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精选12篇)
高校高水平篮球队 篇1
1 前言
1987年, 原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部分普通高校试办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后, 全国共57所大学创办了高水平运动队。1998年, 全国大学生联赛CUBA举行以来, 全国大部分的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高水平篮球运动队。我省部分高校也建立了高水平篮球队。经过几年的努力,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其竞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省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现实条件、体制特点、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着了一定的问题, 制约了其篮球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与其它省篮球高水平运动队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与培养优秀的高思想素质、高水平文化、高运动水平篮球运动员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 本文就制约着我省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因素进行分析, 以便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我省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发展的道路, 以利于我省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可持续发展。
2 研究对象
湖南省部分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湖南师大, 湖南大学, 国防科大, 中南工大, 湘潭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湘南学院。
3 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
查阅并收集国内有关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的研究、训练、管理等方面的文件, 资料, 论著等。
3.2分析法
结合我省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的特点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
3.3访谈法
对各高校的领导, 教练员, 运动队队员等进行访谈, 了解各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与发展模式等。
3.4专家访问法
对专家进行访问, 探讨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3.5问卷调查法
对湖南省部分高校高水平篮球队队员发调查问卷80份, 回收问卷70份, 回收率89%。有效问卷65份, 有效率91%。
4 结果与分析
4.1湖南省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
4.1.1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领导与管理体制
我省高校对高水平篮球队的管理模式可分为二种:一种是由体育部与各院系分工合作。体育部负责篮球运动员在训练上与比赛期间的管理工作, 其他如在生活上, 学习上等方面是由运动员所在的院系负责管理。例如湖南大学的高水平篮球运动队就是这种管理模式。另外一种是由学校的体育部全权负责篮球各方面的工作。有二种内部管理模式是由于高校的性质不同。
4.1.2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的构成与队员的主要来源
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是由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员、教练员等与其他的工作人员所构成。我省高校的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的队员招收主要来源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来自免试录取的运动员, 这些队员一般有着健将级的运动员的称号;二种高校向全国招收有良好的篮球基础的外省的一级运动员和本省的一级运动员, 在通过学校的内部测试, 给与学位的形式招收;三种是通过全国的体育统考与降分录取的篮球特长生, 以及学校内部有一定良好的篮球素质的在校的普通大学生。根据调查结果, 湖南省高校的篮球高水平运动员招收来源主要是:免试录取招收的篮球技能较高的高水平运动员占20%, 由高校内部考试降分招收占到有70%, 对校内招收在校大学生的只占10%。
4.1.3湖南省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现状
湖南省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现状高校的篮球运动队是不同与体工队与专业职业队的。高水平运动员进入大学后, 面对“学习与训练”的双重要求, 如何完成学业又能保证参加训练是学校与运动员本人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根据调查, 45%的学校不能保证长期训练, 35%运动员成绩保持原有水平, 55%的运动员成绩下降。大部分学校篮球队的训练只是安排在课余时间, 学校领导对篮球比较重视的学校也只能是半天学习半天训练。这样的训练根本无法跟体工队和专业队相比的, 再者高校篮球队的运动员在学校里有繁重的学习任务跟诸多的学生活动, 这些问题对篮球队的运动训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 我省湖南大学的高水平篮球队的训练时间一般是每周5~6次, 大多其训练时间70%在下午进行, 其每次训练大多是在3个小时左右, 也就是说每周只训练了15~18小时。根本无法满足比赛的程度。
4.2 影响湖南省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因素
4.2.1影响湖南省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主观因素
教育系统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必然发展与我国现行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和体制产生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冲突。所以高校要获得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非常困难, 从而造成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生源紧张、经费不足等困难。所以如果目前现行的国家竞技体育体制不改变,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要想在短期内大幅提高水平是不大可能的。现阶段普通高等院校自身的主要职能和队伍的内部管理体制, 也是制约队伍发展的主要因素。普通高等院校的主要职能是为国家培养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 它的主要职能决定了它不可能把工作的重点和主要的精力放在发展高水平运动队上, 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此外, 队伍内部的管理体制对于实现现有资源的合理与有效配置、挖掘潜力、发展最佳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 而目前湖南省各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均沿用高度集中、僵化的传统型的内部管理体制, 涉及面广, 中间环节多, 相互间协调功能繁重, 职责不清, 形成“谁都管又谁都不管”的怪圈, 这已远远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形势要求, 不利于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理效能, 因此, 它是制约着队伍发展的一定性因素。
4.2.2影响湖南省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客观因素
4.2.2.1资金投入问题对篮球高水平运动队的影响
球队的资金投入是非常重要的。我省的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来说, 球队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高校本身内部对球队的投入占了大多数, 是球队资金的主要来源。二是少部分的省教委的投入, 这是最少的资金来源。三是高校获得有限的社会上跟企业上的赞助。而在运用资金上, 球队不仅要在包括在场地上的建设与维修, 而且包括队运动员在训练上用的器材的配制, 以及对教练员跟运动员的工资, 奖励基金, 训练补助, 运动员的营养与恢复, 医疗保障的费用等等。根据调查结果, 大部分学校 (占75 %) 只能每月能确保每一队员的经费只有600~1 000元。这显然不能满足高水平训练与比赛的需要, 实现高水平训练的目标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且各队经费绝大部分单纯依赖学校拨款, 而学校的教育经费普遍不足, 想靠学校增加对队伍的投入, 既不现实, 也不可能。经费短缺已成为限制队伍发展壮大的巨大障碍之一。因此资金的不足影响运动队的定性发展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4.2.2.2招生难度大的问题对篮球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影响
因为有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运动员招收上的规定, 不允许高校招收注册了职业队的运动员, 因此, 湖南省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对运动员的招收大多来自于面向全国招收的免试保送或降分录取的来自高中的篮球特长生, 以及来自与高校本身校内的有良好篮球基础的在校大学生。但是相当来说这是远远不能满足高水平篮球队的要求的, 因为无论是对与来自高中的篮球特长生来说, 还是在校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注重文化课的基础上, 相对的训练时间很少, 因此, 在身体素质上, 技术水平上, 篮球意志上都是比较差, 而且是不能满足现代的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的要求, 不能满足参加大型的全国比赛跟联赛的, 而且在培养上要花费很大的时间跟精力, 且培养成材后能参加的比赛时间少。因此, 可以说生源不足跟不好的情况下, 高校缺少属于自己的必要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上的情况下, 制约了球队的可持续发展。
4.2.2.3 学习与训练的矛盾对篮球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影响
学习、训练的双重需要是高校篮球运动员的特点, 我省高校的篮球队也是不例外。篮球队的运动员在校时间内, 他们即要完成学校本身的要求的学习任务, 达学校所规定的要求, 又要参加篮球队的训练。因此, 由于学习跟训练的双重要求使得队员容易出现疲劳现象。而且因篮球队的队员是分布在学校的不同学院里。训练只能安排在课余的时间里, 这样球队的训练质量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现代运动训练讲究向科学要成绩, 仅靠“吃大苦、流大汗”以及经验主义的训练方法是难以取得优异成绩的。而目前湖南省各高校篮球队训练普遍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与科技手段的运用, 教练员缺乏对训练工作的深入研究与总结, 运动员缺少对篮球及相关理论的学习, 造成运动专业知识匮乏。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的矛盾使湖南省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阻碍了湖南省篮球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
4.2.2.4球队教练员水平对篮球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影响
根据调查, 湖南省大多高校篮球队的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教练员主力军 (除了部分学校聘请的教练员) 来源于高校体育教师队伍, 并且不少教练员还承担体育教学工作。根据调查:我省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教练员队伍基本都以本科学历为主, 从学历上来说总体情况趋于合理, 但是缺乏运动训练的实践经验, 有相当一部分教练员没有运动训练的经历, 训练经验比较欠缺, 而且他们更侧重于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 加之课外辅导, 工作负荷重、头绪多, 必然也会分散精力, 影响训练水平的提高。据有关研究成果表明, 从开始执教到成为优秀教练员, 一般要经历适应准备期、适应发展期、创造提高期和稳定发展期4个阶段, 约12~14年, 在此之前应有10年左右的运动员经历。因此, 尽管我省高校篮球队教练员队伍的文化素质较高, 理解能力较强, 但在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还缺乏作为一名教练员必须具备的自身的运动经历和多年运动训练经验的积累。
4.2.2.5 球队比赛少, 经验不足对篮球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影响
根据调查, 湖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参加联赛比赛之外很少跟其他的院校的高水平篮球队进行比赛, 大多都是闭门造车进行训练。CUBA联赛, 大超赛都还是处于在起步的阶段, 联赛的组织机构山, 赛制上都还没有完善, 跟国外的相比还有很多的不足。因此, 在此反应上各高校的高水平篮球队的整体水平不高和临场的经验不足, 所以, 在比赛上便有着比赛场面激烈有余而精彩不足, 队员在场上相对防守积极, 战术单调, 快攻不成系统等问题。影响了球队的进一步发展。
4.2.2.6场地设施问题对篮球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影响
经调查, 目前湖南普通高校篮球场地设施虽然基本上能够满足体育课教学和开展学校篮球运动的需要, 但是与国家教委下发的《普通高等院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目录》要求相差甚远。而高水平篮球队的训练, 必须有标准并且档次较高的场地、设施保证, 否则, 无法适应现阶段高水平篮球队比赛和训练的要求。虽个别条件稍微好点的高校也建起了体育馆, 但是由于训练时间集中, 运动队多又都需要在体育馆内训练, 所以, 体育馆只有轮流使用, 同时高校的篮球场地既要满足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又要满足普通大学生的篮球教学, 所以, 二者的冲突影响了球队的训练, 没有满足高水平运动队的正常训练。因此, 篮球场地设施的不足在客观上阻碍了湖南省篮球高水平运动队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影响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发展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以期为促进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湖南省,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苗启元.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策略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4, (20) :149-151.
