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思想

2025-01-20

自然思想(共12篇)

自然思想 篇1

一、解读富勒的程序法治原则

法律的道德性是富勒法律思想的核心。在《法律的道德性》中, 富勒对道德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他将道德区分为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在富勒看来, 愿望的道德是善的生活的道德、卓越的道德以及充分实现人之力量的道德;义务的道德确立了使有序社会成为可能或者使有序社会得以达致其特定目标的那些基本原则。如果说愿望的道德是以人类所能达致的最高境界作为出发点的话, 那么, 义务的道德则是从最低点出发。 (1)

在将道德分为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的同时, 富勒将自然法分为实体自然法和程序自然法两种。其中, 实体自然法关注于法律的实体目的和理想, 被称为“法律的外在道德”; 程序自然法关注于法律的制定、解释和适用等程序, 被称为“法律的内在道德”。

富勒认为, “内在道德是使以规则指引人类行为的事业成为可能的道德, 它是法律能够成为法所必需的先决条件。这个先决条件并不涉及社会价值的实体判, 但如果立法者要完成其任务, 就必须考虑这些原则, 因为, 这种程序自然法的缺失不仅仅会导致一套糟糕的法律体系; 它所导致的是一种不能被恰当地称作为一套法律体系的东西。”

具体而言, 法律的内在道德包括以下八项具体内容:

( 一) 法律的一般性原则。一套使人类行为服从规则之治的系统所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是显而易见的: 必须有规则存在。从最低限度上讲, 不管公不公正, 必须存在某种类型的规则。并且, 与其他社会规范不同, 法律因具有一般性而是普遍适用的。

( 二) 法律的公开性。结果的可预见性要求法律需要公布于众。通过公布法律, 人们得以了解法律, 对个人行为做出调整。

( 三) 法律的非溯及既往原则。“法律用规则来规范人的行为。用明天将会制定出来的规范或指引今天的行为等于是在说胡话。”

( 四) 法律的清晰性原则。清晰性要求是合法性的一项最基本的要素。含糊和语无伦次的法律会使合法成为任何人都无法企及的目标, 或者至少是任何人在不对法律进行未授权的修正的情况下都无法企及的目标。

( 五) 法律内部的一致性。法律内部的一致性原则要求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要避免法律的相互矛盾。如果制定出来的法律相互矛盾, 那么人们将难以抉择。

( 六) 法律的可行性原则。法律所要求或禁止的行为应该是一种可以合理地被期望人们去做或不做的行为, 也就是说, 法律决不应该设定人们无法做的事情。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应该意味着能够”。

( 七) 法律的稳定性原则。这项原则要求法律在制定之后不要经常变动。如果一部法律经常变动, 人们就不能妥善地安排自己的行为。而且, 不稳定的法律会引起人们对法律权威的怀疑。

( 八) 官方行为与法律的一致性原则。官方应当遵守法律。富勒说: “法治的精髓在于, 在对公民采取行动的时候 ( 比如将其投入监狱或者宣布他据以主张其产权的一份契约无效) , 政府将忠实地适用规则, 这些规则是作为公民应当遵循, 并且对他的权利和义务有决定作用的规则而事先公布的。如果法治不意味着这个, 它就没什么意思。” (2)

富勒的程序法治八项原则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法律的形式规定, 包括前七原则; 第二类是第八条, “官方行为与法律一致”是对官方行为的要求。第一类的七条原则: 法律应当一般、公开、不溯及既往、清晰、内部一致、可行、稳定, 均是对法律的形式要求。这是从实体———形式的划分上, 这七条原则是形式原则。

如果换一种视角, 也就是说, 从法律的运行过程来看, 这七条原则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对立法活动的要求。虽然富勒没有明确指出立法时要遵循这些原则, 但通过理性分析, 可以看到, 程序自然法基本上可以说是对立法活动的规定。

在这些原则中, 法律的一般性原则、非溯及既往原则、清晰性原则、内部一致原则、可行性原则都是直接对立法活动的要求; 法律的公开作为立法的后续活动, 也可看作是立法的一部分; 法律的稳定性要求禁止立法的“反复无常”, 也是对立法活动的要求。

在《法律的道德性》中, 富勒提到“如果立法者要成功地完成其任务, 就必须考虑这些原则”。可以看到, 在富勒的理论构建中, “程序法治原则”是用来指导立法活动的。

所以, 我愿意说, 富勒所言的“程序法治原则”是一种“立法原则”。

二、对新自然法学的重新定位

( 一) 自然法学的价值分析方法

自然法的理论是西方法理学的主导理论之一, 发展到现代, 自然法理论所研究的论题已经不同于古代和近代的自然法理论, 它不再是一种形而上的理论。在古典自然时期, 理论研究集中在自然状态、社会契约和人类理性等抽象虚幻的问题; 二战后复兴的新自然法学将关注点放在一些理想价值上, 法律应当符合一定的理想价值。

新自然法学家们的理论有一个大体相同的前提和主张, 他们都把研究重点放在隐藏在实在法背后、更深层次, 能够指导法律制定的法的观念。他们主张, 在抽象意义上, 一个国家的实在法律制度应该合乎一些理想价值。 (3) 这些理想价值, 在富勒这里即指的是道德。

自然法学派以自然法作为评判实在法的尺度, 突出强调法律与理想价值之间的联系, 因而自然法学派的研究方法常常被称为“价值分析法”。

所谓价值分析方法, 是指从价值入手, 以价值为标准, 对法律进行分析评价的研究发方法。与其他方法追问的问题不同的是, 价值分析法追问的法学基本问题是“法律应当是怎样的?”。所以可以说, 价值分析法的视角是站在制定法之上的, 这种分析方法以超越现行制定法的姿态, 用哲人的眼光和终极关怀的理念, 试图回答法律为什么存在以及法律应当如何存在的问题。

对法律中价值因素的讨论, 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探讨法律的本质、特征以及功能的问题时, 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是从“正义”这一重要价值作为切入点的。而对“正义”的研究不仅局限于法学, 政治哲学尤其是伦理学对以课题的讨论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 这是从这时候开始, 将法学研究和伦理学研究相结合的研究传统得以形成。后来在古罗马即中世纪时期, 自然法学说在奥古斯丁和阿奎那那里得到进一步发展。

自然法思想在启蒙运动时期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在这一时期, 洛克、卢梭以及孟德斯鸠等理论家高举“自然法”的旗帜, 弘扬理性、自由、民主等价值理念。在这一时期, 自然法学使用的方法就是价值分析的方法。价值分析方法强调法律必须符合某种理想价值, 这一理想价值, 笼统来说, 意指“自然法”, 具体而言, 这一时期的理想价值即理论家弘扬的理性、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理念。价值分析方法逻辑上产生的一个著名论断就是“恶法非法”。“恶法非法”意味着, 如果统治者所指定出来的法律是不人道非正义的, 那么, 作为理性的人就不应该把这种法律当作法律, 因而也就没有遵守的义务, 相反, 有不服从的权利。因为严格来说, 这么一类法律在实际上就违反了法律的基本品格, 因而也就不能成为法律, 也就丧失了法律要求人们尊崇的属性。在《法律的道德性》中, 富勒是这么评价这类法律的, “程序自然法的缺失不仅仅会导致一套糟糕的法律体系; 它所导致的是一种不能被恰当地称作为一套法律体系的东西。”

正是因为新自然法学对价值的推崇, 使得价值成为新自然法学的标签。与新自然法学同时代的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 也因本流派专注法律的角度不同, 被贴上不同的标签。

( 二) 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的研究方法

分析法学建立了以规范为逻辑起点的法学理论, 认为法律的有效性仅仅取决于形式上的立法程序。与自然法学派不同, 分析法学强调法律的有效性与法律内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经合法程序制定出来的法律, 即具有权威基础, 法律的权威来自于制定的合法程序, 而无关于法律内容实质上的善恶。法律是一回事, 它的好坏是另外一回事。 (4) ( 这里的意思类似于, 一个人的品质的善恶不能影响这个人作为一个事实上人的存在, 判断人是人而不是动物是一回事, 判断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则是另外一回事) 在判断法律身份问题时, 通过排除价值因素的考虑, 使得法律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得以维持, 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法律的统一性和系统性得以确立。 (5) 分析法学以规范为逻辑起点, 对法律进行实证研究的这种特点, 使得自身被贴上规范的标签。

社会分析方法是随着社会学, 尤其是社会法学的兴起所产生的法律分析方法。法律被制定出来之时, 是作为一种静态的文件体系存在的。法律的运行过程包括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等过程, 社会分析方法着重将分析的焦点聚集在法律在实施过程中造成的问题。这种分析既可以从规范的层面进行, 也可以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社会分析方法一般来说可以庞德的法学研究纲领作为统领。庞德的社会分析方法着重分析法律的实然性问题, 尤其是法律动态运作过程中的实然问题, 即考察和检测法的实际运行、法的实际效力、实际作用和实际效果 ( 社会实效) 。与自然法学的价值分析方法不同, 社会分析方法是“实证”的分析方法; 与分析法学的“规范实证”不同, 社会法学的社会分析方法关注法律规则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作用。

如果把三大法学流派放在一起, 对比其研究方法, 不难看出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自然法学派关注价值; 分析法学关注规范; 社会法学关注事实。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异, 使得传统理论对三个学派进行定位时, 关注于研究方法的不同, 从而得出结论: 三大法学流派都从一个不同的侧面揭示了法学研究的路径, 自然法学关注价值, 分析法学关注规范, 社会法学关注事实。

这种关注研究方法的定位, 存在一定的缺陷。法律的运行包括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等过程, 三大法学流派对法律运作过程的不同阶段的关注是存在不同的。以研究方法进行定位的定位方法不能揭示这种区别。

按观察角度的不同, 法律可以分为静态的法和动态的法。

静态的法是指经国家制定的实在法。对静态法的研究, 集中在文本规范的研究, 对法律规范组建的法律体系进行科学和纯粹的分析。对静态法研究的前提是存在可供研究的静态法。也就是说, 静态法的研究是发生在立法活动之后的。立法活动生产出法律, 静态研究不关注立法活动, 亦不关注执法司法法律监督等具体法律运行的过程, 静态研究之关注法律规范本身。从这一点上来说, 分析法学就是研究静态法的学科。奥斯丁在创立分析法学的时候, 意在建立一般的法律科学, 就已经将立法排除在分析法学研究范围之外。

动态法指运行过程中的法, 也就是法的运行过程。动态法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法的创立和法的适用。这两部分的划分依据逻辑的原则。具体而言, 通过法的创立这一活动, 静态法得以生成; 生成的静态法又在法的适用过程中发挥作用。需要说明的是, 立法活动完成的那一瞬间, 也就是静态法产生的那一瞬间, 分析法学的全部研究对象就已出现并确定下来。而这时, 社会法学的任务才刚刚开始, 社会法学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法的适用过程。

( 三) 新自然法学派指导立法

那么, 需要讨论的问题就是: 自然法学派关注的法律的哪一部分?

