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特征(精选12篇)
阶段特征 篇1
摘要:基于对国际环境、国家政策的解读, 本文重点分析了广州城市发展及新城建设的阶段和特征, 对新城发展的动力机制、产业特点和空间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结合区域特色和城市特点, 为中国大城市新城建设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城建设,空间生产,产业微差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大城市的新城建设此起彼伏, 从改革之初的开发区、到90年代的各类新区的涌现、以及现阶段的综合新城和转型新城。在新城建设的浪潮中, 以珠三角为区域背景的广州也迎来了阶段特征鲜明的新城发展。
在改革之前的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城市发展主要由计划经济下的国企带动, 产业的分布由计划部门决定的, 分布的差距不突出。新城发展的路径主要依赖行政级别和特殊政策, 历史与政策因素在改革开放早期对产业聚集起了决定作用。在改革开放之后, 新城的产业发展呈现由轻、重工业并重, 逐渐重工化、重工信息化、信息多元化的趋势。
一、改革之初, 经济外向发展初现阶段 (1978~1992)
1. 市场经济下的港资带动, 三来一补, 产业集聚
改革之初, 以区位的开放和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 呈现出口贸易量化扩张迅速、利用外资处于起步阶段、对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金融国际化局部试点展开等特点。由于市场经济初始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 引发了国际外包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 产生大量港资、合资企业,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大都市空间向外扩张。尤其对于处于珠三角的广州, 在对外开放优惠政策和大量引进外资的刺激下, 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的集聚。
2. 开发区兴起, 产业空间蔓延、城市空间生产突出
这一阶段, 三来一补产业的涌入。为了提供低廉的产业空间载体, 促进了近郊开发区的诞生, 如始建于1984年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建设之初, 大量引进投资小、效益好、回收快的项目, 以牺牲环境和员工福利带来经济增长, 并通过土地转让完成原始积累。这类新城功能单一, 发展动力不足, 对中心城区的依赖带来回波的巨大压力,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已呈现职住平衡瓶颈、空间结构调整等问题。
二、南巡之后, 市场经济蓬勃发展阶段 (1992~2001年)
邓小平先生南巡之后, 迎来了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打破、以及国家开放政策的重大转变和调整, 成为这一阶段新城发展的主要动因。出口贸易突出“以质取胜”, 吸引外资集约化发展的方向渐显。
1. 产业集聚, 区域专业化衍生服务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增长, 以及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和运输成本降低, 珠三角呈现区域资源大争夺的态势。广州通过前一阶段的产业基础, 不断强化二产, 实行大规模产业基地的重点开发。基于成本前向关联效应和需求后向关联效应, 随着重工业化过程中的企业的规模化和区域专业化分工发展, 服务业应运而生。
1999年, 是广州市产业结构转变上一个非常的重要年份。在这一年, 第三产业开始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导产业, 显示出广州市经济的结构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它意味着广州经济开始以第三产业为主, 开始向现代化经济快速过渡。
2.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建设郊区新城, 提升综合竞争力
在这一阶段, 广州打破行政区划壁垒, 构建了“北优、南拓、东进、西联”的城市总体空间发展框架。并通过广州科学城等大型项目的开发, 带动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在城市战略性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建设新城,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然而, 由于产业仍旧以二产为主、功能缺失, 导致这一阶段的新城发展缺乏生机, “反磁吸引力”不足, 并未成为区域增长中心。
三、加入WTO后, 全球竞争、品质提升阶段 (2002~2008年)
1. 文化培育、产业创新阶段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以及我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的影响下, 出现了产业全球配置的格局。珠三角通过大量外资、外企、外技的引入, 以及区域内城市的高度竞合下, 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 并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技术。广州作为我国经济核心区, 基于其长期历史积淀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以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以各类经济开发区为载体、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 进行新城的文化产业和创新型产业培育。
2. 新城优化发展, 集聚效益与品质建设双提升
在区域高度竞合的背景下, 新城发展的品质成为新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新城通过生产制造功能与城市服务功能的相互供给, 使企业价值链实现最优空间耦合。同时也挖掘既有人口的潜在需求, 培育和挖掘内生动力, 寻求功能的适度多元化。这一阶段, 广州新建的CBD——珠江新城, 通过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的相互带动, 成为了较成功的新城开发案例。
四、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制造业衰退、产业微差发展阶段 (2008~至今)
1. 全球化、产业微差发展阶段
全球金融危机下, 制造业衰退, 经济发展和风险全球化, 环境问题突出。根据市场规模和产业集聚程度, 基于人文积淀及人群特点, 创新发展动力机制、打造微差产业, 是现阶段全球城市角逐的核心。知识、信息技术将成为未来新城发展的根本动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趋势明显, 全球化促生微差产业。广州国际金融城以商务服务、创意产业为依托, 塑造信息化、多元化、人文化特色浓郁的城市极核。
2. 新城成为发展核心, 塑造多中心网络型空间格局
(1) 点轴开发模式
广州通过新城建设, 形成城市点轴发展构架, 广州的点轴开发模式体现在广州两个副中心的建设和广州三条中轴线的发展。从以商业服务为主的传统中轴线, 发展到以高端商务办公为主的新中轴线, 以及未来以创意信息产业为主的第三条中轴线。传统中轴线基于老城发展;新中轴线以珠江新城为核心, 结合旧城改造发展;第三条中轴线主要以知识城等新城建设为主。
(2) 多中心网络型城市结构
广州新城建设, 推动城市由“单中心”结构走向“多中心网络型”结构。通过新城建设, 积极构筑空间据点, 全面提升优化空间结构, 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从拉开结构、建设新区, 走向多极提升、内调外优的“网络化”目标。
五、结语
整体上而言, 广州的新城发展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培育。新城建设在不同历史阶段, 其产业发展、人口分布、空间布局等呈现不同的特征, 新城的发展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举足轻重。但新城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时间积累和人文培育, 这体现在对高端功能的逐步培育、对延伸功能的合理导引、对城市品牌形象的精心塑造上。广州新城的演变历程,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大城市新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参考文献
[1]武延海, 杨保军, 张城国.中国新城:1979~2009[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1.
[2]张捷, 赵民.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袁奇峰, 魏成.从“大盘”到“新城”——广州“华南板块”重构思考[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1.
阶段特征 篇2
(三)模块三 世界文明
民主政治演进,资本主义发展,多极化、全球化交相辉映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制度及人文精神的起源(欧洲奴隶社会阶段)
阶段特征: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对近现代西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1.政治上: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经济上:海外贸易和奴隶制工商业发达(为民主政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思想文化上:古希腊出现了世界史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是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工场手工业时期文明的兴起——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阶段特征: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18世纪中后期)是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1500年前后,人类社会开始迈向近代社会,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封建制度的衰亡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中心内容。
1.政治上:在荷英美法等国爆发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西葡荷英法等欧洲国家加紧殖民扩张,相互间展开殖民争霸战争,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2.经济上: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航路,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西欧国家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资产阶级发起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的解放;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并得到发展(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近代文艺的繁荣(如文艺复兴中的文艺)。
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文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一、资本主义的蒸汽时代(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期)
1.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风起云涌,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和发展;资本主义列强加紧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随之初步形成。
2.经济上: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人类社会开始进入蒸汽时代;随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的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基本)形成;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盛行。
3.思想文化上:自由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民族主义多种思想并存,自由主义是这一时期的主流;科技(如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文艺(如现实主义风格的文艺)有了新的发展。
二、资本主义的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1.政治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走向成熟和完善,英法美等国政党政治、公民参与、自由竞选、胜者执政的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基本定型,俄德日等国的专制色彩较为浓厚;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随之最终形成;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各国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斗争日趋激烈,最终导致了一战爆发。
2.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基本定型;由于垄断的程度不同,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3.思想文化上:自由主义思想逐渐衰微,反映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时期资产阶级要求和愿望的新思想占据上风;社会主义思潮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分歧,帝国主义时代产生了列宁主义;科技(如量子论的诞生和相对论的创立)与文艺(如印象画派)有了新的发展。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二战前世界文明的创新与调整 一、十月革命到经济大危机前世界文明的发展(1917——1929)
1.政治上:沙俄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出现和平共处的局面。2.经济上:苏联先后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模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局面。
3.文化上: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兴起与现代科技的发展。
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动荡和文明的创新与调整(1929——1945)
1.政治上:在大危机影响下,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法西斯国家发动局部侵略战争,英法美等国坚持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道路,并推行绥靖政策;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世界主要矛盾是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之间的矛盾。
2.经济上: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形成一种新的运行机制;苏联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迅速实现工业化,为卫国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3.文化上: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兴起与现代科技的发展。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变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演变
一、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1991)
1.政治上:两极格局形成,美苏长期冷战争霸,造成国际局势长期动荡不安;20世纪70年代以后,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社会改革,稳定了社会秩序,但仍存在社会危机;西欧、日本由唯美国马首是瞻到开展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解体;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第三世界崛起。
2.经济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经济政策,经济迅速发展,70年代以后进入滞胀阶段,80年代以后逐渐复苏;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由战后初期的美国独霸转变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二战后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朝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进行改革,探索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道路,但多有失误;受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第三产业兴起;七八十年代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3.文化上:出现了以原子能、信息技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有了迅速发展。
二、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1991——)
1.政治上:两极格局解体,目前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国际共运遭遇挫折,力量对比暂时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不断威胁和平,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经济上: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知识经济兴起,可持续发展观念得以形成和发展。
日本动画产业的历史阶段特征分析 篇3
1、日本动画的萌芽期(1917年—1945年)
日本第一部动画片诞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一时期的日本处于经济丰润、贪婪吸收海外新文化的时期。当时,国外的动画片在日本国内非常受欢迎。在此背景下,以下川凹天、幸内纯一、北山清太郎为代表的漫画家开始尝试制作日本本国的动画作品。在三位动画先驱之后,日本动画界先后出现了以教育动画为主的山本早苗、以剪纸动画为主的村田安司、以千代纸动画为主的大藤信郎、以赛璐璐动画为主的政冈宪三。特别是大藤信郎的千代纸动画,以平民化兼容并具有较高艺术性的特征受到了世界的瞩目,第一次将日本动画推向了世界舞台。
这段时期的前期因日本受到法国自然主义的影响,主要是以世界名著为题材。从作品本身看,虽然制作简单粗糙,动画形象单一呆板,内容简单,但是日本动画界一直在追赶欧美,尽管速度缓慢却始终在不断进步。1930年美国迪士尼作品的开始进入日本,其低廉的成本和先进的制作体系给日本动画带来巨大的冲击。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日本动画开始向教育动画领域发展,在日本文部省的支持下艰难的生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情怀极度高涨,因此动画题材也注重对“军国主义”的宣传与夸耀,是这一时期后期的主题。以濑尾光世为代表的动画家在日本海军部的资助下先后制作了《桃太郎之海鹫》、《桃太郎.海之神兵》等“军国主义”题材的动画作品,其中的战斗、爆炸画技的运用成为了日后日本动画引以为傲的资本,对日后日本动画产生了深远影响。
2、日本动画的复兴期(1945年—70年代中期)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利,使刚刚抬头的“军国主义”受到沉重打击,同时由于受到世界的政治、经济的制裁,日本的经济一蹶不振。在最初的十多年间,日本动画停止了发展的步伐。1956年,日本东映动画制作公司成立,成为日本动画复兴的转折点,开创了由以往“孤军奋战”到“集团作战”的新的局面,为日后日本动画的崛起打下基础。1958年薮下泰司执导的长篇动画片《白蛇传》成功上映,美丽流畅的画面极具冲击力,激励了很多青少年日后走上了动画创作道路。之后,东映动画陆续创作出多部长篇动画,巩固了在日本动画界的地位。
然而,日本动画真正被世界所认可,是因为电视动画和被日本奉为“日本动画之神”的手塚治虫的出现。1961年,手塚治虫从东映动画出走,建立虫制作公司。随着电视在日本的普及,虫公司开始注重电视动画的发展。1963年元旦,其代表作《铁臂阿童木》在日本正式播出,其收视率一直在30%以上,创下动画发展史的奇迹。在动画播放同时,公司热心致力于阿童木影响的商品开发与宣传,赞助商明治糖果正是利用其动画形象战胜竞争对手,开创了动漫衍生品行业的先河。随着《铁臂阿童木》的热播,日本国产动画受到国民的追捧,在国内形成了东映动画、虫动画、TCJ动画 、龙子公司、日本动画等公司多足竞争的局面。
这一时期,是日本动画走向成功的开始,和前期相比较,战后的复兴期有下列一些特点:
