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精选12篇)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 篇1
体育具有促进身体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发展的功能。体育运动与人的心理健康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一、体育与心理适应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截,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所有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进行自我教育。学生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二、体育与心境
心理学告诉我们,心境是一种较稳定、持久,而且在一般时间内会影响人全部行为的情感体验。良好的心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医学临床研究表明,长期的情绪压抑、紧张和忧郁,还是导致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保持良好的心境,对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技术动作的力量感、美感、节奏感和韵律感,去接受惟体育运动才能奉献的丰富的馈赠:洒脱、奔放的心灵愉悦和从身体每一个细胞中迸溢而出勃勃生机和活力,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的良好心境。
三、体育与智力
学生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虽然也起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的作用,但是,生产劳动往往是固定形式的动作,人体肌肉活动多具有局部的性质,而且有不少体力劳动并不需要心、肺发挥最大能力,所以,生产劳动不能使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改善肢体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加快废物的清除。体育活动如长跑、打球等能使心肺发挥最大功能,对心肺的锻炼比体力劳动更大。有关体育锻炼能使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是:(1)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脑的发展,使之更加健康、灵活。(2)体育锻炼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有意注意的习惯。(3)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观察力和记忆力的培养和提高。(4)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大脑神经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明确了体育锻炼对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应该大力开展体育活动。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促进作用是在体育锻炼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循序渐进中显现出来的,绝非一蹴而就,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各个系统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统一协调下分工合作,来维持人体正常活动的。没有全身各个系统功能的普遍提高,就不可能有某个系统功能的大幅度提高,智力发展也就是镜花水月。体育锻炼的经常性就是指锻炼必须持之以恒,长期不断。
四、体育与人格
人格,也称个性。统一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心理健康的人格特征,是在正确人生观和信念的支配下,树立远大的理想,使思想、认识、行为相一致。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和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体育课各种课外文娱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既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又要以身作则,以优良的思想品德去影响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格。其中,教学生做人是第一重要的。曾有“第一飞人”之称的本·约翰逊因用兴奋剂而遭世人唾弃,著名球星马拉多纳因吸毒由绿茵场走上法庭。
总之,面对体育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体育教师努力掌握有关知识,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自觉地、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不容忽视。这既与党的教育方针相一致,又是体育事业发展本身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进营.浅谈体育锻炼与智力发展的关系.体育函授, 1994, (Z2) :23-24.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 篇2
运动与健康的名言警句精选【1】
1)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
2) 树老怕空,人老怕松。戒空戒松,从严从终。
3) 天怕乌云地怕荒,人怕疾病草怕霜。心灵的疾病,比肌体的.疾病更危险。
4)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
5) 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
6) 顺其自然,量力而行。善待自己,无愧于心。随遇而安,自成天趣。信马由缰,快乐安康。
7) 人生有缘才相聚,何必与人过不去。人逢花甲叹时短,我命在我不在天。
8) 人无泰然之习性,必无健康之身体。
9) 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身处盛世盼岁长,往事茫茫如烟雨。勤于纸上寻欢乐,珍惜今天保身体。多在人间看春光,又是桃红满地绿。
10) 心胸狭隘、鼠肚鸡肠、斤斤计较、命不久长。宽宏大度、心旷神怡、处事大方、长寿健康。
11) 难能之理宜停,难处之人宜厚,难为之事宜缓,难成之功宜智,
12)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忍饥者长寿,耐寒者体剑
13) 生活像镜子,能照人影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常哭病来了,常笑病没了。
14) 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
15) 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
运动与健康的名言警句集锦【2】
1) 重视健康,淡泊钱财,死不带去,生不带来。
2) 忘掉过去,珍惜现在,享受今天
3) 心胸开阔,心地善良,处事泰然,性格开朗。爱劳动,不懒惰,爱活动,不闲着。
4) 治病先治人,治人先治心。心理不好,病治不好。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不生百病,不用药方。
5)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无气不生病,无毒不生疮。
6) 心理平衡,生理平衡,预防疾病,身体安静。
7) 心理健康是智慧的源泉;身体健康是幸福的保障。
8) 宁吃好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暴食暴饮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9) 心中欢乐,强身健体;心中烦愁,伤神减寿。
10) 生活,就是理解。生活,就是理智。幸福生活,来自健康的身体。
11)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身怕不动,脑怕不用。志怕不坚,心怕不静。机器不转要生锈,人不锻炼要减寿。
12) 通则不疼,疼则不通。血脉畅通,百病不生。脑子常用,目明耳聪。精神不运则愚,血脉不通则玻
13) 良好的健康状况,美好的愉快心情,是幸福的最好资金。
14) 吃饭七成饱,穿戴适当少,耐点饥和寒,益寿又延年。这就应验了,千古之名言:“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15) 有的人活着为了吃饭(贪图享受,贪图好吃),有的人吃饭为了活着(即好吃味鲜,又要注意营养保剑健康长寿,多给祖国做贡献。)
运动与健康的名言警句推荐【3】
1) 细粮四、粗粮六;主食四、副食六;动物四、植物六;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
2) 学习深钻细研,学识博大精湛。吃饭细嚼慢咽,身心健康平安;学习马虎粗心,知识真伪不分。吃饭虎咽狼吞,肠胃撑胀伤身。
3) 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
4) 经风雨,见世面,勤活动,多锻炼,精神安,体魄剑
5)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时机一到,一切都报。恶人大都命短,好人一生平安。
6) 夫妇三从四得:说的正确听从,指挥对的服从,老伴外出跟从;一时冲动***得,买必需品舍得,相互好处记得,生活保健懂得。
7) 健康长寿之法:“保健锻炼,快走慢跑”;健康长寿之道:“三四五顿,七八分饱”;健康长寿之秘诀:“按时作息,规律生活”;健康长寿金钥匙:“心理平衡,天天欢乐”。
8) 十者寿,即:合理膳食者寿,体动心静者寿,清心寡欲者寿,勤于动脑者寿,修身养性者寿,与人为善者寿,谨慎认真者寿,忘病忘忧者寿,听乐观景者寿,老有所为者寿。
9) 保健保健,有病保健,为时已晚,受罪花钱。结果——平均寿命,差二十年
10) 旺盛的精力,来自健康的身体;愉快的笑声,是精神健康的标志。
11)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甜语甜食,夺志坏齿。生活有度,人生添寿。吃饭有度,不胖不瘦。
12) 一个经常旅游的人,必有渊博的知识、不挠的毅力。一个经常锻炼的人,必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
13) 四莫忘:养生莫忘养心,养心莫忘寡欲;至乐莫忘求知,求知莫忘读书。
14) 莫把烦恼放心头,免得未老先衰颓;莫把烦恼放心头,免得白了少年头。
15) 人劳五伤: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卧伤气。时常变换,动作姿式。有利健康,有利休息。
16) 提前生病,提前肥胖,提前衰老,提前死亡。当今社会普遍现象。贪图好吃,忽略健康。精神文明,还没跟上。认真学习,保健知识。加强锻炼,调控饮食。心安神怡,强身健体。
17) 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18) 睡觉像个“狗”,活到九十九。活一天,赚一天,活一天,乐一天。
19)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休息。保持乐观情绪,遵循生活规律。白天按时运动,身体就会康宁。晚上按时休息,精神就会安逸。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 篇3
一、有助于改善情绪
