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因素(精选12篇)
自然因素 篇1
0 引言
所有伟大的设计都是在艺术美、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成本和功能之间寻求平衡与和谐。而这些的实现都离不开对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设计不仅可以改变日常生活更可以改变人类的处事方法, 它时时刻刻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并改变着人类, 通过产品改变着人们的行为和心理。
都说每件产品都是一个故事, 只要你能读懂它。每件产品背后都蕴含着一个故事, 每件产品都源于某一刻的灵感和决定, 每件产品都被设计师赋予了灵魂, 他们是生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它的每一次使用都是设计师与使用者的一种对话, 好像在讲述某个远方的故事。填满咖啡的杯子, 转动的自行车, 被频繁滑动的掌上电脑, 各种姿势的座椅以及造型独特的建筑都在向人们传递着某种信息和情趣。
通过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看出, 设计是无处不在的。设计在汽车这种产品的产生、形成以及发展中影响极其深远。在每个细节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汽车的整体造型到音乐播放器的位置, 从整体的色彩材质选择到每个按钮的位置极其使用方式, 都是由设计师们经过无数次研究与探讨得出的结论。
日常生活中往往很简单的物品人们反倒不知道该如何应用它, 这一点很直接的说明此项设计已经彻底失败。但这种现象却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看到和接触到, 以至于经常给我们带来不大不小的困扰, 例如, 浴室里的洗浴装置, 我总是分不清楚冷水和热水分别是哪一个, 因为它们总是并排站着, 而且都长得一个模样, 因此每次洗澡的时候都要先打开确定一下;还有就是住旅店或是在外就餐的时候总避免不了的就是洗手, 这时候水龙头又让我感到困惑, 因为总是不确定该怎样使用它们, 有的时候要按下去, 有的时候要旋转, 有的时候要向上开启, 更甚者有的既要向上开启又要旋转。这类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滥用限制因素导致的后果。
通常我们将自然与非自然限制因素分为物理结构限制因素、逻辑限制因素、语意限制因素以及文化限制因素四类。假如你的座驾是宝马, 你不会因为要开奔驰而去重新考一次驾照, 因为通常常用车的限制因素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即使是门把手或音乐播放器的位置不同或操作方式不一样, 我们也能轻松应对, 这基于一套标准化的设计方案和储存在我们大脑里的概念模型。
1 物理结构上的限制因素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当我们第一次接触某件产品时, 通常是将曾经接触过的某种类似产品的使用方法套用到该产品上。可是如何能够通过产品的设计来体现其正确的使用方式呢?这时候就能想到了产品的物理限制因素, 它能反映该产品的可能用途、操作程序以及功能。比如, 乐扣水杯, 各种乐器, 九连环等都是利用了相应的物理限制因素。
驾驶汽车与其他的日常生活中的区别就是, 它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虽然不用像下国际象棋那样每一步都经过计划和运算, 但也要时时刻刻提高我们的注意力。通常迫使我们提高注意力的就是那些赋予汽车的强迫性功能, 它是一种物理限制因素, 操作程序或步骤受因素限制, 操作后一步须在前一步的基础之上, 否则就无法正常进行操作。例如, 各种加密锁和日常生活中的与密码相关的产品, 在使用它们的时候就要先输入密码。
在汽车产品中最常见的就是汽车的钥匙的设计, 常用的开门钥匙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向才能将钥匙插进去将门打开, 而设计较好的汽车车门钥匙无论是横着还是竖着插进去都能将门打开, 这使我们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烦恼。想要开车就必须先打开车门, 打开车门就要先开锁, 发动汽车时必须将钥匙插在点火开关上, 否则汽车就无法正常启动, 这就些都是强迫性功能。现在的汽车仍采用这一强迫性功能, 只有转动钥匙才能发动汽车, 这是驾驶者在离开车时必须带上自己的钥匙, 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在某些室内, 常常可以见到吊在房顶的电扇, 它可以实现多向旋转, 因为它的扇头结构是像落地扇的那种形式, 这种产品充分利用了物理结构上的限制因素, 它首先将扇头固定在一个矩形框的一组对边上, 使其能在X轴上旋转, 再将矩形框的另外一组对边固定在与房顶相连接的装置上, 这样矩形框能在Y轴上旋转, 从而, 在矩形框旋转的同时能带动扇头运动, 扇头也就实现了多向旋转。它通过限制某一方向的运动而达到另一方向的工作效果, 实现了强迫性功能的合理应用。不仅在电扇这种产品上, 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也能随处看到强迫性功能的合理应用。
在强迫性功能设计时, 要认真考虑其相对于产品的可操作性, 假设一下使用者会不会破坏赋予该产品的强迫性功能。通常强迫性功能是将操作的误操作程度减低到最低限度, 使之接近于0, 避免错误的发生。如果设计的强迫性功能被使用者强制性破坏的话就失去了其意义。
2 逻辑限制因素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自然匹配应用就是逻辑限制因素。物品组成部分与受其影响或对其有影响的事物之间并无物理或文化准则可言, 而是存在着空间或功能上的逻辑关系。
自然匹配是工效学领域所谓的“反应一致性”的基础。要想达到反应一致, 就必须尽可能的保证控制器与控制对象之间存在直接的空间位置关系。而且控制器和受控物在操作方向上应该保持一致, 倘若两者不一致或不相像, 就会导致操作困难。
自然匹配可以减轻记忆负担, 在汽车产品中, 可以看到各种“匹配现象”, 通常这种逻辑关系是很常见但又不被我们意识到的, 这主要取决于它的合理性, 越合理就越容易被忽视。通过操作仪表的数据以及指针的指示情况驾驶者可以明显的意识到汽车目前状态, 能够清楚的知道汽车是否超速, 油箱是否要加油, 车内温度湿度是否较为适宜, 而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整理和运算。在驾车的同时我们能够轻松地控制音乐的播放, 鸣笛以及转向灯的使用。安全带以及座椅调节装置都设置在伸手就能够的着的地方, 乘坐人员不会到对面的车门附近寻找车窗调节旋钮。
能明显看到控制器及其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就是汽车的方向盘, 假如想将汽车右转, 就须顺时针转动方向盘 (将方向盘的上方转到右侧) 。这里涉及到两种自然匹配关系, 众多控制器中只有一个负责汽车方向, 方向盘不是向左转就是向右转。这两种匹配关系都存在随意性, 但是使用者能够很自然的选择方向盘和顺时针方向, 因为它们和所需的操作结果之间存在显而易见的关系, 操作的同时能够得到迅速的反馈, 很容易就能记住, 而且永远都不会有意去打破或反向行驶这种匹配关系。
汽车上的座位调节钮也很完美地应用了自然匹配的设计原则, 曾经见过一款车的调节钮被设计成车座的形状, 匹配关系非常明显。如果想把座椅的前端抬高只需把调节钮的对应部位往上移, 如果想把座椅背往后靠, 就把调节钮的对应部位往后移就可以了。与此功能相类似的还有车内音乐播放器的音量调节按钮。
3 语意上的限制因素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语意限制是指利用某种情况的含义来限定可能的操作方法。语意限制依靠的是我们对情况和外部世界的理解, 这种知识可以提供非常有效, 并且很重要的操作线索。
下雨天在街上开车, 前面的人在向后倒车, 后面的人拼命地按喇叭, 可是, 倒车的人还是撞到后面那辆车, 原因是没听到喇叭声, 当时后面的人很是抱怨。考虑当时的情况, 天下着雨, 车窗都是闭着的, 在车里的人根本听不到喇叭的声音, 如果这时后边的人闪一下车灯的话也许就不会被撞到了。其实, 这种类似的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 周围的环境情况对我们的行为判断有很大影响, 它能决定我们在何种情况下采用何种操作方式才是最有效的。
4 文化限制因素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文化限制大都是从日常的被人们所熟知的甚至是约定俗成的社会生活中演变而来的, 这些被人们认可的文化习惯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限定产品的操作方式。例如, 通常很少有人不知道如何使用座椅, 那些不知道该怎么就坐的座椅, 通常怎么坐都没有问题;通常不会有人把公交车上座位留给行李箱而自己站着;开车门的时候很少有人往里推, 排除那些高档跑车开车门的时候要向上扬起的情况。这些通常由外部环境反映出来然后储存在人们的大脑中, 然后再应用到社会生活中, 并且不会考虑出现差错。
在汽车产品中, 充分体现这种限制的就是转向等的设计, 当看到汽车侧面的转向灯亮起时, 其他人能很清楚地意识到汽车将要转弯了, 人们会跟据这一情况做出适宜的反应。汽车鸣笛也是这种效果。
在文化限制因素中有一种类型就是标准化设计, 它可以简化人们的生活, 只要学习一次就能很容易的操作相类似的经过标准化的产品。设计此类产品时, 通常是为了避免随意的匹配关系和操作中的困难。由于汽车这种产品的特殊性, 在使用的时候与社会环境有很密切的联系, 同时考虑到使用过的环境和场合, 在有些方面进行了标准化设计, 例如, 驾车的时候靠哪一边行驶, 驾驶座设在那一边, 方向盘、刹车、离合器和油门这些重要的部件应该安装在哪些位置等都进行了标准化设计, 正因为这样, 当学会了开一辆车以后, 无论走到哪儿, 开何种车都会感到如鱼得水, 操作自由。
这些自然与非自然的限制因素不仅适用于汽车产品中, 它在日常生活的其他产品中也随处可见。限制因素例如, 钥匙和锁的限制于匹配; USB插口的应用, 打印机的使用等;自然匹配例如, 电风扇的调节开关, 燃气灶开关, 音量调节按钮等。那些合理的匹配和限制的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方便我们的生活, 提高我们对产品操作的有效程度, 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对产品的误操作以及那些习得的无助感。
我们要努力的运用这些自然和非自然的限制因素, 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用户, 让驾驶者感到更加轻松、愉快, 不会因为不懂或误操作而感到烦恼, 让乘坐者感到更加舒适, 享受心灵上的美好的感受体验, 而不仅是奢华的材质和昂贵的价格。就好像看起来食欲倍增的食物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产品有级别之分, 但设计不会区分等级, 任何产品都有资格具有也应该具有良好的设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出错。设计师的责任就是尽量降低减少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以及造成的损失。充分利用自然限制因素和强迫性功能, 或者是正确有效地显示出每一操作步骤的结果, 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这样, 具有优秀设计的产品就能够引领我们的生活, 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美]Donald A.Norman: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中信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2]Harakenya.Design of Design[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3]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 (第二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自然因素 篇2
一、把胎儿逼出来的力量
当准妈妈的预产期到了,这就提示我们胎儿已经成熟,需要来到人间,否则胎盘的供应营养系统就会慢慢退化直到停止,可是宝宝哪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只知道在妈妈的子宫里吃得好睡得好,不愿意经过艰难的路程来到人间。所以,准妈妈需要一种把胎儿逼出来的力量,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产力”。这种把胎儿逼出来的力量有它的特点:产力有节率性,对称性,极性和缩复作用。这些特点既能保证把宝宝逼骗出来,又不会造成宝宝的损害,还能让子宫下段、子宫口和阴道慢慢地、被动地扩张开大,让宝宝平安娩出。
一般来说,产力在怀孕晚期就已经出现了,临近预产期出现的频率就更多了。它表现在孕妇身上,就是突然子宫像球样隆起变硬,很快就消失了,而且没有规律。真正的临产标志是在10分中内有两次的宫缩,而且有规律,伴随着宫颈口的扩张和胎头的下降。从这时算起宫口扩张完全(10厘米)到宝宝娩出大约需要12~14小时。对产妇来说,她感到的只是一阵一阵有规律的腹痛(即宫缩),并且不断加重。在这个时候,有的准妈妈坚持不住了或信心不足了,就叫喊着医生:“快给我打催生针或止痛针吧”。在这里我们要告诉准妈妈的是:只有经过充分时间的宫缩,才能迫使宫口扩张开全,以利于胎儿的下降。这个过程过急,过慢,过强,过弱,都会造成妈妈和宝宝身体的严重损害。医生们都懂得这个道理,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干涉的。准妈妈也应该知道这个道理,对初产妇来说,短时间的疼痛是很难完成上述过程的。
