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群体

2024-07-14

“90后”大学生群体(共12篇)

“90后”大学生群体 篇1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学概念, 指的是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相对弱势地位的群体。由于大学生弱势群体存在诸多矛盾和现实问题, 已引起社会各界对其的关注和研究。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健康成长, 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发展、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社会的稳定[1]。

1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类别

大学生弱势群体包括经济困难弱势群体、学习困难弱势群体、人际和心理障碍弱势群体和生理缺陷弱势群体五大类[2]。

1.1 经济困难学生群体

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在高校中普遍存在, 主要包括特困生、困难生和一般困难学生三个等级。随着高校招生规模和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1.2 学习困难弱势群体

学习困难弱势群体是指学习困难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导致学习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学习方法不得当, 高中基础较弱等原因。

1.3 社会活动弱势群体

社会活动弱势群体在高校的各种学生组织中占弱势地位, 学生参与各种组织竞选和活动时, 从家庭中带来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家庭教育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强势群体的学生都可以依靠自己原有的优秀素质获得尽可能多的有利资源和位置, 而弱势群体在各种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1.4 人际和心理障碍学生群体

人际和心理障碍学生群体主要指缺乏沟通交流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弱势群体。该群体学生常有“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境”四方面困境, 表现为心理承受能力差、耐挫折能力不足、自主能力欠缺, 并因此引起焦虑不安、抑郁情绪等[3]。

1.5 生理缺陷学生群体

生理缺陷学生群体主要指身体残疾、有缺陷或体弱多病的学生。生理缺陷学生要比其同龄人付出更多的艰辛, 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生理缺陷学生在大学生当中占的比例较小, 但影响更大, 造成的问难更加难以处理。

2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是家庭、社会和个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现有的研究来看, 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2.1 家庭原因

首先是家庭经济压力, 由于困难家庭不能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承受额外的经济压力。困难学生由于要参与课外兼职, 常不能参与必要的学生活动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如精神抑郁、自我意识不良等。其次是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由于父母望子成龙的态度, 给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而在家庭又难以给于正确的指导和培训, 导致学生在升入大学后对大学生活适应能力差。三是受家庭成员关系的影响, 如单亲或离异等不良家庭环境的子女容易形成的交往障碍、自卑等。

2.2 社会原因

一是社会改革过程中, 传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受到了冲击, 社会价值观呈多元化。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 导致政治立场弱化、价值取向多样化、道德观念世俗化等, 最终沦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二是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急功近利的心理, 造成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功利化。三是社会不良现象的消极影响, 如社会腐败现象和贫富悬殊的现实等致使大学生心理的失衡, 从而使部分大学生丧失信心, 造成自我否定、自我堕落, 逐步发展为弱势群体。

2.3 个人原因

主观上, 一部分大学生, 进入大学后没有适应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或对所学习专业不感兴趣, 造成学习困难成绩下滑, 导致学习信心的不足, 于是开始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逐渐沦为弱势群体。此外部分学生不能客观地分析自我, 由于个人能力的不均衡或生理缺陷等原因, 导致自卑、堕落等而沦为弱势群体。

2.4 学校教育的原因

高校教育专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忽视学生成长和成才的现实需要;高校开设的专业、设置的课程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市场脱离, 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

学校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 在资金和人力方面投入不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滞后, 教育理念落后, 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缺乏创新, 缺乏相关专业心理研究机制。

3 新时期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特征分析

大一新生在开始大学学习后, 在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影响下, 各种弱势群体慢慢形成。在各种碰撞和融合下, 呈现出其群体特征:

3.1 追求个性独立与依赖思想并存

个性独立是90后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 随着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 大学生越发希望能支配自己各方面, 同时摆脱老师的管束。而大学所倡导的自由开放精神正符合90后大学生这种心理, 所以90后大学生常表现出散漫、不愿接受管理的一面。

但弱势群体由于难以适应高中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转变, 不能控制自己的学习、生活, 造成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无法解决, 内心深处怀着对父母、老师、外界朋友的依赖倾向。

90后大学生弱势群体在面临困难时, 一方面他们潜意识有着强烈独立去解决困难的愿望, 另一方面他们历经挫折后对自我能力的否定, 对父母、老师的帮助支持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性。这种个性独立与个性依赖的矛盾状态容易导致学生情绪不佳, 内心苦闷, 甚至抑郁, 时常处于心理弱势, 容易导致走向极端。

3.2 单一价值取向与思想多元化并存

目前, 家庭经济困难是大学生心理弱势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这部分人更加接受“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理念, 积极主动学习, 渴望得到助学贷款、各种助学岗位, 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因此价值取向较功利、单一。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上的困难, 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挣取生活费, 在学习上容易遇到困难, 造成自我怀疑。在校学生贫富差距悬殊, 让他们产生了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宿命论等多元化思想。多元化思想往往强烈冲击着他们的“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理念, 最终导致他们心理失衡。

3.3 追求进步与失落自闭并存

90后大学生作为曾经中学阶段的优秀群体, 有较强的优越感, 对大学生活抱有许多美好愿望, 寄予相当大的期望。90后大学生有渴望扩大交际, 拓宽视野的迫切愿望, 希望相互了解, 渴望成功并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希望在大学中施展自己才华, 张扬个性, 求知成才。

但是在大学生弱势群体中, 这种强烈的优越感也容易导致失落。当他们发现大学生活的理想与客观现实有所不同, 容易造成对以往认知的怀疑。此外, 大学校园人才济济, 对于大学生在中学建立的优越感造成冲击。他们感到沮丧, 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 由此走向自我否定的方向, 自我封闭, 以致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交往。

4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策略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在大学中另一种体现形式, 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工作, 可以体现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进步, 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 加强社会稳定和团结[4]。同时, 大学生弱势群体如果得不到很好教育与转化, 弱势群体会对高校的正常教学产生阻碍作用, 妨碍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难以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4.1 建立健全经济资助体系

首先, 对学生家庭情况做好摸底工作, 做好每一位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记录工作。发展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社会助学金为辅的多元体系, 将“奖、贷、助、补、减”经济资助政策体系有机结合,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支持。

其次, 完善大学生勤工助学制度, 提高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积极性。让弱势群体大学生可以参与科研团队、教学辅导和学校管理等不同类型的“含金量”较高的助学岗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还有助于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4.2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高校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营造和谐进步的校园文化环境, 让学生在良好的精神环境和文化环境中, 健全人格, 增强素质。首先, 提高任课教师、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员工的基本素质,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权力。

其次, 寓教于乐, 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 让学生在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文化活动中, 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端正人生态度, 提高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

再次, 建设良好学风, 明确学习目标, 端正学习态度, 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增强教学吸引力, 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自觉性、积极性。

4.3 建立高校危机干预机制

建立完善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小组, 做好学生心理状况普查、学生安全预案和相关信息的收集, 构建完整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要建立完善心理咨询机构, 配备一批专职心理教师, 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开设学习方法辅导讲座, 做到及时疏导、沟通,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有心理危机倾向的高危人群进行必要的监控和主动疏导, 把握工作主动性。

4.4 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大学弱势群体

通过法律手段对弱势群体予以特殊的保护, 而不应仅仅把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看作是有人道感、正义感的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的一项人道主义事业。首先针对当前对大学生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法律保护乏力的情况, 必须增强高校教职工的法制观念, 将教育法律的基本立法精神渗透到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其次加大教育法律的宜传力度, 增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法律意识。最后设立专门的维权机构确保大学生弱势群体法律救济梁道的畅通, 有力地保护其合法权益。

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今天, 需要学生和学校共同努力, 才能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存在的各种问题,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同时, 加强正确引导, 激活其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其内心潜藏的巨大精神动力, 最终使弱势群体在教育过程中, 从自省走向自立, 从自信走向自强。

参考文献

[1]刘莉, 张森林, 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道德学习[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1) :89-92.

[2]罗国斌.大学生弱势群帮扶工作简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5) :47-48.

[3]陈烈, 彭建军.贫苦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 2004, 5 (2) :110-112.

[4]刘晓娟.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权利实现[J].世纪桥, 2008, 9 (2) :98-99.

“90后”大学生群体 篇2

来源:南都周刊 2010年08月04日09:26我来说两句(7)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每个年代的年轻人,都认为自己将是变革的一代。但总是会有某些特定年代的人更富有变革的心态,他们的行为观念对社会带来的改变更大。90后,无疑正是这样一个群体。

摩根士丹利15岁的中学实习生马修·罗布森三页纸的报告发表后,一时吸引无数基金经理、公司总裁的关注,人们认为,这份分析90后消费行为的报告正在影响全球万亿级资金的去向。90后不仅仅是一个新代际名词,它更是一股新兴势力,引爆未来社会的变革。李宁品牌把新代际视作“新一代创造者”,因为他们将推动着这个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如今,90后已经粉墨登场,透过简单的标签去深入他们,这是我们面对未来社会变革应该作的一次尝试。毕竟他们是改变的一代。

世界终归是他们的

“别老拿我和别人比较,不是我喜欢标新立异,我只是对一成不变不敢苟同。你们为我安排的路,总是让我迷路......”90后这个群体的复杂性引来诸多争议,90后有着他们的宣言。社会的宽容度将为90后的成功和多样化选择提供土壤,毕竟这是个什么都可以的时代。

文 _ 吴吾三

90年代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年代,尤其在中国,各种从未想象过的事物竞相涌现。在这个十年的伊始,上海浦东有了证券交易所,深圳罗湖有了麦当劳,人们穿行的步伐越来越显得紧凑。

出生在此后的婴儿们,无疑活在变化的时代中。90后没有关于过去几十年改革和变动的苦痛记忆,却经历着这个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消费主义和全球化。

等90后的婴儿懂事后,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物质的丰盈。互联网在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表达方式的同时,改变了他们的成长历程。纽约的少年和北京的学生通过互联网发现他们的经历是相似的,然后他们通过各种符号交流着,毫无障碍。地球变小已经不能让我们惊讶不已,在当今世界,我们对日新月异的突破已经习以为常,只有90后一直在让长辈们瞠目结舌——伪娘、PS自拍照、火星文、脑残„„网络上流行的新词一次次被90后刷新。

除了诸多带有负面色彩的形容词之外,他们自信、独立、有主见,忠实地面对自己的欲望,对自己的未来更有规划。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出生于1990年后的人口为2.64亿,而当中,在校生约有1亿。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逐步迈入18岁成人的行列,他们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已进入社会,甚至已经小有成绩。如同他们的前辈,90后

在他们的青春期急于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承认,期望以群体亮相的方式宣告他们已经长大。

面对这个群体的复杂性,我们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来为这群年轻人冠名。为了方便称呼,我们只好笼统地在他们那充满奇思妙想的脑袋上贴上一个“90后”的小标签。对此,他们好像倒不太在乎,反正世界总归是他们的。未来,从来都是让年轻人着迷,让年长者畏惧。

更“懂事”的90后父母

1977年,张育航上小学五年级,他在绿色塑料皮的小本子上写道:

2月20日。今天,爸爸给我借来《草原的早晨》这本长篇小说。其中一段最使我感动,为了宣传,两名技术员不顾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坐在几十米高的铁炉上,把宣传标语挂在了炉上。他们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比如我有时不会做算术,就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我一定要学好社会主义文化知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贡献一份立(力)量。

2009年,张育航的儿子张达星上初二,他在自己的空间博客上转贴了自己欣赏的几句话: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青春就像卫生纸,看着挺多的,用着用着就不够了。

张育航虽然不解儿子所推崇的所谓“人生教条”,但比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他也觉得儿子的确更有想法。

张育航认为,身为90后父母的60后,是更宽容的一代。“比如我,没有下乡的知青经历,又赶上恢复高考,上了大学,当了公务员。没什么大起大落的经历,牢骚自然少,无论在单位还是在朋友面前,我们都比较务实,而不是像我们的哥哥姐姐那样,忆苦思甜,喜欢空谈。”

60年代出生的父母们,在他们的青少年时代,“文革”已快结束,到上大学的时候,改革开放开始。他们的青年时期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中度过的,因而对子女日后的教育更自由开放,过去那种绝对服从的教育观念被竞争、消费等符合市场经济的教育法则所取代。相较于前人,他们更看重个体价值的实现,集体主义不再是唯一的神话。

1988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第四代人》,可以视为一部60后的总结之书。作者认为,随着高考恢复、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市场经济观念的盛行,60后的价值观是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负责。这一点也充分折射在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上,是“放养”而非“圈养”。

26岁的林近是80后,事业正直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月有大半时间在各地出差。好不容易回家,母亲总是唠叨,希望他能换个简单的工作,哪怕每个月赚少一点也行。“小时候你鼓励我要做大事,出人头地的想法哪里去了?”