[2]宋键波, 王秋亮.山东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 2005, (27) :83-84.
[3]杨国庆, 朗键等.中美大学高水派篮球队教练员管理因素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5) :96-98.
[4]刘小莲, 王冬立等.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篮球队的调查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
高校高水平篮球队 篇2
一个人,两个人
作为一项世界性的运动,篮球有其独特的魅力,世界上有众多的篮球球迷。由于篮球的受欢迎程度,好多国家有自己的篮球比赛,像CBA、NBA等,另外还有许多世界性的比赛,像奥林匹克中的篮球赛等。既然有这么多的比赛,那么显然会有好多观众在比赛现场或者通过其他各种途径观看比赛。说到观看比赛,那就必须牵扯到“如何观看比赛”的问题。在我看来,要想专业地欣赏一场高水平的篮球赛,需要至少注意以下几点:
一、队员的团队意识
作为一项多人运动,篮球和足球一样,也需要足够的团队协作,场上队员应该重视团队精神,重视队友之间的协调配合。各个队员之间不是单纯的1+1=2,而应是1+1>2。单纯的相加绝比不上队友之间的配合协作,各个队员应努力做到各司其职,在履行自己本职责任的同时为队员创造机会。在篮球运动上,不论是进攻上的配合还是防守上的配合都尤为重要。作为团队运动,个人的胜利不是真正的胜利,团队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所有队员都应以团队的利益或胜利为首要目标,不应该把篮球比赛当成表现自我的舞台,而要认清比赛的本质。所以,观众们在观看篮球比赛时应该注意整个球队的团队意识、团队协作能力。
二、队员的场上状态
不论是比赛还是表演,临场的状态都非常重要。如果在训练的时候表现非常出色,但真正在比赛场上的时候不能把场下的训练成果用在比赛上,这样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决定胜负的标准在于场上的表现而非场下的表现。所以比赛场上的身体、心理状态就显得很重要。比赛是紧张的,当然每名队员也是紧张的,但是这种紧张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紧张的同时需要冷静与谨慎,不能慌乱,场上队员的心态不能因为比分的因素而有明显的起伏,冷静至关重要。身体上,每名队员应在赛前尽量调整自己的身体处在最佳状态。做好这两点,才能发挥得更好。所以作为比赛观众,看清楚各球队、各个队员的整体状态对于欣赏整场比赛就显得比较重要。
三、队员的技术水平
虽然团队精神对于比赛的胜利非常关键,但是球员的技术水平也必不可少。
两个实力悬殊的球队之间的比赛是没有多少看点的。不能要求每名队员都是一流水准,但每个球队起码要有几名实力突出的队员。观众在看比赛的时候就应注意球员的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判断球队实力,更好地欣赏比赛。
四、教练的指挥水平
一支球队不仅包括所有的运动员,还包括这支球队的教练员。教练员不仅在平时训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比赛场上也不可忽略。教练需时时关注队员个人与球队整体表现,需要及时指挥球队的进攻与防守战术,及时调整对敌策略,使球队发挥最好的水平。所以教练的表现也是观众的主要看点之一。关注教练的表现有助于观众及时把握球队的方向与重点。
怎样欣赏高水平的篮球比赛 篇3
门道,外行看热闹,为了提高观赏效果,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通过有关篮球的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学习掌握一些必要的篮球基础知识、发展概况和比赛的规则裁判知识。
篮球运动是比赛双方(各五人)以积极争夺控球权为手段,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的集体项目。场上队员的位置一般分为中锋、大前锋(二中锋)、小前锋、得分后卫和组织后卫。得分分为3分(3分线以外投篮)、2分(3分线以内投篮)、1分(罚篮)三种:因为每当场上队员投球中篮后,裁判员都要做出得分(1分、2分、还是3分)的手势,这也就是为什么正规的比赛场上队员的号码最小是4号,但是美国NBA的比赛规则有所不同,球员号码也是满天飞,实行的是三人裁判制,我国在2000年的甲B联赛中也试行了三人裁判制(以前都是二人裁判制)。比赛时间过去都是2×20分的上下半时,新的规则规定奥运会采用4 ×12分的四节制(近似NBA的比赛规则)。
国际上的篮球比赛分为“奥运会篮球比赛”和“世界篮球锦标赛”,都是每四年举行一次。与之相对应的是洲际比赛,如“亚运会篮球比赛”和“亚锦赛”。目前我们国内重要的比赛一般分为男子甲A甲B联赛和乙级联赛;女子甲级和乙级联赛。NBA有29个职业篮球俱乐部,中国有12支甲A俱乐部和8支甲B队伍。
二、从技术、战术角度来观赏篮球比赛可以得到美的享受。
篮球的基本技术包括进攻技术(运球、传球、投篮、移动等)和防守技术(防无球和防有球);篮球的战术包括进攻和防守两个部分:防守战术主要分为联防、盯人(全场紧逼盯人和半场扩大和缩小盯人)和混合防守(有的盯人有的联防);进攻战术是针对对方的防守阵型,以传切、掩护、突分等进攻基础配合为基础的各种战术打法。在高水平的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技术动作是经过长期艰苦训练和多次比赛的检验而形成的,有的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了尽善尽美的境界。那些训练有素或水平较高的队员不仅能在复杂对抗的条件下,或是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也能完成动作,而且由于他们随机应变,还常常会制造出许多新的巧妙配合。眼花缭乱的运球突破上篮、出神入化的传球、空中大力扣篮等技术动作扣人心弦、精彩绝伦,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了解国内外的一些明星队员的基本情况,不仅能增加观赏比赛的兴趣,还能从这些明星运动员的成长过程中得到启发和鼓舞。
高校高水平篮球队 篇4
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有关规定, 北京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录取一级运动员 (含) 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新生人数不能低于该专业当年招生计划15%。
对北京市高校男男子足球队队员的基本情况调查显示, 在调查的6支高校男子足球队的142名队员中, 他们的技术等级分布以及生源情况, 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 6支足球队的142名队员多为国家二级运动员 (58.4%) , 国家一级运动员所占比例很少 (14.7%) 。绝大多数队员来自余足球体校或业余足球队 (58.4) , 少数运动员来自专业队伍 (3.3%) 。从高校足球队的招生情况来看, 许多学校已经不单单靠招收专业队退役的队员为主要来源, 也招各级体校队足球俱乐部二线的队员, 经过调查显示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主的水平较高的院校, 在招收足球运动员时往往以一级运动员为标准, 这样能够保证足球队“高水平”的特色。
同时可见, 从对北京6所高校调查的基本情况看, 体育运动学校的运动训练专业招收的大多是具有一级及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的学生, 而运动技术学校或各地方的足球学校培养出来的运动员是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校实施“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主要人群。而具有二级运动员及以上称号的学生多数来自体育传统学校和普通高中, 是运动训练专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对这些具有高水平运动等级的运动员进行正常的教育模式, 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的结合将是他们人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 北京市高校高水平男子足球队组织管理情况
根据调查发现, 北京市大部分高校高水平足球队是有专门管理机构负责管理, 在院校主管领导的关注下发展。这种管理模式下, 教练与队员直接接触而时间也是最多的, 这样对队员的思想波动和行为有着重要的教育和指引作用;而辅导员主要是对队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指引着队员健康成长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课的教师负责教授队员文化课知识 (见图1) 。
办好高水平足球队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整个队的管理, 目前教育部还没有制定统一的管理模式, 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研制了一些可适应自己办法, 据调查显示, 能够做到全面深入了解足球队管理的高校大约占45%, 多数是由各系部进行管理或临时管理。随着国家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力度的加大, 对高校管理水平必然提出更高要求, 办好高水平足球队的关键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自己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
3 北京市高校高水平男子足球队教练员情况
在运动训练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教练员, 也是运动训练过程的组织者、设计者更是队员的指导者教育者。教练员的教育水准、教育观念、组织形式、训练方法及创新能力, 都直接影响着足球队的技战术水平和训练质量。
通过队6支队伍10名教练员的学历结构、运动经历和培训情况的调查显示 (表2) , 教练元的知识水平普遍较高, 运动经验不太丰富, 80%教练员身兼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两职, 其中一级和无运动经历的教练员分别占30%, 二级教练员占40%, 70%的教练员都能够获得较多的培训机会。
通过访谈, 发现高校高水平足球教练员目前还存在突出的问题有: (1) 较高的足球理论知识掌握在兼职教练员, 而他们多数缺乏较深的足球实践和足球专项训练的经验。 (2) 兼职教练员针对足球的实践了解较少, 参与高水平训练实践机会也很少。
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的训练目标方面, 对教练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 训练工作量没有算入正常的工作量, 训练津贴基本上低于正常公共体育课的津贴, 带队成绩没有纳入科研积分范围内, 这对运动训练工作者缺乏系统的评价体系和应有认可的现状, 严重影响了教练员的积极性, 这是导致训练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4 北京市高校高水平男子足球训练竞赛情况
4.1 训练情况
运动训练是保证运动成绩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因此, 在竞技体育中, 训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运动队的竞技水平。
从北京市高校高水平足球队伍训练形式来看, 有83.3%的球队能够坚持全年系统训练;只有16.7%的球队只在赛前集中训练, 从中可以看出, 目前北京市高校男子足球训练有一定系统性;周训练次数在5~6次的占83.3%, 6~7次的占16.7%;每天训练时间1.5~2h的占33.3%, 2.5~3h的占50%, 3h以上的占50%;训练主要以技战术训练为主。
4.2 竞赛情况
参加比赛是提高运动员训练积极性重要手段, 更是提高运动水平的重要一环。但目前普通高校之间的足球竞赛很少。一般只有在高等学校运动会以及中国大学生“飞利浦”足球赛的预选赛中有比赛交流的机会, 但预选赛的竞争比较激烈, 大多高校足球队竞技水平还不是很高, 大多高校只能参与自己有过交流的校际之间的热身赛等足球竞赛。调研表明, 即使在比赛阶段和参赛队数较多的北京市大学生足球联赛中, 6支高校队的年均比赛也仅为15场次 (包括比赛前的热身赛和正式比赛) 。如若在没有比赛的学年, 其比赛场次更是低于以上场次。因此, 大部分足球队在大多数时间内处于只练不赛的现状。这种比赛匮乏和没有明确目标的训练现状, 不仅影响了高校办队的积极性, 而且教练员和运动员也缺乏对训练实践有针对性的、实战因素的设想与考虑。
5 北京市高校高水平男子足球队后勤保障的现状
5.1 经费来源
现代体育的竞技发展水平, 只靠刻苦训练来创造优异成绩已经行不通过了, 而是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更要有科学的仪器和训练器材。
