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

2024-08-20

90后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精选9篇)

90后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 篇1

90后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

1前言

随着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大学生必然要面临爱情这一永恒的课题。而刚迈入大学校园的90后,他们的爱情观备受大众关注。他们对爱情持的态度千奇百态,他们的爱情观是否正确呢?为了了解90后在校大学生的爱情观,也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看待爱情,正确地处理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以健康正确的态度对待已经来到或即将来到的爱情,我们做了此次调查。

2调查方案

2.1调查目的了解90后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的爱情观,纠正他们爱情观中存在的问题,使他们对爱情持正确健康的态度。

2.2调查对象

90后的在校大学生

2.3调查时间

2010年12月8日至2010年12月15日

2.4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参考前人的研究及调查问卷,自编成90后大学生爱情观问卷。问卷内容涉及90后在校大学生对待恋爱的态度、择偶标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的看法和对待失恋的态度等四方面,共16个问题。通过互联网在“问卷星”网站发布问卷,对浏览此网站的90后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数为163,有效问卷59份,完成率为36.2%。

3调查结果及分析

3.1恋爱情况与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30.5%的同学正在谈恋爱,而在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上,66.1%的同学认为这是正常现象,10.2%的同学对此表示支持。这表明大部分同学对大学生谈恋爱是持较肯定的态度。另外有23.7%的同学认为恋爱是自己的事,自己理,这也显示了90后这年轻的一代喜欢独立自主的个性。

3.2选择对象的标准

当问及择偶条件时,均有61%的同学看重思想品德和感情共鸣,32.2%的同学看重学识才干。这表明,大部分90后同学是以感情基础为交往前提的,而且他们也比较看重对方的内在和文化素养。他们选择交往对象的标准也与社会认可的择偶标准基本吻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传统的择偶观对大学生选择对象的影响。

对分别对男女生的择偶标准进行考察时,我们发现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都喜欢较体贴的异性。调查结果是50.8%的女生心中理想的男性伴侣是关怀体贴的男生,而64.4%的男生心中理想的女性伴侣是温柔体贴的女生。这体现了90后同学渴望关爱,希望他人体贴爱护自己的心理。

此外,在大部分的女生心中,除了关怀体贴,理想伴侣的性格还有活泼健谈、稳重成熟和风趣幽默,而内敛沉默则不太被她们喜欢。可以看出,90后的女大学生比较喜欢活泼外向的异性,比较注重与人交流方面的性格,如健谈、风趣幽默,而对内向内敛的异性则不太喜欢,这体现了90后活泼、热情、喜欢交友、与人交谈的性格。

而在大部分的男生心中,除了温柔体贴,理想伴侣的性格还有活泼大方、独立性强、个性鲜明,而千依百顺、沉默保守则不太被她们喜欢。可以看出,与女生的喜好类似,男生对不喜言谈、沉默的异性不太喜欢。这表明,喜欢活泼外向的人,喜欢与人交谈是90后的共性。特别地,90后男大学生偏向于喜欢独立性强、个性鲜明的女生,而千依百顺、守旧保守的异性不是他们心中的理想伴侣。这又与90后喜欢独立、张扬个性的特点吻合。

3.3恋爱动机

在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上,54.2%的同学认为是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只有 40.7%同学认为是发自真心的和很认真,准备将来结婚的。这表明在大学生恋爱的初衷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只是把对方当作弥补空虚的人,这也反映了90后在校孤独寂寞的心理,他们希望能有另一半跟自己消磨无聊的时光。

3.4恋爱与学业工作的关系

经统计,在恋爱与与学习孰轻孰重的问题上,54.2%的同学认为二者同等重要,而且高达86.4%的同学认为恋爱跟学习可以共同发展,这表明在90后大学生心中,爱情的地位日渐重要,趋向于他们的首要任务——学习的地位,目前大部分同学是希望学业与爱情同时兼顾的。

在谈恋爱对自身的影响上,71.2%的同学认为是因人而异。同学们认为爱情对每个大学生的影响是不相同的,这表明90后大学生对关于爱情的影响不太明确。

如果要在恋人与工作之间做出选择,28.8%的同学会以工作为重,终止爱情,25.4%的同学选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的选项。可见90后在校大学生在如何对待爱情与事业这个重要问题的认识上是较模糊的。

3.5对待失恋

“在如果对方提出分手,你会怎么做”的问题上,69.5%的同学选择了“坦然面对”的做法,28.8%的同学认为会伤心欲绝,但也只好接受。可喜的是,没有同学选择报复对方的做法。对待失恋时,大部分同学的看法这是经验的积累。而且分手后,86.5%的同学认为还可以和对方做一般朋友,甚至好朋友。这表明,90后大学生在面对与恋人分手这个问题上,心态是良好的,想法和做法都比较理智,不会像舆论普遍认为那样,他们会因和恋人分手或失恋而做出过激行为。

4结论

4.190后大学生爱情观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1)择偶注重感情和内涵

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谈恋爱看重的是感情共鸣、品德和学识,而不是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等因素。这表明,90后大学生对爱情的理解已经进入深层,选择对象的标准进入较高层次,并不像舆论普遍认为她他们盲目恋爱,择偶标准只停留在肤浅的层面。而且被认为是活泼外向、喜欢张扬个性的一代的90后,他们喜欢的也是活泼、健谈、个性鲜明的异性。

(2)因为寂寞而恋爱,恋爱没有将来

在此次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因为一个人孤单,想弥补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这是90后大学生典型的孤独心理。大部分同学是远离父母,孤身到外地读书的。他们常常觉得自己一个人在大学里太寂寞,因此想寻找另一半来陪自己消磨时光,寻求短暂的快乐。此外,认真对待大学里的爱情,把对方当作将来结婚的对象的学生只有很少数,他们大多没有考虑将来,这也反映了90后大学生抱着“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管爱情后果的错误爱情观,这是对他人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3)对于爱情与学业事业的认识模糊

调查数据的显示,90后大学生把爱情看得比较重要,他们认为爱情与学习同等重要,希望爱情与学业二者兼顾。可是有的时候,这是不能实现的。当问及在工作和恋爱之间如何选择时,他们大多给出了“不知道怎么做”这一模糊的答案,证明90后大学生对爱情与事业的问题上的认识是较模糊的,当面对这个艰难的选择时,他们将不知所措。

(4)理智对待失恋

90后大学生对待失恋的态度基本上是理智、冷静的。除了少数同学会伤心欲绝和不愿接受现实,对对方死缠烂打,绝不放手,大部分大学生则在失恋后都坦然的心态面对,把失恋当作是爱情经验的积累 ,当作是人生的一种特殊体验,完善自我,以便更好地面对以后的生活和爱情。

4.2引导90后大学生正确看待爱情的对策

(1)鼓励大学生在校多参加社团活动、集体活动,多认识朋友,这样便不会常常感到孤独空虚,盲目地恋爱,把恋爱当作弥补空虚的工具。

(2)指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明确自己当前的主要任务,以学业为重,在大学校园这个美好的环境里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理智地对待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3)在高校开设有关爱情婚姻的课程。通过知识的传授,让在校大学生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90后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 篇2

1时代背景

中国第一批“90后”大学生从2008年开始跨入大学校门。他们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成长;他们正处在人生的青春期;手机、电脑、品牌、服饰……他们拥有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同样是独生子女, “90后”和“70后”“80后”相比显出诸多不同。这批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 玩着网络游戏长大, 唱RAP, 跳街舞……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 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孩子虽然还没有真正登上社会的舞台, 还处在被呵护、被教育的阶段, 但由于变革中的社会对他们的影响, 这一代孩子普遍地早熟, 他们从一开始就乐意成为消费社会、技术时代的宠儿。如今超过一半的城镇儿童家中有互联网连接, 不同阶层、家庭的孩子之间的分化现象较前面几代人更显著, 因此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更趋多元化, 在各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特点。

