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群体学生教育策略

2024-08-13

中职群体学生教育策略(精选10篇)

中职群体学生教育策略 篇1

非正式群体是学生间根据兴趣爱好、情感等因素自发形成的群体, 是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乃至日常学习、生活极具影响力。当非正式群体的价值取向、目标、行为规范与班集体一致时, 会对班集体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作为班主任要更多地关注、接近他们, 发现其闪光点, 及时强化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切忌简单粗暴。

一、班级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

2013 年, 我带了一个中职班, 开学第一周, 我发现教室里多了一个篮球, 接下来几天里我发现班级里的顾某、吴某、刘某等几名学生特别喜欢打篮球, 有几次上课差点迟到。第二天下午的夕会课, 铃声已过, 只见他们三个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地往教室跑, 看到他们, 我控制了情绪,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没想到的是在10 月份的一天, 徐州那几天雾霾特别严重, 学校通知暂停一切户外活动, 改体育课为室内课, 当体育老师去我们班上课时, 教室里只有四名学生, 大部分学生都不在教室。匆匆跑到操场, 还没到地方, 就隐约看到我们班男生正热火朝天地打篮球, 女生在边上观看助威。真的不能小看这一部分篮球积极分子, 竟然把大部分的学生都带到了操场上。

二、通过活动, 增进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的友谊, 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后来, 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 对于这群爱打球的学生, 如果不能改变风向, 就要改变航向, 制度和道理可以管出规矩和高效, 却管不出智慧和幸福。于是我向系里申请搞一次篮球比赛,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系里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我将顾某他们几个找来商量比赛事宜, 他们一听可来劲了, 拍着胸脯说要拿第一名。我安排他们组织班级球队并制定训练计划。第二天他们就将参加人员和计划交给了我, 我鼓励他们按时认真训练, 争取取得好成绩。在班会课上, 我还组织学生观看篮球明星科比的励志视频, 看完后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 从规则到荣誉, 学生说得头头是道, 最后总结时, 我鼓励学生要以科比为榜样, 用科比的行为成就去影响学生的言行, 引导学生积极进取, 严于律己, 用偶像的力量去教育学生。学生很受鼓舞,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严格按照计划训练, 因为打球迟到的现象越来越少。比赛那天, 我带领全班学生来到操场, 买水的买水, 拿衣服的拿衣服, 给学生呐喊助威。我鼓励他们, 安全第一, 比赛第二, 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就好。学生努力拼搏, 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也是我们以集体的名义争得的第一份荣誉。

三、培养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者, 形成强而有力、管而有效的班干部集体

班级里的篮球队长, 也是我们班的班长, 我鼓励班长带领学生把打篮球的这股精神用到学习和其他班级活动中。在班长的带领下我们班在校文艺汇演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校运动会上拿了广播体操和运动会项目的第一名, 学生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都非常积极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班级每周都获得学校的文明班流动红旗。一旦班级中出现什么问题, 班长率先垂范, 自我检讨, 然后再带领其他同学一同改正错误, 共同进步。在班长的带领下, 我们的班干部队伍逐渐走上正轨, 班级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对于职业中学学生的教育, 不能光看到他们犯错误, 还要思考学生错误背后隐藏着的真正的东西。特别是对于这些特殊的小群体, 如果及时发现他们的特殊才能和“闪光点”, 帮助他们找到自我发展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有的放矢, 脚踏实地地不断进步, 促成其达到某种“完善的高度”, 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带动全班学生更加自信、阳光地享受职中生活的每一天, 我觉得他们是幸福的, 作为班主任我也是幸福的。

摘要:近年来, 随着职业学校学生生源减少, 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 职业学校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就尤为重要。作为一线的班主任, 你无法选择学生, 只能选择爱智慧和方法。对班级中出现的非正式群体, 如果能合理地教育和引导对班集体的管理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就班级中非特异性群体的形成、特征和教育策略做一浅显的论述。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心理发展,凝聚力

参考文献

齐学红, 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基本功[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07.

中职群体学生教育策略 篇2

90后一般通指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中国公民。他们出生在社会转型加剧、改革深入、开放扩大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既在经济高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受益,同时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文化传媒的侵袭。因此,90后被认为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思维、行为和认知方式。当他们带着这样的价值观、思维、行为和认知方式进入到相对自由宽松的大学校园后,就形成了不同以往大学生特点的90后大学生群体。很多学生管理工作者和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对这样的变化表现出了悲观情绪,认为学生越来越难管理,甚至有人大声疾呼社会教育的失败,认为社会前途暗淡。社会上对此的讨论也此起彼伏。这让人联想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大学生也曾有过一段混乱年代,吸毒、性解放、滥交、同性恋、对低俗文化的追求、对经典、传统的藐视„„他们有一个生动的称谓:“垮掉的一代”。他们喜欢具有迷幻风格的艳丽色彩,蓄长发,留山羊胡,追求“玩绚”,竭力表现个人特色,或者“冷漠、抑制情感”; 有一些对政治漠不关心,另一些却热衷于参加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总之,其一代青年的价值取向与传统发生震撼性的断裂,云端工作室。而到了90年代,成长于这一代的政治家主导美国社会的时候,并没有让美国垮掉,相反,克林顿总统这位曾今“垮掉”的青年在他连续8年的执政中,虽然绯闻不断,但在他的任期,是美国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好的时期之一,他的新经济牌把欧洲与日本远远甩在后面,他唱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怪调主导发动科索沃战争,成功扼阻了欧洲强劲的上升势头,随手又签下美日安保条约和美澳安保条约,顺利做好将军事重心从欧洲大西洋向亚洲太平洋转移的铺垫„„以至克林顿在卸任前酸酸地说,如果宪法允许继续连任,他还能获得大选。2010年6月,由比尔盖斯等世界富豪发起了捐出一半财产的倡议活动,8月初,已有包括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等40位富豪做出了承诺,而其中也不乏出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垮掉一代”,而且他们还都是白手起家。如比尔?盖茨,54岁;保罗?艾伦,57岁;乔治?卢卡斯(著名电影导演主要作品:星球大战系列影片),66岁等等。可见,这些昔日逃学、辍学、标新立异的青年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判断垮掉,由此,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德育教育的策略是否适应今日之时代。在提出德育教育对策前,有必要对9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做一总结,包括心理、行为模式、思想等等方面。

一、对90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现状随着90后青

成都建网站 19fb.com ydl

中职群体学生教育策略 篇3

[关键词]高中学生 自发体育群体 课外体育活动

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学的今天,高中阶段的校园悄然出现了一种自发的体育群体。它一般是由几个爱好某项体育活动的学生自发形成的、组织较松散的群众性团体。作为高中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应正确认识这种体育群体对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作用,深入了解这种群体的特征,并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来加以调控和引导,使这些群体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并带动其他同学开展文明、健康的体育活动。

一、自发体育群体的特征

高中学生自发体育群体由于形成的基础、结构、规模、行为规范与学校组织的正式体育运动队有很大不同,因而决定了这些自发体育群体有着与其他体育群体不同的特征。

1. 学生自发体育群体有较强凝聚力

高中学生自发体育群体的成员不仅靠的是情趣一致,而且他们的志向、个性也相仿。为提高自己的体育运动技能、满足一定的兴趣爱好或为战胜某一对手,获得一种竞争性的满足而聚集在一起的。因而这种情感的维系心理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2.学生自发体育群体中有核心人物

核心人物是指虽然未在学校或班级里担任学生干部,但在学生自发体育群体中却有着极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学生。核心人物依靠自己较强的体育运动能力和娴熟的体育技术、技能以及与生俱来的调控才干,通过某种人际关系、感情关系逐渐在群体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使其他学生从内心对其产生敬慕,心甘情愿受其支配与指挥。

3.学生自发体育群体有强烈的排外性

由于学生自发体育群体成员的兴趣爱好、目标利益、价值观念有相同之处,大家紧密团结,共同对外,因而,很容易形成视其他同类型自发体育群体为敌对的观念。同时,又因为个人在群体内地位的确定而担心受到外来人的干扰与排挤,因此产生强烈的排外意识。这些现象说明,高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还是较为片面的、狭隘的,有待于正确的调控与引导。

4.学生自发体育群体的信息传递渠道非常灵敏

由于学生自发体育群体人员比较复杂(跨年级、跨班级),且经常主动与其它学校或不同年级、班级的其他体育活动兴趣小组进行课外体育竞赛,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交往和关系极为密切,彼此一呼即应,很快达成共识,使学生自发体育群体内外的信息交流极为迅速和畅通,而且准确无误。

