的茫然、畏惧、抑郁、紧张、烦闷等心理。

2.对教学内容的不适应。由于课程内容的增加, 难度、深度的加大, 特别是高考的压力过大, 而产生的厌倦、畏难、焦虑、自卑或狂妄心理。

3.对和同学、老师、家长关系处理不好而产生的孤僻、嫉妒、多疑、怯懦心理。

4.对青春期的不解而产生的困惑、敏感、早恋心理等。

5.和父母产生隔阂。寄宿制班的学生一周有五、六天不能和家长见面, 而到了周末又由于家长要上班 (或干活) 也不能和自己的孩子很好地沟通。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之间几乎没有交流的时间, 导致许多学生和自己的父母之间的共同语言日渐减少, 甚至有的学生在家中和自己的父母基本不说话。

6.攀比心理严重。寄宿制班的学生长时间呆在学校里, 有些家长出于方便考虑, 给了学生足够甚至更多的零用钱, 绝大多数家长都为孩子配备了手机等通讯工具, 这就势必会引起同学间的羡慕和攀比, 有些学生还向家长提一些无理要求。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第一中学是一所市级重点中学, 有五十几个教学班, 三千多名学生。在寄宿制高中生中, 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高三学生次之, 高二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多。究其原因, 学生升入高中后, 第一学年他们对新的环境和学习生活有新鲜感、陌生感, 能自觉遵守纪律;进入高中二年级后, 学生的心理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化。由于学习要求提高, 少数同学心理压力加大, 自我调节能力差, 在竞争中失败, 遭受困难与挫折之后, 容易消沉, 出现紧张﹑焦虑﹑自卑等不健康心理;升入高三后, 学业负担加重, 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压力, 也存在不少心理问题。

对这些不良的心理现象, 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 因为它将会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的学生会因此思想消极颓废, 萎靡不振, 厌学, 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 有的甚至出现精神异常现象, 或离校出走, 或厌世轻生。教师发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 要因势利导, 立即进行补救性和矫治性心理咨询、疏导和诊治, 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 重建自我, 恢复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寄宿制高中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分析

1.自身原因。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从少年走向成人的过渡期, 是一个人思想品质、人生观、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人格等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即将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 摆脱对成人的依赖, 成为独立的个体, 是心理“断乳”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 他们内心精神生活充满矛盾冲突, 处在一种非常不稳定、不平稳的状态中, 有着名目繁多的心理矛盾。如渴望独立与仍旧依赖的矛盾;成熟与幼稚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自卑与自傲的矛盾;自觉与盲动的矛盾;性成熟与性心理的矛盾;心理闭锁与渴望被理解的矛盾, 等等。诸多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 若处理不当, 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原因。 (1) 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 心灵受到扭曲和摧残。多数学生家长本身就缺乏心理素质教育的常识, 更谈不上对子女进行正确的科学教育。有些家长或者对其子女骄纵、溺爱、袒护;或者放任自流, 任其自由发展;或者简单粗暴, 实行棍棒教育。 (2) 娇生惯养下的“温室花朵”, 经不起挫折的考验。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许多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 对子女有求必应, 百依百顺, 吃好穿好玩好, 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理脆弱、逃避困难、怕苦怕累、经不起挫折打击是他们的通病, 严重者遇事不顺就会产生心理崩溃、行为偏激的恶果。 (3) 缺少家庭温暖。有些家庭因父母离异、双亲外出务工、生活贫困等原因, 孩子缺少家庭温暖、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亲情的浇灌, 特别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帮助, 遇到挫折时得不到鼓励, 就逐渐产生了孤僻、不合群、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 (4) 家长的期望过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 强迫子女去完成他们提出的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期望和目标, 迫使他们过早地告别了“孩提时代”的无忧无虑生活, 背上了无形的“精神枷锁”, 严重地摧残了孩子们的心灵。重压之下, 压抑、嫉妒、自私、任性、独来独往, 逐渐成了他们的性格特征。

