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示范(精选7篇)
高水平示范 篇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朗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 他们朗读的能力、技巧多半是从教师的范读中模仿而来的。 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朗读训练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教师的范读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精湛的范读, 能收到直观、生动、形象、感人的效果, 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 明确词义和了解词的感情色彩,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范读, 对学生的朗读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创设情境, 披文入境地读
“情境教学法”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种方式, 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教者的范读能创设意境, 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状态。 如在教学《再见了, 亲人》这课时, 课文距离时代久远, 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 播放抗美援朝战场上, 中朝两国人民在依依惜别的乐曲中, 血浓于水的感人画面。 我入情入境地朗读, 读出了大娘的热忱, 小金花的勇敢, 大嫂的视死如归, 读出了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感激之情。 学生如身临其境, 完全沉浸在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难舍难分的感情之中。 与此同时, 指导学生在体会人物情感的基础上, 分角色朗读, 这种“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学生在诵读中很容易理解, 体会得很深刻。
二、激发兴趣, 声情并茂地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模仿性极强, 尤其是向师性。 教师精彩的范读,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其积极性, 使学生从中领略语气、语调, 想象到表情, 可以视其人, 闻其声, 从而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感情基调。 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 》一文, 我在哀乐声中沉痛地范读着课文, 如泣如诉, 学生听后很容易产生共鸣, 明确了课文主要内容:通过人民群众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灵车的感人一幕, 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总理的爱戴与思念之情。 把握了课文的感情基调是沉痛的, 语速是舒缓的。 “通过诵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欲望一下子产生, 学生便能很好地诵读课文, 从而展示自己朗读的水平。
三、培养语感, 绘声绘色地读
“语感”即对课文语言文字内容的正确理解和感悟。 有了丰富的语感, 才能读得有感情, 读出感觉, 读出味道, 读出情趣。 在语文教学中, 教者要充分利用语言的特点, 发挥语言的感染作用, 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绘声绘色、形神兼备地范读, 能很好地强化训练学生的语感, 把课文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憎情感直接传递给学生。 聆听着教者精彩的范读, 学生能受到强烈的熏陶, 进入课文意境, 感悟语言的魅力。
四、强化理解, 选择重点读
课文中的有些重点段落, 往往需要学生反复朗读, 才能真正强化理解其中的内涵, 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 此时, 教者的示范朗读能起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作者情感的作用。 最近, 我听了一节由我校郝校长执教的《落花生》一课, 对课文揭示文章主旨的重点段 (最后一段) 指导非常到位。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快速找出文章点明中心的一个自然段, 自由读, 思考:这段父亲寄予了我们怎样的思想? 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在学生试读不理想时, 郝老师范读。 缓慢的语速读出了父亲话语的深沉、严肃, 读时突出了重读的字及停顿, 再让学生闭目想象:秋天的一个夜晚, 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 品尝着花生, 听着父亲亲切教诲的场面。 之后, 老师带头大声读, 学生小声读, 如临其境, 读得真切。 最后, 放手让学生读, 学生读得投入, 品出了“味道”之后, 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就容易理解了。
另外, 对于一些特殊句式, 如文中的排比句、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等, 重点指导学生读,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 在学生品读、感悟了榕树的大、美、绿的特点之后, 重点指导学生品读本段最后一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教师深情、精彩地范读后, 让学生投入地读, 要求: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读出情、读出味, 读出作者对大榕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读后, 同桌、小组内、指名进行展示读。 读中学生真正领会到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从中体验到了朗读的甜头。 范读、指导特殊句式, 有助于学生掌握句子的朗读技巧, 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五、培养习惯, 教给读的方法
