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群体空间设计

2024-07-12

自然环境群体空间设计(精选4篇)

自然环境群体空间设计 篇1

摘要:据业界预测, 2010年将是云计算腾飞之年。研究者把握云计算的低技术、低设备要求、低价格等优势, 充分发挥其在群体协作方面的作用, 探索云计算辅助教学。本文从什么是云计算谈起, 分析其教育影响和应用现状, 并用实例说明云计算在教学中的应用, 展现了云计算的特点。

网络时代由Web1.0时代, 到强调互动、参与的Web2.0时代, 再到以服务为主要内容, 强调主动性 (Initiative) 、多维化 (Multi-dimension) 的第三代互联网系统。教育也紧随时代的变化, 由20世纪90年代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倡导的“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 是国际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到后来的“建网, 建库, 建队伍”, 再到当前新兴的以云计算为特征的社会化网络学习。网络学习也从关注内容到关注个体到关注群体学习一步步演变。

●云计算概述

1. 云计算的含义

所谓云计算, 是指把大量的计算机应用迁移到互联网上, 通过服务提供商的大规模服务器集群的海量存储和处理能力, 来存储用户数据和运行应用程序, 而用户端只需通过浏览器随时随地访问这些应用服务。从用户的角度来说, 云计算是一种以服务方式提供给用户的计算机能力, 允许用户在不了解提供服务的技术、没有相关知识以及设备管理能力的情况下, 通过因特网获取需要的服务。譬如, 目前经常使用的信息搜索、收发E-mail、使用网络硬盘、上传并在线编辑照片、编写在线文档等, 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可以上网的计算机上使用这些服务, 无需软件或平台的下载、安装、维护、升级。

2.云计算的特点

(1) 价格优势。不论是普通个人用户还是企业机构, 无需为购买软件、服务器而耗费资金, 极大缩减了用户的成本。例如, Google公司的一系列云计算服务 (Google文档、Google协作平台、Google论坛等) 为学校提供了费用低廉的办公系统, 为教师提供了免费软件。

(2) 时、空、机优势。所有的网络服务几乎都不受时空限制, 但云计算较以往的网络服务还有个优势:在任何时间、任何计算机上使用是无差异性的, 不会因为计算机硬件条件或所装软件的差异导致不能使用;而且所有资源都可以存储在“云端”, 可以进行随时更新, 无需携带优盘等移动存储工具。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硬件要求很低,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可以同经济发达地区人们享受同样的服务, 消减了地区差异。可以说, 云计算是不受时间、空间、机器影响的新一代服务。

(3) 简单易用。云计算为用户提供了安全、可靠、经济、方便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目前而言, 众多云计算平台提供的服务, 技术操作简便, 并且不需要下载安装任何软件就可享用最新的服务, 对有技术障碍的普通用户来说无疑解决了大难题。

●云计算对教育的影响及其应用现状

云计算在国内发展十分迅速。在商家点燃云计算应用的火焰之后, 其他领域也将目光聚集到了新型网络时代的发展上。云计算对教育领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云计算有助于降低数字校园建设的成本

鉴于云计算的种种优势以及越来越多的IT服务提供商向用户提供云服务, 正在开展数字校园建设的学校可以积极采用云服务, 以减少购买服务器、防火墙、存储设备等硬件的高额费用;减少对这些硬件产品的日常维护费用。同时, 大型的云服务提供商还可以为学校提供企业级的优质软件环境, 所以学校也可以直接定制这些软件系统, 而不用自己重新提出需求, 进而完成相关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这些举措将大大降低学校建设数字校园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而且学校无需担心软件系统的维护问题, 因为供应商通常都有优秀的团队去维护产品品质, 并且不断增加相应业务模块以满足用户不断增加的需求。虽然云服务对大型用户不完全是免费服务, 不过在同样费用的情况下, 云计算服务将为学校提供最合适的性价比。

2. 云计算为远程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支持

云计算通常会依托大型高速计算机集群、大容量存储设备、高速带宽等硬件设备的支持, 这些设备远远高于一般学校的硬件设备。因此, 如果将远程教育系统部署在云服务环境上, 将最大限度利用远程教育系统的并发性和交互性, 使师生之间的交互更加实时、流媒体播放更加流畅、访问速度更加快捷。云服务完全部署在互联网上, 用户只要能够访问到Internet就能够完全访问远程教育系统, 因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加远程教育的物理距离, 简化远程教育的获取方式, 提高远程教育的传输质量。

3. 云计算有助于学生开展移动学习

云计算无需用户拥有较高的客户端配置, 就能够获得很强的多媒体能力。这一特点使得学生通过手机、PDA、便携上网本等设备就能够访问网络, 进入相应的应用系统, 进而获得想要了解的知识或技能。云计算提供的云服务降低了移动学习的费用, 增加了移动学习的多样性, 为学生进行移动非正式学习奠定了技术基础。