3.学校原因。 (1) 由于学习任务重、各种检测考试、评比排名, 学生感觉压力大, 使部分学生产生了自卑、恐惧、焦虑、厌学等不良心理。 (2) 现在, 全国上下虽然在高喊“素质教育”, 实施“新课改”, 但各级组织乃至全社会, 评价一所高中的标准仍然是高考升学率。例如某所县城高中, 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高考指标任务, 学校把指标任务层层分解, 先是与年级签订目标责任书, 把任务分解到年级, 然后年级再分解到每位科任教师, 科任教师再细分解到每个学生。于是, 层层加压, 背书、做题、强化训练、检测考试……无边无际的题海, 没完没了的考试, 胆战心惊的排名, 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持久的“高压”政策, 使部分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 心理恐慌, 信心不足, 视课堂为牢狱, 视学习为苦差事。久而久之, 学生都变得性情冷漠、动作机械、思想消极, 厌学、孤独、焦虑、嫉妒等不良心理就像野草一样滋生、蔓延。 (3) 有时由于部分老师工作繁忙, 只顾迎考复习的进度和任务, 而没能及时与个别学生交流谈心以帮助他们克服种种心理障碍, 致使他们不健康的心理越来越严重。

4.社会原因。 (1) 当前, 我国社会正外于转型期, 即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 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转变。在转型期中, 由于存在着许多制度上的漏洞, 许多新的游戏规则没有建立和完善, 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不断出现, 在潜移默化中对缺乏分辨能力的学生起着腐蚀的作用。 (2) 部分大众传媒出于商业营利目的, 置孩子教育于不顾, 宣扬金钱名利, 竞争欺诈, 凶杀色情等内容, 这对自觉抵制力较差, 自我意识尚未形成的青少年来说, 长时间熏洗, 必然造成学生的畸形心理。 (3) 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后, 学生用手机上网成为一大特色。上网对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 人际情感淡漠, 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青少年系列感情纠葛, 导致各种情感问题;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 会诱发青少年的双重人格障碍;网络操纵时间失控, 还会使青少年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 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此外, 网络还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 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 严重的还会造成网络犯罪等, 所以, 认识、研究这些负面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三、寄宿制高中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与疏导

1.学习方面。 (1) 学习动机不强。如考试焦虑、逃课、厌学等。主要要通过心理疏导, 帮助学生解决愿不愿意学的问题。心理疏导的方式可采用教师讲述名人事迹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学生角色扮演与自我测验相结合等。通过这些方式, 让学生明白:要保持适当、较强的成就动机, 必须有抱负, 抱负水平必须比自己的现有水平要高一些, 这样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 取得成功感。 (2) 不良的学习习惯。如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或稳定性差, 作业马虎粗心, 不踏实学习, 缺乏条理等。主要是通过心理疏导, 帮助学生解决能不能坚持学的问题。心理疏导的方式可采用剧情表演与分析、自我测查、团体活动等。通过这些方式, 让学生认识、反省、改进自己不良的学习习惯, 制定出改进学习习惯的具体措施和计划并长期坚持训练, 最终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学习方法不当。如学习无计划、不会科学利用时间、不求甚解, 死记硬背、抓不住重点和难点等。主要是通过疏导, 给学生系统地传授一些必要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帮助学生解决不会学的问题。心理疏导的方式可采用心理评估 (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目前的学习方法, 然后学生和老师共同讨论打分评判) 、讲授法 (老师具体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讨论法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讨论如何提高学习效果) 等。通过这些方式, 让学生了解自己所使用的学习方法及其主要特点, 掌握有效的预习、听课和复习方法, 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进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4) 升学与考试压力过大。主要表现是过度焦虑紧张导致学习失败, 如考前忧心忡忡、恐惧不安, 考场上呼吸急促、神情慌乱、思维混乱等。心理调整的方法主要有:调整认知, 自我减压, 不要被凭空想象的后果吓倒;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坚信自己定能成功;肌肉放松法 (紧缩肌肉、深呼吸、释放思想) , 通过肌肉放松达到精神放松。

