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发展

2024-09-08

群体发展(共12篇)

群体发展 篇1

强劲的发展动力、政通人和的环境、团结进取的教师团队、鲜明的办学特色, 是和谐学校的理想境界。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校长, 笔者常常在思考, 在竞争激烈的时代, 自己的团队和学校, 怎样才能有所突破, 不断发展?

一所学校必须要有核心价值理念。细细研读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元坝小学 (以下简称元坝小学) 的校史, 最闪亮的一点就是重视教师的培养。光荣的发展史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 帮助笔者和团队理清了思路, 坚定了可持续发展的信心。针对学校特点, 笔者带领团队确定了“以人为中心”的核心价值理念。“以人为中心”, 就是要为师生的自主发展搭建舞台, 为学校的内涵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在“以人为中心”管理思想的支撑下, 学校的管理观念和行为发生了重大改变。

一、“以人为中心”理念的内涵

1. 尊重、满足

有研究表明, 凡是崛起的学校, 必定人际关系和谐, 校长与教师互相尊重。尊重是“以人为中心”管理的基本要义。学校尊重老教师曾经作出的贡献与付出, 尊重中年教师的经验和成果, 尊重青年教师的标新立异, 特别是尊重教师们的人格尊严、基本权利、在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地位, 尽力为教师减负, 尊重教师的合理选择。

2. 发现、赏识

从欣赏的角度看待教师们的工作, 尽量发现教师工作的长处和闪光点, 努力发现每个教师的特色、优势和与众不同之处, 及时在学校的例会、教研会上宣传。如果教师工作上有缺失, 学校领导会通过“恳谈—改进—回访—肯定”管理四步法帮助教师改进工作, 加速教师成长, 使人人都有成就感。

3. 支持、沟通

学校制订每一项管理策略都会考虑教师的处境、想法和希望, 支持教师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学校组成了语文、数学、综合3个教师发展小组, 为骨干教师规划发展梯度, 为合格教师考虑发展方向, 为入职教师传授工作策略。学校领导面对面地与每一位教师一起总结、分析、研究他们的工作历程, 设计业务发展的方向, 制订教学风格培养规划, 支持教师在工作上、学习上的创新, 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 解决教师生活上的一些困难。

4. 引领、碰撞

一方面, 行政引领, 身先士卒。学校要求领导在业务上精益求精, 每个领导都是行家里手, 能够独当一面, 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另一方面, 专家引领, 拓展途径。学校请主管部门领导和业务专家到学校, 深入到教师们的实际工作中, 调查研究教师们的工作, 及时总结教师们工作中的可取之处和特别有价值的做法, 然后在全校推广、深化, 从而激励教师。

5. 参与、陪伴

在管理方式上, 元坝小学实行民主参与式管理, 学校对教师有完全的信心和信任, 重要事情的决策权都由整个教师群体行使, 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的每一项工作, 相关领导除了策划、组织外, 还必须承担其中的一些具体任务, 全程陪伴教师完成每一项工作。在这种参与式管理中, 管理者和教师有充分的信息交流, 这种交流是在相互信任和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所有的力量都在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努力。

二、“以人为中心”策略的实施

“以人为中心”的理念需要活动载体才能实现。元坝小学选择了以校本教研作为落实“以人为中心”思想的载体。在团结和谐的环境中, 元坝小学实施教研强校战略, 通过校本教研提升教师, 让教师在不断的学习、研究中实现专业发展, 从而使学校自身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教研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是教研强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涵盖学校的宣传、教师的学习与研修、教研活动、教研制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 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教研是学校最普遍、最经常的活动, 是每个教师职业生涯最重要的平台。

1. 校本教研的氛围营造

校本教研氛围是学校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集体风气。它不仅关系到教研本身的质量, 而且关系到整个学校的风气和精神状态。学校一直把良好研究氛围的营建作为学校教研的重要保证。第一, 抓制度建设的保障。学校制定了《学校教研条例》《教研工作制度》《教师教研常规》《教研成果奖励制度》等制度。第二, 搭建平台, 教研“唱戏”。学校落实常规教研的五个“一”:每年开一次教研成果报告会;每学期开一次教育经验交流会;每学期办一次课改讲坛;每两个月出一期校刊《教改简讯》《我们的教育故事》;每学年编辑一本《教师论文集》《教育案例》《教学反思》。这些都是教师们思想观念、教研实践、感悟体验、成果交流的平台。第三, 考评奖励与制度同行。按照《学校教研条例》, 学校每两年举行一届教研成果展评, 通过图片交流、论文集结、反思课、汇报课等多种形式, 为教研搭建交流展示平台。现在学校教研已经常态化、序列化, 教师学习、研究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教研氛围浓厚。

2. 校本教研的梯度管理

我校校本教研的直接目标是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提高教学质量;长远目标是通过教研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使教师获得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使学校得到发展的源动力。为此, 学校展开了三个层面的校本教研。

一是学校课题作引领。5年中, 学校完成了市、县立项课题“农村小学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研究”“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语文课堂人文素养培养”“感受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有效数学作业设计”。通过学校课题研究, 教师们感受、学习到了教研方法。学校还承办了苍溪县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的现场研讨会, 展示了课题研究成果。学校课题研究的经验在市、县推广, 成果分别获省教科所和市、县教育局奖励。教师们获得了有效锻炼, 一批优秀教师成熟、成长起来。

二是专题研究聚难点。以年级或学科为单位, 学校教师针对年级教学中存在的带有共性的问题或难题, 进行集体研究, 大范围提高教学质量。2011年秋季, 学校组织全校教师, 反思、总结、梳理教学中的难点, 提炼出8个专题。组织学科组、年级组教师集体攻关, 研究、解决教学中重、难点问题, 效果优良。

三是微型课题增智慧。每个教师选择自己教学中的问题、难点或关键点, 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在一学年内完成研究任务。学校为了降低难度还推出了行动研究法, 用行动说话, 凭教学效果论英雄。不以理论先行, 而是以具体的教师案例、教学片段切入。微型课题起点低、时间短、见效快, 教师们都直接体会到了教研的成功与快乐。近3年中, 教师共开展了152个微型课题研究, 90%的研究效果明显。教师们在一次次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 在一次次的交流、分享中, 逐步提高了教研能力与水平, 教师团队正向智慧型团体转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水平、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一年中, 361名学生在全国少儿书画竞赛、市艺术人才大赛等活动中获奖。

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在学校每一位教师自豪感都很强, 都能感受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被尊重的幸福, 都能体验到职业生涯中个人成长进步的快乐, 能感受到生活在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中, 这是“以人为中心”管理模式的成功。校本教研让每个教师都得到提升, 学校得到了持续发展。学校成为“四川省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示范学校”、广元市首批“教育科研先进学校”, 被广元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广元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本文得到“四川广元震区小学骨干校长与英语教师专业提升”项目的支持

群体发展 篇2

每天的太阳从这里升起,一路走来,希望一直在身边,每一个眼神都流露出对爱的渴望;每一个笑容都传递着成长的坚强;每一份专注都只为追逐美丽的梦想,这个温暖的地方就是东海县特殊教育学校。

东海县特殊教育学校始建于1975年8月,原名东海聋哑学校,系徐州地区东陇海线唯一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1983年划归连云港市,是连云港市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2007年更名为东海县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位于东海县和平东路252号,校园占地面积近15亩,总建筑面积4800多平方米。学校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现设康复部、听障部,培智部、0-6岁智力和听力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共13个教学班,170余名在校学生,39名教职工,办学规模位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学校坚持人性化管理,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常规管理为基础,以师资建设为保证,求实、求真、求新、求活、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进程,全面提升学校现代化教育办学水平,基本实现“管理科学化,硬件现代化,师资优良化,办学特色化”等目标,努力把我校建成和谐校园、安全校园、文明校园、现代化校园。

一、加强硬件建设,提升办学水平

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真情关怀帮助下,校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紧紧抓住现代化创建的契机,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按照“有品味、有特色”的目标,彰显“内涵、精品”的创建持色,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创建各项准备工作。围绕“让每个学生享受到优质的特殊教育,为每个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对照“丰富特殊教育内涵,争创连云港市特殊精品强校”的办学目标,坚持“做实生活化教育,做强康复教育,做大职业教育,做优艺术教育,打造东海特殊教育品牌”的工作思路,打造学习型团队,寻求内涵发展,努力实现特殊教育发展新跨越。形成校园环境花园化、育人环境优美化、教学设施现代化。

学校坚持科学发展、弘扬奉献精神、实施创新型素质教育,奠定了创办优质特殊教育的硬、软件基础,为我县残疾学生创建了优良的育人环境,现有图书、阅览室、生活辅导室、心理咨询室、听力言语检测与康复室、个训室、感统训练室、肢体康复室、蒙台梭利工作室、多功能厅、餐厅等十几个专用室。环境布置做到内容丰富,美观朴实。楼道内展示着学生的书画作品,教室内洋溢着浓厚的班级文化气息,文化长廊、休闲广场、劳动实践基地环绕着教学楼,既具园林风格又显现出浓厚的文化气息,成为学生读书、康复、休闲的理想场所。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

