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共5篇)
跳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篇1
力量训练是跳跃运动员训练中的重要训练内容。力量训练计划的目标、内容、方法,在整个全年计划的各训练阶段都是不断变化着的。这是为了满足运动员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种类力量的需要,从而有助于最合理地提高运动成绩。
青少年阶段是身体素质敏感发展期,而现在应试教育制度又限制了在该阶段学生投入业余训练的时间。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既不影响学生的文化学习时间又能在最大实效上获得训练水平的方法。笔者根据多年业余田径队的训练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为运动训练中提高跳跃力量训练的计划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提供参考。
一、现代跳跃运动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
1. 最大力量训练
(1)大强度训练法
练习时所采用的负荷一般为运动员最大负荷的80%~120%,6~8组。每组的重复次数从1~3次到7~10次不等。间歇3~5分钟。练习时,随着重量的增加,重复次数减少,组数相对增加,练习时的动作节奏应采用爆发式。
(2)建设性肌肉训练
所谓建设性训练就是负荷强度中等、重复的次数较多,而动作节奏偏慢的练习方法。一般每组的练习次数为7~15次,6~8组,负荷为自己最大负荷的65%,间歇3~5分钟。
一次训练课的最大力量训练量不应过多,同时为了避免出现肌肉横断面过度增大,肌肉柔韧性变差,在每次训练中间应穿插一些快速的速率及柔韧练习。
2. 快速力量训练
(1)跳深练习
落差30~60厘米的高度,每组连续跳9~12次,组间间隔2分钟,4~6组。练习时应要求运动员下落后尽可能迅速向上跳。
(2) 沙坑向上跳
单(双)脚站立于沙坑中,连续向上跳跃,16~18次一组, 亦可增加负荷强度,负重6~8公斤组间间歇2分钟,4~6组。
(3)负重跑练习
练习距离控制在20~40米之内(非乳酸能供能的范围以内),负荷强度为运动员体重的15%~30%,组间间隔的时间以磷酸肌酸得到充分恢复为准。
3. 快速力量耐力训练
(1)重复次数12~18次,4~6组,用最大重量的45%~60%,间歇30~90秒,动作节奏很快。
(2)重复次数30次以上,6~8组,用最大重量的15%~30%,间歇时间40~50秒,动作节奏要快。
二、跳跃运动员力量训练注意要点
1. 力量训练是基础,技术环节不能丢
田径跳跃项目的各种形态无不反映出技术和力量的对立统一。没有力量的技术训练,运动员可提升空间不高;而脱离技术的观点也是无本之木。只有力量与技术相结合的发展才能使专项技能在短时期内达到较高水平。
2. 青少年运动员身体处于生长发育的过渡期
在力量训练时,不作过大重量的静力练习和支撑练习。同时运动员在力量训练过程中,当肌肉被施加的应力超过正常的要求时,就需要一些时间来恢复并产生积极的生理适应能力。如果两次力量训练课之间的休息时间过短,在下一次训练课前肌肉不能恢复到一个更高的力量水平。另外根据女生的生理解剖特点,女生在训练时要注意发展腹肌、背肌和肩带等薄弱环节。
3. 在练习的过程中,以爆发力的发展为主
把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大力量训练与专项结合起来,采用力量练习后及时结合跳深练习,这样可使力量能力转到专项上去,不仅专项技术得到了巩固和提高,而且还能较长时间保持已获得的能力。
散打运动员的心理战术训练 篇2
心理战术训练是心理训练的重要内容,它是种谋略,由情绪变化、意志表现、自信心、抗干扰能力等因素组成。正确运用心理战术能使运动员精力高度集中,头脑冷静,能敏锐地观察、思维,准确地判断出对手的意图,增强自信心,发挥最佳水平。反之,心情过度紧张,造成慌乱失调,击打不准,动作变形,注意力不集中,暴露身体空当等,容易给对手造成可乘之机。
散手运动的特点是比赛的双方在短时间、近距离之内进行比技术、比体能、比毅力、比承受力的高强度、强对抗运动。在训练比赛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运动员,他们在训练中一招一式很正规,踢、打、摔动作也很漂亮,可一登上擂台进行比赛动作就变了形,尤其是受到击打后,简直连脚都踢不出了,只是被动挨打和搂抱。可见,在散打场上,两方对垒,优胜劣汰立见分晓,这种竞争不仅是运动员技术、战术和体力的角逐,还是意志品质、智慧和心理的较量。那些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出不同状态的运动员除了技术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心理问题。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散打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稳定的心理状态,并掌握一定的心理战术。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除了技战术训练外,还要悉心研究心理战术训练,并把心理战术训练作为对散打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重点。