学生阅读内容读得是否流利, 能否读出感情, 从中品出情、品出味, 朗读的习惯很关键。 教师在范读时, 教给学生好的读书方法:如使用普通话、注意词句连贯、把握文中角色的语气、内容的语速、语调等, 再加以精彩的范读。 这样, 学生明确了方法, 在范读中很容易掌握了读书技巧, 自己读中体会, 日积月累, 朗读水平便会提高。 同时, 良好的读书习惯也会养成。
范读, 应该讲究艺术, 恰当地运用语气及肢体语言感染学生, 启迪学生心智。 教师的范读要发挥实效性, 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理解有困难、体会不深刻时读要做到语言准确, 表情、感情到位, 注意学生神态, 了解其参与程度, 真正给学生做好示范朗读。 不能走过场, 搞花架子。 教师只有通过恰如其分的范读指导, 才能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发挥朗读教学的功能, 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
高水平示范 篇2
批农户走上了小康之路,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一、实行挂牌管理,选树基地典型。肇州县按照有辐射效应、服务功能和示范作用的标准评选“金牌基地”,实行挂牌动态管理,由县“科技致富示范”工程领导小组认定,对达到标准的授予金牌,在下一评定时,不合格的予以摘牌。目前,经县“科技致富示范”工程领导小组认定,对作用发挥不明显,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的几个金牌基地予以摘牌,对作用发挥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二井镇实现村养牛园区等授予金牌基地。通过选树基地典型,挂牌动态管理,强化了基地建设,极大地激发了群众依托科技兴基地、加入协会增收入的积极性和生产热情。
二、增添科技含量,打造基地精品。农业的根本在科技,科技的推广靠基地。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快精品基地建设步伐,在基地建设上,肇州县以“三高”为标志(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推广价值高),实现了三个跃升:一是在基地和项目建设上,实现由低水平示范主体向以“三高”为标志的示范主体跃升;二是在科技致富示范户上,由农民土专家向高素质专业技术型人才跃升;三是在示范效用上,由有形科技实体向无形的体制创新跃升,使基地在牵动群众生产、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同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托古乡积极发展粘玉米穗青储保鲜系列加工项目,扩大粘玉米、红小豆、绿豆种植面积,生产加工玉米馇子、小馇子、红小豆、绿豆、粘玉米穗,实现年加工产品60多万吨,在为群众致富创造条件的同时,打造了精品基地,提升了全县农业的科技水平。目前,全县建立包括种植、养殖、加工业科技示范基地56个,示范带动特色种植、养殖、加工户8729户,瓜菜种植由去年的29万亩发展到38万亩,粮、经、饲比例调整到6:3:1(粮食作物110万亩、经济作物55万亩、饲草饲料作物18.3万亩),为农民致富起到了示范、推广的积极作用。
高水平示范 篇3
关键词:高水平 示范性 艺术 教师队伍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226-01
近些年来,由于与国际的交流日渐增多,各类传媒产业也日渐繁荣,专业技能强、执教能力高的人才在社会上越来越受到欢迎。因而专门培养这类人才的高职院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高职学历的学生也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国外相比,虽然我们现在发展势头良好,但是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由于中西方历史的差异,西方的高职教育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大多数学校都有了比较长的建校史,各项制度和师资储备已经相对完备,社会对其的评价也普遍较高。虽然西方的观念与我们不同,教育学生的方式也有差异,但是毕竟有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毕竟西方的教育业水平比我们先进。对于我国现在所处的环境,经济建设的大力推进,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精神文化建设越来越显得重要。面对着社会经济发展交给我们的各项重要的任务,我们必须抓紧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过硬的艺术人才。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高职院校在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需要更精良的教师队伍来应对不断上涨的招生量。高职院校应该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找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不断提升师资力量,为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艺术人才。
1 我国高职艺术类教师队伍的存在问题
1.1 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师队伍学历偏低,缺乏现代教育理念
只有数十年发展历史的高职院校要想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就要面对自身由于发展时间短暂而造成的师资力量薄弱问题。作为现代高等学府的各类师范大学主要是培养处高级教师,现代高职教师的培养也只是在近几年在部分学校开始试点,所以从源头上说,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有很多初中高中的教师在高职院校教学,他们的学历比较低,多数是大专学历,相对来说缺乏现代教育理念,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除此之外,民众对于高职院校的认可度也成为一个问题。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还没有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那么有号召力和吸引力,而且国内一流的艺术家对于高职院校还是不够关注。这一问题有很多深层次原因,最主要的是自身教学经费和对待老师的薪资水平,包括自身的管理水平都无法和高等院校相比。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缺乏优秀的教师。
