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运动入门与心理学

2024-09-28

射击运动入门与心理学(精选9篇)

射击运动入门与心理学 篇1

作为一项体育竞技项目, 射击运动与田径运动等讲求激烈身体运动的项目不同, 它注重静中求稳、稳中求准, 对体力的消耗相对要小很多, 但是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却有着极高的要求。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赵颖慧在赛前囊括射击项目几乎所有的世界冠军, 但却在当年的奥运会上在必夺首金的巨大压力下只打出393环惨遭淘汰, 这一令人大跌眼镜的事件充分说明她不是输在技术上, 而是输在心理素质上。因此, 加强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素质的训练尤为重要。

一、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特点

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特点随着比赛过程的不断推进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因此, 对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 应该结合比赛过程来分析, 这样会更加客观、准确。

(一) 赛前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特点。

根据不同运动员在赛前的心理状态的差异性, 可以将射击运动员的赛前状态划分为平静型、紧张型和其他型。平静型的心理状态指的是运动员对于比赛过程和结果有着清醒的认识, 有着很好的比赛动机和良好的心理控制能力, 能够将全部注意力放到比赛当中而不受其他事情的影响。这种心理状态被认为是最好的比赛心理状态, 这个时候他们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紧张型的心理状态指的是运动员由于主客观原因的影响, 从而表现出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不适。主观影响因素一般有对比赛结果患得患失, 对自己的实力不够自信, 对对手的实力过于恐惧等等。客观因素有观众、灯光或者其他一些运动员不能改变的事项。据统计, 赛前紧张型的心理状态在整个运动员心理状态中占四分之一左右。其他型心理状态是除了上面两者的综合心理状态, 它具有多种形式, 诸如态度消极、盲目自信等等。这些心理状态的存在往往容易使得运动员失败。[1]

(二) 赛中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特点。

运动员处于比赛中时跟其在训练过程中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环境, 喧闹的观众助威声、来回走动的工作人员, 注意力集中在运动员身上的裁判员等等干扰运动员的因素较多。所以, 赛中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特点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他的心理素质, 主要包括良好和不良两种赛中心理特点。

1. 良好的赛中心理。

如果一个运动员心理素质很好, 抗干扰能力强, 则他的心理就会保持在赛前比较平静清醒的状态, 从而专注于比赛, 达到身心的和谐、协调, 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技战术水平, 获得甚至超出平时训练水平的比赛成绩。这种心理特点是最理想的, 最有利于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

2. 不良的赛中心理。

运动员的临场表现取决于多种因素, 比如场地环境、临场的心理调节、天气等。如果运动员无法很好地适应这些客观条件, 那么就极有可能产生不良的赛中心理特点, 主要表现为:情绪烦躁, 注意力无法集中;神经高度紧张, 感觉能力差;运动协调性变差, 需要较长的瞄准时间。

二、心理训练对射击运动员心理调节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 特别是医疗水平和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 使得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这一点, 从田径比赛中可以看到端倪, 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国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110米栏力压美国选手夺冠, 以一个亚洲黄种人身份打破美国和非洲黑人运动员对此项目的长期垄断。另一方面,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及进步, 运动员所用的体育设备和工具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并且彼此之间的差距在逐渐地变小。[2]

因此, 运动员之间比赛成绩的比拼除了身体素质和装备外, 就集中到心理素质上面。就射击运动来说, 其有着与一般运动不同的特点, 讲求的不是体力, 更多的是在紧张的比拼中从容发挥———静中求稳、稳中求准。一些大型比赛, 特别是国际赛事, 参赛的都是些世界顶级选手, 运动员之间的技术训练水平大体相当, 在这个时候, 运动员之间心理素质的比拼就被提到至高无上的位置, 谁的心理素质足够强大、谁的个人状态在比赛中最好, 谁就能笑到最后。

有研究表明, 针对不同级别的运动员, 其心理素质对他们的影响呈现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总体表现为心理素质对级别越高的运动员影响越大。具体为:低中级射击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对他们技能水平的影响占到百分之二十左右, 生物学 (也就是身体素质方面) 对他们的影响占到百分之八十左右, 而高级别的优秀运动员与他们恰好相反, 心理方面的因素对他们成绩的影响占到百分之八十, 越是优秀的运动员, 该比例越高。[3]

因此, 在日常的射击训练中, 技术性训练必不可少, 而心理训练更为不可或缺, 我们要重视心理训练的重要作用, 要将其作为提高射击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一项最为重要的方法加以应用。

三、提高射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策略

心理素质的比拼对射击运动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研究, 心理素质对射击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起到50%以上的作用, 如何针对运动员的心理特征探索出提高射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 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 通过合理的训练方式使运动员保持最佳的生理状态。

相比其他竞技类的运动员, 射击运动员的运动强度是比较小的, 但是良好的生理状态是射击运动员进行心理调节的基础, 所以通过合理的训练方式使运动员保持最佳的生理状态十分必要。一是要针对运动员的身体特点制定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案, 使运动员的身体特别是上肢、手指的锻炼, 务求使身体的协调性、柔软性达到最佳, 提高比赛时各个环节动作的精准性;二是要注意射击运动员肺活量的训练, 这与比赛时的呼吸调节息息相关;三是要根据运动员当下的身体状态制定全面的营养饮食计划, 保证运动员摄入足够的能量;四是特别注意射击运动员视力方面的训练, 主要目的是达到视力的集中和稳定。

(二) 注意培养射击运动员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运动员获取胜利至关重要的因素, 射击运动员的自信心除与先天的性格有关外, 后天的日常训练中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也对增强自信心很有帮助。要实现运动员自信心提高的目标, 教练员首先要对运动员的能力给予充分的肯定, 适时夸奖运动员。教练员应尽量对运动员的训练效果给予表扬, 鼓励运动员多肯定自己的信念, 运动员表现不好时, 也不要冷嘲热讽, 以免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充足的自信心可以促使运动员不断超越自己, 向着更好的成绩、更高的目标迈进。使用这种训练心理的方法要注意, 教练员要仔细观察运动员的性格特点, 避免过度的鼓励造成自信心的膨胀, 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4]

(三) 在训练中通过模拟比赛场景提高适应比赛能力。

正式比赛时复杂的现场情况往往使在训练中发挥出色的射击运动员出现失误。假如在日常的训练中就按照正式比赛的程序进行反复模拟锻炼, 比如按照正式比赛的规格安排观众参观训练、使用正式比赛要求的器械进行锻炼, 这些都可以提高射击运动员适应正式比赛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淑慧.高级射手比赛发挥的心理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4, 4

[2].高等教育体院教材编委会.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78

[3].郭仁立等.射箭运动员比赛中控制紧张方法的探讨[J].山西体育科技, 2001, 5

[4].郭明方, 周志宏等.我国射击运动竞技水平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4, 5

