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教育

2024-10-07

群体教育(精选12篇)

群体教育 篇1

非正式群体是学生间根据兴趣爱好、情感等因素自发形成的群体, 是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乃至日常学习、生活极具影响力。当非正式群体的价值取向、目标、行为规范与班集体一致时, 会对班集体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作为班主任要更多地关注、接近他们, 发现其闪光点, 及时强化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切忌简单粗暴。

一、班级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

2013 年, 我带了一个中职班, 开学第一周, 我发现教室里多了一个篮球, 接下来几天里我发现班级里的顾某、吴某、刘某等几名学生特别喜欢打篮球, 有几次上课差点迟到。第二天下午的夕会课, 铃声已过, 只见他们三个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地往教室跑, 看到他们, 我控制了情绪,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没想到的是在10 月份的一天, 徐州那几天雾霾特别严重, 学校通知暂停一切户外活动, 改体育课为室内课, 当体育老师去我们班上课时, 教室里只有四名学生, 大部分学生都不在教室。匆匆跑到操场, 还没到地方, 就隐约看到我们班男生正热火朝天地打篮球, 女生在边上观看助威。真的不能小看这一部分篮球积极分子, 竟然把大部分的学生都带到了操场上。

二、通过活动, 增进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的友谊, 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后来, 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 对于这群爱打球的学生, 如果不能改变风向, 就要改变航向, 制度和道理可以管出规矩和高效, 却管不出智慧和幸福。于是我向系里申请搞一次篮球比赛,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系里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我将顾某他们几个找来商量比赛事宜, 他们一听可来劲了, 拍着胸脯说要拿第一名。我安排他们组织班级球队并制定训练计划。第二天他们就将参加人员和计划交给了我, 我鼓励他们按时认真训练, 争取取得好成绩。在班会课上, 我还组织学生观看篮球明星科比的励志视频, 看完后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 从规则到荣誉, 学生说得头头是道, 最后总结时, 我鼓励学生要以科比为榜样, 用科比的行为成就去影响学生的言行, 引导学生积极进取, 严于律己, 用偶像的力量去教育学生。学生很受鼓舞,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严格按照计划训练, 因为打球迟到的现象越来越少。比赛那天, 我带领全班学生来到操场, 买水的买水, 拿衣服的拿衣服, 给学生呐喊助威。我鼓励他们, 安全第一, 比赛第二, 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就好。学生努力拼搏, 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也是我们以集体的名义争得的第一份荣誉。

三、培养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者, 形成强而有力、管而有效的班干部集体

班级里的篮球队长, 也是我们班的班长, 我鼓励班长带领学生把打篮球的这股精神用到学习和其他班级活动中。在班长的带领下我们班在校文艺汇演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校运动会上拿了广播体操和运动会项目的第一名, 学生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都非常积极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班级每周都获得学校的文明班流动红旗。一旦班级中出现什么问题, 班长率先垂范, 自我检讨, 然后再带领其他同学一同改正错误, 共同进步。在班长的带领下, 我们的班干部队伍逐渐走上正轨, 班级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对于职业中学学生的教育, 不能光看到他们犯错误, 还要思考学生错误背后隐藏着的真正的东西。特别是对于这些特殊的小群体, 如果及时发现他们的特殊才能和“闪光点”, 帮助他们找到自我发展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有的放矢, 脚踏实地地不断进步, 促成其达到某种“完善的高度”, 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带动全班学生更加自信、阳光地享受职中生活的每一天, 我觉得他们是幸福的, 作为班主任我也是幸福的。

摘要:近年来, 随着职业学校学生生源减少, 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 职业学校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就尤为重要。作为一线的班主任, 你无法选择学生, 只能选择爱智慧和方法。对班级中出现的非正式群体, 如果能合理地教育和引导对班集体的管理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就班级中非特异性群体的形成、特征和教育策略做一浅显的论述。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心理发展,凝聚力

参考文献

齐学红, 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基本功[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07.

群体教育 篇2

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教育卫生先进群体事迹材料

试验幼儿园是本地独一的市级示范幼儿园,是幼教体系的窗口单位,在各方面起着示范、辐射、服务的功效.多年来,我们在上级部分和各级引导的直接关心和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鼓励下,幼儿园各方面工作获得了不错的成就.在幼儿园众多的工作条线中,卫生工作显得分外主要,由于它关联到幼儿的性命健康.所以,作为示范幼儿园的咱们,此项工作一刻也不松散.现将我园卫生工作作如下的汇报

一、认真学习

法律法规是所有工作的领导和灵魂,因此,全园教人员工先后认真学习了《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内容,这些法律和法规的学习,使我们能在卫生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详细工作和措施

(一)、领导看重.光学习还不够,一定要将学习的内容,浸透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因而,我们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把幼儿园卫生工作纳入了单位的工作打算和议事日程,在幼儿园每月一次的工作部署中,就专门有一块卫生保健工作.这其中包罗了大到防治食品中毒等一些波及幼儿生命健康的支配,小到如何操作幼儿用餐时的分餐步骤,能够说,幼儿园领导是非常器重卫生工作,把它放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上.(二)、保健教师加强工作力度

1、严格履行“防备为主”的保健方针,把好入园关,做好幼儿健康体检工作.1)、我们要求新生必须持有效的体检卡方可入园.离园三个月必需从新体检.认真进行晨检,做到“一看、二摸、三问、四查”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有传染病,及时上报并做好终末消毒工作,坚定不让传染源进班.2)、当真做好逐日消毒工作,督促保育员、营养员严格依照消毒惯例要求进行操作,采取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联合的检查方法.3)、根据时节等因素,和教师一起配合,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如:常见病高发节令(3月、4月),则和教师一起,亲密察看幼儿一日变更情况,加强熏醋、空气消鸩杀菌等工作,下降常见病的发病率.再比方:再肠道沾染病易发期(6月),则更加重视加强食品的验收,幼儿的饮食卫生工作等等.2、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加强安全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工作

1)、定期巡查和检查幼儿园的大型玩具、运动设施、体育器具等,发现有不安全的因素或者是隐患,及时进行处置和解决,确保幼儿的安全.同时,教师则利用集体活动的时光,组织幼儿进行详细形象的安全知识的学习,加强幼儿在活动时的自我维护意思,防止事故的发生.2)、应用幼儿园的画廊、门厅、教室门口的宣扬栏等空间,有针对性的向家上进行卫生保健常识的宣传.3)、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特点,向家长进行有重点的宣传该季好发的传染病、风行病的特点,症状、以及防治等事宜,使家长能懂得卫生常识,自动的视察幼儿,踊跃配合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避免疾病的蔓延.同时,为了使家长能跟深刻的了解本人幼儿的健康状态,我园还特聘妇保院的医生,定期的到幼儿园来坐诊,解答一些健康、安全、保健知识.3、根据幼儿生理特点、营养需要,制订每周菜谱

1)、根据季节特色、搭配要求,抉择多营养、多种类、多颜色的食品,促进幼儿食欲.2)、通过保健先生、营养员巡视,听取老师的反馈看法,作为制定菜谱的根据,一直改良幼儿膳食.在满足幼儿对三大养分素摄入要求的基础上,使幼儿对幼儿园的菜喜爱.3)、根据少数有疾病、营养不良、贫血的幼儿,根据不同的情形,制订不同的病号菜和营养餐,使得这些幼儿尽快恢复健康.4、加强对食品、食堂卫生的工作和检查力度

1)、食品采购平安.增强配送食物的品质测验,一旦发明有变质、不洁等问题的食品,立刻退货,同时,采取两人采购制度,洽购优质的食品,确保了师生的安全.2)、按期检讨跟不定期抽查厨房的内外环境,采用下水道扣网、购置粘纸等办法,做好老鼠、蚊子等四害的防制工作.3)、对幼儿用餐的餐具、厨房间的工具等认真做好消毒工作,生熟严格离开,预防穿插沾染,同时,认真做好当日食品的留样工作,贴标签,记日期.这样有效的杜绝了事故的产生.4)、厨房间的操作职员都有有效的健康证,严格做好个人卫生工作,不留长指甲、戴戒指、进入厨房间,一律穿上干净的工作衣帽,备餐间的和食品专间的操作人员则带上口罩进行工作.5、加强校园的环境整齐工作

1)、干净整洁的校园,为幼儿供给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因此,我们将幼儿园分成若干个区域,调配给每个班级,这样既坚持了校园内的整齐,同时,又激发了大家的主人翁意识,使校园环境变得越来越好.2)、创立无烟区,学校是公共场合,同时,又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所以,我们在校门口醒目标位置设置了禁烟标记,同时,利用宣传栏、和抽烟家长个别交换、让幼儿教育家长等一些情势,使家长直觉的响应我们的号令,走近校园,就把烟头掐灭.这样,使我们的校园成为货真价实的无烟区.总之,多年来,我们的工作受到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鼎力支撑和辅助.面对新的局势,幼儿园的卫生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深信,只有严格遵照各项轨制,严厉把好每一道关口,那么,我们的卫生工作必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文 章来源 莲