“那是我不懂事。”母亲竟然回了这么一句。

80后成长时期,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看到上大学几乎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因而孩童们自然承担起重压。可到了90年代,经商、出国等等社会上升途径不一而足,张育航这样的父母,自然更“懂事”——懂得尊重儿女的价值观,懂得“放养”在孩子自由天性发展中的

重要性。

“活”在网上的一代

在网上搜索“90后”,百度提示“是不是要搜索90后贱女孩?”包包和阿紫,两个出生于1990年的孪生姐妹,言词大胆,自称“90后贱女孩”,在腾讯QQ上的博客,一个月的点击量就有1900万。

“我们不希望人家说什么幼稚啊天真什么的。这不光是90后,在你们还没长大的时候都会这么想吧?”包包和阿紫这样回答。但她们在博客里也说了,“我将我的90后宣言进行到底,等着吧!各位被社会腐蚀的60、70、80后们!”

包包、阿紫是典型的90后网络红人:通过出位言行从网络蹿红,以网络为平台聚集一群粉丝,然后在现实生活中继续宣传包装,试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比起前辈们,90后在使用网络上有天然的优势。1997年是中国互联网进入中国家庭的开端,即使每分钟只有几十字节的上网速度,也能让工薪阶层的父母们咬牙掏出将近一万元,为孩子购置能上网的设备。大家都清楚地意识到,未来使用电脑将是一门基本的生存技能,只是恐怕谁也没有想到,网络在90后的成长过程中如影随形,如今几乎已经成为了他们快乐的来源。

上海青年研究中心2009年11月下旬随机抽取上海2425名1990—1999年间出生的中小学生调查。在0-10分的快乐度评分中,“90后”在家里的快乐度为7.8,在学校的快乐度为7.6,在社区的快乐度为7.2,其中最快乐的时候是“上网时”,快乐度达到8.0。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90后”在不同生活场所中的快乐感变化趋势不同。总体来看,学校快乐感随年级升高逐渐下降,上网快乐感随年级升高整体逐渐上升。如此看来,虚拟生活大有取代现实生活的趋势。

19岁的大学生王中宇早已习惯于每日抱着电脑穿行于课室和校园之中,他完全肯定网络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社会认为我们希望与众不同,个性十足,希望像个坏孩子一样却充满创造力。这不就是网络的特质吗?”

他还说:“我们确实不想那么平庸,不喜欢老一套的习俗,尤其在中国,我们认为更需要剧烈的改变。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虽然像火星文、脑残等出现在网络上的90后发明备受争议,但我更希望成年人看到的是我们的活力和创造力。”

反叛的坏孩子?

在名为“中国安静”的博客上曾贴出一篇文章,叫做《90后坏行为系列》,是由一个青少年展示的关于性的内容,其大胆程度令人震惊。博客里还说道:90后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疯癫,行为不当,神经,并且过早发生性行为。

在父母师长看来,90后的早熟是一个潜伏的危险信号。许多90后少年的QQ签名往往是一些极其伤感的话,例如那句著名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身边你却不知道我爱你”。长辈看到了难免担忧孩子被早恋困扰,但这些少年依然是该念书念书,该玩乐玩乐,伤春悲秋被伪装成一种时髦,继而成为同龄人之间的谈资。

当少年们哀叹青春消逝之时,其实衰老还没有在他们的人生舞台上登场。你会看到一个90后女孩很坚定且哀伤地拒绝了一个87年男孩的求爱,理由是“你已经是个大叔了”,这像极了幼儿时期过家家扮演的成人角色。年少时,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掌握着爱情、家庭、婚姻甚至人生的真谛,并时刻预备着就此发表一番“我是过来人”的感慨。渴望着尽快体验到成人的生活经历,用伤春悲秋来掩盖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这其实是迫不及待长大的另一种表现。

除了依然被当成孩子,在90后身上恐怕多了一个“坏”的标签。这是时代所特有的评价,正如70后的叛逆,80后的娇气。脑残、非主流、校园暴力、炫富,再用“垮掉的一代”形容90后似乎已不合时宜,他们“比垮更垮”。

“把父母20岁以后干的事都干得差不多了,除了不挣钱。”“喜欢在网络上秀自己,包括贱的方面。”“拜金,追求物质享受。”“道德底线越来越低。”

在 “你如何看待90后”的一个网络调查中,逾半数网友对90后给出了上述负面的“评价”。“90后刚刚兴起,就抨击90后,这样是不对的。”被媒体报道多了,包包和阿紫说:“正如一个同龄人说的,希望社会给我们灭火器,而不是助燃器。”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否定他们的表现。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表示,“他们的反叛是生活上的反叛,小节的反叛,他们的审美趣味也更中性化,生活方式更模糊,道德界限也越来越不明晰。”

杨雄认为90后的特质“谈不上坏”,“由于父母给他们的东西满足度比较高,他们没有理由反叛,他们不需要反叛就可以获得很多。”但这不代表90后惟命是从。

18岁的少女导演艾水水,拍过三部电影,她还要把自己的电影再一次送到国际影展;1990年出生的小洁现在深圳当模特,但她深知这是青春饭,业余学习英语,兼职训练师;小纯,16岁的新疆女孩,号称淘宝年纪最小的网店掌柜,现在是韩国一家彩色隐形眼镜的代理商,“我以后想当律师,开律师事务所,如果考不上就自己做生意。”在小纯看来,读书只不过是为了方便将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90后对自己的人生早有规划,社会现实让他们很早就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不是抽象的东西。他们认为社会是在要求他们成为更加工具的人、更加务实的人。

“他们更像是在过游戏中的人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说,“社会的宽容度以及将来高考制度的改革,肯定要打破应试教育体制,这将为90后的成功和多样化选择提供土壤,这是个什么都可以的时代。”

90后标签解读

给任何一个群体贴上标签试图以此去了解他们,都是简单化且不可能的,尤其是90后,我们只能“小心翼翼”选取几个他们明显的特色,姑且称之为“标签”。年轻是最正确不过的

事情,他们可以像任何一代年轻人曾经那样的叛逆、勇敢、自信、无所畏惧,以及相信一切美好;但他们又比以往任何一代更有创造力、更快速、更特立独行。

当新鲜变成陈腐,那它剩下的唯一意义就在于被打破。在更宽容的社会和更繁杂的信息里,90后用他们的形象、观点和生活方式告诉这个世界:创新者来了。

小众范儿(非主流)

一提起90后,许多成年人马上联想到“非主流”的形象:烟熏妆、歌特式发型、肥大衣服„„可和走在时尚前沿的90后达人聊,他们早就玩腻了“非主流”,“复古才是潮!”无论是复古还是先锋,你总是能在人群里一眼辨认出他们。

不想淹没在茫茫人海,总希望引人注目,这是大部分90后的心态。或者我们可以再扩大“非主流”的涵盖范围,只要相对于主流而言的另类,就是90后所追求的“辨识度”。比如说,在手机普及的今天,如果你腰间还别着个BP机,在大街上一响,众人纷纷回头,这就是非主流。非主流音乐、非主流艺术、甚至是非主流历史观??非主流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领域,其核心不外乎两个词——另类和个性。总之,非主流玩的就是小众范儿。

“非主流”这个词本身折射的,就是90后所期待的“与众不同”。一名“非主流”16岁少年说,大部分“非主流”的玩家都是抱着一种“引人注目”的心态。在这个逻辑前提下,“自恋”、“出位”等词汇非但不是批判,甚至成为溢美之词。

不装

经历了一年又一年的选秀,90后终于开始进军电视舞台。他们敢面对着镜头咧开嘴秀牙套,并毫无顾忌地说“我想当明星”。接受采访时,他们不再感谢CCTV感谢国家。谈谈家庭父母学业朋友?“这是我的隐私,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于是他们跑到卫生间,叼着烟和记者聊音乐谈人生,甚至当着电视台工作人员的面放话:你们的宣传策略太差劲了!

和父辈相比,90后接受的课本教育内容并无显著区别。但比起前辈,90后有更多的渠道去认识世界,比如互联网,比如动漫。某些教室里所教的“冠冕堂皇”的话,他们也会说,却不屑于说。他们要的是“说实话”、”不装“”True to life”,这标志着他们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不过,千万别以为跋扈是他们唯一的通行证,他们也懂成人世界的规则。以更柔软的身段适应社会的阴暗面,这些前辈们跌跌撞撞才学会的生存手段,他们从小耳濡目染。这或许让他们比前辈们活得更为自在。

网络化生存(互联网原住民)

一名典型的90后网络少年的房间几乎没有白天黑夜的差别。任何时候光临,必有一台电脑在窗帘微开的幽暗室内闪烁。下载视频、MP3,玩游戏,泡论坛,查资料,跟国内和国外的朋友们聊天。他去过的地方不多,却拥有各地的朋友。“我们交朋友也不大看别人来自哪里,兴趣相投就会加好友聊天。”他们已经习惯了网络的节奏,习惯了点开一个又一个链接,由此

缔造了一种松散的、琐碎的、快速的生活节奏。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漫画、动画以及影视作品是他们的最爱,但说起大篇幅阅读文字,一定让他们头疼不已。买东西能上淘宝货比三家,如果卖家没有及时回应,却很容易把这个卖家拉入黑名单。

这种快节奏松散的网络化生存模式或将影响他们成年以后的思考方式,充满创意,却缺乏凝练和耐心。

脑残

这个被外界贴与的标签,不仅不能说明90后有什么问题,反而彰显了贴标签者的狭隘。年轻人说话确实会容易偏激、容易极端、容易在没有思考清楚就开始发言,但这除了证明年轻人的稚嫩,并不能证明他们的智力有任何问题。

相反,有研究证明,这一代人在智力和成就方面可能还要略胜一筹。《时代周刊》关于独生子女的专题文章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为什么有些独生子女成就比较高,有人研究认为,核心因素在于他们享有的资源比较多,资源没有被稀释。

改变的一代

每个年代的年轻人,都认为自己将是变革的一代。但总是会有某些特定年代的人更富有变革的心态,他们的行为观念对这个社会带来的改变更大。从90后的成长环境来看,他们接受的事物更为广阔,接受的价值观更为多元。他们对家长不再言听计从,他们对上级不再亦步亦趋。

这些类似自由和民主的观念,若是被带到经济和政治领域,有些变化将会自然而然,且将是巨大的。再用“迷惘的一代”、“愤怒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形容90后似乎已不合时宜,他们普遍被期待为“the generation of change”,改变的一代。

粉红力

2009年3月,一则“70后”的帖子在网络流传,暗讽90后群体人心涣散、信仰缺失,随即引发“三后”间的一场口水大战。“90后”就“70后”、“80后”所自持的“红色一代”称谓,打出“粉红力”概念,寓意“90后”虽然稚嫩,但终将厚积薄发、勇挑重担。

“90后”大学生群体 篇3

【摘要】曾经有人说过“改变消费者行为的许多生活方式都是由年轻的消费者所推动的”,年轻的消费者永远代表着一个社会主流的消费方式,现在年轻人消费群体中,最具特点和处于领导地位的正是90后,能否在制定广告营销方案的时候正确的针对他们的心理特征,有时已经成了决定一个广告策划是否成功的关键,所以,有针对性的研究90后的消费心理,已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90后 消费心理 广告营销

一、90后的消费心理总体特征。

1、不盲目听从。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大大提高,相伴随的也出现了90后消费者追求个性不盲目听从的特点,他们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主张,敢于标榜自我,紧跟潮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寻求刺激,想“创造自己的时尚”,需要新鲜的事物来装扮自己来表现与众不同。

2、冲动消费与注重消费品的符号性和炫耀性。

随着韩国“大长腿欧巴”在中国掀起新的一阵“韩风”,像new balance 等品牌在中国年轻人中开始大受欢迎,“都敏俊西”同款风衣,“千颂伊”同款唇彩也开始掀起新的一轮潮流,还有前段时间“爱情公寓”张伟同款卫衣,汪峰同款瞌睡眼镜等,都体现了90后存在很大程度的冲动消费,他们往往会现在流行什么就去买回来,有时都不一定符合实际需要,更不会去货比三家。另外,在90后群体的消费心理中,对于商品符号性越来越重视,他们在选择一些消费品时,已经不仅仅考虑商品的实用性,而是更加注重情感方面。如“炫迈口香糖”广告中,柯震东,华晨宇都是现在90后的“偶像”,对于90后来说,买这些偶像代言的商品可以在心理上使其感觉与偶像距离更近或者更加贴近自己喜欢的生活情境,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欲望的满足。