射击运动入门与心理学 篇2

关键词:体校;射击;运动员;生理;心理机能;专项训练

G871

一、前言

随着射击运动的风靡和发展,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射击运动员需要具备更强的个人能力和技术水平才能够脱颖而出。生理和心理机能对于任何一名运动员来说都至关重要,对于射击运动员来说更是如此。随着训练手段不断创新,专项体能训练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专项训练能够有效增强射击运动员的心理和生理,因此需要加强专项训练。

二、体校射击运动员的专项特征

在体校射击团队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现象,队员因病或因事无法参与长时间训练,队员在训练队中无法参加集体训练项目,在离队一段时间后又重新投入训练,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即可恢复状态,并且能够获得较好的成绩。了解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能够掌握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专业技术水平变化规律:一是,很多的射击运动员在冬训之后进行适当的休息,能够有利于提升运动员的射击成绩。因为很多的射击运动员经三四个月的训练之后,停止训练休息,经过一至三个月的大运动量训练,能够在冬训的期末中恢复成绩,很多的运动员在复训期间会出现成绩下降,但是在冬训之后,运动员的成绩会慢慢提升[1]。二是,夏季训练中,运动员的成绩呈现下降趋势。经过多年的考察发现,大部分的运动员夏季的训练成绩是全年最低的,除个别运动员之外,这主要是因为气候湿热、睡眠时间短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三是,在比赛期间需要进行调整,有助于运动员成绩的提升。很多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之后,需要给运动员一个缓冲的过程,让运动员的心理、生理等方面得到适当的休息。让运动员在休息期间回顾比赛,唤起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再次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训练之中。四是,有规律的进行训练,有利于运动员提升比赛成绩。很多的运动员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因为在中断一段时间之后,调整心理专注训练,这样才能会出现一个良好竞技状态。

三、体校射击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专项训练方式

(1)生理专项训练。射击是一项持续不间断的运动,对运动员的耐力具有极大的考验,青少年运动员需要在不同的运动强度及节奏之中对速度、灵敏度、力度進行控制,从而提升自己的耐力。在一些重大比赛当中,有些运动员需要进行6至10天的比赛,其运动负荷较大,需要非常强大的耐力。可见耐力素质训练是射击运动员必不可少的一项训练,更是青少年运动员的和核心训练项目。为了使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耐力素质符合运动项目的要求,我们采用了次数多、重量轻的方式制定了耐力素质训练方案:①让运动员定期进行800米跑,1500米跑,3000米跑,或8h/次,或3d/次,或1w/次;②计算运动员越野跑10min的距离;③训练50米变速跑及慢跑8到10次;④训练组合技术手步法1至3min,主要有正反手削长短球、推挡侧身攻后扑角、左推右攻等;⑤在移动中持续扣球200至300个;⑥于球台两端的正中位置做1至3min步法移动训练;⑦训练各式跳绳3至5min;⑧持铁拍击球训练10至15min。

(2)心理专项训练。射击教学中,通过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将射击锻炼转化为自身内在精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涵养。教育就是以人为本,把学生培育成为真正的人,让他们的禀赋得到发展。射击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能力,还能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在射击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来增强体质,适应社会生活。加上很多的射击运动员年龄不大,文化底子弱,必须重视其文化学习[2]。例如,教师可以围绕射击运动展开教学,在课前采用慢跑或者徒手操做热身运动,设置有关于足球合理的情景,使用引导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学会和掌握射击运动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灵敏协调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在动作技能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水平的特长生采取自主选择辅助练习的方式。教师的点拨和诱导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四、青少年运动员专项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专项训练能够极大的提升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但在专项训练当中应该注意这几个问题:(1)青少年运动员需要坚持专项训练,还需要将射击的各种射击方法融合于专项训练当中,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不同,将其特点作为安排专项训练的参考依据;(2)因运动员性别、年龄存在差异,其训练难度、强度必须符合生理特点,从而使训练项目发挥实质性的效果;(3)在速度素质训练前,要求青少年运动员进行强度大的力量训练,从而提升中枢神经的兴奋性;(4)专项训练之后,要求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适当的锻炼,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更加协调,并使运动员本身更为敏捷;(5)协调性及灵敏度训练需要在青少年运动员精力充沛的状态下安排,从而使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及兴奋均为均衡,从而使其协调性、灵敏度得到极大的提升。(6)正确处理运动负荷强度与负荷量的关系,不能让负荷强度、负荷量均过大,也不能让负荷强度、负荷量均过小;(7)专项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节奏需要得到控制,通过逐渐的加大训练强度或不同运动量的有效结合使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能越来越强;(8)专项训练的内容非常丰富,训练方式多种多样,在提升青少年运动员兴奋性与积极性的同时,也要提高专项训练的科学性、合理性;(9)在专项训练时,安全第一,不仅要做好充分的训练准备,还要在训练过程中防止运动损伤,更要在训练后适当的休息和放松,整个训练过程给予医务监督。

五、结束语

专项训练的目标是增强射击运动员的体质和心理素养,让运动员能熟练掌握运动技巧,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健康向上以及勇敢的生活态度,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养。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针对不同性格的特长生学生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3],把握射击教学的内在规律,合理地配置和控制教学中的量、序、度等要素,提高射击运动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蔡燕红. 论少年射击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专项训练[J]. 经济师,2011,19(05):125.

[2]宋赫奕. 花样滑冰运动员的生理机能与心理训练特点[J]. 冰雪运动,2015,23(06):11-13.

作者简介:

射击运动入门与心理学 篇3

1、射击运动员心理影响因素

射击运动是一项要求稳定和准确的运动项目,其对于运动员的心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射击比赛的时候时间是比较充足的,那么运动员就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相应的思维控制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另外射击运动要求的精确度是非常高的,相差0.1环就可能会在比赛中失利,竞争是非常残酷的,在比赛过程中,每次发射的结果很快的就能够了解,这样就会造成运动员的情绪比较激烈,射击运动员要独立作战,这样对其心理的承受能力以及自我控制的能力要求就会很高。射击运动员情绪的波动就会对成绩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比如:焦虑、担忧、紧张以及焦躁等都会影响到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在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的自我调节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在比赛中有效的控制和调节相关的因素是保障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

2、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概况

射击心理训练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的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以及个性特征施加影响的一个过程。另外其还能够促使运动员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节,可以更好的实现射击的训练和比赛,为在比赛的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射击心理训练的主要的作用是其能够促进射击运动员心理过程的不断的完善,使其形成具有专项运动所需要的良好的心理特征,能够使运动员获得较高的心理能量的储备,使运动员的心理能够有效的适应当前训练和比赛的需求,提升运动员的设计技术水平,并且还能够提升射击战术的效果,为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3、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