农村学校弱势群体教育如何开展 篇3

我国现阶段农村学校“弱势群体”教育政策的导向,应该着眼于制度的完善和制度的整合两个方面。第一,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要从临时性救助向制度性救助转向。我国采取的救助措施大都具有临时性的特征,这些措施一般没有长远计划,没有上升到制度的层面,因此,在救助农村学校“弱势群体”方面的作用很有限。第二,要实现从基本教育权利的救助转向对各种相关层面的综合救助,进一步扩大扶持力度。

当前,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保障主要是对基本教育权利的保障,但这种低层次的保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现状,农村学校“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仍然是困扰社会发展的难题之一。长时间来的教育财政有效供给不足、经济文化的不均衡性发展导致了农村教育支出无法保障、家庭教育负担过重以及农村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的现状。这种城乡差距较大、贫富差异明显的不公,还充分延伸到“城乡教师的不同待遇”“城乡师资配置的不同标准”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等一系列相关的领域。

这种现状的不公突出表现为:教育扩张在不同阶段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具有不同特征,在扩张的后期,即强势阶层的教育需求饱和后,弱势阶层的状态才有可能得到改善。与此同时,这些事实似乎还包含着一个共同的隐因,即教育的精英主义取向。这种抓一头、突出重点的精英主义路线,导致我国的基础教育具有高度的竞争性、淘汰性和偏执性。在筛选、扶持一部分“拔尖对象”的同时,也就凸显了农村贫困儿童的“弱势”地位。

政府要缓解这种冲突,不但要将帮扶计划上升到制度的层面,还要统筹和规划社会的各种分散力量,做到帮扶制度的集中整合。目前,农村学校“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政出多门、帮助力量分散、帮助对象重叠等严重影响了对弱势儿童的扶持效果。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分散力量的正向效果,就必须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对国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种社会救助力量进行统一管理,以实现救助体系的充分整合,更好地发挥救助效果。同时还应注重点面结合,把对农村主要贫困地区学校的扶持工作同直接针对个体儿童的救助工作结合起来,把救助措施和对象生动化、明确化,避免忽视那些迫切需要被救助的个体。可以说,在贫富差距迅速扩大、贫困现象持续存在的阶段,如何完善社会救助、提升社会救助的制度化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和谐及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社会救助制度的整合应注意普遍性救助与专项性救助相结合,现金救助与服务提供相结合,政府救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

弱势群体教育的困境与消解 篇4

弱势群体的概念及成因

弱势群体又被称为“处境不利群体”或“脆弱群体”、“边缘群体”, 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 一般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低下状态而导致其在社会权力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状况的人群。弱势群体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失业者、贫困者、下岗职工、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

弱势群体一般分为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两类 (1) 。改革开放前, 由于实行计划经济, 我们吃的是“平均主义大锅饭”, 没有强弱之分;改革开放之后, 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 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 才有了贫富之分、强弱之别。

实践证明, 社会性弱势群体形成的根源, 就在于我们对利益的制度设计与固化。

马克思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 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 (2) 恩格斯说:“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表现为利益。” (3) 可见, 利益是人类进行社会实践的根本动因, 当然也是改革的发轫, 因为改革就是利益的再分配和权力的再调整。

受传统“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只讲觉悟、讲奉献, 多劳可以, 多得就不行。邓小平指出:“不讲多劳多得, 不尊重物质利益, 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 对广大群众不行, 一段时间可以, 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宝贵的, 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 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 如果只讲牺牲精神, 不讲物质利益, 那就是唯心论。” (4) 在这一正确思想的指导下, 我们真正落实了“按劳分配”原则, 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 中国改革开放之船得以起航。

“按劳分配”原则是把“双刃剑”, 它的有效实施, 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国开始走出“共同贫穷”的阴霾。但“按劳分配”的制度设计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有劳动能力。社会上存在大量没有劳动能力的人, 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他们大多属于生理性弱势群体。二是有各种工作岗位。有些人有劳动能力, 但由于种种原因, 可能没有工作岗位, 如失业者、下岗职工、非正规就业者。他们大多属于社会性弱势群体。三是仅对单独的个体。由于我们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制度的不健全, 一些劳动者背负着“上养老, 下养小”的重担, 虽然从“按劳分配”的角度看, 对“劳动者”是公平的、合法的, 但其家庭仍然会沦为社会性弱势群体的一种——贫困户。

弱势群体教育的困境

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第一, 受先天素质和性别因素的影响, 残疾儿童和女童在受教育的机会上处于劣势。据统计, 2008年, 正常儿童在小学、初中的入学率分别为99.54%、98.5%, 但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分别为67.1%、81.9%、84.2%。 (5)

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 导致女性群体尤其在农村地区的女性群体, 在受教育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各地区分性别的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数据显示, 无论是东部发达地区, 还是中西部不发达地区, 女性的文盲半文盲率都高于男性, 有的地方甚至高达4倍多。 (6)

第二, 受地区因素影响, 东西部地区以及城乡之间学生入学率和辍学率等方面存在差距。

在义务教育阶段, 农村初中生辍学流失现象严重。初中生辍学率超过3%的县全部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还有10%的学校辍学率高于7%, 有的甚至达10%以上。 (7) 到了非义务教育高中阶段, 高中生总人数中就读于农村高中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

第三, 受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突出。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 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 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 (8) 可见, 流动人口的主力军是农民工。

农民工子女就学现状有三种:一是完全辍学;二是在流入地公办全日制学校借读, 但借读费较高, 而且存在不公平待遇;三是在“民工子弟学校”上学, 这是大多数农民工子女的选择, 但这些学校多为私人办学,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有的还存在卫生安全隐患。

教育过程的不平等。

教育过程的不平等体现在多个方面: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教学过程和教育经费等。弱势群体特殊的社会地位和所处地域的环境, 决定了其子女很难进入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的学校就读。现实中, 学生的家庭背景强烈地影响着学生进入重点或非重点中学。出身高阶层家庭的学生中, 在重点中学就读的高达61.9%, , 在普通中学的为38.1%;而出身低阶层家庭的学生则恰恰相反, 在重点中学就读的为38.9%, 在普通中学就读的为61.1%。 (9)

教育结果的不平等。

这里的教育不平等, 主要是指通过教育不能使每个学生都达到其所能够达到的基本水平,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和谐主动的发展。就社会弱势群体而言, 主要表现为中考、高考分数线存在地区差异, 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阶层子女的成功机会、毕业后的就业机会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别等。

弱势群体教育困境的消解

教育的公益性, 决定了公平是教育的内在特征。公平的教育有利于改变社会分层、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 也是缩小社会差别、促进社会公平建设的重要手段;不公平的教育却能够成为凝固和复制贫富差距的工具, 加速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 与构建和谐社会背道而驰。对于弱势群体而言, 由于处于不利地位和状况, 改变自身劣势的能力有限, 因此政府有责任也有必要消解弱势群体教育的困境。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用不平等的政策解决事实上的不平等。

思想观念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往往是持久而深刻的。要消解弱势群体教育的困境, 就必须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因为如果按传统的平等观——“人人平等、机会均等”来推进现代教育的话, 势必会出现弱势家庭、父母和其子女之间的一种往复恶性循环, 形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所以, 必须坚持差异的平等观, 树立“弱势补偿”和“优先扶持”的基本理念, 用不平等的政策解决事实上的不平等。

所谓“教育补偿”, 就是对教育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受教育者采取补偿性政策措施, 以弥补其由于不利地位所造成的教育损害。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和优先扶持, 应当始终贯穿于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决策、目标和实施体系中。

创新制度, 完善法律, 依法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教育不公平问题, 往往是由于政策和制度的缺失或不健全所造成的。解决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仅仅具备科学的理念还不够, 必须创新制度, 完善法律, 依法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一是建立教育公共治理的社会参与制度。为了使各类教育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弱势人群充分自由地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 除了重大教育决策实施听证制度和咨询制度以外, 应在各级教育决策系统特别是学校管理的决策活动中建立教育行政听证制度、咨询制度和监督制度, 保证教师、家长、学生、社区人员等所有的教育利益相关者, 能够有机会参与教育的公共治理。特别是对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更要给他们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 共同讨论制定与其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公共政策。

二是逐步完善弱势群体法律保护制度。我国《宪法》第46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我国也有《残疾人保障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 但由于内容的规定过于笼统, 被保障人的许多合法权益只是落实在文字上, 走不进现实中。所以, 我们迫切需要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 如美国的《教育所有残疾儿童法》和《特殊教育方案》, 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来进行教育立法, 以完善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三是建立教育补偿制度。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补偿是衡量社会公平的重要尺度之一, 要把弱势群体教育保障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计划, 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要适当调整宏观教育政策, 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发展差异;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政策、法规, 如《弱势群体教育保障与资助办法》, 对弱势群体教育保障的经费来源、组织管理、政府责任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将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救助从临时性资助向制度性资助转变。

全民关注, 共同参与, 构建多元化的教育社会救助网络。

在一定意义上, 社会救助可以被认为是个体利益向公众利益的让渡行为。为此, 政府应当通过营造宽松和鼓励性的政策环境, 推动社会组织及个人对教育救助的支持, 构建一个全民关注、共同参与的教育救助网络。一是实行倾斜性政策, 如减免税收等, 引导个人和企业捐资教育。二是建立表彰制度, 宣传和表彰教育捐助行为, 提高企业或个人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三是建立联系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多元化渠道, 吸引更多的社会捐资, 甚至可以考虑发售教育彩票, 筹措资金用于教育救助。四是积极争取国际社会援助, 争取世界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以及海外华人的帮助。五是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提高社会捐助财、物的管理能力与社会公信力。