3、超前消费。

现在的90后虽然作为指导社会消费方式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但并不是所有的90后都已经具备为自己的喜好买单的能力,他们的经济还没有完全独立,但是,90后接受信用卡,接受分期付款,现在我们都随处可见一身耐克,阿迪达斯的年轻人,换言之,只要商品的诉求点符合他们的消费心理需求并价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他们乐于接受超前消费。

4、迷恋高科技产品并喜欢网上购物。

现在社会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相应的,年轻人也在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另外伴随着宅男,宅女一族的出现,网购正迅速发展,在网购大军中,经济尚未完全独立又追求时尚的90后占主要地位,与他们的消费需要,动机,价值观等都有很大关系。

二、针对年轻人广告心理的广告营销。

1、在广告营销中应注重突出产品稀缺性和选择认同感。

对于崇尚自我个性,追求与众不同的90后消费群体来说,什么样的商品最酷,最有型?当然是稀缺商品。追求一款稀缺产品会让他们陷入疯狂,相应的,在针对90后进行广告营销时,如果注重产品稀缺性的诉求点表达,会使他们本能的对该商品进行关注。另外,在广告营销中不仅侧重该商品多么“高端”,而要增加迎合90后消费者心理的成分,例如,90后要与众不同,我们就给你这个机会,我们的商品可以使你与众不同,这会提升90后对品牌的关注度与购买欲望,会使90后感觉,“这款商品符合我想要的,我需要它”。

2、把握产品新奇性与营销策略。

喜新厌旧追求新奇是90后冲动消费的主要原因,他们可能会仅仅因为一个好看的外壳就消费一个mp3。即使他们也知道,那些新奇的东西或许价格不菲但是却没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但他们就是愿意进行购买,因为这能给他们带来时时不同的新鲜感觉与美好心情,针对这种心理,在进行广告营销时应注重突出产品的新奇性。 但同时也应注意产品性价比。因为不得不考虑的是毕竟90后还是会在一定程度注意价格,所以在进行广告营销时突出商品是高性价比的,会使90后放心的考虑是否要购买该商品,而不是还要考虑自己会不会被太高的价格吓住。

3、网络广告营销策略。

现在网络上面的弹窗式广告比比皆是,且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但是网络植入性广告还可以进一步利用,尤其是在网络游戏中的广告植入。现在在玩网络游戏的人群中,大部分为90后,尤其是学生和尚未工作的人,所以在针对90后进行广告营销时,对网络游戏的广告植入或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低头玩手机的人,人们只要有闲暇时间大部分都在玩手机,90后当然也不例外,甚至90后的生活中如果一天没有刷朋友圈都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在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广告营销的过程中,手机是个必须要考虑的载体。在通过网络进行营销时,在方式上要注重互动性,单方面的传播信息使消费者接受并不是最好的对90后进行网络营销的方法,在过程中使人产生互动参与感才会更加吸引90后消费者。

4、注重观念营销

在针对90后进行广告营销时,除了以商品本身的特点作为诉求点,还可以进行观念营销,即在广告中突出品牌观念,这要求该品牌的观念与90后的精神追求有一定程度上是重合的,类似的案例有耐克的“just do it”,耐克不仅仅是运动品牌销售商,还传达了一种,运动不仅是运动,它也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开创了观念营销的先河,对于现在的品牌营销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更对取得长期利益和创立好的品牌效应都是很有利的。

5、品牌间合作进行广告营销

在针对90后进行广告营销时,如果能进行品牌合作的捆绑式广告营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2003年麦当劳与动感地带合作推出的“我的地盘,我就喜欢”的“通讯加快餐”的协同广告营销活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成功案例,这次合作的定位“最酷,最炫,最动感”在年轻群体中认同度非常高。对于动感地带来说,购买麦当劳的产品时能够得到优惠,这是一种在其他同类餐饮类地方所没有的特权,对于麦当劳来说,麦当劳变成一个不仅仅只有汉堡和薯条的地方,增加了消费者的归属感,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双赢,这种合作式的广告营销在现在也可以在其他品牌间使用,来迎合90后年轻人的消费心理。

【参考文献】

[1] 丁家永.90后消费心理分析与未来营销策略思考.2010.

[2] Snail.解读基于年轻人消费心理的广告营销.2010.

[3] 曹广保.解析90后消费群体消费心理与营销对策.2011.

“90后”大学生群体 篇4

目前的高职学生都是90后。90后的学生个性张扬, 对新事物具有很强的感知力, 同时, 他们的心理特征更加的多元化, 例如:耐挫能力较弱、思想以及价值观尚不成熟等。正是因为90后张扬的个性、过分的依赖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 部分90后在人际交往、学习生活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 高职学生90后群体不同人际关系下的心理特征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 不同年龄、生活阅历和兴趣爱好的人集合在一起, 所以, 在大学期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自身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调查显示, 有近一半的大学新生认为大学人际交往存在问题。1.高职学生90后群体在寝室关系中的心理特征。进入大学, 宿舍成为了主要的生活区, 大学生活需要自理, 而对于那些长期依赖父母的同学来说, 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大学寝室的成员, 往往来自五湖四海, 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 由于人际关系较中学更为复杂, 沟通和交流中容易引发各种误会和矛盾。2.高职学生90后群体在恋爱关系中的心理特征。恋爱关系的处理对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中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以后, 学业负担相比中学时期要轻, 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和私人空间, 加上生理方面的成熟, 他们对于获得亲密关系的愿望更加强烈, 但在他们中间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是在游戏式的恋爱, 出发点常常是错误或者扭曲的。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受到单相思的困扰, 或者因为错误的恋爱心态做出极端的行为, 错误地理解了恋爱的本质。3.高职学生90后群体在师生关系中的心理特征。在学校中,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是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最主要的关系之一。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部分90后高职学生会有上课迟到、早退、不认真听讲的情况, 也有的学生缺乏自主、自理的能力, 还有的甚至因为不满学校和老师所限制的各种条规而故意抵触老师。面对这种种情况, 老师在引导学生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上述几点, 可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素质、处理好人际交往的问题成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

(二) 网络虚拟环境下的高职学生90后群体的特征

1. 网络的开放性。

信息化的今天,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网络传递信息快、容纳量大,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交际圈, 连上网络就可以连接全世界, 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诱惑。

2. 不可知性。

网络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讲占据了他们业余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他们每天花在电脑上的时间都在增加, 对网络产生了极度的迷恋, 严重的可导致网络成瘾。

3. 虚拟性。

在网络的世界里, 他们只有单调的键盘、枯燥的文字, 无形之中减少了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更有人甚至害怕与人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 容易产生情感和沟通障碍。为此, 高校首先要完善学校网络道德规范体系, 巧妙地运用网络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三) 高职学生90后群体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

1. 新生群体。

大部分新生在刚入校时都会有些不适应。大学是中学生们向往的地方, 他们认为在这里可以自由恋爱、疯狂游戏, 做任何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都不会受到学校和家长的束缚。然而当他们真正踏入大学的时候才发现梦想与现实的落差, 难免有一部分学生难以顺利地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因此, 在新生入学时, 我们便要做好引导工作。

2. 应届毕业生群体。

应届毕业生也是大学生中产生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之一, 许多大学生对于择业的期望相当高, 但是选择的职业与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岗位存在差距。因此, 他们认为现在的社会工作太难找了, 消极的心理和焦虑的思想使他们变得忧郁和脆弱, 担心就业的压力使他们没有勇气去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所以, 我们老师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思想疏导。

3. 贫困生群体。

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 容易背负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网上有调查结果显示, 贫困学生在问卷中提到:“我觉得我和周围的同学是两个世界的人。”是贫困造成了他们的心理问题, 面对这类人群, 我们除了要提供物质方面的援助, 更要小心呵护他们敏感的心灵, 引导他们做个积极向上的人。

4. 身体残疾者群体。

由于身体的缺陷, 大部分有残疾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有的非常自卑, 更有甚者在抑郁的边缘。社会上也有不少有本领的残疾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例子, 这更加大了他们的精神压力, 对于这部分人群我们更要加强关注, 提高生活、工作、心理等多方面的援助, 让他们“阳光”地走向社会。

二、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应该具有针对性, 关注学生心理需求、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重要而现实的问题。高职院校教育工作难度大, 学校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变化掌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选择有利的教育工作模式, 及时拓展教育内容体系, 引导当代大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把学生培养成健康、有能力的社会人。

(一) 加强心理教育健康的队伍建设, 缓解因不同人际关系下产生的心理问题

1. 加强辅导员的心理培训。

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对于高职院校师资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把辅导员的培训和工作考核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能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保障。辅导员先要有良好的心理保健意识以及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 掌握心理调试方法, 在维护好自己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帮助困难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2. 加强和完善心理委员、寝室长等学生干部工作机制。

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是他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关键, 而高校的心理培训工作通常是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来承担。因此, 应加强心理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另外, 应注重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和生动性, 使得心理委员、寝室长等学生干部发挥好他们在学生群体中的作用。

(二) 正确利用网络的积极面, 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1.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为当今大学生提供了交际平台和信息来源, 正确合理地运用网络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 不恰当地运用网络则会产生消极影响。那么如何运用网络的积极面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 端正上网的目的。

有调查显示, 有64.5%的未成年人上网的目的是娱乐休闲, 未成年人以学习或掌握知识、信息为目的的上网活动较少, 只有13.5%的人表示通过上网扩大知识量, 因此首先要端正学生的上网目的。

3. 增强网上自我保护意识。

现在的90后都热衷于网购, 针对青少年网络犯罪也日益增多, 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认识网络上的陷阱, 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预防因网络运用不当导致的损失。

(三) 学校针对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人群加强他们的心理教育健康

1. 针对新生群体搞好入学教育工作、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长成才的前提, 关注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在第一时间开展新生入学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有针对性地对学习问题、生活适应、角色转变、择业就业等问题开展专题讲座, 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 并且安全地渡过择业适应期, 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 形成健全的人格。

2. 对于贫困生和身体残疾者群体要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

学校应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大宣传心理咨询中心的力度, 转变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误解, 让更多的大学生遇到问题能主动来寻求帮助。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学生疏导不良情绪, 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好个人的学习、情感和人际关系。

3. 对于应届毕业生群体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建立强有力的自身社会支持系统。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来磨练将要毕业的学生, 使他们体验到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社会的负责, 锻炼他们并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尽早建立和发展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在需要的时候给予心理支持, 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 处理好人际交往、情感问题、学习网络和生活, 确立积极的目标和生涯策略。通过参加社会活动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学会学习与交往。

总结: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塑造人的灵魂, 教师除了让每一个学生具有高尚的品质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外, 保证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规律, 并且有针对地提出对策, 能较好地预防和缓解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通过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各方努力, 争取做到预防为主, 治疗为辅, 将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家对职业教育有一定的政策倾斜, 高职教育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要一部分。高职学生从中学进入高职, 随着学习环境、教育方式、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变化, 心理也随之产生很大的波动, 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其群体特殊性。与中学相比, 大学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逐渐完善和成熟的阶段, 他们往往面临着各种心理冲突, 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困扰, 因此, 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群体特征及环境因素等方面对他们的心理特征进行探索分析, 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90后,心理特征,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潘如燕.浅谈高职教育与高职学生心理问题[J].科技信息, 2008, (1) .

[2]张文婷.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探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0, (5) .