4.云计算有助于教师创建在线群体协作学习环境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并不陌生, 然而过去由于网络环境的限制, 无法充分调动学习者积极性, 技术实现的难关也阻碍了教师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云计算低技术、低设备要求、低消费的特点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一线教师可以利用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免费平台或者软件, 建立在线协作平台, 为学生创建资源丰富、协作互动的学习空间。例如, Google协作平台、百会笔记本等, 教师不仅可以在平台上呈现资料, 还可以邀请学生参与讨论互动, 甚至共同建设学习环境, 充分体现群体协作学习特点。而且平台的创建不再是复杂的代码编写, 而是简单易懂的窗口编辑形式。

云计算的影响推动着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探索。2008年12月, 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年会上,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首次提出“云计算辅助教学” (CCAI) 及“云计算辅助教育” (CCBE) 概念, 其含义是指学校和教师使用“云计算”提供的服务辅助教育教学。随着专家学者在各地的应用推广, 全国掀起了云计算辅助教学热潮。云计算在教学应用中的众多优势深受教师欢迎, 尤其是中西部城市的教师, 普遍认为云计算将为当地信息化教学的改善做出贡献。

目前, 国内已经有很多教师在尝试云计算辅助教学。2009年年末,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面向全国一线教师及教研人员征集“云计算辅助教学”案例, 提倡在教育技术“云服务”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中, 教师根据本地教学的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云计算提供的软件、存储、安全等要素, 构建个性化教学的信息化环境, 支持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群体智慧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

●基于云计算的群体协作学习环境的应用实例

云计算辅助教学 (CCAI) 重视学习的协作性。开展基于云计算的群体协作学习旨在通过协作发展“群体智慧”, 而不仅是提升个体智慧。充分发挥云计算的优势和特点创建群体协作学习环境, 促使教师从关注内容转而关注学习者, 从关注个体转而关注群体协作。下面是面向实习生学习而创建的云计算群体协作学习环境案例, 供一线教师参考。

1.背景介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大四本科生将进行为期2个月的实习。按照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 每个小组配备一个实习老师, 每个学生在实习学校有一名实习指导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分散状态, 学生和实习老师是单线联系。由于实习老师工作原因, 并不能全程跟踪学生实习过程, 给实习老师对学生情况的掌握和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于是研究小组计划利用云计算平台, 创建协作学习环境, 解决交流协作的障碍。

2.环境构建

根据对成本及技术门槛考虑, 研究小组决定使用Google提供的免费的云服务——Google论坛, (Google Group) 、Google在线文档 (Google Docs) 、设计实习论坛, 名称为“上师大06教育技术实习论坛”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06shnu) 。Google论坛的一个突出优点就是论坛的最新更新会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论坛中的所有成员, 成员只需要查收自己的邮件并在邮箱内回复即可, 所有回复自动发送到论坛。这极大提高了论坛的互动性。Google在线文档的突出优点是一份文档可以支持十人左右同时在线编辑, 并且是即改即存, 还可以恢复到以前版本, 非常有利于小组协作学习 (如图1) 。

该学习环境支持任何学生、任何地点、使用任何计算机都可以进行无差别的学习, 如学生只需要一个账号就可以在任何机器上完成工作;支持多人在线协作, 如几个人可以同时修改教案, 并能给予及时的反馈;支持完全的共享和独立, 也就是一个人的资源可以共享成所有人的资源或者小组的资源。

3. 栏目设置

在论坛中, 研究者设置了“实习最新公告”, 用于给学生发出最新的通知;“实习简报”由小组共同协作创建, 每周一期由小组轮流完成, 充分体现了小组成员的在线协作能力;“实习新闻”是共享大家在实习单位发生的最新的事件, 由学生自己发表, 这是一个学生之间互相了解的信息之窗;“常见问题答疑”由教师及管理者就学生常见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汇总和更新, 不断为学生答疑解惑;“实习评价标准”是根据当前高校师范实习存在问题和本校实习中在评价方面遇到的困惑制定的一个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该标准得到了专家及领导的认可。

在Google在线文档中的栏目主要有实习周记、实习成果、实习科研论文 (如图2) 。所有这些都是在线完成且全部共享的, 在论坛中都有链接通道实现Google文档和论文的连接。

4. 成果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06级教育技术实习从2009年10月9号~12月9号, 共八周。在实习结束后, 对本次教育实习项目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共发放38份, 有效问卷35份。

在论坛对学生合作与交流的作用方面, 有8位学生认为论坛和邮件绑定回复形式提高了参与程度;17位学生认为一个账号集成了所有服务方便学习;20位学生认为只需要一个账号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交流, 具有简便快捷性;5位学生有其他意见。

