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引导学生的恋爱观(精选12篇)
正确引导学生的恋爱观 篇1
摘要:恋爱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的组成部分,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事业有着积极的催化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正确,爱情观
大学可以谈恋爱,最为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能否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正确的恋爱观,是衡量大学生人生观,社会观以及道德观的一个标准。恋爱观是在思想意识的范畴内,而人生观,社会观,道德观都是大的范畴,恋爱观属其中的一部分,这些“观”息息相关,他们可以决定一个人在社会生活的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正确的人生观、积极的社会观以及良好的道德观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它们共同决定着一个人能否有正确的恋爱观。
第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积极作用。大学生活相对来说是自由的,没有拘束的,于是这种浪漫的氛围很会引来爱情的气息。爱情的加入,给生活平添了色彩,据笔者进行口述调查统计,不论起点,以大学毕业为终点,把恋爱人群作为一个整体,毕业后能在一起的概率为17%,工作之后,能修成正果的占其中的65%。可见这个概率并不是很高。盲目的爱情最终得到盲目的结果,很多大学生更是盲目的认为爱情的失败即是人生的失败,从而对工作和生活失去了信心和方向。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客观、感性的认识到爱情不是生活的唯一,学习和工作也是生活的支点,那么无论爱情最终的得失,都不会影响到以后的生活,而且从中得以成长。
第三,正确的爱情观能反映出一个人对生活的勇气和执着。爱情的哲学定义:《爱的哲学》中揭示,爱不仅仅是若干体验和感觉,它更把你带进一个理智和深沉的世界。正确的爱情观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什么是正确的恋爱观?马克思说:“爱情的本质是男女之间给予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内心对对方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成为终身伴侣的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
针对大学生而言,正确的爱情观是以共同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为基础,以成功完成学业为前提,相互尊重,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的稳定的感情。
怎样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呢?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爱情是双向的,相互的,两厢情愿的爱情是爱情发展的基础。
第二,不盲目择偶,过分注重外表,要以共同的理想或审美或认知为前提(理想、审美和认知是健康的,科学的),端正恋爱动机。当代大学生恋爱的主流意识是健康的,他们敢于追求理想爱情,恋爱观念开放,更注重精神生活,在择偶标准上主要注重德才,追求富有浪漫气息的爱情生活。当今时代,多元化交融碰撞之际,一些负效应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恋爱方面产生了一些误区,比如至上恋爱、从众恋爱、攀比恋爱、填空恋爱、匆忙恋爱以及痴迷性恋爱等。
恋爱是未来寻找志同道合、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而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更不是单纯为了性的满足。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个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恋爱动机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恋爱的成功与否。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桥梁,其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
第三,恋爱过程中,抓住主要矛盾“学习”,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据调查可知,大多数大学生一旦坠入情网就不能自拔,学习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大学生不要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以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和心理需求,不要为了充实课余生活,解除寂寞,填补空虚而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不要只注重恋爱过程强调恋爱的现在进行时,而轻视恋爱结果不考虑恋爱的将来完成时。要把学业放在首位,一切都要一学业为中心,都要为学习服务,不要因爱情而耽误学习,虚掷光阴。
第四,正确看待失恋,处理好恋爱挫折。恋爱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两个人长期相处,在对两人基本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度了解,这期间要经过探讨、协商、迁就、理解等很多感情细节的磨合而“终成眷属”,所以,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矛盾是在所难免的,一旦想法不同,出现分歧也是很正常的,久而久之,没有共同的理想和语言,恋爱终要走向失恋。失恋并非坏事,只要正确看待失恋是基于不同的价值观或其他原因,使得两个人没有办法走进各自的生活,失恋的过程就会成为大学生成长的一个过程。不要因失恋而害怕再次恋爱,或者不再恋爱,最重要的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有缘人,从而幸福。
如何走出失恋的阴影?第一,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这样作有助于你理解对方终止爱情的原因,有助于你接受失恋这一痛苦的现实并及早走出失恋的阴影。第二,以运动,转移注意力或倾诉等的方式转移失恋的痛处,做些有意义的事。第三,情境转移。失恋后之所以难以摆脱恋情的困扰,就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昔日的恋人有者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要想摆脱失恋的痛苦,就要换一个崭新的环境,暂时离开曾经熟悉的环境。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欢乐的环境中去。另一方面,是由于失恋后有一种空虚感,暂时难以适应,所以可以用工作或其他什么方法来充实自己,不让在有空余的实践胡思乱想。最后,要尽快把失恋升华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尽快投入到学习或者工作中去。切不可因为失恋而一蹶不振,认为生活、人生都失去了意义。要知道,恋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生活的全部。要正确的看待爱情,摆正爱情的位置,处理好爱情与学习、爱情与人生、爱情与婚姻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
[2]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2009.10.
正确引导学生的恋爱观 篇2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已经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许多人却不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导致许多人耽误学业、影响个人生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大学生恋爱的利与弊。爱情会丰富彼此的生活体验,促使双方在心理上的趋于成熟。处于恋爱中的大学生总是精神愉悦,充满爱心,这种美好的情感使他们乐于承担责任;恋爱中的大学生为获得恋人的爱,总是力图完善自己,爱成了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但是,恋爱中的感情纠葛也会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影响,是人陷入痛苦,处于空虚甚至绝望的状态,处理不好会对以后的恋爱和婚姻生活造成消极的影响。所以,当代大学生就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大学生正处在各种观念的成形时期。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就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培养爱的能力。其爱的能力包括以下几种:迎接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就要敢于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如果面对别人的示爱时要能够取舍,并及时做出接受或拒绝的选择。能够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的心理困扰。拒绝爱的能力。对于自己不愿意接受或认为不值得接受的爱情应有勇气拒绝。拒绝时应注意两点:
一、如果不希望爱情到来,拒绝的语气要果断坚决,容不得半点优柔寡断,否则对对方造成的将是更大的伤害。