90后大学生特点 篇5

首先,90后大学生团结意识不强,随着计划生育在我国的顺利开展,90后大学生基本都为独生子女,缺少与人团结的条件,因而培养90后学生干事的团结意识就非常重要。如何培养其团结意识,我认为应该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主动提出让其共同完成,相互协作,也可通过游戏使其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第二,90后大学生大有着眼高手低的致命弱点。由于大多数考入大学的大都是其高中的所谓尖子生,学习成绩一般较好,因而形成了自我感觉良好,而实际动手能力不佳的特殊情况。针对于次,我认为,应该在日常工作中给他们一些较为艰难地任务,使其明白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对工作进行总结时也尽量点出其工作中的不足,切忌对其错误不予以纠正,视而不见。

第三,90后大学生有着极其灵活地思维,以及极其开阔的视野。由于网络的普及,90后的接触面一般较广,可以为学生工作提出新的思路以及新的工作方式。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多听新一届干事的建议多了解其思想,从中吸取精华,为学生工作的开展发挥力量。

我与“90后”大学生 篇6

2008年,出生于1990年的学生们,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当这些“写火星文、穿露背装”的“新人类”以自己的方式展示理想、张扬青春时,作为他们的辅导员也要抓紧赶上时代的步伐,千万别让“土包子”的称呼砸得“头破血流”。

我们可以做朋友

去年9月,我接了一个2008级新生班,班里有一个男生特别喜欢标新立异,理着时尚新潮的发型,这让我对他印象十分深刻。有一天,我买了一双“乔丹”篮球鞋,自己觉得蛮有型,但下午该生就发信息给我:“现在不时兴这个,流行不系鞋带直接塞进鞋子里去……而且某某已经买过这款了,后买的人是要被鄙视的。”

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发信息“鄙视”老师。难道“90后”大学生对老师的“敬”,是以“不敬”来表现的?

看来想要成为他们心目中可敬的人,还真要下一番工夫。为了和他们有更多的共同话题,需要亲身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多设身处地去感知他们的想法,这样他们的一举一动方能成为辅导员做决定时的直接参考,学生的一言一行方能成为辅导员思考问题时的出发点。我认为,为了达此目的,深入学生宿舍是最有效的途径。每次去我总发现他们在玩网络游戏,学生们倒是没把我当外人,硬是拉着我一起玩……经常去学生宿舍,最起码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至少和学生有话可说了。当他们开始接纳我的时候,做起引导工作也就会相对容易一些。

博客里的“火星文”

年龄上的差距为沟通带来不少麻烦,如果新时期的辅导员学会用飞信、QQ等沟通工具,工作会便利不少。

对辅导员来说,自己所做的工作不被学生理解是最不幸的事。开学没多久,有个学生要请假,我按照学校的规定没有批准,于是这名学生在办公室表现出的态度很不好。当时我没有太多理会他,后来把事情的经过写在了博客里,结果很多同学留言赞同我的做法并表示理解。如果当时和这名同学发生言语冲突,不但会降低自己的威信,也不利于事情的解决,不如“发扬民主”,是非大家自有公断,更重要的是这样做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辅导员工作的难处。

网络的最大好处就是让辅导员可以随时了解到学生的想法,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辅导员的想法。很多工作上的事情我都会放到自己的博客里供大家讨论,是学生的问题学生改正,是老师的问题老师注意。我逐渐养成了看学生博客的习惯。有一天发现一个学生在博客里表露出对我的“两个太阳”级别的QQ非常羡慕,于是我在此文后面戏谑了一句话,“两个太阳也不能当饭吃,工资也不给我涨一毛钱”,没想到这句话竟被很多同学转载。很快,他们便公开喊我“老大”……刚刚入学的新生,不但敢给老师起“外号”,而且还敢直接用来称呼老师。虽然我觉得有些不妥,但是毕竟这个“外号”也让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

体会网络便利的同时也感到有不少麻烦,学生在博客里留言用的是“火星文”,而且写法不止一种,用学生们的话说,能让“老大”琢磨半天自己在说什么,是件很开心的事情。

笑谈人生

偶然,在一个女生的博客里看到她选择男友的标准:“帅是必须的,房是必须的,车是必须的,而且人要老实,不花心,还必须博学多才,有女人缘,最好是人见人爱的那种。”她的话着实把我吓了一跳,想起我们读大学那会儿,似乎都很单纯,大多都是为了努力学习找个好工作,至于爱情嘛,水到渠成,一切随缘。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成熟,他们俨然是用“非主流”的思维思考问题。

然而,“90后”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表现出来的信心和理性远超过了我们当初,他们很清楚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不妨引用学生博客里的一句话:“在命在天更在自己……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也许人生真会出现戏剧性的改变,越变越好。”

“90后”大学生的想法、胆识、气魄远比我们同龄时成熟许多。面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我们也没必要仗着“老师”的身份去严厉批评他们,我们也曾年少轻狂过,我们也曾懒惰和无知过,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纯洁的,对他们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尊重和宽容,或许只需要给他们一点点提醒或者指导,他们就会做得更好。

有句话说,辅导员在工作中要遵循“管无定法,关键得法”,“80后”辅导员都很年轻,比“90后”大学生也就年长几岁,我们应该多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才不至于“不合时宜”,才不会在“90后”的浪潮冲击下迷失方向。

“90后”大学生群体 篇7

投资额度被肆意注水

很多投资者看到“90后”创业明星们依靠自己的努力拿到令人吃惊的风险投资,抑或天使资金,都流露出羡慕嫉妒恨。

五岳天下合伙人张志勇则透露,实际上大家没有必要羡慕嫉妒恨,可以说目前绝大部分“90后”创业明星公开透露出的融资额度水分很大,有的甚至注水了四五十倍,明明只有四五十万元,非要浮夸到几千万元。

造成这种情况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宣传需要。企业需要宣传,在当下这个不缺资本的社会,如果说一个项目只能融到几十万元的资,根本不会有社会效应,不利于后期经营,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不会满意的,所以投资人会默许这种情况出现,甚至还会有投资人主动致电媒体,怎么撰写这些投资额。

二是,为了圈更多的钱。也许这么说有些不好听,事实上,很多“90后”的创业项目创意很好,但是市场前景十分模糊。作为投资人要想降低风险,只有浮夸注入资金,因为这样才能吸引实力更强的风险投资,圈更多的钱。如果有人上当了,投资人就赚了;如果没有人上当,投资人也不亏。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创业明星在风光了几个月之后,就从媒体视线中消失了的原因。因为他们的投资人没有圈到钱,不愿意继续支持他们,所以造成他们无造血能力,只能以失败告终。

三是,只是投资人的活广告。这样的情况并非全部,但也比较普遍。由于投资人自身名气不大,但是他需要打名气,如果给“90后”创业者注资几十万元,获得媒体的大肆宣传,政府的支持,名气很快就能打出来,而且还会让外人认为这是一家实力很强的公司。这样的效果,是一家默默无闻公司投入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都难以做到的。至于“90后”创业者们是否真的能成功,他们不在乎。

营销为上,粉丝经济才是第一位

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投资人表示,在他看来现在“90后”创业明星们不像是创业者,更像是一群娱乐明星们。

因为,一是,一旦他们被媒体关注了,这些创业者的关注点不再是创业本身了,也不再是这个项目如何才能运营好,而是如何才能保证知名度,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媒体关注,当然这么做并非全部是他们的本意,很多也是投资人的意愿,因为他们希望创业者保持较高的媒体曝光度,提升生意的名气,利用粉丝经济提升他们的回报率。如在最火的那一阵,贴在创业明星马佳佳身上的标签不下十个。不论其中真假,这些标签确实为其带来了不少生意。而如今在其他互联网企业大肆扩张之时,“泡否”在北京的实体店只剩下位于三里屯SOHO一家,而网上的销售也未见起色。

二是,从某种程度讲,“90后”创业者们是读屏一代,他们真正体验社交活动很少,都是在玩手机,通过关注微信、微博……完成社交活动,所以让他们脱离虚拟世界,走到现实世界中来实现创业,对于他们很难,他们需要在虚拟世界实现自我价值体现,通过吸引粉丝,来帮助自己完成创业。

“90后”大学生群体 篇8

关键词:90后,服装,消费,个性,时尚

一、关于90后消费群体的服装消费观

追逐“个性”的时尚。“90后”所处的特殊时代造就了其独特的性格特点, 他们具有较高的审美需求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他们热衷网络, 信息来源多元化、即时化;他们懂得享受生活, 乐于追逐时尚;他们不甘落寞, 富有远大理想, 等等。他们这种个性心理特点必然会影响其生活、学习、消费等环节[1]。这些标新立异的价值观也决定了他们对于服装时尚的自我解读。在着装方面, 90后讨厌依附和从众, 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正装, 他们喜欢在随性中彰显自我。在他们看来着装不仅仅是对于新颖的追求, 更是自身品味与个性的体现。90后思想新颖, 追求时尚和新潮, 他们力图能站在时代的前列, 因而他们对新产品、新概念、新花样总是带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不愿意被埋没在人流中毫无特色, 所以他们努力改变外在形象以求能在大众中“脱颖而出”, 被人们所关注。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 张扬个性对90后而言早已不再是一个争议的话题。韩范、英伦、日系对于他们而言, 只要能够增加他们的个人魅力, 都在他们的考虑之列。同时90后对时尚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们认为时尚流行并不是指一味的奇装异服, 博人眼球, 而是在捕捉时尚的基础上贴合自身的气质进行合理搭配, 穿出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 在当今的社会, 可以看到在着装上表现出多种不同的风格、争相释放自己的90后。

注重材质的舒适随意。无论多时尚前卫的服装, 只是单纯在外观上做文章是绝对不能打动90后这个刁钻的消费群体的。他们虽然爱走在时尚的前沿, 但是他们也明白适合自己的, 才是最好的这个道理。因此他们在关注服装时尚度和款式新旧的同时, 也十分注重面料的舒适度。90后群体毕竟仍处在青春期, 他们活泼好动, 充满青春活力, 崇尚的是一种自由轻松的生活。他们不愿意被生硬、紧身的服装所限制, 也不愿因穿着过于华丽高贵而被孤立在社会之外。所以他们在服装面料的选择上往往以棉麻质地为主, 鲜有丝绸一类。因为棉麻穿着起来舒适随意, 与他们的青春气质非常契合。丝绸等不仅价格昂贵, 更与他们的形象年龄不符, 必然难以被他们所接受。服装的功能性和时尚性的完美结合, 才是90后心目中最完美的服装搭配。

买我所买, 品牌意识浓, 但忠诚度不高。90后敢于打破常规, 不爱墨守成规, 他们在常人眼里往往不按常理出牌, 他们敢于挑战, 敢于创新, 就算头破血流他们也无怨无悔, 因此只要他们认准一件事就必然要拿下它。同理, 在服装的选择上, 90后看准一件适合自己的服装, 出手必然快准狠。可是他们对新事物的追求过于强烈, 而且具有超强的“个性”, 他们虽然爱品牌, 希望用品牌去彰显自己的个人魅力, 可惜很难做到在一个品牌上作较长时间的“停留”。这是因为90后买我所买的独特消费观, 90后注重品牌的根本在于借品牌表现自己的独特品味, 他们对服装的选择是基于自己的个性与特点。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他们忠诚的并不是你的品牌, 而是他们自己的个性, 某一品牌在某段时期符合他们专属的个性时, 他们很可能“倾其所有”, 反之则不然。在作出购买行为时, 他们首先考虑的并不是品牌, 而是钟爱于那些符合他们个性的服装。

二、90后独特的消费观对于名族服装品牌的影响

当今的服装市场, 各类风格迥异、形形色色的新生代名族品牌开始崛起, 各种服饰风应有尽有, 满足了90后主张“个性”消费的需求。例如鬼马风、嬉皮风、中性风、清新风、英伦风、巴伦克应等这些时尚的风格元素在众多国内的名族品牌中都有所体现。我国新晋服装品牌Into The Rainbow就是鬼马元素的一个代表品牌。目标就是为年轻果敢的90后打造专属的“都市独行侠”式、创造更加“我行我素”的风格, 使之成为国内服装品牌里“另类”、“鲜活”的最show一派, 因此深受90后的喜爱。CLOT是将嬉皮元素运用得最为完美的一个香港潮牌, 它讲求的就是一种看似漫不经心的随意时尚范, 一条破牛仔裤, 一件旧旧的外套、一件简单的T恤都可以成为一种urban、natural风。香港的IZZUE是中性风的佼佼者, 男女都可以进行该服装品牌的选择, 帅气干练是它的品牌标签。清新风dazzle、deicy、sindel以突出女生的甜美可爱为主打, KILT、ALOVE是男装小清新中的领头羊;英伦风代表muzzy、热风这两大品牌, 以常年主打”英伦风“著称。最后巴伦克风格是一种90后所偏爱的时装风格, 它崇尚复古, 但是在细节上会融合流行剪裁与时尚元素, 且做工精细将, 质地轻薄, 非常符合90后群体的口味, MIKIBANA、MISSOUL这两大品牌近两年来主推巴伦克风格, 受到了很多90后群体的追捧。