经调查不难显示, 目前北京市高校训练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教育行政部门的经费资助。各校都将这部分经费纳入体育教研部 (体育部) 的事业维持费中统一计划。训练少比赛任务少, 导致运动员的补助也随之更少, 运动员的训练补助标准低普。
目前各高校对于通过特招运动员的重点建设的队伍大都拥有自己的专项经费, 经费数额高低不等。一般由体育部根据本年竞赛情况, 制定计划向学校申请专项经费, 由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审批, 专款专用。北京市也会根据高校运动队建设的整体规划对一些在全国比赛获得优异成绩的院校运动队划拨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 用于运动的基础建设, 例如仪器、场馆建设等。
大多数高校运动队都面临的困境是缺乏经费。调查显示, 足球队负责人认为足球队的经费“充足”的只有北京理工大学;其它院校负责人认为经费不足, 认为竞赛少的有4所高校;认为后勤经费缺乏的高校有5所, 情况不容乐观。在经费来源情况的调查中, 能够得到“社会赞助”的高校仅有北京理工大学, 而且其经费来源中含有“与俱乐部合作办队”的内容;而在“最主要的经费来源”一项调查中, 所有高校都选择了“学校下拨”, 这充分说明目前我国高校足球队对学校下拨经费的高度依赖性。
5.2 后勤保障条件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运动训练场地面向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各校运动场地有限, 大多院校很难为足球队提供专用的训练场地, 标准的比赛场地更少, 专业草皮场地更无法保证。校内的体育器材难以保证高水平训练的需要, 经调查的北京高校中, 还没有哪所学校采用了辅助训练器材和训练检测仪器, 学生只是与互传的方法进行训练, 教练们凭借经验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理论知识。由于没有专门的营养师, 更没有提供专门的食堂做运动员餐, 无法保证大强度训练后的营养补充, 教练员能长时间超负荷训练。由于没有专业的检测仪器, 无法为教练员准确、及时的提供训练后的反馈信息, 进而很难以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训练计划 (见表5) 。
6 结论与建议
(1) 做好运动员选拔工作, 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2) 加强合作, 体教优势互补; (3) 整合资源, 合理布局, 优化教练队伍,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4) 重视“学训”矛盾, 合理规划, 加强管理; (5) 更新管理, 盘活高校竞赛市场。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2]李仕美.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价值目标的重新定位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2 (2) :106-109.
[3]刘建平.论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5) :24-25.
[4]闫保庆, 杨秀城, 闫保江.对北京市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师资培养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5) :667-668.
高校高水平篮球队 篇5
伦敦奥运会的圣火刚刚熄灭,运动员的招考工作即将拉开大幕。27日,山东省20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优秀)运动员工作实施意见发布,运动员填报基本信息及现场确认时间为10月10日至11日,测试时间为月22日至26日。其中,山东省有21所省属普通高校在高职(专科)层次招收优秀运动员,与去年相同,其中,篮球、田径招收项目颇受青睐。
10月10日开始报名272所高校有招生资格
据悉,经教育部批准有资格举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等学校全国共272所,比年增加了4所;其中,驻鲁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及省属高校16所,与去年相同。另外,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山东省有21所省属普通高校在高职(专科)层次招收优秀运动员。
从报名条件来看,年龄不超过22周岁的考生可以报名,而报考省统一测试未涉及的项目,须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含)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含)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三名者。
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优秀)运动员报名,分为网上填报基本信息、报名信息现场确认和网上缴费三个部分。填报基本信息及现场确认时间为2012年10月10日至11日。地点在考生户籍所在县(市、区)招生(考试)办公室(中心)(以下简称县招考办)。网上缴费随普通类考生一并进行。
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及武术武英级(或以上)称号之一的考生,经审查合格可向招生院校申请参加招生院校组织的体育专项单独测试和文化单独考试。考生所报项目在省统一测试中未涉及的,须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含)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以上(含)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三名者。经审查合格者,方可参加招生院校自行组织的体育专项单独测试。
10月22日开始测试田径和篮球招生高校最多
据介绍,山东省统一测试项目有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网球、手球、羽毛球、跆拳道12个项目。
有资格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16所山东高校中,有10所高校田径招生,6所高校招篮球,其中,山东大学招收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游泳、乒乓球、定向越野,山东师范大学招收田径、排球、乒乓球、健美操;有21所省属高校在高职(专科)层次招收优秀运动员,有13所高校田径招生,14所高校篮球招生。
考生报考项目与山东省规定的统一测试项目相同者,必须参加全省统一测试。测试时间为2012年10月22日至26日。
考生须持二代身份证、《报考证》和《诚信表》,于10月21日到山东师范大学考点报到,缴纳报名、测试费,接受资格审查,领取测试号码。合格考生名单将在2012年11月通过省招考院网站向社会公布。
高校高水平篮球队 篇6
摘要: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规范研究的操作定义和观察指标,然后运用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对英格兰足球队、德国足球队、巴西足球队、阿根廷足球队4支球队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决赛阶段的各自4场比赛,总共16场比赛进行录像观察分析。通过研究得出比赛进攻速度、比赛进攻发起的场区、传球形式、传球方式、通过何种方式发起进攻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比赛进攻节奏;英格兰和德国的比赛进攻节奏要快于巴西和阿根廷,这四支球队在不同的比赛比分、不同的比赛时间段都会通过各种技战术方式,根据自己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比赛进攻节奏,这也是世界优秀足球队伍的特征。
关键词:足球;比赛进攻节奏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84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6-0841-03
进攻是足球比赛中永恒的主题,研究世界优秀球队在比赛进攻过程中的节奏变化以及如何控制比赛进攻节奏,对于提高足球比赛和训练水平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目前很少有针对足球比赛进攻节奏的研究论文,也缺乏实证研究,未能提出有效的可操作的方法与手段,这也是本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1研究对象与方法
お1.1研究对象英格兰足球队、德国足球队、巴西足球队、阿根廷足球队4支球队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决赛阶段的各自4场比赛,总共16场比赛。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检索从1994-2007年的中国期刊网上收录的论文,优秀硕、博论文库收集的论文,并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手工检索相关论文和专著。
1.2.2问卷调查法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准确界定有关概念及统计指标的适宜程度,向本专业的专家发放问卷11份,回收11份,回收率100%,并进行效度检验。
1.2.3访谈法问卷收回以后,又对问卷提出问题的几位专家进行了访谈,征求他们对修改后的问卷的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出相应调整,最后确定统计指标体系。
1.2.4观察统计法选取2006年在德国举行的第18届世界杯的部分比赛录像。经过预统计,逐步熟悉了统计过程,并结合专家问卷的意见,逐步完善了统计概念及尺度。然后进入正式观察统计阶段,如遇到不清楚的画面,通过重放、慢放等方法进行观察,以期获得准确的结果。
1.2.5数理统计法各项计算在 Windows XP 系统下用 SPSS 统计软件和 EXCEL 电子表格软件完成。
2结果与分析
お2.1比赛进攻节奏分析
2.1.1比赛进攻速度分析比赛节奏的核心意义是速度快慢的变化。通过统计可以得出英格兰、德国、巴西、阿根廷这四支球队在各自的四场比赛中的完整进攻的次数,以及这四支队伍在这四场比赛中的比赛进攻速度的平均值如下表1。
经检验可知:在比赛进攻速度上,英格兰队和巴西队以及英格兰队和阿根廷队之间具有差异显著性,其余各队之间都不存在差异显著性。由此得出英格兰队在此次世界杯的比赛中的比赛进攻速度明显高于巴西和阿根廷(表2)。
2.1.2比赛进攻发起场区分析从表面看来,比赛进攻发起的场区和比赛进攻节奏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是在实际比赛过程中,如果一支球队的比赛进攻都是从前场发起,对对方球门形成威胁的距离就越近,形成射门或破门的时间就有可能更短。因此,比赛进攻发起的场区会从间接上加快了比赛进攻的节奏。ゴ颖3统计的英格兰、德国、巴西、阿根廷这四支球队的各4场比赛(总共16场比赛)可以看出,各队在不同场区发起进攻的次数是有很大差别的。前场发起的进攻次数占本队发起进攻总次数的百分比中,德国最高达41.71%,其次是英格兰达38.02%,阿根廷最低只有20.63%。中场则是阿根廷最高达49.21%,德国最低只有28.88%。后场则是巴西最高达35.17%,英格兰最低21.35%。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像德国、英格兰这样传统的欧洲球队还是更多的在前场就对对方进行防守,把防守的区域延伸到对方半场,这在无形中加快了比赛进攻节奏。
2.1.3比赛传球方式分析足球比赛的攻防有明确的方向性,要求球员在比赛中根据场上的战术需要。来选择不同的传球方式。足球比赛的进攻节奏常常以快与慢的变化形式来表现,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各种传球方式的选择及队员的跑动和运控球来实现。向前中、长距离的直传或者斜传都会认为是加快球向前推进速度的传球方式,又是进攻队员也在一定区域也会进行一些过渡性的横、回传球,它不仅可以使在攻击位置的队员得到体能上的补偿,而且还可以通过这种传递球的方式观察守方的防守漏洞,寻找更好的进攻机会。
在从表4的向前短直传、向前短斜传的次数占传球总数统计的百分比可以看出,巴西、阿根廷要高于英格兰和德国,尤其在向前短斜传的次数占传球总数的百分比上,巴西的数值最多。从表6横、回中长传的次数统计上看,阿根廷横、回中长传的次数占传球总数的百分比比另外三支队伍高,这进一步说明了阿根廷的比赛进攻速度是在这四个队中最慢的。从表5向前中、长斜传的传球次数统计上看,英格兰要高于德国、巴西和阿根廷,这说明英格兰队传统依靠长传冲吊的打法依旧是重要的进攻手段,而这种打法也是加快比赛进攻节奏的很好的办法,在对方还没有很好的布置好防线的时候,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在统计过程中,作者感觉这些传球方式的某个单一统计指标并不会对比赛进攻速度起到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各个指标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明比赛进攻节奏。
