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

2024-05-20

大学生群体(共12篇)

大学生群体 篇1

“大学生农民工”正成为一个亟待关注的边缘化群体。目前, 虽然“大学生农民工”只是高校大学毕业学生中的一个小群体, 但他们日益处于社会的“边缘”。他们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毕业以后就开始到处寻找着工作, 他们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混同, 工资相差无几, 生活境遇同样是在城乡之间漂浮, 这批人在外出打工群体中占到很大比例。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 而目前在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 他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加之他们思想活跃, 聚集度高, 面临人生历程的重大过渡, 面对社会变革、环境变化所体现的社会承受能力与预应力的缺乏, 使他们处于一种极其脆弱和敏感的生存状态, 容易引致各种事件。如果对“大学生农民工”不加以引导和干预, 任由这些问题加以演变和积淀, 就会成为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 提高“大学生农民工”应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 加强对“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的引导是当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 并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一、关于“大学生农民工”的概念界定

虽然我们在实际工作与生活当中出现了“大学生农民工”这个词语, 但却没有对“大学生农民工”群体进行概念界定。由于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仍处在变动之中, 各种群体尚未沉淀出明显的界限。[1]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说的“大学生农民工”, 只是从侧面对“大学生农民工”进行的“形象性”说明。究竟怎样的人群才是“大学生农民工”群体, “大学生农民工”该如何定义呢?

“大学生农民工”应该是一个包含很多指向的集合概念。从行为学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是指在思维模式、心理状态、社会感知和行为方式方面与传统大学毕业学生有所不同, 自认为不被他人和社会所认同的大学毕业学生。其表现形式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归属感不强, 他们奔波于城乡之间, 大多没有固定工作, 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城市住房远无着落, 饮食水平一般, 类似于农民工的“漂移”生存状态。 (2) 社会经验缺乏, 刚从学校毕业, 或初入社会, 对进入社会现实缺乏应有的准备, 现实与理想差距往往较大。 (3) 心理承受状况差, 他们多倾向于能展示知识价值的, 或体力劳动量小的行业, 但他们遇事心理承受力不足, 受挫折时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果及时发现, 也易于解决, 是可能且需要进行干预 (教育、预防) 的。 (4) 这一群体的形成原因与产生背景复杂, 既与个体的主观因素 (就业意向、预期薪酬、价值观念、技能水平等) 有关, 又受到客观因素 (社会压力、就业机会、地理区位因素等) 的影响。 (5) 生存压力大, 表现为收入水平低, 社会保险等难以覆盖。无或少存款, 难以应对突发情况。在未来除面临就业压力外, 还需分担家庭责任。因近几年人口比例失调, 婚姻问题, 特别是男性, 婚姻形式日趋严重。因而其可能有一定的问题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是隐性的, 是无意的;也可能是显性的, 是有意的。但这种行为一定是带有某种目的性, 施动者对于结果不是毫无察觉。

二、“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的特征分析

“大学生农民工”既有大学毕业生的特征, 又有农民工的共同性, 主要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群体性。“大学生农民工”多刚走出校门, 步入社会, 年龄结构很轻, 但又表现出很强的社会性和群体性的特点。“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的所有有关活动及其结果, 广泛触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 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体制、规范和组织状态。“大学生农民工”是青年当中最重要的特殊群体, 他们具备高智商与高学历, 却处于与农民工相似的经历, 自身存在着被认为违反了特定的规范或期望的认知。这些认知是消极的, 既不利于青年成长, 又不利于社会进步。2.问题性。他们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强烈的落差, 这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消极的、不利的影响, 对社会正常秩序有一定的影响。从越轨社会学的角度来讲, “大学生农民工”的行为具有问题性, 而其问题性具体又包括紊乱性、越轨性、失调性、病理性、冲突性等。3.标定性。“标定性”是指“大学生农民工”是被预先标定的, 是人们尤其是社会管理者赋予一些大学毕业学生的一种社会角色和身份, 是人们对某些毕业学生所处境地的一种评价和态度。简言之, “大学生农民工”即为人们加以标签化的大学毕业生。这种称呼从学理上讲应是不带有“是非性”的,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更多地是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是非性”的烙印, 从而对这一群体存在误读和偏见。其科学的表达方式应该是“处于困境的大学毕业生”, 是急需关怀和帮助的群体, 是这值得全社会投以敬意, 表示关注的群体。

三、对“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的引导策略

“大学生农民工”问题确实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能回避的深刻问题, 但只要认真思索, 立足创新, 完全可以缓解问题。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来说, 要研究和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引导工作:

第一, 关注大学生农民工的社会认识能力和政治态度。大学生农民工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 他们受过系统教育, 亲身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壮大;他们曾经长期生活于校园之中, 与社会既保持着一定距离, 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一方面关注面广, 政治参与比较理性和谨慎, 另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与时代感, 当政治事件与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相联系时, 又会促使他们去关注社会、表达意愿。这种矛盾性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农民工的意愿表达应该坚持理性原则, 并在法律范围之内进行, 非理性的形式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甚至造成负面影响;同时, 如果一味采取限制的方式既会妨碍他们合理情绪的抒发, 也可能因此造成政治疏离感。

第二, 关注大学生农民工的自我价值观念与社会价值标准。一般认为, 当代青年在价值取向上追求功利, 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对国家、社会、集体的责任感缺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形成了当代青年强烈的个体意识和价值观念:他们享受着现代的城市生活, 同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他们追求思想解放、个性独立, 但在思想深处依然保持着对自我、对家庭、对国家的强烈认同感与责任感。因此, 要多关注他们的个性化表达, 引导其展示出合理的群体价值与行为。

第三, 关注大学生农民工的组织方式和行为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媒体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尤其是网络的普及, 已内化为青年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的网络化生存衍生出一系列新的组织、行为方式, 打破了地域、年龄、身份的限制, 使青年形成不同的群体、集体、团体;同时, 网络的虚拟性、快捷性可以使它们更好地表达意愿、针砭时弊, 为大学生农民工的合理表达构建平台。

第四, 研究和加强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有效管理与引导。网络文化来势汹涌, 它激励我们必须用全新的视角审视、寻找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切入点。[2]一是要研究我国当代媒体的特点与社会功能, 分析媒体发展对大学生农民工的影响, 为做好对大学生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发展方向。二是要以建设社会主网站为基础, 构筑大学生农民工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思想的主流网络平台。以引导网上舆论为目的, 组建一支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数量充足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上评论员队伍, 引导和形成网上正面舆论。三是要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信息工作流程, 加强对大学生农民工群体动态的日常分析。建设骨干信息员队伍, 保证信息传递的真实快捷, 组织相关专家和专业机构多方参与, 针对大学生农民工中的活跃人群和特殊人群开展专项研究, 掌握其思想动态及活动规律, 形成统一协调、反应灵敏、高效畅通的网上舆情收集反馈机制。

摘要:虽然我们在实际工作与生活当中出现了“大学生农民工”这个词语, 但却没有对“大学生农民工”群体进行概念界定。“大学生农民工”问题也确实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能回避的深刻问题。他们思想活跃, 聚集度高, 面临人生历程的重大过渡, 面对社会变革、环境变化所体现的社会承受能力的缺乏, 使他们处于一种极其脆弱和敏感的生存状态, 容易引致各种事件。如果对“大学生农民工”不加以引导和干预, 任由这些问题加以演变和积淀, 就会成为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农民工,概念界定,引导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出版社, 2003.