2相关文献检索

针对大学生的婚恋观或爱情观这一问题已有很多人做过相应的研究。以中国知网为例, 以“大学生婚恋观”为主题进行检索可以检索到109篇文献, 以“女大学生”为主题在检索结果中再次检索可以检索到21篇文献, 而以“90后”为主题再在检索结果中第三次检索没有检索到相应的文献;以“大学生爱情观”为主题进行检索可以检索到32篇文献, 以“女大学生”为主题在检索结果中再次检索可以检索到3篇文献, 而以“90后”为主题在检索结果中第三次检索没有检索到相应的文献。由此不难发现, 虽然关于大学生爱情观或婚恋观的研究为数不少, 但是针对“90后”女大学生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

3研究主题的确定

爱情是古老而常新的话题, 也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它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理想、人生态度等各方面。而爱情观是人们对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爱情, 爱情的本质, 及爱情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位置, 择偶标准等等。爱情观是人生观的反映,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由于受不同的经济条件、社会制度及思想文化状态的影响和制约, 它有着不同的内容, 并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 “嫁就嫁给有钱人”“没房没车你谈什么恋爱啊”“我爱你, 宝马”此类流行于大学校园的“女大学生爱情语录”让人们欷歔不已。如今, “90后”的女大学生已渐入人们的视野, 她们是如何看待爱情的?她们到底持有什么样的爱情观?她们的爱情观与传统的爱情观有无差别?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女大学生在爱情观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对此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 研究对象是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2009级1990年后出生的女大学生。首先从该校的10个教学系中随机抽取了三个系, 从三个系的每个专业中又随机抽取了50名女大学生, 共抽取250名。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 收回有效问卷203份, 无效问卷47份。有效问卷中城市学生为80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39.4%;农村学生123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60.6%。施测前征得被试同意, 施测时不记名, 以确保被试如实回答。其次, 从这三个系未参加问卷调查的“90后”女大学生中各随机抽取10名同学进行了个案访谈。最后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并对农村和城市大学生的爱情观进行了差异性检验。

2研究工具

(1) 自编问卷《90后女大学生爱情观调查问卷》, 问卷共包括20个题目, 涉及人口学资料、初恋年龄、爱情与金钱的关系、对爱情本质的认识、对网恋和婚外情的认识等。每题都是按三级评分:回答“是”计1分, 回答“不是”计2分, 回答“不确定”计3分。

(2) 自编个案访谈提纲, 属于半结构化访谈。访谈提纲共包括五个问题: (1)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 越来越多的人对爱情产生了怀疑, 对此你是怎么认识的? (2) 你身边的同学有网恋的吗?对网恋你是怎么看的? (3) 在越来越开放的今天, 婚外情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请谈谈你对婚外情的看法。 (4) 请概括说明你所持有的爱情观。 (5) 对爱情的有关话题, 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三结果与分析

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 “90后”的女大学生依然期待并且看重爱情的天长地久;依然承认爱情的本质是付出, 并能客观地看待金钱 (或物质) 与爱情的关系;她们虽然是网络的自由穿梭者, 但并不相信网恋的可靠, 也不支持网恋, 对婚外情持有否定态度。具体分析, “90后”女大学生所持的爱情观主要如下:

1爱情就是天长地久

在对“你喜欢天长地久还是过把瘾就say goodbye”这一问题的调查中, 选择“天长地久”的比例, 农村为69.1%, 城市为68.8%, 选择“喜欢过把瘾的感觉, 但最终会追求天长地久”的比例, 农村为27.6%, 城市为31.3%, 持有“只求曾经拥有, 不求天长地久”, “让我一次爱个够”, “明天你将成为别人的新娘”的“杯水主义”爱情观的比例, 农村为3.3%, 城市为0.0%。可见农村和城市女大学生在这一问题上虽然有差异, 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这一结果表明, “90后”的女大学生虽然普遍早熟, 也被认为是“物质的一代”“金钱至上的一代”, 但是传统的爱情观念依然对她们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部分人在此时此刻会向往“游戏人生”, 但她们最终会为自己的将来负责。对她们来说, 依然追求的是爱情能天长地久。

2爱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奉献, 爱情的本质依然是付出

在对“你会为自己所爱的人而牺牲个人利益吗”这一问题的调查中, 选择“会”的比例, 农村为42.3%, 城市为30.0%;选择“不会”的比例, 农村为8.9%, 城市为5.0%。选择“很难说, 要看具体情况”的比例, 农村达到了48.8%, 城市达到了65.0%。显示出农村和城市女大学生在这一问题上虽然有差异, 但也未达到显著水平。这一研究结果表明, “90后”的女大学生对这个问题更加客观、理智, 思想比较成熟, 她们大多不会盲目地为了爱情而付出, 不会被爱情冲昏了头脑。

在对“爱情的本质是付出, 你赞成这样的观点吗”这一问题的调查中, 赞成这一观点的, 农村达到了46.3%, 城市达到了58.8%, 虽然比例并不是特别大, 但考虑到她们还处在不懂得爱情真正内涵的年龄阶段, 对在“6+1”家庭结构中已经习惯于同享六份爱的她们而言, 基本已经懂得了爱不仅仅是索取, 还意味着奉献和付出。

3金钱不等于爱情, 但爱情也不是空中楼阁

在对“没钱就没有爱情吗”和“有钱就能赢得爱情吗”这两个一题两问的问题中, 回答“是”的农村女大学生分别达到了8.9%和3.3%, 城市女大学生分别达到了21.3%和3.8%;回答“不是”的农村女大学生分别为66.7%和71.5%, 城市女大学生分别为48.8%和47.5%。农村和城市女大学生在这两个问题上的回答差异达到了极其显著性水平, 显著性系数分别为p=0.014和p=0.002。

在对“如果给你100万, 你会出卖自己的爱情吗”这一问题的调查中, 选择“会”的农村女大学生为4.1%, 城市女大学生为6.3%, 选择“不会”的农村女大学生为82.9%, 城市女大学生为67.5%。可见农村和城市女大学生在对待这一问题上也有显著性差异, 显著性系数为p=0.036。

问卷分析和访谈结果表明, 农村女大学生更看重纯粹的爱情, 而城市女大学生更看重金钱对爱情的重要性。尽管如此, 不论是农村女大学生还是城市女大学生, 当面对神圣的爱情时, 她们绝大多数人不会把它物质化、庸俗化, 更不会把它当成一个交换甚至是交易的手段。她们虽然承认爱情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金钱, 却认为爱情与金钱无关;金钱虽然能够买到婚姻, 但却买不到真正的爱情和幸福。

在对“你相信脱离了物质基础的纯粹的爱情吗”这一问题的调查中, 选择“相信”的农村女大学生为17.9%, 城市女大学生为26.3%;选择“不相信”的农村女大学生为82.1%, 城市女大学生为73.8%。农村和城市女大学生在这一问题上的回答虽然有差异, 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这一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90后”的女大学生也会感动于纯粹理想化的爱情, 但是她们深知爱情只是人们生命的一部分, 只是人们生活的一个方面。谁都向往纯真的爱情, 但不食人间烟火式的爱情在现实社会中本不存在, 即便存在也不能长久。所以, “90后”的女大学生是更有理性的一代。

4坚决反对婚外情和网恋

虽然“90后”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 是玩着网络游戏长大的, 但在回答“你身边的同学有网恋的吗?对网恋你是怎么看的?”这一问题时, 农村和城市女大学生几乎没有差别。她们普遍认为网恋不实际, 因为网络的空间本就是一个虚拟的空间, 而只有在真实的环境中才能遇到真正的爱情;同时认为由网恋所产生的爱情也绝不会持久, 因为生活是在柴米油盐、日常琐碎中度过的。