简约时尚, 休闲元素成为许多国内年轻品牌的主打风格, 服装行业首兴”潮牌“一说。90年代出生的人, 特别是95后, 大都成长于经济富裕的年代, 从小就看过各种奢华品牌的画报或者广告。再加上在网络时代, 新世代习惯的网路模式:既是消费者, 也是生产者。因此90后的消费者大都奉行“我自己本身就可以是品牌”这种个性鲜明的话语, 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层出不穷彻底颠覆了作为消费者曾经只会买既定设计好的商品的被动的市场形象。现在的90后年轻人的品牌认同和消费是绝对个性化的。随性、自由、白搭是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的时尚观念, 原创的品牌、独特的想法, 随意的元素就成了许多90后心中的时尚标杆, “潮牌”就应运而生了。潮牌不同于以往的服装品牌, 它宣扬的是一种快乐、活力精神;倡导大众尽情乐享美好青春.这种理念与90后的生活观不谋而合, 得到了一大波铁杆粉丝的支持, 而且它的价位比较大众, 虽然不走奢侈品牌的路线, 但是却更能在“低调中尽显奢华”。符号元素与色彩的巧妙结合、舒适的剪裁做工、轻松白搭的款式, 这些潮牌的特征被许多服装界的时尚人物融入到设计中, “潮牌”服饰文化的引领者和设计者们, 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身份, 积极带动别人有同样的嗜好、品味、观点而共同行动。他们拥有强烈的创作欲, 喜欢创造价值、意义, 带动价值革命, 具有未来真正的影响力。“潮牌”文化不仅表达了90后一代对时尚的独特追求, 也预示着服装后现代主义的到来, 预示着群体化的审美评价标准正在被个性化的审美标准取代[2]。

国内服装品牌纷纷上网, 出现线上线下双开花的局面。90后诞生于互联网时代, 他们是互联网的忠实体验者;90后”是伴着高科技成长的一代, 他们对于互联网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上几代人。网络几乎是他们一个生存与交流的最佳平台, 网络是“90后”重要的生活元素, 在网上与朋友建立联系, 聊天交友, 听音乐、看电视、看视频都是90后的典型网络行为, 而“网络购物”则是90后区别于70后和80后最为显著的网络行为。“不能熟练玩转网购, 必然是落伍”, 这是90后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国内许多品牌服装企业就抓住了90后爱网购的心理, 借助互联网的互动性来和90后进行沟通, 建立属于90后的品牌社区, 利用BBS、网络游戏、博客、QQ群以及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 来向90后传播营销信息, 培养“90后”的意见领袖, 通过他们的口碑宣传和“病毒性营销”以及明星效应去鼓动90后这一消费群体。它们纷纷在网络上开办了自己的服装网店和专属博客微信, 方便扩大潜在的消费受众。同时在实体店内他们也以各种不输于网店的优惠折扣去稳定顾客。

三、90后消费群体对国内服装品牌的启示

做与90后一起与时俱进的服装品牌。90后与时俱进, 个体意识充分崛起, 如果一个服装品牌自说自话, 固步自封, 不跟上时代潮流, 那么它必然会成为“明日黄花”。只有将自身的经营理念融入到新兴的潮流中去, 才能最终赢得90后消费者的青睐, 要明白他们很挑剔。“与时俱进”是对90后品牌文化的认同与融合[3]。90后对品牌和自我价值观的融合度有敏锐的感知, 因为熟知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 他们十分了解自己的梦想与焦虑, 也很难被虚伪的说辞所迷惑。在这个充满竞争、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品牌营销热情的不确定性年代, 他们需要感同身受的理解与沟通;他们需要像朋友那样一起行走一起分享价值观的品牌;他们要求品牌有自己鲜明的价值观与个性, 而不是道貌岸然的说教者。所以, 他们对灌输式的广告传播毫无感觉, 他们更喜欢能引起自我共鸣的品牌故事。

做有高端品质的服装品牌。质地均匀, 质量上乘是90后最为看重的要素之一, 品质是90后最为看重的品牌价值因素。品质可以在品牌中体现, 有品牌比没品牌更有品质保证, 名牌比普通品牌更有品质保证;品质可以从价格中体现, 昂贵的品牌就应该有更好的品质。这种消费观得到了很多90后的认可。在普通日用品消费方面他们会优先考虑价格, 而对于有关身份识别的贵重物品的选择上, 他们更倾向于名牌。所有我国服装品牌应该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 不断提高产品的性价比。要不断加强品牌与“90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做好信息的反馈与处理, 防止负面信息的传播扩散。要在提高自己品牌知名度的同时提高“90后”对品牌的认知度, 为“90后”提供购买理由, 必要时可以实行高价位策略, 从而获取高于一般品牌的收益。

做有文化内涵的服装品牌。品牌专家杜纳·E·科耐普说:“品牌故事赋予品牌以生机, 增加了人性化的感觉, 也把品牌融入了顾客的生活……因为人们都青睐真实, 真实就是真品牌得以成功的秘籍。”[1]7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从小受到父母的特别“宠爱”, 从小就在蜜罐子里长大, 这造就了他们的想法比较感性和浪漫。他们很喜欢听故事并且容易被故事中的情节和感情所吸引打动。服装品牌应该利用90后这一独特的心理特征, 在宣传自己的品牌, 传播自己的理念, 势必比单纯打广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品牌有了历史, 有了感情, 才能使消费者对故事中的产品无法抗拒。新百伦品牌就是利用了“总裁爱慢跑”、“总统的最爱”、“适合明星, 不一定适合大众“的品牌故事, 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年轻一代的消费者, 从而登上了“运动鞋之王”的宝座。

做开创生活方式的服装品牌。90后热爱享受生活, 他们也懂得如何享受生活。他们选择一个品牌也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他们在品牌族群论坛上分享自己的品牌消费体验。优秀的服装品牌几乎都是营造和开创生活方式的高手。国内第一少女装品牌LALABOBO以其舒适的品质, 丰富的色彩, 时尚的细节, 友好的服务为消费者带来了一次新鲜的体验。它让消费者明白青春张扬也是一种美, 年轻就应该释放活力, 从而创造了以“为世界释放青春快乐的正能量”的新兴生活方式。创新性的潮流设计, 旅行度假着装的强联想, 涵盖高级感, 潮牌感, 女孩子气的独特风格定位都是其独特的品牌魅力。

服装从来都是个人魅力的外在表现,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90后作为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鲜明的个性、别具一格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一个年轻社会群体, 他们的着装总是折射出青春包裹下的不同时代印记。他们标新立异, 追逐时尚, 自由奔放, 正成为引领时尚消费潮流的一支新生代力量。历史证明, 每一次青年文化最终都将成为主体文化前进发展的一部分, 作为文化进步的推力, 使主流文化的趋势朝向某种形式的再度转化。而对于未来的商业思想进化史, “90后”的服饰文化对带动个性消费将会起到不可忽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义军.浅论新世纪大学生消费特点及正确引导[J].商场现化, 2008 (01) :7.

[2]吴慧捷.个性化趋势下的服装设计现状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 2009.

“90后”大学生群体 篇9

一、“90后”大学生的基本消费状况

1. 调研过程和基本统计数据

本研究对象所指的“90后”大学生为在校本科生。本研究专门设计了一份调研问卷,包括“自然情况”、“消费状况”、“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四大部分、48个问题。面向本科生随机发放了调查问卷300份。作为随机抽样调查,该样本一些观测指标在数量上有一些不平衡的情况,但是在年级、专业等观测指标上覆盖面较全,独生子女占比较大、生活经济来源绝大多数依靠家庭等信息较为可信,加之有效问卷回收率较高,本调研可以从较为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开展研究分析。

2. 调研统计反映的基本事实

从“消费状况”来看:月均生活费500元及以下的为3.94%,500到800元之间的为16.14%,800到1000元之间的是43.31%,1000元及以上的为36.61%,可以发现近80%的在校本科生月均生活费达到或超过800元;消费心态描述为“必要才买”为36.22%,“喜欢就买”为31.11%,“说不清”为24.41%,“从众心理”为5.12%,“求异心理”为3.15%,显示出在校本科生理性消费心理较为欠缺;主要生活消费的前3名为“饮食”、“购置生活必需品”和“通讯、上网、电子产品”,后续三名为“学习”、“文化娱乐”、“个人形象”,结合数据同时可以发现“学习”消费与前3名的消费差距较大,但与紧随其后的“文化娱乐”、“个人形象”消费差距很小,并且“个人发展(培训、考证等)”排在“人际交往”、“恋爱”、“旅游”之后列第10名,显示学习、发展型消费处于相对弱势或弱势状态;如果可以增加生活费并且希望增加的消费方面前三名是“旅游”、“文化娱乐”、“个人发展”,“通讯、上网、电子产品”列第7名,“学习”列第8名,显示休闲、娱乐和发展消费将成为今后可能的消费热点,而“通讯、上网、电子产品”、“学习”消费已经趋于饱和。

从“消费行为”来看:将80%以上生活费花在伙食费上的为17.32%,将50~80%生活费花在伙食费上的为58.27%,并且三餐基本在食堂的为26.38%,以食堂为主的为59.45%,而月均手机通讯和上网费用占生活费近1/3的超过80%,而年均用于专业学习、购置书报资料等消费占生活费近1/3的接近75%,年均用于个人发展方面的消费占生活费近1/3的同样接近75%,年均用于旅游、观看电影或各类赛事、演出等消费占生活费近1/3的接近85%。综上显示,如果要将在校本科生主要的消费行为排序的话,在校本科生的最主要的消费行为是校内就餐,次之是休闲、娱乐,再次之手机通讯和上网,最后才是学习和发展,可以继续验证学习、发展型消费较为弱势的地位。

从“消费观念”来看:在校本科生消费时关心的因素前3名是实用、舒适、价格,其后才是样式、品牌、时尚,显示传统消费观念依然在发挥重要作用;在消费习惯上,有消费规划但不精细的为54.33%,虽有规划但经常失控的为27.56%,无规划的为10.63%,自认为勤俭节约的为7.48%,同时经常保持记账习惯的为14.57%,偶尔或想起时会记账的为37.4%,没有记账习惯的为48.03%,显示在校本科生大多欠缺理财意识和消费规划,在消费上维持着不精细甚至散漫的习惯。此外,对消费透支、超前消费表示“赞成,如果有机会也会尝试”的为5.51%,“理解但不会去尝试”的为53.94%;对“该花的就花,不用省着”,表示“完全赞同”的为20.08%,“基本赞同”的为49.61%,但是对“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来消费”表示“完全赞同”和“基本赞同”的为50.79%和35.43%,显示在校本科生消费观更趋开放和超前,同时传统消费观和道德观念也在发挥着约束付诸实际消费行为的强大作用。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对大学生开展消费观教育、引导理性消费是很有必要的。对大学生开展消费教育、引导理性消费是否有必要,表示“很有必要”的为56.3%,“有些必要”的为15.75%,“有,但是作用不大”的为24.02%,“没必要管那么多”的为3.94%,显示虽然多数人重视开展消费教育、引导理性消费,但是对其作用和效果的信心偏低。

二、“90后”大学生的消费特征

1. 消费水平较高,但是缺乏合理的消费规划

对比江苏省2013年增加后的最低工资标准(一类地区1480元,二类地区1280元,三类地区1100元),可以发现近80%的在校本科生月均生活费达到或超过800元,非常接近或超过省控最低工资标准,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赶超上班族或白领的消费水平。面对个人的月均消费总量,大多数在校本科生缺少合理的消费规划,具体体现在相当比例的人理财意识薄弱,缺乏良好的消费习惯,有的根本没有消费规划,导致消费分配失衡,没有把部分该花的钱花在“刀刃”上。

2. 消费意识超前,但是常受偶然性因素影响

“90后”大学生对新事物有着天然的新鲜感、亲近感,对新媒体、自媒体时代的信息终端和信息流量的消费和享受,始终是这个群体最重要的消费之一,在调研中也发现“通讯、上网、电子产品”消费已经趋于饱和,不再是当前迫切需要追加消费的领域。同时,面对消费透支、超前消费、“该花的就花,不用省着”等悖逆传统消费观念的行为和观点,绝大多数采取了理解、宽容和接受的态度。超前的消费意识,并不代表能够指导稳健的消费行为,恐怕也导致了具有“喜欢就买”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的占比近40%。而这些偶然性因素的存在,也继续连锁反应,导致对开展消费教育、引导理性消费持有“有些必要”、“有,但是作用不大”、“没必要管那么多”观点的达到43.7%的结果。