二、要掌握恰当的方式。要掌握说话的方式和度。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也要做到对别人起码的尊重。第二,恋爱中难免会遇到挫折,这时候则需要我们有要正确处理恋爱挫折的心态。要做到正视现实,失恋之苦在于一个“恋”字,爱情是双向、相互的,以双方的爱情为基础,失去任何一方,爱情就会失去了平衡,恋爱即告终止。这时失恋的一方无论对另一方爱得有多深,都是不现实的了,作为有理智的大学生应该正视这一现实。同时也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这样作有助于你理解对方终止爱情的原因,有助于你接受失恋这一痛苦的现实并及早走出失恋的阴影。与之同时进行的则是感情宣泄。不要过分地隐藏或压抑失恋带来的痛苦,要找适当的方式进行宣泄。通常宣泄的方法有:1)眼泪缓解法。在悲痛欲绝时大哭一场,可以使情绪平静。专家认为,眼泪能把有机体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某种毒素排出去。2)运动缓解法。剧烈的体育运动有助于释放激动情绪带来的能量。3)转移注意。心情不佳时,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如果感觉心中的积郁实在太深,无法排解时,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第三呢,就是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恋爱动机。恋爱是未来寻找志同道合、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而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更不是单纯为了性的满足。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个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恋爱动机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恋爱的成功与否。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桥梁,其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
不过有些时候我们对恋爱认识还过于简单。对恋爱的看法还像个小孩一样过于幼稚。在你准备进入恋爱时,请先思考下面的问题,这都是成功爱情必须考虑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谈恋爱?解除孤独、寂寞;希望得到关注与承认;缺乏父母之爱的转移;大四了,没谈恋爱不正常;群体压力,从众心理;对异性的好;来源于某种补偿„„如果你是出自以上的心理,那么最好不要太着急;在一面爱情大旗后有多种动机,不完全是来源于爱情本身,你分析过吗?爱情问题是青年阶段最重要的问题的,会对你的一生产生影响,冒着可笑的危险来谈,将得不偿失。其次。你的人格已经初步成熟了吗?爱情是一种人际关系,最密切的人际关系;恋爱,是你的整个人格状态面对另一种人格状态,爱情成功与否,与人格状态有关,过分的自我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虚荣心强、内心缺乏安全感都是健康人格的大敌。人格发育成熟进入恋爱才会顺利,因为成熟的人了解自己的感受也了解别人的感受,成熟的人能够自信的把握住爱情的航船。最后呢。与爱情相关的因素你考虑过吗?爱情与学习、爱情与家庭、爱情与物质基础、爱情与性关系、爱情与婚姻、爱情与子女、爱情与友谊等是爱情的矛盾,会在恋爱的过程中向两人提出挑战,只有处理好才会有更好的关系。如果你一看到这些问题就不知所措,就千万不要谈了,赶紧成长成熟吧!而且如果你有爱情的误区的话,比如爱情是我的全部!爱能改变一切!你爱我,你应该给我一切!真爱只有一次!一看见对方缺点,爱就消失了!恋爱中有冲突是坏事!类似的观点还有很多。
所以说呢,如果以上问题你心里有底,你应该是有着正确的恋爱观的。也许有的同学对这嗤之以鼻,这样复杂还叫恋爱?那我就告诉你,恋爱当然可以依据经验而成熟,依靠痛苦、泪水、失恋的代价去把握,但是别忘了你到大学来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毕业之后你依然可以恋爱,但是你的本科大学不可能重来,这是一笔很大的经济帐,你一定要算清楚。如果在大学里因为恋爱而荒废了学业,因为恋爱将本应体验的博大的世界缩小到两人的空间,这样的同学我坚定地告诉他(她):小心为爱所害!
学生“吵闹”的正确引导 篇3
笔者很佩服这位教师,她懂得孩子的天性,她的教育方式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学生们的“吵闹”并不一定有意为难教师,面对这种“闹”的现象,是把它看成是不遵守纪律现象加以斥责,还是把它看成是儿童天真活泼的表现加以赞赏和引导,这是我们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区别。
有时领导到学校检查工作,学校常常是提前打上课铃,把学生赶进教室,以体现校园的安静和有序。其实,学校并不希望这样,校园过于安静显得没有生机,没有人气。有的学校把“静、敬、净、竞”作为育人的要素。笔者觉得这里面的“静”提得不好。要倡导学校“课堂书声朗朗,争论声声;课间笑声盈盈,喊声阵阵;上课校园静悄悄,下课操场闹哄哄”的校园“风景”。
因此,学校可以上午设大课间活动时间(25分钟至30分钟),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去活动,而不要培养“上课不说话,下课不出门,活动不参加”的读死书的学生。学校应该有静、有闹。学校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应该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如何树立大学生正确恋爱观 篇4
1. 当代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恋爱的主流意识是健康的, 他们敢于追求理想的爱情, 恋爱观念开放。
1.1 大学生恋爱现象普遍存在。
近些年来, 通过对各类高校的大一至大四的学生问卷调查, 我们可以发现, 在校大学生中恋爱现象普遍, 有过恋爱史的大学生占调查总数的60%—70%, 目前正处在恋爱期的大学生人数占调查人数的40%—50%, 而且这两项数据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比例增大。在当代大学校园里, 恋爱已成了风气, 成为了部分大学生入校后的迫切追求。一些大学生陶醉其中, 许多大学生跃跃欲试, 大学校园里的恋爱热持续升温, 显然成为高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1.2 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比较开放。
当代大学生追求爱情大胆, 观念的变革、环境的宽松、大学校园中和谐的氛围, 使大学的恋爱方式日渐开放。特别是西方教育文化的进入, 使得当代大学生表达爱情的方式更加直接、更加个性。我们可以发现小到恋人的生日, 大到西方的情人节、中国的七夕节, 都成为大学生争相表达爱情的机会。他们不受世俗因素的干扰, 勇敢追求纯洁爱情的精神, 这也是对传统爱情观的反叛, 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
2. 当代大学生恋爱的误区
由于大学生本身处于青春期, 对爱情有着狂热的追求和向往, 有时往往会进入一些误区。
2.1 大学生恋爱存在多元性恋爱。
所谓多元性恋爱就是指男女双方在恋爱过程中, 双方或一方同时与恋爱对象以外的异性进行交往, 态度过于亲密, 关系过于暧昧。在校园里表现出色的大学生, 会受到周围许多同学的赞扬, 同时也会有许多爱慕者。作为主角的他们, 就很容易隐瞒自己的恋情。
2.2 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容易产生攀比心理。
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氛围中学习、生活, 知识水平、思想观念存在相似性, 同时又追求个性, 所以在恋爱问题上容易产生攀比的现象。
3.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3.1 摆正爱情的位置, 培养判断爱的能力。
列宁曾说:“爱情是生活的一方面, 但并不是全部, 人的生存需要爱情, 但并非为了爱情才生存。大学生在恋爱期间, 要摆正爱情的位置。爱情是人们幸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但是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 只为爱情而活的人是苍白的。”对于广大的青年学生, 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来说, 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 应该以学业为重, 为将来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切不可被爱情所羁绊, 虚度年华。
大学生也要在爱情中学习, 要培养自己对爱情的判断能力。年轻人在一起学习、生活, 友谊和爱情都是特有的社会情感, 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映, 异性吸引不等于爱情。所以大学生要正确区分友谊和爱情。在同学、朋友之间产生的密切感情是友谊, 要在同异性的交往过程中分清友情和爱情的界限, 同时, 也要处理好友情和爱情之间的关系。这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为将来踏上社会而做好准备。
3.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走出恋爱的误区。
大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尤其是心理方面还有较大的可塑空间。他们面临着许多实际的问题, 比如人际关系、生活压力、择业就业等。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 使他们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和困惑。当他们苦恼时, 希望找到一个倾诉的对象;当他们困惑时, 希望有人为他们指点迷津。一方面大学生要有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另一方面教育者要耐心引导和开导。学校可以外聘一些心理专家来举办讲座, 在校内可以开设心理咨询热线, 及时地帮助大学生解决恋爱过程中出现的或者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 为他们建立良好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 使他们的人格健全发展。同时, 要培养大学生对恋爱挫折的承受能力。恋爱是男女双方共同培养感情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最终的结果是好是坏, 都不是由单方面能够作出决定的。恋爱双方仍然有进行考察和选择的权利。失恋也是恋爱中十分自然的现象, 当代大学生要有承受挫折的勇气, 要有豁达的胸襟、高尚的情操、远大的志向, 能够正确面对失恋, 努力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 绝不能被失恋所打败, 要做到失恋不失志。
4. 结语
综上所述, 当代大学生恋爱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教育学家和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恋爱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当代大学生恋爱的主体意识给予肯定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要以“疏”为主, 要对他们逐步加以引导, 使他们在恋爱过程中明确自身的责任, 遵循爱情的道德, 从而减少恋爱中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 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为他们以后的人生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艳玲.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调查与思考.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5) .