在法律发展历史中, 自然法思想, 尤其是价值分析方法起到难以逾越的重要作用。

首先, 它促进了立法事业的健康发展。“最初, 作为一种法理学学说的自然法理论, 是有关制定法律的理论。旧内容必须接受理想的检验, 必须经过改造以符合这一理想, 若不能与这一理想相符合, 则应被摒弃。如果存在着需要填补的鸿沟, 则应依据这一理想的方案填补之。” (6) 古典自然法时期所倡导的自由、平等、民主思想都被近代立法所吸收; 新自然法学宣扬的人权、权利、道德性、正义等理想价值也或多或少被各国立法借鉴。如前文所述, 富勒提出的“程序法治原则”实质上正是一种“立法原则”。

其次, 自然法价值观念作为法律渊源的重要一种, 拓宽了法律渊源的范围。在司法过程中, 当出现法律漏洞时, 价值观念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渊源, 用以指导判决。价值的法律弥补作用尤其体现在判例法国家。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民法典》 ( 1870) 第21 条规定: “对于所有的民事案件, 法官必须根据公平原则审理和判决。在制定法无规定时, 法官应根据自然法和理性, 或者根据公认的习惯审判案件。”这样, 借由判例的形式, 自然法的理想价值得以成为法律的组成部分。这是理想价值成为法律的第二种进路。

最后, 自然法的价值分析方法预设了在法律背后存在终极价值, 因为具有强烈的批判国家所指定的“恶法”的能力。“自然法思想从发源时起, 即代表一种追求绝对正义之努力。由于实际存在的法律, 常不能符合此种正义之标准, 自然法非但成为制定实证法之理想, 且构成批判实证法之规范。” (7) 自然法不仅是人们内心坚信的一种信念, 更是一种批判的理论武器。自然法理论对实在法的批片, 未“恶法”的修改指引了道路。这样, 借由批判引导法律修改, 自然法理论对法律的修改指引了正确道路。这是理想价值成为法律的第三种进路。

自然法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俨然成为人类思想史上令人仰视的丰碑。正如梅因评价自然法: “如果自然法没有成为古代世界中一种普遍的信念, 这就很难说思想的历史、因此也就是人类的历史究竟会朝哪个方向发展了。” (8)

可以看到, 理想价值所起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两种: 法律建构作用和法律评价作用。法律建构作用体现在完善立法和弥补法律漏洞; 法律评价作用体现在批判“恶法”, 指引修法。通过理性的归纳和细致的观察, 可以看到, 法律构建和法律评价的共同目标是完善立法, 使制定出来的法律符合某种理想价值。

正是从这个角度, 我愿意称新自然法学派是指导立法的法学流派。借由立法、判例、修法, 新自然法学倡导的理想价值成为法律。

到此,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 新自然法学指导立法; 分析法学关注静态规范; 社会法学关注法律的是适用。

如果联系传统理论———将自然法法学派定位与价值分析; 分析法学定位于规范分析; 社会法学关注事实分析, 那么可以得到一个新的结论。新自然法学用价值分析指导立法; 分析法学用规范分析来剖析静态法; 社会法学通过观察事实来研究法律的适用。

三、结语

自然法学派是西方历史和现代重要的法学流派。近代以来, 新自然法学派、现代分析法学派以及社会法学派三足鼎立, 传统理论在对三个流派进行认识时, 用价值、规范、事实来对其进行定位。这种定位的出发点是关注三者的研究方法不同。

然而, 除了研究方法不同之外, 三者所关注的法律状态也是不同的。新自然法学派关注立法过程, 这种关注可以从富勒和哈特的论战中看出来, 尤其可以从富勒的“程序法治原则”之中看出来。可以说, 富勒的“程序法治原则”就是用来指导立法的原则, 具体对立法做出了要求, 是一种“立法原则”。与此同时, 新分析法学关注静态法的规范分析;社会法学关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事实研究。

摘要:新自然法学将理想价值作为法律的必备成分, 采用价值分析的方法, 因而经典理论将价值作为自然法学的标签之一。这种定位是从研究方法来界定的。然而, 除了研究方法的特色外, 与现代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不同, 新自然法学关注的主要是法律的制定, 对法律的适用过程以及静态法律的分析给予的注意力远没有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多。而且, 新自然法学家富勒提出的“程序法治原则”是用来指导法律制定的“立法原则”。可以说, 新自然法学是用价值指导立法的法学流派。

关键词:自然法,价值指导立法,程序法治原则,富勒

注释

11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12.

22 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12.

33 李桂林, 徐爱国.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06-01.

44 李桂林, 徐爱国.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06-01.

55 张善根.西方法学流派的逻辑起点及其局限[J].求是学刊, 2011 (11) .

66 马汉宝.西洋法律思想主流之发展, 1998.

77 马汉宝.西洋法律思想主流之发展, 1998.

88 梅因.古代法, 1861.

自然思想 篇2

卢梭自然宗教思想浅论

党天河

(西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70)

摘 要:自然是卢梭宗教思想中最基本,也是最高的准则,自然情感以及源此而来的良心是卢梭宗教观的核心。“自然状态”、“自然人”、“自然人性”、“自然情感”都表现了他对原始自然的钟爱和对真正心灵自由的追求,他希望能够通过构建自然宗教,并借助上帝来为这个世界构建合理的秩序。可以说卢梭是以社会契约为万物立法而以自然宗教为道德建立秩序,进而对外在的物质世界和内在的心灵情感进行合理性解释。

关键词:卢梭;自然宗教;道德;秩序

中图分类号:B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02-0038-02

卢梭反对传统的天启宗教,也否认启示是宗教的基础,还对天主教和基督教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但他承认宗教的社会作用,自身也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他认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虽然外在的行为可以有法律来约束,但法律在人的内心和道德层面上却无能为力。所以,就需要宗教来维持一个国家的长久存在。他认为每一个国家的建立都是以宗教为基础的,而那些以往的传统的宗教对国家的正常运行又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他觉得有必要建立一种“公民宗教”,即他所认为的以自然为基础的“自然宗教”,然后将其与真正的自由平等的民主共和国下的社会状态的优点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人类精神、道德、自由和平等的更高阶段。

在关于对宗教的解读中,卢梭认为万物都需要通过相互统一完成其和谐,所有关于秩序和规则的定义都应为这一目的服务,万物的目的在于使整体变得和谐而有秩序,在宇宙中,每一个存在都彼此互为目的和动因,共同构成其完善性。他说“每一个存在都可以在某一方面被看作是所有一切其他存在的共同中心,它们排列在它的周围,以便彼此互为目的和手段”[1]394。他觉得由一个外在的意志力在统筹着世界,这一意志力的目的在于通过精心刻意地安排而达到一个共同的可以使万物在一种既定的秩序中保存其整体的完整与和谐并能使得万物自由。并且这种意志力是有思想的,因为没有思想的东西不可能产生有思想的生物。他说,“我发现这个系统中的东西没有一个不是经过安排的,不是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在它的秩序中保存这个整体。这个有思想能力的存在,这个能自行活动的存在,这个推动宇宙和安排万物的存在,不管它是谁,我都称它为‘上帝’”[1]394。但它的存在具有不可知性,能感知却又无法认清,“我愈去想它便愈感到迷茫”[1]395。“当我想就它本身来思考它的时候,当我想寻找它在什么地方,想知道它是什么样子,想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构成的时候,它就逃避我,我迷迷茫茫的心灵便什么也看不到了。”[1]395但他肯定上帝是存在着的,它“不仅存在于旋转的天上,而且还存在于照射我们的太阳中,不仅在我自己的身上存在,而且在那只吃草的羊身上,在那只飞翔的鸟儿身上,在那块掉落的石头上,在风刮走的那片树叶上,都存在着”[1]391。“我知道我的存在是依附于它的存在的,而且就我所知道的一切事物来说,也同样是依附于它的存在的。(哲学理论论文 )我在它创造的万物中到处都看到上帝,我觉得它在我的心中,我发现它在我的周围。”[1]395

在宗教层面上,卢梭是一个坚定的有神论者,并且还提出了证明上帝存在的三个信条。第一个信条:“没有哪一个真正的运动是没有意志的,我相信有一个意志在使宇宙运动,使自然具有生命”[1]389;第二个信条:“如果运动着的物质给我表明存在着一种意志,那么按一定法则而运动的物质就表明存在着一种智慧”[1]391;第三个信条:“凡是真正的意志便不能不具有自由,因此,人在他的行动中是自由的,而且在自由行动中是受到一种无形的刺激的”[1]401。除了这三个信条之外,他还通过物质第一动因的产生,通过物自体内不可知外因的产生,通过“良知的直觉”,通过现存的自然秩序倒推某一完善者的存在等论点对上帝的存在进行了大量的证明。他认为,如果我们拥有自身之外的情感并期以合理性的解释,须寻找一种外在物予以证明其意义。对矛盾的合理性进行自我告慰和证明,以期心灵能重新回归到平静,使生活重新存有秩序。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认识自然的秩序和“良知的直觉”去证明上帝的存在。

卢梭认为上帝是聪明的、是纯粹直觉的、是万能的、是善良的、是公正的,“人类不公正的行为是人自己造成的,而不是上帝的原因。道德的混乱在哲学家看来是上帝不存在的明证,但在我看来恰恰表明了上帝是存在的,人的公正表现在给予每一个人应得到的东西,而上帝的`公正表现在要求每一个人对它给予的东西付出代价。”[1]409

由此,卢梭提出了与以往宗教观不同的宗教思想――自然宗教。他认为自然宗教蕴含着以往传统宗教的基本教义,并且自然宗教所追寻的是其他一切宗教的基础和根源。在他的自然宗教中,人和神可以直接沟通,无需牧师等中介的传媒和代言,人通过内心的崇拜和灵魂的信仰与敬畏直接可以向上帝表述真诚,上帝也不需人们表面形式化的祈拜仪式。他说“我们不能把宗教的仪式和宗教的本能混淆起来,上帝所要求的敬拜是心中的敬拜,只要这种敬拜是之诚的,那就是一致的了”[1]426,“上帝所希望的,是受到人们精神上真实的敬仰,这是一切国家和一切民族都应有的一个天职,至于外表的形式,即使是为了井然有序而应该一致的话,那也纯粹是一个规矩上的问题,根本就用不着什么启示的”。[1]427

