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健康

2024-12-28

运动与健康(精选12篇)

运动与健康 篇1

运动与健康的名言警句,运动与健康名言大全

运动与健康的名言警句精选【1】

1)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

2) 树老怕空,人老怕松。戒空戒松,从严从终。

3) 天怕乌云地怕荒,人怕疾病草怕霜。心灵的疾病,比肌体的.疾病更危险。

4)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

5) 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

6) 顺其自然,量力而行。善待自己,无愧于心。随遇而安,自成天趣。信马由缰,快乐安康。

7) 人生有缘才相聚,何必与人过不去。人逢花甲叹时短,我命在我不在天。

8) 人无泰然之习性,必无健康之身体。

9) 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身处盛世盼岁长,往事茫茫如烟雨。勤于纸上寻欢乐,珍惜今天保身体。多在人间看春光,又是桃红满地绿。

10) 心胸狭隘、鼠肚鸡肠、斤斤计较、命不久长。宽宏大度、心旷神怡、处事大方、长寿健康。

11) 难能之理宜停,难处之人宜厚,难为之事宜缓,难成之功宜智,

12)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忍饥者长寿,耐寒者体剑

13) 生活像镜子,能照人影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常哭病来了,常笑病没了。

14) 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

15) 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

运动与健康的名言警句集锦【2】

1) 重视健康,淡泊钱财,死不带去,生不带来。

2) 忘掉过去,珍惜现在,享受今天

3) 心胸开阔,心地善良,处事泰然,性格开朗。爱劳动,不懒惰,爱活动,不闲着。

4) 治病先治人,治人先治心。心理不好,病治不好。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不生百病,不用药方。

5)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无气不生病,无毒不生疮。

6) 心理平衡,生理平衡,预防疾病,身体安静。

7) 心理健康是智慧的源泉;身体健康是幸福的保障。

8) 宁吃好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暴食暴饮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9) 心中欢乐,强身健体;心中烦愁,伤神减寿。

10) 生活,就是理解。生活,就是理智。幸福生活,来自健康的身体。

11)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身怕不动,脑怕不用。志怕不坚,心怕不静。机器不转要生锈,人不锻炼要减寿。

12) 通则不疼,疼则不通。血脉畅通,百病不生。脑子常用,目明耳聪。精神不运则愚,血脉不通则玻

13) 良好的健康状况,美好的愉快心情,是幸福的最好资金。

14) 吃饭七成饱,穿戴适当少,耐点饥和寒,益寿又延年。这就应验了,千古之名言:“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15) 有的人活着为了吃饭(贪图享受,贪图好吃),有的人吃饭为了活着(即好吃味鲜,又要注意营养保剑健康长寿,多给祖国做贡献。)

运动与健康的名言警句推荐【3】

1) 细粮四、粗粮六;主食四、副食六;动物四、植物六;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

2) 学习深钻细研,学识博大精湛。吃饭细嚼慢咽,身心健康平安;学习马虎粗心,知识真伪不分。吃饭虎咽狼吞,肠胃撑胀伤身。

3) 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

4) 经风雨,见世面,勤活动,多锻炼,精神安,体魄剑

5)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时机一到,一切都报。恶人大都命短,好人一生平安。

6) 夫妇三从四得:说的正确听从,指挥对的服从,老伴外出跟从;一时冲动***得,买必需品舍得,相互好处记得,生活保健懂得。

7) 健康长寿之法:“保健锻炼,快走慢跑”;健康长寿之道:“三四五顿,七八分饱”;健康长寿之秘诀:“按时作息,规律生活”;健康长寿金钥匙:“心理平衡,天天欢乐”。

8) 十者寿,即:合理膳食者寿,体动心静者寿,清心寡欲者寿,勤于动脑者寿,修身养性者寿,与人为善者寿,谨慎认真者寿,忘病忘忧者寿,听乐观景者寿,老有所为者寿。

9) 保健保健,有病保健,为时已晚,受罪花钱。结果——平均寿命,差二十年

10) 旺盛的精力,来自健康的身体;愉快的笑声,是精神健康的标志。

11)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甜语甜食,夺志坏齿。生活有度,人生添寿。吃饭有度,不胖不瘦。

12) 一个经常旅游的人,必有渊博的知识、不挠的毅力。一个经常锻炼的人,必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

13) 四莫忘:养生莫忘养心,养心莫忘寡欲;至乐莫忘求知,求知莫忘读书。

14) 莫把烦恼放心头,免得未老先衰颓;莫把烦恼放心头,免得白了少年头。

15) 人劳五伤: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卧伤气。时常变换,动作姿式。有利健康,有利休息。

16) 提前生病,提前肥胖,提前衰老,提前死亡。当今社会普遍现象。贪图好吃,忽略健康。精神文明,还没跟上。认真学习,保健知识。加强锻炼,调控饮食。心安神怡,强身健体。

17) 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18) 睡觉像个“狗”,活到九十九。活一天,赚一天,活一天,乐一天。

19)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休息。保持乐观情绪,遵循生活规律。白天按时运动,身体就会康宁。晚上按时休息,精神就会安逸。

20) 少量之酒,健康之友;多量之酒,罪魁祸首。

运动与健康 篇2

近几年来, 国外许多研究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 如运动与精神健康、降低应激、调节情绪、缓解抑郁、提高自我理念等。国内学者 (司徒炳坤等) 的有关研究也很有价值。本文对运动的心理效应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予以综述, 旨在为健身心理学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为广大参与体育运动的人们提供有益的帮助。

1 运动对应激的作用

朗 (BONITA LONG) 在考察了高焦虑成人自愿者分别参加的一个慢跑训练计划和应激思想灌输训练及一个控制组, 在完成一个星期的应激降低活动后, 发现尽管各组在对应激严重性的估计、应付技术的类型以及感知到的应付的有效性上没有差异, 但在有关的自我效能中, 两个实验组都显示了更有效的应激应付, 所以朗提出:运动可能是一个对付慢性应激的方法。有人在对高校学生应激水平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的研究中发现, 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与最低的应激水平有相关关系。

