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2024-07-25

大学生正确的爱情观(通用8篇)

大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篇1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大学生恋爱会丰富彼此的生活体验,促使双方在心理上的趋于成熟。处于恋爱中的大学生总是精神愉悦,充满爱心,这种美好的情感使他们乐于承担责任;恋爱中的大学生为获得恋人的爱,总是力图完善自己,爱成了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但是,恋爱中的感情纠葛也会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影响,是人陷入痛苦,处于空虚甚至绝望的状态,处理不好会对以后的恋爱和婚姻生活造成消极的影响。所以,当代大学生就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俄罗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教导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侣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爱,首先以为着奉献,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他缔造幸福。”这样的爱情才高尚、纯洁和美好。大学生正处在各种观念的成形时期。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了解爱的本质。真正的既不是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也不是纯粹异性间的心理吸引。爱情的本质是给予,是责任的承担,而不是索取和战有。其次,必须树立正确的恋爱动机。恋爱动机是保证恋爱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恋爱建立在相互了解、志同道合、感情投入、心灵相契的基础上。再次,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一方面,恋爱是建立在平等自由得基础上的;另一方面,爱情应当追求持久永恒。

最后,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我们要看到尽管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要处理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给爱情一个恰当的位置。

此外,还要处理好恋爱与集体的关系。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人,才会真正给予自己所爱的人以深沉、坚实的爱。

总之,对于大学生谈恋爱,既不必可以克制,也不必刻意追求。大学生首先要树立高尚的恋爱观,把学业放在首位,使爱情服从于学业,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爱情之花爱能开的艳丽、长久。

王丹松

大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篇2

高中语文新大纲规定:“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和文化品位, 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健全人格。”因此, 作为教育者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应对高中生异性交往有充分的认识, 要转变教育的观念, 对学生的“恋爱”不应该谈虎色变, 更不必大惊小怪。对于教师来说, 利用婚恋作品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 这不仅需要勇气, 更需要艰苦的探索。如何引导学生透过婚恋窗口去看待形形色色的婚姻恋爱观, 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这成了一个难题。

(二) 学生的认识在教材的熏陶中得到提升

1. 爱情是以男女平等、双方互爱为基础的。

在爱情这一特定关系上, 男女双方都应以独立平等的主体资格出现, 彼此倾心爱慕。一方对另一方的强制或者单恋, 都不是爱情, 这是爱情的等性特征。正如《诗经》所言:“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这种投桃报李、互相给予的情感关系, 就是爱情的基础。

学习《致橡树》一文时, 教师应用这首爱情诗教育学生尤其是女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爱情观。诗人舒婷通篇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 通过一系列富有特点的意象, 托物抒情, 表达了新的价值观和爱情观。

在诗的开头, 诗人一连串地用了六个比喻句来批评她不赞成的人生态度和爱情观念。首先是反对那种依赖、攀附别人的爱情观:“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凌霄花虽然鲜艳美观, 凌空盛放, 但那不是凭借自己的力量, 而是攀援其他的树木。痴情鸟儿虽然展放歌声, 但那是为着自己所栖息依赖的大树唱赞歌。其次是也不赞成那种一味牺牲自己的做法:“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泉源、险峰、日光和春雨, 只是一味地牺牲自己“为他人做嫁衣裳”, 这样的人生不仅不值得称道。在这里, 诗人通过一系列的否定和批判, 深刻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绝不为讨好别人而降低自己的价值, 也绝不局限于个人或家庭的小圈子。诗人反对那种依赖、攀附别人的爱情观, 而追求的乃是一种崇高境界的“伟大的爱情”。诗人用巧妙的比喻形象地写出自己在爱情、婚姻上的追求:你是橡树, 我是木棉;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你是伟丈夫, 我是女中豪杰;我们分担寒潮、风雪、霹雳——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分享人生中的欢乐和成功;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诗人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价值观和爱情观, 她希望男女之间的爱情应该建立在互相平等、独立的基础上, 不仅能够同甘共苦, 而且能够不懈地追求伟大的事业, 这才是真正的爱情。通过本诗的学习, 帮助学生树立新型的现代的爱情价值观念, 屏弃庸俗、狭隘的爱情观。

2. 爱情是两性之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包含有崇高的精神内容。

居里夫人说:“如果一个人把生活兴趣全部建立在爱情那样暴风雨般的感情冲动上, 那是会令人失望的。”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人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尤其是正在求学问、长身体的高中学生, 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上。

以毛泽东同志的《贺新郎》为例。年轻的毛泽东因革命的需要与爱妻扬开慧分别 (儿子未满月) , 固然有恋恋不舍的情绪, 但革命的事业正召唤着他, 他把对妻子的爱扩充为对革命事业的爱、对伟大民族的爱, 所以虽“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但还是义无返顾地踏上征程, 这种爱才是情深博大的。别林斯基说过:“如果我们生活的全部目的仅在于我们个人的幸福, 而我们个人的幸福又仅仅在于一个爱情, 那么生活就会变成一片遍布荒淫枯冢的真正阴暗的荒原, 变成一座可怕的地狱……”借助语文教材引导学生懂得在人生的交响乐曲中, 事业永恒是生命的最强音。爱情也只有溶入到事业之中, 其价值才会充分显示出来。裴多芬的著名诗句:“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形象地反映了爱情与事业的辨证关系。

3. 爱情是持久的、炽热的男女之间的特殊感情, 经得起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隔离, 经得起种种考验。

汉代古诗《上邪》说:“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充分表达了爱情的持久、炽热。爱情不仅仅是一种本能的欲望, 更有丰富的人类思想、意识贯穿其中。而这种意识、思想又集中表现为男女双方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换句话说, 爱情要经得起种种严峻考验, 还必须以共同理想为基础。

以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为例。《孔雀东南飞》书写的是“汉末建安中, 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 为仲卿母所遣, 自誓不嫁。其家逼之, 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 亦自缢于庭树”的故事。

纵览全诗, 不难看出, 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一对十分恩爱的美满夫妻。他们已经“共事二三年”, 但两人觉得“始尔未为久”, 一个说“君既为府吏, 守节情不移”;一个说“结发同枕席, 黄泉共为友”。即或是遭受焦母无端迫害, 行将分手之时, 他们还是那么情真意切, 信誓旦旦——“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 蒲苇韧如丝, 磐石无转移”。可见, 他们爱得是多么深沉, 多么纯真, 多么痴迷, 多么坚贞!甚至最后为了忠贞不二的爱情而“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他们双双的徇情虽然是悲剧, 但他们对双双的忠诚经得起生死考验。