二、学生自发体育群体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作用

1.丰富和活跃学生课外体育生活

由于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大多是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进行的,这虽然有众多的好处,但却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中活动内容单一,形式机械,难以调动起学生体育活动的激情。而学生自发体育群体的存在,不仅活动形式、内容多姿多彩,而且能使那些不善于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也能够积极地投身于其中。在这个集体里感情和兴趣掩盖了技术、技能的差距,从而使一些对体育活动持消极态度的人也勇于加入了体育活动的行列。学校学生自发体育群体的建立其主要结果是对各类不同体育项目进行认识、参与、交流和竞赛,这种活动过程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

2.促进正式体育群体的发展

由于正式体育群体和以年级、班级等不同类别的学生自发体育群体同时客观地存在,许多正式体育群体成员也是学生自发体育群体中的成员,他们不仅是最受尊敬、最有威信的人,也是两个群体密切联系的组织者。他们把自己在正式群体中所学到的技术、战术,会毫无保留地传给本群体的其他成员,使其所在的群体整体的水平都得以提高。当然,正式群体与学生自发体育群体之间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立和竞争,但这种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不会影响不同群体之间的友情,有时反会促进了正式群体技术的发展和优胜劣汰的人员选拔制度的实现,激励正式群体成员更加勤学苦练。

3.促进学校体育的社会化,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学生自发体育群体的主要活动是体育竞赛,这种竞赛不受时间、地点、经费、场地、项目和竞赛对象的限制,具有较大的广泛性和较强的经济性。只要条件合适,双方达成共识,就可以进行体育竞赛。这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使学生将学到的体育知识能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使竞赛对象和公众相互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学生自发体育群体的引导策略

对高中学生自发体育群体的调控就是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对学生自发体育群体施加影响,使其向预定的正确方向发展,以达到为学校体育服务的效果。

1.对学生自发体育群体内各成员的引导

(1)重视对核心人物的引导

学生自发体育群体的核心人物有特殊的威信,他们举止言行往往决定着整个群体的变化与发展,管理者要善于观察他们的思想动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这是调控学生自发体育群体的关键,该项工作做好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指导成员确立适合各人特点的目标

树立目标是调控学生自发体育群体成员行动的一种方法。在学生自发体育群体自订的群体目标之下,为群体成员制定一个个人训练成效目标,就是通过目标的激励促使群体成员自觉训练来达到一定的成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地努力。

(3)考核与选拔相结合

为学生自发体育群体成员制定了个人训练目标之后,就要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考核群体成员,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考核对象,以检验每个成员的训练目标实现程度。通过考核可以纠正实施目标中的偏差,让其主动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应将正式体育群体成员的选拔与学生自发体育群体的考核有机的结合起来。

2.对学生自发体育群体组织的调控

(1)正确认识学生自发体育群体存在的客观性

学生自发体育群体是学生体育意愿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学生的体育爱好和选择,因而我们不仅要正视它的存在和发展,还要像对待学校运动训练队那样予以关心、理解,深入调查,认真分析这些组织的活动特征,从而为全面有效地调控和引导这些学生自发体育群体打下基础。

(2)对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预防性调控

学生自发体育群体在其活动过程中,往往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谓预防性调控就是在问题发生之前进行有效的调控,要做到预防调控,主要是应与调控成员一道参与制定计划和调控标准,设计有效的调控结构。经过多年实践,事实证明:以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和被调控者共同参与制定的自发体育群体发展规划、标准和调控结构,学生自发体育群体成员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学生自发体育群体容易产生的问题很多在发生以前就被消除了。

参考文献:

[1]温庆书.高校体育步入体育俱乐部分析[J].体育文史,2000,(5).

[2]田雨普.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走向 与对策[J].体育科学,1999.

[3]韓进.《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中职群体学生教育策略 篇4

非正式群体的出现,给学校教育和管理带来了不少新问题,加强对中职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管理,引导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已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当务之急,它对班级管理具有马太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

一、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非正式群体”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梅耶提出的,是指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又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这些群体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学习、娱乐、休闲等环境中自由组合、自发形成的。在教育管理活动中,非正式群体有别于班集体、团组织、学生会等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在中职学校中由来已久,并不是新鲜事物,只不过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非正式群体的问题才逐渐显现出来。大量事实表明,大多数班级中都存在着一些结构松散的小群体,而大多数学生又都在某个小群体中充当一定的角色。这些小群体往往以意趣与情感成分为主要调节机制,以满足成员心理需求为主要功能,少则两三人,多则十几人,每个成员往往自发地遵守基于成员之间共同感情而产生的行为规范。中职学生的非正式群体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气味”相投,自由组合。

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之间大多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是有相同、相近的观点,或是有相同的人生经历,或是有共同的利害关系,或是由于性格互补。这种群体的成员间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完全是以个人的好恶、兴趣为基础,自由参加,自由退出,但拒绝“叛徒”和“出卖”。

2. 结构虽松散,却有较强的内聚力。

由于是自由组合,没有固定规章计划,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之间主要靠情感维系,因此成员的流动性较大,结构比较松散。但其相互之间往往具有强烈的情感联系,他们观点接近,信念一致,有共同的价值观,因此成员对非正式群体有一定程度的归属感,有较强的凝聚力,形成一种“抱成一团”的现象和排他性的倾向。正是这种排他性,给我们的日常班级管理带来较多的负面影响。

3. 承认权威,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

非正式群体中往往有一两个“核心人物”,其因具有某方面突出的才能,在群体中威信较高、影响较大。但并不固定,随着情境的变化,会涌现成员认可的新领导者。成员往往对这种自然产生的领导者言听计从,“核心人物”能左右群体成员,并对整个班级产生重要影响。

4. 成员交往密切,具有友伴群的特点。

非正式群体能为不同的学生、陌生的个体提供联络感情、交流思想的场所,其情感成分在调节人际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由于有共同的爱好和志趣,成员间情感较和睦,交往较频繁,对同伴的行为相互认可并支持;而且成员之间信息传递灵敏,常常互通有无。

这些特点说明了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绝大部分非正式群体活动是正式群体活动的一个有益而必要的补充,对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探究

中职学校非正式群体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不容轻视的力量,它对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对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人生价值观、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人格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我们认为,非正式群体在中职学生中大量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价值观念萌发,独立人格逐步形成。

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这是人生重大的转折关头,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已基本形成,性格等个性特征趋向稳定,思维能力、活动能力显著发展,意志力、自制力明显增强,对家庭、学校的依赖性逐步减少,人格日趋独立,强烈要求张扬自我和显示自己的人生价值。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正式群体活动往往不能满足他们内心的需求,这促使他们在非正式群体中寻求展示独立人格、表现自我价值的空间。

2. 精力过剩,内心空虚。

不少中职学生从初中跨入中专,从“书山题海”中一下子解脱出来,学习压力骤减,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以后,还有大量的时间、精力顾及其他,就自然而然地聚集在一起,各展所长。也有部分中职学生根本不在乎学习,对个人前途信心不足,缺乏奋斗目标,多余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发泄,他们便沉迷在玩乐和游戏之中,那种白天到校闷头大睡、晚上回家挑灯夜战的“网虫”就是最极端的典型。

3. 总是遭遇挫折,寻求情感支持。

很多中职学生在初中甚至在小学阶段就成绩欠佳,屡屡遭受家长、老师、同学的批评指责,内心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感;来到中职学校后,尽管学习任务轻了,但成绩依然较差,在班级中似乎显得一无是处,因此心理压力大,有苦无处说,就与类似的同学聚在一起,发泄内心的苦恼,寻求心理的平衡。

4. 猎奇心理和盲目崇拜意识的结合。

中职学生渴望长大,有时逆反心理作怪,喜欢标新立异,为了显示自己的个性与成熟(其实他们并不成熟),他们往往把形象或俊朗、或甜美、或强悍的影视歌明星与出色的运动员视作自己的偶像,并且不加取舍地进行模仿,留怪发,穿奇服,化浓妆……共同的偶像崇拜有了共同的语言,于是他们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5. 价值取向、兴趣爱好的相同,性格特点、社会地位的相似。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都有归属性。相同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兴趣爱好,能够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方的中职学生吸引在一起,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归属和安全感。也有的学生由于性格相似、脾气相投,或由于在班级、学校、社会上的处境、地位相似,在感情上比较融洽,就经常聚集在一起。