2.人际交往方面。 (1) 师生关系问题。师生关系由于社会角色的规定, 一开始就体现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明显的不平等关系。由于一些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 特别是居高临下、动辄训斥的做法, 使学生极易产生对抗心理;有些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也给学生造成了心理压抑, 出现攻击行为等问题。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 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 甚至横加指责, 学生则会更加失望, 导致师生关系进一步恶化。所以, 要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关键, 教师首先要积极主动, 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以平等的充满爱心的姿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以消除学生的防卫戒备心理, 使学生能主动亲近老师, 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最终才能克服目前师生之间普遍存在的情感障碍。 (2) 同学关系问题。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 甚至关系紧张, 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 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 却又不知该怎样去做。教师可利用心理辅导课、班会课、校园服务、聚会、夏令营、书信联谊等活动, 帮助学生学习人际沟通的基本技巧:与人交谈、学会倾听、运用非语言沟通等技巧。通过这些活动, 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理解人际交往应遵循的规范、礼仪和常识, 形成正确的交往互动和态度, 增强交往信心, 进而促进相互了解, 融洽同学关系。 (3) 学生与父母的关系问题。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都一样,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民主、和睦、良好的家庭能给子女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 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 易造成子女孤僻、专横的性格。家庭的不幸、伤痕, 往往会给子女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老师要教育学生学会设身处地理解父母的爱意, 体察父母的爱心, 学会体贴父母、尊重父母、为父母分忧, 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长大懂事了。

3.青春期性心理方面。青春期的年龄界限一般为11、12岁~17、18 岁, 正是初高中阶段, 这是一个性机能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过渡时期, 被许多心理学家称为“疾风暴雨期”“事故多发期”“心理断乳期”。从这些称呼中就足以看出, 青春期是一个不平常的时期, 它伴随着身体的迅速增长和心理的急剧变化, 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1) 情绪化心理严重。由于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 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情绪不稳定, 情感既丰富又脆弱。遇到一些刺激就表现为爱哭、爱笑、且喜怒无常;易急躁、易冲动, 自我失控;过度焦虑紧张、自私、狭隘;意志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 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等。 (2) 青春期闭锁心理。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其主要表现是关闭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 有意疏远老师、同学 (包括异性) 、家人, 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 孤独、苦闷、抑郁、独往独来。 (3) 出现早恋。这是从青年初期中后阶段开始的, 相当于高中二、三年级阶段。在此阶段, 男女生的异性意识发展相对成熟, 他们开始按照各自心目中的偶像寻找“意中人”, 并喜欢与之单独相处, 带有“离群”色彩的心理倾向。这就是时下最为普遍、最为麻烦的“早恋”问题。由于他 (她) 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谈情说爱”中, 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整天神思恍惚、昏昏欲睡、萎靡不振, 甚至出现逃课、旷课、出走等现象。对这些性心理问题, 主要是通过开展青春期性教育 (包括普及有关性知识) , 消除他们的性无知和性神秘感, 培养学生正确的性观念。也可通过班主任、心理课教师, 建立心理咨询站, 设立学生信箱, 教学生自我诊疗。把反映的突出问题集中起来, 采用各种方式, 引导学生对“早恋”现象进行讨论、辩论、分析, 使他们认识到“早恋”存在的危害与异性间正常交往的重要性, 珍惜人生最宝贵的高中时期, 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4.网络方面。高中生过度沉溺于网络浏览或热衷于通过网络建立人际关系, 成瘾者会产生消极后果中的一种“网络成瘾综合症”。这种异常属于网络心理障碍。上网成瘾对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发展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 如:睡眠、休息时间减少、视力下降;心理有依赖感 (一旦离开网络就会出现急躁、压抑和敏感的情绪状态) ;人际关系的畏缩化 (对现实逃避的心理导致团体意识淡漠, 组织观念弱化, 拒绝与他人交往) ;学习成绩下降等。对上网成瘾的学生, 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 甚至心理治疗。 (1) 心理疏导方面, 通过谈话引导, 让学生明白:网络交流只是一种现实生活的补充, 若过度依赖易出现心理障碍;网络不能代替现实生活, 现实生活的成就感必须在现实生活中获得, 现实生活中的挫折也必须在现实中解决, 要做网络的主人, 不做网络的奴隶。 (2) 限制学生的上网时间, 增强自我约束力。制定一些管理制度, 适度处罚。 (3) 运用自我控制法, 进行自我强化。 (4) 学校要开展一些适合青少年的户外文体活动, 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现实人际交往中来, 减少他们沉溺于游戏和网络的时间。 (5) 加大对学校周围网吧的整治力度, 关闭一些不健康的营利性网吧。

