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体育

2024-07-21

自然体育(精选11篇)

自然体育 篇1

体育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催生现代体育进一步繁荣发展, 且似乎都很合乎自然, 同时体育的价值也被无限放大。现代体育的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对体育的认识与提升, 然而, 作为一种归属人的活动, 对体育中人的作用与价值的忽略, 必然导致体育与人之间关系的消解, 最终将体育发展引入误区。要有效消除异化现象, 必须使体育自然价值得到回归。所谓自然价值, 实际上是生命体的价值, 是自然生命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它对人和其他生命的生存有意义, 能满足人和其他生命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二是它自身的生存保持基本健全的发展。在现代社会, 体育价值的凸现方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它不仅对体育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而且对人类社会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1 异化的概念

异化是一个哲学概念, 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一种描述。异化一词出自拉丁文alienation, 有让渡、转让、疏远、差异、分离、精神错乱等义, 德语entfremdun (异化) 由动词entfremden变化而来, 有疏远化、冷淡化、夺取等义[1]。这一概念创始于黑格尔, 完成于马克思, 后经卢卡奇、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成为全球范围内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和重要范畴。1975年苏联的《大百科全书》中将“异化”解释为:“异化是阶级对抗社会所固有的客观社会过程, 其特征是人的活动及其结果成为凌驾于自身之上并且与自己敌对的独立力量。”我国学者认为, 异化是“主体由于自身矛盾的发展而产生自己的对立面, 转过来束缚主体、压制主体”[2]。

2 体育的异化及表现

体育的社会学及哲学意义何在?有学者从哲学、人类学的角度指出:体育的根源在于人的本质, 体育的本质在于人类的自我创造。从体育的本质来看, 体育之所以存在, 最根本的前提是对人的肯定, 是追求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过程。卢元镇教授指出:“在现代社会里, 体育要使整个人类的生存质量提升, 肩负着崇高的使命, 将其功能定位为:维系人类健康、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 最终使人类充分地享受自由和幸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 人类片面追求眼前实际利益欲望的膨胀, 致使体育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体育的目的不再是为了人类自身健康和自身精神的满足, 而是为了实现人类对身体极限的突破、他人的欣赏、名利和金钱的欲望。这种工具性体育的出现使体育沦为奴隶, 自然也失去了人性。人类不能单纯地将体育视为一种资源或工具来利用, 体育是一种后天习得, 传承和创造的身体文化, 是人类独有的培养、完善自己身心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 是人类追求健康理想的过程[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所谓“异化”是指由主体自身产生又反过来敌视和支配主体的异化现象[4]。按照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体育异化可以初步定义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 体育产生出与自己本体相敌对的产物, 这种产物反过来又占有人、控制人和支配人。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体育失去了它对人的培养, 使人身心和谐、全面地发展, 构建健康而完整的心灵, 以适应社会和自然的本义, 相反却占有和操纵着下一代, 把体育的手段变成了体育的目的[5]。现代体育的异化, 是体育本来目的的失落, 是对人性的扭曲, 其结果只能使体育离正确的方向越来越远。

2.1 体育被科学技术的极度异化

科学技术在体育发展中的作用谁也不能否定, 它已成为现代社会合法性的组成部分, 它所体现的理性已经成为一般观念的仲裁人, 成为现代文化的最高标准[6]。人类正在进入被西方学者命名为的“后信息时代”, 工业化进程在经历现代科学技术的洗礼之后, 更多地在文化上表现为一个解构和转变过程。鲍德里亚认为:“从生产性社会秩序向再生产性社会秩序转变过程中, 技术与信息的新形式占有核心地位;在再生产性社会秩序中, 由于人们用虚拟、仿真的方式不断扩张地构建世界, 因而消解了现实世界与表象之间的区别。”由于现代体育展示给大众的大多是竞技体育, 凭借大众传媒手段, 观看电视比赛成为人类一种“身临其境”的虚拟化参与方式, 体育丰富多彩的内涵被媒介所取代。正是在反抗视觉霸权, 带领人们走出愚昧之谷的过程中, 科学技术建立了自身的霸权, 使自身成为新的神话[7]。

人们相信科学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价值, 人们的健康水平需要用科技手段来测量, 运动水平的提高要依靠科技力量的支撑, 然而科学技术固然有强大的力量, 却非万能, 它的发展带来的是对人文精神缺乏关注且正在肆虐媒体影响下的体育。与此同时, 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引, 但人们往往把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相对立, 结果丧失了整体的文化观[8]。人类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和依赖引发出人类遗传的蜕变与异化、人口的过度繁殖、社会伦理的渐丧、文明病的蔓延、生态环境与生存环境的破坏、人类情感的缓死亡。文明就像高悬在人类头上的一把双刃剑, 带给人类福音的同时, 也赐予人类灾难。

2.2 体育被当作实现个人利益的教育

原始社会时期, 体育主张发挥其生存功能, 充分体现了“人本”价值,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或社会转型期, 人们的体育观念受到市场追求经济效益铁律的影响, 形成诸如拜金主义等观念, 特别是体育经济明显表现出商业化倾向, 从中可以产生丰厚可观的经济效益, 刺激了人们物欲追求的膨胀, 使现代社会体育的异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在金钱的诱惑下, 为实现个人利益, 假球、黑哨、兴奋剂、虚假年龄、权钱交易、冒名顶替等现象幽灵般地进入体育的殿堂, 人们所崇尚的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遭到无情践踏, 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崇高理想被粗暴玷污, 甚至社会公理在这一领域也显得苍白无力, 人们对体育背后价值的关注和对自身的作用形成了鲜明对比, 直接导致体育领域种种腐败和不法行为的出现。现实功利化的体育价值追求弱化了人们对体育本质的理解, 导致少年体育的失败, 人们惊呼, 腐败的躯体长不出健康的生命, 健康的生命倒会被腐败的肌体窒息[9]。

体育是一种社会存在现象, 其发展不可能超出社会发展水平和人类自身认识水平, 个人利益的驱动使得体育运动行为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而忽视对体育本质意义的认识和价值的揭示;只注重运动技能的提高, 而忽视对精神世界的培植和扩展;只注重对人的占有和改造, 而忽视全面发展。

2.3 体育精英至上的极端走向

现代体育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充满竞争和刺激场面的各种比赛。人们将体育比赛场上的胜者奉为英雄, 这种对英雄的崇拜正是竞技场推崇的竞争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于是在媒体引导下人们所关注的是冠军, 尤其是世界冠军, 众多运动的参与者甚至同台竞争者都成为人们关注之外的“沉默的大多数”, 似乎冠军和金牌就是其人生的体现。人们对体育精英的崇拜来自于媒体, 媒体提供给人们的是直观而极富感染力的胜者形象。也许体育精英把自身看成并且表现为超功利性的领域[10], 但他们毕竟不是体育的全部, 不能因此而忽视那些默默无闻、为取得优异成绩作出贡献的人们。另外, 现代体育应该是属于大众的, 而社会对运动精英的过分关注, 难免使大众体育的发展受到政府与媒体的忽略。

3 现代社会呼唤体育自然价值回归

3.1 人的感性对体育自然价值回归的诉求

现代社会带来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 但同时也污染了自然和心境。当人们在外文明的压抑感中感到心力疲惫时, 生命中唯一而且安全的释放方式就是以纯粹的心境投身到体育运动中, 因为只有从身体的运动中才依稀可见作为人本、真的内容[11]。

人类所获得的文化成果中, 只有身体运动才最直接地展示着自身的本质, 寄托着人类永恒的追求与理想。力量与美、崇高与荣耀、和平与发展、沟通与理解, 都可以通过身体的运动和接触来表达。运动和观看运动使人类体验着各种情感, 享受着人体潜能不断迸发的喜悦与快乐, 体味着挫折后的沮丧与委屈, 然而人的身体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现象, 不同的文化、社会境遇, 不同的经济、政治条件, 不同的体制框架、理想信仰, 都影响着人们的心灵感受与情感表达。同时有组织的身体运动也创造着人们的文化和生活, 影响着历史的发展进程。

3.2 人的理性对身体运动新的体认与感悟

体育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 从生存根本到休闲娱乐都有其存在的理由。现代社会生活又赋予了体育特殊的功能, 即为人类的理性思想寻找一个停留的港湾。