4. 爱情是两性结合的纽带, 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是合乎道德的, 也是需要双方互为对方无私承担道德责任和义务的过程。

蒙台涅说:“爱情和婚姻是两股道上跑的车。”爱情和婚姻从来都不是一回事。如果说爱情是一弯七色彩虹桥, 那么婚姻就是遮风的一间房, 挡雨的一把伞;如果说爱情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 那么婚姻就是庸常的一首歌, 平淡的一支曲;如果说爱情是一朵绚丽盛开的花, 那么婚姻就是四季都不凋零褪色的一株冬青, 一棵松柏……

浅谈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篇3

关键词:大学生;爱情观;问题

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爱情在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种重要不但源于其为人类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更在于其经常推动社会历史的变迁与进步。因为有了爱情,男女之间互相吸引,在满足心理与生理需要的同时,孕育着下一代,从而完成人类繁衍的任务。因为有了爱情,爱侣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帮助,促进彼此的生活不断进步,从而也促进了全社会的进步。

一、大学生要认识到爱情是美好的

爱情是令人向往的,因为它教会人们珍惜、爱护,为了对方的快乐和幸福去付出、去奉献,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高境界之一。正是爱情的美好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诸多的乐趣,能够提升人们的品格和精神境界,所以人们不懈地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

但是,有的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有时认为爱情是不美好的,这部分人群需要走出误区。

受到周围的人的爱情婚姻生活不美满的间接影响,尤其是父母婚姻生活不美满的映射,让他们感觉爱情是靠不住的,甚至觉得婚姻是可恶的。现代生活节奏很快,人们的思维也不断受到冲击,生活压力使得每个家庭都很紧张,有了孩子的父母就会产生分歧,整天争吵甚至离婚。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应该认识到以下两点:克服偏激认识;正确认识到爱情是美好的。

别人的生活不是你的生活,你的生活能够幸福与否掌握在你自己手里。父母的婚姻有问题,不代表你的婚姻将来就不安全。所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孩子应该驱除别人的生活经历的影响,更加乐观地对待爱情和婚姻。

你的幸福生活可能改变别人的状况。当你勤奋地学习、努力地工作,获得美好的爱情和婚姻之后,会影响到你周围的人的婚恋走向美化,包括父母。

有的人经历了爱情挫折之后,就不再相信爱情是美好的,从而抵制爱情。人们都是从小到大地生长着,认识事物的顺序都是从不知—知道一点—知道许多,所以,在经历爱情挫折以后,只要正确地分析原因,找到失败的症结在哪,然后继续前行,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的爱情。永远记得,生活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再为你打开另一扇门!

二、大学生要认识到爱情不是无条件美好的

“爱情”的定义中,在“感情”的前面有诸多的限定词。所以,要获得一份美好的爱情,我们必须遵守这些限定词的要求,否则,就不会收获美好的爱情。即,爱情的美好是有条件的。

三、美好的爱情要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

爱情具有社会属性。如同人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一样,没有人可以孤立地生活,不与外界社会交往。个人的爱情必须与社会融在一起,这样才会长久发展,否则,迟早会被人们遗弃。

爱情与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才会经久不衰,绽放出时代的光芒。革命年代,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爱情与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尽管杨开慧早逝于狱中,但她的爱情故事永远存在在中国人的心中。宋庆龄与孙中山的爱情,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先,受到后人无限景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真切热烈却误了国政,这场与社会责任脱节的爱情最终走向了灭亡。

男女之间爱情的交往要注意社会关系的影响。爱情看上去是两个人的事,实则远远不止两个人的事,它还关系到男女双方的家庭、亲属朋友关系等。妥善地处理与对方的家人、朋友的关系,亦将影响到爱情相处的顺利与否。人们常说,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部。所以,当你选择一个人作你的终身伴侣时,也要选择他身上附带的责任,比如孝敬他的父母、爱护他的兄弟姐妹等。

爱情交往的行为在公共场合要有度,注意不失文明礼仪。现在很多年轻的人追求奔放的爱情,不在乎在任何场合去表现它,公交车上、商场里、学校校园里……亲密的举动时时可见。社会公共场合有固有的法则,人们之间相处有共同的法律法规和道德标准去约束,大家要自觉遵守,共同维护和谐社会的建立形成。

四、美好的爱情要基于共同的生活理想

爱情的持久要有男女双方共同的生活理想作基础。虽然爱情当中有性爱、有责任,但性爱有新鲜—熟悉—腻烦的特性,责任可以在爱情的初始激情过后继续维持爱情的延续,但维持者双方都会感到很累,越来越身心疲惫筋疲力尽,最后不免导致爱情终结。所以,美好的爱情需要两个人拥有或树立共同的生活理想,共同携手为之打拼,在相互扶持的日子里相互勉励、相互提高、相濡以沫,这样爱情才会越来越沉甸、厚重,像酒酿一样越陈越香。真正的爱情,不是两个人互相凝视,而是两个人共同注视一个方向。爱情的真正意义在于帮助对方提高的同时,提高自己。

五、美好的爱情是纯真、专一的

爱情需要纯真,也就是说不要带上感情以外的别的功利色彩。比如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或者实现一些不合理的甚至非法的目的,而利用爱情的名义去帮助实现,这样只会毁掉爱情。

爱情需要专一,需要忠诚。男女双方在确立恋爱关系之后,都要把儿女感情集中在对方身上,这样才能浇灌出美丽的爱情花朵。而脚踩两只船,只能招致两手空空。陶行知说过:“爱情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酸如醋;随便喝,要中毒。”

六、美好的爱情需要责任护航、物质奠基

美好的爱情是主动的给予,是对对方整体的关怀,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无论健康还是疾病,爱一个人或接受一个人的爱,就意味着始终不离不弃,自觉地为对方承担责任。美好的爱情的旅途,需要懂得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的两个人去护航,才能驶出美丽的弧线。

鲁迅在他的小说《伤逝》里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意在指出美好的爱情是需要双方先解决生存下去的问题,才能谈及恋爱。没有必备的物质基础作奠基,爱情的生长将很艰难。很多影视剧作品都描述过这个问题,生活中的油盐酱醋和锅碗瓢盆,往往冲击着爱情的承受能力。