二、胎儿从阴道娩出的通道
胎儿从阴道娩出的通道,就是医学上所说的产道,它包括骨通道和软产道。
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软产道通常是紧闭的,当分娩时,由于强有力的宫缩以及胎头下降的挤压,软产道被动地慢慢地扩张大,当扩张达到直径10厘米时,宝宝就可以顺利通过。
通常我们所说的产道,是指骨产道(骨盆),它不是一个四壁光滑的垂直通道,而是一个仅8~9厘米深,形态不规则的椭圆形弯曲管道,宝宝要想通过它可不是那么容易。而且在这个不规则弯曲管道中间还设立两个路障 (坐骨棘),宝宝只能从二者中间通过。这个间径的距离平均为10厘米,所以,大脑袋的宝宝就容易被卡住。
通过以上叙述,就可以知道,宝宝要想垂直下降通过产道来到人间是不可能的,他必须在通过每一个关卡时发生转动,用自己头部来适应妈妈固定产道的最大径线。很多宝宝就是因为各种原因被阻挡在产道的某一部位而造成难产。如果妈妈的`骨盆有异常(发育过小或受过外伤),那么这个管道中的某些径线就会缩短,宝宝通过时就会受阻。有时妈妈的骨盆径线是正常的,但宝宝在妈妈肚子里贪吃贪睡变成个小胖子(巨大儿),最终宝宝在分娩通过产道时,就可能会因为头太大,身体太胖而不能通过妈妈固定的径线而被拦住,
资料
三、胎儿条件
宝宝的大小及在妈妈子宫里所躺的位置,这在自然分娩中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一个足月的胎儿的头径(双顶径)平均为91~93毫米,而妈妈骨盆中最窄的一条径线宽度约为100毫米,所以当一个宝宝的脑袋很大,双顶径近于 100毫米时,就要考虑到通过产道时比较困难。一般妈妈的骨盆通过3000~3500克的宝宝,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当宝宝的体重大于4000克(巨大儿)时,通过妈妈相对固定的产道就会有一定难度。所以提醒准妈妈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要让胎儿长成小胖子。巨大儿不仅可能造成分娩困难,还会导致肥胖儿的发生,影响孩子将来的发育。
有些宝宝虽然很小,当在妈妈子宫里躺的位置不对(正常位置的宝宝应该是头向下,双手紧紧抱在胸前,两腿紧紧贴于胸部),例如仰面朝天、屁股或腿朝下、或头部不紧贴胸部等等,就不能在产道里及时转动来适应产道的形态,可能会被卡住而影响娩出。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妈妈也是没有办法的,只好求救于医生。
四、产妇的精神因素
焦虑紧张不仅可以影响产妇情绪还可以消耗她们的体力,使其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使大脑皮层神经中枢指令的发放紊乱。
宝宝要来到人间,发动宫缩,促进分娩,需要听从人的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司令部的命令,而精神因素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命令的传送,使产力过强或过弱,直接影响宝宝的下降及转动,使产程进展缓慢。
胎儿在子宫内待的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宝宝缺氧,窒息,甚至死亡,即使存活下来宝宝也有可能出现智力障碍。同时精神因素还可以导致产后大出血的发生。
提醒
为顺利分娩做准备
为了能够顺利分娩,我们的准妈妈们在孕期应该做些什么呢?
(1)分娩是人类繁衍的自然现象,绝大多数的妈妈都是可以平安度过分娩期的。准妈妈要有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然分娩对宝宝将来生长发育的好处,树立信心。
(2)要认识到分娩是一个时间较长的过程,只有经过充分有力的阵痛,使产道充分扩展,胎儿才能顺利娩出,所以疼痛是必要的。当逼着胎儿离开母体的宫缩到来时,不要感到恐慌,害怕,不能忍受.
(3)做好产前检查,及时发现怀孕期的不利因素,及时纠正治疗。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因营养过剩而造成胎儿过大,影响产程进展。
自然因素 篇3
1 港口设备自然寿命影响因素
设备自然寿命指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从设备投入使用(包括出厂、运输和上线运行的过程)开始,到设备因有形磨损或某些人为或客观因素而无法保持正常功能,以致终止使用的时间。[1]设备自然寿命主要受有形磨损的影响,摩擦、振动、腐蚀等外力作用会使设备实体产生磨损。[2]当前,企业在判断设备是否报废时主要考虑其自然寿命,并且大多以设备平均使用年限折旧率为计算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在设备寿命期内更高效地使用设备的做法更为合理。影响港口设备自然寿命的主要因素包括使用台时、利用率、作业难度、维修保养和经济效益等。
(1)使用台时 港口设备的自然寿命与使用台时有着密切联系,对使用台时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港口设备的合理使用年限及预测港口设备的平均自然寿命。
(2)利用率 港口生产涉及大量的机械设备,其中既有固定设备,也有流动设备;特别是件杂货码头使用的机械设备的类型和数量更为繁多,包括门座式起重机、轮胎式起重机、叉车、牵引车等。设备利用率不仅会影响港口生产效率,也会影响设备自然寿命。
(3)作业难度 港口装卸的货物种类繁多,且货物的理化特性各不相同,导致不同货物的作业难度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港口设备的自然寿命。
(4)维修保养 港口设备的维修保养状况直接影响装卸作业的质量和效率,维持设备的完好率有助于延长设备自然寿命,确保设备功效得到充分发挥。
(5)经济效益 港口设备的自然寿命和性能显著影响装卸作业的质量和效率,进而影响港口设备产生的经济效益。
2 港口设备自然寿命预测模型
预测港口设备自然寿命需要分析港口设备自然寿命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的部分港口设备,建立港口设备自然寿命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
2.1 装载机
2.1.1 基本模型
首先考虑装载机的自然寿命与使用台时和利用率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天津港远航矿石/散货码头有限公司、天津港焦炭码头有限公司、天津港第四港埠有限公司和天津港第五港埠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的装载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有效样本量共682个,将装载机的自然寿命记为序列Slife,使用台时记为序列Sope,利用率记为序列Suse。对所有样本序列进行对数化处理,并分析装载机的自然寿命、使用台时、利用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如表1所示:装载机的自然寿命与使用台时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与利用率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
以装载机的自然寿命为因变量,使用台时和利用率为自变量建立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自变量和常数项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较大,且相伴概率近似于0,说明3个参数均显著;方程的拟合优度为,接近于1,说明方程拟合效果较好;F统计量的绝对值较大,且相伴概率近似于0,说明方程回归效果较好。
将各参数代入方程中,得到装载机自然寿命的基本模型为
Slife= 7.469 4 + 0.988 1Sope 1.480 3Suse
由此可见,装载机的平均自然寿命与使用台时呈正相关关系,与利用率呈负相关关系。将相应数据代入上述方程中,得到装载机的平均自然寿命为12.87年。
2.1.2 多因素模型
在考虑使用台时和利用率的基础上,在装载机自然寿命的基本模型中加入更多因素,并选取天津
港远航矿石/散货码头有限公司、天津港焦炭码头有限公司、天津港第四港埠有限公司和天津港第五港埠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的装载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将装载机的作业难度数据记为序列Swork,维修保养数据记为序列Srep,经济效益数据记为序列Seff。分析装载机的自然寿命、使用台时、利用率、作业难度、维修保养、经济效益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如表3所示:装载机的自然寿命与使用台时、作业难度和维修保养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与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
以装载机的自然寿命为因变量,使用台时、利用率、作业难度、维修保养、经济效益等为自变量建立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自变量和常数项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较大,且相伴概率近似于0,说明6个参数均显著;方程的拟合优度为,接近于1,说明方程拟合效果较好;F统计量的绝对值较大,且相伴概率近似于0,说明方程回归效果较好。
将各参数代入方程中,得到装载机自然寿命的多因素模型为
Slife= 7.232 1 + Sope Suse Swork + 0.094 0Srep + 0.086 0Seff
由此可见,装载机的平均自然寿命受使用台时和利用率的影响较大,与作业难度、维修保养和经济效益的相关性较弱。将相应数据代入上述方程中,得到多因素条件下装载机的平均自然寿命为11.85年。
2.1.3 算例分析
2.1.3.1 沃尔沃180型装载机
由于样本中沃尔沃180型装载机的相关数据均来自天津港远航矿石/散货码头有限公司,其作业难度、维修保养和经济效益等3项指标的数据均相同,无法加入模型分析,故仅分析沃尔沃180型装载机的自然寿命与使用台时和利用率的关系。
沃尔沃180型装载机自然寿命基本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常数项的T统计量的相伴概率大于10%,说明常数项不显著。除去常数项后再估计,结果如表6所示:自变量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较大,且相伴概率近似于0,说明2个参数均显著;方程的拟合优度为,说明方程拟合效果一般。
nlc202309081813
参数估计结果(不含常数项)
将各参数代入方程中,得到沃尔沃180型装载机自然寿命的基本模型为
Slife=0.134 2Sope 1.261 7Suse
由此可见,沃尔沃180型装载机的平均自然寿命更多地受利用率的影响:利用率越高,平均自然寿命越短。将相应数据代入方程中,得到沃尔沃180型装载机的平均自然寿命为12.56年。
2.1.3.2 卡特980型装载机
由于样本中卡特980型装载机的相关数据均来自天津港远航矿石/散货码头有限公司,其作业难度、维修保养和经济效益等3项指标的数据均相同,无法加入模型分析,故仅分析卡特980型装载机的自然寿命与使用台时和利用率的关系。
卡特980型装载机自然寿命基本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如表7所示:自变量和常数项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较大,且相伴概率近似于0,说明3个参数均显著;方程的拟合优度为,接近于1,说明方程拟合效果较好;F统计量的绝对值较大,且相伴概率近似于0,说明方程回归效果较好。
将各参数代入方程中,得到卡特980型装载机自然寿命的基本模型为
Slife= 7.209 8 + 0.919 9Sope 1.046 3Suse
由此可见,卡特980型装载机的平均自然寿命受使用台时和利用率的影响程度相似,且与使用台时呈正相关关系,与利用率呈负相关关系。将相应数据代入方程中,得到卡特980型装载机的平均自然寿命为10.34年。
2.2 轮胎式起重机
2.2.1 基本模型
首先考虑轮胎式起重机的自然寿命与使用台时和利用率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天津港第二港埠有限公司、天津港第三港埠有限公司、天津港第四港埠有限公司、天津港第五港埠有限公司、天津港汇盛码头有限公司、天津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的轮胎式起重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有效样本量共650个,将轮胎式起重机的自然寿命记为序列Slife,使用台时记为序列Sope,利用率记为序列Suse。对所有样本序列进行对数化处理,并分析轮胎式起重机的自然寿命、使用台时、利用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如表8所示:轮胎式起重机的自然寿命与使用台时的正相关关系十分微弱,与利用率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
以轮胎式起重机的自然寿命为因变量,使用台时和利用率为自变量建立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如表9所示:常数项的T统计量的相伴概率大于1%。为保证模型的精确度,除去常数项后再估计,结果如表10所示:自变量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较大,且相伴概率近似于0,说明2个参数均显著;方程的拟合优度为,数值较小,说明方程拟合效果一般。
(不含常数项)
将各参数代入方程中,得到轮胎式起重机自然寿命的基本模型为
Slife=0.258 9Sope 1.674 2Suse
由此可见,轮胎式起重机的平均自然寿命与使用台时呈正相关关系,与利用率呈负相关关系。将相应数据代入方程中,得到轮胎式起重机的平均自然寿命为16.89年。