1、推进课程改革。

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扎实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校开展“清晰的课堂教学,有效的课件设计”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升教师的现代化教学能力,关注学生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2011年全市特殊教育工作会议”在东海县特殊教育学校举行,市教育局副局长徐向阳、基教处处长侯沛成、副处长金立山、张恒主任及全市七所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等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共同参观了学校,观摩学生手工艺品的制作等,倾听了校长们的工作亮点和办学经验汇报,大会还表彰2011年市特殊教育创新创优项目和先进个人。

我校承担了2012年连云港市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教学模式研讨活动,孙静、王永莉、刘晖、周春平四位优秀老师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风采,教师们娴熟地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异彩纷呈。课堂教学观摩后,来宾对观摩课进行高度评价,市教研室周海青研究员对观摩课进行精彩点评。研讨会上,我校还对“如何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优化课堂教学”等问题进行交流发言。通过此项活动,提高了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获得了全市同行的高度评价。

2、强化业务研修。

我校积极创造机会,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交流。派遣王永莉、许君仪、时丽、刘利芹、孙静、徐波、孙芹、姜超等相关老师参加了省市县各类培训,培训回来后,将接收到的新信息和学习到的新理念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二次培训,并把培训内容和课件上传至学校校园网,供全校教职工学习借鉴,不断更新大家的育人理念。利用每周学习时间通过集中学习、分组讨论、自学笔记等方式学习教育法规、教学理论及我国高职教育的先进理念、优秀教师先进典范、国家领导重要讲话等资料,并记录详细的学习笔记,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

3、实施名师培养工程。

学校积极推进“333工程”和“晶都名师”培养工作,开展一对一的传、帮、带,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中年教师观摩课展示等教学评比工作,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进程。其中5人次获连云港市和江苏省特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人获连云港市特教校优质课评比一等奖;5人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园丁”;2人评为市县师德模范和爱生模范;10余人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工作者。现有省骨干教师3人,市骨干教师7人。

4、教育科研兴校。

在教学的同时,教师们又开展了特殊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十一五”期间,我校有30多个省、市、县课题圆满结题,“十二五”开局之年,我校分别向省、市、县申报了23个“十二五” 规划课题,其中一个课题已被省级立项。我校承担了《耳聋学生学习焦虑与课堂气氛》、《耳聋学生不良行为成因与矫正》等在市教科研成果展评中获奖。近5年,我校有120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核心期刊、标准刊物公开发表,所发表论文数居全市同行学校之首,促进了自身专业化内涵的发展。我校被评为“市县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市教育科研创新创优集体”、“县论文发表先进集体”、“县教育科研综合考评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关爱特殊儿童,用爱心育残童

(一)、开展以“爱心校园”、“爱心教师群体”建设

学校开展“践行师德创先争优 办人民满意教育”活动,增强教师的履责意识、师表意识和爱生意识。以“爱心校园”、“爱心教师群体”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实施以爱呵护脆弱心灵的特殊教育,在教师中广泛深入开展“爱生如子,厚德崇教,为人师表”的师德教育活动。用特殊园丁一颗赤诚的爱心去守望、去呵护残障儿童脆弱的心灵。

几十年如一日的相伴相随,如同一家人的温暖情谊,爱恰如涓涓细流延绵不绝。在特教老师的眼中,孩子们是默默的小草,没有鲜花的绚丽芬芳,却为春天增添了一抹新绿。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特教老师用行动诠释着上善若水、无疆大爱。这份关爱,正如美妙的音符,为孩子们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乐章,也正是这份爱,叩开了孩子们孤独的心灵。学校涌现出一批师德先进典型,“晶都育人楷模”薄竹君、“市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周春平、县“十佳教师”李君萍、县“十佳班主任”姜超等。

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孩子们学会了生活与感恩,他们互相帮助与支持感动着每一个人,听障孩子帮助智障孩子,大孩子帮助小孩子。学校开展感恩系列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家人,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在校园里,孩子们学会了生活,学会了感恩,生活融入了教育,教育也正改变着孩子们的生活。

(二)、关爱特殊儿童工作主要措施

1、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由校长和工会主席为组长、政教、团队和班主任为主要成员的关爱特殊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特殊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实施“1+1+1”结对帮扶特殊儿童制度。

我们实行“1+1+1”结对帮扶制度:就是由一名好学生和一名教师共同帮扶一名困难学生,从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共同帮助有需要的学生。每学期开学,班主任都认真排查学生中特殊困难的学生,及时上报名单,确定学生中互帮互助对象;工会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工作,每位老师要重点帮扶一个学生。特别是寄宿的儿童,教师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特殊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从学习方面对特殊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特殊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特殊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特殊儿童患病时,及时和家长沟通,及时诊治,悉心照料。对于智障的儿童,主要指导他们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特殊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注重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特殊儿童,班级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特殊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注意方法,给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心灵交流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人间亲情,切实提高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让特殊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5、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加强与特殊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整合资源,强化济困助学服务。我们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争取社会上爱心人士的助学基金。多年来,我们和东海县第二中学、实验中学、高级中学等单位结对子,他们热心关爱残疾学生,给困难学生捐棉衣、捐书,和残疾孩子一起打篮球、做游戏,使残疾学生感受到和同龄人交流的快乐,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四、用爱心助残成才 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让教师掌握新的教学理念,融知识传授、能力发展、智力发展、情操陶冶于一体,突出知识性、思想性、实践性,让学生全面发展,能根据学生特征进行教学,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高,学校历届毕业有28人考取了南京特殊职业技术学院或职高。庄茜以优异成绩顺利考入天津理工大学本科,2008年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

学校建设了职业教育基地,教会孩子一技之长,学会生活,学会自立于社会。学校开设丝网花、十字绣、书法、舞蹈、雕刻等社团活动小组,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残疾学生的一技之长。学校还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精品校本课程评比;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和指导,加强对特色活动课的检查、监督、评估,编写出适合特殊学生需要的综合实践样本教材,力求过程精细化,效益最大化。

群体发展 篇3

建设高品质的教师文化,实现高品德、高智力、高学识、高能力、高创造力人才的聚集,是一流名优学校队伍建设的最重要走势。基于教师文化建构的视角,我校积极建构教师合作文化,努力促进教师群体发展。

一、绘制愿景,激发合作动力

作为曾培育过著名数学家张广厚等一大批优秀学子的省首批重点中学,立足品牌重塑和提升,唐山市开滦二中正着力推进“二次创业”发展战略。成功在“势”,认真抓好文化重构,着力建构教师合作文化,构建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是我校赢在起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即以教师自愿为前提,以“分享(资源、技术、经验、价值观等)、合作”为核心,以共同愿景为纽带把教师联结在一起,互相交流、共同学习、促进发展的组织,其特征是平等、共享、多赢、实践、和谐,其核心是合作文化的形成。

着眼学校“二次创业”,学校制定了“市内一流、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接轨”的学校发展愿景。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本,教师在践行生涯规划中释放生命的光彩、体验到职业的幸福;学生的成长,学校发展是载体、教师发展是关键,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生成人、成才之本,是教师从优秀到卓越之基,是学校可持续发展之源。立足构建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在全体教师制定了年度和未来三年发展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各个教研组、学科组、课题组等都制定了各自的团队发展愿景。

合作文化是学习发展共同体内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职业群体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的综合反映。发展愿景,成为学校每个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共识”的核心价值。这种和谐的文化氛围激发着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无形中形成群体的合力,成为教师群体发展的动力。

二、优化环境,凸显合作张力

建设教师合作文化,目的在于鼓励教师之间沟通、交流,鼓励教师之间教学技能和专长得到分享,培养教师团队合作情感。基于教师合作文化根植于温暖的、信赖的、支持的环境之中,学校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与发展环境。

让教师在书香沐浴中提升。书籍是固本培元、积蓄底蕴最好的养分。为让读书成为我校广大教师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除了征订各类教育教学报纸杂志外,学校每年多次派人赴北京等地购置最新出版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快乐书吧”(教师阅览室)、“读书俱乐部”成为开展教研、放松心灵的一方净土,心灵碰撞、沟通交流的平台。我校还利用功能完备的校园网络系统,建立“电子教学仓库”,开辟了一个专门的空间,为教师们搭建了研究资料的存储平台、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研究经验的共享平台、研究数据的检索平台,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份宝贵的电子档案。科研处建立的“园丁汗雨”(博客),成为展示我校教科研成果的良好平台,成为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的重要载体,有效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让专家与大家零距离接触。2010年3月,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茂森教授来到我校作新课程改革报告;还请到北京师范大学几位专家到校讲学。2010年7月,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到北京师范大学集中进行新课改培训,与北京师大的陈健翔教授、杨明全院长、周颖博士、尹力博士等教育大家们的零距离接触,开阔了教师的眼界、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选树团队核心领军人物。2010年6月,学校委托校外教育专家为评委,从学校骨干教师中评选出7名治学态度好、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优的优秀老师作为学校首批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学校与这些导师签订了《导师协议书》。协议书规定了导师的权利和义务。导师制,推动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筹建“名师工作室”,带动教育团队快速成长。

建立有利合作的评价机制。学校的考核与评价更多地指向团队,着力为学校的组织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也为课程改革提供良好的组织氛围。针对以往过于强调量化性的、针对教师个人的评价体系易把教师引向异化发展歧途,不利教师合作文化建设的弊端,学校积极引入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制度,还积极推进“捆绑式评价”,即创建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教研团队,把对个人工作的认定与对团队(学科组、课程组、教改组、课题组、项目组等)表现的评定联系在一起。发展性评价给教师营造了一种共同参与的环境,减少了教师之间相互敌视、教师与领导间互相埋怨的局面,创造了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沟通的机会,为自然合作教师文化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和谐的空间;“捆绑式评价”,使得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同伴合作达标,引领教师合作。