体育将凸现它巨大的价值与意义, 因为它是一种防止人种退化和机能衰竭的活动, 也是阻挠人类向异化边缘渐进的理想工具;是关于人类感性如何从自身理性的重压下获得解放的努力实践;是弘扬人类感性生命的杰出代表, 这是发掘体育价值的历史尺度, 也是开展体育思想理论、体育哲学讨论的根本出发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应引起人们的反思。现代科学技术为人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压制、干扰甚至破坏了人类的许多机能, 它一方面为人类解除许多疾病与痛苦, 使人得以长寿;另一方面却造成人性不适应人造世界, 使人显得非常压抑、疲劳, 机能降低, 记忆力衰退———“文明病”[12]。当代中国, 从事理性思维和工艺操作的很多高级知识分子, 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但体力活动严重不足, 精神高度紧张, 导致英年早逝者比比皆是。我们倾心创造社会财富的目的是为了使人类更好的生存繁衍, 而结果却在自己所创造的文明中消损自己,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3.3 现代体育自然价值回归的核心

面对危机人类开始呼唤价值理性, 生态危机引发了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的兴起, 科学技术的异化必须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矫正, 人类所有的活动最终都体现人类生存的意义[13]。现代的社会结构和运行方式催生了现代体育, 现代体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超乎人们的想象, 不同的价值主体为了满足自身的价值需求, 把体育看作实现其价值的有力工具。竞技体育主宰了体育运动发展的命运, 同时也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经济生活, 它深刻地作用于人类, 强烈地干预社会, 在给人类和社会带来和平与进步的同时, 也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不少麻烦和困扰。竞技运动的健康危害性、非体育手段介入到提高运动能力中、金钱影响体育的趋势等体育异化现象, 这种工具理性的膨胀使人们忽视了体育的自然价值理性。

人的生命活动状态是人的自然属性的主要内容, 也是人的自然价值的主要体现, 良好的生命状态就是健康, 异常的生命状态就是疾病。体育的自然价值主要表现在对人的生命活动状态的影响和意义, 对健康状态的追求成为其核心内容。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开始阶段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状况, 但发展到一定水平, 健康与科技、经济发展的水平就不是正相关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机械化、电气化文明造成生物结构和机能的退化;高营养低消耗的生活造成体内物质的积累;高度竞争增加了人的生存压力;大面积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体育运动与体育科学在健康革命中承担的任务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体育运动在关照、监控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方面起到特殊的保护作用。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面临许多新的威胁健康的因素, 健康在体育内涵中的地位变得尤为重要, 自然价值的属性决定了健康成为体育的核心内容。

摘要:现代体育为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也出现一些异化现象, 尝试运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这些异化现象进行理论探索。现代社会呼唤体育自然价值的回归, 健康已经成为体育自然价值的核心内容, 科学技术只是体现体育与健康的工具。

关键词:现代体育,异化,自然价值

自然体育 篇2

【教学内容】自然跑; 游戏:穿越小树林。

【教材分析】

本课为校本教材四年级上册,主要教材为自然跑和游戏(穿越小树林)。本课从教材性质出发,本着校级课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教材游戏化的实践研究》的背景下,把自然跑教材游戏化进行探究教学。本课把新授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以保证学生饱满地精力去学习、掌握新授内容,把激烈的竞赛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目的在于激起学生练习的浓厚兴趣。

本课将自然跑教材游戏化,有利用发展学生对跑的训练积极性,对发展学生自然奔跑能力,培养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应变能力,观察力和判断能力有重要意义,教学安排了三种追拍游戏,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爱好改进游戏方法,教师也可适当调整教学形式与教学要求,真正做到以发展学生为目标,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爱护同伴的良好作风,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在设计此课时,我首先考虑到的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于是,我就创设了侦探训练营的情境,有一种探索神秘的欲望,设计这个游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设计理念】

准备部分,我针对腿、腰、脚踝等进行编排活动,使学生能更快地投入到游戏中,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意外受伤;基本部分中,安排了“穿越小树林”游戏,然后我继续沿用夺手帕追拍游戏、长江黄河大追捕和40米追拍游戏。这种游戏的激烈性强,是真打真的拼速度,比机灵的,学生准特来劲。这样的比赛,即可娱乐又能达到训练效果。

【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自然奔跑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协调能力等,激发对跑的积极性与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同伴的良好品质。

【教法学法】

1、教法:根据本课内容枯燥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还采用了示范法和对比法,讲解法和练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

2、学法:本课在学法上运用了尝试练习法、对比法和观察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调动学生在游戏中跑动的积极性,做到反应机敏,躲闪灵活,提高对活动兴趣及自我表现的意识与能力。

难点: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教学准备】场地一片、标志筒20个、红领巾若干、跑道6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组织学生站队,体育委员整队。

2、教师清查学生人数,进行纪律安全教育。

3、安排学生安全拿取器材。

4、师生问好。

二、准备部分:7分钟

1、宣布本课学习内容。

2、组织学生热身活动:

(1)4路纵队绕田径场地慢跑2圈。

(2)徒手操:脚踝运动;腰部运动;弓步压腿;原地高抬腿跑 4×8拍

三、基本部分:27分钟

(一)组织纪律,创设情境:

名侦探要召收徒弟了,你想成为一名明侦探吗?那就来参加侦探训练营吧。

(二)自然跑

1、追捕火狐狸。

(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和规则要求。

规则:每人把小手帕系在后腰带上,扮成狡猾的火狐狸,躲在大森林中,听哨音,马上追捕其它火狐狸,并夺下身后的尾巴,在2分钟里夺取的尾巴多者为胜,小组长记录下游戏追拍结果。

要求:游戏中要注意安全,不能拉人、推人。

(2)组织学生追捕火狐狸练习。

2、长江黄河大追捕。

(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和规则要求。

规则:在游戏场地中,男生站在长江江边,女生站在黄河河边,相距3 米。老师喊“长江”,则男生追拍女生;反之,则女生追拍男生。

要求:游戏中要注意安全,不能拉人、推人。

(2)组织学生长江黄河大追捕。

3、追捕大行动。

(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和规则要求。

规则:这里有40米的跑道6条,起跑线有前后两条,相距8米,女生在前一条起跑,男后在后一条起跑,听到哨音一同起跑。跑到终点时,男生能追到女生,并拿下女生后腰上的手帕为胜,男生追不到或追到而拿不下则为女生胜。

要求:游戏中要注意安全,不能拉人、推人。

(2)组织学生追捕大行动。

A、请教好的学生进行示演,教师小评,提出存在问题并进行改进。要求跑的自然、放松。

B、组织学生再次改进练习。

C、教师小结。

(三)游戏:穿越小树林

1、教师讲解游戏名称、方法和规则。

2、请一组学生试做,教师强调规则,注意安全

3、分组试做,教师巡视指导。

4、分组比赛。

5、教师小结。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原地轻跳、甩腿,要求放松、协调。

2、课堂小结,收回器材。

3、师生再见下课。

【教学效果预计】课的平均心率:125~130分钟。课的练习密度:40——45%。

【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所有的教学环节,成了教学的主体,课堂气氛活跃,游戏进行有序,有法,有果,教学效果很好。反思本课:

一、准备充分:教学前,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设计了活动场地,活动道具等,准备妥当,为教学的正常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投其所好:本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靠了名侦探的名气,我仔细分析了学生对侦探片的兴趣,很好地利用了学生对名侦探的崇拜,创设了侦探训练营的情境,学生的兴趣特别高,仿佛真的感觉到名侦探要在班里选徒弟似的,快快跳起来、追捕火狐狸、长江黄河大追捕、追捕大行动这四个游戏即具有游戏性,又具有竞争性,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也很符合侦探训练营开展的内容,学生深深地溶入到了情境当中,很好地扮演了被训练者的角色,促进了本课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玩练结合: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一种游戏式的竞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参与游戏。本课所安排的游戏需要学生有灵活的应变能力;灵敏的观察能力。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追捕目标,以及感觉到自己的危险处境;灵动的身手可以使学生能迅捷地追捕到目标,而躲避他人的追踪;灵验的听觉能力使学生能随时随地,为自己身后的安全提供一份保障。

四、鼓励为主:在游戏中,我只针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进行统计,各项记录都是围绕学生追捕成果进行记录的,因而学生感到很有成就感,并且每一项游戏都有多次机会让学生争取好成绩,这就大大鼓励了学生去继续努力参加训练,--成绩是最好的努力催化剂。

五、组织合理:自然跑游戏教学,运动量自然是很大的,因而,我在教学安排准备活动与放松运动,很好地调剂了学生的运动状态,不至于让学生感到疲劳,不至于意外受伤。

但是,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本课中,有些过程细节不是太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当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也时时牢记“态度和蔼”、“语言可亲”和学生友好相处,确保了宽松的课堂氛围。