1.2 高职院校艺术类的教师队伍不稳定,缺乏和谐的师生关系
由于发展程度低的原因,艺术类教师队伍在发展目标和规划上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这样教师队伍结构和稳定性就很差,教师的综合素质就很难得到保证。如果教师的素质不高,又怎么能起到为人师表的带头模范作用呢?又怎么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呢?任何一个有能力的教师都希望自己在学校能得到提升,同时也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高职院校却很难保证优秀教师自身价值的实现,所以说高职院校面对着高层次艺术人才难以引进,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困难等诸多问题,从而很难留下优秀的教师。总之,只有拥有一批素质高、专业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才能得到长远发展。另外还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使教育人性化,以人为本,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高职学校艺术类师资力量提升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要有先进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发现并弥补自身的不足。从现有的理论来看,能够支持高职教育的思想理论并不多。而传统教育思想还不能完全适合高职教育的发展建设,只能是先借鉴西方的教育思想,然后慢慢发展充实我国的高职教育理念。
2 高职艺术教师队伍高水平示范性的发展对策
2.1 坚持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
具有创新理念的艺术专业人才在传媒业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无疑是稀缺资源。政府正在大力推进制度改革,提倡与时俱进。那么高职院校也要跟着引进新思想,使自己的思想紧跟社会的潮流,从而使自己教育出的人才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服务。高职院校首先要突破思想这道关口,改变传统的以我为主,以教为主的观念,而应该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总结教训,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学观念。具体的说就是要认识到学生个性以及素质的不同,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个性来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同时,要做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演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另外,我们要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如果能够像朋友那样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这样老师不仅能够保持自己的威信,又能拉近师生的距离。艺术无国界,艺术是人类共同的语言,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相互合作,共同提高,这样彼此在艺术的殿堂里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总之,高职院校要尊重学生个性、促进个人专业素质和各项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塑造学生独立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只有这样做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艺术人才。
2.2 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革新教育方法
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必须紧握时代发展潮流,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同时,也要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开设的课程要分得清主次。既要满足社会的需求,也要照顾到学生个人的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不断的进行课程改革,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同时也要注意学科间的交集,处理好课程间的衔接。在理论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教育方法也很重要,恰当的教学方法往往能事半功倍。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取长补短。艺术教育不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教育,不是一本教科书就能把艺术的真谛诠释清楚,这其中的差别就需要教师自己去把握。怎样让艺术基础课程的传授充满乐趣,怎样用不同的方式将艺术的思维和理念传达给学生,怎样在艺术基础知识的培养之上挖掘学生的艺术潜力,怎样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理解艺术,这些都是一个高职院校教师和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和切实利用好这一发展机遇期,实现我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薛茂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20-123.