在论坛是否促进同伴合作和学习交流方面, 77%的学生认为本次教育实习所采用的论坛有效促进了同伴合作和学习交流;23%的学生认为没有促进。

本次教育实习论坛中共发帖1513篇, 约合每天200条帖子及回复。学生在使用过程中表现了极高的热情,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学生对该种形式的交流学习比较满意。

5. 案例小结

学生通过Google云平台达到了很好的协作效果, 并且真正做到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工作, 也解决了学生分散、不容易管理的难题。指导教师通过这个平台不仅了解了学生平时的工作学习情况, 还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反思和动态。平台为学生创建了一个群体协作环境, 初步满足了教师的需求, 但是如何促进学生群体协作的机制策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技术始终是为人服务的, 使用的成效如何不在于技术的高低, 而在于如何应用。

●小结

上述的研究案例在云计算支持的群体协作学习环境上做了初步的探索。鉴于云计算辅助教学的多方面优势,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用合适的平台。譬如, 利用Google的文档、Gtalk通讯工具、Google论坛组合创建协作交流环境, 延伸课堂教学, 开展丰富的课外学习;使用“百会项目”平台设计学生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 指导学生自行管理项目进程;利用好看簿的图片共享平台, 发起师生间、校际间的活动, 充分交流共享, 共建资源库等。

云计算正在不断的发展中, 技术的不断更新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灵活创新地组建适合的学习环境, 促进信息化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还有待更多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

论环境性群体事件的成因与对策 篇2

以前段时间启东市的王子造纸厂事件为例, 这就是起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王子造纸厂欲建一通海排污管道, 造纸的污染物排放量是相当大的, 若这一排污管道建成, 势必会对启东入海口以及其周边海域造成一定的污染, 启东市的渔业非常发达, 若是海域遭到污染, 对于其渔业必会造成重大影响。故而群众们自发地举行游行、冲击市政府, 迫使政府做出了让步, 暂停这一计划。这是一起典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

要解决环境群体性事件, 则必须先要了解其成因。

一、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一) 环境问题危及群众的切身利益, 这是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成因

我国的民众总体而言还是比较“温顺”的, 这得归功于我国的传统道德教育。礼让、宽容是我国所提倡的传统美德, 这亦决定了我国民众不会为了点小事而大动干戈。然而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则表明该环境问题已经超出了大部分民众的承受底线, 严重地威胁到了民众的生活, 这一矛盾的激化导致了此类事件的发生。

(二) 群众发现问题的时候往往是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重的时候

群众对污染企业的发现, 不是在引资、立项、征地、建厂、开工这个阶段, 而是在污染已使当地公众无法正常生存、疾病流行因而夺去许多人性命的时候。在这个阶段, 矛盾激化, 利益更难协调, “沉默的大多数”便很可能成为“爆发的集体”。这是由污染企业与民众缺乏互动、政府部门的信息披露不及时所导致的。“正是由于公众参与项目决策不足, 导致一些项目建成后的环境纠纷不断, 甚至引发环境群体性事件。”[3]

(三) 群众个体力量过于渺小, 无法凭借个人力量来维护自身权益

在与污染企业的博弈中, 群众个体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而对于环境保护富有热情的民间环保组织和公众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支持, 无法代表受害群众参与到博弈过程中去, 这就使得群众必须自发地抱成团, 集众人之力来实现自身维权的目的。

(四) “法不责众”的心理使得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群众没有后顾之忧

受法不责众思想的影响, 很多群众即使没有受到环境问题的影响也会参与到群体事件当中去, 从而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群体事件的队伍不断壮大。这是比较危险的, 情绪激动的民众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 做出违法之事, 如冲击市政府、进行打砸抢烧等。

简单地分析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二、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刑法对策

(一) 将对于环境问题的处理由民事赔偿、行政处罚上升

到刑法的高度, 对于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应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现今我国对于环境问题的处罚方式比较单一, 力度也比较轻微, 这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频发的主要诱因之一。低廉的赔偿处罚成本换取高额的开发回报, 这么划算的买卖任何企业都会去做。如果能将对于环境问题的处罚划入刑法的范畴, 即对于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的主要负责人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处以刑事处罚, [4]这必将使得企业的领导人不得不仔细权衡下开发的利弊, 对于处理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慎重。长此以往, 企业必会在开发过程中将环境问题放在首位考虑, 妥善的处理好环境问题,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以往, 企业深谙处理好环境问题,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双赢的发展模式, 但是由于处罚力度的薄弱, 使得企业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而忽视环境问题, 导致环境问题频发, 进而使得环境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处理环境群体性事件要从两方面入手, 对于环境污染企业的处理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亦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必要环节之一。