卢梭认为在宗教的信仰上不应该放弃理智的思考,越是纯朴明了的教义越能使人们敬服。自然宗教虽然用晦涩神秘的语言向我们启示伟大的真理,但它在利用启示指示真理的时候,运用了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明白的方式,使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思考,从而相信它。他说,“信念之所以坚定不移,正是由于经过了理解,一切宗教中最好的宗教一定是最为明白的;对我宣讲宗教的人要使宗教带上矛盾和神秘的色彩,反而使我对那个宗教发生怀疑。我所敬拜的上帝,不是一个黑暗的上帝;他既然给我以理解的能力,便决不会禁止我利用这种能力;因此,谁要我抛弃我的理智,谁就是在侮辱创造理智的神。真理的传播者不仅不压制我的理智,反而会启发我的理智”[1]433。卢梭提出自然宗教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让以往的宗教变得更加自由。他认为社会最大的恶是不平等,社会最大的善是自由。他所说的“自然”与“自由”有着很贴近的意义。当然,对他而言,自由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而是指服从于个体为自身所设立的严厉而不可侵犯的法则。决定自由的真正特性的不是拒斥或免除这一法则,而是自由的同意。由于个体的力量较小,存在着种种的局限,因此,要找到一个共同体来协调好这一集体的力量,一起捍卫每一个个体的自由。当这个个体和其他的所有个体联合成集体之后,他所服从的也就是他自己。“每个人既然是向全体献出自己,他就没有向任何人奉献出自己,而且从任何一个结合者那里,人们都可以获得自己本身所渡让给他的同样权利,所以人们就得到了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1]20。这样,他们虽然放弃了自然状态中的独立,但换来了真正的自由,他们才能成为更高意义上自主的个体。

卢梭反对社会的邪恶乃是出于赤裸裸的需求和无可避免的必然性的观点,他几乎从未关注过自然的邪恶,只是希望在人类生存中将幸福和德行统一起来,达到协调一致。他相信宗教使人快乐、善良并让人享有幸福。在神义论问题中他改换了承罪体,由个人承罪改为社会承罪,认为个人只是个别的、单一的代表者,而社会群体才具有广泛性。这也是卢梭在他的自然宗教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康德曾宣称卢梭的成就无异于解决了神义论问题,并以此将他与牛顿相提并论。“牛顿第一个看到了十分简明的秩序与规律,而此前是混乱无序以及不相匹配的多样性占统治地位,从此以后,彗星就在几何学的轨道上运行了。卢梭在人类所呈现出的千姿百态之中发现了深藏于其间的人类天性,并第一个察觉出天意之正义的隐秘法则。在他们以前,阿方索和摩尼的反对仍然有效,在牛顿与卢梭之后,上帝被证明是正义的,自此以后,蒲波的箴言才是真的”。[3]71卢梭在他的《爱弥儿》开篇时就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1]5由此,他把所有的邪恶都归咎于人类,上帝不再负有责任。然而在卢梭的思想中,他宣扬的自然状态下的人类,出自上帝之手的人性都是好的、是善的,却怎么又变坏呢?他认为人性一开始时的情感总是天真善良的,这与传统宗教中的“原罪说”截然相反,他一方面反对教会,主张人性的本善以及人类理性的正当与独立;另一方面,却拒斥这一理性最为高贵的成就――艺术、科学和所有精神方面的修养。当我们既不能将邪恶追溯至上帝也不能在人性的特征中找到其原因时,卢梭就改换了这个承罪体,将个人承罪更改为社会承罪。当个体刚从自然之手出来的时候,还没有善恶之分,一切思想和行为都出自于自保的自然本能,这种自保由自爱所控制,这种自爱不是自私之爱,自私之爱中包含着让人在将来堕落的社会原因,它将培养出人类的虚荣以及对权利的渴望,使人以压迫他人为满足自己的手段。“正是自私之爱让人类成了自然与他自己的暴君;正是自私之爱唤醒了人类心中那自然人闻所未闻的需求与激情,同时也正是自私之爱让人类掌握了不受约束,永不停息地满足这些欲望的最新方式。我们迫不及待地要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我们野心勃勃地要在他人面前出人头地――所有这些让我们总是远离自身,并且可以说是将我们抛到了自身之外。”[3]75这样,卢梭就解决了神义论问题,不再让上帝来富有责任的重担,而改为人类社会来承担。如果社会自愿负责的情况下承担这一责任,那他就是有罪的。人类不是在上帝的帮助和拯救下,而是自行的通过建立秩序和完善自己获得自由并掌握自己的命运,“因为仅有奢欲的冲动便是奴隶状态,而唯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2]26

卢梭通过对人自身和人类社会问题的论证分析,认为要真正达到理想的社会状态,仅契约组建合理的法律国家是不够的,还要将宗教道德问题放在一个全新的基础上。所以,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他特别强调自然宗教问题。他通过这种自然宗教的建立,以期在人们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构建一个完整的像法律一样的道德秩序,由此来达到外在社会和内心道德之间的平衡,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爱弥儿:上、下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自然思想 篇3

当前经济飞速发展,许多设计新名词层出不穷。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已经给我们现代设计以启迪与铺垫,老子揭示的自然乃万物之本,一切事物规律的源泉的观点均在现代化产品设计中略有体现,因此,从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中提取一部分观点作为佐证,浅谈现代化产品设计中的“自然”之美。

关键词:古代;造物;自然;现代产品

一、 “道法自然”的设计之情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这是道家思想的核心,主张回归自然、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早提出造物中应遵循“自然”的老子认为,道是自然乃宇宙的根本、一切事物规律的源泉,揭示着世界万物的本性与规律,而在传统造物中的体现一方面呈现出对自然材料特性的顺应之美,如我国享誉全球的明代家具,不仅在材料上选用拥有丰富的表面纹理及光泽的天然硬木,并在制作工艺上也尽量保持原始木材的特性,在修饰上充分展现木材本身的质感与自然之美,在装饰上适度、繁简相宜,充分展示出明式家具所独有的朴素与清秀。另一方面,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之美,同样是明代家具,工匠们在造型设计中常选择直线或形式简单的曲线。如圈椅,略带弧度的曲线椅背正好贴合人的脊柱、流畅的曲线连接着椅头与扶手让人得到视觉上的舒展也体现出中国“天圆地方”的传统思想。而在制作工艺中不使用钉和胶“榫卯结构”,使木材通过凹凸形式相互咬合,相互结合,相互支撑的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结构。最后,道法自然也在传统造物活动中体现在人们在对自然形态、自然寓意中的提炼与升华。如在唐代反复出现在磁盘与瓷瓶中的牡丹、莲花,不仅图案形式体现自然之美也包含人们对富贵吉祥平安的美好愿望;又如明清四足家具中广泛使用的马蹄腿既符合优美的造型艺术特点又流露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以自然之美出发的“道法自然”的美学思想不仅从哲学的角度上揭示了艺术创作的源泉、规律与原理,也在传统的造物中作为指导思想创作于实践,留下了烙印,并深深的影响着后人。

二、现代化产品设计中的自然之美

(一)源于自然的“仿生设计”

老子的“道法自然”在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中体现出对自然美的形式或自然规律的描摹。在现代的产品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在大自然中获得最丰富的信息与灵感。不管是对自然形态的模拟或是对自然规律的效仿,都在一定程度上让产品赋予了生机与活力,我们称为“仿生设计”。如我看到过这样一个百叶窗的拉绳的设计,将百叶窗的拉绳设计成一个个硬币大小的水滴形状珠子串在一起,水滴形相对于无指向性的圆形给人向下坠的自然感受,捏在手上又直白的给人以向下拉的心理暗示,这种将自然经验复制在产品设计中如此的实用且巧妙。由此可见,自然确实有时候能够提供一些灵感,这种遵循自然、崇尚自然的规律与法则让许多问题从自然中获取点子,用仿生设计的方式方法设计出更好更有趣的产品。

(二)自然情感的共鸣“趣味化设计”

不同于古代人们在器物造型上模拟自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代人们的生活由于科技的进步变得史无前例的方便、快捷,但随之而来的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进入了一个孤寂、焦躁的亚健康心理状态。仅仅方便人类生产生活的产品显然不能满足现代人的欲求,产品也成为用户情感的依托物,设计者必须适应这样的变化,研究消费心理,深挖消费者的隐形需求,在设计中寻求自然的情感共鸣,体现出独特的性情和志趣。当产品能与用户达到这种自然的情感共鸣,那无疑是在精神领域得到了升华。

(三)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设计”

古人认为,人在自然界中生存,其生产、生活、情感都应该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必须服从大自然并保持一种稳定的联系。人们为了更舒适的生活已经在经济提升上牺牲了太多的自然代价。因此当今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社会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在此反观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已辞世千年的古人似乎有着预示古今的前瞻力。“崇尚自然、尊重材料的质地”在现如今看了是最为时尚的话题。对自然保护、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最大化其使用功能不仅是目前消费者关注的话题,也是设计师必须通过设计去倡导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如今环保设计的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已成为国际公认的设计标准,致力于在设计的建构阶段就将对自然的伤害减到最小,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目的。

(四)符合自然规律的“超人机交互设计”

战国时期的《冬官考工记》中有一段关于器物设计的文字,“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同样是“道法自然”的另一种诠释。这种崇尚自然,质朴,纯真的美学思想正是当今最流行的设计词语——超人机交互,通过对物与人的研究,设计最适合人的舒适度与机器使用性能的产品,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对物的利用最大化,把人与物的交流延续到人与物与环境的互动。在设计中更多的站在使用者的立场,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可用性。让消费者在使用中与产品互动与环境互动,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三、结语

老子“道法自然”的美学思想,被认为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源泉。他不仅影响着后人的审美观、艺术观。这种辩证的美学思维也同样影响着后人的艺术思维与艺术表达,为现代产品设计的情感价值提供了一个强有力且坚实的佐证。

【参考文献】

[[1]戴吾三.考工记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2]杨先艺.设计艺术史[M].武汉:华中大学出版社, 2006

[3]朱光潜.朱光潜谈美[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6

浅析西方古典自然法学思想 篇4

一、古典自然法学产生的背景

(一) 一般历史背景

任何一种思想都不可能凭空产生, 都有孕育其生长的社会大环境, 古典自然法学思想也扎根于孕育它成长的社会大环境之中。认真研究古典自然法学思想的产生背景, 我们就不得不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说起。一般认为,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西方现代社会的开始。这两场运动各具特点, 都对人类历史有着重要的贡献。公元14世纪到16世纪, 西方社会正处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文艺复兴是指新兴的资产阶级用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反对封建的意识形态, 建立新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运动。在文艺复兴后期同时发生了另一场运动, 即宗教改革运动, 其目的就是要求按照资产阶级的利益来改造教会和改变宗教教义。

如果说文艺复兴是一场由贵族和精神贵族们所发起的一场贵族革命的话, 那么可以说, 是底层受苦受难的人民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在很多方面宗教改革运动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首先, 宗教改革运动使宗教成为一种国家管辖下的社会组织, 打破了基督教世界铁板一块的局面;其次, 各种宗教成功转型为个人信仰, 政治舞台上的宗教痕迹越来越少;再次, 新教各派提倡开明主义, 自由平等, 反对中世纪的专制;最后, 改革后的宗教教义更加符合资产阶级的要求。

