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命

2024-05-16

自然生命(共12篇)

自然生命 篇1

发现第7元素

人们对生命体的基本认识是:生命体是由碳、氢、氧、氮、硫、磷6种元素组成。这一基本结论早被编入教科书,在长达数百年的生命科学研究中从未动摇过。对于我们已知的生命体知识而言,生命体是由遗传物质核酸,以及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多糖和脂肪等物质构成。在6大元素中,碳、氢、氧、氮是基本元素,例如多糖是由碳、氢、氧组成的,核酸、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也是主要角色。另外两种元素硫、磷则只能被划入“重要元素”之列,它们的含量要小得多,只起到辅助作用。

然而,美国研究人员的发现却陈述了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组成生命的“第7元素”是存在的。“砷基生命”中的砷能取代磷在已知生命体中发挥的作用。2010年底,研究人员成功地在实验室富含砷的环境中培养出了新生命,它的独特之处并不在于能忍受高浓度砷的极端环境,而是将这种被认为有毒的元素纳入自己的生命机制。对于我们来说,砷是有毒的,因为它对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同样,磷对于以砷为基础的生物也是有毒的。“硅基生命”则是以硅而不是碳为生命基础的“超自然生命”。因为硅与碳一样,化合价都是4价,硅原子也能排列成环状和长链状,从而形成生物分子的骨架。

化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和天文学家共同撰写的报告认为,科学家应该先在地球上对极端微生物做更多的研究,才能为发现“超自然生命”提供线索。在哪里可以寻找到这些“超自然生命”呢?科学家将注意力放在了生态上孤立、条件恶劣的小环境中,因为绝大多数普通生物都不会在那里生存。孤立的生态系统其实很容易找到,如地壳深处、大气层上部、南极洲、盐碱地,以及被重金属或其他污染物污染的地带。比如已经发现的砷基生命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莫诺湖,是一个有76万年历史的沙漠湖泊,湖水盐碱度极高,也是地球上天然水体里砷含量最高的地方;南极洲上被称为世界最干燥地方的干谷;被重金属严重污染的西班牙力拓河;以及中国新疆的索尔库里沙漠。

生命定义不断扩大

另外,科学家还可以在实验室中“创造”孤立的生态系统:首先改变温度和湿度,将已知生物杀死,如果仍有生命迹象,那可能就是“超自然生命”。利用这种方法,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耐辐射细菌,它能承受的γ射线辐射剂量,是人类能承受的剂量的1 000倍。令人失望的是,这种耐辐射细菌和其他耐辐射生物一样,在遗传学上都与已知生物有关。不过,这并不能排除利用这种方法找到“超自然生命”的可能。

陆地上的钻探工作还曾发现,即便在更深的地下,仍有大量生物活动的迹象。在地壳深处,微生物群落与光线、氧气和其他生物的有机产物完全断绝了联系。它们能生存下来的原因是,某些微生物可以将在化学或放射反应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和氢,用于新陈代谢、生长和复制。尽管迄今为止,科学家在这些生态系统中发现的微生物都与生活在地表的微生物有紧密联系,但目前对地壳深处的生物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更深的地下,或许有惊喜正等着我们去发掘。

最近,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菲利普研究小组,在澳大利亚西海岸深达1千米的海床凿洞取样时,发现采集到的20亿年前的砂岩中,存在一些大小在20-150纳米的微小结构,它们能在实验室中自我繁殖。在电子显微镜下,这些微小结构呈现棕色的团块和卷须,并含有遗传物质DNA,它们不需要用核糖体制造蛋白质,至于是否为“超自然生命”,尚在进一步研究之中。

镜像生物也是科学家正在寻找的“超自然生命”之一。生物大分子的构型可呈现为两种镜像结构:左旋或右旋。在已知生物中,氨基酸是左旋的,DNA则是右旋的双螺旋。但是如果生命再次从零开始,氨基酸有可能是右旋的,而DNA有可能是左旋的。幸运的是,现在研究人员能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来鉴别镜像生命。一份标准的微生物培养基包含多种大分子,如利用这些大分子的镜像分子制备一种营养液,把新发现的微生物放进去培养,最终能生存下来的肯定是镜像生物,因为只有它们能以镜像分子存在。

自然生命 篇2

望!在那无垠的海洋间,波浪翻滚着它的汹涌;看!在那苍茫的夜空里,星星放射着它的光芒;瞧!在那浩瀚的宇宙中,星球围绕着它的轨道;闻!在那幽静的田园中,花朵散发着它的芬芳;听!在那高耸的山峰间,流水激荡着它的乐音;摸!那古老的大树上,树干书写着它的年轮!啊!大自然是一曲悠扬的古乐,大自然是一首隽永的诗卷,大自然是一副无尽的画廊!

你不仅创造了人类,更孕育了人类的文化,陶冶了人类的情操!

所以,人们呀!

让生命自然舒展 篇3

上午十时,悦耳的下课铃声在保康县实验小学上空响起,全校学生像训练有素的军人一样,从教室里鱼贯而出,整队步入操场,然后一字排开,开始他们每天的必修课——阳光大课间活动。在保康,全县每一所中小学校的大课间都被演绎得五彩缤纷、各具特色,韵律操、集体舞、花样跳绳、竹竿舞、腰鼓表演等,一到大课间时间,整个校园立马变成欢乐的海洋,每一个生命都在这里自然地律动和舒展。

在保康县教育局局长孙代文看来,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进而在此基础上充分体悟生命成长的过程,所以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在校园里自由地呼吸、生长、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依恋的地方。2011年,保康县将生本教育改革从课堂延伸到课间、课后,紧紧围绕活动做文章,释放和挖掘学生的生命潜能,促使学生的全面个性化发展。

“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不能只写在墙上、挂在嘴上,而是要将其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和学生校园生活之中

五年前,孙代文在调研中发现:每年体育中考,虽然学生都作了充分“准备”,可仍然有学生体力不支甚至当场晕倒。所以,每逢体育中考,教育局“如临大敌”,应急预案就要制订好几套。

“教育绝不仅仅为了分数,而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局局长办公会上,孙代文直言不讳,只抓升学必考科目,有意无意地忽视体音美教学,显然是对“生本教育”理念的扭曲和误读。

2011年8月,孙代文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体艺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繁荣校园文化、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随后,教育局专门下发文件,强力规范办学行为,要求中小学校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不打折,开齐开足所有课程。与此同时,认真落实阳光大课间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享受阳光,强身健体,放松身心。

教育局明确要求,落实生本活动要以《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南,组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坚持以“大家跳、大家唱”活动为依托,创新“大课间”活动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艺活动,推广校园集体舞、广播操等活动项目,并定期在全县开展体艺特色展演活动。

“我们倡导的生本活动并不是什么创新,而是尊重学生生命成长规律,让教育教学活动回归本原,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保康县教育局领导班子的想法简单而朴素,就是要把“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落实到学校的课程体系和学生校园生活之中。

教育局多次召开乡镇中心学校和县直学校校长会议,掀起生本活动“头脑风暴”,要求校长做生本活动课程的开发者和建构者。“体音美师资力量不足怎么办?”孙代文态度鲜明,各乡镇和县直学校将体音美师资缺编情况据实上报,教育局将此纳入新机制教师招录计划,逐步配齐体音美师资;筹措专项资金,加大对全县体艺师资培训力度,以满足生本活动课程开发和生本活动课程实施的需求。

面对生本活动的蓬勃开展,部分家长不禁担忧,“孩子成绩下滑怎么办,上不了好学校谁负责呀?”为此,全县通过召开家长会、现场推进会、媒体宣传、校园开放周等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了解生本活动的实施情况,不仅打消了家长的疑虑,而且把家长发展为生本教育改革的“同盟军”。

教育局向社会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近三年中小学体质监测数据,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和督查力度,依托生本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确保开展生本活动的时间。

教育局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校体育艺术工作的通知》《关于打造特色大课间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对学校体育艺术工作和活动提出要求,并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和每周开展课外活动的次数,落实生本活动的计划、课程开发、组织实施和效果等。

保康县教育局副局长李大兵欣喜地告诉记者,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中小学校开齐开足体音美课程,落实以大课间为主要形式的阳光体育运动,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学校成为广大学生愉悦身心、健康成长的乐园。

2014年,在保康县第十三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上,保持了多年的6个项目的全县记录被一次刷新。一年一度的全县艺术节,众多乡村学校的孩子纷纷走上舞台,展露他们的青春活力和多才多艺。

生本活动不能搞一刀切,既要有规定动作,更要有自选动作

如何让生本活动持续推进,让学生自觉参与活动?这显然是生本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的又一难题。比如,以课间操为例,年复一年地做广播操,时间长了学生会产生倦怠感,活动的效果必然会打折扣。

对此,生本教育改革的倡导者和总设计师孙代文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他认为,教育局要关注的是方向和推进策略问题,重在抓好生本活动的顶层设计,要给中小学校留下足够的自主创新的空间,让各学校各班级因地制宜、大胆创新,让师生成为生本活动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和实施者。活动要渗透游戏精神,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按照教育局的顶层设计,在开展生本活动的过程中,全县中小学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县教育局教育股股长周全辉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定期通过不同的形式,集中展示各学校生本活动特色成果。”

保康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实验小学校长郭敦培与师生一道,收集具有浓郁荆楚文化气息的根雕、皮影、巫音、锣鼓、木器、刺绣等民间艺术图片;组织专班跑档案馆、文化馆,上史志办,查阅资料,走访民间艺人,编写了第一本校本教材《荆山楚源》。教材分“荆楚文化”和“乡土文化”两大块,让师生“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传承楚人“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深固难徙”的坚贞精神。