2.2.2 算例分析
2.2.2.1 QLY40型轮胎式起重机
QLY40型轮胎式起重机自然寿命基本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如表11所示:自变量和常数项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较大,且相伴概率近似于0,说明3个参数均显著;方程的拟合优度为,接近于1,说明方程拟合效果较好;F统计量的绝对值较大,且相伴概率近似于0,说明方程回归效果较好。
将各参数代入方程中,得到QLY40型轮胎式起重机自然寿命的基本模型为
Slife= 7.099 3 + 0.922 7Sope 1.151 9Suse
由此可见,QLY40型轮胎式起重机的平均自然寿命与使用台时呈正相关关系,与利用率呈负相关关系,且利用率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将相应数据代入方程中,得到QLY40型轮胎式起重机的平均自然寿命为13.94年。
2.2.2.2 QLY50型轮胎式起重机
QLY50型轮胎式起重机自然寿命基本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如表12所示:自变量和常数项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较大,且相伴概率近似于0,说明3个参数均显著;方程的拟合优度为,大于0.5,说明方程拟合效果较好;F统计量的绝对值较大,且相伴概率近似于0,说明方程回归效果较好。
将各参数代入方程中,得到QLY50型轮胎式起重机自然寿命的基本模型为
Slife= 1.592 5 + 0.396 9Sope 1.221 6Suse
由此可见,QLY50型轮胎式起重机的平均自然寿命与使用台时呈正相关关系,与利用率呈负相关关系,且利用率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将相应数据代入方程中,得到QLY50型轮胎式起重机的平均自然寿命为17.01年。
2.3 集装箱正面吊
2.3.1 基本模型
首先考虑集装箱正面吊的自然寿命与使用台时和利用率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天津港第二港埠有限公司、天津东方海陆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天津港国际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天津港联盟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天津港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和天津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的集装箱正面吊的相关数据进行分
析。有效样本量共663个,将集装箱正面吊的自然寿命记为序列Slife,使用台时记为序列Sope,利用率记为序列Suse。对所有样本序列进行对数化处理,并分析集装箱正面吊的自然寿命、使用台时、利用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如表13所示:集装箱正面吊的自然寿命与使用台时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利用率也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之间的相关性
nlc202309081813
以集装箱正面吊的自然寿命为因变量,使用台时和利用率为自变量建立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如表14所示:自变量和常数项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较大,且相伴概率近似于0,说明3个参数均显著;方程的拟合优度为,数值较小,说明方程拟合效果一般;F统计量的绝对值较大,且相伴概率近似于0,说明方程回归效果较好。
将各参数代入方程中,得到集装箱正面吊自然寿命的基本模型为
Slife= 0.692 5 + 0.246 3Sope 0.028 1Suse
由此可见,集装箱正面吊的平均自然寿命与使用台时呈正相关关系,与利用率呈负相关关系。将相应数据代入方程中,得到集装箱正面吊的平均自然寿命为16.85年。
2.3.2 算例分析
2.3.2.1 DRF450型集装箱正面吊
DRF450型集装箱正面吊自然寿命基本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如表15所示:常数项的T统计量的相伴概率大于10%,说明常数项不显著。除去常数项后再估计,结果如表16所示:自变量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较大,且相伴概率近似于0,说明2个参数均显著;方程的拟合优度为,数值较小,说明方程拟合效果一般。
参数估计结果(不含常数项)
将各参数代入方程中,得到DRF450型集装箱正面吊自然寿命的基本模型为
Slife=0.338 5Sope 3.217 0Suse
由此可见,DRF450型集装箱正面吊的平均自然寿命更多地受利用率的影响:利用率越高,平均自然寿命越短。将相应数据代入方程中,得到DRF450型集装箱正面吊的平均自然寿命为18.10年。
2.3.2.2 SC4531TB5型集装箱正面吊
SC4531TB5型集装箱正面吊自然寿命基本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如表17所示:利用率的T统计量的相伴概率大于10%,说明该参数不显著。除去利用率后再估计,结果如表18所示:自变量和常数项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较大,且相伴概率近似于0,说明2个参数均显著;方程的拟合优度为,接近于1,说明方程拟合效果较好;F统计量的绝对值较大,且相伴概率近似于0,说明方程回归效果较好。
将各参数代入方程中,得到SC4531TB5型集装箱正面吊自然寿命的基本模型为
Slife= 9.435 8 + 1.117 2Sope
由此可见,SC4531TB5型集装箱正面吊的平均自然寿命与使用台时呈正相关关系,与利用率基本无关。将相应数据代入方程中,得到SC4531TB5型集装箱正面吊的平均自然寿命为19.16年。
参考文献:
[1] 王佳兴. 基于GMDH方法的设备剩余寿命预测[D]. 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0.
[2] 李俊,金家善,郁军. 考虑维修影响的机械设备剩余寿命模型[J]. 中国修船,2004(2):37-39.
(编辑:张敏 收稿日期:2016-08-10)
大空间自然排烟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篇4
关键词:大空间建筑,自然排烟,建筑结构,火源功率,外界温度,风作用
在建筑防排烟工程中,常使用自然排烟、机械加压送风防烟和机械排烟等排烟方式。其中,自然通风和排烟一直备受争议,甚至存在一种误解,认为自然排烟技术含量低,排烟效果差。与机械防、排烟方式相比,自然排烟方式具有其独到的优势。笔者以大型体育馆为例,对自然排烟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以实例验证自然排烟方式的排烟效果,以期提供合理的大空间排烟优化方案。
1自然排烟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1.1自然排烟的原理
燃烧产生的热使室内气体的温度和密度发生变化, 形成压力差,温度差和压力差的存在是烟气流动的根本原因。自然排烟主要依靠浮力和压力差的作用实现,利用火灾产生的热烟气流的浮力和外部风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即:自然排烟方式实质上是热烟气和冷空气的对流运动。热烟气层在着火空间上部形成,下部为冷空气层,在一定高度上存在内外压力相等的中性层。在中性层上方着火房间压力大于室外压力,如果在中性层以上区域有通风口,则热烟气由着火房间流向室外;在中性层下方着火房间压力小于室外压力, 如果在中性层以下区域有通风口,则室外冷空气将向着火房间补充。若通过排烟口排出的烟气质量流量等于或大于进入烟气层的质量流量就可以避免烟气层下降,以此达到排烟的目的。
1.2建筑结构对自然排烟的影响
体育馆类大空间建筑的内部空间大多可达几十米, 区域使用功能统一,四周不再有楼层,而是多层的固定看台或座位。其穹顶多 使用钢结 构和玻璃 以加强采 光效果,且安装中央空调等大型设备进行内部空间温度调节, 这使大空间的自然排烟与普通建筑的自然排烟效果大为不同。正常情况下,体育馆的曲面顶棚下部空间不加分隔,随着火灾的进行,烟气逐渐在此区域内聚集。这部分空间为非人员活动区域,若排烟口设在顶棚有利于排烟。 但由于上述结构的影响,会使顶部空气温度过高,对于处于南方地区的大空间建筑来说,尤其是夏天,顶部温度可达到50 ℃以上。如果顶部热空气不能及时地排走就会影响早期烟气的上升,导致烟气上升到某一高度后像遇到了顶棚一样像四周扩散,伴随火灾烟气的不断堆积,形成逐渐加厚的烟气层。这一现象将大大降低顶棚自然排烟的效率,故GB 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限制了中庭使用自然排烟窗的高度,也是出于排烟效果的考虑。
另一方面,体育馆类高大空间建筑顶部通常为穹形, 且无分隔物,适合蓄烟之用。一旦发生火灾,可燃物上方的火羽流垂直上升碰到顶棚,热烟气由垂直运动改为水平运动,并沿顶棚下部向四周蔓延,逐渐填充整个穹形区域。当烟气在此区域聚集相当厚度的热烟气层时,排烟口处内外压差也随之增大,使排烟更加稳定可靠。
1.3火源功率对自然排烟的影响
由于高大空间建筑内部空间高大,如果顶棚高度远大于烟羽流所能上升的最大高度,自然排烟系统的工作效率就会降低。而烟羽流所能上升的最大高度又受到火源功率的控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几组试验表明,火源功率较小时烟 气层的温 升只有几 十度。当功率约 为1.5 MW时,试验厅的温升只有18 ℃左右,大部分烟气升到20m左右时,其上升速度就变得相当缓慢。当试验用的油盘较小时,在着火初期烟气甚至升不到屋顶便开始弥散。根据Heskestad经典羽流模型可以推导出羽流上升高度的表达式,如式(1)所示。
式中:为对流热释放速率,kW;ΔT为某一高度位置水平截面上羽流的平均温升,℃;z0为从可燃物表面至虚拟点火源的高度,m。
如果可以确定烟气与室外环境温度的最小温差,就可以求得一定火源功率下羽流上升的最大高度,如式(2) 所示。
理想羽流 速度和温 度为羽流 水平截面 上的平均 温度,而实际上羽流的速度和温度在羽流水平截面上呈高斯分布。中心线上速度和温度要大于两侧,也大于平均速度和温度。因此,式(2)计算得到的结果要小于实际的羽流最大上升高度。为此许多学者进行了羽流中心线上的平均温升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准环境下,式(2) 中的系数由4.87扩大到6.90更为合适。
通过式(2)可知,火源功率较小时,羽流上升高度有限,若此时排烟口高度较高将影响烟气的排出;随着火源功率的增大,烟气层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增大,烟气上升的极限高度增大。即发生火灾时,火越大越不需要考虑羽流上升高度的问题,从自然排烟效率的角度考虑是有利的。但从火灾扑救和人员安全上考虑是不利的。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小功率火灾,就要确保建筑屋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有效性。
1.4外界温度对自然排烟的影响
温度差和压力差的存在是烟气流动的根本原因。自然排烟方式实质上是依靠热浮力造成气体流动将热烟气排出,烟气和空气之间的温度差越大,烟气和空气的密度差就越大,所引起的热压作用就越大,自然排烟的效果越好。通常,普通层高的建筑火灾的室内温度可达几百度, 可不考虑环境温度的影响。但由于大空间火灾引起的温升并不高,有必要考虑环境温度对大空间自然排烟效果的影响。环境温度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因季节、地区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并且火灾时烟气温度也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环境温度过高时,会阻碍烟气的上升,南方的夏季这种现象尤其明显,顶部排烟口的效率大大降低,故仅设置顶部的水平排烟口并不可靠,还应在侧墙的适合高度上设置竖直排烟窗,以加强自然排烟的可靠性。
1.5风作用对自然排烟的影响
风的作用 分为外部 环境风和 内部通风 口的补风 作用。环境风可以在建筑物的周围产生风压,排烟口处的风压可以干扰建筑物内部的烟气流动,且这种影响要超过以上所提及的各种影响,尤其是在高风速地区。现代体育馆类大空间建筑往往高达20~40m。高大空间火 灾烟气的温升并不是很高,更容易受到外部影响因素的影响,应考虑室外风场对高大空间自然排烟的影响及限制范围。风向、风力、风速等因素都是不可控制的,风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较其他因素更加难以预测,通常借助物理尺寸模型,即风洞实验,模拟实际的风力现象。此研究方法的可靠性较高。研究表明,建筑物的迎风面受正风压作用,背风面、侧面及屋顶受负风压作用,且迎风面的风压系数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在建筑物高度的4/5处左右会出现一个滞点,在该滞点处为风压值最大,达到该滞点后,风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在正压作用下,外墙面开口的中性层位置相比无风时升高,排烟口的排烟效率会大大降低,故不建议在正压面设置排烟口,在负压面和顶棚设置排烟口是最有利的。但某些地区风向具有多变性,建议在建筑物四周均匀设置排烟窗,并结合顶棚水平排烟口一起使用。