突出重点, 破解难点, 加大教育补偿力度。

长期以来, 我国财政一直把教育支出作为必保的重点, 财政教育投入增长幅度较快。近两年, 我国财政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已达3%左右, 但仍不及世界平均5%左右的水平, 而且在教育投入中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比重所占份额仍然很低。要从根本上改善弱势地区、弱势学校、弱势群体教育长期积贫积弱的现状, 必须继续加大对弱势群体和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建议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规定县财政中义务教育、尤其是弱势群体教育的比例, 设立弱势群体教育保障与资助专项资金, 建立由中央和省级财政为主的规范的转移支付或专项补助制度, 确保贫困地区学生接受最低限度的义务教育, 基本普及残疾人义务教育, 切实把特殊教育纳入中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 保证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弱势群体学生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加大执法、司法力度, 确保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落实。

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手段, 提高弱势群体成员自身的素质和权利意识, 并成立教育弱势群体维权中心;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实施监督体系, 通过严格的教育执法来强化教育法律、法规的权威性;要对各种侵犯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行为进行实质性司法干预, 对违法违规行为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 确保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落到实处。

摘要: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而教育公平则是维系和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但是, 由于我们对利益的制度设计与固化出现偏差, 导致现实中弱势群体教育陷入困境。为了消解弱势群体教育的困境, 只有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创新制度, 完善法律;全民关注, 共同参与;突出重点, 破解难点;加大执法、司法力度, 才能确保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真正落实。

关键词:弱势群体,困境,教育,消解

注释

1 本文主要探讨社会性弱势群体的成因。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187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209页。

4 《邓小平文选》 (第2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第146页。

5 中国教育新闻网资料中心:教育部发布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7月17日公布。

6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7》,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第472页。

7 陈至立:《力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中国教育报》, 2006年11月30日。

8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 《改革》, 2006 (5) 。

老年群体的社区教育问题与对策 篇5

摘要:

老龄化社会——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我国现已全面进入老龄社会。老人的健康长寿使各地社区人口的结构有了新的变化,老龄人口的比例不断地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说,研究、探析超过人口总量10%的老龄人口的教育问题,对于综合治理老年问题,加强社区建设与管理,建设和谐社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思想意义。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群体、社区教育

正文:

一.开展老年社区教育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

以老有所教、老有所学为导向,在社区教育实践中不断地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从而达到老年教育最高境界——实现人文关怀。

意义

1.在解决老年人群“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基础上,努力做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不断地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从而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尊重人权、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等人文主义的思想外延与内涵。

2.老年教育是促进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基础之一。

老年人群一般都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一定的社会与家庭地位,再通过社区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提高了老年人群的综合素质,从而使老年群体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各种矛盾的缓冲器、稳压阀,成为社会稳定与和谐的生长素与催化剂,最终为建设和谐社区、乃至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而富有成效的贡献。

3.消除时代鸿沟,促进家庭和睦

退休老人一般有比较充足的时间,通过一定时间的老年教育可以使老年群体学到许多新的知识,保持与社会的沟通与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由于长时间脱离社会而造成的“时代鸿沟”,促进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4.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年龄段来划分终身教育体系,应包括从幼儿、青少年一直到老年的人生各个年龄段。在我国,对于人口比例远远超过10%的老年教育而言,无可非议地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际情况来看,只有老年人群最有闲暇时间,他们是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的主流对象,因此离开老年教育,则终身二字就无从谈起。

5.以老年教育拉动社区教育的发展,以社区教育促进老年教育的发展。社区教育工作千头万绪,应当学会抓住主线、可以尝试作以老年教育为突破口,以此来引领社区教育,从而更好地带动社区教育的深入开展。老龄人口比较密集地区的社区教育实践证明:只要能结合当地社区教育实际,以建立老年教育组织系统为基础,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教育活动为引导,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当地社区教育向纵深发展,促进全体社区居民整体素质的提升。这一点对于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高达16.2%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来说,更有其一定的实践意义与指导作用。

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老年教育的确可以拉动整个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而当地社区教育的发展,又可以反过来促进老年教育的发展,两者既是一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也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开展老年社区教育的思想与理论基础

1、社会实践基础

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老年群体积极关心、支持、参与以社区教育为主导的各项社区活动,是社区教育中一项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内容。在社区教育工作中,老年人具有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重身份。老年群体有着独特的时候优势——有充裕的时间、地理优势——生活在当地社区内,人文优势——一般都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与人脉优势;因此,他们可以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发挥出其他群体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老年人群独特的时候优势、地理优势、人文优势是开展本项目的社会实践基础 2.政策法律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权益保障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既维护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也充分调动与发挥老年群体的社会作用,提升老年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这些法律、法规是实施老年社区教育的政策法律基础,同样也是实施本实验项目的政策法律基础。

3.教育理论基础

社区教育的终身教育理念是老年社区教育的教育理论基础,同样也是实施本实验项目的教育理论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教育就是一种服务,社区教育要充分体现全员、全位、全过程的特点,应当通过采用各种方式与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人群的学习需求,当然也要包括社区老年居民在内的各种学习需求。终身教育要求将教育实施于人生的始终,当然也包括人的老年阶段。这对于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21.5%的我镇来说,更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刻的理论意义。总之,只有将老年社区教育纳入到整个社区教育体系中来,才能真正实践社区教育本质使命。才能真正构建起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终身教育体系。

三.老年社区教育的基本特点

公益性:如果说社区教育具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重特性的话,那么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教育,则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特性。究其缘由大约有以下两点: 一是老年教育能更好地体现人人都享有受教育权利的教育公平理念,体现“人人、时时、处处”学习的社区教育理念,所以很容易突现社区教育的社会效益性;二是老年教育大多是人文历史、科普知识、医疗保健、休闲养生等方面的教育,所以无须多大成本,再加上老年人群都是低收入人群,他们负担不起过高的学费,所以社区教育的经济效益性无法体现在他们这一类人群身上。

闲暇性:由于老年人群大都休闲在家,所以他们开展社区教育最大的优势就是有相对充裕的时间。

自发性:老年人群没有任何来自社会、来自生活的压力,故而他们参加社区教育更多的是自我价值实现需求、追寻儿时理想的需要、心理自我调节的需要、消磨时间等需要,这些需要大都都是属于个人自发性的需要。人文性:从学习者个人角度而言,接受学历教育、技能培训能较多地体现出社区教育功利性特征;那么接受人文历史、科普知识、医疗保健、休闲养生等方面的教育则更多地体现出社区教育人文性特征。由于老年群体基本上是接受后一类教育,所以老年群体的教育能更多地体现社区教育的人文性一面。

四.开展老年社区教育活动的基本经验与基本举措

1.开展老年群体社区教育的第一要务仍然是宣传

应当采用一切可以采取的形式与手段动员老年人群走出家庭、走进社区、参加社区教育。如:专题讲座、座谈会、成果展示、社区教育宣传专栏、外出参观、开展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活动、担任校外辅导员等等;这些被实践真正做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总之,只有动员最广大的老年人群参加社区教育,那么老年社区教育才不会沦为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

2.以政府社区教育领导小组为主导,建立多维互动机制、老年社区教育应当在各级政府的社区教育建设委员会(领导小组)统筹领导下,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关工委、老龄委、老年大学等部门积极性,建立由各级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为核心,民政、文广、体育、关工委、老龄委、老年大学、卫生等有关单位与部门积极参与的独联体式的多维互动机制,所谓独联体式,即原来各自的组织系统不变,只是在社区教育旗帜下建立起共同开展老年教育的战略同盟;所谓多维互动机制,就是无论由那一单位与部门牵头,整个老年社区教育系统必定要作出积极响应,努力动员其他单位与部门共同参与,以便产生合力,产生互动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长效运作机制。

在创建这样一个机制过程中,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设立以社区教育为主导的社区教育领导小组是基本组织保障,制定老年社区教育计划是重要的前提,建立与稳定一支热衷于老年社区教育的队伍是必要的队伍保障,建立老年社区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必要的制度保障,(如岗位责任制、“五老”督察员制度、社区教育联络员制度、老年社区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等等)

3.建立针对老年人群的网络教育体系

在已经建立社区教育市民学习中心网站的基础上,建立以老年大学、老年学校为依托,以老年人群为主体的网络教育运作机制,例如:建立针对老年人群的专用网 页, 开设针对老年人群的空中课堂,开发针对老年人群的网络课程,从而不断地引领老年人群走进数码世界等。建立与健全针对老年人群的网络教育体系是老年社区教育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践行“人人、时时、处处”社区教育学习理念的最好的途径与方式,建立了这样一个体系就可以真正使老年人群足不出户,践行“人人、时时、处处”的社区教育学习理念。这一点对于活动不太方便的老年人群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老年社区教育更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建立与健全针对以老年人群为主体的网络教育体系,是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客观需要,数字化社区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老年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4.建立文体教为一体的老年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

