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辈群体环境

2024-09-18

同辈群体环境(精选6篇)

同辈群体环境 篇1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 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 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需要寻找新的理论突破口和实践切入点。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社会群体中进行, 而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又是巨大的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自由性、渗透性和独特性。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是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分为有利的影响和不利的影响, 要运用有利的影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利用有利的影响呢?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来看, 群体中的从众与服从有利于优化同辈群体环境, 优化同辈群体环境, 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优化同辈群体环境, 是指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使各种环境因素形成合力, 充分发挥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 其生存、发展一刻都离不开社会。同辈群体是指由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特点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形成的关系比较密切的群体。当家庭的影响逐渐衰退而失去过去的垄断地位时, 同辈群体的影响便日渐增强。从十五六岁到十八九岁, 同辈群体的影响最为普遍深入。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自由性。

在同辈群体中, 人们更容易按自己的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交往对象, 同时在交往中显示自己的价值、才华, 获取伙伴的鼓励、赏识。而在家庭和学校中他们受到的限制较多, 有时不得不做一些违心的事, 去接触他们所不愿接触的人。同辈群体解除了家庭和学校的束缚, 成员之间可以自由地谈论和行动。他们从同辈群体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常令家长和教师吃惊, 甚至同辈群体中酝酿出的某一大家都感兴趣的行为, 能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2. 渗透性。

在同辈群体中, 人们对各种社会角色的感受以及对各种社会品德规范的认识常来自同伴之间无意识的各种活动, 不像家庭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经过上辈人和教师认真思考而进行的。因此, 同辈群体中人们之间的价值观相互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 独特性。

家庭和学校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 多半是按社会公认的规范和价值标准进行的。而同辈群体却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标准, 这种价值标准可能与社会主导价值标准一致, 但更多的是不完全相符, 有的甚至尖锐对立, 同辈群体成员日常的行为举止往往更多地受其直接影响。同辈群体里的成员的价值观产生于同辈的褒贬之中, 即同辈团体提供一种远离成人的社会活动舞台, 团体的成员们能在那里创造出新的社会身份来。因此, 同辈群体及其伙伴规则, 是一个值得重视、有待深入研究和发掘的教育资源。

优化同辈群体环境, 就是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让同辈群体环境中的自由性在一定的章法下运行, 渗透性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独特性与社会主导价值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借鉴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视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的经验, 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古代家长就重视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主要采用言传身教、熏染教育, 给子女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让子女潜移默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 面对当今的复杂形势, 将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1. 优化社会舆论环境, 通过树立先进典型, 倡导新的风尚。

同时, 也要有针对性地抓住一些反面典型, 组织舆论批评, 让丑恶的行径曝光, 使之为人们所不齿。通过强化舆论监督, 促使社会环境的净化, 育人环境的优化。

2. 优化社会环境, 主要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就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说, 提高其实效性的方法很多, 其中之一是榜样教育法。运用榜样教育法的要求: (1) 要注意榜样的真实性。榜样的力量首先在于真实。只有真实的才能使同辈群体受感染, 从而在行动上模仿。榜样必须是真正过硬的, 不是虚假的。榜样是经过自己主观努力奋斗产生的, 而不是根据教育者人为的需要捧起来的。 (2) 要注意榜样的层次性和代表性。榜样既有先进性, 又有层次性和代表性, 不能搞高、大、全式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典型, 要深入调查研究、善于发现和选择几种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 激励不同层次的人们奋发向上。中国每两年一次的道德模范的评选, 有国家级的、省级的, 还有市级的、县级的, 这些不同层次的道德模范能让不同层次的同辈群体受感染而模仿, 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学习榜样要注意创新性。在学习榜样时, 要注意学习其精神与思想, 不能机械照搬。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人实际, 注意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并注重创新。 (4) 要尽可能让榜样现身说法。也就是要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道德的人讲道德、守纪律的人讲纪律、作奉献的人讲奉献。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打动同辈群体的心, 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也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5) 要注意培养、关心和爱护榜样。既要帮助榜样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 使其不断创新业绩, 又要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 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要支持和爱护榜样, 引导人们向榜样学习, 又要引导榜样正确对待荣誉, 正确对待群众, 防止榜样骄傲自满和脱离群众。 (6) 要积极组织受教育者开展“学英模, 见行动”的系列活动。引导群众在实践中真正把榜样的先进思想、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变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使榜样示范发挥出最佳效应。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就是要发挥同辈群体环境的渗透性, 让榜样的先锋模范作用渗透到同辈群体中, “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 从而在同辈群体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 优化社会环境, 发挥激励作用。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要让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事迹感染人, 从而激励人们上进, 效仿先进典型。而引发追求特定目标的诱因, 即激励动因, 可以区分为他人 (外在) 激励与自我 (内在) 激励。积极性是指人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心理状态, 是在行为活动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主动自觉、认真负责、勇敢顽强的进取精神。人的积极性受多种因素制约。具体说来, 它是以需要为动力核心, 以意识为调控中枢, 把认识、情感、意志、动机、兴趣联系起来而构成的。需要在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 制约着各种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 是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内在的驱动力。因此, 人的积极性来源于人的需要, 需要越强烈积极性就越高。人的需要又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相应地, 激励也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类。

物质是第一性的, 忽视或否定物质利益原则, 不注意发挥物质力量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是错误的。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邓小平也明确指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 不讲物质利益, 那就是唯心论。”激发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既要靠正确的经济手段, 又要靠有效的精神激励, 要靠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夸大物质利益原则, 忽视精神的作用;或是片面强调精神的能动性, 忽视物质利益原则都是错误的。无论物质激励, 还是精神激励, 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 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一部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作用, 就是发挥同辈群体环境的独特性, 运用生活中的先进典型现身说法, 使同辈群体朝着社会主导价值发展。

4. 优化社会环境, 发挥转化作用。

所谓转化, 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育者通过多种方式, 积极帮助人们改造思想, 纠正人们既有的错误的思想认识, 把他们引导、转变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转化就是群体中的模仿与感染在人们思想和行动中的具体体现。转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难点。它是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某种外在力量达到改变教育对象内部状况的一种重要活动。所谓改变其内部状况, 也就是让受教育者思想中的正确成分由矛盾的次要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 让行为的先进成分占居矛盾的主要方面。这种改变离不开受教育者自身思想的内部斗争和转化。因此, 教育者应该积极帮助和引导人们正确地开展思想斗争, 自觉地进行思想改造, 使错误思想转变为正确思想, 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化作用, 就是运用同辈群体环境的自由性, 在一定的章法下运行, 使同辈群体朝着主导价值转化, 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使各种环境因素形成合力, 充分发挥作用, 提高同辈群体的思想境界, 从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