[2]夏莉娜.高职艺术类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人本主义”教育[J].教育学,2010(2):30-34.
[3]黄亚妮.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06(11S):11-15.
高水平示范 篇4
1. 成立高产创建核心区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
由农经局局长任组长, 负责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事宜, 技术指导组由植保、土肥、农技推广等15位技术人员组成, 负责项目的技术方案设计、实施、督导及关键技术的研究。
2. 精心选址
实地考察项目区地块, 反复筛选, 把核心示范区建在交通便利, 农户参观学习方便的地块。玉米核心示范区设在刘二堡镇大张郎村, 距沈大高速出口3公里, 在202国道西侧;水稻核心区设在柳壕镇孟柳村新山牧业科技发展专业合作社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基地, 距本辽高速出口8公里, 在鞍蛤公路南侧。
3. 统一土地流转
玉米核心示范区由农经局、刘二堡区域站负责土地流转工作, 通过与大张郎村委会积极沟通, 多次与村民代表协商, 达成土地流转协议。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承包100亩土地, 签订正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水稻核心示范区由新山牧业科技发展专业合作社负责土地流转工作, 通过农经局与镇政府、村委会协调, 合作社与农户洽谈, 流转土地100亩用于核心示范区建设。
4. 高标准规划与设计
玉米核心示范区:试验区10亩, 安排四种对比试验;示范区90亩, 4种耐密品种采用大垄双行模式种植。水稻核心示范区试验区30亩, 安排四种试验。
5. 整合项目资金
县政府召开发改、国土、财政、农业等部门负责人会议, 整合新增千亿斤粮食、高标准粮田建设、“1511”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项目资金, 按照资金性质不变, 用途不变, 使用范围不变的原则, 集中投入到核心示范区建设, 打造精品工程。
6. 良种良法配套
良种应用, 玉米核心示范区选用郑单958、津北288、北育288、良玉188、宁玉309五个品种;水稻核心示范区选用辽星19、辽粳9、沈农265、盐丰47四个品种。肥料应用, 玉米核心示范区肥料采用铁岭老康肥业复合肥 (N∶P∶K=30∶10∶12) , 每亩施复合肥40公斤, 同时施有机肥30公斤;水稻核心示范区肥料采用的是辽阳鑫水复合肥 (N∶P∶K=32∶10∶12) , 每亩施复合肥40公斤, 同时施有机肥15公斤。
7. 玉米精细播种
按照试验品种、种植模式、种植密度的不同要求, 区域站站长亲自带着农工整理土地, 精细播种, 确保达到预期试验效果。
8. 水稻工厂化育秧
区域站安排技术员利用当地全国农机示范社“惠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新型水稻育苗大棚育秧。为保证试验效果, 全部采用人工插秧, 1天内全部插完。
9. 加强田间管理
玉米核心示范区在出苗后及时查田补苗、定苗, 株距保持在24c m, 及时除去田间杂草, 摘除分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水稻核心示范区插秧前每亩施肥底肥40公斤、硫酸铵15公斤、有机肥15公斤;返青后施分蘖肥15公斤;分蘖末期施调整肥5公斤;出穗前15~18天施穗肥10公斤;水稻返青后, 整个生育期采用“浅—湿—干”交替进行, 见干见湿。安排技术员做好病虫害监测, 根据省、市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害预报, 提前制定防控预案, 采取多种防治措施, 通过专业机防队全面做好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
6月中旬在玉米示范区每亩用100克速灭杀丁喷雾防治黏虫;6月末、7月初分两次采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采用玉米抗病品种防大、小斑病。
水稻示范区重点防治稻象甲、二化螟、稻瘟病;返青后, 亩施100克象甲快杀防治稻象甲虫。在施肥过程中将杀虫双一同施入, 亩施100克防治二化螟。7月末和8月初两次每亩喷雾80克富士1号防治稻瘟病。
1 0. 核心示范区效果
高水平的英文简历 篇5
Toobtainachallengingpositionasanassistantwithanemphasisinchemicalengineeringtranslationortechnologyservice.
高水平的`英文简历模板
高水平陷阱? 篇6
在最近的研究中,姚洋对这一假说给予了修改和进一步解释,认为人口众多造成土地价值的增加,高额的土地回报诱使人们投资农业,工业因此缺少资金,无法发展起来,并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对修正的“高水平陷阱”假说进行了验证,认为“人口增长符合马尔萨斯原理”和“工业存在规模经济”是假说成立的两个先决条件(姚洋:《高水平陷阱——李约瑟之谜再考察》,载《经济研究》二○○三年第一期)。姚的数学推导相当严谨,但问题在于,其假设前提与史料不符,在明清时期,并不存在土地的“高额回报”现象。历史表明,在明清时期,农民从土地上获得的边际报酬并不高于非农产业,工业革命没有形成的原因在于由于人口众多导致的小农经济结构。
先看几组数据。根据吴慧的研究,我国唐朝时期的人口才达到0.53亿,宋朝起开始突破一亿人,明朝达到1.3亿人,到清朝中叶猛增至3.6亿人。唐、宋、明、清四代粮食面积分别达到了1.99、3.90、4.20和6.18亿亩,在粮食亩产呈逐代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四个朝代分别为每亩334、309、346、367斤),由于人口激增,人均粮田面积逐代下降(唐、宋、明分别为3.76、3.75、3.23亩),到了清代仅有1.71亩;人均占有原粮数也逐代下降(唐、宋、明分别为1256、1159、1118斤),到了清代仅有628斤。不仅如此,连劳动生产率也呈下降状态,四个朝代劳均生产粮食(原粮)数分别为4524、4175、4027和2262斤(见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193页)。