[2]梁桂麟.当代高校公共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大学生群体 篇2

近日,羊口中学强化措施,对特别需要帮助的八类学生群体(家庭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单亲及父母双亡家庭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家庭条件特别优越学生、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学生)加强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学校全面开展家庭贫困学生、单亲及父母双亡学生的师生帮扶活动,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帮扶领导小组。发出人人献爱心的倡议书;

二是召开党员干部帮扶会议,实行“一帮一”结队子,制定具体、可行的“一帮一”师生帮扶表;

三、召开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和家庭条件特别优越学生会议,了解这些学生的在家表现,及时搞好教师、家长的情况交流,建立教师、家长座谈录,填写该生在家表现卡;

四是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捐赠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一系列献爱心活动,召开全体教师动员大会,让全体教师积极参与;

五是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利用暑假进行生活体验,感受父母打工的辛苦,开学后每人交一篇心得交流。学校评选出优秀篇目予以表彰奖励;

六是以班级为单位动员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与学习困难学生“一帮一”结对子,让优秀学生订出帮扶学习计划,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七是对学习困难学生,学生与老师、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个性成长档案; 八是组织单亲及父母双亡家庭学生举行座谈会,从生活上、学习上了解他们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

浅析校园亚群体之“问题大学生” 篇3

关键词:问题大学生;健康;心理健康

近年来,逐渐成为社会焦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时在耳边鸣起,部分学生休学、退学、自杀等反常事件多是心理疾病导致的。对此,2004年国家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年l6号),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一、“健康”及“心理健康”的概念界定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的基础上,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必不可少。1989年又提出:健康包括身体、心理、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个人心境为最佳状态且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同他人不矛盾。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心理健康指:无论在何种环境状态下,都拥有积极的心理效能感。

本文认为,鉴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判断应考虑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应用。在确定心理健康标准时,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可把“积极适应,主动发展”作为判断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可将心理健康界定为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

二、问题大学生的内涵

我国社会正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型中,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显著变化,其复杂思想与心理,导致新问题出现,便有了“问题大学生”这一校园亚群体。目前,学术界对“问题大学生”概念尚未统一界定。本文在陈述各专家学者观点之后,对“问题大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首先,从国外相关研究来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是在心理状态、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上不同于正常人的大学生。Kenneth Shore认为是管理有难度或不配合管理的大学生;莱杰·布罗斯纳安认为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思维模式、性格、情感意志等显著偏离常态,学业成就感差的学生。

其次,从国内相关研究来看,杨怀甫认为问题大学生之所以不被同学、学校、社会所接受,皆因其行为习惯、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与传统观念相矛盾;武永江认为问题大学生的主观世界独特有潜力,对其界定标准应是动态的、变化的,“问题”是暂时的,社会应重新审视,那些“问题”都是人成长中必须经历的;林玉体认为,问题大学生是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品德思想、情感意志等有问题的学生。

本文认为,问题大学生是指在学校、家庭、社会及自身等不良因素作用下,心理、思想、情感、认知、意志等偏离正轨,有待行为或心理矫正的学生。分类把握,对症下药,其社会认知、心理困境、情感意志才能走向正轨,非常态行为才能向常态行为转化,以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

三、新时期下“问题大学生”的类型

一般意义上,大学生中真正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很少,多是一般的心理困扰,但它对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很不利。

1、生活适应困难型

这类问题常见于新生中。进入大学后对眼前的新环境新生活力不从心,出现忧郁、焦虑、焦躁等状况,且大学相对独立的集体生活给依赖父母的学生很大挑战。

2、学习与事业问题困难型

具体指:学习动机欠缺、适应性差、学习疲倦等。学习困难分为二部分,一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而终日苦读却不见成效的学生,另一种是认为大学是逃离中学繁重学习任务后解脱,学业荒废型的学生。

3、人际关系困难型

多元价值观时代中,每人待人对事态度、个性特征不同,以及青春期固有心理,产生了交往障碍。例如:自卑、害羞、多疑、孤僻、嫉妒、低沉、常与人发生口角等,其后果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极其不利。

4、情感与性心理问题困难型

大学生因性发育已成熟,对异性的神秘感、恐惧感与渴望感交织在一起,但因青春期教育缺乏,产生各种心理及行为问题。如恋物癖、窥视癖、裸露癖、异装癖和施虐癖等。

5、 情绪与性格困难型。

它的形成原因与一个人的环境与成长经历息息相关,表现为怯懦、多疑、抑郁、极端、孤僻、自卑等。如有人觉得仪表不佳,有人觉得能力不行,还有人感觉知识面窄,没有恰当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人。

6、心境障碍型

心境上的障碍一般指抑郁症,它引起的自杀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它表现为情绪低落,没愉快感,精力下降,严重就会产生自杀意念。据统计,我国每年约28.7万人死于自杀,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大问题。

综上所述,“问题大学生”具有以下特征:一:社会性,此群体与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不良因素息息相关;二:过渡性,此群体大多处于社会角色转型的过程中,其身、心、智尚不明确、不稳定;三:多重性,某种“问题大学生”可能兼有两种或多种以上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金帅.辅导员对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成长指导探析[J].文教资料,2010(3).

[2] 刘雨芙,万玉刚.存在心理问题大学生行为特点及其疏导途径研究[J].吉林教育,2009(19).

[3]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陈美娇,女,山西大同人,汉族,现就读于重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教学论。)

大学生宿舍的群体心理研究 篇4

一、大学生宿舍群体的特点和功能

群体也称团体, 即人群的集合体, 是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态, 其重要特点, 是群体成员间在心理上有一定联系, 并发生相互作用。也就是说, 群体是人们按照某些相同的心理和社会原因, 以特定方式组织起来, 共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共同体。

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不同, 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种。正式群体是由官方组织正式设立并明文规定的一种组织形式, 在群体中有由组织任命或选举的领导人, 有严密的组织结构, 每个成员有明确的分工, 承担规定的职责和义务。如大学中的班集体、党团支部等都是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不是经过官方组织正式设立的, 没有明确目的和任务, 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无形组织。它的形成和维持以某种共同利益为基础, 以情感为纽带, 其成员有利益、观点或态度上的一致性、志趣、爱好相投、境遇、经历相似、群体成员之间心理上相容、彼此了解、情感交流频繁、人际关系密切等。

宿舍作为大学生群体生活中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 这种群体具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重性。一方面, 大学生宿舍作为高校组织管理系统中最小的子系统, 有明确的组织纪律, 宿舍成员间有约定俗成的规范, 因此, 宿舍群体可以说是一种正式群体。另一方面, 大学生宿舍中不一定要为了一致的目的而共同活动, 他们可以自由支配时间, 自由选择活动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不受他人干扰地安排和处理个人的事情。因此, 宿舍群体又具有非正式群体的一些特点, 又被称为“第一社会, 第二家庭, 第三课堂”。

由于大学生宿舍群体的特殊性, 这个群体也就兼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一些独特的功能。具体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满足大学生的安全需要和归属需要。求得安全和归属是人的基本需要, 大学生在宿舍群体中生活, 可以避免孤独恐惧感, 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通过建立和宿舍同学的友谊, 获得别人的支持、帮助。大学生远离父母在学校学习、生活, 遇到困难可以从宿舍群体中得到最迅速、最直接的帮助。如一个学生生病时, 最先照顾他的一般是宿舍群体中的成员。 (2) 情感交流。在情感交流方面, 宿舍更多体现出非正式群体的特点。由于有更多的时间共处, 宿舍成员间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群体的支持作用, 有时比班级其他成员间要强烈得多, 宿舍成员更易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从而有助于情感的交流和情绪的稳定, 建立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 (3) 解决困难。宿舍群体中成员间交往密切, 容易互相了解情况, 及时发现困难, 互相帮助。

二、大学生宿舍中的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是相对于个体心理而言的。个体心理的实质, 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而群体心理则是反映群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典型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是密切关联的。没有个体心理, 群体心理就没有基础。而个人作为群体的成员, 其心理状况必定会受到群体心理倾向的感染与影响。一个人心情不快时, 和谐愉快的群体心理气氛会使他受到感染, 忘记烦恼。相反, 如果群体有不良的心理气氛, 如嫉妒、猜疑, 这些特征也会最终投射到个人身上, 成为个人的特点。大学生宿舍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对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群体中其他人的影响而实现的。具体来说, 大学生宿舍中的群体心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从众。从众是指个人在群体中, 因受群体的影响和压力, 使其在直觉、判断及行为上倾向于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2、模仿。模仿是个体在知觉到别人的行为后, 仿照他人做出相同或相似行为的过程。