综上所述,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途径很多, 而优化同辈群体环境是其中之一, 要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环境的特点:自由性、渗透性和独特性, 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先进事迹鼓舞人、感染人, 通过外在激励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机, 调动其内在积极性, 增强其内在激励, 自觉将组织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并为之奋斗的工作准则, 激励人们不断调整自我行为方式, 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 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需要寻找新的理论突破口和实践切入点。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自由性、渗透性和独特性。借鉴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 优化同辈群体环境, 让同辈群体环境中的自由性在一定的章法下运行, 渗透性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独特性与社会主导价值一致, 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理论突破口,优化同辈群体环境,借鉴经验,提高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10-12.

[2]张小川.新时期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J].黑龙江教育, 2007, (11) .

同辈群体环境 篇2

关键词:体育院校,同辈群体环境,社会化,消极影响

1 问题的提出

按社会学的定义,同辈群体是“大致相当的社会地位,并且通常年龄相仿的一群人”[1],具体而言是由年龄、地位相近,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并经常在一起交往和互动的人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在体育院校大学生中是广泛存在的,是大学生从家庭中心向社会中心转换的重要过程和场所。由于体育院校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也尚未融入成年人主导的世界,所以他们更需要从同辈群体中得到满足和认同。体育院校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成员交往频繁,彼此间相互影响,“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和行为发展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老师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2]。

随着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和开放程度的扩大,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化必将过度或不足,产生严重的偏差和失败,甚至出现犯罪等逆向社会化。高度重视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化。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选取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的同辈群体进行研究,努力挖掘体育院校大学生同辈群体对社会化进程产生消极影响的内在原因,从而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其所应有的积极影响,使他们顺利地完成这一社会化过渡。

2 体育院校学生社会化及其内容

一般来说,大学生社会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是体育院校大学生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通过教育、学习、实践等活动所经历的社会化环节,是形成与社会环境和谐平衡关系的过程,是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中形成自我意识,展现社会价值的过程。大学生在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根据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把国家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内化为行为规范,把从书本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社会需求并认可的才能。提高在校大学生角色定位和心理调适能力,为走向社会做好准备,是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保障。

大学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贡献于社会、向社会人转化的培训学校、一个加油站、实训基地。当代体育院校大学生处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的变迁转型中,其社会变迁转型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在此背景下,体育院校学生社会化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这就要求在校的体育院校学生对社会和未来有个正确认识,明确在校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和任务,促进社会化的进程顺利实现。体育院校学生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思想政治社会化。爱国爱社会主义,弘扬民族精神和体育时代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使自己成长为政治上合格的社会公民。二是社会角色定位社会化。提升社会技能,学会团结合作,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三是职业社会化。毕业走后走上社会,适应不同的体育工作岗位,了解体育职业道德,有一定的谋生能力。四是智能社会化。智能是智力和能力的总称,根据社会需求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建立合乎社会需要、科技发展和个性特点的最佳智能结构,成为复合型体育人才。

3 同辈群体环境对体育院校学生社会化发展的消极影响

3 . 1 同辈群体成员间成分复杂, 情感纽带单一, 表现盲目性

以某种共同利益为基础和以感情为纽带是形成和维持体育院校学生同辈群体的特点之一,其性质有好有坏。同辈群体维系体育院系同辈群体是在志趣相投和其它条件相似或相辅的基础上形成的,存在的情感纽带单一,稳定性较差,缺乏理性的指导,容易形成所谓的哥们义气而导致意气用事。体育院校学生同辈群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进行的,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最明显,一旦同辈群体之间发生冲突,其所属的群体会凭着“朋友义气”、“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等观念,在不良同辈群体环境影响下很容易做出一些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情。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受老师的影响的仅为5.08%,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受老师影响的也只占12.36%,由此可见,同辈群体的影响明显。随着同辈群体成员之间交往的加深,交往时间的不断增多,受父母和师长的约束随之减少,一些不良的同伴极易趁虚而入,进入学生的社交圈子,加上学生思维中片面性和表面性的存在,他们极易误将此种劣质的友谊关系朝着亲密稳定的方向发展,徒讲哥们义气,迷途不知返,长此以往,就可能对个体的社会化产生消极作用。

3 . 2 同辈群体较强的凝聚力中带有排斥性, 不利于其他成员发展

体育院校学生同辈群体的形成,一般是自发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而成的,关系基本上是平等的,群体成员之间容易产生较高的心理认同感,因而有较强的群体意志和凝聚力。学生同辈群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自卫性和排斥性。在调查中发现体育院校中的班干部或体育技能好的学生往往都是核心人物,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核心人物下面还有几个骨干,这些人构成了群体的核心,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大学生社交中最担心的问题是被排斥或不被接纳,而不是社交中的技巧。这些现象的产生是与学生群体中存在的舆论及学生紧张和焦虑的心理,以及无形中形成的群体压力是分不开的。同辈群体成员之间归属感较强,有自己的行为规则,很容易让“圈内人”就会构建出一道无形的屏障将自己与“圈外人”隔离开来,这不利于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情感交流,容易使被排斥者产生孤立感,自尊心受损,阻碍了学生的正常社会化。[2]3 . 3同辈群体内部规范随意, 无约束力, 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同辈群体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和一套不成文的规章制度,这对其成员有着无形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有时甚至大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家长的教导。[3]调查显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同辈群体内部非制度化的行为规范对其成员的控制是非正式的,随意性较强。同辈群体之间有多数成员认同的规则,这一规则不管是否正确合理,都具有一定威慑性和强制性,制约着各同辈群体成员的言行。这种因同辈群体的强制作用而产生的行为一致性不利于人格的长期发展。群体内部不成文的行为规范,过分关注自我,缺乏鲜明的是非观念,将导致一些行为表现不良的大学生所组成的同辈群体,结伴抽烟、喝酒、打架、泡网吧、玩游戏,甚至偷窃、抢劫、破坏公物等,这些容易导致大学生人格扭曲,任之发展下去,同辈群体将会成为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滋生地,对整个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3 . 4 同辈群体带有较强的模仿效应, 容易导致不良行为模式的产生