2 运动对焦虑的作用

通过运用行为测量和心理测量等方法的研究发现, 运动锻炼可以使个体的主观紧张体验降低。实践还证明, 较强烈的运动可以对抗因长时间单调的动作引起的焦虑, 这种作用可持续4—5个小时。剧烈运动也可以帮助克服日常生活中因思维过度而引起的焦虑反应。因而, 一般运动、剧烈运动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积极心理应付措施。

近几年的研究证明, 不论正常人还是病人, 参加体育锻炼都能减轻焦虑状态。根据肌肉等客观指标的分析,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如慢跑、骑自行车、登高等, 坚持十分钟左右, 能使肌肉的紧张性降低, 这种作用可持续近一个小时。在较强烈的运动后, 能导致中枢神经的松弛反应, 从而也可降低焦虑反应。

3 运动对抑郁的作用

研究认为, 中等或大强度的运动锻炼, 能治疗非精神病人的抑郁症状, 并且在锻炼期间, 抑郁症的减轻与躯体的康复过程相一致。有不少人认为, 这种抗抑郁作用可与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的作用相媲美。实践证明, 运动锻炼不会使抑郁症复杂化, 没有其他心理副作用, 是一种安全的对付抑郁症的手段。

4 运动对特殊人群的作用

比德尔 (STUART BIDDLE) 认为, 有较高生活应激的青少年, 参加有氧运动或无氧运动者, 比运动少的人更少患疾病。有人研究发现, 运动对自尊心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对多个研究作了综合分析后, 进一步发现与正常儿童相比, 影响最大的是残疾儿童, 并且运用的是健身运动, 而非娱乐性、技能性、竞技性的运动, 尽管所有形式的运动都显示出积极的效应, 但健身运动相对作用更大。而在技能性和竞技性的运动中, 个体对竞争性、适应性等方面的自我感知是很重要的。

格罗夫等人考察了在一个戒烟的计划中, 运动作为一种减低焦虑的技术时, 发现参加者烟瘾低, 慌乱分值也低。戒烟是一个具有较强生理和心理因素的过程, 运动对戒烟更容易发生作用。心肌梗塞康复病人可能出现许多行为心理问题, 其中包括抑郁倾向。研究表明, 运动锻炼可以使这些病人的抑郁减轻, 这种抗抑郁的作用可以持续2—4年。运动也有利于克服外科疾病伴发的抑郁症状。

对老年病的长期研究也证明, 运动锻炼不但能使躯体健康水平提高, 同时还增加了他们的认识能力。斯皮多索测定, 经常参加锻炼的老人的反应和反应速度比同等条件下的静居老人快的多, 经常参加中等强度运动锻炼的人, 其职业操作水平也有明显的改善。许多人认为, 这些变量是用于估计个体心理功能的较好方法。

5 运动与运动快感

愉快是人类原始情绪之一, 是盼望的目标达到和需要得到满足后, 随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 因此, 可以认为愉快感本身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它来源于生理需要或心理需要的满足, 如成功感、自由感、自我控制、竞争, 这些都已被认为是愉快感的重要因素。运动愉快感是指在运动过程中体验到喜悦与快乐情绪, 是运动的心理健康效应达到最大值的一个重要因素。温克尔 (L.M.WANKE) 在他的有关愉快感和运动坚持性关系的研究中认为, 运动的愉快感, 将使运动产生更显著的积极效应, 首先愉快感可能使参加者更容易坚持运动, 从而使更多的参加者得到健康, 而有多于50%的人在获得理想的健康效果前就放弃了运动;其次, 愉快感本身具有直接的健康效应, 使参加者更易获得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

尽管对运动的新参加者来讲, 健康是最重要的目的, 但愉快感是长期参加运动的重要原因。运动健康效应的一个重要状态—专注, 它是一种将注意力集中于有限的刺激范围, 忘记了个人问题, 没有了时间感觉, 自我知觉降低, 感到与周围融为一体。最近的研究证实了“专注”与生活满意度、自尊和一般的健康感相关。所以认为愉快感和运动中的“专注”的态度是相关联的。另外, 参加者的个性特点和态度、运动项目类型等都影响着愉快感和坚持性。对于如何使参加者得到最大的运动乐趣, 从而得到最大的心理健康效应,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目前已有人开始研究体育活动的运动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发现, 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不同强度的运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是不一样, 研究者都认为, 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最能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中等运动量的体育舞蹈的健心效应明显好于小运动量的运动, 特别是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因子上。

通过综合研究, 总的来讲, 可以将身体活动和运动锻炼对参加者的心理效应归纳为: (1) 增加或提高的有:学业成绩;做事和决策果断;有信心;情绪稳定;独立性;智力水平;心理控制源内控倾向;记忆力;良好心境;知觉能力;交往可接受性;积极身体自我评价;性生活满意;主观良好感;工作效率高。 (2) 减少或降低的有:工作缺勤;过度饮酒;怒气;焦虑;抑郁;痛经;敌意态度;恐惧感;神经质表现;应激反应;紧张;A型行为;工作错误;慌乱。

运动与健康 篇3

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对人类造成的压力很大,常常可能使人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即体力、精力和能力明显下降,但此时还没有发展成疾病。如果能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有规律的生活,再加上合理的膳食结构,就可以脱离这种亚健康状况。

科学合理的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不运动或很少运动,就会出现一系列机能紊乱的现象。很多例子说明,长期坚持锻炼和不锻炼的人在身体、精神和抗病能力上都大不相同,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调查表明:坚持从事适量运动的人,比不参加运动或偶尔运动的人死亡率低1.5倍,其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明显减少,其寿命可延长4~6年。“腾不出时间运动的人,早晚会被迫腾出时间生病”。