自然体育 篇3

关键词:卢梭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体育 中考体育加试

一、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简述

(一)现阶段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问题现状分析

1.“应试之举”现象凸显。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中考体育自然逃脱不了被应试的命运。将体育课程纳入升学考试不管是对学生、对学校还是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中考体育最初的目的是通过加试这一手段督促学生自觉锻炼,增强体质。但现实却是部分中学片面地为了成绩,为眼前利益而进行专项训练,这种训练的后果就是即达不到中考体育加试的本意,又违背了体育全面学习的目的。

2.内容枯燥,学生兴趣淡化。中考体育加试变成了体育“应试”教育。这就是中考体育现状,在这种教育现状下,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仅仅围绕几个加试项目开展,并且这种教学方式也仅仅是机械性的、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学习失去了乐趣,体育课程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失去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终身体育学习的意愿。

3.中考体育加试功利性行为冲击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现阶段中考体育加试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忽视了体育自身的内在价值,一味地追求体育加试高分而为之进行专门性训练和备考,中考训练的内容也仅仅围绕加试的几个项目开展,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课程并不能有效地开展,从这一点来说,是对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的极大冲击。

(二)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简述

卢梭认为是在自然主义教育理念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有关体育教育的思想。提倡人性解放,主张教育要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开展,强调人自身的自然本性和固有价值。这种体育思想最为直接的特点就是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应以锻炼者的需要和兴趣为导向,培养其自由、自主的学习习惯与环境相适应的能力。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身心协调发展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卢梭对教育的目的界定为:培养出新一代的“自然人”,是身心结合、协调发展的人。第二,基于“回归自然环境”理论基础上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源于其教育理念,与教育理念一样,体育教育同属自然主义体系。第三,重视身体器官训练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之前,游戏、运动占领着人们思想的主要空间,认为如此就能对身体进行锻炼,而从未明确具体的身体感官的训练。

二、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冲突表现

(一)身心协调发展观念的冲突

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首要内容便是关于身心协调发展的叙述,提出顺应自然,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应做到身心协调统一。但随着中学体育加试成绩纳入中考加分项目后,体育运动的价值也在发生变化,强身健体理念已转变为功利性的中考加试专项训练,单纯从体育运动自身的价值来说,身心协调发展的观念已慢慢偏移。

(二)终身体育路径发展的冲突

中考体育加试实施以来的中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后,不难发现,在一些省份部分中学的体育课程项目设置上,都是围绕中考加试项目进行教学训练;对于其他一些体育运动项目来说,早已排除在体育教学项目考虑之中。这种功利性教学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终身体育的运动项目。

三、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冲突成因分析

(一)应试教育体制的利益驱使

现行应试教育环境下的人才选拔机制,使得中考体育加试并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包围圈,功利性的、片面性的体育教学行为层出不穷。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中考体育加试虽然只有30分计入中考总分,但对于仅一分之差就落选重点高中或热门中等专业学校来说,中考体育加试30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二)相关利益群体的牵制

在现行教育背景环境的影响下,相关利益群体的出现阻碍了自然主义体育在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实施,利益群体包括:各级教育部门、各学校体育组织、班主任、体育教师及学生家长,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得中考体育出现功利性训练成为可能。

四、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和谐发展路径

(一)重新审视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的现实性

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意义,在现阶段越演越烈的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的冲击下,重提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教育理念有着现实的厚重感和紧迫感,对于种种现实的急迫性使得中考体育加试顺应自然主义教育理念的可能大大增加。

(二)完善加试考核内容、改变一考定终身现状

现今中考体育加试存在诸多方面问题。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可考虑如下方案:一是中考体育加试设必考项目、选考项目及抽考项目。二是进行初中三年体育综合素质测评;加试项目和内容应与平时教学相结合,顺应教学自然,不去刻意改变原有教学内容安排,应更加注重学生全方位身心发展的测量。

(三)正确认识中考体育加试,注重学生课余锻炼

中考体育加试时学生正处青春期,而青春期则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敏感期,是良好体形塑造的关键期,这个自然时期如果被错误地干预,那么影响的可能是学生全面的发展。应该考虑如下方面:加大中考体育加试内容的宣传和教育力度,督促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初中期间,学校或家长应对一些超重肥胖学生进行单独测试并提供体育锻炼、营养配餐的建议,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学校体育发展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徐珊珊.卢梭体育思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甄茂洋(1990— ),男,汉族,安徽合肥人,硕士生在读,研究方向:足球。

自然体育 篇4

随着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末期越来越得到各国的共识, 生态建筑观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体育建筑因其内部空间巨大, 功能复杂, 机械密集, 如果在生态技术策略上出现错误, 就可能成为“能耗大户”, 造成巨大浪费, 因此必须重视这类大空间建筑能耗利用及组成情况的研究。本文以体育馆的建筑能耗组成情况、建筑节能措施潜力及其建筑节能设计为研究方向, 以大量调研和模拟数据为研究对象, 通过专门的建筑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软件 (EcotectAnalysis) 对体育馆的建筑布局、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方面进行模拟分析, 将分析数据与实际调研数据相对比, 寻求可供推广的最优化体育馆被动式可持续建筑节能设计方案。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资料收集法、实地调研法、计算机模拟等研究方法。

3、气候与建筑节能措施潜力分析

3.1、气候分析与最佳朝向

本文所选取研究的具体对象位于西安, 分析所采用的软件是Autodesk公司的可视化逐时气象数据分析和转化软件Weathertool。西安市年平均气温为12℃~13.6℃, 由于受季风的影响,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夏季极端最高气温为41.4℃~45.2℃, 最热月 (7月份) 平均气温为23℃~27℃, 极端最冷气温-16.9℃~20.8℃, 最冷月 (1月份) 平均气温为-3℃~1℃。年降水量为500mm~700mm。农业气候属于暖温带气候区, 在热工分区上属于寒冷地区的ⅡA, 建筑设计中应满足夏季防热防潮的要求。

根据Weathertool软件模拟得出的西安地区太阳路径图 (图1) 和西安地区建筑朝向分析图 (图2) , 可以得出西安地区建筑的最佳朝向为分布在南偏东150至南偏西150的范围内, 适宜朝向为南向或南偏西、南偏东150方向, 不宜朝向为西向或西北方向。而体育馆的设计之初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确定最佳朝向。

3.2、建筑节能措施潜力分析

西安地区的热工分区为寒冷地区, 本文通过Weathertool软件中的被动式设计分析模块, 该模块的分析结果能给出各种被动式措施影响下, 位于舒适区域和超出舒适区域的逐时数据所占的百分比。本文主要从被动式太阳能供暖、高热容材料、自然通风和夜间通风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从而得出建筑节能的潜力分析。分析结果如图3-图6所示, 图中红色区域表示采用被动式措施后的位于舒适区域所占百分比, 黄色区域表示未采用被动式措施位于舒适区域所占百分比。可以看出采用这四种被动式措施后, 位于舒适区域内的百分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夜间通风效果最为明显。

4、体育馆能耗模拟分析

4.1、模拟对象基本概况

本文选取西安市某体育馆为模拟对象, 该馆设计于2004年, 建成于2006年。该体育馆的外墙采用的是300厚陶粒混凝土砌块, 外作保温层, 其传热系数为0.38W/ (m·K) ;屋面网架部分采用的是带保温层的铝合金屋面板, 传热系数为0.47W/ (m·K) , 作为平台部分屋面的保温层采用了100厚的苯板, 其传热系数为0.39W/ (m·K) 。窗户采用单框双层中空塑钢窗, 其传热系数为2.9W/ (m·K) 。

4.2、模拟结果及分析

通过ECOTECT软件对该体育馆进行能耗模拟分析, 分析结果如图7~10所示。其表示体育馆总体和比赛厅的逐月各项能耗模拟结果统计。

从图7可以看出西安市某体育馆采暖能耗主要集中在1月、2月、11月和12月这4个月, 与西安市的采暖期相符合, 其中1月和12月达到峰值;制冷能耗主要集中在6月、7月和8月这3个月;而照明能耗相对平均。总的看来, 该馆各月的能耗分布与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相符合。从图8可以看出, 西安某体育馆比赛厅各月能耗分布与全馆各月能耗分布基本相同。从图9、10可以看出西安市某体育馆全馆和比赛厅的能耗组成中采暖能耗占很大的比例, 其次为照明能耗, 最少的为制冷能耗。西安某高校体育馆的采暖能耗所占比例相对较大, 其主要原因在于外围护结构的保温做的不好, 外墙没有设置保温层, 屋面的保温层也相对薄弱。由此可见, 寒冷地区应该注重对外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另外, 全馆和比赛厅各项能耗所占比例较为接近, 其原因于在模拟中没有考虑比赛模式, 而是按日常训练的模式进行模拟, 室内人员较少, 而且日常训练对光环境的要求没那么高, 使得比赛厅的制冷能耗和照明能耗所占比例与全馆相比并没有明显增加。