同辈群体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并非总是积极的,很多时候会产生消极影响,促使学生逆向成长和发展。同辈群体带有较强的模仿效应,群体内规范与社会行为规范相悖时,群体内强大的无形制约力会促使青年屈从于群体行为规范而盲目的模仿,不良行为模式通过同辈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如不加控制会呈现蔓延趋势,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化将起到消极的影响。调查发现,不良行为中以违反校纪校规和不遵守社会公德最为常见。违反社会公德行为指在公共场所的不良表现。如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浪费粮食等现象时有所见;还有的人热衷所谓的“课桌文学”,在课桌和墙上乱涂乱划,内容五花八门,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是消极、灰暗甚至是下流的,这些不道德行为一方面损坏了公共财物;另一方面也污染了人文环境,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违反校纪校规的不良行为如迟到、旷课。近年来,考试作弊风愈演愈烈,花样不断翻新,手段越来越高明,参与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尽管各学校都三令五申考场纪律,对考试作弊抓得很紧,处理很严,但作弊现象仍时有发生,有时甚至发生群体作弊,“鼓舞”了作弊者的作弊“热情”,挫伤了认真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地败坏了校风、学风;校园内同辈群体“帮派”的出现,严重的甚至发生打群架事件,或纠集一帮哥们儿威胁对方。以上种种不良行为模式,对学生社会化的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阻碍了体育院校学生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4 结语

同辈群体对中职生社会化的影响 篇3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或伙伴群体, 它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人生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相近、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二、同辈群体在中职生发展中的作用

中职生正处于青少年的过渡时期, 从心理生理角度而言, 是身心发展最迅速、最关键、最旺盛的时期, 同时也是发展的最佳时期。作为一种非正式组织, 同辈群体对中职生的学习、生活、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这种影响可能会远远超越父母以及教师的教育和引导。

由于相近的年龄及相似的心理结构, 中职生踏入校园后, 与同龄人要朝夕相处相当长一段时间, 同辈群体成员之间由于年龄、兴趣、爱好、人生态度、价值观等的相仿及相近, 使得他们之间的交往更加的直接和亲切, 也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 通过经常性的在一起的切磋和探讨又促进他们兴趣爱好等的同向发展, 因而同辈群体的成员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理解和支持、关心与尊重的氛围, 这些又恰恰可以满足中职生的诸多, 如交往、归宿和理解、尊重的需要等, 中职学生在与同辈进行交往过程当中, 能够增强他们与人交往的自信心, 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而提高中职生的学业成就, 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正确发挥同辈群体对中职生社会化影响, 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同辈群体对中职学生的社会化影响最大, 其对中职生的社会化功能主要有保护功能和发展功能两点, 实现和完成这两点社会化功能, 主要场所是校园,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感染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为其提供着重要的精神环境, 并可以使他们在同辈群体中传播这种文明、积极、向上的态度, 形成良好的学生成长氛围, 并且能更好的发挥同辈群体的两项社会化功能。

1. 同辈群体对中职学生生活技能、行为规范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 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主要包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常识、职业技能等。在日常生活中, 由于中职生同辈群体经常会在一起讨论生活中的基本常识, 交流自己看到或学到的知识以及技能, 获得在群体中的一种认识, 从而达到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的目的, 同时, 个体在学习和接受政治的、社会伦理道德的以及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的同时, 使自己的行为与其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所担任的角色相适应。

2. 同辈群体对学生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

性别角色社会化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逐渐掌握人们对不同性别角色的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的行为要求等, 其结果是使个体按照社会上规定的不同性别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同辈群体为中职学生提供了承担各种角色的机会。一方面, 他们在群体中能体会到角色的多样性。在同辈群体交往过程中, 他们有自由的选择权, 这种选择上的自由使得他们较早学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履行相应的义务, 为其走上社会提供了实践机会。另一方面, 中职生实际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成人世界, 包括他们的父母、教师等成年人, 另一个是学生世界, 包括他们的同龄人、同伴、以及朋友等。中职生要从学生世界走向成人世界, 从而走向社会, 须借助一定的纽带和桥梁才能顺利完成。但是由于受到年龄、知识经验、经历等的差异。, 很多时候他们无法与成人世界进行良好沟通、交流, 从而获得成熟的经验, 于是只有将目光定位于同辈群体, 不停地在不同的群体中间, 解释和接受一些与性别角色有关的见闻, 从而赋予性别角色以应有的特征, 并从中找到自己参照的标准, 调整自己的认识, 规范自己的行为, 不断加深对不断变化的角色的认识。

3. 同辈群体对中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

所谓道德社会化就是行为主体在特定的社会中经过一系列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 将特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加以内化, 并在现实生活中履行这些规范, 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 以获取社会认可和参与资格的过程。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主要表现在道德认知、情感以及道德行为上。同辈群体主要从个体道德情感、道德认知以及道德行为社会化三个方面影响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对于中职生而言, 实现道德社会化是自己适应、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必要条件。

中职生通过同辈群体间的相互作用, 能促进青少年社会认知的发展, 群体中的成员相互帮助和关心, 遇到需要进行道德分析和判断的问题和事件, 成员之间的意见和做出的决定不仅会产生直接的道德行为, 而且会影响青少年以后对同类事件做出同样的或类似的道德反应和道德行为。

此外, 作为中职生道德认知践行的土壤的同伴群体, 同时也是中职生道德行为的训练场, 通过同辈群体成员间的频繁的交往和相互影响, 可以帮助中职生形成一种宽容、平等、真诚的社会道德规范。

因此, 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道德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加强分析和研究, 充分利用同辈群体对中职生的影响来教育和引导学生, 提高其辨别能力、自律能力, 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社会化, 以达到为社会输送合格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谭莉.论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科教文汇, 2007.10 (下旬刊)

[2]吴亚荣.同辈群体及其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9年1月, 第18卷, 第1期