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就散打运动员心理战术训练发表一些浅见:
1、做深呼吸运动。用腹式呼吸法,使呼吸深、长、匀、细,逐渐遍布全身,在我们呼吸紧张、短促、吃力时,经常做有节奏的深呼吸,能镇定情绪,消除紧张心理。
2、用意念来对肌肉或骨骼放松。通过静坐和调息和有意识地“苦思冥想”,达到身心协调统一,使自己逐渐形成一种较固定的思维。如:上擂台前默想比赛——引起激动——放松入静——再默想比赛——再放松入静的模式。周而复始,如此循环,可逐步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做这样的练习应选择光线柔、幽静的环境,避免外界干扰,要持之以恒,每天进行,不要间隔。
3、自我暗示法。自我暗示,就是有意识地让自己去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如:上擂台前自我暗示:“我一定能战胜他。”被对手击打后,暗示自己:“不要慌,要顶住!”用这种暗示方法可以调整心理,协调动作。
4、表象训练法。表象训练法就是要静下来,两目微合,脑子中象放电影一样把自己训练中的各种正确技术动作、组合动作和击打顺序想一遍,或假想两人正在实战,对手出现空当,我用组合技术将对手击倒。这时,想象要象电影的镜头一样,把自己的每一技术动作、每一个步伐都要想象到。
5、模拟训练法。一是根据已掌握对手基本情况和战术特点,分析对手属于什么技术类型,让同伴模拟对手,并与之较量。二是进行适应气候和比赛场地观众干扰的模拟训练。
除了以上方法外,还可以通过训练适应各种信号示意的反应,如:运用击打人体靶练习、条件实战、变速冲刺、信号起跑、各种球类活动等提高应变能力。训练中,通过观察对手的潜伏信息,以便在空间知觉中做出应答。要注重把握两点,一是对对手位移变化做出反应;二是选择动作的反应。在战术心理训练中,要格外注意防守的步法移动,对对手动作的反应要始终记住增强格斗能力是最根本的。对于赛前训练,一定要少做激烈的实战练习,以免遭受重击或造成伤害事故。因为,遭受一次重击对运动员的心理打击很大,它将有碍运动员的信心。
跳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篇3
1、田径跳跃技术训练及速度
在田径跳跃项目中, 各环节动作是运动技术最基本要素, 各环节对动作的要求有所侧重, 比如, 动作速度和方向等, 动作不同采用的技术有很大差异, 产生的效果也有不同。田径跳跃运动技术不是单纯的动作组合, 运动技术要在结构和动作上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所以, 对田径跳跃运动技术整体的提高, 要从提高动作质量入手, 在提高的同时需要注意各动作之间的连贯性, 使单独动作达到一个整体的效果。
田径跳跃最为重要的训练就是助跑和起跳, 必须要使两个环节具有紧密的连贯性, 还应注意提高该环节的质量要求, 这两个环节都与动作速度有很大关系。动作环节速度是助跑和起跳结合提高质量的基础, 通过一定的方法了提高动作速度保证动作的连惯性, 提升跳跃效果。在跳跃过程中, 人体的跳跃速度和中心的移动都是速度合成的过程, 因此, 要深入的对跳跃技术动作环节的速度进行分类了解, 对提高训练非常重要。
田径跳跃运动中, 运动速度分为两个方面:动作环节速度和身体重心速度, 重心速度根据垂直和水平坐标的角度进行分析, 分为垂直速度、水平速度和腾空速度;动作环节速度分为两个方面:摆动动作速度和支撑动作速度, 其中摆动动作速度包含了支撑状态摆动速度和无支撑状态摆动速度。需要重视的是, 摆动动作速度是加速运动, 摆动后期为减速运动。
2、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法的应用价值
随着我国田径运动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对田径运动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和训练教学方法, 田径跳跃训练的理论是实践训练顺利完成最为重要的基础。在进行跳跃训练时, 必须对跳跃训练的运动理论和特点进行把握, 最大程度上保证理论在实践训练中的应用, 只有这样实践训练才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法在跳跃训练中的应用, 以心理定向为导向, 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动作速度, 首先应从起跳到摆动技巧开始训练, 以此来提升自身的专项运动速度。在对部分关键环节改进时, 应在此基础上对整体运动技巧进行不断完善, 在最大程度上对专项运动成绩进行提高。在进行田径跳跃技术训练时要从根本上丢掉过度注重外形而忽略神经中枢支配的不良指导思想;摆脱只注重起跳力量忽略动作速度;重视空中动作, 忽略助跑和起跳速度的不良指导思想。心理定向———运动速度合成法能够让训练人员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在进行每一个动作和每一项训练时, 神经中枢会对人提出的要求进行准确的心理定向, 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定向习惯和方法。
3、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法指导田径跳跃训练方法
3.1、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法的训练方法