3.1、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主要的是将运动员安排在和比赛环境相似的情景之中,为其正式的比赛打下基础,此种训练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的提升射击运动馆的临场适应的能力,使运动员可以逐渐的适应各种比赛的环境。此外这种训练的方式有利于运动员做好比赛前的准备工作,提升其在比赛中取胜的信心。在训练的过程中,应该设置和模拟与比赛情景、条件相似的环境,从而对运动员加以训练,其中主要的包括观众、对手以及裁判的模拟,并且利用模拟比赛裁判所下达的口令和比赛的规则,达到良好的模拟比赛现场的效果,使运动员更早的适应比赛的环境,这样在比赛的场地发生变化的时候,对于运动员的心理情绪的影响就会有效的减少,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的良好发挥。

3.2、自我暗示训练法

自我暗示训练的方法主要是指运动员自身的思维和语言对自己的心理施加相应的影响,其主要的目的是达到调节自己情绪、意志的过程,有效的消除运动员焦虑、烦躁以及不安等负面情绪的发生。暗示的语言是简化的,不需要发出声音,只是依靠脑内的暗示的信号,对自身进行心理暗示,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加深其对于某一技术的动作的认知,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3.3、集中注意力训练法

射击运动要保障精确性就需要集中注意力,射击运动员注意力的集中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关注某一确定的目标,将自身带入到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射击环境当中,保障其在射击的过程中不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在射击的过程中,要求运动员能够具备高度稳定和集中的注意力,注意力越集中其就越能够摆脱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能够很好的杜绝自身杂念的干扰,这样就更加的有利于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在平常训练的时候,运动员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正确完成动作的技能上面,努力的提升完成动作的质量。在比赛的时候,运动员的注意力要根据实际的要求进行适当的扩大,以此来适应设计规则和周围环境等要求。

4、总结

射击比赛成绩的优良,不只是取决于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的高低,其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高低,所以,应该加强运动员心理的训练,训练的方法有很多,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结合各种训练方式的特点,优化训练的过程,从而提升训练的效果,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摘要:体育竞赛是一项综合性的考核比赛,运动员想要取得优秀的成绩,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心理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是运动员在比赛当中能否充分的发挥出正常水平重要的条件。心理训练在射击运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将会直接的影响着运动员的成绩,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射击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以下就主要对射击运动员心理的影响因素与训练方法做探讨分析,提升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射击运动员,心理影响因素,心理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温智敏.对体校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的分析探讨[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2,(04).

[2]薛杨.浅析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9).

[3]高展.青少年射击、射箭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整与力量训练[J].当代体育科技,2012,(28).

射击运动入门与心理学 篇4

射击运动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就是单兵作业互不接触。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比赛的准备主要针对自己。同时不可知性也十分强,不打完最后一发决定不了胜败,尤其是在高水平的比赛中体现得更明显。在这些条件影响下,对运动员要求最高的就是心理能力,心理往往是影响比赛发挥的关键因素。

有的运动员平时训练能打得很好,比赛就是打不出来,有的运动员比赛跟训练成绩差距小,二者的不同在于心理。一个好的运动员必定对心理有很强的掌握性,知道自己应该想什么不应该想什么,从而带动自己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心理是个抽象的物体,没有具体形态。这样的事物往往最难为人所掌握。心理专家、教练及队员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关于怎样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总是在不停地发现问题然后想办法改善,但始终不能做到解决。没有一种方法能完全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所以只能向着最好的方向努力,想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诱导。

一个人的心理能力是受教育、家庭、个人素质、生活阅历等多方面影响的。所以要提高心理能力不能从一方面入手,包括的面要广,下手力度要强,影响比赛较大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比赛动机。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要善于把个人动机转化为社会动机,具有崇高社会动机的运动员,会具备深刻的责任感、义务感与荣誉感,遇到问题不恐惧,能够冷静面对坚持到底。怀着狭隘的个人动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胜利在望时手软,结果患得患失,当处于不理想状态时,则可能产生消极情绪状态而被困难征服。正确的心理定向应放在为集体作贡献争荣誉上,要放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向训练最高境界的攀登上。在竞赛过程中要狠抓动作要领和动作过程。全部思维过程应放在如何取胜上,精神负担小,运动员就能在赛场上充分表现自己的各种能力,只要动作要领和过程完成得好,比赛结果一般不错。错误的心理定向往往围绕个人得失,忽略动作要领和过程去想环数、想结果、想个人胜败如何如何;怀着这种心态参加比赛,其结果必然不会好。

2.适宜的比赛情绪。适宜的运动情绪,即适度的激活水平对最佳运动成绩的取得是非常重要的。射击属非对抗性静力耐力项目,需要运动情绪的兴奋和稳定。兴奋和竞争状态是以积极的增力情绪为特点的。运动员处在这种状态会感到力量倍增、精神饱满、渴望参加比赛,并在比赛中顽强拼搏。优秀运动员必须通过训练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克服盲目自信心理,有效保持适宜的运动情绪。

3.坚定的必胜信心。信心是发挥运动员才能的重要条件之一。信心是胜利之本,没有信心一事无成。树立信心除了端正比赛动机外,提高赛前的技术水平和动作成功率,以及对场地和客观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也非常重要。信心不是说空话,必须建立在可靠的实力基础上,不存在侥幸心理。

4.良好的注意品质。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这四种品质密切相关。射击运动需要的是注意力的集中和稳定。

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培养运动员珍惜每一发子弹的发射,认真做动作,尽量让自己的心理状态接近比赛时的动作状态。避免出现平时训练是一套动作,比赛又是另一套动作的情况。训练时出现的问题不能拖延,要是比赛出现了这种情况则应该怎么办。这样训练的目的就不只是提高技术能力,同时提高心理能力,增加比赛处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经验多了,今后在比赛时遇到同样的情况便不会那么慌张,不知所措。

同时,必须提高运动员独立思考的能力,让运动员能正确分析自己的个性习惯,这与心理特点有很大联系。从一个人的脾气性格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心理状态。让运动员自己看清自己的本性可以更有效地想出针对这个运动员心理的可行措施,毕竟教练员只有一个,不可能很透彻地了解每一个运动员,而且射击这样的项目更是对自己本身的要求很大。所以,提高运动员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非常重要。作为一个运动员,特别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肯定是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并不只是技术方面优于他人而已。尤其是作为一个射击运动员,“心”占的比例非常大,所谓三分技术七分心理也是由此而来。而一个人的智能对心理的影响相当大,所以不得不重视这一点。智能体现在一个人头脑的灵活度、反应灵敏度及领悟能力等方面。

说到智能,就是运用智力的能力。一个人的智力跟从小接受的教育与环境有关,所以每个人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当然智力并不是代表你有多高的学历,这是一种能力,能够很好地运用智能的人往往能事半功倍,这需要头脑的灵活与勤奋的思考。一个不思考的人办事效率也会大大降低,现在任何行业都需要人才,包括体育方面,尤其是射击这样需要用脑思考的项目。成功的人大多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好地运用智能,办事效率高。人之所以能与动物区别,就是因为人类会思考,并以思考带动行动,做好对事的分析之后再行动能少走弯路。这是哲学中所讲的意识的反作用。