(二) 马基雅维利和布丹

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在政治学上的优秀代表之一, 他的方法论首要之处在于:使民族国家摆脱了宗教神学之束缚, 对民族国家的观察, 对民族国家自然规律的探究, 开始从人这个角度考虑, 以人类理性为出发点。另外一个方法论重点在于他从政治哲学中剔除了道德和宗教因素。这是马氏理论比较突出的地方。

布丹的政治哲学是新旧政治哲学的奇异混合物, 正像16世纪所有的哲学思想一样。他已不属于中世纪, 但他并未成为近代理论家。与马基雅维利相比, 布丹可以算是一位政治哲学家, 因而他总是审慎地思考问题, 最后得出结论。他把马基雅维利感情化的政治理论带回到理性的世界。

二、古典自然法学综述

我们所说的西方古典自然法学派, 就是指非常传统非常经典并且非常成体系的自然法学理论。从时间上看, 这种理论存在于西方的17—18世纪;从地域上看, 它风靡于欧洲大陆和北美;从性质上看, 它代表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从地位上看, 这种理论是西方近现代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这个时期每个代表人物都有具体的法律思想内容, 在这里我们只就有关理论做一总体上的介绍。

(一) 自然法理论

以希腊和罗马的法律思想来看, 有一种法高过任何城邦法, 它是理性的代表, 是普适的, 这种法就是自然法。这种理论把自然法推到了最高位置, 使其成为了人性的代表。我们之所以把这种学说叫做“自然法学”, 是因为这些学者们都认为:自然法是高于一切政治社会和民族国家的法。之所以称其为“古典”就在于此学说很完善, 可将之视为一种经典之学。

西方古典自然法学派的学者们大都这样思索: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前的一段时期里, 人们的生活状态是极其自然的。在这样的自然形态之下, 不存在国家、政府和法律。人们平等普遍的拥有自然权利。这种权利是上天赋予的, 当然也是不能被剥夺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然法是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的本质区别。

(二) 社会契约理论

由卢梭撰写并于1762年出版的《社会契约论》对这一学说假设有着最为独特、最为精辟以及最为深刻的洞见。

在这本书中, 卢梭批判了两种国家起源论理论, 即家庭起源论和暴力论。卢梭认为在家庭中, 以父母子女之间的爱为基础, 而首领对人民没有这种爱。对于暴力论, 卢梭认为战争总是具有一定目的性, 但是当人们都生活在自然社会之中时, 谁都不会拥有固定资产, 因而, 人与人之间的战争是不可能发生的。这样就证明了国家并不是产生于人们之间的战争。卢梭大胆断言:国家产生于契约。伴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 产生了私有制。由于害怕被掠夺和残杀, 人们开始为自由和安全寻找新的出路, 即:订立契约。社会契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寻找一种新的途径, 来保护每个结合者的切身利益。

(三) 分权原则

权力是不能被滥用的, 人民的自由必须得到保障。以权力来制约权力是最好的出路。“权力分立”最早是由洛克提出来的。孟德斯鸠将权力分立具体化为立法权, 司法权和行政权, 分属三个不同国家部门行使, 以互相制约。汉密尔顿在美国成功实践了三权分立学说。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三权分别由议会, 政府和法院行使, 相互制约, 权力均衡。“牵制与平衡”成为当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重要的宪法性原则。

(四) 法治原则

西方法治主义之父当属洛克。洛克坚持认为:法律是政府统治的基础;立法机关必须正式制定并颁布明确的法律;法律应该被严格的执行;必须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在法律的面前应该是人人平等的。

卢梭也同样认为, 任何一个理想的民主共和国, 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法治国。他说:“凡是实行法治的国家, 无论它的行政形式如何, 都可以称为共和国”。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相互关系上, 个人的利益绝对是第一位的。国家的主权来自于人民的授权, 国家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保障人民的自然权利。一旦国家不再顾及人民的权益, 人民就有权推翻旧政府, 签订新的社会契约, 建立新的政府。

三、古典自然法学的历史意义

(一) 古典自然法学在理论上的贡献

自然之法、自然权利、社会契约、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分权制衡等等这些西方古典自然法学派学者们所积极提倡的观念, 成为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的强大理论武器。也就是说, 在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时代, 古典自然法理论是其基本理论。在这个意义上讲, 古典自然法学理论是一种革命性的理论, 是一种破坏性的理论。

我们可以批评古典自然法学者的诸多理论设想, 他们的建构方式也许相当的浅薄, 甚至就是一种理论上的不切实际的空想。但是, 由于它来源于人类自身之本性。在这样一种人类自身本性的驱使之下, 西方古典自然法学派的学者们选择了自然状态, 选择了自然法。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之下才有机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这样的铁定事实是不容我们否定的。而且当人类社会真正达到了一个相类似的时候, 人们也仍然会拿起自然法这个有力的武器, 去为自身构想出一个理想之国。从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 特别是“无知之幕”下的社会选择理论中, 我们一定会有所感悟。

(二) 古典自然法学在实践上的贡献

政治革命必然要以革命理论为先导。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政制度之建立的前提是资本主义革命能够取得成功, 而西方古典自然法学派的学说对资本主义革命的爆发和最终取得成功都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在实践上, 可以肯定的说, 西方近代资产阶级之所以能够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并取得革命的最终之胜利, 西方自然法学派的相关学说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回顾历史, 革命者之所以能够凝聚成一股可靠的力量在于他们拥有着共同的利益信仰。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其自身是不足与当时顽固的封建势力相抗衡的。为了革命的最终胜利, 将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团结起来就显得很有必要。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正是被压迫的广大下层人民所需要的。建立理想王国的蓝图, 使广大受封建专制压迫的人们在革命中团结在一起为最终取得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美]博登海默.法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2][英]梅因.古代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4][英]洛克.政府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

[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6][法]马旦里.人和国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

[7]张宏生.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8]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大自然,谢谢你思想品德教案 篇5

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查阅字典,会读、会认本课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掌握课文大意;

学写书信。

2、过程和方法

以学生自主学习、亲身感悟为主,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文本的学习与超文本阅读结合起来;

课前搜集自然常识小资料和大自然的图片;

学生交流、讨论对大自然的感悟;

训练学生描写自然景物的能力以及写书信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启发学生对自然事物的关注和热爱,引起学生探索研究自然事物的兴趣和欲望;

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审美教育。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什么是大自然以及认识自然的方法,探索自然的一般规律;学习训练书信的写作方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大自然风光挂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指点学法。

1、板书课题“大自然,你好”,联系本单元学习过的前三篇课文,都是以自然、动植物为主题的,请学生回忆前三篇课文,说说主要讲什么?从三篇课文中明白了什么?老师再做总结。

2、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准备怎样学习本篇课文?如:先自学后讨论交流;把课文讲述给别人听;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等等。

3、围绕教材课后的“我的资料夹”的内容,介绍课文的作者张海迪,可提供图片,讲述她身残志坚的故事,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二、熟读课文,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同桌对读,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生字多拼读几遍,能熟练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与难读句子,进行适当检查指导。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让学生思考:本篇课文的大意是什么?与前三篇课文有什么联系?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本课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按照前面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步骤自学10分钟左右,在书上圈点批注。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要耐心点拨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及时表扬善于学习和效率高的同学。

4、检验自学成果,采用小组交流讨论、选出代表发言的形式解决教师提出的以上问题。

三、精读研讨,交流收获。

交流与读书要结合起来,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把文本学习与课外资料交流结合起来,但要以文本为主,不脱离于文本之外。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探究 篇6

关键词 : 亚里士多德; 自然教育; 思想;

一、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思想背景

(一)政治背景。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产生是在马其顿兴起的时代,亚里士多德十分的重视教育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为了能够实现城邦的中兴,他认为教育是政治正义的当务之急,城邦应该通过教育统一并转变成为一个共同体系。亚里士多德在当时的思想,就是想要实现理想的城邦,就需要公民能够参与政治。亚里士多德所定义“公民”,指的是具有参与城邦政治活动权利的“人(古希腊的奴隶主)”。在亚里士多德的眼中,教育的个人发展占主导地位,教育的整体目标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理性充分发展。

(二)早期自然哲学背景。

早期的自然哲学家都热衷于从各种具体的物质存在的形态中寻找宇宙第一性的根源,所以,在早期的形态下,他们主要是探索世间万物的本源,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使亚里士多德在研究和思考教育问题的同时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并从此决定了亚里士多德在自然教育思想上的理性主义价值取向。这种思维方式,使亚里士多德超越了教育自身存在的现象、空间、时间的限制,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和持久生命力的教育命题:“教育应该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而发展”。

(三)雅典学校教育实践经验背景。

(四)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源于雅典学校教育的实践,是对古希腊雅典学校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进行总体的概括。

在古代雅典的所有教育科目中,音樂是最为重要的学科,因为雅典人重视音乐,他们认为音乐不仅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欣赏力,而且还能改变和塑造人的性格。所以在通过雅典学校的这一教育体系的实践,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的产生,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根基就是由此而来。

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自然哲学。

亚里士多德眼中的“自然”特指自然物,是自身具有运动源泉的事物。自然哲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物的形式和形态,亚里士多德通过对自然的研究和理解,提出了导致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即质料因素、形式因素、动力因素、目的因素,形式、动力和目的可以合成为形式因素,与质料因素相对应。亚里士多德通过潜能与现实对这两种相对的因素进行结合,他发现质料只是潜能,只有形式才能是它成为现实的存在。

(二)灵魂说。

灵魂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是他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因为在他看来,灵魂就是生命的本源,灵魂既不是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所说的精细原子,也不是毕哥达拉斯(BiGe Dallas)学派的数目和谐,更不是柏拉图(Plato)的独立于躯体之外的永恒不朽的东西,而是潜在的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形式,并将这种形式把灵魂分为三种: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这三种灵魂的自然学说的出现,奠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思想的认识论和人性论的基础。

三、教育效法自然的原理

在整个西方的教育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的提出了教育“效法自然”的原理,即是教育的目的及其作用,犹如一般的艺术,原来就在效法自然,并对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勤的补缀而已。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教育就要顺应人本身的自然发展,使其按照习惯方式运行。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间的所有事物的变化和运动,都可以追溯到事物的本性。

这就是亚里士多德为人类提供的解决人的自然发展与教育关系的最早的研究事业。这种教育效法自然的原理有两点是值得关注的:第一,亚里士多德虽然没有区分动植物的本性与人的本性以及运作方式,但是他的教育效法自然原理的立足点是人的本性;第二,教育适应儿童本质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灵魂潜能变为现实的自我展开、自我实现的过程。

四、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效法自然原理在教育中的运用

(一)教育的年龄分期理论。

第一个时期:学龄前教育期,在这个时期的儿童处在植物灵魂阶段,植物灵魂是灵魂最初的能力,一切的生物依靠它而具有了生命力,因此,学龄前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顺应自然,促进儿童的正常发育和生长。第二个时期:初级学校教育期,在这个时期根据儿童的非理性特征,通过教育中的读写、体育、绘画、音乐四门基础学科进行道德教育,从而净化非理性灵魂,达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第三个时期:高级教育期,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性灵魂可分为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在高级教育期,主要是进行发展人们的理论理性,因为理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这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最高追求。

(二)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德育: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分为心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两者的结合能够促进德育作用的充分发挥。智育:所谓的智育就是理性教育,以思想本身为目的,充分发展人的理性,从而摆脱外在束缚而独立的自由活动。体育:其目的不仅在于要增进学生的健康和体魄,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学生内在精神的塑造和理智的享受。美育: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这门学科,因为其包含了音乐,作为古希腊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他把音乐教育看成是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核心部分。

五、总结

通过本文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深受其尊师柏拉图的影响,并对古希腊教育整体教育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取得了古希腊教育发展史上最高的成就,不仅对西方国家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黎明.论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J].河南大学学报,2008, (04).