按照姚洋的解释,中国古代过多的人口引致土地的价值大大增加,但上述资料说明,清代的粮食单产仅比明代高出二十市斤,哪里谈得上“大大增加”?从技术进步角度考察,由于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中国自战国晚期就形成了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点的农作体系,并逐渐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极致。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农业技术进步有深度,如品种技术、灌溉技术、施肥技术等,由于传统技术的特性使然,我国古代农作物产量的提高非常缓慢,上述单产数据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粮食总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耕地面积的拓展。到了明清时期,继续扩大耕地的边际收益已经大于边际成本,农业技术主要向广度发展,即拓展农业生产领域,如蚕桑、养鱼等,江南一带著名的“桑基鱼塘”就代表了这一时期农业技术的最高成就。帕金斯对一四○○年到一八五○年单产提高和耕地面积扩大对粮食生产的贡献进行了估算,认为一四○○至一七七○年单产的贡献为42%,耕地面积扩大的贡献为58%;而一七七○至一八五○年单产的贡献上升到47%,耕地面积扩大的贡献下降为53%(见德·希·帕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一三六八——一九六八)》,上海译文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40页),说明明清时期粮食面积的扩大已经逐渐趋近于上限。
可见,中国古代人口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如伊懋可所推断的那样,抵消了高水平农业技术所带来的土地的净收益,而是不断引致耕地面积的扩大、农业技术向深度尤其是广度开发。吴慧研究的结果表明,唐、宋、明清四代粮食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分别为94.3%、94.0%、90.3%和80.1%,说明土地上多种经营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事实上,根据帕金斯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断出,清代扩大的土地,除了蒙古、东北地区,内地主要是一些边缘性土地,生产率很低,很多土地根本不适合粮食生产(见德·希·帕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一三六八——一九六八)》,上海译文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18,31页)。农民对这些边缘性土地的利用,总是在满足粮食对耕地的需求之后,才将剩余劳动力转向多种经营,而农副产品的价格是以农业的劳动平均生产率为基准的(见曹莘穗:《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版,152页),因此,土地上多种经营程度的加深对农业资本积累不会带来多大的贡献,也不会造成土地价值的大幅度上升。
那么,既然土地生产率并没有显著上升,而粮食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也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却逐代下降,清代比明代更是急剧下降,中国古代社会是怎样在这个十分荒唐的过程中取得进步的?是怎样支撑着“康乾盛世”的?或者用现代经济学语言说,一个社会在为什么能够在数百年的长时期内保持着“没有发展的增长”(有时甚至连增长都谈不上)?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试想,如果我们承认农民是理性的,那么,在劳动生产率下降了接近一半的情况下,为什么农民还会滞留在土地上?这里面固然有恰亚诺夫的“自我剥削”的成分,但就整个民族而言,在几个世纪里长时间忍受“自我剥削”,其理性又表现在哪里呢?对于这些“问号”,由于其并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规律,因而不能采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去分析。如果硬要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去生搬硬套,得出的结论有可能南辕北辙。当然,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应该还是适用的。这就使我们想到,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或者说,微观经济结构是怎样的?于是,我们可以尝试着从小农经济结构这一最基本的角度解释上述“问号”,从而也就有可能解释“李约瑟之谜”。
到了明清时期,经过两千多年演变的小农经济在结构上已经基本呈现稳定状态,其主要特征就是土地加家庭副业。当土地上的产出能够满足家庭成员的需要时,小农经济结构中围绕着土地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比重就大,否则,土地之外的经营活动就逐步增加。兼业是小农经济为主社会的特殊产物。户均耕地面积越小,对副业收入的依赖程度就越大。到了明清时期,由于人均耕地面积的持续下降,尤其是清中叶的显著下降,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农家经济收入多元化倾向,兼业农户大量存在。据史料记载,明代万历以前二百年间和清初至鸦片战争一百八十年时间里,封建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在这一较长的安定环境中,家庭副业获得了较大发展,如制瓷、铁冶、木材、造纸、丝织、棉纺织、制糖、制茶、榨油、酿酒等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见岳琛主编:《中国农业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256—257页)。这些行业的最大特点,一是劳动密集型,能够容纳大量劳动力;二是主要在家庭经营的框架内进行,依附于农户经营的主要行业——农业,农户劳动力的分配,也是首先满足农业的需要,然后再分配于各项副业。副业对农业的依附,使得明清时期农户的兼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状况使农户经济的容量越来越大,也使劳动力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清代江南一带在耕作制度上已经出现了三熟制,农忙季节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大,农闲季节则主要从事家庭副业生产经营活动。这就可以解释了,为什么劳动生产率急剧下降而大量劳动力仍然滞留在土地上。
