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射箭运动(精选3篇)
射击射箭运动 篇1
1 前言
随着射箭的形式不断发展, 竞争也越来越强烈, 在训练中要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总结, 才能不断的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成绩。现代的运动训练都是讲求科学化发展的, 通过科学手段来证实一切, 目前在国内很多的优秀运动项目中设立了专门的科研团队, 这些科研者们通过仪器采集的数据和实际技术动作要求相结合, 观察其中变化差距, 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这种方法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因此本文采用的仪器对运动员训练比赛进行数据的调查与分析, 并对撒放阶段采集到的数据结果提出相应的分析, 为解决运动员在撒放阶段的稳定和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 实验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镇江市少体校射箭运动员7人 (男4名和女3名) 。受试者基本情况如下: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搜索, 并查阅大量资料, 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
2.2.2 实验法
2.2.2.1 实验设备
足底压力测量设备:zebris是德国足底压力测量系统, 采用电容式力传感器, 按矩阵方式排列, 传感器多达17024个, 该测量平台能够测量站立或行走状态下足底的动态与静态压力分布。
心率监控设备:芬兰MEGA心率变异性测试仪。
2.2.2.2 测试指标
足底压力指标:通过zebris足底压力测量系统测定足底压力的移动面积, 从而受试者在不同环境下姿势稳定性。
心率变异性指标:本研究采用MEGA心电监控系统测得心率数据, 通过随仪器配备的分析软件进行心率变异性的分析, 从而反映受试者自主神经活动情况。
2.2.3 数理统计法
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不同环境下射箭运动员心率变异性的比较
本研究不同环境下射箭运动员心率变异性各指标变化如下 (如表2) :
从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训练和模拟比赛环境下:运动员平均心率显著高于全天安静值, 表明射箭运动员在射箭过程中心率高于安静状态;运动员SDNN指标显著低于全天安静值, 表明射箭运动员在射箭过程中心率变异性降低, 自主神经活动低于安静状态;运动员FNN50指标显著低于全天安静值, 表明射箭运动员在射箭过程中交感神经活动低于安静状态;运动员应激指数显著高于全天安静值, 表明射箭运动员在射箭过程中运动员的应激水平显著高于安静状态。
3.2 训练和模拟比赛环境下射箭运动员足底压力的比较
如表3所示, 运动员在训练和模拟比赛环境下进行射箭撒放动作期间, 反映身体姿态平衡的足底压力各指标都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明运动员在训练和模拟比赛期间撒放动作时, 身体控制能力没有受到显著影响。
注:*p<0.05, 运动状态vs全天安静;**p<0.01, 运动状态vs全天安静
注:*p<0.05, 训练vs模拟比赛;**p<0.01, 训练vs模拟比赛
4 分析与结论
4.1 不同环境下射箭运动员心率变异性的差异
心率变异性反应机体自主神经活动情况, 机体的应激状态影响自主神经活动, 而训练和比赛环境下射箭过程中产生的应激是不同的, 因此理论上心率变异性是可以反映不同环境下射箭过程中 (撒放阶段) 的应激情况。有学者对日本射箭运动员进行不同环境下心率和应激情况进行研究后发现, 比赛比训练更能增加射箭运动员心率和焦虑。本研究结果也支持上述观点, 本研究中模拟比赛期间心率和应激指数比训练时显著性增高。比较赛前和赛中心率变化的诸多研究中, 也出现赛中心率显著高于赛前心率的情况。有学者认为应激开始于赛前, 到比赛开始时达到高峰。其原因可能为肌肉活动和心理调节两个方面。通常认为肌肉活动期间心率增加是由迷走神经活动下降, 同时交感神经活动持续升高引起的[1]。有学者对不同强度运动后心率和血去甲肾上腺素同步性进行研究后发现, 当运动强度为30%最大强度时, 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并未上升, 表明心率增加只由迷走神经活动下降导致, 而与交感神经活动无关[2]。