射击运动员有的出成绩快,有的出成绩慢,跟运用智能有很大关系。想要提高成绩不能只靠训练,还要靠平时对训练及比赛的思考,只有把想和做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效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绩进步。重视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培养对比赛正常发挥至关重要,不可小视。所以培养智能是培养射击运动员的重要方面。

射击运动入门与心理学 篇5

在射击队里常有这样的现象:某某队员因病或因事较长时间不能参加训练 (半个月、一个月或三个月时间) , 待又重新投入训练时, 经过不太长的时间即可恢复到较好的技术状态, 而且很快通过了中断前的技术水平。有部分少年运动员的全年最高成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笔者在年度比赛结束后, 结合年终总结就发现, 有3~4年训练水平的少年男女运动员, 比较明显地反映了类似这样的规律。

例1.卢某某, 女, 16岁, 2002年底进入龙岩市体校射击队, 2005年停训时间近3个月, 6月中旬恢复训练, 7月底参加福建省年度比赛, 在气手枪中以369环获第二名, 达二级运动员标准。

例2.袁某某, 男, 16岁, 2002年底进入龙岩市体校射击队, 2005年3—6月停训学习, 参加中考停训时间近4个月, 6月中旬恢复训练, 同年7月底参加福建省射击比赛, 获3×20队赛冠军, 气步枪获第二名。

例3.张某某, 女, 17岁, 2002年底进入龙岩市体校射击队, 2006年6~7月中旬停训复习, 参加文化课考试, 停训时间近40天, 7月中旬恢复训练, 同年10月底参加福建第十三届运动会, 25m运动手抢慢加速, 以584环获第1名, 气手枪以381环获第一名, 两项都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

通过对上述3例训练比赛成绩的分析表明, 经过3~4年较系统训练的少年运动员, 在训练和比赛中, 竞技状态和专业技术水平变化有基本规律可循。

1. 冬训后适当休息有利于提高成绩。少年运行员在系统训练中经过

3~4个月的时间, 中途停训, 后又经过1~3个月大运动量冬训, 在冬训末可恢复到全年较好成绩, 复训期成绩呈下降趋势, 进入冬训 (10月份后) 又逐渐高起来, 但成绩低于冬训后期。

2. 夏训中运动成绩滞后, 并下降趋势。根据笔者多年从定性定量的

方面观察, 少年运动员大多在8—9月夏训中训练水平全年最低 (除个别运动员外) , 这是由于离后调整、气候炎热, 睡眠时间短等多种原因造成。

3. 比赛间隔期积极调整, 有利于提高大赛成绩。当少年运动员在第

一个比赛中技术水平发挥好取得最佳成绩后, 不要采用快马加鞭的方法, 可有意识地中断一个适当的训练期, 给运动员从生理、心理、战术、人际关系等方面一个宽松的空间, 让他更多地回顾比赛的经验教训, 唤起一种成就感和拼搏欲望, 全身心放松, 再精神饱满地参加下一赛事, 可达到延长高潮期的效果。

4. 有规律的间隙训练利于成绩提高快。对有一定基础的少年运动

员, 中断一定时间 (10天、20天、30天) 后, 经调整、收心、专注, 再继续训练10~30天, 一般可能出现良好的竞技状态, 少年运行员全年最高成绩有时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产生。

以上4点对有一定训练水平的少年运行员, 在训练和比赛期间进行不同的训练计划和易地训练都相适应, 没有大的变化;而那些训练时间短, 运行技术水平较低的运动员, 对以上规律表现不明显。

据调查, 一般业余体校射击队每天技术训练的时间为早上一小时, 下午两小时, 每周训练时间18小时以上。每周举枪1500次左右, 人均每年度用子弹300发左右。运动量、运动负荷和强度方面, 在每年冬训12月至第二年4月份最大。为此, 笔者认为教练必须掌握以上规律, 从而在训练比赛中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二、少年运行员生理机能是影响专项特征的重要原因

1. 少年运动员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学技能的快速增长期, 神经系

统灵活性高, 可塑性大, 对新事物易接受, 善于模仿, 但大脑皮层兴奋与

●蔡燕红

抑制不够均衡、易受刺激, 动作技术易变形。

2. 少年运动员大脑皮层神经耐力较差, 兴奋性占优势, 灵活性高, 注

意力不能长时间专注于一种活动, 单调重复的刺激对大脑皮层活动起抑制作用。据资料表明, 年龄与注意力呈正相关。7~10岁为20min, 11~12岁为25min, 12~13岁为30min。

3. 少年运行员心肺机能较弱, 无氧代谢供应能量能力差, 负氧债能力差。

三、大脑皮层的耐受力是提高射击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

1. 射击运行是一种高度协调, 十分准确的静力性运动项目, 运动员

必须在较长时间精力集中, 全神贯注, 不走样地做几十次, 甚至上百次、上千次, 一致性精神性的重复动作。因此, 大脑皮层的耐受力增大, 精神紧张, 注意力集中, 射击运动精力消耗比体力消耗要大若干倍。

2. 在训练和比赛中, 我们要求少年运行员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高度集

中是不客观的, 也做不到。如果把注意力假定为100%, 少年运动员就必须经常暗示自己在101%、102%、103%等的状态下训练、比赛。这样大强度, 超时限的成百上千次的重复训练。给少年射手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带来巨大的负担, 长时间的超时限, 会造成射手兴奋、抑制协调转换的能力减弱。

例1.饶某某, 女, 17岁, 训练结束后, 被教练留下, 没连打10个10环不许下课, 结果越打越差。

例2.李某某, 女, 16岁, 进入省队训练后, 不间断地大运动量和高强度的训练, 原速射成绩295环以上, 动作和心理出现问题后, 怕打速射, 速射成绩一落千丈, 最后只好放弃慢加速项目。

3.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 随着年度比赛的临近, 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

是大运动量、长时间为基础, 每天训练时间在6~7小时左右, 如果教练不适时调整, 少年射手大脑皮层的相关神经细胞长时间的超负荷, 结果就会产生超限抑制。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紊乱, 带来一系列的恶果, 失眠、心烦、脾气暴燥, 动作失调。在训练中笔者经常注意到个别运动员, 明明知道10环的动作该怎么做, 但就是做不出来;明明知道精力回收, 但她却在击发瞬间去看瞄区。

四、小结

1. 以上分析的各种现象都是由射击项目本身的特征和少年生理机

能决定的, 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 针对性地采用较长时间停止或中断训练, 使得少年射手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积极的休息和调理, 从而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较高的协调情况下, 更准确、有力地相互转化, 这样才能使少年射手做出更为准确的一致的动作来。