七、大学生如何为创造美好的爱情打基础

大学时代是人生的花季,难免生长出爱情这艳丽的花朵,花儿都需要精心照料才能绚烂开放,爱情更需要百倍呵护才不会中途夭折。因而,大学生要妥善地对待大学时期的爱情课题。

八、正确认识爱情在大学生活中的位置

处于大学时代的青年男女大多都是20岁左右的年龄,正值感情萌动的时期,所以,一味地躲避没有必要,只要正确地去认识、去对待爱情就可以了。那么,爱情是不是大学时代的必需品呢?根据美好的爱情需要具备的条件和大学生的时期特点,可以得出判断:大学时期,是努力丰富知识、增长技能本领、提高综合素质、为四年以后走上社会奠定过硬基础的时期,也是为创造美好的爱情打下坚实心理、物质基础的阶段。爱情是很自然地存在在每一个成人的生活中,可能在大学时来临,可能在毕业工作以后来临,也可能在工作很久之后才来临。爱情不是大学生活的必需品。

九、摆正爱情与学业的关系

大学生的本质身份还是学生,学业还是处于第一要位的。所以,一旦选择了爱情,切勿整天只记得卿卿我我,大好光阴置于感情的缠绵之中,结果荒废了学业,得不偿失。没有了学业,将来没有一个丰实一些的物质基础,美好的爱情亦无从谈起。

十、走出大学生认识爱情的几个误区

1.从众行为。有的大学生认为,别人都有了男朋友或女朋友,而自己却没有,说明自己能力不行,所以无论如何也要谈一次恋爱。这样的爱情是很危险的,草率的爱情很难成功,所以分手的机会很大,付出的恐怕都要付诸流水。这类同学应该去看动画片《花木兰》,其中木兰的爸爸借满树盛开的花丛中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对落选秀女的木兰说:不要急,迟开的也许就是最艳丽的!

2.唯爱是从。恋爱中的男女容易被爱情冲昏头脑,爱情至上,什么都不顾及了,学业和社会工作都抛之脑后。美好的爱情是理智与情感的有机统一,失掉理智的爱情迟早会毁掉双方。

3.草率性爱。爱情固然是性爱与情爱的统一,但是,过早地接触性爱并不会成为爱情走向美好的催化剂,有时还适得其反。性爱同样是美好的,但要在正确的时间进行,婚姻缔结的时间方为正确的时间。

大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篇4

文学作为一门艺术,之所以能产生撼人的力量,究其根源是因为文学闪耀着“人性美”,其本质就在于一个“情”字,情源于心,情终于爱,爱情是人类最伟大,最圣洁的情感。是真、善、美的完整体现。

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爱情的篇目很多。可是,有些老师却谈“爱”色变,闻“情”生怯,对爱情讳莫如深。即使涉及,也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或“顾左右而言它”,如蜻蜓点水,草草收场。可叹,这高尚的审美情趣,却成了中学生的禁区,成了青少年难以涉足的“御花园”。

一、教学中“爱情观”导入的必要性

首先,在现代结构的家庭里,“独生子女”尽管受到了长辈的宠爱。但“单一化”的亲情已不能满足进入青春期的高中生的需求;其次随着生理发育的日渐成熟,高中生出现了对异性的敏感与追求。他们一方面渴望被理解、被认识。一方面又越来越强烈地被异性吸引。但不成熟、不完善的心理素质以及师长的传统道德渗透,又使他们在自我追求与客观环境的矛盾中陷入偏执、困惑中。可见,这一时期进行正确的“爱情观”导入是适时的,也是必要的。正如法国著名作家莫里哀所说“爱情是伟大的导师,它教会我们重新做人。”

二、正确“爱情观”导入的迫切性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意识形态也产生了深刻的嬗变。表现在文学上,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展示了“爱情”这一千古不泯的主题。在“高雅”的文学作品之外,一些充满低级趣味的猎奇、色情描写的非法廉价刊物也涌入了市场。

这一代中学生正式时代和社会的产儿,他们在开放的环境长大,因而会特别关注与自我心理渴求的有关知识,而书籍正成为他们这一时期心理的寄托。但他们受知识水平、认识水平和社会经验的限制,缺乏选择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这样,街头书摊的庸俗刊物不免会受到他们的青睐,成为中学生热衷涉猎的.“文学大市场”。其结果,小则影响学生学习,大则祸及家庭、社会,造成无法挽救的恶果。可见,对高中生进行正确“爱情观”的引导已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

三、正确“爱情观”导入的可行性

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编的课文来看,涉及爱情的篇目不在少数,《孔雀东南飞》、《致橡树》、《荷花淀》、《林黛玉进贾府》、《守财奴》等等。在这些课文中,有的表达了对坚贞不渝的爱情的热情赞颂,如《孔雀东南飞》;有的阐述了正确的爱情观,如舒婷的《致橡树》;有的则歌颂了爱情中的人性美,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些典型的例子,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正确的“爱情观”的导入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另外,正确的爱情观的导入,正迎合了中学生那种敏感和驿动的内心世界的强烈渴望。

鉴于以上条件,使高中语文教学中导入正确的爱情观具备了可行性。即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渗透这种意识。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大多经历过爱情,因而有着深刻的感受和丰富的体验。如果能结合现代学生特点,对学生适当进行爱情观的导入将使学生终生受益。语文教学,不应仅停留在现有的课文中,因为文学之“情”美,是具有无限延展性的。因而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心理,立足于课文,着眼于课文书籍,将会收到较好的效益。教学中,我利用涉及爱情的课文,有步骤地进行课内讲解、课下讨论、课外阅读、阅后小评等方式相结合的手法,抓住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正确爱情观的导入。 课内教学,通过课文的学习,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认识什么事真正的爱情、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并引导学生体会爱情中的“人性美”,懂得爱情应具备的美德,以及中学生阶段应怎样正确对待爱情。《荷花淀》是一篇洋溢着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的爱情赞歌,是一篇爱情教育的绝好教材。夫妻话别,语短情长;探夫心切,情意缱倦;夫妻杀敌,并肩芦苇荡。一对对青年夫妻宁可共同牺牲自己的爱情。可谓爱情的最高境界。以上夫妻的爱情,都是以国家利益为先,这就是崇高的爱情,是中华儿女优秀品质的写照。正是有了这样的爱情,才使我们的种族繁衍、民族繁荣。这种爱情,也正需要我们这一代发扬光大。在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感奋异常。

此时此际,抓住学生的心理,及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杨沫的《青春之歌》,使学生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爱情?