经过以上分析, 该体育馆比赛厅所消耗的能耗占全馆总能耗的一半还多, 其中采暖能耗占全馆采暖能耗的一半左右, 制冷和照明能耗占全馆制冷和照明能耗的四分之三左右, 比赛厅作为体育馆的“能耗大户”可谓实至名归。另一方面, 虽然采暖能耗在比赛厅的总能耗中所占比重最大, 但横向比较, 比赛厅采暖能耗占全馆采暖能耗的比例却小于比赛厅照明能耗和制冷能耗占全馆照明能耗和制冷能耗的比例, 并且目前针对外围护结构的研究较多, 所以本文选择建筑节能系统中的自然化技术层级作为研究的重点。

5、体育馆自然采光优化设计

5.1、建立体育馆采光优化模型

首先建立体育馆自然采光优化的建筑模型, 对模拟的相关参数进行设置。为了使模拟模型更接近体育馆的实际情况, 在建立模型时, 将观众席的空间纳入建模范围。考虑到高校体育馆的规模, 将观众席定为2600座左右, 可以满足国际赛事的需求, 坐席高度根据视线法求得。由此将比赛厅的平面尺寸定为63m×62m, 侧窗开设在观众席后方, 距比赛厅室内地面14m, 高3m, 宽度与场地边长相同, 即南北两侧为56m, 东西两侧为38m。另一方面, 由于本文不是针对整个体育馆进行采光模拟, 而只是针对比赛厅的进行采光模拟, 模型中没有建立其他附属功能空间和交通空间。

5.2、材料的物理特性

针对自然采光模拟所选择材料的物理特性参数见表1。通过查阅《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中的相关数据, 将室内除地板外各种材料的反射比均按较为不利的情况考虑, 定为0.5。

5.3、自然采光模拟

本文将采光口的布置形式、采光口的大小作为自然采光的主要优化设计方案, 将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优化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5.3.1、采光口的布置形式

采光口的布置形式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 本文在开窗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对两种形式进行了模拟, 由模拟结果的数据统计表 (见表2) 可以看出虽然两种形式的照度最小值均大于300lx, 但照度均匀度U2均小于0.5, 不能满足体育馆的日常训练要求。分散式布置比集中式布置照度分布更均匀, 并且集中式布置存在眩光的可能性较分散式大, 所以分散式布置更接近体育馆的要求。

5.3.1、采光口的大小

本文对采光口大小的研究针对在顶界面开设分散式采光口。本文分别选取了天窗面积与场地面积之比分别为0.2, 0.3, 0.4, 0.5, 0.6进行了模拟。比赛厅的各项参数如表3所示。从中可以发现, 当天窗面积与比赛场地面积比值为0.3时, 照明均匀度U2已经大于0.5, 能够满足日常训练的要求, 并且当天窗面积与比赛场地面积比值接近0.5时, 照明均匀度U1大于0.4, U2大于0.6, 照度最小值大于500lx, 能够满足专业训练和业余比赛的要求。

6、体育馆自然通风优化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 自然通风措施主要是在春秋两季采用, 因此模拟分别针对这两个季节的气候特点进行。首先, 分析春秋两季主导风向和风速下屋面和各朝向侧墙表面的风压分布, 由此结合建筑设计确定合理的通风口位置;然后对不同通风口大小比赛厅的室内温度场、新风量进行模拟比较, 以此来确定通风口的大小。

6.1、通风口位置优化设计

根据所建立的模拟模型, 将自然通风通风口位置为:进风口置在南侧外墙;排风口设置在屋面、北侧外墙或者东侧外墙。但上述情况只考虑了风压, 而体育馆比赛厅室内空间高度较高, 适合利用热压通风;另一方面, 为着增加比赛厅内自然通风的均匀性, 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 可以将通风口的位置范围进一步缩小。同时考虑到坐席区下方的空间被利用起来, 不能形成通风的风道, 为了便于使通风的风道畅通, 而将进风口设置在坐席区上方。因此, 本文建议西安地区体育馆通风口的位置按如下方式设置:进风口设置在南侧外墙坐席上方;排风口可采用屋面排风口与北侧排风口相结合的方式, 北侧排风口位于高位。

6.2、通风口大小优化设计

通风口的位置基本确定后, 可对通风口的大小进行模拟。为了确定通风口的大小, 本文对五种不同通风口大小的方案分别进行了模拟。在模拟中将室外温度设置为对自然通风最不利温度, 即22℃;室内热源考虑了人体散热和照明散热, 人体散热设置为分散热源, 布置在比赛厅底部, 散热量为每人75W, 将照明散热设置成8个带状集中热源, 匀均布置在距比赛厅室内地面16m高的位置, 散热量为13W/m2, 面积按场地面积计算。按照体育馆日常训练和教学模式, 模拟的目的在于考察通风口大小对比赛厅室内温度分布和气流速度分布的影响, 根据模拟结果确定合适的通风口大小。

通风口大小方案的模拟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通风口大小方案1~5均满足约束条件中舒适度和新风流量的要求, 但只有通风口大小方案4和方案5满足对风速的要求。

通过通风口大小方案1~5的模拟结果得出如下结论:西安某体育馆自然通风是以风压作用引起的通风为主;且当进风口面积较小时, 北侧外窗起不到排风口的作用;体育馆在日常训练模式下自然通风的通风口大小, 当南侧进风口面积为30m2左右, 屋面排风口面积为213m2左右时, 就能满足西安地区体育馆过渡季节对通风的要求。

7、结论

体育馆可持续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是一个结合多工种、各种设计关系相互协调的复杂过程。本文只是针对西安某体育馆建筑节能系统中的被动式节能设计中最常采用的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两个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 优化的目标就是在体育馆的运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建筑总能耗最少。本文最终得出西安某体育馆建筑的优化设计方案为以下几点。

(1) 进风口设置在南侧外墙坐席上方;排风口可采用屋面排风口与北侧排风口相结合的方式, 北侧排风口位于高位;

(2) 采用天窗进行采光, 并将此作为排风口使用;

(3) 天窗最小面积应在比赛场地面积的0.1~0.2倍左右;

(4) 天窗采用分散式的布置形式;

(5) 进风口设置在南侧外墙, 面积约为30m2;

(6) 天窗开启面积应大于213m2。

参考文献

[1]刘加平, 马斌齐.体育建筑概论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9.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国家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37.

[3]杨锦.大空间体育馆建筑节能及其性能模拟分析研究 (D) .湖北: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4.

[4]史立刚.大空间公共建筑生态化设计 (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 (02) :27, 118~168.

自然体育 篇5

小学六年级体育《自然地形跑》教案及教学反思

本课的大部分活动是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的,不过因为本课是跑的练习,学生的体质差别很大,所以本课中所有的组长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游戏时的组长由老师指定善于调控的同学担任,柔韧练习时由常规组长担任,自然地形跑时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能选择了小组,推选了小组长,正因为小组长的不断变化,使得本课的骨干作用体现得非常好,而且最值得高兴的是学生分组的要求很明确,跑时也基本能听从组长的带领。

自然体育 篇6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生 恶劣天气 身心健康

体育课教学大多在室外自然条件下进行,必然要受到季节、天气等自然界风、霜、雨、雪、雾、沙尘的影响,有些恶劣的天气甚至直接损害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石家庄市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缘,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变化显著,地面的高低气压活动频繁,四季分明,寒暑悬殊,雨量集中,干湿期明显,夏冬季长,春秋季短。春季气候干燥,降水量少,常有5、6级偏北风或偏南风,并时常伴有沙尘。夏季,气温持续偏高,季平均气温为26.1-27.3度,气候闷热;秋季,受蒙古高压影响,晴朗少雨,温度适中,气候宜人,深秋多东北风,有寒潮天气发生;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的影响,盛行西北風,气候寒冷干燥。

从维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出发,我们应该分析和探讨石家庄的气候特点,研究特殊、恶劣气候条件下户外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并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减少或避免恶劣气候对学生和教师身心健康的损害。