[3]孙丽华.青少年同辈群体的社会学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年第4期

同辈群体环境 篇4

针对留守儿童及其与同辈群体之间关系的问题, 国内已有一些研究, 王秋香 (2007) 认为, “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学校和同辈的因素都发挥了不完整的功能, 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会受到同辈群体状况的影响, 其中主要体现在负面影响 (如留守儿童通过同辈交往会加重其既有的问题等) , 留守儿童交往的同辈群体类型局限于留守儿童群体等。[1]张芳、王礻韦 (2006) 的研究也认为留守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同辈群体成员的不良行为、不良的同辈群体关系均可能引起儿童的社会化问题。[2]杨世箐和李学林 (2007) 则指出, 留守儿童在同辈群体中的社会化, 一方面可以培养其独立意识, 但另一方面则带有让人忧心的盲目性和无秩序性的特点。[3]

上述对留守儿童与同辈群体间关系的研究中, 更多的是对留守儿童受到同辈群体负面影响的研究, 而缺少对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交往类型、特点及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考察。因此,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同辈群体对其产生的影响状况, 本研究共选取了安徽、河南、湖南、江西、四川等5省共10个调查村的400名留守儿童、195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笔者即是以该研究调查的资料为基础, 通过分析当前留守儿童与同辈群体的交往情况, 总结出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特征, 进而探讨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所产生的影响。

一、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特征

1.留守儿童朋友群体的规模

本研究所调查的绝大多数 (94.3%) 的留守儿童都有好朋友, 其中, 朋友数不超过10个的留守儿童有301人, 占75.3%。15%的留守儿童朋友数在10个以上, 他们的交往范围广, 交际能力强。

2.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组成结构

调查结果表明, 留守儿童主要与同学结为朋友, 此外, 还有一部分邻居的小伙伴和同龄的兄弟姐妹。留守儿童多处于学龄阶段, 长时间的学校生活让他们接触到的多是自己的同学;农村社区娱乐活动和设施的缺乏, 让留守儿童大部分的闲暇时间都只能是和小伙伴一起闲玩, 因此, 留守儿童认识的同辈群体也就大多集中在这两个群体 (同学占88.0%, 邻居、小伙伴占19.1%) 。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 电脑网络在农村社区出现之后, 一部分留守儿童开始接触到虚拟的网络世界, 结交网友, 形成了网络同辈群体。

另外, 留守儿童的朋友群体并不仅仅限于留守儿童内部, 他们与非留守儿童的交往也较为频繁。在有关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研究文章中也多提到, 留守儿童一般愿意和留守儿童走到一起, 在情感上相互慰藉和支持, 从而形成了同辈群体, [1]但本研究调查的数据显示, 这一特点并不明显。

事实上,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交往也较为频繁, 可以说留守儿童的同辈群体选择是较自由、随性的。

3.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形成基础

本研究还发现, 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形成主要缘于情感因素, 一般通过情感上慰籍建立起相互信任走到一起。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一半的留守儿童在有心里话和烦心事时都会找朋友倾诉, 而当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或麻烦事时, 朋友能够给予安慰的比例也占一半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 留守儿童同辈群体间的情感互助更加突出。

4.部分留守儿童在同辈群体内处于不利地位, 且表现消极

留守儿童常和同学、朋友交往, 虽然得到了他们很多的支持和帮助, 但相互间产生冲突也不少。在访谈到留守儿童是否遭到过别人的欺负时, 不少留守儿童都反映曾遭到过同学甚至朋友的打骂或看不起 (在受到过别人欺负的留守儿童中有84.5%的儿童都提到同学曾欺负过自己) 。对此, 不同性格的留守儿童在遇到被人欺负时做出的反应不一, 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会告诉老师、监护人等长辈, 或直接反抗, 但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采取的态度是消极应对, 自己忍着、默默地承受。

5.留守儿童呈现同辈群体中异性交往增多的趋势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处于低龄阶段的留守儿童中男童和女童的交往还比较少, 一般都是男童在一起玩耍, 女童有自己的游戏活动。但到小学五、六年级阶段即儿童约12~13岁的时候, 异性交往的频率开始增加, 初中阶段之后留守儿童早恋的现象开始显现。父母的外出, 家庭中男性角色或女性角色的缺失, 让留守儿童的性别社会化意识出现偏差, 留守儿童容易产生通过向同辈群体中的异性寻求关怀以得到补偿的心理, 也就使得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中的异性交往表现出频繁的趋势。

6.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内部形成的亚文化受地域影响

本研究将10个研究社区的留守儿童同辈群体进行对比后, 得出了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内部形成的亚文化受地域影响的结论。如在湖南省的研究社区, 受湖南省当地娱乐文化风行的影响, 留守儿童群体集体表现出对时尚的热爱、对流行音乐的熟知和希望成为时尚人士的愿望。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对超级女生热切向往, 想当歌星, 喜欢唱歌, 还有一些同样是12~13岁的留守女童追求衣着的时尚, 希望成为服装设计师。同辈群体之间长期的交往和沟通, 其内部已形成了对一些事物相同的看法和认知, 形成了自己内部独特的亚文化。

二、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性的增强, 儿童与同辈群体的交往在彼此之间耳语、嬉戏、勉励、互助等种种磨合中逐渐加深巩固。当缺少了家庭的有力庇护、父母关爱变得遥不可及的时候, 留守儿童与同辈群体的交往就显得更加密切和频繁。

1.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价值观的影响

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而无法得到父母正确及时的引导, 其价值观的形成很大部分受到同辈群体内共同价值观的影响。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 留守儿童在读书是否有用及上学的目的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如80.0%的留守儿童认为读书是“非常有用的”, 还有16.3%的认为“比较有用”, 即认为读书有用的留守儿童比例超过了95%。这一结论驳斥了一些研究资料中提到的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内存在普遍的厌学现象、“读书无用论”泛滥这一观点。的确有一部分留守儿童认为读书无用, 但这种观点并没有在留守儿童的同辈群体中被广泛认同。相反, 留守儿童的同辈群体在学习上相互间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61.1%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都会求助于同辈群体。可见, 同辈群体对于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在某些方面, 同辈群体内所形成的价值观也确实起着消极的作用。如在湖南省的两个调查村, 留守儿童尤其是留守女童同辈群体的理想具有了明显的趋同性, 虽然这与当地社区的文化环境有一定关系, 但同辈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作用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儿童受到流行文化的剧烈冲击之后形成了当明星、当演员的人生理想, 这种理想又在同辈群体各成员间的相互传递中不断被强化, 于是不少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些不太实际的人生追求, 这对其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行为的影响