由此可见,非正式群体的出现,是中职学生身心发展和成熟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一旦形成,它的功能是十分明显的。当我们从整体上客观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这种非正式群体现象时,不难看出非正式群体对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这是一把双刃剑。

三、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策略

对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教育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系统工程。我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把非正式群体一概斥责为小团体,对非正式群体一味地打压、“堵截”,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反而会适得其反。古语道:“大禹治水,疏而导之。”我们必须看到其存在的客观性和合理性,要努力引导他们发挥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负面影响。

1. 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非正式群体的出现,是中职学生身心发展和成熟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时代的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结合所引起的。因此,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中职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把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相结合,应该看到非正式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正式群体的一种补充,而不是排斥。我们不能一概地将非正式群体当作危害班级、学校的“小团体”而强行令其解散。每个人都有归属感,都需要友谊和被关心,害怕孤独,需要交往,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正是在满足了学生的这些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某些情况下,能起到正式群体起不到的作用。

2. 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

针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我们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对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如书友会)应采取支持、保护的措施,促其成长,发扬光大,使其成为团结同学、搞好学习生活的有效阵地。对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如同乡会)应坚持正面引导、热情帮助的方针,积极引导其发挥正面效应,防止其向消极方面倾斜,特别是要杜绝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对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如电玩迷),我们也不能简单粗暴、排斥打压,而应主动接近他们,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建立感情,取得他们的信任,从中施加影响,引导他们向积极方面转化。我们的思想教育要善于运用情感艺术,春风化雨,沁人心脾。当然,对屡教不改者,在必要的时候要视其情节轻重,进行适当的处理。

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发挥正式群体的主导作用。

非正式群体之所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的正式群体与活动不能满足中职学生张扬的个性和强烈的表现欲。因此,我们要有的放矢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发挥正式群体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突出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尽可能地把绝大多数非正式群体成员吸引过来,使之融入到学校校园文化活动中,为他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精力和激情得以宣泄,才华和技能得到展示。同时校园文化活动以自身的权威性、凝聚力、亲和力和感召力,充分发挥其教育引导功能、娱乐功能和对不良风气的抵制功能,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之热爱班级、学校,树立全局观念,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群体和集体之间的关系。

4. 引导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发挥积极作用。

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是群体成员的“精神领袖”,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如果做好了核心人物的转化工作,由他来影响其他成员,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善于做好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启发引导、转化工作,应经常与之接触交谈,听取他们的呼声,真诚关心他们的成长,促使他们对自己的思想品德和言行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完善,把他们培养成为班级工作中的骨干力量,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和参谋,从而把非正式群体纳入可控范围及良性发展的轨道。

5. 因势利导,巧妙发挥非正式群体的自我管理效能。

我们可以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感情基础,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畅通的信息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班集体管理的一些合理化意见及建议。在积极引导、转化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加入班干部行列,形成强而有力、管而有效的班干部队伍。

6、多方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中国青年报》曾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许多家长不懂得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有的对孩子简单粗暴,有的则放纵溺爱。那些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往往都是家庭教育不到位,家长对子女的学习生活关心不够所致。因此,我们应主动联系其家长,密切配合管理,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让家长理解青少年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教师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交流,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修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这样家校联手,齐抓共管,我们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铲除滋生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土壤,尽量净化校园环境。

四、结语

总之,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我们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尊重学生,耐心教育,积极引导,尽量求同,做到克其短,扬其长,使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得到培养,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使他们在班集体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建设和谐校园作出贡献。

摘要: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是一股客观存在的、不容轻视的力量, 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本文在对中职学校非正式群体的特点、成因等进行分析探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 强调引导非正式群体发挥积极作用, 限制其负面影响, 为和谐校园的建设作出贡献。

关键词: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班级管理,引导

参考文献

[1]徐华铁.青少年学生非正式群体现象透视与对策[J].湖南教育, 2001, (12) .

[2]李有华.中学生心理教育[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第一版.

[3]孙秋兰.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4) .

[4]金建全, 周云鹤.非正式群体对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 2002, (12) .

中职群体学生教育策略 篇5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特殊群体;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83-01

在学生这个群体中,总有极少数学生因为家庭的问题或自己的问题影响到学习的进步和心理的健康,被称为“问题学生”,被认为是“歪瓜劣枣”。面对这些学生,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不要歧视他们,要了解他们的情况,对症下药,用爱心和耐心温暖他们,帮他们摆脱迷茫,尽快赶上同伴们的脚步,和他们并肩前进。具体教育策略有以下几点:

一、营造诚实守信的宽松环境

说谎是班主任工作者比较常见的现象。一般情况下,说谎都是与其违纪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在班级管理中倡导违纪后主动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重犯的情节较轻的学生,班主任可以不予批评,不追究,不处罚,点到为止,重点鼓励其自我控制、自我改正。因为学生的违纪行为有许多是能够自我矫正的,主动承认错误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这一做法也为学生讲诚信营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让说谎的学生能切切实实感受到诚實守信的好处,并能提高学生改正错误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帮助学困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树立自信心

学困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是受排挤和遭白眼的。长期以来已形成了一种定式“我是一个无用的人”,动不动就“破罐子破摔”,他们虽然表面冷漠,内心却极其自卑。这是我们转化过程中最大的障碍。这些孩子形成的原因一是家庭的原因造成的:父母出外打工,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跟祖辈一起生活,多以溺爱为主,滋养了学生自白由散漫的习惯。二是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化网络的普及,使那些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孩子们许多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三是学生自身的原因:纪律观念淡薄,成绩基础差,行为规范缺少自律,整体素质相对较低,以至于平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贪玩,不做作业,在学习上要么没有信心,要么没有兴趣,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长期的恶性循环。针对这些情况,班主任要动之以情,打开他们内心的那扇门,走进他们的世界。细心呵护,关怀体贴,给予理解尊重,在各方面帮助他们,使他们逐步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和与老师、同学之间的隔阂,激发他们进行自我竞争的动机,并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多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来自老师的鼓励、肯定和同学的友爱、赞同,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长处,适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让他们看到自已的优点与长处,看到希望。要尽可能的让他们在各个领域找到自己展示个性、才能的空间,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会满足他们受尊重的心理需求,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找回自信和自尊,激起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营造班级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帮助离异家庭的孩子走出阴影,健康成长

孩子父母离婚这一事件虽然不能直接作用于儿童本身,但是通过各种随之而来的感受、认知,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一般来说,离异家庭的儿童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比如:性格偏激,听不进去别人的话;自卑心理严重导致虚荣心很强;过度敏感,甚至仇视一切等。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多细心呵护孩子受伤的心灵,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以学校教育为辅助,竭力弥补其情感上的缺失和性格发展的不足。为了能够更好的尽快的使离异家庭的儿童从阴影中走出来,最大限度的消除父母离异对他们带来的不良影响,作为班主任,我们老师应该担负起沟通孩子和父母情感的桥梁的作用,应该为离异家庭的儿童提供特殊的帮助,加倍的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积极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鼓励表扬他们。另外,小伙伴的理解和接纳也是消除他们心理压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班主任老师应积极营造班级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让同学们和离异家庭学生友好相处、鼓励、互相帮助,通过这样的氛围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使他们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引导和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和家庭。对于心理与行为问题比较严重的离异家庭子的孩子,我们还要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专业的心理个别疏导与咨询,以有效缓解其心理压为,给予其心理支持。再者,舆论因素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也有很大的关系。离异家庭的学生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这些变化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就极易发展成心理障碍。所以班主任应该做好舆论引导,让大家对父母离异有个正确的认识,摈弃对离婚现象以及对离异家庭孩子的歧视认识。

总而言之,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要想把这些学生的工作做好,班主任老师就要研究探讨更多的教育经验和管理措施不断探索更好的方式方法,这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也不是一日之功。

教育的成功是一个综合的过程,百年才能树人。对于问题学生,更需要班主任学会宽容,付出爱心、耐心,多进行换位思考。对于问题生来说,班主任老师的宽容、理解和关爱就是寂寞冬夜里飘然降来的春风,是沙漠里的一汪清水,能温暖和滋润他们的心田。问题学生也并不是一块朽木或一座冰山,也并不是什么都差,他们有许多的优点需要我们去发现,他们心里也有一片绿荫等待着我们去欣赏。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树立好一个完美的形象,民主,平等地对待班上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问题生。让每一朵花都开放,让每一只鸟都歌唱,这是我们班主任的责任和工作目的。

参考文献:

[1]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OL].2012.