一、夏日强光酷暑天气对健康的影响

中暑是夏季常见病之一,中暑的发生主要与温度、湿度、通风、日晒、个人体质及营养有关。学生上体育课中暑方要是由于在高温环境中,人体的体温调节失去平稳,使机体大量蓄热,水盐代谢紊乱而发生的。专家认为,要避免中暑就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避免在高温和阳光曝晒的环境下活动过久。在露天操场上课的学生,应采取减少直接受热辐射的防护措施。另外,在体育课的运动中学生大量出汗,适量的多次饮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防止中暑。

阳光是加速皮肤老化及造成皮肤癌的最大元凶,夏日强光对皮肤的影响很大,学生夏日上体育课着装少,皮肤裸露多,长时间在强光下会使皮肤晒黑、皮肤灼伤。尤其是可见光以外的紫外光(UVL)及红外线(IR)。紫外光中的短波紫外光(UVB)会使皮肤晒伤;条波紫外光(UVA)会使皮肤晒黑。两者作用会造成皮肤奥林匹克性的破坏,近来亦有学者指出红外光对皮肤出会造成伤害,其作用如短波紫外光。另外由于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将来如有超短波紫外光(UVC)到达地球表面则对皮肤伤害更大。日光对皮肤的影响除晒伤晒黑等短暂性伤害外,当累积的剂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后便开始出现皮肤老化现象。这些变化由轻微的色素变化,血管扩张,角质层变厚(皮肤变粗)、皱纹生成弹性消失,以致严重时产生皮肤癌。日光对皮肤伤害之巨只要比较一个人脸部和臀部皮肤便可一目了然。相关的一些临床试验的文献还表明,短波紫外光引致的皮肤损害是即时和严重的,长波紫外光对皮肤的操作则是长期慢性的。最常见的是日光晒伤,它是则日光中的中波紫外线过度照射引起的急性炎症瓜是对皮肤的直接伤害,表现为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境界鲜红的红斑、水肿,重者可发生水疱。晒黑其实也是皮肤受伤的标志。强光紫外线有害眼睛,据眼科专家介绍,在夏日阳光的强烈照射下,首先人的瞳孔收缩,时间一长就会产生视觉疲劳;其次,眼睛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并且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佩戴近视眼镜,将会造成学生眼睛调节痉挛、日光性角膜炎、视力下降现象。

二、大雾天气对健康的影响

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秋冬时节,当低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低层大气中出现的水汽凝结物悬浮在空中,并使能见度的水平距离小于1千米,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据测定,雾滴中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活动,就会吸入雾中的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可能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专家提醒:沙尘天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大雾不仅使交通瘫痪,造成种种交通事故,更重要的是,大雾对人类的人体健康是息息相关的。雾天的大气污染程度比平日里要严重得多,如果在大雾天里做户外的剧烈运动,使呼吸加快,会把雾中的有害物质吸入体内,在户外运动者可能会有咽喉炎,流鼻涕,咳嗽等症状。所以,大雾天里应该尽量减少户外运动。体育课赶上大雾天气时应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防止大雾天气对学生健康的不利影响。

三、沙尘天气对健康的影响

沙尘天气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尘沙,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明显下降的一种天气现象。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三类。

浮尘,人们又通常称之为“可吸入微粒”,它们因其粒小体轻,故而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飘浮范围可达几十公里,可在大气中造成不断蓄积,使污染程度逐渐加重。飘尘能长驱直入人体,侵入人体肺泡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不同的部位,粒小于5微米的多滞留在上呼吸道。滞留在鼻咽部和气管的颗粒物,与直入人体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产生刺激和腐蚀黏膜的联合作用,损伤黏膜、纤毛,引起炎症和增加气道阻力。持续不断的作用会导致慢性鼻炎、咽炎、慢性气管炎。滞留在细气管与肺泡的颗粒物也会与二氧化氮等产生联合作用,损伤肺泡和黏膜,引起支气管和肺部产生炎症。沙尘天气会使空气质量明显下降,给人们的户外活动带来影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尤为严重。沙尘天气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呼吸系统方面,沙尘颗粒进入肺部以后,会对肺产生影响,给上呼吸道、肺部带来一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北方沙尘天气的室外体育课应该是调整或被停止的。

四、建议

(1)在面对恶劣气候条件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室外体育运动课改换为室内上理论课;将室外体育课调整到电化教室或多媒体教室观看专项体育的技术教学片和高水平体育比赛录相;或调整体育课的上课时间。保证学生在不影响健康的环境中上体育课和从事体育活动减少或避免恶劣气候对学生和教师身心健康的损害。

(2)学校要逐步加大体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尽快改变体育场地、器材不足,设施陈旧、老化,现有体育场、馆使用率低的状况。体育运动场地占地面积大,校区建设的户外体育场地应硬化地面,并在场地四周进行植树绿化,在场四周种植高大叶茂的树木。对学校现有的植有草皮的田径场要充分利用,尽快改变平时基本空闲,学校把草皮的田径场作为迎合上级检查、评估、参观的场地,作为绿化地成为形象工程的做法。要充分开发学校田径场的所有部位,使学校田径场提到有效利用。

结合学校校园规划建设,充分利用闲置地块,因地制宜,安装体育设施铺设体育场地,硬化地面,添置简易固定的体育器材,建立行使学生活动的健身路径。

(3)建立恶劣气候条件下室外体育课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1]余强基. 浦松泉.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中国学校体育,2003.1.

[2]李桂铃. “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与学校体育改革[J],体育学刊,2004.6.

[3]宋杰.健康第一: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还是核心理念[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

自然体育 篇7

一、自然体育的缘起

八中少儿班每年选拔招收30名左右9~10岁的智力优秀少年儿童。进校后,基于这些学生优越的学习才能,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通过4~5年的精心培养,完成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在学生14~15岁时,通过高考提早进入到大学学习。

1985年,八中少儿班正式创办。学生们个个心智超群,但身体的发展却不超常甚至相对落后,心理发展也不尽人意。一方面,身居城市的少儿班学生,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上学、放学都有家长接送,与同学交流、互动、玩游戏的时间变得稀少,让身体活动起来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另一方面,在学校里,少儿班是少数人群,学习也相对封闭,他们在情感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上缺少必要的良性刺激,从而导致对人格发展的不利。

肩负巨大的责任,八中的教师深刻意识到危机的存在。于是,他们开始探索。当时,已经年满50岁的体育教师杜家良,他用未来发展的眼光,带着改革创新的思想,大胆进行了自然体育的尝试,把体育课开到大自然中去。随后,受自然教育思想的启发,朴素的自然体育课在实践中渐渐丰满,发现了规律,形成了思想,一种以自然体育课为核心的自然体育教学模式“自然”生成。

二、自然体育的形式与特点

自然体育课,顾名思义是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利用自然和社会条件,利用不同的地形和环境,使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进行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在体育课程安排上,八中少儿班将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在校内,每周两节的体育课为常规体育课;在校外,每周安排一个下午时间的自然体育课。在四年的学习时间里,少儿班的体育课总数远远超过普通班级初中加高中体育课的总课时。

在教学内容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自然体育以满足学生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发展需要以及社会适应性发展、情感发展、人格发展需要为主。主要的形式是远足、登山、游泳、划船、滑冰、抖空竹、定向越野、腰旗橄榄球以及独轮车、自行车骑行等等。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探索,自然体育教学模式逐渐完善,其特色日渐显现:

首先,自然体育,以自然为障碍,把征服、战胜、超越自然障碍活动作为一种培养人、锻炼人、教育人的方法;以自然为朋友,把亲近、敬畏、热爱自然作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活动能力和提高适应能力的手段。

其次,在阳光下、在大自然中,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拉近学生们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拉近学生们与大自然的距离,从而实现多元的人际交流和人与自然的交流,以此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和人格发展。

自然体育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在丰富的生活体验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三、自然体育的实践

四十岁的徐东良老师,他是一名高级教师,北京西城区学科带头人,如今是八中少儿班的体育主任,工作在超常教育第一线,在他眼里的自然体育,丰富多彩,意义深远。

教学情景1:冒雨爬山,经受风雨洗礼

冒着大雨爬山,学生们的第一反应是:“十分无语”。其中一名学生说:“自己很不想爬,但又不想丢人,在同学们冲出去时,自己想爬山的欲望‘被激发’了”。可以想象,如果是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登山,孩子很可能就放弃了登山。在这次冒雨登山过程中,学生们互相较劲、互相帮助,一个都没有落下。学生们的体育周记中,详细记录了他们内心的变化:从恐惧到兴奋,从咬牙坚持到最后的胜利,汗水和雨水同时划过面庞,但掩不住的是登顶后的欢笑。登山这一项目贯穿四年学校生活,让学生们真正经历了体力上的磨练,在疼痛和汗水中体会到了征服大自然的兴奋与畅快。