在问及“在越来越开放的今天, 婚外情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请谈谈你对婚外情的看法”时, 68.3%的农村女大学生和78.8%的城市女大学生选择了反对的态度, 27.6%的农村女大学生和21.3%的城市女大学生表示理解, 对婚外情抱有宽容的态度。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90后”的女大学生基本已经把握了爱情、婚姻、责任、义务之间的关系。而在对待婚外情的问题上, 农村女大学生比城市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理解和宽容, 但二者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与农村家长对子女爱情和婚姻方面的教育不足有关, 也可能与农村落后的婚姻观和女性歧视有关。

5对爱情的安全感较低

人们追求爱情, 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寻求安全感, 避免孤独感。然而, 调查结果显示, 针对“你认为爱情会给你带来安全感吗”的问题时, 选择“不会”的农村女大学生为8.5%, 城市女大学生为12.5%;选择“会”的农村女大学生为56.1%, 城市女大学生为43.8%;选择“不一定”的农村大学生为35.0%, 城市女大学生为43.8%。二者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这一研究结果表明, “90后”女大学生对爱情的安全感较低, 可能是由于现代人“快餐式”的爱情和婚姻给“90后”女大学生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 甚至导致不少的“90后”女大学生不再相信爱情。尤其是城市女大学生对爱情的安全感更低, 这可能与城市人的婚姻状况更不稳定、离婚率更高有一定关系。

四教育建议

虽然调查结果表明, “90后”女大学生的爱情观的主流是积极的, 但是也不能忽视那些持有消极爱情观的学生;同时, 此调查只是一种态度方面的调查。虽然态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行为, 但是态度并不等于行为, 为了让“90后”的女大学生能更正确地把握爱情, 让它成为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催化剂, 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如下教育、引导工作。

1引导女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恋爱是婚姻的准备阶段, 大学时期的恋爱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为学生未来顺利进入婚姻和经营好婚姻提供心理准备。艾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论也阐明了这一点, 即成年早期 (从18岁到25岁) 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并体验爱情的实现。由此可以推断, 大学阶段是恋爱的黄金季节, 家长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重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而不是以大学生应以学业为重和经济不独立为由而予以干涉。

(1) 高校可以在大学新生中开设有关爱情婚姻的选修课。通过知识的传授, 让大学生弄清楚爱情的本质, 正确区分爱情与友情, 正确对待爱情与金钱, 使女大学生在金钱面前保持一定的爱情纯度。另外, 有人类就有爱情,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无论社会如何变迁, 无论当代女大学生对性问题的观念开放到何种程度, 爱情的含义和本质却是不会改变的。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女大学生洁身自好。

(2) 爱情不是生命的全部, 要摆正爱情和学业的关系。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让女大学生懂得, 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内容, 更非生活的全部意义, 还有许许多多事情值得我们去追求、去投入, 还有很多东西等待我们去倾注感情, 比如社会、生活、学业等都值得人们去付出情感。

(3) 提升自我素质, 培养正确的性爱观。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正是一个大学生进行知识积累、激发创造力的准备期, 女大学生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段美好的时光, 努力学习, 掌握知识, 锻炼能力, 提高素质, 为肩负起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创造条件。同时, 高校应该进行恰当适度的性道德、性健康教育, 提高当代女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和性道德水平, 形成正确的性爱观。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健康恋爱心理

由于身心两方面原因, 大学生需要爱情但又并不完全懂得爱情。许多大学生在准备恋爱或恋爱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惑、矛盾和冲突, 这就需要高校重视这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1) 要坚持正面引导。根据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以妇女工作的视角和积极心理学的角度, 针对“90后”女大学生开展专题讨论、个案分析、团体辅导和心理健康月等, 使大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赢得美好爱情的前提和条件, 以此提高女大学生爱的能力, 以及女大学生对爱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及时消除她们在恋爱心理与行为中的种种障碍。

(2) 要做好个别辅导。大学生在异性交往和恋爱中常会遇到诸多情感性爱所产生的问题, 引起内心困惑、矛盾和冲突, 有些问题不宜在公开场合讲述, 这时个别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熊吕茂, 肖瑛, 祁淑静.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及现象透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3 (12) .

[2]张秋陵, 肖光宏.当代大学生恋爱调查与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7 (4) .

[3]李聪明.试论大学生的爱情观教育[J].黑河学刊, 2005 (7) .

90后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策略

一、调查结果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90后大学生恋爱观现状,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恋爱消费以及恋爱受挫能力等恋爱现状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收回1365份,选取其中1200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34%的学生认为谈恋爱是一种两厢情愿的情感体验,所占的比重最大;22%的学生认为恋爱是为了排遣心中的寂寞;12%的学生谈恋爱的动机是为了寻找配偶;11%的学生认为谈恋爱有助于学习和交往;8%的学生是出于跟风;还有12%的学生谈恋爱是为了积累经验,体验人生。

2.在选择恋爱对象的标准上,认为品德与修养最重要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为22%;把性格是否符合、是否对自己好作为选择恋爱对象标准的学生比例相同,所占比重位居第二,为18%;13%的学生比较注重对方的学历和能力,其他三个标准所占比重几乎相等,总和占29%。由此可见,大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的标准方面还是很理智和客观的,恋爱观较成熟。

3.对于恋爱的归宿,只有16%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谈恋爱,最后结为伴侣的比率较高;39%的学生认为较低;23%的学生认为很低。可见,绝大多数学生都不看好大学期间谈恋爱的结果。

4.在消费问题上,58%的学生认为钱不必分得那么清楚,谁身上带了钱谁付,两个人的钱一起花;34%的学生则认为两个人的财务要分清楚,大部分时间AA制;只有6%的学生认为主要应由男方支付,女方消费;2%的学生觉得应由家境富有的一方支付,无论是男是女。新时代的大学生追求经济独立,绝大部分学生不再坚持传统的消费观,认为男生和女生在一起,就应该由男生付钱的习俗。推崇西方的AA制或者双方各处一部分钱的方式的学生占92%。

二、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特点

通过本次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90后大学生的爱情观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恋爱年龄低龄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谈恋爱大多发生在高年级,年龄都在二十来岁;而现在刚刚踏进校园的90后大学生有些已经有过恋爱的经历,有些正准备步入爱情的殿堂。

2.恋爱过程简单化。当代大学生想爱就爱、说分就分,遇到心仪的对象,他们很快就会表达自己的爱意,没有了以前的“矜持”。

3.恋爱中片面化。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时,更多注重的是感情上的愉悦,很少考虑到家庭、社会等其他因素,在乎爱情的过程而不考虑结果,把爱情与婚姻相脱离,甚至认为恋爱和结婚是两码事。

4.恋爱中理想化。当代大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理想的恋爱模式,但往往在寻求和交往的过程中,有许多实际的因素。由于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尚不成熟,过于理想化,大学生往往会无视现实,最终导致不符合实际的恋爱。

5.恋爱比例扩大化。国家教育部门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政策最初是文明禁止,后来是“不提倡,不反对”。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行为准则》,取消一些涉及学生婚恋的强制性规定,这就意味着达到法定年龄的高校大学生可以结婚。因此,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恋爱不仅公开化,在比例上也扩大化了。

三、教育工作

针对90后大学生的爱情观现状,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因势利导,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爱情观。