此外,实验小学开发出“晨读、午写、大课间、大活动”四项特色校本课程。早晨上课前,全校开展10分钟以读校本教材为主要内容的读书活动;下午上课前,全校开展10分钟以“书写汉字”为主要内容的练字活动;把每天30分钟大课间当作一节重要的活动课程来上,所有班级举班牌、列队、呼号入场,做广播体操、表演校园集体舞、跳“大绳”,展现师生快乐阳光的精神面貌;每个年级每周利用半天时间,全校集中开展舞蹈、器乐、绘画等特色兴趣小组活动。这些课程都被纳入学校整体课程计划,配备专任教师,并加强常规教学管理,让生本活动课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为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验小学举办了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美育节等“五节”活动,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释放、展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其中,该校排演的节目《种庄稼》,参加了全省第十届黄鹤美育节优秀节目现场展演活动。

城关镇小学的“三韵阳光大课间”则开创了该校体艺工作的新局面。有韵律跳绳,全体学生和着音乐的节拍,或快或慢,有节奏地舞动绳子,把体育与艺术巧妙结合;有古诗词韵律操,音乐教师和学生一起创编了40首古诗词,把经典诵读和舞蹈的律动完美结合;还有山风鼓韵《中国龙》,把传统的大鼓演奏与现代舞蹈结合,整齐的鼓点敲出了儿童的阳光和朝气。

“生本活动,就是要在课程体验和梦想引导下,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基于校长叶发源的理解,城关镇小学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各类体育艺术活动特点进行科学分类,比如,在器乐演奏上,低年级以口风琴为主,高年级以葫芦丝、鼓号、大鼓为主;在美工技能方面,各班成立绘画和手工兴趣小组。一人可自主申报两项活动课程,促使学生个性发展。这样每名学生毕业时即可掌握两门器乐演奏技能,具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过渡湾小学采用“小苹果”这首颇受小学生喜爱的音乐,通过创编舞蹈动作,既不生搬硬套,又较好保留了原曲的风格,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生本活动的热情。

考虑到天气因素对开展生本活动的不利影响,龙坪镇中心学校、寺坪镇小学开发出生本活动课程——“手语操”,县一中、熊绎中学开展野外踏青和远足活动,歇马镇中心学校开发出腰鼓,寺坪镇小学创编了一套武术操,后坪镇中心学校开发出竹竿舞,马桥镇小学创编出童心舞等等。

周全辉说,一年一度的全县生本活动展示,犹如走进一个大型的活动课程超市,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据初步统计,近年来,全县中小学生有100余人次在市级以上体艺竞赛中获奖。

牢牢抓住“评价”这个牛鼻子,促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评价是一个指挥棒,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孙代文相信,建立生本活动评价体系,不仅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更要有宽容平等的胸怀。教师不仅要用“肉眼”,还要用“心眼”,不仅要关注今天的成绩,更要关注明天的发展。所以,用好评价这把尺子,首先得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扬长避短;其次坚持多元评价,能从多个角度评价、观察、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能评价的对象不仅仅是老师,还包括学生,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功能,对学生起到激励和自省的作用。

2011年,保康县教育局着手完善生本活动评价机制,把体音美课程的开设、教师教学常规的落实、特长生的培养、特色学校的创建纳入教育教学评价范畴。学校将开展课外活动、特长培养、参与社会活动等工作的质和量,纳入体音美教师工作绩效的考核范围。

李大兵说,“我们就是要通过完善评价制度,来引导、激励中小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生本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教育局把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培养等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身心发展水平方面,重点加强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情绪行为调控、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评价,促进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在兴趣特长培养发展方面,重点通过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特长、潜能发展等方面的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在教育局的引导督促下,各学校在积极开展生本活动、搭建生本活动舞台时,努力完善评价体系。实验小学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从学生活动的20多个方面对其日常表现进行评价,构建阳光评价体系,开展阳光少年评选活动。城关镇小学建立《成长记录册》,通过自评和互评帮助学生逐步明晰自己的个性发展方向。寺坪镇小学倡导学生自我管理、自主评价,成功实现了自我教育和发展的目标。

2014年11月,寺坪镇中心学校少年宫活动经验被湖北电视台《垄上行》栏目报道,其中活动的多元评价体系建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辅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生本活动评价细则,让学生以推荐活动项目、参与检查、评价等形式参与生本活动。教师发现学生的亮点及时加以引导,用多元化的机制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通过精心设计活动流程,科学安排活动密度,高度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和氛围中接受锻炼、发展个性。

2015年10月,保康县第十四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在保康一中拉开帷幕。城关镇小学、实验小学、熊绎中学、县一中、县中职学校等5个代表队分别进行了传统大鼓、腰鼓、足球操、武术操集体展演。来自全县中小学校的26支代表队共计344名运动员参加了74个项目的激烈角逐。其中,足球(绕杆射门、颠球)首次纳入运动会比赛项目。

“有的孩子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有的可能是小草小花,不过没关系,只要小草长得茂盛,小花开得灿烂,每天都在努力地生长、向上,同样是精彩的,美丽的。”马桥镇小学校长杨兴芳坚持开展月评价,动态放大儿童的“闪光点”。评价分为三个层次:“榜样”就颁发“金太阳”奖章,表示“成就自己、影响他人”;“优秀”就颁发“蓝月亮”奖章,表示“追求卓越,超越自己”;“进步了”,就颁发“亮星星”奖章,表示“激励自己,成就自我”。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小花,有的娇艳,有的淡雅,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个性潜质。孙代文认为,“教育,就是要促使校园里的每一个生命个体自然舒展,进而焕发最和谐最美的生命成长状态。”

《韶华易逝》对自然与生命的诠释 篇4

《韶华易逝》一诗仅有八行,简洁整齐,但是其寓意却不可谓不深远。从诗名来看,整首诗的喻题呼之欲出:感叹时光的短暂和不可留。金子的色泽指代的是宝贵的东西,因此“Nothing GoldCanStay”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于生命的一种悲观诠释。纵观英国文学250多年的历史,嗟叹青春、爱情和生命的短暂以及时光的飞逝的佳作随手可拾,而这些主题在《韶华易逝》这首诗里尤为凸显,让人无法移目。囫囵一看,这首诗似乎是几行用词相互矛盾的诗句组成,影影绰绰暗指季节的更替,其主题藏头露尾。然而,正是弗罗斯特对悖论、歧义以及意象的使用才是这首诗的精妙所在,这让诗句合为一体,密不可分。这首诗开篇映入眼帘的就是数行相互矛盾的句子:“绿色如金,…新叶如花。”绿色是春天的标志,生命的象征;然而当春天悄然来临之时,新英格兰的白桦和柳树绽放的却是淡淡的一抹金色。因此,绿色其实仅指代一种既定事实或者一个符号,而金色才是事实。“Gold”此处并非指珍贵永不腐坏的金属,而是一种颜色,“奈何金色难留”。在诗的第二节,出现了另一个悖论,“初芽如花”。诗人可能暗指新叶沐浴在早春的枝头,慢慢舒展,仿若娇羞的花朵。“然而绽放却难恒久”,“叶叶凋萎,片片散落”。这两句诗隐喻叶子终归是叶子,虽然它“如花般绽放”,最终还是会回归到最初的状态。上面讨论的两个悖论---金色转绿,鲜花变绿叶,恰好呼应了诗的标题“韶华易逝”。“因为事物的表象总是很快转变,其绝美亦难留心头。亦绿亦金的叶子很快凋萎,寓意理想事物的转瞬即逝。”(Marcus,1991)接下来,弗罗斯特援引了伊甸园亚当和夏娃被化身为蛇的撒旦引诱偷吃禁果的经典典故,因此“伊甸沦悲切”。因为当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之时,他们失去了本真。诗的倒数第二行,“黎明沉为昼”,更加把“韶华易逝”这一主题彰显无遗。清晨第一抹阳光闪着耀眼的金色,因此一天之晨也被喻为最为“黄金”时间。自然,弗罗斯特说“黎明沉为昼”同时暗指“岁月不留金”。整首诗里都可以感觉到诗人对生命困于时光的悲伤与沮丧。诗里描绘了几个自然现象,均明显指向了一个关于生命的黑暗的事实:当时光不断流逝,生命则慢慢在消亡。。这个观点更加强烈地印证了弗罗斯特在他的作品中反复表达的一个关注:在这个冷漠的宇宙中,人类孤独地存在,如此的无助与困惑。他的这个关注点跟爱默生的不谋而合:“生于世而堕于世,即由于自然的进程而导致的生命的痛苦和颓萎就是我们所说的邪恶”。

然而,真正让弗罗斯特的佳作留名青史的是其对平淡生活的一针见血。这一点毋庸置疑,正如在《韶华易逝》一诗里,“金色”隐喻“完美”,而尘世里不容美好栖身。任何美好的事物很快就会凋萎弗罗斯特对自然世界和上帝没有太多信心,他认为自然本就冷漠至极。“这种坦然接受的态度成就了他的创作,让他拥抱外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方方面面,因为他不会对自己不能改变的事物悲恸不已。”(Doyle,1962)纵观全诗,不难看出诗人的潜台词其实是:我们知道美好不久留,对此我们也无能为力,那不妨坦然接受,因为人类在自然世界面前是如此渺小和不堪一击。

摘要:《韶华易逝》一诗最早收录在弗罗斯特1923年出版的第一本获得普利策奖的诗集《新汉普郡》。在此诗集里,没有一首诗比《韶华易逝》更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弗罗斯特对于“自然与生命”的哲学理念。本文要重点着墨的是弗罗斯特在这首诗里对于自然、时间、生命等哲学理念的诠释。