教学情景2:远足,体验承担社会责任的艰辛

远足是自然体育课的传统项目,如果只是单纯的行走,学生们必定感到乏味,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利用远足的课程安排,带学生们去欣赏美丽的山水、去参观富有教育意义的展览等。然而,我们别出心裁地设计的是带学生们去清理小广告。刚开始清理小广告时,学生们一个个干得热火朝天,配合默契。谁知来到满眼小广告的大街,学生们措手不及,他们惊讶,平时熟视无睹的大街,原来遍地“藏污纳垢”。但是,在“社会责任”的教育引导下,他们谁也没有放弃劳动,他们用意志坚持,用友谊相互扶持。在学生们体育周记中都提到了“责任感”和“自豪感”……这正是自然体育要传授的信念。

教学情景3:学骑独轮车,感悟坚持的信念

初见独轮车,学生们两眼放光,跃跃欲试。怎料在真正练习时,却是另外一番光景,脚抖、身晃、心颤,他们摔跤、恐惧、放弃……但是,在教师的鼓励下,在同学的帮助下,他们鼓足勇气,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终于有一名学生尖叫起来“我会了”,这仿佛给每一名学生打了一剂“强心针”,他们继续尝试,反反复复进行尝试,他们相信自己,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学会骑行不是问题,成功就在前方。

教学情景4:泳池中翻腾,掌握生存的技能

虽然少儿班的学生学习能力过人,但他们依然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在水里叫,在水里跳,热闹非凡。带学生游泳,不仅仅是玩水游戏,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生存的技能。游泳课上的技能学习,不能降低任何要求。少儿班的游泳课,贯穿四年,风雨无阻。毕业之后,蛙泳、仰泳、自由泳、跳水样样能行,犹如一条条小海豚,能够在水中快速前进。常常是,最后一堂游泳课结束时,学生们恋恋不舍,久久不肯离去。

“我们一直追踪八中少儿班的毕业生”,徐东良老师说,“每每提到自然体育课,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怀念,滔滔不绝地诉说自己的感受。”

四、自然体育效果

学生们难以忘怀,还不是“好的”体育课的充分必要条件,好玩又有效的体育教育才是八中体育教育教学的追求。学校体质健康监测显示:2011年入学的少18班,在入学时50米跑的成绩男生为9.56秒(略差于全国11岁男生9.51秒均值)、女生为9.09秒(略优于全国11岁女生的平均值)。经过四年的学习,少年班男生平均成绩为7.46秒(全国15岁城市男生平均成绩为7.91秒),女生平均成绩为8.09秒(全国15岁城市女生平均成绩为9.61秒)。显然,少18班学生在速度素质方面得到了提高。少18班的立定跳远,入学平均成绩男生为1.64米,女生为1.73米,四年后的毕业测试成绩为男生2.23米(全国15岁城市男生平均成绩约为2.14米)、女生2米(全国15岁城市女生平均成绩约为1.63米),同样,在爆发力方面,少18班的学生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最值得肯定的是,少18班的学生们在耐力素质方面取得的“令人震撼”的进步。毕业时,少18班的男生1000米和女生800米所测的平均值男生为219.87秒(全国15岁城市男生均值为270.63秒)、女生193.6秒(全国15岁城市女生平均值为257.37秒)。

显然,尽管没有专门的“身体素质”强化训练,也没有当下中考体育“考什么、练什么”的“应试体育”,自然体育,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当然,自然体育的成效,更重要的还有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自然体育 篇8

我校地处平原地区,附近有江堤和一个规模较大的泵站,有多处坡度、长度不等的堤坡以及台阶,还有大堤维修遗留下来的大量重量不等的石块,利用这些堤坡、台阶以及石块,可发展学生的快速力量。

一、利用堤坡作如下训练

(一)坡度大、长度短的堤坡

1. 发展腿部快速力量。

(1)练习起跑接疾跑:由于坡度大,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必须采用躯体前倾、积极摆腿和后蹬的方式才能获得向前的移动速度,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仅强化了起跑接疾跑技术,同时也有效地发展了腿后蹬爆发力。

(2)推人跑:一名同学推着另一名同学的背部跑上坡顶,可以采用一人连续推几组再轮换,也可以一组一轮换。推的过程中,被推的同学不主动用力,在尽力维持身体平衡前提下,被动地借助后面同学的推力迈腿跑就行了。练习过程中,强调推人的同学一定要做到腿积极主动地前摆、后蹬。

2. 发展腰腹快速力量。

(1)仰卧起坐:两人一组,练习的同学头朝下脚朝上躺在堤坡上,双腿并拢伸直,另一名同学压住他的双脚,规定在练习过程中,练习的同学一定要做到慢下快起。同时相互鼓励、竞争。

(2)背起:两人一组,练习的同学头朝下脚朝上俯卧在堤坡上双手交叉放在头后,双腿并拢伸直,另一名同学压住他的双脚脚踝,做练习的同学利用背部力量尽力抬起躯干再放下,如此反复,规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每组练习。

3. 收腹举腿。

两人一组,练习的同学头朝上脚朝下伸直双臂握住后面同学的脚踝或双手,两腿伸直并拢,然后用力抬起放下,如此反复,要求慢下快起。

4. 发展手臂力量。

(1)俯卧撑:在堤坡上,头上脚下或头朝下脚朝上进行练习,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每组练习,可采用比赛的形式。

(2)斜坡推人:两人一组练习,一名同学头朝上脚朝下躺在堤坡上伸直手臂推住另一名同学后背,要求被推的同学尽力保持身体平衡同时伸直双腿,脚跟着地,练习过程中,要求慢下快起。

(二)坡度小、长度长的堤坡

1. 起跑接疾跑练习:可采用两人竞速、让距离追逐跑等形式。

2. 橡皮带拉人跑:两人一组练习,橡皮带套在练习者的腰上,后面同学拉住橡皮带的两端,在练习的过程中,练习者奋力向前跑,拉橡皮带的同学要求被动跑进。

3. 后蹬跑:要求后蹬发力主动积极,髋关节打开充分,前大腿抬平,躯干稳定,上下肢配合协调。

4. 大步冲刺跑:要求在保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步幅尽量放大。

5. 下坡跑: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腿的蹬摆主动积极,尽力保持身体重心平稳。

二、利用台阶做如下训练

1.快频跑:所有同学排成一路纵队,间距1米左右,教师统一发令,听到口令,以半高抬腿跑的方式依次追逐着跑上台阶,跑的过程中必须一步一格台阶,上下肢配合协调而放松。

2.大步跑:所有同学成一路纵队,在台阶下面的平地上做一小段距离的加速后大步跑上台阶,在不破坏动作的连贯性的前提下,每一步能跑多少级台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练习。

3.后蹬跑:组织方法同大步跑,要求摆动腿抬平,后蹬腿充分伸直,练习过程中要求动作连贯,上下肢配合协调。

4.连续蛙跳:所有同学成一路纵队,并保持一定间距,采用连续蛙跳的形式跳上台阶,要求必须尽力保持跳的连续性,动作协调而放松。

5.连续单腿跳:组织、要求连续蛙跳。

6.直腿跳:组织同学连续蛙跳,要求膝关节保持伸直,利用脚踝的力量逐级跳上台阶,保持上下肢协调配合。

三、利用石块做如下训练

1.采用投掷铅球的方式投重量不等的石块,用以发展学生的投掷力量。

2.采用掷实心球的方式前抛重量不等的石块,用以发展学生的手臂及腹部力量。

3.双手后抛重量不等的石块,用以发展学生的手臂及腰部力量。

4.双手持不同重量的石块做侧抛练习,用以发展学生的手臂、腹侧及腰部力量。

5.双手持不同重量的石块做连续纵跳练习,用以发展学生的弹跳。

6.双手持不同重量的石块做连续直腿跳练习,用以发展学生的小腿爆发力。

四、结论与建议

1.对学生做好运动损伤防护及运动安全方面的教育。

2.训练开始前,教师带领学生对训练相关场地进行安全检查,以消除训练隐患。

3.要求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训练结束后做好放松活动。

自然体育 篇9

(一) 现阶段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问题现状分析

1.“应试之举”现象凸显。 应试教育的环境下, 中考体育自然逃脱不了被应试的命运。 将体育课程纳入升学考试不管是对学生、 对学校还是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中考体育最初的目的是通过加试这一手段督促学生自觉锻炼, 增强体质。 但现实却是部分中学片面地为了成绩, 为眼前利益而进行专项训练, 这种训练的后果就是即达不到中考体育加试的本意, 又违背了体育全面学习的目的。