[2]倪芳, 王莉.大学生恋爱状况分析及正确恋爱观的树立与引导.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
大学生怎样正确处理恋爱问题 篇5
尽量做到以学业为重
大学生其实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恋爱虽然也很重要,而且能够让我们的个人情感获得丰满,学会去爱人。但是我们的主要重心应该还是以学业为主,千万不要因为恋爱而耽搁了你的学业,耽误了你的前程。
认真的去对待恋爱
恋爱不是过家家,不应该儿戏,而应该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我们在谈恋爱的时候,不要经常受到外界的诱惑,为了恋爱而恋爱或者为了炫耀或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空虚寂寞等去恋爱,我们应该是因为遇到了对的人而去恋爱,这样才能够更容易获得美满的爱情。
不要沉迷于二人世界
恋爱是美好和甜蜜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时时刻刻都只沉浸在二人世界中,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不应该封闭自我,而应该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千万不要因为恋爱而失去了你身边的朋友、同学等,不然某天当你被孤立起来之后你会觉得很受伤。
最好不要越过界限
正确引导学生观察水的沸腾 篇6
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因势利导的点拨方法,让学生通过对水被加热至沸腾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进行认真观察,把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用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并分析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善于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在观察中能发现问题,要求观察者观察得必须细致、全面,观察者能发现问题是观察者视觉因素与思维因素结合的产物,因而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认真观察开始冷水加热时在什么地方形成气泡,并考虑气泡是怎样形成的?
(2)继续给水加热,观察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期间还伴随着什么现象发生?并分析所有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同时注意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3)当水沸腾时,观察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大小有什么变化?这时还有什么现象发生?同时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4)观察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并认真考虑这说明了什么?
(5)撤掉酒精灯,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又说明了什么?
2叙述观察到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把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首先需要对物理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需要进行经常地训练,为此在本节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叙述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在学生叙述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并对学生叙述的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补充,必要时让同学重复进行叙述。在我有意识地引导下,学生回答出下面所观察到的现象:开始给水加热时,在烧杯的杯底和内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气泡,随着水的温度升高,小气泡逐渐变大,并脱离烧杯底和内壁开始上升,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还没有到达液面就消失了,同时听到吱吱的响声,后来发生了变化,脱离杯底和内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上升到水面破裂,这时水就沸腾了。在沸腾前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沸腾时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不变,沸腾时取下纸盖,将玻璃片靠近杯口上方,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沸腾时间延长,发现水位会下降。
3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对不同阶段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分析各物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生物理现象的原因;改变条件进行观察,分析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和背景。例如:本节实验,开始给水加热时,由于水中溶有空气,在器壁上生成小气泡,气泡中含有空气和水蒸气。继续加热,气泡温度升高膨胀,当气泡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上升了。但是由于水上层温度比较低,所以气泡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体积变小,气泡内的大部分水蒸气要液化成水,外边水的压强大于气泡内气体压强,气泡变小,另外气泡脱离器壁开始上升是由于受到浮力的原因。这里关于液化、压强、浮力知识都可以在初二下学期学到。沸腾时由于水上下都达到了一定的温度,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内的水蒸气逐渐增多,气泡体积变大,到达液面破裂,此时水吸热全部用来进行物态变化,所以温度不改变。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的结果。加热停止,沸腾停止,说明沸腾是一个吸热的过程。水位降低,说明水主要通过沸腾过程从液态变成气态散发到空气中去了。
如此,将热膨胀、压强、浮力、汽化、液化等知识有机的运用起来,即分析了实验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要求学生规范操作,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刚开始学物理,在实验室动手实验的次数不多,及时注意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尤为重要,结合实验内容,要求学生规范操作,以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及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点火、灭火方式,知道应该用火焰的外部并通过石棉网对烧杯中的水加热,在使用温度计时,及时提醒操作和读数应注意的事项等。
正确引导学生的恋爱观 篇7
一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大学生群体由于受到来自社会思潮、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具有不同于其他青年的特点, 在恋爱中表现出自主性强、追求浪漫、态度轻率等特点。
1. 恋爱自主性强
大学生群体一般远离父母, 在学校开始集体生活, 由于脱离了家庭生活, 受到来自家庭的影响逐渐减少, 其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在高校里, 大学生平等权利和平等价值观念强烈, 通过调查:有76.8%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自主的能力, 不希望老师和家长干预他们的个人问题, 17.3%的学生认为无所谓, 只有5.9%的学生认为大部分的事最好是征得老师和家长的同意。随着社会的进步, 自由恋爱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确立恋爱关系的主要方式。当问及“大学生恋爱主要靠谁”时, 91.4%选择自己认识, 3.9%选择他人介绍, 0.4%选择父母介绍, 其他占4.3%。可见, 大学生的恋爱自主性很强, 多数大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恋爱对象。
2. 恋爱追求浪漫
大学生恋爱所产生的环境被人们称之为纯洁的“象牙塔”, 校园环境较之社会大环境相对单纯, 同时受到各种文学艺术的熏陶。在这样的环境中, 大学生群体的恋爱观也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对爱情、恋爱充满美好的向往和憧憬。由于大学生的爱情是在特殊文化环境中萌生的, 而作为爱情之果的婚姻家庭需要在学业完成之后才能实现。因此, 在对爱情的憧憬和现实的压力之间, 很多大学生选择了爱情。据调查, 有91.3%的大学生表示在恋爱中要追求轰轰烈烈的感觉, 很少考虑甚至不考虑长远发展和最终结果, 以及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恋爱充满了浓重的浪漫色彩, 遮蔽了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矛盾, 使恋爱缺少必要的现实基础, 恋爱关系易破裂。