1.正确处理感情与学业的关系。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对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它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鲁迅说:“不能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道义全盘疏忽了,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着。”歌德说:“爱情如果不生根于对社会共同的信心与事业的志趣上,那是浮萍的爱,极易随风而去,而单纯靠感情冲动的爱,则象建筑于泥沙上的塔一样总要倒塌下来的。”目前,部分学生在陷入爱河后不能正确对待爱情与学业的关系,认为爱情是高于一切的,从而荒废了学业。对大学生而言,爱情必须以学业为基础,学习是爱情的动力,只有建立在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之上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

2.正确对待爱情和婚姻家庭的关系。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以及适当的性教育。大学生确立恋爱关系应该是在建立共同组建家庭的愿望的基础上。那种单纯以排解寂寞、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交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只是一种感情泛滥、自我放纵的表现,最终会伤害到自己和他人。两个人在一起,不只是因为相互吸引、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最重要的是能给对方带来快乐,带来安全感,带来“未来”。

3.正确看待爱情与责任。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教育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侣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他(她)缔造幸福。”爱一个人或接受一个人的爱就意味着不离不弃,无论对方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要自觉地为对方担当责任。

此外,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所开设心理课程、德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讲座,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观赏优秀影视作品,对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演讲辩论,通过文艺表演、校园广播、宣传栏、主题班会、校园QQ群、辅导员博客、领导与学生在线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普及活动,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及时排解学生在恋爱中的困惑,让象牙塔内的莘莘学子们在面对爱情时能够多一分从容,少一些迷惘。

参考文献:

1.刘瑞复、李毅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黄文胜,《当代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12

注: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课题名称是《辽宁省师范院校“90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的研究》。课题号:L12CZZ035

“90后”大学生阅读调查报告 篇4

此外,调查结果显示,最受受访“90后”大学生关注的女作家分别是三毛、安妮宝贝(庆山)、柴静;最受受访“90后”大学生追捧的同龄作家分别是张晓晗、卢思浩、苑子豪/苑子文兄弟;而东野圭吾是受访“90后”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外国作家。

根据对50本畅销书的关注度及提及率作为统计依据,最受受访大学生欢迎的10本书单如下:《小时代》 《谁的青春不迷茫》 《盗墓笔记》 《百年孤独》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目送》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看见》 《活着》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人网大学生用户研究中心负责人认为:“90后”大学生更关注自身,他们喜欢的文学作品内容更贴近自己真实的生活。同时,“90后”大学生想象力恢宏,他们更喜欢无厘头、有趣的文字内容,所以,玄幻武侠类小说也受欢迎。

90后唯美爱情语录短句 篇5

1.最适合你的颜色,才是世界上最美的颜色。

2.我想在你的心里盖一间小屋,高兴了在那里挥拳欢呼,伤心了躲着放声痛哭。屋前有一条小路屋后种一片毛竹。请问你心里还有地么可不可以出租?

3.天真岁月不忍欺,青春荒唐不负你。

4.我无言的望着你,就像贫血的星星,照不见你来时的脚印;此刻的心情,就像那枚硬币,一半是风暴一半是花朵;多想:用我的一生换取你的美丽。

5.我无法保证,无法向你承诺什么,但我会做到。如果有一天你有饥饿的感觉,那时你定会看到,我已含笑饿死在你的怀抱中。

6.想做这样的人:有充分的自信当配角。可一旦到该发力的时候,全世界都是我的。

7.我们可以重新开始。就当做你不认识我.我没见过你,由此时此刻开始,我们彼此一见 钟情。

8.我对神许愿:愿你永远快乐。神说不行,只能四天,我说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神愣了:两天。我笑:黑天白天;神惊:一天!我笑:生命中的每一天!

9.我爱你,我会等你回心转意,回到我身边,你是我心底深刻的烙印. 我做不到不去想你。

10.爱一个人太深,心会醉;恨一个人太久,心会碎。

11.我爱的模样你都有,你有的模样我都爱。

12.真想就这样对喜欢的人好,不多想,不求结果,没有目的,不问往后。就这样,顺着时间的脉络,日复一日的温柔下去。

13.最美丽的女人不是她自身,而是她营造的美丽氛围。--严歌苓

14.现在看来,能在旅途中留下记录,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照片,文字,书,还有感情。这些都是时光曾经存在的印。我们的生命,亦是一段看不到终点也无法有归途的长路。

15.面对一块石头,你若把它背在背上,它就会成为一种负担,你若把它垫在脚下,它就成为你进步的阶梯;生命给你一块木头,你可以去选择慢慢腐烂,也可以选择熊熊燃烧。

16.知道生活就是这样,有时浪漫突如其来,像是倾其一生只为这一次相遇;有时功成名就一夜铸成,让人受宠若惊。隐匿在大众的我们多数时光只能逆来顺受,享受机遇给我们的欣喜。

17.很多人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但又有多少人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呢?

18.往事是一道风景,总会在记忆的年华里低吟浅唱,那些曾经身手相牵的过往,那些洒落在岁月中的人生初识,即便隔着光阴的距离,却也会在心底,温暖一生,怀念一生。

19.改变意味着机遇,所以当有变化发生时,你不可错过这样的机遇。

20.心总是在最痛时,复苏;爱总是在最深时,落下帷幕。

90后唯美爱情经典语录二

21.真正属于你的一切,总是姗姗来迟,但也很讲情义:虽然来晚了,可是,来了就不走了。

22.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阴影,但若没有这些阴影,又如何能知道我们正站在光里。

23.我们永远都在崇拜着那些闪闪发亮的人。我们永远觉得他们像是神祗一样的存在。他们用强大而无可抗拒的魅力和力量征服着世界。但是我们永远不知道,他们用什么样的代价,去换来了闪亮的人生。

24.能让你走得更高远的便是友善与勤奋,而不是智力。

25.你现在的所作所为将会变成你往后的回忆与谈资。

26.遇见你是命运的安排,而爱上你是我情不自禁。

27.假如再也碰不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28.如果说人的一生就是一次漫长的旅途,则青春是旅途中最美丽的风景,远比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下看星星还要浪漫。

29.无论你多么讨厌你的学校,当你离开久了,你还是会想念它。

30.缘分不是人海中两个人的擦身,缘分是不可能的相遇。比如我是空中的鸟,你是林中的豹,只是我们碰巧相爱。

90后经典爱情伤感语录 篇6

2、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我不是谁都能替代的,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

3、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样去爱自己。

4、感情最怕,一腔深情换来无动于衷;人心最怕,长久期盼换来失望的痛。

5、以为承诺了就可以白头偕老,原来也只抵不过不过是一句玩笑话,但他却让我陷入其中,直到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6、有没有那么一个人,你们甜蜜的承诺过要当彼此的伴娘。

7、不要太乖,不想做的事可以拒绝,做不到的事不用勉强,不喜欢的话假装没听见,你的人生不是用来讨好别人,而是善待自己。

8、那些年我们彼此努力改变着自己,最后是为了更好的陪伴别人。

9、大部份的痛苦,都是不肯离场的结果,没有命定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执着。

10、你信不信会有一个人,认认真真的看完你每条动态,包括底下的每一条回复,可是一句话都不会评论。

11、我以为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此爱翻山海,山海亦可平,也坚信郎心自有一双脚,隔山隔海会归来。后来我才知道,在跋山涉水时,在渡海越岭时,早已失散,再不复返。

12、伤害你的是你最在乎的,你伤害的是最在乎你的。

13、有时候,我们并不是在等待什么人或什么事。只是在静待岁月改变自己。

14、守着漠漠清寒,静若纤尘般无声无息。这个初冬的夜,没有星月相伴,唯有指尖鲜活地跳跃,起落之间,泪亦纷纷。

15、你就这样任性的走了进来,然后又温柔的走开,留下了温度和遗憾。

16、做事总三分钟热度的我,却爱了你那么久;平常丢三落四的我,却把你记得那么清。

17、举得起放得下的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的叫负重。可惜,大多数人的爱情,都是负重的。