三、展拓平台,生发合作魅力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我校教师的角色发生新的变化:从单一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合作者,从孤立的教学工作者转变为教科研的合作者,从被动的行政执行者转变为管理上的合作者。合作性教师文化,是新课程深入实施的文化基础,也是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环境。着眼发挥合作文化的独特作用,我校积极拓展教师专业发展平台,进一步推进教师群体发展。

创新集体备课模式。在组长带领下,每周确立一名主讲人,实施“备课—讲课—说课—听课—评课”周主讲教师制的集体备课模式,其特点是教师个体反思发现问题、借助教师间协作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依靠个人实践来实现改进。为使效果最大化,我们聚焦课堂,强调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和行为跟进的“行动研究”,实施“滚雪球”听评课,即开展“一人多次研讨式”或“多人多次研讨式”的“滚雪球”听评课活动。协作型的集体备课模式,把专业发展的权力和责任交给自己,包含了教师个人、团队和组织层面的学习,形成良好的协作式组织学习文化,使每个教师自主掌握自己的命运。

开展合作式校本教研。学校为群体反思、集体探究提供平台,我们组建了学科教研组、年级活动组、课题研究组、校本课程开发组(项目招募组)等各类教师发展团队,组成教研学习共同体,积极开展合作是校本教研的基础。目前我们合作是校本教研活动,主要有关键教育事件研究、案例研究、课例研究、课程开发中的合作教研。合作式校本教研,锻炼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群体专业水平。

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学校积极开展“同课异构”的磨课活动、备课组(教研组)“团体智慧最佳设计展示”活动,还推出以“学术沙龙”、“专家陪席研讨”、“教育教学叙事”等方式进行集体反思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使不同学科的教师们分享教育的成果,吸纳教育经验,使教师个人的智慧转化成集体智慧,实现了共享共进,提高教师团队的反思能力和育人水平。

合作性教师文化是一种引力场,它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今后,着眼学校“二次创业”发展目标,围绕培育“开放、合作、共享、变革、创新”的教师文化,我们要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群体发展 篇4

当前, 武汉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全面展开, 特别是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武汉的改革发展再次上升为国家战略, 我市实施名牌战略面临着重大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们将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着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加快“武汉制造”向“武汉创造”转变为主线, 以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动力, 大力实施名牌战略, 重塑老品牌, 创建新品牌, 用5年乃至10年的时间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 提升城市品质, 增强城市竞争力, 推动武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强化政府规划引导, 着力培育名牌产品。全面完成《武汉名牌战略“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 加快制定《“十二五”武汉名牌产品培育规划》, 进一步完善名牌产品培育体系。结合我市主导产业、优势行业的发展, 重点支持一批消费类产品品牌, 扶植一批装备类产品品牌, 培育一批高新技术类产品品牌, 发展一批服务类产品品牌。完善名牌产品扶持政策, 引导鼓励更多企业实施名牌战略, 争创名牌产品。对获得世界名牌、中国名牌、湖北名牌、武汉名牌的企业分别给予奖励, 并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政府采购、产品宣传等方面给予相应政策支持。

二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做大做强名牌企业。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质量意识, 引导企业视质量为生命, 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手段, 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机制,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 为创建名牌奠定良好基础。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意识, 引导企业把创新作为名牌产品发展的原动力, 加强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 始终保持名牌产品的生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市场意识, 引导企业认识到名牌产品是市场竞争的产物, 鼓励企业运用市场手段, 集聚各种资源, 扩大生产规模, 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企业品牌意识, 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武汉“老字号”, 挖掘地方特色鲜明的产品价值, 通过企业化运作, 开发出一批具有武汉文化特色的名牌产品。

三是发展壮大名牌群体, 扩大城市品牌效应。支持武钢、东风、武烟、武石化、神龙等名牌企业以品牌为纽带, 利用产品、技术、管理、营销等优势, 加快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步伐, 使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集中, 不断壮大品牌企业实力。鼓励名牌企业发挥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 吸引一批中小企业配套生产, 加快形成以品牌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 培育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和规模的名牌企业群。充分运用名牌的影响力, 通过市场化、社会化方式运作, 积极打造行业品牌和城市品牌, 促进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与行业品牌、城市品牌的良性互动, 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四是加强名牌宣传保护, 营造品牌发展良好环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深入报道、集中宣传武汉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理念、经营业绩、成功经验、优势产品, 帮助名牌企业巩固扩大市场, 提高武汉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加大名牌产品保护力度, 充分运用法律手段, 发挥行政监督作用, 深入开展打假维权等专项行动, 严厉打击假冒名牌产品、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在全社会营造保护名牌、发展名牌的良好氛围。

群体发展 篇5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0931-3237439

邮编:730010邮箱:zhfl1965@sina.comzhfl1598@163.com

一、问题的提出

“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在中国的最早出现并使用是在200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表明我国政府在当时已经承认这一群体的存在并着手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弱势群体又称社会弱势群体(socialvulnerablegroups),是一个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权力不平等以及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一般指社会中的弱者,即需要给予特殊关爱和照顾的人群共同体。按照国际社会学界的共识,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弱势群体存在是一个历史的现象,在任何历史时期任何社会都有,只是规模和程度有所不同而已。我国目前正处在全面开放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全方位、多棱角的重新调整与重新分配利益的社会转型时期内所产生的弱势群体,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因为自身疾病、自然灾难、生活态度等原因致成的弱势群体,它的形成与失去发展机遇和客观条件而导致部分社会成员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不利境遇的现象密切相关。与强势群体或正常群体比较,弱势群体的“弱势”一般表现在:其一,现实生活处于一种很不利的状况中,从更现实意义上说,即是物质经济生活低于社会平均值的贫困状况;其二,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其三,在社会和政治层面表达和追求自身利益的能力方面处于弱势地位。我国在社会转型期的目前,弱势群体主要由以下社会成员构成:首先是贫困农民,尤其是西部的农民。贫困是“在物质资料处于匮乏或遭受剥夺的一种状况,其典型特征是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从相对贫困意义上讲,我国农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而从绝对贫困的意义上讲,这一问题更加严重。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的统计,到2000年底,中国尚有3000万农村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我国政府把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放在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可见农村的经济底子的薄弱。虽然现在党和政府免除了农民的农业税,使农村经济形势大有改观,但是广大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整体赶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存在的困难依然很艰巨,要走的路还很长。

其次是城市下岗失业者。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因为企业的改革,我国城市工人失业下岗问题日益显著。1998年初,中国零点调查公司对10个城市的5000余名市民就其关注的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结果“下岗失业问题”位列榜首。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字表明,仅国有企业年末下岗职工即为515万人。同时,最近几年来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一直呈下滑趋势。1998年全国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为50%,1999年为42%,2000年降至35%,2001年又有明显下降。而这些下岗失业者往往是文化素质低,无一技之长的工人,如果失去原来熟悉的工作,再就业就十分困难。在人们把目光更多投向受到传统关注的广大农民时,城市下岗工失业人员在贫富差距不断增大的环境中苦苦挣扎,他们的子女教育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再次为进城民工。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的结构性差别,农村的‘过密化’对农民外出起着驱推作用,而城市社会的优越地位和条件对农民进城起着巨大的引拉作用。”1978-2000年间,中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业产业输送农村劳动力1.3亿人。有关研究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将新增外出民工不少于800万人,即使考虑到回流因素,也不会少于600万人。

二、造成失衡的原因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公平是一个具体的历史概念,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理想。早在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就是的教育理想,所谓“有教无类”就是不按政治地位的贵贱而教育,使教育及于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虽然孔子的教育理想不可能在当时的社会以至漫长的封建社会得到彻底的实现,但这一理想反映了儒家思想的仁爱观念而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公平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过程的代价之一,弱势群体已经浮出水面,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公平也就成了一个不容回避的论题。严重的不公平现象毫无掩饰地表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据国家教育部基教司对主要分布在西部省区的364个至2000年以来仍未能通过“普九”验收县的统计,1999年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低于95%的有68个县,低于85%的有31个县,直到,仍然有至少10%的农村地区尚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的县甚至没有普及小学教育。近年来,虽然全国的学龄儿童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1%,但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也几乎恒定地保持在100万人左右。贫困地区农民经济状况差生活贫困,徘徊于温饱问题的解决,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只能放在次要位置。下岗失业子女虽然享受到入学机会的均等对待,但城市中其它相对富裕群体已经将兴趣转移到追求教育的品位上,使其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或直接出国留学。而下岗失业者子女的教育在向实质性平等前进的过程中只能止而却步,望而兴叹。根据有关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学龄儿童按流动人口的2%-3%计算,估计全国约有200万人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儿童不能就地入学。即使通过缴纳一笔不菲的“建校费”等进入当地中小学校,但由于缺乏文化上的认同与精神上的不平等待遇,仍然会导致这一部分入学儿童学业成绩不良,辍学率居高不下。而进城民工由于文化素质较低、技术单一,从就业范围来看,他们主要从事建筑、零售、餐饮、家政、制造等城市人不愿问津的脏、苦、累、差的工作,工资等收入普遍较低,再加上在民工管理中诸多不合理费用的征收,使民工的实际收入与支出也时常出现负值,所以很难再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