美是爱之源,“人只有可爱才美丽”。只有发现异性的美,才能产生爱。也只有高尚的审美观才有高尚的爱情。同学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之后,我在高二年级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生正确地塑造自己,正确评价异性。

讲《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有意介绍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故事;讲邹忌、水生、朱自清等,突出他们共同的高尚的人性美、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品质、高尚的气节等。由此引导学生端正审美观,培养人性美,并以此审美标准评价异性。

然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羊脂球》,《少年维特的烦恼》。思考:怎样的人才美?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尽管观念开放,但心理尚未成熟,因此,教学中应适当引导学生对爱情具备的美德有深刻的认识。阿Q那种“要什么就是什么,要谁就是谁”的爱情观不可取;葛朗台那种金钱至上,缺乏人性与感情的爱情观更应鄙弃;只有刘兰芝、焦仲卿那样的真诚、专一而善于奉献的爱情观,才是我们所应提倡的真正的爱情美德。

在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些认识之后,指导他们课外阅读司汤达的《红与黑》,托尔斯泰的《复活》,思考并写读后感:什么是爱情应具备的美德?

最后一个阶段,我引导学生读名剧《雷雨》,讨论造成繁漪悲剧的原因。讲《红楼梦》,讨论宝黛悲剧的根源。并联系周围的实际及现阶段中学生的不成熟心理特点评论“早恋”的种种弊端,布置课外阅读《柳眉儿落了》,写出思考作文《中学生应怎样对待爱情》。作文中反映了学生们趋于成熟的心态和见解,效果颇佳。

这样。通过讲解、引导、讨论、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也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为以后走上社会奠定了基础。

大学生正确的学习规划 篇5

大一彷徨,大二呐喊,大三伤逝,大四朝花夕拾,大学四年,每个人都会有收获、有遗憾,有坚持、有后悔,有成功、有失败,有回忆、有空白……到快毕业,工作、考研或出国等尘埃落定,一定会缅怀自己燃烧过的四年,想到自己取得的成绩,嘴角会流露满意的喜悦;想到未取得的遗憾,又会有一种追求卓越的悔伤……

是否曾觉得自己每天都在忙碌,但当别人问起,却不知在忙碌什么;

是否曾觉得自己每周都在上课,但当问及自己,却不知学到什么;

是否曾觉得自己每月下来,竟没进过几次图书馆,没读过几本书;

是否曾觉得每学期只有期末或考试前才认真读几页书;

也是否曾在找工作时因为没有一口流利的英语或扎实的计算机水平等,而与好工作失之交臂……

大学四年,你有过自己的大学生职业规划么?在即将走出校园时你可能会想:“如果能重新过一次大学生活,我将……”

一句名言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本文轻描一些大学学习存在的案例或现象,吸收优秀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给读者一些在大学中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建议。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执行准备之基础知识---英语、计算机

1. 二十一世纪里最重要的沟通工具---英语

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掌握一种重要的学习和沟通工具。世界上最全面的新闻内容,最先进的思想和最高深的技术,以及大多数知识分子间的交流都将用英语进行;在软件行业里,不但编程语言是以英语为基础设计出来的,最重要的教材、论文、参考资料、用户手册等资源也大多是用英语写的。学好英语是为了更好地交流和沟通,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科学技术,走向世界。

在大学期末考试或四六级考试时,不要以为裸考能创造奇迹,我就是亲身经历和目睹过四级裸考得424分(425分及格,可想而知,而后在班里是多么的轰动和尴尬……但我第二次却考了526分,也是班里少有人达到的分数,所以英语学习我着重介绍一下,呵呵);不要总寄希望于下次考试,我也目睹了到大四下还没过四级的同学的痛苦;也不要因为考试或求职才学习英语……要将她作为一种技能好好学习、掌握,并且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

A. 正确对待网络,视听学英语

1.背单词。英语是靠一个一个单词积累起来的,单词在英语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兴趣是学习之本,背单词并不是买一本英语单词书从A背到Z,要克服枯燥和懒惰,掌握方法,不然背单词就成了忘了背、背了忘,

首先,给自己量身打造一个可行的日计划或周计划。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一定要对自己的计划进行执行、控制、反思。其次,背单词时要掌握方法,借助科学的方法帮助记忆。互联网上有在线背单词的系统,在背单词的同时,会有科学的方法提醒你记忆,比如通过看图识单词,根据动画片的一些动作或场景,将单词可理解性地输入到脑海中,形成条件反射,而不单单是枯燥地拓展一下语法、背诵一些句子进行记忆。此外还可以借助发音、游戏、单词测试、社区和朋友一起背单词互动等帮助记忆。最后,背单词要学会举一反三。背单词时需要联想记忆,可举一反三单词的词根、近义词、反义词、常用语……

2.听说英语。英语作为一种沟通工具,主要用途还是在于应用---听说。听说能力是大学生职业规划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项技能。听说英语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习得”而不是“学得”。“习得”过程类似于儿童母语能力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学得”,即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悉得的结果是潜意识的语言能力;而学得的结果是对语言结构有意识的`掌握。

克氏理论认为:语言的掌握,都是在“可理解的”真实语句发生(即我们前面探讨的有效的声音,也就是可以懂意思的外语)下实现的;都是在放松的不反感的条件下接受的;它不需要“有意识地”学习,训练和使用语法知识;它不能一夜速成,开始时会比较慢,说的能力比听的能力实现得晚。此即二语习得。

首先,要建立声音和图像的直接联系,就是要在听到发音时能条件反射其意思。可以通过看图识音、全身反射法来锻炼,就是可以通过游戏,在听到发音后能立刻反应出相对应的图片,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做出发音的相应动作来练习。这样就可以掌握一些可理解性的词或英语内容。然后,可以进行一些可理解性听力的训练(不然就是浪费时间),选择一些适合的电影或连续剧(如老友记等),通过看剧中各个对话场景,不刻意在脑海中翻译地理解对话内容,有必要的话利用互联网工具和资源进行反复观看,并模仿发音练习。当然,在看英文电视剧或电影时,第一遍可以先看一下字幕,熟悉生词和字幕,第二遍、第三遍……不看字幕,仅靠耳朵去听,仔细体会人物说话的意思、发音、语调、节奏等,等到自己跟得上、听得懂时可以跟着发音练习自己的口语。等到自己听力水平基本跟得上原版电影或者英语新闻,便可以适当针对性地说英语,进行英语阅读,当然听力也不能松懈,可以继续找一些好的学习材料(如英文歌曲、名人演讲、电台录音(如BBC、VOA)等)来练习。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外企一般职位面试,出国求学,国外生活和从事一般技术型工作等可以应付。

B.利用学校资源,勇于实践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是认识自我、充实自我的平台,我们得学会利用学校的资源(如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英语角等)。在图书馆我们可以有在线的英语学习课堂;能查到与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和图书,可以拿来阅读,这样能提高英语和相关专业的知识水平;每个学校基本上都会有类似“英语角”的活动,可以当面和老外对话,这样对于自己的听力和口语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中学时代就坚持到西湖边当老外的“导游”,练就了一口流利的口语。