(二) 公诉机构将重大环境问题的诉讼纳入其诉讼范畴

诉讼活动的进行,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群众个体力量的渺小导致其在环境问题的诉讼中的局面不利。普通群众个体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是无法与企业匹敌的。这就使得很多时候群众明明占据了理却无法获得预期的胜利。如果公诉机关能够强势介入, 则不存在力量悬殊导致诉讼不公局面的发生。若想得到一个公正的司法结果, 则必须有一个公正的司法前提, 若诉讼双方一开始就处在一个不对等的状态, 则实现司法公正就有可能沦为空谈。[5]的确, 这就好比是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 大人吃了小孩的糖, 小孩要去告大人, 可是不管是让小孩去承担诉讼费用, 还是让小孩去举证, 实际上都是在为难小孩子了, 可是大人却没有这方面的困扰, 这样一来, 官司还怎么打下去啊?而公诉机关的介入, 就好比小孩子的监护人来了, 这种大人与大人之间的较量才是一种对等的较量, 这种较量的结果往往也是比较公正的。

(三) 严格规范群体性事件的尺度, 区分群体性事件与违法行为的界限, 这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亦是保护群众的需要

对于群体性事件中的少数黑恶势力以及严重破坏公共秩序的个人, 应当通过刑罚手段增加其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成本, 并通过先例的树立与媒体的宣传, 发挥示范性与警示性作用, 使得群体性事件的潜在发动人群意识到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后果。法不责众并不是给了群体犯罪以免罚的借口, 相反, 这是一杆标尺, 群体性事件与群体犯罪有着本质的区别, 若是群体犯罪, 即使你的人数再怎么众多, 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严格规范群体性事件的尺度, 可以使群众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定性, 不至于被一些不法之徒所利用, 做出违背本意的违法之事。这不仅可以使群众放心去行使权力维护自身权益, 亦可以让那些不法分子无可乘之机, 从而实现维权活动的合法有序, 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实现社会的和谐。

(四) 严惩贪污腐败

“群体性事件的背后总是有着实质的利益冲突, 尤其是有权者和无权者的利益冲突。”[6]环境问题的矛盾主体不只是污染企业与群众, 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亦选择了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正是有了他们的包庇纵容, 才使得那些污染企业如此的肆无忌惮。继续以王子造纸厂事件为例, 事后南通市环保部门在3个月内有10多名官员受到调查。试想一下, 如果没有群众的游行, 政府会禁止王子造纸厂建设排污管道吗?在群众游行后一天之内政府部门就做出了正确而又理性的判断, 可是, 在决定建设排污管道之前的那么长的时间里面为什么就没能正确而又理性的判断呢?这样一来, 游行的群众冲击市政府也变得情有可原了。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EB/OL].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网, 2012-12-3.

[2]中国崛起需跨越环保这道门[EB/OL].大公网, 2012-12-3.

[3]首部环保公众参与办法出台, 加强决策民主化[DB/OL].环评吧, http://www.eia8.com/gzcy/law/200810/26-24.html, 2012-12-3.

[4]曾明生.刑法目的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9:41.

[5]白建军.公正底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28.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国内研究综述 篇3

一、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现状

1、环境利益诉求和抗争——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性质

对于环境群体性事件定义的阐述, 国内大多学者认为环境群体性事件就是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而没有做过多的描述, 比如在程雨燕 (2008) 、时昱 (2011) 、李萍 (2010) 等。这是从问题的产生的原因角度出发, 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定义做出直观的表述。但也有学者做了进一步的陈述, 比如张有富 (2010) 认为, 环境群体性事件, 是指因环境矛盾而引发, 由部分民众参与并以集体上访、阻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围堵工厂等方式, 对企业和政府造成影响, 达到维护自己因环境问题而受到侵害的合法权益, 具有一定地域性规模性可预见性反复性和危害性的群体行为。孟军和巩汉强 (2010) 认为, 所谓环境污染诱致型群体性事件, 是指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恶化, 在与当地政府、企业协商未果的情况下, 所发生的群众抗议、抗争的事件。

从上面的定义中抗议看出, 环境群体性事件至少抗议总结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性质:

第一, 环境抗争事件。指的是环境群体性事件中, 民众的环境利益诉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是民众对自身的环境生存权、公共环境政策的参与权和知情权的维护, 具有法理基础的合理诉求。

第二, 群体性突发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是从社会学角度, 以群众的集体行动及其心理动机为焦点, 注重事件发展中的人们的行为变化的社会学意义。此外, 从应急的角度, 更加强调事件产生的突发性, 以及怎么样做出及时有效的回应。