三、改变的意义

今天,教育既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强有力的工具,又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竞争。对教育机会的合理分配与调节,实现教育公平正成为我国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日益迫切和强烈的呼声。面临社会转型,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从各种途径来有效地解决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这对于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弱势群体的子女教育是事关系国计民生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国民素质的竞争,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有八亿农民生活在农村,再加之城市下岗职工,他们的子女占有同期人口的很大比重,他们得不到很好的教育,竞争力就无从谈起,所以说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子女教育,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它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的大事,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站在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弱势群体的子女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现实意义。

2、这是事关国家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

改革中的弱势群体主要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素质人员,非公有制企业中部分妇女、中老年人,城市待业青年、打工者和农村贫困农民等。他们的“弱势”一般表现在:其一,现实生活处于一种很不利的状况中,从更现实意义上说,即是物质经济生活的贫困状况。其二,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其三,在社会和政治层面表达和追求自身利益的能力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当他们的最基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对社会充满仇恨,甚至走向社会的对立面。他们的思想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子女,加之其子女在求学道路上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势必会将更加仇视社会,这将严重影响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所以,优化弱势群体的子女成长环境,给他们创造公平的就学环境,通过努力学习改变父辈们的生活处境,让他们感到生活的希望,现实的温暖,一些消极的心理也会因之而消失,这对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是有益处的。

3、知识能改变命运,但知识的获取是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的。弱势群体之所以弱势,就是经济上的弱势,因而导致在政治文化教育上处于不利地位,要改变这一处境,首先应该在经济上的扶持,尽管我国经济还不是太强大,但办教育不会把一个国家办穷,在欧洲历史上有这样一件事最能说明问题,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刚刚战败于拿破仑,在面对从拿破仑占领下的哈勒大学逃出来的教授们时,他说“这个国家一定要用他精神上的力量弥补他物质上的损失。正是由于它贫穷,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说过一个国家因办教育而办穷了的。教育不仅不会是一个国家贫穷,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手段。”这句话很有启发,西部的落后实际上是观念的落后,观念的落后与知识的贫乏有着直接的关系,给他们一个受教育的机会,就是给他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看起来这是经济上的支持,实际上这是给予的知识上信心上的支持,他们有了知识就有了观念上的改变和发展的可能,就会辐射和带动周围人群,使他们产生改变命运的信心,他们的命运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会随之改变。我们欣喜地看到党和政府已经作了很大的努力,免除了农村义务阶段的教育费用,这无疑是给他们的理想插上了实现的翅膀。

四、改变的措施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经济上的贫困是导致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失衡的直接原因。基于这一事实,对教育的反思和公平教育的反思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于是全民教育应运而生,成为20世纪乃至21世纪的重要教育思潮,1990年在泰国宗滴恩召开的全民教育大会把这一思潮推向一个高潮,而且发表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使其成为各国政府的行为。《宣言》提出,“每一个人--无论他是儿童、青年还是成人--都应能获益于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并特别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强调要“广泛提供机会和促进平等”,“扩大基础教育的手段和范围”,采取措施“减少差别”。我国政府从本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响应全民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首先在农村实行九年制义务的“三免一补”政策,惠及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尤其是广大的西部农村。甘肃是一个内陆省份,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弱势群体的总量相对基数大,面临的子女教育问题更为突出,虽然党和政府实施的农村农业税改革和九年制“三免一补”政策极大的缓解经济发展与教育之间的突出矛盾,但彻底改变还需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甚至像抓GDP一样去抓教育。西部的改变步伐或许会更快些。

(一)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应该是国家政策倾斜的对象,社会慈善关注的对象,让弱势群体的子女有学上就是教育的公平。

在国家政策上,要体现全民整体公平、差别对待和切合原则,有效利用资源,高度重视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从现实层面上讲,我国的教育资源甚至义务教育资源远未极大丰富,不能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倘若将教育资源均等的分给每位受教育者,只不过杯水车薪,仍然达不到机会的均等,所以是不是所有的九年义务都给予“三免一补”,是不是所有的“三免一补”都在农村,是不是所有的农村孩子都应该“三免一补”,当然也是不是所有的“三免一补”仅限于义务教育阶段,这都是在体现教育的公平时应该思考的问题。

当代美国学者莱伊(Rae,Douglas)系统讨论了平等的范畴,他从多方面启发人们审视教育平等,并提出了平等的选择原则:①平等考虑,即人人皆应获得平等的待遇;②差别对待,如果人们存在差别,应该实行差别对待;③切合原则,即要求平等或不平等待遇切合平等化的对象,符合平等化对象的利益。学者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精辟论述为有效解决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因此,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教育现状,我们要在整体平等的基本前提下,相对集中有效地使用有限资源,全面考虑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真正的体现差别对待和切合的原则,这不仅是经济学上效益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必然价值追求。

(二)非义务教育阶段,政府更关注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扩大教育机会。

国家多年来一直实施的“义务教育工程”、“对口扶贫支教工程”、“希望工程”、“春蕾计划”、“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已经使贫困地区农民的子女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非义务阶段的教育公平问题依然很严重,一些有志于继续深在且学业优秀的学生往往因为经济而放弃学业,这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无疑是很大的损失。政府在政策上要关注这部分学生,同时要引导或在荣誉支持社会团体和个人,成功之后回报社会,资助弱势群体子女完成学业。扶贫济困,助学成材,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是泽惠子孙,受人赞颂的善行,正是这种传统曾培养过无数杰出人才。宋代范仲淹得到僧助上学而成为“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代名臣;近代孙中山得到叔叔助学而成为以推翻封建制度为己任的革命领袖。还有无数优秀学子在家境困难无力求学的情况下得到了社会的资助,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现在全国各地以不同方式举办的“宏志班”就是这一社会共识的产物,是符合目前国情,体现了教育公平,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今年由兰州市政府、兰州市文明办、兰州市教育局,兰州市慈善总会和兰州外国语高级中学共同出资,由兰州试外国语高级中学承办的的“双优助学班”和所有的“宏志班”一样,通过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补贴生活费和住宿费,预计免补每生每学期所需费用2300元。这两个班率先在省会城市招收学生,面向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子女和周边农村农民的子女,利用城市的教学资源和省级示范校的教育理念,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其意义是深远的。

(三)学校要立足所在地域实际,要借鉴发达地区的有益实践经验,针对各地区弱势群体的实际构成,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解决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

各级学校要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关注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通过开展各项扶助活动,温暖了颗颗少年心。一是抓品德扶助。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强,引导得当,则成人成才;引导不当,则耽误一生。学校应以“高尚之思想、自立之志气、文明之公理”的理念,对学生进行品德扶助。让他们从小就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二是抓文化扶助。对于弱势群体子女,学校应统一掌握,学校领导老师与他们结对子。在班级里,老师要时时照顾,给他们“吃小灶”。三是经济扶助。学校应在校内开展“献爱心,送温暖”帮扶活动,师生捐款捐物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同时还把经济扶助工作延伸到校外,请单位帮困助学,使一些濒临辍学的孩子被拉回校园。四是心理扶贫。弱势群体子女生活在一个比较贫困的家庭环境里,往往伴随着家庭温暖缺失,父母教育存在消极引导,在成长过程中过早承担过重的心理压力,易产生自卑、不信任感等心理,在学校中一定要多做他们的心理教育,使他们尽快融入到集体里,让他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用全面的进步回报社会。

四、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1、我们通过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的三免一步解决了弱势群体的子女的上学问题,那么非义务教育呢?九年制义务教育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倾斜,已经得到了保障,那么非义务阶段就面临着再一次辍学的危险。

群体发展 篇6

摘 要 四川作为职教大省,地处不发达的西部,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也仅仅十年左右的时间。高职院校的学生现已得到社会的认可,但还有待更进一步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十分迫切的。众所周知的原因导致了高中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如何通过三年的高职教育,提高身体素质,成为出色的一线的劳动者,是每一所高职院校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四川高职院校群体活动的分析认为,群体活动是学校体育的有益补充,通过发展学校群体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如何系统地、集中精力开展并不断发展群体活动的对策建议,使学校群体工作真正服务于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群体活动 体质 人才培养

一、开展群体活动的意义

国家历来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等文件都有涉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内容。高职教育占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培养的学生有直接面向企业一线岗位且对体质要求较高的特点,高职院校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有更迫切的愿望。但仅靠体育课堂教学显然无法到达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急需学校群体活动的有力补充。四川作为西部人才培养大省,高职教育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四川高职教育发展到进现在,不过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且大多数学校是从中专学校升级为高职院校的,软硬件条件还在逐步完善中,学校群体活动发展的滞后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四川高职院校群体活动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校作为国家级高职示范院校的成功经验,为四川高职群体活动的发展提供对策建议,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四川高职院校群体活动现状