1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以惘然。

19、想拥住风,想握住雨,更可笑的是想留住你。

“90后”大学生择业观现状调查 篇7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择业观,调查分析

调查意义及背景

大学生的择业观, 是大学生选择职业的理想、动机、标准和方向的根本观念和根本看法, 它既是大学生职业理想的直观体现, 也是大学生的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在择业方面的具体表达。大学生应该认清自我, 认识社会和职业。如果忽视了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这两个环节, 就会出现择业标准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择业标准过高, 很难找到理想工作, 即使就业, 也可能力不从心, 从而影响自己整个的职业生涯;而择业标准过低, 也同样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对大学生就业来说至关重要。

目前,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实中, 常常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用人单位有空缺的岗位存在, 也有符合岗位要求的大学生存在, 但大学生却不愿意填补此岗位。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 他们经历了市场经济发展、就业模式转型、改革开放扩大、金融风暴洗礼等社会经济变迁, 其个性特征上刻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个性张扬、乐于表现, 目标明确、意识客观, 接触新事物的能力强, 勇于提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观点等等。这些独特的个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就业的看法, 他们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清楚地掌握“90后”大学生的择业观, 我们对辽宁医学院的“90后”大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从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择业观形成的原因入手,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以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首先, 通过个别访谈和专家咨询等方式, 编制了《“90后”大学生择业观调查问卷》, 内容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择业理想、择业心理动机、对就业形势及实现途径的认识等。然后, 以辽宁医学院1000余名90后大学生为总体样本, 随机抽取520名“90后”大学生作为调查样本发放调查问卷, 收回问卷470份, 得到有效问卷415份, 有效率为88.3%。之后, 对问卷结果进行分类整理, 并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调查基本情况如表1: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择业理想

从大学生毕业后的打算、比较向往的就业地区、最希望去的工作单位性质、期待的工资待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 毕业后的打算。如表2:

由表2可看出, 毕业后直接考研占第一位, 然后是直接找工作和自主创业, 没有选择考公务员的。这个结果和前几年的调查相差甚远, 大学生不再把直接求职找工作放在首位, 也不再对考公务员趋之若鹜。说明, 大学生已充分认识到就业和考公务员形势的严峻, 随着医学相关专业对求职者学历要求的不断提高, 大学生直接就业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还有一些学生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继续深造, 而选择了考研;另外, “90后”的大学生更注重个性的独立, 愿意接受挑战, 因此, 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在出生地和毕业后打算的列联表分析中显示, 出生在农村的学生选择直接找工作的更多一些, 出生地为城市的学生选择考研的更多一些, 这和家庭经济情况有一定关系。 (如表3)

(2) 比较向往的就业地区。如表4:

从表4可看出, 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愿意建设自己的家乡、到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 选择农村及边远山区的比例最小, 而这些地区恰恰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可以看出, 就业的供需矛盾仍很突出, 需要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做进一步引导和教育。

(3) 最希望去的工作单位性质。如表5:

从表5可看出, “90后”大学生把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作为首选, 只有进国有单位无望的情况下, 才会选择外资企业、民营私营企业和基层单位。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经历了市场和金融危机的考验, 不仅经济效益可观, 而且企业的用人、管理、薪酬等机制日益完善, 可以给大学生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 因此成了很多大学生向往的单位。同时, 选择事业单位的学生占了约三分之一, 可见工作稳定和福利待遇好仍是大学生追求的目标。虽然国家近几年一直提倡大学生到基层单位工作, 但由于条件艰苦, 基础设施差等因素影响, 愿意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仍不足2%, 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另外, 近几年民营、私营企业招聘毕业生差不多占到企业总数一半, 要远远高出国企和事业单位, 而愿意到民企、私企就业的大学生只有1.2%, 这种供需结构的差异, 必然加重就业的困难。

(4) 期待的工资待遇。如表6:

由表6可知, “90后”大学生期待的工资待遇普遍较高, 功利色彩明显。同时, 也说明他们对择业环境还缺乏清醒的认识。一般情况下, 用人单位对新入职大学生提供的工资不会超过2000元, 期望值过高, 将导致选择工作时脱离实际, 从而失去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 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 应指导他们确立合理的薪酬期望值, 使他们能够尽快地找到相对理想的工作岗位。

2. 择业心理动机

从“90后”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主导因素、关注用人单位的条件、专业不对口或求职状况不理想时的态度等几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 择业时考虑的主导因素。如表7:

由表7可看出, “90后”大学生在择业中更加现实和理性, 他们已经意识到所学专业和个人能力在职业选择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才考虑个人兴趣和个人价值观及其它因素。他们知道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 必须通过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才能掌握就业主动权。

(2) 在择业时关注用人单位的条件。对调查问卷进行多重响应分析, 得表8:

由表8可知, 目前大学生更看重用人单位提供的条件, 如报酬、个人价值的体现、企业的发展空间和稳定的工作环境等。调查发现, “90后”大学生的择业取向有如下几个特点:以个人价值体现为目标;以经济报酬为导向;以企业的发展空间和稳定的工作环境为考量。对大多数“90后”大学生而言, 体现个人价值是就业的基本目标, 而是否达到目标, 又是以劳动报酬的高低和个人的发展空间的大小衡量的。

(3) 专业不对口或求职状况不理想时的态度。当问到工作与专业不对口时, 65.2%的学生选择愿意从事这份工作, 34.8%的学生不愿意从事这份工作;当求职状况不理想时, 85.6%的学生表示愿意、或在不降低标准的前提下调整期望值, 只有10.8%的学生表示不会调整期望值。表明“90后”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加灵活和务实, 会随着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而适时调整。

3.对就业形势及就业实现途径的认识

从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 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 2012年将达到680万人之多, 再加上每年沉积的未就业大学生和社会待工人员, 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可想而之。在对“90后”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 94%的人认为目前就业形势严峻, 2.4%的人认为就业形势较好, 3.6%的人不了解, 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已经认识到了就业形势的严峻, 并为就业积极做着准备。

(1) 为就业所做的准备。当问到“你认为在校期间的哪些对你将来的就业有影响”时, 回答统计结果如表9:

大部分学生认为, 专业课程和实习对求职影响较大, 而就业指导的影响较小。这说明, 我们的就业指导教育宣传工作还不到位, 还没有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 我们的工作还有努力的空间。

(2) 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日益拓展, 对“你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这一题的回答结果, 如表10:

可以看出, 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是通过网络和校园招聘会获取就业信息的, 另外, 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通过其它途径, 如父母、家人的帮助等获得就业信息。

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对策

1.加强正确择业观的宣传教育

学校应加强大学生正确择业观教育, 使大学生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客观地评估社会就业需求, 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 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调整好就业期望值。在择业观教育中应与时俱进,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个人就业理想和就业形势的关系。采取各种形式展开宣传教育活动, 如采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经典案例的解读, 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 还可以请往届毕业生讲述他们的就业、创业故事, 引导大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积极的择业价值观。

2.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 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社会环境, 及早地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定位, 沿着一条正确的自我发展的职业道路前进。通过职业目标和大学生涯目标的确立, 让大学生产生个人发展的动力源, 形成自觉学习和自主成才意识, 帮助大学生正确地选择那些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又适合自身发展, 能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目标职业。

3. 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

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建设需要大量人才, 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 应该通过校园网、宣传栏、校报、就业指导课程等途径大力宣传到农村就业的优惠制度和政策导向, 使大学生认识到去农村就业一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创造精彩未来。

(2) 加强社会实践, 鼓励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农村, 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农村现状, 培养服务农村的兴趣, 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最大限度地服务农村。

(3) 要加强农村工作能力的培养。组织大学生开展与农村工作有关的培训, 使他们学到过硬的技术和本领, 夯实理论基础, 提高大学生适应农村工作的能力。

(4) 在农村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通过学校与村政府的对接, 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发展建设的帮扶力度, 另一方面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考察实习, 让学生切身体会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改变观念, 坚定到农村工作的信心。

4. 做好就业心理疏导和职业生涯咨询。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迷茫与困惑, 如不及时解决, 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甚至影响到未来的职业人生。因此, 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和就业指导部门应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择业心态, 引导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 建立就业信心,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正确面对就业中的失败和挫折, 使之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玉峰, 刘泽义.地方高校本科毕业生择业趋向调查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4) .