[2]陆扬.析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思想[J].南开学报,2006,(03).

[3]皮江红.论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及启示[J].福建论坛,2008,(04).

[4]梁平.论亚里士多德和谐发展教育思想[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西方自然法学派思想评述 篇7

(一) 自然法学派的起源和发展

在早期西方社会, 法学还处于萌芽状态时, 自然法学说的模糊概念、精神就已经慢慢融入法律思想中。那时, 法学学科还没独立成型, 法学思想多集合在宗教、哲学、政治伦理等学说之中, 但思想体系还不甚完善。不过, 这种初始形态的自然法学说已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古希腊哲学家最早提及了自然法这个术语, 后来的罗马国家中此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这些思想具有形而上的意义, 并奠定了西方法学世界自然法理论的基调。

(二) 古代自然法学派

大自然对古希腊人的孕育和馈赠是其对古代自然法赋予了原始含义, 视大自然是为神圣的存在, 自然的原则和规律的法便是自然法, 为正义和法律提供前提保障。没有古希腊人的贡献, 西方法律思想将是一大缺憾, 代表人物为前期的智者、亚里士多德和后期的斯多葛主义者。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著名人物主要有普罗塔哥拉、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 他们的政治法律思想差异很大, 但是在学术上有共同的特征就是对自然主义的肯定, 他们把自然概念诠释错了, 自信的以为建议或者人情习惯便是国家法律, 是违反自然的。

古罗马时期, 斯多葛主义的出现, 自然法观念得到进一步升华, 认为自然法的价值核心就是正义, 它是实在法制定前产生的、由自然理性制定给全人类的法律, 它是最基础的法, 可以对一切实在法进行道德评价, 实在法应以自然法为基础前提。前期代表为西塞罗, 他说:法律应该具有普遍的实用性并且力图变更这一法律的做法是一种恶。

(三) 中世纪自然法学派

中世纪的自然法理论是绝对的神学自然法学, 基础是奥古斯丁从原始基督教义发展而来的教会哲学。中世纪的自然法学家们以为国家制定的法律制度是与自然法完全相反的一种物, 在自然法理论反对者看来是一种道德准则。自然法被称作是一种比国家相关法律体制更高层次的法律。该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 在他看来永恒法是上帝的理性, 是统治宇宙的最高法, 一切法的源泉, 文字表现出来就是《圣经》, 在地位上高于人间法。

二、近现代西方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古典自然法学

(一) 古典自然法学的基本法律思想

中世纪神学 (神权) 世界观的终结和近代法学 (法权) 世界观的诞生的标志是17、18世纪流行的古典自然法学, 而且之与中世纪神学自然法学的决裂的体现。理性不再是启蒙思想家们所认为的自然法基础, 他们认为, 自然法在效力上从人的理性中推导出法律原则高于实在法, 是适用于自然状态的。换个角度从哲学上来说, 理性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认识方式, 有着演绎和推理的特点。古典自然法学的主流观点是主张人应该处于一个自然的状态, 这是人类的早期状态, 没有国家、政府和法律的存在。

通过逐步的发展, 古典自然法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二)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后至英国清教革命前

在欧洲追求从世纪神学和封建主义中解放的时期有三大标志, 分别是:新教的兴起、政治开明专制主义和经济重商主义的出现。格劳秀斯、斯宾诺莎、普芬道夫、霍布斯是众多学者中的主要代表, 观点各异。其中格老秀斯认为, 所谓自然法原则, 即是指私有财产的神圣性,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属于自己的利益不谋取, 因己错而致的损害应当予以赔偿, 违法便应受到相应的惩罚。自然法之母为人之理性, 他的这一观点摆脱了神学世界观的束缚, 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罗马的自然法理论, 奠定了近代理性主义的基石。

(三) 17世纪40年代英国的清教革命至18世纪初

自由主义是此阶段的时代主题, 政治、经济和哲学都围绕之展开。代表人物是洛克和孟德斯鸠。洛克主张权力分立, 因为权力本身的性质便决定了它具有极其容易被滥用的可能性, 将其分离, 以权力制约, 可以避免其被滥用的可能, 从而为人民的自由平等提供保障。而孟德斯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更为完备的观点, 即三权分立。洛克认为, 所谓自然状态即具有自由和平的的属性。自然状态应当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 亦是是一种平等状态。人们在享受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生活的同时, 亦会收到自然法的约束。理性即是自然法的属性, 具有最高性和永恒性, 即使是上帝也无法冲破。

(四)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

这一时期人民倡导民主和自由, 卢梭是此时期的关键人物。主要体现在《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两部著作之中。在卢梭看来, 自然法完全出自人的理性, 是人民的公意和普遍正义, 法律不允许专制, 只能以人民的意思制定, 也由人民来加以修改, “人民可以随意的制定符合自己的法律”。

三、新自然法学派

(一) 自然法的复兴

自然法的理论精髓是西方法律思想的主导理论之一, 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特点。它代表宇宙和人类的规律还是代表神意或者代表人的理性。到了19世纪, 自然法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攻击, 在分析法学和历史法学的眼中, 自然法代表着虚无缥缈、空乏、虚构, 因为自然法的理论只不过是理想主义。知道二战之后, 人们从战争革命中看到了纳粹的残忍, 从中认识到, 法律未尝不能推行集权和暴行的工具, 因此, 自然法的理念和价值有得到重新正视。这就是所谓的“自然法的复兴”。

(二) 新自然法学之一马里旦和富勒

新自然法学的代表:马里旦和富勒, 都是在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西斯法律实践的教训基础提出的。不过, 马里旦是神学自然法学的代表, 并认为自然法观念是希腊和基督教思想的一种遗产。富勒属于世俗的自然法学家, 发掘出道德性的法律。马里旦认为自然法是基于人性的道德法, 是对上帝永恒法的参与, 不成文的自然法是从上帝的永恒法而来的。马里旦与阿奎那的四分法 (神法、永恒法、人定法、自然法) 不同, 他将法分为自然法、永恒法、实在法和国际法。富勒批评法律实证主义, 坚持自然法学说。富勒是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 创新了一种世俗形式的自然法。

(三) 新自然法学之二罗尔斯和德沃金

罗尔斯和德沃金的新自然法学, 是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社会政治斗争的产物, 他们对现存政治法律制度的思考, 凝结成他们的新自然法学。罗尔斯的法律思想, 是对的继承和发扬, 系统探讨了法律制度对正义原则的服从问题。罗尔斯认为正义原则就是要处理权利和义务分配问题, 要想和谐稳定、高效统一就要处理好正义问题。德沃金说:一个好的法律概念必须能够准确地说明实际法律工作者的言行, 并且能够知道他们未来的言行他把西方法学中“占支配地位的理论”或者“主导的法律理论”归纳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法律本体的法学分析理论;另一个是法律实质的功利主义理论。

四、结语

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变迁中, “自然法”被以不同的形式和方式冠以了不同的含义, 它的命运也极尽曲折。从古希腊哲学、古罗马法学、中世纪神学到启蒙运动一段很长的故事, 即曾经被奉为真理, 也被嘲笑为无稽之谈。本文探讨了整个自然法学派的起源和历史变迁以及思想变化, 可见在不同地时代, 法律思想受经济和政治的不同程度影响。自然法究竟是什么?简单的话语可能陈述不清, 但其核心价值可以透过文章中的历史沿革有所体现。自然法学对当代法制和法治也都有深远影响。

摘要:西方自然法学的发展可谓是人类的法律思想史, 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到现代的不同时期, 自然法学承受了风雨交加也经历雨后彩虹。从古代自然法学、中世纪自然法学、古典自然法学再到新自然法学, 各法律思想大家及哲学家们对自然法学的信仰和挚爱造就了自然法学的渐臻完备、重放光彩。自然法学的价值和原则对现代法律体系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自然法学,不同时期,价值,原则

参考文献

[1]李鑫.简析自然法学派[D].山西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9.

[2]陶佳.西方自然法学的历史发展述评[D].宜春学院学报, 2015.

[3]何勤华.西方法学流派撮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篇8

一、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简述

1.“自然教育”的含义

卢梭提出人的教育有三种来源:一是自然;二是人;三是事物。相应的, 一个人所应该接受的教育也有三种:“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 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 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 是事物的教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这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1]卢梭认为, 如果在学生身上这三种教育是互相冲突的, 他们受的教育就是不好的, 天性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相反, 三种教育协调一致, 趋向同一目标, 他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天性就会完美发展, 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如何使三种教育协调一致, 趋向同一目的呢?卢梭认定, 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必须顺应自然的教育。因为“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 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 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 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1]17从今天的教育科学来看, 所谓自然教育, 是指儿童身心自然发展;所谓人的教育, 是指教育者对于受教育者所实施的有意识、有目的指导;所谓事物的教育, 是指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教育必须遵循自然。 卢梭“自然教育”的核心, 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 就是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卢梭认为,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 都是好的, 而一到人的手里, 就全坏了”,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他反复强调“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1]5因此必须通过自然教育, 使人的本性得到自然发展。

3.“自然教育”的目的

“自然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自然人。卢梭反对封建主义教育把天真善良的儿童培养成为高踞于人民头上的帝王、朝臣、豪绅等封建权贵和依附于封建权贵、效忠封建政权的专业人员。他指出, 这既毁坏了人生而平等自由的善良天性, 也使那些四体不勤、专靠吸吮别人血汗而骄人傲物的“暴君”、“恶棍”、“歹徒”、“傻蛋”们, 在一旦发生革命, 身份变更、陷于困境时无法维持生计时, 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 卢梭大声疾呼要培养自然人, 即一个真正的人。

卢梭把人的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认为做人是人的天职。他说, “在自然的秩序中, 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他们共同的天职, 是取得人品”。又说, “从我的门下出去, 我承认, 他既不是文官, 也不是武人, 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1]13这种自然人与封建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根本不同, 他的天性得到了充分发展, 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他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保持人的地位。当然, 卢梭所说的自然人, 并不是原始社会的野蛮人, 而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是一个全新的人。