中职学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初探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非正式群体,成因及类型,心理特征,引导,教育

“非正式群体”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E·梅耶提出的。梅耶等人经过8年“霍桑实验”研究发现, 除了正式组织外, 实际还存在着各种形式的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只反映组织成员之间的职能 (或职务) 关系, 不能表现出他们之间以感情逻辑支配价值的社会关系。而非正式群体又称“自然群体”, 国外也称“隐形组织”, 是指除班、团、队组织等正式群体之外, 纯粹由学生自发形成的集体, 每个成员须遵守基于成员之间共同感情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据调查, 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 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以意趣与情感成分为主要调节机制、以满足成员心理需求为主要功能的小群体。这种小群体少则二三人, 多达十几人。他们或一起学习某种技能, 或参加某项运动和游戏, 或具有某种共同的喜好, 或共同逃学上网、斗殴偷窃甚至团伙犯罪。随着精细化管理和班级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科学地引导和正确地教育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已成为班主任思想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它起着班级管理的马太效应和皮格马利翁

一、中职学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及类型

马斯洛认为:“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近年来, 中职学校学生整体素质呈下滑态势, 从招生来源看, 多数为重点普高落选生, 学生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受挫伤痕, 随着年龄的增长, 独立意识和社会性也逐步增强, 迫切需要从他人和人际环境那里获得经验、友谊和依存, 寻找适合自己存在的小团体, 以满足归属感和成人感, 他们的自我期望值也希望借助于他人或集体的评价来实现。这一特点, 在大多数来自于社会底层和成绩不理想的中职学生身上显得更为突出。从成因上分析, 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 凑趣型。

某些学生的技能特长、追求理念、意趣爱好差不多, 他们在职业技能实习过程中和实习前后经常接触, 在时空紧密的情况下很容易凑合聚集在一起形成小群体。学习数控的和学习营销的常常“人以群分, 物以类聚”;活泼、好动的总喜欢和喜爱玩耍的学生在一起;看法一致的或品质类似的, 也可以成为朋友。

2. 对抗型。

由于不少学生多年来成为教育教学的“边缘人”,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成为了对立面, 有的教师对待后进生甚至采取孤立的做法, 这反而增强了他们的“逆反心理”, 共性的外来压力促使他们走到一起;某些学生为了对抗与他们过不去的同学, 相互支持协助, 结帮成伙, 这样就逐步形成了以合力反弹为基础的小群体。这种小群体常常具有较强的破坏力, 易酿成不可预测估量的群体事件。

3. 补偿型。

某些学生由于学习受挫、挨过处分、自卑心理、家庭原因、生理缺陷等, 往往成了教师、主流群体学生甚至家长“忽视”的“角落”, 精神上得不到慰藉, 易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同是天涯沦落人, 他们就在与自己同一际遇的同班同学、上下年级同学甚至异性同年龄人中间寻找共鸣者, 进而结成小群体。

4. 解惑型。

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 面临着许多新事物、新困惑, 但由于代沟等原因, 又不愿意或无机会同老师或家长交流, 共同探讨问题, 倾吐心声, 解决疑惑, 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 或为了成就感、成人感等自身价值的实现, 主动接近自己羡慕的同学, 逐渐形成小群体。

此外, 从与班级的关系看, 非正式群体可分为亲班级型、中间型、反班级型;从活动范围和方式上, 可分为求知型、社交型、地缘型等;从稳定性上, 可分为稳定型、短暂型、游戏型等。

二、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心理特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中职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基本上是为了满足正式群体之外某些心理需要而自发形成的。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心理基础近似性;心理需要自发性。情感意趣交融性;组织聚合稳固性;圈内圈外明晰性;思想表现一致性;信息传递灵敏性等。

三、班级管理中, 如何引导和教育中职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

中职学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 它是中职学生身心发展和成熟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因此, 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应该成为班主任关注的对象和教育工作的重点。

1. 充分发挥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心理取向功能。

(1) 要充分利用非正式群体的心理基础近似性、心理需要自发性和情感意趣交融性的特点, 满足学生多种心理需求。引导他们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互帮互学, 逐步树立起勤奋、踏实、团结、进取的良好风气, 弥补班集体活动的不足, 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心理需求。

(2) 要充分利用非正式群体组织聚合稳固性、圈内圈外明晰性的特点, 发挥各自特长, 满足他们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放手让他们组织各种活动小组, 活跃校园班级气氛, 进行素质培养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

(3) 要充分利用非正式群体信息传递灵敏性的特点, 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状况;还可通过他们获得学生对学校或班级管理情况的反馈, 从而超前调整, 使班主任工作处于主动地位。

(4) 要充分利用非正式群体思想表现一致性的特点, 利用核心人物协调好同学关系。引导他们配合班主任开展班级活动, 帮助解决班级上棘手问题和老大难问题, 从而带动一群学生的思想转变。

2. 主动介入加强对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

(1) 要以民主与平等的态度引导提高非正式群体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友谊、什么是“哥儿们义气”等, 同时要协调消解其内部存在的隐患, 使之形成与正式群体辅和主的关系, 成为自发性与自觉性的统一体。

(2) 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敏感性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淡化非正式群体的本位思想和山头主义。非正式群体具有一定的排外性和保密性, 而这易使班集体分化成多个派别, 结成不同的利益共同体, 造成同学之间的不团结, 甚至相互攻击打群架。因此, 班主任要做好工作, 使各小群体能融于班级大集体中。

(3) 要以一颗火热真诚的心对待非正式群体, 加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沟通。每个学生既是整个班级集体中的一员, 同时又可能是某个非正式群体的一员。班主任可以普通朋友的角色介入非正式群体活动, 加强其可控性, 使非正式群体的活动不出现越轨现象。

3. 调动管理睿智正确对待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躁动。

(1) 在班集体中, 后进型非正式群体常伴有对抗型心理, 经常会做出一些违纪事情, 因此尊重和爱护后进生, 消除阻碍其进步的心理障碍就显得特别重要。对后进型的非正式群体, 一般不向家长“告状”, 不把学生推出教室, 不停学生的课, 不用过激的言辞在公众场合批评学生。转而采取以柔克刚、因人制宜、对症下药的方法。

(2) 掌握后进型非正式群体形成的规律, 把工作做在前面。后进型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 即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如果在他们刚形成的初期, 班主任能够及时地加以引导教育, 抓住“学习”这个牛鼻子, 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在非正式群体中发挥“榜样”作用, 就不仅会大大减少班主任工作的难度, 还会促进后进型非正式群体的良性发展。

(3) 合理利用非正式群体, 为实现班集体的目标服务。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的生活越丰富, 每个少年为了自己的智力, 道德发展从中吸取的东西越多, 对朋友的要求越高, 越认真, 越慎重, 学习之间的个人联系就会使集体生活更丰富。”

4. 明确优化中职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1) 强化班级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用集体的意识和目标去影响和改变非正式群体, 让他们感到是被重视的。非正式群体的发展离不开正式群体的发展。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个性、理想、疑惑、弱点与长处, 征求他们对集体的意见和建议, 唤醒和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 建立健全规范非正式群体的班规制度。班级有了健全的规章制度, 才能约束参加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学生的各种行为, 才能引导学生和班集体向着积极的正确的方向发展。通过评星评优活动,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检查、评价和表彰, 能使班级管理纳入以“规”治班的轨道。

(3) 优化强化班级正式群体主导地位。班级集体中,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通常是存在着竞争, 正式群体的主导地位和非正式群体的辅助性地位不能动摇。只有这样, 才能助长和发扬进步和健康的因素, 克服和纠正消极和错误的东西, 才能把班上的坏现象和不良思想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从而激发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巩固集体的团结, 保证正式群体班级集体的健康发展。

5. 架构中职学生家校与社会教育的立交桥梁。

(1) 学校要构建思想教育的立体网络。聘请校外法制辅导员, 定期进行法制讲座;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进行培训;利用家长会、家长联系册、家访、校信通等形式和家长及时联系, 共同关注孩子的每一步成长。

(2) 家庭教育中要换位思考, 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家长要尝试与孩子平等相处, 参加非正式群体的具体情况才能及时反馈, 出现的问题才能得到纠正, 积极的因素才能得到有效的放大。

6. 加强对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调查研究。

只有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才能建立科学的调控机制, 对非正式群体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和控制。一些小群体以显性状态出现, 而另一些呈隐性状态。班主任只有以民主的方式、亲和的态度, 深入到学生中去, 与学生结下友谊, 特别是多参加学生的各项活动, 进行观察分析, 才能真正摸清小群体存在的真实情况。中职学校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类型的复杂多样性和心理多元性, 决定了班主任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必须区别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辩证地对待。对于偏向集体的非正式群体, 班主任重在引导与教育, 使其逐步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对于偏离集体的非正式群体, 要加强教育、管理和控制;对于违纪型的, 甚至是违法型的小群体, 要果断处理, 分化拆散。做到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 明之以法。

总之, 我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 只有立足于职教实际, 辩证地看待中职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 建立科学的调控机制, 重视教育各元素对学生的关注与关爱, 才能促进中职学生的良性成长。

参考文献

[1]吴敬辉.学生的非正式群体教育模式探讨.江苏教育, 2001.6.