[2]陈喜, 李海萍.大学毕业生择业观研究[J].教育评论, 2011 (5) .

[3]陆宇兰, 何茂羽, 毛京一.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与对策思考[J].学术论坛, 2011 (3) .

90后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思想特点 调查研究

他们出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伴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成长,拥有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集父母的关爱、时代的娇宠于一身——人们将这个特殊的一代冠以“90后”的称号。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当前高校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90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

(一)社会背景

“‘90后大学生”生活的社会背景和“80后”大不相同,时代的发展变化对“90后”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的脚步进一步加快,导致了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内部和外部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都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在这样环境里成长的青年,他们的价值观更倾向于务实,过早地就开始考虑以后的生存发展。

(二)家庭环境

“‘90后大学生”独特的思想特征也与他们的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们在生活上的独立能力很差,在日常事务和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父母望子成龙的思想使得他们失去了许多自由,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一般情况下,“‘90后大学生”的家长都是忙碌的,他们要为家庭努力工作,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往往忽视了与他们在心理上的疏通和交流,致使“‘90后大学生”缺少与人沟通交流的意识。

(三)教育环境

“90后”成长的教育环境也很独特,目前,我国教育界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特别是从199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教育当然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同时,“90后”的成长过程中承担了太多的压力,家长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方面培养了多才多艺的“90后”,一方面也造成了“90后”心理压力过大,容易形成各种心理疾病的现实。

二、“‘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的调查研究

(一)对“‘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实际调查

为了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更真实的了解,我到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大学院校对2009级和2010级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实际回收468份。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掌握,能较全面地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而为教育工作有的放矢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1.自我意识较强,合作意识较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在“您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吗?”这一问题的统计中,有59%的大学生都选择了“经常”,有26%的大学生选择了“偶尔”,还有15%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这说明有一大部分“‘90后大学生”都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相对来说,“‘90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优越,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一出生就成为家庭的中心,在家人的爱护和宠爱之下,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他们更看重自己的感受,习惯了更多地关注自我,更强调个体意识的体现,他们更习惯于有自己的见解,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表现出强烈的思想独立意识。

2.自信心充足,认知能力不足。对于“您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吗?”这一问题的统计,有56%的大学生选择了“是”,有15%的大学生选择了“不是”,有29%的大学生选择了“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90后大学生”都有着比较充足的自信心,“‘90后大学生”因为从小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各方面的发展也比较充分,大多数都多才多艺,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都形成了比较强的自信心,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独特的认识,制订了自己的大学生活计划和未来发展目标。

3.求知欲望强烈,抗挫折能力弱。对于“您认为自己能否很快地接受新事物?”这一问题的统计中,有49%的大学生选择了“能”,有21%的大学生选择了“不能”,有30%的大学生选择了“不清楚”;对于“您对未知的事物会感到强烈的好奇吗?”这一问题的统计中,有62%的大学生都选择了“会”,有19%的大学生选择了“不会”,有19%的大学生选择了 “不知道”,这说明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新奇,容易接受新事物,这是因为他们接触网络的机会也更多,经常在网上浏览各种信息,有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4.富有爱国热情,政治观不稳定。对于“您有强烈的爱国之心吗?”这一问题的统计,有91%的大学生选择了“是”,没有大学生选择“不是”这一选项,剩下9%的大学生选择了“我不清楚”,这充分说明了“‘90后大学生”都是非常有爱国热情的,他们相当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爱国热情,当国家主权受到侵犯,或者与外国发生国际矛盾时,他们的爱国热情就会高涨,他们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

综上所述,如何对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当前高校需要关注的问题,我们不能只限于表面的认识和了解,需要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有的放矢的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娜,王秀阁.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

[2]张学强.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分析与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6).

[3]梁艳.职业院校90后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状况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编号:1210042;类别:教育决策咨询专项)

作者简介:

张炜(1980— ),男,籍贯:秦皇岛,工作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职称:讲师,专业学位: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90后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 篇9

一、 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随之增长的还有人们的消费水平。在中国,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她们引领潮流、追求时尚,是我国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情况更需要我们全社会去关注。所以,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们小组进行了这次调查。

二、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三、 调查时间:

20xx年12月8日到20xx年12月11日

四、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问卷由15道题组成。针对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消费来源等方面。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了486份,有效回事率是97.2%。

五、 数据分析与统计

从这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参加这次调查的学生当中大一的同学占了20%,大二的占了40%,大三的占了25%,大四的占了15%。

从这次调查的结果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最多在1400~1700元之间,其次是1100~1400元之间,很少的学生在500元以下,1700元以上的人数最少,由此可以得出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是比较合理的,只有极少的学生花费比较高。65.2%的学生的每月生活费主要来自于家里,有17.4%的学生是靠自己在外面做兼职所得的钱作为每月的生活费。看来大多数学生还是依赖于家里的供给。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的消费还是比较倾向于经济实惠和既实惠又高标准的商品,也有25.5%的同学选择看心情。虽然追求高标准的同学的比例所占最少,但也占到了18.6%的比率。有很多同学对于自己热衷的方面会经常控制不住去购买,而偶尔去购买的人数比率也占到了30.1%。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在个人消费品购买选择上:67.1%的学生更注意性能价格比。此类大学生对购物地点多不太在意,也乐于去路边的地摊小店淘金。主要考虑是否喜欢的占到18.0%,也有9.0%的学生是非名牌不买。

在上述两类学生的心目中,广告的作用是非同一般的。他们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展现个性。专卖店,大型超市通常是这些学生的购物首选。之所以出现上述的差别,与他们各自的家庭经济背景和消费心理是密切相关的。 通过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出:63.0%的大学生倾向于冲动型消费,女生在这方面的比例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此外,1/3的学生愿意借钱购买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同时亦有近1/4的学生有或经常有为买来的东西没有用或很少用到而后悔。调查显示:只有1/3多一点的大学生们认为自己属于精打细算型消费,9.9%认为自己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大部分(55.0%)的大学生说不清自己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者。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前大学生在个人消费方面更多的是冲动和盲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商家们有意无意的引导有着相当的关系。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42%的学生会向父母要钱,31%的同学回去做兼职,只有少同学去借钱或预支下月生活费。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依靠父母生活,也有一部分很自立的同学会去做兼职来赚取生活费。一般的学生都会将剩余的钱转入下个月的生活费,还有22.3%的学生会选择将钱存起来,这可以说明当代大学生还是懂的节俭生活的。35.2%的学生存在生活费超支的现象,甚至一学期的生活费被两三个月花光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个人理财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是较为冲动和盲目的。

而当生活费透支时,只有不到一成8.1%的同学愿意张口向父母索取。20.9%的同学愿意借同学或朋友的。大部分61.0%的同学更愿意节约开支及自己打工赚取。

在对待属于自己的收入上,由于出发点不同,用途的分歧也较大,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而不得不兼职的学生中,近九成的被调查者选择把钱存起来以备它用,而对于那些纯粹是为了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的学生则把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娱乐、购物、请客吃饭以及贴补透支的生活费。