班杜拉等人的社会学理论认为, 人的许多行为都是以社会为中介, 通过观察、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习得的。儿童就是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习得社会行为, 并通过与同伴之间的交往, 参与社会活动和观察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 越来越多地掌握了其所处的群体中人们在什么情况下做出什么反应的知识, 从而形成了一种“认知策略”。[5]也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哈塔普所指出的那样, 接近同伴, 得到同伴的接受并进行积极的相互影响对于儿童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模仿同伴榜样贯穿于整个儿童时期, 当他们走出家门时, 儿童倾向于在穿着、言谈、举止等方面与同辈群体保持一致。[6]

作为留守儿童交往最多的群体, 同辈群体成员和留守儿童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接触最为频繁, 最易成为儿童观察和模仿的对象。同辈群体内部又有多数成员所认同的规则, 要被这个群体所认同和接纳, 儿童就必须遵循这一群体规则。这样, 留守儿童的行为和举止受到同辈群体的重要影响, 他们多倾向于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 这种因同辈群体的强制作用而产生的行为一致性对人格的发展有着长期的影响。

当前电脑网络已在农村社区出现, 且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开始接触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农村留守儿童并不都是经济富裕的孩子, 他们之所以舍得花钱去一次网吧是因为同辈群体中接触过网络的成员告诉了他们上网的乐趣, 而教会他们操作电脑、传授他们上网技能的也大多是他们的同辈群体。在对所调查社区学校负责人和老师的访谈中也了解到有不少的留守儿童沉迷于网络之中, 这些儿童去上网大多是拉伙结伴而行。

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的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有时消极的影响胜过了积极的影响。一些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和表现往往在同辈群体中传播较慢, 但一些不良的文化因素和行为习惯却很容易传播开来, 影响更多的留守儿童。

3.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内心情感的影响

从留守儿童与同辈群体的交往情况看, 留守儿童与同辈群体之间交流最多的是彼此间内心情感的倾诉, 留守儿童从同辈群体那里得到了非常多的情感支持, 可以说, 留守儿童同辈群体成员间关键性的维系是情感因素。

(1) 同辈群体间的情感慰藉让留守儿童找到归属感。

情感的安慰能给人无穷的力量。同辈群体间相互的理解与支持、关心与尊重, 可以满足青少年交往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及尊重的需要, 避免了这些正常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而带来的消极情绪, 从而促进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然而, 留守儿童在外出父母和现有监护人那里寻求情感的交流和关心却往往得不到满足, 这种情感支持的长期缺失, 很容易让儿童产生一种被剥夺感, 长此以往, 还有可能形成愤世嫉俗的情绪和心理, 这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而留守儿童在与同辈群体的交往活动中, 这一需要如能得到满足, 并能在合乎心意的文化氛围中找到归属感、认同和支持力量, 这将让留守儿童的情感得到良好的发展。

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陪伴的缺失, 儿童与现有监护人新的居住方式的陌生, 有的儿童甚至还会遇到经常变动监护人和居住环境, 使其在生活中产生缺乏稳定感。如果能得到同辈群体的接纳和尊重, 留守儿童不但能获得归属感, 自尊心也得到满足, 还能产生安定、稳定的情绪和情感。

但是, 同辈群体间感情色彩浓厚, 情感成为群体间关系的主要调节器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尤其是同辈群体内异性间的情感因素把持不当, 儿童过早地陷入与异性的感情问题中, 带来的代价往往都是惨重的。

(2) 同辈群体中异性交往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中呈现异性交往增多的特点, 原因主要是由于留守儿童内心对父爱或母爱的渴望。父母长时间在外, 女儿感受不到父亲的关爱, 就会将一部分对父亲的情感转移到其他男性的身上;而儿子长久得不到母亲的呵护, 也会将一部分对母亲的情感转移到其他女性身上。由于与留守儿童经常生活、学习在一起的多是同辈群体, 于是这部分恋父或恋母情结就被放到了异性同辈群体的身上, 出现了留守儿童早恋的现象。

儿童与同辈群体中的异性成员的交往对其成长有一定积极作用, 如有助于儿童性别意识的形成, 但是, 如果异性之间的交往超出了正常的朋友关系, 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甚至会引发越轨行为, 这对儿童的社会化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3) 情感因素的波动性和同辈群体中的不利地位对留守儿童内心情感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留守儿童与同辈群体间的交往方式和交往情况的调查还发现, 留守儿童自身极易情绪化、性格情感也不够成熟, 儿童之间的情感维系多是不稳定的。一部分留守儿童能从同学朋友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 但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也遭到了一些同学和朋友的欺负。一部分留守儿童在其同辈群体中还还常处于不利的地位, 遭到同学、朋友或伙伴的打骂、看不起, 因而只能消极地应对。笔者认为, 留守儿童长久地处在这样的生活、学习环境中, 长期持有这种心理和态度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的。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 留守儿童的同辈群体多是学校的同学和朋友, 其范围不仅限于留守儿童之间, 同辈群体中也有很多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在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社会化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首先, 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对留守儿童的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主要方面是积极的态度, 如互相促进学习等;也有消极的影响, 如对未来职业的期待等。其次, 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的行为也产生影响, 如上网行为等。第三, 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的情感产生着重要影响, 如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支持等。

由此, 笔者建议, 为促使同辈群体发挥积极的作用, 避免其对留守儿童产生消极的影响, 使留守儿童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应加强学校教育的作用和责任。

一是学校及老师要发挥教育的积极功能, 培养儿童、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交往意识和观念, 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及对人生成长的重要性。对儿童间流行的不良文化, 老师要正确地对待并适时地加以纠正和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二是学校要加强管理, 尽量避免留守儿童遭到欺负、伤害的情况, 对经常打骂留守儿童、看不起留守儿童的同学要说服教育。对于拉帮结派、从事不当行为的儿童群体更应该及时制止、耐心教育, 直至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从内心里接受批评, 愿意改正错误。三是老师和学校在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交往中起着教育主体的作用, 留守儿童的现有监护人和外出的父母也不应忽视这一问题。作为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应该意识到儿童的同辈群体在其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时常关心儿童的交往对象和交往活动, 多与儿童沟通和交流, 让他们感受到更多人的关心和爱护, 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摘要:本文认为, 同辈群体是留守儿童社交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群体, 他们对留守儿童的价值观、行为和情感等多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负面影响尤其值得重视。基于此, 提出了学校及教师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同辈群体 (多为留守儿童的同学) 进行思想上的疏导和针对青春期特点的一些教育等建议, 以促进留守儿童成长的环境更加健康。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同辈群体

参考文献

[1][4]王秋香.同辈群体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1) .