当强度增加至中高强度时, 则可观察到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伴随心率同步显著性升高。在中高强度运动中这种同步变化表明交感神经活动作为额外的作用机制, 结合迷走神经活动下降机制共同导致心率升高。而本研究训练与模拟测试环境相比, LF指标未有显著性变化, 部分支持上述观点中交感神经活动可能在射箭运动导致心率升高中作用并不显著。同时可能由于射箭撒放阶段肌肉活动强度较小, 不足以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干预心率变化。但模拟比赛与全天、测试对比虽无显著性差异, 但是有增高趋势, 同时模拟比赛LF/HF比值也高于训练和全天, 提示运动员在比赛期间虽然交感神经对心率作用不显著, 但是呈现交感神经活动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对于射箭运动员在何种条件下交感神经活动显著作用于心率控制, 则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SDNN、RMSSD、Pnn50、总功率、HF、LF指标在训练和模拟比赛期间与全天安静值相比都有下降趋势, 其中SDNN、Pnn50呈显著下降。而模拟比赛和训练期间相比的研究结果也有相同结果。产生上述研究结果原因可能由于运动期间代谢增加会伴随着HRV频域分析指标总功率和时域分析指标SDNN下降, HRV频域分析各指标绝对功率都降低, 而在时域分析中表现为Pnn50指标出现显著性下降, 因此最终导致运动中迷走神经活动下降[3]。有研究表明25-30%最大强度运动期间心率调节迷走神经起到主要作用, 而总功率下降程度最多 (超过60%) [4]。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同时该学者还指出LF和HF所占百分比可以作为评价运动强度的指标。当运动强度在最大强度30%以内时, LF百分比基本不变;但当大于30%时, LF会出现显著下降。本研究中LF在运动状态下 (训练和模拟比赛) 与全体安静状态相比出现了一定下降趋势, 而且模拟比赛和训练相比也出现了轻微下降, 但是下降不显著也符合射箭运动强度特点。提示可以将该指标有可能作为射箭运动员强度监控指标, 辅助生化监控指标充实既有监控体系。而本研究结果显示虽然LF和HF能够反映一定的变化趋势, 但是与其相对应的时域分析指标SDNN、Pnn50对不同强度射箭运动评价更为敏感。
综上所述, 射箭运动员随着比赛压力增加。自主神经系统表现为迷走神经活动下降, 而交感神经活动逐渐增加, 但交感神经对于心率自主控制机制不产生主要作用, 而是迷走神经活动下降对心率自主控制其决定性作用。HRV时域分析相关指标在运动时与安静状态相比呈显著下降。HRV相关指标能够反映不同环境下射箭运动员的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趋势。而时域分析指标更为敏感, 而其有实时、无创的特性也更为运动员所接受, 因此可以考虑将其纳入射箭运动员常用机能监控指标体系。
4.2 训练和模拟比赛环境下射箭运动员足底压力比较的分析
训练环境与模拟测试环境下撒放阶段足底压力的95%置信椭圆面积和质心移动总长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与模拟测试环境相比, 训练环境下撒放阶段置信质心移动总长有增加趋势。其原因可能为当比赛难度增加时, 身体姿态控制难度随之增加, 身体摆动幅度因而增加。有研究表明射箭运动员冠状面与箭靶平行, 其身体姿势上下摆动通常不大, 而处于射箭运动员水平面与箭靶垂直的方向, 其身体姿势水平面摆动通常较冠状轴摆动更大。而射箭运动员水平面方向的摆动分为前后摆动和左右摆动。国外学者[5]认为当射箭难度增加时, 身体姿势左右摆动减少, 但是前后摆动增加, 并且在身体优势侧摆动幅度更大。其原因可能为当身体姿态摆动在一个方向受到限制, 则会在其他未受限制的方向代偿性的增加。该研究结论或许可以解释本研究结果中为了应对瞄准箭靶的要求, 限制了和箭靶平行的射箭运动员冠状面的摆动, 而代偿性的增加了与箭靶垂直的水平面各方向的摆动。之所以产生质心垂直移动小于质心水平移动, 有研究认为髋部内收肌肉和外展肌肉控制质心在升降, 从而产生加诸于双脚的垂直反应力。而进行瞄准这种精细动作时, 髋部内收肌群和外展肌群活动必然降低。而针对水平面的前后摆动和左右摆动两方面的因素, 对维持身体姿态和瞄准动作的意义也是不同的。认为当射箭难度增加时有学者认为前后摆动相比瞄准而言, 对维持身体姿势的意义更大[6]。简单的维持直立身体姿势需要身体各部分通过不同方向摆动 (前后、左右、上下方向) 进行协调。
综上所述, 在足底压力评价训练和模拟比赛不同环境下射箭运动员站立姿态的稳定性方面, 足底压力相关指标并没有显示出足够的敏感性以反映两个环境下运动员身体姿态稳定性的差异。当射箭难度增加, 导致射箭运动员身体姿势水平面摆动较冠状面摆动增加的趋势。可以进一步通过足底压力探讨不同环境下射箭运动员身体姿态水平面 (左右摆动和前后) 摆动差异, 为射箭运动员训练手段的丰富提供理论基础。