3. 消费领域全面,但是学习发展型消费不足

从消费目的来看,人们的消费活动可以分为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这三大类。通过调研,可以发现“90后”大学生的消费领域比较全面:无论是以食堂为主,还是“下馆子”改善,还是“购置生活必需品”,都属于“生存型消费”;“通讯、上网、电子产品”、“旅游”、“文化娱乐”以及“喜欢就买”心理、“该花的就花,不用省着”观念、超前消费意识的未被冷落,可以划归到“享受型消费”;而在调研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学习”、“个人发展”消费,则属于“发展型消费”。前面已经提及,在消费状况中,“学习”排在“饮食”、“购置生活必需品”和“通讯、上网、电子产品”之后第4名,并且与前3名的消费差距较大,而“个人发展”则排在第10名;在消费行为中,在校本科生最主要的消费行为里面,学习、发展型消费绝对排在校内就餐、休闲娱乐、手机通讯和上网之后。学习发展型消费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

三、“90后”大学生消费理念存在问题的成因检视

1. 客观原因分析

(1)学校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影响。首先,学校内及周边的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有着较大的影响。校园内到处可见的商业广告和产品宣传单,以及学校周边大量的饭店、超市、街边小吃、KTV、网吧等餐饮娱乐场所,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影响因素。其次,学校对学生消费教育工作比较欠缺。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国内各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消费教育课程,对于消费教育在“两课”中也是一带而过,缺少具体的消费教育知识和实际消费教育的实践例子,而更像是一种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意识,忽视了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2)家庭环境的家长观念的影响。家庭对于每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的“90后”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无论家里的经济状况怎样,家长总是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孩子的要求,但却很少去考虑他们的要求是否合理,特别是当孩子考上大学,远离身边时,更是担心他们在外面受苦或受到“委屈”,所以对孩子往往有求必应,这也就导致孩子没有合理、健康消费的意识,慢慢地养成了不良的习惯。

2. 主观原因分析

大学生各种消费问题的出现最主要出自大学生本身。“90后”大学生的思想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他们进入校园开始了独立生活,但是从小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溺爱,没有理财的过程和经验,不知道赚钱的不易和艰辛,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但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仍然不高,同时他们又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所以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在消费过程中产生攀比心理、从众心理、超前消费、盲目消费等不良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的层次也有着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往上依次是安全需要、爱与感情需要、尊重的需要、成就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家庭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90后”大学生已不再满足最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要,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消费的档次和质量也不断提升,这样就很容易超出自己的消费承受能力,步入消费误区。

四、解决“90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途径探究

1. 营造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加强对健康理性消费观的培养

一方面,在“两课”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培养的基础上,通过举办消费知识专题讲座、理财情景模拟等形式,提高“90后”大学生的消费技巧以及对商品的选择和评鉴能力,帮助大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团学组织的重要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消费观教育和实践活动,如开展“大学生消费问题沙龙研讨会”、“消费知识竞赛”、“消费情景模拟”等活动,以及通过“勤工助学”、“寒暑假社会实践”等方式,让“90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亲身体会到赚钱的辛酸,这样才能更好地自我反省,逐步提高自己对不良消费观念和行为的抵抗能力,养成健康、理性的消费习惯。

2. 加强家庭对消费理念的引导,注重对理财能力和自立能力的培养

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用“勤俭持家”的理念来引导子女树立勤俭节约的理性消费观念。同时,家长要注重对孩子理财能力和自立能力的培养。首先,对孩子的生活费用分配进行了解,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构建合理的消费计划,使孩子的消费与家庭经济能力相适应,教会孩子正确的理财方法。其次,“9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优越,基本上是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从而导致他们的自立能力比较差。家长应从小就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尽量不要对孩子“有求必应”,过分溺爱。可以适当让子女参加打工,通过他们自己劳动来赚取生活费,让他们体验到父母赚钱的不易,养成良好消费观念,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自立能力。

3. 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强化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

首先,要强化自身的“财商”,养成消费记录的良好习惯,经常性对自己的消费内容、消费结构进行比对分析,找出不合理的消费支出,并找出其诱因,不断完善自身的消费理念。其次,要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参加勤工俭学、义工以及各类志愿者活动来提升自己金钱观,分析自身消费行为中的不健康因素,对自身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做进一步的改进和调整。此外,大学生应该把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引入对自我消费观念的评价之中,学会科学理智地对待消费,珍惜父母的血汗钱,这样才能远离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不良影响,养成合理消费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最后,大学生还是要把主要的经济和精力放在学业上,而不是攀比消费、追求享受。

参考文献

[1]张玉华.“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误区及其疏导路径探析[J].中州学刊,2012(2).

[2]董婷婷.90后大学生消费观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及思考[J].江苏商论,2010(1).

[3]茶利强.80、90后大学生消费观研究现状[J].科教导刊,2010(10).

[4]杨乐敏.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和价值观调查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21).

[5]毕艳玲.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1).

[6]童旭.大学生消费思潮的问题及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

[7]叶蓓.大学生消费现状与思考[J].海南广播大学学报,2005(4).

“90后”大学生群体 篇10

大学生网络传播的特点

前卫性———后喻社会的求知挑战。在工业化时代以及以前, 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构成了所有文化生产的基础, 是文化进化的直接动力, 并且框制了文化生产的速率和方向。受土地、自然力量等因素的制约, 人类转而将约束力视为崇拜的图腾, 以求得希望的寄托以及心灵的慰藉。这些时代里, 技艺和经验在生产过程中是稀缺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直接参与创造使用价值。附着于人身并与从事某项事业的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呈正比例相关, 因此年长者成为知识的控制者并与年轻人形成优劣互补。

后工业化时代, 科技的爆炸式发展汇聚成为信息社会的洪流。时间的层级梯度以及空间的横断跨度被电子信息电光火石的信息存储、计算、传输所击穿。传统基于时间积累的自上而下的知识传递模式被打破, 基于时间传统和地域垄断的传统权威被消解, 因而后喻文化现象产生了。作为后喻文化的思想背景, 后现代思潮主张社会发展的开放性、差异性、非连续性。在后喻社会, 信息工业为后喻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知识的生产不再依据长年累月的积累, 而可以依据信息的共享以及群体智力拼图而协作完成, 知识不再遵循进化论, 而以类似原子爆炸的方式自我聚合裂变。知识传播方式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知识的传播方向并决定了权威的海拔层级顺序。后工业化时代之前, 印刷媒体承担了知识传播的媒介, 由于印刷媒介的非互通性, 知识积累只能依据少数个体通过年龄的台阶累积生长, 时空的断层形成了阶层, 社会的阶层性形成了行业以及圈子, 加剧了知识传播能力差别并导致了话语权的形成。因此长辈、教师成为知识权威的化身, 扮演了知识单向传播的绝对主导者。

后喻社会里, 传统传播方式的权威被消解了。首先, 其知识权威被消解, 传统传播方式下知识信息被垄断, 信息以广播式发散的方式被辐射, 而今网络已经将知识的阶层平面化, 并以其生动、新奇的魅力与传统传播模式抢夺注意力资源。其次, 传统主流媒体的道德权威被消解。传统主流媒体的道德权威是被社会阶层机制所强制加冕的, 成为理所当然的道德代言人。主流媒体具有天然的道德海拔优势, 可以居高临下地对受众进行理所当然的道德指使与呵斥。网络的当下“上帝已死”, 韦伯所指的“众神时代”已经降临,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 都是一定场域下的“神”。传统主流媒体的神性已被质疑, 既往的灌输式传播已被网络传播冲击得千疮百孔。传统语境里, 由于话语霸权的天然赋予, 主流媒体具有“一言堂”式的家长地位, 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即使有的受众胆敢发出“不同的声音”, 其内心亦是忐忑不安的。进入Web2.0时代后, 每一个人都成为传播的主体, 在地位平等的虚拟世界里, 每一个网络主体都可以发出平等的声音。

“后喻”社会, 网络已经内化为80后、90后基本的生存能力, 与前辈们对新生信息工具的不适应乃至自卫式的抗拒相比较, 他们具有了获得信息的非对称性优势。以往教师作为知识的垄断者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已经难以形成知识落差并由学生心灵所吸收。80后、90后大学生在海量的网络知识空间里, 利用网络工具、网络交际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话语空间, 孵育出与主流文化相区别的青少年亚文化。这种亚文化自我指向并声称欲与传统主流文化划清界限。他们的价值取向多元, 在价值目标缺失的同时缺乏坚定的信念和神圣的信仰。而传统的舆论说教仍被束缚于机械的填鸭以及单一价值的生硬植入, 与这种亚文化难以兼容, 因而难以取得被教育者的共鸣以及良好的传播效果。

逆反性———反中心主义下的逆反心理。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区别, 现实社会呈金字塔结构, 表现为权力自下而上的逐渐聚拢, 同时权力机构逐渐减少。网络社会由于网络技术对时空的压缩、击穿乃至超越, 颠覆了现实的金字塔结构而呈现去中心化的扁平网络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去中心化、离散化、开放化、无组织化等特点。 (2) 网络的去中心化特质解构了现实世界中的“一中心”, 这种解构并非代表着互联网完全消解了中心, 而是以“多中心”代替了“一中心”, 每台主机、每个网民、每个“我”便是中心。互联网没有中心, 而事实上每一个节点都可以成为中心, 互联网消解了权威, 而以无数个体的权威加以替代。这似乎就是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处处皆中心, 无处是边缘。”

“去中心化”理论始于20世纪中期的后结构主义者雅克·德里达。后现代主义者利奥塔和福柯则成为其代表人物。福柯认为“人类已经死亡”, 否定了人类的中心地位, 认为因为主体和中心的缺失, 人类再也不清楚何为正确, 主体已经零散化。而利奥塔反对宏大叙事, 主张关注边缘而不是关注中心, 提倡小型叙事。区别于后现代的多元论, 传统哲学是一种一元决定论学说, 其被“中心”所决定。一元决定论维护的是一种“中心主义”的文化理念。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亦然, 维护的是一种主流的价值文化观念。这种主流价值文化观念无疑是先进的, 但是其传播方式必须俯下身来, 适应后现代的传播规律, 否则将因难以兼容而被受众所拒绝。

从网络受众的角度分析, 80后、90后大学生由于年龄阶段特征以及技术上的优势, 网络受众视野开阔、思维独立, 较传统媒体的受众具有更强的分析能力和自我意识, 因此具有更为强烈的批判意识和能力。对权威的怀疑乃至否定、或者将自己与一切区别开来的标新立异可以获得一种自我肯定的快感。传统媒介受众更倾向于顺从, 而网络却是标新立异和逆反的舞台。80后、90后的网络化生存已经内化为其思想行为的一部分, 思想的印记折射到思想教育领域便使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显得苍白无力。在彰显自我个性的80后、90后面前, 传统的主流思想往往成为一个权威的靶子。当下的大学生往往习惯于网络上“语不惊人死不休”, 故意或不自觉采取一种与主流观点相对立的观点以彰显其思想的独特。其如此行为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博取他人的关注以赢取“点击率”, 并博取较大份额的话语市场。

群体性———从众心理驱使的群体认同。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 人具有三个层面———“本我、自我、超我”。在网络中人们躲在“匿名”的墙角阴影之下, 在自认为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心理暗示下, 更容易卸下伪装以及责任的负担而宣泄本能的冲动。在网络化生存中, “交流暗示缺失”的现象随处蔓延, 因为非语言暗示的缺位, 人们倾向于对于网上发现的与自己观点类似的言语获得一种基于想象的群体认同, 出现“虚假一致”的“镜式知觉”。这种情绪的蔓延加速了非理性化情绪的聚合式传染, 而且越带有情绪化色彩的极端化言论越容易获得众人的关注而具有更为广泛的话语市场。因此, 粗俗、偏激、情绪化的非理性言论更为容易获得群体煽情的爆炸式效果。由于获得了众多情绪化的低频共振, 这种非理性的话语便在一定时空场域获得了话语制高点。与这种话语相比较, 传统主流传播模式的内容理性有余而略显呆板, 形式单一而曲高和寡。在网络的自由观点市场上与众多猎奇的、新特的、粗暴的观点肉搏, 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外, 受众还存在着“沉默的螺旋”效应。根据诺埃尔的这个假设, 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 如果遇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其受到广泛的欢迎, 就会积极参与进来, 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传播;如果发觉某一观点很少有人理会甚至被众人围攻, 即使自己赞同, 亦会保持沉默。意见的一方的沉默造成了另一方的增势, 如此反复循环, 便形成了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大, 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3)