据调查統计,有77%的学校单独设立体育部,却有56%的学校没有专门管理群体活动的机构或人员,也就是说这56%的学校平时的群体活动还处于无序的状态,即使有一些群体活动的开展,也是临时的活动,没有形成制度或规律。体育类社团成员总数仅占学生总人数的6%,绝大部分学生平时参与的体育活动除一周一次的体育课外,就只有自我锻炼了,学校就再没开展过什么经常性的体育活动。学生的自我锻炼情况又怎样呢?统计结果显示,大约只有37.5%学生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这个数字还是被调查学校教师的估计,实际数字可能更少。对于题目“学校场地器材是否能满足学生课外运动”的调查结显示,77%的学校的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学生课外运动需要。甚至还有56%的学校未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所以学生体质差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三、群体活动发展对策与建议

如何才能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落实体育锻炼,将群体工作落到实处呢?我们得做好以下各方面工作:

(一)保障工作

1.制度保障

制定相应的学校群体工作制度,并将学生体质纳入素质教育范畴,学校的群体活动由学校素质拓展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在学校体育工作部下成立专门的群体活动教研室,专门从事学院群众体育工作。每一项活动都由群体活动教研室在体育部的协调下,按每一项活动的规程统一实施,活动过程中,必须由各系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做到层层有落实、层层有监管、每次活动都有考核。由此做到各部门协调一致,确保每一项活动都能落到实处。

2.硬件保障

体育部应根据常年群体活动开展情况,准备相应的场地器材(对于场地缺乏的,体育部应向学校提交修建场地的意见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项目及活动时间,确保场地器材的充分利用。

3.师资保障

根据项目开设情况,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使老师们不仅要熟悉各项目的技术教学,还要熟悉各项目的竞赛组织,便于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活动的开展,保证各项竞赛都能按照国家最新竞赛规则进行。

4.体育知识保障

通过体育课“三自主”教学,让学生能掌握1—2项常见体育项目,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普及体育理论知识。在课堂练习中普及一些运动技术要求较低的项目,如跳绳、踢毽子等,使一些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参与相应的运动。通过开设相应体育社团,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运动技术,能在社团练习中消化、提高,从而提高运动技能,为参加各项比赛奠定基础。

5.体育文化保障

通过标语、讲座、知识竞赛、经常性的体育比赛等,在全校范围内始终保持运动的氛围,做到周周有比赛,让学生能随时随地感受到运动的气息,从而燃起运动的激情。甚至把一些体质测试项目改变成群体活动的比赛项目,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二)开发群体活动项目

通过借鉴省内部分本科院校及一些群体活动开展较好的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群体活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项目的设置及各项活动之间的连贯性。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各项目之间的合理搭配,陪合适当的宣传和奖励,学生就会积极参加。在项目设置上,既要设置常见的体育课教学内容的比赛,如三大球、三小球项目,还要设置一些技术难度小、参与性强的项目,如跳绳、踢毽子、拔河、往返接力等,尽量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三)群体活动的组织实施

学校群体活动由学校素质拓展领导小组协调各系、学生处、团委、体育部共同参与,由体育部、学生处、团委对各系参与情况、比赛成绩进行考核,评定相应的等级。以我校为例:上半年开展为期两个多月的“健身节”,各系组队参赛,比赛项有:田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广播体操,拔河,跳绳,踢毽子,趣味体育活动等。表演项目:拉丁舞,武术。下半年开展的阳光体育活动,由学生自由组队参赛,项目有:篮球,7人制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冬季长跑运动等。在加上各系内部的各项体育比赛,学院承接的各单位的职工运动会,学院的运动场上是周周有比赛,同学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的运动的气息,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他们的运动激情。因此,学院的运动场上时时都在上演着“青春的飞扬”。

(四)不断总结与改革

群体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的活动都应该进行必要的总结,分析得失,并在此基础上对第二年的活动进行改革。对于那些在活动表现突出的系、团体或个人进行适当的表扬,对于那行不便于组织实施的项目进行删减,开发一些同学们参与积极、容易组织实施的项目,定能使群体活动永葆活力。

总支,进步与提高来自于不断总结与改革,只有不断总结与改革,群体活动才能开展得更好,才能真正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尽管四川高职院校群体活动较发达地区院校还有一定的差距,且各学校又有各自的实际困难,只要不断地将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并不断总结与改革,群体活动的开展定能不断进步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范怀轲.在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中发展群体运动的研究[J].内江科技.2011(6).

群体发展 篇7

关键词:灰色群体,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园“灰色”群体的类型及成因透视

( 一) 幼儿灰色群体的类型

能力弱势类型。这些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动作不够协调, 在体育活动中, 经常落在后面, 游戏中很少获得成功感。在操作活动中, 由于跟不上老师的示范而不知所措, 在语言活动中, 不主动举手发言, 不参与讨论, 不积极和同伴结伴游戏。表现出迟缓, 不和群。

心理弱势类型。这类孩子性格内向, 不善表达和交往, 小心谨慎, 他们很难引起他人的注意, 是教师最晚叫出名字的一部分。语言迟滞、沟通障碍是这一群体幼儿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他们缺乏与人沟通能力, 往往内心充满自卑感, 适应能力低。

( 二) 产生灰色群体的成因分析

其一, 家庭气氛不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 然而有的家庭夫妻双方性格不和, 三天一小吵, 五天一大闹, 硝烟过去接着冷战, 不回家, 不做饭, 谁都不顾及孩子, 使孩子精神紧张, 惶恐不安, 久而久之变得沉默寡言, 难以合众。

其二, 教育方式不得当。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完全不考虑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稍不满意就打骂孩子, 使孩子情感受到压抑。胆小的孩子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在同伴和老师面前不敢说话, 与他认为能干的孩子产生对立情绪, 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其三, 过分溺爱。中国目前421 问题比较突出, 隔代抚养比较普遍。由于老一辈人的教育观念较陈旧, 往往会放纵幼儿, 而且由于自身的原因还会在有意无意间限制孩子的活动, 这就造成了部分幼儿动手能力差、生活能力弱的特点。

二、关注幼儿灰色群体,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

( 一) 创造良好生活环境,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当孩子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小家, 离开父母亲人的呵护走入幼儿园这个大集体时, 幼儿园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好奇的, 更是陌生的, 由此产生的害怕心理紧紧地笼罩着孩子们。因此, 教师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 让孩子在班集体中感受到安全、温暖, 缓解孩子们紧张的心理, 使他们放下自己的戒备, 融入到同学们中去。温馨、温暖的幼儿园生活环境使孩子们产生安全感, 喜欢上幼儿园的环境, 喜欢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 乃至使他们喜欢上幼儿园, 帮助“孤独”灰色群体幼儿走出第一步。

教师要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世界, 在与同龄人一起生活的过程中, 孩子们会互相教会怎样玩耍, 怎样相处, 怎样生活。群体中的平等相处, 有助于克服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独来独往的缺点。

( 二) 提供参与表现机会,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在教师上课时, 经常可见这样的现象: 表现迟缓的孩子常常被老师忽略, 导致这些“孤独”幼儿更加胆小孤僻,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请他们扮演游戏角色、回答问题、充当教师小助手, 同时还可以合理利用差异性资源, 在班级中安排大手和小手, 大脚和小脚, 高个子和矮个子等活动, 让幼儿相互了解, 相互喜欢, 共同进步。

比如, 我带过一个班, 有个幼儿叫哲哲, 性格较孤僻, 不和任何同龄朋友交往, 语言发展也大不如同龄人。但是, 他在数学方面却很突出, 对幼儿园里出现的和数、量、图形有关的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很高的认知水平。于是, 我主动和他玩与数学有关的游戏, 并且, 用很神秘口吻告诉班里的小朋友, 哲哲的大本领, 同伴们开始关注他, 发现他真的很能干。有一天, 班上一个大孩子羡慕地对哲哲的妈妈说, 我好佩服哲哲, 他每次发筷子都不会出错。哲哲的妈妈高兴地对我说, “我真的没有想到会这样说, 班上很能干的孩子都说哲哲能干! ”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不要忽视孩子的点滴进步, 适时地在众人面前予以表扬, 孩子在自信心一点点找回时, 就会变得开朗、大方, 渴望交往。哲哲的转变就是因为挖掘了他数学方面的能力, 使其敢于大胆表现, 越来越自信, 越来越愿意与其他人交住。

( 三) 以师爱感化孤独,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苗需要爱心浇灌, “孤独”的孩子更需要爱的滋润。我首先摸清他们的脾气、喜好, 再投其所好, 慢慢地加以引导, 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以慈母般的爱去感化他们。

我曾带过一个这样的女孩, 开始来时整天抿着嘴、低着头, 谁都不理, 老师和她说话总是听不见回音, 早来晚回, 一副“独行侠”的模样。我们几个教师一商量, 干脆少说话, 多行动: 头发乱了给她梳, 出汗了帮她擦, 给她剪指甲、系鞋带, 经常伴以爱抚的动作, 摸摸头, 拉拉手, 甚至常从家里给她带小食品、小玩具, 总之给了她比常人更多的关爱。当她第一次主动地大声叫“老师”时, 我们都激动地流下眼泪。老师的爱有着无坚不摧的力量, 我们应当用爱心去支持这些孩子, 换回他们纯真的笑容。

( 四) 家校携手共育,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的任何一个教育目标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协作。在家校携手共同努力方面, 我做了以下几点:

一是要使家长认识到能力差、不合群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必须引起重视;

二是要与家长共探育儿经, 改变不科学的育儿方式, 给孩子一个和睦、民主的家庭。

三是让隔代抚养的家长知道要多带孩子走出家门, 让孩子与别的孩子自由交往, 让孩子形成“合群”的心理。同时形成全家人和睦相处, 父母关心孩子, 子女尊敬长辈, 彼此互相关心的家庭氛围。