在训练过程中, 将心理定向与动作速度进行有效的结合, 并融入到比赛中是此种方法的关键所在。首先需要运动员对动作技术概念和心理定向概念进行深入理解, 把握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法的核心要领, 把这种核心要领应用到训练的整个过程。
通过观看示范和正规比赛录像加深对基本概念和正确的心理定向的理解, 在训练时的每个环节, 把握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法, 逐个完成动作环节, 比如, 起跳摆腿速度和方向要正确, 使心理定向转移到起跳腿着地的动作上, 就绪后, 心理定向再转移到腿的摆动和起跳的协调上, 对心理定向提出不同的要求, 达到一种整体效果。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动作幅度。例如在起跳摆腿技术的掌握, 在确保摆腿速度和方向正确性基础上, 可以将心理定向转移到跳腿着地动作上, 等到着地动作成功之后, 可以将心理定向转向摆动腿和起跳腿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上。将心理定向的基本要求一一提出, 逐渐将整体运动速度提高, 关于基本动作的练习则可以在实施整体运动中进行, 只是在进行某一个动作的时候将心理定向集中在这一动作上。这一方法在进行动作速度合成过程中, 重点应该是在关于动作速度和动作方向的训练。在确保动作速度没有发生降低的前提之下, 可以逐渐将动作幅度提升, 采用“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法”, 也要注重动作幅度、节奏以及各个动作之间的相互配合, 在此基础上可以逐渐将其运动训练难度提高, 实现整体效果技术向整体动作的过渡和转化。
3.2、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法在田径跳跃比赛中的运用
在正规的比赛中正确的运用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法, 对比赛整体能力的发挥有很大积极作用。在正确认识赛事的基础上, 重视容易出错的环节, 通过合成法形成一种正确的心理定向, 让运动员有一个良好的比赛状态。比赛过程中, 教练员为出错的运动员提出最优的心理定向指导。心理定向点不能设置太多, 2个要点即可。比赛前, 运动员和教练员要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 对心理定向点要清楚。
心理定向———运动速度合成法, 使运动员处于激活状态, 利用大脑神经中枢的主导作用对人体潜能进行充分发挥, 为比赛创造一个绝对的优势条件。
4、结语
有上文可以看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国际地位的提升, 国际体育比赛取得好的成绩, 能够提高我国整体国际实力, 田径跳跃项目想要得到最好的成绩就需要进行专项速度的训练。通过何种方法来提高专项速度尤为重要, 通过运动心理定向和动作速度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提高。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法着重强调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速度的带动来对身体进行支配的意愿, 把动作技巧和神经中枢支配运用到比赛中, 来提高比赛成绩。
摘要: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法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运行速度, 以速度为发展核心来寻求技巧的延展性, 以起跳支撑到运动技术为训练基础, 在改进运动速度的同时对技巧进行优化, 通过这种训练方法来提高运动速度以此达到理想的成绩。本文则对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法在田径跳跃训练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法,田径跳跃训练
参考文献
[1]张自刚.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法在标枪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 2008, 29 (4) .
[2]朱晓云.对我国高校定向越野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0.
[3]闻博.设计四维结构计划探索运用田径跳跃训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35 (2) .
[4]张春合, 刘洪俊.对田径跳跃类运动员下肢爆发力训练后效应的时间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8, 44 (6) .
[5]肖俊良.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在体育院校田径跳跃项目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广州体育大学, 2013.