情绪状况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重要的指标。体育锻炼可以直接带给人们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体育活动,如球类运动、田径运动,一方面可以尽情地释放心中的郁闷,无拘无束地展示自我,从而缓解学习的压力,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历经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调控情绪,提高抗挫折能力和调控情绪的能力,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独立自主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学习单双杠、平衡木等项目,就要求学生不断克服胆怯的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苦练,掌握其中的要点与精髓,达到熟练的程度。同样,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也需要付出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才能取得好成绩。以体操王子李宁、跳水冠军田亮、郭晶晶、乒坛邓亚军、刘国梁等优秀运动员顽强拼搏的事迹激励学生自觉克服各种困难,在具有挑战性的体育活动中体验乐趣,进而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培养竞争意识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总体评价,自尊是在自我概念的基础上,对自己各方面的自我评价和情感反应。中学体育教育要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努力展示自我,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优良心理品质。学生对于各种运动项目的技能技巧,都有一个从不会到基本掌握,再到完全熟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付出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努力达成既定的目标,分享成功的喜悦,比如,在1000米中长跑比赛中获得理想名次,在跳远比赛中打破学校记录,或者自己的成绩比以往有所进步,都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表现充满信心,提升自尊,进而养成珍惜生命、积极进取、乐观开朗、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
四、有助于自我潜力的挖掘、提升与超越自我,同时体验运动所带来的喜悦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研究人类需要的问题时,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类的需要分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受到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性的,其中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倘若人的基本需要得到了最低限度的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一级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的理想,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实际中,“体育行为本身就是自我价值体现的确认过程。人类只有在自我实现过程中,才能更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能力和体现。”中学的体育活动虽然不能与专业体育学校的训练相比,不能成就一大批体育专业人才。但是,可以通过体育锻炼这个过程,使学生体验参加不同项目运动时的心理感受,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有能力战胜困难,取得好的成绩。有了信心,他们不仅会在体育活动中有良好的表现,而且也会把这种良好的表现迁移到学习中去,不断去探索去追求更高的境界,从而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五、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体育运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忧愁,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竞争与合作是体育精神的精髓。在体育运动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体现出一种社会情感与责任感。正因如此,要让学生理解竞争与合作的意义,正确处理体育活动中“场上对手”与“场外朋友”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形成现代社会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 篇4
一、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 体育教学对学生智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体育教学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学生智力产生影响的:第一,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会促进大脑右脑的开发, 刺激神经系统, 改善大脑的运行功能。第二, 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抑制和兴奋的过程更加集中, 对外界产生的刺激能更加准确、迅速地作出反应。除此之外, 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某些中枢系统更完全地得到休息, 从而能在最短时间内消除疲劳感, 重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由此可见, 学生在集中精神学习一段时间后应该自由参加一些体育运动, 这样能让学生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 有助于让学生精神焕发、思维集中, 从而增强记忆力, 使学生能更好地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去。
2.体育运动能对情感和情绪进行调节。
人类所生活的社会本来就是错综复杂的, 人们很可能因为一些小事就产生紧张、忧郁等不良的情绪。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把这些不愉快的行为、情绪、意识进行及时有效的转移, 还可以将这些不良的情感宣泄出来, 从而起到调节情感和情绪的作用。此外, 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人际交往, 减少孤独、悲观、压抑心态的出现, 调节整个神经系统, 使不良的情感和情绪得到调节, 对维护心理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体育教学有助于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体育运动学校的在校生一般在人际交往和文化知识学习方面存在着一些困难, 容易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 从而产生孤独、忧郁等心理障碍。如果适当地参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 能使他们在掌握运动技巧和技能的前提下改善身体素质和心理机能。体育学校的在校生与一般学校的在校生相比, 他们接触的体育教学更多, 更容易获得心理满足和产生成就感, 从而能很快摆脱悲观、压抑等情绪, 增强自信心, 消除心理障碍。
二、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1.体育训练结合心理素质培养。
体育运动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 安排体育老师系统、综合地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使其清楚地认识到身心健康是密不可分的, 只让学生通过体育训练来锻炼身体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结合体育的特点, 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让老师掌握消除心理障碍的知识和方法, 切实做到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同时能身心受益, 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2.丰富校园活动。
如果加强体育竞赛的同时能够利用课余或其他空闲时间, 组织一些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非竞赛性的体育活动, 能充分发挥体育在健心、健身、娱乐、文化传递等方面的作用, 使校园业余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丰富, 使学生身体变得更加健康, 使学生的情操得以陶冶, 为健康的心理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育运动学校应该把这些体育活动当作一种业余的体育文化来组织, 有意识地去安排, 并以班为集体进行参赛和组织观看, 最后进行赛后总结。
3.建立健全心理辅导和咨询机构。
大多数的体育运动学校只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育技能、技巧的训练, 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因此, 体育运动学校需要建立健全心理辅导和咨询机构, 并为其配备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的指导老师。此外, 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宣传、普及。在教学过程中, 体育老师切实尽到作为一个老师的职责, 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并对其进行引导, 或带领其去找心理指导老师进行开导, 从而帮助学生解决身体、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让每位学生做到从容地面对任何环境, 时刻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
通过加强对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积极的发展。因此, 要想让体育运动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效能, 正确指导学生合理、科学地进行体育活动的训练, 就要做到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摘要:近年来, 在校生普遍有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 而且已经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 这类学校的老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忽略了对其心理素质的培养。本文首先指出了体育运动学校的在校生的心理状况现状, 并从多方面阐述了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最后列出了如何有效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体育教学中去的措施, 为改善体育运动学校在校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体育运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庄静.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6
[2]周遵琴.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毕节学院学报.2010.6
[3]钟旭.健康三维观视角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心理要素探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篇5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个体的情绪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因此,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社会中,人们认为健康主要是指身体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因而采取各种措施,增强生理机能水平,提高适应自然、抵御疾病的能力。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精神世界的冲突与纷争。那种“无病即健康”的生物学健康观已经过时,而发展成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健康观。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是指在精神、身体和社会上的保持健全的状态,精神健康的标准是:(1)具备自我控制能力;(2)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3)内心世界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还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