3、合作与竞争。

合作指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 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大学生在共同的行为活动和相互作用中, 都会有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愿望, 这种自发的竞争意识在群体生活中促使个体的活动水平和行为效果不断提高, 也促进了群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学生宿舍生活中的竞争既包括个体间的比较、争先, 也包括群体间的竞争、角逐。前者通过刺激个体成员的心理需求而提高大学生的行为效果和活动水平, 后者则可以调动群体成员的行为积极性, 促使群体的团结和维护群体的目标荣誉。作为竞争的结果, 势必促使全体成员和整个群体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发挥宿舍群体心理作用,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法国心理学家勒温的“群体动力论”认为:群体内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最能影响群体行为;群体行为的驱动力源自群体内部;群体与成员间的相互影响是群体的动力源泉, 群体的心理氛围都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学生个体。

我国的高校大多实行大学生住宿制度, 宿舍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系统中最小却最为直接的子系统, 宿舍群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个性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积极的宿舍群体心理, 有利于成员之间形成健康向上的团体凝聚力, 从而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和自我目标的实现。消极的宿舍群体心理, 如宿舍成员间敌对、人际关系紧张, 宿舍文化低俗等等, 都会引发个体心理失常, 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宿舍群体这个角度而言, 无论是高校管理者还是大学生都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宿舍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特点, 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解决大学生住宿制度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充分引导和利用宿舍群体心理, 促进大学生积极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1、优化辅导员队伍素质, 发挥辅导员队伍管理作用

学生辅导员是学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宿舍管理和建设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沟通桥梁和推动作用。通过他们可以积极地贯彻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举措, 学校的宣传和学生工作部门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宿舍文化状况。

2、开展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利用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活动, 来影响群体中的成员, 引导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发挥聪明才智, 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 从而培养其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精神, 使其自觉地加入到班集体活动中来, 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

3、满足个体的精神需要, 排解学生不良情绪

在学生群体生活中, 每一位学生个体都充当一定的角色, 体会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 找到自己的位置, 满足个体的归属感, 从而形成持久的自信心和群体认同感。当学生因一些小事, 引起情绪大幅度波动时, 宿舍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关怀以及群体认同感, 有利于分散或发泄出这种不良情绪, 避免转化为一种长时间的心境, 使人消沉悲观, 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对大学生良好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宿舍作为大学生群体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群体心理必然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了解大学生宿舍群体的特点、功能和心理状况, 有利于高校有效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群体心理,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的文献综述 篇5

摘 要:本文视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为大学生“舆论热点”“言论表达”“网络民意”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网络个体、网络群体、网络传播与事件过程几个方面对已有研究做出综述。并梳理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的心理机制的实证研究,提出今后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网络群体事件;网络舆论;网络个体和群体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群体性事件的频发与相关报道的频繁,人们越来越有意识、有目的地扩大对其的关注。“网络群体事件”一词伴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应用也愈发被广泛提及。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也成为高校维稳的一项重要工作。

但是,什么是网络群体事件?它与群体性事件是何关系?两者的异同之处何在?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的心理机制是什么?我们又能对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有什么样的作为?本文就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的相关研究作出总结,探讨这一现象的研究成果与未来发展方向。

二、界定

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一般是高校师生或从事新闻、传播、法律、网络工作与研究者所做,学术性较强。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立足于社会转型时期民众对公权力的关注;各大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中虽然一直有专家、权威的见解声音在,但是主要反映的是所有网民的立场与看法。归纳起来,关于网络群体事件的界定,主要有两种:

1.用“点击率”作为网络群体事件的表现形式,通过点击、发帖、跟帖、转帖、投票来形成、参与“网络热点问题”,将“舆论热点”、“网络言论”、“民意表达”视为“网络群体事件”。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百万点击率、网民认同参与的结果、网络内外影响深远。有研究者认为(代群等,2009)把舆论热点公共事件,定义为“网络群体性事件”,至少意味着管理者并未把网络舆论看作是民意的常态表达,骨子里缺乏对真实民意的尊重。只要换一种视角,把这些网络舆论热点看作民众的一种常态表达,情形就会有变化。事件一方面体现了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一方面也表明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这正是社会所期望的。

2.网络群体事件是特殊的群体事件,是现实群体事件在网络上的反应,或者网络对群体事件影响的体现。这种观点的出发点是群众诉求,落脚处在对执政者的执政问询上,涉及公共部门和公职人员“涉腐”、“涉富”、“涉权”等三类事件,强调暴力性、破坏性、负面影响。如有研究者(贾宝林,2009)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些群体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利用网络大规模发布、传播某一方面信息,以发泄不满、制造舆论,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特殊形式。还有人(葛琳,2008;李军,2009)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它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其他相关目的,利用网络进行串联、组织,并在现实中非正常聚集,扰乱社会正常秩序乃至可能或已经发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群体暴力事件。

本着给所有人发表言论的机会与平台,通过良性沟通、交流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本文单单把网络群体事件界定为群体性事件的特殊形式,从①基于网络对群体性事件动员、组织等的影响;②在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各阶段处理时的信息应对;③强调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即网络群体激起、促发现实群体形成或壮大群体性事件;④网民和现实群体共同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起到作用,这四方面来限制“网络群体事件”,将其视为“舆论热点”“言论表达”“网络民意”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综上所述,本文把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定义为大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对由现实或网络事件引发的热点问题,表达诉求、交流信息,在特定的时空里形成线上或线下的群体集聚行动。

三、涉及问题及其心理机制

1.网民个体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半数中国人接入互联网;网民个人上网设备进一步向手机端集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手机上网使用率为90.1%。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5.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9.9%。职业结构上,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可以看出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要人群。有研究者(李卫星,2008)指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存在文化理念失根、教育管理失控、道德行为失范、人际交往失真、自我认知失实、网络依赖失控等问题。

现有文献(朱力,2009;牛新权,2009;王天意,2001;王天意,2006)对网民的心理效应关注较多,心理效应是大多数人在相同情况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心理反应的现象,主要心理效应有:

①匿名效应:匿名性使得网民比现实中更加具有安全感,这也使得网上言论比现实生活中言论更加情绪化、激烈;②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最先看到的与最近看到的信息影响更大;③对抗效应又叫“禁果效应”:当人们得不到某样东西时,就会越发需要这个东西的心理现象。越是被删除的信息,希望看到的人越多,认为这种删帖的背后一定“有猫腻”,于是网民自发的转载行为和网络有组织地删帖形成一种对抗;③否定效应:人们对他人的否定信息比肯定信息更加关注的倾向,尤其消极信息与他人价值观方面或品行相关时,否定效应更明显;④“行动者-观察着”效应:一种归因偏差,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较稳定的人格因素,将自己的行为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否定信息不仅一经媒体报道便会以更快于肯定信息的速度传播,且在否定效应作用下,人们对此类信息更加关注和信任;③泄愤心理:将平时累积的对社会的不满、甚至个人的不如意通过事件宣泄、释放出来;④第三者效果:指受众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体传播的信息对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要比对自己的影响大。

2.网络群体

不同与单独个体,当每一个网民开始形成对某一件事情的共同关注,便形成了网络群体。依照对群体事件的文献综述,本文认为网络群体是一个基于信念或观点的认同而形成的心理群体。群体心理影响有:

群体极化:群体极化是无论群体内的最初意见倾向哪个方向,通过群体讨论都会得到强化。网民因观点相近而沟通、讨论,在不断的交流中观点得到加强,而且在形式上更加极端。网络传播的跨地域特征,使相同诉求的网民个体能够迅速集合成一个暂时性的利益群体,覆盖广、传播快、更新及时,一旦出现网络热点,各种信息交织汇聚,舆论声浪排山倒海而来。只要契合网民情绪即可达到一呼百应的心理共振效果,另外出于群体归属的心理需要,群体讨论中某种程度上受到心理压力的影响而产生从众现象(牛新权,2009等)。

群体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概念最早由拉扎斯菲尔德提出,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者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正是这少部分人左右了群体的思想和情感。网络媒介中群体领袖的煽动行为则是中国多起网络暴力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由于绝大多数网民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意见领袖”的观点会成为意见“轴心”,而其他网民则依附于这一“轴心”,接纳“意见领袖”的观点或以意见“轴心”为准绳不断修正自己的意见(王丽丽,2008)。