3.“自然教育”的阶段及方法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卢梭将对儿童的教育分为四个阶段, 对每一个阶段提出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1) 从出生到两岁, 主要任务是通过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例如对新生婴儿不应该对他的身体裹扎太紧, 这样会阻碍血液流通, 损害婴儿的身体健康, 应该给他们穿上四肢能得到自由的宽松的衣服;饮食要合于自然, 简单而清淡, 多吃水果和蔬菜;要保证儿童有足够的睡眠。 (2) 两岁到十二岁, 主要对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五个方面, 例如在触觉锻炼方面, 卢梭主张让儿童多亲自接触具体事物, 通过抚摸物体, 有利于认识其形状, 了解其用途。 (3) 十二到十五岁, 主要进行智育教育。在智育方面, 卢梭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发现教学法。他认为儿童在观察种种自然现象后会变得非常好奇, 这是极可贵的求知欲望。这时成人应提出一些儿童能理解的问题, 让他亲自去解答, 进而掌握知识技能。 (4) 十五岁到成年, 再进行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方法上, 卢梭主张采取示范、参观、通过行动培养习惯等方法。例如他认为可以安排儿童参观医院、刑场或监狱等地方, 体会到他人的痛苦, 受到感动, 从而激发同情心与仁爱之心。

“自然教育”方法的特例就是“自然后果法”。卢梭反对口训说教, 认为说教过多反而养成儿童阳奉阴违的恶习。同时, 卢梭反对处罚, 提出了“自然后果法”的原则, 即对儿童的过失不责备和处罚, 而利用过失的自然结果, 让儿童自食其果、体味错误, 从而自省自悟, 并自觉改正, 从经验中得到教训。例如孩子拆开了所玩的玩具, 不要马上给他买新的, 而应该让他感觉到没有玩具的无聊和无趣;孩子打破了窗子的玻璃, 不必马上给他安装好, 让他感受寒风的吹打, 宁可让他受凉, 也别让他养成坏脾气;如果他继续打破窗玻璃, 就把他关到没有窗的屋子里去, 剥夺他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自由, 让他明白错误后再恢复他的自由。卢梭认为这些不是惩罚, 而是过失的自然后果。

二、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启示

1.要把儿童当做儿童

卢梭指出:“在人生的秩序中, 童年有他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 把儿童看做儿童。”[1]74“自然使儿童变为成人之前, 先使他做儿童, 若乱此秩序, 一定变为没有味道, 没有香气的早熟的果子, 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势必很快至于腐烂。”[1]360从对待儿童的态度来看, 必须以人为本, 尊重儿童, 爱护儿童, 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儿童有自己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的需要、个人权利的需要, 忽视儿童个性特征、内心情感需要有碍于儿童健康发展。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 不能把儿童当做“小大人”来看待。每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都有其特定的身心发展特点, 比如:小学阶段及其以前的儿童 (相当于卢梭所说的前两个阶段) , 身体处于快速生长时期, 身体机能还很低下, 单从身体的角度来说, 教师就不应该给他们布置过多的作业, 让他们背过重的书包, 这对他们的身体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再比如,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反叛意识, 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这时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宽容学生, 爱学生。总之, 教师要以“爱”作为基础, 真诚地关心儿童的成长, 充分认识到儿童的个性特征, 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心情愉悦地接受教育。

2.要积极培养儿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正如卢梭所言,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 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 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 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 这是所有一切良好的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1]257这也就是我们当前教育中所强调的教学生学习的方法,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信息时代, 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 那种只掌握固定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不断学习, 终身学习。卢梭还主张, “他什么东西都想去摸一摸, 什么东西都想去弄一弄:他这样地动个不停, 你绝不要去妨碍他, 因为这可以使他获得十分需要的学习”。[1]51“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 就能成为儿童寻求知识的动力”。[1]215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 多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这样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3.要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当前,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儿童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卓越的能力, 关键还要有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及明辨是非的能力。[2]这些教育内容都是卢梭在儿童的发展体系中不断强凋的, 更有意义的是这些优秀品质的获得, 得益于师生的互动活动, 是儿童内心深刻体验的结果。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者尤其应该重视体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你想培养你的学生的智慧, 就应当先培养他的智慧所支配的体力”。[1]68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把体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体质。教育与劳动相结合,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还能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 教会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感情。此外, 教育者要像卢梭关注爱弥儿那样尽心尽力, 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多关爱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们的学校也应该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机构, 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 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3]

总之,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 不仅当时有进步意义, 而且对我们当前的教育仍然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摘要:法国伟大教育家卢梭提出的“自然教育”理论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其核心是“归于自然”, 提倡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以后的教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时至今日对我们认识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发展观仍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卢梭,自然教育,道德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上册[M].李平沤,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

[2]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自然思想 篇9

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建筑应以温和的方式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本土建筑因而成为了设计师关注的焦点所在。越南建筑界领军人物武重义(Vo Trong Nghia),作为新生代亚裔建筑师,以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语言,不断地在环保与绿色建筑方面进行着探索。

武重义,1976年出生于越南广平省(Quang Binh)的一个村落中,师从日本建筑大师内藤广 (Hiroshi Naito)教授,2004年取得东京大学的土木工程设计硕士学位。回国后,他成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以环保和越南的气候特点作为设计出发点,运用越南当地的竹子编织技术,带来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建筑作品,不但在越南本土获得巨大反响,更在国际上引领了一股新的建筑潮流。

2.武重义建筑思想的形成

2.1竹子编织的童年记忆

武重义从小在一间竹屋里长大。他的家乡越南广平省盛产竹子,他在小时候就学会用竹子编织手工品。这些经历使他对竹子有了深刻的感情,为他对竹子、蔓藤和石头这类地域性材料的运用奠定了基础。比如武重义在越南昆嵩设计的印度支那咖啡厅 (Kontum Indochine Café),由5×3组巨大的竹簇作为支撑结构,而这些呈倒锥形的竹簇的设计灵感就是来源于越南渔夫在捕鱼时所用的一种由竹子编织而成的竹筐(图1)。

1 | 印度支那咖啡厅(来源:http://www.naitoaa.co.jp)

2.2日本建筑思想的影响

武重义在日本留学期间,学习了日本主流的设计理念,对其后来的建筑设计有深远影响。比如他的导师内藤广的“原生形态”建筑观与他日后让竹子结构 “外露”的手法,以及隈研吾建筑的“消失”理念与他研究本土材料的作用,此外隈研吾对材料粒子化的概念和编织手法也在他的竹子结构中有所体现。这些将在后文对武重义建筑思想的分析中加以详细讨论。

2.3越南人文自然社会因素的影响

越南属热带气候,整年雨量大、湿度高。湿热的气候使越南曾经存在大面积热带森林,但是城市化让这些绿色森林不断减少。如今的越南人民希望在现代城市中寻找热带雨林的痕迹,因此武重义强调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多地增加绿化,为钢筋混凝土森林增加一抹绿色。

2 | 山罗竹子餐厅(来源:http://www.naitoaa.co.jp)

此外,武重义在建筑设计中重视建筑节能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研究被动式绿色技术,减少建筑能耗, 并致力于通过建筑材料的革新改善环境问题,同时解决经济问题。这在后文的建筑案例中也将详细分析。

3.尊重自然——武重义建筑思想解析

“廉价的建筑也可以是美丽的,这些以天然材料建造的建筑,在未来若需要拆除或改建时,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将是最低。”武重义的建筑来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强调建筑的真实性与统一性。他的建筑理念,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3.1源于自然——对生态材料的开发和运用

“竹子”作为一个重要元素不断地出现在武重义的建筑作品中,这几乎成为他的建筑名片。武重义之所以重点研究竹子,除了受童年时期的影响,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出于对全球环境问题和越南地域特点的综合考虑。

武重义认为,当前建筑行业的主导材料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的生产和使用均会带来城市热岛效应和全球温室效应。但是竹子作为越南最常见的一种植物, 在很多方面都具备成为绿色材料的特质。

4 | 山顶餐厅(来源:http://votrongnghia.com)

一般树木至少要10年的生长期,而竹子只有3年左右,并且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此外,竹子如果作为建筑材料使用,一方面能节省木材,保护森林,另一方面竹子的需求将会形成产业链,拉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但是,竹子的自然生长尺寸不均,加上其自身缺陷,直接将竹子作为建筑结构材料有一定局限。武重义结合越南对竹子的传统处理工艺和自身生活经验, 克服了竹子的这些缺点。他将竹子用泥浆浸渍并烟熏,增强其耐久性能以抵挡风雨侵蚀和虫蛀;通过热处理把竹子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将竹子进行组合来克服其长度、粗细不同的问题。而竹子之间的联系均是通过捆绑和竹楔子、竹螺栓等传统手法,既能降低建筑成本,使建筑更加“自然”,还能体现建筑的统一性和纯粹性。

武重义在越南山罗省(Son La Province)设计的山罗竹子餐厅(Restaurant–Son La Complex),位于山区深处,与外界的联系仅有一条悬崖道路,常用建材无法运到,但他使用了当地特有的材料——石材和竹子。他以当地竹子的普遍生长长度为8米左右的特性为出发点,在尽量减少竹子因加工带来的损耗和浪费的前提下,考虑建筑层高与开间,最终将竹子编织成的梁、柱和石材墙体结合,设计出了这座独具地域特色、与环境完美契合的餐厅(图2)。

3.2回归自然——对环境的关怀和对气候的适应

武重义认为,当前快速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不可挽回的环境问题,身处这个时代,应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承担尽可能多的责任。他提出既然随着地球人口增多,建筑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的趋势无法改变,就应该把建筑“绿化”,建筑的屋面、立面,甚至整个高层建筑都应该被绿化。建筑既是为人而造, 也应当为植物而建。这种理念也是基于他对热带国家的气候分析而得出的,因为热带地区气候全年高温湿润,对植物生长十分有利。

“绿色三明治”住宅设计(Stacking Green),可以充分表达出武重义对环境的关怀。

“绿色三明治”(又称“叠绿”)是一个为30岁夫妇及他们的母亲设计的住宅项目,位于越南胡志明市。该项目最主要的特点是利用水平设置的白色种植槽和绿色植物相间形成整个“绿意盎然”的建筑立面 (图3),这样的立面设计配合上屋顶花园能够有效的缓冲热带的强阳光直射、噪音以及外界的空气污染。

在设计上,建筑充分考虑热带地区的通风要求, 庭院、“单间”式的平面设计以及通透的绿色表皮形成了良好的穿堂风。建筑通过精确计算安装设施,使阳光能够充分的从天井照射进来。这些被动式的节能设计大大的降低了因空调和照明等带来的建筑能耗。