(1)产业模式的形成。战后,日本政府出面组织并形成新日本动画化社,虽然公司成立仅仅两年就以解散而告终,但是其中的骨干成员成立了东映动画,为日本动画产业开启了新的篇章,日本动画从以往的手工作坊向现代公司转型。东映动画全面学习美国迪士尼管理方式,在坚守日本动画传统的同时积极学习美式动画制作技巧。通过现代化的管理为日后日本动画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在东映的培养体系下走出的手塚治虫最终成为了日本动画的领军人物,而日后享誉世界的宫崎骏、高畑勋也是这一时期东映培养的优秀人才。动画产业的初步形成和领军人物的出现,为日本动画长期领先于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新的动画技巧的运用。动画最初是通过电影的拍摄方式进行制作的,即完全动画模式。[1]为了降低成本和减少制作时间,日本改变完全动画的拍摄方式,采用有限动画的拍摄手法,即对一副图画进行2拍或3拍。为了弥补有限动画动作生硬粗糙的弊端,日本动画独自开发出大胆的省略的表现手法,用变换自如的拍摄技术弥补了动作的不足,是日本长期处于世界动画的顶峰的原因之一。
(3)动画题材多样化。和萌芽期不同,日本的动画对故事题材的多元化开始重视,从这一时期初期的《白蛇传》到后期的《三千里寻母记》,众多的题材来自世界,通过将日本的思想观念的融入,对故事主角的服饰、行为举止、语言的进行再设计,形成了日式特色的动画作品。在思想上也摒弃了早期“军国主义”情怀,开始注重世界和平、人间亲情的开发与运用。在这一时期的后半段,具有“草根”特色的“边缘人”题材开始得到欢迎,以《巨人之星》、《明天的乔》为代表的动画受到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年轻一代的认同,标志着日本动画题材多元化的到来。
3、日本动画的成功期(7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
20世纪70年中期,日本经济在“贸易立国”的政策推动下,经济高速发展。经济上的富足、人口快速增长,促使日本国民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1974年电视动画《宇宙战舰大和号》受到以高中生、大学生为中心的年轻人的追捧,形成了日本的“新人类”。“新人类”中多数人始终保持儿童般的想法,对动画有很深的依恋情结。以《宇宙战舰大和号》、《银河铁道999》、《机动战士高达》为代表的科幻类动画成为70-80年代初期的主流。1984年,随着新一代动画制作人宫崎骏、押井守的崛起,追求画面凄美、注重内涵的动画作品逐渐占据了市场,并对好莱坞产生了影响。
这一时期,日本动画开始全面走向世界,并对世界动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新人类”动画的出现。作为二战之后出生的新一代日本年轻群体,从小接受着传统日本思想与西方先进思想的教育,其性格特征更具有日本民族的“矛盾性”特点。高速的经济增长、狂热的政治环境、二战战败后的自卑感使这一时期的“新人类”在不断探求新的寄托,进而形成了一大批“御宅族”[2],以巨型机器人和征服宇宙为题材的“少年动画”得到“新人类”的欢迎,各种以动画作品为中心的俱乐部在日本纷纷出现。
(2)多元文化的共融性。这一时期的日本动画在关注日本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取材的世界性和兼容性。为了符合全球审美观点,在人物设计上,主人公的形象设计不再是单纯的亚洲面孔,大眼睛、高鼻梁、多彩发色的人物造型成为了主流,动画人物从前期的标准美男的英雄形象开始向普通人物进行转变,人物性格往往具有东西方思想共融的特征;故事取材跨越了地理与时空的界限,世界名作、体育竞技、机器人、神幻色彩为主题动画片大批走向世界;背景设计通过大量的海外采景采风等史实调查所保留的真实性,得到世界观众的共鸣;在动画类型上,以少年动画为核心,儿童动画、少女动画、成人动画作品大量出现,特别是少女动画得到欧洲市场的欢迎,将日本动画的影响力扩展至欧洲国家。
4、飞向世界的辉煌期(90年代中期—)
随着日本动画在世界上影响力不断地扩大,动漫产业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政府的政策扶植。1995年,日本政府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21世纪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开始了从“贸易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变。日本动画历经80年的积累与发展,其独特的制作技巧、广泛的故事题材、生动的形象设计、唯美的画面处理等诸多因素构成了日本动画的特征,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和不同年龄群体的喜爱。从最初对美国动画的模仿时的自卑到引领世界的自信,日本动画开始了全面赶超美国动画的时代。以宫崎骏为代表的日本动画制作人引领日本动画进入了辉煌时代。在这一时期,日本动画出现的新的特点:
(1)引领世界动画。80年代中期崛起的日本新一代动画制作人宫崎骏、押井守等的动画作品在这一时期受到世界的广泛认同与赞誉。1997年,宫崎骏指导的《幽灵公主》的发行量超过100亿日元,被媒体评价为瓦解了以往强加给动画的“儿童动画当然是迪士尼最好”的固有观念。2001年宫崎骏指导的另一部作品《千与千寻》在日本创下了304亿日元的票房记录,并获得75届奥斯卡长篇动画电影奖和52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在美国电影市场,该片凭借“单场观众人数最多”创造了全美第一的记录。[3]当今的日本动画迷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在中国,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基本都是看着日本动画成长的一代,从早期的《铁臂阿童木》,中期的《圣斗士星矢》,到后期的《蜡笔小新》,这些动画作品成为中国青少年了解日本文化的重要手段,也影响几代人的思想体系的建立。
(2)高度的海外依赖与协作。日本经济崛起,使日本的动漫产业生产成本增加,为了降低成本,日本国内众多产业开始将产业链中的后期环节向海外扩展,形成了日本经济的“空洞化”现象。动画产业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日本动画界为了应对高度经济增长时代的人员不足与劳务费高涨的问题,开始进入韩国寻求优秀而廉价的劳动力,从最初的手工润饰到后期的摄影,大量动画制作环节流向韩国。随着韩国经济的增长导致工资水平上升,日本的制作公司继而转向中国和东南亚。在降低费用的同时也帮助了所在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与提升。
(3)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如果说20世纪60-90年代是“电视动画”的时代,那么进入90年代,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通过网络、手机看动画的人群在逐年增加,动画从传播渠道上来讲进入了“网络动画”的时代。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到来,日本动画在制作技术上开始利用数字技术。90年代开始,电脑数字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数字技术日益完善,成本得到降低,使数字技术代替传统手工技术成为了可能。日本第一部数字动画片是《鬼太郎》,在此之后,大量的日本动画都使用了数字技术,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是得故事更加生动逼真,日本的动画开始进入“数字动画”时代。
纵观日本动画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模仿到独创,从被动到主动,日本动画用了近100年完成了对世界动画产业的领先。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时代都具有鲜明的特征,了解这些成长演变与时代特征,对于正在成长的中国动画产业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不是瞬间的产物,它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经验的积累,日本动画产业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处于发展初期的动画产业是极为宝贵的。
注释
[1]完全动画就是全部使用24格,每格图画稍有不同,观看起来非常流畅。代表作品是美国迪士尼动画。
[2]“御宅族”是指以在家中观看动漫作品为主的超级动漫发烧友。
[3]殷俊 谭玲 .动漫产业(第二版)[J].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114页
山口康男编著 于素秋译.《日本动画全史》.中国科技技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殷俊 谭玲 .《动漫产业》(第二版)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李彦 曹小卉.《日本动画类型分析》.海洋出版社.2009年
津坚信之著 秦刚 赵峻 译 《日本动画的力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年出版
阶段特征 篇4
近几年来,无论是人教社出版的教材体系的变动,还是《考试说明》要求的不断调整,其中都强调“抓住体系”“抓住阶段特征”;《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上就强调:“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这些变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历史教学工作者对阶段特征的重视。列年来,决定高考试卷的第Ⅱ卷得分的关键因素就少不了阶段特征。准确地划分历史阶段和掌握其特征,有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问题;同时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等能力也会得到不断提高。
教育的更高目的在于启蒙人的智慧和思想,通过引导学生揭示历史阶段特征的过程,使其历史思想获得启蒙、思维得到解放,成为历史学习的“智者”:历史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将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有好的历史思维和好的考试成绩。因此,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教学从高一就应该扎扎实实地进行。对于怎样引导,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要指导学生领会教材划分阶段特征的标准。
历史知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为此,必须指导学生从宏观上确定教材是用什么标准来组织内容和划分阶段特征的。如传统的初中历史教材就是按照社会性质的变化来构建知识体系的,其实质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而言的,它的优点是便于揭示历史现象的阶级本质;而生产力标准则在现行的普通高中教材广泛使用。如人教社出版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前四章的主体内容就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的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生产力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是根本动力,也是其主要内容,这就有利于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去客观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在平时的历史课堂上要养成重视阶段特征的习惯。
历史课堂是提高学生归纳阶段特征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在讲授每一册书、每一章内容的第一节课时,就应该花一定的时间来概述本书、本章主要内容和总体机构,使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了解,使学生不至于一开始就感觉到内容混乱、头绪复杂;等到该书、该章讲完后,再对其进行具体和系统的归纳,从而达到强化认识,深入揭示它与别的阶段特征的差异,即运用“总—分—总”的教学思路。例如:在讲授《世界近代现代史》(下)时,第一节课就是拟订结构,并落实到各节标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该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就是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世界历史,学生既能从总体上有深刻的认识,又能体会其中的因果关系。
三、要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归纳问题的思维方法,经常留意某些分散知识点的理解、总结和归纳。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依托教材的基础知识,再进行阶段性的整合,从而分析特点、阐述规律,并揭示其本质属性和根本趋向。
例如:在讲授工业革命后的国际工人运动特点时,可以从三大工人运动的出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的形成,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革命归纳出该阶段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开始走向国际联合,并进行夺权尝试的特点。又如在讲授“二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国家时,课本是从战后初期苏联、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和巩固,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等具体知识点来讲的,但这仅仅是现象,而其总体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在“二战”后初期由一国到多国并走向联合的趋势。
这个例子是单一线索的,而在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经常是某一社会阶段的特征,而对于这种综合性的特征则需要从多角度来提炼。此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回顾历史过程,梳理重要史实,寻找其规律和联系,抽象概括出某社会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特征,最后再把它上升到总特征,这样就能做到条理清晰了。
再有,遇到跨不同社会性质历史阶段特征的归纳时,则既要横向看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又要纵向分析不同时期概况的差异,构建整体的历史观。如近现代两个80年(1840—1919)、(1921—2000)中的第二个80年(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其阶段特征就是中共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重大成就的八十年,但也有过一些挫折,这就是纵横比较得出的基本结论。同时,还要注意将世界史与中国史的历史发展进行联系比较,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中把握中国历史,正如在讲授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时,可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多方面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落后,从而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道理。
四、要通过适当的练习对阶段特征的划分和总结进行考查。
这样,既达到了巩固和提高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迁移和转化历史思维能力。这里可以考阶段特征的划分、归纳、比较,在运用阶段特征的过程中揭示历史的因果联系。如(2004江苏卷)第30题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概述中国的有识之士为反对封建主义和发展资本主义而奋斗所作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的重大影响。又如(2004上海卷)选择一个中国古代繁荣时期,分析其原因和表现。阶段特征题常在问答题中出现的现实,也使适当的阶段特征练习训练必不可少,从而使学生养成分析归纳的习惯。
五、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主观印象。
如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相关材料,特别是经典作家的有关著名论断,在讲授19世纪初—70年代的阶段特征时,可引用马克思19世纪的历史是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共同影响下的历史的论断,有了这个结论,就可以从深层次认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要使学生克服在死记硬背中把握阶段特征,教师应寻找较适用的诱导方法,转换一些问法,从而使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掌握。
注意不同阶段孩子的成长特征 篇5
因为未知,所以恐惧。做为80后第一次为人父母,也意味着我们开始迎接面对孩子成长的各种未知的巨大挑战;心里有些许忐忑,担心引导不正确,错过孩子发展天赋的最佳时期,担心不恰当的处理带来不可弥补的后果„„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预定好的成长密码。通过和不同阶段孩子家长的交流,整理出大家的育儿经。让我们一起分享更多不同阶段的孩子的生命特征。
0-3岁——以潜意识的成长与吸收为特色,情绪与智能发展的内在结构在这段期间是靠“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的作用才得以创造。这期间,儿童需要无可比拟的能量与专心一意的努力,而他将来的一生,都取决于在这段时间内所获致的成就。3岁的孩子撒谎,我们不担心,因为孩子正处于建构自我时期,他认为“世界是我的,别人也是我的”,这个时期的撒谎不涉及道德。3-6岁——儿童逐渐将自己潜意识层面的知识转移到有意识的水平。到了6岁,他的纪律与服从的内在结构已经完成,他也就同时发展出一个真实的内在模式,以此为建立想象与创造性努力的基础。6-9岁——儿童已经有能力建立适合自己文化生活所必要的理论及艺术性技能。8岁的孩子还喜欢粘着妈妈睡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情感的关注。9-12岁——少年可以将知识范围扩大到宇宙本身。10岁孩子会注意上学不能迟到、要穿什么衣服、比赛要拿第一,开始有集体荣誉感。12-18岁——少年可以在自己能集中兴趣的领域内作更有深度的探索。在这个阶段,少年要决定自己一生努力的模式。所以是一个在缩小的范围内抉择的阶段。
不同阶段宝宝的智力发展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有不同的发育及智力特征,家长应该抓好婴儿智力发展飞跃期的几个阶段,宝宝的聪明与否,除了跟遗传因素有关外,后天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不同阶段宝宝的智力发展。
0~3m当我还是襁褓期的小宝宝时„„
新生宝宝
视觉:能看清明暗,视力在0.01。
听觉:具有莫罗氏反射,即听到巨大的响声会有抽筋的肢体反射动作。能区别不同的语音,爱听妈妈的声音。
嗅觉:喜爱乳味,能区别母乳的香味并准确找到乳头的位置。
味觉:喜爱甜味,不喜爱苦、辣等刺激的味道。
触觉:具有握紧反射,即手指一接触到婴儿的手掌,就会紧紧握住。触觉发达,皮肤、唇、手掌、脚掌的感觉明显。
心理特点:只会用哭来表达,如饥饿、疼痛、不舒服等。感到舒适时会显得愉快。听到妈妈的心跳会安静下来。
一个月
视觉:眼随物转头至中线,开始能调节视焦距。
听觉:对妈妈说话的声音很熟悉了,爱听悦耳的声音,要给宝宝听一些轻柔的音乐和歌曲,对宝宝说话、唱歌的声音都要悦耳。喜欢周围的人和他说话,没人理他的时候会感到寂寞而哭闹。
嗅觉:讨厌刺激性强的气味。
味觉:能辨别不同的味道,对不喜欢的味道表示拒绝。
触觉:皮肤感觉能力比成人敏感得多,有东西刺激了皮肤,他就会全身左右乱动或者哭闹表示很不舒服。对冷、热都比较敏感。
心理特点:面部表情逐渐丰富。在睡眠中有时会做出哭相,有时又会出现无意识的笑。
动作:小胳膊、小腿总是喜欢呈屈曲状态,两只小手握着拳。俯卧时可抬头45度。
两个月
视觉:能分辨鲜艳的颜色,会盯着清晰的东西看,会用眼睛追随走来走去的人。
听觉:能分辨妈妈说话的语气,妈妈安抚宝宝时,他会安静,妈妈语气大声时,宝宝会显得不安。头会转向声音发出的地方。
嗅觉:对难闻的气味会逃避。
味觉:对难吃的味道表示拒绝。
触觉:喜欢依偎着妈妈。当宝宝哭的时候,妈妈轻轻抚摸宝宝的面部、腹部或背部,能使宝宝逐渐安静下来,停止啼哭。
认知:宝宝发现了一件好玩的玩具,那就是他的小手。宝宝爱把手放进嘴里津津有味的吮吸。吃奶时手能触摸妈妈的乳房。
心理:会有意识的笑,开心或逗弄,宝宝会笑。
动作:宝宝仰卧时,大人稍拉其手,身体可以自己稍用力。宝宝的双手从握拳姿势逐渐松开。如果给他小玩具,他可无意识地抓握片刻。要给他喂奶时,他会立即做出吸吮动作。会用小脚踢东西。
语言:高兴时会发出“啊、呜”的声音。
三个月
视觉:头眼协调好,头部可灵活转动,转向有光亮、色彩鲜艳的地方盯着看。对颜色视觉已接进成人,喜欢红色、黄色、橙色。能准确地认出妈妈的脸。
听觉:能感受不同方位发出的声音,将头转向声源。喜爱听妈妈的声音。
嗅觉:对难闻的气味会逃避。
味觉:能区分食物的细微改变。
触觉:妈妈的抚摩可以使宝宝的情绪安定。
动作:趴着能把头和胸部抬起来,直抱时脖子不再摇晃。仰卧时四肢能上举,会尝试翻身,在成人的帮助下,可以翻身。手能在胸前握住,并注意自己的手。
心理:对妈妈显得较偏爱。这个时期的宝宝晚上特别容易哭,可能是由于惊慌和焦躁,这是阶段性的,成人要耐心地和宝宝度过这一时期。
认知:吮吸手指的情况更厉害,有时会吃拳头。这是由于口部的感觉最为灵敏,宝宝在用嘴来探索世界,他会把手能摸到的东西都放在嘴里,成人要注意宝宝所能拿到东西的安全性。
语言:会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绪。
益智饮食:母乳
母乳是最佳的补脑食物,它可以提供大脑发育所不可缺少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麻油酸,这些牛奶几乎是没有的。所以母乳喂养是宝宝大脑发育的重要营养保证。
益智重点:给予舒适的刺激
这个时期不需要将睡眠中的宝宝拉起来玩。但是,可以利用和宝宝接触的时候,如喂奶、换尿布时,一边看着宝宝的眼睛,一边笑着和他说话或者温柔地触摸他的身体,给他舒适的刺激。当你要靠近宝宝时,需要慢慢地进行,当你的视线与宝宝接触了的时候,再开始温柔地跟他说话或者触摸。
让宝宝在膝盖上跳动
将宝宝从膝盖处一下子举到和妈妈一样高。会让宝宝拥有和平时不一样的视野,还能增强宝宝的好奇心和愉悦心理。
手制--宽口径吸管+毛线=仙女棒!
