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阶段

2024-07-07

自然阶段(精选4篇)

自然阶段 篇1

自然美的问题是美学研究中最容易产生矛盾而颠覆整个美学体系的关键问题。在美学史上, 自然美和艺术美一直被视为美学的两大基本类型。艺术美被看作美的最高形态, 处于美学研究的核心地位, 几乎所有的美学问题都围绕着艺术美展开。然而, 自然美作为美学的类型之一, 内在地包含于美学之中。在人的心灵解放、精神自由方面, 自然美具有与艺术美同等重要的作用。

人类对自然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历史的过程, 就其文化形态来说, 大体可以分为神灵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

根据摩尔根、黑格尔、马克思等人的分析论证, 参照现有的人类学资料, 猜想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前一直处于蒙昧和野蛮的原始社会。十八世纪的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柯提出原始社会中“以己度物”的隐喻理论。他认为:在原始社会, 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原始先民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还只限于感性方面, 不能进行抽象思考得出明确的概念。在面对随时都有可能吞噬自己生命的自然界, 面对经验解释不了的自然现象时, 原始先民从自身想象自然, 从而将自然人格化, 把自然的一切都归之于神灵, 且万物有灵, 神灵成为人类命运的主宰。这个时候的人们对自然所呈现的美抱着敬畏的态度, 丝毫不敢有亵渎之意。

生产力不断发展, 人们逐渐有了自觉意识, 可以把人和自然区分开来。人类文化进入人类中心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 人类有能力对自然进行相应的改造, 人们发现可以作用于自然, 使其作为为人的自然而存在。于是, “人化自然”成为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场所。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 人由于改造自然具有了充分发展的审美能力。原始社会崇高稚拙的自然美转化为素朴幽深的宁静美, 它似乎在等待着人类的征服, 以高远空阔召唤着人类的足迹。在农业文明社会, 自然的运行不悖在中国象征着至高的善, 体现为一种和谐的伦理关系, 在西方则主要是生命意志的象征, 体现为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这一时期, 西方对自然的认识充满强烈的思辨色彩, 带有明显的哲学理论的意味, 所以尽管有毕达哥拉斯、柏拉图、普罗提诺等诸多学者对自然的探索, 但西方早期形成的是自然哲学, 而非自然美学。在中国, 对自然美的欣赏表现得异常突出。中国古人在欣赏自然时从不把它与社会人生割裂, 倾向于欣赏自然的秀丽、幽远、细腻、和谐。到后来中响;对艺术社团的具体活动, 也要注重引导与指导相结合。此外, 艺术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有开拓创新精神, 寻求艺术社团发展的好路子, 准确把握艺术社团发展大规律, 努力探索艺术社团建设的新路子, 创出精品艺术活动、精品艺术人才, 使每个艺术社团都成为校园文化的使者。

2.搞好后勤工作

音乐系与高校团组织应努力配合抓好大学生艺术社团工作, 充分发挥大学生艺术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性作用。其他部门也应相应的配合工作, 为艺术社团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学校领导更因该在资金上给与充分支持, 硬件上满足艺术社团的需求。

3.不同目的的艺术团要用平等的原则对待

目前, 高校中组织的各种艺术社团, 其主要任务也很明确, 就是代表学校参与各级各类高校艺术比赛, 为校争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各高校竞相投入大量经费, 着力打造代表学校最高水平的艺术团队。而一般的群众性艺术社团, 如摄影协会4等, 则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至使此类社团组织松散、活动经费不足,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人气不旺, 活动的质量与效果也不理想。能为校园文化增光添彩的社团, 固然要重视, 而普及型社团建设也要给予重视。

4.重视专业师资的配备

高校相当多的艺术社团, 由于划归团委或学生工作系统管理, 因此配备的指导教师多为一些行政管理教师, 这些老师对于社团的指导力不从心。只有从管理体制上建立起艺术社团与艺术类公国出现了田园诗、山水画, 甚至把自然搬回家出现了园林设计。这一时期自然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如果说农业社会的“人化自然”还只是自然对人的情感生成, 即自然的情感化, 那么工业社会的“人化自然”则已经表现为人对自然大刀阔斧的现实改造, 是自然的实践化。自然的实践化与其说是人对自然的改造, 毋宁说是人对自然的破坏。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人在自然面前的傲慢, 对自然资源的无休止掠夺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出现彻底转变了人们的价值理念, 人们重新审视自身活动对自然造成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提出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要求, 生态中心主义应运而生。生态中心主义的自然美具有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从生态意义上看待自然美, 美不独立存在, 它表现在生命的存在与发展上, 也就是说美在生态的平衡并由此而至的生命体的生生不息。生态中心主义不只是从人化自然的维度, 还从自然创生万物的维度看待自然美的生成, 它不是将艺术美, 而是将自然美视为美的最高形态。

无论人或动物, 对自然美感兴趣是合乎情理的。任何动物都是从自然中走出来的, 他们与自然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自然为他们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提供了休憩和游戏的场所。与动物的消极适应自然不同, 人不仅运用工具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自然, 还能够运用想象创造第二个自然, 在自己的作品中复制自然, 体会到创造的自由与快乐。在此, 人对自然的兴趣从自然本身转向了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也就是哲学意义上的自然, 即自由。

自然美是否是人类最初的审美形态已无从考证, 但作为美的形态之一, 自然美并不低于艺术美。可以说,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 自然美与艺术美对人的心灵解放、精神自由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的精神人格、情感状态是在对自然美的欣赏过程中生成的。自然为人的生存提供了物质资料, 更是人的诗意栖息地。我们对自然破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人们确实应该谦逊一点了。只要我们真诚地爱着自然, 自然就会倾其所有的美回报我们, 它在这些美中隐藏了人生的真谛, 只有我们怀着对自然的无限热爱时, 自然才在我们面前呈现出这一人生的奥秘。

选课相结合的有效机制, 才能更好地发挥艺术课程、艺术教师对社团活动的指导作用, 不断提升艺术社团活动的质量与水准。

5.开展有特色的艺术社团

艺术社团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开展是否有特色、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所以, 在形式上, 种类上要不断创新。

高校艺术社团它以其丰富的形式内容吸引着广大学生进入到这个没有围墙的课堂中, 去感受、去学习、去创造。艺术社团活动的开展, 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音乐特长, 拓展了文化知识视野, 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以及在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等方面的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 艺术社团的建立就成为高等音乐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以及实施美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 艺术社团活动的实践尚处在探索阶段, 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娜.谈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与管理.当代教育论坛.2005.19