2.内容枯燥, 学生兴趣淡化。 中考体育加试变成了体育“应试”教育。 这就是中考体育现状, 在这种教育现状下, 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仅仅围绕几个加试项目开展, 并且这种教学方式也仅仅是机械性的、填鸭式的教育, 学生学习失去了乐趣, 体育课程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也失去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终身体育学习的意愿。

3.中考体育加试功利性行为冲击体育课程教学计划。 现阶段中考体育加试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忽视了体育自身的内在价值, 一味地追求体育加试高分而为之进行专门性训练和备考, 中考训练的内容也仅仅围绕加试的几个项目开展, 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课程并不能有效地开展, 从这一点来说, 是对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的极大冲击。

(二) 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简述

卢梭认为是在自然主义教育理念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有关体育教育的思想。 提倡人性解放, 主张教育要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开展, 强调人自身的自然本性和固有价值。 这种体育思想最为直接的特点就是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应以锻炼者的需要和兴趣为导向, 培养其自由、自主的学习习惯与环境相适应的能力。 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身心协调发展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卢梭对教育的目的界定为:培养出新一代的“自然人”, 是身心结合、协调发展的人。 第二, 基于“回归自然环境”理论基础上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 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源于其教育理念, 与教育理念一样, 体育教育同属自然主义体系。第三, 重视身体器官训练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之前, 游戏、运动占领着人们思想的主要空间, 认为如此就能对身体进行锻炼, 而从未明确具体的身体感官的训练。

二、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冲突表现

(一) 身心协调发展观念的冲突

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首要内容便是关于身心协调发展的叙述, 提出顺应自然, 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应做到身心协调统一。但随着中学体育加试成绩纳入中考加分项目后, 体育运动的价值也在发生变化, 强身健体理念已转变为功利性的中考加试专项训练, 单纯从体育运动自身的价值来说, 身心协调发展的观念已慢慢偏移。

(二) 终身体育路径发展的冲突

中考体育加试实施以来的中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后, 不难发现, 在一些省份部分中学的体育课程项目设置上, 都是围绕中考加试项目进行教学训练;对于其他一些体育运动项目来说, 早已排除在体育教学项目考虑之中。 这种功利性教学的直接后果就是: 学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终身体育的运动项目。

三、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冲突成因分析

(一) 应试教育体制的利益驱使

现行应试教育环境下的人才选拔机制, 使得中考体育加试并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包围圈, 功利性的、片面性的体育教学行为层出不穷。 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中考体育加试虽然只有30分计入中考总分, 但对于仅一分之差就落选重点高中或热门中等专业学校来说, 中考体育加试30 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二) 相关利益群体的牵制

在现行教育背景环境的影响下, 相关利益群体的出现阻碍了自然主义体育在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利益群体包括: 各级教育部门、各学校体育组织、班主任、体育教师及学生家长, 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得中考体育出现功利性训练成为可能。

四、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和谐发展路径

(一) 重新审视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的现实性

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意义, 在现阶段越演越烈的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的冲击下, 重提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教育理念有着现实的厚重感和紧迫感, 对于种种现实的急迫性使得中考体育加试顺应自然主义教育理念的可能大大增加。

(二) 完善加试考核内容、改变一考定终身现状

现今中考体育加试存在诸多方面问题。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可考虑如下方案:一是中考体育加试设必考项目、选考项目及抽考项目。二是进行初中三年体育综合素质测评; 加试项目和内容应与平时教学相结合, 顺应教学自然, 不去刻意改变原有教学内容安排, 应更加注重学生全方位身心发展的测量。

(三) 正确认识中考体育加试, 注重学生课余锻炼

中考体育加试时学生正处青春期, 而青春期则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敏感期, 是良好体形塑造的关键期, 这个自然时期如果被错误地干预, 那么影响的可能是学生全面的发展。 应该考虑如下方面: 加大中考体育加试内容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督促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初中期间, 学校或家长应对一些超重肥胖学生进行单独测试并提供体育锻炼、营养配餐的建议, 重点关注。

摘要:本文中笔者以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为背景, 分析中考体育功利性行为特征, 提出中考体育发展路径:中考体育应重新审视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的现实性, 完善加试考核内容、改变一考定终身现状, 正确认识中考体育加试、注重学生课余锻炼, 还原“自然”环境下的考风等发展路径。

关键词:卢梭自然主义,自然主义体育,中考体育加试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学校体育发展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论体育与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 篇10

关键词:体育,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认知世界、认知自身的高度智慧成果。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当代与后代、国与国以及区域之间协调关系的系统工程, 它要求实现人口、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与均衡,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构建生态和谐、社会公平与经济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体育运动是人类重要的活动和重要生活方式, 是人类实现生活改善、延续生命的重要手段, 还是人类实现国际交往, 增进友谊和团结的重要形式。自然环境是人类从事体育活动的载体, 自然环境为体育运动运行和发展提供场所、资源, 同时自然环境又影响和制约着体育的运行和发展、体育运动需求、体育社会活动开展和体育交往;体育活动既依赖自然环境, 又破坏自然环境。显而易见, 体育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 举办大型运动会对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 也给该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体育发展与环境的冲突, 已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协调体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实现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该文从二者关系入手, 探讨解决的基本思路和办法。

1 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 . 1 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客观上要求自然环境也要可持续发展。现代文明是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 但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500万人死于环境污染、18亿人饮用污水而患病, 每分钟全球耕地损失40公顷、沙漠化增加11公顷、森林消失21公顷、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4.8万吨沙流入大海。自然界已经危机四伏, 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屡屡向人类发起挑战, 地震、海啸、飓风等天灾人祸时有发生, 地球向人类发出了严重警告, 人类生存已岌岌可危。

1 . 2 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条件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资源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完全必要的, 但是所有开发和利用都应当从整个自然界出发, 全面地和科学地考虑地球环境的生态系统, 再在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 达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当今社会许多人无限贪婪, 无限追求利益, 过度开采资源, 滥砍滥伐森林, 造成水土流失, 资源浪费, 自然环境破坏, 严重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世界正义的人们必须同心协力对付一切威胁生态环境的行为, 自觉地从社会利益出发, 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否则, 人类就会再步恐龙后尘, 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没有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

1 . 3 加强自然环境保护是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和人类战争对自然的破坏、自我的毁灭等惨痛教训告诉我们, 自然环境必须保护, 必须合理开发, 不能肆意践踏和违背自然规律。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与抗争, 人们终于觉醒, 世界各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 多数人开始自觉保护环境。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已列入教育计划, 并通过环境教育使学生强化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日本把“传授环境知识、培养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作为环境教育的目标。德国人民有着强烈环境意识和较高的环境素养。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在环境保护方面都有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只有全人类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被唤醒, 并切实施行环境保护措施,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才有希望, 人类才能永续发展。

2 体育运行和发展必须遵从和适应自然环境

2 . 1 体育有利于人的和谐发展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 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 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而且还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活动, 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 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 改善人际关系乃至国际关系。因此, 体育事业方兴未艾, 是朝阳产业, 还需大力发展。

2 . 2 体育和自然环境需要和谐发展

体育和自然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自然环境提供了体育运动运行和发展的场所、资源, 但同时影响和制约着体育的运行和发展、体育运动需求;另一方面体育活动是人类的刚性需求, 体育人口的多少影响着体育活动对体育场馆的需求和建设规模, 日益扩大的体育队伍和日益增加的体育设施改变着自然环境的面貌, 从而影响自然环境的相对平衡。这是一对矛盾, 但必须科学处理。如何使体育和自然环境需要和谐发展?千百年来, 随着体育运动在人类社会文化中的兴起, 特别是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大型竞技赛会兴盛, 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开发, 如:高山滑雪、高尔夫球场、水域项目、海滨冲浪和浴场等, 从而使体育运动更加影响了地理面貌发生变化。如何才能保障和促进体育和自然环境需要和谐发展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

2 . 3 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两个方面, 缺少一个就会给人类来带来灾难。人类必须懂得, 为了生存、发展我们要依赖环境和资源, 要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 这就必然破坏了环境和资源;为了永续生存和发展, 我们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和资源, 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 良性发展和循环发展, 不能无限制向自然索取资源。因此, 保护环境、保护资源, 已经刻不容缓。