群体的易受感染性、群体无意识:作为理智的较量,网络中的群体是冲动,易变而急躁的,匿名化强化了集体无意识(陈力丹?}吴薇,2008;葛琳,2008)。

3.网络传播与事件过程

网络群体事件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即所谓的爆发期和衰退期,网络传播对事件过程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就相关研究作以总结。

传播动机与心理形成机制:有研究者(叶明翠,2012)认为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传播动机:社会公益目的、自我表现、跟风好玩、自我放纵。大学生在自我意志逐渐增强,敢于表达自己的意愿,自我维权意识也增强,同时网络为宣泄、愤青等行为提供了空间与场地。还有人(曹嘉霖,2012)认为情绪的感染和行动动员是网络新闻事件向网络群体事件发展的驱动动力。有研究者(王磊?}韦链,2014)则用问卷法调查了大学生对网络事件的认知、支持度与情感,他们认为群体相对剥夺、群体效能、群体认同、愤怒情绪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政府信任、媒介态度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网络匿名、去个性化情境等影响个体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有研究者(朱宏胜?}张玉,2014)认为网络谣言可以引起网络群体性起哄。也有人(朱力,2009)认为网络谣言的传播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起到了很好的心理动员作用,将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情绪逐渐向内聚集、调动起来,网络谣言成为参与者与网民情绪发酵的助燃剂。

演化过程与机理:有研究者(刘丽,2013)认为四个机制贯穿于整个网络群体事件始末:网络认同机制、网络扩散整合机制、网络动员机制、网络疏导机制。其间的逻辑关系如图1,承认事件有个演化的过程。而有研究者(李天娇,2013)则主要关注了意义建构再事件形成中的作用,认为通过意义建构过程,能够将具体社会事件赋予一般性涵义并得到认同,随后引发关注和热议,升级为网络群体事件。

四、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论述,本文认为目前对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1)对事件本身认识不够:界定的两极分化也很容易造成对待事件本身的态度、认知的分化,进而会影响对其的应对,所以首先应该形成一个较为全面、恳切的认识;(2)对心理机制的实证研究有待细化:基于高校稳定与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应该更具体地把握事件过程中的心理过程,以便及时、有效的引导。因此,今后对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处理、应对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大学生群体 篇6

关键词:大学生;“特殊群体”;和谐校园

G649.2

由于缺少重视,近年来特殊群体的数量越来越多,他们在心理或行为上可能会出现极为消极的现象,这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长远发展,也影响着高校的和谐建设。因而高校应当及时采取举措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实际情况予以分析,并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特殊群体”的身心状态,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一、大学生“特殊群体”的主要类型与表现

(一)家庭贫困生

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其生活环境与家庭环境之间可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因而其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等方面也不尽相同。经济水平较高地区的学生,其消费水平相对更高,而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地区的学生其消费水平则普通更低,此时这种两极分化极有可能丢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家庭相对贫困的学生面临的生活与学习压力更大,面对经济上的差异,他们可能会出现自卑等消极心理,继而影响其日常的生活与行为,严重时可能出现愤世嫉俗的情绪。

(二)心理弱势生

由于环境陌生、压力大等原因,大学生很可能会在入学后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如焦躁、紧张、抑郁等。他们可能一时间无法适应大学模式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无法与室友、同学友好相处。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出现自杀等不良行为。

(三)学习落后生

高校内人才辈出,很多学生虽然在高中阶段成绩较好,但是进入大学后成绩并不理想,这时他们就极易产生挫败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大大降低。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缺乏自制力以及学习能力,经常出现挂科、补考等情况,面对这些,他们很有可能会对学习产生厌恶甚至排斥的情绪,影响学习的进一步展开。而且学生的这种心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学工作的有序展开,使高校的教育目标无法达成。

(四)就业弱势生

就业是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认真学习,致使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较差,在实习或者工作时,工作的内容与报酬往往会与其预期产生较大的落差,使得学生受到打击,学生可能会因而出现不良的心理倾向,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五)生理弱势生

部分学生群体还存在着生理上的缺陷,如残疾等。这些生理障碍可能会对学生的日常生活造成阻碍,除了要解决这些客观阻碍外,学生还需面对其他人的非议,如果他们不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与情绪,就极有可能出现悲观、自卑、沮丧等情绪。这些不良心理与情绪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发展,继而阻碍校园的建设。

二、改善大学生“特殊群体”现状的有效方法

(一)对特殊群体予以必要的思政教育

良好的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正确认识自我并认识周围关系。高校应当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定期开展必要的思政教育课程,安排专业教师授课。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特殊群体”予以关注,观察他们的心理与情绪变化,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并将社会上的典型案例以及热点问题引用到课堂上进行讲解与讨论,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其予以必要的引导,使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素质。另外,辅导员应当发挥自身的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以身作则,同时要关心学生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二)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机制

高校应当意识到“特殊群体”存在的心理问题会对高校的建设造成极大的影响,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管理机制。高校应当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合理制定管理制度,让学生感受到高校的人文关怀,感受到学校对自身的尊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特殊群体”的自信心,使其愿意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并愿意配合学校建设工作的展开。高校应当组建具有高素质的工作小组,专门负责“特殊群体”的相关工作,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工作提供全面的保障。

(三)为特殊群体建立档案

高校应当为“特殊群体”建立档案,全面对学生的情况予以了解,然后有针对性的开展管理工作,切实关心“特殊群体”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一旦他们出现新的变化,档案管理人员要将变化情况及时记录到档案中,保证档案资料的全面,为调研与管理工作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针对不同的特殊需求开展心理服务

不同类型的“特殊群体”存在着不同的心理特征,为了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高校应当全面分析各群体之间的特性,然后分类开展心理服务以及其它服务工作。这种管理与服务能够提高校园工作的实效性,为各项活动的展开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例如对于就业弱势群体,高校应当设置就业指导课程,并为广大学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为学生提供实习与工作的机会;对于家庭贫困群体,高校可予以一定的生活补助,或设置专项奖学金。

(五)创新学生综合考评模式

为了提高“特殊群体”的自信心与积极性,高校应当对综合考评的模式予以创新,考核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道德修养等,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综合发展。在考核中,高校应当增加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奖励,使学生能够得到客观的评价,同时提高学生对自身素质的关注,促进自我身心的健康发展。

结语:

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高校在促进自身建设的同时需对学生的发展予以关注,以学生的发展推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然而,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着一定的“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不同的压力,存着不一样的心理问题,这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高校的建设与发展。针对这一情况,各高校应当对“特殊群体”予以关注,分析他们的特点与表现,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工作,使“特殊群体”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人文关怀与尊重。

参考文献:

[1]张林.关注特殊群体,以人为本促和谐——大学生特殊群体工作与和谐校园建设[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9).

[2]罗颖,赵宏格,王辉.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0(23).

[3]于美亚.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帮扶及其科学化实现路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06).

商业百科网站与大学生群体 篇7

关键词:大学生,百科,市场分析,市场营销,社会营销

2001年诞生的维基百科是一个自由、免费、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 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受此催发, 中国的中文百科网站相继建立, 得到了蓬勃发展, 如百度百科、互动百科等。商业百科网站的目标是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而如何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网民参与百科建设则成为关键一环, 也是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一个重要步骤。基于百科建设的知识性, 大学生必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可行性分析。首先, 大学生是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一个群体, 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易于接受新事物, 再加上高校一般都有鼓励学生参加活动的措施, 因此在这个群体中开展活动易于被接受, 通过使他们参与活动从而认识百科进而从事百科建设。其次, 据调查, 2010年我国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达3000余万人, 规模居世界第一, 经过连年扩招相信我国高校在校人数还会增加。最后, 通过与高校联合举办活动, 企业需要负担的费用有限, 而收到的效益相对较高, 可谓是低投入高回报, 同时也会对企业带来有利的连锁反应, 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的精英阶层, 他们是商业百科网站未来潜在的顾客群。