3. 恋爱态度轻率
张颖于2006年, 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各个年级共500名学生为样本, 对大学生的恋爱进行了抽样调查。当问及大学生对恋爱所持的态度时, 67%的学生持肯定态度;问及“大学生恋爱不应过多的与婚姻家庭关联在一起, 所以不求天长地久, 只求曾经拥有”时, 表示同意的大学生为45%。调查结果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认同谨慎的恋爱观, 他们认为恋爱不应过多的与婚姻家庭相关联, 持这种观点的大学生会把恋爱看成是大学生活的插曲, 他们恋爱只为了丰富较单调的大学生活, 暂时满足其身心的需求, 或者就是寻求新鲜和刺激的从众心理。这也表明, 大学生对于恋爱问题的态度是轻率的, 是模糊和矛盾的。
二加强当前大学生恋爱规范引导的必要性
大学生的爱情观不仅受到自身性成熟的影响, 同时也受到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校等因素的影响, 在恋爱观念、恋爱类型和恋爱方式上存在着开放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由此也引发出了很多情感问题。
1. 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
随着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发展, 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 独立思考能力凸显, 但是看问题容易偏执;他们喜欢尝试新事物, 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大学生非常关注自身的成长, 对身边环境的变化、同学的看法和评价、与身边同学的关系等非常敏感。他们年轻气盛, 但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 往往因为情绪的失控而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大学生性生理已发育成熟, 感情上与异性交往的愿望比较强烈, 生理上对异性也有着好奇心, 但相对缺乏科学的性知识, 处理相关问题的知识和能力也较为欠缺。
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个人的幸福不仅取决于青年一代对这种伟大的智慧——爱, 掌握到何种程度, 而且我们全社会的美好、道德的纯净安宁都取决于它。”改革开放以来, 整个社会思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大学生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如果高校教育工作者仍然一成不变地将过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用到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去, 其作用是可想而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根据当前大学生思想发展的特点和阶段性, 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安排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 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需要。
3. 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能力建设的五大任务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要求举全党之力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将大学生恋爱教育纳入和谐社会中来, 是由二者的内涵和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三大矛盾全面和谐的社会。一个人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才能真正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 也才能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 在三对和谐关系中, 人自身的和谐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 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在和谐校园中成长更易接受和谐的观念, 形成和谐共处的思想理念, 最终成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和发展, 随着与异性交往的增多, 恋爱现象常常在大学阶段开始出现。他们的爱情观不仅受到自身性成熟的影响, 同时也受到复杂的社会环境、校园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在恋爱观念、恋爱类型和恋爱方式上存在着开放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由此也引发出很多情感问题, 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 因此研究当前大学生恋爱问题及规范引导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舒敏.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分析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07 (29)
[2]李志、彭建国.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特点及教育对策[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0 (12)
[3]张颖.大学生恋爱观及其伦理审思[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6)
正确认识大学生恋爱行为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恋爱观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大学生正值如花的青春岁月, 青年男女在一起生活、学习, 不可避免地会对异性产生好感或者爱慕, 纯洁的校园爱情曾是许多人一辈子的怀念。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社会风气、心理问题、女性健康问题、就业压力使得现代的大学生保持恋爱受到了高度的关注, 如何使现代的大学生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心理健康, 拥有正确的爱情观, 能正确看待恋爱和处理相应的人际问题, 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心理健康是指能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 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心理功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能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完善个人生活[1]。恋爱是指两人在拥有一定环境的物质与精神条件下, 彼此对对方产生倾慕与好感之情, 强烈渴望从对方身上获取某些欲望与享受, 并希望拥有对方使其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所建立起的一种纯真、亲密的情感。拥有正确的恋爱观不一定能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 但心理健康的人一定拥有正确的恋爱观。
一、对待恋爱的态度及恋爱动因分析
经调查, 60%学生的家长不赞成学生在大学生期间恋爱, 尤其是女生的家长表现突出。他们一方面认为学生时代就应该心无杂念地好好学习, 孩子只有将自身的电充得越多, 那么选择未来另一半的高度就大些;另一方面当今中国的人口现状处于男女比例失衡的状态, 总之养女不愁嫁。40%赞同的家长中, 10%来源于贫困家庭中女生的家长, 他们认为谈恋爱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他们鼓励自己的孩子在大学恋爱, 这样不仅能让孩子获取精神上的需求, 身边多个人多个陪伴就多份疼爱;而且还能获取物质上的需求, 目前社会就业难度大, 对于一个没有背景的贫困家庭来说, 自身没有太大能力, 毕业后想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几乎很难, 这就需要依靠中间力量的帮助。剩下30%赞成的多是男生的家长, 随着现代房价的上涨、女生过高的要求、长辈急于盼孙的心理, 更别说女方对车、房的要求, 一套房子动辄就好几十万, 再加上大操大办的婚礼、彩礼、度蜜月等开支, 男生结婚成本非常高。总之, 孩子越早找到女朋友越好, 家长就少份担忧, 同时孩子在学校能恋爱完全是在证明孩子的能力与魅力。而对于大学生而言, 95%的认为可以在大学恋爱。与家长们的现实主义考虑不同, 大学生谈恋爱并不都是为了就业、结婚费用问题, 甚至不全是为了爱, 除了获得真爱这个动机外大学生的恋爱动因还有以下几点:
(一) 寻求精神慰藉。
大学生求学期间远离了给予无微不至照顾的父母, 他们身处异地必须独立去面对各种学业、人际、生活等方面的问题。遇到困难时感受到孤独、寂寞就非常渴望得到亲情与关爱, 一些独立性不强的大学生就不得不寻找精神上的依托, 希望有人能陪在身边, 给予呵护与温暖。