90后大学生的爱情观调查 篇6

随着2009年的到来,第一批90后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过去的告别来到了大学校园。

首先,我要说出我们90初的心声。

目前,我们是唯一一届90后的大学生。90年出生的我们抓住了80文化的尾巴却给90凶狠地咬住了脚,说我们是80后可是80后的很多东西我们没有听说过,说我们是90后我们却没有那么不知轻重,没有那么非主流。我们就在这夹缝中生存,被人们称为过渡品,但我们也经历了很多,也逐渐长大了。

我们这一代注定不凡。我们看着自己的家由平房小院变成了林立的高层,看着计算机由笨重繁琐演变成书本般轻盈,看着BP机大哥大变成了各式各样的手机,看着14寸黑白电视机变成了彩色大液晶„„我们见证了中国的发展,有着80后的传统,也有着90后的新潮,我们是特殊的一代,不平凡的一代,我们有个性,有主见,对各种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

其次,说说爱情。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到罗密欧与朱丽叶,从孔雀东南飞到泰坦尼克号,从牛郎织女到人鬼情未了,我们看到不管是涉世不深的学生,还是已入不惑之年的人,心中总有对理想爱情的幻想与向往。

有人在爱情里找到幸福,有人在爱情里看到伤口,有人欣喜若狂,有人黯然神伤„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待大学中的爱情,人们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个人的爱情观折射出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此次调查发现,90后人绝大多数在上大学之前有过恋爱经历,并对爱情和人生有过很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不会因为爱情而失去原则,下面是我对90后大学生爱情观的调查:

一、是否支持在大学中谈恋爱及原因。

调查中,同学们对此问题的看法总体分为三类:支持,反对和中立随缘。其中反对的居多,支持次之,中立最少。

首先,反对者的理由:

1、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谈恋爱必定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学习,在时间上的消耗也是巨大的。

2、学生的经济还未独立,一切生活来源都靠父母,怎能因自己让父母肩上的担子更重。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连面包都没有,如何谈感情,贫贱夫妻百事哀啊!这样的感情只是空中楼阁啊!

4、如果恋爱,毕业之后工作生活的异地,空间的距离会使双方的感情变淡,彼此发生的事不了解,难沟通,没有任何结果,只会徒增烦恼。

5、这个年龄段的人思想还不够成熟,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思考问题欠妥当,做事易冲动,不顾后果。

6、刚入大学,人还处于思春期,充满了叛逆,抵制不住诱惑,这样得来的感情是不牢固的。大学中的恋爱一般不会有结果,只是一时的浪漫、冲动、跟风和虚荣。

7、大学里的爱情就像有固定的模式,一起吃饭、一起上课、牵手逛公园、送礼物、不停地打电话聊QQ„这就算恋爱了,可这不是爱情啊。

8、中国虽然是现代社会,门第观念虽不如以前强烈,但还是存在的,大学中恋爱不容易了解对方的家庭,容易遭到来自各方的打击,最终结束恋情。

9、即便现在爱的死去活来,也有分开的可能,现在人变心是常有的事。

10、现代人思想开放,科技的发展使人们接触的人太多,发情容易忠情难,从中国的离婚率就能看出来。

11、人人都要要独立,靠人不如靠己,尤其是女性。

12、未来是未知的,怎能用未知的未来担保另一个人的生活。

13、学生在这方面的经验少,容易上当受骗。

其次,支持者的理由:

1、大学中恋爱时可以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互相安慰互相照应互相提高,有生活和精神上的伙伴。

2、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控制情绪和承担责任的能力,可以对自己负责了。3、12年的学习生涯中,老师一再强调不准谈恋爱,升入大学,自己太想尝一尝恋爱的滋味,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咸。

4、年轻就是资本,还有不用考虑太多和冲动的权利,不会在离开大学后感到遗憾,毕竟品尝过。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5、大学恋爱时,自己的快乐与痛苦都与另一方有关,使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不会空虚。

6、社会上的恋爱掺杂了太多的利益问题,大学的恋爱就纯洁简单多了,大学恋爱就是为了获得纯洁的感情,同时增长经验,到社会上不被骗。

7、恋爱让人学会如何爱人同时享受被爱,何乐而不为。

8、自己难过有人安慰,生气了有地方发泄,这是恋爱的好处。

9、女生恋爱可以得到保护,有安全感幸福感甜蜜感。

10、大学生恋爱可以使自我更加完善,提高自身。

11、大学时恋爱以后会有感情基础,使感情更牢固。

12、在不失原则的前提下恋爱可以学习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最后,中立者的态度:

1、感情是不可以勉强的,是要随缘的,顺其自然,大学里遇到了合适的就谈一谈,不合适也不勉强,感觉对了就行。

2、恋爱是一门选修课,爱情只是人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人的全部。

3、对爱情看得很淡,什么时候来都可以,哪怕七老八十才遇到真爱。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调查,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的爱情观总体上是很积极向上的,每个人都对爱情有过理性的思考,都有过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没有太多的幼稚、浮躁和感情用事。这也说明90后的大学生已经开始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开始了自己的蜕变。

二、当爱情与亲情冲突时应作何取舍。

对于这个问题,绝大大部分同学会想一个折中的办法,两全其美。但是,当二者极端冲突时,还是会选择放弃爱情。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观点是:亲情>爱情。

当爱情面对家长的压力时,大部分同学想在中间调和一下,尽可能折中让两者互相接受,如果出现了很极端的情况,大部分同学选择放弃爱情,去爱自己的父母。(这个结果我想不少父母看了会感动欣慰好久吧。)

90后的我们不会像80后那样一味地坚持自己,而不顾父母的感受。这也许是90后的我们接受的信息量大,看到的事情也多,接受的教育也不同,比80后叛逆的更早,经历的更多,成熟的更早,早早地受到了现实的打击而回归现实的原因吧。90后的我们不相信有太纯真纯粹的爱情,不会对爱情和婚姻太过于的执拗和冲破压力,但这不代表我们不积极争取自由恋爱。这也许出乎很多长者的意料吧,90后的我们已经慢慢长大,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过于叛逆和幼稚。

三、恋爱中应注意些什么。

这一点,同学的意见比较一致,不会向对方计较太多,索要太多。

1、信任、尊重、宽容体谅理解、关爱、支持、真诚真心、珍惜。

2、给对方空间,对方不是属于你,他也是有人格的个体。

3、对方不是取款机,因为爱他的人才在一起,而不是爱他的钱。

4、爱他/她,希望他/她也能同样对待自己,不求回报的爱是不存在的。

四、爱情与事业的关系

在调查中,我提出“工作和爱情那个重要”这个问题。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工作重要,当然这并不是说为了事业可以抛开爱情,但爱情必须是建立在事业的基础之上的。