目标群体分析。大学生是一个思想十分活跃的群体, 是时尚与潮流的引领者, 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同时, 他们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 具有参与百科建设的知识储备。在时间上, 大学学习相对轻松, 相对于工作岗位上的知识分子, 他们具有较为宽裕的时间。在心理上, 大学生普遍具有对成功的强烈渴望, 如果加以合理引导必然会成为商业百科网站忠实注册用户。最后,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拥有个人电脑, 方便的上网条件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在进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可以预见, 如果企业市场开拓得当, 大学生将成为百科建设的重要力量, 这将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 国内的商业中文百科网站虽然出现只有短短的几年, 但是行业内的竞争已经相当激烈。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如何把握住大学生群体这个重要市场, 进而扩大大学生注册用户将关系到企业的能否得到良性发展。

首先, 企业可以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初期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在高校开展活动, 使大学生在最大程度上了解百科网站。在活动形式上可以网络文字编辑的形式举行, 活动前与高校学生会等部门通过展板、传单、调查问卷、培训讲座等形式展开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在活动中, 由校方负责组织工作, 由企业人员通过远程网络进行活动指导和问题的解答。活动后, 企业可以派代表到校进行颁奖和表彰, 并邀请媒体进行报道, 以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在这方面, 以互动百科正在进行的“助飞计划”为例, 主要针对的人群是在校大学生。学生以团队形式申请建设经费, 在互动百科的平台创建微百科项目, 或组织知识传播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微百科项目完成后, 可获得由互动百科提供的社团建设经费、助飞基金、专家权威认证等奖励。

在高校获得一定影响力的基础上, 企业可以在高校寻找代理人进一步发挥甚至扩大企业的高校生用户人数及影响力。百科网站是一个全民参与的在线百科全书编写计划, 需要众多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网民的广泛参与, 再加上当今世界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中文百科网站成立的历史短暂, 其网站形成的知识容量相对有限。尤其对于商业百科网站来说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注册用户群, 在网站实现良好社会效益的基础上, 其商业效益才能得到保障。目前的百科网站普遍实行对有一定贡献的注册用户进行奖励, 如百度百科的虚拟财富奖励可用来在“百度知道”中作悬赏积分;互动百科的积分可用来兑换现实的奖品等。但是, 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 这种奖励形式对大学生群体来说明显是不够的, 并且不能起到良好的稳定用户群的作用。当前大学生普遍热衷于兼职, 如果网站能够通过为其提供工作机会来为网站服务并给与一定的现金报酬, 那么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例如, 以百科网站的“词条”为例, 有相当一部分的词条因为难以找到有效资料而较难以创建或完善, 这仅仅依靠普通网络用户显然是不行的, 仅仅依靠公司有限的人力也是困难的。因此, 采取以高校代理人募集大学生编辑会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学生和公司的目标和利益重叠, 实现双赢不会是问题。

注重社会营销。所谓社会营销是指:企业提供产品, 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 而且是要符合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 企业要关心和增进社会福利, 营销要有利于并促进持续发展。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和其他企业一样, 商业百科网站在发展过程中同样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即要注重社会营销。以肯德基为例, 二十年来肯德基直接和间接用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及社会公益方面的款项已达6600多万元人民币, 这些款项均用于帮助聋哑弱智儿童, 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以及需要帮助的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肯德基的行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赞誉, 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任何新事物被大众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成功与否在于能否取得时间上的胜利。目前国内的商业百科网站的竞争有愈演愈烈之势, 谁能把好时间的先机, 占有更多的注册用户的数量和质量, 决定着网站的未来的成败得失。

参考文献

[1]、谢新洲.媒介经营管理案例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 1.

[2]、崔玉华.市场营销四点论[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对策研究 篇8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思想帮扶工作的着力点

思想教育工作的重心不仅要放在分析就业困难的外部成因上, 更要放在解决学生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和情绪问题上, 充分认识到解决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帮扶就业困难群体的首要任务是释放或者缓解其不合理情绪, 缓解其思想压力, 进而减少就业压力过大而导致的校园不稳定因素, 即建立就业困难群体心理干预机制, 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辅导。

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如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不断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 帮助其理智认清个人素质能力与社会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只有认真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才能真正起到稳定作用和实际效果。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存在的典型思想特点

在毕业生求职之际, 为了解毕业生思想动态和求职困难, 帮助其解决思想上和现实中的问题, 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女大学生、多次违约拒签学生三个群体为重点对象, 通过座谈会、“一对一”职业规划指导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 总结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多数人具备的情绪特点和心理特征。

1.自我评价低

一部分学生消极看待就业, 将就业形势估计得较为悲观, 将不利因素盲目放大, 勇气不足、瞻前顾后, 缺少主动争取的意识。同时, 还有一部分学生本身带有自卑胆怯的性格, 面试过程中不敢正视考官, 惧怕公开场合说话, 不擅长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通常, 以上特点在农村大学生、女大学生中出现的比例较高。

2. 过度焦虑

焦虑主要表现为学生长期担心、心烦气躁、心神不宁、思想压力大、睡眠不好等, 严重的甚至对就业表现出恐惧心理。这种情绪的出现主要源于大学生无所适从, 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就业形势, 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找工作等。焦虑的出现是正常的情绪反应, 适当的焦虑可以让大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就业, 促使大学生做好就业准备, 但是过度焦虑就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以及就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逐渐由积极关注转为消极逃避。

3. 盲从

由于普遍缺乏社会经验, 在就业的选择上, 多数大学生都存在从众心理, 如选择大家都看好的热门职业, 就业地区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部沿海城市, 扎堆考研、考公务员等, 没有考虑自身定位和发展要求, 把别人的就业选择当作了自己的参考标准, 不顾实际情况随大流。在学习成绩优异、素质能力相对突出的毕业生身上, 这类特点出现比例较高, 其后果通常是毕业生的多次违约拒签, 浪费了一次次的面试签约机会, 影响了学校和学生本人的信誉。

4. 过分自信

自我感觉良好, 自我评价较高, 脱离现实, 心态上自高、自傲, 盛气凌人。该特点多数出现在城市大学生身上, 他们对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要求较高, 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 高不成低不就。需要引起重视的是, 当这类学生遇到个人理想与现实的极大落差和剧烈矛盾后, 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就业心态引导, 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自卑。

三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思想帮扶对策

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开展旨在帮助就业困难学生转变认知方式的帮扶工作, 要重点做好“五个引导”。

1. 引导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合理自我评价, 树立合理的奋斗目标

很大一部分就业困难学生的问题往往不在于“能否找到工作”, 而在于过分期待找到“好的工作”, 希望有良好的工作地点和环境、不算低的薪酬待遇、职位要有发展潜力等。当经历过多次的失败和淘汰后, 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自信心、自尊心受到无情的打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有一部分重要的内容是“人职匹配”, 解决的就是上述问题, 合理的自我评估、职业评估, 才能使自我评估与职业评估相匹配, 才能真正确定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职业发展目标。帮助学生积极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悦纳自我、理性评价自我, 同时帮助其正确、理性、充分地认识国家当前就业形势与政策, 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行业、准就业单位的发展结合起来, 树立与个人能力及各方面条件相匹配的职业目标,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潜力, 调动学生积极性, 实现个人理想, 切实解决就业困难。

2. 引导就业困难学生理性面对困境, 加强挫折教育, 提高心理素质

在日常的就业指导中, 要帮助每一位学生挖掘自身优势, 调整就业心态, 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胜不骄败不馁。首先, 利用就业指导课、班会、座谈会、“一对一”个案咨询等机会, 通过就业困境预演的方式, 让学生提前感受到就业困难和心理压力, 在克服困难、经受考验、转变心态、战胜自我的过程中锻炼心理素质, 提高耐挫力。其次, 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认识到挫折的不可避免性, 学会辩证地看待挫折, 以乐观、积极地态度接受生活的磨砺。最后, 注重培养学生勇敢自信、遇事镇定的积极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积极的就业情绪, 让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敢于自我推荐, 能以轻松的心态面对求职, 使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