2.赵乃璞, 刘建.学生社团与素质教育.南都学坛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2

3.胡亚玲.高职院校艺术社团现状与建设的思考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8.10

作者简介

1.张学玲女 (1979——) 长治学院音乐系助教, 首都师范大学2007级在读研究生

2.张军男 (1978——) 长治学院音乐系讲师首都师范大学2006级在读研究生

自然阶段 篇2

(2013.1——2013.5)

小路口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人文精神”的培养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社会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给人类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前人无法想象的物质基础。然而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还有随之而来的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而教育最基本的目的就在于“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先进的思想、现代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有优良的传统美德、高尚的情操、善良的心灵、丰富的情感、自强不息的性格、平衡的心态。而这些,仅仅靠科学知识的硬性灌输是达不到的,所以我们必须呼唤人文教育,发扬人文精神。

2、立足环境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实践研究是立足校情、生情的需要

我校地处偏远的农村,村民环保意识淡薄,没有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垃圾随手乱扔、随地乱倒、随处乱堆。在这些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受到较大挑战,我们学校和师生的生存和发展也同样受到严重影响。“课题研究” 期间,我校顺应国际、国内关注“环境与发展”这一形势,结合学校地域特点,开展了《小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的研究,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习惯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环保养成教育研究的宝贵经验,探讨了环保养成教育中还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在整个关心社会、关心人文的大环境观还没有有效建立起来,学生环保意识和行为还不够稳定,环境教育和保护如何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影响力还不大,如何改善在自然环境差、人

文氛围滞后的条件下成长的孩子乐观生活、热情待人等方面,还有待

我们深入研究。因而,这些方面就成为我校开展新研究的生长点。”

3、关于人文精神的研究

目前,在小学环境教育中立足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研究

还较为鲜见,多数在理论层面谈环境保护,即基本环保意识和行为。我们提出《小学环境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的实践研究》,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通过对我校的实证调查,通过我校学生这个特殊人群,在文化层面、价值观层面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其能够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获得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态度,即环境保护方面的人文精神,构建一套具有一定意义和架构的学校文化教育体系,包括具体的目标体系、操作途径和实施策略,以此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从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我们学校的文化品位,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科学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初步意识和能力。

二、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通过实施环境教育,努力探究小学环境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策略,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活、人与人的关系,适时调整行为方式,努力深化学校办学理念中提到的“关爱、坦诚、责任、和谐”,在整个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顺利地从文化精神层面融入城市环境,同时积极地借助城市环境提升自身素质,发展自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同时,为确立我校独特的环境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探索一条有效途径,从而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纵深化、人性化、创新化发展。

(二)研究内容

1、明确大自然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的意义和作用。

2、进行小学生在大自然教育中形成的人文精神调研分析。

3、探索在小学生大自然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的目标体系、操作途径和

实施策略,构建一套具有一定意义和架构的学校文化教育体系。

4、小学大自然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的序列研究。

5、小学大自然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的主题活动研究。

6、小学大自然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的实践案例研究。

7、小学大自然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的校本课程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从多学科、多角度开展对国内外情报资料的比较研究,把握国内外小学环境教育的发展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深化课题研究提供思路和理论基础。

2、行动研究法。要求教师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筛选和分析小学环境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这不仅提高了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而且促进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3、个案研究法。在小学环境教育中,要求教师确立个案研究的对象,把握个案对象的具体情况及发展趋势,及时收集、分析教育策略的反馈信息,从而进一步完善策略。

4、实验研究法。运用系统分析和整体思维方式构建理论假设,做好试验设计和实施,揭示因果关系。

5、经验总结法。在小学环境教育中,进一步加强反思,用现代教育理论总结经验,形成规律,提高策略的效度。

三、研究过程

现已进入结题阶段(2013年1月—5月)方案如下

(1)进行研究后测与分析,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研究策略,进行深入研究。(2)整理、小结课题组研究经验。

(3)课题成果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4)整理完成个案集、经验集,编撰论文等课题研究成果。

四.研究思考

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有感触,认为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1、课题研究还不够深入

小学生大自然教育中培育人文精神的研究,对我们来说,这几年研究还比较肤浅,只能算是刚刚起步,只具雏形。我们还需在“如何在新形势下贯彻新课程标准思想,将它融合于课程大体系、融合于大

教育体系中,深刻领会其地位和作用,准确全面地把握它的教学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上着力。

2、三大实施策略还不够完善

课程、生活、社会三个方面的实施接近策略还比较粗糙,其论证、印证还远远不够丰满和鲜活,其实施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更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有着莫大关系,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印证其具体实施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品质和素养。

3、课内外衔接还不够紧密

面对今天到处充盈着的文化现象进而价值取向,学校如何更好地实现课内外衔接,引领学生真正走进“科学与人文”世界,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升人文底蕴,都将是我们需要继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4、教师培养还不够深入

教师是课题的总体设计者和执行者。教师对课题的热情和投入程度,将决定学校课题的质量和效果。只有让广大教师具备足够的业务素质,才能使研究取得最大实效。如何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师的人文精神和理论素养、研究能力,促进其更好地专业化发展,也是我们将深入推进的工作。

5、资源开发还不够均衡

一方面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在省、市一级和有条件的区级构建有一定的由单个积件模具与预设实践内容互补的互动性的学生可以独立操作(有一定安全保障)的实践平台园,有利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自然阶段 篇3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 初高中英语衔接 词汇拼读训练 音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139-03

当前,很多高一新生在英语词汇拼读、拼写和记忆方面存在极大困难,原因是不懂音标。而高中入学衔接课,英语老师往往需要给学生再复习一遍音标,但音标复习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依然要通过模仿和依靠视觉信息死记硬背单词中的字母序列。然而,高中英语词汇量剧增,死记词汇序列难免变成各种乱码,结果给进一步的听说读写都造成极大的阻碍。在初高中英语衔接课中运用英语自然拼读法,可以有效引导不会音标、有拼读困难的学生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快速掌握英语单词中的“音形对应关系”,努力实现“听音能写,看形能读”,使他们从死记硬背的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获得有效阅读的能力,为终身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自然拼读法概述

自然拼读法(Phonics)也译为字母拼音法、直接拼读法,它主要教授英文字母(letter)与语音(sound)间的对应关系,是指看到一个英语单词,就可以根据英文字母在单词里的发音规律把这个单词念出来的一种方法。在英语母语国家的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孩子们从三岁起就开始接受自然拼音法的教学,是初学阅读的必修课程。小朋友通过直接认识字母及字母组合与其所代表的发音,当再次看到该字母或字母组合时,就能够自然地反应出如何发音,听到发音也能够直觉地反应出如何拼写。