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the concept and standard about mental wellness)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许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日本的松田岩男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来适应,即个体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问题,心理都不会失调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躯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综合各种认识,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至今说法不一,综合各种国内外各种观点,心理健康应符合以下条件:
(1)智力正常:智力是个体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其了解、认识外部世界的十分必要的条件。只有智力正常的人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并具有情绪体验能力,从而自我效能感增强,而智力落后者经常遭遇失败,伴随烦恼、痛苦的体验,产生自卑感。
(2)适当的情绪调节能力: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在生活中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个体就会被消极情绪所困扰,而这些消极情绪得不到有效宣泄的话,就可能使自己产生心理疾病,并可能对生理健康造成损害,患上身心疾病。同时,不良情绪的发泄方式必须考虑道德及社会的评价。
(3)自我评价恰当:心理健康者能充分了解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在学习、工作上获得成功,在生活中同他人和谐相处。心理不健康者,往往将失败归因于机遇和任务难度,整日怨天尤人,或将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4)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者乐于与他人交往,建立了较为和谐的积极的人际关系,反之,就会离群索居,对他人不信任,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烦恼和痛苦。
第二节体育锻炼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促进
(the effects of mental wellness upon physical exercise)
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正确对待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挫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对个体的一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呢?参加体育活动就是调节个体的情绪状态、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体育锻炼有助于发展智力(physical exercise is useful to intelligence)
智力是个体圆满完成工作、学习任务的基础条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个体的注意、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提高活动效率,还可以使其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乐观自信、精神振奋、精力更加充沛,从而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由于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使大脑获取更多的氧气,给大脑的记忆和思维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能够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另一方面,体育活动不仅能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有效,使其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为智力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而且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
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并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疲劳感,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而体育活动的参与,有助于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形成兴奋与抑制合理交替的机制,降低疲劳感,提高文化学习的效率,此外个体的体质增强,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充分地挖掘与开发学习的潜力。
二、体育锻炼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physical exercise for good feeling)
情绪状态的调控能力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个体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常常会产生紧张、压抑、忧虑等不良情绪反应,体育锻炼可以使个体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降低应激水平,使处理应激情境的能力增强。麦克曼(mclman)等人的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身体锻炼者的状态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消极的心理变量水平明显低于不参加身体锻炼者,而愉快等积极的心理变量水平则明显要高一些。
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调节情绪,是因为体育锻炼的参与者能体验到运动带来的愉快感觉。心理学家认为,适度负荷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体释放一种多肽物质——内啡肽,它能使人们获得愉快、兴奋的情绪体验。因此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参加那些自己喜爱和擅长的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从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三、体育锻炼有助于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physical exercise for good will)
意志品质指一个人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独立主动的精神,是一个人行为特点的稳定因素的总和。意志品质需要在克服困难的实践过程中培养。体育锻炼本身就要不断克服困难(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外部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才能取得成功。体育锻炼的参与者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培养自身良好的意志品质。任务越困难,对个体的意志锻炼的作用越大,而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人的活动(尤其是体育锻炼)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体育锻炼使自我概念更为清晰(physical exercise makes me clearer)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例如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包括社会方面的自我概念和身体方面的自我概念等。其中,身体方面的自我概念包括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身体表象是指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像。身体自尊则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吸引力)的评价以及对自己身体的抵抗能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
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障碍在正常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据报告,54%的大学生对他们的体重不甚满意。与男性相比,女性倾向于高估身高和低估体重,而且,身体肥胖的个体更可能有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方面的障碍。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有关,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使其身体自尊变低,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
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壮、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研究表明:锻炼者比非锻炼者具有更积极的总体自我概念;体能强的人比体能弱的人倾向于具有更高水平的自我概念和更高的身体概念;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并且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因此,更积极的自尊心,更高水平的身体概念和自我概念与高水平的体能状况相关。
五、体育锻炼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physical exercise for good public relations)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越来越趋向封闭的状态,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缺乏,人际关系疏远。体育锻炼则打破了这种封闭,让不同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素质的人相聚在运动场上,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交往,使人们互相之间产生信任感,有效进行情感和信息的交流,互相之间产生一种默契和交融。研究表明,增加与社会的联系会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马塞(massie)等人1971年的调查发现,外向性格者比内向性格者的社会需要更强烈,这种社会需要可以通过跳舞、球类、做操等集体性活动来得到满足。 由此可见,人们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认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六、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心理疾患(physical exercise for decrease mental disease)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可能会使许多人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进而导致忧郁、孤独、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人们参加某个项目运动并坚持锻炼,他的生理技能、身体素质将会得到改善,也会相应掌握并发展一些运动的技能和技巧。由此,个体会以自我锻炼反馈的方式传递其成就信息与大脑,从而获得自我成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适宜的体育锻炼能使有心理障碍的个体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并消除心理障碍。