运动贵在坚持

运动在于持之以恒,健康来自于坚持不懈地锻炼。野猪的寿命比家猪长一倍。那么,为什么野生动物比家养动物寿命长呢?重要的一条是野生动物为了寻食、自卫、避敌、摆脱恶劣气候的侵害,经常要东奔西跑,身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体质变得越来越好,寿命自然比家养动物长。同样、人也是如此,经常参加运动锻炼的人,寿命就长。这说明一个道理:运动是健康长寿之本。

运动提高生理机能

运动可以使身体的心肺、血液、消化、内分泌系统得到锻炼,对外界的反映更加灵敏,使全身肌肉发达、骨骼强壮,同时也可以陶冶情操,使人回归自然。可见,运动是健身之本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这种强身运动并不是竞技体育中的以追求成绩为目的的运动,它是建立在科学合理、系统持久、量身定制基础之上的运动,与国家体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全民健身运动”的方向是一致的。

提高免疫力适当运动也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打球、散步、游泳等常规锻炼是不够的,还应该要针对力量、灵敏、耐力和柔韧四个方面做一些体质锻炼。适当的锻炼可延缓肌肉松垮、骨骼疏松等人体衰老过程,使人老当益壮。但不宜过度运动,长期坚持做适当的有氧运动对身体最好。

提高心血管机能运动还可以提高心血管机能,能扩张冠状动脉,使心脏的血液供应得到改善。同时也能使全身血管弹性增加。运动还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脏的代谢功能。此外,运动还能提高血液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凝过高,对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很有帮助。

提高呼吸效率运动可使呼吸加深,安静时的呼吸频率减少,提高呼吸效率。常锻炼的人安静时的呼吸频率可减为每分钟8~12次,而一般人为12~16次,其好处在于能使呼吸肌有较多的休息时间。一般人的肺活量是3500毫升左右,常锻炼的人,由于肺脏弹性大大增加、呼吸肌力量也增大,故肺活量比常人大1000毫升左右。还有,经常运动锻炼,又可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适应气候变化,从而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

降血脂运动降血脂的作用是明显的。运动可明显增加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使血液中的脂肪在未沉积于血管之前就能被排出;同时运动还能加快心脏搏动,增强血液循环,使血管中的血脂含量大大减少,这对防止或减缓血管粥样硬化,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极为有效的。在我们的日常体检工作中,经常有被检出血脂高、脂肪肝者听从运动医嘱后,来年体检指标回归正常。

减缓细胞衰老运动能使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而使人的头脑清醒,耳聪目明,动作灵活,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减缓脑细胞的衰老过程。

运动可促使大脑血液循环,改善大脑细胞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延缓中枢神经细胞的衰老过程,提高其工作效率。尤其是轻松的运动,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收到放松镇静的效果,对神经官能症、情绪抑郁、失眠、高血压等,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运动的原则

运动是指通过锻炼来达到强体健身的目的,而适度运动尤为重要。运动量太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运动量过大则可能超过机体的耐受程度。反而会使身体受损。所以应该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如运动后食欲减退,头昏头痛,自觉劳累汗多,精神倦怠。说明运动量过大,超过了机体耐受的限度。

早晨运动较好

一般来说,早晨运动较好,因为早晨的空气较新鲜。而室内的氧气经过一夜的睡眠后,大部分被人吸收了,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增多,到室外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运动锻炼,即可把积聚在身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来、吸进更多的氧气,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为一天的工作打好基础。此外,午睡前后或晚上睡觉前也可进行运动,以消除一天的紧张,轻松地进入梦乡。但运动不要太激烈,以免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影响睡眠。

饭前不要剧烈运动

稍微剧烈的运动,不要在吃饭前进行,因为在饭前呈现饥饿状态,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易发生低血糖症。饭后立即剧烈运动,大部分血液到肌肉里去,胃肠的血液相对减少,不仅影响消化,还可引起胃下垂、慢性胃肠炎等疾病,所以运动要因时制宜。

年龄不同,选择不同

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肌肉力量减退,神经系统反应变慢,协调能力差些,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能得到活动的运动,像步行、太极拳、慢跑等。而年轻力壮、身体好的人,可选择运动量大的锻炼项目,如长跑、打篮球、踢足球等。

工作性质不同,选择亦应有别

长期站立者,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运动时不要多跑跳。经常伏案者,要选择一些扩胸、伸腰、仰头的运动项目。用眼较多者,还应进行望远活动。

总之,脑力劳动者,宜少参加一些精神紧张的活动,而体力劳动者则应多运动那些在职业劳动中很少活动的部位。

运动项目的选择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长期坚持,不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作用。合理的运动应以个人的体能状况、年龄性别、工作情况、劳动强度、生活条件以及运动目的为依据,充分作好各项准备工作。合理确定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每周运动强度和距离的增加幅度不宜超过上周的10%,每次的运动强度和距离的增加也不超过上次的10%。每周的运动次数在3~5次是比较理想的频率。

适合运动量:以锻炼后不感觉过度疲劳为宜。

目前多采用按心率的快慢来判定运动量的大小。方法是:在运动最高潮时测定一下心率,先测出10秒钟的心率数,再乘以6,所得的即是每分钟的心率。180减去年龄数,所得之差即是锻炼时的合适心率。如果运动后的心率数低于合适心率数,则增加运动量;高于合适心率数,则应减少运动量。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的运动,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运动不仅是形体的锻炼,也是意志和毅力的锻炼。

小贴士:饭后不宣百步走

人们常说的“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广为流传。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饭后百步走并不科学,尤其对于老年人。因为吃饭特别是吃饱饭对于有心血管疾病者,是一种负荷,老年人更是如此。