适当的自然拼读教学,一直被认为是最有效、最直接教授母语阅读的方法。美国学者Adams(1990)在Phonics Instruction for the Nineties 里指出,出现在初级阅读材料中的词汇,其语音和字母间的对应关系相当稳定。孩子通常能从出现频率最高的37个音组中,拼出大约500个最常使用的词汇。在初级英语中70%的单词在拼读时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孩子一旦掌握了这种发音规则,就不必去翻查字典而能够顺利地将单词读出,可以很快学会拼读不认识的单词,提前进入阅读领域,使英语学习变得简单、快乐、有趣。

英语自然拼读有近90组字母和字母组合,分为辅音、复合单音辅音、短元音、长元音、“r”音节元音五类,其中部分字母和组合有多种发音,重复出现在不同的发音行列里,因此共有127组。和汉语拼音63组字母和组合相比,这个数目并不大,而且这些字母和组合就是构成单词的音和形的全部元件,记住了就是一劳永逸。

综上所述,英语自然拼读实际上就相当于英语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中的“读音规则”,只是因为它比音标教学要繁杂很多,绝大部分的老师选择忽略甚至自己都没有注意过。

二、英语语音教学中应用自然拼读法的优越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语音教学一直是通过“国际音标”这一工具来实现的,认为学会音标就学会了拼读,只要学生学完26个字母和48个音标,就解决拼读的问题了。实际上,音标并不是英语拼读教学的必需。英语单词本身就表音,根本不需要用另外的符号来给其注明读音,我们会看到汉语的初级读物是注音的,但英文读物原文从来没有带过音标。由于不了解“英语是拼音文字”这个特质,很多人想当然地把“汉语需要借助拼音来标音”这种学习模式套用到英语上,使英语拼读教学走了弯路。

用学习汉语的方法学习英文,其结果是音形脱节,单词拼读与单词拼写相分离,没有把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中文的方块字基本上代表“语意”而非“语音”,每个字的读音学习者几乎是靠记诵的方式死背下来,因此习惯汉语思维的中国学生学英文背单词时,往往无法自行领悟出字母与拼音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字母视为与发音毫无关系的符号,习惯沿用学习方块字的方式,把每个英文单词死记硬背,甚至连音标也背下来了,徒然增加记忆负担。

基于以上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应用自然拼读法具有以下优势:

(一)汉语拼音对英语拼读的正迁移作用。英文与汉语拼音都源于拉丁文,拼读在方法上其实同出一宗。首先,相似的拼读逻辑。英文的辅音相当于汉语拼音的声母,元音相当于韵母,汉语声韵相拼的方法和英文的辅音、元音相拼的方法是一样的。汉语拼音都是每个字只有一个声韵相拼,相当于英文的一个音节。英文的单词有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词。双音节和多音节词拆分开来就是两个或多个单音节,各音节的音连起来读就是了。例如badminton,拆成bad\ min \ton三节,没学过英文的孩子用汉语拼音的方法来读这个词都不会差太远,听起来可能有点印度口音而已。其次,都需要字母组合判断和音节划分能力。自然拼读需要学生能把单词解码,例如“China”分成“Chi-na”两个音节,其中“Chi”又分成字母组合“ch”和“i”。学汉语拼音,必须记住单个字母或字母组合有各自的表音功能。例如,拼音“ca”和“chang”,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ca” 的声母是“c”韵母是“a”;而“chang”的声母是字母组合“ch”,韵母也是字母组合“ang”,他们绝不会产生把五个字母分开读的滑稽念头。基于此,我们可以不客气地说,如果学生看到英语单词就条件反射逐个念字母,那他的坏习惯是英语老师养成的。根据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因为拼读方法的高度相似性,我国学生熟练的汉语拼音技巧经过正确诱导,很可能对英语自然拼读学习产生良好的正迁移作用。

(二)提高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的效率。教学实践研究发现,自然拼读法是任何年龄、任何学生学习单词最快、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运用自然拼读法教学,学生只要掌握了单词中字母的发音, 学习单词就再也不用靠模仿来记住单词的发音,可以做到见词可读;了解了英语拼写和读音之间的关系,即可利用这些规律记住单词的拼写,做到听音可写。这种教学法的实效性,符合人类学习语言的规律,同样适合于非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初学者。即使从来都没有学过英语的人通过学习和训练,直接认识字母及字母组合与其所代表的发音,当再次看到该字母或字母组合时,就能够自然地反应出如何发音,听到发音也能够直觉地反应出如何拼写。实现了“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英语学习者,攻克了语音第一关,毋庸置疑更可能成为自信的阅读者和倾听者。

三、自然拼读法在初高中英语衔接阶段语音过关训练中的应用

高一新生来到新的环境,在最初的一周里,求知欲会达到一个峰值,而且他们有一定的词汇量,这两个特点非常有利于自然拼读教学的实施。但是,自然拼读法规则繁多,在一两周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英语教师只需要提炼出最核心部分,让学生有框架性的意识和能力就可以了。笔者在通读了葆青老师的《实用英语语音》后,参考国内外自然拼读教学教程,认为可以通过五次课的时间来实施自然拼读教学。

(一)第一次课:字母本音和拼读音训练。第一次课的英语自然拼读学习动员一旦做好,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得到充分激发,学习效果是十分理想的。

准备单音节词,例如pad,tip,mug,beg,put等。鼓励学生用汉语拼音法拼读,准确度会达到60%左右,激发学生信心,进入26个字母本音和拼读音的学习。

英文字母有两个属性:一是Letter Name(字母本身的名字),二是Letter Sound(字母的发音)。我们有目的地把a,e,i,o,u五个元音字母抽出来,元音和辅音分开强化。辅音里和汉语拼音发音部位差别比较大有g,h,l,m,n,q,r,w,x,z,需要细心地一一引导,例如m双唇紧闭而n要双唇打开;发r不仅要卷舌,还要收紧的双颊;发z要做s的口型,并使发音部位震动,等等。这一环节十分钟就顺利完成了。26个字母在单词里的读音就叫拼读音(Letter Sound)。这个部分的教学至关重要,培养英语初学者建立起字母和读音之间的联系,是拼读教学真正意义的第一步。