(二) 追求新潮。
如今《婚姻法》规定大学生求学期间可以结婚, 于是大学生谈恋爱从早先的遮遮掩掩到现在的开放化, 爱情的美好、浪漫使得青年人向往、着迷, 校园爱情成为了时尚的载体, 甚至有人提出“大学里不谈恋爱那大学基本是白上”的观点。大学生将自己的校园爱情看作为自己时尚、成熟的一个体现, 所谓“潮人必备”。
(三) 攀比炫耀心理。
同龄人生活学习在一起很容易滋生攀比心理, 大学生里有人比学习、有人比穿着, 还有人拿恋爱来做比较, 如是否有恋爱对象、恋爱对象是否比别人的漂亮、帅气。于是有些大学生看见身边的同学、室友恋爱了, 自己也想赶紧去找一个不能落后了, 而有的大学生则拿恋爱对象当做向他人炫耀的资本。
(四) 相互鼓励, 促进学习。
一个人学习太枯燥乏味, 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 一起努力。有的学生自制力缺乏, 两人之间可以相互提醒, 相互促进提高。
(五) 丰富大学生活。
进入大学就仿佛进入了自由的天堂, 没有父母的耳提面命, 也没有老师天天在身边督促, 一切都是学生自己说了算, 压抑了多年的恋爱想法彻底可以实施了, 于是有些大学生策划着让自己的大学变得丰富多彩, 也为以后的求偶积累经验, 于是卯足了劲去追求异性。
二、大学生恋爱的利弊分析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待一件事情, 总有它的利与弊, 大学生谈恋爱也是如此。
(一) 大学生恋爱的利。
1. 相互取暖。
大学生离开了依赖父母的生活, 生活上和精神上难免会产生无助和孤寂感, 而恋爱就是找到一个可以倾诉, 可以在遇到困难时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给予帮助的那个人, 因此, 恋爱可以弥补大学生们精神上的空虚, 感受到温暖。
2. 促进学习。
很多时候两人恋爱都是基于相同的兴趣爱好、相同的人生理想才走到一起来的, 有着相同的目标与追求, 相互监督对方, 督促学习, 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了给对方一个好印象和为两个人的将来做打算, 恋爱的男女都会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因此学习的动力更大, 劲头更足。
3. 丰富生活。
都说爱情是伟大的、神圣的, 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谋划着上大学后要疯狂地谈场恋爱, 如果不恋爱, 大学生活岂不是太无聊了?的确, 大学课程比高中课程数量少得多, 没有那么高强度, 但是很枯燥。如果一味学习只会让学生们枯燥乏力, 除了参加一些班级、社团活动外, 谈恋爱也是一个丰富大学生活的不错选择。
4. 利于交际。
众所周知, 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与异性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谈恋爱可以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培养, 因为不仅多认识了一位对象, 更重要的是从对方身上了解了一些异性心理, 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 知道与异性相处的一些门道。也许有人以前是个对异性不善言谈的人, 但是一旦恋爱这第一步迈出了之后, 也许以后不会再有那种紧张、胆怯的心理, 这对自身是一种很大的提升。只要有足够的胆量, 了解了异性的心理, 才能与对方进行有效的沟通。
5. 提高抗挫能力。
爱情, 让人欢喜让人忧。两人在一起, 再甜蜜, 也有闹别拗、争吵的时候。恋爱有开始就会有结束, 很多学生在大学时恋爱, 毕业之后仍在一起的概率很小, 要想维持长久不衰的爱情, 包容、宽容是必须的。很多时候, 总会有一些人因一些原因而分手, 有沮丧、有悲伤, 但这对于自身来说是一种磨练, 意识到爱情和其他事情一样, 有付出不一定有回报, 在这一点一点的磨砺中, 大学生的抗挫能力得以提高, 才会变得更加成熟, 也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生活。
6. 完善自己。
恋爱总是会出现很多问题, 需要自己不断地纠正、完善自己的不足, 通过恋爱会更了解自己, 会确定自己的择偶观, 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 又会适应怎样的人。目标会很明确, 为以后的婚姻生活提供了磨练, 避免婚姻不幸的发生。
(二) 大学生恋爱的弊端。
1. 男生经济压力大。
恋爱中男生为了讨得女生的欢心, 吃饭、鲜花、礼品等等不断, 还有男生为了显示自己的大方和赢得面子, 往往消费贵的商品, 这样男生的日常花费很高, 而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费都来源于父母, 经济并未独立, 因此恋爱对男生而言经济压力很大。
2. 时间和精神损失。
恋爱中的人幸福甜蜜, 浑身都充满了能量, 不惜牺牲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 仿佛进入了极乐世界。有些克制力差的每天到处潇洒玩乐, 从而荒废了学业。此外, 大学生正处于性需求萌动期, 男生易于冲动, 女生也不懂得保护自己, 导致怀孕流产时有发生, 这对女生的身体和精神都会造成重大的创伤。
3. 失恋打击。
恋爱避免不了失恋, 爱情是甜蜜的, 但失恋却是让人异常痛苦的, 失恋对学生的打击是巨大的, 尤其是对初恋者来说更是如此, 于是有些人在失恋后意志消沉, 甚至荒废学业, 更有甚者草率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给世人徒留遗憾。
三、大学生恋爱行为的引导
既然大学生恋爱无法避免, 那就堵不如疏, 使学生能正视爱情, 认清恋爱的利弊得失, 善待自我和他人, 不做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
(一)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谈恋爱应不盲目、不虚荣、不攀比。恋爱不是只是说说玩玩而已, 切不可将恋爱当做儿戏, 一是要认识到恋爱的实质:是否会以一种严肃、认真、专一的态度来对待恋爱, 是否有一定的精神准备与物质条件, 是否明白恋爱过程中的高度责任感与奉献感, 是否会相互尊重、理解、宽容、珍惜对方。如果对这些问题心中都有明确的答案, 那就说明对恋爱是深思熟虑的。二是明确两人在一起是否合适, 性格上的磨合期究竟有多长, 双方家长的满意度有多大。如果这些也都考虑清楚了, 那么接下来就做好坚持到最后, 共度一生的准备。有恋爱对象不代表什么, 也不能说明自己就比其他人强, 所以没啥值得炫耀的。
(二) 协调好学习与恋爱。
爱情与学业孰轻孰重, 一目了然。恋爱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但并不等同于人生的全部, 对大学生来说, 应当以学业为重, 因为学习才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 事业高于爱情, 主张事业为主, 但也不要认为爱情就是事业的绊脚石, 处理得当, 可以成为赶超他人的动力, 能对事业及未来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否则, 可能成为难以释怀的包袱, 甚至一蹶不振。因此大学生要遵循主观学业第一, 客观爱情至上的原则来协调好学习与恋爱。和一个志趣相投或自立的人恋爱, 一起学习, 使学习与恋爱兼得, 未尝不是一种协调学习与恋爱的一种好的方法。
(三) 加强失恋疏导。
恋爱中的甜蜜, 失恋后的痛苦, 无论是谁, 无论什么原因而导致分手, 其结果总是不愉快的, 一旦恋爱就要做好各种思想准备, 有备而来就不至于出现问题就慌乱。做到坦然面对情感危机, 能拿得起放得下, 并在失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既然已经分手, 若能挽回固然很好, 若不能挽回, 想太多也没多大意义。失恋后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好自己, 化悲痛为力量, 积极振作起来。对于分手后的态度, 2004年巴方调查得出90%选择明确分手[2];同年张运生得出49%的分手过后做不成恋人但还可以做朋友, 36.5%认为要发奋学习, 驱散失恋痛苦, 10.6%寻找新的朋友抚平创伤, 2.4%的失恋后采取极端行为报复对方, 1.6%的悲观厌世[3]。当然在恋爱中不提倡只是玩玩的态度, 应该用心去认真对待彼此。那么失恋之后该如何调整呢?一是记载心情:用写日记或其他形式来记录心情, 让痛苦来鞭策自己前进。二是适度宣泄:通过跑步、做运动、K歌、理发来调整自己, 唱出所有的不愉快, 换种发型改变心情。三是规律生活:生活方式、生活规律不要因此被打破, 而且睡眠也要充足, 让痛苦在规律的生活中淡化, 时间久了自然会遗忘。四是换位思考, 站在对方的立场想想, 也许分开对彼此都好, 心中也就释然了。五是理清意识:地球不会因为失去谁而停止转动。世界之大, 人口之多, 不可为了在生命中出现过一段时间的那个人而放弃所有, 以后择偶范围会更大, 要相信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适合自己的。因此失恋后没必要陷入颓废, 更应该充实自己, 坚强、强大起来。
(四) 女大学生在恋爱中的自我保护。
女生在恋爱中往往被男生的甜言蜜语所腐蚀, 热恋的甜蜜幸福总是让人愿意不顾一切, 但是最终受伤害最深的是女生, 身体、心理的伤害都是难易弥补的, 因此, 女生在恋爱中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清楚底线, 把握好分寸, 不为未来留下遗憾。
恋爱风潮在校园随处可见, 恋爱的路很甜蜜, 但也很辛苦。朝气蓬勃, 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来善待爱情, 把握好尺度。
参考文献
[1] .金焱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0, 9:8
[2] .巴方.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与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 2004, 12:2
大学生恋爱新特征及教育引导 篇9
一、大学生恋爱新特征
1. 低年级化。