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

长跑

长跑是一项最经济、最有效的有氧减肥运动,它无需正规的场地,无需昂贵的器材,只要拥有一双运动鞋就可以了,而且长期坚持,效果非常明显。目前,世界上正出现一种“跑步热”。美国目前每4人中就有一个人坚持每天慢跑。慢跑可以减肥、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脂,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少高血压病合并心、脑、肾病的发病率。

步行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最好的运动是步行。这是因为人是直立行走的,人类的生理与解剖结构最适合步行。最新研究表明,适当有效的步行锻炼效果非常明显。步行运动可以明显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冠心病。步行对于高脂血症患者来说,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可以治疗疾病。

抛开借口拥抱运动

许多人都抱怨工作忙,家务事多,应酬多而无法进行运动。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都不过只是借口而已。能有时间看电视,看电影,赴一些无谓的吃请,流连于酒吧及其他娱乐场合,却没有时间运动。实际上,这是人们喜欢做自己感到有乐趣的事。另一个不运动的理由就是“太疲劳”。其实我们所感到的疲劳,通常是心理上的疲劳而不是生理上的疲劳。每天工作一结束就想“躺”倒在电视机前,这是一种情绪依赖。

运动与健康 篇4

我向爸妈发出挑战:“谁先来?”

“我来。”爸爸先迎战。

“好,看我的。”我把羽毛球嗖的发了出去。羽毛球在空中划出了一个漂亮的弧度,就“啪嗒”落地了。

“不算不算,我还没准备好,重来。”

重来就重来,谁怕谁。“看招!”我又来了个“利剑出鞘”,“嗖”的把球发了出去,心想老爸肯定还接不到。可爸爸不偏不斜正好接住,我赶紧反击,羽毛球飞来飞去,像只快乐的小鸟。

几个回合后,爸爸累得满头大汗。我虽然也是挥汗如雨,但却兴致十足。

“不行了,我歇会,让你妈陪你打。”爸爸气喘吁吁地说。

“歇会儿,先喝点水。”对,我要补充能量,听到妈妈的提醒,我坐下来休息了片刻,准备新一轮的“战斗”。

轮到和妈妈打了,妈妈没有爸爸的力气大,羽毛球在空中飘飘悠悠的。我生怕羽毛球在空中睡着了,便使出浑身解数,对着羽毛球猛力反击。不好!由于我用力过猛,羽毛球像一只飞出牢笼的小鸟,向不远处的一棵树飞去,稳稳地落在了树杈上。哎,只能望球兴叹了。虽然损失了一个羽毛球,但我们玩得很开心。

健康与运动作文 篇5

进过调查,缺乏运动导致肥胖人群所占的比例在迅速上升,人们的健康状况在下降。缺乏运动已经成为导致人类死亡和伤残的主要诱因之一。全世界每年死亡者中有200万人死亡的原因可部分归咎于缺乏运动。由于人们的运动量大大减少,今天的人类60%将死于几十年前较为罕见的心脏病、中风、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这些都是缺乏运动造成的恶果,可见对于人们的健康,适度的运动是必不可少的。

有许多人觉得运动太苦、太累,没有味道;工作忙,上班应酬多,就没什么时间去锻炼身体,有些人有时晚上又要去搓麻将,没时间也没精力去锻炼身体;上班下班都坐着,没有运动观念,而且因长时间不运动,一运动就非常累,就不想运动。

其实,适当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功能,改善血压,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以使我们的体态更健美,还可以健脑,消除疲劳,促进心理健康。

运动处方与健康作业 篇6

答:

1、此人此时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身高x身高)=75/(1.72 x1.72)=25

2、对于亚洲人正常值BMI=23(常数)

3、推测出此人正常体重应为23X1.6X1.6=58.88KG

4、此人超重65-58.88=6.12KG(减肥应减脂肪,所以应减6.12KG脂肪)

5、此人的脂肪重65X30%=19.5KG 6、1G脂肪中含水0.2G,纯脂肪0.8G

7、此人应减纯脂肪1

0.8

6.12

X →X=4.896KG

8、每G脂肪产生9千卡热量,此人共需减热量为:4.896X1000X9=44064千卡

9、在这里为方便计算我们按6KG脂肪减则: 1→0.8

→X=4.8KG 6→X 4.8X1000X9=43200千卡

若运动减50%,膳食减50%各21600千卡,(当然你也可以运动60%,膳食40%等)这自己定,根据这些参数就可以指定运动处方和营养膳食了。

10、运动处方→A、强度 B、运动量、C、频率

最大心率220-年龄→220-30=190次/分

A、强度

安全域190X60%——190X85%

B、运动量平地跑1000米每千克体重消耗热量1000卡

65X1=65千卡/千米(每天跑2千米)

C、频率

每周4-5次,大概需要花费7个多月

11、营养膳食

A、假设每天膳食减少500千卡(根据计划自己定)21600/500=43(天)

B、中国:机体每千克要提供54千卡热量维持正常活动/天,65X54=3510千卡 C、每天摄入膳食量为3510-500=3010千卡

D、根据每天摄入膳食量查(甲)对照表按早、中、晚分配热量设计膳食。

某人每日需要摄入热量3010千卡,经查表,全日分配单位如下:

甲类总交换份数为18单位

表1

11.5单位

表2

2单位

表3

4单位

表4

1单位

表5

油脂类3单位,纯糖类1

全日食量为:

粮食

白米 7两、生嫩玉米3斤、生面条1.5两、咸面包1.5两,土豆(山药)(食部)2.5两

蔬菜

1斤

水果

1份

瘦肉

2两

鸡蛋

1个

豆腐

1两

酸奶

1瓶

红糖

0.4斤

烹调油

3汤勺共0.6两

食谱:

早餐:酸奶

1瓶+红糖;煮鸡蛋1个;糖包4两;生面条1.5两,生嫩玉米1.5斤

午餐:瘦猪肉、牛肉、羊肉、鱼、虾、家禽类(食部)2两,米饭3两

加餐:土豆 2.5两;咸面包1.5两 生嫩玉米1.5斤

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建设的探讨 篇7

关键词:运动康复,健康专业,发展对策

1 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主要有两大类[1]:一类是医学院校;一类体育院校。各个学校的专业培养模式仍旧坚持“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学科本位思想,但是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而且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模糊。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为多个方向,学生毕业后既可以做康复治疗师,又可以做营养指导师、体育保健师、健康管理师、健身教练,还可以做队医、教师等;而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则比较直接,学生毕业后到医疗系统从事康复治疗的无力治疗师或者作业治疗师。每个学校根据自己对运动康复专业的理解,形成了不同的培养目标,其课程设置的差异也就比较大,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质量也参差不齐[2]。

1.2 课程设置欠合理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体育运动的增加,社会对运动康复与健康类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实际就业情况却恰恰相反,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3]。通过对部分实习就业单位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发现存在很多问题:如学校的课程设置、实践培训和人才培养目标跟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相符合;学生理论和实践的能力欠缺;以及。医疗系统的单位普遍反映学生的医学知识匮乏,无法满足日常临床工作的要求,体育系统的单位则反映学生们的专业特色不明显,学习的课程很多,但是不系统,跟运动人体专业、康复治疗技术等相似专业相比没有什么专业优势。如何兼顾各用人单位的行业需求,在人才培养方向、课程设置等方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3 没有系统的专业教材[4]

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尽管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但在专业教材建设方面仍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依然沿用医学院校或体育院校的相关教材。医学基础方面的课程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有部分重叠,运动健康方面的课程又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也有交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是以上专业的简单重组,缺乏专业特色,很容易陷入“学而不精”的尴尬境地,同时对该专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些院校也尝试自编了一些课程教材和讲义,为专业知识的拓展注入了一定的活力,但是与本专业特色相适应的教材体系尚未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4 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由于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起步较晚,学科建设相对缓慢,缺乏具有较高层次专业教育背景的师资队伍,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师大多数是毕业与体育院校或者医学院校,具有医学教育背景的教师医学知识固然扎实,但是其对体育理论知识了解甚少,而具有体育教育背景的教师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两者都很难将体育与医学进行有机结合。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综合发展,影响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及教学目标的完成。此外,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某些核心课程,例如推拿治疗学、康复治疗技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实践技能操作水平,而实际情况却是担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师严重缺乏专业操作技术和实践经验,导致实际授课时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教学。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康复技师由于受到学历、工作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不能担任高校的兼职教师或者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技术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2 促进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

2.1 利用区域优势,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是体育与医学相互交叉的学科,对于这种医体结合的专业定位,历来有“姓医”还是“姓体”之争,但是这种争论其实没有实际意义。医体结合专业的办学关键是能够充分运用当地合理有效的资源,以服务当地为基础,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办出专业特色。我校紧邻我国面对东盟的国际窗口城市一南宁,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区位优势,加上广西对服务业大力的政策支持,使得广西保健康复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之社会对保健按摩师、康复训练师等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剧增。以养生、保健公司各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培养具备较丰富的保健、养生、康复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保健康复技术,具有一定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能适应企业需要的“保健有技、康复有方、体质有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2 根据就业定位,改革课程体系

新课程体系大致分为六个模块,即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限制性选修课、自由选修课及毕业实习。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了思想道德教育和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了一些医学和体育学基础课程,例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专业课程包括了与该专业相关的理论实践知识,如运动康复技术、运动疗法、中医养生方法等。选修课主要的开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专业相关知识的最新进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毕业实习主要包括就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完成。其中专业课做了一些调整,将某些学科型课程转变为技能型课程,例如中医养生学改为中医养生方法,运动康复学改为运动康复技术,人际关系学改为沟通技巧等。此外,增加了培养职业素养的课程比重,开设了公共礼仪、沟通技巧、职业素养等课程。

2.3 注重团队建设,改革教师队伍的培养

目前许多高校中存在学科间及教师个体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且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技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对此,我校探索式的采用例“多形式、多层次”的培养模式。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以老带新,由有经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实行一对一的指导,加强“传、帮、带”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重视对薄弱学科和新教师、青年教师的指导力度,开展结对帮带活动,有序推进,有效促进新老教师的优势互补;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教学业务竞赛活动,使青年教师从教师培养的“过渡期”尽快步入“成熟期”,挑起教育教学重担,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经常组织青年教师相互学习,以医学专业出身和以体育专业出身的教师加强交流和探讨,共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此外,该校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指导思想,不定期选派教师去北京体育大学及其他重点院校培训、观摩有关该专业教学模式和具体工作,并到合作企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以了解行业的最近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培养方向;不定期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来校开讲座,让师生们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加强与合作单位的联系,建立校企交流平台,实行校企互聘,进一步深化合作,提高整个团队的教学及科研素质。

2.4 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我校拥有基础教学实验室、运动康复实验室、营养实训实验室、心理实训室,根据专业的发展需要,除了在校内各个实验室搭建实践平台外,还先后在我市各级医院建立了实训基地,为学生的临床实习创造机会。除此之外,还与一些合作单位、企业开展了运动损伤性疾病相关康复方法的项目研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研和教学成果的转化,对本专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校也在试着建设自己的康复中心,增强学生对本职工作的理解,增强学生就业的综合实力,进而促进本专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医疗、卫生、教育、体育等多领域的快速发展,全社会人民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将会成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朝阳专业,在新政策的指导下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和教材等方面确实有待进一步改进。各个兄弟院校应加强相互沟通,交流经验,在专业建设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应允许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我们应该从中“求同存异”,并结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制定科学培养计划,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服务人民健康的有用人才;在面对专业建设的困难时,我们应当同舟共济,加强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本专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胡精超,赵斌.我国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9):851-853.