小农的高度兼业化经营对中国古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兼业经营是一把双刃剑。从积极方面说,由于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兼业经营有利于充分利用农闲季节的剩余劳动力,缓解劳动力过剩的压力,补充耕地的不足,从而可以增加农户特别是小规模农户的收入,使大量的贫困家庭得以维持较低的生活水平,支撑起一个人口稠密的小农社会。兼业经营的家庭剩余尽管很少,但由于家庭数量庞大,仍然可以“集腋成裘”,支撑起封建社会庞大官僚机器的运转。从消极方面看,兼业化经营使小农经济结构得以不断强化,阻碍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在高度兼业经营状态下,小农户是相互独立且小而全的经济实体,其生产、生活资料绝大部分都由自家生产,只有极少数自家不能生产的生产资料,如生产用的铁制农具和生活用的食盐等,才需要通过市场进行交换。这就使得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实际上是畸形的:一方面,商品的总量较大,农户生产很多商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出售,如养鱼、养蚕等,有时商品率还相当高;另一方面,商品生产以规模狭小的农户为基础,单个商品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量很少,每个农户亦农亦工,亦农亦商,亦农亦蚕,亦农亦渔,进一步固化了小农经济结构,使社会分工愈益模糊,劳动效率愈益低下。按照舒尔茨的理论,这样的小农经济对生产资源的配置可以达到最优化状态和低水平均衡。在小农经济结构下,农民为了生产和生活,也要进行小范围的交换活动,黄宗智称之为“生存推动的商品化”(见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一九九二年版,105页),对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相当小;当然,农户的产品结构中有些产品就是为了出售而生产的,如蚕、鱼、铁器等,即黄宗智所说的“谋利推动的商品化”(同上),但由于单个生产主体提供的商品交易量很少,不足以产生工业革命这样的质变。可见,在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微观经济结构下,如果没有新的生产要素的引入,是不可能成为工业革命的基础的。
当然,如果土地高度集中,农民大量沦为流民,上述现象也就不存在了。然而,正是由于农户的兼业经营特征,小农经济呈现出相当稳定的状态,一般不会出现破产现象。少量无地农民,即使是沦为长期雇工甚至乞丐,等到积累到一定数量的资金后,仍然回到家乡购买土地,加入兼业经营者的行列。实际上,明清两代大土地所有者并不占主流,而以中小地主为主。中小地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主要有两种类型:“自营+雇工”和出租土地。由于劳动力大量剩余,雇工价格极低,“自营+雇工”和一般小农户经营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出租土地者主要是不在村地主,佃农租用土地后,其经营行为和一般的小农户是一样的——也把土地当作兼业经营的基础和依托。
明清时期,各地均出现了一些占有土地面积从数十亩到数百亩乃至更多的大土地所有者,其中相当一部分转化为经营地主。据统计,在清乾隆时期,二十二个地区(二十一个省和台湾地区)中已有十五个地区(十四个省和台湾地区)发现有关经营地主方面的材料(《清史论丛》,第一辑,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版,29页)。经营地主的雇工数量不等,有的几人,有的可达几十人。由于其生产目的大多是到市场上出售,因此,一些学者也把由此而形成的经营农业看作是农业领域资本主义的萌芽(见李文治:《明清时代的农业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169页)。从理论上讲,经营农业由于耕作面积较大,经营目标紧紧瞄准市场,因而有可能采用先进技术,进而推进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推进工业革命的产生。但事实上,经营农业也是在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产生的,必然受到小农经济结构的影响。具体说来,经营地主的雇工是小农中的土地较少者或无地农民,其数量较为庞大,因而工资水平较低,甚至能够吃饱饭就行,这就使地主完全可以雇佣较多的雇工在土地上进行高劳动密集型劳作,从而抑制了资金密集型技术的出现。秦晖等人的研究发现,在关中地区,“经营地主”经济中的劳动密集化程度并不亚于、甚至很可能还高于小农(见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版,56页)。可见,经营地主和小农一样,也在逐渐“过密化”。黄宗智的研究发现,由于大量廉价劳动的存在,经营地主甚至不愿意投入多于满足该地区自然条件最低需要的畜力,更不用说机械化了。因此,其利润只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见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一九九二年版,71页)。可见,在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结构下,经营地主的出现并不必然导致商品经济社会的产生,相反,二十世纪上半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营地主倒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衰落了(见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一九九二年版,58—75页)。
此外,不论是大地主,还是中小地主,他们和小农户之间的平衡都是动态的。成功经营的小农可以逐渐购买土地而成为地主,有的规模较大的地主经过几代的分家之后,又回到小农状态。或者,小农在占有土地的规模方面上升为地主,但其土地又通过出租回到家庭式小农经济。经营农业尽管脱胎于家庭农业,但同时又可能是再造租佃小农经济的摇篮(见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一九九二年版,71页)。因此,即使经营式地主,也不过是小农经济的附庸,其特性从属于小农经济。
高水平训练造就顶尖才能 篇7
我在上一期的专栏文章中,阐述了“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即任何世界级的才能,都需要进行至少十年、一万小时的训练才能形成。有的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训练,达到世界顶尖的水平,做出世界级的成就,而更多人也进行了超过十万小时的训练,却成绩平平,这如何解释呢?