大学生恋爱呈现出低年级化的趋势, 一年级大学生就开始谈恋爱, 人数比例逐年上升。恋爱已成了一股风气, 甚至部分学生将恋爱作为大学生活的主业, 整天陶醉其中, 将最为重要的学业问题束之高阁, 甚至荒废了学业, 浪费了人生最好的年华。
2. 公开化。
因种种原因, 过去高校曾禁止在校大学生谈恋爱, 少数大学生谈恋爱也基本处于一种秘密状态, 不让外人所知。而现在, 随着思想的开放和价值的多元, 大学生谈恋爱已公开化, 在校内成双成对, 形影不离, 对别人的议论毫不在乎, 甚至故意在同学面前炫耀。
3. 普遍化。
大学生恋爱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谈恋爱的人数明显增多。
4. 开放化。
现在大学生思想在恋爱方面表现的越来越开放,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在公共场所无所顾忌地搂抱等不文明行为时常发生, 将文明的行为规范抛在一边;二是缩短了恋爱中相互考验的时间, 恋爱不久就同居的现象极为普遍[3];第三, 第一次性行为年龄提前。
5. 网络化——网恋。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现在已进入网络时代, 互联网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微博、微信、博客、QQ等网络工具让远在天涯的人们近在咫尺。网恋成为“e时代”校园里的时髦话题, 形成了一种潮流和时尚[4,5]。
6. 法制意识增强。
大学生受到西方思潮的极大冲击, 打破传统道德观念, 对谈恋爱不但不以为耻, 反而以此为荣。一旦因恋爱问题受到学校的严厉处分, 有的就会大胆地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
二、大学生恋爱呈现新特征的原因
大学生恋爱的根本原因是由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决定的。
1. 生理因素。
在校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至22岁之间, 处于青春发育成熟期, 大学生生理发育趋于成熟, 且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比较早熟。这个时期大学生性意识增强但又认识不够清楚, 心理上容易躁动不安, 对异性充满了渴望, 恋爱欲望强烈[6]。
2. 心理因素。
大学生随着身体发育的日趋成熟, 心理上也逐渐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心理需求。 (1) 空虚心理。大学生多为异地求学, 远离父母、亲戚朋友, 加上学业压力不大, 学习较为轻松, 自由支配的时间多, 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的目标和计划, 极易产生空虚感和孤独感, 在心理上渴求理解关心, 为寻找温暖、消愁解闷, 有的便谈起了恋爱。 (2) 浪漫心理。“90后”的大学生具有浪漫情怀, 对爱情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幻想, 出于对浪漫爱情的向往, 往往想体验一番。 (3) 攀比心理。大学生是一个联系极为密切的青年群体, 心理上不成熟,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极易滋生攀比心理, 有的学生看见别人有了男女朋友, 感觉自己好像没有本事, 感到没面子, 便急于找一个男女朋友。 (4) 寻求动力心理。有一部分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自律性差, 把恋爱看作是一种外在的动力, 谈恋爱的目的是寻求一种外在的动力, 互相学习、互相督促鼓励、互帮互助, 促进学习, 圆满完成学业。
3. 周围环境因素。
大学生入学前后环境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 进入大学前存在高考的压力, 加上高中老师、家长盯得比较紧, 学生没有时间精力去谈恋爱[7]。但进入大学以后, 周围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没有学业压力, 没有了家长的唠叨, 学生有了更多的自我时间和自由, 涉及爱情的网络内容、书籍和影视片也促进了大学生爱情意识的迅速膨胀。同时社会舆论对大学生谈恋爱由反对到逐渐宽容以及部分家长的默许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恋爱现象的持续升温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教育引导对策
1. 多措并举进行教育,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 思想品德教育。高校应在学生一进校就加强思想品德课建设, 尤其是恋爱观教育, 解除大学生的思想困惑, 学会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恋爱中的各种关系、恋人与其他同学的关系, 树立正确科学的恋爱观。 (2)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在入校前往往一直在上学, 没有接触社会, 是一个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的群体, 心理方面还有较大的可塑性, 因此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 对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让学生把我们看作是自己的引路人、贴心人、值得亲近和信得过的人, 从而主动地向我们倾诉关于恋爱问题的心里话, 透露灵魂深处的秘密。 (3) 人生观教育。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看, 谈恋爱确实无可非议, 但高校必须通过正面的引导使大学生懂得大学阶段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 它往往对一个人的人生具有重要的影响[8]。
2. 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中遇到的问题。
(1) 教育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恋爱时机。据社会学研究, 18至24岁是一个人恋爱的最佳时期, 但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 由于学业的压力、人生目标的追求, 则应延后一段时间, 到大学毕业后工作稳定了再恋爱较为适宜。 (2) 教育引导学生摆正学业和恋爱的关系。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人生观, 用理想和目标来感召激发学习的激情动力, 把时间和精力放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综合能力上, 把学业放在第一位, 让爱情变为自身学业进步的动力和助推力[9]。 (3) 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恋爱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现在, 大学生恋爱受到许多外界和自身因素的影响, 往往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的苦难挫折, 最终会分手失恋。面对这种结果, 如果所受的挫折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而得不到合理的情绪疏导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事实上, 高校里因为恋爱受到挫折而导致忧郁、绝望, 甚至自杀或报复杀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 高校和社会应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增设相关的心理疏导机构, 提高大学生的恋爱挫折承受能力。
3. 开展切实有效的性教育, 解除大学生对性的迷惑。
以往来看, 高校甚至社会上都会存在“谈性色变”的现象, 好像一提性就是无耻下流, 结果就是将人类的本性压抑了。因此我们应该从性知识、性心理和性教育三个方面采取慎重开明的态度对大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性教育, 解除大学生对性的迷惑。以正面教育和引导为主, 确保落到实处, 收到实效。把性知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法规教育结合起来, 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身心特点, 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性问题。从思想上纠正学生在恋爱问题及性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念, 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婚前性行为对双方对学校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性[5,6]。
4. 创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做到文化育人。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而又潜移默化。利用雕塑、碑亭、宣传栏、墙报、板报、图书馆、阅览室及各种学生社团、社会公益活动、学者论坛、校报等创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吸引大学生的目光和参与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唐殿强, 王素然.师范大学生恋爱现状调查统计分析及建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1, 3 (3) :93-95.