3. 引导就业困难学生科学规划求职行动, 认真总结求职经验, 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有一部分学生求职行动缺少目标性、规划性, 比如只准备一份简历, 不管什么单位都投, 双选会上随大流, 哪人多去哪等。首先, 要指导这类学生结合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知识, 在求职行动实施之前, 按照已有的规划和实际情况, 制订出不同层次的求职目标和近期、远期求职规划, 然后有针对性地投放简历和参加招聘会, 避免盲目。其次, 通过简历设计大赛、模拟求职面试、成功案例交流会等途径, 教会学生科学制作简历, 书写求职自荐材料, 掌握面试礼仪技巧, 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就业能力, 提高就业自信。最后, 指导学生在面试后, 不论成功与否都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及时修改简历资料, 扬长避短, 提高简历命中率, 理性反思面试中问答的技巧, 进一步思考如何让自己适时地脱颖而出。

4. 引导就业困难学生主动寻找就业机会, 避免“坐等靠”

在就业困难学生中还存在着“坐等靠”的依赖心理, 只知道查询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的信息, 只参加到校招聘单位的宣讲和面试, 实在找不到工作等着学校、家庭、社会提供解决办法。首先, 要帮助这类学生养成主动积极、自信勇敢的精神品质, 如主动在各大招聘网站投递简历, 参加同地区高校、社会相关部门组织的招聘会, 主动与就业单位取得联系, 主动投递感谢信等。同时, 努力争取对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就业资助, 免除其后顾之忧, 鼓励他们走出去, 不让他们因为经济困难上不起学, 更不能因为经济困难找不到工作。最后, 建立学生详细信息数据库, 建立便捷高效的就业信息获取渠道, 利用网络平台帮助他们抓住有利机遇, 增长自身的求职经验。特别是那些离校后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 向他们提供最新的招聘信息, 鼓励他们多尝试。

5. 引导就业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择业观

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国家、省级相关单位的促进就业政策, 如鼓励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 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将相关政策解读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 引导学生放弃陈旧的就业观念, 如国企事业单位才最稳定、找到工作就不再变动、为了逃避就业选择继续深造等, 放弃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思想, 努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让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发展的潮流中。此外, 要指导其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 没有工作经验, 并不知道自己的职业兴趣在哪里, 要通过工作的磨炼才能树立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才能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择业, 过早为自己定型定性, 没有实际意义。

总之, 指导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 应以学生自身素质提高为主, 学校教育引导为辅, “五个引导”之间协同作用、互相补充, 共同帮助其走出就业困境。

摘要:包括政府、高校在内的国家各级部门和组织都在积极关注和研究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本文基于心理学ABC理论, 结合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辅导工作实践, 总结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情绪特点和心理特征, 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努力调整其认知方式, 帮助其顺利实现就业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吴正龙、马娟、齐敏华.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分析及援助策略[J].高校辅导员, 2012 (3)

[2]丁怡颖.挫折教育中的教师角色探析[J].教书育人 (学术理论) , 2006 (12)

细分学生群体,调动能级层次 篇9

关键词:历史学科,学生群体,能级层次,教学探究

一、“物质结构原理”引发的思考

化学课程的“物质结构原理”表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的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的能量与它所带的核外的电子数量相关, 核外的电子受到原子核的吸引, 按照能量级别有规律地分布在原子核外, 形成稳定的物质结构。

自然与社会在结构规律方面是相通的。社会组织、社会团队、社会集体类似物质的结构原理。学校的教学班级也是一样, 学生好像自由电子一样分布在班级中, 并且同样按照能量级别活跃在不同的层次上, 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方面有不同的表现, 在智商、情商等方面有不同的层次, 在学习能力上有不同的区别, 在学习成绩上就表现出明显的划分。我们要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性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 让学生全面提高和发展, 营造稳定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 我对此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究。

二、认真了解学生情况, 在心目中建立“班级学生能级结构图”

(一) 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在我接到任课的班级以后, 首先是全面了解全体学生的基本情况, 通过细心的观察和了解, 熟悉学生的姓名、性别、性格、年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社会交往、身体状况等, 通过了解建立基本档案, 在思想上形成基本印象。

(二) 重点了解学习情况。

通过有关班主任和各科老师, 对学生的各科学习成绩进行详细的了解, 广泛听取意见, 掌握大量的学习信息, 加强在教学过程中考查, 做到心中有数。特别了解和掌握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三) 大致划分学生的基本结构方位。

在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 按照具体情况一般划分为优秀、优良、良好、较好、可好、能好六个能级, 形成基本状况图。

(四) 动态进行观察和教育指导。

学生是一个动态的活跃群体, 天天都在进步和提高, 个个都在变化和发展。如果得到正确的教育和指导就会突飞猛进, 快速提高;如果得不到教育和指导, 就很容易产生其他怪异的变化, 随时都可能制造事端, 自暴自弃, 放任自己, 影响健康发展, 影响组织和集体的发展进步, 影响团队的凝聚力, 产生教学的消极因素。

(五) 进行优化组合。

当基本核定学生的能级结构以后, 如何进行优化组合, 是开展工作的难点。既要考虑同一能级学生的情况, 又要考虑不同能级的学生情况, 必须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什么能级, 又不能说明学生在哪个能级, 特别是有性格的学生和有思想问题的学生, 否则会事与愿违。

三、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一) 抓住“两头”进行教育指导。

重点教育“优秀”能级建立起正确的历史学科思想, 他们学习成绩优秀, 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愿意听讲上课, 学习上有主动性、自觉性, 但是他们是否有正确的学科思想, 是否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是否有后发优势, 都无法确定, 必须进行教育指导。这个能级的学生在每个班级大约有10人, 利用课堂内外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教育, 让他们认识建立学科思想的重要性, 掌握学习方法的科学性, 在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起到积极的榜样作用。“能好”能级的学生在班级人数大约5人, 对他们进行教育指导主要是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兴趣, 认识学习历史的必要性和社会生活的实用性, 认识历史学科在高考过程中的综合性。

(二) 在同能级层面展开竞争。

根据青年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点, 争强好胜, 敢于竞争, 善于竞赛, 争先恐后。通过细心的教育和指导, 设计在课堂纪律、回答问题、作业书写、测验考试、知识竞赛、社会活动、调查研究、论文写作等方面。时时事事都设计竞赛项目和竞赛目标。对每一能级的每个学生的进步和提高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鼓励, 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处于高昂亢奋状态, 点燃学习历史的热情。在同一能级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分, 确定不同的竞争目标和竞争指标, 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达到学有目标, 赶有榜样, 营造和谐友谊的学习团队氛围的目的。

(三) 在不同能级之间展开竞争。

在同一能级竞争的基础上, 能级与能级之间就形成了动态变化。每隔一个阶段、一个时期就要进行新的排列组合, 形成新的“能级结构图”。在不同能级之间的竞争的过程中, 只要教育指导得法, 肯定会出现进步大、发展快的学生, 这样就打破了原来的能级结构图, 及时调整能级状态, 让学生产生动力和压力, 树立起新的目标, 提高自己的勇气。

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与教训

(一) 得到的经验

1. 正确进行“动态能级”划分与组合有利于详细了解学生, 全面掌握学生情况, 符合“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的自然和社会的客观实际情况, 对于教师掌握教育教学对象是非常重要的。

2. 正确开展和谐友谊的竞赛, 适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成绩和增强学习效果,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 客观评价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对于学生的自我认识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促进学生增强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能力。

(二) 应该吸取的教训

1. 注意能级划分的准确性、客观性、科学性、及时性。

2. 注意竞赛项目的正确性、可比性、有益性、友谊性。

3. 注意组织者人格力量的权威性和教育指导的及时性。

4. 注意能级管理和班级管理的协调性和目标的一致性。

五、“动态能级优化组合工作法”的实践和探究感言

大学生体质特殊群体自尊的研究 篇10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身身体特点、个性、社会身份和行为的评价或情感反应, 它被认为是最能预测情感和生活变化的个性变量。在运动心理学领域中, 自尊常用来检测锻炼后心理效益的假设;同时, 自尊水平又可作为一种预测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状况的手段。身体自尊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身体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2]。它是整体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对于不同群体自尊水平的研究有很多[3,4,5], 但对于体质特殊群体自尊水平的研究还比较少, 特别是对体质弱势群体通过施加一定的运动手段进行干预后, 对其自尊水平变化的研究更是空白。因此, 通过本研究为当前大学生自尊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为提高体质弱势群体的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水平提供心理学参考。同时也为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体质弱势群体”的界定包含一个充分条件和两个基本标准:充分条件是身体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疾病或身体有残障的人群;基本标准一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得分在59 分以下的人群;基本标准二是体重指数 (BMI) 测试结果在以下范围的人群:BMI<20, 或 BMI≥26.5。达到以上充分条件或两个基本标准的学生群体可被确定为“体质弱势群体” 。“体质强势群体”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校运动队队员, 二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得分在86分以上并且20≤BMI<24。