5 结论
射箭运动员运动时心率变异性下降, 表明自主神经活动对心脏控制下降;运动员应激状态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活动共同下降。其中迷走神经活动下降对成绩影响较交感神经活动更大;射箭运动员应激指数越低, 则越倾向于取得更好的成绩。反映自主神经活动对心率控制能力增强, 相对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尤其是迷走神经活动上升影响更大, 从而心率增加相对更少;射箭运动员身体姿势越稳定, 晃动越小, 则越易于取得良好的成绩。同时射箭运动员在进行射箭动作过程中的身体姿态稳定是一种动态微调的稳定。
摘要:本研究应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以镇江市体校7名射箭运动员为测试对象, 使用德国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心率监控系统对受试者在训练和模拟比赛期间的撒放动作进行足底压力以及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射箭,心率变异性,足底压力
参考文献
[1]Krstacic A, Krstacic G, Gamberger D.Control of heart rate by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in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J].Acta Clin Croat.2013.52 (4) :430-5.
[2]Orizio C, Perini R, Comande A, Castellano M, Beschi M, Veicsteinas A.Plasma catecholamines and heart rate at the beginning of muscular exercise in man[J].Eur J Appl Physiol Occup Physiol.1988.57 (5) :644-51.
[3]Arai Y, Saul JP, Albrecht P, et al.Modulation of cardiac autonomic activity during and immediately after exercise[J].Am J Physiol.1989.256 (1 Pt 2) :H132-41.
[4]Perini R, Orizio C, Baselli G, Cerutti S, Veicsteinas A.The influence of exercise intensity on the power spectrum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J].Eur J Appl Physiol Occup Physiol.1990.61 (1-2) :143-8.
[5]Balasubramaniam R, Riley MA, Turvey MT.Specificity of postural sway to the demands of a precision task[J].Gait Posture.2000.11 (1) :12-24.
[6]Balasubramaniam R, Turvey MT.The handedness of postural fluctuations[J].Human Movement Science.2000.19 (5) :667-684.
射箭项目运动员身体训练方法探讨 篇2
1 身体训练的意义
身体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有效的影响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变化,发展机体机能和运动素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射箭技术动作主要靠上肢肩带肌群的协同完成,是一个运动的过程,而这一动作主要靠牢固的下肢支撑和躯干的稳定性做保证。腰腹是人体身体重心所在位置,其力量的强弱对运动员维持身体姿势和身体稳定有重要的影响。射箭比赛需要长时间的站立,运动员腰腹(背)及腿部的各大肌群在射箭时处于等长收缩的静止用力状态,良好的腿部肌肉耐力能保证运动员的稳固支撑,满足射箭技术动作完成的需要和射箭项目训练及比赛中长时间稳定站立的要求。射箭既需要动力性的力量耐力也需要静力性的力量耐力。
2 身体训练的内容