2.1.4比赛传球形式分析通过统计可以看出(表7),在一脚球的次数占传球总次数上,英格兰最高达34.75%,其次是德国达30.25%,再次是阿根廷20.78%,巴西最少。而在两脚球占传球总次数上阿根廷次数最多达40.13%,其次是德国,英格兰和巴西差别不大。在多脚球的占传球总次数上巴西最多达52.90%,阿根廷其次达39.09%,德国和英格兰差别不大。通过上文的统计可以看出,巴西和阿根廷队还是以控制球的打法为主,英格兰追求的仍然是快速实效的简洁打法。
2.1.5比赛获得球权的方式分析通过统计可以看出(表8),进攻通过定位球发起的次数没有大的差别,通过守门员发起的次数巴西最多,英格兰最少,但是这些数据和比赛进攻节奏没有太大的关联,因为通过守门员发起的进攻都是守门员直接获得对方进攻队员的球实现的。而在通过抢截球的次数占进攻的总次数上,英格兰最高,其次是德国,最少的是阿根廷和巴西。在观察录像的过程中,感觉有很多的通过抢断球发起的进攻都是进攻队员直接从对方队员脚下抢、断球后直接攻门,或者直接自己带球突破进攻,这样无疑就会大大加快了比赛的进攻节奏。2.2不同的比分情况下比赛进攻节奏分析┍9的数据是英格兰、德国、巴西、阿根廷四支球队各自4场总共16场比赛里,在不同比分情况下的比赛进攻速度分析。由于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是进入最后8强的球队,而且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强队,所以比分持平对于这些球队来说,基本上都是不能够接受的,尤其在小组赛中,打平就意味着失败,所以从上表可以看出,持平的比赛进攻速度甚至比落后的时候还要快。但是从总体还是可以看出,在比分落后和比分持平的时候都会比比分领先的时候比赛进攻速度快。
2.69表10-13的数据是英格兰、德国、巴西、阿根廷四支球队各自4场总共16场比赛里,在不同比分情况下的数据之和分析,可以看出,横、回中长传的次数占传球总数的比例来看,比分领先的情况下比比分持平和比分落后的情况下高。由于是四支不同的球队都混在了一起,观察对象选择的都是进入八强的队伍,实力较强,所以出现比分落后的比赛时间很短,对研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基本上还是可以反映出实际的问题。就是在比分能够足以保证球队获胜的情况下,一般都采取放慢比赛进攻节奏,如果落后或者持平,不能够达到球队预期目的的情况下,都会加快比赛进攻节奏。
2.3在不同时间段里的比赛进攻节奏分析┌岩怀90 min的比赛分成每隔15 min的6个时间段,并把每个时段的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就得到在6个时间段内的比赛进攻推进速度。以下是英格兰、德国、巴西、阿根廷与不同的对手在6个时间段内的比赛进攻速度分析。
表14是英格兰、德国、巴西、阿根廷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比赛进攻速度总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比赛进攻速度是不一样的。在比赛的开始、上下半场结束时都是比赛进攻速度比较快的时刻,因为在比赛开始时刻都是对方球员还没有完全进入比赛的状态,趁对方立足未稳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而在上下半场比赛将要结束的时刻是双方球员都在体能状况的疲劳期或者心理变化最复杂的时刻,这个时候运动员的注意力分散,动作准确性减弱,跑动的到位率降低,失误次数增多,也是破门的最佳时机。而在16—30min和45—60min这两个时刻的比赛进攻速度都比较慢,这表明在这两个时刻各队的攻势相对平稳,比赛双方进入了相持阶段,队员经过一定的拼抢之后体力相对减弱;再者,各队的攻防战术、队员特点双方球员己经了解,想要抓住对方的薄弱环节破门得分相对较难,比赛双方都在尽量控制比赛节奏寻找机会破门。
3结论
お
1) 比赛进攻速度、比赛进攻发起的场区、传球形式、传球方式、通过何种方式发起进攻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比赛进攻节奏。
2) 英格兰和德国的比赛进攻节奏要快于巴西和阿根廷,但是随着足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学习,德国队以快比赛进攻节奏为主的打法已经不那么明显。
3) 英格兰、德国、巴西、阿根廷在比分持平和比分落后的情况下,都会加快比赛进攻节奏;在比分领先并足以确保球队获胜的情况下,会减慢比赛进攻节奏。
4) 英格兰、德国、巴西都会在比赛开始阶段和上半场临近结束阶段选择较快的比赛进攻节奏,在其他时段没有显著不同;阿根廷比赛进攻节奏变化较为平稳,以慢节奏为主。
5) 世界优秀球队能够通过各种技战术方式,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控制比赛进攻节奏,这是强队的特征之一。
参考文献:
[1] 许在华,袁野.对第13届亚洲杯足球联赛日本队传球特点及进攻节奏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5):85-87.
[2] 黄大伟.甲A 联赛与世界杯足球比赛进攻进球推进情况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562-564.
[3] 何志林,等.现代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4.
[4] 王崇喜.球类运动—足球[M].北京:高等学校教材,2002,9.
[5] 李仪.解读东亚足球新格局[J].体育与科学,2002,23(4):26-27.
[6] 马纯峰,郑宏斌.关于第十六届世界杯各队横、回传球使用情况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3):111-113.
[7] 章华.节奏在足球赛中的运用及其能力培养[J].丽水学院学报,2005,27(4):137-139.
高校高水平篮球队 篇7
1 球队建设中的缺陷
1.1 招生之中的缺陷
广西普通高校预设的篮球队,惯常采纳的招收路径,可分成三类:缩减统一情形下的录取成绩,安排适宜专业;筛选得来素养优异这样的同学,免试并保送;真正入校以前,先送至预科班,然后才可入学。真正采纳的途径,则凸显了偏多差异。这种情形下,队员特有的入学机制,没能预设统一指标。各高校设定出来的招生机制,存在偏大差别。全省之中的某些院校,甚至每年调整。这就凸显了混乱的倾向。
1.2 学籍规制的缺陷
省内高水准特有的篮球队员,拟定如下学制:入学以前,先进到预科班这样的学员,预设了5年学制;余留的其他学员,预设4年学制。在第一年度,补习中学时段的基本科目,第二学年以后,划归院系管理。四年制范畴以内的学员,通常分在各系,与院系之中的其他同学,一同去进修。
这种安排之下,运动队特有的同学,累积着的基础不佳;若抓紧投入预设的专业学习,则忽略掉了篮球锻炼,受到偏多影响。即便投入锻炼,也会牵扯精力,没能创设应有的锻炼实效。
1.3 金额筹措的缺陷
省内高校备有篮球场、专用特性的锻炼场合,且搭配着成套情形下的设备。但历经偏长时段的训练,没能更新设施,成套设备老化。伴随科技进展,新颖特性的锻炼设施,已经陆续产生,如自动传球依托的设备、辅助投篮特性的设备。受到金额限制,很多学校没能购进这类器材。
高校筹措得来的金额,是篮球锻炼依凭的物质根基,密切关联着运动水准。但从调研得来的金额标准看,广西省在这一范畴的人均投入,仅占到预设指标的十分之一。这种悬殊差异,阻碍到了球队特有的专业进展。
1.4 教练素养的缺陷
篮球队搭配着的教练员,应当获取合规的资质,参加专业特性的教练培训。但省内现有的教练,含有20%这样的助教,40%比值的讲师。这样的教师,没能经由正规培训,只是从体校之中筛选得来的。教练水准不高,就很难协同学员,去接纳新的认知,也很难传递高层级的专业素养。
2 发展的路径及对策
2.1 调整现有管理
普通高校特有的篮球队伍,应能依循适宜的招生规制、平常训练及就读这样的机制,妥善管理自身。明晰宏观架构下的总走向,密切衔接着各环节以内的招生、关联着的平日训练。设定最优机制,调和训练及惯常学习这样的矛盾;为篮球队范畴的队员,预留足量时间,集中予以锻炼。变更不适宜情形下的学制机制,侧重予以平衡。
2.2 筹备足够金额
伴随竞技特有的体系完善,社会正渐渐注重篮球锻炼。高校范畴之中的篮球竞赛,潜藏着商业价值。院校体系架构以内的篮球竞赛,应当衔接着宏观态势下的市场机制,依托搜集得来的整合力量,来筹措金额。这样做,也能助推篮球特有的运动普及。借鉴累积得来的先进经验,接纳社会赞助,拟定成熟特性的规制规则。
办成高水准特性的球队,会耗费偏多的人财物;累加着的这些投入,应能获取明晰的社会成效。高校若要依凭自身,办成水准层级很高这样的篮球队,是很艰难的。化解金额疑难,仍旧依托着学校筹措得来的各项拨款。实际上,若能挂钩着某一企业,创设协同办队,是选取出来的最优路径。协同企业之时,也会获取足量金额。这样做,与竞技体育特有的协作态势,是彼此契合的。
2.3 创设最佳师资
高校招聘得来的教练队伍,应着力提升原有的素养状态。初始时段的选聘之中,应拟定明晰的合同,采纳合同制,或者公开态势下的招标机制。聘请素养层级最优这样的师资,来到队伍讲学,提升综合素养;与此同时,还应把筛选出来的内部师资,指派至外部,予以进修并接纳经验。退役运动员特有的队伍以内,包含优异人才。为此,注重吸纳这一范畴的人才,也是不错选择。
变更陈旧认知,是促动进展的本源路径。这是因为,高校创设出来的运动队,比对社会架构之中的运动对,是带有差异的。为此,不要单纯去注重竞赛特有的排名升高,应侧重发觉潜藏着的队员潜质,创设自我培育这样的新颖思路。拟定长时段的总规划,放眼应长远。同时,侧重调研特有的反馈信息,建构适宜情形下的调控机制。
2.4 更新陈旧制度
更新偏旧的选聘机制,侧重选取带有高水准的、资质最优这一范畴的教练。筛选出来的这类教练,能够协同高校,妥善管理团队。建构专用情形下的培训班,及时搜集得来各时段的反馈信息,以便变更原初的培训内容。拟定明晰的职责机制、年度以内的考核机制,设定专职岗位。这样做,就变更了偏旧特性的人事规制,发挥人员活力。
初始时段的师资聘任,应当设定合同。根据合同预设的规则,明晰彼此权责。建构起来的成套机制,包含细节管理、球员培养必备的关联机制、平常奖惩机制。让平日以内的篮球训练,拥有可用的规程。各环节配有的监督,应被着力强化。只有这样,才能为接续的球队发展,提供必备指引。
3 应注重的事项
联赛特有的机制,与高校架构中的篮球训练,是彼此适宜的。为此,可以变更惯用的分组思路,采纳这种联赛。妥善拟定主客场,密切关联不同竞赛。细分出来的多样赛制,能调动起参与兴趣,提升同学热情。根据细化层级内的竞赛小组,筛选出种子队,预设交叉架构中的比赛制度。这就创设了沟通桥梁,整合了校内存留着的一切资源。
协同当地范畴的体育部门,联合培育人才,或独立培育。化解学习及惯常的训练矛盾,让队员获取足量的锻炼时间。辅助配套机制,包含科研的协同等。强化随时监督,着力去提升整体态势下的球队素质。
4 结语
广西院校以内的篮球队,被划归在整体态势的改革之中。院校建构的这种运动队,依托着院校创设的场地、采购进来的成套设备、独特的锻炼优势,正在不断拓展。但从现状看,篮球队特有的进展之中,潜藏着一些弊病,例如速度偏缓、采纳的管理路径落后、授课成效应被提升等。促动长久进展,应当明晰现有的弊病,摸索出可用的化解手段,接纳新颖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于振峰,刘峰,史衍.绩效评估视角下我国普通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12):621-627.
[2]蔡冲.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2(5):52-54.
[3]周兰.高职院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69-170.
[4]雷星.对广西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发展亟待解决问题之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9):74-76.
[5]聂锴,庄希琛,蒋咸生.陕西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0(12):175.
高校高水平篮球队 篇8
篮球比赛的胜负取决于得分的多少, 得分的多少又取决于队员的投篮命中率。投篮是篮球运动的主要进攻技术, 比赛中一切进攻技术、战术的运用都是为了增加投篮次数, 创造良好的投篮时机, 提高投篮命中率, 以达到取得比赛胜利的目的。因此, 如何提高篮球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首经贸高水平篮球队2014年北京市CUBA预选赛全部比赛中有关影响投篮命中率的数据的分析, 以此来不断改进和提高本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投篮技术和投篮命中率, 为我校篮球专项教学与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高水平篮球队 (男队) 2014年参加本市CUBA预选赛的全部报名队员共12名。
2.2、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查找有关投篮命中率的影响因素, 使用数理统计法对篮球队2014年的CUBA预选赛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处理分, 并进行相关的逻辑分析。