运动与心理健康 篇6
偶尔放下手中的工作,把喧嚣的人群和繁重的工作放到一边,想一想眼下的生活。你是不是也会偶然觉得心情烦躁呢?是不是也会有一丝压力?情绪是不是也会偶尔失控?是不是意识到某些性格特点妨碍了自己的发展呢?如果是的话,不要着急,按我说的做:安排出时间,去运动吧。
生命在于运动,而运动赋予我们健康。健康,是每一个人的期望。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从健康标准的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躯体健康之外,心理健康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身心合二为一的整体,体育运动不仅能使人身体强健,还会对人的心理产生显著的影响。运动对心理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运动使人精神愉悦,心情舒畅,充满活力。不但能克服现代人对城市快节奏生活的抵触、焦虑和怨念,更能稳定心理状态,抑制紧张情绪。
运动能使人际关系和谐。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各种项目的协作、配合,以及骑行运动,这种“默默地观察和陪伴”,都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团队更加融洽。
体育运动能培养人的意志,参加体育运动,能有助于培养勇敢坚强的作风,和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沉着果断的品质,还有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体育运动能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合作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运动是在规则的要求下,使双方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体能和心理的较量,对人的培养效果远超各种所谓的“拓展”。
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尤其是对当前社会未经风雨的青少年,能培养他们沉着冷静、健全的应对事物的思路。
怡情——享受运动的快乐
运动可以调控整个情绪,而情绪是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促进身心健康,不良情绪则危害身心健康。有关情绪对身心的影响,在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中早有记载:“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现代社会中,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保持良好的情绪非常重要。而运动是治疗情绪低落的一剂良方,可以给我们带来愉快和喜悦。
来自心理学的研究证据显示,运动的确具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心理学理论认为,情绪是一种能量或动机。规律的运动不但可以提升体适能,也有助于整个人体的健康,还能增进人际互动与心理、情绪的改善。运动除了可以减轻沮丧,也可以改善心情,舒缓压力,产生愉快的感觉。一个人在从事运动时,可以将平日所累积的压力、疲劳、不满等负面情绪加以宣泄、转移并转化为自信的、使人愉悦的、有信心的正面力量,在肯定、愉快与自信的感觉中,提升个人心理和生理的幸福感,并得到新的力量。
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活动的锻炼者,每次活动20~60分钟,有叻于情绪的改善。较大负荷的运动,可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而造成的心理负担。这和人们在愤怒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暴力倾向、想要摔东西是一样的。而运动确实是一种有效减压的方法,许多运动参与者在运动之后,都有一种身心舒畅的感觉,当遇上工作繁忙、加班赶工或情绪低落时,可尝试安排一点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运动。在这段时间,将精神和注意力转移到喜欢的运动上,以抒发自身所承受的压力。当心情或情绪好转后,人的活力就像充满电的电池一样,又可以迎接新的开始。
通过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参加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可以使人从中得到快感和自信。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人,大脑会分泌一种可以支配人心理和行为的肽类。这种具有魔力的肽类,有振奋人心的作用,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适度应激并达到愉快水平。因此,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烦恼、不安、寂寞、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使个体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
健心——保持良好的心态
运动可以改善我们的心态,消除压力。
现代,人们面对的压力往往是长时间、不间断的。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生存压力扑面而来。这些压力使人们的精神高度紧张,长此以往,将造成失眠和神经衰弱,严重的,则会诱发各种心因性疾病。而运动,给我们提供了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途径。
坚持运动可以让我们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保持健康的心态。身体的自我认知包括一个人对自己体育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的评价,对自己身体抵抗力健康状况的评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比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更为积极。
一个良好的身体自我认知,除了提高自我价值和自尊心,也更能提早发觉身体的不适,做出正确的应对,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健康问题。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即如止。
参加运动时新陈代谢加快,适量出汗,运动结束之后往往会感到浑身轻松、心情舒畅。人在锻炼之后食欲会有所提高,睡眠质量也会得到改善,所有这些对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增进心理健康都是大有益处的。
运动可以作为一种预防压抑症状的手段,特别是心境很差、精神不振的人,常常从运动中获益。这是因为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各种感官都收到多方面的良性刺激,继而精神振奋。在工作和生活中,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通过运动可以降低肾上腺素受体的敏感性,摆脱烦恼,振奋精神。经常从事运动会降低心率和血压,减轻特定的应激对生理的影响。多项研究证明,四个星期的规律锻炼,可以大幅度降低抑郁症的症状。
养性——塑造真正的强者
“你可曾见到一个身体强健的弱者吗?”
运动可以对人的性格起到重塑的作用,包括加强原有良性的性格特点,逐渐改善不利的性格特点。运动带给人性格上的塑造的最明显的一点是可以培养运动者的坚强意志。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运动中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和主观困难,运动者会逐渐形成坚强的性格。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投入到体育运动中的人越来越多,选择什么样的健身方式最适合?除了考虑年龄、职业、生活环境等因素外,将个人的性格因素考虑进去,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运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项目对心理所起的作用不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缺乏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或表现出明显的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通过有针对性的适当运动,可以纠正不良性格缺陷,改善心理和精神状态。
对于心理素质差的人,建议多参加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这些项目场上形势多变,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应对,才能取得优势。若能经常在这种激烈的场合中接受考验,遇事就不会过于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从而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好处。
对于天性胆小,性格腼腆的人,建议多参加游泳、格斗等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这些项目要求人们不断克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胆子会变大,为人处事也会从容自然了。
对于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与人交往的人,建议选择团队骑行、跑步这类弱人际关联的团体运动。坚持参加这些项目的锻炼,能增强自身活力,并循序渐进地提高与人合作的精神,逐渐改变性格。
对于生性纠结,处理事情不果断的人,建议选择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项目。这些项目要求运动者头脑冷静、思维敏捷、判断准确、当机立断,长期从事这些活动将有助于人走出多虑的思维模式。
对于虚荣心强,遇事好逞强的人,建议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运动项目,如山路骑行等,在漫长的爬坡过程中磨砺内心,不断提醒自己世事艰难,不能骄傲。
对于处世不够冷静沉着,易冲动急躁的人,建议选择太极拳、瑜伽、马拉松等项目,这类活动多属静态、单独的运动,需要在漫长的宁静中与自我对话,可以逐渐形成沉稳的性格。
运动可以让我们心情愉快,保持良好的心态,更塑造出完善的性格,是修身养性的一道良方。规律的运动除了增进健康和延长寿命外,也能改善生活质量,如睡眠、情绪和压力,使我们思绪更清晰,更有创造力,享受更美好人生。
运动与心理健康 篇7
近几年来, 国外许多研究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 如运动与精神健康、降低应激、调节情绪、缓解抑郁、提高自我理念等。国内学者 (司徒炳坤等) 的有关研究也很有价值。本文对运动的心理效应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予以综述, 旨在为健身心理学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为广大参与体育运动的人们提供有益的帮助。
1 运动对应激的作用
朗 (BONITA LONG) 在考察了高焦虑成人自愿者分别参加的一个慢跑训练计划和应激思想灌输训练及一个控制组, 在完成一个星期的应激降低活动后, 发现尽管各组在对应激严重性的估计、应付技术的类型以及感知到的应付的有效性上没有差异, 但在有关的自我效能中, 两个实验组都显示了更有效的应激应付, 所以朗提出:运动可能是一个对付慢性应激的方法。有人在对高校学生应激水平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的研究中发现, 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与最低的应激水平有相关关系。
2 运动对焦虑的作用
通过运用行为测量和心理测量等方法的研究发现, 运动锻炼可以使个体的主观紧张体验降低。实践还证明, 较强烈的运动可以对抗因长时间单调的动作引起的焦虑, 这种作用可持续4—5个小时。剧烈运动也可以帮助克服日常生活中因思维过度而引起的焦虑反应。因而, 一般运动、剧烈运动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积极心理应付措施。
近几年的研究证明, 不论正常人还是病人, 参加体育锻炼都能减轻焦虑状态。根据肌肉等客观指标的分析,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如慢跑、骑自行车、登高等, 坚持十分钟左右, 能使肌肉的紧张性降低, 这种作用可持续近一个小时。在较强烈的运动后, 能导致中枢神经的松弛反应, 从而也可降低焦虑反应。