在初学阶段,并不需要也不可能把所有拼读规则事无巨细地教给学生,26个字母的拼读音大多固定,但如五个元音字母a,e,i,o,u在开音节里的读音和闭音节里的就不一样;又如c,g和y三个字母在不同的字母前会发不同的音。首选该字母最常发的音,即元音字母发闭音节里的音/? ? ? ? ? /,c发/ k /,g发/ g /,y发/ i /。其他16个字母中b,d,f,h,j,k,l,m,n,p,s,t,v,w的发音部位和汉语拼音是一样的;q发/ k/,r也发卷舌音,但要同时收紧双颊;x发/ ks/;z要做/ s /的口型,发音时发音部位要震动。

(二)第二次课:辅音组合作词首或词尾的单词拼读。首先拼读按“单辅音+单元音+单辅音”形式构成的单词。例如dog,cat,six等,是英语单词拼读训练的最基础部分,开始培养解构词首、词中、词尾的能力。汉语拼音除了前鼻音和后鼻音,其他的韵母都没有辅音词尾,但提醒学生要注意观察单词的词尾后,他们念的时候都会在词尾加上辅音,听的时候也可以轻松判断。视频播放学生很熟悉的汉语拼音拼法“S—am—Sam”,声母“S”,韵母“am”拼得Sam。接下来的步骤学生完全可以无师自通,P—am—Pam迅速跟读,dad,sad,fat,cat,map等等都一次拼读成功。有趣的是,不跟视频拼读,给出新的单词的时候,学生们更自然地先拼词首和词中,后加词尾。例如,pat,他们会直接拼p—a—pa,然后加上t。这符合我们从左到右的视觉习惯,速度更快。接下来给a,e,i,o,u分别加上不同的词首和词尾。PPT里随机出现不同辅音当词首或词尾,要求见到什么拼什么。例如s和 x,放到每一个元音字母前后,组成sax,sex,six,sox,sux,拼好了换词首成f,fax,fex,fix,fox,fux,再换词尾成g,fag,feg,fig,fog,fug,如此循环反复,学生熟悉了单辅音字母作词首和词尾的直接拼读,出现什么拼什么,做到“见形读音”,然后尝试听音写词,听到什么写什么。

(三)第三次课:元音组合的拼读。本节课要认识各种元音组合,学会分辨开音节和闭音节,熟练-r音节和-re音节。

开音节是指一个元音字母加一个辅音字母再加不发音的e组成的音节,元音字母发本音,例如like,face,mote,cute。

a,e,i,o,u各自和r组合成ar,er,ir,or,ur。ar发“啊”,or发“哦”,其他三个都发“额”,美式发音碰到r 字母舌尖要加卷。

同样,-re音节里a,e,i,o,u各自和re组合成are,ere,ire,ore,ure。这五个音节的记忆要利用开音节的发音特点,除are外,基本上是元音字母加卷舌的“额”。另外,要学生注意看r后边有没有e,因为-r音节和-re音节的发音差别很大。

此外,还有混合元音字母组合。元音字母组合和辅音字母组合的数量相比并不多,但几乎每一个都会发两个甚至三个音,所以是学生的记忆薄弱环节,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才能克服困难。把这些组合简单分成四组:ea,ee,oo;ay,ai,oy,oi,ey,ei;oa,ou,ow,aw,au,al;ear,eer,oor;sure,ture,sion,tion。

据课堂效果看,有意识地先把这些组合放在固定的单词里边,反复让学生拼读,发两个音的词就给两个例词,例如tea,bread;show,cow;tear,earth等。直到学生非常熟练这些单词后,才开始做词首和词尾的替换练习,逐渐掌握这些组合的发音。

(四)第四次课:双音节词的拼读。划分音节是自然拼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拆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拼读的正确性。

“一辅一元一音节,元音开头当一节;若两辅音非组合,一前一后分果果。”先告诉学生正如汉语拼音“一声一韵一个字”,英语是“一辅一元一音节”,再进行音节拆分示范。例如magic→ma/gic,again→a/gain,often→of/ten。把铺垫做足,像father,sister,lady和women之类的单词拆分会是百发百中。

拆分之后是拼读。首先鼓励学生观察拆出来的音节,第一节基本上都是闭音节,第二节看尾巴,是什么音节就读什么音。接下来要告诉学生注意重音,双音节词的重音有的在第一个音节,有的在第二个音节。关于重音并不需要讲太多的规则和原理,同一个词,把重音标在第一音节读一遍,第二音节读一遍,进行对比。

(五)第五次课:三音节词和多音节词的拼读。实际上,会拆分双音节词,就会拆分三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哪怕八个音节也难不倒。但拼读需要另外记一些知识。三音节词重音的落点有三个,多音节词一般会在倒数第三个音节上。

至此,集中学习阶段结束,之后还需要遵照遗忘规律做及时的复习和巩固练习。

综上,初高中衔接是高中每一个学科的关键起点,英语学科要从词汇拼读和记忆突破。对没学会音标而引起拼读困难的学生,老师可以另辟蹊径引导,运用英语自然拼读法,给学生重新出发的机会,使他们从死记硬背的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英语自然拼读法可以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快速掌握英语单词中的“音形对应关系”,以期学有所得,真正实现“听音能写,看形能读”,获得有效阅读的能力,为终身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花.英语拼读教学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2]刘晓爽.直拼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3]柳欣.汉语拼音在英语语音教学中正负迁移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4]高敏.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5(5)

[5]梁燕葵,蒙雅娜,英语国际音标和自然拼读的比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院报,2011(5)

【作者简介】黄海蓝(1975— ),女,壮族,广西巴马人,广西师范学院同等学力教育硕士,广西河池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自然阶段 篇4

为了深入探索和建立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更好地为我国科技发展服务,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将“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列为五大优先主题之一。要求在自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方面, 建立完备的植物、动物种质资源, 微生物菌种和人类遗传资源, 以及实验材料, 标本、岩矿化石等自然科技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

一、自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的部署情况

根据《纲要》的要求, 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中,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计划已成为与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并列的国家科技主体计划。2003年7月23日, 科技部在北京召开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部际联席会和专家顾问组成立大会, 正式启动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步启动。

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是为实现资源的全社会共享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是提高自然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全社会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础性和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工作。

1. 植物、动物种质资源服务平台的部署

在植物种质资源方面, 我国开展了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项目。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涵盖了农作物、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林木 (含竹藤花卉) 、药用植物、热带作物、重要野生植物及牧草植物种质资源。该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持, 包括农业部、教育部、国家林业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中国科学院下属的228个参加单位, 参加人员达1688人, 其中高级职称716人。