[2]刘军.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实践与理论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4(7):181-182.

[3]王永亮.民族医学院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发展的思考[J].内江科技,2012(9):3-4.

韩国老人的健康运动与饮食 篇8

我在北京一家中医机构当翻译近二十年,受韩国教育部之邀,曾两次赴韩进修。其中一次,有幸借宿于一位韩国装裱专家——李孝友老人家里。这位老人待人和蔼可亲,自己经营着一家装裱公司,70岁了,每张画的装裱,还都是亲自动手。他的精神如此饱满,令我不禁感叹!问老人家,有何养生之道?老人特向我推荐了他喝的药酒和锅巴茶。

“善藏酿”——韩国药酒

李孝友老人还喝红参药酒,每天4杯(每杯约25毫升)。大多数中国人喜喝啤酒或高度白酒,而韩国的白酒只有25度,我开始喝时也很不习惯。但是看着老人家精神矍铄、腰板挺直,也就跟着他喝起了药酒,并渐渐喜欢上了低度药酒。我通过进一步查询,对韩国的药酒有了以下的了解。

韩国酒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魏志》记载有高句丽“善藏酿”。韩国的酒市场曾被啤酒、烧酒和洋酒所垄断。近些年,由于国民对保健的重视,加上媒体大力宣传(广告中还引用了韩国人引以自豪的朝鲜医学古文献《东医宝鉴》对药酒的描述),使饮用药酒的中老年人数激增。

韩国有规模较大的14家药酒企业。这些药酒企业生产的药酒,由于其保健功能明显,深受中老年人的欢迎。例如:“红参药酒”中含有红参、糯米、野菊花,对眼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等有辅助效果;“12度”药酒中含有白米、枸杞子、野菊花,有消除疲劳、防衰老、防止动脉硬化、治疗神经衰弱的功效;“松竹五谷酒”中含有松叶、竹叶、枸杞子、五味子等,有补肾、治疗产后风和恢复元气之功效。

除此之外,韩国很多中老年人,还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家里自制药酒。主要有以下品种:大枣酒、沙参酒、桔梗酒、大蒜酒、山葡萄酒、生姜酒、松叶酒、茶酒、薏苡酒、枇杷酒、天门冬酒、茴香酒、芦荟酒、猕猴桃酒。由于韩国人视一日三餐均为正餐,所以很多老年人在早餐时也喝一小杯,晚餐一家人聚齐,再喝上两三杯。不过,他们通常不会一次喝很多。

锅巴茶——健脾养胃

把浸泡半个小时的米,放入小石头锅中。水高出米面1.5厘米,盖好锅盖,用中火煮,3分钟即可关火(中途不可开盖儿),放置大约5分钟后,即可开盖食用。米饭吃完后,开水倒进石锅,将锅巴泡片刻,或再烧开即可。嗯,一股清香的米味,加上微苦中略带的烤糊味儿,沁人心脾。由于这种微苦中略带烤糊的味道酷似咖啡,所以,韩国人称此锅巴茶为“韩式咖啡”。

后来才知道,在韩国几乎家家都喝锅巴茶,它健脾养胃助消化。回国后,我在北京的韩国人聚集地——望京住宅区的商店里,也购置了一个小石头锅,每天也开始喝“韩式咖啡”了。

韩国人热衷的其他食物

在韩国的饭桌上,海带和紫菜是必不可少的。韩国人从过生日、坐月子,到吃早餐,顿顿都少不了它。营养学家认为,海带所含的热量较低,胶质和矿物质较多,易消化吸收,吃后也不用担心发胖,是理想的健康食品。在韩国,海带常见的吃法是加醋凉拌,或者放点蒜末做成韩式海带汤。

粥也是韩国最常见的养生食品,能抑制癌细胞。所以,韩国人吃火锅时,一定要加点白菜。韩国人对大蒜和洋葱情有独钟,烤肉、泡菜等传统食物中大蒜和洋葱也是必不可少的。国内曾有报道说,韩国国家足球队队员体力超众,是和顿顿吃大蒜有关的。

韩国传统饮食文化,可以概括为发酵文化。泡菜类及大酱类就是典型的发酵食品。韩国人酷爱豆类食品,韩国汉南大学食品与营养系最近对63名百岁老人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查后发现,他们的食谱惊人地相似:一般都是米饭+大酱汤+蔬菜。其中,大酱汤主要是用蔬菜、豆腐做成,而蔬菜则以豆芽为主。研究人员分析,豆芽在老人的长寿和健康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长寿老人中普遍没有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疾病。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大豆豆芽中含有大量的抗酸性物质,具有很好的防老化功能,能起到有效的排毒作用。豆芽中的营养物质不仅比大豆高,由于其纤维柔软,还能助消化,是老年人的理想食物。在韩国餐厅里,石锅拌饭及免费的小菜里都有豆芽菜。

韩国全民性运动——登山

在韩国的经历,使我对韩国的各个方面都有了许多新的了解和切身体会,也留下了许多深刻而美好的印象。除了饮食以外,印象极深的就是韩国人非常喜欢登山。

韩国的山很多。大大小小的山都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在韩国,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春夏秋冬,登山,成了一项全民性和全年性的运动。登山活动一年四季不断,节假日时登山的人就更多。

运动与健康素材作文 篇9

其中我最爱的运动是旅行。别看我年纪不大,可也去过不少地方,诸如天堂寨、云台山、青岛……

我就把其中一次的旅行讲给你听,让你和我一起分享运动﹝旅行﹞健康的快乐吧!