亲近自然,感悟生命 篇5

摘要:本文以自然教育为思想,对幼儿亲近自然的活动设计方案、特点及从中得到的启示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旨在为其他幼儿园亲近自然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育亲近自然设计方案

幼儿的生活离不开自然,让幼儿亲近自然、感悟生命是《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教师指导用书》的宗旨。

一、亲近自然,感悟生命的活动设计方案

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可以参照各种主题公园、主题餐厅的设计模式,让没有天花板和围墙的幼儿园进入孩子的学习生活,鼓励孩子回归自然,融入自然,亲近自然,在自然中感悟生命,体验生命的乐趣,比如“森林主题”、“海洋主题”、“动物世界主题”、“植物园林主题”。本文针对活动方案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总结:安全性,生活化,可以作为其他活动设计的参考。

安全是最重要的。选定一个主题后,可根据孩子的年龄、认知、性别及学校自身的经济、地理位置等条件进行活动内容的选择。比如在森林主题的活动设计中,要选择幼儿园周边的一个森林作为活动的场所,由于是户外活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儿童因为年龄较小,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所以老师在户外活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亲近自然的活动,才能让孩子在活动中感悟生命,升华思想。

活动内容要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在森林主题活动中,游戏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森林中玩角色扮演游戏“倒霉熊”,可以讲“小红帽”的故事、画“蓝精灵”、涂鸦、野餐、爬树、捉迷藏、森林防火教学、野外生火练习等。把课堂搬到户外是为了让孩子亲近自然,感悟生命。所以选择在活动内容的时候要考虑孩子的生活习惯,想办法把孩子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融入活动内容中。这样孩子才能更快地融入自然环境,达到身心放松、体验自然、感悟生命的目的。比如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老师可以把孩子们日常喜爱的动画和森林主题进行结合,让孩子体验“倒霉熊”和光头强的追逐打闹,教会孩子们保护树木,不能乱砍滥伐的知识。把“三只小猪”的故事和森林进行结合,让孩子们建造简单的房屋,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锻炼动手能力,还认识到狼吃猪的食物链关系,明白生命只有一次的重要性,时刻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坏人斗智斗勇。这对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活动特点

主题式亲近自然活动是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对孩子的合理引导,遵循自然规律,顺从孩子天性,让孩子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妙,放空心灵,陶冶情操。

亲近自然作为一项户外参与活动,在锻炼孩子身体的同时,让孩子心灵得到满足。在高科技占领生活各个角落的今天,幼儿回到自然已经变成一种奢望,孩子们只能在动画片中看到森林的茂密,闻到海的味道,听到树叶的歌唱。幼儿园组织主题式亲近自然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认识自然的心理需求,给孩子的创作带来灵感,帮助孩子构建良好的信仰和精神世界。活动前需要老师合理设计活动内容,对活动顺序制订一定的计划,为了保证孩子的户外活动安全,老师们一般会通过增加活动趣味性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达到互动参与、教学相长的效果。比如在森林里孩子们玩“搭房子”的游戏,他们就地取材,用树枝作为房子的骨架,用树叶作为房子的外墙,最后还用树枝搭建小桥、围栏等,在森林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融入自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用自己的想象进行游戏计划的实施。这有利于孩子想象力的发展,激发孩子的创造性,也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满足。在湖边主题活动中,小孩子自己坐在湖边的石头上,轻轻唱歌,就像童话里的美人鱼,老师在远处静静地观看。在这样的情境里,孩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自由得到了释放,使孩子身心更健康地成长。

户外亲近自然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人类的祖先源于自然,很多生活技能是在自然中学会的。比如在蔬菜主题的活动中,孩子们走进菜园,跟着农民伯伯一起种植蔬菜、挖土、埋下幼苗、填土、浇水、施肥等,在体验自然的过程中,孩子们认识了蔬菜的种类,知道了种植蔬菜的步骤,还锻炼了身体。在以后的饮食生活中会更珍惜粮食。在森林主题的活动中,孩子们需要跟着老师徒步走到附近的森林,还要自己带上自己喜爱的工具。在行走的过程中,锻炼了孩子们的肌肉和耐力,还让他们学会了遵守交通规则。在森林中玩耍的时候,孩子们学会了爬树、使用铲子、收集木柴生火等,在游戏的过程中慢慢学到了知识。

三、结语

尊重自然 善待生命 篇6

这座博物馆由“2011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中国藏獒画家第一人”林跃主导建造。作为爱藏獒、画藏獒、痴迷藏獒的本土画家,林跃以画獒驰名海内外,林跃在开馆仪式上表示,希望能够将藏獒守候守护的忠诚精神传递给更多人,坚守家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藏獒艺术馆展现给大家的是一幅幅精美的藏獒艺术品。关注藏獒近10年的林跃用油画这种源自西方的绘画表达方式传递着颇为东方的生灵的神秘魅力,藏獒们或机警或深沉,或温情或顽皮的眼神,极具灵性和人性,反而呈现出一种相当东方的情调。展览大厅还反复播映着林跃画獒的宣传片,让人产生与动物和睦相处的共鸣。嘉宾和粉丝们在藏獒艺术馆中品味到更贴近自然、更贴近野性与传奇的生态。

藏獒艺术馆为宣传原生态藏獒的保护理念,还开发出藏獒油画文化石、藏獒油画乌木根雕、藏獒油画丝织品、藏獒油画铜版画等艺术产品。艺术馆还通过拍摄电视纪录片《呼唤》,并在美国出版《东方画獒大师林跃油画作品集》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把藏獒的神韵推广至国际。林跃对记者说:“这一切表达都是我对自然生命的尊敬和热爱。尊重自然、善待生命,其实也就是尊重和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四川省美协主席阿鸽在开幕式上表示,林跃的油画将四川画家的风采带到了世界,将藏獒的坚守和忠贞带到了世界,这一点很难得。而作为林跃“最好的朋友”、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幽默地表示,“说我是他最好的朋友,我想我应该不是,因为他还没送过我画,我刚才还在开玩笑,要是他再不送我画,我就把他家门口的两条藏獒药了!呵呵。说心里话,我相信林跃的成功是一种现象,是一个例子,他始终关注着与人类生活相关的神奇生灵,并由这种生灵看到其内心。如今林跃的作品开始收获市场的良好的回馈和认同,也是一种多年努力的结果,天道酬勤。我衷心祝福他的作品能越来越卖钱,多请我们吃饭。”说话实在的阿来引得台下笑声一片。

表演艺术家侯耀华,川籍演员、周恩来总理的扮演者刘劲作为林跃的“家宾”专程从北京赶到成都参加开幕式,并在现场与媒体和与会艺术家幽默互动,现场气氛热闹不已。

林跃在藏獒艺术馆开幕仪式上深情地回忆,自己和藏獒“西巴王”相处了近8年时间,这8年,是藏獒改变他生活方式、创作思维的8年,对他意义非凡。当然,这条“西巴王”也对他意义非凡。2003年,牧民朋友夏柯送了他一只藏獒“西巴王”,但带回成都养了一个月,他就发现“西巴王”精神始终不好,林跃感觉高原才是它真正的家,赶紧将它送了回去。此后在他无数次到阿坝州创作时,每一次“西巴王”都会主动跟随保护他,帮他驱离陌生地域的藏獒,在暴雨夜帮他守夜驱赶误闯而来可能伤人的牦牛,直到他醒来。它还曾在林跃发生高原反应时招来牧民救了他的性命。林跃说,由此,他深刻体会到了“狗是人类的朋友”这句话的感人之处,更为藏獒因为商业利益被运离高原的生活担忧,所以他在创作藏獒油画艺术之余,也在为藏獒获得更好的生存、保护的环境和条件而努力。

在多年创作过程中,林跃创作出了丰富而深刻反映藏獒生活的艺术作品。有评论家认为,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当代的核心价值观“忠”,同时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关怀“爱”,而他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有关生命母题的哲学基石“和”,更是与时代相契合的生命敬畏思想。

在活动的尾声,现场嘉宾一起观看了林跃与藏獒的故事纪录片《守护》,这部影片在2013第十二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活动中再次入选,并获得“金熊猫”最具环境保护提名奖。嘉宾们在观看完影片后称赞不已。藏獒艺术馆的开馆,除了成为一次艺术事件之外,也成为一次关于艺术的真诚聚会。林跃表示,这是一次关于关爱生命,坚守家园,弘扬传统文化的一次艺术聚会。

自然生命 篇7

一、自然人性化

对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一直以来, 都存在着一种深刻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理念, 即是人的在场而自然的缺席, 自然的意义与价值是不具有“格”的自主存在, 是主体——“我们”外加上去的, 是主观“赋予”的, 是通过移情才具有的。这也是对文学是人学这个著名命题狭隘的理解, 在作家、批评家的心目中, 人类具有中心主义, 是“社会生活”的中心、世界的中心, 地球的中心, 文学的使命只是在推动政治、经济为中心的人类社会的发展, “自然”的存在尚不具备独立的价值和本质的意义, 仍然不过是人类社会生活边缘的边缘。其实, 自然的审美品质一方面是独立的, 另一方面也是可以为人体认的, 物体本身的情韵与意义无时无刻存在着。正如《文心雕龙·物色》中提到“物有恒姿, 而思无定检”, 庄子在《秋水》篇中道:“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充分肯定了自然之认识论, 西方尼采直截了当地说, 无须人间艺术家的中介, 自然本身就具有直接的艺术状态, 具有“自然的艺术冲动”[2]。