[2]张芳, 王礻韦.缺位、补位与留守儿童社会化[J].市场篇, 2006, (05) .

[3]杨世箐, 李学林.试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J].中外企业家, 2007, (07) .

[5]纪红艳.论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J].教育科学论坛, 2005, (05) .

同辈群体环境 篇5

同辈群体又称同辈集团或同龄群体, 是指在相同年龄阶段中, 由价值观、生活态度、兴趣、爱好等大致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互动频繁且关系密切的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作为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环境, 并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存在, 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一) 群体成员意愿的自由性

群体成员个体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自由组合, 并且根据群体内大部分成员的意愿安排群体内的活动内容, 即使少部分成员需要迁就、妥协和服从也是相互协商的结果, 极少带有强制性, 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个体愿意接受的。

(二) 行为规范及价值准则的独立性

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价值准则。从服装、发型等审美标准到沟通的语言习惯、交往方式、消费标准乃至心目中的榜样都体现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这种特征对个体的思想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 为了避免群体内部的压力和排斥, 群体成员一般都会自觉遵守群体内部的行为规范。

(三) 同辈群体内核心人物的权威性

群体内的核心人物往往属于非正式性质的, 既非他人派遣过或任命, 也非成员内部选举产生。而是在群体内部活动中凭借自己的才华、阅历、知识、修养等各种内化因素获得了群体内大部分成员的普遍认可后自然而然产生的, 核心人物对群体成员的影响力依靠的并非权力, 而是来自于同辈群体内成员的追随所产生的号召力、感染力。

(四) 同辈群体内成员交往方式的多样化

现代通讯工具的进步, 改变了青少年以往面对面直接单一的交往方式, 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交往方式呈现出多样化, 如手机信息沟通、手机电话沟通、互联网沟通等等。交往方式的多样化又进一步促进了同辈群体之间交流的频繁化日常化, 增进了同辈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

(五) 同辈群体价值追求的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 许多传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规范遭受到日益严酷的挑战, 特别是来自部分西方的消极文化, 给青少年在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上带来了困惑, 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的迷茫, 致使青少年同辈群体的价值追求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

二、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有其他教育途径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它对于青少年形成积极的价值观、锻炼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高尚的兴趣情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首先, 表现在积极方面的影响有以下四个方面:

(1) 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群体交往能力。青少年在同辈群体中, 通过与同伴日常交往, 逐步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合作的有效方式。在出现不可避免的矛盾摩擦时, 学会让步、宽容与谅解, 学会换位思考。这为他们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与他人团结协作, 自觉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规范及各种规章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充分满足了青少年情感交流的需要。青少年渴望与同龄人交往, 渴望得到理解, 时常在彼此频繁的交往中, 形成心灵上的依赖感, 实现彼此内心真实的沟通, 相互尊重, 相互支持, 相互关心, 抵御内心的孤独感, 最终获得心理归属感和价值认同感, 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3) 青少年在同辈群体内所学的内容广泛, 而且影响深远。由于同辈群体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使得青少年能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探讨一些问题。青少年在同辈群体的交往中更加直接、更加亲切。青少年心理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好奇心强和求知欲旺盛, 他们从对方那里获得大量的常识经验、新闻信息和价值观念。这种获得方式比从课本上获得随意, 且印象深刻。一般说来, 个体最初选定生活目标时, 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的影响, 但走入校园, 接触了更多的人之后, 由于心理上的相近相容, 使得家庭的影响逐渐不敌同辈群体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

(4) 来自同辈群体内的批评建议更易被青少年接受。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 逆反心理较强, 往往不愿意接受来自家长和学校老师的批评与建议, 而更愿意接受同辈群体成员的批评教育。成员之间共同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 大家共同提高, 且同伴榜样也能传递一种行为的功能价值信息, 因而激励同伴更加努力, 在群体中提升自我并追求卓越的目标。

2.同辈群体在青少年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同辈群体不具稳定性, 且情感纽带单一。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独立人格初步形成, 在同辈群体的交往过程中, 由于群体成员与成员之间交流沟通内容的不稳定性以及群体成员之间情感纽带的单一性, 与家庭父母及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日益削弱, 反之容易让青少年产生对群体的盲目依赖, 在青少年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了煲电话粥、拇指一族、低头族等群体, 使得青少年在群体中迷失自我, 阻碍其独立意识的发展, 集中表现为情绪自控障碍, 自我认知障碍。

(2) 同辈群体核心人物意识一旦出现偏颇, 就有可能导致群体性消极。青少年在同辈群体的交往中习惯性的在思想和行为上追随核心人物,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 一旦群体中的核心人物的言行举止偏离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轨道, 群体内的其他成员也很容易误入歧途, 产生内在的价值观念与道德准则歪曲的问题, 如果外化在行为上, 对其个人乃至社会都会产生恶劣的影响。

(3) 群体成员之间感性建议较多, 理性指导缺失, 易导致青少年价值观念错位。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导致青少年价值取向错位。具体表现为从注重精神到更注重利益;从助人为乐到注重索取;从注重修养到注重金钱;从注重集体到只注重自我, 甚至有青年把立足于绝对自我基础上的“自我设计”当成一种时尚, 这种过分的“自我设计”带有明显的过于感性的色彩, 这必然导致青少年的价值观错位, 道德行为失范, 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消极文化。