谈田径运动员比赛的心理训练 篇4
一、赛前心理训练
目的是为了形成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以便在紧张的比赛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技术和战术水平,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赛前心理训练可分为:比赛前期、准备活动、点名阶段、临赛调整、赛前动员等五个阶段。
1、比赛前期:主要是指比赛前相对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心理训练。方法(1)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通过默念自我暗示语言,结合思维表象和调整呼吸,使自己的肌肉放松,消除神经紧张,镇静情绪。例如:“我很勇敢”、“我很镇定”、“我能战胜一切对手”等。同时也想想自己整装待发的感觉,直至全身处在跃跃欲试状态。(2)念动训练一般是在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之后接着进行,此时,运动员的身心高度放松,头脑清醒,最容易接受心理想象。
2、准备活动阶段:运动员临赛的准备活动,一方面要使全身各主要部分充分活动开,做好比赛的身体准备;另一方面要通过身体活动和特殊安排的心理训练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激发运动员的竞赛情绪,充分做好比赛的心理准备,准备活动阶段的心理训练,应该注意根据比赛时间、气候、运动员个性特征、习惯以及临场情况等合理安排。
3、点名阶段:一般来说,田径比赛的赛前点名都有相对稳定的时间约束性,点名距比赛开始大都有20分钟的间隔时间,这时在心理练习上应进行自我暗示,例如: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既现实又积极的句子,在赛前反复默念,这些句子对自己的实力和特点有意识地给予夸张性的肯定,以增强自信心。
二、赛中心理訓练
在比赛中,运动员往往会出现一种心理阴影悬念,这种悬念是由于运动员在过去比赛中遇到过挫折而产生的,也可能是由于赛前害怕某个对手,或担心完不成任务而出现的。心理阴影的存在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有一定的影响,在运动竞赛中,心理阴影会随着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变化而扩散或消失。当其在赛前对自己的有利条件看得多时,随着信心的增强,心理阴影会逐渐缩小,当比赛开始较顺利或比赛中没有出现赛前担心的情景,心理较充实时,心理阴影也会缩小或消失。相反,一旦比赛不顺利或竞技状态不好,出现了心理阴影的诱发情景时,心理阴影容易扩散,若不及时予以制止,就会进一步地引起消极的联想,促使自信心迅速下降,最后导致运动员动作失调,甚至完全失常。心理阴影的诱发与关联事物的出现,以及运动员的个性特点、自信心、期望目标、焦虑程度等因素有关。为了控制心理阴影的扩散,对比赛中可能产生的最坏情况以及自己最担心的情况要做好对策准备,并尽量增强自信心。
在比赛中,运动员应养成良好的“任务定向”的习惯,“任务定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技术动作上,“任务定向”的思维模式能使运动员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并不可少的技术动作上,尤其是当运动员感到不安,不能立即排除这种情绪时,它还能非常有效地转移运动员的注意力。
三、赛后心理训练
由于比赛总有胜负,所以比赛结束后在运动员身上不外乎两种表现:一种是胜利者的心情;另一种是失败者的心情,他们往往表现得垂头丧气,埋怨、失去信心。所以,教练员要特别注意用鼓励的方法使运动员尽快地消除沮丧情绪,鼓励运动员把失败作为胜利的起点,重振精神,积极投入到训练中去。
遵循以上的心理训练方法,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因为运动员的心理原因而造成竞赛中高水平低成绩的情况发生,尤其是那些初次参赛的无经验的运动员,当然,心理训练是一门综合科学,在训练中更要因人而异,依据具体情况,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发挥出它的具体作用。
运动训练中的心理训练研究 篇5
摘 要 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对训练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技术训练、体能训练、战术训练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体育工作者开始重视起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因素。本文就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对心理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地位、心理训练中教练员与运动员的沟通与合作认同以及合适的心理训练方式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运动训练 心理训练
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有效的训练手段,对运动员素质的培养和成绩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领域新的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技术训练、体能训练、战术训练,都得到了快速而充分的发展,与此同时,运动训练中的另外一个课题:心理训练,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虽然,心理训练,在教科书中还不能成为一个成熟而完备的理论,但却是进行运动训练的理论基础之一,心理训练是运动员在日常训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也是教练员教练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就针对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心理训练问题做了简要阐述。
一、心理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地位
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并不是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的附属品,运动员的训练过程是一个有效而和谐的整体,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心理训练是教练和运动员自身都应该时时刻刻都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田径领域的楷模,莫里斯•乌维翁先生曾经说过“撑杆跳高的效果是通过运动员寻找用力点的能力表现出来的。找好用力点可以使运动员使用好支撑杆并更好地接受支撑杆传送给他的力量,这样,运动员的信心和技巧在此有了直接的联系。运动员信心不足可能会通过收缩肩膀表现出来,这将严重影响推杆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给与他技术方面的建议对他没有任何帮助,而是要从心理方面入手。重要的不仅是让他注意到自己的肩膀后缩,而且要让他自问为什么会收缩肩膀,并且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方法,这无疑对于所有的项目都是行之有效的。”莫里斯.乌维翁先生的这段话,很好的证明了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二、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充分的沟通和认同,是心理训练顺利进行的前提之一