[2]王振宇.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中职群体学生教育策略 篇7

一、农业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不同的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对非正式群体的分类方法不同, 如果从学生管理的角度出发, 农业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积极型非正式群体。这类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学校的目标保证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 如学生自发地组成的读书小组、科技活动小组、文体小组等。在思想和学习上, 有较强的进取精神, 有利于形成校园民主气氛, 它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第二种是中间型非正式群体。这类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学校的目标既不一致, 也不相反, 对正式组织既无益处, 也无害处, 如中职学生以地域组成的同乡会, 因初中同校组成的同学会等。这些非正式群体成员来自同一县市、同一学校, 有事会相互照应, 开学、放假他们会结伴而行。第三种是消极型非正式群体。这类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学校的目标完全相反, 其活动对正式组织的发展有消极的影响。这类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讲义气”, 相互包庇, 结群谋私, 破坏纪律, 结伙打架, 恃强凌弱, 偷窃赌博, 严重的直接触犯法律。这类非正式群体成员不多, 但危害很大, 易酿成不可预测估量的群体事件。

二、农业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农业中职学生昼夜学习生活在一起, 他们又都是15岁至18岁之间的未成年人, 其生理、心理都处在快速成长阶段, 不管哪种类型的非正式群体, 其存在对学生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㈠农业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影响

第一, 满足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农业中职学生初离家门, 需要交往, 渴望友谊、关心, 害怕孤独, 乐于交友。同时, 中职学校环境相对宽松, 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初中阶段减轻, 这为他们发展各方面的兴趣、爱好提供了条件, 一些学生聚在一起, 交流探讨, 形成活动型群体。学生在这样的群体中, 精神得到了某种补偿, 情感有所归依, 学会合作与竞争, 培养了职业兴趣, 确立了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目标, 养成自信、自律、敬业、真诚、乐群的心理品质。

第二, 锻炼了和谐相处的能力。农业中职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 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的矛盾, 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 难免会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就业以及成长、生活等方面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 此时, 非正式群体为他们提供了倾诉、调整和稳定情绪的场合和机会, 使情感得以宣泄, 可以消除自卑、胆怯心理 (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 。通过沟通, 他们学会交往, 学会尊重、关心、理解别人, 善与人处, 提高了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第三, 拓展了学生的生活内容。非正式群体使学生的生活不再局限于教室、宿舍、饭厅三点一线, 交际范围不再局限于本班或本宿舍同学之间, 拓展了他们的认识活动范围, 容易认知接受一些新事物、新信息, 丰富生活内容, 开阔视野。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㈡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影响

第一, 丧失自控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农业中职学生大多数在16岁至17岁左右, 生理的发展使他们精力充沛, 活泼好动, 而心理发展尚未达到成熟的程度。置身于非正式群体中的学生, 极易丧失自我控制和分辨是非的能力。许多平时不会做或很少做的事, 此时却不管不顾, 往往一人带头, 其余人一哄而上, 做出一些自己原本不可能做得事情。

第二, 混淆道德意识。长期沉湎于非正式群体成员的交往, 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主观上不努力, 放弃学习, 出入网吧, 吸烟喝酒, 没有健康的生活追求。有的为了发泄过剩的精力, 打架斗殴。笔者曾遇到过几个女生合伙将某一宿舍的8名女生逐一殴打事件, 只因为“看着不顺眼”。学校、老师调查时, 知情者竟守口如瓶, 更令人吃惊的是, 还有学生表示佩服施暴者, 称她们是“女中豪杰”, 连起码的道德意识都不清楚。

第三, 扰乱正常教育的实施。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容易相互影响, 产生共鸣。当本群体成员受到学校老师批评时, 其他人容易产生心理抵触, 他们自觉地抱成一团, 进行各种形式的抵制反抗, 故意违反校纪校规, 扰乱课堂秩序, 对抗学校和老师的教育。

三、教育引导农业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农业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 怎样教育引导, 是中职教育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㈠区分不同类型, 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农业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作为学校教育者, 应从多方面开展工作, 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正确认识、区别对待。对“积极型”, 应给予支持、帮助, 促进其发展, 使这个类型的群体与正式群体互相配合, 发展正向作用, 学校的党团组织要把这些非正式群体的活动纳入工作计划。对“中间型”群体, 要防止它向“消极型”转化 (这类群体中的某一成员与其他同学发生摩擦, 其他成员群起而攻之的事并不鲜见) 。中职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接触, 拉近心理距离, 给以信任, 及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正式群体的各种活动, 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 认识自己的欠缺, 引导其向“积极型”转变。对于“消极型”群体, 要“抓苗头”, 把问题解决在没有形成之前。一旦发现问题, 要实行学校、家长、老师三位一体的管理措施。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尊重他们的人格, 在公众场合不使用过激的言辞, 在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的基础上, 加强管理、加强诱导, 采取因人制宜, 对症下药的方法, 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使此类群体予以分化瓦解, 防患于未然。对具有破坏性的“消极型”群体, 必要时则要采用批评和处分的手段, 甚至通过法律途径予以制裁和取缔, 将其消灭在萌芽阶段。

㈡做好核心人物的转化引导工作核心人物是群体的灵魂和“精神领袖”, 他们感召力强, 其思想和行为对群体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该群体的发展动向。核心人物一带头, 一群人就会跟上。因此, 教育引导好核心人物, 这一群体的问题也就好解决了。对待这些核心人物, 教育者要讲究策略, 或帮助其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使其成为老师的助手 (积极型核心人物) ;或帮助其带头向“积极型”转化 (中间型) ;对消极型核心人物则要采取正面教育和必要的适当惩处相结合的办法, 促使其思想行为的转化, 如果转化不及时, 可能危害到其他学生、教职工和学校的利益, 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行, 那就要依靠法律手段了。

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农业中职学校的团委、学生会、班级、批准成立的文学社团、文体活动小组等正式组织和群体, 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多层次、多领域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吸引、充实和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或利用校园广播、板报, 或组织各种文体活动, 或开展各种竞赛, 并尽可能的强化非正式群体人员在正式群体中的角色意识, 使他们有一个发挥才华、展示一技之长的机会和场所, 满足渴望实现“自我”的正当心理需求, 增强其自尊心, 使其逐渐减少参加非正式群体的兴趣, 并将生活重心慢慢转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在活动中, 学校的正式组织、群体, 要在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联系, 加强了解, 化解矛盾。在学校的有关部门的指导下, 通过组织各种兴趣小组等活动, 使学生充沛的精力得以正确的引导和释放, 以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调节自己的行为, 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利用学校图书馆、实验室, 吸引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 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㈣强化心理疏导工作农业中职学校学生多为高中落选生, 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受挫伤痕, 来中职学校是他们无奈的选择。因此, 他们比其它类型学校学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他们孤独, 易怒, 冲动, 敌对, 睚眦必报, 人际交往有障碍等等。遇到问题时, 不信任学校的正式组织与老师, 喜欢在群体的同伴那里寻求帮助, 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因而常常出现事发后无法控制局面而酿成大错的问题。所以, 农业中职学校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应当安排教师, 讲解必要的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心理咨询室, 特别是可以在校园网站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室”, 开展各种心理咨询与辅导, 使学生主动选择良性发展的非正式群体的活动。

总之, 农业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是一般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职教育者一定要重视这些群体的存在, 要进行合理化引导, 尽可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抑制其负面效应, 力求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和谐统一, 共同实现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90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策略 篇8

1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类别

大学生弱势群体包括经济困难弱势群体、学习困难弱势群体、人际和心理障碍弱势群体和生理缺陷弱势群体五大类[2]。

1.1 经济困难学生群体

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在高校中普遍存在, 主要包括特困生、困难生和一般困难学生三个等级。随着高校招生规模和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1.2 学习困难弱势群体