身体训练包括一般身体训练(又称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两个方面。一般身体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中采用多种多样的身体练习方法与手段,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全面发展运动素质。射箭运动员一般身体训练的内容包括各种跑步练习、球类运动、各种体操、游戏及划船、游泳、爬山等等。专项身体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中根据射箭项目的特点,采用和射箭技术有密切联系的专门性身体练习的手段与方法,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运动素质。射箭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的内容有:上肢及肩带肌肉耐力训练,肩、肘关节以及上肢、肩带肌肉的柔韧性练习。
3 进行身体训练的基本要求
3.1 合理安排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
一般身体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为提高专项运动水平打下基础,促进专项运动素质的发展和更好的掌握专项运动技能,又可以弥补由于专项训练对运动员身体影响的片面性,但是一般身体训练又不能取代专项身体训练,因而要根据训练重点、训练阶段以及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合理安排一般与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
3.2 身体训练应紧密结合射箭技术而进行
练习手段的选用得当与否,是能否使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结合起来的关键因素。身体训练在整个运动训练中所占比例,以及一般与专项身体训练比例的确定必须因时、因人而异,做到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
3.3 身体训练应充分利用好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发展运动素质,而每一运动素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其发展的“敏感期”。应充分利用好这一敏感期,使运动素质的发展有更好的效果。
4 身体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身体训练是为了发展运动素质,通常把运动素质划分为五个方面,即: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和柔韧。就射箭运动而言影响较大、比较重要的是力量、耐力和柔韧三个方面。
4.1 力量练习
力量练习包括动力性练习、静力性练习和等动练习。
动力性练习是指身体(或身体某一部位)负重(或抗阻力)完成一定幅度的运动,用来发展力量的练习,其特点是练习过程中环节处于运动状态。动力性练习根据肌肉工作状况(收缩方向)分为两种形式,即:克制训练(也称向心收缩训练)和退让训练(也称离心收缩训练)。静力性练习是指身体(或身体某一部位)通过负重(或抗阻力)完成不定期关节角度的静力支撑,用来发展力量的练习。其特点是环节处于静止状态,肌肉收缩时张力发生变化而长度不变,故又称其为等长性训练。静力性练习比动力性练习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与工作,可以较为迅速的发展静力力量。同时由于练习时肌肉的工作状况与拉弓用力更为接近,因此是射箭运动员发展专项力量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等动训练是在特制的等动练习器中进行的,是在动作速度基本不变,肌肉始终发挥较大能力的情况下完成适当练习的方法,其特点是练习时肌肉的长度和张力都发生变化,集等张、等长训练之所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力量练习方法。
力量练习方法很多,如拉力器高、平拉;拉力器单臂拉推;哑铃侧平举;静力推举;俯、仰卧拉;高拉;负重腕屈伸;静力侧平举;静力撑皮条;拉弓停时;多次开弓等。
4.2 耐力素质练习