体重指数 (BMI) 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一种衡量人的体重是否超重或肥胖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体重指数 (BMI) =实际体重 (kg) /身高2 (m2) 。我国学者研究认为:BMI<20为偏瘦, 20≤BMI<24 为正常, 24≤BMI<26.5 为偏胖, 26.5≤BMI为肥胖[6]。因此, 本标准的选择具有较好的可靠性。本文研究对象不包括身体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疾病或身体有残障的人群。体质强势群体不排除满足条件的非运动员。

从2008年浙江财经学院12000多名体质健康测试学生中, 选择了体质强势群体526名 (男:246人;女:280人) , 体质弱势群体757名 (男:469人;女:288人) 做为研究对象。然后各组随机选择男女各110人, 共440人作为问卷调查对象。最后剔除无效问卷28份, 得有效问卷412份。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身体自尊量表:采用Franzoi等人 (1985) 编制的身体自尊量表 (BES) 。该量表共35个项目, 分三个维度。BES在国外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 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3, 折半信度为0.87[7]。

整体自尊测量:采用Rosenberg (1965) 自尊量表SES中文版。SES共10道题目, 要求被试在“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四个等级上评价自己。分数越高, 表明自尊水平越高。该量表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8]。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2, 折半信度为0.81。

1.2.2 实验法

选择体质弱势群体中体质为肥胖 (体质测试总分<60分, 且BMI指数≥26.5) 的学生30人 (全部为男生, 避免女生经期对于实验过程的影响) 为实验对象, 其中15人为实验组, 剩余15人为对照组, 同时运用身体自尊量表、整体自尊测量的初测成绩, 以及他们的体质测试总成绩, 经T检验处理P>0.05, 要求差异均不存在显著性。

实验从2009年3月1日到5月1日对研究对象的实验组采用自编运动处方进行干预, 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随其保持日常生活习惯。实验结束后再次运用身体自尊量表、整体自尊测量研究对象状况。如实验后身体自尊量表、整体自尊量表指标分值显著性增加, 同时大学生体质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则干预手段是有效果的。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的与统计的数据运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质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身体自尊、整体自尊的比较分析

体质强势群体 (体质测试总分≥86分, 且20≤BMI指数<24) ;体质弱势群体 (体质测试总分<60分, 且BMI指数<20或BMI指数≥26.5) (以下同)

根据表1, 体质强势群体无论是身体自尊水平还是整体自尊水平都要高于体质弱势群体, 且差异极其显著 (P<0.001) 。身体自尊是整体自尊一个较低级的具体领域的自尊, 根据以往研究[9,10], 具体领域自尊的提高会改善整体自尊的状况。因此, 尽管影响个体自尊水平的因素很多, 但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确实是提高人们自尊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得分分析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能测试各指标比较

注:* P<0.01, ** P<0.05

表2、3、4显示, 体质弱势群体在经过一定的科学锻炼后, 其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水平都有了差异性的变化, 且显著提高。而没有经过运动处方干预后的对照组, 其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水平变化不大, 基本维持在原有水平。研究表明, 参与体育活动能够提高个体对身体的自我认识和评价, 如提高健康水平、提高个体的运动能力知觉等等, 从而进一步提高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时各项体能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 结论

3.1

体质强势群体大学生的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水平均显著高于体质弱势群体。

3.2

通过一段时期的科学锻炼 (运动处方) , 可以有效的提高体质弱势群体 (肥胖人群) 的身体自尊、整体自尊水平, 同时其各项体能水平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再次证明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体的身心健康同步发展和提高。

摘要:通过对12000名大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的统计分析, 以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2个量表为研究工具, 对其中412名体质特殊群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科学锻炼 (运动处方) 可以有效的提高体质弱势群体 (肥胖人群) 的身体自尊、整体自尊水平, 同时其各项体能水平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再次证明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体的身心健康得到同步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运动处方,一般自尊,整体自尊,体质弱势群体

参考文献

[1]周二三等.体质弱势群体的理论构建[J].体育学刊, 2008, 15 (7) :46

[2]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报, 1999, 5 (3) :42-47

[3]殷晓旺, 张力为.大学生身体自我、学业自我与生活满意感的关系[J].体育科学, 2005, 25 (3) :38-41

[4]何玲, 张力为.抽象及其具体身体自尊评价方式与生活满意感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25 (3) :320-323, 330

[5]田录梅.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大学生身体自尊的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 (1) :66

[6]刘成, 刘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与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 2005 (9) :70

大学生群体 篇11

【关键词】“90后” 群体特征 价值理性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007-02

目前,“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学生群体的主要构成部分。他们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成长,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处在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是信息时代成果的一群优先体验者。他们身上有着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所赋予的特点。他们既渴望独立,又希望被照顾;既漠视亲情,又渴望亲情;既推崇个性,又眷恋集体;既成熟,又冲动……他们是一个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在备受关注的同时也备受争议。新形势下,如何准确把握“90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特点,探索教育引导的科学方法,对于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客观评价“90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特点

每一个时代的大学生群体特征都会有那个时代的烙印,“90后”大学生也有着不同于“70后”、“80后”的群体特征。“90后”大学生是在传统与现实的交织中走向革新的一代,他们关心天下大事,兴趣爱好广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责任观念较强;他们喜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成长与成熟,书写责任与担当,传递爱心与希望,被国内外媒体誉为“中华民族全面崛起的群体担当”。其主要特点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政治认同感强,理性爱国。

“90后”大学生是改革开放最大的受益者,他们高度关注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相关的大事,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信心。教育部2012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91.4%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强我国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97.9%的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近八成的学生表示有入党愿望,将“追求理想信念”作为入党最主要动机的学生比例越来越高。[1] 2.善于思考选择,理智务实。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90后”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受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也明显增多。但他们支持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同时又追求时尚,大胆吸收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善于在比较后作出选择,注重对新生力量和新奇事物的尝试体验和认识把握。调查显示:56.7%的学生认为自己很独立,46.7%的学生表示在遇到问题需要做出选择时通常是自己说了算,老师、父母的意见只是参考。[2]

3.思想乐观自信,自立自强。

在人生观上,“90后”大学生表现出奋发进取、自立自强、乐观自信。他们意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自己发挥作用、回报社会、建功立业的大舞台。他们积极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而不懈奋斗,并按照社会的要求充实自己、塑造自己,自立意识、自强观念、成才意识和效率观念明显增强。上海社科院的调查显示,只有5.1%的被调查者尚无未来人生目标的设计;[3]而《南都周刊》对“90后”群体的一次采访中,给记者们最大震撼的不是“特立独行”、“反叛”、“非主流”,而是他们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十分清晰。[4]

4.注重團结协作,网络为伴。

“90后”大学生是在日益开放的环境下长大的,全球的教育资源,跨文化的交流,特别是互联网给他们提供了“以个体身份参与全球化”的机遇。在合作交流上,他们从单干走向合作,从个体走向群体,从现实走向网络,具有明显的团队意识、协作观念和网络化的生存交往方式的特点。调查表明:73.1%的学生获取社会信息最主要的渠道是“网络”,“搜索信息、查阅资料”、“了解新闻”和“聊天或交友”在他们“通过网络主要进行的活动”中占前三位。微博的影响进一步扩大,59.9%的大学生使用微博,比2011年上升了13.1个百分点。[1]

我们在对“90后”大学生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他们身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亟待改进和提高。比如,缺乏对重大问题的深层次思考,政治自觉性和坚定性有待加强。虽然他们政治认同感强,但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等一系列重要政治问题上,认识比较模糊、肤浅,在真信、真学、真用、真做上存在很大差距;缺乏远大理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价值取向多元,功利性较强;缺乏知行统一的认识和实践;缺乏生活磨炼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对适应社会发展和应对严峻挑战准备不足,等等。