在吸管的一头塞入毛线,捆一捆、扎一扎,就OK!用它来给宝宝的脚底心挠痒痒,效果怎样呢?更是可以尝试在宝宝身体的其他部位使用哦!如果宝宝比较抵制的话,爸妈就不可勉强继续。
4~7m当我会坐了的时候„„
四个月
视觉:能很清楚地分辨妈妈的脸。
调节焦距的能力更进一步,可以看到4~7米远的物体。偏爱鲜艳的颜色,顺序为红、黄、绿、橙、蓝。
听觉:听到声音准确转动眼睛和身体。能辨别不同的音色,区分男女声。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
嗅觉:能区别不同的气味,会用身体动作回避不喜欢的气味。
味觉:对刺激性味道的食物,会用舌头顶出来。
触觉:视觉和触觉开始统合,会伸出手又摸又抓眼前的玩具。能紧紧抓住放在宝宝手中的物品。吃奶时会扶住奶瓶。
动作:脖子已经很硬朗了,头能稳稳地直立起来。俯卧时,能把头抬起并和肩胛成90度角。能用手掌抓握东西。扶着髋部能坐稳,能仰卧翻身至侧身。
心理:对妈妈的依恋感更强了,看到妈妈就高兴,很想和妈妈说话。
认知:对周围事物都很感兴趣。
语言:表情越来越丰富,并用表情来表达心理活动。会发出咯咯咕咕的声音,好像在跟成人对话。
五个月
视觉:能注意移动的物体,可以看清眼前的物品,并会伸手去抓住物品,手眼逐渐协调。
听觉:渐渐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对音乐感兴趣。
嗅觉和味觉:对不喜欢的味道会用身体动作来回避。
触觉:手眼协调功能的进步使宝宝能抓住眼前的物品。喜欢把东西放在嘴里咬。
动作:能够从仰卧翻身变成俯卧。可靠着坐垫坐一会儿,坐着时能直腰。大人扶着,能站立。可以两手各拿一个玩具。
心理:会怕陌生,对陌生人作出躲避的姿态。会不厌其烦地重复某一动作,经常故意把手中的东西扔在地上,拣起来又扔,这是宝宝在显示他的能力。
认知:好奇心越发强烈,会到处摸妈妈的的脸和衣服。
语言:可以发出连续重复的音节了。
六个月
视觉:注视的时间延长,可以看清较小的东西。
听觉:听力比以前更加灵敏了,能分辨不同的声音。听到自己的名字会转过头。
嗅觉和味觉:对味道会有强烈的反应,对讨厌的味道会坚决地吐出来。
触觉:喜爱摸所看到的东西,并把可拿到的东西放在嘴里。
动作:会翻身,腰也长硬朗了,可以撑着手坐一会儿了。如果扶着他,能够站得很直,站在成人的腿上会不停地跳跃。手可玩脚,能吃脚趾。两手各拿一个玩具能拿稳。会自己拿着饼干吃,会咀嚼。
心理: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照镜子会笑。
认知:看见陌生人会笑或哭。喜爱到户外玩。
语言:想与成人交流,可以连续讲重复的音节。
七个月
动作:能独立坐几分钟,可以从趴着的姿势转变成坐姿,开始学习爬行。
会将一只手上的玩具换到另一只手中,并会摇动、敲打有声响的玩具。会用嘴啃自己的脚趾。能把手中的纸撕破。开始会用手指的前半部分和拇指去捡起较小的东西了。
语言:能发出各种单音节的音,会对他的玩具说话。
能力:会表示喜欢和不喜欢。能够理解简单的词义,开始能理解成人的感情了,懂得大人所表示出的高兴与生气。能记住离别一星期的熟人3~4人。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示要大小便。会模仿成人拍手。对周围的事物会有敏感的反应,听到声音会寻找声源。
益智诀窍--食用水果!
水果,特别是苹果,不但含有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和糖类等构成大脑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含有丰富的锌,锌与增强宝宝的记忆力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常吃水果,不仅有助于宝宝身体的生长发育,而且可以促进智力的发育。
国外妈妈推荐--五个多月的宝宝玩什么游戏?
·藏猫猫游戏、讲故事游戏--一起看图/书识图/字
咬耳朵:很多宝宝喜欢妈妈在耳边轻声地说单词或者简单地声音,认为这样非常有趣哦!
·平衡游戏
坐姿游戏:把宝宝放在膝盖上,抓住他/她的手,轻轻地将重心左右前后移动,或者画小圈圈。
站姿游戏:跪在地板上扶住宝宝的手或者屁屁,让宝宝在前面站好,让宝宝腿部移动,从而前后左右移动重心。
飞翔游戏:牢牢抓住宝宝举起,在空中“飞翔”,上升下降,前后左右移动。如果宝宝喜欢这个游戏,小心尝试让宝宝头朝下。
·玩具游戏--这个时期宝宝最喜欢的游戏是把盒子倒空、把东西扔到地上或把东西扔出去。
宝宝专用宝盒:给宝宝做一个宝盒,装满宝宝新奇的东西。
通常盒子里面放着:小空盒子、空的巧克力玩具蛋(蛋形巧克力,吃完后中间有个蛋型的芯儿,里面包着不同的玩具,超市有售)、空的厕纸卷儿、塑料盘子、带盖儿的塑料瓶子(里面可以放些叮当乱响的东西,例如红豆)、还有些可以弄出响声的东西,例如木勺、旧钥匙等。
扔东西游戏:宝宝喜欢扔东西制造声响,观察东西落下,往往乐此不疲。
注意:这个阶段的宝宝非常容易烦躁。他们希望完成自认为有意思的事情(包括一些危险的事情),但是不明白妈妈为什么不让他们这么做。由此产生挫折感。
手制妙招:一次性纸杯+颜料=章鱼!
把一次性纸杯杯身均匀地剪开成若干份,涂上漂亮的颜色就可以了。尝试堆堆看!可以堆几只章鱼呢?或者,把已经堆高的章鱼推倒也能带给宝宝快乐!
8~12m当我开始了爬行站立时……
八个月
动作:爬的能力越来越好,爬行时会转动。
不仅会独坐,而且能从坐位至躺下,能从俯卧的姿势坐起。手指更为灵巧,可以拿住细小的东西,会独自吃饼干。
语言:开始理解成人简单的语言意义,能按成人简单的命令行动。会用自己特定的声音表示不同的需求。能模仿大人发出单音节词。
能力:距离感更加精细,突然开始害怕边缘和高处。听到叫自己的名字有反应,并会转头寻找叫他的人。会亲吻镜子中的自己。会躲避令宝宝感到害怕的东西,也会推掉不想要的东西。会用哭声来引起爸妈的关注。
九个月
动作:可以扶着站立,并能由立位坐下,能扶着床栏杆站着并沿床栏行走。能够灵活地前后爬。会堆叠2-3块积木。会拿杯子喝水,能自己用手拿食物吃。
语言:会用动作表示“欢迎、再见”的意思。懂得了“不”的意思。
能力:可以持续用手追逐玩具,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知道常用物品的名称。会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摇晃。能根据名称指认五官。会做3~4种表示语言的动作。懂得害羞。会配合成人穿衣。
十个月
动作:能够独自站立片刻,大人牵着手会迈步,能迅速爬行。喜欢推车、推椅子,并能推着走。坐、卧、爬、站动作变化自如。
语言:会模仿叫“爸爸妈妈”。能理解成人肯定和否定的语气。会借助一些肢体动作表达意思。
能力:认识常见的人和物。会把小件的东西放如大的物品中。喜爱用手指钻洞挖洞。对周围的动静很敏感,探索更深入。
十一个月
动作:大人牵一只手就能走,也能独立走几步了。
坐着时能自由地向左右转动身体。能用手捏起扣子、花生米等小的东西。身体的平衡能力,身体与四肢的协调能力有很大地发展。会用手抓食物。爱把玩具从筐里倒进倒出。会开合书本。
语言:喜欢说些听不懂的话,听上去像在交谈。喜欢模仿动物的叫声。能把语言和表情结合在一起。会竖起手指表示自己一岁。
能力:能指出身体的一些部位。不愿意妈妈抱别的宝宝。会模仿成人擦鼻涕,用梳子往自己头上梳等动作。会打开瓶盖,会剥开糖纸。会仔细摆弄和观察物品。能听名称指物5~6种。爱看有图画的东西。
十二个月
动作:不必扶,自己站稳能独走几步,对新的运动形式感兴趣。开始用笔涂鸦。学习用手控制玩具。
语言:爱听成人念的儿歌,讲的故事。能说2~3个单词。会表达自己的各种感情。
能力:认识动物三种。能完成大人提出的简单要求,不做成人不喜欢或禁止的事。开始愿意与小朋友接近、游戏。爱到户外活动,观察户外的事物。成人做家务时喜欢和成人一起做。爱听表扬鼓励的话。
爬行好重要!
7~8个月宝宝可以练习匍匐爬行,也就是肚子贴着地面爬行,然后再过渡到四肢交替爬行。可能有些宝宝不太会爬行,这就需要爸妈进行协助。可以用一块长毛巾将宝宝的身体包起来,双手抓住毛巾的两端,将宝宝提起来,帮助其一步步地学习爬行。
宝宝爬行装备:
有了以下小装备,宝宝爬行会更得心应手哟:
1、连体服。它适合宝宝学爬时穿着,这种衣服没有太累赘的装饰,不会影响到宝宝学爬,而且爬行时不会露出宝宝的小肚子而使宝宝着凉。
2、玩具。训练爬行时,宝宝喜欢的玩具,尤其是新奇、色彩鲜艳的或是能发声、会动的玩具及其他物品可以吸引他往前爬。
3、护肘和护膝!这样就更不用担心宝宝会磨破皮肤了。
Q:宝宝爬久之后难免会磕坏这磨破那,而且宝宝的皮肤很稚嫩,没爬多久就会发红。有没有什么妙计?