在林白前期体现个体化生命意识的作品中, 月光下沙街的物与人, 美丽狰狞, 诡奇阴森:火红鲜活的木棉花、暗红腐烂的指甲花、雪白惨淡的玉兰、通往冥府入口的河流、潮湿闷热的雨季、厚重落寞的青苔, 散发出死亡与腐败的气息, 染指着沙街上美丽动人、欲望灼灼的女性们。通过将自然的秩序与美丽置入女性的身体和精神之中, 凸显女性在自我生命确认、生命本能、生命意识和诗化生命的个体化书写。毫无疑问, 林白笔下的女性和自然关系, 依然是置换与被置换的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关系。而《万物花开》人与物亲密关系的体现, 不单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 是在自然化和对象化的双向过程中完成了立场、视角的对换和交流, 体现了自然人性化。

先看动物:“麻雀也在飞, 鱼在水里游, 狗在地上跑, 我想这跟人走路一样, 是件平常事”, 飞鸟、水鱼、走狗和大头, 只不过是万物中不同生命活动形式而已。于是, 王榨的猪“特别聪明, 会认人, 会上树, 会哭会笑, 分得清敌友, 跟人差不多”, 甚至俨然为一位风情万种、雍容华贵的猪小姐, “猪光溜溜地躺在那里, 二皮叔说, 这可像了一个脱光了衣服的胖娘儿们。猪听见了这句话的后半截, 一个脱光了衣服的胖娘儿们, 它心中一喜, 没想到这么快就转世成功, 裹在一阵凉风和热水里, 跃上葱茏三百旋, 看环球如此凉热 (猪的前世背了许多语录和诗词, 转世之后也没忘个干净) ”, “它们穿越了刀锋就像溜冰, 就像坐电梯, 或者像电影上的蹦极跳”, 从而使死亡的血腥与恐怖因生命的轮回而变得喜气洋洋, 诗意盎然;名叫妞儿的母牛能够在月光下, 闪着灰光腾空而起, 像《西游记》里白龙马, 横过王榨的山水万物, 降落在大头的窗口, 它也能变成牛精, 具有人的脑子, 牛的身体, 既能听懂人语, 更是大头惺惺相惜、相亲相爱的伙伴, 大头正是通过妞儿完成了神圣的成人礼, 成为他生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朋友;蚂蚁们构建了特有的社会秩序生活, 各守本分, 井然有序, 享受着劳动带来的充实与喜悦。

植物:小说对植物的描写已经超越了传统小说的典型环境的作用, 它们和大头脑子里的瘤子花一样, 被赋予眼睛、耳朵和头脑, 被视为个体生命的自在存在, 无拘无束, 肆意舒展, 共同奔跑在混乱、狂欢的乡村游乐场上, 纵情声色, 共抒灵性, 尽显生命本身的芬芳与诗意。一棵树的视域被拓展, 其最风光最高的境界是“被二皮叔变成了一位新娘子, 油光水滑, 又羞羞答答, 它满心欢喜地待在新房里, 铺上了新席子, 铺上了新褥子”, 每一朵花都是娇艳欲滴、美丽风情的女人, 油菜花与疯跑的花痴一起开放, 棉桃喜气洋洋地准备出嫁, 床板咯吱咯吱的欢呼和鼓掌, 床单被子枕头全都喘息着使劲, 南瓜光着屁股来到我的窗前, 男凳子和女凳子在共同欢歌……

在《万物花开》中人类、植物和动物三个民间客体相互交融、平等对话, 动物具有了人的思想和感情, 植物也应了万界之灵性, 呼应这灵魂飞升的欲望之美。林白她从万物的密码中汲取灵性的源泉、书写的素材乃至作品的形式, 不为意义世界的规范和文学史的督促, 去驯化自己的写作, 在自己的话语中还原了动植物或无生物的视野, 体现了一种真正的自然美。这种自然美正如生态美学学者认为就是:一种生命样态的美, 而不仅仅是一种表象形式的美。

二、自然生命观

道家理解的自然不但包括对象世界, 而且包括人自身。天、人皆自然。也就是说, 人并不是疏离于自然之外的特异的种类, 而是像山川草木、花鸟鱼虫一样, 都是自然世界的有机组成, 一切皆为生命。庄周梦蝶, 庄周与胡蝶的分别不是人与自然的分别, 而是在自然范畴内生命与生命的分别。在王榨世界, 万物有灵, 和谐生存, 生生不息, 没有贵贱高低之分, 没有优劣等级之序, 只有男女阴阳两性之别, 这是最朴实的道家自然观, 体现了一种生命本体的意识。大头、看守所的老大、二皮叔、禾三叔、天不收、工蚁、狗群、男凳子代表着雄性, 奶奶、三躲、线儿、猪小姐、妞儿、南瓜、女凳子等代表着雌性, 阴阳两界的纠合催生了热气腾腾、虎虎生威的民俗世界, 这似乎暗合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具有朴素生态文化哲学意识的老庄之自然思想。老子在《道德经》写道:“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中气以为和”[3]。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也认为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4]。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自然的基本规律, 是万物生命之源。林白笔下的王榨世界则从男女“两性”这一角度暗合了古代哲学中具有本体意义的“阴阳”两性思想, 从生命的本体还原了万物的存在的本相身份, 消除差别, 构建等量齐观的生命平等思想。

《致一九七五》也是如此的洞天。此书在题目上非常鲜活地暗示着一种集体记忆下的社会和历史, 但林白却穿梭于时光之隧道, 以虔诚般的回忆“还原”和“再造”一幅幅生命的碎片, 并将召唤性的内在体验融会其中, 因此, 它们能够从日常物质性的封闭中解放出来, 也从社会——历史性的公共想象中超越出来, 而以“自然”、“自在”的灵性面目出现, 构建了属于她自己的宇宙自然。南流、沙街、学校、灯光球场、文艺会演、露天电影, 孙向明和他性感的十字鞋、三婆与猪鸡的心里话、王光美和神秘的梅花党、雷朵和喻章存在社会的边缘、热气腾腾的鸡肉粥, 花生和红薯眉开眼笑地安心地在坡地上呆着, 小猪刁德一竟然在六感的田野里成长为一只猪精——有着诗人和壮士双重灵魂的猪, 公鸡“二炮”以懒为荣的独特生活……小说的最后, 作者还郑重其事地列出一个“总人物表”, 137个流光溢彩的人物, 曾经与之有着血肉相连的人物, 皆被她流连咏叹, 呵护与敬畏, 撒上神话的光辉, 组成自足的宇宙, 宛若蒲松龄所庇护下的聊斋世界, 狐妖人鬼, 自成一宿。林白在《致一九七五》意欲建立的乃是一个万物皆贵、万物皆美的平等之国。

在这样的天地里, 万物便具有了“民”之的地位和权力——话语的权力、行动的权力和意念的权力。“牲畜就跟人一样, 人也跟牲畜一样, 人和牲畜都是互相转世的, 上一世是人, 这一世说不定就成了牲畜, 这一世是牲畜, 下一世不定还成了人”, “一个人怎么能不长出一双翅膀呢?人活在大地上, 多少都是要长出翅膀的吧……愿万物都有翅膀。”只有万物都获得真正的平等, 人才有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因为只有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相统一才有可能使现实世界成为理想中的乌托邦样的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 人类与万物一起享受生命和自然, 或者应当说是万物与人类一起享受生命和自然, 摆脱孤独和恐惧, 并因而获得一种生命的实现以及精神上的超拔和飞升。

摘要:林白后期小说以《万物花开》为主, 描绘了人物合一、万物花开、万物有灵的景象, 从自然人性化和自然生命观的角度体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主义生命意识。

关键词:林白,自然主义生命意识

参考文献

[1]尼采.悲剧的诞生[M].赵登荣, 范文芳, 黄燎宇译.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3, 24-25

[2]李耳.老子.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21

自然生命 篇8

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这部小说以恢弘有力的笔法, 讲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 主人公之所以能在残酷的恶劣环境之中生存下来, 是因为他在与寒冷、饥饿、伤病和野兽的抗争中, 最终悟出了生命的真谛, 懂得了生命与金钱孰重孰轻, 什么时候该放弃什么、选择什么, 才能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所以主人公在关键时刻放弃了辛苦淘得的黄金, 并能像原始人一样回归自然。作者没有给小说的主人公起一个名字, 但他却代表着全人类。所以对读者来说他是谁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类要想长久地生存下去, 就必须遵守大自然的规律。保护自然、顺从自然才是我们人类的长久发展大计, 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

小说中有这样一段对自然的描写:

“初春的北国的草原。举目望去, 天地连成一片。天空是浅浅的铅灰色, 地面枯黄的草根覆盖着灰色干结的土地。刚刚返青的草根的一点点绿色, 被枯黄的贴着地皮的干草淹没了, 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风在耳旁呼呼地吹着。”试想一个人孤零零地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下, 他生命的脆弱性与一只蚂蚁、一棵小草相比没有任何优势, 瞬间就能化为乌有,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自然的子民, 顺自然者昌, 逆自然者亡。任何一个人, 不管他有多么大的力气, 也不管他有多么的聪明, 不管他是多么位居高职, 也不管他多么富有, 孤零零地置身于这样的环境, 他都会感觉到自我的渺小、自然的伟大, 都会放下心中的傲慢或高傲, 重新考虑自我的价值,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时如果人在自然面前还是那么的狂妄和自大, 便会被世人所耻笑、显得非常的可笑和无知。所以人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谁也不能说清楚, 但人绝不是像莎士比亚所描绘的那样“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有多么伟大的力量”。