在动物种质资源方面中, 我国开展了国家动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项目。国家动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是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包括:开展动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的完善和验证, 开展动物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管理规范的完善和验证;进行动物种质资源共性信息的数字化表达、信息化, 提交E-平台, 实现动物种质资源的共性信息共享;进行动物种质资源个性信息的数字化表达、信息化, 实现动物种质资源的信息共享;进行动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 为动物种质资源实物共享奠定了基础。国家动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还包括畜禽、特种经济动物、水产、寄生虫、经济昆虫5个领域的子平台项目。截止到2009年, 直接参与本项目的参与单位达143家, 直接参与人员1915人/次, 人员结构为:院士2人 (科学院1名, 工程院1名) , 高级职称590人, 中级职称443人。

2. 微生物菌种和人类遗传资源的部署

在微生物菌种方面, 我国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于2011年11月由科技部、财政部认定通过, 其依托部门为农业部, 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是首批认定的23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之一。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是保证国家微生物资源库藏安全的重要载体, 工作宗旨是根据社会科技或行业发展的要求, 收集、保藏各类微生物资源, 持续扩充平台共享实物资源量, 对资源信息进行规范性整理、整合, 通过数据化和网络化手段进行及时有效的共享, 促进带动资源的共享利用, 积极贯彻科技部、财政部“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方针, 突出“以用为主、开放共享”, 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数量, 不断提升开放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 积极服务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 (2004-2010) 》, 国家于2003年启动了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建设项目。微生物资源作为自然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从当年开始进入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建设, 2003年度建设项目分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主持的“微生物菌种资源描述规范研究制定及共享试点” (2003DEA3N028) 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主持的“创建微生物菌种资源共享体系”;2004年度为9个建设项目, 分别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武汉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9个单位承担;2005-2007年平台建设项目为“微生物菌种资源” (2005DKA20200) 。

《纲要》颁布之后, 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平台 (National Infrastructure of Chinese Genetic Resources, NICGR) 作为国家自然科技资源的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于2003年7月启动建设。人类遗传资源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标准化建设, 即研究制定统一的国家人类遗传资源标准规范体系, 为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整理、整合以及共享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二是以标准规范体系为基础, 对大量的分散在全国各地独立的、具体的人类遗传资源进行标准化整理、整合和数字化表达;三是在互联网上构建一个集中的、规范的、虚拟的人类遗传资源库, 即人类遗传资源平台;四是运用新型的管理运行机制, 通过人类遗传资源平台网络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人类遗传资源实物库, 实现虚拟库中的资源信息与实际库中的资源实物一一对应。力争使人类遗传资源平台能够准确、高效地提供所整合的人类遗传资源信息, 最终实现信息资源和实物资源的全面共享。

人类遗传资源平台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人类遗传资源平台标准规范和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完善;人类遗传资源标准化整理与数字化表达;人类遗传资源复制、备份及标志性 (典型性和关键性) 性状数据的补充完善;濒危、珍稀人类遗传资源收集、整理与保护;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平台运行、共享机制、政策法规研制与伦理研究。

3. 标本、岩矿化石等自然科技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的部署

在标本方面, 我国建立了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目前, 平台的规模已经包含6个子平台 (植物标本子平台、动物标本子平台、教学标本子平台、保护区生物标本子平台、岩矿化石标本子平台、极地标本子平台) 、137家参加单位、1863人参加的国家级共享平台, 取得了显著成效。平台的重要任务是补充完善关键性信息数据, 建设标本资源信息共享网络系统, 实现标本资源信息共享。复制标本资源, 扩大标本资源的保存数量, 实物标本资源、实物共享, 为科学研究、教学、科普及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对于生物标准资源, 以中科院、行业研究院和相关大学的生物标本资源为依托, 重点开展动物标本、植物标本和菌物标本等资源的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对于岩矿化石资源, 以地学类大学、博物馆、研究院所的地质标本、矿床模型为基础, 重点开展岩矿标本、化石标本和国家紧缺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矿床模型整合共享体系建设。

二、《纲要》实施以来, 我国自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的进展与成效

《纲要》实施以来, 我国自然科学资源服务平台建设成绩斐然。“共享共建”的理念, 聚集了拥有国内70%以上自然科技资源的700余家资源收藏机构, 逐步形成以少数机构为核心、主要机构为骨干、其他机构为外围的加盟成员体系, 将过去分散、相对封闭的共享体系变为了集中、相对开放的共享体系。通过平台建设, 统一了自然科技资源描述标准, 保证了自然科技资源实物和数据的原初质量、数据的真实性、可比性和可靠性, 首次实现了整合和数字化表达工作从非标准到标准的重大突破。

1. 植物、动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

植物种质资源平台开展了农作物、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热带作物、林木、药用植物、重要野生植物、牧草等植物种质资源的标准化整理、整合和共享, 经过全国的协作, 完成了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平台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平台抢救了一大批珍稀濒危资源, 标准化、数字化整理了大量资源, 建立了安全保存综合技术体系, 建立了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门户网站, 完善了中国作物种质信息网等7个信息共享网络系统, 并初步实现实物共享。

平台成果为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973”项目“农作物核心种质构建、重要新基因发现与有效利用研究”、“农作物骨干亲本遗传构成和利用效应的基础研究”、“十一五”支撑项目“农业基因资源发掘与种质创新利用研究”、“863”、“948”、基础性工作专项等70多个国家科技项目提供了种质资源信息和服务, 为植物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大量优异种质材料, 为农业和林业生产提供了可直接利用的名、特、优种质, 为资源保护的政府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为普及科学知识, 增强公众对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意识提供了大量科普素材。为科技基础性工作重大项目“云南及周边地区农业生物种质资源调查”、“沿海地区抗旱、耐盐碱优异性状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中国重点药用生物资源调查”项目提供了资源数据和技术标准支撑。为“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计划 (2005~2011) ”提供了数据支撑。

“十一五”期间, 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共收集整合了植物种质资源39.2万份, 种质信息资源135万条, 已实现了25.2万份植物种质资源的信息共享, 向1831个单位提供农作物种质资源实物共享13万份次, 有450份种质在育种和生产中得到有效利用, 育成新品种231个, 累计推广面积9.17亿亩, 间接效益985.34亿元,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动物种质资源平台标准化整合、数字化表达了7000多种种质资源的共性信息, 推进动物资源信息的规范化和全面数字化进程;补充完善超过700项关键性数据, 提高了信息共享质量;资源整理整合、繁殖更新了动物种质资源, 构筑了动物资源实物平台;收集、保存10种濒危野生动物细胞, 抢救性收集、保存77种濒危动物资源, 扩大平台实物存量;并开展优异基因资源评价、保存及共享利用, 提升资源共享水平;提出了动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体系架构, 实现了已经数字化的动物种质资源共性和个性数据的网络化共享。