运动员心理教育与疏导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自我院手术室2009年1月—3月收治的150例无痛人流手术患者,年龄20岁~40岁,停经45 d~70 d,其中经产妇97例,初产妇53例。文化程度:大学32例,高中47例,初中56例,小学9例,文盲6例;职业:干部68例,教师17例,工人32例,农民5例,其他28例。患者均无手术及麻醉禁忌证。

1.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取术前、术后心理干预,开始之前测量焦虑值,作为干预前焦虑。干预内容包括:术前不同的心理状态对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无痛人流的相关知识;无痛人流的简单步骤;麻醉的原理、步骤、用药及其他安全性、舒适性问题;营造人性化环境,术后可能会产生的痛苦和不适;术后保健指导。干预内容深入浅出、实事求是,使用鼓励性语言,避免使用容易使患者产生恶性刺激的图片和照片。每例患者心理干预时间约为15 min.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于术前1 h、术后1 h采用HAMA 14项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见表1.

1.3 HAMA评分标准

>29分为严重焦虑,21分~为明显焦虑,14分~为焦虑,7分~为可能焦虑,<7分为无焦虑[1]。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手术前后HAMA评定结果比较见表1.

注:2组术前比较,Uc=0.076,P>0.05;2组术后比较:Uc=9.635,P<0.05.

3 讨论

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心理问题主要有焦虑、恐惧等,其原因是患者术前对无痛人流手术不甚了解,往往估计过于严重,担心术中麻醉效果不好,术中大出血,疼痛,术后出现并发症或是导致术后不孕;且人流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常导致患者产生以焦虑为代表的心理应激反应,当反应过于剧烈时会影响手术、麻醉的顺利及术后身体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术后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心理疏导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因此,护士应在人流术前、术后根据患者的职业、生活方式、文化程度、心理问题耐心细致地进行心理疏导。在开始接待患者到手术结束、患者离开的整个过程,护理人员始终热情对待患者,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使患者感到被接纳理解,手术过程中要尊重患者,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减少患者焦虑、恐惧、孤独心理,保持平稳心态积极配合手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4 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心理干预方法在缓解术前、术后焦虑等方面优于一般护理常规,提示护理人员应全面、适度地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落到实处。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方法对无痛人流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焦虑的影响。方法 150例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检测其术前、术后焦虑值。结果 试验组术前、术后焦虑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研究采用心理干预的方法在缓解术前、术后焦虑方面效果优于不进行心理干预。

关键词:心理问题,心理疏导,无痛人流术,焦虑值

参考文献

运动员心理教育与疏导 篇11

一、用爱心和宽容去疏导新生不适应的心理

1先让自己适应学生,后让学生适应自己。新生入学后,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同学,心理会有些不适应的,这往往是影响学生进入角色的一个因素。面对这个问题,老师要平易近人的主动接近学生,主动了解学生,主动适应学生;要开展合适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了解与融合。当自己在新生中有了威望,有了亲合力之后,再让学生适应自己。

2先做学生的朋友,后做学生的老师。新老师、新教材、新环境,新生在数学学习上自然会有很多新的困惑,知道新生学习的困惑,科学解决学生的困惑,这才能打开初中学习的新局面,才能完成小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因此,先做学生的朋友,拉近与新生的感情距离,让学生无顾忌的和老师说出学习困惑和要求,这是我们完成衔接的一块敲门砖。

3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新生的数学课堂一定要有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课,要衔接小学的知识点去开始学习,要注重趣味性,要放慢速度。我们要利用好第一章的导图、导入语和与数学交朋友这些内容,培养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深入挖掘教材的编写体系和意图,完成中小学数学几个节点的衔接 1从“自然数与分数”到“负数”、“有理数”、“无理数”的衔接,理解各个数的意义。

小学数学只学习了自然数和分数的知识。升入初中后,遇到了“负数”、“有理数”、“无理数”,接着就是绝对值、相反数、数轴等一些问题,这些都是初中代数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从直观到抽象深入理解各个数表示的意义,多做习题,不要把这些看成简单问题。