为了能达到设计的排烟效果,建筑物底部需设置适宜的补风口,以方便补充大量的新鲜空气,达到动态平衡的目的。研究表明,当上部热烟气层温度高于环境温度400K时,进风与排烟面积比为1时排烟流量可达到预定流量的80%;面积比为2时可达到90%。当上部热烟气层温度相对较低时,如高于环境温度200K时,进风与排烟面积比为1时可达到预定排烟流量的70%;面积比为2时可达到90%。在实际应用中,补风口的应用面积会由于堵塞而远小于设计面积,为了保证补风效果,可以设置机械送风系统,且保证与排烟系统联动启动。
2工程应用实例
笔者采用FDS对某大型体育馆进行模拟。
2.1火灾场景设定
该体育馆采用弧形屋面,内部比赛大厅呈矩形,长80 m、宽60m;室内最高25m、最低15m,平均高度20m;共16个看台疏散出口,4个直接对外的首层疏散出口;年平均气温16 ℃,常年主导 风向为东 - 东北风,冬、夏季较长。文艺演出时,舞台、道具、音响、灯光和电缆等可燃物较多,火灾荷载大,容易发生火灾。为保守起见,火灾选用t2快速增长类型,火灾增长系数取0.046 9。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规定,城市规划区内普通消防站的布局应满足接到报警后5min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责任区边缘,并在火灾发生后15min开展有效的灭火战斗并控制火势的发展。按照15 min计算得到的最大火灾热 释放速率将达到38 MW。
模拟的室外环境温度30 ℃,室内温度28 ℃,模拟时间1 200s。顶棚排烟面积102m2,排烟开口处于顶棚中心形成长条形排烟带;高侧窗排烟设置104m2,环绕大厅四周设置,尽量接近顶棚下沿,窗高1.6m,如图1所示。
2.2模拟结果分析
该体育馆内人员停留的最 大高度为9.2m,看台最高出口高度5m,考虑到人的平均身高1.8m,取临界高度分别为11m和7m,根据生命安全判据设定上部烟气层的温度不应高于185 ℃,看台最高疏散出口空气最高温度不应高于60 ℃,人员停留区域CO体积分数不应高于5×10-4,能见度不 小于10 m。FDS模拟结果 如表1所示。
该模拟场景为最不利场景,在该条件下,烟气温度、 CO体积分数及能见 度都能满 足人员安 全疏散的 要求。 且在火源功率较大时,不论是烟气温度、CO体积分数还是能见度,顶棚自然排烟都较侧墙自然排烟的效果明显。 尤其是能见度,顶棚自然排烟时的能见度可达26.5 m, 近似为侧墙自然排烟时的两倍。该现象进一步验证了环境风对排烟效果的影响。由于侧墙排烟口是均匀布置在建筑物周围的,受正风压影响必然有部分排烟口的排烟效率降低,而顶棚自然排烟口均受负风压作用,达到了理想的排烟效果。
3结论
SEO之搜索引擎自然排名因素二 篇5
3. 外部链接(数量和质量)
外部链接如此重要,是因为他们指出了页面的质量、受欢迎程度。最能提升排名的链接是那些来自首页的链接。如果增加网站外部链接的数量和质量,是每个站长都应该去好好想办法的。我觉得在站长网上发表文字,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网站推广,
4. 外部链接锚文件
对于带链接文本的链接,在搜索引擎算法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提高页面的排名。目前我只是通过选择适当的网页进行友链的交换形式,在做这一块工作网络推广。
5. 域名的年龄
可能各位站长会发现,较新的域名排名上升难度会比旧的域名要大,这是因为搜索引擎对于网站年龄的友好性比较高,那么各位站长,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等待变老”网络营销。
当然,影响排名的因素很多,我也希望以后能够更细化的来阐述它们,也希望能和大家进一步分享和交流。
★ 影响网站自然排名的10个因素
★ 网站改版如何保证搜索引擎排名
★ 常用搜索引擎SEO优化技术探析论文
★ 百度seo优化排名,百度seo优化教程
★ 慧聪网联合四家搜索引擎 推关键词排名广告
★ 探析中小企业银行融资成本影响因素
★ 浅谈影响消防电梯可靠使用的因素
★ 跨国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
★ 影响服饰店销售的诸多因素?
自然因素 篇6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自然因素;应用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使人们的生活品味也在不断的提升,并且这种提升在建筑行业中是最为明显的。进而使风景园林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自然因素进行使用,能够促进着园林建筑在依靠各种自然景观的设计中更加充分的体现出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活力。
1.关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地形应用
在我国传统的风景园林建筑的过程中,其大多数追求的是尺度的大小能事宜,并且重视的是建筑和环境的有机结合,以及建筑和不同地下的和谐相处。然而在现代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其对地形的应用首先就是需要对其地形和周边的环境进行综合的考虑,在这其中,埋入或者是半埋入方式的地下建筑对景观空间连续性以及地下的融合是最为有效的。根据我国的西湖博物馆来说,其地形是处在杭州西湖景区中心地带,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处于对考古发掘深沟的考虑, 进而很多一部分的建筑都是设置在地下,然而顶部覆盖着比较大坡装连续绿地,进而是实现了西湖博物馆以及湖滨绿化带的自然衔接。与此同时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具有着适宜的地形以及地势等对建筑的布局进行全面的考虑,同时也要对建筑内部的空间横向竖向关系进行考虑,这对建筑体量压抑感也会减少,进而保持了自然的平衡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从视觉的角度进行出发,地下可以是作为一种视觉要素体现在风景原因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同时将地下以及建筑融为一体,这样能够明确的构成一个很好的系统,同时这对于环境的整体性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如果地形的尺寸超过了建筑的过程中,建筑的效果可以根据地形作为背景,以此来构筑建筑形态以及自然地形之间的图与底配合,并且在地形以及建筑尺度相近的过程中,建筑尽量的配合地下的自然趋势,以此来达到建筑和地形的相互协调。根据沙漠中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来说,其就是对自然山体形态的一种模仿,促使建筑形态平坦延伸的沙漠背景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使建筑和地形的材质和色彩达到高度的统一。所以,地形不仅仅有利于缓解建筑有序空间的结合,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对地形进行適当的改进,这样能够引导人们对景观视觉的改善,同时也能够满足风景园林建筑功能的要求以及建筑体量的减少,然而部分地形所具有着的坡度还能够对风向进行疏导,进而促进着建筑和场地通风的情况,在山地风景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并且从宏观和技术层面上和地域环境、天气气候等因素实现了良好的契合。
2.关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植物应用
作为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最为主要的一种构成原则,风景园林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植物的作用发挥出来。植物的种类是多样的,并且植物将会伴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而出现变化。植物在进行生长的过程中外部的形态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风景园林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将植物给予以应用这就需要增加了风景园林的建筑自然气息,同时也促进了建筑动态性的显示。并且在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设计过程中赋予一定的自然植物,这样也能够更好的给人一种完美和完整的视觉享受。在这个基础上,对植物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能够体现出一种层次感,更能够有效的促进风景园林建筑过程中的自然界、建筑物以及人进行有效的结合。然而在风景园林建筑的过程中,植物过多的渗入将会促进着我国身心得到放松以及释放,在紧张的工作以及压力当中回到到大自然当中,尽情的享受着风景园林的作用,同时也会体会到风景园林建筑的美感。
在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植物的良好应用还需要体现在和建筑布局的合理配置上面。在传统的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秉承的是在保持好的生态环境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而保护原有的植物不被破坏,在这个原则之下,风景园林建筑的绿化面积比例将会出现相应的较少。根据此在现代风景园林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对于植物的应用必须要采取合理的配置,并且要尽可能的和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持着一致性。比如在风景园林建筑物的外部修建部分的植物以此来和建筑景观相互搭配的植物,这样不仅仅能够减少土方的挖掘面积,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促进对自然植被的保护程度。与此同时将植物中的质感以及色彩度比较强烈的草地、乔木以及灌木应用到风景园林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风景园林建筑物中的硬质感,还能够向人们传递着一种强烈的生命活力。风景园林建筑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宜人的休息场所,更好的体现现代建筑的生态观,在这个目的的事实基础上,对各种植物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要根据风景园林建筑的需要以及各种植物的特点来对其进行合理的融合。
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其更为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建筑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植物的多样性将会对生态环境平衡性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 ,并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以及蒸腾作用还能够改善建筑环境的微气候条件,进而是吸纳了降低建筑能耗损失的目的,同时也能够进行生态的补偿。
3.关于园林建筑设计中水体的应用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水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服务于人类风景园林的建筑来说,必须要再其设计过程中融入水的设计,通过对水的循环利用来实现生态的补偿。水本身就是有着一定程度的流动性特点,所以在应用范围上也存在着很强的广泛性。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水体应用的原则进行出发,水体在应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实施水体小型的设计,这个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因为在小水体中便于后期的养护以及改造,然而在水体出现污染的过程中,也能够缩短治理的范围,与此同时这些小的水体所具有着的优势也是大水体没有办法所达到的。其次就是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其需要采用自上到下的原则,这个原则实施是针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喷泉设计来说的。在风景园林建筑中,喷泉主要是以一种动态美的形式多呈现出来的,但是针对喷泉的设计还需要从喷泉的大小进行体现,通常情况下风景园林建筑的喷泉主要是作为观赏的形式存在的,大小方面是根据以小为主,避免大喷泉的出现,这样不仅仅能够减少大喷泉对能源的消耗,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喷泉所展示的效果。
总结: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知道。风景园林建筑具有着观景以及点景着两个方面的作用,并且在为人们提供欣赏的同时也很好的使建筑融入到风景环境的当中,进而成为了人们的欣赏对象。多以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想将观景以及点景的功能充分的体现,其不仅仅将地下以及植物应用其中,还需要在应用的过程中,根据风景园林的建筑需要,进而对其合理的配置和规划,以此来减少对现有的生态根据的影响,同时也能够促进地形以及植物等能够更好的成为风景园林建筑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毕迎春,张骏,王未. 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4:21123-21126+21130.