二、准确把握“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方法

“90后”青年大学生所呈现出的群体特征变化更加凸显出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从青年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其人格组成中不仅需要“工具理性”的支持,更需要“价值理性”的指引;另一方面,尽管“90后”的思维方式和行动特点呈现多元化,但他们发展自我、渴求成长的愿望是相同的,在走向社会的人生过渡期都需要学业、工作、情感、生活等方面的引导和帮助。因此,高校要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在准确把握“90后”群体接受规律与成长路径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教育引导工作。

1.调整评价标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使命,针对“90后”大学生的评价标准也要适时做出调整。在对“90后”大学生的评价中,我们要坚持评价内容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坚持评价范围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坚持评价实施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协调。在任何时间和情况下,对“90后”大学生的评价都要结合现实实际,采取灵活性和多样化方式,特别是要注重“90后”大学生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环境、网络影响、知识经济、全球化等客观实际,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理想信念的坚定度、心理素质的和谐度等方面进行认真、严肃、公正、全面的评价。“90后”大学生有长处也有不足,我们应多一点平等、理解、接纳甚或谦卑。

2.高扬核心价值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意识形态的本质。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迄今最先进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也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及其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它们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石。面对“90后”对理想世界、现实世界、虚拟世界的困惑,我们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引导他们直面时代挑战、走出思想迷茫、坚定理想信念。

3.贴近学生实际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在理清一些思想迷雾中才能更加清晰;一个正确的方针,往往要在防止绝对化和片面性的过程中才能更好贯彻。居高临下、我打你通,照本宣科、隔靴搔痒,形式呆板、手段单一,这不是“贴近”,而是违背“贴近”。贴近学生实际,就是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提升服务学生的意识和能力;就是用鲜活的、现实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同龄人”的事迹和典型引导学生正面成长。只有通过贴近学生实际,透过种种表象发现他们身上那些相对稳定的、具有连续性和传承性的思想价值观念,并以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出发点,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内在需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

4.占领网络阵地

全球网络的迅猛发展正在重新构建并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社会行为,作为一把“双刃剑”,它既可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又具有很强的负面作用。“90后”大学生正处在性格、心理不断完善成熟的关键时期,分辨力、自制力还不强,很容易受到网络上有毒信息的侵害。要想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应注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把网络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利用网络的正面作用,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量,利用网络快速传播、迅速更新的特点,及时宣传、弘扬主旋律。

5.坚持正面引导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内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人的外部行为是通过人的意识、思想起作用的,是人的大脑意识、思想转化为肢体的行为。“90后”大学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状态,需要更多的正面引导。作为教育者,在正确与谬误并存、高雅与庸俗交织的社会环境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潜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分析,培养他们从复杂多样的信息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意识和能力。与此同时,还必须树立干预和纠偏意识。对于“90后”大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思想认识,必须进行及时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调控意识与免疫能力。

6.加强队伍建设

“两课”教师和政治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们的作用至关重要,由此加强队伍建设也是必须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有人格魅力,要像方永刚同志那样,深入学习、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党的理论;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高尚师德,既努力具备学识魅力,也努力具备人格魅力,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楷模,成为让学生永久铭记的好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在课堂内外体现出来。[5]

参考文献

1 2012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良好态势[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206/137018.html, 2012.06.04

2 彪晓红、曹月.“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教育引导策略——以西安高校为例[J].理论导刊,2011(12)

3 余梦.调查分析:90后到底是怎样的一代人[N].东方早报,2009.09.24

4 90后驾到[N].南都周刊,2009.06.19

从“蚁族”群体看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12

一、“蚁族”群体生活现状

有专家认为, “蚁族”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三大弱势群体之后现代社会的第四大弱势群体。廉思在《蚁族:大学生聚居村实录》一书中指出, “蚁族”就是对“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 该群体有着高知、弱小、聚居的特点。他们受过高等教育, 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 有的甚至处于事业半失业的状态。他们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 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他们的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 九成属于“80后”一代。他们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者近郊农村, 形成独特的“聚居村”。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 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

二、“蚁族”群体背后的问题

任何问题的出现都有一定的原因和环境背景。蚁族问题的背后, 更多的是当代社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是一个经过了较长一段时间积累和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而就业问题也有深层次的原因, 主要如下:

(一) 高校培养问题以及高校连年扩招。1998年以来, 高校曾经以每年递增15~30%的速度连续扩招, 导致人才市场产生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字,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万人, 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 还不包括待就业的非应届大学毕业生。据调查, 2009届大学生毕业生普遍认为, 高校教育最应该改进的三大方面依次是:实习实践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可见, 高校的培养问题也日益凸显, 应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一方面, 从“蚁族”群体的生活现状看, 他们大多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他们的月收入较低, 没有可靠的生活来源, 工作无稳定性, 生活环境较为恶劣, 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未曾涉及到的部分。“蚁族”现象所反映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也凸显出了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能够很好地适应非正规就业的现实要求的问题。我国现行的《就业促进法》对此也并没有明确规定。另一方面, 蚁族群体的户籍问题也亟待解决。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 使得某些地区形成一种优势, 吸引了更多的大学毕业生, 最终导致群居现象, 并使得一些城乡社会保险的接续问题也浮出水面。这些方面都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及其公平性的缺失。

(三) 大城市的向心力。一方面, 我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之间、大小城市之间的差距十分显著。这也是大城市较中、小城市更具有就业吸引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已经拥有较为理性的择业观念, 他们在就业方面的选择既看重货币的收入, 又包括自然环境、发展机会等因素。如北京、上海、广州、西安一样的大城市就具有这种隐形的向心力, 使得大学毕业生涌向这些大城市, 形成京蚁 (北京) 、沪蚁 (上海) 、穗蚁 (广州) 、秦蚁 (西安) 等蚁族群体。 另一方面, 来自农村的学生毕业后, 大部分都倾向于留在城市生活工作, 无疑加剧了大城市的磁体效应。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 无疑又增加了许多“京蚁”群体的数量。2010上海世博会, 同样吸引了更多的人群流向上海。在这些大城市的巨大感召之下, 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认为, 留在这些城市势必会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因此, 他们更愿意留在这样的大城市来打拼。

三、解决现状的途径

(一)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科学方法, 是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出发, 对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 并在大量的、系统的数据积累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政策措施。 “蚁族”产生的根源之一在教育, 解决的根本途径也在教育。 为此, 要采取三条措施:一是要转变高校招录体制, 避免招生工作的盲目性, 力争招收人数与市场需求人数的平衡;二是要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切实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努力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方法, 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三是要改革评价方法, 高校和有关教育部门在就业问题上不能只关注数字, 评价领导与高校应当与学生的成绩和就业率脱钩。

(二)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蚁族”群体是一种处于生存之上、生活之下状态的群体。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着所有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权益, 没有一个人应该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针对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问题而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条文。因此, 我国应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对于非正规就业者的各种社会保障政策, 力求使所有阶层都被纳入到法律保护的范畴当中, 真正使所有人群都能切身感受到社会保障的保护、享受到社会福利的待遇, 真正体现出社会的公正公平。

(三) 扎实开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蚁族”现象还与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有密切关系。因此, 高校应当扎实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教育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摆正心态, 认真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努力践行之。有关部门要为“蚁族”提供切合实际的就业培训、提供心理辅导等, 让他们了解并且打心眼里认可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 真正树立起自己创业、在基层干事业的理想。

总之, 从“蚁族”群体我们所看到的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充分就业是当今社会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社会各有关部门包括大学生自身都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这样, 我们的社会才会向着和谐稳定的方向更迈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廖建华.我国非正规部门就业存在的障碍及对策[J].社会科学家, 2008

[2].刘庆珍.“蚁族”社会因素透视[J].资治文摘, 2009

[3].阳玉平.我国“蚁族”之理性审视[J].社会科学家, 2009

上一篇:演示实验的教学改革下一篇:轧钢机系统的模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