第三、社会治安事件。治安事件往往是从事件的影响及结果角度来看待集体行动产生的负面效应, 强调事件的负面效果, 从而采取强硬的措施加以遏制。

2、行动组织化、问题复杂化——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近年来发生的环境群体性事件, 尤其是预防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 借助互联网, 手机等现代通讯手段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 使得集体行动越发的具有较强的组织性。2007年厦门PX散步, 2009年的广州番禺垃圾焚烧等事件爆发前, 民众已经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平台进行沟通, 初步达成一定的共识, 就是何时何地进行“散步”示威游行。李萍 (2010) 认为, “许多环境群体性事件都有一定的酝酿过程, 常常有组织者和骨干, 有些基层组织的领导干部直接担任策划者”。集体行动的增强离不开对现代通讯设备运用。刘君和赵慧 (2010) 以厦门PX事件为案例, 分析了手机短信的传播在公众参与中的作用, 肯定手机动员和散步建言对电子政务的贡献。在邱家林 (2012) 对环境风险类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中可以发现, 作者认为此类事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第一, 有序的抗争施压;第二, 参与者并非单一群体, 而是具有广泛的参与性;第三, 并非偶发, 并且具有计划性;第四, 民众的诉求指向明确, 目标可及。这些足以说明, 在环境风险类群体性事件中, 集体行动的组织性很强的。

除了行动的组织化以外, 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问题的复杂化。第一, 矛盾复杂化。余光辉 (2010) 等认为, 环境污染给当地居民造成环境权益的损害, 也可能带来其他的损害, 同时环境污染事件可能出现区域性的矛盾。第二, 参与人员的多元化。张华和王宁 (2010) 认为, 参与成员复杂化是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之一, 因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组成人员不仅仅局限于底层的弱势群体, 多数参与群众往往受的教育程度较高, 这部分群体往往社会影响力比较大, 容易使事件发酵, 以致最终酿成群体性事件。第三, 参与人员的复杂化, 必定会带来诉求的多样化。除了在环境问题中的经济利益诉求以外, 更多的表现为对环境政策的参与诉求和知情诉求, 也不能排除泄愤人员的存在, 这些多样诉求, 往往使得事件变得更加复杂。

3、规模扩大化、后果暴力化——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趋势

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涉及环境的问题逐步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钟其 (2012) 首先认为, 环境群体性事件在总体上不断增加, 其中以预防性环境群体性事件为主。他认环境污染导致的环境投诉、环境信访、环境纠纷以及环境群体性事件一直呈增长之势, 环保纠纷等环境污染而导致的矛盾和纠纷容易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暴发。另外就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人民群众对自身所生存的基本生活环境的标准和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公众日常社会生活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是诱发预防性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因素之一。其次, 环境纠纷特别是群体性事件规模化、对抗性趋势将有所增强, 甚至出现暴力化对抗趋势。

童志锋 (2008) 把视角放在经济社会环境快速转型的背景下, 认为环境群体性事件开始出现规模化对抗性的趋势, 这里包括两点, 就是规模化和对抗化。从以下两点给予解释:第一, 规模较大的重大环境群体性事件已经开始出现。第二, 出现了暴力化对抗性的群体性事件。这是建立在现有的事件和政府有管部门的表态上, 对未来趋势的一个判断。

二、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环境群体性事件就是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这是从事件的原因出发, 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直观的表述, 是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浅层原因分析。究竟什么是环境群体性事件深层原因, 国内许多学者也进行了许多深入的分析, 总结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点:

1、政府与民众视角下的成因分析

环境群体性事件往往涉及三个研究对象:政府、民众和企业。由于政府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民众与企业之间的环境纠纷往往会演变成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诉求与回应的矛盾问题。因此, 从宏观对象角度来分析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深层原因, 更多体现在对政府与民众的行为分析中, 总结起来有以下两点:

(1) 政府在环境污染、纠纷中的缺位和不作为, 是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王玉明 (2012年) 在对十起暴力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案例分析后, 认为,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有:第一, GDP至上, 漠视环境保护, 乱上污染项目。第二, 政企利益勾连, 环境保护异化为“污染保护”。第三, 在环保方面执法不力, 监管失职, 监管失灵。第四, 政府和企业没有及时回应民众的合理诉求。

(2) 民众在环境污染、纠纷中进行维权, 是民众维权意识不断发展的体现。闫国东和康建成 (2010) 通过从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行为和环保满意度3个方面对比分析1998-2007年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总体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过去10年, 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因此, 程雨燕 (2007) 认为, 随着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改善, 公众会越来越关心环境保护, 在维护生存权的同时将宁静权、眺望权、享有清洁空气和水权等环境权纳入了视野。

2、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视野下的成因分析

(1) 城市地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动机——公共环境问题参与

相对于农村地区来说, 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市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往往比农村地区的人要高出许多。城市地区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基本属于预防性环境群体性事件, 指的是环境污染等问题没有成为既定的事实, 只是存在发生的可能。市民针对环境问题的集体行动更多的体现一种对公共问题的关注、对公共政策的参与。李冠一 (2008) 对厦门PX事件进行分析后, 认为PX事件是一场公众制度化参与与非制度化参与相结合, 以维护自身权益的复杂样本。其中, 政协委员通过提案进行公共问题参与, 属于制度化的参与, 而公众通过手机互联网等方式进行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环境群体性事件, 就是公权力对私权力的侵害。陈昭颖和李亮 (2008) 认为, 城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是人们生活与工业生产高度聚集的场所, 也是环境问题表现最强烈、最集中的空间地域。