[2]李岚. 解析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自然因素的应用[J]. 现代装饰(理论),2014,01:75-76.
[3]高宗翔. 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12,33:64.
自然因素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我院产科病房2007年1月—2007年6月住院分娩登记簿。
1.2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表格自行设计统计表, 进行分娩总数、剖宫产例数、剖宫产原因、孕产妇年龄、职业、新生儿性别和无指征剖宫产例数的项目统计。
2 结果
2.1 剖宫产情况
此间分娩总数347例, 其中剖宫产203例, 占分娩总数的58.5%。在203例剖宫产中, 有指征的41例 (巨大儿22例, 臀位3例, 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窘迫8例, 滞产4例, 前置胎盘、双胎、头盆不均以及羊水过少致胎儿生长受限各1例) ;无明确剖宫产指征的162例, 占剖宫产79.8%。
2.2 无明确剖宫产指征情况
162例无明确剖宫产指征者, 没有临产直接选择剖宫产分娩的122例;临产后出现规律性宫缩, 宫口开大2 cm以内, 自觉耐受不了分娩疼痛放弃自然分娩而选择剖宫产分娩40例。产妇职业分布:教师9例, 干部21例, 工人36例, 无职业92例, 农民4例;孕产妇年龄分布:21~24岁38例, 25~30岁94例, 31~35岁27例, 36岁以上3例。剖宫产新生儿性别:男107例, 女55例。
3 讨论
3.1 影响孕产妇选择自然分娩的因素
3.1.1 孕产妇、家属方面的因素。
一是孕产妇对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的利弊缺乏专业理性认识, 对自然分娩的恐惧和对剖宫产的盲目信任是其放弃自然分娩的主要因素。目前, 我国初孕产妇较多, 占分娩孕产妇总数的95.0%, 尤其初孕产妇中独生子女约占到八成以上, 家属在陪伴分娩中百般呵护, 给予过分的关心和照顾, 使孕产妇进入病人角色, 不利于正常分娩。二是缺乏分娩知识, 主要是听从他人夸大其词的讲述, 担心不能耐受临产后的疼痛, 因害怕疼痛和生殖道变形, 惧怕经产道分娩。三是营养过剩, 怀孕中、晚期就开始不做家务、不运动, 胎儿相对较大、头入盆晚以及过期妊娠等也是导致剖宫产增多的一个因素。本文统计因巨大儿行剖宫术者占剖宫产孕产妇总数的10.8%。
3.1.2 医生、助产士方面的因素。
产科与其他科室不同, 历来是高风险科室, 责任重大。由于医疗法规条例不断完善, 患者有了更多的知情权同意权和选择权, 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高, 使医患关系发生了明显改变。医生为规避风险, 一味尊重患者权利, 存在一定的剖宫产指征掌握不严格的问题;另外, 助产士待遇与承担的责任不相符, 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个别助产士工作态度不积极, 对孕产妇关心不够, 宣传解释不到位, 产程观察不细等责任心不强的一些表现, 均可影响孕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
3.1.3 社会方面的因素。
当前产科医疗市场明显为患方市场, 各家医院竞争激烈, 医患信任危机、医疗纠纷等导致医生不愿过多地承担风险, 而听任患者及家属的要求, 予以实施剖宫产手术。此外, 超声诊断技术越来越先进, 使脐带绕颈、羊水过少等诊断率提高, 也存在因提前知晓胎儿性别而选择剖宫产的现象。
3.2 主要对策
3.2.1 加强围产期宣教, 提高对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正确认识。
孕产妇分娩是一个正常健康的生理过程, 少干预, 多支持符合自然规律。剖宫产只是作为解决难产和母婴并发症的一种手段, 过高的剖宫产率不但不能进一步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 反而使新生儿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病率增高。近年来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高于宫颈妊娠, 其危害性国内外文献屡有报道[1]。因此, 若要降低剖宫产率, 就要求改变现在产时的服务模式, 要从以医生为中心转变为以孕产妇为中心, 要保护、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 不要将分娩过程“医疗化”。注意人 (母亲、婴儿) 的社会性,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为孕产妇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整体护理[2]。作为助产士应有主动进行分娩知识宣教的责任意识, 产前要增加对分娩知识的宣传, 利用产前检查, 对剖宫产所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剖宫产瘢痕子宫所导致的隐患交待清楚, 使孕产妇对剖宫产术有个正确的认识。3.2.2成立孕产妇学校, 根据不同妊娠时期进行适时宣教。定期组织来门诊做产前检查的孕产妇及家属集中上课, 根据不同妊娠时期由经验丰富的产科医生、助产士进行进行适时宣教。怀孕早期即从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时开始。根据孕产妇的不同情况、文化程度进行心理咨询与孕期健康指导, 使她们了解妊娠及分娩的全过程与相关知识和技能, 解除其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的不必要心理负担, 减少剖宫产率。怀孕中、晚期指导孕产妇合理膳食、合理运动, 增长孕期保健知识, 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讲解如何识别分娩先兆, 什么是规律宫缩、假临产, 初孕产妇正常分娩所需要的时间等, 为正常分娩奠定基础。
3.2.3 加强临产后的宣教与助产士陪伴最为关键。
孕产妇分娩虽说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 但整个分娩过程又是一个漫长、动态变化的过程。由于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因素的影响, 孕产妇往往呈现出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同时传统的分娩“三要素”即产力、产道和胎儿向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因素“四要素”转变[3], 因精神因素导致的宫缩乏力、滞产而剖宫产者并不少见, 此时伴随分娩阵痛, 最容易使孕产妇动摇自然分娩的信心。故对入院的临产妇, 助产士应积极主动热情地向其讲解临产过程, 耐心细致地观察产程变化。在陪伴分娩过程中, 助产士要经常抚摸孕产妇腹部感受宫缩强度, 胎心变化, 同时也要注意做好孕产妇家属的宣教工作, 以取得积极配合。在临床助产工作中, 我们发现孕产妇年龄越小越“娇气”, 家属给予过分的关心照顾, 孕产妇进入病人角色, 不利于正常分娩, 使剖宫产年龄呈低龄化倾向。产程进入活跃期后, 要多给予孕产妇精神上的鼓励及安慰, 告之产程进展情况, 指导其合理饮食;待宫口开全后, 要指导其如何正确用力, 如教给她们如何深呼吸减轻阵痛, 如何按摩及使用腹压, 如何与助产士配合, 保持良好产力, 缩短产程, 顺利分娩等, 坚定孕产妇选择自然分娩的信心。
3.2.4 在全社会营造尊医爱患氛围, 增强医生助产人员履行责任和义务的神圣感。
多年的临床助产实践, 我们体会到医生、助产士的举止言行对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建立正常的医患关系, 化解信任危机, 医生要严格掌握剖宫产适应症, 对自身分娩条件好的孕产妇, 要积极鼓励其经阴道自然分娩。
总之, 作为产科工作者, 尤其是与孕产妇接触最多、最直接的助产士, 应在发挥自身专业优势, 加强围产期宣教, 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引导孕产妇树立正确分娩观念方面多做积极工作。有条件的医院要积极开展导乐陪伴分娩, 由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 消除孕产妇在分娩中的孤独、恐惧和焦虑的心情, 增强孕产妇分娩的信心, 对孕产妇选择自然分娩会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自然分娩,围产期,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黄醒华.新世纪围生期保健面临的挑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 17 (5) :257-258.
[2]黄醒华.贯彻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促进以人为本的生殖健康服务[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2001, 16:467-468.