3.3建筑的真实性——结构的外露

建筑结构材料的受力性能出色和美观性、耐久性不足的矛盾,导致了 “建筑表皮”的出现,建筑的外观和建筑的内在严重分离,建筑的统一性与完整性遭到破坏,人们很难感受到一个真实的建筑。

但在武重义的建筑中,他又重新找回了建筑的完整统一性。他尊重建筑构造,认为建筑结构和建筑本身一样,具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而不应该被隐藏在 “表皮”之下。他的这种建筑思想,一方面基于他对竹子等建筑材料的深刻理解与研究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也来源于他在的导师内藤广(Hiroshi Naito)教授的建筑思想。内藤广的作品多以木结构为主,强调还原建筑的“原生形态”。他在著名建筑——海的博物馆中对木构架的处理方式,与武重义在许多设计中对竹子进行的联接和编织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武重义设计的位于墨西哥的山顶餐厅(Hill Restaurant)中,处理和编织后的竹子在承担了建筑所有荷载的同时,还带来了其他结构或材料所不能的惊艳效果。完全由竹子组成的建筑结构暴露在人的眼前,创造了一个纯粹的竹空间。建筑中起到柱子作用的竹菇由许多竹子绑成一簇簇,它们在一起的不同组成方式表达了不同的受力:垂直的竹簇承受顶部传来的压力,弯曲的竹簇通过其曲线结构支撑屋顶传来的荷载,两组竹菇之间还形成了类似哥特尖券的感觉, 充分展示了这种材料优雅的弧线美(图4)。

4.结语

自然思想 篇10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就是伦理道德观念,道家思想虽然批判儒家伦理纲常,但对人性的探讨,以及对人依存的社会的运行发展却有深刻的关怀和认识。“道法自然”思想作为道家全要的主旨,也是贯穿于其道德伦理思想里最重要的核心思想,其顺应自然本性、为而不争、万物等而视之等为主的道德伦理思想,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建设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对当代医学伦理的建构和发展同样也有现实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一、道家与“道法自然”的思想

道家把道视为宇宙的本源、本体、规律、原理、终极真理等,其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则就是“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源出于《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既人必须遵循地的规律特性,地的原则是服从于天,天以道作为运行的依据,而道就是自然而然,自然是道的本性和遵循的法则。这里所谓的“自然”并不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自然是即“无状之状”的自然。正如郭象所说:“天地以万物为体,而万物必以自然为正。自然者,不为而自然者也。”道家的自然是一种自然而然、顺应本性的一种生存状态和法则。三国时代王弼在《老子道德经注》中对道法自然注解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可以说,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道,自然是道自在本真的状态。

道家从“道法自然”这一核心理念出发,认为道要顺应自然,就要返璞归真、去伪去饰,强调万事万物要符合每种事物“顺其自然”的状态、要顺应每种事物“自然而然”的规律,才能无为无不为。道家讲道,讲自然,并不是局限于自然观,实际上更多的是关注人如何与天地共处,如何把握道的真谛实现生命的最好存在,更多的是注重人内心平静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道法自然的结果是要让人更好的存在。所以说,道家“道法自然”的核心是关注人,关注人生问题,其文化有着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

二、“道法自然”的医学伦理内涵

“道法自然”既是道家的世界观和养生法则,同时对处世修身又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当前的医德医风建设中,医患关系物质化,医生与患者缺乏信任和理解,某些医务工作者唯钱惟利,医德缺失,医务人员对自身职业的动摇等矛盾突出。道家效法自然,就要尊道贵德、珍爱生命,就要回归“无名之朴”,清静无为,就要万物为一,和谐发展,这与医学所追求的关怀生命、生命平等以及对医务人员淡泊名利、仁爱廉洁的要求有内在的契合。

1.尊道贵德,顺应自然。道和德是道家学说的两个核心概念,所谓道,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五章)道即万物之所以生成的原动力,是世界万物运行的最根本的客观规律。“德”是对“道”的认识和把握,是道的体现,所以,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五十一章)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而,道家主张“尊道贵德”。尊道贵德具体到行动中就是“道法自然”,即顺应自然,尊重和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让事物和人的身心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自然状态,不刻意,不妄为,实现无为而治。

现代文明社会,物质前所未有的充沛的同时人们失去了对生命本真的把持,异化于追逐物质和欲望的怪圈中,物质过度的享用和追求,让人的身心和大自然都遭到损害而失去了平衡。道家对生命自然本性的重视,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客观规律和“德性”的重视无疑对现代文明病有着伦理学意义上的启迪。道家认为,人是万物其一,又高于万物而存在“道不远人”,人也要尊道贵德,顺应自然,以自然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方能身心和谐,才能提高生命的品质,从而实现生命的价值。如果违背人的自然本性和大自然的规律恣意妄为,都会给人带来危害,人应该“去甚,去奢,去泰”,安于本心,以道为尊,以德为贵,从而达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身心的和谐,进而保持生命的本色,复返生命的根源。

2.见素报朴,淡泊名利。老子主张“复归于朴”,(《老子》第二十八章)他说:“常德不离,复归子婴儿。”(《老子》第二十三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道家从“道法自然”的理念出发,特别注重人的纯朴本性,追求天然质朴的人格之美。道家鄙弃对货利声色的过分追求,在乎心灵的自由宁静,主张“恬淡为上,胜而不美”。道家告诫人们,不要为声名、财货这些世俗的物质利益而丧失自我,认为“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如果心里充满着各种嗜欲杂念,眼睛就看不见颜色,耳朵就听不见声,从而扰乱了宁静的心灵,损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要保持内心的本真,道家认为需知足知止,要认识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第四十四章),从而“抱朴守真”、不以物累形。

在古代医疗行为中,道家代表医家也特别重视医者不能追名逐利,张仲景鄙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的庸俗之辈,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认为“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强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认为医生必须正心诚意,淡泊名利,对医术的“精”和对病人的“诚”,只有具备“精”和“诚”两个基本素质,才能成为“大医”。

3.生命至重,不分贵贱。道家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存天地之间,与道、天、地并为域中四大之一。人与万物一样来源于道,遵从于道的规律,其本性也与道一样应顺其自然,因而道家倡导生命本位,主张贵生自爱,身体是人的根本,不要为追逐名利、荣辱、得失等身外之物而伤身,认为只有真正懂得“贵身”“爱身”的人方能“尽天年”。道家将重视人的生命看做人生的第一要义,这对传统医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传统医学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重生贵生,珍视生命。在个人的养生上,道家强调的是生命的保存和法自然的自然无为本真状态。在医学上,道家强调救死扶伤是医生的神圣职责,重视人的生命是对医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大一代“医圣”孙思邈就把“人命至重”作为自己从医的指导思想。他指出:“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进而认为人之所贵,莫贵于生,所以全生之德为大,其医著《千金方》更以千金命名,足见对生命的重视。道医代表葛洪认为:“人生先受精神于天地,后禀气于父母。”所以安顿身心、保全性命才是根本,对身体、生命有危害的行为都是“不祥”。

除对生命的关注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肯定,在道家看来,生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天地万物皆为“道”所化,自然界不同的生命形态的本体都是“道”,既然万物都来源于道,则“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秋水》)。从道的角度讲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也是平等的,这一思想反映到医学伦理中就体现为一种道家的医学人道主义。医学直接服务于人类的健康,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平等待人、博施济众。孙思邈认为病人来求医,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要“普同一等,皆如至亲”。明代医家、中医外科大家陈实功在其所著的《外科正宗》中就提出过“医家五戒”和“医家十要”,首要就提到“凡病家大小贫富人等,请观者便可往之,勿得迟延厌弃”。道家对生命的重视和强调生命平等的思想对后世医学伦理可谓影响巨大,对现代从医者医德的塑造也有重要意义。

三、“道法自然”的医学伦理价值

医务工作者担负着维护人们健康,预防、诊治疾病的任务,医学工作的特殊性质要求医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效果不但取决于医疗技术、医疗设备,而且与医师的职业道德直接相关。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对于医务工作者重新审视生命、处理义利关系、升华人生追求,提高职业道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有利于医者树立尊重生命、甘于奉献的职业价值观。道家历来主张道法自然,万物自化,没有高低贵贱,体现在医学伦理中,就是对生命、对病人的尊重。从葛洪、孙思邈到张仲景、李时珍等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医学大家,都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德理念,这一理念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医学伦理中。

其次有利于医者树立重德轻财、淡泊名利的义利观。道家主张“善利万物”的义利统一,追求个人的少私少欲,而以天下百姓之利益为利益的价值观,这正是当代医学伦理发展所需所求的。

再次,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解决医患关系的紧张,从制度和法律上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健全社会医疗保障体制、推进现有的医疗体制改革是外在的约束和必行之路。从内在来讲,医务工作者自身积极自觉的医德修养是关键。道德深藏于人们的习惯和意念之中,通过非强制手段潜移默化于人的思想和行为,这种内在的自我约束的道德力量有时比制度和法律更自觉更主动。因此,道家思想蕴含的个人道德修养的追求,特别是道法自然对个体生命和自由的重视,对精神世界的重视和对物欲的控制,特别是强调个人修身的重要性,这必将为当代医务工作者在医患关系中从严要求自己,坚定道德原则,在道德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重塑医学人文精神提供汲取营养的源泉。医务工作者从内心关爱病人、敢于承担风险、热爱医学事业,这对破解医患矛盾和纠纷,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可取之路。

总之,“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家人生智慧的凝结。这一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社会现实价值,能够为现代医学伦理发展提供新的哲学基础,树立医务工作者尊重生命、淡泊名利的医德医风,引导医患双方把尊重、平等转化为内心的道德律令,营造和谐良好的医疗氛围。

参考文献

[1]老聃.老子[M].朱谦之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0.

[2]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王先谦.庄子集解[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4]葛洪.抱朴子内篇[M].王明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

[5](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自然思想 篇11

[关键词]数学思想 计算 操作 解题 化归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0-028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和内容本质的认识,其中的化归思想是数学家们十分重视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把题目变形,转化为更简单的问题或是已经解决过的问题,即化未知为已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直至最终解决问题。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渗透化归思想,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呢?