比如, 我们班有一个叫小茜的孩子, 我发现她刚进幼儿园就显得十分沉默, 经常一个人躲在一边自顾自玩。这个小孩子长的很漂亮, 穿着也很得体, 蛮讨人喜欢的。我经过几次家访后发现了问题的根源。原来, 小茜爸爸是经商的, 经常需要在外应酬, 由于常常不着家, 导致小茜妈妈的不满, 两人为此经常吵架, 这个情况从小茜一出生就开始。小茜变得很内向, 不喜欢与人讲话。发现原因后我及时与小茜的父母进行了沟通, 点出了小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他们非常震惊和后悔。后来, 小茜父亲大大减少了应酬, 他有一次动情地跟我说, 其实我赚钱也是为了家庭和小茜生活得更好, 真的没想到因为我们给小茜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 真是谢谢你提醒我。

经过我们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小茜变得很活泼, 回家也经常跟爸爸妈妈讲幼儿园发生的事, 完全恢复了幼儿的天真活泼。

( 五) 开展自主性游戏,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游戏带给幼儿快乐, 使其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 心理需求得到体验和满足, 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在自主性游戏中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当“爸爸”“妈妈”, 去“开火车”“开飞机”, 他们可以尽情地想象, 并在想象中满足自己参加成人活动的愿望, 这对缓解幼儿内心的紧张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比如, 在玩医院游戏时, 许多幼儿喜欢玩“打针游戏”, 这是幼儿将自己在打针时, 受到的痛苦发泄到“打针”的活动中去。这些都是幼儿进行宣泄的表现, 之后脸上总会露出一种满足和痛快的表情。我们班的小轩小朋友, 性格较内向, 平时不爱表现自己。可是在玩建构游戏时, 经常会表现出极强的创造性, 不论是从造型、还是美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创性, 在得到老师的表扬后, 他变得自信、开朗, 当起了班里的“建筑工程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玩建构游戏。

自主性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宣泄负面情绪、消极情感的机会, 学习如何安全、妥当地表现自己的情感, 对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着其它活动所无法代替的效果。我们应充分发挥自主性游戏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把他们逐步培养成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新世纪的主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幼儿园“孤独”幼儿这个灰色群体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它, 用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它, 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它, 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真正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源伟.幼儿健康心理八十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岚.幼儿心理教育与辅导.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胡小明.体育人类学.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 6:292.

群体发展 篇8

1 电视媒体发展的瓶颈分析

电视媒体作为曾经最为主流最为重要的媒体而言, 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传播与生活娱乐的方式。但是,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传统的媒体都收到了极大的冲击。纸媒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滑落趋势, 而电视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 也遇到了或多或少的瓶颈, 从而造成了电视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可避免的瓶颈。归纳起来,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电视媒体发展的瓶颈进行分析。

1) 电视媒体的内容陈旧;电视媒体的内容由于在传播性的考虑, 起内容相对正规和刻板,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目前人们的需求, 从而造成了电视媒体产生瓶颈。

2) 电视媒体的传播方式迟缓;电视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 由于需要在内容方面以及传播的技术手段方面都受到一些制约。因此, 在传播的方式方面, 相对有些复杂和迟缓。而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方式非常快速, 只要出现了事情, 就可以在网上立即搜索到, 从而实现真正的新闻价值。

3) 电视媒体的信息量有限;实际上, 针对互联网而言, 电视媒体的信息量确实有限, 而互联网就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库, 这里面包含着非常多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供给需要的人们随时获取。但是对于电视媒体而言, 确实存在这方面的不足。不仅仅是信息量不足, 在交互方面以及获取方面, 都不能直接的去获取, 从而造成电视媒体的落后。

2 电视媒体受众群体的变化

对于电视媒体而言, 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出现分化。80后以及90后以后的人们更多的是接触了全新的网络时代, 网络媒体。由于对新鲜媒体的新奇与探究, 那么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视媒体受众群体的划分。60后以及70后对于电视媒体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因为这两代人最先感受到了电视媒体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 尤其是在时代还不是非常发达的时候, 人们对电视的新奇与感情非常深厚, 从而造成了电视媒体目前一直受到关注, 依然是60后与70后。而80后就成为了一道明显的分水岭。因为计算机的兴起, 造成了电视媒体的弱化。年轻一代, 更愿意接触新鲜的事物。而计算机网络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先进与时代的发展方向。因此, 越来越的人们开始认为, 生活中可以没有电视, 但是却不能没有计算机。因此, 分析电视媒体的受众群体的变化, 重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网络媒体让受众群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网络媒体是基于计算机平台发展的主流信息交互媒体平台之一。对于人们而言, 计算机的新奇和强大的功能以及庞大的信息量和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 都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并喜爱计算机网络媒体。因此网络媒体的出现, 相当于媒体的一次革命。而对于传统的纸媒或者是电视媒体而言, 网络媒体给予传统媒体的冲击力度是非常大的。因此, 电视媒体的受众群发生变化, 与网络媒体的兴起有着直接的关系。而电视媒体的受众群众, 年轻的受众群相对少一些, 而重点都在相对年长的一代中。

2) 电视媒体的受众群更多源于情感因素;因为电视能够成为家庭的一项必备的电器, 那么也足以证明在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过程中, 电视是非常重要的设备, 而电视媒体也是人们获取信息, 享受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出现, 让传统的电视媒体的受众群开始了大幅度的流失。一直比较忠诚于电视媒体的依然是60后和70后, 因为他们对电视的情感更加深厚。而对于年轻的一代人而言, 更多的会被新鲜事物所吸引, 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媒体的出现, 而且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所以, 这些原因造成了电视媒体的受众群发生变化,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可以预见的是电视媒体的受众群会不断的流失。如果电视媒体不进行改革与变更, 那么势必会成为历史, 逐步被网络媒体而取代。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电视媒体发展中存在的瓶颈进行分析, 从而了解到互联网媒体对电视媒体产生的冲击,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 互联网的优势正在不断扩张, 甚至留给电视媒体的空间已经不多了。那么, 要解决电视媒体的瓶颈以及受众群的问题, 就需要电视媒体可以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并积极去融合互联网的思维和媒体的营销方法。近年来, 电视媒体方面也在不断的做出努力, 不断的接收与接纳全新的展示方式,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传播媒体。

参考文献

[1]崔传杰, 陈铭毓.博弈中的均衡——谈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竞争态势[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 2011 (01) :67-68.

[2]刘丽霞.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的共生与竞合——以伦敦奥运会为例[J].新闻界, 2013 (06) :65-66.

群体发展 篇9

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基础建设工程, 但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形势的变化不断地适应和调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局面。在城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 应该积极关注群众文化的边缘群体——农民工的群众文化需求, 并将其作为一个群众文化工作的长期规划加以部署和实施。这对于构建完整的城市和谐社会体系,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城市群众文化边缘群体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户籍制度的改革, 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农民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不仅是物质文明充裕丰富, 还在于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保障得到满足。国家近年来大力扶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有力地推动了广大农村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然而, 从农村地区到城市来的广大农民工因长期背井离乡、身在异地, 无法享受到家乡精神文化生活的“盛宴”;而对于城市基础文化建设的投入, 如对社区文化建设、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等, 多半是直接面对城市市民的, 由于农民工特殊的城市社会属性而无法照顾。从而造成这个庞大社会群体文化生活的“边缘”现状, 这是社会文化发展基本保障的新问题。

马克思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 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人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可以分为人的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个体需要和群体需要等。因此在关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的同时, 也要对农民工的精神文化方面的发展进行思考, 关注这一新时期城市群众文化的边缘群体。

农民工的精神文化是匮乏的, 他们几乎都生活在没有电视、没有报纸、没有电影、没有书籍的“精神孤岛”上, 平时的精神娱乐活动少之又少。由于与家人、亲属、朋友缺乏面对面的亲情交流, 又无法融入城市社会, 他们在情感方面失去了宣泄的机会, 从而在社会流动与漂泊中产生种种心理不适。如果说农民工们的生活普遍窘迫, 那么他们在精神生活中更为贫困。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份子, 其素质也必然成为城市整体素质的一部分。他们的精神生活的丰富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文化的丰富。建设精神文明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农民工这一边缘群体的精神需求, 要靠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来满足。

二、城市边缘群体的群众文化开发的重要性

1. 满足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城市的边缘社会群体, 农民工同样是城市的建设者, 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中间绝大部分是遵纪守法的社会公民, 应该完全和城市居民平等地享受生存发展、教育、文化等公益权利。群众文化工作的对象是人民群众, 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份子也是群众文化工作的对象群体。群众文化工作应该努力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实现面向大众的“文化关怀”;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实现面向大众的“文化共享”, 要通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2. 满足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是城市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农民工为城市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农民工处在城市社会的底层, 不能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这种现象, 与当今我国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以及十七大提出的“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部署极不相称。据统计表明, 我国发达地区城市人口近10%是农民工, 而这个群体的绝大部分又都是年轻力壮的青年男女, 无论从心理或生理特征来分析, 他们对基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都是迫切渴望的。这一城市边缘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否得到满足, 已经成为城市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城市边缘群体的群众文化开发的途径