学习困难弱势群体是指学习困难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导致学习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学习方法不得当, 高中基础较弱等原因。

1.3 社会活动弱势群体

社会活动弱势群体在高校的各种学生组织中占弱势地位, 学生参与各种组织竞选和活动时, 从家庭中带来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家庭教育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强势群体的学生都可以依靠自己原有的优秀素质获得尽可能多的有利资源和位置, 而弱势群体在各种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1.4 人际和心理障碍学生群体

人际和心理障碍学生群体主要指缺乏沟通交流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弱势群体。该群体学生常有“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境”四方面困境, 表现为心理承受能力差、耐挫折能力不足、自主能力欠缺, 并因此引起焦虑不安、抑郁情绪等[3]。

1.5 生理缺陷学生群体

生理缺陷学生群体主要指身体残疾、有缺陷或体弱多病的学生。生理缺陷学生要比其同龄人付出更多的艰辛, 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生理缺陷学生在大学生当中占的比例较小, 但影响更大, 造成的问难更加难以处理。

2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是家庭、社会和个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现有的研究来看, 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2.1 家庭原因

首先是家庭经济压力, 由于困难家庭不能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承受额外的经济压力。困难学生由于要参与课外兼职, 常不能参与必要的学生活动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如精神抑郁、自我意识不良等。其次是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由于父母望子成龙的态度, 给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而在家庭又难以给于正确的指导和培训, 导致学生在升入大学后对大学生活适应能力差。三是受家庭成员关系的影响, 如单亲或离异等不良家庭环境的子女容易形成的交往障碍、自卑等。

2.2 社会原因

一是社会改革过程中, 传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受到了冲击, 社会价值观呈多元化。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 导致政治立场弱化、价值取向多样化、道德观念世俗化等, 最终沦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二是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急功近利的心理, 造成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功利化。三是社会不良现象的消极影响, 如社会腐败现象和贫富悬殊的现实等致使大学生心理的失衡, 从而使部分大学生丧失信心, 造成自我否定、自我堕落, 逐步发展为弱势群体。

2.3 个人原因

主观上, 一部分大学生, 进入大学后没有适应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或对所学习专业不感兴趣, 造成学习困难成绩下滑, 导致学习信心的不足, 于是开始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逐渐沦为弱势群体。此外部分学生不能客观地分析自我, 由于个人能力的不均衡或生理缺陷等原因, 导致自卑、堕落等而沦为弱势群体。

2.4 学校教育的原因

高校教育专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忽视学生成长和成才的现实需要;高校开设的专业、设置的课程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市场脱离, 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

学校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 在资金和人力方面投入不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滞后, 教育理念落后, 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缺乏创新, 缺乏相关专业心理研究机制。

3 新时期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特征分析

大一新生在开始大学学习后, 在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影响下, 各种弱势群体慢慢形成。在各种碰撞和融合下, 呈现出其群体特征:

3.1 追求个性独立与依赖思想并存

个性独立是90后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 随着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 大学生越发希望能支配自己各方面, 同时摆脱老师的管束。而大学所倡导的自由开放精神正符合90后大学生这种心理, 所以90后大学生常表现出散漫、不愿接受管理的一面。

但弱势群体由于难以适应高中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转变, 不能控制自己的学习、生活, 造成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无法解决, 内心深处怀着对父母、老师、外界朋友的依赖倾向。

90后大学生弱势群体在面临困难时, 一方面他们潜意识有着强烈独立去解决困难的愿望, 另一方面他们历经挫折后对自我能力的否定, 对父母、老师的帮助支持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性。这种个性独立与个性依赖的矛盾状态容易导致学生情绪不佳, 内心苦闷, 甚至抑郁, 时常处于心理弱势, 容易导致走向极端。

3.2 单一价值取向与思想多元化并存

目前, 家庭经济困难是大学生心理弱势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这部分人更加接受“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理念, 积极主动学习, 渴望得到助学贷款、各种助学岗位, 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因此价值取向较功利、单一。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上的困难, 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挣取生活费, 在学习上容易遇到困难, 造成自我怀疑。在校学生贫富差距悬殊, 让他们产生了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宿命论等多元化思想。多元化思想往往强烈冲击着他们的“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理念, 最终导致他们心理失衡。

3.3 追求进步与失落自闭并存

90后大学生作为曾经中学阶段的优秀群体, 有较强的优越感, 对大学生活抱有许多美好愿望, 寄予相当大的期望。90后大学生有渴望扩大交际, 拓宽视野的迫切愿望, 希望相互了解, 渴望成功并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希望在大学中施展自己才华, 张扬个性, 求知成才。

但是在大学生弱势群体中, 这种强烈的优越感也容易导致失落。当他们发现大学生活的理想与客观现实有所不同, 容易造成对以往认知的怀疑。此外, 大学校园人才济济, 对于大学生在中学建立的优越感造成冲击。他们感到沮丧, 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 由此走向自我否定的方向, 自我封闭, 以致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交往。

4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策略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在大学中另一种体现形式, 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工作, 可以体现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进步, 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 加强社会稳定和团结[4]。同时, 大学生弱势群体如果得不到很好教育与转化, 弱势群体会对高校的正常教学产生阻碍作用, 妨碍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难以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4.1 建立健全经济资助体系

首先, 对学生家庭情况做好摸底工作, 做好每一位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记录工作。发展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社会助学金为辅的多元体系, 将“奖、贷、助、补、减”经济资助政策体系有机结合,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支持。

其次, 完善大学生勤工助学制度, 提高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积极性。让弱势群体大学生可以参与科研团队、教学辅导和学校管理等不同类型的“含金量”较高的助学岗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还有助于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4.2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高校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营造和谐进步的校园文化环境, 让学生在良好的精神环境和文化环境中, 健全人格, 增强素质。首先, 提高任课教师、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员工的基本素质,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权力。

其次, 寓教于乐, 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 让学生在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文化活动中, 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端正人生态度, 提高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

再次, 建设良好学风, 明确学习目标, 端正学习态度, 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增强教学吸引力, 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自觉性、积极性。

4.3 建立高校危机干预机制

建立完善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小组, 做好学生心理状况普查、学生安全预案和相关信息的收集, 构建完整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要建立完善心理咨询机构, 配备一批专职心理教师, 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开设学习方法辅导讲座, 做到及时疏导、沟通,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有心理危机倾向的高危人群进行必要的监控和主动疏导, 把握工作主动性。

4.4 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大学弱势群体

通过法律手段对弱势群体予以特殊的保护, 而不应仅仅把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看作是有人道感、正义感的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的一项人道主义事业。首先针对当前对大学生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法律保护乏力的情况, 必须增强高校教职工的法制观念, 将教育法律的基本立法精神渗透到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其次加大教育法律的宜传力度, 增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法律意识。最后设立专门的维权机构确保大学生弱势群体法律救济梁道的畅通, 有力地保护其合法权益。

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今天, 需要学生和学校共同努力, 才能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存在的各种问题,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同时, 加强正确引导, 激活其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其内心潜藏的巨大精神动力, 最终使弱势群体在教育过程中, 从自省走向自立, 从自信走向自强。

参考文献

[1]刘莉, 张森林, 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道德学习[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1) :89-92.

[2]罗国斌.大学生弱势群帮扶工作简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5) :47-48.

[3]陈烈, 彭建军.贫苦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 2004, 5 (2) :110-112.