三、引导同辈群体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要有效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感染力、号召力和有效性、针对性。而同辈群体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同辈群体, 应着力掌握同辈群体的基本特征, 积极引导同辈群体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正面作用, 趋利避害, 确保青少年在同辈群体中健康成长。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地通过同辈群体真实地了解青少年的内心世界。青少年身心都在快速的发展, 他们大部分都有强烈的人格独立愿望, 而这样的独立愿望往往不被老师、家长所理解。于是他们在心理往往更加贴近同龄的伙伴, 愿意与同龄人在一起, 将自己内心烦恼与忧虑都与同龄人诉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要充分了解教育对象即青少年的真实想法, 注重自身角色的调整, 不要总是摆出高姿态, 而是带着与学生交朋友的心态亲近他们, 才能够根据他们的想法和需要, 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在群体活动中植入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同辈群体的道德素养。同辈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作用表现在引导青少年做一个合群的人, 而同辈群体形成后就会有封闭倾向, 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成员内部, 这样的封闭可能滋生狭隘和偏激的文化, 因此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群体活动中, 使得青少年在开放、健康的群体活动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也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群体活动, 为青少年同辈群体提供平台, 使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群体活动中。

3.引导青少年树立群体意识, 并提高青少年的交友辨别能力。群体意识是指群体中的成员所共同达成的意识, 决定着群体的行为。同辈群体是在相似或相辅的兴趣爱好和其他条件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成分复杂, 因而群体意识也不都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帮助树立端正的群体意识, 鼓励青少年的参与群体活动, 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交友准则, 培养他们独立的判断力、是否能从同辈群体关系中得到进步和成长, 认清“江湖义气”“拔刀相助”等不健康关系与志同之友、知心之友、德高之友之间的巨大差异。

4.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培养青少年人格的独立性。树立正确的群体意识的同时, 正确的自我意识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样至关重要。青少年对于群体的依赖在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也容易导致自我意识的缺失, 独立性的欠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帮助青少年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 即帮助青少年在遵守正确的群体行为规范的前提下, 保持内心与思想的独立, 不事事依赖于他人, 不在群体中迷失自我, 并逐步实现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自我成长。

5.重视榜样的作用, 以带动整个群体的健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群体核心人物进行重点培植, 发挥他们的典型示范作用。对于那些影响力较为积极, 并具有一定领导水平的核心人物, 要尽早将他们纳入到学生管理队伍中, 为他们提供一个更高层次的平台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反之, 对于其他一部分与主流价值观有所偏离的群体核心人物, 要加强教育和管理, 认真细致的做好思想工作, 摒弃不良习气, 促使其带领群体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积极向主流文化靠拢。而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破坏性群体, 尤其是青少年犯罪团伙, 要用法律的手段加以制裁。

6.家庭应与学校加强沟通, 密切配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家庭要与青少年保持良好的交流与沟通, 保证彼此间的情感共鸣, 在子女遇到问题时, 不要总是一味责怪, 避免冲突, 进行理性的指导。并与密切配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与学校、老师的沟通, 及时了解子女的在校表现, 与子女的交友情况。适时的鼓励青少年取得的进步, 及时的对其思想上出现的偏差、困惑进行指导。

综上所述, 在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的今天,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加强对青少年同辈群体特点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同辈群体在青少年发展影响中的积极因素, 并努力克服用同辈群体在青少年发展影响中的消极因素, 在传统教育方式外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摘要:同辈群体作为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环境, 并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存在, 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有其他教育途径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对于青少年形成积极的价值观、锻炼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高尚的兴趣情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同辈群体的存在, 应着力掌握同辈群体的自身特点, 重视引导其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趋利避害, 确保青少年在同辈群体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同辈群体,价值观念,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桑特洛克.青少年心理学[M].寇彧, 等, 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2]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

[3]陈正良.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4, (10) .

[4]吴海文.论优化同辈群体环境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及实效[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8) .

[5]孙丽芳.同辈群体与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 (9) .

同辈群体环境 篇6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指由一些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较为接近,并且经常在一起互动组成的非正式的初级群体。大学生同辈群体是个体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互动而形成的。在互动的过程中,个体通过观察、尝试、比较等方式主动寻找兴趣相似、年龄相仿、态度趋同的同辈人,并有选择地进行互动,直到从陌生人到熟人,形成自己的小团体[1]。在大学范围中,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和经常性的,这种影响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布朗.劳布伦那的一项研究证实,美国学龄青年与同辈群体交往时间是他们与父母交往时间的两倍以上[2]。法国作家莫罗阿也曾说:学校里的同学是比父母还好的教育者。因为在同辈群体中,没有等级分明的权威体系,群体成员间的关系显得亲密、经常,而且主要是平等相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米德更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改变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3]高校是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社会组织,不同学历班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地域入学的大学生之间,形成各具特色的同辈群体。大学生同辈群体之间的互动在客观上存在时间、空间的便利性,主观上存在心理共融性、情感发展同期性等易发性,对大学生各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4]。尽管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目共睹,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特别是有关同辈群体对大学生学习心理影响的经验研究和定量描述几乎很少。因此,利用大规模抽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资料对当前同辈群体对大学生学习心理影响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将研究结果科学、合理地运用到高校教育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目前学术界以及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研究设计

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标,本研究利用笔者于2014年下学期周六、周日及假期时间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探讨和分析。调查的群体为南昌航空大学、南昌大学、江西科技师范科技大学3所高校新校区在校本科大学生。调查的样本规模为每所高校调查500名大学生,3所高校总共调查1 500名大学生,调查的分析单位为个人。样本抽取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主要采取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由调查员将问卷发到被调查对象手中,尽可能按“集中填答,当场完成,当场检查,当场回收”的方式完成。不能集中调查的班级,则分批进行或个别进行,但都尽量在同一天内完成。调查共发出问卷1 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420份,有效回收率为94.7%。调查的基本维度主要涉及班级、宿舍、社团等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同辈群体间的学习问题展开,具体问题的设计可以归纳为对大学生学习认知、情绪情感、行为的影响等三个方面。从认知角度看,主要调查大学生学习态度主要受谁的影响、对排名的重视等。从学习情绪角度看,主要调查大学生和同辈群体一起学习时的感觉、对旁人获奖的想法。从学习行为来看,主要调查大学生学习时的竞争状况,如当问到周围的学生在休息时间看书学习时,是否感到有压力从而采取行动去学习等。研究关注的主要变量是同辈群体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涉及范围及程度。