1. 社会和政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城市边缘群体的群众文化开发, 是当代基础文化建设的新问题, 同时也是关系到全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方针大计, 它深层次体现对这个社会群体的积极认同。随着我国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城市边缘群体的群众文化建设, 也应如城市和新农村文化建设一样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重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 由国家倡导并扶持的非赢利性质, 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各种城市文化建设,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柱性构件。因此, 保障全体公民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基本文化权益, 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是群众基础文化建设的长远任务。

2. 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

广场文化活动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一种群众文化活动形式, 对新时期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和导向性, 其功能和作用已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自娱自乐的民间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具有其它群众文化活动形式难以比拟的号召力和吸引力, 它开放性的空间不仅使广大群众有充分的机会获得文化享受的权利, 同时可以采用这种形式组织主题鲜明的专场演出、系列活动, 把党对人民群众进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新时期各种道德规范和法制的宣传教育转变为人民群众的自我宣传教育, 可以把党和政府倡导的主流意识转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

广场文化活动不仅是群众文化的一种形式, 也是一块重要的阵地。广场文化活动群众参与面广, 形式灵活多样、简便易行, 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可参与性, 具有满足人民群众娱乐的功能;具有传承文化和普及社会知识的教化功能;具有增强社会交往的实用功能。对于农民工而言, 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是他们最易于接受和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 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广场文化这一重要的形式和阵地, 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关注, 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重视并引导社会各界进一步办好广场文化活动是促进群文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丰富农民工业余生活的重要途径。

3. 向农民工开放图书馆

由于农民工的自身工作条件限制, 吸收知识的途径相对较少。同时, 由于收入偏低, 购买图书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因此, 国家有必要在农民工聚集的地方设立图书馆, 并将地方图书馆面向农民工开放, 便于农民工获取知识, 提升自身素质。定期向农民工发放读物, 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要求企业定期向农民工发放可以提高农民工工作技能和自身素质的相关读物, 使一部分不太积极提高自身素质的农民工也加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群体发展 篇10

一、三峡库区弱势群体体育消费现状

调查显示:三峡库区人口总数为2132.6万人, 非农人口563.6万, 农村人口1569万, 就业总量为1030.3万, 其中城镇就业人口为422.7万。全年城乡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3106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15元,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8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9元, 农民人均总支出3756元。弱势人群占766.8万, 其中农村绝对贫困和农民工占376.6万。下岗未再就业人口占135.2万, 在绝对贫困、农民工、下岗未再就业人口中有27.1万的残疾人口。

库区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五低一高:经济收入低、社会地位低、生活质量低、文化素养低、政治影响力低、心理脆弱性高。库区弱势群体体育消费可分两类, 一是实物型体育消费, 主要是对体育器材、运动服装鞋帽、体育报刊杂志、体育纪念物品等物资的购买, 需求量小, 消费额较低。二是参与型体育消费, 包括在收费场所进行的一切健身活动、健身培训、观看比赛、体育旅游或购买体育彩票等, 但经常性消费人群比例很小, 偶尔消费的人群比例也不大。在消费项目中, 相对消费量最大的是体育彩票, 平均购买金额为农民工10.2元, 下岗工8.5万, 残疾人5.4元, 农民5.8元, 人均消费额相差不大, 但说明对这方面需求还是比较旺盛, 需求弹性很大。

二、影响三峡库区弱势群体体育消费的因素

1. 经济是制约库区弱势群体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据统计, 他们每月人均收入只有200元左右, 仅够维持基本生活需求, 部分困难户入不敷出, 特困家庭老无所养, 病无所医问题相当突出, 对于经济收入不高的他们来说, 往往只能从事一些报酬不多并且技术含量低的工作, 迫在眉睫的生活问题都难以解决, 个人收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

2. 文化教育的差距是制约库区弱势群体体育消费的基本因素

由于他们受教育的程度低, 导致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不高。下岗职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5%, 在涌入各地城市的农民工中65%以上仅有初中文化。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存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 从出生就开始接受周围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并逐渐建立起与这种文化相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 因此, 受教育的程度能决定一个人的消费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3. 消费环境、体育设施制约了库区弱势群体体育消费的发展

体育消费离不开具体的生活环境, 短缺的体育消费品、体育设施、尚未开发的农村体育消费市场, 形成了他们体育消费“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局面, 降低了库区弱势群体对体育消费品的吸纳,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体育消费心理。

三、三峡库区弱势群体体育消费的发展对策

1. 加快库区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 只有经济发展了, 人民收入才会随之增加, 生活水平才会提高, 库区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才可能得到根本的改变。

2. 健全库区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体系

加快建立和完善库区弱势群体的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及相关政策的步伐, 满足弱势群体的福利需求, 完善社会福利设施、机构, 如社会福利院、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慈善协会、鼓励社会、个人兴办福利事业。

3. 完善库区体育信息传媒体系

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 必须从库区弱势群体出发, 丰富传播内容, 重视传播质量和传播技巧, 提高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期待程度”, 加强体育传媒对弱势群体健身意识的培养入健身方法、体育保健知识信息的传授, 影响其情感体验, 进而改变其行为意向, 对培养他们的体育消费意识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4. 实施库区健身工程管理系统

健身工程主要是指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用体育彩票公益金作为启动资金, 捐赠给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等单位, 旨在兴建开展弱势群体活动的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加大改善体育消费环境和公共体育设施环境的力度, 并在政治制度保障的前提下, 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正确引导库区弱势群体体育消费, 逐步改善他们的体育消费心理, 不断提高他们的体育消费水平。

5. 丰富生活、合理消费

一定的闲暇时间是人们参加体育消费的必要条件, 这部分人的闲暇时间是非常充裕的, 相当数量的人把自己的空闲时间都用在麻将桌上, 因生活压力, 有抽烟的习惯, 虽然花费不大, 但作为一个固定的支出, 积累起来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引导他们把这部分用来燃烧的钱用在购买体育彩票和体育商品上, 可提高不少的体育消费比例, 引导将闲暇时间用来健身和获取体育信息, 打击破除他们创造财富活动的各种障碍, 提高他们对现代生活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刺激他们的体育消费。

6. 细化库区体育消费市场

体育产业的发展取决于社会市场化的程度, 以及提供的消费品满足需求的程度。根据库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兴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开发组织不同层次体育劳务消费品生产,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 优化库区体育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骆群“弱势群体”再界定[J].社会学研究, 2007.3

[2]蒋桂凤谢小龙:我国乡镇居民体育消费兴起的原因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05.3

群体发展 篇11

关键词:高原期;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130-02

一、研究背景:

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高原期”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她们的工作态度、上进心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影响到教师的健康成长。

1、表象:“高原期”教师出现专业发展缓慢的现象

由于“高原期”教师个体性格差异,身体健康状况不一,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又要面对不同的家长、幼儿,常有情绪低落、焦虑等现象。又因教师职称评聘有限,一些教师慢慢退出人们的视线。

2、反思:“高原期”教师潜藏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这些教师有着一定的教学经验,自我实现的激情未减,更需要有成就感和认同感。

3、问题:缺少对“高原期”教师更新专业需求的策略

幼儿园专业发展培训缺少对“高原期”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类型与水平方面的研究,使得这些教师一直停滞不前,不再发展。

二、分析高原期教师不同的发展阶段,正确“定位”

为了准确地研究分析“高原期”教师,我们发现 “高原期”教师存在以下几种消极类型:

1、自满型。满足于现有的经验和技能,对教学工作的热情逐渐减退。

2、退缩型。对现在激烈竞争及教育理念的快速更新难以适应,认为自己已经落伍,渐渐处于不断被边缘化的状态中。

3、抵触型。一些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对日复一日的教学产生厌倦。

4、矛盾型。部分教师内心渴求专业成长,但在行动上有抵触,阻碍了其专业成长。

面对以上现象,我们从关注“高原期”教师内部需求出发,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的外部推动入手,积极为“高原期”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

三、针对高原期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要求,完美“塑形”

1、点燃激情——促进高原期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对“高原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了清晰的认识,重新点燃激情是促进高原期教师发展的第一步,因此我们开展了“三大讨论”活动。

(1)讨论之一——设计教师的形象。根据高原期教师的实际生活,从教师的风采入手,提升教师对美的认识,体验“爱”在工作中的真谛,得出发自内心的对生活的热爱,一脸真诚的笑容,一身适宜的服装,才是一个健康、知性、智慧教师的完美形象。

(2)讨论之二——创造教师职业美。组织开展多种活动,让教师发现自己的工作对孩子的意义,强调务实的工作作风,让教师在活动中提升和发展自我价值,享受职业的快乐和幸福。

(3)讨论之三——教师的职业追求。激发教师的内在驱动力,让教师感受到教学工作是一种幸福,我们开展 “最美教师”活动,将她们的经验和长处放大,挖掘身边兢兢业业的好教师,引导教师在平凡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2、文化滋养——促进高原期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涵养,我们积极创建学习型教师,努力形成“书香、人文、激励、和谐”的文化氛围。

(1)有形文化,润物无声

幼儿园文化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制度层面,都可通过日常生活潜移默化。温馨的“教师书吧”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环境潜移默化的感染着每位教师。