浅谈影响房地产价格的自然因素 篇8
一、房产所在位置的影响
房地产所处的位置是房地产区位的反映。位置即区位的优劣直接影响房地产所有者或使用者的经济收益、社会影响和生活的满足程度。由于级差地租是城市土地地租量的主要部分, 城市土地价格的高低几乎为其区位优劣所左右。由于各种活动对房地产区位有不同的要求, 所以判断不同的房地产的区位优劣的标准不同。一般而言, 居住用房的价格, 通常与周围环境、交通状况及距市中心远近有密切的关系。商业用房地产的区位优劣, 通常视其产业的性质而有所不同。若其位置有利于原料与产品的运输、便于废料的处理及动力的取得、有足够的劳动力供应及集聚规模, 其价格必然有趋高的倾向。
二、地质、地形和地势的影响
地质条件决定着土地的承载力及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地质条件适宜, 则承载力较大, 有利于建筑使用。但如果地质条件不良, 则会产生地基不稳、承载力低的问题, 需要加大投资去解决。地质条件还与房屋的抗震能力紧密相关。地质条件与地价成正比关系, 即地质条件优越, 地价就较高。
同时, 地形与地势也对房地产的价格产生影响。通常地势平坦, 地价较高;地形起伏, 地价较低;地势高的房地产价格低于地势低的房地产价格。当然, 若高地势伴随着优美景色, 则是优良的居住用地;若低地势带来洪涝问题便会降低地价。
三、气候条件的影响
气候条件包括日照、通风、温度、湿度、降水量以及灾害性气候的影响。在一定的地区, 气候条件主要是指局部地段形成的小气候, 特别是由于人工影响 (建筑物) 而形成的特殊的气候条件。
日照有自然状态的日照和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的日照两种。日照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日照对房地产的价格有正面的影响。建筑物若处于背阳面, 或受到其他建筑物的遮挡而日照较少, 就会影响房地产的价格;二是日照对房地产价格有负面影响。
城市通风条件与地形及建筑物的布置有关。风向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较为明显, 在上风地区房地产价格一般较高, 在下风地区房地产价格一般较低。由于建筑物的风洞效应可造成某些街道风力很强, 对这些街道的商业及居住用房地产价格都有不利影响。风力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类似于日照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 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影响。
温度、湿度、降水量这三者若过高或过低, 都不利于生产和生活, 因此造成房地产价格低下。湿度、降水量往往与地势因素结合形成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城市中地势较低的地段在降水量大时易受水浸, 价格因此较低。
四、建筑物状况的影响
建筑物状况包括外观、结构、布局、设备及施工质量。建筑物的外观包括建筑式样、风格与颜色, 这些对房地产价格有很大的影响。若建筑物外观新颖、吸引人, 则价格较高;反之, 若风格保守, 式样过时, 颜色不协调, 则令人生厌、不舒服, 其价格就必然会低。建筑结构与建筑物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耐火性能有关, 它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建筑物的布局与内部平面设计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如住宅, 旧式的大房小厅设计与现在强调加大公共活动面积的大厅小房设计相比, 已明显不符合现代人们对使用功能的要求。商场和写字楼合理的内部布局可增加面积 (如营业面积) 及价值较高的使用面积 (如写字楼朝向好的面积) , 从而提高房地产的价值。建筑物设备的优劣除可影响其使用功能外, 还可影响房屋的使用、维修成本。施工质量好可降低建筑物维护费用及延长耐用期限, 与房地产的价格呈正比关系。
五、环境质量影响
环境质量是指那些对房地产价格有影响的房地产周围的物理性状因素, 包括景观、生态、清洁卫生及污染情况。其中景观是指房地产周围的事物 (如各种标志、广告牌) 是否具有美感、建筑物之间是否协调。视野是否开阔、绿化程度如何等。城市景观对房地产价值影响也很大, 如大连的高层住宅, 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 向海景观住宅比向山景观售价要高一些。
生态环境是影响人们生活素质的重要因素。人毕竞是自然界的产物, 城市生活虽然提供了种种方便, 但也使人疏远了与自然界的联系。因此, 城市中具备良好生态环境的居住、工作环境就显得奇货可居了。
清洁卫生状况也对房地产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清洁卫生状况除与市政管理、还与人流、车流和人口素质有关。近年来,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空气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此外, 水污染及噪声对局部地区的环境构成较大威胁, 环境污染对房地产价格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
六、结束语
自然因素是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众多因素之一, 也是比较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 应从房产所在位置、地质条件与地势、气候条件、建筑物状况和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等方面加以深入的了解与分析, 才能准确掌握影响房产的主要自然因素, 估算出比较接近房地产真实价值的价格, 从而达到为房地产管理服务的目的。
摘要:与一般的商品相比较, 房地产的价格水平是众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也可以说是多种因素交互影响汇聚而成的。本文从自然因素对房地产的价格影响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自然因素 篇9
关键词:应急食品运输,风险,ISM方法
2008年以来,我国遭受了多次大型自然灾害的侵袭,比如,2008年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灾害,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灾害,以及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等。这些灾害在给人民群众造成不可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也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精神创伤。为尽可能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而食品应急物流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食品供应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食品应急物流是整个应急物流活动的重中之重,而应急食品的运输作为食品应急物流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本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可能在自然灾害中造成应急食品运输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他们的层次关系结构,为进一步评估风险,制定合理决策提供依据。
1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建模
1.1 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在现代系统工程中运用广泛,是一种结构模型化技术。它将复杂的系统进行分解,并利用实践经验以及计算机,最终构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解释结构模型(ISM)是一种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概念模型,可以把各种思想、看法、因素之间的抽象关系转化为直观的模型。特别适用于变量众多、关系复杂而结构不清晰的系统分析中,也可用于方案的排序等。在自然灾害中,影响应急食品运输风险的因素众多,关系复杂,地位也不尽相同。本文拟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排序,确定其影响程度,为进一步的风险评估做准备[1,2,3]。
1.2 解释结构模型(ISM)建模过程
ISM是按层次结构的形式对系统进行建模的方法,由以下4个步骤组成[4]。
1.2.1 生成邻接矩阵
首先,应当充分了解系统的要素组成,不妨设为(i=1,2,·,n)。接下来规定任意2个要素si和sj之间的关系,即规定两项的关系siRsj。其中siRsj代表“要素sk对sj存在关系R”关系R可以是“给予影响”,“先决条件”或“重要”等。其次,逐一分析每对要素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两两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构建邻接矩阵A=(aij)nxn,其中
undefined
1.2.2 生成可达矩阵
得到邻接矩阵后,接下来利用邻接矩阵要求层次结构图的可达矩阵B=(bij)nxn,其中
undefined
邻接矩阵表示两元素间是否有直接关系,而可达矩阵表示两元素间是否可以通过一条关系链连接起来,即是否具有间接关系。由邻接矩阵A可以得到可达矩阵B,即令R=A+A2 … +An,再从R中将不为零的元素均改换为1,而为零的元素不变,这个改换所得的矩阵即为可达矩阵B。它的元素为1代表要素si到sj间存在可到达的路径。即可达矩阵完全表征了要素间的直接的、间接的关系,它在把握系统结构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
1.2.3 各要素的级别分配
应用可达矩阵B,对各要素求如下集合:
undefined
其中P(si)称为可达集合,即从要素si出发可以到达的全部要素的集合。这可以通过找可达矩阵B的第i行上值为1的列对应的要素来求得。而Q(si)称为先行集合,即可以到达要素的全部要素的集合。这可以通过找可达矩阵B的第i列上值为1的行对应的要素来求得。再根据P(si),Q(si),(i=1,2,…,n),找到满足P(si)∩Q(si)=P(si)的要素,组成一个新集合L1,该集合中的要素表示它只有同级别或下一级别的要素。即L1中要素是位于最高层次(第一级)的要素,对所研究问题具有最直接的关系或影响。然后,从原来的可达矩阵B中删去L1中要素的对应行、列,得到矩阵L2,对L2进行同样操作确定属于第二级的要素。以后重复同样操作。依次求出L3、L4等等,从而把各要素分配到相应的级别上。
1.2.4 生成层次结构图
级别分配结束后,把各要素从上至下按级别顺次放置。并将可达矩阵M的行和列也按这一级别顺序分别重新排列,得到矩阵M,。参考矩阵M,,可用有向枝代表相邻级别要素间的关系及同一级别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系统的层次结构。
2自然灾害中应急食品运输风险因素分析
自然灾害中应急食品的运输目的是要在灾害发生后或过程中,在规定时间内将指定数量、种类的食品运送到指定地点,以保障受困灾民及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人命关天,而食品又是维持人类生命特征的最重要元素之一,因此,在自然灾害中,与其他物品的运输相比,应急食品的运输任务更加紧迫,所规定的运输时限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将造成重大损失。
其次,由于其特殊重要性及紧迫性,应急食品的运输对成本的考虑较少,尤其在应急初期,在必要时可以不计一切代价将食品运抵目的地。
再次,绝大多数情况下,受灾地区对应急食品的需求量都十分巨大,并非几个车次能够满足。因此所配备的交通工具数量十分庞大。所以,在食品需求量已知的情况下,交通工具运输能力对应急食品的运输风险影响较小,本文不做考虑。
另外,尽管灾害的特点各异,但对物品运输的影响主要可用其破坏程度,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对路况的影响来表示,因此这种表示不失一般性。
最后,应急食品供应的最主要目的是迅速满足受困灾民及救援人员的基本饮食需求,同时考虑到受灾地区的复杂情况以及运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此应急食品所包括的种类较少,主要包括不需加工直接可食用的、方便应急运输且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食品。这些食品不易变质、损坏,且价值较低,便于空投。
因此,自然灾害中,应急食品在运输过程的风险就是指食品不能按时按质按量的运抵指定地点的风险。在时限、受灾情况等已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运输路线,其面临的风险也不同。为了较为科学客观的评估自然灾害中应急食品的运输风险,首先需要对影响该风险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各因素与风险,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风险评价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
本文根据大量文献和专家意见,提炼出以下十一项影响运输风险的因素,即评估风险的十一项指标。
s1 时限:时限是指根据受灾情况、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等情况确定的可允许的最长运输时间。时限越短,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2距离:距离是指特定交通工具从出发地运输应急食品到目的地所经路程。距离越长,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3可选路线数量:可选路线数量是指对特定交通工具而言,从同一出发地到同一目的地可行的路线总数。可选路线数量越多,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小。
s4路线安全性:路线安全性是在受灾情及天气因素等影响下,特定交通工具的可行路线的安全程度。路线安全性越高,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小。
s5灾害破坏力:灾害破坏力是指特定灾害对受灾地区的破坏程度。灾害破坏力越大,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6灾害持续时间:灾害持续时间是指特定灾害对受灾地区持续影响的时间。灾害持续时间越长,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7受灾范围:灾害范围是指受灾害影响的地区范围。受灾范围越大,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8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受灾害情况以及天气因素的影响,数量越大,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9交通工具速度:特定交通工具的速度受自身特点及灾害情况及天气因素的影响,速度越快,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小。