工作重要的原因: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来源,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怎么有能力爱并照顾另一个人。

2、年轻人正应该抓住可贵的时间,在事业上付出自己艰辛的劳动和汗水,把爱情看成是生活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

3、事业与爱情,本质上就是人生的主旋律和第二主旋律,只有这二者配合得当,才能有美好的意趣。

4、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事情,使自己多有些本事,事业还是重于爱情的。通过此次实践调查,我们不难看出90后的大学生已经开始了对爱情、工作、生活甚至人生的理智分析和思考,绝大多数人有着正确的爱情观并且很现实。90后的长大与成熟不难让我们看出社会的变化和随之带来的影响。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相对70和80后,我们很早就承受了一些本不该我们承受的压力,经历了本不是我们该经历的事情,加之老师在教育上的影响,使我们早早的接受了现实,理性的分析和看待问题,早早的便成熟了。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篇7

历史的事实证明,无论身处哪个时代,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切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需要的时候,才会有意义、有价值。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多元的思想观念逐步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这种纷繁多变、鱼龙混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大学生的就业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重薪酬、重名利、轻奉献、轻发展、扎堆大城市、不愿意下基层等等。这些特征与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时代风貌不符,与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国梦不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如同一场及时的春雨,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包括青年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公民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提出了集中要求。当代大学生只有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要求内化为思想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将自身的专业特长、择业期望与社会需求和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认清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采取积极主动的就业策略,从而实现顺利就业以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

“坚定理想、奉献社会,诚实守信、敬业为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就业观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角色特征和历史责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旨内容,是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理想信念是支撑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价值观的最高体现。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应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只有坚定理想,才能奉献社会。诚实守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立人之道”,敬业为本是各行各业历来奉行的价值准则。当代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生力军,理应将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美德当做一生职业生涯的最基本要求,诚信就业、敬业为本、踏实工作、友善待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能力是大学生获得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当代大学生应将“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作为职业追求,努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与时代的要求合拍,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大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篇8

关键词:卢梭;爱情观;大学生;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259-03

爱情对一个人的人生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一个人的爱情观的形成与其所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同时其人生经历和性格也会影响他的爱情观的形成和产生。到底怎样的爱情观才是健康的,是适合个人的人生发展和健康积极的心态的形成的,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卢梭的爱情观的剖析,旨在借鉴其积极方面,引导当代大学生以理性的态度建立自己的爱情观,促进自身身心健康发展。

一、卢梭一生爱情经历中折射的爱情观

在《忏悔录》中,卢梭详尽地描写了自己一生中的主要爱情经历。对他来说,有的爱情尽管时间很短,但带给他的幸福足以超越这世上天长地久的爱情;有的爱情对他一生的性格乃至人生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这样的爱情并未带给他爱情最终会有的幸福的味道;有的爱情细水长流,可以说是最适合他的,但并不是他内心最期待的爱情;有的爱情,虽然是他内心萌发的最真挚的爱意,但却注定了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插曲。

(一)卢梭和华伦夫人的爱情经历

华伦夫人是拉图尔·德·比勒家的小姐,是当时的贵族,她嫁给了洛桑市罗华家的威拉尔丹先生的长子华伦先生,基于对自己的婚姻不满,她抛弃了家庭,来到了安纳西,放弃了新教并皈依了天主教。在那里,她享受着国王赐予她的年金。卢梭,16岁时便开始了一个人的旅行,这也是他一生中动荡不安的生活的开始。在安纳西,经德·庞特瓦神父介绍,他去寻找华伦夫人。他说:“我一生中的性格都是在这个时期决定的,所以我绝不能轻描淡写一带而过。”[1]由此可见,在卢梭的一生中华伦夫人对他的重要性。当时的华伦夫人28岁,自他们相识以后,他们之间就保持着最亲密的关系,卢梭称她为“妈妈”。可是,随着卢梭的不断成长,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为了使我摆脱青年时代的危险,妈妈认为应该把我当作成年人来看待了。”[2]于是,他们之间的肉欲关系发生了。“于是,我第一次投入了一个女人的怀抱,而且这个女人是我所崇拜的。我幸福吗?不,我只是得到了肉体的欢愉。有一种难以克制的忧伤玷污了这种美好的感觉。我觉得自己好像犯下了一桩乱伦罪似的。有两三次,我紧紧地把她搂在怀里的时候,我的泪水打湿了她的胸脯。她却恰恰相反,既不忧伤,也不兴奋,只是更加温柔宁静了。”[3]虽然在见到华伦夫人第一眼时,卢梭就深深地迷恋上了她,但是基于后来他们之间确立的“母子”关系,他反而并不想拥有她。“我不知道怎样描绘我当时的处境,内心非常恐惧烦躁,既渴望又害怕渴望的事情真的发生,有时心里甚至想找个什么妥当的办法避开这种已经允诺的幸福。”[4]因为在他看来,“正当我在花样年华的时候,为什么不像别人那样渴望青春的初次欢愉呢?为什么那一瞬间临近的时候,我看到的是痛苦而不是快乐呢?”[5]在内心的挣扎中,他告诉自己她只是为了保护他才不惜违背了自己的原则,毕竟在他心里,她是如此完美。虽然,在他们的关系还很亲密的期间,华伦夫人和她的仆人阿奈之间也发生了肉体的关系,但是他们三人并不介意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直到最后,阿奈无奈的离去。如同卢梭自己所担心的一样,这样的幸福并没有陪伴他多久,在他去了蒙特利尔再次回到家之后,他的位置被取代了。古尔提叶成了他不在家时“妈妈”找来的替身。自此之后,他们之间那种亲密无间的感觉也消失了,对于华伦夫人来说,卢梭成了她生活中多余的人。“我所设想的幸福的未来,刹那间全部烟消云散了。我如此情意绵绵地编织的美德完全毁灭了,从幼年起我就把我的生命和她联系在一起,现在我第一次感到了孤独。”[6]就这样,卢梭渴望拥有但是却并不会给他带来真正幸福的爱情结束了。

一直以来,这段爱情对他而言是难以“启齿”的,因为年龄关系以及长久以来他用“妈妈”来称呼华伦夫人的缘故,在他接受这段爱情时,他总觉得自己“犯错”了。但在《忏悔录》中,通过他对这份爱情的描述,以及在失去这份爱情时他内心的悲恸,我们可以得知,在他的心里,他是用生命\用他对爱情的信任和忠诚守护着这份爱情。因此,这体现了他在爱情中的信任和忠诚意识。