诚然, 人类依靠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 可以改变自然, 然而人类得到的回报又是什么呢?人类社会在享受着文明社会的发展成果的同时, 更在承受着各种各样生态灾难的恶果, 承受着自然界的惩罚。人类破坏自然、破坏生态平衡而创造的财富也必将像淘金者千辛万苦淘得的黄金一样成为人类生存的包袱, 成为前进的累赘, 成为人类发展的桎梏。只有抛弃它, 人类才能活下去, 才能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强大的、不可抗拒的自然面前, 再多的财富也是无用的, 再显赫的身世也不能与自然界的力量抗衡。正如杰克·伦敦所说:“大自然有许多宏伟的力量震慑人的存在, 譬如翻涌的波涛、凶猛的风暴、突发的地震、轰鸣的雷声……”这些都是违反自然之举给我们带来的惩罚, 我们人类都正在承受着这些惩罚。过去年年风调雨顺的地方时而旱灾、时而涝灾, 该下雨的地方正在遭受着多年未有的干旱, 而有的地方又暴雨连连, 有些地方大地震一次接一次……泥石流、森林大火、暴风雪, 这都是人类肆意改造自然, 违反自然规律所造成的恶果。

想想几十年前, 我们的科技还没这么发达的时候, 我们的环境也没这么差, 没有过多的汽车尾气, 没有大型工厂造成的污染, 更没有核辐射。没有机器轰鸣的噪音, 没有自来水, 但夏天井里的水伸手就能触到, 几乎各村都有大水塘, 夜晚人们在水塘边乘凉, 听着水里的蛙声, 是那么令人心旷神怡。不知从何时起, 这份美好从我们的身边渐渐消失。我们再也找不到那份自然的宁静, 再也找不到伸手可及的水源。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们过度地开发自然资源, 是造成如今水资源奇缺的原因之一。这种人类对自然的无限制开发和扩张, 导致了可怕后果, 破坏了自然之美, 也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科技发展与自然保护是一对矛盾, 人们这种先发展后保护、先破坏再治理的思路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恶性循环。人其实就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 他在自然界的伟大力量面前显得非常渺小与卑微。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才是人类发展的完美归宿, 道家思想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才是人类的最高生态境界, 人类应该正视自身, 摆正在自然面前的位置。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人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 忘记了在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在进的同时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退。不知从何时起, 人类开始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对自然的开发能力, 甚至妄图征服自然、改变自然, 人们甚至有了“战天斗地”的思想, 一味地想快速发展。殊不知,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小说中淘金者放弃了黄金才保存了生命。人们也只有放弃征服自然的想法, 才能得到自然的保护。

杰克·伦敦将小说《热爱生命》的主人公描写成一个淘金者的形象, 独自一人被抛到了茫茫的大自然之中。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 孤独无助的他, 才意识到了自身的渺小和脆弱, 显现了他作为自然之子的谦卑。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 他一开始是行走, 后来是爬行以致匍匐求生, 并回到了人类最原始采集和狩猎时期。靠最原始的手段觅食, 寻找最起码的生活条件。如小说写到他采集浆果、抓驯鹿、找到青蛙和蚯蚓充饥;生吃小沙鸡, 活活地塞进嘴里, 嚼得吱吱响;吃鹿骨, 贪婪地吮吸着那粉红色的生命残余;咬死狼, 满嘴都沾上了狼毛。他的吃法也从文明的吃法演变到了野蛮原始的吃法。开始他吃着浆果时还慢慢地咀嚼, 后来简直就是狼吞虎咽, 直到最后咬死狼, 喝狼血得以活命。小说正是以这一极端的方式展现人求生的欲望。在这种生命受到如此这般威胁的时候, 根据丛林法则怎样像我们的祖先一样生存才是硬道理, 根本顾不上文明之举, 从而证明在自然界面前人与其他生物是一样的, 人没有任何特权去破坏自然, 更不应该去违背规律而改造自然。

再看小说的主人公在逮鱼失败后的描写, “他一屁股坐在湿地上哭了起来。起初还是小声抽泣, 后来便号啕大哭起来。这声音传得很远, 打破了原野的寂静”。这多像一个孩子在大地母亲前的哭泣, 是一种毫无顾忌、自由放松的哭泣, 不怕任何人的嘲笑, 更谈不上人的自尊。这哭泣是原始的, 散发着自由的气息。他情绪的发泄在包容万物的大自然面前是不需要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的。这应该是人类赤裸裸的无拘无束的本来面目。这更加说明人与其他生物一样, 也是自然界的子民, 在自己的母亲面前, 可以哭泣、可以撒娇、可以懒散, 但绝不能去伤害她。

小说临近结尾的描写, 杰克·伦敦将主人公与一只病狼相提并论, 他们一路对峙着, 他想吃掉狼, 狼也想吃掉他。这也足以说明人本是自然界中极其普通的一种生物, 和其他生物是平等的, 在生态食物链中其实不在狼之上, 如果主人公遇上的不是一只病狼, 他跟狼相比没有任何优势, 相反这时他们显得十分相像:同样身处茫茫的原野, 同样被死神追逐又同样挣扎求生, 一个是行将就木的人, 一个是奄奄一息的狼, 两个生灵就这样在荒原里拖着垂死的躯壳, 相互猎取对方的生命。此时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平等的生灵, 根本看不出人的优势。其实此时此地, 没有任何科学技术后盾的人, 没有任何文明的外衣, 在自然界中不只是不高贵, 也没有任何特权, 死亡同样威胁他, 而支持他反抗死神的不是高尚伟大的文明思想, 仅仅是最原始质朴的求生欲。狼也不愿意死去, 它也有求生的欲望, 也有在自然界中继续生存的权利, 它的生命也并不比人低贱。最后主人公的脸已经紧紧地压住了狼的咽喉, 并用力咬断, 全然不顾嘴里已经满是狼毛, 贪婪地吸食着狼血, 这无疑就是“茹毛饮血”。这时人的自然本性也显露出来, 人也不过是为生存而拼搏的一个平常物种, 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物种而已。

自然生命 篇9

一、生动鲜活的文词

《林中小溪》不仅告诉人们深刻的哲理, 同时语言之美也值得体味。文中采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其中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值得鉴赏。

例1:“水惹动着新结的黄色花蕾”。

其中“惹动”一词用得最好, 将水人格化, 将水写活了, 仿佛它是个顽皮可爱的小孩子, 看到漂亮的黄色花蕾就想动一动、玩一玩, 不然心里就痒痒。可见作者写作功底之深厚, 遣词造句之精妙。

例2:“你顺着小溪会突然来到一个宁静的地方。你会听见, 一只灰雀的低鸣和一只苍头燕雀惹动枯叶的簌簌声, 竟会响遍整个树林。”

这段文字写树林的宁静平和。但似乎声响很大, 有声音“响遍整个树林”。什么声响呢?“灰雀的低鸣”和“一只苍头燕雀惹动枯叶的簌簌声”, “低呜”则声音不大, “簌簌声”就更是微小, 则整个树林响遍这种声音恰是因为环境的宁静。这里很好地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方法。作者从这些景物描写中透露了融入自然、亲和自然的感情。

二、韵味美妙的语言

作者怀着一颗“爱”的心来亲近自然, 不用世俗的眼光, 不以功利的角度来审视自然, 于是, 他把小生物们写得灵动可爱, 苍蝇和小甲虫让人赏心悦目, 而那“早春柳树的枝条也已开花”, “茸茸的像黄毛小鸡”, 多惹人怜爱。

例3:水遇到一个又一个障碍, 却毫不在乎, 它只是聚集为一股股水流, 仿佛在避免不了的一场搏斗中收紧肌肉一样。

高尔基说, 普里什文有“一支生花的妙笔, 善于将普普通通的词汇灵活地搭配起来进行描写, 一切都具有触摸得到的可感性”。如这段文字, 写水微微有些急, 并没有满足于湍急、奔流等泛泛的字眼, 而是把它活化, 写它的情态变化, 先写它的心态———毫不在乎, 再写它的变化, 然后比拟。

普里什文说:“如果你想了解森林的心灵, 那你就去找一条林中小溪。”现在, 让我们随着他的生花妙笔走进俄罗斯高加索地区春天的森林。那里有薄冰悄悄脆响, 那里有清泉潺潺流淌, 那里有芳草簌簌作声, 那里有百鸟和鸣, 那里有黑星黄粉蝶翩翩起舞。溪流总是向前, 越过一切障碍向前, 我们随溪流, 随作者, 进入百花争艳的世界。

例4:“小溪从密林里流到空地上, 水面在艳阳朗照下开阔了起来。这儿水中蹿出了第一朵小黄花, 还有像蜂房似的一片青蛙卵, 已经相当成熟了, 从一颗颗透明体里可以看到黑黑的蝌蚪。也在这儿的水上, 有许多几乎同跳蚤那样小的浅蓝色的苍蝇, 贴着水面飞一会就落在水中;它们不知从哪儿飞出来, 落在这儿的水中, 它们的短促的生命, 就好像在于这样一飞—落。有一只水生小甲虫, 像铜一样亮闪闪, 在平静的水上打转。一只姬蜂往四面八方乱窜, 水面却纹丝不动。一只黑星黄粉蝶, 又大又鲜艳, 在平静的水上翩翩飞舞。这水湾周围的小水洼里长满了花草, 早春柳树的枝条也已开花, 茸茸的像黄毛小鸡。”

