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以自然为本

2024-06-14

设计以自然为本(共3篇)

设计以自然为本 篇1

周海翔,高高瘦瘦,头发蓬乱,脸部线条明显、轮廓清晰,细边眼镜,有严重的“恋高症”。

与更多的生态摄影家追逐濒危野生动物不同,他更提倡“多观察、拍摄身边那些鸟儿的自然行为,感悟它们存在的理由,记录它们的动人故事”。他甚至请求掌握珍稀鸟种信息的鸟友:“请您自私一点好吗?别再透漏地点信息给我们了,求求你们了,为了保护濒危物种,这是你的贡献。”

这种请求实属出于无奈。作为摄影人,当然希望能拍到更多的珍稀动物。但是,越来越多的信息披露,会给这些珍稀动物带来更大的被盗猎或被摄影者的自私而赶出家园的危险。“大家的内心都是爱鸟的,但我们的很多行为会在无意识下,严重惊扰鸟的生活,甚至将它们赶出家园。”

多数生态摄影家以野生动物为拍摄主体,周海翔却将镜头更多地对准偷猎、盗猎的行为。多年的反盗猎经历中,他遇到过形形色色的盗猎者。虽然对这些盗猎者,他没有权力采取强制措施,只能说服教育,但因为他用镜头击中了盗猎者的要害,反而更加有效地控制了盗猎行为的再度出现,甚至有些盗猎者因此成为护鸟志愿者。

很多媒体给他做过专访,报道了他的事迹,诸如“垃圾鹅”“天鹅之死”“绝户网”和各种合作的动物保护活动。他确实也很忙,奔波在野生动物救助的道路上。而他的一个小故事,却不得不提。

提前告别“点亮东北虎回家之路”的志愿者团队,他乘火车回沈阳。经历一天一夜的行程,刚刚踏上火车站的站台,由于户外装备太重,“老婆命令打车回家”。当跟司机讨价还价成功之后,他还是拖着行李奔向了汽车站。“结果是倒一趟车,步行了不到一公里,省了48元钱,节约了能源,减少了碳排。”

他就是这样在点滴中践行着他的理念。他说,“相机不能只是我们向鸟儿索取美丽的工具,更应该成为保护它们的武器!”鸟是自由而美丽的,“这也是我们的向往,我们不希望它们受到束缚,更不想看到杀戮!”

他还说,“生态保护和建设,需要有问题的第一手资料,需要利益相关方做针对性的工作,需要有与相关管理部门真诚合作的态度,需要有做幕后英雄的姿态,需要的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以社会科学为战术战略,需要感性的眼睛加上理性的思维,需要的是持久的奉献,而不是一时的献身。”

他对生态摄影和生态保护有着自己的高瞻远瞩。“中国的保护事业,需要理性化的思维,需要一种境界,所做的事不在于是否感动中国,而在于真的解决实际问题。”他这样说,“人和鸟的距离就像一把衡量人类文明的尺子!”

总而言之,“生态建设必须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中走出来,回归到‘以自然为本’的轨道上!”

设计以自然为本 篇2

反方:保护环境应该更以自然为本国土学院代表队

谢谢主席,尊敬的各位评委,在座的各位同学,对方辩友:

大家晚上好!接下来将由我代表我方进行立论陈词。

开宗明义,概念先行。保护环境是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自然为本是为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珍惜和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是为了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发展理念。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而以自然为本和以人为本在理论上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都是科学、严谨、符合人类发展需要的,而两者在保护环境上的主要区别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更注重当前人的需求还是当前自然的需求。我方判断的标准是在保护环境的实践过程中两种不同的发展理念何者居于主导更能长远有效的解决环境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两方面来论证我方观点:

一、从现实环境问题来看,保护环境坚持更以自然为本能够更好更快的解决环境问题。首先我们仔细剖析一下更以自然为本与更以人为本在解决问题中具体模式,更以人为本是较好满足人类当前需求和既得利益,在此基础上保障环境的基本运行;更以自然为本是在必须满足人类发展的基本需求这一前提下,立足于自然环境的完整与发展,侧重于自然的需求,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开发处于自然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之内。因此在解决保护环境问题时,更以自然为本不仅能够拥有更大的力度去保护自然环境,而且在面临人与环境矛盾时,会更优先解决环境问题。

二、从潜在环境问题来看,目前,我国的环保事业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仅仅是为了改变现状而进行环保治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过程中,更以人为本往往容易让人过多考虑自己的利益,从而思想发生偏差走上人类中心主义的歧途。更以自然为本更注重当前自然的需求,当人类利益与自然发生冲突时,不会因为人类利益而放弃环保事业,从根本上规避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风险,不给人类中心主义任何可乘之机!从根本上解决了环境问题。

设计以自然为本 篇3

关 键 词:以人为本 道法自然 工业设计 回归自然

前言:

设计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人类一直生活在大自然和自身“设计”的世界。当今经济全球化、环境日益恶化、人文环境浮华;“以为人本”的设计思想也在商品经济倡导的今天被严重地曲解,设计沦为奢华、金钱和权力的附属品。因此,作为设计师的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生存危机。面对社会文明,科技进步,物质丰富的今天,“设计”却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感。这违背了“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本质,这一现象的产生让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回到设计“以人为本”的根本目标,为避免或减缓生态急剧恶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做出我们的努力。