收集整合动物种质资源和遗传物质7987种, 9.3万条信息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完成10个濒危野生动物体细胞资源和77个濒危畜禽资源的抢救性收集和保存, 已向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实验材料29021份, 活体资源7987种, 为农业生产提供松毛虫赤眼蜂28亿头, 用于防治玉米螟面积18.7万亩, 提供螟黄赤眼蜂69亿头, 防治螟虫23万亩。平台成果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首先, 平台不断推动科研进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平台, 为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等方面提供了研究材料, 为遗传育种提供了必需的种质资源。

特种经济动物已经向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华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免费提供了115份的组织和DNA样品。项目的建设整合了全国143家省级科研院所、大学等单位以协议方式参加动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总涉及单位超过100家, 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动物科研教学单位的网络共享服务平台, 为进一步开展动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实现我国动物种质资源社会化共享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寄生虫种质资源共享平台把《寄生虫种质资源描述标准》翻译成中英文版, 编写了《中国寄生虫名录汇集——绦虫分册》, 作为寄生虫行业内的种质资源专业用书。在完成寄生虫保藏技术规程的同时, 有8部技术规程通过专家的审议, 拍摄成DVD片供专业单位在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更直观熟悉此类技术的应用, 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项目整合的农林业害虫、饲用昆虫、药用昆虫和观赏昆虫满足了国内外多家科研教学单位生产科研的需要。观赏昆虫资源有柑橘凤蝶、长尾麝凤蝶、碧凤蝶等, 成功地进行几种蝴蝶的饲养和保种, 为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素材, 也为观赏昆虫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典范。

其次, 平台成果促进产业发展——为动物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新型方法, 促进了动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 培育新品种, 促进优质、高效动物食品的生产。

通过项目的开展, 向辽宁丹东、吉林大安、内蒙古通辽等地的饲养场等25家饲养场提供鹿、毛皮动物、特禽等种质12530只。每年定期向全国126个县 (市) 免费提供产业发展信息。两年度累计产生效益350万元。江西地方品种——白耳黄鸡已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 饲养量达到2000万只,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项目开展收集和保存了深圳和海南两个不同地理环境的斑节对虾野生种群, 合浦珠母贝白色、黑色、红色和金色4个新品系;建立和保存合浦珠母贝良种选育核心群体1个;保存企鹅珍珠贝新品系1个和良种选育核心群体1个。并与当地养殖农户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将培育出来的斑节对虾和合浦珠母贝优良苗种提供给养殖户, 帮助多家大型养殖户发展起了斑节对虾和合浦珠母贝产业, 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此外, 项目保存了30种淡水鱼类活体资源, 繁育优良苗种1亿多尾, 目前已推广至全国20多个省、市。冷冻保存的精子资源, 为中华鲟等水生动物的人工繁殖提供了保障, 从而为濒危水生动物保护提供了新途径。龙须菜981新品种在我国广东、福建、山东等地推广养殖, 面积数十万亩, 目前开展人工栽培的龙须菜年产量达到了20万吨;保存的羊栖菜种质材料在2007年实现了大规模的优良苗种生产, 生产优质苗种4000万株, 成功地转移到生产单位进行了生产示范;保存的裙带菜和海带单倍体克隆材料完成了多组合杂交和自交。研究的“中科3号”2006~2007年在多个省市试养超万亩, 亩获利能力增加200~300元。

第三, 平台成果推广和科学普及——为中小学生提供了科普基地, 为基层技术人员提供了培训课堂, 整合的库、圃、实验室等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学习、考察的平台。通过项目为地方的中小学生、农民举办了“保护长江渔业资源讲座”, 组织他们参加关于“保护长江刀鲚资源研讨会”、“渔具使用的合理性研讨会”、“长江春季禁渔动员大会”等等。

第四, 平台成果为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规范了资源收集、整理、整合、保护等工作, 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决策的基本信息, 提供了种质资源动态监测信息。

通过建设动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 为动物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全国各类动物种质资源推广总站利用共享平台, 按照国内本地种、引进品种和培育品种三大块, 对部分动物种质资源的情况进行了收集、整理、汇总, 为行业管理、行业发展方向的确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 微生物菌种和人类遗传资源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建设工作分别以中国农业、医学、药用、工业、兽医、普通、林业、典型培养物、海洋9个国家专业微生物菌种管理保藏中心为核心单位, 覆盖全国24个省市, 在不同领域内组织资源优势单位103家进行资源的标准开展微生物资源的整理整合, 累计完成标准化整理16.2万株, 多媒体信息4.5万幅, 截止到2008年底, 完成整合入库的菌种资源约占国内微生物资源量的近40-45%。平台制定了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共性描述规范, 制定了60个菌种资源描述规范和38套操作技术规程,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描述微生物资源, 纠正了过去描述混乱的局面;将共享资源标注安全等级, 规范了相关人员在制备操作和运输菌种过程中的行为, 以达到促进我国兽医事业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目的。

微生物菌种资源平台有效组织各子项目承担单位开展工作, 在资源整合、资源的安全保藏与共享、资源共享的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9个国家中心共同试点、验证和完善了制定完成的描述规范和技术规程, 每个中心针对每个描述规范和技术规程最少使用20个菌株进行验证。到2008年, 加盟单位发展到80余家, 资源拥有量达11万株, 实物共享8.6万株, 复制备份保藏150万余份。

以已验证完善的共性描述规范和各类资源描述细则为指导, 对现有实物资源的信息进行标准化整理。各子项目在微生物菌种资源的整合过程中, 加强了特色资源的收集与整合。成功开发通用的微生物菌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1套, 供9个国家中心试点应用。

2007年出版了《中国菌种目录》。该目录收录了保存在7个国家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管理中心的各类微生物菌种21000余株, 包括病毒、古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细菌、真菌、原虫等。该目录的出版将配合E平台和各保藏中心的信息化工作, 进一步促进微生物菌种资源在工农业生产、科研教育、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开发利用。

9个中心分别建设了自己的检索信息网站, 项目也同时开通了官方网站, 以利于开放共享。通过国家资源共享体系对外实现微生物菌种资源实物和信息的共享, 对外提供鉴定和培训服务, 帮助政府部门进行科学的决策, 帮助大中院校进行微生物学基础教育, 帮助科研单位加速科技创新, 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微生物资源对科技创新和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渐加强。