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长时间活动抵抗疲劳的能力,其意义在于推迟疲劳的出现,使运动员具备更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去参加训练及比赛。耐力素质又分为肌肉耐力、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其中有氧及无氧耐力属心血管系统耐力。而射箭运动耐力方面的表现形式是上肢及肩带肌肉较长时间克服弓的张力,使人和弓在一段时间内处于动态平衡。
射箭运动进行有氧耐力训练的主要手段是匀速与变速的长跑。练习中,重点注意把负荷强度控制在无氧代谢的临界点(即无氧阈值)以内,约为运动员所能承受最大强度的75-85%。从射箭运动所需一般耐力的程度来看,长跑时间控制在25~40min之间为宜,女运动员约4000-5000m,男运动员约5000-6000m。
射箭运动员发展肌肉耐力一般多采用小重量、多次数的负重练习,练习时重量应在最大重量的50%左右,重复次数为15-20次,组数为6-8组,这样一般能达到发展肌肉耐力的效果,如果极限次数达不到10次,说明负荷过大,反之,能够重复25次以上的负荷则显得过小,这样都不能收到较好效果。发展肌肉耐力的原则是坚持、坚持、再坚持,直至达到极限次数、不能再做为止。肌肉耐力的训练,一般应在提高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的基础上进行。
4.3 柔韧素质练习
柔韧素质是指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良好的柔韧素质是掌握合理射箭技术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避免慢性损伤的重要因素。射箭运动着重要求肩、肘关节的柔韧性以及上肢、肩带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柔韧素质训练的基本方法有静力和动力两种,但在训练中常常是把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如:正面及背后压肩、向前伸展、胸前抱肘左右伸拉、侧拉、绕环、背后勾手左右伸拉等。柔韧素质发展快,消退也快,因而应保持经常性的柔韧练习。柔韧练习通常在早晨轻微活动后进行或在训练的结束部分进行,并注意循序渐进。
5 其它辅助训练的方法
一般耐力跑作为发展有氧耐力的补充练习手段,目的就是发展运动员的一般耐力,通常放在技术或力量训练课的结束部分来进行,跑的距离以1000~3000m之间为宜,跑的方式以匀速、匀加速或变速均可。
放松跑,作为一种整理活动手段,一般放在较大强度的技术训练或力量训练课结束部分进行,可以缓解有机体和神经系统的高度紧张状态,有利于缩短恢复过程,练习时间一般为10~12min,心率应控制在140次/min以下。
平衡能力,一个人的平衡能力大都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做为射箭运动员,也需要有很好的平衡能力,在练习平衡能力的过程中,主要以闭眼单脚站立的方式来进燕式平衡,也可以进行多次连续不断90度或180度转身跳。
腰腹力量(核心力量),腰腹是人体身体重心所在位置,其力量强弱对运动员身体姿势和身体稳定有重要的影响。射箭比赛需要长时间的站立,运动员腰腹(背)在射箭时处于等长收缩的静止用力状态,满足射箭技术动作完成的需要和训练及比赛中长时间稳定躯干的要求。腰腹力量训练的目的就是让躯干小肌肉群参与运动,腰腹力量训练不是依靠某一单个肌群就能完成的,它必须要动员许多肌肉群协调做功,而核心力量训练对于小肌群力量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陈小平,黎涌明.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J].体育科学,2007,27(9):99
[2]俸晓东.高水平射箭运动员的身体训练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515
[3]郭蓓,姚颂平.我国射箭运动训练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5):108-112
汉代川蜀射箭运动项目探微 篇3
一、汉代川蜀地区射箭运动的重要性和形式
1.汉代川蜀地区射箭运动的重要性。川蜀地区是汉代文明发展的起源地之一,也是汉代射箭运动发展的先驱地区之一。川蜀地区代表着汉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射箭运动在川蜀地区亦是有较高水平的发展。射箭运动不仅是汉代川蜀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开发的重要工具,也标志着汉代川蜀地区文明的发展。在《汉书·地理志》中有记载说“:天水位于四川西面,那里的山林木众多。那里的百姓多以木板作为房屋。而安定、北地、上郡和西河等地离塞外戎狄很近。那里的百姓都修习武艺、强身健体来抵御外敌。而这些武艺和运动中, 最先修习的就是射猎。”川蜀地区地形复杂,且毗邻塞外戎狄,内有窃匪盗贼,外有敌军侵扰,亟须发展武力来保卫家园。而且川蜀地区百姓多以狩猎为生,射箭活动既能满足其战争需要,也能满足其生存需求。由此可见汉代川蜀地区的射箭运动的发展强大,以及射箭运动对汉代川蜀地区的重要性。