我国当下的80后、90后大学生基本住校, 本身就与其他离群索居的网民相比具有更明显的群居性。他们一方面习惯于将自己置于群体的包裹之中, 以求得安全感;另一方面, 大学生个体的内心世界观仍趋稚嫩, 多动而易变;大学生群体充满青春活力, 富有朝气但是情绪传导性强, 易受外界影响。80后、90后个体处于如此具有情绪传染性的群体之中, 从众现象更加显著。这种现象投射至网络虚拟世界中, 与网络群体效应叠加便具有了共振效应, 有时放大了与群体类同的观点, 取得群体的优越感而更加坚定地支持原有的观点;有时候却是抑制了与群体相左的观点, 选择的是消极沉默或者被动改写。

大学生网络传播引导策略

笔者一向反对网络传播的“管理”, 而倾向于“引导”。科学管理之父泰勒认为:管理就是“确切知道要别人去干什么, 并使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4) 。网络传播具匿名性、即时性、去中心性, 呈现一种后现代的散落态势, 这种动态下对网络管理客体的认知缺失决定了管理的前提落空。《科学管理原理》作者泰勒认为,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5) 。这种工业化时代的组织理念决然难以掌控网络的千变万化。而“引导”本身克服了管理的僵化以及生硬, 以温和的姿态劝导, 以深邃的洞见引领, 避免了管理所导致的反抗与抵制, 对于动态瞬变的网络传播具有更强的兼容性。当下80后、90后大学生网络传播呈现前卫性、逆反性、群体性的特征, 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引导策略。

传播后喻性的引导策略———传播互动与群体自治。当下的80后、90后大学生成长于改革的大潮中, 现实的社会环境是逐渐开放的, 社会条件是跨越式繁荣的,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带来的是文化的多元化与价值观的多元化。这样一个盛世的时代已经将“自由”“民主”“个性”的印记深深地烙在80后、90后大学生身上。他们更加注重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独立, 更加反感他者观点的蛮横强加。由此他们更加敢于质疑与挑战权威, 对传统传播方式以及他们承载的思想滋生了一种排斥、抵制乃至攻击的倾向。传统的传播模式采取的是简单、单向、生硬的“信息灌注”, 已经对当下的80后、90后大学生难以兼容。对80后、90后大学生的传播与引导又是我们不可放弃的话语阵地, 因此, 必须转变引导的姿态, 必须与引导的受众进行互动, 在互动的基础上让大学生群体自治, 从而实现自我引导。

1.传播互动。首先, 改变管理的姿态, 转变为平等的引导。后喻时代的传播应该转变颐指气使的凌人气势, 俯下身去, 与受众平等的交流, 争取做指导者、引领人,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控制者、管理者。首先, 必须改变自己一成不变的传播风格, 根据其信息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主动开辟全媒体的传播方式, 充分利用新媒介的融合, 采取受众所喜闻乐见的“悦读”方式, 实施“反迁移”的受众战略。其次, 在此基础上, 扩大信息生产的参与面。传统的传播方式都是一方生产、一方接受, 后喻时代的Web2.0传播方式应该让传统的信息受众都介入信息的生产过程中, 将二元对立的传播方式转化为信息生产、传播的一体格局。这种信息生产者与信息消费者融为一体的格局既将受众的智慧内化为信息自身的能力, 又避免了二元之间的对立与排斥。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 他们正是青春富有朝气具有话语冲动的群体, 将这个群体的话语能量有目的地引导并加以释放, 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

2.群体自治。后喻时代, 新的文化传导路线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文化传承路径。在前喻社会里, 年长的教诲年少的, 社会的信息传递是一个按照年龄逐渐演变的缓慢生长过程。在后喻社会里,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 原处于被动的年轻人反客为主成为教化者, 这就是文化反哺现象。这种现象在网络传播中更为显著, 网络信息的生产者以及消费者以青年群体为主体, 他们成为网络发展的推动力, 塑造了网络的脾性以及性格。对于80后、90后大学生网络传播的引导, 不能以胡子长管胡子短的固有思维推进, 而必须尊重网络信息生产的现状, 以网民中坚的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方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播逆反性的引导策略———议程设置。80后、90后的逆反心理, 是由于传统传播方式的僵化与生硬造成的。传统的传播方式, 试图将精英们主观臆造的体制化思维、宏观性叙事注入微观个体的思维里, 将传播主体硬生生地区分为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的二元对立, 这种二元对立源自于传播主体对传播信息的过度自信与强调。

其实对于传播效果而言, 告诉别人怎么想往往并没有告诉别人想什么来得有效。议程设置理论是研究传播效果的理论, 这一理论关注媒介议程与受众议程的关系。1968年和1972年, 科姆·麦肯姆斯和唐纳德·肖以两次美国大选为背景进行了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 揭示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其结论为:媒介不能让受众如何想 (态度和行为) , 但在让受众想什么上很有效果。 (6)

议程设置理论是基于传统媒介的研究结论, 对于网络媒介依然适用。80后、90后大学生不乏“愤青”, 逆反性强而且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往往其传播行为故意与主流媒介划清界限以彰显其个性。但是他们的世界观尚未完全固化, 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根据他们的个性特征进行因势利导, 可以对他们的传播过程进行议程上的设定。

首先,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互动, 网络传播的优势在于松散性的包容性与及时的反馈性, 传统媒介的优势在于日积月累经验与品牌价值, 他们二者的受众各有侧重, 覆盖面有所区别。所以, 对于事件的舆论传播引导, 可以利用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同时介入、或者交叉介入形成一定的时间差, 二者互相协同。当网络传播的方向有所偏差的时候, 传统媒介可以介入对其进行校正;当网络传播的观点热闹但是嘈杂难以形成较为规整的意见时, 传统媒介可以有选择地对意见群中的正确声音进行有选择性的宣扬以放大其效果。这样两种媒体的步调频率相协调可以取得和谐的共鸣。

其次, 必须主动利用社会热点进行议题互动, 掌握议题设置的主导权。80后、90后大学生内心其实亦渴望受到主流社会的接纳, 其逆反性表现在某种程度上是尚不能融入主流的一种青年亚文化表现, 其实他们希望主流的关注甚至“收编”。因此, 网络传播的引导必须重视他们的诉求, 对社会以及网络热点进行及时、正面的应对, 掌握传播的制高点, 主动信息透明化以澄清真相、设置议程的推进以引导传播的方向, 真正做到与受众进行互动, 以求得良好的引导效果。

传播群体性的引导策略———意见领袖与意见平衡。互联网的出现, 公共领域面向任何领域敞开。网民的群体具有极强的流动性, 网络群体犹如潮汐, 随着网络事件发展的涨落而聚散。同时, 网络的匿名性又导致传播的行为超脱了肉身的束缚, 网络匿名的影子可以突破地理的限制呼啸来去, 较难形成较为稳固的群体, 理性且持久的对话难以形成, 在这样的临时性群体中, 意见领袖的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形成了较为稳固的网络社区, 在意见的交锋中容易导致群体极化现象, 形成“党同异伐”的圈子。为了避免意见极化的现象, 应该对各种意见采取意见平衡的策略。

1.意见领袖。意见领袖的概念源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如何影响”选民投票的时候发现的。大众传播媒介首先是通过影响“意见领袖”, 然后尤其影响其他人的, 这就是一种“两级传播”的假设。这种假设对于网络传播亦同样适用。对于80后、90后大学生, 他们一方面逐渐寻求脱离父母的阴影而独立, 另一方面由于处于“心理断乳期”而情绪容易波动, 急于寻求一种能代替父母依赖的“替代品”。这种现象体现在网络传播中就是他们对意见领袖较之一般网民的倍加顶礼膜拜。因此, 对于80后、90后大学生群体网络传播的引导, 必须重视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并有意识地加以培育。中国网络世界中的意见领袖除了现实世界中的名人群体外, 大部分是草根网民, 他们的特点是重情绪、有主张、喜联想、少证据。许多情形下他们不是敌人, 而是盟友。因此, 一方面可以与已有的意见领袖沟通协商, 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将意见领袖的负面对抗转化为正面的建构力量。另一方面, 可以培育自己的意见领袖, 或者发动名人群体、80后、90后突出人物上线以壮大引导的声势, 或者在草根网民中主动鼓励甚至培训与主流观点一致的意见领袖。

2.平衡观点。稳定的网络社区经过讨论, 意见交锋的结果容易造成意见极化现象。人肉搜索以及网络暴力的形成是由于网络社区的极化现象形成的, 这种极化现象会导致信息的过度过滤, 使具有相同思想的人容易走到一起, 而导致意见的分裂形成断层。这种分裂带不利于信息与经验的共享, 容易导致群体的想象狂欢而形成难以自我节制的网络暴力, 从而导致人肉搜索的负面效应。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我们需要为网络社会搭建一个避免社区文化过分极化的架构, 将不同意见、议题和观点都在同一个平台上“亮相”, 形成一个意见表达的民主竞技场。因此,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网络传播架构, 在每一个议题的设定中将这些议题中的可能观点都分类放在同一个页面 (平台) 上。这种架构可以通过共同协议的自律形式, 保证在接触一种观点的同时可以同时通过超级链接接触到异质的观点, 使每一个断线的虚拟灵魂可以保持一种镜像的警醒, 使每一种观点都可以互相牵制与约束。这其实就是一种网络上的公共论坛原则, 保证了虚拟空间的公共社区领域都确保开放给所有的观点“演讲者”平等使用而不被意见的某一极端“洪流”淹没。通过这种虚拟的信息民主, 不同的观念之间可以形成一种互相制约的均衡状态。[本文

参考文献

[1].宋爱芬、史学武:《后喻文化时代的社会条件与社会影响》,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8 (12) 。

[2].李俊:《后现代主义与当代高校德育改革》, 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3].曾小明:《网络舆论及其导向管理》,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008年硕士论文。

如何应对“90后”大学生现象 篇11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现象;应对

前言:

“90后”大学生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成长;他们享受着父母的关爱、时代的娇宠:手机、电脑、品牌服饰……他们拥有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NBA、宽带、报刊电视、美国大片……人们将这个特殊的一代冠以“90后”的称号。这一代人有着不同于70年代和80年代的鲜明特征,他们在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出现的新变化被称为“90后”现象。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武汉大学对800名新生进行的消费、心理、社交、学习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的调查显示,在“90后”新生中,62.3%保持读书的良好习惯、兴趣爱好涉猎范围超过“前辈”。65.5%每月消费主要用于购买书籍、文具等;38.8%、22.8%和20.1%每月消费在娱乐性支出、电子产品以及化妆服饰等方面;91.9%配有手机或小灵通;近七成拥有电脑;近六成拥有MP3、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8.1%拥有汽车等奢侈消费品。51.4%表示若生活费透支,将向家人索要;2.3%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77%对自己“充满信心”。64.8%认为自己心态很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50.6%承认自己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谈过一次“恋爱”。74.1%、63.7%人际交往主要靠电话和短信、聊QQ等方式。报告表明:“90后”大学生,思想较为开放,经济上富裕,关心天下大事,兴趣爱好广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责任观念比较明确。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90后”大学生作为受到社会各界热议的新一代群体,出现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剧烈变革、信息高速发展的特殊时代,具有睿智而又轻狂、成熟而又盲目、理性而又躁动的显著特点。面对这个早熟、独立、张扬、自信颇受争议,特点突出时代鲜明的新生一代,高校将肩负起怎样的重担?