老年社区教育实践证明:组织文、体、教为一体的老年协会,开展有益于老人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是一条行至有效的好方法。这种方法既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老年人的生活已呈现新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态势,社区教育也应因势利导,充分发挥老年群体自身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当地老年群体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为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建设和谐社区等发挥出更重要、更积极的作用。

5.老少携手、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社区教育

不少地区老年社区教育实践证明:老少携手、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社区教育 共同建设和谐社区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有的地区以老年群体为主导,聘请五老①担任校外辅导员,网吧监督员,举办革命传统教育、科普讲座、时事讲座等行之有效的办法与措施;有的地区则以青少年为主导,组织辖区内的小学生,小手牵大手,为孤身老人、空巢老人结对子、做好事、送温暖活动,组织辖区内共青团员帮助老年群体学电脑、开展各种文体教活动等。这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与措施;产生1+1>2的双向互动效应,在共同推进老年社区教育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本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

6.有针对性对老人开展心理辅导等

老年群体是相对弱势的群体,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弱势,而且更主要的是心理上的弱势。老年群体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老年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开展老年社区教育不得不高度关注与重视老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各地开展老年社区教育实践 证明:其一,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动员老年群体走出家庭、走进社区,融入社区,这是解决各种老年心理问题的基础;其二,利用社区教育的纽带与桥梁作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老年群体解决各种具体困难;其三,有针对性地组织辖区内心里辅导教师以及有能力的志愿者,开展一对一的心理辅导,重点是帮助那些患有不同程度的离退休综合症以及自闭症的老人。对于患有离退休综合症的老人应当鼓励他们“调整心态、顺应规律,发挥余热,回归社会,善于学习,寄托精神“,对患有自闭症的孤身老人、空巢老人,应当鼓励他们“接受现实、培养爱好,扩大社交、排除寂寞,科学养生、积极治疗”;其四,开发与发放有关老年心理教育的通俗读本,增强老年群体科学养生知识、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抗挫折能力,提高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其五,通过开座谈会、举办讲座、外出参观访问、多与家庭成员以及青少年接触、交流等多种形式与渠道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①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

五、启示与思考

群体教育 篇6

调整的具体内容包括:资助金额和收入减免额上升7%;不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大学生住房补贴将达250欧元,对于这部分学生,他们每月的最高获助额可从原来的670欧元增长到735欧元;子女补贴也从原来的第一个孩子113欧元、第二个孩子起每增加一个补贴增加85欧元,变为每个孩子补贴130欧元。此外,申请者的自有财产金额从原来的年度5200欧元上升到7500欧元,由此,受资助者将来即便从事迷你工作(Minijob),其每月450欧元的打工收入也不会影响申请资格。

除了金额的变化,《联邦教育资助法》还有结构上的调整。比如,从8月1日起,本科和硕士课程的过渡期,《联邦教育资助法》资助的结束期限将以毕业成绩公布为准,而非以往的按照最后一门考试的时间为准。这意味着资助期限最多可延长两个月。此外,从2016年8月1日起,申请者可以进行网上申请。

德国《联邦教育资助法》已经有45年的历史,所需经费原为联邦和州共同承担。从2015年初起,《联邦教育资助法》的资金完全源自联邦。此轮调整中,联邦将多出资8.25亿欧元。

群体教育 篇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权利应该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能够受教育的权利;一是受好的教育的权利。能够受教育的权利指儿童 (包括残疾儿童) 无论其家庭背景如何, 都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的权利, 这是显性的受教育权, 可以通过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而实现。受好的教育的权利指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受到的教育是适合儿童、令儿童满意、有利于个体全面成长的教育。这是隐性的受教育权, 通常以学校为全力保障主体, 通过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落实和教师教育教学的具体行为而实现。但是, 仅仅获得入学权还不够, 不同群体的学生在学校内部是否获得了同等待遇呢?他们是否在接受适合自己的令人满意的教育?他们隐性受教育权利的保障状况如何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项调研。

一、研究内容及方法

1. 本研究中不同学生群体的界定

我们将公立学校的学生划分为以下几个群体:择校生、流动人口子女、贫困生、学困生、主流群体。这几种划分方式是不排他的, 即可能有的学生既属于贫困生, 又属于学困生, 以此类推。主流学生群体的学生指通过常规手续 (如学区划分、电脑派位) 入学, 能轻松胜任学校中的各项活动, 学习成绩中等或中等以上, 家庭收入良好的学生。主流群体学生并不一定是某个学校人数最多的群体, 因为据调查有很多公立学校中流动人口子女已占学校总人数的50%以上。另外, 由于有专门的残障学校, 且普通公立学校中随班就读的残障学生很少, 本次研究中我们调查的对象均为心理健康、智力正常的学生。

2. 本研究中受教育权利的界定

本研究重点关注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内部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保障情况。根据尹力等学者的观点,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受教育的自由权; (2) 受教育的要求权; (3) 受教育的福利权。本研究认为学生在学校内部应该享有: (1) 被学校主流文化认同、支持的权利; (2) 在学校中有机会展示个人专长获得尊重与自信的权利; (3) 要求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有利于其今后发展的权利; (4) 要求学校的教育服务满足学生合理需求的权利。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四类调查对象:学生———受教育的主体, 受教育权利的主体;家长———学生利益的代表者, 通常比学生更关注长远利益;班主任———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最紧密的人, 能全面把握不同学生群体在学校的状况, 且他们自身的观念和行为也反映了学校中大多数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态度;学校领导者———理解学校各项措施背后的出发点。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调查工具为自编的《不同学生群体在学校内部受教育权利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生与学校文化的适应情况、学生在学校内部获得奖励或积极评价的机会、学校教育是否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学校教育服务是否满足学生的切实需要四个维度。本研究测试样本为来自重庆市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 北京市顺义区、延庆县, 河北省枣强地区等区域的239所学校的教师、学生、家长。这些区域既包括教育发达地区的远郊区县, 也包括国家级贫困地区, 以及我国的西部地区, 因此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体样本采用随机抽样确定, 研究共收回学生有效问卷15415份, 家长有效问卷14431份, 教师有效问卷3361份, 所有问卷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1. 不同学生群体比例概况

调查显示, 按学生学业状况、家庭经济条件统计, 群体分布基本为正态分布。其中认为家庭经济收入在中下或更低水平的学生占18.9%, 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在中下或更低水平的占16.2%。

本次调查发现, 电脑派位入学的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37.6%, 根据政策推优入学的学生占9.4%, 这两项加起来共47%, 择校生占41.9%, 借读生 (流动人口子女为主) 比例占11.1%。也就是说, 总体看只有不足一半的学生为常规途径入学, 超过50%的学生在入学时进行了择校。从择校原因看, 离家近是择校的首要因素, 31.3%的家长给学生择校时把这一条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其次是教学质量, 27.1%的家长主要考虑了这一问题。接下来的几个原因分别是学校风气好 (12.4%) , 教学内容有特色 (13%) , 办学理念好 (5.8%) , 而对于收费多少的问题只有8%的家长把其当成了择校的主要因素。还有少量家长 (2.4%) 在择校时还重点关注了其他因素, 如学生在校时间长, 家长放心等。就近入学是我国儿童入学的基本政策, 在这种政策下, “离家近”依然成为家长择校时考虑最多的因素, 分析起来可能有三个原因: (1) 流动人口子女在选择学校时首先考虑离家近的问题以保证孩子的安全和减少交通、接送等的成本; (2) 家长希望选择离家近的优质教育资源, 而不是任意离家最近的学校, 因此简单的就近入学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 (3) 部分地区就近入学规划方案不合理, 使得有些孩子明明身边有学校, 却要去远处上学, 家长为了孩子的利益, 产生择校行为。

2. 学生对学校氛围的感受

调查显示, 大多数学生比较接受学校的文化氛围。84.6%的学生喜欢学校、学校的生活, 78.8%的学生喜欢学校内的各种展示和布置, 82.7%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做到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78.1%的学生感觉教师在教学时会关注他们的生活。但调查也显示, 51.3%的学生注意到班里总有一些同学不愿意参加学校的任何活动, 高达72.1%的学生确信, 上课时教师对班里的部分同学是不关注的。在同一次调查中, 一方面大部分学生认同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 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发现教师会忽略班里的一些同学。这样一组数据, 可以让我们推测, 在很多时候班里有一些学生是老师和同学共同忽视的, 当我们特别提及他们的时候, 他们才被想起。对家长的调查也显示, 只有84.3%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中获得了足够的尊重, 而被尊重是受教育权利的基本要求。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 我们发现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学业成绩都与学生是否喜欢学校生活、是否喜欢校园环境、是否感觉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及教师教学时是否关注学生生活显著相关, 且均为负相关。另外, 择校生和借读生更倾向于选择不喜欢、不认同学校文化, 且借读生比择校生在这方面的趋势更明显。数据说明, 贫困生、学困生、借读生等学生群体在学校没有被有效接纳, 没有获得足够的心理力量。