“人类遗传资源共享平台”项目是由“人口遗传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和“重要疾病遗传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二个子项目组成。其中人口遗传资源子项目参加单位22个, 标准化整理整合的遗传资源类型包括中国少数民族群体、中国南方汉族群体、中国北方汉族群体、中国健康长寿人群、青藏高原人群、中国优秀中长跑运动员、人体骨骼、肝组织、肾组织、男性精子、胚胎组织、城—乡群体前瞻性健康队列、健康女性血清 (5年随访) 与激素依赖性肿瘤血清、急性心肌梗塞及其健康匹配对照、重要疾病 (性状) 家系等遗传资源等, 标本类型包括血液、血浆、血清、组织、石蜡包块、基因组DNA以及永生细胞系等;重要疾病遗传资源子项目参加单位14个, 标准化整理整合的重要疾病遗传资源类型包括单基因病和染色体病、严重出生缺陷、华南地区高发遗传病、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肿瘤、妇科肿瘤、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障碍性疾病、耳鼻喉及头颈部疾病、耳聋、消化系统疾病、乙型肝炎、艾滋病等共计17种, 收集的标本类型包括病理组织切片、石蜡包块、血浆、血清、细胞和基因组DNA等, 保存了人类遗传资源44.7万份。

3. 标本、岩矿石等自然科技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

收集整合生物标本957.82万份, 岩矿化石标本10.38万份, 南北极生物和地质标本生物、地质、陨石标本1.52万个 (块) , 冰芯和沉积物样品739米, 还抢救性地保护和整理出一批南极标本、珍稀标本、模式标本和我国国家级保护动物标本等大量宝贵的科技资源。

4. 典型案例

(1) 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由国家长期种质库、国家复份种质库、11个国家中期种质库、43个国家种质圃和16个省级中期库组成, 已整合340种作物42万份种质资源, 种质信息230GB, 居世界第2位。建立了平台制度机制、组织管理、技术标准、安全保存、资源汇交、质量控制、人才队伍和绩效评价体系。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已制定了《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章程》、《农作物种质资源分发利用制度》和《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办法》等共享服务制度, 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实行公益性共享, 信息共享无需注册、登录, 提供24小时×365天服务, 实物共享以无偿共享方式为主, 在10个工作日内提供种质。提供多种服务模式。

实施奖励补助经费以后,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按照平台“以用为主、重在服务”的原则, 进一步强化服务工作。

(2) 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林木种质资源 (含竹藤花卉) 平台是包含林木、竹藤、花卉等多年生植物的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与共享服务体系, 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自2003年开始建设, 2009年7月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通过科技部验收和评议, 2011年11月通过科技部、财政部认定[国科发计 (2011) 572号]。

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的宗旨是加强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开放共享, 促进可持续利用;目标是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 对我国林木种质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集成优化, 通过林木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与高效配置, 提高林木种质资源创新和开发利用能力, 实现信息和实物共享, 使林木种质资源得到安全保存和科学利用。

平台建设与共享的具体措施包括:1林木种质资源标准与规范体系建设;2整合国内重点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单位, 形成种质资源保存库体系;3林木种质资源整理与信息化描述;4林木种质资源平台门户网站建设与信息共享;5平台实物资源共享服务及相关制度建设等。

截至2012年, 国家林木 (含竹藤花卉) 种质资源平台研究制定了林木种质资源共性描述、归类编码、细则描述等标准、规程和规范共20项, 部分已成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标准化整理整合国家60余个保存单位林木种质资源共6.5万份, 通过林木种质资源平台门户网站 (www.nfgrp.cn) 实现信息共享4.97万份, 平台服务范围涵盖用材树种、经济树种、生态树种、珍稀濒危树种、木本花卉、竹、藤等2000多个林木种类, 覆盖全国林木种质资源重点地区, 囊括原地、异地和设施保存, 集综合研究、开发利用与信息网络为一体, 服务对象包括国内外国际组织、政府机构、科研、教学和企业, 初步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林木种质资源平台运行服务体系, 目前服务范围涵盖28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提供实物共享服务21000份次。

平台打破了基于项目的传统科技管理模式, 实现了科技成果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以需求为导向, 以运行效果为经费补贴依据的创新管理模式, 大大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率;平台逐步形成主动寻找服务对象、提供科技支撑服务的创新运行机制, 改变传动的被动接受任务安排的传统机制, 大大提高了平台的生命力和运行效果;平台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 对分散、零星的林木种质资源进行集成整合, 通过开放运行和共享服务, 许多林木种质资源得到挖掘和利用, 形成了巨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3) 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我国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从三大洋、南北极以及我国近海和国际重要航道, 获得海洋微生物1万多株, 并整合了国内10家重要科研院所的海洋微生物资源, 目前库藏14000多株。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并与其他8个专业中心, 共建了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中心开展了海洋微生物资源信息化处理、国内首次建立了海洋微生物菌种数据库;首次实现了海洋微生物资源的规范化保藏:采用了液氮超低温冻结法、-80℃冰箱冻结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3种保存方法, 每种保藏方式保藏5~9份, 建立了3种保藏库。为控制保种质量, 还制定了《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规章制度》以及一系列技术规程;出版了《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目录》;建立了网络共享平台——中国海洋微生物保藏管理中心网站 (www.mccc.org.cn) 。

MCCC是国内最大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高度信息化的海洋微生物菌种资源共享平台。运行5年多来, 中心已向社会提供菌株5000余株次, 对国内外90余个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提供菌种服务, 为国家各类计划提供了资源支撑。

自2005年网站开设成立以来, 网站累计点击量达88315次, 独立访客50059次, 独立IP地址21306个, 海洋微生物对社会的影响力不断提高。

为整合我国海洋生物样品实物和信息资源并实现共享, 制定海洋生物样品信息描述标准, 研制我国海洋生物主要门类物种模式标本, 成果将应用于物种鉴定, 分类人才培训、培养, 生物分类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研究, 提高物种分析鉴定技能和技术能力以及样品综合利用水平, 充分发挥海洋生物样品对海洋科技活动和原始创新的支撑作用。通过我局组织开展的“我国近海海洋资源调查与研究”重大专项 (以下简称“908”专项) , 依托我局海洋三所建立了908海洋生物样品库, 接收从渤海至南海的908专项水体环境调查9个区块, 赤潮灾害、海洋病原生物和外来生物入侵灾害调查与研究专题生物调查, 11个沿海省、市、直辖市海洋生物调查、海岛海岸带调查生物样品和相关资料, 完成908专项海洋生物样品库建设的阶段性任务。样品库共保藏我国海域各类海洋生物16种类型的样品31000站次, 45000份 (号) 以及相关信息资料。此外, 海洋三所还保藏有大量的我国相关生物生态调查以及太平洋和两极的海洋生物样品。该项工作组织了国内外研究所、高校和相关部门单位的海洋生物分类专家参与项目研究工作, 构建了专家间合作、交流、信息资料交换平台, 整合了海洋生物鉴定与分类研究专家资源。改变由于对物种有效鉴定制约和样品数据信息的缺乏而无法适应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和管理发展的现状。