(2) 农村地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动力——环境生存权自救

农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没有像城市地区的环境群体性事件那样体现出公民对公共政策的参与意识, 更多的表现为对最基本的环境生存权的诉求和抗争, 甚至在某种条件下, 农民愿意有偿的条件下接受环境带来的污染。因此, 农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属于一种反应型事件, 意识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生存问题, 在农民的一再诉求而得不到回应情况下的被迫抗争。

任丙强 (2011) 把农村农民的环境抗争分为三个阶段:理性的利益表达阶段、集体冲突阶段和利益调整阶段。在集体冲突阶段, 也就是爆发群众的集体行动之前, 农民是通过理性的渠道进行诉求, 在农民得不到合理的回应和解决, 而又不得不忍受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的时候, 才爆发集体冲突。胡美灵和肖建华 (2008) 认为引发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第一, 企业排放污染导致农民的健康与生存面临严重威胁;第二, 在污染造成明显的侵害后果之后, 农民的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第三, 民众自救式维权, 政府出警维护企业利益, 引发警民冲突。

3、特定视角下的成因分析

(1) 邻避冲突

邻避冲突是可以简单定义为由于环境距离相近而产生的冲突。邻避冲突引发于邻避设施的选址和建设, 邻避设施指的是能使大多数人获益, 但对邻近居民的生活环境与生命财产具有威胁的“危险设施”, 如垃圾场、变电站、殡仪馆、炼油厂、精神病院等。由于这些设施存在潜在的危险, 使得附近居民产生“不要健在我家后院” (Not in my back yard) 的邻避情结。邻避冲突是以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还换取多数人的福祉, 然而也有学者存在利益安全隐患的对少数人角度出发, 邻避情结其实是一种居民想要保护自身生活领域, 维护生活品质所产生的抗拒心理和行动策略。陶鹏和童星 (2010) 认为广州番禹垃圾焚烧事件, 厦门PX事件就是典型的邻避型群体性事件。

邻避冲突折射出的不仅仅是, 人们希望邻避设“不要施建在我家后院”那么简单, 顾雯 (2011) 认为, 邻避情结的部分主要动机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心理因素, 即附近居民会对存在危险隐患的设施产生排斥的心理动机。第二是经济因素, 大多邻避设施是公共设施, 都是出自纳税人的钱, 为什么会让我承担风险。第三是公共决策的参与问题, 即政府知道某些设施会产生邻避效应, 而封锁相关消息, 降低公共决策程序的合法性。此外, 在邻避设施或者公害设施的选址上, 难免会存在利益集团的身影, 这些都加深了附近居民产生邻避情结的几率, 促使群体性事件的出现。

(2) 政府行为外部性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政府行为的外部性有很大的关系, 尤其是在政府的公共选择, 政府行为的外部性不可以避免的导致一部分群众的利益损失, 这为群众的集体行动和诉求留下了隐患。政府行为外部性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行使公共服务职能以弥补市场缺陷的副产品, 它是由政治过程产生, 通过改变交易规则或产权控制从而间接改变市场性外部性, 造成相应的成本和收益转移的现象。

蔡少琴 (2010) 以广州番禹垃圾焚烧事件为案例, 分析了政府在确立垃圾焚烧项目的行为中, 产生了行为的两种外部性:第一, 垃圾焚烧项目本来是政府为群众提供整洁的市容市貌, 避免垃圾横飞的环境。在公共产品的选择上, 政府按照“公平”的多数人原则, 进行公共产品选择的投票, 势必是合符大多数的利益, 但也不可避免损害到少数人的利益, 即产生公共选择中的“多是人的暴政”。第二, 在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决策过程中, 全体公民既是纳税人, 也是享受公共产品的获益人, 应当都参与到公共产品选择的决策过程中, 但是每个人都参与又是不现实的, 只能有少数人来决定, 这不可避免违背部分人的意愿, 产生“少数人的暴政”。

(3) 环境抗争和风险认知

环境抗争是分析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国内大多学者认为群众基于对环境存在风险存在的认知程度不同, 从而采取不同程度的抗争手段。民众的环境抗争是有层次, 并非喜欢诉诸于集体抗争的途径。在环境抗争的初始阶段, 基本表现为民众的原始抗争。李晨璐和赵旭东 (2012) 认为农村原始抗争就是原始的、简单的、自发的抗争方式。对于企业带来的环境污染, 村民往往采取围堵来路的方式向企业工厂表达愤怒。只有政府采取打压的时候才会进入打砸行为。任丙强 (2011) 同样认为, 农村农民的环境抗争存在三个阶段, 理性表达阶段、集体冲突阶段和冲突的利益调整阶段。