3. 学生的发展愿望

大多数学生 (71.9%) 完成义务教育后希望进入高中学习, 4.8%的学生希望进入职业学校, 4.8%的学生准备直接工作挣钱, 有其他选择的学生 (如出国或管理家庭产业) 占8%, 目标盲目说不准的学生占11.4%。调查显示, 学生和家长对家庭经济条件和学生学业成绩的感受与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后的发展预期显著相关。经济条件中等以上、学业成绩中等以上的学生通常会选择义务教育完成后继续读高中, 而家庭条件不太好或者自我感觉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会选择工作挣钱等。但是从地区来看, 学生义务教育后的发展愿望并不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应。参与调查的几个地区中, 顺义区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 平谷和延庆其次, 临桂和枣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然而, 从家长问卷统计结果看, 希望孩子将来上高中的比例最高的是枣强, 后面依次为延庆、顺义, 据分析这与地区经济发展类型、高中入学的难易程度、高中后的发展预期、该地区其他可选择的发展途径等都有关系。

4. 学生在学校的发展机会

调查显示, 只有65.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有机会展示才华, 69.6%的学生认为学校经常组织同学们喜欢的活动, 71.2%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学生需求, 在组织活动设计、问题决策时, 会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想法。也就是说, 七成的学生乐于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在活动中感觉自己被重视, 需求得到满足。但是, 还有三成的学生不太满意。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 上述问题的数据结果均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显著负相关。家境贫穷的学生去博物馆、公园等社会教育机构的机会少, 参与学校文体活动时的装备、器材质量差, 更容易感觉自己在学校中缺少机会获得承认, 对学校各项活动的满意度也很低。而学校分数至上的单一评价导向也使得学业成绩成为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是否有机会展示才华的主要因素, 对这一问题的另外一个佐证是70.3%的学生认为上课时教师只关注学习中上等的同学。这说明教师在课堂中更关注考试为目标的知识学习, 而对知识的社会价值、生活价值认识, 以及对学生认识世界的视角方法的培养的意识都还不足。学校满足学生教育需求的一个主要方式是提供课程, 学校在确定校本课程时, 应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要求。调查显示, 只有53.5%的学生认为学校在确定校本课程时征求了学生的意见。对于同样的问题也只有60.6%的教师认为学校在制定校本课程时征求了全体学生意见。这说明, 在开设校本课程时, 很多学校不是看学生需要什么课程, 更多的是看能开出什么课程, 以应付上级的检查。显然, 这样做不能全面实现校本课程的功能, 使校本课程的价值部分缺失。学生在学校内得到各种奖励是对学生成长的认同, 是学生获得发展的自信的基础, 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调查显示, 79.4%的学生认为非本地户口的同学在当选班干部、评选三好生等问题上与本地生没有差别, 57.5%的学生表示学校中有些奖励是专为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设立的, 这两个数值都不高。同样的问题针对班主任进行调查时, 两个数据也只达到87.4%和72.1%。这说明学校中确实缺少促进不同群体学生发展的奖励机制。

5. 学校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育服务

学校对学生心理、生活的辅导, 对贫困生及其家庭的帮助和支持, 以及其他基于学生和家长利益而开展的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水平也会影响不同群体学生教育需求的满足。调查显示, 89.3%的教师认为对学生的生活辅导和心理辅导是学校所有任课教师的常规工作,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教师的基本职责。95.3%的教师会根据家长的不同情况建立与家长不同的沟通方式, 81.1%的教师认为学校有措施辅导不同生源家长如何教育学生。与之对应, 81.1%的家长认为学校有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想法, 86.3%的家长感觉和学校老师的沟通很方便, 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83.9%的家长同意每次家长会后收获都很大。数据说明, 学校努力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但还需要更加有效的措施, 进一步提升沟通能力。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是否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问题上, 87.8%的学校中层干部认为学校教育活动能满足流动人口子女的需求, 92.4%的中层干部认为学校活动能满足学困生的需求, 95.1%的中层干部认同学校有系列措施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80.6%的中层干部认同学校努力采取措施为无法照顾子女的家庭提供帮助 (如食堂、住宿、课后辅导) 。同时对家长的调查显示:只有64.6%的家长同意学校活动满足了流动人口子女的需求;只有67.6%的家长同意学校活动满足了贫困生的需求。这说明, 学校确实在努力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特别是满足特殊群体的教育需求, 但是服务效果还不能令家长满意。

三、建议探讨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看到, 不同群体学生在学校内部享受平等的、优质的、适宜的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不同社会角色的共识, 大家都在为这一目标努力。

目前, 划片入学、电脑派位的入学方式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教育需求。一半以上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通过各种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 这既是对教育资源优化的促进, 也是学生实现教育权利的诉求。我们可以放宽办学渠道, 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投入教育, 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 同时引导教育资源产生特色分化, 使学生和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学校。我们认为, 教育发展的方向不是没有择校, 而是全面择校, 每个孩子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这才是学生受教育权利保障的体现。

其次, 贫困生、学困生、流动人口子女等弱势群体在学校依然有被边缘化的趋势。本次研究中, 针对学生有22个调查问题 (不算基本情况部分) , 所有问题的结果都与学生的背景 (家庭经济条件、学业成绩、学生生源) 显著相关。特别是对家庭经济条件和学业成绩成显著负相关;同时, 家庭经济条件和学业成绩之间也呈显著相关, 很多学生是因为家庭贫困带来的学习资源匮乏和文化生活缺失而导致学业成绩低下。因此, 政府在保证孩子免费入学的基础上, 如果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再给予一些学习资源补助, 比如发放免费的博物馆参观券、公园门票、图书馆阅览证或者一些儿童活动的免费入场券等,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贫困儿童与其他儿童间的文化生活差异。

再次, 学校的教育服务还不能针对教育对象进行特色化设计。校本课程是学校满足本校学生特殊学习需求的重要方式, 现有条件下仅靠一所学校从自身内部去培养校本课程师资、挖掘校本课程资源, 是很困难的。教育部门应鼓励以地区为单位培养校本课程师资, 使用校本课程资源。针对一门校本课程, 一个地区培养一个或一组合适的课程师资, 配备相应的课程资源 (如教具、教材, 某些特殊课程的固定场地等) , 然后由这些专业的教师到各校去上课。这样既保证了学生教育需求的满足, 又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 还解决了学生的安全和学校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尹力.试析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研究, 2001 (5) .

[2]罗爽, 苏金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受教育权利意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教师, 2009 (5) .

浅谈博物馆与观众群体教育 篇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人们对文化需求的逐步增加,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众把博物馆看做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完善、提高个人修养、陶冶情操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人们渴望在休闲、娱乐中去参观博物馆, 以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与道德素质, 充分发挥博物馆对外宣传教育的作用是博物馆义不容辞的责任。从2008年起, 省级综合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后, 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越来越显现, 但它的教育不同于学校 (大中小学) 正式正规的传统教育方式, 而是一种自由松散式的自主教育, 强调的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意识的培养和树立, 这种自主教育又往往与个人的受教育背景、知识结构、文化素质水平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与社会的接触更加广泛和密切, 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走进博物馆, 认识博物馆, 接受博物馆独特的文化知识熏陶。根据我在我馆服务台接待登记和观察了近三年的情况来看, 团体观众大致可以分为:学生团体 (又分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 、旅游团、解放军部队、单位企业公司组织, 还有一些社会上的特殊团体等等。在这里分别对一些参观团体进行了简单地分析:

(一) 学生是一个广大的参观群体, 也是博物馆观众的主要来源之一, 而博物馆在传播知识方面具有直观、生动的特性, 是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理想场所, 这是学校课本所不具备的, 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个课堂, 因此, 更好完成学生的校外教育, 是各个博物馆所应该承担的重要教育任务, 必须不断发挥其所应有的社会作用。我馆拥有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 可以为同学们拓展视野、提高文化修养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让广大师生对海南悠久的历史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对海南富有特色的风土民情有更多的认识。现在已与几所学校建立了教育实践基地、科研实践基地、思想品德教育基地等, 并且还和大学的志愿者协会建立了爱心志愿基地, 不仅可以对学生可以进行宣传教育, 而且还可以互动, 为他们提供了社会实践场所。每年很多学校会组织学生春游、夏令营、秋游, 让他们在校外的“课堂”学习知识, 但他们也分不同的文化知识层次, 有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以及大学生, 其中大学生中还有专门学习历史知识的, 所以就要求讲解员要因人施讲。比如中小学生, 不太关心了解馆藏和历史陈列的文物本身, 而是喜欢听与文物有关的人物或事件, 所以讲解员要在基本讲解的基础上扩充文物背后的知识, 丰富讲解内容, 使同学们更有兴趣去参观和学习。还比如接待大学中历史专业的学生以及有这方面要求的大学生团体, 就要着重于讲解文物、资料和对一些有关问题的观点。我馆针对一些展览还举办了与学生互动的活动, 比如“龙行天下·四川自贡侏罗纪恐龙 (海南) 展”, 针对幼儿、中小学生, 我馆举行了以科普教育为主的恐龙展绘画比赛活动, 作品由小朋友在观赏恐龙展后现场创作, 并将他们的作品展出。为配合“考古中华”大型展览, 普及考古知识, 针对幼儿及小学生我馆举办了“考古小能手”模拟考古体验活动, 请专家为孩子们讲授考古常识, 工作人员指导孩子们进行挖掘, 并邀请孩子们对“文物”进行清理, 并对这些“文物”给予讲解, 并指导孩子填写发掘报告, 让孩子们从参观者变为参与者, 客串一名“考古专家”, 让他们在体验中获取快乐和知识, 实现感性认识和理性知识的有机结合。可以根据学生参观的高峰期特制一些适合学生而且学生感兴趣的临时展览, 比如有关古生物化石、科普知识、绘画书法、以及海洋生物、大航海知识等……