大部分同学会因为商品的价格、对自己的实用性和心疼父母而产生犹豫,只有一部分同学是因为生活费超出预算而产生犹豫。

大部分同学支持大学生兼职,做兼职既锻炼了自己又可减轻父母的负担;但也有少数同学不支持,他们认为这既浪费时间又学不到什么真正的东西;还有小部分同学保持中立,他们认为大学做兼职很好,但最好是大三大四是去与专业相关的单位实习。

其实,大学生兼职能够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可以取得一定收入贴补学习生活费用,更是对于以后的就业是一个不错的尝试,有利于大学生快速融入社会。

饮食方面开销大,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47.3%的被访者平均每月的衣物支出在50—100元之间,占总生活费的比例仅次于食物支出,综合个人自身、社会因素考虑,尤其是面临择业的毕业生们,他们的衣物支出比其它的大学生群体要高出许多。

上述数据说明了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平要高于男生。被调查同学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也有29%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达100元以上。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

据了解,大学生出游已经是普遍现象。另外,调查中占17%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也61%有想要恋爱,恋爱学生中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集中在250元~350元。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由以上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我们可以得到大学生消费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可支配收入来源

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可支配收入来源全部来自于父母提供,相信在中国,也大多数是这样。相比于其他国家地区的大学生,我国的大学生的独立程度远远不如,原因既有家庭的,也有社会的。而且大多数大学生不愿意去找兼职工作来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他们多数人看待这件事情是麻木的,并且没有尽早做出经济独立的意识和行为,可见其独立性意识之差。

2、消费支出不合理

学生时代的我们,一直是学习用品,学习资料支出最多,生活费用中,饮食消费能达到400-500元这个范围内。然而,在调查中发现,也有一部分同学消费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有的为了节省支出选择廉价饭食从而减少这方面的支出,这部分人占到了一半以上,有的则是干脆不吃饭,省下来的钱用于购物奢侈品或者是网络消费,对于他们的饮食结构是否合理以及营养状况时,他们也不甚了解,对于饮食健康方面的知识也不是懂得太多,应当予以重视。

3、恋爱支出不合理

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恋爱支出中消费过多,出于攀比的心理和一些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都要或多或少的比别人多支出一部分钱用于这方面的投入。多数人都说他们为了追求情感要加入物质投入,对此方面,他们经常难以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而且,大多数消费都是由男方承担,还有一些是男女双方共同承担,极少数是女方承担的。

4、济独立意识不够强

通过调查那些做兼职或做零工的同学,我们了解到,在我的调查范围里面只有几个做过,而且都是为了赚取零用钱,也就是赚到的还是要用于消费。同学们在这方面没有太大的意识或者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显然,大家应该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另外发现大部分同学消费支出都超过可支配收入,甚至有的同学要向其他同学借路费,很少的同学会将钱储蓄起来。

六、建议与总结

1.学生要加强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消费意识

当今时代,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个人便要增加经济独立自主的意识,合理的理财便是重中之重,这不是简简单单的做到收支平衡,可以适当的多消费,但是也要把持住一个尺度,让钱用到更加合理的地方去。通过调查发现,一个人习惯长期进行高消费,那么降低他的收入,他的消费习惯不会因此而改变,他会过多的支出,从而引发不好的后果,所以大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

2.克服攀比的心理情绪,理性对待消费

首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依据个人情况,合理的给自己进行定位。在一些方面,我们的确要去竞争,但是在用度上没有必要去争,生活档次低,并不可耻。理性的对待消费,培养个人经济独立的意识也是必然。

3.高校要注重开展勤俭节约的校风,不走形式

加强在勤俭节约的校风建设,将不好的社会风气影响防患于未然。一个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都是学校校风的体现,良好的校风建设是双方面的,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落实,也会促进校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二】90后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加,当代大学生作为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特殊的消费心理。体现出消费观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特殊群体自然有特殊的特点,同时也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消费的问题。

一、基本调查情况

(一)调查时间:20xx年8月3日至8月12日;

(二)调查地点:XX民族师范学院;

(三)调查对象:对政法系10级本科班、汉语系09级(2)班本科、音乐舞蹈系10专科(1)班学生共计128人的每月生活费进行实践调查。

(四)调查目的: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

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

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都处于一个较高的平台,对其消费途径 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一下几点:

(1)购买衣服: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对名牌衣服等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偏好,于是保持良好的忠诚度。而且对衣服的购买有着感性的认识,于是促使他们继续购买(名牌)。

(2)恋爱消费:

在调查中发现,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在50元,多则达到1000元以上(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 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3)上网消费:

作为一种新媒体,网络以其交互性、虚拟性、全球性为人类创造崭新的文化形态,那就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消费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数字化传媒体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消费类型。从本次调查的结果分析来看,对于上网方式,有19.5%的学生配有私人电脑,在网吧或 公共机房上网者占79.5%。

(4)手机等通讯消费:

据调查72.7%的学生月均发短信超过300条,每人通话时间可达230小时。13%的学生月均发短信在200条左右 ,通话时间约150小时。只有14.3%的学生月均发短信在100条以内,通话时间在100小时以下。

三、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的因素

(1)社会的影响

把大学生放到校园里,他的角色就是一名学生。同样把他放到社会中去,他又是社会的一份子。其消费观不可避免的受整个社会的影响。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不断降低入学门槛,许多家长也抱着混文凭的态度将孩子送入学校,不论孩子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其学业。结果一部分学生虽然挂上了大学生的头衔,而实际中由于自身不具备完成学业的能力,思想和学校的负担过重,由于缺乏坚强意志,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堕落 ,变得成天无所事是,既而大量的空闲时间用在了各方面的消费上。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西方消费主义和其他一些文化的入侵,一些人开始追求享乐,不少的大学生也开始随大流、赶潮流。因而产生一种不良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

(2)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每一个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家庭经济状况与理财观念直接影响着学 生的消费观。有些家庭比较富裕的子弟他们平时花钱很阔绰,消费非常的超前。根本不 会去节约和合理理财,只是盲目消费。而那些家庭条件比较贫穷的学生由于受家庭经济的限制和家庭教育的影响能比较合理分配自己的生活费用,因而家庭对每一个大学生合理的消费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3)学校的影响

当今的大学校园是开放的,消费主义的思潮冲击着校园,学校周边的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费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校园内许多商家的广告传单、周围的网吧、歌厅、舞厅、咖啡厅、游戏厅、溜冰场、饭店等到处可见。这些都成了学生非正常消费的催化剂。高校教育对学生消费观的导向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 具体有以下几点:

其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掌握。

其二,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

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同时由于工科院校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其三,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

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四、消费观导向性建议

我认为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

我认为今后对于消费观的社科研究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 研究我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二)、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

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则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是现今的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必备因素。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 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是我们共同的课题。

(三)、高校校风建设任重道远

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握“育人为先”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存在是为将来培养可以为天地立新、可以为民众立命、可以为万事承重的后备人才,可见校风建设意义深远。

(四)、加强家庭环境教育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费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父母应该积极帮助子女培养理财和计划消费的习惯。

(五)、增强独立意识,倡导理性消费

大学生要对消费有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追风,但也不能一成不变、冥顽不化。就是说,在自己实际的消费能力和社会的现实状况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合理消费、理性消费。

五、对本次调查的总结

通过本次的调查,我对大学生的消费有了更深的认识。大学生的这种不良消费观不仅加重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增大了学习教育管理的难度。对每一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消费观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因 此,作为当代社会的一名合格大学生,我们不仅应该控制自身消费,向正确道路发展,也应互相提醒,共同走向理性消费、合理消费。要对自己的消费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做出理财计划。