(二)卢梭和戴莱丝的爱情经历

戴莱丝·勒·瓦瑟,是奥尔良人,她是卢梭当时住的旅馆里的女佣,她父亲的造币厂停业以后无以谋生,她母亲也破产了。这样,他们一家所有人都靠戴莱丝打工来养活。初次见到戴莱丝时,卢梭就被她那优雅端庄的举止所吸引,尤其是她那灵动而又温柔的眼神,对卢梭来说,那是无与伦比的。同来的其他人有的时候会挑逗她,出于同情,卢梭一直袒护她,时间久了,戴莱丝被他的同情所打动。“她认为我是个正派人,这一点她确实没有看走眼;我认为她是一个多情、简单、质朴的姑娘,这一点我也没有看错。”[7]但是卢梭表明他不会娶她。在和戴莱丝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他之前只想找乐子的观点发生了变化,因为实际行动提升了他的幸福。他之前的雄心壮志烟消云散了,为了填补心灵的空缺,他认为必须有种强烈的情感来完全占据它。事实上,在他的生命中,戴莱丝成了华伦夫人的替身。他们之间共育有5个孩子,但是卢梭都将他们送到当时专门抚养弃婴的育婴堂。虽然戴莱丝一直不同意,但是卢梭认为这是他能给他的孩子们的最好的人生,如果把他们交给那些贵妇朋友或是认识的人,日后因为他的原因,孩子可能会成为他们威胁自己的工具,基于此她最终也接受了卢梭的这一做法。

尽管戴莱丝永远替代不了华伦夫人在卢梭心目中的位置,但她是他一生中最真诚的一位伴侣,也是最符合他的平民身份的一位伴侣。长久的相伴,使得他们之间的爱情也更加稳固。所以,二人彼此接受和容忍着对方的一些错误,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一起相伴走到了最后。这体现了卢梭对待爱情时的责任和宽容态度。endprint

(三)卢梭和索菲的爱情故事

索菲即乌德托夫人,她是卢梭的朋友圣朗拜尔的情人。她没有华伦夫人的美丽外表和戴莱丝的温柔贤惠,但是她却让卢梭为之倾心。卢梭居住在退隐庐期间,索菲曾登门拜访过他两次,基于这两次的拜访,他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当时卢梭正在写《新爱洛伊丝》,他的女主人公朱丽在索菲的身上呈现了。月下的散步和谈话,使他深深地迷恋上了她。虽然当时卢梭45岁,而索菲只有27岁,可是对卢梭来说,“这一次是爱情,是全部力量和全部狂热爆发出来了的爱情。”[8]这3个月的爱情对卢梭来说,是人生中唯一享受到真正的爱情的幸福时段。但是为了朋友,为了索菲,他只有放弃这段本不该属于他的而他却真正想要拥有的爱情。

对于自己最想要拥有的,但也是最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一段爱情,他最终也做出了不会让自己感到愧疚的一个选择。这体现了卢梭在对待爱情时所拥有的道德和选择意识。

二、卢梭爱情观形成的原因

在《忏悔录》中,卢梭详尽地描写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境况,特别是关于爱情,可以说是他写作《忏悔录》的主线。因此,关于他的爱情观形成的原因也成了人们探求的一个热点。而学者们主要侧重于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卢梭的个人经历来探求他的爱情观形成的原因。

(一)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

卢梭(1712-1788),出生于日内瓦,父亲伊萨克·卢梭是钟表匠,母亲苏萨娜·贝纳尔是家境优裕的牧师之女。卢梭生活的时代,是法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最后时期,也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即将爆发的前夕。“在当时,法国贵族与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已达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加之沉重的封建压榨,使得民不聊生,农业生产低落,整个国家矛盾重重,危机四伏。”[9]但当时的封建贵族仍在做最后的挣扎,想要继续维护自己的统治。因此,他们对当时的启蒙思想家进行疯狂的迫害,狄德罗、伏尔泰等人曾被捕入狱。1762年,卢梭的《爱弥儿》出版以后,引起了当时法国乃至日内瓦的动乱,在孔迪亲王的帮助下,他幸免了牢狱之灾,离开巴黎,开始了长达8年的逃亡生活。后来,虽然他重新回到了巴黎,想要替自己辩护,但是孔迪亲王的猝然离世和民众们的愚昧,使他的信心荡然无存,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时候,他转而求诸己,来寻求自己内心的宁静。“从今以后,我必须把我迄今认为是人性的恶造成的结果看作是非人的理性所能识透的上天的秘密之一。”[10]对卢梭来说,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选择去适应它往往比去做无谓的挣扎要好得多。

(二)卢梭的人生经历对其爱情观的影响

卢梭的童年是在茫无头绪的教育下成长的,他认为童年决定了他的命运,是他一生痛苦的开始。卢梭出生后5天左右,他的母亲就因难产而去世。因此,在《忏悔录》中,卢梭曾回忆说,“我的出生是我的第一个不幸。”[11]卢梭的父亲喜欢阅读书籍,卢梭小时候就跟着父亲阅读了各种书籍,他们经常阅读到天明。“在很短的时间内,我通过这种危险的方法,不仅在阅读和理解方面获得了娴熟的技巧,而且得到了其他像我这样年龄的孩子所没有的情欲方面的知识。”[12]这些书籍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们给了他奇特而又浪漫的观念,生活经验和反思都没有使之改变。就这样,成年以前,他对两性结合并没有清晰的概念,他虽然具有热情、好色和早熟的气质,但还是安然地度过了童年时代。

16岁的时候,他认为自己没有这个年龄的孩子该有的快乐,心中充满着说不清的欲念。“我总是莫名地伤感,无由地叹息,看不到周围有什么东西值得我留恋。”[13]于是他决定远走高飞,这也是他一生漂泊不定的生活的开始。在最好的年龄阶段,他遇到了在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华伦夫人。她给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爱情,但对卢梭来说,这样的爱情是他渴望得到而又害怕得到的。因为在这份爱情中,他没有真正体会到原本属于爱情的幸福的味道。而这段青年时期的经历,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人生乃至爱情观,“我的宁静的青年时代在一种还算平稳和愉悦的生活中流逝了,既没有大的挫折也没有大的收获。”[14]