3 运动对抑郁的作用
研究认为, 中等或大强度的运动锻炼, 能治疗非精神病人的抑郁症状, 并且在锻炼期间, 抑郁症的减轻与躯体的康复过程相一致。有不少人认为, 这种抗抑郁作用可与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的作用相媲美。实践证明, 运动锻炼不会使抑郁症复杂化, 没有其他心理副作用, 是一种安全的对付抑郁症的手段。
4 运动对特殊人群的作用
比德尔 (STUART BIDDLE) 认为, 有较高生活应激的青少年, 参加有氧运动或无氧运动者, 比运动少的人更少患疾病。有人研究发现, 运动对自尊心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对多个研究作了综合分析后, 进一步发现与正常儿童相比, 影响最大的是残疾儿童, 并且运用的是健身运动, 而非娱乐性、技能性、竞技性的运动, 尽管所有形式的运动都显示出积极的效应, 但健身运动相对作用更大。而在技能性和竞技性的运动中, 个体对竞争性、适应性等方面的自我感知是很重要的。
格罗夫等人考察了在一个戒烟的计划中, 运动作为一种减低焦虑的技术时, 发现参加者烟瘾低, 慌乱分值也低。戒烟是一个具有较强生理和心理因素的过程, 运动对戒烟更容易发生作用。心肌梗塞康复病人可能出现许多行为心理问题, 其中包括抑郁倾向。研究表明, 运动锻炼可以使这些病人的抑郁减轻, 这种抗抑郁的作用可以持续2—4年。运动也有利于克服外科疾病伴发的抑郁症状。
对老年病的长期研究也证明, 运动锻炼不但能使躯体健康水平提高, 同时还增加了他们的认识能力。斯皮多索测定, 经常参加锻炼的老人的反应和反应速度比同等条件下的静居老人快的多, 经常参加中等强度运动锻炼的人, 其职业操作水平也有明显的改善。许多人认为, 这些变量是用于估计个体心理功能的较好方法。
5 运动与运动快感
愉快是人类原始情绪之一, 是盼望的目标达到和需要得到满足后, 随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 因此, 可以认为愉快感本身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它来源于生理需要或心理需要的满足, 如成功感、自由感、自我控制、竞争, 这些都已被认为是愉快感的重要因素。运动愉快感是指在运动过程中体验到喜悦与快乐情绪, 是运动的心理健康效应达到最大值的一个重要因素。温克尔 (L.M.WANKE) 在他的有关愉快感和运动坚持性关系的研究中认为, 运动的愉快感, 将使运动产生更显著的积极效应, 首先愉快感可能使参加者更容易坚持运动, 从而使更多的参加者得到健康, 而有多于50%的人在获得理想的健康效果前就放弃了运动;其次, 愉快感本身具有直接的健康效应, 使参加者更易获得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
尽管对运动的新参加者来讲, 健康是最重要的目的, 但愉快感是长期参加运动的重要原因。运动健康效应的一个重要状态—专注, 它是一种将注意力集中于有限的刺激范围, 忘记了个人问题, 没有了时间感觉, 自我知觉降低, 感到与周围融为一体。最近的研究证实了“专注”与生活满意度、自尊和一般的健康感相关。所以认为愉快感和运动中的“专注”的态度是相关联的。另外, 参加者的个性特点和态度、运动项目类型等都影响着愉快感和坚持性。对于如何使参加者得到最大的运动乐趣, 从而得到最大的心理健康效应,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目前已有人开始研究体育活动的运动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发现, 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不同强度的运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是不一样, 研究者都认为, 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最能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中等运动量的体育舞蹈的健心效应明显好于小运动量的运动, 特别是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因子上。
通过综合研究, 总的来讲, 可以将身体活动和运动锻炼对参加者的心理效应归纳为: (1) 增加或提高的有:学业成绩;做事和决策果断;有信心;情绪稳定;独立性;智力水平;心理控制源内控倾向;记忆力;良好心境;知觉能力;交往可接受性;积极身体自我评价;性生活满意;主观良好感;工作效率高。 (2) 减少或降低的有:工作缺勤;过度饮酒;怒气;焦虑;抑郁;痛经;敌意态度;恐惧感;神经质表现;应激反应;紧张;A型行为;工作错误;慌乱。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 篇8
一、体育教学与认知
正常的智力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而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是智力的主要组成因素。作为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大、中、小学生, 其学习效率的高低, 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 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 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使大脑获氧充分, 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据研究表明, 部分学生之所以学习吃力、成绩落后, 其根本原因是, 由于其神经系统功能差, 导致课上注意力难以集中, 影响了思维的正常进行。然而, 还有些学生担心参加体育锻炼会耽误学习时间, 影响学习效果, 这是一种错误的的想法。恰恰相反, 研究表明, 早操能使大脑消除残存的睡眠抑制, 为进入学习状态做好准备, 使学习而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 解除抑制, 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体育教学与情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心境是一种较稳定、持久, 而且在一段时间内会影响人全部行为的情感体验。积极的心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 如做了一件即使非常平常的事情, 也会感到愉悦、高兴, 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相反, 消极的心境会使以往做来很有兴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 从而产生厌倦和烦躁感。因此,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不仅可以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 而且在各种运动项目中, 还可以让人感受到运动动作的力量感、美感、节奏感和韵律感, 从而陶冶情操, 开阔心胸, 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三、体育教学与意志
学校体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取代的作用, 对于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很大帮助。如, 耐久跑, 我们知道, 耐久跑这类运动, 是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磨炼其顽强意志的一种极好的体育锻炼方式, 这点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除此之外, 在体育教学中, 我们还可以通过跨越障碍或对抗性的游戏和竞赛, 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勇克艰险的坚强意志, 而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拼搏, 正是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因此, 参加体育活动, 既是对身体的锻炼, 更是对意志的考验。
四、体育教学与个性
个性, 也称人格。统一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能使人在正确人生观和信念的支配下, 树立远大的理想, 使思想、认识、行为相一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这篇论著中指出, 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增知识、调情感、强意志”号召全国人民要“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可见, 体育的价值体现在它既能强健人体, 又能使人身心协调发展。因此, 我们可利用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甚至实施心理干预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烦恼, 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改善与提高,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体育活动中充满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和机会, 需要体育教师去充分“挖掘”, 所以, 体育老师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 精心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和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探究 篇9
一、健康、亚健康及心理健康
(一) 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医学模式的演变,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提高、完善。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1948年,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在其宪章上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1990年, WHO在有关文件中对健康的定义加以补充, 认为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由此可见, 伴随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 健康的概念也在不断地拓宽。从单纯的躯体健康, 逐步扩展到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及道德健康, 即理想的健康状况不仅仅是免于疾病的困扰, 还要充满活力, 与他人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 处于健全、美好的状态。
(二) 亚健康的定义
所谓亚健康, 通俗地说, 多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 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 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 机体处于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一般来说, 亚健康状态由四大要素构成, 即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 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或疾病前状态, 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 以及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
(三) 心理健康的定义
目前在心理学理论中, 特别是在人格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中, 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 (Jahoda, M.) 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 他提倡一种“积极的精神健康” (positve mental health) , 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很有教益。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 自我认知的态度。