(4) 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子平台

截至2012年, 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子平台已经累计数字化各类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59万余号, 占全部整合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资源的84%, 其中数字化动物标本21.10万号, 包括昆虫标本、鸟类标本、小型兽类标本、大型兽类标本、两栖爬行动物标本等, 涉及9125个物种, 其中鸟类842种, 兽类243种, 爬行动物213种, 两栖动物153种, 鱼类830种, 昆虫6844种;数字化植物标本37.9万号, 包括民族医药植物标本和具有重要价值生物资源标本等, 涉及近2万个物种, 约占植物总种数的55%。

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资源子平台显著的提供了共享网站的点击率和服务对象, 实现了日平均访客数和日平均下载量等指标较2011年翻番的目标。同时, 子平台上报生物标本资源服务400余次, 服务对象15万余人, 服务方式包括实物标本资源服务和信息资源服务, 服务对象涉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等, 共享实物标本资源5万余号。

5.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1) 支撑国家科技计划、重大科研活动和重大工程建设

科技平台专项实施以来为国家重大科技创新科研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与信息保障, 据不完全统计, 十一五期间, 共为1037项“973”计划项目/课题、1276项“863”计划项目/课题、1306项科技支撑 (攻关) 计划项目/课题、508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数千项省部级科技计划提供了基础支撑与服务, 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基于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长期的观测研究和数据积累, 在“成熟森林土壤可以持续积累有机碳”、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关系研究、“高能宇宙线各向异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Science》和《Nature》等国际权威科学期刊, 引起国际上的巨大反响。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整合保藏的大量种质、生物标本和信息资源为《中国动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Flora of China》、《广西植物志》和《江苏植物志》等重要科技资料的编研提供了大量详实的编研材料。借助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的先进设备和测试技术, 产出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如微束分析远程共享平台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合作, 利用SHRIMP II测定并发现了世界上第一颗老于43亿年又具有37亿年变质增生壳的最老锆石, 这一成果对地球早期历史研究作出了突破性贡献。

(2) 支撑禽流感疫苗生产种质资源服务

自2004年禽流感病毒大范围流行以来, 国家微生物种质资源平台每年向9家定点生产企业提供生产用基础种子近30份, 并实行疫苗强制免疫。同时, 为了保证免疫效果, 彻底控制禽流感的发生, 平台针对病毒变异快的特点, 密切关注病毒株变异情况, 不断筛选适应性广的病毒分离株, 加快了对新型动物疫苗的研制, 进行技术储备。现已数次更换疫苗生产用毒种, 保证了免疫的需要。这些菌种的使用, 不但促进了这些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 而且使他们的产业化结构得到了优化。同时带动了动物医学研究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 极大的促进了本领域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国际动物卫生组织对我国研制和使用疫苗情况进行检查, 认为疫苗质量符合OIE的技术和质量要求, 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在我国禽流感防控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禽流感疫苗免疫不仅为控制国内疫情发挥了作用, 而且向越南、印尼、蒙古、朝鲜、埃及、伊拉克及乌克兰等国出口我国的疫苗, 为国际防治禽流感做出了贡献。

四、我国自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自《纲要》实施以来, 我国自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是科技资源整合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影响了自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由于各类自然科技资源载体缺乏有效的统筹, 创新基地与科技平台在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进行建设, 二者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 难以形成集约效应, 大量创新基地内的自然科技资源未能与科技平台对接实现开放共享。创新基地内部开放共享也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 使得有限的科技资源被耗散, 一些创新基地应有的公益性、公共性发生转移, 公共科技能力下降, 自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其整合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

五、新形势下自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的需求, 许多领域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

1. 成立国家综合协调管理委员会, 促进平台之间沟通协调

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理念不仅贯穿于各个平台内部, 更要体现在各个平台之间。从目前建设进展来看, 虽然各个子平台分别建立起来, 但它们之间的信息或者资源的共享还是相对独立的, 显然这不利于将来通过平台的访问和利用支持信息化的科研环境, 也不利于对科技资源的有效共享, 更不可能满足未来科研信息化的需求。因此, 不仅要在各个子平台内部, 同时也要在各子平台之间充分建立科技资源共享的理念, 建立各个子平台之间的联系, 使之形成有机整体”通过充分的共享, 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条例, 避免新的信息孤岛的产生。

为了促进各子平台之间的科技信息共享, 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就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建立综合的协调管理委员会, 从宏观上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进行统筹规划, 使有限的科技基础资源合理分配。国家综合协调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应该包括:负责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 制定实施计划;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提供政策性意见和建议;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评审委员会, 对平台建设重大建设任务进行审定;协调各个子平台在共同科研活动中发生的责、权、利的合理分配;建立平台之间资源共享的监督机制;推动科技资源的聚集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 同时还要避免重复、封闭, 疏通子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渠道等。

2. 推动制定科技资源共享法制建设

目前, 我国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已逐渐发展到“由以资源建设为主, 转向以服务共享为主”的阶段。建议通过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制定高位阶、统一综合的科技资源共享法, 对科技资源共享做出明确规定;突出重点急需, 研究制定全国统一适用的科技资源共享的综合性行政法规及实施细则, 逐步形成比较系统的、完善的、专业性和操作性强的科技资源共享法律法规体系。要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和以用户为主导的市场机制, 突破开放互联和智能化服务的关键技术, 逐步打破科技资源共享中利益、产权和技术等方面的约束。

摘要:自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是制约国家科技基础平台发展和运行的关键, 是国家制定科技发展战略、社会各界参与资源共享的重要依托。本文综合报道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实施以来, 我国自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的任务部署、进展和成效, 以及许多领域专家提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自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农作物种质资源,人类遗传资源

注释

上一篇:紫外荧光法下一篇:高水平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