A:首先,是要给宝宝足够并且要舒适的爬行空间,比如一张大床或是家里摆设较少的房间。
爸妈可以在地板上铺一块毯子,也可用泡绵拼板为宝宝拼出一块地方供他学爬用。其次,宝宝会爬后,探索欲会很强,会开始想办法拿比较远的东西,所以,只要是宝宝够得到的地方,都必须尽量维持“空旷”。
爸妈需要做好哪些安全防范措施呢?别急,下面就给爸妈支招:
1、房间里容易被拽倒、摔碎的物品要收起来,比如花瓶、热水瓶、玻璃器皿等。
2、剪刀、水果刀、针线等物品要收拾妥当。
3、塑料薄膜、塑料袋、气球等物品要收拾好,避免造成宝宝窒息。
4、家具的尖角要套上防护套,包上防撞海绵
5、抽屉、门、插座等地方也要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6、除去桌巾,并将窗帘的拉绳固定在宝宝拉不到的地方。
7、确定阳台、窗户的安全性,窗户前面千万不要放能够让宝宝爬上去或垫高的东西,同时要注意楼梯口和床边,看是否已有防护措施或栅栏等。
8、大型家电容易引起宝宝的好奇而去探险,所以要注意这些家电的门一定要关好。
12~24m当我迈开步伐开始行走时……
12个月~14个月
动作:开始蹒跚学步,能蹲下捡物。
行走能力的增强扩大了宝宝的认识范围,接触事物多了,对亲人的依恋也逐渐转移到周围新奇的事物上。懂得用食指和拇指拿食物。会从杯中喝水,用小勺进食,但手指动作不灵活,拿勺总是一把抓。
语言:会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能理解成人的简单话语和指令。会讲单字词、双字词,听多,说少,一词多意。
能力:自我意识加强,喜好表现分明。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强烈,但由于能力有限,做不到的事就会生气,发脾气。思维活动逐步萌芽,喜欢寻找藏起来的东西,能记住常见物品的名称。认识五官,能正确指出身体的几个部位。能知道亲人名字及不同年龄人的称呼。能区别大小、多少、红绿等,但这些概念的认识是泛化的。
15个月~18个月
动作:能较自如地独立行走,喜爱爬高,如台阶、桌椅等。可以生硬的跑几步,能倒退走,能双手拉着扶手,或拉着成人的手,两步一级上下楼梯。会滑滑梯。用小勺吃东西时漏的较少了。手指动作日趋精细,会用拇指、中指、食指握笔涂鸦。会脱鞋袜。会翻书,但几页一起翻。
语言:能听懂更多的单词和短句了,会说的单词也增加了,会说自己的名字。能讲出、唱出儿歌和歌曲的最后一个音。
能力:有意注意开始萌芽,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记忆力也进一步发展。游戏中开始出现了想象。能认出自己的东西。很乐意帮成人做事。尿湿了会抱怨。能稍稍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了。好奇心越来越强烈,经常乱翻东西。
19个月~21个月
动作:跑动能力有所提高,能、勉强跑几小步,但往往不容易自己停稳。
会有跳的动作,但不能离地。能自己扶着栏杆上下楼梯了,会脚尖走。能将教粗硬的线穿过木珠。爱将纸撕破,喜欢涂鸦。
语言:能回答简单问题,说3~5个字的句子,会开口表示个人需要。逐渐形成主动性的语言。
能力:爱模仿成人做事,看见成人做家务,也会拿工具跟着成人一起做,也乐意帮助成人做事。喜欢玩水,自己洗手,试着自己穿衣服,看到大人刷牙也会要求试一试。开始想参与同伴的游戏。
22个月~24个月
动作:跑得也比较平稳了,跳起时双脚可以离地了,动作已协调了许多,还能将球踢远。能观察路线情况,避开障碍,不像以前那么容易摔跤了。能自己上下楼梯。现在宝宝吃饭、喝水一般都能自理。笔握得较稳了,能一圈一圈地画线及一些简单的线条,能根据自己的画想象来解释自己的画。能玩一些简单的拼插玩具了,搭积木的技巧也有所提高,会熟练地打开瓶盖。
语言:词汇量突飞猛进,能叫出日常见到的大多数事物的名称,逐渐能说最简单的句子了。喜爱模仿成人说话。他能准确地说出自己和爸爸妈妈的名字、自己的年龄、性别。他已经开始使用“现在”、“一点儿”、“特别”等副词。开始会用“你”、“我”、“他”来表达人称,开始理解反义词。
能力:想象力很丰富,记忆力也有很大进步。已经能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如今天和明天、快和慢等,会数1到10。喜欢问更多的“为什么”。喜欢跟比自己年龄稍大的宝宝玩,能与小朋友交换玩具玩,做简单的游戏。独立自主意识开始萌芽,宝宝想做一件事,会坚持自己做,不愿让成人帮助,如果做不好,宝宝就会觉得很沮丧,如果成功则会很高兴。开始学习感知“1”和“许多”的数量关系。
健脑食谱--五鲜烩花菜
材料:绿花椰菜100g、猪肝50g、鱼肉50g、鹌鹑蛋8颗、虾仁50g、葱2根、姜20g、高汤一杯
调味料:蚝油3大匙、糖1大匙、香油1大匙、太白粉2大匙
做法:绿花椰菜切小朵状,猪肝、鱼肉、猪肉切片状,并裹上少许太白粉,再用沸水汆烫过后沥干。
锅内放入1大匙油,先爆香葱段及姜片,再放入高汤及所有味料一起煮开,加入蚝油及糖煮2分钟后用太白粉水勾芡,滴入香油搅拌均匀即可。
推荐理由:
·动物内脏及瘦肉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及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宝宝可适量吃一些。
·鲜鱼含有丰富的钙、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可分解胆固醇,使脑血管通畅,是最佳的宝宝健脑食物。
在妈妈的腿上走一走
阶段特征 篇6
[关键词]3-6岁幼儿;特征;教育方式;建议
学龄前教育阶段是人生启蒙的第一阶段,因此对于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为了能够让幼儿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下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本文对3-6岁儿童在各个阶段的不同发展特征进行了探究并对不同阶段的教育方式提出建议,以期科学合理地为幼儿制订教育计划。
一、幼儿成长的各阶段特征及教育方式
(一)身心健康状况
3-4岁幼儿在通常情况下已经能够保持平稳的情绪,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有一部分4-5岁幼儿能够较快使自己的情绪得到平缓,并时常保持愉悦心情,能较快适应人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5-6岁幼儿懂得转换自己的情绪来配合他人,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建议在教育活动中尽量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来提高幼儿情绪的稳定性,比如,给孩子提供能自由支配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并力所能及的事;让微笑和鼓励时刻伴随你和孩子,对待做错事情的幼儿,不要严厉斥责而应该耐心教导。
为幼儿制订合理的膳食计划,同时注意使幼儿形成勤洗手、讲卫生、多喝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组织幼儿每天按时参加活动或做游戏,并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比如餐前餐后洗手洗脸、午休前整理衣物、起床后穿脱衣服和鞋袜,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要因为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可以在班级或园内开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展示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并养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二)语言表达能力
3-4岁的幼儿能够听懂他人说话内容,并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时会加以动作手势来进行描述。有画图的意识。4-5岁幼儿语言表达更富有情感,喜欢与人谈论自己喜欢的话题,喜欢看图书里的插图内容,并可以用自己画出的图画来表达自己。5-6岁幼儿能与他人互动交流并提出问题,并喜欢主动与人交谈,能够独立地阅读一些图书,并理解图片与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喜欢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建议教师能够认真地听幼儿说话,并创设宽松的谈话环境,来引导幼儿积极地表达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同时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让幼儿体会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的兴趣。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与人交谈的行为习惯,比如轮流发言,不要随意打断他人说话。结合情景教学来教会幼儿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如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等。
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能通过自己的理解讲述图书里的故事内容,建议幼儿园可以大力开展亲子阅读的活动,让家长、孩子一起行动起来,将阅读融入生活。
(三)社会交往能力
3-4岁的幼儿能够自主地参加到其他幼儿的活动中。在加入游戏时能主动请求,容易与其他幼儿发生争抢玩具的现象。4-5岁的幼儿有固定的一起经常玩耍的同伴,并喜欢交谈。能够通过把自己的东西让给同伴来取得其他幼儿的好感,融入其他幼儿中。5-6岁幼儿喜欢交朋友并与自己的朋友在一起活动,能够将感兴趣的事物同自己的朋友分享。在活动中能够主动积极承担任务。建议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多创造幼儿之间沟通、协作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中的乐趣。结合具体的情境,知道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机能,引导幼儿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引导幼儿学习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教师应多为幼儿组织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及趣味性。
耐心指导幼儿在与人交往时要遵守的规则,比如诚实、有礼貌,并鼓励幼儿主动和别人一起交流。同时对幼儿的表现做出评价时,要照顾到幼儿的自尊心,使幼儿感受到平等的对待。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鼓励其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任务。幼儿教师在与幼儿沟通时应该表现出充分的尊重,才能使幼儿在与他人交往时也自主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四)学习与发展
3-4岁的幼儿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表现出很大的好奇心,对身边的事物的形状、大小会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对数字有初步印象。4-5岁幼儿能够对自己好奇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向他人提出问题,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5-6岁幼儿能够自己动手对好奇事物进行探究,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结论。建议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的概念。幼儿教师可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使用数字,通过按量取物的方式来加强幼儿对量的认知。还可增加幼儿接触自然环境的机会,在丰富幼儿空间方位识别经验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了欣赏大自然的美,从而培养幼儿的艺术感知能力。
鼓励幼儿参加唱歌、跳舞以及绘画等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艺术活动带来的乐趣。为幼儿提供素材的同时,不要做出硬性规定限制幼儿的想象力,让其自由发挥。对幼儿的作品或表演的节目要进行表扬,让幼儿在鼓励中获得自信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
二、幼儿教育应当把握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阶段差异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日常表现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因为幼儿在3-6岁这一时期会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特定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而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每个教育阶段,都要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设定教育任务。对待幼儿的阶段性发展差异,要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根据不同幼儿的发展阶段的行为特征来引导幼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成任务,进而使幼儿向下一阶段发展。
(二)注重幼儿全面发展
对幼儿的教育应该是在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幼儿自身的兴趣重点培养其特长。在幼儿教育阶段不应为了某一方面的发展给幼儿的学习带来过大的负担,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就要为幼儿制定适合其年龄段的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教育目标。让幼儿能够在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得到全面的能力培养,从而为将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三)注重培养品质
在幼儿教育阶段,要十分重视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以及学习品质培养。幼儿教育是一个人性格定型的关键时期,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对其未来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在幼儿成长的各阶段要根据其学习能力及方式来引导其养成其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善于创造等优秀品质。在幼儿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幼师要以身作则,通过小事耐心教导幼儿为人处事的一些简单道理。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要做的主要工作不是传授幼儿知识,而是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自主能力和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帮助他们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人格。在幼儿的成长教育中,作为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的天性,为他们提供无忧无虑的成长与学习空间。
总之,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幼儿教育能否实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还需要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教育水平,需要家长不断提升自我素养,需要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吕国亮.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J].延安大学学报,2007,(08):111-112.
[2]张文芳.幼儿园实施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J].幼儿教育研究,2011,(09):210-211.
[3]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阶段特征 篇7
1 调查地概况
研究地点设在枞阳县大山村,位于安徽省中西部的长江北岸,北纬31°01′~31°38′、东经117°05′~117°43′。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年均气温16.5℃,年均积温5 129℃。冬季低温而无严寒。
调查区地貌特征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160 m左右。山坡较平缓,坡度多在20°以下,局部达30°。山地成土母岩以花岗片麻岩为主,山地土壤主要为麻石黄棕壤,质地较轻,p H值5.5~6.5,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亚热带北缘地区丘陵岗地气候特点。马尾松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该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地带性森林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林,其主要树种有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等。群落结构明显,主要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林分郁闭度在0.40~0.95之间[11]。
2 研究方法
2.1 标准地设置与调查
在踏查的基础上,选择典型地段设置调查样地,林分在近20年内无任何经营措施采伐、修枝等。根据多样性数据,划分次生灌丛(I)、马尾松纯林(II)、马尾松阔叶混交林(Ⅲ)3种类型。分别对乔木(DBH≥5 cm木本个体)、灌木层(DBH≤5 cm木本个体,包括乔木幼苗和幼树)、草本层(包括草质藤本和蕨类植物,但是大型木质藤本按照胸径大小分别计入乔木层或灌木层)采用分层调查[12]。在每个类型的群落中分别设置3个重复样地。
把单个样地划分为16个5 m×5 m的样方,实测≥5.0 cm林木的胸径树高,记录树种及生长状况,据此计算林分密度、胸高断面积等生长指标和优势度各单项指标(密度、频度、显著度),分析结构特征。
在每个样地内布设5个2 m×2 m的小样方(中心1个,4角各1个,但4角的小样方应距边界2 m)。在每个小样方中调查灌木、草本种类及各个种的株数或丛数(用于计算各个种的相对密度)、平均基径(用游标卡尺测量,用于计算各个种的基盖度)。样地面积除次生灌丛10 m×10 m,其余都是20 m×20 m。
2.2 数据分析
丰富度指数采用Gleason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A为单位面积,S为物种数目。
多样性指数采用Shannon-Wiener[5]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示。其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H′为树种多样性指数,Pi为每个树种植的株数与样地总株数的比值;J′为均匀度指数,S为样地中出现的树种总数[13,14,15]。
根据各个样地调查数据,分别确定乔木层、灌木层以及草本层主要植物的重要值,其重要值的计算方法为:
式中:IV为某灌木种的重要值,RDi为相对密度,RFi为相对频度,RPi为相对优势度;
式中:IV为某灌木种的重要值,RDi为相对密度,RFi为相对频度,RCi为相对基盖度;
草本重要值即为其相对盖度[13]。
试验数据用Excel 2003进行处理,通过DPS 3.0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验不同演替阶段群落样地在各个特征指标上的差异(P<0.05)。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生境及植物种类组成的比较
由表1可知,不同演替阶段的群落生境存在一定的差异。次生灌丛样地的土层厚度仅为22 cm,而马尾松与阔叶树的混交林土层厚度达到85 cm,后者是前者的3.86倍。同时,次生灌丛的郁闭度达到0.95。由表2可知,不同演替阶段对植物种类组成影响显著。在所调查的9块样地中,共出现植物42种(包括乔、灌、草),分属23科38属;其中有20个种在9块样地中都有出现[16,17]。
次生灌丛样地出现25种植物,灌木层植物种类为18种,重要值较大的灌木有大青(Clerodendron cyrtophyllum)、白背叶野桐(Mallotus apelta)和黄荆(Vitex negundo)等,草本主要有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显子草(Phaenosperma globosa)、菝葜(Smilax china)和铁、芒萁(Dicranopteris linearis);在马尾松纯林样地中共出现27种植物,乔木层全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灌木层重要值较大的仍为黄荆(Vitex negundo)、白背叶野桐(Mallotus apelta)和大青(lerodendron cyrtophyllum)等。草本层以菝葜出现的较多,与次生灌丛演替阶段相比较,虽然马尾松纯林演替阶段总的植物种类以及灌木层的优势种与其相差不大,但是乔木幼苗的重要值明显上升;在针阔混交林分样地出现37种植物,乔木层重要值较大的种有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山槐(Albizia kalkora)等。灌木层植物数量明显增加,但是较为优势的灌木与前2个演替阶段变化不大,只有野鸭椿(Euscaphis japonica)的重要值有所提高,草本层以淡竹叶(Herba Loophatheri)为主。
3.2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植物多样性比较
由图1可知,枞阳大山森林群落从丰富度指数来看,3个演替阶段乔木层差异极显著,在灌木层次生灌丛与针阔混交阶段差异不显著,但是与马尾松纯林阶段差异显著。草本层差异不显著。
从Shannon-Wiener指数来看,乔木层差异极显著,为针阔混交林阶段最大;灌木层差异极显著,为次生灌丛阶段最大,马尾松纯林阶段最小;草本层差异不大,为次生灌丛阶段>针阔混交林阶段>马尾松纯林阶段。
从均匀度指数来看,乔木层马尾松纯林阶段与针阔混交林阶段差异极显著。灌木和草本层差异不显著。灌木层以马尾松纯林阶段的均匀度最低,而针阔混交林阶段最高。草本层以次生灌丛阶段的均匀度最低,而针阔混交林阶段最高。
次生灌丛阶段,植物种类混杂,多为萌生枝条所形成,与其他2个阶段的灌木层相比,物种多样性较大。群落演替到马尾松林阶段,群落结构的形成出现了群落组成种类的调整,其乔木层的多样性和均匀度都比针阔混交林要低,灌木层由于耐阴的种类还没有大量的侵入,使得这层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是这3个演替阶段中最小的。群落演替到针阔混交林阶段,群落结构日趋完善,生境条件良好,加上群落郁闭度的增大,耐阴的植物种类正在侵入,喜光的植物种类逐渐消失,从而使得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最大[18,19,20,21]。