心理健康的人, 能对自我作出客观的分析, 对自己的体验、感情、能力和欲求等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认知。
2. 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的心态绝对不会是消极的、厌世的或万念俱灰的, 他会努力去实现自己内在的潜能, 自强不息, 即使遇到挫折, 也会成长起来, 去追求人生真正的价值。
3. 统一、安定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效地处理内心的各种能量, 使之不产生矛盾和对立, 保持均衡心态。他对于人生有一种统一的认知态度, 当产生心理压力和欲求不满时, 有较高的抗压力与坚韧的忍耐力。
4. 自我调控能力。
对于环境的压力和刺激, 能保持自我相对的稳定, 并具有自我判断和决定的能力。不依附或盲从于他人, 善于调节自我的情绪和能力, 果断地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5. 对现实的感知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 能正确地认知现实世界, 判断现实。
6. 积极地改善环境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 不会受环境的支配、控制, 而是顺应环境, 适应环境, 并积极地变革环境, 使之更适应人的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 他热爱人类, 适当地工作和游戏,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并有效率地处理、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 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 即不仅能获得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 而且能自我实现, 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
二、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 体育教学过程是发现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是进行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过程, 这个过程也是情感上获得成功感的愉悦体验。情绪是心理健康的具体反映, 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身体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的外在表现, 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 教师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
(二) 体育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过程。
体育教学通常在室外进行, 学生不仅要经受大自然的考验, 而且要承受一定的负荷。采用体育竞赛, 运用学生共同认可方式和规则, 以相互间身体对抗的形式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竞赛活动, 在伴随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后, 学生会感受生命存在的价值, 培养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 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奋勇拼搏, 塑造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
(三) 体育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社会交往能力的过程。
体育活动是一项群体活动, 学生通过体育活动, 相互交往、相互保护、相互协作, 能促进自身的社会化。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来看, 体育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社会交往的过程, 许多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就是一种社会生活的模拟, 在这过程中, 学生能获得胜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
(四) 体育教学过程是使学生消除精神紧张、培养自信心的过程。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有计划地控制学生运动强度, 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实验研究证明:有氧代谢运动能逆转精神紧张、忧郁症等恶性症状, 使自信心增强, 使焦虑和压抑等情绪障碍得以缓解。有氧代谢运动影响情绪平衡用生理学方法来解释有两个方面:一是缓解情绪紧张。在运动中, 机体的代谢增强, 有助于消除体内积蓄的肾上腺素和其他代谢产物, 使储存在肝、脾的血液大量进入循环, 有利于脑的血液供应。二是内啡呔效应。内啡呔是在有氧代谢运动中由脑垂体腺分泌的一种吗啡类激素, 它的镇痛作用比吗啡强200倍。据研究, 许多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能经常保持饱满的精神和生活信心, 与内啡呔效应有关。生理学上的这种解释与1980年美国学者迪什曼 (RK.DISHMAN) 所做心理实验的结果是一致的。他发现进行体育活动 (慢跑、游泳、自行车、力量训练等) 对于抑郁症的治愈率达85%, 于焦虑症的治愈率达60%, 对于化学药有依赖性的治愈率达45%。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体育的作用
(一)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转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情感、意志, 推动他们进行各种体育学习活动, 激发他们自觉进行体育运动和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
(二)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改善在体育教育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 排除心理困扰, 纠正心理缺陷, 克服心理障碍, 开发心理潜能, 提高心理品质, 确保体育运动的正常、顺利进行。
四、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宗旨
根据新的学校体育教育的总目标, 参考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整体要求, 结合体育对学生的心理效能, 确定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总的宗旨是通过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 促进学生心理生活的健康和谐, 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完善与充实, 达成普遍意义上生活质量的提高, 真正实现体育“心灵”与“躯体”本质功能互为一体的教育与养成作用。具体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学生积极、合理、健康的自我认知, 提高知觉和反应的敏感性, 提高自信心;提高社会的交往与沟通能力, 培养和谐、理性的人际关系;培养有社会意义的竞争、合作、团队、领导、生态等意识和观念, 提高学生健康的社会健康心理能力;塑造优良的意志品质和耐挫力, 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 发展学生理性和稳定的情绪, 提高情绪的自控力;培养学生持续的进取精神, 发掘生活体育潜能, 培养自我心理疗治调适的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旨在培养和健全学生自尊自信、忍耐坚强、开拓进取、沉着果敢、勤奋踏实、公正诚实、体谅友善、互助合作、责任心强、善于思考、乐观、理智等品质, 促进个性完善与人格健全, 预防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质。教育途径有:寓于严密的体育组织教学之中;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来抓, 与体育德育教育触为一体;结合体育教材特点;发挥体育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作用;通过学生自我心理活动与体验来教育、培养。方法有说服法、锻炼体系竞赛法、课堂教法。
五、体育与心理教育的综合运用
(一) 体育心理咨询。
咨询的形式有会见、电话、书信等多种。有的学生存在生活中的困惑、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或者来自家庭中父母不和所带来的痛苦, 这些深层次心理问题难以在心理课、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得以解决, 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在运动中体会成功和失败的酸甜苦辣, 在运动中减轻心理负担, 同时也可以求助于体育心理咨询。体育心理学教师应本着为学生保密、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做学生的密友, 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二) 体育心理档案。
在学生刚入学时施行一些心理测试, 如情绪稳定性测试, 性格测试、自我概念测试等。通过这些测试, 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及个体差异, 为学生设立心理档案, 并根据测试结果将学生中情绪不稳定、性格存在偏颇、过于抑郁、自我概念极低的学生筛选出来, 进行特别的辅导, 使他们尽快回归正常行列。
(三) 心理协作小组。
由学生自发组成, 在课余时间交流和阅读心理学科普书籍, 就各自感兴趣的话题在电话或网络上沟通。一致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求助于体育心理学教师。组内成员以帮助与被帮助的方式进行疏导, 交谈的话题不设边界, 自由、广泛而富有开放性, 以学生自己的方式关注和解决自身问题。
(四) 体育心理资询室。
体育教学部门成立专门的体育心理咨询室, 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 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心理知识, 强化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五) 心理辅导站。
建立体育教研室与心理辅导中心联接体系, 用运动方法和语言暗示疏导学生, 建立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站, 并对部分学生 (心理障碍明显者) 建立个人运动处方, “对症下药”。
(六) 改进教学方法。
将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融入体育教学, 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体育教学内容方面安排适当的课时, 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实践和理论的相关教学。
六、结语
综上所述, 体育心理素质教育是以发展学生健全个性心理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当代的大学教育, 个性化心理素质教育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不仅对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身心健康、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且适合当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 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 体育心理素质教育还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 它是一种超越了的学校体育教育, 是一种面向社会的教育。我们希望体育心理素质教育能够像基本的健康教育或基本的素质教育一样, 在我们当代的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隆瑞, 粱向阳.体育社会学报.人民体育出版社.