(2)无形文化,沁人心脾

我们通过踏青赏花、趣味运动会、幼儿园好声音等活动渗透文化内涵,让教师们在放松之余,树立了团队意识,不断自我超越。

3、学习浸润——促进高原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化

我们提倡把零碎时间用起来,开展“读好书”活动,,选择与教学实际 “近一点”“实一点”“新一点”的书籍,通过推荐书目和教师自选书目相结合,让教师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4、真情投入——促进高原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升华

我们不仅在制度、资金、专业上给予支持,更是将“高原期”教师的发展定位于以“情”入手,以唤起教师对专业成长的追求。

(1)在教师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高原期”教师是幼儿园的中坚力量,也是家中的顶梁柱。当教师遇到困难时帮助她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即使一句理解的话语,也能让她们倍感温暖。

(2)在教师失去信心时给予鼓励。在教师遇到挫折时,及时给他们鼓励,重建信心。如B教师平时工作认真负责。我们让她带徒弟一起研课,在磨课的过程中该教师获得了成长。

(3)在教师退缩时给予引导。有部分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常缄默不语,不愿说出自己的想法。C老师就是这样的教师,我们经常给她鼓气,充分肯定她的想法和建议,在多次肯定后,C老师终于能大胆地发表意见了。

四、提供高原期教师个性化成长平台,持续“激能”

1、量体裁衣,分层培养——克服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期

我们针对不同的“高原期”教师采取的培养方法是“量体裁衣”,有的教师虽不善于公开课但经验丰富,就送其进修;有的教师有特长,管理班级有章法,我们则安排年轻教师向她们学习,让她们感到了压力,学习主动性明显得到了提高。

2、创新学习,合作共进——突破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期

(1)智慧游戏式的学习方式。在教研活动前开展多种游戏,让教师从游戏中得到启示,不仅营造了教师间融洽的气氛,还增进了教师间情感,使教师愉快地进入教学研讨环节。

(2)网络式艺友学习方式。组织教师通过录像定格、播放回放,对某个教学情境,导入设计、提问内容、合作学习、幼儿能力发展等进行逐一研讨,并在网上互动交流,使教师们学有收获。

(3)自荐式上课与邀请式听课。我们请教师通过自荐上课或邀请听课方式,让教师拿自认为较自信的活动或疑问颇多、难度颇大的活动请大家来听,既激发教师的热情,又能发现每个教师工作中的闪光点并解决了实际问题。

群体发展 篇12

如何进行学生群体性评价, 我个人认为, 首先, 班主任要发自内心爱所有的学生, 没有对学生的真爱, 所谓的评价要么流于形式, 要么不了了之。其次, 要建立评价学生群体的平台, 就是为学生的发展营造氛围, 提供精神文化, 即激励文化, 开展相关活动。通过班级文化和活动成果, 让学校、家长、教师对班级这个学生群体及时给予各种动态的评价, 尤其是班主任更要抓住一切机会, 对所管理的班级给予恰当方式的鼓励与赞美, 不断强化学生群体的优秀团队意识, 直至学生自己也认为自己相当优秀。这样, 学生完善自我的欲望开始产生, 自我价值的认可就会不断得以提升, 学生就会自己产生“我要改变自己的缺点, 要为建立优秀团队添光彩”的欲望, 最终会使学生群体发展性评价的目的得以实现。

一、关于学生群体发展性评价平台的建立

2007年我任七四班班主任, 在入学至期中考试期间, 尽管我开展了很多活动, 但班级的学习气氛和学生凝聚力并不理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 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新举措:

1. 自费为每位学生印制一张激励卡。

激励卡的正面是同学们自己编写的班级口号:七四七四, 人人立志。风雨无阻, 勇往第一。背面的最上方是我的座右铭:学习改变命运, 缔造美好人生!下面是当月的班会主题:人人有方向, 科科有目标。以及副标题:牢记目标, 立即行动。不达目的, 决不罢休!鉴于临近寒假, 班委会又建议加上了一句:考个好成绩, 过个舒心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每次上课前学生都喊一遍班级口号来振奋精神, 渐渐地同学们的学习气氛比以前更浓了。

2. 为打造和谐奋进的七四班, 我班制作了一面‘和谐四班’的班旗悬挂在教室里。

同学说看到这面旗, 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唯恐给班级抹黑。有的同学说班旗就象一双眼睛盯着自己, 不努力学习心里就发虚。

3. 针对我校独具特色的枫叶文化, 我班的板报

设置了枫叶流丹、枫叶飘飘、枫叶正红、枫叶飘香等五个版面, 专用于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好人好事等。以此来培养正确、积极的集体舆论, 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使之成为强化德育、培养先进思想集体的主阵地。

4. 为了优化班风正学风, 我班除开展“班规大家

谈”、“安全伴我成长”等常规性主题班会外, 还创造性的开展了“品味书香”、“远离网吧”、“人人有方向, 科科有目标”、“放飞梦想”、“感恩的心”等十余次特色主题班会和家长、学生表彰会。

5. 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师生共同立下了班级

宣言, 我还以诗歌的形式撰写了《感悟》、《心路》、《思远》、《起航》等班主任心语, 建立了各种奖励制度, 学生凡在学习、纪律、卫生等各个方面, 只要有进步, 就给予口头、书面等形式的奖励。以激励学生自醒自律, 自立自强。

6. 为激励学生学习,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建立爱心书架。

我自费300余元, 为学生买来《等你在清华》、《学习改变命运》、《青年励志手册》、《思维的革命》、《小故事大智慧》等25本励志丛书。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我自费400多元给学生买来各科辅导用书。随着爱心书架的设立, 看不良读物的学生没了, 班里的学习氛围更浓了, 有的同学在作文里这样写到:“爱心书架像一面镜子, 照得我们心里亮晶晶!爱心书架像无声的老师, 时刻激励着我们前进!”

7. 为了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 培养学生自我教

育、自主成长的能力, 为此, 我们班委会除了班长、副班长、团支部、劳动委、宣传委、体育委、文艺委外, 还创造性的设置了纪律委员会 (又细分为纪律执行委和纪律转化委) 、学习委员会 (包括学法指导委和学习帮扶委) 、安全监督检查委员会、文明委员会、生活委员会、监察委员会等。班内60多名同学根据自身特点和个人意愿, 分属12个部门中。这样在班级管理中, 人人有岗位, 人人有责任, 人人受教育, 人人都有锻炼自己及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8. 启动爱心基金, 与特困生共度难关。

期中考试后, 为帮助班内一名困难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度过难关, 在班委会的倡议下, 由班委会、团支部和文明委牵头, 组织了七四班爱心基金启动仪式。共筹措爱心基金108元, 其中我本人捐了50元。学生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 感受到了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现在, 班里已有两名学生因此收益。

9. 为了使家长会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润滑剂, 我把期中家长会开成了“家长、学生表彰会”。

首先, 为进步学生颁发进步奖, 然后进步学生为其父母佩带光荣花, 并给其父母深鞠一躬以谢养育之恩。接下来由进步学生家长代表讲话, 由进步学生代表谈感想, 再由有待进步的学生谈目标。最后由学校领导讲话, 班主任做总结发言。在活动结束时, 同学们一起在主持人的引领下高声宣读班级宣言:

宣言

我是中国精英

我深知

左肩责任右肩使命

为了中国的富强

我决心用成功

来回报父母

成就自己

报效祖国

我是中国精英

后来, 有一位连续两次参加家长表彰会的家长说:“每次活动我都能在掌声中受到震撼, 在学生感恩声中得到心灵的安慰, 在激动的泪水中感受教师的伟大, 在学生发自肺腑的呐喊声中看到希望!”每次家长表彰会结束, 家长们总是双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不愿放下。他们除感谢外, 都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开展一些。为使这样的激励更持久, 我将进步学生给家长佩戴光荣花的照片, 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在教室的后黑板上。上学年通过先后两次召开家长表彰会,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通过一系列的新举措, 学生的学习风气比以前更浓厚了, 看闲书的少了, 违反课堂纪律的不见了, 好人好事多了, 同时在参与班集体管理的过程中, 同学们学会了换位思考, 自觉维护班集体利益, 强化了责任感和荣誉感。期末考试成绩, 我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取得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 29名同学受到了学校不同奖项的表彰。学生们的高兴劲就甭提了, 就像打了一场大胜仗一样。

此后, 我班先后获得年级拔河比赛第一名和枫叶优秀班集体以及枫叶长拳第一名等多项光荣称号。

看到学生学习劲头越来越足, 学习风气越来越浓, 望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神, 聆听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心声, 使我感受到学生不断成长所带来的身心愉悦, 对他们的未来也充满信心。

二、评析与反思

只有学生主体意识被唤醒, 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 才能调动起其内在的潜能。只有构建适合学生群体发展的平台, 不断强化优秀团队意识, 才能使学生群体发展性评价落到实处。

总之,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班主任一定要解放传统的管理理念, 逐渐建立、完善学生群体发展性评价体系。要在日常管理中, 抓住一切机会及时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因为教育是塑造心灵的系统工程, 而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太多的成功案例和肩上的神圣使命, 驱使我一定要将学生群体发展性评价进行到底, 因为, 他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

摘要:学生发展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还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潜能, 尤其是班主任更要关注学生群体发展性评价。教育就是唤醒学生的自信心。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班主任不仅要抓住机会, 同时还要创设机会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 要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 不断感受成功带来的乐趣和动力, 最终实现自我欣赏, 自我激励。

上一篇:供给需求曲线下一篇:价值创新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