从表2看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的重要值,可以看出马尾松林演替的基本趋势。在次生灌丛阶段,是多种植物的混杂。一些小型灌木生长快,占据了一定优势。如白背叶野桐(Mallotus apelta)、大青(Clerodendron cyrtophyllum)等。群落演替到马尾松阶段,群落结构已经基本形成,其中马尾松最具有优势。其下的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等幼苗萌发明显。群落演替到马尾松与落叶阔叶树混交阶段,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等落叶阔叶树在群落中则占据了绝对优势,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群落中只有零星分布。
4 结论
苏北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划分及特征 篇8
苏北盆地南北分别由东台和盐阜两大坳陷组成, 西北临鲁苏隆起, 南邻通扬隆起, 北部的滨海隆起与南黄海盆地的中部隆起相连;陆上的盐阜坳陷、东台坳陷向海域延伸与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相接。这些隆起、坳陷与海域的北部坳陷及陆上的建湖隆起共同组成了统一的苏北—南黄海盆地。控制盆地发育演化的断裂与隆起主要为嘉山响水断裂、杨村断裂、六合断裂、江都—吴堡断裂、海安—南港断裂和建湖隆起[1]。
在苏北盆地内, 平面上隆起、凸起与凹陷交替呈雁列式展布, 由西北部的北东走向, 逐渐过渡到东南部的北东东向和近东西向[2]。这是由于在盆地的沉积盖层中产生了走滑构造变形所致, 明显具有右旋走滑特征, 这与嘉山—响水边界走滑断裂的走向相一致, 充分说明苏北盆地是在右旋走滑主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在主应力场背景下, 大部分主要断裂都具有右旋走滑的性质。在区域右旋走滑主应力场作用下, 苏北拉分盆地的发育演化大致可分为初始拉分阶段、强烈拉分阶段、拉分减弱阶段和后沉积阶段。
1 初始拉分阶段
仪征运动末的晚白垩世泰州组沉积时期, 构造环境发生巨变, 即从先前的挤压应力环境转变为区域拉张环境, 浦口组底部的“黄桥转换面”体现了下扬子区构造体制从挤压向拉张环境的转变。这一时期, 太平洋板块由NNW向转为NWW向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 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强烈碰撞, 印度板块向北推挤欧亚板块, 使之向北退却, 从而造成欧亚板块东缘产生广泛的右行剪切, 右行剪切主方向为NNE向。这种右行剪切作用导致欧亚板块东缘西部以郯庐断裂带为代表发生右行走滑。苏北—南黄海盆地西部边界嘉山—响水断裂为郯庐断裂的一条分支断裂, 而东部边界丽水—海丰断裂则属欧亚板块东缘右行剪切系统中的R剪切, 两者在此时期发生右行走滑。东部走滑构造带和西部走滑构造带的右行走滑作用下形成苏北—南黄海走滑拉分盆地, 由边界的走滑运动导致盆地内部的拉分伸展。但由于边界断裂并非大型走滑断裂, 因而盆地拉分量比较有限, 盆地整体处于拉分坳陷阶段, 各凹陷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为统一的湖盆。
泰州组以湖泊沉积为主, 形成下粗、上细的正旋回沉积。这一时期在上隆夷平的准平原化基底之上, 开始接受了泰州组一段冲积—河流相的粗碎屑建造, 有明显的的充填特征。随着水体的加深, 在盆地水体较低部位沉积了泰二段滨浅湖—半深湖相的砂泥岩建造, 其暗色泥岩成为苏北盆地的第一套烃源岩。
2 强烈拉分阶段
古新世阜宁期是苏北盆地的强烈拉分期, 吴堡运动是主要的构造运动。这一时期由于苏北盆地东西部右行走滑存在着不均衡性, 使其内部派生一系列具有右行走滑的次级断裂与隆起或低凸起。金湖凹陷的石港断层、高邮凹陷的真 (1) 和吴 (1) 断层、溱潼凹陷的东部边界断层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这些断层活动规模大, 对地层沉积与构造发育的控制作用强。断层的活动也加速了凹陷间凸起的发育, 使盆地内各次级构造单元具有明显的界限。如金湖凹陷与高邮凹陷间的菱塘桥低凸起和柳堡低凸起, 溱潼凹陷与高邮凹陷间的吴堡低凸起及溱潼凹陷与海安凹陷间的泰州凸起就是在此期间形成的。这些断层或凸起对苏北盆地内的凹陷形成发育、地层沉积与构造的发育演化都不同程度地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古新世阜宁组沉积时期, 由于沉降速度大于沉积物补偿速度, 水体不断加深, 沉积范围不断扩大, 沉积了阜二段和阜四段等深湖—半深湖相生油岩, 累计厚度可达千余米。拉张强弱的周期性变化, 在生油岩系之间形成了阜一段、阜二段和阜三段多套砂质岩层段, 从而构成了较好的生储盖组合, 开拓了苏北盆地成藏组合发育的全盛时期, 也是苏北盆地盖层发育的主要时期。
阜宁组沉积后, 盆地区发生了区域性的抬升隆起, 阜宁组局部遭受剥蚀。整体上本次盆地抬升幅度较小, 地层遭受剥蚀的时间较短。在盆地不同的凹陷, 抬升的幅度有所不同, 使阜宁组地层在各凹陷不同构造部位的剥蚀量不尽相同, 金湖凹陷石港断层上升盘地震上T30具有明显的不整合剥蚀面, 溱潼凹陷内阜宁组顶也可见明显的不整合。
3 拉分减弱阶段
在盆地经过较短时间的抬升剥蚀后, 迎来了始新统戴南组和三垛组沉积时期, 此时边缘海基本停止拉分。渐新世末期沉积与古近纪之间具有广泛区域性不整合。虽然各地也会略有差异, 但在渐新世末期欧亚板块东缘发生区域性挤压是一基本事实, 其挤压源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快速汇聚。以三垛事件为代表的构造活动使盆地抬升, 遭受长期强烈剥蚀并造成盆地反转。之后构造活动由张性剪切逐步转变为拉张作用为主或者由热演化控制。此次强烈挤压造成苏北盆地整体抬升, 早期沉积遭广泛遭受剥蚀。
4 后沉降阶段
新近系盐城组沉积时期, 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间汇聚速度明显变小, 但仍保持挤压状态, 由于印度板块强烈推挤欧亚板块 (特别是上新世更新世) , 欧亚板块东缘发生弱的拉分作用。苏北盆地表现为以整体热沉降为主兼有弱的拉分作用。
在苏北盆地的沉积发育演化过程中, 1个重要特点是伴随着不同时期的构造运动常发生火山活动。中、新生界岩浆活动频繁, 平面上遍及盆地各凹陷。纵向上自泰州组至盐城组主要发育三期火山活动旋回:即泰州—阜宁组火山活动旋回、三垛—戴南组火山活动旋回和盐城组火山活动旋回。每期旋回还可划分出多个亚旋回, 如泰州—阜宁组旋回就可划分出4个亚旋回。火山岩体总的趋势是沿主断裂带分布, 并常迭合连片。
在盆地形成的起始阶段, 地幔物质上隆, 火山岩系伴随仪征事件在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交汇区产出, 此作用一直延续到阜一段沉积期。到阜宁晚期, 地壳运动又开始活动, 基性岩浆沿老断层上升, 为水下中心式间歇喷发, 此次岩浆活动代表了吴堡运动的前奏。到真武运动期, 块断活动达到高潮, 此时岩浆活动亦达到高潮, 玄武质岩浆沿北东向基底断裂呈溢流式喷溢及侵入;其次沿北东向与近东西向断裂交汇部位呈中心式喷溢形成大面积的玄武岩。所以, 苏北盆地的火成岩是基底块断活动及断陷盆地形成过程中应力积聚和释放的产物。
5 结语
明确盆地区域构造演化, 对目标区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富集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苏北盆地经历初始拉分阶段、强烈拉分阶段、拉分减弱阶段和后沉积阶段四种演化阶段, 也形成了苏北盆地多凹陷、多断裂的复杂地层关系, 也预示油气富集成藏样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刘玉瑞, 刘启东, 杨小兰.苏北盆地走滑断层特征与油气聚集关系[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25 (3) :279-293.
阶段特征 篇9
1949年以来,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不断增长、水环境条件的变化、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不断加剧以及农民对饮用水水质、水量和保障程度等内在要求的提高, 政府在不同时期对解决农村供水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制定的标准、实施项目的内容和工作内涵也相应不同。迄今为止, 我国农村供水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1) 结合水利建设缓解农村饮水困难阶段。从建国初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 是我国农村供水工作的起步时期。这一阶段, 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处于贫困阶段,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形成, 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之间逐渐拉开差距,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显著滞后于城市发展。与此同时, 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对水体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普遍还没有超过水体自净能力, 我国农村大多数地区仍然保持着自然形态, 河流、湖泊、水井、塘堰分布集中, 农民取水相对方便, 对易于取水的水源竞争不强烈。因此, 虽然缺乏专门的供水设施, 但除了历史上就缺水的丘陵山区、黄土高原区、牧区及老少边穷地区外, 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居民用水需求与可供水量之间不存在突出矛盾。加之这一时期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在全国基建投资中的比重很长一段时间维持在7%左右, 一些地区通过兴修蓄、引、提等水利灌溉工程解决了饮水难问题。20世纪60年代后, 一些地区的水利部门开始有计划地兴建农村饮水工程, 组织缺水地区群众,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挖水窖、打土井、修水池, 使部分缺水群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饮水保障。
特征表现为, 国家没有针对农村供水问题提出发展战略, 农村饮水还未上升到国家决策层面。除海岛外, 全国农村基本没有集中式供水工程, 大多依托灌溉和水源工程建设解决饮用水问题, 同时, 部分地区组织群众开展了单户或小规模的供水工程建设。
(2) 实施防病改水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阶段。从1976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 是我国农村供水工作的初步发展时期。这一阶段, 社会经济发展总体上表现出“停滞-缓慢发展-持续上升”的态势;人口增长迅速, 其中1989年达8.93亿农业人口, 生活水平和用水需求逐渐提高;随着工农业迅速发展, 实际用水量已经与可供水量持平, 枯水年份水资源紧缺现象开始出现, 到80年代末, 全国实际用水量为5 198亿m3, 比1965年增长了89%, 接近当时可供水量, 原先主要从江河湖库中取水供应的模式已跟不上发展需要, 同时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 水污染现象开始出现, 工业排污的点源污染与农业化肥、农药施用造成的面源污染, 使得一些地区水体纳污能力达到极限。全国各地要求解决农民饮水困难问题的呼声日益高涨。特别是1978年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大旱之后, 各地普遍利用机井开采地下水缓解旱情,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饮水困难问题。
这一时期, 农村供水工作开始得到国家的重视, 被正式列入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议程, 采取在小型农田水利补助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和以工代赈等措施解决农村饮水困难, 以防病改水和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为重点的农村供水工作得到较快发展。自1980年水利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人畜饮水工作会议提出5年目标以后, 国务院先后批转、下发一系列有关防病改水、农村人畜饮水、牧区人畜饮水等工作的意见、规定和办法, 并于1984年批转了原水利电力部《全国农村人畜饮水暂行规定》, 第一次提出人畜饮水困难标准, 有力地推动和规范了各地农村供水工作的开展。截至1990年底, 全国累计修建了各类供水工程220万处, 解决了1.32亿人、7 887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特征表现为:第一, 国家开始重视农村供水工作, 着手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第二, 尚未编制专门的全国性规划;第三, 首次提出了人畜饮水困难标准, 但标准较低。
(3) 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004年, 是我国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时期。这一时期,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城镇化初步发展, 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 2004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的1.86万亿元增长了7.6倍;与此同时, 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明显, 缺水问题加剧, 水质恶化状况也愈加明显, 水质污染事件频发。广大农民对饮水提出更高要求。
这一阶段, 解决农村饮水困难被正式纳入国家规划。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重要政策性文件, 指导饮水解困工作。1991年水利部制定了《全国农村人畜饮水、乡镇供水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 同年全国爱卫会和卫生部制定颁布了《农村执行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准则》, 选取《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1985) 》的20项指标对农村饮用水进行评价和要求, 这是农村饮水的第二个标准, 相比前一个标准, 首次提出了水质要求;1994年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被纳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从2000年起, 国家开始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 编制了《全国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十五”规划》;制定了《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对困难标准和解决标准做了进一步明确规定, 相比前两个标准, 第三个标准既反映了取水方便程度和保证率, 又反映了水质和水量要求。截至2004年底, 全国共解决了2.76亿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按照1984年制订的饮水困难标准, 基本结束了我国农村饮水困难的历史。
特征表现为:第一, 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供水工作, 提出明确的“饮水解困”目标;第二, 国家把饮水解困作为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编制了专门的规划;第三, 先后两次提出饮水困难标准, 出台了多项政策指导农村供水工作;第四, 国家投入大幅增加, 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4) 实施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阶段。2005年以来, 以《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的实施为标志, 农村供水工作从“饮水解困”全面转入“饮水安全”。这一时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 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1.93万亿元, 比2005年增长了185%, 城镇化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 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供用水矛盾逐渐加剧, 国家虽然大规模增加了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 但水环境污染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在基本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困难问题后, 各地高氟、高砷、苦咸、污染及血吸虫等水质问题明显突出, 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广大农民群众对饮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2004年底, 水利部和卫生部联合印发了《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 这是农村饮水的第四个标准, 相比前一个标准, 对水质提出了更高要求;2007年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正式颁布, 水质指标由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
这一阶段, 农村饮水工作作为民生水利的重要内容, 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自2005年起, 连续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办公厅、有关部委先后出台一系列有关农村饮水安全的政策文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 要求到2013年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国务院先后批转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截至2012年底, 全国共解决3.46亿农村居民和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集中式供水工程人口收益比例达到68%。这一时期是农村供水社会关注度最高、政府投入力度最大、部门配合最好、解决人数最多、最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时期。
特征表现为:第一, 国家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并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上升到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作为民生水利发展的重中之重加以落实;第二, 国务院就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正式批转专门的全国规划;第三, 进一步明确提出农村饮水安全标准, 并出台多项政策指导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第四, 国家投入大幅增加, 兴建了一大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从国际上看, 很多国家普遍将饮水与卫生健康联系起来。欧美发达国家的农村供水起步较早, 美国早在1912年就制定饮水安全保障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和欧盟于1958年和1980年相继提出了饮水水质检测标准。经过多年的工程建设与发展, 欧美发达国家已实现城乡自来水全覆盖。与此同时, 这些国家普遍将农村供水作为非营利行业进行管理, 通过出台税费、用地等优惠政策, 降低工程运行成本和用水户水费负担。一些国家的政府和相关组织在工程建设、运行维护、政策法律以及水价、税收、产权、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在用水委员会管理、社会参与、饮用水可获性、工程投入产出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农村供水工程全面实现长效运行。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相继走过了大规模工程建设、全面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及完善长效运行机制阶段, 一些国家已经进入了农村供排水一体化阶段。
从更长的时间跨度上看, 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群众对饮水需求的变迁等因素相对应, 同时参考发达国家农村供水工作发展历程, 农村供水工作大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大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农村普遍存在“工程性缺水”的情况下,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饮水困难和安全需求, 主要以兴建供水工程为主解决饮水和饮水安全问题, 可以称之为“以兴建供水工程为主单维度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时期”;第二个时期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 农村“工程性缺水”虽不普遍, 但在“水质性缺水”问题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情况下, 为满足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需求, 国家除了建设供水工程外, 还将大规模开展水源保护和农村环境治理、兴建农村供水水源、农村排水工程和生活废污水处理等多类水工程, 通过系统的工程手段解决农村饮水问题, 可以称之为“兴建各类水工程多维度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时期”;第三个时期是在农村饮水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之后, 为了保障工程长效运行, 农村供水工作的重心全面转到强化供水管理与运行, 综合利用工程、管理、法律、技术等手段解决农村饮水问题, 可以称之为“以强化供水管理为核心综合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时期”。强化管理是第三个时期的主要特征, 它在第一个时期处于初探阶段, 到第二个时期处于发展和逐步完善阶段, 到第三个时期成为工作重点。