3、分析与讨论
3.1、首经贸篮球运动员比赛投篮命中率分析
通过对第首经贸高水平篮球队2014年北京市CUBA预选赛比赛时大量的临场投篮技术指标数据统计, 总结归纳出制约和影响参赛队员投篮命中率的主要因素有:投篮技术动作的规范化程度、运用技术动作的各环节衔接、投篮得分能力、合适的投篮出手角度和球的飞行路线、全身协调性和出手动作稳定性、瞄篮时间、投篮手法、瞄准点、脚步动作和身体姿势、投篮时的心理状态、心理素质 (情绪、投篮时的手感、自信心、注意力、环境、比分) 、不同疲劳程度、身体素质、对抗、场地位置及投篮区域、准备活动、训练方法、良好的投篮时机、战术配合等。
经统计发现, 在比赛中首经贸运动员的2分球投篮命中率为55.2%和53.3%, 较以前相比比较稳定, 3分球和罚球的命中率分别为23.1%、24.5%和65.5%、54.8%, 较以前相比过于偏低, 说明运动系2003级篮球专项教学1组学生在投篮方面还是存在着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因素。通过临场的观察、统计, 以及问卷调查情况的分析得出制约和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因素主要是由五大方面组成, 即:技术 (全身协调性和出手动作稳定性) 、心理 (自信心和投篮时的心理状态) 、身体 (对抗) 、训练 (训练方法) 、战术 (良好的投篮时机) 。下面就以上制约和影响首经贸运动员投篮命中率最主要几点因素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3.2、影响首经贸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比赛投篮命中率因素
3.2.1、全身协调性和出手动作稳定性
在比赛中, 我们常常可以清楚的看到有些投篮者, 在突然受到外力作用失去身体平衡时, 仍能将球投进, 这说明投篮者身体协调性好, 在球出手的瞬间, 身体和手是相对稳定的。
通过表1可以看出, 首经贸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认为全身协调性和出手动作稳定性是技术方面影响投篮命中率最重要的因素, 所以, 在今后的专项训练中应该加强以下几点训练:一是在对抗投篮的练习中利用身体的能力尽量使自己的身体保持平衡;二是加强锻炼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充满自信心的良好心理状态;三是在比赛中经验的运用和保持冷静的头脑;四是投篮时投篮者投篮技术的熟练程度。
在比赛中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获得投篮动作的稳定性: (1) 力争创造出时间和空间良好的投篮机会, 以便摆脱防守人, 从容投篮。 (2) 主动与防守人进行对抗, 利用对抗产生的合力保持自己身体的平衡, 在对抗中寻求自身的稳定性。 (由于这是一种主动的, 有意识的对抗过程, 所以比较容易保持动作的稳定性。) (3) 加强对防守人动作的判断, 随时注意防守人的情况, 以便能够及时采用变换动作的方法避开防守, 并在事先有准备的情况下保持腕指动作的稳定性。 (4) 保持头脑的冷静, 正确判断自己当时所处情况, 采用合理的方法投篮。
3.2.2、自信心和投篮时的心理状态
自信心是发挥运动能力的条件之一, 自信心不足会使运动员感到拘束, 犹豫不决, 从而难以控制翻转与手指拨球的力量, 它是控制与调节身体各部位用力的关键, 也是取得合理的投篮出手角度与速度的保障, 直接影响投篮命中率。投篮时身体各部位的肌肉要互相配合, 连贯协调, 这样才能合理地完成投篮动作。
经统计发现, 首经贸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在心理素质这一环节是远远高于对手的, 因为自信心是任何时间都不可以没有的, 运用好自信心这一环节有时候会起到关键的作用。首经贸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自信心在比赛当中起到了主导比赛的作用, 无论是阵地战中的急停投篮, 还是快攻中的反击投篮, 他们充分发挥了自信心强这一优势, 致使在两分球的命中率上远远高于其他各队。
篮球运动员投篮的命中率和投篮者的心理状态是密不可分的, 一个好的投手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 所以, 要想保证和提高投篮的命中率, 良好的心理状态更是极其重要的。比赛前、比赛时的心理状态对比赛胜负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能忽视这一环节, 比赛前应该尽量使自己的心态放松, 保持相对平稳的心态, 不要小看对手, 也不能恐惧对手;比赛中, 要适度的紧张, 不要过于紧张和放松, 那样会直接影响投篮的效果, 应该在今后的比赛中把这一环节重视起来。首经贸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有时会显示出急躁的一面, 比如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 在这种情况下, 运动员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态, 要学会自我调整、控制, 同时利用好自信心强这一优势, 两者相互转换、相互结合, 这样才能很快的恢复到自己原有的水平状态之中。投篮时的心理状态对罚球命中率的影响是最大的, 首经贸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就是在罚球的时候不能很好的调整自身的心态和节奏, 致使自己的罚球命中率偏低。投篮者在投篮之前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不能过于急躁, 调整好自己的节奏、呼吸等, 当然, 也不能过于放松, 要调整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状态, 这样, 投篮者才能较好的完成投篮, 从而也会对投篮的命中率大有提高和帮助。
3.2.3、对抗
对抗是比赛中制约和影响首经贸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最重要的因素, 首经贸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在有激烈地对抗的情况下, 命中不是很稳定, 时好时坏, 有些时候不能很正常的出手投篮, 这样就制约和影响了他们的投篮命中率。首经贸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应该在掌握了正确的投篮技术后, 多进行对抗性的投篮练习。比如, 采用1防2、2防1、2防2、3防2等方法训练投篮。尤其是以多防少的训练。在训练中, 要设想实战中会出现的各种困难条件, 甚至, 要超过实战难度。在以多防少的情况下, 防守队员要有意推、拉、堵、夹投篮队员, 使其增强应变能力。要在高强度激烈抗争中合理的运用投篮技术。在对抗性训练中, 要有针对性的计划, 要注意训练的质量。这样的练习增加了对抗因素, 不仅可以帮助巩固投篮技术, 而且还可以培养运动员的抗干扰能力, 并提高其投篮的命中率。
3.2.4、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是篮球运动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投篮命中率有重要影响。好的训练方法能尽快提高投篮命中率, 做到省时省力高效, 事半功倍;不良的训练方法则不利于提高投篮命中率。首经贸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之前进行了几次投篮练习, 但是在比赛中体现的不够明显, 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说明在训练中, 没有模拟达到比赛时的情况, 节奏、强度、密度等重要环节都没有体现出来, 所以, 也就没有办法达到投篮命中率提高的效果, 应该进一步分析其原因, 然后进行总结, 研究出新的训练方法, 以便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应用, 对提高命中率也有很明显的作用。
3.2.5、战术和良好的投篮时机
合理的运用战术也是提高投篮命中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运用合理的战术能把防守人摆脱, 使同伴找到良好的投篮时机。因为良好的投篮时机是提高投篮命中率的关键, 一次好的得分机会是靠个人和全队配合来创造的。首经贸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认为良好的投篮时机是最重要, 但是, 良好的投篮时机是在战术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 没有合理的运用战术就不可能出现良好的投篮时机, 所以, 良好的投篮时机和战术配合是密不可分的, 二者缺一不可。首经贸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战术还是比较的合理, 所以, 也创造出了许多较好的投篮时机。今后在比赛中还应该更好的利用这一环节优势, 更好的发挥这一优势, 出现机会, 果断出手, 不要犹豫。
4、结论
在比赛中, 影响首经贸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投篮命中率主要因素为全身协调性和出手动作稳定性、自信心和投篮时的心理状态、对抗、训练方法、战术和良好的投篮时机。想要提高投篮命中率必须在训练中围绕以上几个方面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 (第三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P124-138
[2]孙民治.篮球纵横[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10月P194-206
[3]曾二鸣.对提高投篮命中率的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2年6月第16卷第2期P26-28
[4]崔树林.对影响投篮命中率诸因素的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 2002年12月第21卷第4期P477-478
[5]翟强, 郭大海.不同疲劳程度对投篮命中率感觉能力影响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8月第23卷第4期P581-585
[6]朱雅敏, 陈秀莲.提高投篮命中率初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2年9月第15卷第3期P130-132
[7]武军, 盖文亮.影响投篮命中率的主要因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年4月第31卷 (专辑) P202-204
[8]蒋伟铭.试论投篮心理训练的方法和途径[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P89-90
[9]马召峰, 王彤.浅谈如何在比赛中提高投篮命中率[J].泰安师专学报, 1999年5月第21卷第3期P95-96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管理 篇9
关键词:大学,优秀运动员,档案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档案是高校体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管理是高水平运动员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高校办好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也是衡量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档案,可以展现高水平运动员的思想品德、训练比赛、学习生活等基本面貌和成才发展的轨迹,为领导决策和运动员各方面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也对提高高水平运动员各方面的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实践证明: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是我国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它的效果是显著的,不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且给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高水平运动员的档案管理还较薄弱,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因此,研究确定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内容,分析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管理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管理的对策,不仅有利于新形势下高水平运动员的有效管理,也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急需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