这段文字写空地的美景:一群小生命, 多彩多姿, 生机勃勃。作者观察和表达得细致入微, 写色彩、情态, 如“小黄花”“一颗颗透明体里可以看到黑黑的蝌蚪”“浅蓝色的苍蝇”“水生小甲虫, 像铜一样亮闪闪”;动作描写尤其贴切, 如“蹿出”“贴着水面飞”“往四面八方乱窜”“翩翩飞舞”。

三、启迪人生大的哲理

离开了彼岸的春暖花开, 溪水带着年轻不羁的梦想, 试图穿越河流, 穿越城市, 直至一望无际的海洋。有了涌动, 才感受到了自我的存在与生活无异。看了《林中小溪》, 有一些琐碎的感触, 关于欢乐, 关于勇气, 关于生命。

欢乐:一条冰冷的溪流, 却带着火一般灿烂的情感急速延伸下去, 欢欢喜喜地流淌, 因为它知道自己的生活有了价值, 有了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 玲珑的水纹在大片地散开, 是溪水以最清澈的容颜在微笑, 这是对生命的热情。

勇气:也许是我们太过粗心, 一直只关注于万流归洋的雄浑, 却不知每条小溪都是经过了无数阻隔才汇于一体泻入大海的。《林中小溪》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艰险的旅程:树横于溪中, 一部分流水被拒于树前。可是水不会至此而止的, 它的目标是万里海洋, 又怎么会屈服于一颗残木。于是水化至柔, 无声无息地从缝隙中淌去。正如文中所言:“有障碍才有生活。”水并没有对这路中不期而遇的阻碍抱怨什么, 这不正是它要的挑战吗?于是看见溪流中央那宛若透明的心脏在激烈地颤抖, 像是一锅半开的水冒着气, 暗腾着似烫非烫的勇气。

生命:溪流的生命是什么?从源泉出发到海洋而止。人的生命是什么?从生到死的一次无法后退的路径。太过顺流的水无可看之处, 太过流畅的人生无可恋之处。所以生命中多一些曲折才会有所珍惜。这就是从《林中小溪》中看到的, 如同倒影昭示了我的整个人生。

通过小溪这一路的流程, 从这条小溪身上获得了的启示:生命历程中, 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障碍;战胜困难要有信心和毅力;人生奋斗要有远大的终极的目标;人要积极迎接挑战;所有的道路最终都是为了到达终极的目标。跟随小溪, 我们不仅进行了一次自然自旅, 而且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在这次旅行中, 作者内心情感是否也和我们一样呢?

自然生命 篇10

一、“呆子”会明

小说主人公会明是一位从湘西农村走出来的老兵, 经历了前后十年的行伍生活。十年来, 世界许多事情都变了样子, 尤其是他所参加的战争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开始蔡锷领导的反袁抗争到二十年代的军阀混战。在会明的心中, 蔡锷领导的反袁斗争是这样的:袁世凯要做皇帝, 就是这个人 (蔡锷) 告诉百姓说“中华民国再不应当有皇帝作金銮宝殿欺压人”, 大家就把老袁推翻了。然而十年过去了, 反袁斗争已经成了军阀混战:这十多年来, 是流一些愚人的血, 升一些聪明人的官;因为上司早已说过许多次, 自然是“打倒军阀”, 才有战事, 不必问也知道。其实他的上司的上司, 也是一个军阀。战争已经成为谋求升官发财的手段, 成为一种交易。然而这十年间, 会明并没有改变:他的身份没有丝毫变化———十年前他是个火夫, 十年后他仍然是个火夫。他的生活仍然沿袭着固有模式:无事时烧饭炒菜;战事一起则运输子弹, 随连长奔跑。他所在连队的番号依旧是“三十三连”, 他在军中的口号永远是“火夫会明”。最重要的是, 会明对于蔡锷的崇拜始终保持着, 牢记蔡都督的那句“把你的军旗插到堡上去”, 并时刻准备着照都督说的去做。对于蔡锷的崇拜, 使得会明对于战争与军人指责的理解始终如一:“军队为保卫国家驻了营, 做着一种伟大事业, 一面垦辟荒地, 生产粮食, 一面保卫边防。”他对战争依然抱着一个崇高的目的:“他实在愿意要打就打起来, 似乎每打一仗,便与他从前所想的军人到边境处屯边卫国的事实走近一步了。”从这个角度看, 会明绝对是一个拥有神圣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士兵;从会明的“品貌”看, 他“应当是一个将军”, 但为何他却一直停滞在火夫的职务上呢?作者这样解释:“这天真同善, 就是其所以使这个人永远是火夫的一种极正当理由。”不难看出, 作者认为在“愚人流血聪明人升官”的旧军队里, 诚实和善良正是会明永远是兵而不能升官的原因, 因为他不会见风使舵, 投机取巧, 不懂得随时代的风气变化而变化。会明最缺乏的是“聪明”, 是那些四肢和头脑都像猢狲一样的同类人所具有的“聪明”。而在一群聪明人中, 会明明显是被排斥在外的:“这一类人开始, 随后是全连一百零八个好汉, 在位军阀流血之余, 人人把他当呆子看待, 用各样绰号称呼他, 用各样工作磨难他, 渐渐的, 使他把世界对于呆子的待遇一一尝到了。”反映现实的文化视角使得本篇小说对于现实的投影完全变成人们文化世界的反映, 构成这世界的矛盾不再是政治经济制度的对立, 而是文化观念、文化心态和由此形成的人生形式的对立。

二、“乡下人”会明

沈从文一直称自己为“乡下人”, 而他塑造的老兵会明, 带有明显的“乡下人”的特征。对于“乡下人”这个词语的内涵, 凌宇和聂华苓都曾经做过界定。其中凌宇对于乡下人的精神实质的把握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会明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凌宇指出:从道德状况看, “乡下人”首先是一种“自然人”。因为他们的灵魂尚未或者没有完全被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文明”污染, 对人生尊严有着特殊的感觉, 信守做人的传统美德:热情、勇敢、诚实、善良、纯朴。他们尽管被驱逼着在黑暗、粗野、肮脏的现实世界里生活, 却仍然掩不住他们属于下层人民本质的道德光彩;从人的理性精神着眼, “乡下人”是一种“蒙昧人”。因为他们的理性世界还是一片混沌、原始、蒙茸, 处于休眠状态, 生命是自在的。他们的人生命运是悲凉的, 然而, 他们并不自觉其悲凉。他们的生命在强烈外力的刺激下, 也有反抗, 但这种反抗是自发的、朦胧的、原始的、缺乏理性之光照耀的;从人物与急剧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关系看, “乡下人”是一种“陌生人”。原始的自然道德观与理性精神的蒙昧状态, 必然导致他们与现存社会秩序和变化的道德观念的不适应, 从而使他们成为失败者。由于他们的主观精神与一直与过去的世界相联结, 因此他们对于变化着的现实世界感到陌生。他们的诚实、纯朴、善良反现出呆、傻与抽象, 往往成为人们戏弄的材料。很明显, 会明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一个陌生人形象, 当时的世界于他是陌生的, 他对于当时的世界而言, 也就像一个呆子。那会明是不是一个蒙昧人呢?毫无疑问是的。他虽然保持着军人的神圣感与理想, 但这种神圣感与理想并非他自己的想法, 而是源于都督蔡锷, 所以他虽然感觉战争一次就离自己理想更近一步, 而且“这事比升官发财有意义”, 但理由他又“说不分明”。由此可以看出, 会明的思想并未解放, 他所做所梦想的仅仅是出于对“偶像”蔡锷的愚忠。如此说来, 沈从文对会明这一形象抱有的是何种情感呢?

三、“自然人”会明

沈从文在《边城·题记》中曾经明确说过:对于农人与兵士, 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 这点感情在我的一切作品中, 随处皆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我的祖父、父亲, 以及兄弟, 全列身军籍;死去的莫不皆在职务上死去, 不死的也必然的将在职务上终其一生。……因为他们是正直的、诚实的, 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 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 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 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 ———我动手写他们时, 为了使其更有人性, 更近人情, 自然便老老实实的写下去。作为“老老实实”写下来的人物形象, 会明的生活和性情, 的确是“有些方面极其伟大, 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有些方面极其美丽, 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的。他的精神实质是高尚而神圣的, 他永远信守灵魂的天真, 对于军人这一职业充满虔诚、执着, 把它当成自己的理想来信奉。但是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 并不旨在引导人们退回到以往的时代中去, 而是要从他身上提取出一种现代社会所缺少的精神品质, 即人类天性中应具有的天真、诚实和善良。

虽然《会明》这篇小说中有对战争惨状的描写, 但是作者的意图并非以战争的恐怖表现战士的英雄行为或反战情绪, 而是写面对死神的战士基于善良本性对生命和生活执着的爱与追求。战争中的流汗、挨饿、流血、牺牲、腐烂, 在会明看来都是兵士严肃而又平凡的生活内容, 而且他用自己的善良面对战争的残酷。比如, 他希望战争两方既已准备好了, 就应趁“天气合宜”, 早动手打, 动机不是先发制人, 而是担心拖到六月, “人一倒下, 气还不断, 糜烂处就发了臭;再过一天, 全身就有小蛆虫爬行。死去的头脸发紫, 胀大如斗, 肚腹肿高, 不几天就爆裂开来。一个军人, 自己的生死应置之度外, 可是死后那么难看.……虽然是敌人……究竟也是不很有意思的事”。在会明心中, 作为一个军人, 死亡是不可逃避的;但是作为一个生命, 应该尽量保存期死后的尊严, 这体现出会明对于生命的“善”。此外, 小说还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具体描写了会明养小鸡的细节。在母鸡孵雏时, 他夜间做梦“就梦到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去, 总有二十只小鸡旋绕脚边吱吱的叫。好象叫他做外公”;梦醒后, 仍然是凝神听, 所注意的已经不是枪声, 而是担心有人偷取鸡卵, 有野猫拖鸡。鸡雏出生后, “他在每只小鸡身上作了个不同记号, 却把它们一视同仁的喂养下来”。回到原防后, “仿佛觉得去那大树林涯还很远, 插旗子到堡子上, 望到这一面旗子被风吹的拨拨作响的题字, 一时还无希望证实”, 但是“他喂鸡, 很细心地料理它们”, “再过些日子, 秋老虎一过, 那些小鸡就会扇着无毛翅膀, 学着叫‘勾勾喽’了”。在军人的理想不能实现、生命充满遗憾之时, 会明并未自暴自弃, 他依然对生活充满热爱, 对未来充满期待。这正是“乡下人”精神中最本质的一点———“乡下人”是一种与自然契合、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 同自然的律动保持一致的“自然人”。这种自然人与所环绕他的有生与无生世界一样, 保持着天然的本质属性, 保持着人性的质朴和美好。