2.汉代川蜀地区射箭运动的形式。汉代川蜀地区的射箭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按照射箭用具的形式分为弓射和弩射两种。而按照射箭的姿势又将弓射分为步射和骑射两种,其中步射包括立射、弋射和跪射等,而将弩射分为坐张、臂张等。川蜀地区的射箭运动项目基本包含了上述所有形式,但由于地形限制,川蜀地区不适宜车行和马行,因此骑射与北方相比并没有那么普遍。下面就具体介绍几种主要的汉代川蜀地区的射箭运动项目形式[1]72。
首先是弓射。弓射顾名思义就是以弓箭为工具的射箭运动。自汉代以来,随着铁器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青铜箭簇已经逐渐被铁箭簇所取代。而弓射运动也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提高。仅仅是在《汉书·艺文志》中就记载了八种六十九篇弓射方法,包括汉朝大将李广的射法。
立射是弓射的一种主要形式。就是站立身体的一种射箭方式。 这在川蜀地区是一种常见的射箭运动形式。在《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中有记载,在川蜀江津崖墓中有一幅石画,画面上有一个人脚步岔开,前后呈现弓步,然后双手拉开弓箭,瞄准猎物。这种射箭运动形式简单,而且灵活,射箭的方向可以随意变动。应用在狩猎中,可以随猎物移动迅速定位,准确射杀。在四川汉画像石中亦有一幅石画,画中树木交错,弯曲蔓延,其间有两只凤鸟和十二只鸟分别立于枝头,下面有一个身穿长袍的人立于地面,弯弓拉箭射杀鸟儿[2]28,显示了立射这种射箭形式在川蜀地区的发展流行,也表现了川蜀地区百姓日常生活状态。立射技术在军事斗争中也广泛应用。
弋射,就是指用绳索系着弓箭射发。西南的川蜀地区在汉代经济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商贾就把弋射作为娱乐项目,用来强身健体。弋射对用于狩猎天空中的鸟类,虽然也是以弓为发射工具,但与传统弓射不同的是,所发射的不是箭,而是短矢。汉代川蜀地区有户姓卓的,他们的祖先原本是赵国人,因为冶铁而发家致富。到了汉代,卓氏在川蜀地区大力的发展弋射狩猎项目,而在成都市郊至今还有一幅“弋射图”[3]51,反映了汉代弋射的盛况。不过在汉代之后,弋射项目就慢慢被人们所淡忘,到了晋代以后无论是石画还是历史书籍中都不见弋射运动的记载了。
跪射,是另一种常见的弓射形式。就是着跪于地面,一腿竖直, , 一腿着地,两手拉开弓箭。在重庆的合川汉墓中有一幅石画讲述的是“荆轲刺秦”的故事,画面中就有一个川蜀人一膝跪地,一膝直立, , 弯弓射白虎[3]52。跪射能够使人的身体重心降低,在行军作战或者捕猎食物时,能够很容易地隐匿自己,而且还可以使身体稳定,不容易射偏,提高命中率。跪射能够增大人体的张弛幅度,更加便于发力, , 是汉代川蜀地区较为常用的一种射箭运动形式,不仅在军事作战中应用广泛,而且在民间也较为盛行,多见于娱乐竞技当中。
由于川蜀地区独特的地理形式,山地众多,骑射对于汉代川蜀地区来说,并不是很常见。骑射顾名思义就是骑在马背上射箭。在川蜀地区的自贡市有一幅石画,上面刻画了一个人骑着骏马飞奔,一手持弓箭,一手拉弓瞄准猎物,姿态优美,英姿勃发[3]52。
按照川蜀地区的射箭工具划分,除了弓射外,还有一种就是弩射。弩是汉代捕猎食物和进行军事斗争中常用的一种武器。常说的 “剑拔弩张”中的“弩”就是说的“弩射”。弩的结构与弓相比较为复杂,由弩弦、弩弓、弩臂、扳机、望山和矢组成。弩的拉锯比较大,因此力量较大,比较适合远距离射击。四川地势起伏,山地众多,很适合弩的发展,能够在高山上居高临下,对敌军和猎物进行远距离射杀, , 而不必近身肉搏。在汉代的西南川蜀地区弩射主要形式包括坐张、 立张和臂张三种。坐张就是指坐在地上射弩,射弩者需精神高度集中,双眼盯住望山瞄准,两脚抵住弩身。双手拉动弩弦,射杀目标。而立张则是站立地面上,双脚踏在弩弓上,双手拉弦然后瞄准发射。所谓臂张就是用手拉弓,用臂力进行弩射的一种射箭形式。一般弩射的弩弓都很大,因此对武士的要求也很高。而川蜀地区的人多勇武, 手足肥大,精神饱满,因此弓弩在汉代的川蜀地区特别发达。
二、汉代川蜀地区射箭运动发展的优势
汉代的川蜀地区射箭运动发展迅速,形式多种多样,这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分不开,而且川蜀地区内有山贼窃盗,外有外敌入侵,战争因素也促进那里的百姓发展射箭运动保卫家园。川蜀地区的射箭运动起源甚早,川蜀人自古便好武善射。这些都构成了汉代川蜀地区射箭运动发展的优势。