“卢梭的野心勃勃的计划和努力,一个个地落了空,虽然为自己坎坷的命运而愤慨,但他并不后悔。他决心不再依靠任何人,而靠自己的才能,自己独立生活,重新闯出一条生活之路来,于是他又开始进行曾中断的歌剧创作。”[15]成年期间的生活,对卢梭来说,是他一生中苦痛记忆的开始。在此期间,虽然他的作品《艺术与科学的进步是更有利于败坏道德还是更有利于净化道德?》获奖,歌剧《乡村占卜者》也两次在巴黎上演,受到公众好评,参加第戎学院的征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也相继问世,可与此同时,他被自己之前一直很重视的朋友一再出卖。在退隐庐的7年生活,他很惬意,但还是受到了干扰。直到后来,他和埃皮奈夫人的关系最终恶化,他才离开了退隐庐。在这段生活中,戴莱丝替代了“妈妈”的位置,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是乌德托夫人的两次拜访,使他的内心萌发了对爱情的再次追求。这3个月的爱情对他来说,是人生中最真挚的一段感情。但基于各种原因,他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爱弥儿》的出版,给他的人生带来了颠覆性的动荡,从此之后,他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而戴莱丝却一直陪伴左右。

卢梭的一生中,爱情始终是他内心的一个缺憾。作为一个平民思想家,他痛恨所有的贵族,但是在爱情对象的追求方面,他却又有着悖于自己平民思想家身份的原则。对他来说,裁缝、店员都无法诱惑他,他向往的、爱慕的是年轻的贵族小姐,他喜欢他们白皙的双手、优雅端庄的举止以及那种高雅的气质。可现实生活中,他所经历的爱情并不完全和他自己向往的一样,但基于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他还是选择接受并适应了这一切,最终拥有了本该属于他拥有的爱情。

三、卢梭爱情观对当代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借鉴

通过对卢梭的爱情经历、爱情观形成的原因分析,我们从中可得出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这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构建极为重要。因为构筑一个健康积极的、合理的以及适合我们身心健康发展、学业发展的爱情观,不仅有利于我们构筑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也有利于促进和谐家庭、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当代大学生在建构自己的爱情观时,应该以卢梭的爱情观为借鉴,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endprint

(一)树立爱情中的信任和忠诚意识

对卢梭来说,他和华伦夫人之间的爱情是一种畸形的、不平等的、不完整的爱情。但即使知道华伦夫人给予他的爱情不是唯一的、忠诚的、平等的,他还是选择了把他全部的爱给予她,以至于最后他在华伦夫人心中的位置被别人所取代,他还是选择了祝福华伦夫人,并时常接济她,直到她离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卢梭在这样的爱情中受到了伤害,但是他对待这份爱情的信任和忠诚,在一定程度上也捍卫了爱情在他心中的地位,至少他对华伦夫人的爱情没有伤害到华伦夫人。较之于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在爱情中,双方可以给予对方的信任很少,而且对待爱情的忠诚度也不是很高,所以,如何更好地经营爱情,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大困惑。而卢梭对待爱情的态度给他们的借鉴就是树立爱情中的信任和忠诚意识。在爱情中,相互尊重对方的自由、给予对方应有的信任、忠诚地对待彼此的感情,这样才不会给对方带来莫须有的伤害,也不会使本来完美的爱情受到伤害;同时,我们也会在这样的爱情中收获成长和喜悦。

(二)树立爱情中的责任和宽容意识

戴莱丝是唯一一个真正爱卢梭并陪伴他一生的人。在长久的相处中,他们发现了对方无法克服的一些缺点,但他们还是相互宽容地对待彼此。戴莱丝的母亲和家人经常去破坏他们平淡而又幸福的生活,这使卢梭很恼火,但是出于对戴莱丝的尊重,他还是很宽容地去对待她的家人。戴莱丝不懂得阅读,但是她很懂得一些交际,这给卢梭带来了很多的赞赏。她和卢梭育有的5个孩子都被卢梭送到了育婴堂,这使戴莱丝一直以来都很难过,但是在得知卢梭的想法之后,她还是默默地支持他。在和卢梭相爱的过程中,她发现了卢梭对索菲的感情,但她没有放弃他,一直默默地守护着他。卢梭晚年的逃亡生活,她完全可以不参与,但出于爱情,她还是选择了陪伴他,直到他离世。而当代大学生,在爱情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爱情中的宽容和责任意识,他们的爱情很冲动,所以也不会想到责任,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原因,他们也缺少爱情中的宽容态度。在相处的过程中,因为接受不了对方的一些缺点和过失,就轻易放弃经营已久的爱情。这对于他们的人格和人生态度的形成都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同时也会影响最终的人生方向的选择。因此,我们要形成具有责任和宽容的爱情观。这样才能更好地经营我们的爱情,使之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成长,进而形成一种健康积极的爱情观。

(三)树立爱情中的道德和选择意识

卢梭和索菲的爱情只有3个月,对卢梭来说,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真正感受到爱情的时候,但是现实告诉他,这样的爱情并不适合他。索菲是他的朋友圣朗拜尔的情人,出于对朋友的尊重,他自己选择放弃了这段不适合他的爱情。同时,在放弃了这段爱情后,他并没有萎靡不振,而是积极地面对人生,选择了更适合他的戴莱丝去过那种属于他的平民式的幸福生活,而他也在自己的选择中找到了幸福。而当代部分大学生在爱情的选择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他们只关注自己的感受,不惜去破坏朋友的幸福,对于一个共同的倾慕对象,他们不惜以各种错误的手段去争取,这不仅造成朋友之间的反目成仇,也给他们的大学生活留下了阴影。在面对失恋的时候,他们也没有一个很好的疗伤心理,有的学生甚至选择了为爱而死或是去报复等现象。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触目惊心的事例,无一不向我们展示了我们在对待爱情方面的不成熟和不理智。这样的选择损坏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人生,有的时候可能是一个家庭的幸福或是几个家庭的和谐,这也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更不利于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我们要学会树立爱情中的道德意识和选择意识,这样不仅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我们身边的朋友和家人的幸福。

——————————

参考文献:

〔1〕让·雅克·卢梭.忏悔录(缩译彩图本)[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12.

〔2〕〔3〕〔4〕〔5〕〔6〕〔7〕〔8〕〔11〕〔12〕〔13〕〔14〕让·雅克·卢梭.忏悔录[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136,138,156,137,187,236,323,3,4,18,196.

〔9〕王晓娟.论卢梭《忏悔录》的历史价值[J].赤峰学院学报,2011(3):86.

〔10〕让·雅克·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3.

〔15〕李孝英.从卢梭的平民情结看其爱情观[J].湖北社会科学,2012(4):142.

上一篇:出租车驾驶员教育培训下一篇:山东省烟台市生物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