2. 只要我们严格遵循少年运动员生理机能、心理特征和射击项目特

点, 按照二者有机结合的内在规律去操作, 完全可以按照周期、年度、阶段比赛任务的要求, 把每一个训练年度划分为若干训练阶段, 在每一个阶段中, 安排适当的时间去总结、学习、调整、休息, 等待大脑皮层、中枢神系统疲劳恢复后, 再上一个新台阶, 安排更大负荷的训练计划。这样一来, 少年运动员会处在心情愉快、目标明确的状态下, 训练和比赛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编写组, 运动生理系统[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7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编写组.运动心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7

射击运动员焦虑心理及其排解探讨 篇6

关键词:体育竞赛,射击运动员,焦虑心理,辅导策略

众所周知, 运动员会在体育竞赛中产生一定的紧张刺激, 从而引起焦虑心理, 这本是正常的生理与心理现象。但如果这种焦虑超过一定的限度, 就会严重影响运动员水平的正常发挥, 这种过敏性焦虑心理主要表现为想赢又怕输, 对自己严重缺乏信心, 不相信自己的技术水平。对于射击运动员而言, 过敏性焦虑心理对比赛成绩的影响表现得更加明显, 据有关研究显示, 射击运动员比较容易在赛前和赛中表现得过于紧张, 从而导致技术动作变形, 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最终成绩。为了有效排解射击运动员的过敏性焦虑心理, 教练有必要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训练他们。

1 射击运动员焦虑心理的表现和现状

所谓焦虑心理, 是指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以及比赛中, 对当前的自尊心可能造成一定威胁的情景所具有的担忧情绪。一般而言, 焦虑心理可以分为正常焦虑和过敏性焦虑两种。前者是由客观情景引起的比如比赛的激烈程度、比赛中对手的情况以及比赛的重大意义等, 都会引起运动员一定的焦虑心理。这种正常的焦虑心理可以激发出运动员的潜能, 从而促使他们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过敏性焦虑就是一种负面焦虑, 是指运动员对潜在威胁作出了一种过分担忧的反应, 他们往往倾向于缩小自身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夸大比赛困难程度, 从而抑制运动效能的有效发挥, 影响运动员的正常表现。根据调查,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即大多数运动员都有较明显的过敏性焦虑症状。这部分运动员一般在比赛中精神萎靡, 技术动作错误频繁发生不仅不能专注于日常的训练, 在比赛中也心不在焉, 从而使得训练成绩和比赛成绩受到明显影响。另外, 过敏性焦虑心理还会使得运动员的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 导致他们反应速度减慢, 智力水平下降。

2 射击运动员形成过敏性焦虑的原因分析

射击运动员形成过敏性焦虑的原因有很多, 其直接原因是比赛的场景和环境。一般而言, 比赛场景是多种多样的, 在不同的比赛中, 会遇见不同的对手, 这对运动员的刺激度也不一样。涉及运动员升学、晋职的比赛或者大型比赛等, 对运动员都会形成非常强烈的刺激作用。这种刺激作用会变成一种对比赛的畏惧。另外, 比赛场地的气氛、场景布置、音乐和观众等因素也会造成过敏性焦虑反应的出现, 比如肌肉僵硬、手足无措、心跳加快、口干等等。一般情况下参赛运动员能通过自身的能力调控自己出现的焦虑反应, 但由于技术水平、参赛经验和生理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其不能获得较好的心理调控, 这会进一步加剧焦虑反应, 最终就表现为思维混乱, 注意力不集中, 手脚不受大脑控制, 应有的运动水平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从而导致比赛失败。

3 对射击运动员焦虑心理的辅导策略

虽然大多数射击运动员都具有过敏性焦虑, 但是只要经过长时间的比赛心理训练和系统技战术训练, 可以调控和降低过敏性焦虑反应。这就对射击运动员的教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练除了重视坚持抓好运动员的基本功技战术及身体素质的训练以外, 还通过分析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的焦虑心理, 有针对性的采取了一些训练方法, 帮助他们调节参赛的心理过敏性, 使他们在比赛中发挥出应有的技术水平。

3.1 创设逼真的模拟训练和比赛的情景, 增强运动员抗干扰的能力

在比赛开始之前, 由于运动员对比赛环境比较陌生, 所以会表现出内心不安, 在比赛中也会对激烈的赛场表现出强烈的紧张, 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所以, 在日常训练中, 教练必须创设各种各样的场景, 最大限度地提高射击运动员的抗干扰能力, 排解他们的焦虑心理。首先, 教练在训练中可以要求运动员尽量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上, 关注自己技术动作的每一个步骤和关键环节。其次, 教练要经常带领运动员进行队内实战训练, 促使运动员积累起丰富的临场实战经验。在队内进行团体赛, 不仅可以增加队员之间的友谊, 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比赛适应力。再次, 教练在比赛前要尽可能组织运动员熟悉比赛场地一旦发现干扰因素, 及时进行调整。通过排除干扰, 集中注意力, 振奋精神, 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3.2 树立良好的运动自信心, 提高运动员的自我调节能力

自信心是运动员潜力得以发挥的重要心理因素, 也有助于排解过敏性焦虑心理。只有充分相信自己, 射击运动员才能在激烈、紧张的比赛环境下,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力量, 坚强勇敢地与对手战斗。为此, 教练就要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培养起运动员的自信心, 让运动员充分了解自己的特点和技术水平, 还要引导运动员仔细分析对手的基本情况, 知已知彼, 百战百胜, 只有对自己和对手都有一个客观的了解, 才能在比赛中扬长避短, 克敌制胜。此外, 教练还要意识到, 自信心是通过克服无数次困难才能逐渐获得的。所以, 教练要在赛前组织实战训练, 激励运动员的斗志, 磨练他们的意志, 激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获得比赛的胜利。其次, 教练还应该创设有利的条件来增加运动员获胜的场次, 从而逐渐培养起他们的自信心。

3.3 指导运动员用想象放松来控制焦虑心理

在比赛开始之前, 教练要求运动员全身放松, 然后引导他们想象比赛中可能要运用到的技术动作, 并想象自己最有可能成功的动作, 回忆命中十环时的兴奋心情。这种通过想象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 可以有效控制过敏性焦虑心理的出现。放松与想象有机结合的训练方法也可以使运动员处于身心放松的状态之中。对于射击运动员来说, 焦虑心理会削弱或降低他们运动水平的发挥。只有通过排解射击运动员的焦虑心理, 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射击潜力, 赢得比赛的胜利。

参考文献

[1]苏庆富.中国专业冰壶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的初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 19 (4) .

[2]朱宝峰, 李双玲, 李勇.短道速滑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的特征[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9, 31 (2) .

[3]张清雷.我院网球专选班学生竞赛焦虑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 2009.