【三】90后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xx世纪90年代出生的“90后”青少年,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时期,是伴随着“春天的故事”不断成长起来的时代宠儿,

寒假关于90后学生消费观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造就的良好物质环境,中国特有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宗耀祖的家教理念,信息时代东西方文化、观念的交融和碰撞,媒体网络的大发展等,使现今“90后”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与以前的同龄人已经大不一样了。在消费观上的变化就尤为显著。现在,“90后”青少年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其表现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分,但是当今青少年这种自成一派的消费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探究一番。

一、 实践目的和调查背景

1、实践目的: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们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形式确定“大学生消费观调查”为课题的社会实践,目的在于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研究、分析,做出分析总结规划,能够真实反映大学生消费状况,为大学生消费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案。

2、调查背景:大学生,自古以来都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不同的 朝代称呼不同,但其在社会上永远是群众关注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估计掌握好自己的消费能力,以及维持合理的消费水平何其重要。

二、 实践内容

1.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2.调查方式:有纸质资料发放和网上答做,网上资料为49份,纸质资料发出11xx份,有效回收1xx0份。

3.调查意义: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中的一个非凡群体,有自身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并在参与消费文化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资料共享平台

《寒假关于90后学生消费观实践调查报告范文》()。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反映了大学生的现实消费倾向和未来的消费走向,对于研究消费经济和市场需求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消费观反映出了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以及价值取向,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对于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学治理都将产生直接影响。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导其正确消费,帮助他们树立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使之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4.调查时间:xx1xx年xx月xx日至xx1xx年xx月xx日

xx.分工:首先由顺宜和丽珠将问卷打印出1xx0份出来,拿给我们班的同学以及其它班的同学做。另外,由水妹与梅浪将问卷发到网上,邀请同学与好友做,其中网上有效答卷时间为xx天,xx后,嘉欣和美梅将纸质的问卷和网上的问卷进行汇合,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最后我们全体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与总结。

6.调查内容:(1)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2)是否有记账习惯;(3)大学生的消费观念(4)大学生的消费方式;(xx)大学生的消费行为;(xx)大学生的消费倾向;(6)对品牌的观念。

7.问卷样式:见附件一

8.统计结果:见附件一

9. 调查过程:活动计划、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分析结果。

三、 调查情况

总体情况:根据附录一可知,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是属于中等小康水平的,他 们的消费会根据自己本身的实际生活需求而进行的,理性度较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的个人消费主要包括:伙食、学习用品、日常用品等带来的消费及恋爱中的开销。大家购物时,总会选择实惠的小店选购,对于流行新产品,会在自己的消费水平限度内选择性购物,并没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另外,同学们对名牌产品的消费普遍较理性,不会盲目跟风或者攀比。同学们在伙食方面的消费较高,大多数集中在每月xx0—400元左右,而学习、恋爱、旅游、送礼和装饰等方面的支出较少。而且大部分同学并不支持追求潮流、时尚和名牌。绝大部分学生的消费都是来源于父母,少部分同学会选择打工、做兼职或创业等自主方式换取生活费用。 但是,根据调查结果可知,较少部分90后大学生的消费具有无计划性、冲动性,观念矛盾且不成熟,消费状况中存在攒钱观念淡薄、经济独立意识较弱、过分追求名牌和时尚、消费的选择力较强、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不协调等问题

【四】90后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

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是开创21世纪大业和进一步振兴中华的主力军,引导大学生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性质的消费群体,消费方式极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形成不良的消费习惯。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在当前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长沙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结构及消费观念,呈现大学生的消费文化

现状,我们特作此调查,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观念,以便于大学生更好的消费理财,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二、调查对象

长沙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主要以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涉外经济学院、湖南财专为主。

三、调查项目及问卷

此次调查内容主要有长沙大学生消费经济来源、消费支出情况、消费方式选择、平均消费水平、消费目的等。

调查项目采用问卷形式(见附一),100份。

四、调查方式及方法

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访谈法。问卷调查采取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

(1)简单随机抽样。

网上问卷调查(主要在问道和问卷星两个网络调查平台发放)数据主要用于做修正值。

(2)分层抽样。

首先在长沙高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高校、普通高校及民办高校若干所,对选中的高校再按学院或年级进行分层抽样。

五、调查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的数据处理工作,在组长统一领导下进行,由本小组成员分类统计,最后统一汇总。

六、调查进度安排

本次调查从4月25 日开始,历时四周,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准备阶段。4月28日—5月2日,进行小组讨论,落实调查经费,设计调查方案,问卷设计及打印等。

第二、调查、数据处理阶段。5月3日—5月10日,主要任务是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收回,数据处理,数据质量评估,得出调查结果。

第三、资料整理和总结阶段。5月10 日—5月23日,主要是整理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编印调查资料,制作PPT,全面总结调查工作,完成调查报告。

七、调查的组织分工

调查小组共5人,根据个人专长分工,制定分工明细表(见附二)。

八、调查经费预算

本着节约、合理、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经费预算情况如下:

问卷样本制作、修订、打印:5元;2、复印调查问卷100份:10元;3、其它费用(交通、通讯):10元。总计25元。

九、调查效果预测

经过以上工作安排及全体调查人员的集体智慧和努力,应能达到预订的调查目的。

备注:由于调查条件及水平有限,调查比例相对较小,且在项目设计、人数分配、总数量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敬请见谅。

附:长沙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熟悉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最

终引导健康消费,我们特组织了这项调查。此调查不记姓名,你在填表时不要有任何顾虑。答题前请仔细阅读题目和要求,按照题号顺序回答,并且在答卷过程中尽量不要参考他人的意见!请按照表中的说明在□内酌情打“√”(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单选)或在_______内椐实填写。最后,衷心感谢您能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提供宝贵的信息,谢谢!

01.你的性别:A.男 B.女

02.你所在的年级: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03.你来自:A.农村 B.城市 C.城镇

04.你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元):

A.500以下 B 500~800 C.800~1500 D.1500以上

05.你平均一个月的花费大约为__________元

A.300以下 B.300~500 C.500~800D.800以上

06.您在校消费与在家相比:

A.差不多 B.较多 C.较低

07.你期望一个月的月消费为__________元

A.400以下 B.400~600 C.600~1000 D.1000以上

08.您平均每月的伙食费大概是

A.200以下 B.200~300 C.300~600D.600以上

09.您平均每月购买衣物的花费大约

A.50以下B.50~100C.100~300D.300以上

10.您平均每月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大约

A. 50以下B.50~100C.100~200D.200以上

11.您平均每月娱乐的花费大约

A. 100以下B.100~200C.200~300 D.300以上

12.您每月学习方面的花费大约

A. 50以下B.50~100C.100~300 D.300以上

13.你的生活费来源(可多选):

A.家庭供应 B.勤工俭学 C.奖学金 D.其它_______(如他人赞助)

14.你现在每月有没有盈余:A.有B.没有

若有你如何处理:A.存在银行 B.改善物质生活

C.购书 D.丰富精神生活

15.你是否有记帐的习惯

A.经常记账 B.偶尔记账 C.从不记账

16.当你想要买某样东西时,却发现钱不够,那么你会 A向父母要钱 B向同学、朋友借 C. 放弃购买

17.当你在某项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

A.商品价格 B.商品质量 C.商品档次D.其他

18.对现在的消费状况是否满意:

A.很满意B.没考虑过,无所谓C.不满意

19.对于下列社会一般的消费倾向,你比较赞同哪种

A.经济实惠型 B兼顾实惠和高标准

C.高标准、高档次型 D.其他

20.你认为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我们应该怎么做?(简答)

上一篇:防雷减灾信息管理系统下一篇:如何上写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