三、结果与分析

1.从认知角度方面看

在调查大学生学习态度受谁的影响较大时,有78.2%的受访学生选择了同辈群体,15.9%选择教师和家长,可见同辈群体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态度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调查对提高学习动机影响因素时,提高朋友之间的互助合作氛围、建设积极进取向上的班风、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的比例分别为44.3%、24.2%、21.4%,其他因素仅占10.1%,可见同辈群体之间的学习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查显示,有68.7%的学生选择会因为周围学生的影响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大学生重视自己成绩在同辈群体中的排名,62.9% 的大学生比较在意班级同学之间的排名,29.4%则比较关心志趣相投的朋友之间的排名,12.19%重视宿舍成员之间的排名,仅有5.52%的学生表示并不在意在同辈群体中的排名,大学里更为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相对中学阶段对于学习成绩的重视有一定程度的减弱,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认知上还是很在意自己学习成绩在同辈群体中的排名,特别是班级同学间的排名,这也提醒我们的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引导大学生辩证的认识班级成绩排名,让其成为学习的动力,并避免盲目的恶性竞争的发生。

2.从同辈群体之间的学习情绪调查看

有76.8%的学生认为,跟同辈群体在一起的学习情绪主要是积极向上的、愉快轻松的,有15.3%选择紧张、焦虑、压抑等消极情绪,7.9%选择其他平静等一般情绪。大学生学习情绪受同辈群体的影响程度也 应得到足 够的重视 ,有20.42%选择影响程度很大,66.68%选择影响程度一 般 ,10.37%选择影响程度很小,2.53%表示没有影响。当调查你周围的学生有人成绩很优秀并多次获得奖励,大学生的反应情况时,有60.3%表示会产生压力,并相应调整自己的目标,有27.1%表示会以他为学习的榜样,尽力提高自己,1.2%表示会容易产生嫉妒情绪,进而跟他疏远,11.5%表示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

3.从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学习行为看

在调查大学生学习时的竞争情况时,有65%的受访学生表示同辈群体之间存在的大都是良性竞争,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与提高,21.8%的学生表示竞争并不会对自己产生影响,10.1%则表示不存在竞争,3.1%表示群体之间的竞争对自己的学习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当问及周围的学生在休息时间看书学习对自己产生的影响时,有60.7%的学生表示会感到有压力从而采取行动去学习,有24.1%表示会感受到压力,但并不会付诸行动,15.2%表示觉得和自己没关系,不去理会他们。如果周围的学生在玩,而自己还有学习任务未完成时,有51.2%的学生表示会受到干扰,但是还是会努力控制自己,继续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37.2%表示会受到干扰,且自己的学习效率会明显下降,从而不能顺利完成任务,仅有11.6%的学生表示不会受到任何干扰,能继续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任务上。

四、小结与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认知、情绪、行为等各个方面会受到同辈群体的较大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未完全发展成熟,认知上存在鲜明的模糊性特点,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目标都会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而调整。芬达的研究表明,有高成就动机组成的同辈群体有较高的学习期望,彼此分享学习经验,互相激励,能提升整体的学习素养[5]。由此可见,提升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学习认知水平,对引导大学生学习心理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情绪波动起伏较大,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跟同辈群体在一起学习时,大家的情绪状态也较容易彼此干预,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会营造良好的情绪体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而不良的情绪氛围会产生一种消极的磁场,对大学生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同辈群体表现出一种趋同性和盲目性。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曾经指出,社会行为的学习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进行的。他人的行为就像一个信息源,而观察者通常利用这些信息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如果能清楚的辨明积极和消极影响,做到趋利避害,则会让大学生形成规范的学习行为,提升大学生总体的学习心理素质。同时,由于大学生在高校所拥有的特殊资源和文化品质,构成了大学生同辈群体具有独特性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导向[6]。而这也提醒我们,在我们引导大学生群体发挥其积极作用时,我们必须从他们的立场出发,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尊重他们的价值标准,尽量避免价值观上的冲突。

与此同时,通过调查笔者总结出了三种普遍存在的心理效应。它们在同辈群体学习方面的作用力不容小觑。

其一是从众效应。大学生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往往受到团体内存在的无形压力影响,它迫使个体在认识与行为方式上与团体中的多数人趋于一致。如果这种压力过大,超过了个体的心理承受力,个体就会对偏离群体的行为感到不安,害怕自己“独特”的行为与群体不符,从而产生从众行为。当大学生对所处的群体越是信任,个体就越容易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行为而从众。当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程度很高时,大学生很难在群体中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能让个体不得不与群体保持一致。积极的从众可促进同辈群体内部相互鞭策、激励,在学习上共同进步,而消极的从众则会导致群体内成员产生更大的惰性。班级、宿舍是发挥积极从众效应的前沿阵地,构建良好的班风、舍风,使每个成员为维护集体荣誉,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形成一种共同努力,追求卓越的氛围。一言以蔽之,发挥积极从众影响,避免消极从众效应的发生,对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有重要意义。

其二是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俗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描述的就是这种效应。置身于同辈群体的包围中,必然受其影响。当大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时,看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优秀时会产生强大的动力,看到别人努力学习时也会转变自己消极的状态,调整学习目标,采取积极的学习行为。同辈群体之间的“好朋友”群体是一种相对稳定、持久的社会关系,他们在一起时彼此感到舒畅、轻松,相互了解、分享信息、相互支持、相互依靠。许多研究证实了同辈友谊对学生的在校动机和学业成绩有着重要影响。发挥同辈友谊的社会促进效应,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其学习成绩[7]。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调查表明,存在部分大学生由于周围同辈群体的干扰导致无法静下心来学习的情况,需要我们的关注。

其三是结伴效应,主要指的是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在图书馆里及一些社团活动上经常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大学生结伴而行,在这种同辈群体的陪同下,大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在一起做作业比独立完成作业的效率高。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结伴更多时候也体现大学生寻求归属感、摆脱孤独感的需要。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来解释,人在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如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等之后,将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实现、渴望认同的归属需要。大学生在同辈群体中容易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样让他们容易产生归属感,从而取得心理上的平衡与和谐。大学生同辈群体通过结伴,即与“相似的”伙伴的交往来获得尊重,提高自信心,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合理”选择。而大学生选择的伙伴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重视的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个的大学生,而应该全面考察大学生身边的伙伴以及其所处的群体。

上一篇:开放式选做作业下一篇:呼吸系统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