中职群体学生教育策略 篇9

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购物步入快速成长期, 网购用户规模逐年增长。2014年1月16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 截至2013年12月, 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3.02亿, 相比2012年增长6.0个百分点。团购市场的增长也颇为迅猛, 2013年团购用户规模达1.41亿。在全国数亿网购大军中, 大学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进一步推动网购发酵升温, 并对当今潮流发挥着引领作用。

CNNIC《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显示, 网络购物用户购买决策存在年龄代际区隔, 分群分类促销效果更佳。近年来, 国内外关于网购行为的分析研究不在少数, 但其研究基本上都是立足于全体网购者, 较少有直接针对大学生群体的, 更没有针对性地提出基于大学生网购特点的营销策略。众所周知, 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进行市场细分。相对于大众化营销, 市场细分有利于企业针对目标受众创造出更适合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进而制定最有效的营销策略, 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 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分析研究, 深入剖析大学生网购行为现状和特点, 并从市场细分层面对电商企业提出基于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营销4PS策略。

2 大学生消费群体网购现状分析

2.1 大学生网购普及度及购买力

所有回收的有效问卷中, 只有1名男生表示从未参与过网购, 其余241名学生均进行过网购, 且其网购频率为很频繁的比例高达38.8%。这表明网购在大学生中极为盛行, 而且大学生对网购的依赖程度也较大。

此外,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一个月网购开销100元以下的为34.3%, 100~500元的为54.1%, 500元及以上的为11.6%。对于月基本生活费千元的大学生来说, 如此高的网购支出额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于网购的忠诚度和喜爱度。

2.2 大学生网络购物动机

大学生网购原因以以下三点为主:

2.2.1 网购方便快捷, 不用远途奔波

大学生除了要顾及学习外还要兼顾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工作, 课余时间非常有限。网购能够免除去商业圈的交通时间和逛街时间, 利用搜索栏将更加方便快捷。这一特点深受不愿逛街的男性大学生喜爱。37%的大学生表示方便是网购的首要原因, 这一比例在男性大学生中更高达59.6%。

2.2.2 网上商品价格低廉

网购的另一大优势是价格优势。网店一般无需实体店铺, 小店店主甚至只需把货物储存在家中即可, 大大节省了日益增长的店面租金、水电费和店员工资等。大学生没有富裕的生活费, 对价格更加敏感。约30%的大学生比较看重网上商品的物美价廉。此外, 网上商品价格是透明的, 可以非常方便地借助网络查看同一种商品在所有网店的价格和相关信息, 进一步满足大学生的求廉心理。

2.2.3 网上商品时尚新颖, 品种齐全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加追求标新立异和商品带给他们的新鲜感和满足感。截至2013年10月31日, 淘宝网开店店铺数量为900万家, 其中活跃的有300多万家。如此多的店铺提供了海量商品和不少别具一格的商品。再加上如今很多大学新校区都位于城市郊区, 附近商业设施不健全, 周边鲜有购物场所, 更谈不上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了。数据显示这是驱动大学生网购的又一大因素。

2.3 大学生网络购物偏好

调查可知, 大学生网购商品以服饰、书籍、小型电子产品和化妆品为主, 其他种类物品所占比重非常小。本文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大学生追求物美价廉, 性价比高的商品。大学生受时间和资金的双重限制更倾向网上购物。网购的方便和快捷是公认的, 因而当实体店价值较高的品牌服饰、化妆品和小型电子商品当以打折或降价的方式在网上出售时就会吸引大批大学生购买者和追随者。这三项累计达402次, 占比61%;二是大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对科技、电子商品的推崇。大学生普遍文化水平较高, 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高, 因而图书音像制品和小型电子产品深受大学生喜爱, 这两项的被选次数达247次。

3 基于大学生消费群体的网络营销4PS策略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 本文认为大学生消费群体在网购时所体现出的突出特点, 体现在购买力、网购动机、网购偏好和顾虑等方面。市场分析是市场细分的基础, 而市场细分是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的必要前提。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网购特征的深入剖析, 可以对其进行针对性4PS网络营销, 即PRODUCT (产品) 策略、PRICE (价格) 策略、PLACE (渠道) 策略和PROMOTION (促销) 策略, 以此来提高电商企业在大学生市场中的竞争力。

3.1 PRODUCT产品策略

一是进一步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由数据不难得出,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网购的首要原因是网上商品价格低廉。因此要提高其忠诚度就要进一步压缩产品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减少物流费用。

二是紧跟时尚潮流, 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速度, 不断推陈出新。传统商店由于受到店铺面积限制和消息滞后性影响, 其店内产品更新速度远不及网店。电商要抓住大学生求异求时尚的心理, 一方面借助互联网了解时尚潮流动向, 形成新的设计想法和思路, 另一面要更加密切与生产厂商的联系, 努力缩短“由想法变为成品”的时间。此外, 企业还可以提供定制化产品满足大学生的个性需求, 或者提供限量版商品进行“饥饿销售”。

三是丰富产品种类, 保证货物齐全。产品种类齐全也是大学生网购的重要原因之一。调查可知, 大学生网购商品集中于服饰、书籍、小型电子商品和化妆品, 显然这是跨度较大的产品组合。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 就要保证自身产品种类多而齐。

四是提高产品质量, 保证实物与网上描述相一致。统计表明大学生网购的一大顾虑便是商品质量问题, 这对大学生是否会持续选择网购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尽量消除实物与网上图片之间的差异, 保证图片画面清晰而不失真。

3.2 PRICE价格策略

大学生没有固定工资收入, 相当一部分生活费仍靠家里提供。再加上物价持续上涨, 大学生会更加注重每笔钱的实际效用。电商企业要充分利用其无店面优势, 进一步减少各环节的物流费用, 不断促进商品价格降低, 凸显价格优势。

3.3 PLACE渠道策略

一是进一步提高网购的便捷性。可考虑提供多个入口, 减少大学生搜索的麻烦。网上商家的网站可以与一些著名行业网站、门户网站及利益相关网站建立紧密联系, 还建立电子商场, 将商品进行细分并以多媒体方式通过互联网供大学生浏览选购。

二是充分发挥手机终端的作用, 加快语音、二维码扫描功能的完善。据统计, 2013年手机网购用户规模达到1.44亿, 使用率高达28.9%。网购时使用手机浏览查询的用户占比58.2%, 手机网购用户占网购总体用户的47.8%。由此可见, 手机网络购物已经发展成为网购市场的重要补充方式, 其用户规模未来还将持续增长。

三是降低网购的风险感知度。研究表明, 企业采取何种渠道策略, 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网上购物风险感知程度的大小。据调查, 受访大学生对于网购交易安全和售后服务的担心顾虑占比高达41%, 充分说明大学生有较强的风险感知度。《报告》也显示, 网购用户购买决策存在年龄代际区隔, 分群分类促销效果更佳。80后看重用户评价与网站的知名度以及口碑, 90后则更看重于用户评价。因此企业可通过提供退款保证、提高网站声誉、安全支付保障、建立和维护好良好的沟通平台等减少大学生风险感知度。

3.4 PROMOTION促销策略

一是进一步打响企业的知名度。调查可知, 九成以上的大学生受访者网购时都选择了较为知名的淘宝、京东等网站, 可见品牌知名度对其网购选择影响之深。因此可通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等形式和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等打造积极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 从而实现宣传企业、打响知名度的目的。

二是丰富网页内容, 美化网页界面。通过优化, 可将便捷浏览、顺利下单和消遣娱乐融为一体, 让网购成为大学生轻松愉快的享受和体验, 无形增加网购的吸引力。

三是加大优惠力度, 给予大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优惠。电商企业可以结合现金折扣、折扣券促销、积分优惠、限时抢购、团购促销、体验促销等多种促销手段赢得大学生的青睐。资金受限是大学生购物消费的硬伤。因此类似的优惠甚至免费的活动特别符合大学生口味。尤其是体验促销能够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为企业做“免费广告”。口碑传播被现代营销人视为病毒式的营销模式, 其可信度最高且最强势。而且在大学生这样一个跟风随大流现象盛行的群体中更具杀伤力和影响力。

4 结语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 在对大学生网购成因、网购商品种类及网购担心顾虑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分析阐释了大学生网购行为的特征, 并从市场细分层面对企业提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营销4PS策略。这些具体的营销策略对于电商企业针对大学生消费特点而开展差别化网络营销具有借鉴意义。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购物步入快速成长期, 网购用户规模逐年增长。在全国数亿网购大军中, 大学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研究表明用户网购决策存在年龄代际区隔, 分群分类促销效果更佳。通过市场细分有利于企业针对目标受众创造出更适合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进而制定最有效的营销策略, 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大学生网购行为进行调查, 通过对结果的深入剖析和阐释得出大学生网购的特点, 并基于此提出电商企业扩大大学生网购市场的4PS营销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网购,营销4PS策略

参考文献

[1]中文互联网咨询中心.CNNIC:2014年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互联网行为篇 (5) [EB/OL].[2014-01-16].http://www.199it.com/archives/187953.html.

[2]张姝姝, 张智光.网购行为性别差异与网络营销策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12 (2) .

[3]张慧.大学生网购现象探析——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J].科技创业, 2012 (09) .

[4]顾若愚, 赵菡.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分析与思考——以上海某重点高校为例[J].企业导报, 2012.

[5]周茜.网络购物中的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市消费者调查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9 (5) .