s10食品需求量:根据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可以确定所需应急食品的数量,数量越多,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11天气情况:指整个受灾、救灾过程中的天气情况。天气情况越差,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2.1 生成连接矩阵
经过大量文献资料检索和分析,本文对各元素间的关系进行梳理,结果见表1。其中,当行元素对列元素具有直接影响,则赋值为1,否则为0。另外,此处设定一个元素对它自己具有直接关系。再根据表1,得到连接矩阵A。
2.2 生成可达矩阵
如上所述,利用MATLAB软件,可以求出矩阵R=A+A2 … +An,再从R中将不为零的元素均改换为1,而为零的元素不变,即得到可达矩阵B。可达矩阵较为全面的体现了各影响因素间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关系。
2.3 各元素的级别分配
应用可达矩阵B,对各要素si求可达集合P(si)和先行集合Q(si),找到满足P(si)∩Q(si)=P(si)的要素,形成表2。由表2可知,可以将11个运输风险影响因素分在5个级别中。其中,undefined。
按这种级别顺序排列矩阵B的行和列(不同级别间用虚线分块划出, 1- 表示用有向枝连接相邻级别间的要素),得到B,。
2.4 生成层次结构图
参照上述分块三角化矩阵B,,用有向枝连接相邻级别间的要素( 1- 部分) 及同一级别间有关系的要素,可得到图1所示的层次结构图。
2.5 结构分析
通过该图可以详细分析各要素间是怎样互相影响的。具体来说,事故的原因可以分为5个层次:第一层包括的要素有“交通工具速度”,“食品需求量”和“时限”;第二层的要素是“路线安全性”;第三层包括的要素有“距离”,“可选路线数量”和“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第四层包括的要素有“灾害破坏力”,“灾害持续时间”和“受灾范围”;第五层要素是“天气情况”。通过前文分析可知,结构图中的因素都可以对自然灾害中应急食品的运输风险产生直接影响,而所在层次不同,其影响力也不尽相同,比如,处于第五层的“天气情况”,就可以对其他四层次的因素产生影响,因此十分重要;另外,即使位于同一层次,由于各因素所能影响的关系链数量不同,其重要性也存在差异,比如在第三层次中,“可选路线数量”只能影响一条关系链,即从“可选路线数量”到“路线安全性”再到“交通工具速度”的关系链,而“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可以影响两条关系链,及从“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分别到“食品需求量”和“时限”的两条关系链,因此后者的影响力更大。
通过对比各个要素所在不同的层级的重要性,我们对11个风险要素进行赋值分析。处于第一层的要素得分为1分,第二层为2分,如此类推,第五层为5分,得出以“天气情况”,“受灾范围”和“距离”因素为开端的10条链。再根据所影响的关系链数目在原有基础上额外加分,每影响一条链加一分。我们根据各个要素的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求得各个因素对风险影响的权重。(见表3)
3结论
本文采用系统工程中的结构模型(ISM)方法,探讨影响自然灾害中应急食品运输风险因素的结构层次关系,为进一步建立运输方案的风险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同时得出如下结论:
①天气情况的影响贯穿整个因素的结构层次关系之中,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一切有关应急食品的运输决策都应在对当地一定时间范围内天气情况的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
②“可选路线数量”和“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两个要素虽然处于第三层次,但它们和第四层次的各要素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发挥着重要的过渡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可选路线数量”决定了可行的替补运输方案的数量,对紧急情况下调整运输方案从而顺利完成任务意义重大。决策方应当根据天气情况及灾害特点,对可选路线进行充分分析,识别,为运输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直接决定了所需食品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救援时限,也是应急食品运输的关键,因此需要极其认真的探查和研究,努力避免因调查不细致而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
自然因素 篇10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妇科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诊治的59例自然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 年龄21~43岁, 平均年龄 (28.94±3.47) 岁, 孕周8~14周, 平均孕周 (10.34±2.2) 周, 其中初次流产者37例, 多次流产者22例。选取同期我院妇科体检证实为健康的61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 年龄20~44岁, 平均年龄 (29.38±3.51) 岁。病例选择标准:①观察组病例确诊为自然流产, 明确排除药物、外伤、染色体缺陷等其他原因引起的流产;②所有参与者均排除异常妊娠史;③对照组对象既往流产史;④排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者;⑤排除合并宫颈炎、盆腔炎等妇科疾病者;⑥参与者对实验内容知情同意, 自愿参与配合。经过调查询问, 两组间的年龄、孕产史、吸烟以及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实验材料
1.2.1采集血清:所有受试者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5 m L外周静脉血, 室温下静置1 h之后, 进行离心处理15 min (3000 r/min) 后, 静置沉淀至分层后, 留取上层清液放置到-20℃冰箱中保存备用。
1.2.2酶链免疫吸附试验 (即ELISA法) :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 (北京贝尔生物公司) 步骤检测待检血清中的TOX病原体Ig M抗体、RV病原体Ig M抗体、CMV病原体Ig M抗体以及HSV病原体Ig M抗体水平, 对于初次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在14 d后再次抽取静脉血进行复查, 连续2次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者, 即可确诊为TORCH感染。
1.3统计学处理: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为t检验分析, 计数资料为卡方检验分析, P<0.05, 则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经过详细检测, 观察组中血清TOX阳性24例, 阳性率为40.68%, RV阳性21例, 阳性率为35.59%, CMV阳性31例, 阳性率为52.54%, HSV阳性19例, 阳性率为32.20%, 均对照组中血清TOX阳性5例, 阳性率为8.20%, RV阳性4例, 阳性率为6.56%, CMV阳性5例, 阳性率为8.20%, HSV阳性3例, 阳性率为4.92%, 两组TORCH阳性感染率相比, 经统计学比较, P<0.05, 具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自然因素 篇11
摘要:
在高纬度地区利用恒温层开拓储存冷源空间,利用所储冷源为热环境工作区输送冷能量降温是井下治理热害的新思路.黑龙江矿区在纬度上基本跨越全省地域,自然条件随纬度、地理、地质等改变而变化.依托黑龙江的地理优势,从气温变化规律分析其对地温、恒温层深度、季节性冻土深度等参数的影响;通过整理观测站数据,分析不同地区的恒温层温度、季节性冻土深度随月份的变化规律,以及季节性冻土最大深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从自然因素角度出发,分析了黑龙江矿区利用恒温层储冷的可行性,为恒温层储冷降温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储冷; 热害; 恒温层; 煤矿
中图分类号: TD 163; TD 727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
A new idea of underground heat harm control was proposed by delivering the storing cool energy from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strata in the high latitude area to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of the work zone in the mining area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which was across the whole province in terms of the latitude.The natural conditions changed with latitude,geography and geology.Depending on the geographic advantage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influence of air temperature on ground temperature,temperature of constant temperature strata and depth of seasonal frozen soil was analyzed.Based on the data from th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th and temperature of constant temperature strata as well as depth of seasonal frozen soil of different areas was foun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ximum depth of seasonal frozen soil and latitude was found as ell.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natural factors,it was feasible to store cool energy in constant temperature strata for the utilization in the mining area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It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cool energy storage in constant temperature strata.
Keywords:
cool energy storage; heat harm; constant temperature strata; coal mine
由于黑龙江煤矿开采时间长、采深大、机械化程度高、生产集中等因素,致使一些煤矿,如东海、张辰、小恒山、城子河等,井下局部空气持续高温[1-2],作业环境恶劣.黑龙江煤矿由于受经济、技术条件限制,对热害的处理方式基本上采取传统的局部控制热源降温的措施,但其效果不明显.
针对黑龙江矿区地理、气候条件,在地下恒温层开拓储存冷源空间,以冬季天然绿色冰、雪作为冷源,为需冷工作地点输冷降温.恒温层储冷技术属于物理储能范畴,是利用天然资源实现的一种环保、绿色、廉价、可循环利用储能方式[3].影响恒温层储冷降温技术的关键因素是矿区自然条件.外界自然环境必须能够保障长期储存恒温层中冰雪或减缓其消融速度,这样才能达到储冷效果.本文从自然因素角度分析、论证黑龙江矿区应用储冷降温技术的可行性.
1影响恒温层储冷的关键因素
影响储冷降温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分别为储冷和输冷.输冷效果主要受后期人为技术水平因素影响;而储冷效果受客观因素影响最大,主要包括气温、地温、恒温层埋深和温度、冻土层厚度和冻融周期等.冷冻巷道降温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
根据黑龙江地理特点和矿区地质条件,本文对影响储冷效果的各个因素分别进行分析.
2黑龙江矿区气温规律
黑龙江全省总体气温规律为:平原年平均气温高于山地,南部年平均气温高于北部,气温东西向变化不明显,南北向变化较大.黑龙江1月最冷,平均气温为-30.9~-14.7℃;6~8月气温较高,平均气温约为18℃;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5~5℃之间[3].每年从10月开始气温明显下降,并出现负温,至翌年的l月气温下降至最低值,3月末气温明显回升.
七台河、鹤岗、双鸭山、鸡西等四个矿区的气象站多年的观测资料表明:七台河、鹤岗及双鸭山矿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变化较大,冬季气温一般为-30~-20℃,最低为-39℃,夏季最高气温达38℃;鸡西矿区处在中温带湿润区,属于大陆性多风气候,冬季最低气温为-34~-29℃,夏季最高气温为27~31℃.受地面温度影响,四个矿区井下工作面6~9月风流温度较高,其中以7、8月最高.近10年黑龙江矿区年平均气温统计[4]如表1所示.
3黑龙江矿区地质条件
3.1地温条件
地壳按照地温变化可分为三带:变温带、恒温带和增温带.黑龙江日变温带的深度一般为1~2 m,年变温带的深度为15~30 m.恒温带是地球内热与太阳辐射热相互影响达到平衡的一个层.恒温带很薄,带内温度相对保持恒定.实际工作中,将恒温层作为评定矿山地温场的重要参数[5-7].年恒温带的温度主要与地区的纬度、高度、岩性、地表水体分布、植被及小气候条件等有关.年恒温带的温度一般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1~2℃.根据矿区气象站月平均温度可以计算出黑龙江各矿区年恒温带平均温度为1.4~6.9℃.黑龙江矿区年恒温带地温统计如表2所示.经过测量,黑龙江东部年恒温带平均深度为15~26 m.
在一定深度内,增温带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通过对地温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分析发现,黑龙江东部地区平均地温增温率为38.2 m·℃-1,平均地温梯度为每100 m 2.7℃,地温梯度小于3℃,基本属于地温正常区[8].
3.2冻土条件
冻土分为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黑龙江大兴安岭北部、中部及小兴安岭均属于多年冻土地区,如大兴安岭矿区;其他地区属于季节性冻土地区,如东部鸡西、双鸭山、七台河及鹤岗.