(二) 我馆有海南的历史陈列、少数民族陈列以及非物质陈列, 并且包括曾在世博会上展出的海南馆, 这些正是对海南的一个缩影, 也是海南的一张“名片”。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步伐, 越来越多的旅游团来到海南, 而我馆作为一个完全免费开放的省级博物馆也成为这些旅客们必到之处。这些外地游客大多为游览性质, 因此对他们要主动、热情, 就像尽地主之谊, 生动有趣地向他们介绍海南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这就需要讲解员根据讲解经验, 自己准备一份适合游客观众的讲解内容, 不能太繁琐, 但是又要可以向他们全面的展现海南的历史文化以及民族风情, 既轻松但又很有参观意义。

(三) 为了提高部队士兵的综合素质、文化涵养, 解放军部队也经常组织队伍到我馆参观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我馆还与某些部队共建实践教育基地, 给部队战士提供了一个可以学习学习实践的平台。除了联系部队到馆内参观外, 有些军事或革命题材的临时展览还会做成版面到部队进行展览, 并向部队发放展览的宣传资料。而在一些重大节日时 (如建军节) , 讲解员到共建单位进行文艺演出, 这不仅为部队带去了文化娱乐的盛宴, 而且通过这些活动, 讲解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提高。

社会经历和一般见识, 而且大多是利用节假日、休闲时间来博物馆参观的, 所以这些观众既有一定兴趣又带有游览性, 因此对他们要更加灵活, 有亲和力, 讲解内容主要依靠专门对一般观众的讲解稿, 要做到重点突出, 语言精练, 还要照顾到观众中有一定兴趣的, 比较愿意连续听的基本观众, 以便听讲解的队伍相对稳定。或者他们会因为一些特别的展览而组织前来参观的, 比如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的红色影像展, 很多单位集体组织前来参观学习, 使集体成员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

也需要用文化去充实自己, 而博物馆也是他们可以来的地方, 所以要做好对这些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接待服务工作, 也体现了整个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爱护。聋哑人一般会有老师带领, 可以将讲解内容用手语表达出来, 但是讲解员要注意把讲解内容改变的比较简单直白, 容易理解。而盲人, 可以在讲解内容和声音上弥补, 要讲的很有感情, 要有语调的变化, 有些展示区还配有音乐和一些场景声音, 这些都可以让他们去聆听, 如果有些展品或展示可以用手去触摸的, 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去感觉感受, 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比如恐龙化石展时, 其中有两根恐龙的腿骨化石, 就可以让人亲自触摸, 所以这些盲人观众非常兴奋, 配合着讲解, 他们对恐龙化石有了更多的了解。

博物馆通过展品实物、图版说明、讲解服务, 向观众展示展览, 所以展览的质量非常重要, 如果陈列设计平淡无奇, 那整个展览也会索然无味的, 缺少对观众的亲和力。做一些展览时, 可以根据所的了解人们的喜好和展出时的形势和潮流, 确定一个鲜明而且有吸引力的主题。在展览内容要将科学性、思想性、生动性相结合, 可以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和多媒体技术, 增加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参与和交流, 将博物馆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博物馆还应进行主动教育, 走出博物馆, 到社会中去传播知识和文化, 近距离地和广大民众相接触, 把博物馆特有的文化精品送到民众中间, 让更多的民众能够了解博物馆, 发挥寓教于乐的功能。比如举办一些专题图片展, 充分发挥博物馆流动展览的资源, 贴近民众, 通过这些小型展览吸引民众到身边的博物馆去亲身体验其文化氛围, 感受博物馆藏品陈列背后传达的文化信息。在不断发展的社会条件下, 博物馆也应该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探索更新、与时俱进, 更加积极地完善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使更多的社会群体受益于此, 为创建和谐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人们对文化需求的逐步增加, 充分发挥博物馆对外宣传教育的作用是博物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与社会的接触更加广泛和密切, 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走进博物馆, 认识博物馆, 接受博物馆独特的文化知识熏陶。

关键词:博物馆,宣传教育,社会群体,讲解,展览

参考文献

[1]盛天文, 《与时俱进、拓展博物馆宣传教育功能》《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S1期

90后学生群体养成教育方法初探 篇9

1 找准一个切入点:尊重学生需要

高等教育活动是由以主体需要为核心的内在动力系统和以社会需要为核心的外在动力系统结合共同推动的。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工作最深刻的意义在于造就和培养人的需要, 引导他们走向道德的高峰”。作为学生, 学习活动的动力强弱, 与其需要满足情况紧密相关。学生的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 就会给他们带来焦虑、痛苦等情绪体验。

1.1 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 增强辅导员工作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实践证明, 大学生特别重视交往、尊重、自我实现等精神需要的满足。要真诚、平等的对待学生, 不能高高在上, 空洞说教, 应站在朋友的立场上, 考虑学生在想什么, 需要什么, 应该怎样予以帮助, 避免产生逆反心理。同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1.2 尊重学生的差异需要, 提高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

在个人需要系统中, 往往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有某种占据主导地位、最为迫切的需要, 这就是优势需要。社会阅历和家庭条件的差异, 形成了学生不同的优势需要。当人的某个需要得到满足后, 又会产生新的需要。

需要的差异和不断变化, 要求辅导员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 了解实时情况, 因材施教, 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例如, 有的学生有强烈的社交需要, 辅导员要以情投入, 以情感人, 做学生的朋友;针对贫困学生强烈的物质需要和自尊需要, 可以通过安排勤工助学的方式缓解学生压力。

2 处理好两方面关系:教师和朋友的关系、制度管人和文化育人的关系

2.1 教师和朋友的关系

16号文件对辅导员的定位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做好人生导师是前提, 做知心朋友提供重要保证。辅导员首先要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业务素质, 成为真正的老师。同时, 也要放下架子,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跟学生取得相互信任, 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在想什么, 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

2.2 文化育人与制度管人的关系

从制度角度讲, 学校希望每一名学生都遵守规矩, 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从文化育人的角度出发, 还是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如果都是千篇一律的样子, 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无法多元发展。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学校还是制度约束多了一些, 早上要出操, 晚上要规定晚自习时间, 上课偶尔抽查出勤率等等。对于缺乏自我约束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同学来说, 这种制度上管理必不可少, 并且能够帮助他们一步步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但是一旦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 需要自由选择生活方式, 这种管理就不太合适了。从长远讲应该逐渐向文化育人过渡, 实现“学年制向弹性学分制转变、传统班级模式向虚拟班级模式转变、惩罚式管理向鼓励式管理转变、保姆式管理向自主式管理转变”。

3 强化三种意识:责任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

3.1 责任意识

自古至今, 我国的文化里边都非常推崇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从儒家早期的《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开始, 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无不对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救灾、举办奥运、世博等大事中, “90后”表现出来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令人刮目相看。因此, 对于90后学生, 我们应该采取崭新的认知视角, 对于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正确的导向, 在日常的管理教育中不断强化。

3.2 自主意识

学校强调爱心育人, 提倡全方位关怀学生, 但是由此也形成一个问题, “90后”在家有父母的呵护, 在学校有老师的爱护。别人代办的事情多了, 自主意识自然下降, 依赖性也就增强了。不少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一点小问题也没办法自己解决, 更别提办理助学贷款、网上选课等稍稍复杂些的事情了。

自主意识不强的另一方面表现就是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在网络发达、言论自由的年代, “90后”普遍喜爱上网“灌水”, 针对一些热点事件、网络红人, 有时学生们缺乏清醒的判断, 盲目跟风, 有些甚至参与“人肉搜索”等不健康的网络活动。

3.3 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充满着残酷而激烈的竞争, 我们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竞争能力, 更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面对一些社会不公现象, 很多学生选择回避竞争。其实, 竞争还是实力与实力的较量, 只要自己早做规划, 就能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就能拥有胜出的可能。

4 需要做四种工作:虚心学习、懂得欣赏、用心沟通、善于说服

4.1 虚心学习

要想做好90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必须先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实际上, 在他们身上, 体现着很好的活力和创造力, 散发着青春的魅力气息, 好多东西, 都是值得我们虚心学习的。

4.2 懂得欣赏

每一名学生身上都有着自己独到的一面, 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发现, 怎么去欣赏。有些同学不遵守纪律, 甚至桀骜不驯, 让人很头疼, 实际上他们也有很多优点, 比如才艺突出, 热心公益等等。

4.3 用心沟通

两个人之间一般都可以很好做到沟通, 真正的障碍在于一方拒绝倾听或者不愿意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接受别人的观点。学生在向我们反映实际问题的时候, 一定要耐心细致的倾听, 不要随意打断学生, 有时候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 取得高效沟通。

4.4 善于说服

在不同的场合, 不同的时间里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确保道理能够真正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在公开场合避免点名批评,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事后单独谈话指出他的不足。但是对于个别自以为是的学生, 无视学校规章制度, 就要把他放到公众场合进行批判, 利用舆论的压力搓其锐气, 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

摘要:90后学生逐渐占据校园主体, 面对社会褒贬不一的评价, 如何做好养成教育, 帮助这个群体成长成才, 笔者希望通过四项工作来实现。

关键词:90后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林茂.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9 (5) .