[2]皮连生.教学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 篇10
一、摆正两者之间的关系, 抓住重点
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两者之间紧密联系, 互为因果。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就谈不上学生智能、意志品质的开发与提高, 也就失去了体育运动的软件;而体育运动的良好发展对心理健康产生反作用, 身体的健康成长发育也会促进心理的逐渐成熟。所以我们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并始终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着重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三力”的培养, 为体育教学的成功创造条件。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经
1. 集体教育
集体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在课堂上通过讲解体育健身、国民素质与富民强国的密切关系, 说明强身健体是自我成长、成才、社会进步、民族强盛的迫切需要。尤其是正处于世纪之初, 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未来的中国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特殊历史时期赋予当代学生更多的时代责任。正确认清体育的历史性、时代性、重要性, 才能让学生对体育教学形成正确认识, 才能以健康的心态对待体育教学, 成为自身的一种需要和动力。
同时积极传输心理学常识。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提高学生兴趣。合理安排课外活动, 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风格。并通过讲叙体育健儿勤学苦练, 在世界杯和奥运会上拿金夺银、为国争光的感人事迹, 激发学生奋勇争先、不屈不挠的斗志。
2. 部分指导
部分指导时可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为三个类型:健康型、亚健康型、非健康型。
(1) 健康型。对于健康型学生, 注意鼓励其持之以恒参加运动, 提高心理适应性。因为心理健康只是一个暂时的相对概念。针对所处不同环境、不同时期的变化, 保持良好心态, 寻求持续心理健康是对这一群体学生的较高要求, 也是未来心理健康的保证。
(2) 亚健康型。正如医学中的亚健康含义一样, 这类学生其心理基本健康,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般具有努力向上的愿望, 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 一时无法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或是向更高层次努力面临障碍, 现实表现为急躁、缺乏足够的信心、意志品质不足以经受大的考验、对自己认识不足。对于这个群体, 老师做的工作主要是引导、疏导、鼓励, 强调循序渐进、逐步增强其信心和各种意志品质。正所谓“聚沙成塔”“滴腋成裘”。
(3) 非健康型。非健康型学生的表现主要体现为:主观上不努力, 思想松懈, 行动迟缓;上课精力不集中, 开小差, 甚至捣乱, 影响别人;万事无所谓, 破罐子破摔, 缺乏上进心;有点成绩沾沾自喜、骄傲、浮躁, 不能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急于求成, 或者一遇挫折就一蹶不振, 意志品质薄弱。对于这部分学生要从批评、激发、严格管理教育三方面入手。
批评要切中要害, 让学生心服口服。适当的批评对规范学生心理性行为很有作用。激发主要是针对意志品质较弱、经不起失败的学生而言。要培养他们的吃苦精神, 敢于承受失败, 正确对待不足。可以通过榜样、典型力量激发他们的斗志。管理要严格, 该处罚的不能手软, 纵容和放任只会使学生失去约束, 恶劣心理膨胀。有些学生上课站都站不好, 摇摇晃晃, 着装不整齐, 虽属小问题, 但须严抓。可以采取出列、反省、写检查、班上检讨形式, 努力使他们步入正轨, 形成自觉健康的心理行为。
3. 个别攻关
个别攻关主要指针对个别情况特殊的学生, 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 要对他们建立档案, 跟踪指导。
对于个别刺儿头、不听话、不服从安排的学生, 老师要个别谈心, 教育他们, 督促其改正错误, 并通过一些反面例子传输积极思想, 逐步改变其不健康心理。对于个别因为客观原因造成的心理不健康, 成绩不理想, 如长期生病的学生, 要重点给予帮扶。
4. 社会、家庭的培养
社会、家庭经常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但这两方面的培养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社会和家庭首先都要重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要清除不良风气, 崇尚文明行为, 引导健康文化。家庭是学生十分重要的教育基地, 父母的言传身教显得尤为重要。父母自己的良好心理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反之, 有的父母本身缺乏必要的知识, 缺乏健康的心理, 本身不能正确认识体育的教学意义, 会给孩子造成消极影响。所以我认为政府部门、社会团体进行必要的宣传、引导, 家长、学校常常通过座谈会形式加强沟通会有效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实施效果
体育教学中合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增强学生课堂的接受能力、运动中的应变能力, 提高心理素质, 最终会达到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我对自己执教的初三 (2) 班进了跟踪、对比、统计, 如下表:
表中显示期末学生的心理健康型比率比初期有了明显提高, 同时我通过了解, 发现100%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课的必要组成部分, 是体育教学的前提和保证;超过95%的学生表示喜欢上体育课;90%以上的学生表示对自己的体育成绩达标有信心。最终这个班中考成绩总评分达到44.21分, 名列年级第一。这些结果充分表明体育教学中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 效果明显。
四、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把握好度。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力, 适当的批评和处罚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一旦超过了这个度, 则可能适得其反。
(2) 心理健康与心理承受力区别对待。心理承受力是与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相对应的, 我们要坚持心理承受力与成长阶段的统一, 正确合理地评定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否达标。
(3) 加强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 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培养自身良好的教师素质, 才能以良好的形象、健康的心理影响学生。同时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转嫁到学生头上, 要爱护学生, 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4) 备课过程中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内容。
(5) 建立详细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便于跟踪指导, 为正确评价学生个体提供参数, 为下一步工作制定合适的方案。
体育运动与健康长寿的关系 篇11
研究证明,老年人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使各器官充满活力,对延缓衰老进程、延长寿命、提高健康水平、防治疾病、加速病后身体机能的恢复、 改善精神和心理状态以及调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都有良好的作用。
1.运动器官解剖生理特点及运动对它的影响
随着肌体老化的发生,骨骼结构出现进行性退化和营养不良。由于钙质丢失出现肌肉萎缩和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常见于脊柱,故老年人的脊背多呈弯弓形,骨质疏松还可引起老年性腰痛和 类似坐骨神经痛的症状。肌肉也随着老化而出现质和量的改变。随着老化加深,肌纤维变细 ,肌肉逐渐萎缩,故易出现疲劳。这便是运动器官老化现象的主要特征之一。
经常锻炼的老年人,骨骼的血液供应得到改善,骨骼物质代谢增强,从而可防止无机成分的丢失。保持住它与有机成分的正常比例,使骨的弹性、韧性增加,对预防老年骨折,延缓 骨骼的老化进程,有着头等重要的作用。
据调查,一组年龄为64岁的体力劳动者,其骨质密度增大,骨质量占80%;另一组平均年龄为52.3岁,因经常坐着工作,很少活动,其骨质密度变低,骨质量仅占61.1%。这充分 显示了运动的抗老防衰作用。
2.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运动对它的影响
老年心肌萎缩,结缔组织增生,而心肌收缩力量减弱,代偿能力下降,易发生心功能不全。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因弹力纤维消失而弹力下降,血管内膜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层有钙质沉着,外壁坚硬,从而导致血管硬化。总之,老年人心血管系统机能较差,剧烈活动时,心率和血压急剧升高,恢复期明显延长,心脏容易出现疲劳。由于老化对心血管系统的 影响,紧张活动时易出现意外。
但是,运动可以降低血脂,使血液胆固醇及甘油三脂降低,减少心血管脂肪沉着。因此可以使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率显著下降。同时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提高心肌工作能力,增加心血管系统对体力负担的适应能力,并提高其机能水平。
据第四军医大学统计资料,从事长跑的中老年受试组,其心脏功能与同龄对照组具有明显区别。其特点是,安静时心搏缓慢、有力;小运动量负担时心率提高不明显,心率净增值较低 ;大运动量负担时,最高心率出现较晚,运动后心率恢复较快;心电图变化的特点是,长跑 组44人中仅有4名出现供血不足,占9.99%,而对照组44人中竟有11名出现供血不足,占25 %。可见,体育锻炼能改善心血管机能,延缓动脉血管硬化,推迟人体的衰老进程。
3.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 点及运动对它的影响
老年人支气管壁弹性降低,黏膜萎缩,加之免疫机能降低,故抗病能力减弱,易患肺炎、慢性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导致肺气肿,加重呼吸机能不全,进而影响心血管机能,造成 组织的缺氧性损害。
体育锻炼能保持肺组织的弹性和呼吸肌力量,推迟肋软骨的钙化,加强胸廓的活动幅度,预防老年人肺气肿。肺脏的通气功能得到保证,呼吸系统即可更加健全。此外,坚持体育锻 炼的老人,呼吸差和肺活量均比一般老年人大,因而有利于保持身体的工作能力,在完成定 量负荷后,经常锻炼的老人恢复期较短。
4.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运动对它的影响