仅仅凭勤奋与刻苦,或许可以被评为“劳模”,而要达到顶尖的水平,除了苦练外,还需要高水平的训练。
李娜的网球启蒙教练余丽桥,对运动员的要求非常严厉,几乎从来没有表扬过她手下的队员,李娜早年的运动员生涯是非常压抑的。即使如此,李娜仍然在国内网坛取得杰出的成绩,成为国内女子网球“一姐”。由于与教练员以及当时的训练体制摩擦不断,李娜在 2002年退役。低水平的训练环境几乎要埋没未来的世界冠军。李娜2004 年复出后,改变了训练模式,聘请国际化的教练团队和经纪公司,李娜在国际比赛场的成绩越来越好。尤其是请卡洛斯担任教练后,李娜更是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二个大满贯冠军。
卡洛斯不但帮助李娜提高了网球技术,而且通过严格的体能训练,帮助李娜克服对自己年龄偏大而产生的不自信,同时还教会李娜如何面对新闻发布会,如何与家人以及朋友进行沟通等。一个世界一流的网球运动员,不仅仅在于她的技术是世界一流的,而且还在于她在场内外的心理表现、展示个人风格的能力,世界一流的运动员一定是全方位的,卡洛斯帮助李娜做到了。
我们再来看企业界的例子。1978 年的一天,财经记者杰夫·科尔文采访宝洁公司时,看到两个年轻人共用一个小办公室。他们刚刚从大学毕业,在宝洁从事销售工作;他们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还要按照公司规定,花大量的时间撰写宝洁著名的“备忘录”。 杰夫·科尔文感觉这两个年轻人既不是聪明绝顶,也看不到他们拥有野心勃勃的抱负,但是,若干年之后,他们两人分别在 50 岁之前成为两家世界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这两个人分别叫作杰夫·伊梅尔特和史蒂芬·鲍尔默,他们领导的公司分别是通用电气和微软。
伊梅尔特和鲍尔默的领导才能是如何发展起来?秘密只有一个,即他们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得到了高水平的训练。比如他们在宝洁撰写“备忘录”,看似枯燥,却是一项非常高水平的训练项目。按照宝洁固定的表述模式,将一天的工作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条理化的总结,将帮助员工学习和掌握结构化的管理思维和思考模式,从而有效地提升员工的管理能力。许多从宝洁这一美国企业界黄埔军校走出来的世界 500 强 CEO,都认为当年在宝洁撰写备忘录是他们管理生涯中一项非常有用的训练。
伊梅尔特和鲍尔默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受到高水平的训练,如韦尔奇曾指派伊梅尔特重组 GE 当年出现衷退的家电业务,从危机中体会管理之道;比尔·盖茨则安排鲍尔默应对美国政府针对微软的反垄断官司,从而避免了微软被美国政府支解的命运。
高水平的训练有什么特点呢?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前通用电气管理发展中心主任 Noel Tichy 认为,人的心理状态有“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三种。人们都喜欢处于“舒适区”,但处于这个区域人的能力保持原地踏步,得不到提升。能力的发展,必须处于“学习区”和“恐慌区”才能实现,即我们要不断地走出“舒适区”,在自己能力的边界外围探索、训练、接受挑战,把原先的“学习区”、或“恐慌区”变成新的“舒适区”,然后在范围更广的“学习区”与“恐慌区”训练,这样坚持下来,能力的边界将越来越大,各个领域的“超人”就是这样出现的。企业的能力拓展,也遵循这样的规律。下一篇文章,我将探讨那些超级公司的经营能力,尤其是跨界经营的能力是如何开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