1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档案及其内容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档案是在高水平运动员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记录和反映高水平运动员学习、训练、比赛、生活等各项内容的对高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和形式的历史记录。
根据高水平运动员教学、训练与管理的实际,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学籍管理类
主要有:高水平运动员录取资格的有关文件、高水平运动员录取的电子信息档案、高水平运动员学生名册、高水平运动员体育合格标准卡、高水平运动员学籍变更(升级、留级、休学、复学、退学)材料、高水平运动员考试考核的成绩档案、高水平运动员不及格补考名单等。
1.2 体育教学类
主要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各种高水平运动员指令性、指导性教学文件(教育改革、教学计划、教育制度、办法、规定、条例);学校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师任课及场地安排表、课程进度表、教学总结、教案、教材(教科书、讲义、录音带、录像带)、课程类型及分配;考试办法、标准及试题库、历次考试试卷等等。
1.3 运动训练与竞赛类
主要有:训练档案,包括整体训练计划、教练员的训练计划和运动员的特殊训练计划;竞赛档案,包括赛会规模、日期、地点、竞赛项目、规则、竞赛纪录和比赛成绩等等。通过对训练与竞赛档案的记录、整理与分析,不仅可为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和改进训练方法,提高技术水平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选拔高水平运动员、强化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和培养,提供可靠的考核依据。
1.4 技术档案类
主要有:高水平运动员入校的初始档案,包括年龄、家庭情况、文化程度、身高、体检材料、爱好、技术特长和选拔成绩等基本情况;高水平运动员的学期档案,包括每学期的训练指标、达标情况、测试成绩、比赛成绩、技术水平提高的幅度等等。以全面掌握和分析每个高水平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素质、体力、耐力的程度,为制定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与成才计划提供参考。
1.5 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类
主要有:体育场(馆)设施面积、种类;体育器材账目;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管理办法;有关训练与比赛用的场(馆)、器材、装备等的使用报告及其文字、图片与录像资料,以及自行研制或引进各种设备器材的原始材料等等。
1.6 医疗保健类
主要包括:结合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与比赛所进行的医务监督计划(含心理训练与咨询),保健措施及其临床效果的观察、记录与研究资料;高水平运动员疾患、外伤及意外损害的病案等等。
2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高水平运动员档案整体材料不全面,不系统
高水平运动员档案不全面、不系统是突出问题。由于我国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时间较短,而且数量少,一开始是试办,这方面的资料较少,大都集中在学籍管理类和体育教学类。明显缺少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训练与竞赛类档案、技术档案类、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类、医疗保健类等档案内容。
由于高水平运动员档案不全面、不系统,也就缺乏可靠的、第一手的历史资料。这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强化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和培养,极为不利。
2.2 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卷内材料形式化,简单化
即使高水平运动员档案大都集中在学籍管理类和体育教学类,其中的卷内材料有些过于形式化、简单化。如高水平运动员登记表、学生登记表、奖励登记表等一些表格填写不完整;有些高水平运动员的表现、鉴定、考核材料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全面反映高水平运动员各方面素质的动态发展;由于受训练、比赛等因素的影响,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时间不固定,其学习的材料往往不能成套收集等等。
2.3 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
由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日常管理大都依托体育系或公共体育教学部,有的高校还同时委派高水平运动员所在系(院)来管理,而高校内部的档案管理又有专门机构,这样,多头管理,对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管理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及规划,致使档案的整理、检查、指导及转递等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甚至混乱的现象,档案的查阅、借阅管理也欠制度化、规范化。
另一方面,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管理还基本处于手工阶段,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较少,这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有的基础设施不配套,有的高校尽管也配备了微机等现代化设施,但将档案的有关信息输入到微机管理的方面少,仍停留在手工管理档案阶段,没有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2.4 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利用率低
目前,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利用工作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从高水平运动员录取入校到毕业离校,其档案大都由体育系或所在系院管理和使用,一旦高水平运动员毕业离校,其档案也就束之高阁,丰富的档案资源被闲置,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档案的借阅、移交手续不完备,长远来看,也就无法提高利用率。
3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管理的对策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办好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要措施之一。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管理应纳入高校档案管理的整体规划,并应加强对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领导和管理,以充分发挥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作用。
3.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管理程序
针对当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档案多头管理的现状,高校首先要强化学校档案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与管理的职能,把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管理列入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中,与高校的档案管理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其次,要加强高水平运动员所在系院的管理权限,明确其责、权、利;此外,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大力宣传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广大师生都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是高校办好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衡量优秀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3.2 实行专人负责,建立管理网络
高校档案馆(室)应设有专职人员负责指导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管理工作,在体育系(部)设一名负责人和兼职人员具体负责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管理工作,并建立与之相应的、科学的档案收集网络系统,把高水平运动员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中。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应改变传统的坐等送交的收集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对每学期的学籍管理类、体育教学类、运动训练与竞赛类、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类等档案材料采取集中收集,对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类、技术档案类、医疗保健类等部分零散材料采取上门收集的方式。及时了解档案材料的信息,拓宽收集的渠道,做到收集档案材料及时准确、保质保量。
3.3 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手段
健全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是档案管理的关键。各高校要依据《档案法》和的《档案法实施细则》,健全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归档制度及档案的整理、转递、查借阅、统计制度,按制度办事,做到日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杜绝收集不齐全,内容不完整,归档不及时,整理、转递不规范的现象。在此基础上,配备必要的专用电子档案设施,利用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缩微复制技术、传真机等现代化管理设备和技术,将重要的、特殊的档案信息刻录成光盘保存,实施网络化管理,实现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3.4 充实档案内容,树立档案利用意识,提高档案利用价值
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档案价值的体现。高水平运动员档案材料的内容决定着档案的利用价值,所以,除上述的六类内容外,各高校还应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尽可能地扩大高水平运动员档案材料的收集范围。同时,高校要提高档案利用意识,变被动利用为主动利用,主动地利用档案为高水平运动员的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服务,做好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翠芳.关于加强省优秀运动员档案管理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
[2]苏志.普通高校体育档案内容与方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4).