我国农村供水尽管经过60多年的发展, 特别是在近10年国家的高度重视下, 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由于受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整体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供水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饮水安全保障方面, 尚存在大量饮水不安全人口, 未来3年还有1.64亿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需要解决, 仍有35%左右的农村人口使用标准不高的分散式供水工程或无设施供水方式获取饮用水。二是工程建设方面, 受制于农村地区的特殊区情以及总体投入不足等因素, 前期工作深度不够, 工程建设标准总体仍然偏低。三是工程运行方面, 受制于产权不清、管理体制不顺、营运机制不适等因素, 大多数工程只能维持简单运行, 集中供水人口中由千吨万人以上规模化工程供水的受益人口比例仅为38.9%, 全国集中式供水工程平均执行水价1.8元/m3, 远低于平均全成本水价2.8元/m3, 水费补偿机制不健全, 长效运行机制尚待建立健全。四是水质保障方面,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重滞后, 水质检测和水质监测环节薄弱, 部分工程存在较为严重的水质安全隐患。典型调查显示有60%左右的千吨万人以上工程不具备卫生许可证;在设计规模200 m3/d以上工程中, 有34%左右的工程未安装水处理和消毒设施。广大农村基本没有排水和生活废污水处理设施。五是能力建设方面, 法规建设滞后, 行业管理较为薄弱。
据此, 可以初步判断,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依然处于以兴建供水工程为主单维度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时期和长效运行机制初探阶段, 总体上还处于农村供水发展的初级阶段。按照目前的规划, 预计这个时期将持续到2015年。此后, 我国农村供水工作将可能全面进入第二个时期, 即全面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改造升级、系统兴建农村供水水源工程、农村排水工程、农村生活废污水处理工程等各类水工程多维度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时期, 这一时期大部分地区的长效运行机制将不断发展完善, 饮水管理将不断强化, 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将得到大幅提高。另外, 少数发达地区有可能率先进入第三个时期, 即以强化供水管理为核心综合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时期。
2 我国农村供水发展规律及其特性
总结我国农村供水60多年的发展历程, 可以总结归纳出农村供水发展的一些内在规律。
(1) 长期性。首先, 饮水问题本身具有长期性。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饮水安全保障不仅需要有一整套完备的供水设施, 而且需要有能提供持久保障的供水水源, 还需要供水设施的长期良好运行。受制于我国水资源条件, 水资源短缺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的长期存在;受制于工程寿命以及工程维护、更新改造等客观规律的影响。其次, 农村的供水问题更具有长期性。农村供水工作本身具有系统性, 是由农村饮水水源地管理与保护、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以及相关的农村排水与生活废污水处理等共同构成的一整套系统。受制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以及农村地域广、人口数量多等所限, 到目前为止, 我国的农村供水工作还主要以解决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为主, 而且目前对农村饮水安全的执行标准与城市还有差距。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以及农民群众对饮水安全需求的不断提高, 加之城镇化发展、村镇搬迁、农村人口变化等, 尚需不断拓展农村供水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2) 阶段性。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阶段性、农民饮水需求具有阶段性、水利发展具有阶段性等紧密相关, 农村饮水工作具有阶段性特征。每个阶段针对当时的主要矛盾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过去60年的农村供水工作历程清晰地表明了这点。
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阶段, 国家财力不足, 农民生活水平总体偏低, 加上水环境污染尚未凸显等因素, 农民群众的饮水需求相对较低, 主要是希望能够解决饮水困难和基本的饮水安全问题。我国上世纪的供水工作之所以以解决饮水困难为主, 就是此规律的直接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阶段, 工业化、城镇化造成的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饮水安全问题凸显, 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需求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伴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 农村饮水工作就从饮水解困阶段过渡到饮水安全阶段。自2005年启动持续至今的实施解决饮水安全, 也是适应了此规律。
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阶段, 城乡差距将逐步缩小, 农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广大农民群众不仅对饮水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且对与饮水相关的排水和生活废污水处理也将提出更高要求, 希望像城里人一样享受综合、系统的基本公共服务。到那时, 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国家也将有更多的财力用于农村供水领域。在这种情况下, 适应农村供水工作阶段性特征, 根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民需求和水利发展内在规律, 在未来的农村供水工作中需要更好地找准定位, 明确阶段工作的目标和重点。
(3) 复杂性。从单个工程建设和运行的难易程度上看, 农村供水工作看似简单, 但从农村区情、水情、民情等特殊性上看, 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却比城市复杂得多, 难度也更大。 (1) 农村地广人稀, 工程规模小, 农民承受力总体较低, 加上大量农民工外出等因素, 设计供水能力与实际供水能力难以匹配, 长效运行存在难以克服的软肋。 (2) 农村供水水源分散、规模小, 受用水竞争、水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 农村供水水源地管理与保护难度大、管理要求高。 (3) 受水资源条件所限, 不少农村地区难以找到优质水源, 只能以高氟水、高砷水、高铁锰水、苦咸水、甚至是污染水等作为供水水源, 水质处理问题复杂。 (4) 伴随着农村供水工作的推进, 将来农村排水、农村生活废污水处理的建设发展还将面临着更为复杂、更为艰巨的技术难题、投入难题和管理难题。
(4) 反复性。在农村饮水工作中, 由于水情变化、工程寿命等客观因素以及农村供水内在需求提高、管理要求提高等主观因素的综合作用, 不仅某个阶段已经解决的问题可能在下一个阶段又重新出现, 而且有时可能呈现出一些地方饮水问题“越解决人越多”的独特现象, 从而使农村供水工作呈现出一定的反复性特征。
农村水情具有特殊性。部分地区水源变化, 尤其是部分北方地区, 伴随着气候变化、降水减少以及地下水的持续超采等原因,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使得饮用水源水量大幅减少甚至枯竭。在这种情况下, 原先的抽水工程不得不面临着报废问题, 结果导致原先已经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地方再度出现饮水安全问题。
水污染加剧, 部分饮用水水源水质恶化。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由于采矿、工业废水排放、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和生活废污水排放、农村垃圾处理不当等原因, 造成农村水环境恶化, 水源污染加剧, 使一些地区水源水质下降, 造成部分群众饮水出现问题。
已建工程建设标准低, 老化失修严重。20世纪90年代以前工程的建设标准普遍偏低, 经过多年运行, 已达到或接近报废年限, 许多工程老化破损严重, 有的已报废失效。这些工程覆盖人口还需重新安排解决。
饮用水水质标准提高。如2005年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时, 衡量饮水是否安全的一项主要依据就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1985) 及《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 (1991年) 。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于2007年开始实施。新标准与原标准相比, 指标数量大幅增加, 指标标准大幅提高。其中, 小型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的水质指标中, 氟化物由原来的1.2mg/L提高至1.5mg/L;氯化物由原来的300mg/L提高至450mg/L;硫酸盐由原来的300mg/L提高至400 mg/L;溶解性总固体由原来的1 500mg/L提高至2 000mg/L;总硬度由原来的550 mg/L提高至700mg/L等。按照新标准, 一些原来已经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农村居民又不安全了, 造成反复问题。
管理要求变化。近年来, 各地在开展新农村建设, 实施生态移民、抗震安居工程过程中, 对许多群众进行集中异地安置, 其饮水问题需要重新安排解决。
3 结语
(1) 进一步提高对农村供水工作重要地位的认识。坚持将农村供水工作作为水利民生工程的重点不动摇,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供水发展的良好局面。
(2) 准确把握农村供水发展规律和特性, 提前谋划, 做好顶层设计, 科学制定符合实际并适度超前的阶段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
(3) 充分认识我国农村供水发展所处的阶段, 制定切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 鼓励多元化投资, 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监管, 全力完成好工程建设任务, 保证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4) 加强科学研究, 做好技术集成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和推广工作。尤其在解决特殊水质问题方面, 尽快开发效果好、成本低、易操作、易管理的适宜农村供水工程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
(5) 积极探索工程长效运行机制、农村供水排水建设等方面的实现路径和发展模式。有条件的地区应尽快开展试点工作, 鼓励先行先试, 从试点中取得经验, 树立样板, 进而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 确保少走弯路, 减少浪费, 不断将农村供水向深度和广度推进。
摘要:分析我国农村供水事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提出我国农村供水发展当前所处的阶段, 总结农村供水长期性、阶段性、复杂性、反复性等内在规律。
关键词:农村供水,发展阶段,内在规律
参考文献
浅析突发事件不同阶段特征及对策 篇10
一、突发事件潜伏阶段,科学监测识别,构建预警系统
能量聚集,征兆出现。突发事件潜伏阶段是突发事件发生前各种征兆出现的阶段,是突发事件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系统或社会组织较长时间地积累矛盾,突发事件还处于量变积累和能量聚集过程,并保持这种状态的不断升级,直至最终爆发。可以说,此阶段是一个相对平静、较长的时期,直观、具体的突发事件还未出现,但突发事件爆发的基本结构和“诱因”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变化,质变已经发生但表现还不明显,使已经存在的危机难以被发现或产生足够重视。
突发事件潜伏阶段的重点在于预防,预防是为了有效地应对,应对则是为进一步预防做准备。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突发事件及其生长环境进行科学的监测和评估。情报先行,要注重收集、整理任务区内重要政治目标、经济目标和各项指标数据,同时分析不同目标在经济、政治、社会中所占比重及地位,准确掌握目标数据,有效控制信息源,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及时、准确、全面,降低信息失真率。突发事件涉及军队、武警、公安、甚至是每个群众,情报的提供和搜集变得至关重要,同时,情报畅通、共享是遏制消除突发事件的关键。完善军地协作机制,在军地联合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构建情报信息合作交流平台,实现有效信息,不同来源,多种途径,相互印证,做到平时情报信息共享,战时情报信息公用。二是找出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爆发的关键性因素,尽可能提前消除这些诱因,提前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把恐怖活动消灭在萌芽状态。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事物的必然规律,对社会上敏感的事件与言论提高警惕。区分认清事物变化是正常反应或是突发事件的前奏,对真正导致突发事件的征兆作出反应,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采取适当有效的行动,这样才有可能一方面提前消除这些诱因阻止某些突发事件的爆发;另一方面,对无法阻止的突发事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事件造成的损失影响。
构建突发事件预警系统,预警是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紧急指示。预警机制是在某个特定条件下将要发生的事件或者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给出提示信息,提示管理者针对即将、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相关的处理。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则是通过对预警对象、预警范围、预警指标、预警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评估即将发生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并决定是否发出危机警报,以便及时地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减少突发事件的突然性和破坏性,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突发事件预警是基于日常风险管理,着眼战略全局,全面、系统地预防和控制危机的一套管理机制。它能有效节约突发事件检测成本,有了突发事件预警系统,社会组织就可以减少对突发事件进行人工监测的工作强度,相应地就减少了突发事件监测的人工成本。
二、突发事件爆发阶段,快速反应决策,启动紧急处置机制
发展迅猛,破坏惊人。突发事件爆发阶段是突发事件由量变突然转化为质变的关键性标志,是突发事件爆发的过程。在这个阶段,突发事件的发生、演变和发展极为迅速,其迅猛的态势出人意料。它是突发事件四个阶段中持续时间最短,但破坏最大、影响最深的阶段。无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突发事件,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损失和破坏,给人类带来直接的生命损失、财产损失,对社会秩序和个人心理造成破坏性冲击,并进一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突发事件的潜伏阶段转瞬到突发事件的全面爆发,一般要具有特定的诱发条件,也就是必须具有“导火索”作用的诱发因素,导致突发事件爆发的某种必然性因素。必然性是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首先,只要突发事件的内在原因和具体条件成熟,就必然爆发;其次,突发事件的爆发过程是事件急速发展,破坏力急剧增强,态势极其严峻并不断升级的过程,表现为趋于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社会秩序的无序混乱状态。对国家、社会、人民造成各种影响和损失,同时也是社会和人民承受突发事件带来损害的阶段。突发事件爆发后,人民往往感到非常的突然,它不断地给组织和个人造成损害,这种损害不断地加深和累积,直到一定的时候,损害达到最高点。
突发事件爆发阶段,事态发生、演变和发展极为迅速,态势出人意料,损害惊人。对部队及社会组织力量部署需求紧急、反应敏捷、机动迅速,是突发事件爆发阶段对应对者的基本要求。部队指挥组织要精干合成,强调使用轻型兵力,编成日益小型化。由于部队本身具有的装备轻、武器精、行动快、隐蔽好、机动灵活等特点,决定了其能够隐蔽、快速和精准地对在特殊地域、特殊时间爆发的事件作出迅速准确反应。突发事件一旦难以避免地到来,就必须启动紧急处置机制进行应对,以此控制态势的不断升级和进一步蔓延。紧急处理机制通常主要有以下部分构成: (1) 信息系统:全面收集、分析事态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切合实际、科学全面地为其他系统提供信息服务。 (2) 咨询系统:调集相关人员,针对具体突发事件,研究预案的实施及修改完善,开展应急指导工作。 (3) 指挥系统:由拥有法定权利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组成富有权威的指挥部门,进行适当分解,合理分工,落实到有关社会组织中去,并设定有效的协调沟通方式。 (4) 执行系统:由军事武装力量、公共管理机构、司法机关、相关社会组织和事业单位组成,是一支训练有速、反应灵敏、专业化程度高、兼顾有序与效率,确保不贻误战机的富有战斗力的队伍。 (5) 保障系统:负责人力、物力、财力、交通、通讯及其他有关物资、设施的后勤保障工作。
三、突发事件持续阶段,遏制态势升级,尽早转危为安
混乱持续,事态反复。突发事件的持续阶段是通过启动紧急处置机制使突发事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这时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突发事件还有进一步激化和升级的可能性。任何突发事件都不会像它突然来临一样而突然消失,突发事件一旦爆发,总会持续一段过程,突发事件持续阶段就体现了突发事件性质中的持续性。突发事件的持续性和反复性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有些突发事件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处置,可能加大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而加深突发事件带来的恶劣影响,甚至会让突发事件卷土重来;还有可能由地方性的突发事件演变成区域性的突发事件,甚至演变成为国际性的突发事件;如果有国外某些势力的渗入,还有可能有非政治性事件转化为政治性事件。
处于持续阶段的突发事件使社会正常运转的稳定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处于极度混乱状态,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这个阶段应尽可能地通过所有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手段,遏制突发事件的持续态势,全力消除突发事件正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各种后果。尤其在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严重紧急的情况下,必须不惜采取一系列的紧急应对措施,比如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动用武装力量等,以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突发事件的持续态势,迅速消除突发事件正在进行的危害,恢复原有稳定状态下的各种秩序,将突发事件造成的破坏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在突发事件破坏性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应对突发事件的目标不能仅停留在化解危险上,而应该从突发事件中发现机遇,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采取适当有效的行动。在事物发展的变化中,抓住主要矛盾,治理关键要点,从而扭转劣势,力挽狂澜。坚持转危为安的原则,要求部队官兵、社会组织或公共管理机构树立危机意识、提高危机应变能力、保持积极心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向事物有利的方向发展,使突发事件在持续阶段尽早达到由危到安的态势。
四、突发事件消退阶段,客观总结评估,落实善后工作
损害恢复,影响消退。突发事件的消退阶段是突发事件逐步得到控制或者消除,社会秩序、心理状态逐步恢复正常的阶段。突发事件的消退阶段是消除突发事件影响,进行恢复重建的最佳时机。这个阶段的时间因突发事件的性质和所造成的损害程度而长短不定,通常是有形的损失容易恢复,恢复得较快,而社会组织口碑的下降和人民心理创伤,或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和影响程度的下降等,这些无形伤害的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突发事件的消退阶段是“前因之果”,如果处理得不当,也是“后果之因”,一不小心,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突发事件的孕育和发展期。