四、会明的意义

沈从文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裂变期出现的新文化运功最深刻的反思者。他认为,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并未形成全国统一的新文化, 而是造成以信仰危机和城乡文化对立为特征的文化裂变期。金钱权力代替神的信仰支配了整个社会, 使唯实唯利的市侩人生观成为普遍的价值观, 其结果不仅造成人性的扭曲和堕落, 而且压抑生命, 导致整个民族生命力萎靡。正是基于上述民族文化危机感, 沈从文提出进行国家民族重造的途径就是首先建造由崭新的无形观念构成的理想观念世界, 他说:“经典新作品的原则, 当从一个崭新观点去建设这个国家有形社会与无形观念。尤其是用于做人的无形观念重要。勇敢与健康, 对于更好的明天或未来人类的崇高理想的向往。” (《长庚》) 这篇1929年写作、1934年改定的小说, 正体现了沈从文的这一主张。小说主旨是给那些对于人类的前途抱着热忱与虔诚的人以鼓励, 并且期望人的高尚理想不被时代的风雨卷扫摧残。会明是一个与自然相融的人, 他在对当时环境隔膜与陌生的情况下, 保持着对生活的期待与对生命的信息, 从容地在那里尽其生命之理, 而这正是作者所寻找到的民族振兴的道理———爱国也需要生命, 生命力充溢者方能爱国。

摘要:本文试以《会明》未删减的文本为依据分析小说主人公性格, 并分析该小说是如何从文化视角审视和反映现实的。作为沈从文塑造的一位从湘西农村走出来的老兵, 会明带有鲜明的“乡下人”的特性——他还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污染, 信守做人的传统美德:热情、勇敢、诚实、善良、纯朴, 是一种与自然契合、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 同自然的律动保持一致的“自然人”, 他正是作者所寻找到的民族振兴的道理——爱国也需要生命, 生命力充溢者方能爱国。

关键词:会明性格,文化视角,乡下人,自然人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文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2]沈从文.从文自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

[3]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M].长沙:岳麓书社, 2005.

[4]金介甫.凤凰之子:沈从文传[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9.

聆听自然,感悟生命之美 篇11

《春》这篇散文,朱自清运用了“小清新”的笔调,书写了一篇“春的赞歌”,文章语言生动优美、主题简洁明朗,贮满了诗情画意。这篇文章是作者写于工作顺利、家庭生活和谐时期,心情较为平静恬淡,笔调也清新自然。作者不是单一的去描写春天的景色,而是把自然界的春天与人们生命的春天融为一体,在流露着对春的喜爱之情的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的热爱。

一、拟人手法之中体现生命之美

拟人,是把所描绘的事物人性化,给原本没有生命的物体赋予人类的形象和情感。这种修辞方式使语言的表达更为生动形象,也更贴切传神地表达出作者对待这个事物的感情和想借这个事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拟人,是连接大自然与人的生命的一条通道。在《春》这篇文章里,作者大量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体现了作者借描绘春之景,来表现对生命的赞美。

首先,作者用小孩子好奇惊喜的语气把读者引入春天的世界里。“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简短几个字就表达出了作者渴望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也使读者感觉到一群欢呼雀跃的少年,终于熬过了严寒的冬天,激动地迎接春天的到来,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百废待兴、充满希望的季节。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作者写文章时正处于留学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期,心态恬然平和,对教育事业、对祖国的前途命运抱有很大的希望,所以文章借用孩子般的心灵,通过描绘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赞美春天带给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无限向往,激励人们热爱生活,奋然向前,对未来充满希望。接着,作者把春天万物复苏的样子,用描写刚睡醒的娃娃的手法写出来,令早春气息呼之欲出。“睡醒”、“张开了眼”、“朗润”、“脸红”,几个词生动形象的把早春清新自然的景象,细致入微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把大自然之春与生命之春联系在一起,春天的到来像一个新生命的出现,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充满希望。接着,作者又分别从春天的小草、花儿、春风、春雨四方面,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春天的景色。春草是“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表现出了小草的机灵活泼,像一个刚懂事的孩童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新鲜感,虽然有点儿羞涩感,但还是想要亲身感触世间的美好。各种花儿是争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成千成百的蜜蜂是“嗡嗡地闹着”;说不出名字的野花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一番热热闹闹、争奇斗艳的“百花迎春图”,在作者赋予大自然以生命灵性、展现春天活力的同时,也说明了人的生命的灿烂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春风,作者将春风比作母亲的手,“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体现了春风的和煦,向读者展现出生命不仅有青春奔放的一面,也有温柔可人的一面。最后是对春雨的描写,春天的雨是绵绵不断的,一下就是两三天。文章中作者用三个字——“可别恼”,就表达出了他对春雨的包容,这也是作者对人生中偶有遇到的困难所持的态度,一切困难终将会过去,仍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作者通篇描绘春天的景色,勾勒万物复苏的景象,表现欣欣向荣的场景,并且进一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向读者展现文章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二、韵律色彩之中感悟生命之美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散文的语言也是优美凝练的,行文赋予音乐感,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用词简洁质朴,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朱自清作为作家以散文闻名,《春》这篇文章通过鲜明的韵律感和色彩感,表现出他对生命之美的热爱。

韵律感。正如朱自清所说:“韵是一种复沓,可以帮助情感的情调和意义的集中。”在《春》这篇文章中,基本都是用简短的句子来写的,如“盼望着”、“瞧去”、“坐着”、“躺着”、“可别恼”等,短句读起来都有一种跳跃感,于是文章字里行间里就充满着强烈的节奏感,让读者一读就感到文章之活力,春天之活力,进而感觉生命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动力。在描写景物时,作者注意运用一连串的叠声词,如“欣欣然”、“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软绵绵”、“嗡嗡地”、“稀稀疏疏”、“家家户户”、“老老小小”等。这些叠声词的运用,使文章的语气更加俏皮可爱,让读者在享受文章声韵和谐的音乐感的同时,与作者形成思想情感的共鸣,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的生命热爱之情。

色彩感。春天在朱自清的笔下,飞扬着满满的诗情画意,呈现出一幅闪动着盎然生机的早春景象。首先描写的是太阳的颜色,“红起来了”,让读者迅速地联想起了娃娃的脸——这是一个早春季节,展现的是生命最初的美好。接着描写的是春天的代表色——绿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绿色,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舒适惬意,可以在草上“坐着,躺着……”之后是对春天万紫千红的花儿进行描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在祥和的绿色背景下,描绘出五彩缤纷的颜色,表现出大自然的多彩和生命之花绽放的热烈。色彩由清新到鲜艳,层次分明,形象地向读者展现生命的灿烂多姿,让读者在色彩的变换中细细品味生命的美好。

三、情景交融之中展现生命之美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最大的特征就是寓景于情,寓情于景,在情景交融之中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吴周文曾说:“在很多散文中,朱自清惨淡经营诗的意境,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两者交融起来,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在《春》这篇文章中,朱自清也一贯的表现出了他写作的这一特点,使文章情景交融。

文章在描写小草时,在没标明主语的情况下,作者直接写“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样的写作手法,虽然经过读者的仔细阅读,在之后明白这几句话描写的是在草上玩耍的人们,但是在初读时,很容易认为还是描写小草的。这种虚虚实实,让读者容易产生错乱的描写,正是作者运用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手法。在情中写景,在景中寓情,给读者造出一种错觉,让读者以为自己正是春景图中玩耍的人们,从而深陷在美丽景色之中,赞叹生命的美好。这样没有预设的描写,在文中也多有体现,如在写鸟儿卖弄歌喉、呼朋唤友之时,突然主语一转,描写牧童的短笛“也成天嘹亮地响着”。在描写争奇斗艳的花儿时,作者在春天众多开放的花朵中,选了人们最熟悉的“桃树、杏树、梨树”的花,来描写繁花似锦的春色,意在表现就算是普通的劳动大众,生命也是美好灿烂、热烈开放的。“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这句话既说明了春天的季节,因为春天是个适合放风筝的季节,是一个适合小孩子奔跑玩耍的季节,也把风筝与孩子、景与情融合在一起,把希望与春天联系在一起,表现文章的主题——“‘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文章最后,读者都以为文章就这样结束了时,作者却出其不意地用一组情景交融的排比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把春天比喻成娃娃、小姑娘、青年,并且一个比一个有活力,有朝气,将文章的主旨,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推向高潮。

总之,在《春》这篇文章中,朱自清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欣欣向荣、多姿多彩的春天。作者用孩子般的心灵,抓住春天特有的景象,对春天做了全面细致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自然生命 篇12