多年冻土的年平均地温为-1.5~0℃,最低为-4.2℃.冻土层大多在地表50 m以下,厚度为5~100 m,且随纬度降低而减小[9].
黑龙江季节性冻土普遍发育的总的规律为:在时间上,冻土从10月开始冻结,至4月达到最大值,翌年3月底开始解冻,6~7月基本上全部融化;在地理位置上,最大冻结深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加深,随纬度不同变化较大.全省最大冻结深度由1.2~2.0 m过渡到2.60~3.29 m,主要矿区最大冻结深度为1.9~2.9 m.
季节性冻土深度受气候影响较大,且呈周期性变化.由伊春、汤原、鸡西和牡丹江四个观测站的测量数据统计得到的四个地区每月平均冻土深度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四个地区每月平均冻土深度随月份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且与当地气温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四个地区每月平均冻土深度均呈现出温度高的月份冻土深度小,温度低的月份冻土深度大的规律;四个地区季节性冻土冻结时间较长,基本上均在10个月以上.
同时,季节性冻土最大深度受纬度的影响也较大.根据观测站数据,黑龙江不同纬度地区季节性冻土最大深度相差较大.季节性冻土最大深度随纬度变化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黑龙江季节性冻土最大深度随纬度的提高基本上呈增加的趋势.
另外,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土壤湿度、地表覆盖条件等均对季节性冻土的深度有很大影响[10].
4结论
黑龙江矿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对当地地温、恒温层温度及深度影响较大,这是矿区恒温层储冷措施可行性的基础条件.从矿区地温条件分析来看,年恒温层地温较低,且埋藏较深.黑龙江矿区冻土深度大,冻结时间长,为恒温层储冷措施减缓能量损失提供了保障.综上分析,黑龙江矿区气温、地温、恒温层、冻土层等自然因素对恒温层储冷措施治理井下热害是有利的,即黑龙江矿区应用储冷降温技术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赵圣雷,王新艳,程立国.东海煤矿195队高温防治浅谈[J].科技信息,2012(35):405-406.
[2]侯仰国,刘德春.张辰煤矿深井开采热害治理方案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0):58.
[3]陈玉和.储能技术发展概况研究[J].能源研究与信息,2012,28(3):147-152.
[4]杨凤海,孙彦坤,于太义,等.近10年黑龙江省气温的时空变异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11(5):585-596.
[5]奚方喆,朱炎铭,杭远,等.钱家营矿西翼热害地质成因探讨[J].中国煤炭,2012,40(1):42-45.
[6]王康,姚多喜,鲁海峰.淮南潘三矿区地温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4,26(5):38-40.
[7]曹冰琪,王心义,张嘉乐.平顶山煤田地温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煤炭技术,2014,33(7):73-75.
[8]周静,刘锡明,张国华.黑龙江省煤矿高温热害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矿业,2009,18(5):104-106.
[9]周绍飞,胡宝军,裴敬霞.黑龙江省冻土的时空分布[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37(1):16-17.
自然因素 篇12
在自然电位测井过程中, 有许多与岩矿层自然电位无关的影响因素, 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使自然电位曲线不能真实地反映地下地层的情况, 如不能正确的判别和消除, 就会降低应用自然电位曲线的效果, 严重时将无法进行正常测井。为了弄清自然电位曲线的干扰因素, 以便找到更好地解决办法, 首先应该了解一下岩矿层自然电位的成因。
1、自然电位形成的原因
自然电位形成的原因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由具有电子导电性的矿体产生的电位 (氧化还原电位) ,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煤层。
1.1氧化还原反应
当矿层 (以煤为例) 处于氧化环境中, 假定顶底围岩性质相同, 这时在顶底界面由于矿层被氧化而失去电子带正电, 围岩由于获得电子而带负电, 产生电位跃, 这种电位又叫电极电位。在矿层和泥浆的界面处, 由于泥浆中几乎不含矿层的金属离子, 故矿层很快将金属离子溶解于泥浆中使其本身带负电, 产生电位跃。这时泥浆界面上的电位跃和顶底界面上的电位跃, 通过矿层、围岩、泥浆连接导通形成自然极化电流场, 这个电流场在泥浆部分的电位降就是井内自然电位差 (相对于地而电极) 。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观测到自然电位正异常。
当矿层 (煤) 处于还原环境中, 矿层获得电子而带负电, 围岩带正电, 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观测到自然电位负异常。
因此处于弱还原状态的褐煤, 常观测到不大的负异常。对氧化反应最强烈的电子导电金属矿层 (包括自然元素石墨、高碳化的无烟煤) , 既能观测到自然电位正异常, 亦能观测到自然电位负异常, 它取决于矿层所处的物理化学环境, 但实践证明, 大多数情况将观察到正异常。其次按瘦煤、焦煤、肥煤的次序氧化递减, 其正异常也变小, 肥煤的氧化作用最弱, 常出现正负不定的自然电位, 异常不明显。
1.2扩散吸附电位
在煤田非金属矿和水文钻孔中, 自然电场一般由地层和泥浆间发生的电化学作用产生。由于在实际工作中非金属矿体的沉积岩以砂岩和泥岩最多见, 现以位于泥岩中的砂岩为例说明扩散电位。
位于砂岩中的地层水的含盐浓度和井孔内泥浆的含盐浓度不同, 一般地层水的含盐浓度大于泥浆的含盐浓度, 于是浓度较大的地层水中的Na和Cl将向浓度较小的泥浆中扩散, 由于CI-的移动速度大于Na+ (一般负离子的速度大于正离子的速度) , 于是在泥浆中就有较多的负离子而带负电, 在地层中就有较多的正离子而带正电。在泥浆和地层水之间就产生电位差, 这种电动势主要取决于两种溶液的活度比值, 并与溶液的温度和离子成分有关, 该电动势可由下式计算:
ELJ=KLJLog aw/amf
式中KLJ为扩散电动势系数, 单位毫伏;aw为地层水的电化学活度;amf为泥浆的电化学活度。
1.3过滤电位
由于在井孔内泥浆柱的压力大于地层水的压力, 因此泥浆滤液通过井壁流入地层孔道, 在井壁上的泥饼吸附负离子, 而溶液中的正离子向压力低的一方 (地层) 移动, 于是泥饼和地层之间就产生电动势, 这个电动势就是过滤电位。但实际情况由于泥浆柱的压力基本都消耗在渗透性很差的泥饼上, 这样加在地层上的剩余压力很小, 一般不足以产生明显的过滤电动势, 因此不考虑过滤电动势的影响, 只有在泥浆电阻率很高, 压力差很大时才考虑。
2、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的干扰因素及解决办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 自然电位测井的干扰因素较多, 在浅钻孔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现分别以实例来分析它的干扰因素及其解决办法。
2.1电极电位的影响
电极电位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电极材料、泥浆含盐浓度、温度等。电解作用活泼的金属的电极电位大且不稳定, 不活泼金属的电极电位小而稳定。另外, 当泥浆含盐浓度不均匀时, 电极电位不稳定且随着井深的增加而温度升高, 电极电位的影响越来越大, 呈现的结果便是曲线有漂移现象, 随着井深的增加而向正方向偏斜, 如果泥浆静止时间过长, 带负电的黏土颗粒沉淀, 曲线随着井深的增加而向负方向偏斜,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一般采用电解作用不活泼的铝来制作电极, 在测井前要充分循环泥浆 (一般第一趟测自然电位) , 并尽可能保持N电极所处介质和环境保持稳定。此外, 连接N极用的电线不能有铜丝露在外面, 测井时要匀速, 因为速度突然变化, 电极电位也会发生变化。
2.2重锤电蚀的影响
有时测得的自然电位曲线和视电阻率曲线十分相似, 这便是由于重锤电蚀的结果。
由于重锤是由铅制作的, 而为了便于挂接, 铅锤上一般都有铁环, 而铁和铅的化学活动性不同, 与泥浆形成的电极电位便不同, 铁的电极电位比铅要大, 当铁和铅置于同一种泥浆中时, 铁环和铅呈导体相连接, 电极电位不等就会产生电流, 就泥浆中电场分布而言, 相当于由铁环流向铅锤, 等效于A、B双极供电。 对M测量极来说, 相当于一个视电阻率“底部梯度电极系”。这是测得的自然电位曲线和视电阻率曲线便十分相似。
在测井时遇到重锤电蚀影响的实测曲线, 自然电位曲线和视电阻率曲线形态一致, 经过实验, 去掉重锤曲线恢复正常。
这种影响与周围介质电阻率有关, 当周围为高阻时其电流主要分布于井内, 因此, 在碳酸岩等高阻地层中这种影响较明显, 而在砂泥岩电阻率较小的地层中这种干扰不明显。这样, 这种干扰一般在同一口井中“时好时坏”, 不易被察觉。
为了消除这种电蚀干扰, 一般采取以下办法来排除:
(1) 制作较长的绳套, 使重锤远离电极系。或者用环氧树脂涂于重锤表面。
(2) 在绳套表面用胶皮套套住, 不要让其金属外露。
(3) 测井前要检查电缆和探管连接处的金属部分不能外露, 另外, 连接器以上至少十米的电缆部分要用胶皮套住, 不能有破损现象。
2.3工业游散电流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有不规则的锯齿状干扰, 当在矿山或井场附近有大型电力装置时, 这种影响特别强烈, 一方面可避开附近电力装置的工作时间, 另外可将电缆外皮或井口套管作为N极, 或将N极埋在离电力装置 (如:电焊机、发电机等) 远一点的地方。
3、自然电位曲线的应用
自然电位曲线自开展测井勘探以来, 一直被广泛应用, 作为煤炭勘探的主要测井方法之一的自然电位测井, 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曲线形态不甚理想, 常常被测井同仁所忽视, 如今很少进行研究, 但自然电位测井如果把干扰因素很好地解决, 它所能解决的领域是其他曲线所无法取代, 比如, 在含水层的测定 (包括含水层的矿化度程度) 、地层裂隙发育程度、地层破碎带的测定, 以及最简单的地层岩性的定性及地质时代划分等方面有着很好的解决效果。
参考文献
[1]《测井学》编写组.测井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8.
【自然因素】推荐阅读:
自然辩证法自然论06-30
人为因素环境因素06-21
感悟大自然的“自然”08-28
满庭芳 处自然,满庭芳 处自然马钰,满庭芳 处自然的意思,满庭芳 处自然10-27
大自然的馈赠感恩自然作文08-09
感受自然的作文800字:走进大自然10-21
小学生自然为我我为自然征文08-21
我不知道顺其自然有多自然11-06
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演讲稿10-12
内在自然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