[2]牛海花, 付大安.大学生恋爱中的困惑及其引导[J].职业时空, 2007, (2) :55-56.
[3]朱永平、王亚南.大学生恋爱观念与恋爱心理探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01, 18 (4) :40-43.
[4]刘志翔, 毛丹.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的新特点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5) :142-144.
[5]赵洪伟, 董玫玫, 大学生恋爱心理及性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4) :93-95.
[6]马福全.大学生恋爱及性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9) :116-118.
[7]姚晓萍.大学生恋爱现象及其教育引导[J].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16 (1) :7-69.
[8]杨丽君.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J].唐山学院学报, 2003, 16 (2) :87-89.
正确引导学生的恋爱观 篇10
艾里克森 ( E. H. Eriksno) 认为, 恋爱是人的一生中无法回避的课题, 从十七八岁到三十岁是亲密与孤独的关键期, 是建立友谊和爱情等亲密情感的重要发展阶段。一个人如果在这一阶段不能与他人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 就会陷入孤独和寂寞[1]。我国大学生的年龄在17 -25岁之间, 正处于艾里克森所说的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期。因此, 大学生渴望友谊与爱情, 表现出非常迫切的异性交往的意愿和行为。有调查显示, 中国大学生恋爱人数约占在校生1/3 甚至1/2 以上[2]。
近些年, 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一种特有的恋爱现象, 两个相恋的大学生由于空间的限制, 不能在同一座城市, 不能每时每刻互相陪伴, 彼此只能通过手机、电脑来维系彼此的感情, 且这种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给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课题创新性的将对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的研究聚焦到大学生 “两地恋”这一大学生恋爱方式的研究。
二、大学生两地恋现状
我国对恋爱问题的研究起步比较晚, 深受西方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近20 年来, 我国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表象特征和发展轨迹主要为: 在80 年代, 大学生谈恋爱是禁止、不允许的, 到90 年代, 对大学生谈恋爱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采取 “不提倡, 不反对”的默许方针, 再到现今,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开放, 开始对大学生是否能够结婚展开了讨论。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 教育部于2005 年3 月29 日颁布新版的 《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 该法的生效意味着, 今后中国大学生只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 无需征求学校同意, 就可以登记结婚。面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 学校一般持不干预的态度, 任其自由发展[3]。上述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大学生加入恋爱行列。
本研究针对山东农业大学17 个本科办学学院本科生, 每个学院随机抽取25 名男生和25 名女生共计850 名学生, 对他们身边大学生两地恋的事例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 1) 12. 38% 的学生认为只要两个人感情好, 可以接受两地恋; ( 2) 7. 52% 的学生承认自己现在正属于两地恋人群; ( 3) 95. 76% 的学生认为两地恋最容易碰到的问题是长时间不见面, 感情冷淡; ( 4) 32. 13% 的学生在对待异地恋是否会成功问题上迟肯定态度, 56. 45% 的学生则认为异地恋不会成功; ( 5) 65. 33% 的异地恋学生承认逃过课、夜不归宿去异地探望恋人; ( 6) 72. 31% 的受访学生认为异地恋会影响自己的学习; ( 7) 83. 23% 的异地恋学生利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联系对方的时长每天超过了5 个小时。
此外, 本研究还统计了山东农业大学17 个受访学院近6 个月的夜不归宿数据, 通过与各学院辅导员谈话了解到, 每个月都有学生因 “去探望男朋友或女朋友”而不请假擅自离校, 夜不归宿, 且比例有升高的趋势。
三、引发大学生异地恋问题和矛盾的原因
1. 大学生异地恋出现的原因。刚进入大学的新生, 不能很快地融入新环境, 同学之间互不熟悉, 交流互动非常少, 由此导致很多同学内心极度空虚和寂寞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他们迫切需要有个人可以来交流, 诉说生活的不快, 排遣内心的苦寂。这时候以往的高中同学便是最适合的人选了, 他们会经常联系。相互联系多了, 相互的心灵得到安抚便会萌生爱意, 日久生情, 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异地恋的产生。在调查的异地恋学生中有71% 的学生属于何种情况。
2. 导致异地恋矛盾的原因。距离是引发异地恋矛盾问题的最主要也是首要原因, 处于第一联的情侣们, 距离使他们产生了一些不确定性, 极为敏感, 常为些小事争吵, 彼此不信任, 吵得多了感情就变味了, 问题也自然而然地凸显。同时也因为距离原因使得双方见面的机会甚少, 因为不能见面而使得他们的各种需求得不到满足也是产生问题的一大原因。
四、大学生异地恋对高校学生管理影响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恋爱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血气方刚的, 相对轻松的环境, 恋爱已经成为90 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运用高校的深厚文化底蕴,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在当下90 后大学生中, 异地恋问题正变得越发突出, 由此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一线工作者, 应该从心理、思想、学习等方面多方位的引导, 同时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监管, 密切注视, 对于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予以心中有数, 早做准备。
参考文献
[1]胡申生主编.女性与恋爱[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4.