[2]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 2006:7-23.

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篇10

就现在的研究成果来看, 关于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权利现状的分析研究是比较少的, 而且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是相对漏洞较多的, 所以, 对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现状的分析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就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权利缺失的原因来看, 有针对性的提出有力的建议, 以便更好地规范高校特殊群体的体育教育行为, 保障高校特殊群体的体育教育权利。

1. 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现状

1.1 特殊群体体育权法制建设缺位

一直到现在, 体育权利的定义都是模糊不清的, 无论是合法公民的体育权利, 亦或者是高校特殊群体的体育权利都是不明确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高校特殊群体的体育权利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文件, 而是在许多部法律中有着散落的叙述, 虽然有着一定的思想性, 但是并没有明确的指出或是定义, 这样对一些不合理的、违法的行为是不能及时的遏制的, 因此, 高校特殊群体的体育权利常常受到一定的不公平的对待, 甚至是受到侵害。

1.2 特殊群体体育知情权流失

特殊群体体育知情权是其首要的也是重要的权利, 所谓的知情权是指高校特殊群体对其所拥有的体育权利具有完全的知情权。从实际情况来看, 高校特殊群体的中介力量十分薄弱, 大多数的学校都没有特殊群体的体育社团, 而且高校特殊群体很少能参加学校中举办的体育活动。所以在高校中特殊群体的的体育知情权是十分必要的。高校特殊群体的体育教育与体育教育实施的过程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 而这一点却往往被大多数人所忽略, 因此导致人们对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认知的低下和狭隘。

在我国众多的高校中, 针对这一重要的特殊群体是很少被人们提及的, 要是谈及到学校中的体育活动, 那就更是让人无法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而归根到底, 就是我国众多的高校没有建立健全的学校机制, 使特殊群体的体育权利受到限制。

进一步而言, 大多数高校特殊群体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一些身体或者心理上的障碍, 在他们看来, 能过进入高校中学习已经是人生中意见万幸的事情, 所以在体育方面的教育权、参与权以及知情权就比较不重视, 就自身情况来看, 大都放弃了自己应有的权利。

1.3 特殊群体体育参与权受限

高校特殊群体的体育教育的参与权是非常受到限制的。高校中的特殊群体的身体或心理大都存在着一些障碍,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总会受到一定的挫折, 使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大大减少, 而且大多数学生的权利保护意识都比较薄弱, 一些特殊群体的学生的思想总是停留在体育活动可以不参加或尽量不参加的落后方面, 对参加体育活动有着可有可无的、无所谓的态度。

1.4 特殊群体体育教育权空心化

特殊群体的体育教育权并没有落实到实处, 这主要由两个重要的原因所造成。一个是众多高校对特殊群体的体育教育的忽视, 高校的体育课程本来就比较少, 而且专业的体育教师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各种各样的体育教育以及体育活动更是选择性极少, 因此特殊群体很少能遵循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并且能够做到的体育课程。另一个是众多高校的体育经费都比较少, 特别是一些普通的高等院校有些甚至都没有基本的体育教育设施, 例如完善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体育设施等这严重的影响了该校学生的体育教育以及活动的顺利进行。高校特殊群体的体育活动从特殊群体的参与状态来看一般都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所以他们的体育活动大都不是十分尽如人意的。

体育教育的检验效果方面需要我们更加的完善,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在高校中药积极建设体育保健课程, 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课应当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 来规划, 使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促使他们多上体育课, 多参加体育活动。而且体育教师哟啊更具不同特殊群体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检验, 从而给予其较为准确的检验成果。第二个方面是一些体育教师的师德水平有些低下, 道德感沦丧, 没有准确的给予学生教学检验成果, 随自己的想法来评定, 甚至是徇私舞弊。因此我们要积极的保证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教育权。

1.5 受特殊群体主体因素的影响

鉴于体育教育的现状不能更好的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 同时对高校的特殊群体也有着消极的影响, 所以许多学生不太喜欢上体育课, 这也是影响特殊群体失去体育教育的重要原因。众多高校对特殊群体的学生都有着特殊的照顾, 在体育成绩方面也没有较高的要求, 从而在某些方面影响了特殊群体的体育教育权利。

2. 建议

体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对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因此, 针对体育的发展要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1) 建立健全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法制体系。 (2) 提高特殊群体的体育教育意识。 (3) 完善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教学体制。 (4) 加强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政策实施与倾斜力度。

参考文献

[1]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我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体育科学, 2006 (2) .

应重视对单亲家庭学生群体的教育 篇11

【关键词】互相推诿;荒废;应激;敏感;自私;暴躁;冲动;失落;孤僻;自卑;主人翁意识;爱国;爱校;爱班级;吃苦耐劳;忍辱负重

Single-parent famil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groups,

Kong Lingna

【Abstract】Single-parent families in this particular small group of students to be aroused wide attention, and everyone would extend the hand of care, and foster their self-confidence, cultivate their sentiments, develop their solidarity, collective spirit, to fully stimulate their learning interested, give play to their strengths, so that they can from the stress, sensitive, selfish, irritable, impulsive, lost, lonely and many other unhealthy psychology appearances.

【Key words】passing the buck abandoned stress-sensitive loss of an eccentric self-esteem selfish impulses temper the sense of ownership, patriotism, love school, love hard-working class, bite the bullet

调查的班级:文登师范学校07级英语2班 07级计算机班我是07英语2班的班主任,班上有学生52人,有8个单亲家庭的学生,(其中有两个失去父亲,有两个失去母亲,四个父母离异),07级计算机班43名学生有10名单亲家庭的学生,一听到一个班有这么多的单亲家庭的学生很是吃惊,但细一想,也在情理之中。目前,由于单亲家庭的学生,教育管理失控,父母互相推诿,或灌输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误导了孩子,给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如:我班有个叫吕英的学生,7岁父母由于感情不和而离异,他的爸爸、奶奶、姑姑自小就告诉孩子,你妈妈是很坏的女人,她自私不要你了,姑姑就是你妈,而每当小朋友说:你的姑姑不是你的妈妈,你的妈妈跟人家跑了的时候,她总是瞪着一个忽闪忽闪的大眼睛而不能理解,当妈妈来看她的时候大人不许她和妈妈见面,甚至换了几所学校,连孩子姓名也更改了,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她恨妈妈,而他的爸爸根本不管她,一直是跟姑姑在一起生活。而姑姑又忙于做生意,顾不上她,还谈何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从而荒废了学业,养成了许多坏毛病。目前,吕英这样的单亲家庭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小群体,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这个小群体从小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享受不到父母之爱和家庭的欢乐,同时也得不到正常的教育。在学校,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很容易和同学发生摩擦,行为上表现的非常应激、敏感、自私、暴躁,冲动,生怕同学欺负他,这种行为缺陷来源于不健康的心理,容易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在行为上出现偏差,大致表现出两种类型:

(1)自卑封闭型,这类学生不和群,多疑,认为大家都歧视他,父母的离异都是大人的错误而对他们产生怨恨、胆怯、自卑、无上进心等,多半是女生。

(2)暴躁型,例如:计算机班有位叫王天刚的学生,从小由爷爷奶奶哺养,缺乏管教、从小养成骄横的习气,事情的处理以自我为中心,整天和一些社会上的不三不四青年混,心目中没有父母、老师、同学,法制观念淡薄。打架斗殴,逆反心理严重。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常为一些小事与同学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对老师的批评和表扬麻木不仁,缺乏集体荣誉感。在班上横行,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这一类型,多数是男生,说明这样一种情况:单亲家庭的学生怕冷落,怕被人看不起,怕受人欺负。

那么作为这样一个特殊小群体的班主任应采用那些教育方法使他们将来成为有用的复合性人才呢?