突发事件过后的恢复和重建不仅意味着恢复突发事件中所造成的损害,更意味着总结弥补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这一阶段需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处理好各项善后事宜。要以应对突发事件为中心,继续追踪和掌握事态发展的有关信息,尤其注意观察事态有无反复迹象;由公共管理机构和相关社会组织组成,密切关注善后工作,监督有关政策和措施的最后落实情况;对突发事件处置过程的集团和个人的功过进行奖惩;具体解决和控制一些与突发事件相关的以及可能导致突发事件局势再度发生的各种问题,巩固取得的成果。二是对突发事件进行损失评估并总结经验教训。首先,及时的损失评估可以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损失评估的结果,即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对社会政策运转等造成的损失数目会给公众带来深刻的印象,以提高民众的警惕性和预防能力,防微杜渐,尽量避免事故再次发生。其次,组织在总结过程中会及时地发现潜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和提高,并推而广之,完善软件和硬件配备,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再次,总结评估有助于有关部门做信息统计、管理和存档,以备进行经验交流和预防教育,也有利于突发事件管理专家制定预案和完善预警机制。最后,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处置方法、组织指挥、各种保障等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健全立法体制和司法体制,促进宪法制度的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与政府形象,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在技术、管理、组织以及应急处置行动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卢会.《军队处置突发事件研究》海潮出版社.2009.12
现阶段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刍议 篇11
基金会;非政府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
非政府组织是英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的意译,英文缩写NGO。一般认为,非政府组织一词最初是在1945年6月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第71款正式使用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各种场合越来越多地提及非政府组织(NGO),把非政府组织看作在公共管理领域其作用日益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分析中国非政府组织的中国特色或者说是特殊性,首先必须界定非政府组织的内涵,因为非政府组织在国内外并非有很统一的标准。
1.非政府组织释义
非政府组织本意指是一个不属于政府、不由国家建立的组织。虽然在英文词义上包含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但NGO通常是指非政府的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并非某一个特定组织,而是一个介于政府体系和市场体系之外的庞大的社会组织体系,又称为第三体系或第三部门”①。
从联合国及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对非政府组织的规定和实践来看,他们是将非政府的从事国际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科学、技术、人道主义和人权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组织称为非政府组织。1996年以前,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对非政府组织界定的范围比较狭小,只承认国际性非政府组织。1996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通过的1996/31号决议,对联合国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咨询关系作了新的规定,承认了在各国和各地区活动的非政府组织。
世界银行则比较直接地把任何民间组织,只要它的目的是援贫济困,维护穷人利益,保护环境,提供基本社会服务或促进社区发展,都称为非政府组织。
美国约翰-霍金普大学莱斯特·M·萨拉蒙(Lester M.Salarmon)和安海尔(Anheier)在综合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非政府组织所具备的五个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这被作为国际流行的非政府组织的定义标准。我国政治学者王绍光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第六个特征,即公益性,但这没有必要,非营利性本身包含了公益性特征。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马庆钰教授则概括出非政府组织的六个特征,即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独立性、自愿性、非政党性和非宗教性。其中,只有非宗教性具有创新意义。
综合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非政府组织具有六个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非宗教性。只要符合这六个特征的组织,都可以称为非政府组织。
根据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特征,我们将非政府组织定义为:独立于政府系统之外由社会志愿者自主成立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政治性的组织,也包括非政治性的组织;既包括传统的非政府组织,也包括新生的非政府组织。因此,我们不能把我国的非政府组织限定在非政治领域,也不能看成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更不能说成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新鲜事物。
或许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称为社会组织更加恰当,以示区别于政府组织和私人组织,又能够适合我国的用语习惯。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社会组织)的范围非常广泛,根据民政部社会组织注册登记制度的分类,可以把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分为三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至于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数量,根据清华大学民间组织研究所2007年的估计,大约有200~270万社会组织,另外还有学者估计有800万之多。
2.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特殊性
社会团体类非政府组织政治参与的非充分自主性。我国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根据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我国社会团体类非政府组织数量最多,资金门槛最低,分为学术性团体、行业性团体、专业性团体和联合性团体四类。
我国的社会团体主要是传统的社会团体,只有行业性团体的产生与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相关度高。但不论各具体社会团体何时产生的,也不论是什么性质的社会团体,他们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具有比较浓厚的政府背景,实质上他们在许多时候成为准政府组织,承担着政府的部分职能和任务。因此,这类非政府组织具有最为典型的中国特色,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政治意愿一元化的现象;或者说是呈现出形式多样化,内容单一化的现象。
以中国目前的八大人民团体为例,工会、工商联、华联、台联、妇联、共青团、科协和文联这些组织,虽然都是非政府组织,但是他们都没有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组织和人事自主权,没有充分的成员意见聚集和意见表达权,也不能自主选择政治参与的途径与方式来影响政府决策和政策实施过程。从这些组织的观点和态度不难看出,他们基本成为政府的代言人,因而是党政体系之外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组织。虽然这些组织越来越注重反映各自所代表的群体的意见和愿望,互益性色彩有所增强,但自主性政治参与仍然显著不足。正因为如此,一些学者质疑中国目前到底有没有真正的政治性非政府组织。
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的非政治化倾向。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由民间主办的、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推进社会公益事业的组织机构,类似于欧陆学术界所说的“社会企业”。其活动领域涵盖了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劳动、民政、体育、中介服务和法律服務等十多类。基金会是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的,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包括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所谓政治参与的非政治化,就是指这些组织在进行政治参与活动的时候,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成员和社会公众的经济、社会或文化生活方面的利益,并不是为了达到某个政治目的。
在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一般严格遵守不参与政治性活动的原则,尽量避免宏大政治议题、避免争议,也不动员公众向政府施压,它们力求不给现存的政治规范和政治秩序制造麻烦,而将自己定位在“政府的辅助和补充力量”的位置上,与政府达成合作。总之,不直接干涉政治是我国非政府组织的一个重要特点。
但是,政治是在特定经济基础上,人们为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围绕社会公共权力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特定社会关系。由于政治关乎着社会资源与价值的分配问题,中国非政府组织的非政治化倾向,必然导致这些组织的功能弱化,难以有效发挥所在领域的作用,因而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同类组织的社会作用相提并论。
社会、自然类的非政府组织方兴未艾。在我国,社会、自然类的非政府组织主要产生在上世纪90年代后,也主要活跃在环境保护领域和扶贫开发领域。在环境保护领域涌现出了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绿色家园志愿者、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中华环保基金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绿化基金会、大学生绿色营和绿色大学生论坛、清华大学绿色协会、北京大学绿色生命协会、北京林业大学山诺会、上海市青少年环境爱好者协会、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等组织。在扶贫开发领域也涌现出了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国际非政府组织合作促进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爱德基金会、香港乐施会、救助儿童会、四川农村发展组织等组织。但是,由于这些组织成立的时间比较晚,规模不大,社会影响力非常有限,少有参与国际活动。
我们已经看到,非政府组织现已成为全球治理体制中的一个重要性日益增强的新兴角色,在联合国体系各机构的活动中,非政府组织已经有了正式的法定地位,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和影响一些重大的国际决策。在其他许多国际活动中,非政府组织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其中。除了政府与企业之外,非政府组织也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代表。一般来说,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的组织健全,实力雄厚,规模大,活动能力强。非政府组织全球体系中的决策过程、权力安排、资金和信息的流向、参与国际活动的机会等,目前基本上都是由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控制的。中国作为一个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的国家,势必应考虑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参与问题。
非政府组织的规范性程度低。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非政府组织监管的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低。虽然总的來说,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律体系的建设已取得可喜的成就,但是法制化建设任务仍十分艰巨。这首先表现在立法工作滞后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法规还不完善。比如实体法、单行法、立法内容存在缺失。还表现在我国非政府组织立法的层次和质量不高,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条例的内容侧重于登记程序,不仅与其它法规衔接性差,而且在具体问题上缺乏可操作性。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没有真正完整的非政府组织监管的法律文本,有关的非政府组织登记管理条例都称不上是完整的非政府组织法。这些情况说明,我国非政府组织监督管理的法制化程度还相当低,跟发达国家严密的非政府组织法律体系相比,差距还相当远。
另一方面,存在着部分非政府组织的商业化经营情况。目前,我国很多本来以公益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由于资金的短缺或者营利动机的驱使,以从事商业活动的方式赚取大量利润,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营利活动上,从而与商业化企业的界限日益模糊,忽视或者损害了公共福利和社会效益,潜移默化的改变了这些组织的性质。因此,在我国出现了汶川地震救灾资金被某些人吞噬的现象,更出现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郭美美现象”。
综上所述,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总体特征是欠发展性。这种欠发展性主要归因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较低发展水平。它既有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也有政治体制落后于社会现实需要的原因,还有法制建设不足的原因。因此,要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除了经济建设之外,必须加快相关领域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陈婉琳系武汉大学在职研究生)
[1]孙 静.试析我国非政府组织的中国特色与成因,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张雪源,詹 炎.浅析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特点及其法治功能,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阶段特征 篇12
农户经营经历了从自给性生产到自给半自给性生产,再向经营性的商品生产转变,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处于转型加速期的我国农户,在政府“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多予、少取、放活”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正在朝着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适度规模化和组织化方向发展。
一、现阶段我国农户经营行为特征
(一)生产的专业化
最初的农户是自给自足的,这是由原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在这种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下不可能产生发达的分工与市场交易,农户的生产基本上处于“小而全”的状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户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在满足自身需求后出现了剩余,产生了市场交换。市场交换的发展,为农户提供了生产生活必需品来源,农户逐渐放弃了部分经营活动,专门从事自己拥有比较优势的经营活动,“小而全”的范围逐渐缩小,推动了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的进一步发展。收入增长来自结构调整,真正促使农户进行家庭经营结构调整的是产业间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优势,从事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经营活动。
为了分散和化解农业生产的自然和市场等风险,农户会选择从事多种经营活动的兼业经营,并逐渐分化为纯农户、一兼户、二兼户和非农户。通过分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为利用农闲时间创造财富提供了机会,也为纯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或小规模集约经营的专业化生产创造了条件。一方面,通过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流转和区域性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的建立,农户可以进行适度规模经营,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符合市场需求、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产品,从而改变传统小农“小而全”的生产状况;另一方面,逐步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和就业体系的建立,为农户分化和进行专业化生产提供了选择的机会。
如图1所示,OL3为农户拥有的总劳动量,OC、OD分别为农户未进行专业化生产和进行专业化生产情况下的农业总产出曲线,CB、DF分别为农户未进行专业化生产和进行专业化生产情况下的非农业总产出曲线(此时假定为直线,表示劳动收益率),I0、I1表示两种情况下的总效用曲线。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经过分化形成的纯农户和一兼户将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投入,改进生产技术,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将更多的劳动投入到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实现更大的收益。农户经营专业化生产与非专业化生产相比,劳动投入增加L1L2,而实现的劳动收益增加BF,效用总水平提高BF。
(二)交易的市场化
农户的经济活动以市场交易为手段来实现自身目标,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通过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户经营的市场化导向上作出的制度安排来反映(如表1所示);另一方面,农户经营的市场化发展可以用农产品商品率、经营收入与经营支出的货币化率加以衡量。农户经营的商品化发展反映了农户参与市场的程度、家庭经营与市场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农户家庭经营所处的阶段,是主要为家庭自给而生产还是为市场而生产等等,即生产经营决策是否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并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及时调整生产决策和产品结构。
一般地,商品化率和农村居民收支的货币化率是衡量农户交易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衡量标准,市场化程度在0-15%为非市场经济;10%-30%为弱市场经济;30%-50%为转轨中期的市场经济;50%-60%为转轨后期市场经济;65%-80%为欠发达市场经济;80%以上为成熟的市场经济。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生产的商品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居民货币收入率逐年提高,改变了过去较长时期我国农村经济的自给半自给状况及以农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农村居民的实物收入为主状况逐步被货币收入的迅速提高所替代,农户的生产职能和消费职能逐步趋于分离。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表明,1978年,农村居民出售农副产品收入人均仅为27元,占总收入的17.6%;人均全部货币纯收入为56元,货币收入率只占41.9%。1998年农民全年出售产品收入提高到1 029元,比1978年增长38倍,占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到34%,提高了16.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纯收入中,货币纯收入额达到1 400多元,增长24倍,货币收入率提高到了67%以上;农村居民人均货币性生活消费支出额由48元达到1 128元,增长了23.5倍,货币性生活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41%提高到1998年的70.7%,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 587元,工资性收入人均1 37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0元,增长17%,占农民纯收入比重为38.3%;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 153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人均2 061元,同比增长11.2%,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8.5%,占农民纯收入比重上升为40.0%。