3 切实保障和促进体育与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

3 . 1 注重环境教育, 促使体育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办体育是唯一的选择, 必须注重人、社会、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而要实现这个目标, 环境教育至关重要。环境教育不只是概念的认知, 而是行动的教育, 需要亲身经历与体验, 了解人与环境的互动, 培养对环境的尊重及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人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只有通过人类提高理性认识才能根本解决。环境教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悉尼为了保护自然资源, 在奥运会场馆周围设置若干太阳能装置用来照明, 并用树皮覆盖裸露地, 以保持水土;雅典则在1500公顷的土地上种上30万棵树、100万棵灌木和1100万棵幼树。这些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3 . 2 制定规则, 促使世界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国际奥委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与环境保护。为了确保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奥委会已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1995年瑞士洛桑会议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环保委员会, 1996年《奥林匹克宪章》将环境列入国际奥委会的任务之一。此后, 奥运会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积极响应国际奥委会的号召, 遵循奥运会环境保护规定。1984年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开始, 国际奥委会和奥运会主办城市逐步将体育与环境融合在一起。汉城为了举办1988年第二十四届奥运会, 采取多种措施改变能源结构, 控制煤烟型污染, 使用清洁能源替代燃煤。2000年第二十七届悉尼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 其“绿色奥运”的理念深受称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高举“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旗帜, 办成了最好的一届奥运会。

3 . 3 立即行动, 加强监管, 切实保护自然环境

国际奥委会加强奥运会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奥运场馆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监管, 把奥运场馆建设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作为申办的必要条件提出并严格审查;各国对体育运动开展与环境保护也要立法, 并切实依法行政, 落实体育场馆建设与环境保护措施, 不得过度建设, 肆意破坏自然环境, 对破坏自然环境行为依法严惩, 并责令修复, 确保体育运动开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相得益彰。世界各国人民也要立即行动起来, 直接参与保护自然环境, 科学利用城乡自然环境组织开展体育运动, 保障和促进体育与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是环境资源的可持续供应。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 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体育运动是人类生存和活动方式, 适度建设体育场馆是必要的, 过度建设浪费资源, 又破坏环境, 必须有效制止。人类只有朝着保护自然环境及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目标前行, 才能使体育与自然环境二者相互促进, 相互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文霞.美国环境教育的伟大创举[J].环境教育, 2003 (1) :22-24.

[2]刘德琼.《绿色美化与高校体育环境教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自然体育 篇11

一、夸美纽斯自然教育思想的内涵与学校体育课程目标

夸美纽斯关于对“自然”的理解与其整个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密切相关, 而对于“自然”内涵的理解也就成为理解夸美纽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一把钥匙。在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中, “自然”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含义:其一, 是指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其二, 人发展的种子即博学、德行和虔信的种子存在人自身, 所以人的发展就属于一种内源性的发展。其三, “自然”还指人的一种合自然性, 一种个人的身心和谐。人的身心追求一种和谐的发展, 这是人的一种天性。正是由于身心和谐是人的基木特性, 遂使得普遍的人类教育成为可能, 通过建立学校教育体系, 向人类提供一种周全的教育便成为可能和必要的事情。人类的心性或性格虽然表现出差别, 但这种追求身心和谐的天性是一致的。 其四, “自然”还指一种符合自然秩序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使得一切青年都能在此受到教育;青少年在该体系内学习可以使人变得有智慧、有德行、能虔信的科目;教育作为生活的预备, 能在成年以前完成。

我们从夸美纽斯“自然”的教育思想来看, 它首先指出教育要适应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的发展也有其本身的法则, 同时, 也要非常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其次,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中包含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和全面发展, 人自身存在学问、德行和虔信的潜能, 在符合自然秩序的教育体系中, 学生在该体系内学习可以使人变得有智慧、有德行、能虔信的内容;教育是作为生活的准备。因此, 这对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及内容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和深刻启示。

1.设立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课程目标。

夸美纽斯指出教育要适应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的发展也有其本身的法则, 因此, 各级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是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对体育课程目标进行纵向上的层次划分, 并确定不同层次的达成度, 同时注意各层次上的衔接, 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生长与发展, 进而提高其健康水平。

2.体育课程目标的建构要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

夸美纽斯非常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他认为, 教育要适应自然。在德育方面, 他提出的品德教育带有浓厚自然主义色彩。德行不仅包括外表的礼仪, 它还是我们行为的整个倾向和思想品德。至于虔信, 我们把它理解为一种内心的崇拜。因为学校体育课程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全方位的, 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和深刻的内涵。体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 不仅仅是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 还内在包含德、智、美育的观点。因此, 体育课程在确立课程目标时要运用现代体育道德价值观, 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振奋民族精神, 有助于培养集体观念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助于形成竞争意识和公平意识, 有助于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 有助于形成勇敢、无畏的道德品质。品德体现在知识和个性品质两个方面, 因而可以归结为知识和心理的课程目标, 但思想品德对社会和个人的特殊地位, 使得有必要把它作为独立的课程目标进行设计。品德方面的目标包括:通过体育锻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关注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 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学校体育课程必须配合育人总目标, 把体育与品德教育, 与培养团结互助精神, 与磨练勇往直前、不怕挫折的意志和提高能承受失败、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结合起来, 使体育课程丰富多彩。

3.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应更关注个人的价值取向。

夸美纽斯认为人的身心追求一种和谐的发展是人的一种天性。并且通过人身心和谐的发展使得普遍的人类教育成为可能, 通过学校教育向人类提供一种周全的教育。因此, 可以看出他非常重视学生个人和谐的发展, 即个性的发展。通过学校体育课程, 充分挖掘和实现学生的运动潜能;通过运动表现自我, 发展社交能力, 帮助学生建立与外界的联系, 获得社会感、责任感、自我认识、自我实现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 在确立体育课程目标时, 既不能只从学生个人本位出发, 也不能只从国家本位出发, 更不能只从学科本位出发, 而应该是三者的有机结合。但是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应更关注个人的价值取向, 同时兼顾国家价值取向和学科价值取向。课程目标既要符合我国的学校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国情, 把时代性与民族性、继承性结合起来, 还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为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等整体健康水平服务;立足于现实, 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度重视对学生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通过体育课程培养的学生, 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夸美纽斯自然教育思想与体育课程内容

夸美纽斯把教育的内容概括为:学问、德行、虔信。“在夸美纽斯看来, 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学问, 即关于一切事物的广博的知识。还要包括德行和恰当的道德。”学问、德行、虔信作为教育内容的三大部分, 其中涉及人的精神领域, 即用宗教改造人和塑造人的精神追求, 或者说是一种人生信仰。他将知识教育与德行教育放在首位, 充分体现出了他的创新精神。这三者在人的成长中是很重要的, 而且这三种元素是彼此密切相关的。因此, 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健康第一”理念为核心, 体育课程内容要有“学问”, 即包含丰富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同时, 学校体育要配合育人总目标, 把体育与品德教育、美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通过体育课程, 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社会、文化方面的进步。因此, 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关注以下原则。

1.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和综合化。

从日本、美国等一些体育先进国家的体育课程目标着, 无不将增进学生的健康摆在首要的地位。但体育课程的多目标要求决定了体育课程内容要综合化、多样化。以增进健康为核心, 从体育课程目标的多样性出发选择体育的方法和手段, 是各国课程设置的共同点。美国体育课的内容除一般的运动项目和游戏外, 还有各种各样的水上运动、探险运动及其他室外活动等。日本中学体育课程必修课的项目只是体操, 其余都为选修内容。各国还重视民族体育的开展, 如日本的柔道、相扑;美国的民间舞蹈、高尔夫球等。 因此, 我国的体育课程为了适应增进学生健康的需要, 也为了满足不同的地域、风俗、能力、基础条件以及兴趣爱好的学生需要, 近十几年来, 课程内容增加了休闲体育, 如射箭、网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课程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和学校教学条件的差异等, 变得丰富和多样。

2.体育课程内容现代化。

体育课程内容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发展, 按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而设置, 必须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运动性, 使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体育文化素养得到增强和提高。

3.体育课程内容弹性化。

发展个性的体育观念, 反对体育的统一化, 坚持体育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因此, 体育教材既要有统一性, 又要弹性化, 以适应各地各学校的实际情况。

总之, 从夸美纽斯自然教育思想看, 现代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立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有利于提高其健康水平。要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及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使选择课程内容更加适合课程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研究, 可以看出, 根据学校体育课程“健康第一”的理念, 结合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构建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而又具有时代性的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及其对课程内容的选择, 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学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9.

[4]陆志远.夸美纽斯适应自然教育原则的历史启示[J].教育史研究, 1991 (1) .

上一篇:区域性协同OA平台下一篇:优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