[3]王义坤.浅谈冰雪运动队档案管理[J].冰雪运动,1996,(1).
[4]张丽芬.基层运动队文档管理[J].大庆社会科学,2003,(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风险研究 篇10
1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自身因素影响
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风险的自身因素来看,运动队体能水平、技能水平、战术水平、比赛经验、实战能力以及自我管理等方面都会对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造成一定的风险。由于竞技体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激烈的竞争性,因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参赛过程中,这些方面都是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风险的影响因素,只有加强体能、技术、战术等方面的训练,才能解决好自身因素对参赛风险的影响。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在参赛过程中,前半场打的活灵活现,但由于自身体能的问题,在后半场则十分懈怠,这就是自身因素的重要影响。
1.2 赛事因素影响
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风险的赛事因素来看,项目难度、赛前训练、场地情况、赛事组织以及观众等等,都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比如:从项目难度来看,如果项目难度提高级别,就会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运动员提出巨大的挑战,如果动作完成质量不高或者失败,都会使运动员无法取得良好的成效,甚至与奖牌失之交臂,因而项目难度便成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比如:很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参赛之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没有得到激活,也没有进行模拟实战,这就会使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参赛过程中的心理、气氛等不适应,进而影响比赛成绩。
1.3 外在影响因素
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风险的社会因素来看,最为重要的就是教练、裁判、环境、交通、天气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这些都会成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参加风险的影响因素,因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并做好各方面的保障工作。比如,从教练的影响因素来看,教练的知识、文化、素质、能力等都会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风险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教练对参赛的成几具有重要的作用,平时训练则具有训练组织、设计、落实等作用,不仅是教育者,同时也是激励者、引导者和指导者;而在赛场上,教练员的指导、激励、决策则更为重要,对运动队和运动员能否取得好成绩具有重要影响。比如:从裁判的因素来看,如果运动队不能正确看待裁判的误裁,就会对心理造成重要影响,进而对比赛成绩造成重要影响。
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应对参赛风险的有效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身因素、赛事因素以及外在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后勤保障、团队合作、体育精神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但自身因素、赛事因素和外在因素则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因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必须对这三个方面参赛风险的影响因素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科学应用各类参赛风险,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参赛过程中防范参赛风险和取得好成绩创造条件。
2.1 加强技术训练
对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来说,技术仍然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有效应用参赛风险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必须着眼于解决参赛风险的自身因素影响,大力加强技术训练。这就需要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首先要抓好高水平运动队广大运动员基本技术的训练,通过坚持不懈、长期系统的训练,这是应对参赛风险特别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在此基础上,教练员应当将技能、体能、技战术等综合起来对运动队进行训练,使运动员正确处理好技能、体能、技战术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加强训练,才能科学应对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风险的自身影响因素,进而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2.2 加强心理训练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风险的赛事影响因素,实质就是对运动队和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一种挑战,只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就能够很好的应对赛事风险,因而要高度重视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心理训练,努力使运动员适应不同的场地、环境、气候、裁判等等。在这方面,应当经常带领运动队到不同场地、不同环境、不同气候的城市进行训练,比如对于参赛环境的训练,应当将重点放在“观众”上,特别是要加强“吹口哨、鼓倒掌、喝倒彩”等“干扰性”环境训练,着力提升运动员的抗干扰能力,在这方面应当大力加强噪音、喧哗影响的训练,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克服紧张心理的能力。
2.3 加强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应对参赛风险最为重要的措施,各级各类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模拟训练,将其作为应对参赛风险的重要战略性举措,科学设计模拟训练,提升运动队应对参赛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这就需要根据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风险的影响因素,重点在比赛对手模拟训练、比赛地点模拟训练、比赛状态模拟训练、关键节点模拟训练、临场情绪模拟训练、比赛结局模拟训练等方面狠下功夫,通过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的模拟训练,使运动队能够适应不同的风险因素。比如:在比赛状态模拟训练方面,可以进行采取一次性“倒时差”的办法,无论时差和路程距离如何,旅途中不进行睡眠,到达后再进行睡眠,能够很多的缩短适应时间;再比如:在关键节点模拟训练方面,应当大力加强“领先、平局、追局”三个方面重点节点的模拟训练,使运动队把握不同节点的比赛节奏,灵活采用不同技战术。
3 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各级各类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仍然有一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对参赛风险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对参赛风险的影响因素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文通过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高校高水平运动应对参赛风险的有效对策,希望对我国各级各类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能够提供一些参考。可以预见,随着各级各类高校对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风险越来越重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风险应对方面也将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效能化轨道。
摘要:随着我国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我国各级各类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参赛的规模和层次也在不断提升,但由于我国高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的时间较晚,因而我国很多高校对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风险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必须下大力所研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风险问题,提升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参赛能力。该文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风险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参赛风险的影响因素,然后就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如何应对参赛风险提出解决对策。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营养膳食研究 篇11
关键词 高校 高水平 营养膳食
体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成败间的差别和界限也越来越小,运动营养作为运动训练以外的强力手段之一,一直被运动训练界所关注。如何通过合理的营养使竞技运动员拥有更强健的体魄、更好的运动能力,创造更加优异的运动成绩是当前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营养知识基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缓解目前运动员膳食摄入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同时也帮助运动员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及个人习惯。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营养膳食情况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
二、不同类型运动项目的营养分析
(一)速度型运动
速度型运动的代谢特点是运动中高度缺氧,负有氧债,能源主要依靠高能磷酸系统与糖原无氧酵解供应,如100米,A TP-C P和糖酵解供能占能量系统的98%,因此,其营养应符合体内能源物质迅速发挥作用,使三磷酸腺苷(A T P)和磷酸腺苷(C P)的再合成加速,所以膳食中应供给含丰富易吸收的糖、维生素C、维生素B等营养此外,短时间内形成的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神经话动高度紧张,还供给含蛋白质与磷丰富的食物,为使体内碱储备充足,应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
(二)耐力型运动
此类项目特点是单位时间内能量消耗小,但总能量消耗很大,能量代谢以有氧氧化为主,主要靠脂肪提供,肌糖原消耗增加,蛋自质分解加强,需供应较多的糖,为使运动员血红蛋自和呼吸酶维持在较高水平,需供给较多的蛋白质、铁、维生素B、维生素C为了保证食物热量,又缩小食物体积,以减轻胃肠负担,食物中的脂肪量可适当提高,热量比可占总热量的30%~350%,此外,耐力运动员失汗较多,在运动中及运动后水和电解质的补充十分重要
(三)力量型运动
力量型运动要求肌肉有较大力量与爆发力,为发展肌肉,对蛋白质与维生素B的需要较多,特别在训练初期蛋白质供应量提高到每千克体重2克以上,其热量百分比可达18%左右,其中优质蛋白质不低于三分之一此外,为保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钠、钾、钙、镁的补充也很重要。
三、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营养构成情况
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相对构成。它表示膳食中各种食物间的组成关系。将膳食调查结果与运动员推荐摄入量比较,谷类及其制品、蛋类摄入情况较好,能够满足运动员的需要,畜肉类、含糖饮料、蔬菜类、奶类及豆类均摄入不足,而薯类、水果类、禽肉类、水产类等摄入严重不足,特别是水果类食物缺乏严重,仅占推荐消耗量的20.3 %。
四、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营养补充情况
运动营养品,也称“强壮食品”或“功能食品”,是专为从事运动员而设计的一类特殊营养品,为保证训练的有效性,运动者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还应科学合理的选用运动营养品。怎么样让营养的合理快速的补充是每一运动员都想了解的知识内容,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形形色色的补充药剂和相关的一些保健营养品大部分运动员都还是感到很陌生,对于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营养品是不是应该用等相关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认识和解决。调查显示,面对科技进步,市场出现的各种营养补充药剂、健身饮品,有79.4%的运动员同意膳食营养补充与营养品补给手段二者应该合理搭配使用,但是有51.2%的运动员并未或者偶尔使用过营养补充品,只有14.3%的运动员表示有自己认可并且经常使用的营养品补充方式,可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对于营养品补充方式还是认同的,但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指导,真正应用在训练上的为数不多。
五、强化手段
(一)加强教练员培训
教练员与运动员接触较频繁、时间相对较长的对象,他们的营养意识和认知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运动员的营养意识和认知水平。但是,由于目前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教练等相关人员接受营养知识方面学习、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同时,大家也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营养方面问题是营养师应该解决的问题,也是他们工作职责所在。可是,目前各方面的条件尚不成熟,也不能因为没有配备营养师而忽视运动员营养问题。在科技高速发展、各个学科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即使配备了营养师,教练、队医等相关人员仍然要进行必要的营养知识学习、培训以便更好的为运动员服务。相关人员营养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定期培训班了解学科前沿、系统营养知识的自学等等形式开展。
(二)加强后勤保障
众所周知,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早在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中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也有密切的联系,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开展适合我国营养饮食方面的研究,更好的指导国民营养饮食,建立营养意识,是广大营养学科研人员、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给训练队配备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如专项资金、专门的食堂或窗口,并给于一定的经济供给;专职或兼职的营养指导师(条件不允许,也要力争配备兼职营养指导师),让运动员能够更健康、更合理的膳食。
(三)加强宣传