老年人胃黏膜变薄,胃肠道的腺体和绒毛逐渐萎缩,肌组织也萎缩,弹性降低,肝脏和胰腺 重量减轻,功能减退。据报导,60岁以上的老人,约有35%表现低酸度或缺酸,加之缺乏胃 蛋白酶,胃黏膜呈现退行性变化等,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
经常运动的人,由于肌肉活动的需要,势必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从而促使胃肠道蠕动加强 ,血液流动改善,消化液分泌增加,营养物质转化与吸收加速;另一方面,由于运动时呼吸 加深,膈肌大幅度上、下移动和腹肌的运动,对消化器官,特别是胃肠功能产生良好的影响 。
由于锻炼能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弹性增强、蠕动加快、血液运动加速、肝脏和胰腺等功能均得以增强。因此,运动对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有明显的阻抑作用。
5.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运动对它的影响老年人神经细胞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萎缩和死亡。70—90岁的老人,大脑重量比20岁时减少6.6%—11%。神经纤维出现退行性变化,大脑神经细胞、皮质表面积、脑血流量均比年 轻时减少。
由于各种修复过程的逐渐衰退,削弱了神经细胞持续进行高水平工作的能力。为此,脑力劳动能力下降,较易疲劳,且恢复过程延长。此外,记忆和分析综合能力减退。
老年人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可得到提高,反应潜伏期缩短。经常锻炼还可使老年人保持精力充沛,精明果断,动作迅速,准确有力,有较 高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因锻炼所引起的轻度疲劳还能消除精神紧张和焦虑,有利于睡眠,这 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是分不开的。
总之,坚持锻炼有延缓衰老进程的作用。人体各器官系统经过锻炼,可以保持更长时间
中学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篇12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重要阶段, 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个体心理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不管学习成绩好坏, 表现如何, 每个学生都会因为适应不良而产生心理问题, 其主要表现为下面三个方面:一是中学生的学习问题;二是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问题;三是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没有正确的自我观念, 不能了解自我, 悦纳自我, 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不爱学习、工作和生活, 不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不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不善交往, 不尊重友谊;不能控制情绪和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的承受力。本文从体育教学和学生参与体育学习方面入手谈谈怎样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宽松的教学氛围, 这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
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与学、学与练。既有人人参与的集体活动, 又有分散的小群体活动或个人练习,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着频繁的接触和交往。以往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和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 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 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教学知识, 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严重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呢?首先是确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 师生的思想 (意见) 、情感 (体验) 、意志 (欲望) 和行为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第三, 以学生为主体, 使他们得到足够表现自己和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机会。
2、积极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
体育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多样, 并且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 在优化教法的同时, 十分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 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培养。比如:利用长跑、跳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勇敢、坚毅、果断、坚韧不拨、奋发进取、开拓竞争、吃苦耐劳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在体操和球类课教学中, 提倡集体主义精神, 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奋勇拼搏, 学会帮助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心理品质;在体育理论教学中, 根据教材内容, 通过电视屏幕, 用我国体育健儿在雅典奥运会上以顽强的拼搏精神、精湛的运动技术和优秀的体育道德, 不畏强手, 奋勇拼搏, 为国争光, 实现了我国体育在奥运会上新突破的事迹, 来鼓舞学生的斗志, 启迪学生热爱祖国, 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3、以学生发展为本, 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全过程, 做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 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传统体育教学中过多的追求运动负荷、练习密度, 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 让学生感到体育课上得乏味和生硬、“身顺心违”, 无愉快的情感体验, 实际上学生也并未掌握好什么运动技能。“知知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具体教学中做到“抓大放小”, 把握住教学的基本环节, 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练习。如在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中, 让学生根据要求去准备、去领做去放松、去做游戏;在新授课时让学生讲述动作要领、根据兴趣、爱好、基础组成学练小组尝试练习等;在复习课时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 学会观察, 学会比较, 学会自我评价, 在主动学习中巩固正确动作定型, 做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总结, 肯定和表扬富有创意的动作, 特别对体育弱者和有缺陷的学生, 只要他们有很小的进步要及时肯定, 使所有的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 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提升体育学习兴趣, 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改善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体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体育课程改革的明显变化就是教学方法的改变。在实践中我们知道, 无论用什么学习方法,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5、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 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抗挫折的能力。
“如果你拒绝了失败, 实际上你就拒绝了成功”。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效果显而易见, 一个动作能否完成, 姿势优不优美, 游戏、竞赛的胜负都及时展现在师生面前, 学生通过视觉容易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学习心理的研究表明:凡是伴随着使人满意、愉快情感体验的学习活动, 其活动常常受到强化;而不满意的情感体验则使活动受到抑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 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 解除不良的情绪干扰。如在队列练习中, 学生出错时, 不能让学生出列“示范”, 让他们当众出丑, 无形中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成功时要及时肯定;当学生在练习或竞赛中失败时, 教师应给以热情的鼓励、耐心帮助, 并分析失败的原因, 帮助寻找成功的途径和办法, 增强继续练习的信心和勇气;某些教学内容由于技术动作复杂而难以掌握, 尤其是体操项目需要高度的协调性和较好的身体素质, 有一部分的学生往往完不成动作, 教师应通过分层次教学, 降低器械高度或练习的难度, 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让那些能力有限、素质较弱或身体有缺陷的学生也能完成动作, 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成功往往是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 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胜利的喜悦, 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三、结论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推荐阅读:
体育运动与人体健康07-17
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10-19
体育运动与和谐健康论文09-22
体育运动心理学09-08
健康运动论文运动与健康论07-07
体育教学与运动兴趣09-11
运动处方与心理健康11-18
心理与运动发育06-12
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06-09
科学减肥与运动健康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