那是我上四年级时的国庆节,爸爸妈妈带我去天堂寨玩。天堂寨是一个有着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山头组成的,最高峰约一千七百米,听说爬上最高峰要“过五关,斩六将”。

十月二日,车载着我们缓缓的来到山下,看着高耸入云的山峰,心里不觉抖了一下:山这么高,可怎么爬上去呀!导游告诉我们上山有两种选择:一是徒步爬山,很惊险,甚至有生命的危险。二是乘坐缆车,方便快捷,可以看到许多美景,而且很安全,但是会缺少爬山的乐趣。本来我想坐缆车,可转念一想,如果靠自己的力量爬到山顶,那不是很有成就感,很快乐吗?爬山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在爬山的过程中还可以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不是一举两得吗?于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向山上迈出了第一步。

我们拾级而上,到了第一个瀑布——气势壮观的泻玉瀑。只见流水直往下泻,像一条玉带凌空飞降。这时我想起了李白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又继续前进,到了美丽的冰晶瀑。这个瀑布从高高的山上流下来,那形状像一片片鱼鳞。我们来到它的源头,一个波光粼粼的水池,名叫瑶池。传说是王母娘娘喝水的地方,我捧了一些水,喝了一口,真是清凉可口啊!我们又在水池旁边嬉戏玩耍。

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篇10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本学期的选修课程主要讲述运动、健康与人体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健康主要是指身体的健康,因此,本片文章主要论述运动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中国有句俗话:“铁不磨要生锈,人不运动要生病”、“树木就怕软藤缠,身体就怕不锻炼”。主要强调了运动是强身健体的最好方法之一,运动能够保持人体精气流通不郁,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更多的人有这种意识:无病防病要运动,有病治病要运动,病后恢复更需要运动。然而运动也强调一个“度”,应该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1、动静结合。不能因强调动而忘了静,运动和休息要兼顾并适宜;

2、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坚持不懈。运动不仅是身体的锻炼,也是意志和毅力的锻炼;

3、运动项目因人而异。每个人应依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与职业,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4、运动量大小要适宜。运动量太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太大则超过了机体的耐受程度,反而会有损身体健康,所以,每次锻炼后以不感觉到过度疲劳为宜;

5、舒适自然,循序渐进。为健康而进行的锻炼是轻松愉快的,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动作应由简单到复杂;

6、体力劳动、田间劳动也是运动。洗衣、扫地等家务劳动和田里田外的劳作等,都是对身体有好处的运动。

人的健康是生命运动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追求,那么运动对人体的生理健康究竟有哪些影响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运动有助身材的完美,主要表现在身高的增长方面,人的身高受到基因作用的影响,适量和恰当的运动有助于人体骨骼的增长;

2、运动有助于防止肥胖,肥胖者增加体育锻炼,不但可以达到增加体内脂肪的“支出”,使体型恢复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使身体的各器官得到锻炼,增强体魄。这是因为运动可以增加脂肪的消耗,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促进脂肪代谢;运动可以降低血脂,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降低,减少脂肪在心脏、肝脏、血管中的沉积,减少冠心病、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从而提高心肌工作能力,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增强了肥胖者的心血管系统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运动可以增强呼吸力量,增加胸廓活动范围及肺活量,改善肺通气及换气功能,使气体交换加快,也有利于“燃烧”多余的脂肪。因此,增加运动是非常适宜减肥的好方法;

3、运动能有效地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骨折的危险,有研究表明,肥胖容易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气管炎等疾病。如果运动降低了肥胖程度,那么这些疾病的发生率也大大降低了。另外,美国政府曾发表一个报告: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减少患结肠癌的危险,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以使妇女降低患乳腺癌的危险。

骨折是困扰中老年人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疾病。在英国.有将近一半以上的70岁以上的妇女曾经骨折过。5%~20%曾经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在一年内死去,许多人长期残疾,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在美国,每年有25万人髋部骨折。大量研究表明,负重练习有助于保持骨密质。经常参加运动者,尤其是运动员,其骨密质高于不经常参加运动者。经常参加体育括动可以使年老时患髋部骨折的危险降低50%。

由以上研究资料表明:运动对人体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身体健康是1,其他一切努力所得都是0,没有1再多的0都失去了意义,加强锻炼,保证一个健康的体魄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商学院:尹梦丽

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研究 篇11

关键词:体育运动;运动健身;辩证关系

随着近年来我国对国际体育竞技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体育运动成为了全民健身的一种主要方式,也成为学校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通过对国际间体育竞技比赛的观察可以发现,竞技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发生伤病的几率非常大,而且受伤程度也往往较重。作为以健身保养塑形为目的以及促进身体发育和保持身心健康为目的而开展体育运动的普通群众和在校学生来讲,应当如何正确认识体育运动与健康的辩证关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文章基于此,对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内涵进行概述并对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重点分析,对广大体育运动爱好群众与在校学生有重要意义。

1 体育与健康概述

大部分人定义的健康是指身体层面与心理层面都处于良好、健康状态。而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健康是指在身体没有疾病且心理健康的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和道德。通常人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膳食和合理的休闲娱乐、合理运动以及医疗保健等途径来获取健康。体育是一种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体育运动包括竞技体育运动和休闲娱乐体育运动以及公益表演体育运动几大类,体育运动在国际间、地区间具有重要综合国力表现作用,在国家间政治领域具有重要政治纽带作用,在民众中又有娱乐健身作用,在学生学习中还具有促进与调节作用,因此体育运动成为了受到各界各年龄段都普遍爱好的一种必备的健康生活方式。

2 体育运动促进身心健康

2.1 体育运动促进身体健康

体育运动种类非常繁多,如何从作用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中选择适宜自己且有助于自身健康的项目需要体育运动参与者对体育运动与健康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解,同时体育运动参与者还需要对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促进的原理进行了解。就身体的健康而言,普遍是指身体形态健康和身体机能健康两大方面。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各外观部位的比列情况,身体形态的改变可以通过体育运动进行速度与力量等方面的反复刺激练习来实现,人体在反复进行某一方面体育运动时,相关部位的肌肉会不断进行收缩运动而得到锻炼,该部位肌肉的肌纤维在不断的扩张与回缩过程中增加了弹性,而未得到锻炼的部位产生的变化则较小,通过有针对性有计划的体育运动锻炼可以进行特定部位的形态塑造。体育运动对身体机能健康的影响是指通过体育运动对人体八大机能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进行锻炼从而使其支配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