射击运动入门与心理学 篇7

1心理训练在射击运动中的运用

在射击运动中的心理训练,指的是射击运动员在进行射击训练的过程中,对可能会遇到的情况而开展的对射击运动员心理建设性训练的工作,这是对射击运动员进行训练的所有内容中非常重要得组成部分。由于射击运动的特殊性,因此,对射击运动员进行心理运动的强化,促进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十分有必要的,具体方法如下。

1.1对射击运动员进行有效心理评估的模式

在进行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制定之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射击运动员进行心理评估:首先,要对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详细记录,并对其表现进行深入的分析。其次,对射击运动员的日常表现进行跟踪观察。再次,和射击运动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达到对他们的心理感受能够全面掌握的目的。最后, 对射击运动员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测试和训练。

1.2制定行之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

对射击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本质目的,就是让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能够适应射击这项运动。而射击运动对运动员的集中注意力的程度,遇事沉着冷静以及稳定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同时,又由于射击运动,它是一项竞技运动,因此,就要对运动员在比赛时的心理状态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真正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

1.3实施心理训练的过程

据不完全统计,对射击运动员的技能发挥产生影响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射击运动员的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心理状态不好而影响正常发挥,肌肉放松能力不够达标等。基于此种情况,在对射击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时候,应针对运动员的这几种情况加以改进和强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还要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进行心理训练的内容。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仅能根据不同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不同心理训练的制定,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还要在射击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变化,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对心理训练内容进行优化,以达到提高心理训练的实效性。

2对射击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意义

对射击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意义,主要体现以下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运动员比赛之前的心理状态会对比赛时心理状态产生重大的影响。比如,如果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是比较轻松愉快的状态,这就可以增加射击运动员的信心,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 如果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非常的郁闷和压抑,那么,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必然会对射击运动员比赛时的心理状态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影响运动员技能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射击运动比较注重对运动员的运动技术的学习,可以说,射击运动它是一个体力和智力相结合的训练运动,在对射击运动员的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加以结合有效的心理训练,并能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达到将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的目的,帮助运动员消除不良的、负面的心理情绪,增强比赛的稳定性,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从而使得运动员获得更好地射击成绩。由此可见, 在比赛之前,对运动员进行较为全面以及系统的心理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3对射击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有效途径

对射击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依据,并对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心理训练过程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同时,还要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性训练方法的制定,具体内容如下。

3.1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

众所周知,射击运动心理训练针对的对象是运动员,可见,射击运动员对所接受的心理训练的适应程度对心理训练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之前,应对运动员的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理解,比如,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状态以及心理的变化,还有对运动员的兴趣点和期望都要有所了解,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日后的训练中,能够对射击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促进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现场发挥水平的提升。

3.2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依据

对射击运动员进行的心理训练,不仅要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以心理学理论做为其理论依据和基础,以达到对不同运动员之间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的目的。以促进运动员的技能训练、身体训练以及心理训练能够有机结合。更为重要的是,在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把射击运动员的身心机能的变化、心态的变化等也作为研究的内容,并要结合心理学的理论,对这些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从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

3.3对运动员进行专项的训练

总体来说,在射击运动中的心理训练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可以进行专项练习的,这些训练强调的都是,对运动员再射击过程中的注意力的训练。比如,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对运动员进行均匀性的扳机扣动的训练,这主要是对射击运动员的感觉控制进行的训练,再就是,对运动员进行任何情绪下都能心平气和地比赛的训练,以及对肌肉运动的预感的感受训练。这些训练的开展都应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并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内容配合理比,从而促进射击训练科学性的提高。

3.4提高心理训练过程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众所周知,射击运动的心理训练的过程是有其独特的特点的, 同时,心理训练也有其周期性。因此,首先,应对运动员进行最为基本的心理机能的训练,对运动员的比赛的适应力进行有效地培养。 然后,再进行专项得心理训练,比如,对射击运动员在以前的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运动员能够有个整体全面的提高。同时,训练的难度应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对训练目标进行科学性地分解,提高心理训练的效果。其次,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在日常的训练中,除了对运动员的注意力以及心理状态进行调整之外,还应对自信心展开训练,特别是提高自信心方法上的训练,比如,对运动员比赛前的心理状态进行训练,也就是对运动员平稳心态的训练,同时,还应制定较为合理科学地比赛方案,为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课程出现的不良的心理状态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还有就是对运动员的视力注意力的培养,比如,可以让他们选择一个固定的东西作为其视觉的目标,并对这个固定东西进行仔细观察,然后回忆,如果没有全部记清,可以进行再次观察,并在次进行回忆,重复这些动作的好处就是可以培养运动员对固定目标形象的记忆能力,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

射击运动入门与心理学 篇8

随着我国运动水平和管理体制的逐渐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也日趋完善。教练员在对各运动员运动技能重视的同时,其赛前心理状态也被教练员密切关注着。这里提到的赛前心理状态顾名思义就是运动员在比赛前的准备时期里在内心所产生的各种情绪状态,而这些心理状态又会使运动员的身体的技能动作发生条件反射性变化,不同的心理状态将会对竞赛的成绩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以静力性状态为主体的射击项目射击,每次重复相同激发动作。是一项具有高度技术精确性和高度心理稳定性的运动项目。根据项群理论射击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该项群心理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世界射击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优秀射击运动员的成绩已经非常接近,没有任何一个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有必胜的把握,取得冠军的主要因素已由单纯的技术水平让位于临场发挥,而临场发挥又取决于运动员在比赛时的心理状态和技术的稳定性。射击运动员经过长期的不间断的艰苦训练,都渴望能够参加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但在实际比赛中,特别是在一些大赛上,由于心理状态的不稳定因素,造成比赛中失利的例子有很多。

然而,在平时的射击训练中,一些教练员注重对运动员进行体能与技能方面的训练,而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关注度远远达不到运动员的心理需求,最终往往导致运动员因为心理状态不稳定而在比赛中未能正常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技术水平。因此教练员必须要注重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发掘他们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引导运动员在比赛前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这对于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发挥最佳的竞技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江苏省射击队50名射击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女运动员30人,男运动员20人,平均年龄为18岁。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对南京江苏省射击队运动员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2.2 文献资料法

主要通过搜集、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对比研究,根据本课题的研究需要,大量查阅有关射击运动员竞赛心理障碍的文献资料并通过体育期刊目录和计算机检索,查阅相关专著,期刊文献,对本文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2.2.3 专家访谈法

对南京市从事多年射击项目的教练员、科研人员和运动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认真听取他们的经验与意见,得出相关的信息。