2从“数”到“式”的衔接,理解它们之间内在联系。

小学数学主要学习具体的数以及具体的数之间的运算,到了初一就接触用字母表示数,出现了代数概念,接下来又出现“代数式”。数,代数,代数式,他们都是有內在联系的。初一数学老师在过渡期要找出“数”与“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别,在知识间架起衔接的桥梁,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从“算术法”到“方程”的衔接,树立数学思想。小学的应用题大多都用算术法来解题,所谓“算术法”因为计算简便,成了小学生解题的首选,即使小学学习了方程后,学生也不习惯用方程解题。初一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凡是应用题第一反应就是要设未知数列方程,这种列方程解题的思想是先进的逻辑性很强的数学思想

三、遵循新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做好以下几方面数学思想与逻辑思维的引导

1由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引导。小学生习惯于机械记忆,这也是由儿童的认知规律决定的。就象最初教孩子叫爸爸、妈妈,就是让孩子机械记忆,重复记忆。因为幼儿还不具备理解爸妈含义的能力。

初中数学则不然了,绝大多数知识都需要理解它的含义,需要理解它的推导过程,这就要求初中数学老师对学生由记忆型向理解型引导,形成理解性记忆。我的做法是:(1)学生回答问题时,让学生说出他的思维和推导过程。(2)多对学生提出理解性问题、开放性问题。(3)多让学生动手实践,实践的过程是最好的理解过程。

2由直观性向抽象性引导。学生在小学数学中接触的都是较为直观、简单的基础知识,初一数学内容则比小学抽象化,符号化。面对这个飞跃,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教学要求和教材的编写都重视了直观到抽象的衔接问题.初一“有理数”知识中,引进了代数式的概念,进而研究有理式的运算,这种由数到式,就是从特殊的数到一般的抽象的含字母的代数式的过渡,是数学上的一个大的转折点,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飞跃,这些地方不是教给学生数学概念问题,而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问题。

3由被动型向主动型引导。小学生习惯于老师讲,习惯于等老师告诉问题的答案。进入初中后,要改变这种被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胆质疑,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我用综合素质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1)评价学生课堂的思考状态、发言状态、讨论问题的参与状态,培养学生我要学;(2)评价学生自己对作业和单元测试的选择和完成情况,培养学生我能学;(3)评价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我会学;(4)评价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反思,培养学生我善学;(5)评价学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的心理意志,培养学生我坚持学。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分析与疏导 篇12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特点分析

贫困生是高校的特殊群体, 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他们的人格塑造和健康成长。家庭经济拮据使部分贫困生在思想和心理上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压力, 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敏感, 自尊心强。

不可否认, 刚钢成年, 尚未在社会熔炉中锻造的贫困生, 不可避免地会接受社会不良习俗的熏陶。他们内心深处也渴望过上舒适、衣食无忧的生活, 惧怕别人在其面前谈论金钱、漂亮衣物、美食, 他们害怕别人怜悯、同情的目光, 家庭变故、人际关系变化让他们产生沉重的自卑感, 因此心理更加敏感脆弱, 自尊心强, 容易受伤。

2. 孤僻自卑, 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有些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 性格变得敏感多疑, 感到自己不被别人接纳, 又怕和别人交往时被人瞧不起, 于是自我封闭;还有一些贫困学生认为, 别人已经知道了他们在经济上的劣势, 就绝不能再把心理上的劣势暴露出来, 于是他们便极力地隐藏起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愿与人交往, 变得越来越孤僻, 结果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3. 过度依赖别人。

一些贫困生在面对贫困带来的挫折时, 在贫困带来的困难面前, 缺乏战胜贫困的勇气和毅力, 表现出软弱无能与自怜自艾, 把解决贫困问题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社会, 一味地指望政府、社会和学校资助他们, 将各类助学金据为己有, 认为:因为我贫困, 所以得到国家、政府、学校、老师及社会各界的帮助是天经地义的事, 将实现美好愿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 便形成了依赖品质和依赖心理。

4. 压力加大引起焦虑现象。

贫困生来自贫困家庭, 这种贫困家庭的特点会给他们带来过多的压力。经济压力是首要的。由于家庭经济拮据, 无法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生活费用, 因此大多数贫困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经济因素。其次是学习压力。由于贫困, 多数贫困生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支付各种生活开销。因此, 他们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勤工助学或社会兼职, 这就使他们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减少, 学习成绩受到影响, 导致学习压力增大。最后是就业压力, 贫困生在就业时由于缺少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的支持, 就业压力明显大于普通学生。背负众多的压力, 许多贫困生会感到精神紧张、焦虑、烦躁, 久而久之, 就会引发心理疾病。