一、在计算中体验化归思想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相信每一位数学教师都会不遗余力地去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有些题目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因为其中蕴含着许多可以探求的规律,只要教会学生掌握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他们的计算不仅更加精确,而且会更加快速。

例如,教学12×42+58×12的计算时,若直接用乘法分配律是可以进行简便计算的,但是有些学生反应慢,他们很难理解。为了兼顾全体学生,我通过化归思想给他们进行讲解,先让他们找到相同的数12,12就是需要化归的对象,再启发他们联想到冰淇淋,以冰淇淋代替12,冰淇淋只是实施化归的途径,于是12×42+58×12就转化成求42个冰淇淋与58个冰淇淋之和的问题,而这个就是我们最终需要化归的目标,即12×42+58×12=12×(42+58)=12×100=1200,这样就把问题轻松地解决了。这样教学,学生既能容易理解,又能牢牢记住化归思想。

二、在操作中探索化归思想

学数学不仅要动脑,而且要动手,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操作,才能理解得更加透彻。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定义和概念需要学生去记忆,但枯燥的死记硬背会让他们觉得厌烦,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他们的兴趣立刻就会被激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引导他们在操作中探寻化归思想,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在纸上随意地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让他们用量角器去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并做好记录。但是,由于学生测量时出现了些许误差,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并不是180度,而是178度或183度。这时,有些学生傻眼了,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测量竟然与书上的结论不一样。于是,我对学生说:“你们不要着急,如果测量不准,你们是否可以换种方式去证明呢?”学生茫然地看着我,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做。我接着说:“好好想一想,你们肯定会有办法的!”一个男生怯怯地站起来说:“老师,我可以把三角形的每一个角都剪下来吗?”我点头说:“可以啊,或许你会找到正确的答案哦!”学生听后纷纷开始动手剪、折,当他们把三个角拼在一起凑成一个平角时,他们知道自己的推断终于被证明是正确的了,喜悦的笑容洋溢在脸上,每个学生都特别的开心。

三、在解题中感悟化归思想

到了高年级,学生对化归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些了解只停留在某一个记忆夹层里,他们并没有深刻地领悟。若想把化归思想内化为一种能力,还需要用大量的题目来巩固。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时渗透化归思想,让学生在解题中感悟化归思想。

例如,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小猴妈妈准备请客,但家里的桌子、椅子不够用,它去买了3张桌子和5把椅子,花了164.9元。但是可爱的熊老板给猴妈妈出了道难题,他说:‘1张桌子和2把椅子是60.2元,你算算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需要多少钱?如果你算出来,我就送给你。你们能帮猴妈妈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听后立刻思考起来,很快便利用化归思想解决了问题并得出答案:“‘1张桌子和2把椅子是60.2元为化归的对象,把‘1张桌子和2把椅子作为1份数是实施化归的途径,‘3张桌子和6把椅子的价格为(60.2×3)元是化归的目标,与‘3张桌子和5把椅子的价格为164.9元进行比较,相差数为1把椅子的价格,从而得出1把椅子的价格为(60.2×3-164.9)元。”……这样教学,虽然讲解起来有些复杂,但学生的思路不乱,他们一听就能理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且《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运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而化归思想是数学思想方法中的一种,是数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数学知识为载体,重视化归思想的渗透,并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引导他们深刻领悟化归思想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然思想 篇12

关键词:道法自然,教育启示

“中国根柢全在道教”[1], 其精神早已内化为国人的文化心理品格, 只不过我们有时由于“日用而不知”罢了。“道法自然”[2]作为老子核心思想之一, 对于中国教育思想本土化和素质教育落实具有重要价值,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道法自然”的实质与教育意蕴

老子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2] (第25章) 老子认为, 道、天、地、人都是自然存在的, 人效法大地, 大地则依法于天, 天则效法道, 以道为其运行的依规, 道则以自然为归。对道的理解人们各有其观点, 通常认为老子的道既有作为宇宙论、本体论、发展论意义上的天道, 也有作为为人处世、人之为人的人道。[3]也有人反对对老子的道作各种意义上的分割和阐述, 海德格尔认为, 当我们在一种知性思维模式中将“道”理解为一客观对象———“物”的时候, 那么, 不管这“道”“多么流行, 也还是没有像它自己所标榜的那样朴素自然”。[4]从老子的辩证主义思想出发, 应该说道既是不可把握的、不能言说的天之道, 也是可知可感可说的效法天道的人之道。“道”即“自然”, “道”是运动变化的, 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 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而“道”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就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 从而形成了老子的“无为而为”的教育思想。无为而为, 即无心而为, 不是无所作为;无为而为是应为而为, 不是强制不为!

教育的对象是人, 对人性的探讨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根基。老子不言人性善与恶, 认为人性的本然状态是无知无欲、素朴自然的婴孩状态, 只是由于社会文明的浸染和教化, 使人丧失了自然的本性, 变得功利和贪婪, 因此教育应当“道法自然”, 使人“绝圣弃智”、“绝学无忧”、“绝仁弃义”[2] (第19章) , 从异化走向本真, “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2] (第28章) 。老子对人性的看法是十分独到和精辟的, 婴孩的本性不能用善恶加以界定, 原本如此的本真自然, 让人喜爱, 而经过所谓的仁义道德的文明驯化后反而产生了种种虚伪、私欲和罪恶。《道德经》第十八章说:大道废, 有仁义;智慧出, 有大伪;六亲不和, 有孝慈;国家混乱, 有忠臣。老子看到了人从自然状态走向文明状态后人的被异化和被奴役的现实, 人作为自身存在的目的却变成了存在的手段, 而老子所说的“复归”并不是完全生物意义上的倒退, 他也认识到人从自然状态走向社会状态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 人是需要不断去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 这是一个不断增加、增强的过程, 但是在道德方面, 人应该摒弃外在的、强加于心的伪道德, 要不断地去克制、减少自己的私欲和贪念, “为学者日益, 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 无为则无不为。”[2] (第48章) 所以复归之后的人并不是完全无知无欲的婴孩状态, 而是通晓生活知识技能, 淡薄名利, 身处现世而又能超然物外, 珍视生命和自我完善, 自由把握生活的得道之人, 即老子所说的“圣人”。

二、无为而为 (顺势而为) :“道法自然”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毋庸讳言, 老子的思想中确实有一种消极的避世思想, 对人类进化和文明的发展持一种怀疑和反对的态度, 但是老子所说的问题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却始终存在。老子清楚地看到了文化的两面性, 文化不都有价值, 文化异化的现象绝难避免, 文化演化的轨迹是遵循着“建构—解构—重构”这种螺旋上升的曲线形式来运行的, 《道德经》的价值, 在于对文化解构环节的首肯和确认, 在于指出文化板结的异化现象, 在于从整体意义上维护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5]老子指出个人和社会、个体自由和奴役之间的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对立, 只能借助天道来阐述人道, 老子思想以道法自然为核心, 从纯真无邪的婴孩之本性出发, 通过“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 (第2章) , 来达到人性的复归, 培养圣人, 通过采取无为而治的方法来达到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其教育的出发点是个人, 最终指向是社会, 体现了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和谐教育观。

在当代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 教育的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人也高度地异化为工具, 物质丰富, 精神匮乏, 善恶并存, 各种社会问题突出, 人的生存状况和处境堪忧。我们不可能采用老子的方法, 用消解文明的方式来消除由文明滋生的罪恶, 但是老子的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却不无启发, 发人深思:今天的教育应该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教育应该有何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 等等。就这几个问题, 笔者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 树立和谐的教育价值观, 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立足我国的国情和现状,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与此同时, 各种社会矛盾、问题也层出不穷, 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我国的教育价值观总体而言是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观, 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工具, 以社会的需要为导向,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工具性人才, 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这种社会功利主义价值导向的教育往往忽视了个体的自由发展和完善, 忽视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个体存在的人的价值诉求, 过于功利化的教育加重了人的异化程度, 人的功利化、片面化地发展造成了人格的分裂和道德危机, 人的异化是社会问题的根源和深层次原因。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建设要以人为本, 义务教育的目标是“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 所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应该是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教育的对象是人, 教育的主要任务首先是“成人”的教育, 然后才是“成才”的教育。老子的教育思想是回归自然的教育, 也是人本主义的教育, 其出发点是人的自然本性, 充满了对人的精神自由的终极关怀, 人作为“域中四大”[2] (第25章) 之一而存在, 与天、地、自然一同顺应道的规律而和谐共存, 老子的自然教育思想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和谐的教育价值观是大有裨益的。

(二) 教育教学活动应遵从“自然”的发展规律, 消除额外压抑和人为的负面影响。

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告诉我们天地万物的发展都遵循着天道 (自然) 的发展规律, 作为形而上的天道下落到形而下的社会生活之中即为人道, 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的教育也要遵守着教育的“道”——即教育活动的发展规律, 遵循人的自然本性。教育既有传承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 也有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化的功能,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受到现代文明压抑和异化的过程, 人的生存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文明的合理压抑和异化, 但现实情况是人承担了越来越多的额外压抑, 人被异化为某种机器, 从而丧失了人的本性。因此, 教育只能赋予学生进入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合理压抑, 不能增加额外压抑, 在促进人的社会化的同时应尽可能保存人的自由素朴的本性, 可以说一种好的教育既具有社会化的功能 (个体生存、发展所必备的知识技能) , 又具有某种去社会化的功能 (个体保持本性, 追求精神完善的自由意志和伦理道德) 。学校教育要依据人的本性和特点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去进行, 拒绝和排除外在的、人为的、不合理的压制, 为人的成长和发展创设自然和谐的环境, 这样看似无为的教育培养的却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反观我们当代的学校教育, 教育中人的被压抑和异化的状况仍然以某种看似合理的和隐蔽的形式出现, 教育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是由于学校教育忽视人的特点和因素, 脱离了教育规律的“有为”所造成的, 学校教育所能做的、最应该做的是:在立足人的本性基础上, 顺应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 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和必要的教育, 祛除人为的额外压抑, 使教育成为人之为“人”的教育, 还教育的本来面目。

(三) 道德教育要立足人的本性基础上, 顺应自然, 返璞归真。

当前我国道德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道德教育显得有心而力不足, 传统的伦理道德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价值危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道德教育没有从人的本性出发, 道德教育多是用外在的价值、规范、礼仪去强加于人, 试图用一个标准化的道德框架去约束人、塑造人, 人的本性中的自由倾向必然会对这种束缚产生反抗。人的本性是道德教育的根基, 老子并不反对道德, 他反对的是人为的用来捆绑人的道德权威, 认为这些道德正是产生祸乱罪恶的根源, 对道德的颂扬和刻意追求反而失去了真正的道德。老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发是:道德教育不能脱离人的本性, 不能以命令和灌输的方式去进行, 道德教育的指导观念不是要求学生应该做什么, 而是使学生明白不应该做什么。道德是以“损”的形式内得于心的, 而不是以“益”的方式外求于人的。卢梭认为人诞生过两次:一次是为了存在, 另一次是为了生活。[6]第一次的诞生的人是作为生物意义上的人, 第二次诞生的人是作为社会意义上的人。高度的社会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人的异化, 所以老子的“复归于婴儿”的思想可以看作是道德意义上的人的第三次诞生, 道德人即是得道之人, 他懂得如何去顺应自然, 克服私欲, 保留自己的本心本性, 既能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建设和发展, 又能努力追寻着自己的精神自由和人格完善, 德才兼备, 自然而然地自由存在。

参考文献

[1]鲁迅书信集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

[2]老子.道德经[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6.

[3]王泽应.自然与道德——道家伦理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9.

[4]海德格尔.林中路 (中译本)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5]任遂虎.“道法自然”与教育生态[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

上一篇:动物的定向能力下一篇:初中科学教学目标例析