另据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1986-1996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从1986年到1996年,农户粮食商品率由33.7%提高到35.6%,11年间上升不到2个百分点。与此相反,农户生产的经济作物和畜产品则以高商品率为主要特征,这种变化表明农户经营己经步入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历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
(三)服务的社会化
随着经济、社会和市场交换的发展,农户的生产、生活、交往已突破家庭、地区、国家界限而融入到社会化大系统之中,农户经营被卷入到社会化大分工的网络中,需要社会化服务来支撑,主要包括生产、生活的社会化和生产要素配置的社会化。
生产社会化是农户经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是区别传统小农的重要标志。产前社会化包括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都通过社会化服务进行购买,很少使用自制的生产资料;产中社会化包括播种、犁田、除草、收割等环节都开始由社会化服务来代替,特别是在平原等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地区,基本实现社会化;产后的社会化包括农产品的销售、加工和运输等环节,社会化程度非常高。农户生活社会化,包括教育、医疗保健、日常生活支出、赡养老人等都逐渐融入到社会化的服务体系之中。农民不再自己缝制衣服,不再自备柴火,连同走路都离不开社会化的服务。
生产要素配置的社会化,包括土地、资金、劳动、信息技术等要素的社会化。随着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不断巩固和完善,土地要素的流动性开始变大。2004年以后,随着取消农业税、粮食补贴制度的实施,农村土地价格由负变正,加速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农户已将土地作为股份参与投资,或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等,将大大加速土地要素的流动,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农户生产经营和生活的关键因素,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民间金融逐渐成为农村资金社会化的主体,再加上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服务,农户将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会化的资金。农户经营除了农业必需的劳动力以外,家庭其余劳动力都进行社会化配置,外出打工或雇入劳动。
(四)经营的适度规模化和组织化
马克思曾经指出小农是一家一户靠自己的劳动对小块土地进行独立经营,规模不大,主要是为了满足家庭生活而进行的农业生产[1]。当然,马克思所处的不承认商品经济的自然经济社会与我国转型加速期的现代社会是不同的,但从另一方面说明,适度规模经营对促进农户经济的发展是必要的。农户的适度规模经营包含内涵式集约经营和外延式集约经营两种方式,内涵式集约经营指对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使用先进的生物技术,进行劳动密集式精耕细作,或通过组织(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合,将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小规模经营单位组织起来,纳入一体化、产业化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组织化与社会化程度,以群体的组合优势扩大农业整体产业的经营规模。具体包括两种方式,一是依赖于双层经营方式进行的小规模内涵式集约经营(C1);二是依赖于其他社会化服务力量(如农业公司、专业化合作组织等)进行的小规模内涵式集约经营(C2)[2]。
外延式集约经营指通过土地流转机制或股份制等形式,使家庭经营土地规模扩大,进行适度规模化生产的经营方式(C3)。这从规模经济的“U”理论得到反映,如图2所示。在特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随着土地经营面积扩大,平均成本将下降,达到一个均衡点之后,如果继续扩大,则平均成本将随着经营规模扩大而提高。C1、C2、C3分别代表三种不同规模的平均成本曲线。一般情况下,同一农户经营的平均成本满足AC3
我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农户数量增多,土地细碎,户均占有耕地逐渐减少,这种严重超小型、高度分散的农户经营体,没有进行市场交易的内在冲动。从1986年到1996年,户均耕地面积由9.2亩减到7.8亩,人均耕地面积由2.0亩减到1.9亩,劳均耕地面积由3.7亩减到3.1亩,分别比1986年减少15.7%、5.6%、15.0%。户均耕地块数1986年为8.4块,到1996年的仍然有6.2块。土地流转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户均耕地转包面积也只由1986年的0.3亩增加到1996年的0.4亩增加了38.7%[3]。
根据1986-1999年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10个村跟踪观察户资料表明,就农户家庭主要经济资源利用效率比较看,无论是劳动资源还是资金或农地资源,其利用效率在大多数年份最好的应当说是经营规模在1-3亩的农户,其次是规模超过10亩的农户。随着农户经营农地规模的扩大,农户分布呈典型的“∩”状,而农地收入水平以及资源利用效率则呈“U”状或下降趋势。这一结果意味着现行的农地配置是极不合理的,虽然从公平的角度上看,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但从农地利用效率发挥看,则是最差的。因此,实现规模经营已成为浙江农村以及农户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4]。
根据2002年我国粮食主产区10个省30个县的3 000个农户调查数据表明,粮食主产区户均、人均、劳均耕地面积分别为10.71亩、2.75亩、4.16亩,仍属于小规模经营,但户均和人均耕地都比全国平均水平的7.69亩、1.48亩要高。粮食主产区农户家庭经营的农地规模明显偏小,在经营农地的农户中70%多的农户经营规模不足10亩。在粮食主产区当前生产力水平下,农户耕地在10亩以上,其报酬是递增的[5]。2006年,农村人均耕地面积1.41亩,户均耕地也只有7.3亩。因此,如何将农地经营由分散转向集中,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
实际表明,通过土地流转机制或股份制等形式实现外延式集约经营,扩大农户家庭经营土地规模,进行适度规模化生产的经营方式是一种可行的发展模式,但决不是权宜之计,进行劳动密集式精耕细作的小规模内涵式发展也只能解决短期的生计和发展问题。因此,比较有效的方式是通过组织化发展道路,借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既降低了农户经营的市场和自然风险,提高了农户经营的效率,同时又扩大了农户经营的外在规模,实现规模经营效益。
农户经营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规模化只有在组织化发展基础才能得以真正实现。组织化是实现规模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市场化为农户经营组织化提供动力,专业化是农户经营组织化的产业基础和支撑,农户经营组织化又为社会化服务提供保障,组织化已成为农户经营行为的必然选择。
二、农户经营行为的路径选择
研究农户经营行为,必须与农户个体、农户群体和农户经营组织的行为联系起来,现有的农户经营行为特征、行为选择及其绩效已经为其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基础。农户和农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归根结底来源于农民对其组织的功能性要求,农民的利益是农户和农业组织存在和变革的根本前提,其能否真正发生必然遵循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原则。
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较小,大多数农户仍然处于一种分散经营状态,组织化程度较低,这种状态造成农户经营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过高,风险较大,竞争能力减弱,利益也难以得到保证,必须进行组织创新。组织创新必须依据成本-收益原则作出选择,这就要求这一创新组织的制度安排能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交易成本,并对他的努力给予应有的回报。农户经营包括经营主体-农户和客体-农业两个方面,它们是密切联系的统一体,农户的性质决定农户经营本身是有效率的,这就要求组织创新必须在保持农户经营独立地位的基础上,从农户这一组织外进行。
引导农户进行组织创新要遵循农业产业组织化和农户组织化两个思路展开,农业产业组织化强调农业生产要素功能的协调性和合理性,主体是农业组织,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首要目标,在农业专业化分工前提下从事专业化生产,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并分享农产品增值收益;农户组织化强调人的组织化,主体是人格化的农户,以维护农户利益为首要目标,为了提高自身的弱势地位,必须通过农户之间的联合、合作,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整体的专业化生产经营形式参与竞争,从而改变自身的弱势为强势竞争,巩固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两种组织形式,整合、构建出促进农户经营组织化发展的动态成长模式,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一)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农业产业组织化就是将农业及其关联产业采用一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一体化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联结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组织体系。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化发展的要求,龙头企业需要组织起来的农户,农户也需要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对接,这已成为产业化经营中的一种新趋势。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通过“公司+农户”等组织形式,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把分散的农户经营纳入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把分散独立的许多生产过程,融化为一个社会生产总过程,形成小群体、大规模、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农业技术和经营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使农户致富,本是制度安排的初衷,一些龙头企业的建立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确实起到了带动农户致富的作用。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加入WTO,政府逐步退出竞争领域,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也在减弱。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龙头企业与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体农户竞争力量的悬殊,使得农户大部分的收益仍然被龙头企业获取。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农户之间需要组织起来,结成利益共同体与公司平等竞争。在“公司+农户”这一产业化经营基本模式的基础上,衍生出“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化组织模式,出现了产业化经营与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相融合的组织化模式。农户借助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发生联系,不仅使农户消除农产品的销售障碍,避免由于信息不灵、渠道不畅等原因造成的市场风险,而且延伸了农业产业链,使农户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是实现农户进入市场、发展市场农业的有效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相衔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已成为带动农户经营组织化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
(二)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中,农户处于仍弱势地位,分散经营,法人主体地位缺失,不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资格,对外交往也缺乏应有的商业资信,不能以市场主体身份参与经济活动,相应的权益无法得到保证,也不利于农户参与到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当中。国内外的实践反复证明合作经济组织是引导小农户进入市场的最佳途径,通过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将拥有不同资产的农户通过一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进行横向联合、合作,即在不改变农户家庭经营的前提下,对农户进行组织整合,形成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法人组织,既可以较快地沟通、传递市场信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减少生产盲目性,又可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既可以通过利益的纽带和内部章程,约束、规范农户经营行为,把不同农户通过专业化生产经营组织起来,提高其谈判地位,又可以独立享有民事权利与承担责任义务,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为广大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提供一系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了单个农户家庭经营所面临的技术、生产、资金、供销、信息、农机、农产品加工储运等问题。同时,以农业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合作意愿为前提,合作组织内部成员分散生产,民主管理,统一对外经营,既发挥了合作的优势,又不损害农户家庭分散生产的积极性,既能体现农业家庭经营活动的内在要求和独特优点,又解决和克服了广大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家庭经营的弊端,实现了家庭承包基础上的外部规模经济和规模经营效益,从而把农户经营与农业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和规模化经营有机统一起来,提高农户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达到稳固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为农民提供多种有效服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各级政府扶持的贷款担保公司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服务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各种专业服务。
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含了不同的组织形式,如专业协会、技术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等,其利益联结机制不同,具有不同的组织边界,包含了不同的治理结构,产生不同的“合作收益”,适用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这就需要在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在成长机理的基础上,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体系进行构建,不断完善其内在运行机制;同时,还要认真完善、贯彻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相关法律,积极引导农户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加强对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支持,使农户真正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受益。
(三)整合农业产业组织体系
我国的农户经营组织发展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是在没有动摇农户这一微观经济主体独立产权的基础上,引导和组织农户改变以往单个农户在市场中的不利地位,提高市场竞争力。这两种组织都是外在地扩大了农户经营的规模,确实实现了农业微观经济主体的组织创新,但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地加以优化。由于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存在着天然的融合性,共同内生于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中。因此,需要对这两种“组织”进行有机整合,将二者共同纳入农业产业体系中。
农户经营组织整合就是在保持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以农户为基础,以农业专业化生产为依托,通过劳动与资本联合或劳动与土地联合为纽带,按照公司制、股份制、合作制或合同制等方式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将二者重新整合为适应农业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要求、有利于推进农业一体化的新型农村经营组织形态,目的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改变广大农户经营自身的不利地位。其基本模式表现为农户横向联合、科层纵向联合与农业产业纵向一体化联结的经济共同体,即“公司+合作社(或协会)+农户”模式。
农户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谈判能力和竞争能力,获得较好的服务,较低交易费用,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根据专业化生产的需要首先在小范围内通过组建专业协会,对内相互提供技术、服务,进行专业化生产,对外以合作体的形式进行销售,提高在市场中的讨价还价能力,获取更多的市场收益。当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为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能力,提高组织自身的投资和融资能力,有可能吸引一部分企业加入,通过较紧密的利益联结方式组建合作社或股份合作社,利用合作社内部的有效联结机制,将业务向产前或产后环节延伸,对内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将社会化服务内部化,降低交易费用,对外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或收益。由于受到合作社组织边界的限制,当合作社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获取更多的合作剩余,合作社之间可以通过较松散的专业协会形式进行联结,突破区域界限,扩大市场边界,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而企业为了更好地获取原材料来源,满足利润最大化需要,不得不与协会或合作社进行合作,尽可能让利于合作社,建立自己稳定的原材料生产基地,由此可以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并使之得以巩固和稳定地发展,农民增收得到保证。如图3所示,随着市场化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组织结构梯度演进,利益联结机制逐渐紧密,呈现出一个动态的逐级递进的互动成长过程,从而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拓展为“公司+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户”的一般形式。
农业的弱质性和农民的弱势性,加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在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当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作用。从整个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出发,不仅从宏观上对整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进行规划,而且要在微观上对农户经营组织进行政策支持、引导和保护;不仅要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植、培育,而且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支持、保护和协调,构建支持保护体系,推动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和稳固发展,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中译本·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罗必良.农地经营规模的效率决定[J].中国农村观察,2005(5).
[3]农业部农研中心.家庭经营与农户劳动力配置:1986-1996年[J].中国农村观察,1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