5. 攻击别人。

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给高校的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敲响了警钟, 这是典型的由于贫困导致自卑、抑郁、防御直至攻击的案例。内向腼腆的马加爵杀人, 令许多了解他的老师、同学瞠目结舌, 也让我们对类似的贫困生内心脆弱、敏感及反应过度有了新的了解。一部分贫困生在自卑与自尊交织, 依赖与自立自强的矛盾中变得消极、冷漠、厌世, 像一只刺猬, 随时准备应付外界那些他们以自己的标准界定的伤害。性情怪僻、情绪波动、语言尖刻、行为偏激, 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状态, 可能造成对他人的伤害。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疏导

1. 教育贫困生正确面对人生。

具有自卑心理的人总是过多地看重自己的不利、消极的方面, 而看不到有利、积极的一面, 缺乏客观地、全面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信心。通过对贫困生自立自强的教育, 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远大理想, 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树立乐观向上、积极处世的人生态度, 鼓励他们不断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在心理疏导中, 要引导贫困生正确地对待贫困, 使他们有清醒的认识, 贫困是人生的一种磨难, 是暂时的, 要有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 自立、自强地面对生活, 这才是人生成功的基础。积极的心态来自对贫困、对生活的正确认识, 只有直面困难和挫折, 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和前途。

2. 通过团体辅导, 帮助贫困大学生学习基本的交往技能,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的形式, 其最大的优势是参加者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互交流, 彼此启发, 支持鼓励, 使成员了解自己的心理行为反应和他人的心理行为反应, 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促进人格成长。许多研究都表明, 贫困生较突出地存在着人际关系敏感、人际交往技能缺乏、人际交往恐惧等心理问题。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 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活动环境, 营造一种信任的、支持的、有同感的团体气氛, 采取示范、模仿、训练等方法, 每个团体成员都可以以他人为镜, 学习他人的积极品质, 在接受其他成员的协助的同时给予其他成员协助, 以此宣泄内心郁积的不良情绪, 获得周围成员的支持与认同, 学习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 体会交往中不同角色的心理感受, 学会心理换位, 在与其他成员的互动中体验到自身行为变化引起的结果, 迅速得到反馈信息, 从而获得正确的为人处世经验。

3. 完善贫困生救助体制, 实行全方位救助。

从实际需要出发, 采取有效措施, 不断完善资助体系, 从物质上解决贫困生的基本生活问题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高校要加强“奖、贷、助、补、减、免、缓”等助困制度和措施, 在竞争机制的框架下进一步扩大对贫困生的奖学金覆盖面;探索设立专门用于奖励优秀贫困生的奖金, 使其通过勤奋学习获取除国家、省政府资助外较高额度的奖学金。动员社会各界力量, 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另外, 可向社会募集专项基金, 用于救助贫困大学生。

4. 鼓励贫困生参加有益的活动。

高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为贫困大学生增进交往、接触社会、锻炼各种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贫困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文化活动, 获得能力、肯定与归属感, 会减少对贫困状况的过度关注。组织贫困大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 转移他们的消极情绪, 减缓紧张心理, 从而降低焦虑水平, 保持心理健康。可以在学校心理咨询教育机构的帮助下, 成立贫困生互助团体。由于有共同的生活环境、遭遇, 他们将更愿意组合在一起, 在相互尊重、真诚接纳的气氛中, 自由交谈, 分享经验, 互相扶持, 从而达到改变思维、尝试新的行为模式的目的, 让大学生活得更充实并有所作为。

总之, 高校贫困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 涉及国家对教育的投入, 社会的支持, 家庭承担的责任, 以及大学生本身付出的努力等多方面的因素。这就要求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都深入了解贫困生的心理, 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们在高校的环境中成长, 使每一位贫困生都顺利完成学业, 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

摘要: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一个特殊群体, 具有独有的心理特征。作者通过对其心理的了解,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心理扶持, 对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分析,疏导

参考文献

[1]李华平.试论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1, 15, (3) :121-123.

[2]胡华北, 孙晓峰.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李辉.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青年探索, 2003, (4) , 52-54.

[4]陈小普.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困扰及化解,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4, 7, (8) , 82-84.

上一篇:阻碍经济下一篇:筑坝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