[6]吴大强.大学生网络购物模式研究[J].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0 (12) .

中职群体学生教育策略 篇10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缺乏针对体能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缺乏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公平、协调和关怀教育理念,使他们的体育教育游离于正常体育教育的边缘,丧失了与正常体育教育环境的互动。因此,研究高校大学生体能弱势的原因,找出促进他们转化成强势群体或正常群体的体育干预措施,不仅对这些身体练习障碍大学生走出封闭的自我,收获健康的体魄以及日后融入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可以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 大学生体能弱势的成因分析

1.1 锻炼习惯

兴趣是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动因,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2]当前大学生中许多人或在刻苦学习或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对课外体育活动极少参加或从不参加,体育课多数时间在充当观众,在体育老师的多次要求下,也只是勉强应付一下,完全没有主动性,表现出极度紧张和缺乏信心问其原因,多数回答是“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上大学之前就从不锻炼”、“动作太难,怕受伤,怕出丑”、“锻炼对本人没有效果”等等,这些种种原因形成了他们厌烦体育、好静恶动、行为谨慎、缺少自信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造成他们不愿参加体育锻炼,不能形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内因。

1.2 意志品质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提高依仗于有效的身体练习,而身体练习没有一定的运动量就不可能达到锻炼效果,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3]目前多数体能弱势大学生由于怕苦、怕累,缺少勇敢顽强的品德和持之以恒的意志而无法完成有效的体育锻炼,常见于时下高校的男女生耐力测试,会发现许多学生刚跑出不远或中途便退出,问其原因多数是“岔气了”、“上不来气”、“抽筋了”和“心脏不好受”等,且多数是吃不得辛苦的肥胖、瘦弱、女生等体能弱势群体,上述几种理由成了他们完成有效身体练习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另外,还有许多体弱学生平时也想改变自己的身体状态,但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不能持之以恒,“两分钟热血”,练习中稍累了点或遇见一点困难,便草草收场,体能始终无法得到提高,日久便对改变自身体能失去信心,对体育活动产生了消极、抵触,甚至厌烦的心理。

1.3 体育认知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当前,许多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目的、健康的概念及含义不是很了解,特别是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更是不尽相同,许多人认为:健康即是没病,既然没病,体育锻炼就是可有可无。[4]在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能培养人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与成才密切相关”、“体育锻炼能激发人的潜能”等认知持否定态度。[5]这种体育锻炼认知水平,既映现了中小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科学体育锻炼观的形成,同时也反映了高校体育教育在对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认知教育上的不足。因此科学系统的体育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体育认知水平,养成良好体育健身习惯的必要因素。

1.4 教师素质

在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充当着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随着我国高校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不断增加,体育教学对具有丰富的特殊体育教育知识和较强指导能力的专业教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我国大学体能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多数是由没有经过特殊教育岗前培训或专业的特殊体育系统学习的普通体育教师担任。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对体育教师“缺少专业知识”、“指导能力差”、“对体弱学生态度冷漠”、“不了解学生心理”、“教学方法单一、形式枯燥”的反映越来越强烈,体育教师的这种缺少生命关怀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素质是诱发体质弱势群体不愿参与体育活动甚至厌恶体育的客观因素。[6]

1.5 体育课程

针对大学体能弱势群体设置的特殊体育课程应当充分体现生命关怀和教育公平理念,课程目标除了缺陷补偿,还应充分重视社会适应。据调查,目前多数体能弱势大学生对体育课程不满意,主要体现在“体育课程内容单调枯燥、难度大”、“体育课程的考核评价不公平”、“体育课程的健身康复效果不显著”等。体能弱势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这些认知态度暴露了我们大学特殊体育课程的几个弊端:不能帮助学生最大限度的获得缺陷部位的需求;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课程内容的选择缺少实用性、科学性、可行性;因此这种缺乏生活实际的课程设计,没有真正体现对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生命关怀,更没有很好贯彻新《纲要》的精神。

1.6 学习环境

体能弱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习环境。根据调查,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体育场地、器材与设施配备与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目录》规定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针对身体练习障碍群体的体育场馆、练习设施器材严重匮乏,学校领导在体育经费和学科建设上不够重视,没有营造出一种使人乐于运动的外部环境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以至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出于自身的主动参与意识,加上家庭和社会对体育锻炼认识的偏差以及“应试教育”思想环境影响,严重阻碍了他们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体育锻炼方法,限制了身体素质与体育能力的正常发展。

2 大学生体能弱势的教学干预对策

2.1 加强体育认知教育

对体能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首先应从提高对体育的认知着手,使其充分理解健康的全方位含义以及体育锻炼的意义,从而使其产生对体育的需求和动机;其次要加强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文化素质的培养,通过体育文化素质的提高,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文化生活,弘扬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2 制定运动处方教学

运动处方式教学即通过医务检查与运动能力测试,掌握学生体育弱势的“弱势”情况,然后根据“弱势”类别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随后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为他们选择特定的运动形式与适宜运动强度。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尽快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掌握一项或多项运动技术,有着其它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2.3 实施差异化教学

“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是体育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7]体能弱势生的个性、兴趣、体能、技能等情况与一般学生存在很大差别,在学习动作和素质练习时,体育教师应给予弱势生更多的鼓励和耐心细致的辅导,因人而异地选择教学方法和练习项目,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享受参与的乐趣。对弱势生的学习评价,不能采用与一般学生相同的考核标准,应根据他们的起点与进步的幅度,制定客观而又符合实际的评价标准,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4 体验成功教学

成功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体育教学中,积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条件,通过自我目标的设立和自我超越,让每一个人都获得成功的感受,得到快乐心理体验。成功体育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育学习的信心,还能使学生不断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和自我超越的感觉。多数体能弱势学生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对改变自身体能状况丧失信心。因此,在对体能弱势群体的教学过程中,所有教学设计均应从体验成功快乐着手,淡化运动技术,强调重在参与,降低练习难度,选择方式简单、强度适宜、参与性高的运动内容,实施快乐教学,让体质弱势学生在不断体验成功的过程中逐步增强自身体能。

2.5 设定目标教学

根据体育弱势群体的“弱势”情况,对各类别弱势学生实施的教学内容应有所不同:主观上对体育不感兴趣或对运动存在心理障碍的身体素质较差学生,教学内容应为一些集体项目结合游戏类,如接力跑、拔河等,目的是促其多运动、多参与、培养运动兴趣;肥胖、瘦弱、矮小等体型异常学生教学内容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如健美操、跳绳等,目的是形体恢复和身体矫正;慢性病、残疾及受伤后正在康复的学生,教学内容应以传统养生保健理论与实践、现代养生康复理论与实践为主,如专题讲座、太极拳、温泉浴等,其目的是康复保健。

2.6 资源保障教学

针对高校体能弱势群体的特殊体育教育要落实到实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保障是不可缺少的。体能弱势学生要获得高层次的学习与锻炼的心理体验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保障,因此,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切实加强特殊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体能弱势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身心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没有物质条件作为基础保障,体能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工作也是不可能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因此国家应加大配套硬件设施的扶持力度,对高校的特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以法律和法规的形式做出基本性的配置规定,以保证体能弱势群体在物质教育资源上获得公平待遇。

3 结语

大学体育弱势群体的形成,虽然有多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但高校作为他们进入社会的最后教育阶段,有责任、有义务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培养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以优良的体质,顽强的意志,高尚的品质去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当然,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也不可能完全依赖于高校,它需要政府、社会、家庭、教师、学生各个方面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坚持长期、有序地进行下去才能收到成效。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能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以及体育教学干预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旨在为促进高校体能弱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影响大学生体能弱势的主要因素是锻炼习惯、意志品质、体育认知、教师素质、体育课程和学习环境。提出体育教学干预措施:加强体育认知教育;制定运动处方教学;实施差异化教学;体验成功教学;设定目标教学;资源保障教学。

关键词:大学生,体能弱势,成因,体育锻炼,教学干预

参考文献

[1]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3.

[2]韩景军.辽宁省大学生课余体育行为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2011,18(1):85-86.

[3]周登崇.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12-213.

[4]史斌.影响高校学生体能弱势的因素分析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3):100-101.

[5]徐家林,丁林涛,王杰.影响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康复锻炼的非身体因素及运动处方探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3):62-63.

[6]韩景军,王悦.特教学校需要优质体育教育[N].光明日报,2010-09-15.

上一篇:游戏测试下一篇:经典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