3 结果与分析

3.1 心理调节的相关概念

心理意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情绪则是伴随着心理意识过程而产生,是对客观事物对主体需求满足程度的体验反应。心理调节是通过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个人所处的环境,尽力消除那些不愉快的心理刺激和生活事件,理智接受非个人能力能改变的现实,从而更好地适应,并使情绪积极而稳定,保持自我意识良好,达到保持心身健康的目的。学会善于掌握自我,善于控制和调节情绪,对运动员积极备战,取得优秀的运动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赛前训练中要注意培养运动员健康的心理状态。要注意情绪表现的适当性及情绪的紧张适度。情绪活动可以说是心理刺激中对健康影响最大、作用最强的成份。人的任何活动莫不以情绪为背景,伴有情绪色彩的。如果运动员一些心理障碍不能很好得到调节,直接会影响到其比赛的胜负结果。本文主要运用心理调节相关概念针对射击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为射击运动员更好的发挥运动水平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3.2 射击比赛前运动员心理障碍的种类与调节方法

3.2.1 动机障碍类

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更多的被认为是对人们行为的“激励”。主要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动机障碍则是人们对学习的动力不足。动机障碍是指不是处于正常动机水平的其他各种动机状态,比如过高的动机水平或过低的动机水平都是不能够很好的发挥运动员的正常运动水平。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过高的动机水平会引起运动员赛前兴奋性过高,不能以正确的心态迎接比赛。从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造成动作技术错误或质量下降等不良现象。而动机水平过低,又表现为运动员积极性过低,运动潜力发挥不足,造成运动水平下降。

由表2可以看出,调查中的射击运动员竞赛动机水平过高的比例为52%,赛前动机水平过低的比例为9%,这些射击运动员在比赛前都会出现潜力发挥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反应。这就需要教练员赛前充分调动运动员坚持不懈的训练与参加比赛的积极性与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参赛观念;运动员要端正自身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2.2 紧张障碍类

紧张,是人体的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好的变化,如结婚、事业的成功、比赛的胜利等等;坏的如待业、比赛失利都会是人紧张。而紧张的程度常与生活变化的大小成比例。紧张使人睡眠不安,思考力及注意力不能集中,头痛,疲惫。普通的紧张都是暂时性的。突发性的紧张则是一种恐惧感。特别是在比赛前,对于紧张程度的把握对于比赛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度的紧张情绪有助于激发和提高射击运动员比赛的积极性。但如果对自身训练水平、比赛成绩的胜负、竞赛对手的水平等估计不足或判断错误,便会产生强烈的紧张、焦虑情绪,直接影响射击的稳定性与准确度,导致运动成绩下降。

从调查表中可知,调查中的射击运动员出现明显紧张情绪焦虑心理的比例为24%,而这种心理状态的运动员往往一开始就怀疑自己的技术能力,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能专注于比赛。严重影响比赛成绩。情绪的适度紧张不仅使人们运动员赛前训练富有节奏,而且能高效地发挥运动员的潜能,从而获得心身和谐和心理健康。为了消除过度的紧张感,教练员可在赛前仔细观察运动员的情绪反应,及时给予言语上的鼓励与支持;运动员在赛前,也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消除紧张,如赛前与同伴轻松的聊天,看看报纸,听听音乐等。

3.2.3 激活障碍型

在临赛前使运动员处于斗志高昂、信心十足的积极心理激活状态,是竞赛中技能水平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冷静应对各种临场突发事件,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前提条件。但如果赛前训练不足或训练过度、心理准备不够充分等因素,都会引起激活障碍。

从表3中可以看出,调查中的运动员表示赛前激活不足的比例为40%,激活过度的比例显示为22%,在赛前激活过度或不足时,都会很大程度的影响运动员的竞赛成绩。这就需要教练员针对运动员不同的激活状态排除各种不良情绪,充分调动他们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对于性格外向、情绪高涨的运动员,要注意观察其赛前的激活程度是否过高。而对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运动员,则要注意其激活程度是否过低。同时,运动员通过自我心理调节,给自己打气加油,做好充分的赛前心理准备。

3.3 运动员竞赛心理障碍的对策探讨

3.3.1 信心培养法

教练员要把运动员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心的培养融入平时的训练中,赛前动员通过具体分析,使运动员认识竞赛的意义,从而确立信心;也可通过结合赛前测验惊醒信心训练,这种方法可以运动员准确的了解自己的实际技术水平,可正确的估计自己的优势,建立坚定的信心。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平时坚持不懈的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达到提高竞赛欲望,增强竞赛信心的目的。

3.3.2 肌肉神经放松训练法

在赛前,肌肉和神经放松训练的最佳方法是使运动员很快进入“小睡”状态。这种特殊心理训练方法是让学生和运动员静坐下来调息理气,依次从头、肩、臂、手到胸、腹、背、腰,最后到臀、腿、脚做放松动作,同时放慢呼吸,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机体的能量消耗,而且可以通过肌肉的放松,意念的调节,减少心理能量消耗,并从各种杂念中摆脱出来。放松训练方法特别适合于射击运动员这种以静力性状态为主体的运动特点,能够更好的集中精力去应对比赛。

3.3.3 念动训练

念动训练是运动表象训练的一种方法,德国跳高选手默根堡在第23届奥运会上取得跳高冠军就采用过念动方法。他在试跳之前,在场地上首先回忆整个跳高的动作要领和自己跳过2.38m后的情景,然后才试跳,结果成功了。这种训练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回忆整套的动作技术,形成清晰的运动表象,从2.1.2 家庭体育

家庭体育是家庭和睦的润滑剂,促进家庭成员的体质健康、增进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寒暑假期间大学生因为同学朋友分散,往往独自通宵达旦的上网。与家而提高运动技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运动水平。

(1)念动训练的作用之一是能够加深运动员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在射击运动员训练初期,我们可以借助视觉表象,通过示范动作、摄像等正确动作的图像,让该图像印在运动员的头脑中,使其在大脑中初步建立起清晰的正确动作表象。

(2)在每天的训练前后进行念动训练,可以巩固和强化运动技能,促进成绩的提高。念动训练要与平时的训练有规律的相结合,每天训练之前用语言或手势引导运动员身体放松,降低紧张程度,同时要求运动员对整个射击动作的全过程进行念动训练,念动训练可使射击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更加准确、熟练。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射击运动员的比赛心理状态对其在比赛中的表现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因而对比赛的成绩产生重大的影响。教练员不论是在平时训练期间,还是比赛期间都应重视对运动员的积极竞赛心理的培养。

4.2 建议

在比赛前,教练员应通过对运动员充分的信任与鼓励,给予运动员更多的信心。同时给运动员传递一种正确的竞技思想,端正运动员的竞赛思想,减少压力。在竞赛期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运动员自身也要学会运用各种心理训练方法。及时调整出最佳的积极竞技状态,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吴者健.举重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2).

[2]吴胜,吴秋娟.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训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10.

[3]叶年盛.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8.

[4]李建国,刘慎年,许尚侠.体育运动心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5]刘淑慧.优秀运动员比赛心理障碍的克服[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8.

[6]郑斌.篮球运动员临赛心理障碍外观诊断及其调节方法初探[J].武汉体院学报,1988.

[7]刘芳琳,张力维.运动心理疲劳的定性探索[J].体育科学,2004,(11):37-38.