在日常运动训练过程中,要达到最好的心理训练,教练和运动员之间必须要有充分的沟通和交流,需要两者同时认识到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对一名合格的教练员来说,只有对运动员的技术状态、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都有充分的了解,才是对运动员的合理而完整的认知。
一般来说,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体能状态都可以通过相应的评估办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准确的评估出来,而分析了解并充分认识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则需要一定时间。所以说教练员应该在日常训练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心理训练,逐步加深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认识,并通过得到的认识来调整和指导自己所指定的训练计划,已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
另外,在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特别是心理训练计划时,应该让运动员充分的参与进来,当运动员自身了解并理解,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计划时,那也就基本达成了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认同与合作,从而会使所制定的计划实施起来更加有效。所以说,心理训练需要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充分了了解沟通,并且在了解沟通的基础上达成完美的认同与合作,才会收到最好的训练效果。
三、合适的训练方式,是正确而有效的实施心理训练的基础
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是一项长久的工作,所以说,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将其融入到日常的训练过程当中,持之以恒的不断开展并改进。所以说不断摸索合适而有效的心理训练的方法也就成了心理训练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训练刚开始对运动员整体技术的潜在效力没有完全掌握的时候,可以运用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独特方法,运动员与教练员合作进行大胆尝试找到最适合的办法。但是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教练员一定要随时把握尺度,以免做法太过,反而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另外比较常见而有效的方法是在训练员中间营造一种健康而活跃的集体氛围,让他们彼此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这样的方法不但能增加团队成员的活力,而且会因为这种活力激发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投入度和释放的能力激情,在此过程中,团队中的成员在训练中是合作的关系,在教练设定的比赛中就是竞争的对手,这样不但能让他们得到训练,而且在训练同时得到与他人学习交流的机会,从而会避免以个人为中心的情况的出现,时刻准备与别人合作,与别人分享,所有的人不管表现如何都会得到帮助。但是要注意的是,在采用这种训练方式时,集体的人数不宜过多。过多的人数会导致教练员无法顾及每个运动员自身的情况,从而影响训练效果。
四、如何面对失败与成功是心理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失败几乎是每个运动员在自己的运动生涯中都要经历的,如何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如何分析失败的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以促成下一次的成功是心理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
成功是令人欢欣雀跃的事情,然而实际上,成功是比失败更难处理的事情,因为目标达成后,如何继续维持以往的动力,成功后应该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如何找到之前的激情,都成了一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对运动员以后的运动生涯造成消极的影响,所以说日常的心理训练一定不可忽视“如何面对成功”这个方面。而应把如何引导运动员用正确的心理和心态去面对失败与成功作为日常心理训练中的重要内容,加以重视。
随着越来越多的赛事中运动员们的表现,心理训练问题在逐步得到认可和重视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心理训练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训练过程,需要一定量的积累才能收获到良好的效果,希望体育工作者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对有针对性的对以往的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对运动员的心理成熟、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虞重干.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体教结合”[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5:23-26.
[2]阿•杰尔卡奇,阿•伊萨耶夫.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教练员的教育艺术.1983.22.
【跳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推荐阅读:
柔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05-21
武术运动员的心理训练07-05
排球运动员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素质训练论文07-08
跳跃与游戏的教学设计10-22
运动员心理训练12-09
跳跃能力06-05
文字跳跃08-02
支撑跳跃09-29
跳跃思维10-01
运动员心理训练研究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