一、“90后”大学生现象的主要表现

(一)孤独

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当然这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90后”注定成为了孤独的一代,由于亲情友情的缺失,使他们缺少心灵的默契与感情上的沟通,进而产生代沟。究其原因,有人是因为对交往缺乏兴趣;有人是因为不善交往;有人自视清高;有人唯恐在交往时遭到别人的拒绝和耻笑而不敢交往。这都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90后”偏爱QQ和短信是因为他们在“6+1”家庭结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没有同龄孩子作伴,学习压力又大,只有通过网络和短信来向同龄人倾诉。他们在家庭中具有独一无二的核心地位,父母对于子女的状态和需要给予了大量的关注,而且常常竭尽全力去满足他们的要求,使他们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往往会在学校和社会适应方面出现问题。从个性上看,他们对于他人的帮助心安理得,不思回报,在社会交往中便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从而产生孤独感;从思想上看,他们认为自己说了算,不懂得与他人协商,进入群体后往往不尊重别人的意见,自以为是,我行我素;从品德上看,唯我独尊,感情用事,有始无终,自制能力差,生活消费高,进入群体后易形成单独的小帮派。

(二)脆弱

由于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进而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因为没有经历太大挫折的经验,导致一步错步步错现象大频率地发生,他们如同惊弓之鸟,在竞争的洪流中屡战屡败进而产生自卑心理。在“6+1”家庭结构中,“父母教育孩子更多地表现出过度保护和以保护为出发点的过分干涉行为。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和较广泛的社会网络,使父母有更大的能力帮助子女解决成长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是独生子女享有的一个优势资源;但是父母的过度保护对子女意志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父母希望做子女成长道路上的“清障车”,任何一点小小的障碍都要清除。这是教育观念上的错误,以为这样就是在保护孩子、帮助孩子,其实却害了孩子。“自古英雄多磨难”,一个从未经历过挫折的孩子,怎么能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的人呢?父母的过度保护使子女离开家庭后缺少独立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他们逃避困难,依赖性强,不愿参与激烈的生存与事业竞争,总希望找一条轻松便捷的途径,投机取巧。因此,“90后”的父母们不能因为只有一个孩子,自身又有一定的基础和能力,就为子女包办所有的事情,为他们解决所有的难题。要让他们经受一些挫折和考验,通过参加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承受压力的能力,使其具有独立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竞争

“90后”一代生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中,在素质教育下,“他们的竞争意识、利益意识更加强烈”。在学校里,他们用成绩竞争;走向社会,他们要用能力竞争。竞争的残酷让他们失去了面对现实的勇气。中考高考两场大战,成就了中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空前盛况。竞争,使“90后”失去了快乐,为飞速发展的时代而丢掉了幸福,然而竞争并不相信泪水。他们注定要接受这场实力的较量。“父母们大都对子女抱有较高的期望。一方面,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较多的付出自然希望子女以较好的成就表现作为回报;另一方面,父母本身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往往是在高起点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家长的期望体现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就是望子成龙,送孩子学习奥数、作文、外语、钢琴、画画等等。孩子确实在比较小的年龄学有所长,但同时也早早地背负上了‘人上人’的重担。”

(四)烦恼

人生烦恼无数,面对着巨大的孤独和竞争所带来的压力,“90后”成为烦恼较多的一代。“当代的教育心理学家们一致认为,孩子的心理发展和成熟有其固有的自然规律,教育应以现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推动其进一步的发展。父母对孩子的培养和训练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意愿和设想,一味地追求超前教育和全才教育,拔苗助长的结果不仅不能带来实质的进步,还会极大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可以具有多种智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每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因而父母在为子女制订培养计划的时侯,要充分考虑到子女的心智水平和个性特点,扬长补短,让子女健康、快乐地成长。

(五)责任

“90后”大学生是在关爱中长大,他们往往自我意识强烈,依赖性较强,习惯于被关爱,而不善于理解和关爱他人。“一方面,家庭责任意识不强。大学生离开父母独自在外求学,一些学生在处理与父母的关系时,往往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家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只在自己需要时与父母联系,却很少给家人以必要的关心和问候。另一方面,感情责任缺乏;一些学生把在大学谈恋爱当作一种时尚,性开放意识强,责任意识淡化。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上,对别人要求的多,对自己要求的少;对将来的事情想得不错,对眼前的事干得不实,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责任感”。“90后”追求独立却难以摆脱家庭的依赖,张扬个性有时却显得叛逆,乐于助人但又常常显得缺乏责任心……“90后”大学生似乎是一个矛盾体。

二、如何应对“90后”大学生现象

(一)尊重

在独立的思考与选择上,“90后”大学生表现出很多的自主性。近八成考生志愿是他们自己拿主意。这反映了他们思想上的独立,当然他们也会尊重父母的意见,现在父母也会放心地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家长懂得尊重孩子,那么,高校更应该懂得尊重他们。“90后”大学生确实与众不同,很有个性,他们敢于对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说:比较起来“80后”新生比较内敛,而“90后”新生比较坦率、个性张扬。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一方面自我定位高,成才的欲望非常强烈;另一方面,他们正处在一个逐步社会化的过程中,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遇到的问题十分复杂多样。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侯,他们往往因心理的不成熟和不稳定而容易产生心理危机。”所以,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及时调整应对“90后”大学生所可能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愉快地度过大学的美好时光.

(二)理解

在信息爆炸网络互联的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对每样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在讨论问题时观点深刻,逻辑严谨,善于表达,甚至有强迫自己用成年人的思维思考问题的倾向。“90后”大学生的思想早熟还表现在他们对待朋友的选择上,“志同道合”已经是他们选择朋友的最优先标准。他们特别渴望进入大学后能与更多兴趣相同的同学认识并成为好朋友。“90后”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自我意识很强,不太考虑别人。近年来,随着离婚率上升,不少“90后”小小年纪就尝到了家庭分崩离析的苦痛,有些“90后”缺乏挫折锻炼,逆反心理特别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对于人们通常观念中的“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叛逆等特点,不能简单地看作是缺点。“90后”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勇于发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声音,这恰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如果说“90后”大学生还存在着浮躁、自私、承受挫折能力弱等问题,那也应该从家长和社会上找原因,是家长和社会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成长环境。正确认识和理解“90后”新生,正处于生理趋于成熟,但心理还在逐渐成熟过程之中,应让高校这个大熔炉锤炼他们,使其心智完全成熟。

(三)引导

“90后”大学生是最年轻的一代,年轻人自信、充满激情。这种自信不是举起拳头的宣誓,而是从谈笑和举止中就能感受到的一种对自己的能力、对未来的成功毫不怀疑的气质。他们极少有对未来的失望和迷茫。曾几何时,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年轻一代被人们担忧地称为“娇生惯养”、“缺乏责任心”的一代。而在北京奥运期间,包括“90后”在内的青年人积极活跃在各地志愿服务领域,这群热情敬业、吃苦耐劳、懂得外语、有技能的青年人被海内外媒体称为“鸟巢一代”。正确的引导和指引是高校工作的当务之急。大学是他们迈入社会的重要台阶,我们要在这个台阶上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为有用的人才。

三、小结

“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都带有时代的鲜明痕迹”。我们要乐观地看待“90后”大学生带有这个时代高速发展、急剧转型的鲜明特征,尽管他们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点,但毫无疑问,随着逐渐成熟并且融入社会,他们必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N].2008-11-12.

[2]曾荣.独生子女大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家庭教育,2008,(2):38-39.

[3]张岳伦.“80后”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8,(9).

[4]张宝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

[5]李春生.影响高校校园和谐的成因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90后”大学生群体 篇12

从小就有比较优越的生活环境的“90后”们,有以下较为突出的特点:

一、能更快地接受新鲜事物,更聪明

现在不少“90后”的孩子,电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于外界事物认知的渴求了,网络让他们能了解他们所好奇的一切。对于电脑、手机等时尚的操作,“90后”们无师自通。我班上有一位学生,特别喜欢玩电脑,爸爸妈妈中午不在家,就偷着玩。家长多次设置的密码,都被他不用吹灰之力就破解了。最后爸爸没辙了,只好每天都带着鼠标上班。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可有一天中午突然回家,却发现他儿子可以不用鼠标玩电脑,当场昏倒。

而且分析近几年的考试成绩,就不难发现,高分层非常密集,往往是一分之差,就差了十几名,而所学的知识却比以往的更灵活、更难,比较自身的学习经历,不得不佩服现在的孩子真聪明。

二、更强调个性化,崇尚所谓的“非主流文化”

“90后”学生在性格方面,更开放一些,衣着更夸张一些,喜欢与众不同,他们受明星的影响比较大,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想成为model,而且好奇心特别强,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去体验一下,即使栽了跟头,也会说自己体验了一把失败,很开心。我们曾在一次考试以《第一次……》为作文题目,出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作文,比如《第一次与人动刀》《第一次吃老鼠药》等,令人匪夷所思,毛骨悚然。我班有一个很特别的女学生,平时穿校服都与众不同,自己把裤脚改小,被批评后,改用别针,裤脚仍然改小,只是被老师发现时,能及时改过来。换夏季校服时,我发现她左手腕上写着两个大字“死亡”,仔细辨别,发现居然是用刀刻上去的,震惊之余,我问她:“干嘛在手腕上刻字?”“好玩呗。”“那为什么要刻这两个字?”“刺激呀,还可以跟别人不一样。”“疼吗?”“开始有点,后来就不觉得了。”我无语。

三、因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少可交流、可沟通的同龄人,“90”后显得更加孤独

沉重的学习负担,娇生惯养的生活,使很多“90后”形成了过度自信又常常过度自卑的双重性格。他们需要独立,更愿意接受能体现个人能力和价值的东西,因而“90后”很在意老师表扬。曾新接手一个班,对课堂上发言的同学都是先鼓励表扬再评价。没想到这周的周记,有好几位学生写道:“谢谢老师对我回答问题的赞美和肯定!”“我从没想过我还会受人关注,我从没料到我的发言也可以受到肯定!”“谢谢老师,我们需要肯定,需要关注,需要鼓励!”

“90后”的学生个性强烈、敢于尝试,这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80后”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80后”的老师刚参加工作,缺少教学经验和与家长学生打交道的技巧,带着张稚气未脱的脸走上讲台,难免会遇到家长和学生质疑的眼光。但“80后”们同时又具备着极大的优势———年轻。由于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而且生活条件很相似,虽然“90后”的物质生活更好一些,但基本想法却差不多,所以学生有什么意见想法他们都能理解和宽容,与学生沟通起来更容易,学生们自然也容易接受。但在具体的教学中,“80后”们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多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

老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重,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自己肚里有“货”,对“90后”们尤其如此。在“80后”学习阶段,“开小灶”“请家教”曾是让人难以启齿的事,只会跟“成绩差”联系在一起。而现在,“开小灶”已经成为“90后”学生的普遍现象,家长学生均持开放赞成的态度,一个班上过半学生都请过家教或课外培训。

这样一来,不少学生在老师面前“炫耀”补课学习的知识,挑战老师的“权威”。经常有自作聪明的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炫耀自己从补习班学到的应试招数,引起不少同学注意,让老师觉得挺无奈的,其实他学到的不过是一招半式,却对自己的老师特别不屑。

当“正规军”的地位被“杂牌军”动摇,年轻的老师只能用“恶补”进修来压阵,现在学生知识更新很快,老师不进修实在跟不上。于是,听课、考研、看网上的培训教程、淘教学专著……“80后”老师的课余时间更紧了,不停进修恶补成为压阵“法宝”。

二、学会和学生一起成长

想和学生打成一片,首先,要和学生有话说。只有和学生有话说了,学生才会接纳你,做起引导工作会相对容易一些。而且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一门功课的兴趣往往来自于老师,如果他喜欢某个老师,自然而然地就会对这门功课感兴趣,这样就不愁学不好这门功课。

其次,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我对每届学生都说过这样的话,“老师也是人,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不要因为老师的口误或一时的大意,而对老师有所偏见,当然,也非常希望大家给老师多提意见,帮老师做得更好。”记得有一次上课,在黑板上写了“尴尬”两字,课后有个学生找到我,说这个词写错了,回家一查字典发现真写错了,我把“尤”字写成了“九”字,第二天上课,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订正了这个词,并表扬了那位同学,学生中有人说,老师你要不要订正二十遍。(班上的规矩,错字自觉订正二十遍)我说,当然。下了课,我认真地订正了二十遍,并把订正的纸贴在墙上,给全班同学看。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老师,更易赢得学生的尊敬。

三、做让学生可以仰视的老师

我常和学生们说,“课下我们是朋友,有什么问题来找我,我一定竭尽全力来帮助你。但上课时,我是老师,你是学生,这就决定了大家必须遵守规则”。做一个让学生既爱又怕的老师,对80后的老师来说,是最大的考验。

上一篇:信息产业竞争力下一篇:城市旧城区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