[8]王新胜.竞技心理训练与调控[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2-14.

[9]陈静析,严成根.世界冠军与运动心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80-82.

[10]周成林.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9-38.

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探讨 篇9

1 在射击运动中良好心理素质的作用

不管是在何种类型的比赛中,激烈和紧张的气氛都会出现,就算不存在观众和喧闹声,有着十分平静的射击赛场,运动员们还是会表现出一定的紧张状态。射击比赛持续时间久,会将充足的时间留给运动员去思考,所以,很难对思维进行控制。在开始射击比赛时,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个运动员是看不见对手的,但是,最为重要的是对手对自我都能够进行认识,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和战胜自我为射击比赛的真正较量。在比赛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压力,每个人在参加比赛中都会有这样的反应,动力是压力的产物,压力适当的出现,能够振奋起运动员的精神,集中运动员们的注意力,和平时进行比较,动作会更加连 贯,使运动员将更好 的成绩创造出来。但是,在运动员心理负荷之上出现了这种压力,就会不断的麻木运动员的思想,注意力难以集中,造成反应迟钝,肌肉发颤,控制困难,兴奋过度,进而对运动员的正常发挥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青少年运动员参加射击比赛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利用后天的练习将青少年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起来,对心理素质进行培养,不但是令他们在比赛中将高水平发挥出来,并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策略,对于渗透到具体练习中的心理素质进行合理的应用,进而能够将青少年运动员的射击成绩有效的提升上来,提升他们的适应力和耐受性,为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 础。

2 青少年心理特征分析

首先,增强了自我意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不断增强了自我意识,独立倾向非常明显,非常重视自我的表现,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乐于接受赞美,开始抵触他人的批评,因此,在增强了自我意识同时,强大的心理抵抗能力也是不能缺少的。一旦没有正确引导他们的自我意识,就会导致他们抗压能力降低。

其次,丰富多变的情感。随着青少年生理不断变化,从不成熟过渡到成熟,因此,在此阶段中,他们会时常表现出激动的情绪,在酝酿和爆发情感上都非常强烈,多种情绪并存的情况会时常发生,并且一种极端情绪往另一种极端情绪蔓延非常迅速,在此阶段中,他们非常容易发脾气和暴躁。

再次,较强的求知欲,不断提升思维能力。他们在此阶段中,记忆能力非常强,好奇于一些新鲜的事物,经常会将一个陌生的问题搞明白。其次,通过成长和不断的学习,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视野的不断拓展,在很大程度上会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开始能够用实然和应然区分对事情的判断,明显提升了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

最后,控制应激能力不强。应激往往会引起许多负面因素,应激心理往往表现为紧张,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出现紧张状态多是因为在比赛时有强大的刺激影响到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负担,进而应激心理状态就会出现,适当的应激能让身体将更多的能量释放出来,进而对机体目前的需求进行应对。体现在:提升了反应速度,头脑清醒,动作灵敏等。紧张过度,能够令射击运动员控制过程失掉平衡,大脑过度兴奋,进而思维效能就会降低下来,阻碍正常的分析,出现消极思维。

3 具体的训练方法

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为一项艰苦细致且潜移默化的工作,在运动员和教练员长时间交往的过程中,凭借合理的心理训练方法会对运动员们带来巨大的帮助。并且相关的理论实践证明:学习动作技能,需要对心理机 能进行训练,需要进行控制应 激训练。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进行训练时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3.1 放松练习

在重大的比赛前或比赛中,运动员一般都会非常紧张或者兴奋,放松训练就是通过相应的语言来暗示自我,进而来有效的放松神经和肌肉,方法为:身体在射击前可以躺着、坐着或者站立,保证身体舒服,将双眼合并,进行深而慢的腹式呼吸,提醒自己是非常安静的。对四肢散发的温暖感觉和沉重感进行体会,对心率进行调节,对心跳用语言暗示:有力、平稳。使自己能够入静,是放松练习需要达到的目的,对于紧张状态和不安反应有效的去对抗,将干扰排除,向着最佳状态调整肌肉力量。

3.2 表象练习

此项训练中,让青少年对技术要领、正确的肌肉感觉和动作形象进行回想,在表象中能够重新出现技术动作,便于按照表象动作将技术动作完成。在射击训练和教学中,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在少消耗和同样时间中利用表象训练将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提升上来,完成射击,为了达到这样的境界,基础是扎实的技术训练,一旦技术基础不够,这种训练也是毫无意义,因此,要有效的结合技术训练和表象训练,才能够将最为理想的效果获取出来。

3 . 3 注意力集中训练

在相应的时间内,对某一固定的目标进行关注即为射击运动员注意力集中训练,向着一个和谐、稳定的射击环境中将自己代入进去,不受噪声、人员和气候等不良因素影响。在射击时,规定他们具备高度集中和稳定的注意力,越能够集中注意力,对于自身的杂念和外界的干扰就越能够摆脱,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技能动作。在日常训练中,对正确动作的完成作为运动员注意力的主要集中点,便于将完整动作的质量提升上来。比赛开始后按照规定,运动员的注意力范围要适当拓展,进而对四周环境和射击规则能够有效的去适 应。

3.4 认知练习

为了消除射击运动员意识中的消极因素,认知训练是将射击运动员的认知能力、自信心提升上来的一种方法。在比赛中运动员之所以会紧张是由于消极因素在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可以这样训练:将消极思维阻断,在他们感觉到自己在执行一些消极思维时,对思维刹车,将意识中的消极因素阻断,提醒自我“马上停车”,对于这些不要去想;其次,解释要合理,例如,一些射击运动在比赛中会想每个人都在关注自己,对我的成绩可能会带来影响,我和他人都会受到影响这是一种最为合理的解释,将一些科学的思维互动开展起来,对于运动情绪能够有效的去控制,并且将他们的真实水平能够有效的发挥出来。

4 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起伏不定,情绪千变万化,自我控制力不强为青少年的主要心理特征,因此,对于他们的射击训练效果就会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教学人员一定要认真的进行掌控,指导要做到科学合理。从比赛出发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和教育,然而,单纯的凭借比赛中的经验也是不够的,在平时的训练和练习中,要将正确的方法寻找出来,将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开展起来,只有将他们顽强的心理素质树立了起来,才能够在射击比赛中做到不慌乱,才能够将真实的水平展现出来。此外,通过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也会带来巨大的帮助,有效地应对自身遇到的种种困难,更好的战胜自我。

摘要:和田径运动等进行比较,稳和准是对射击运动的基本要求,相对来讲,不会过多的消耗和运用体力,但是却较为严格的要求心理素质。尤其是一些青少年运动员,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弱,因此,在射击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波动,进而对他们的射击成绩带来影响。对此,文章通过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从而为有关教学人员提供相应的帮助作用。

上一篇:升降脚手架下一篇:经济文化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