无论是唯物派还是唯心派, 哲学家在探讨生命哲学问题的时候, 总是喜欢把人性和自然性放在一起进行思考和比较, 这也就自然地引申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人类的精神意志是否应该控制和主宰自然万物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与价值等等, 都可以成为生命哲学探讨的话题。人类在自己造就的环境中失去了生存优势, 变得不适应, 在“优胜劣汰”中存在灭绝的危机。显然, 人类也是生物, 人类要在生物适宜的环境中才有生存优势。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也是保护我们自己。从生命哲学的视角来解读《老人与海》, 我们就会从作品中获得更多的精神价值, 探讨人类精神与自然界存在之间的碰撞与矛盾, 思考人类生存的价值和真谛, 探寻人性与自然性的本质。在人类运用智慧与科技不断征服自然的同时, 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大自然用其无声的反抗向我们展示了自然力量的伟大与不可侵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和我们生存的家园, 才是人类得以继续繁衍的重要保障。

1 主宰与共生:人与自然的矛盾选择

《老人与海》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故事, 老人圣地亚哥在经历了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倒霉”之后, 决心出海去捕捉一条大鱼。老人做了充分的准备, 凭借自己捕鱼的经验, 设计了利于引诱大鱼上钩的美味鱼饵, 又在大鱼咬钩的时候, 小心地同其周旋, 同大鱼进行了一场智慧、体力和毅力的较量。当老人发现大鱼的力量非常强大的时候, 并没有放弃, 而是决心跟大鱼“奉陪到死”, 任由大鱼把渔船拖入遥远的深海, 在自己精疲力竭以及手被划伤的情况下, 坚持搏斗, 最终终于杀死了大鱼。这样的斗争过程是残酷的, 老人用他超乎寻常的勇气和忍耐, 最终战胜了大鱼, 这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故事的典型模式, 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大自然, 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了生存的基本资料, 也获得了荣誉和赞赏, 人类就这样成为了大自然的主宰者。

然而, 作者对作品的阐释和表述并非止步于此, 在老人英雄主义精神主线的周围, 始终围绕着另一条副线, 那就是大鱼的斗争与坚持。这条大鱼不仅仅拥有强壮的体魄和强劲的体力, 还拥有沉着冷静的内心和不断斗争的勇气和毅力, 为了生存, 大鱼选择了坚持和忍耐, 同老人斗争了三天三夜。这是一场精神的较量, 是大自然同人类的抗衡与搏斗。在美丽而伟大的生命面前, 人类的欲望变得多么的渺小, 而当大鱼被圣地亚哥杀死, 绑在船边的时候, 似乎老人已经成了最终的胜利者, 就在这时, 一群鲨鱼的出现, 使老人的胜利蒙上了悲剧的色彩, 在同鲨鱼进行殊死搏斗之后, 大鱼还是被咬得只剩下一副骨架, 这就是大自然的法则。

在人类自认为可以主宰自然的同时, 大自然也默默地向人类证明了一个真理:人类和大自然是共生共存的, 不要企图征服自然。大自然只满足人类以及其他生物对于生命的最基本需求, 任何超出了这种需求的过度欲望, 都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 必定会淹没在强大的自然力之中, 这也正是几千年来人类征服自然以及被自然征服的循环往复的根源。

2 抗争与制衡:自然界的永恒定律

其实, 作为大自然的任何一个生灵, 从出生开始就要同自然界进行斗争, 争取生存的空间和权利, 只有不断地抗争, 才能获得生存下去的可能。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许多为了生存而斗争的形象。老人八十几天没有捕到鱼, 没有了食物和经济来源, 变得消瘦憔悴, 他已经没有了年轻人的身强力壮, 在经历了大半生的拼搏与奋斗之后, 他更希望能够通过捕获大鱼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他同大鱼进行斗争。虽然最终老人并没有把大鱼完整地带回来, 但小说的结尾却描写他梦见了狮子, 老人依旧以乐观的心态, 继续着自己的英雄之路, 准备再一次出海。而一直对老人很崇拜, 在背后默默支持着老人的孩子, 身上也延续了这样一种英雄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执着, 这正是人类赖以生存并世代相传的原动力, 也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生命的动力。

另外, 小说还描写了动物的生存与斗争。被老人捕获的大鱼, 也是大自然的宠儿, 它能够在充满危险与挑战的自然界中长成一条巨大的鱼, 也是经历了无数的争斗与努力的, 它深沉的智慧与坚韧的耐力都证明了它的经验与勇气。作为生物链的一部分, 任何一种生物都在为生存进行着永不间断的捕猎与斗争。小说描写了疲惫的海鸟在老人的绳索上休息;描写了海燕细微的哀鸣;描写了鲨鱼为了啃食大鱼而前仆后继, 惨烈搏斗……这就是大自然的永恒定律, 生存或是毁灭, 一切都在抗争与制衡之间重复。大自然没有真正的主宰者, 每一个想获得生存权的生物, 都是平等的, 都要在自然法则之下平等竞争, 人类也不例外。当人类过度地采伐与杀戮, 当人们为了一己私利而破坏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空间的时候, 大自然已经准备好了要惩罚人类, 人类也已经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各种资源的迅速减少, 空气和水源的污染, 使人类前行的步伐举步维艰。

3 欲望与存在:人性与自然性的碰撞

如果说欲望是源自人的本性, 那么就注定了人性与以存在为基础的自然性之间是矛盾的, 也就注定了在征服自然、被自然征服以及为欲望而索取、为生存而斗争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 人性与自然性之间会有着激烈的碰撞。虽然一些生态主义者追求自然性与人性的和谐统一, 但我们却不得不正视二者之间的矛盾与斗争, 毕竟人类高级的智慧和复杂的欲望, 是不同于一般的生物的。当人类为了满足最低的生存需要的时候, 可能人性和欲望都会更接近于自然性, 而一旦人类不再为基本的生存资料发愁的时候, 欲望就会再一次地主导人性, 促使人性背离自然性而发展, 这也就导致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以及破坏自然的行为的产生。

当人类以主人和胜利者的姿态将自然万物践踏于脚下的时候, 人们所想的并不只是满足自己对食物和生存的基本需求, 而是要占有和征服自然, 要尽可能多地获取最大的利益, 甚至有时候人类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占有, 更不清楚自己将走向何方, 也许是为了荣誉、地位和金钱, 也许只是人性欲望的一种恶性膨胀。面对人性的贪婪, 大自然会用其特有的方式来制约人类, 任何一个英雄人物都摆脱不了命运的束缚, 即便是占有了再多的财富, 最终也只能化为乌有。人类向自然索取的越多, 所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 人类只有与自然保持和谐共生, 限制人性的欲望, 使人性更接近自然性, 才有可能获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可能。这也是千万年以来人类和自然界在矛盾与融合中不断碰撞的历史。

老人圣地亚哥身上的英雄主义精神, 正是让人类引以为自豪的具有征服性和主宰性的人类价值核心。拥有这样的英雄精神, 是一个人在人类社会中取得权利、荣誉以及更好的生存环境的基础, 也可以被称之为人类不断进取、勇于斗争的原动力。在作品中, 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老人的这种坚韧、勇敢、不屈不挠的英雄精神, 这也是这部作品带给我们鼓舞和震撼的核心部分。然而, 作者并没有以一种高调和赞扬的态度来渲染这种英雄主义, 而是以一种古希腊悲剧式的悲壮色彩来烘托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而小说的另外一个主角, 那条在海中殊死斗争, 却至始至终没有一句台词的大鱼, 却用他的坚持与沉默向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种力量的强大, 那就是来自大自然的力量。老人和大鱼的斗争也正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的斗争与碰撞, 无论人类是否妥协, 大自然都会用其无声的力量向人类证明:自然是不可战胜的。因此, 当我们读完这部小说的时候, 我们感受到的并不仅仅是人类精神力量的伟大, 更感受到自然性与自然力的不可撼动。我们在不停地斗争与前行中, 应该回头看看走过的历史, 看看人类与大自然斗争后留下的废墟与残骸, 正如那条大鱼留下的鱼骨一样, 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

文学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也映射了人类的内心与灵魂。作者海明威经历了战争的洗礼, 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与血腥, 那种支撑人类不断斗争的欲望, 在被无限放大的时候, 就会变成人类破坏自然甚至自相残杀的可怕力量。在海明威的众多作品中, 我们都能够看到这样一些富于英雄精神的硬汉形象, 但作者却赋予了他们很多悲剧的色彩, 这也暗示了作者对战争、人性、社会、自然等等的质疑和反思, 以便为人类寻找方向和出路, 寻求人性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肖丹.《老人与海》中的生态自然观探析[J].长城, 2013 (12) .

[2]何柳青.从生态文学批评视角谈《老人与海》[J].芒种, 2013 (20) .

[3]黄耀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重新解读《老人与海》[J].现代语文 (学术综合版) , 2013 (9) .

[4]张玉荣.海明威自然生态观的回归[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6) .

[5]陈梅.自然的呼唤——生态视野下的《老人与海》[J].语文建设, 2012 (8) .

[6]杨敏.解读《老人与海》中的生态主义文学观[J].作家, 2011 (12) .

[7]檀秀云.从生态角度解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D].河北师范大学, 2012.

[8]葛婧.生态批评视野中的海明威创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

[9]许凌峻.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海明威小说创作[D].江西师范大学, 2010.

[10]高青.海明威自然观的双重性及其悖论——生态批评视域中的《老人与海》[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

[11]蔚娜.解读《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的“人与自然”观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3) .

上一篇:电机定转子下一篇:教学艺术与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