[2]杨艳玲.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调查与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4 (5) :50-51.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成语 篇11
一、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
很多成语有原义、引申义、比喻义,有些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含义又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弄清成语的含义是使用成语的基础。
首先,通过大量的阅读,了解一些成语背后的寓言故事、历史典故或者出处,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如寓公移山、叶公好龙、掩耳盗铃、悬梁刺骨、凿壁偷光、完璧归赵等等。
其次,用语法知识理解成语含义。如采用在某些成语上添加某些成分,尤其是那些不易让人明白,甚至让人误解、误用的成语,会让学生把握并记住其准确含义。“不可理喻”即“不可(以)理喻(之)”,由此避免把它当作“不可思议”来使用。再如,借助成语结构关系理解成语的含义,(身)体(力)行,据此可以明确“身体”是偏正结构而非并列结构,“身”的正确义项:“亲身、亲自”。安土(重)迁,“重迁”是偏正结构,并非动宾结构“重视搬迁”(重:不轻易,不轻率)。耳熟/能详(因果关系),(因为)听的次数多,(所以)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投鼠/忌器(转折关系),(虽然)想打老鼠(但)又怕打坏它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
再次,可根据成语中的某些重点字读音、含义来理解成语的含义,并根据这一些特征让学生彻底掌握这一成语。成语中有大量多音多义词字,在理解这类成语时,只要我们弄清它们正确的读音,然后再根据读音去判断它的含义,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如:久假不归的“假”读jiǎ,借用,而非jià,放假;无声无臭的“臭”读xiū,气味,而非chòu,臭味等。有些成语,只要掌握了其中关键字的正确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也就一清二楚了。
有些成语中有关键字,掌握了这个关键字的含义,也就掌握了整个成语。如:“文不加点”的关键字“点”,其含义:“涂上一点,表示删去”,而非“标点”。成语的含义: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能写成。再次,利用成语中已知词来掌握该成语。有些成语可以根据其中一个比较常用、语意较为清楚的词来推断对应词的含义。这种方法适合并列结构且在词语上有对应关系的成语。可同义或近义“顺推”,如:“戮力同心”的“同”:共同;“戮”:合、同;茹毛饮血的“饮”:喝;“茹”:吃。也可反义“反推”,如:“党同伐异”的“伐”:攻击;“党”:偏袒;“夙兴夜寐”的“夜”:晚;“夙”:早;“好逸恶劳”的“劳”:劳动;“逸”:安乐。
二、要注意语言表述对象与范围
如果不注意成语的表述对象与范围,往往会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
首先,要注意对象,“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车水马龙”是说人车往来不绝或形容繁华的情景,与人们争着购买鲜花这个对象不合。“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各得其所”是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了合适的安顿。用在对词典的评价上就不准确了。应改为“各具特色”或“各有千秋”。
其次,要注意语境,“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大人喜欢孩子,孩子也喜欢大人,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相濡以沫”用于困难环境中相互救助,而句中所给的环境却洋溢着幸福气氛,与语境不相吻合。
再次,要注意成语使用的范围,“同学之间一定要和谐相处,相敬如宾。”“相敬如宾”是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这个成语用于形容同学之间的关系,很不恰当。
三、要注意感情与谦敬色彩
使用成语时,要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运用时如不注意与全句内容和谐一致,就会造成褒贬误用,形成笑话。
“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贬义。用在这里形容大家都愿意去做好事就不恰当了。可改为“异口同声”。“如果日本对中国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置之度外”是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是褒义。用在这里显然是褒义贬用。可改为“置若罔闻”。
有些成语带有谦虚意味,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语带有敬重意味,只能用于他人。“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而句中说的是老李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不存在地位高低、知识多少的问题,谦敬色彩不当。
应用成语要注意成语的词性,从而正确与其它词合理搭配,并且还要注意整句的逻辑。“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的练动作。”“指手画脚”是动词性成语,应作谓语,不能误作状语。“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居室”与“蓬荜”意义重复累赘,因为“蓬荜”是“蓬门荜户”的省略。
如果不注意成语的意义和整个句子语义的比照,也极有可能使成语的意义和句子的语义矛盾。“在‘祝中韩友谊源远流长’的美好祝愿中,第四届韩歌会降下了帷幕。”“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不可以用在表现将来时态的语句中。“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背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这种情况熟视无睹。”“熟视无睹”对于的是数次看到某现象漠不关心,句子里才“一次”,前后矛盾。
应用成语切忌望文生义,要掌握字面意义的引申和比喻意义。如“泼冷水”就不是说“把冷水泼出去”,而是指“挫伤人的积极性或让人清醒”。再如“差强人意”、“不刊之论”、“首当其冲”、“望其项背”、“不足为训”等都可能因望文生义而误。“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知一对对小而聪明的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活灵活现”形容描述非常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此处望文生义,误用为活泼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点小失误是在所不免的,并且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要吸取教训。”“不足为训”指“不可以当作典范或法则”。此句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破坏欲 篇12
这种破坏欲在学生的身上同样得到体现, 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由于众多的原因, 在毕业之前更容易成为学生发泄情绪的时机。
一、实例分析
在去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的时候, 班中的问题学生比较多。学生分流之前, 我见证了他们各种违纪行为, 抽烟的、喝酒的、夜不归宿上网的、离家出走的、打架的、谈恋爱等等, 只要是学生身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他们身上都发生了, 而且都很严重, 好在都有惊无险地化解了。
在下半学期, 面临着一个艰巨的工作, 就是学生的分流工作。班级中的一部分同学不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提前进入职业学校, 对于他们来说, 初中生活已经结束。这部分同学大多是学习上的后进者, 学习起来比较吃力, 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 有些同学更是置学校的纪律不顾, 屡屡违反。
在学生分流工作快要结束的一天, 因为有事到我班的男生宿舍去, 在进入宿舍的那一刻我傻眼了。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整个宿舍就像被打劫过一样:学生的被褥被翻动过、灯泡被砸破、电灯开关被砸碎、电线被扯断、玻璃也破了好几块, 满屋子里全是烟味, 院子里全是垃圾……
面对眼前的景象, 我首先是无比的愤怒, 气他们在这里的所作所为!气他们对我们这半年感情的践踏!
二、解决措施
气过之后, 我又静下心来, 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到底是自己哪些地方出现了问题?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种过激的行为呢?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么强的破坏欲?如何来正确引导学生的破坏欲呢?
我觉得要解决学生的破坏性行为, 需要各方面的合作:
1.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1) 加强学校的制度管理
学校建立责任追究制。毕业学生的强烈破坏行为, 很多原因就是觉得马上就要毕业了, 老师已经管不到了, 可以为所欲为了。针对这种心理, 我们学校与高中、各职业学校建立常态联系机制, 对学生初中离校到进入高中这段时间的表现及时进行反馈, 并把表现带入高中。
从着力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入手, 努力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关心和支持, 培养广大学生以校为荣的思想, 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中。
(2) 积极开展心理指导
教育学生乐观地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不因自身的外貌、差别和学习的暂时落后而悲观失望甚至仇视他人。张永同学是后来转到我们班来的, 我发现他平时很安静, 话也不多, 朋友也很少。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发现张永学习不是很好, 并且他身上还有强烈的狐臭。我在跟他交流后发现, 他因为自身的缺陷相当的自卑, 不愿意跟人交流。如果任其发展下去, 这种性格的同学心理极易出现问题。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喜欢上网, 我就从其他学生那儿找到张永的QQ号, 以网络为平台, 在上面互相留言。我告诉他, 人的美丽不单纯局限于外表, 更在于高尚的心灵。
2. 家校合作, 携手培养学生优秀品质
在重视学校教育的前提下, 我们也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诚然, 学生一周在学校的时间有五天, 在家只待两天, 而这两天完全可以把在学校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给破坏掉。没有了教师的耳提面命, 再加上家长对孩子的溺爱, 学生在家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而且学生在家接触到社会上的青年, 沾染上不好的习惯等等。
为此, 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 教师与家长坦诚交流, 做到信息互通。家长能够知道学生在学校到底什么状态, 教师也能得到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不定期地进行家访, 特别是针对问题学生, 家校共关心、同伸手。
三、注意问题
1. 学生虽然有这种破坏倾向, 但是我们
不能主观地把学生推向我们的对立面, 进一步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这需要我们看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 那就是每个人身上存在的破坏欲, 再就是教育体制的不合理。
2. 教育不是单纯的教与学, 而是智慧与
智慧的交融, 心灵与心灵的碰撞, 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 在平等中实现知识的传递, 文化的传承。
3. 学生身上的破坏欲不是不可治愈的,
【正确引导学生的恋爱观】推荐阅读:
如何正确的引导舆论05-21
谈谈班主任就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现自我09-07
恋爱中的正确性道德观11-05
国旗下的讲话正确处理高中生恋爱09-23
正确的学生观06-16
正确对待犯错的学生08-23
正确对待学生的早恋10-11
相信学生是在做正确的事情08-09
学生要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07-16
大学生正确的爱情观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