一、“以人为本”设计思想

“以人为本”设计思想是指在产品设计中把“人”作为设计过程中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将人的感受与需求作为设计的首要因素,并且以此作为衡量设计结果的尺度。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个体,我们属于自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其求得生存的本能是自然属性的根本体现。生态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属于自然,而自然并不从属于人类。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前提。对生态链条任何环节的破坏,都将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毁灭。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更不能成为他们的主宰者,应该与大自然和谐发展。人类生存下去的唯一方法是设计以自然为本,以自然为师,为自然的生存而设计,像自然一样去设计和制造,像自然一样去生产和消费,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设计在本质上不单是某种经济行为,或是艺术行为,而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方式进行思考和改进的行为。“以自然为本”更加符合“以人文本”的人类发展需求,设计应是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设计,而不是对自然资源的“竭泽而渔”,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设计。

二、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庄子:“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即道家思想所提倡的“天人合一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德经》中曾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

“道法自然”思想的本质核心就是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回到设计的核心“以人为本”,“道法自然”设计思想在逻辑体系上涵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用“道法自然”的设计观念来扬弃“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并非意味设计不再考虑人的需求。实际上,“道法自然”的设计理念可以更好、更全面地表达设计必须充分适应人的生物学特征即人类的自然属性。可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偏执地认为科技进步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而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如果人类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人对自然的依赖性以及人与自然的统一,那么科技的进步不但不能保护这种统一,反而会成为破坏人与自然统一最大的威胁。汽车的出现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汽车排出的惊人尾气也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加重(见图一)。人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巨大好处时,必需要有“道法自然”的意识。“道法自然”思想虽然没有直接教授我们保护自然的方法,但是却给设计提供了指导思想:如何通过设计使人类接近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我们设计时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三、回归自然设计

从设计的历史发展观察设计目的的变化。石器时期,人们利用自然资源(如木材)来制造生活产品;工业革命,人们提出“形式追随功能”设计思想;现代社会设计提倡“以人为本”,设计以人为中心,目的为了更加方便人的使用;发展到未来,设计的目的必定会演变成以自然为本,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即“道法自然”设计思想。

“道法自然”设计思想强调“物—人—自然”的引导和回归,其思想核心被广泛地运用到设计领域,并且对工业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指导与推动作用。

1.工业设计的人性化设计

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不仅停用在它的使用价值层面,而更加注重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表达,注重产品的内涵设计,即“人性化设计”。在设计中把“人”作为一个首要条件来考虑,它体现了设计的功能性与社会性。从本质上说,“人性化设计”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带有鲜明的后工业工业时代特征,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

我们生活在“物—人—自然”的大环境中,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人类一味地进行功利性的活动而使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使自己远离自己的心声,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接近自然的机会。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到现在的人文精神关怀,要求设计中融入“人性化”因素使其具有情感、生命,赋予“人性化”的品格,使人们身心更加健康发展,真正达到人物和谐,“物我相忘”的境界。

任何一个成功的设计作品必然是“物—人—自然”三者之间巧妙融合的产物。人们也开始追求一种全新的生产环境,注重“ 物—人—自然”的共生存的思想。在设计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关注人们自我情感体验与认知,这也是“人性化设计”的精神所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整体设计虽然简介古朴但充分中体现人文关怀,采用仿生设计形态如“巢”,象征孕育生命,表达了人类对未来的一种希望(见图二)。它的成功证明人性化设计必然会成为设计趋势,当然这也是“道法自然”思想在设计中的体现:顺应自然,回归自然,实现“物—人—自然”的和谐统一。

2.工业设计的可持续设计

将设计行为纳入“物—人—自然”系统,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前提下,争取适度利益和发展水平的同时,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将“环境”因素视为设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条件,即“可持续设计”。“可持续设计”的思想是站在人类根本利益上全方位的设计理念,它的观念来源于“绿色设计”。工业设计中的可持续设计就是在产品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材料、资源、能源的使用。

nlc202309041206

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能源问题并称为人类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从本质上说,这三大问题是一致的都是可持续发展问题,与此同时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匮乏、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问题逐步加剧,人类也意识到“物—人—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可持续发展设计成为整体社会发展的主题。在工业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的可持续意识体现于以尽可能小的资源代价,获取最大的使用价值,并将产品生产、使用、回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减至最低。未来具有可持续设计理念的产品必然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可持续设计是对以人为中心设计理念的提炼于升华,通过设计使“物—人—自然”达到和谐的发展。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们时刻要有可持续设计的意识,注重设计中的“环保”概念,引导设计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可持续设计主张合理使用材料,以最贴近自然的、健康的、节省资源的材料来满足产品功能需求。日本Wasara公司设计一系列纸质餐具(图三),使用纸浆和蔗糖的混合天然的材料,虽然为纸质,但是产品在设计上考虑人体工学的舒适度,品质感强,暖色的色彩,让人有种先天的自然接近性。这与“道法自然”的核心思想相一致:产品源于自然、顺于自然、回归于自然。

四、结论

从“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转向“道法自然”的设计思考,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本质。我们提倡“道法自然”设计理念,不是为了所谓的“理论创新”,而是为了改变设计的“态度”和价值判断。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道法自然”设计思想反映了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实现“物—人—自然”三位一体的和谐共处,促进人与自然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 程能林,工业设计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 老子著、徐澍、刘浩注释,道德经[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3]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 李敏敏,世界现代设计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5] 钱竹,艺术与设计[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2006

[6] 图片来源:图一:http://info.auto-a.hc360.com/2012/01/130856477779.shtml

图二:http://www.nipic.com/show/1/48/837896dbadb0fc49.html

图三:http://shijue.me/show_idea/5111f9209d71152cc300005f

上一篇:物流信息跟踪下一篇:采空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