2.2 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对竞技类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积极影响远远不如普通体育运动参与者,因为原本具有发泄、随意、快乐意义的体育运动对于专业竞技运动员来说必须经由运动战术和运动心理、技术等多个方面严格而重复的训练,训练过程枯燥而痛苦,难以产生快乐、愉悦、放松等积极心理体验。同样对于体育专业或非专业的在校学生而言,如果体育运动锻炼的强度过大或者比赛机制不合理等将会对学生造成难以抹灭的阴影。要扭转体育运动对运动员的不利心理影响必须运动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和比赛机制。通过正面引导后,,运动参与者在训练中能具有目标性,在比赛中通过对一个高难度体育运动技能的展现获得成就感,在与运动团队的默契配合中获得集体荣誉感,在赢得比赛后产生自豪感与满足感,即使比赛失败,在正确的心理调整机制下,也可获得越战越勇的进取心和受挫自我调整能力。

3 体育运动与健康的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面性是辩证法的主要规律,体育运动也同样具有两面性。体育运动本身对健康既有积极促进作用,也有消极阻碍作用。作为体育运动参与者应该正确认识体育运动与健康的辩证关系,合理看待体育运动对健康的价值和功效,不可盲目进行体育运动。在进行合理科学的体育运动时,其对人身体机能和身体器官的作用是正面积极的,可以促进器官功能的良好运行,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各项水平。如果进行体育运动时运动强度过大或者运动方法失当等则反而会对运动者身体产生不利影响,轻则身体外部部位组织受伤,严重的甚至导致心脏等重要器官负荷过重产生重大危害。因此,要以正确的体育运动方法为手段以合理的运动计划为过程去实现健康锻炼的目标。体育运动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功能与价值,体育运动对职业竞技体育运动员来说是实现其名誉、地位与经济效益的途径,体育运动对该类运动员的健康影响较少,甚至大部分的职业体育运动员身体都不是完全健康的。而体育运动对于表演类体育运动领域来说是实现政治交往目的和国际友谊目标的重要手段,体育运动对该类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影响也远不如普通运动者。但对于运动要求较低较小的体育运动者特别是以锻炼身心为目标的学生来说,体育运动是实现其运动期望、健康锻炼和休闲娱乐的最佳过程,体育运动对这部分运动者的健康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体育运动对不同领域不同目标的运动者的功能价值不同,但体育运动对于所有非专业体育运动员的运动者来说依然是其获取健康的重要手段,单靠医疗保健渠道无法实现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与健康的辩证关系在于,健康是人们期望的目标和结果,而体育运动是实现该目标的可能途径和手段,其中,只有通过合理科学的体育运动才能实现健康这一目标,反之,则无法达成目标甚至适得其反。

4 结语

体育运动是实现人们身体健康目标的重要手段,但并非所有的体育运动都有利于身心健康,也并非任意体育运动方式都利于身心健康,必须了解体育运动与健康的辩证关系,采取合理科学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制定合理的运动目标和运动强度并选择适宜的体育运动项目才能实现获取健康,体现出体育运动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向文红.论体育运动与健康的辩证关系[J].当代体育科技,2013,18.

体育运动与人的心理健康关系 篇12

一、体育与心理适应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截,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所有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进行自我教育。学生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二、体育与心境

心理学告诉我们,心境是一种较稳定、持久,而且在一般时间内会影响人全部行为的情感体验。良好的心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医学临床研究表明,长期的情绪压抑、紧张和忧郁,还是导致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保持良好的心境,对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技术动作的力量感、美感、节奏感和韵律感,去接受惟体育运动才能奉献的丰富的馈赠:洒脱、奔放的心灵愉悦和从身体每一个细胞中迸溢而出勃勃生机和活力,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的良好心境。

三、体育与智力

学生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虽然也起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的作用,但是,生产劳动往往是固定形式的动作,人体肌肉活动多具有局部的性质,而且有不少体力劳动并不需要心、肺发挥最大能力,所以,生产劳动不能使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改善肢体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加快废物的清除。体育活动如长跑、打球等能使心肺发挥最大功能,对心肺的锻炼比体力劳动更大。有关体育锻炼能使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是:(1)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脑的发展,使之更加健康、灵活。(2)体育锻炼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有意注意的习惯。(3)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观察力和记忆力的培养和提高。(4)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大脑神经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明确了体育锻炼对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应该大力开展体育活动。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促进作用是在体育锻炼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循序渐进中显现出来的,绝非一蹴而就,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各个系统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统一协调下分工合作,来维持人体正常活动的。没有全身各个系统功能的普遍提高,就不可能有某个系统功能的大幅度提高,智力发展也就是镜花水月。体育锻炼的经常性就是指锻炼必须持之以恒,长期不断。

四、体育与人格

人格,也称个性。统一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心理健康的人格特征,是在正确人生观和信念的支配下,树立远大的理想,使思想、认识、行为相一致。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和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体育课各种课外文娱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既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又要以身作则,以优良的思想品德去影响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格。其中,教学生做人是第一重要的。曾有“第一飞人”之称的本·约翰逊因用兴奋剂而遭世人唾弃,著名球星马拉多纳因吸毒由绿茵场走上法庭。

总之,面对体育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体育教师努力掌握有关知识,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自觉地、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不容忽视。这既与党的教育方针相一致,又是体育事业发展本身的需要。

参考文献

上一篇:妈妈的信仰-美文故事下一篇:施工机具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