1 以情感人、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要做好这样一个特殊小群体的思想工作就必须热爱他们。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家庭情况各不相同,班主任就应该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到学生中去,不要让学生处处有畏惧感,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详细了解学生的一切,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把爱洒进学生的心田,做学生的贴心人。经常与学生一起同玩耍,同欢乐。即使对待常犯错误的学生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忌粗暴,做到以情动人,使之心服口服。例如:张玉同学自小父母感情不和幼小的心灵受到深深的伤害。母亲自杀了,当父亲找了一位继母,当她知道后非常嫉妒,继母怎能替代母爱呢?她想不开就将所有的怨气、怒气洒在继母身上,她到集市上买来了老鼠药放在宿舍床下,当同学发现后,问她这是什么?她遮遮掩掩、吞吞吐吐,不说实情。经过我们俩的促膝谈心,她道出了真情:原来她想周末请假回家将老鼠药放在饭菜里面,把她的继母杀死。当听到她这个想法后,我心中一震,她怎能有这个想法呢?这位继母和他母亲自杀并无关系。我镇定下来后很严肃跟她讲:你母亲的自杀本身就是不该发生的事情,当时如果父母亲把家庭矛盾处理好的话就不该发生这样的惨剧。你又怎能怨恨你的继母呢?继母来到你家,给你爸和家庭带来了幸福和温暖,而你为什么就不理解呢?难道你愿意看到你父亲一个人孤独的生活吗?难道你不希望你的父亲幸福吗?你要学会感恩,不要太自私,爸爸应该有个人做伴。经过几次的耐心教育,她终于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她点点头,高兴的说:老师谢谢你的耐心教诲,我差点酿成终身大错,知错了。后来我及时和他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并让她继母来学校看望她多次。多从生活上,生理、心理上关心照顾孩子。经过多次谈心教育,这个无知的孩子,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刚刚参加学校团委组织的手工剪纸比赛获两个一等奖,并告诉我3月15日她继母要来给她过生日,看到孩子那灿烂的笑容,我也松了一口气,及时避免了一场残局的发生。其实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希望老师把他当成普通的孩子来对待,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这样平等对待他们,会让他觉得自己在老师眼中是班级一份子,没有被孤立。

2 注意和家长多沟通

通过召开家长会、邮寄家庭报告书等方式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单亲家庭学生家长对待子女的教育方式与众不同,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就需要把单亲家庭学生身上存在诸多毛病及时与家长沟通,且告知家长如何避免孩子们心理受到伤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努力在单亲家庭学生与家长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并且希望家长不要将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在孩子面前过多的暴露,给他们带来不应有的压力;注意改变传统的家长作风,多听取孩子的意見,遇事多与孩子商量,从而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幸福;关心、爱护的同时,注意培养孩子自强、自立、吃苦耐劳的品质。

3 发挥班集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向心力

单亲家庭的学生喜欢独处,自卑、不愿意和同学交往、少言寡语,学习成绩大部分不太好。作为老师,应以身作则,在班里不要鄙视他们,让同学们主动和单亲家庭的学生接触,引导他们多参加文体育活动,通过跳舞、唱歌、演讲比赛、打篮球、踢足球、做游戏、参加校运动会等活动,展示他们的才华,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感到生活充满阳光。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去享受成功的快乐,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不给他们违纪的机会,逐渐把他们的坏毛病一点点改掉。选拔培养组织能力强、思想进步,有强烈责任感的单亲家庭学生担任班干部。根据各自的特长,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大胆使用,发挥骨干模范带头作用。

总之,对于单亲家庭这个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和转变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急躁,多些宽容和理解,多些爱心和尊重,当然也要严格要求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这些心灵受过伤害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一片心灵美好的蓝天。

全纳教育:关注学习者群体生态 篇12

一、全纳教育的缘起

全纳教育作为新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教育思潮, 它缘起于70年代的特殊教育领域内的“回归主流”运动。1 9 9 0年, “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提出了全民教育的目标是满足所有人的基本教育需求, 此后的1993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亚太地区特殊教育研讨会上, 正式通过“哈尔滨宣言”, 并首次提出全纳教育的思想。翌年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 该思想被采纳并被确立为全民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 并号召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全纳教育, 再次强调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以及学习需要, 学校要接纳全体儿童, 并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随着研究的深入, 到了本世纪初, 全纳教育已经成为国际性的热潮, 且已突破特殊教育的局限, 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全纳教育立足于从人权的视角来看待当今世界的社会关系和条件, 进而分析我们的教育问题。由于二战后一直困扰许多国家的种族问题等, 强烈地映射到教育领域, 形成了诸如教育中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问题、残疾人入学等社会问题, 使人们发现排斥和不平等随处存在。所以, 在民主和人权的框架下, 全纳教育是以尊重人权和人人平等的价值视角, 为弱势群体争取完全的公民权益的一种教育。

二、全纳教育的内涵

(一) 全纳教育的定义与理念

全纳教育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发展已近1 0余年, 但是, 关于全纳教育概念还没有形成共识性的界定。澳大利亚学者贝利提出:“全纳教育指的是残疾学生和其他学生一起在普通学校中, 在同样的时间和同样的班级内学习同样的课程, 是所有的学生融合在一起, 让他们感觉自己与其他学生没有差别。”英国著名全纳教育专家布思认为:“全纳教育就是要加强学生参与的过程, 主张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地区的文化、课程、社区活动, 并减少学生被排斥的过程。”牛津大学的汤姆森提出:“全纳教育意味着教育体系是全纳的, 但学生不一定非要在一个一体化的环境内, 委员会的全纳学习概念不完全与学生完全纳入到主流中相一致。”这些学者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区别, 但是其本质都是基于全部纳入、反对排斥、消除歧视、没有分类的这样的理念而提出的。基于《萨拉曼卡宣言》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五原则, 即:“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要考虑到儿童的不同性和差异;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用该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全纳学校是反对歧视, 创建人人受欢迎的社区、建立全纳社区和实现全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我国学者黄志成提出:“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持续的教育过程, 全纳教育接纳所有学生, 反对歧视排斥, 促进积极参与、注重合作, 满足不同需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全纳教育已经远远超越了特殊教育的范畴已扩展到普通教育领域, 并被赋予了更为宽泛的意义。

(二) 全纳教育的价值取向

所谓价值取向, 就是对行为方向的选择和对行为过程的把握。全纳教育具有新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 因为在其实施过程中它所关注的是所有学生的教育需求, 关注的是学生的群体, 关注的是过程、是合作。

1、关注所有学生的教育需求。

从我们的教育体制来看, 学校被分为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 其中的深层含义即是:有正常的学生, 还有不正常的学生论丛普通教育的实践来看, 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是学生的学业成绩, 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会带着“差生”的烙印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全纳教育关注的是所有的学生, 而不考虑其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者其他的条件。它着眼于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学校的学习与生活。

2、关注学习者群体生态。

从各国学者的研究以及教育实践来看, 全纳教育所关注的是所有学习者在学校中的生存状态。美国全国全纳教育重建中心认为, 全纳教育就是给所有学生 (包括残疾学生) 提供均等的接受有效教育的机会。英国的全纳教育研究中心也认为, 全纳意味着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 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来, 因为, 无论学习者的学业成绩如何, 他们所有人最终都要走向社会。由此可以看出, 全纳教育指向的是学生的群体生态。

3、关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合作。

全纳教育由单纯的关注知识的学习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尤其是学习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意识。由于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习者, 但是他们的需求又明显不同, 所以更需要强调团队精神、强调合作意识。可以说, 在全纳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合作精神, 其中包括教师间的合作、学生间的合作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等, 只有在这样一种合作的氛围中, 教育才能有效实施。

4、关注社会。

从教育的发展来看, 一直以来, 学校教育似乎是游离于社会环境之外而生存着, 它一直是沉湎于学术性、技术性知识的教育并维持着一个固有的疆界。而全纳教育的人权观、民主观、平等观等进一步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 使我们的学校教育要面向社会、关注社会。全纳教育所主张的教育要平等、要民主, 强调群体、强调合作无疑代表了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 也符合国际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全纳教育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教育的全球化时代也已经到来。从全纳教育的含义、价值取向以及教育实践来看, 它体现了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方向, 它已远远超越了特殊教育的范畴, 对所有教育领域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 反对排斥, 促进所有学习者参与

从人权观来看, 全纳教育思想重申了每个人所具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提倡普通学校要给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容纳所有学生, 而不考虑其身体、智力、社会、情感语言及其他状况。可见, 全纳教育主张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 普通学校应接纳所有学生。也就是说,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应该创造出一种全纳的氛围, 在这种氛围中, 每个人都享有充分的受教育权利, 学校和社会欢迎每一个人, 每一个人都属于集体的一分子。尤其是在普通学校中, 要牢固树立无条件接纳所有学生的思想, 逐步创造条件, 满足学生的各种不同需求。

(二) 反对歧视,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从全纳教育的平等观来看, 它主张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不仅有平等的入学机会, 而且, 学校还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要拒绝分类与歧视。从目前的普通学校教育来看, 歧视与分类现象绝非新闻, 学生常常被按学业成绩分为三六九等, 对所谓“差生”使用语言暴力等等现象, 已经使我们的教育失去了平等……。全纳教育的“每一个儿童都是不同的, 都有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 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无疑是一种理性的呐喊, 它呼唤教育领域的无区别的平等的关爱。

(三) 寻求每一位学习者在原起点的进步

全纳教育要求学校接纳所有学习者, 无论是天才还是弱智, 无论是健康与残疾……要求学校以学习者为中心, 发展一种成功的教育,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在原起点的进步, 无论其进步幅度的大小, 只要能够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全纳教育的思想是以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前提的, 认为学生的差异是正常的, 学校的教育必须是适应学生需要的教育, 而不是要求学生适应学校预设的学习过程与规定。这种关注人、尊重人所有差异和尊严的教育正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所倾心追求的。

摘要:全纳教育是兴起于上个世纪的国际教育思潮, 从特殊教育领域逐步扩展到普通教育领域, 它反对歧视和排斥, 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在原起点的进步。

关键词:全纳教育,每一个学生,群体

参考文献

[1]黄志成等著.全纳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邢永富主编.现代教育思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上一篇:建立与探索下一篇:垂直对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