环境抗争与人们的风险认识很相关, 人们对环境带来的风险的不同认识, 会产生不同的抗争行为。吴新慧 (2009) 认为, 农民对风险认识的不足, 产生的是补偿型抗争行为。其次, 相对于城市地区的人, 农民的抗争能力存在不足, 表现出的是焦虑的抗争行为。第三, 农民对于利益损失的诉求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反而有可能被打压的情况, 采取暴力的集体抗争及成为他们诉求的首先方式。

三、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分析

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对环境造成损害, 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集体冲突也给社会秩序形成了负面的影响, 同时也带来社会信任的流失, 损害社会公正和社会价值。因此, 如何防止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尤为重要。下面是几个比较具有带表性的观点。曲建平和应培国 (2011) 认为,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防止路径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 畅通利益诉求的渠道, 保障民众的参与权。第三, 完善环境法律体系, 严格环境执法监管。第四, 建立“联保共建”大机制, 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第五, 坚持教育和打击并举, 掌握工作主动权。张华和王宁 (2010) 认为, 应对当前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 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政府转变唯GDP发展观, 促进经济生态和谐发展。第二, 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制, 加强企业环保意识。第三, 畅通群众环境参与渠道, 保障群众环境权利。总结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府方面, 转变经济发展观, 转变唯DGP的经济发展方式;强化执法力度, 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监管, 提升企业的环保意识;转变政府的行政方式, 强化对民众诉求的回应效率。

2、民众方面, 畅通民众利益诉求通道, 采取多渠道多途径对存在利益冲突进行调节, 强化司法机关在环境纠纷调解中作用。

3、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 强化法律在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环境问题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避免环境问题引发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四、小结

体育教学中学生群体外部环境阐释 篇4

一、群体战略

一个群体的整体战略,通常是由群体的管理人员制定的,它规定着群体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和方法。群体战略可能引导群体朝着提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在任何时候,一个群体所追求的战略都会影响到群体中群体成员的权力;反过来,这又将决定群体的管理人员希望分配给群体成员用以完成任务的资源。譬如,一个群体如果把过去的群体地位第一变成了群体成员个体优先,就会增加群体成员的焦虑感及引发群体内部冲突的可能性。

体育教学中的学生群体多数是为了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共同的目标,就好像篮球队、足球队等,这些学生群体的成立主要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这些学生群体一般比较正规,且有教师或者技术较好的学生作为群体的领导,而且群体战略一般都是以集体感为第一位。这样的群体战略是至关重要的,关乎着群体能否把各自的分力集中起来,发挥更强大的群体力量。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健美操协会等等,则主要是因为群体成员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组建起来的,这样的群体,群体战略一般比较模糊,没有制定严格的群体战略,因为群体成员都是以休闲的心境加入到群体中的,而不愿意受到更多的规章制度、战略战术所制约。

二、权力结构

每个群体都有其权力结构,这种结构通常决定一个学生群体的架构,决定着群体的正式领导和群体之间的正式关系。虽然群体可能由群体内一个非正式领导控制,但群体的正式领导仍然具有群体内其他成员所没有的权力。

体育教学中的学生群体的权力结构相对简单,一般情况下,一个班集体有一个体育班委,也就是这个以班为单位的学生群体的最大正式领导了。通常情况下,体育教师的一些日常队形整理、训练,班级同学的召集都是体育班委来执行的。而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群体的实际领导者可能不是体育班委,因为体育班委或许个人体育能力很不错,但是很少会是班级里面体育最好的一个,即使某一方面可能很出类拔萃,但是其他方面可能表现平平;而学生群体当中有一些体育精英分子,个人体育技能和技巧比群体内的其他同学更加突出,这些体育精英通常就是学生群体中的实际领导者。这些实际的领导者并不是靠体育教师的任命而具备这种实际权力和影响力的,而是靠突出的个人体育能力得到学生群体其他成员的认可和拥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注重发现这些体育精英学生,他们可以说是一个学生群体的灵魂,有了这些学生,便可以把整个学生群体带动起来,让整个学生群体焕然一新,充满朝气。

三、群体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

群体物质资源主要是指群体成员赖以活动和发展的物质层面的资源。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群体的物质资源主要是指群体成员参与体育活动的一些体育基础设施和体育相关的书籍等。例如一个篮球队必须的物质资源就是篮球场、篮球以及球员必须的篮球装备(篮球服和篮球鞋等),而一个足球队必须的物质资源就是有足球运动赖以存在的足球场、足球等。群体非物质资源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资源,例如一个篮球学生群体需要把握和支撑球队的教练及相应的篮球知识和篮球训练技巧等,一个足球学生群体则需要足球教练、体能训练师等。