首先,川蜀地区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汉代的晁错曾经说过地理环境因素对一个地区的兵器的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在山谷众多,平原较少,有高山可以居高临下的地方,特别适合弓弩等作战武器的使用[4]235。在西南的川蜀地区地形复杂, 高低起伏,而且林木众多,特别适合弓弩和步兵配合的作战方式, 因此汉代川蜀地区的射箭运动的发展水平非常高。川蜀地区铁矿资源非常丰富,而且铁的冶炼技术也非常高超。不仅如此诸葛亮也曾经说过弓弩多盛产于山涧附近,树林茂密的深谷中,而川蜀地区山地众多,且竹子等林木也很多。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造就了川蜀地区弓弩的发展。
其次是内有山贼窃盗,外有外敌入侵,战争因素促进射箭运动的发展。汉代,尤其是西南的川蜀地区尚武好斗之风浓厚。川蜀之地又处在边境之地,对外为了预防外敌入侵,对内为了防止山贼窃盗,川蜀的各个郡县都会配备一些武装力量,而射箭运动就成了武装力量的首选。
最后就是射箭运动起源甚早,川蜀人自古就好武善射。川蜀地区的射箭运动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起源很早。早在商朝时期就有记载“川蜀地区百姓善射”。而且川蜀地区的先人崇尚武力,喜欢用射箭等活动来决定谁的本领较为高强,谁应该作为部族领袖。由于川蜀人好武善射,因此在汉代时川蜀地区的射箭运动才发展繁盛,形式多样。
三、汉代川蜀地区射箭运动的发展趋势
汉代川蜀地区的射箭运动发展水平很高,而且越来越呈现出平民化、应用化、多样化等趋势。
首先,汉代川蜀地区射箭运动越来越平民化。自古以来,射就是儒教礼仪中的一种,是“六艺”之一。而到了汉代,尤其是川蜀地区, 由于地处边境,经常受到外敌侵扰,而且多以狩猎为生,所以有很强的射箭技艺。射箭运动的发展也越来越趋于平民化。
其次,汉代川蜀地区射箭运动越来越应用化。汉代尚武,尤其是川蜀地区,山地众多,造成山贼窃匪也很多,而且还要抵御外敌。因此其射箭运动的发展也越来越趋向于应用化。能够利用川蜀的地形优势,加强对射箭技术的训练,拥有更加灵活的作战方式。射箭运动的发展也越来越应用化。
最后,汉代川蜀地区射箭运动越来越多样化。在川蜀地区由于百姓都尚武好斗,射箭运动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军事活动和捕猎食物中,而是更偏向于一种强身健体、增强力量和竞技比赛的运动形式。比如说在川蜀民间就有射箭比赛的记载,负者喝酒以示惩罚等, 多了很多娱乐性质。射箭运动的发展在形式上也越来越多样化[5]73。
汉代川蜀人身强体壮,孔武有力,而且射箭技艺精湛,英伟勇武。 因此汉代川蜀地区射箭运动发展迅猛,形式多样。弓射和弩射在汉代的川蜀都很流行。汉代川蜀地区发展射箭运动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而且外敌入侵和内有盗贼也促进了当地郡县发展射箭运动来保卫家园。川蜀地区的射箭运动来源很早,早在商朝就有关于川蜀人民尚武善射的记载。汉代川蜀地区射箭运动的发展也越来越趋向平民化、应用化和样式多样化。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注重传承已有的技术和开发新的功能两个方面,大力发展川蜀射箭活动项目。
摘要:汉代,射箭运动在军事斗争和体育运动方面的作用日渐成熟,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这尤以川蜀地区最为突出。本文研究了汉代川蜀地区射箭运动项目的形式和发展趋势,探讨了川蜀地区发展射箭运动的优势。
关键词:汉代,川蜀,射箭运动,形式
参考文献
[1]刘朴.汉画像石中的体育活动探究[M].人民出版社,2009.
[2]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M].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
[3]高文.四川汉代画像集[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4]崔志峰.汉代射艺及其体育思想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4).
【射击射箭运动】推荐阅读:
射箭运动06-21
唐代射箭运动的多元化论文08-08
高水平射击运动员11-11
射击运动入门与心理学09-28
吉林运动会州组射击竞赛规程07-07
《后羿射箭》读书笔记09-13
射箭首枚金牌作文11-14
寓言故事:射箭和倒油09-05
射箭小学《期冀》教师投稿文章(4月)05-27
射击比赛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