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群体,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切实做好运动员保障工作,对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如何维护健康,而是越来越关注如何才能改善体质,提高智能。人们也越来越希望增加营养保健知识来提高生活质量,进而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现代营养学的营养健康观念也正在逐渐影响并改变着渴望健康人们的生活饮食观。因此,在高校開设营养学课程,尤其是针对高校运动员这一特殊人群已经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金亮.对运动营养补充的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
高校高水平篮球队 篇12
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普通高等学校创办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方面, 同时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普通高等学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 目标是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的参赛任务, 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作贡献。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有关规定, 从2004年开始, 高校具有独立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组队权。虽然自1986年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工作以来, 普通高等学校勇于探索, 积极开展运动训练, 使高等学校运动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 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体育人才, 推动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但这段时期, 国家政策没有放宽, 竞技体育与教育仍属于体育局和教育厅两个系统, 分别独自操作, 虽有交叉, 但基本属于互不干涉的状态。从近年来的招生情况看, 我国体育招生政策正在发生较大的变革, 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发生转变。现阶段对招生情况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政策的变化及对各高校招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1 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情况分析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招生高校情况对照表如表1:
从以上统计数据我们不难看出:2006年、2007年、2008年相比2005年在招生规模和招生项目上都有较大的增长。2005年有资格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高等院校是102所, 2006年、2007年, 2008年都增加到235所。我国高等院校竞技体育项目布局是与我国教育部审批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相联系的, 教育部对我国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审批先后共进行了多次。第一次为1987 年, 确定51 所大学可以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第二次为1995 年, 在原有基础上对不合格的高等院校进行了调整, 调整为53 所, 这两次不计重复大学共计为59所。1999 年、2000 年又对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高等院校进行了审核, 确立了教育部重点和地方重点共计161 所。可见, 近几年教育部对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幅度、力度都有显著增大。
在招生项目上, 从2005年17个项目扩大到2006年/2007年/2008年的30个项目左右, 项目增加了近一倍。虽然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仍然是大多数高校招生的重点项目。但我们纵向分析, 在2005年的17个项目中, 奥运项目为12项, 而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非奥运项目为5项, 非奥运项目比例为29.4%。在2006年30个项目中有18个奥运项目, 12个非奥运项目, 非奥运项目比例为40%。具有一定影响的社会性非奥运项目如健美操、定向、武术、龙舟、攀岩、棋类进入高水平招生计划, 充分说明教育部对高水平运动项目界定扩容, 呈现百花齐放的趋势, 同时国家对体育的界定, 对奥运战略的认识也发生改变。从2004年由教育部独自组织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就是有力的证明。
通过对235所大学招生的项目统计, 可以发现我国高校招生项目的具体情况 (表2) 。这些项目从数量上, 比我国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所开设过的12个项目多, 整体来说我国高校招生的项目能满足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项目设置。与在泰国举行的第24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设置比较来看, 数量上要多得多, 但实际上少高尔夫和水球两个项目, 也就是说要靠我国大学生来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话, 要有2个项目我国参加不了, 从而说明我国高校招生项目还需扩容。[1]如果与2007年在广州举行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项目相比较, 除毽球一项外都能满足参加全国运动会的项目所需。通过表2 的比较, 可知我国高校招生项目的开设能满足我国大学生运动会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需要。
2 招生政策分析
2.1 放权与控制紧密结合
从2006年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看, 放权还是比较明显的。招生学校根据本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建设需要, 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制定测试标准和选拔办法, 对符合本校高水平运动队报考条件的考生进行体育专项测试。组织进行体育专项统一测试的省 (自治区、直辖市) , 其所在地招生学校体育专项测试的要求不得低于本省 (自治区、直辖市) 制定的统一测试标准。测试项目、时间、地点、选拔人数、选拔程序、录取办法等内容须通过招生简章向社会公布。各高校对自己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不组织统一测试的省份, 学校具有最终的决定权。同样控制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招生的规模上, 国家把学校招生的人数和高水平的人数联系在一起, 控制在1%的比例内, 对于一级及以上的运动员提出了文化上的具体要求, 对于参加学校自主组织的文化单考招生人数作出了限制, 限制在20%比例内;对于招收二级等有发展潜力的运动员先在文化上提高要求, 后在比例上作出限制, 限制在30%以内。控制还包含了考生的公示制度, 2006年教育部规定未经教育部集中公示的考生, 各有关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不得投档, 学校亦不得录取。未达到国家相应标准或不具备培养前途的考生, 招生学校一律不得按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办法录取等方面。
2.2 招生的理念正发生变化
2005年招生办法规定“少数体育专项测试成绩特别突出, 确有培养前途的考生, 文化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 (自治区、直辖市) 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60%的, 由招生学校决定是否录取;该类考生的录取人数不得超过本校录取高水平运动员人数的15%”。[2] 2006年-2008年在2005年规定的前提下又进一步作出规定对“少数体育专项测试成绩特别突出, 确有培养前途的考生, 文化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 (自治区、直辖市) 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60%的, 由招生学校提出申请, 报生源所在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审核后方可录取, 该类考生的录取人数不得超过本校录取高水平运动员人数的30%。”[3]06年后对这类考生录取比例从15%一次性提高到30%, 说明国家对有一定运动水平同时又有一定文化功底的高中毕业生在政策上给予鼓励, 以提升体育界的整体素质。同时06年后在对于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证书及武术武英级以上称号的运动员在招生考试上也做出了规定, 要参加招生学校组织的单独考试, 考试的科目不少于3门, 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考核标准不得低于高级中等教育毕业考试的要求。通过单独考试招收的 一级运动员的人数不得超过本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人数的20%, 进一步对运动员的文化考试提出了要求。未来的高等学校运动员将呈现出运动上有成绩, 文化上有素质的新一代人才。高等学校应担负起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又培养高素质运动人才的职责, 全面提高高校的办学品位。
3 高水平招生变化影响研究
3.1 对竞技人才培养理念的影响
招生项目和人数的逐年增加以及招生路径的增多, 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进入高校提供了更大的就学机会。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是增加部分运动员通过高校这一途径进入体育人才链, 拓宽体育人才的培养路径。大学是知识的人才库和摇篮, 是培养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基地。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和训练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综合素质会有大幅度提高。在搞好训练的同时学到专业知识, 做到一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 为他们将来就业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相反,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高水平运动员的成长历程就是体育苗子选进县少体校—市体校—省体校—省队—国家队, 其中省队和国家队具有职业运动队性质。从省队或国家队退役的部分运动员除自己的运动专业, 其他别无所长。由于常年训练疏于学业, 文化层次很低, 一旦步入社会就无所适从, 很难适应和融入社会, 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就业负担。而目前, 高水平运动员毕业后步入社会既有文化素质又有专业知识还有运动专长, 相对来说有较大的社会适应性。
3.2 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
运动场上, 运动员克服疾病、伤痛, 顽强拼搏, 为校争光的豪情以及他们密切配合、团结协作的精神, 激励了一大批学生。增强全体师生的凝聚力, 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耳濡目染运动员高超的技术、无限的体能将激励很多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产生体育运动的欲望, 并亲历体育运动实践, 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无形中给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 通过高水平运动队比赛, 筑起与兄弟院校交流的平台。运动队员顽强拼搏为校争光, 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 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 形成了良性循环, 实现招生宣传和技术交流的双赢策略.
3.3 对高校招生模式的积极影响
高校传统招生模式是录取高考文化成绩优异的考生。对单科优异的但总分未达到高考录取分数线的考生, 不作考虑, 意味着把部分某方面具有天赋、有培养潜质的学生排除在高等院校门外。教育部出台关于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规定填补了这项空白。把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体育特长生或有培养前途的学生招进高校, 促进高校培养人才模式向全面化、综合化方向发展。走多元化培养体育竞技人才的道路, 实现我国大学生竞技体育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 为奥运金牌战略服务[4]。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在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规模和招生项目上都有较大的增长, 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体育人才, 推动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2.拓宽体育人才的培养路径。不再是单一的从体校—省队—国家队这一途径[5]。
3.促进高校培养人才模式向全面化、综合化方向发展。走多元化培养体育竞技人才的道路, 实现我国大学生竞技体育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
4.2 建议
1.建议带队教练员加强业务进修, 不定时到专业队培训。知识的不断更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趋势。
2.聘请原专业队的高级教练员, 把他们丰富的带队经验和新理念带到高校。
3.设立教练员奖惩激励机制。[6]把教练员的训练记入正常教学工作量, 训练单元等同正常教学课, 比赛成绩与职称评定和工作量挂钩。
4.加大运动训练经费, 经费缺乏影响训练的质量。高校训练经费一般是学校拨款或体育部自筹资金。自筹资金一般来源场地出租和赞助商赞助。由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水平普遍不高, 比赛不精彩, 对观众没有多大吸引力, 缺少赞助。
5.制定相应的政策, 切实解决好运动员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矛盾。高水平运动员也是一名在籍大学生, 他们既有学习负担又有训练任务。这些高水平运动员大多数文化基础不高, 能否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毕业要求, 关系到运动员未来发展和切身利益。即使大多数高校给运动员选择了相对比较适合他们的专业, 但学习和训练的矛盾还没有很好解决。
摘要:为了“科教兴体”战略在高校的进一步普及, 促进竞技运动与教育的和谐发展, 不断拓宽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人才的培养路径, 制定新的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进行了解读, 以期为高校未来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优秀运动员,政策
参考文献
[1]刘海元.我国大学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25 (1) :131-133.
[2]《2005年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办法》教育部办公厅文件 (附件一) [Z].教学厅[2004]20号, 2004-11-15.
[3]《江苏省2005年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实施办法》[Z].苏招委[2005]3号.
[4]何亚辉, 王美.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现状综述[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4, 19 (3) :63-65.
[5]姜文亮, 武军.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9 (4) :23-24.
【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推荐阅读:
山东省高校高水平06-01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09-18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08-26
高校财务水平管理08-08
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11-18
以评估为契机提高高校实验教学水平论文10-14
高水平示范07-07
高水平人才12-01
篮球水平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