四、群体成员资源

一个群体可能达到的绩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成员个人给群体带来的资源。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群体成员资源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能力和人格特点。

1.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评价个体成员与体育活动有关的能力和智力水平来部分地预测群体的绩效,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偶然性。一个群体的绩效水平往往是其成员个人能力的总和,其成员的能力还可以使我们得以间接地判断群体成员在群体中能够做什么,效果如何。

对于群体成员的能力和群体绩效的关系,我们可以做出哪些推断?首先,事实证明,一个人如果拥有对于完成群体任务至关重要的能力,这个人愿意参与群体活动,一般来说贡献也更多,成为群体领导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如果群体能够有效地利用他们的能力,他们的满意度就会更高。其次,群体成员的智力和与群体任务相关的能力都与群体绩效有关,另外还有其他因素,比如群体的规模、群体领导的行为方式、群体内部的冲突水平等,都对群体绩效具有一定影响。

群体成员的能力是群体成员资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无论是新吸纳的群体成员还是群体内的老成员,能力可以说都是一项非常关键的衡量群体成员能否在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评价指标。体育教学活动中,不管学生群体是竞争性质的,还是休闲性质的,对群体成员的能力都从来不曾放松过。篮球队群内队员的篮球技能和篮球技巧等都是直接影响整个群体战斗力的直接能力指标,不管你多么热爱篮球运动,如果你在篮球技能和技巧方面没有一项是突出的,就很难被吸收到篮球队伍中来。其他学生体育群体也是同样的,首先看重的是群体成员的能力。当然即使一个成员在刚被吸收到群体内的能力是被认可的,但是如果在以后的体育活动中,个人懒惰,缺乏训练,个人的能力不断退化,不能达到群体的最低要求,那么这样的群体成员一样会被摈弃到群体之外。

2.人格特点

大量的研究探讨了人格特质与群体态度和群体行为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具有积极意义的人格特质对群体效率、群体士气和群体凝聚力有积极的影响,这些人格特质主要包括:独立性强,善于和人相处。相反,那些具有消极意义的特质,如独断、孤僻等,对群体效率和群体士气、群体凝聚力都有消极的影响。这些人格特质通过影响群体成员在群体内部的互相作用方式,从而影响群体的绩效。

学生群体的士气和群体凝聚力对于群体的长足发展是举足轻重的。学生还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在不断地变化,而情绪更是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尤其是同一个群体中的学生士气更容易受到其他群体成员的影响。如果群体成员多数都真诚地愿意与其他成员相处,和蔼可亲,并且愿意帮助其他成员,那么这个群体必然是非常和谐的,和谐的群体更容易爆发出更大的士气;当然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助精神更是在无形中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会确实实实在在地让每个群体成员感受到,这是一种心灵的默契。凝聚力强的学生群体,也会发挥出更大的能力,展现出“1+1>2”的实力。倘若群体成员人格特点都偏重于消极意义的特质,那么这样的学生群体毫无生气可言,每个群体成员都是独断专行,为了个人的利益最大化,而不顾群体的整体利益,最终的结果是失败。

五、群体文化

每个群体都有其文化,这种群体文化规定着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学生进入群体以后,一般就能了解其所在群体的文化。他们能够知道,参与群体活动时应该如何穿着,群体的制度是否都应该严格地遵守,哪些类型的行为会使自己遇到麻烦,哪些则没有多大的关系,在群体中诚实和正直等品质是否很重要,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虽然许多群体中存在亚文化,从而存在群体正式规章制度之外的一些规则,但这类群体中仍然是由主导文化向所有的群体成员表明群体所重视的价值观是什么。如果学生群体成员想得到群体的承认,就必须接受群体主导文化所蕴含的价值标准。

而基于体育教学活动而建立的学生群体,都是由正直青春年华的学生组成,这些学生个体多数都充满朝气,富于创造力,敢闯敢干,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这些性格特点决定了学生群体的群体文化是积极的、向上的,群体价值观也是一种朝气蓬勃的追求精神。这样的群体文化也决定了学生群体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敢拼敢干的精神,为了目标,有一股不服输的气概。

总之,学生群体的外部环境是多元的,除了物质资源、人员资源等可见的外部环境外,还有群体文化、非物质资源、群体战略和权利结构等无形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资源形成一种合力影响着学生群体的发展和壮大,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仔细地分析这些外部环境,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群体的优势,使学生群体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林.对体育教学过程若干问题的探讨.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5 (2) .

[2]雷兴东, 朱国团.体育教学中师生双边关系的再认识.体育师友, 2005 (6) .

上一篇:物理教学点滴谈下一篇:税务筹划的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